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

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

2018-11-19 7页 doc 20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一、公安文化建设的一些“现象”及其原因(一)文化建设力度层层衰减直观地看,近几年来公安机关确实是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公安文联、警察协会等组织,开设了内、外网站,创办了刊物,积极组织、开展、举办形式多样的警民联欢或文娱活动,每年均推出各种警体竞技和文艺创作比赛,大力打造“警民和谐”等,表面看来有“百花齐放”之势。认真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上级牵头、下级呼应,属于县级公安机关及其科、队、所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文化活动不敢说没有,但确实...
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
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一、公安文化建设的一些“现象”及其原因(一)文化建设力度层层衰减直观地看,近几年来公安机关确实是越来越重视文化建设:成立了公安文联、警察协会等组织,开设了内、外网站,创办了刊物,积极组织、开展、举办形式多样的警民联欢或文娱活动,每年均推出各种警体竞技和文艺创作比赛,大力打造“警民和谐”等,面看来有“百花齐放”之势。认真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活动基本上都是上级牵头、下级呼应,属于县级公安机关及其科、队、所自发组织、自愿参与的文化活动不敢说没有,但确实是不多,基层有的放矢地搞起来的则更少。就整个公安文化而言,上边看似红红火火,越往下越难觅踪迹。警营文化建设是基础性、先导性工程,与基层环境、条件、基础、底蕴等因素息息相关,各地、各部门适合搞什么得根据实际,更要靠坚持不懈和长期积淀。因此,上级只能多加倡导和引领,不可能明确要求下级“做什么”和“怎么做”。当前社会治安形势错综复杂,公安基层抓那些上级已作部署、浮在面上的工作就已经焦头烂额,文化建设听起来是“要事”,做起来是“难事”,却似乎不是“急事”,一划分轻、重、缓、急、易、难,自然而然地被放到了最后考虑的范畴。而越往基层事务就越繁杂琐碎,文化活动就越难开展起来,加之没有保障和缺乏经费支撑等原因,文化建设力度层层衰减其实自在情理之中。(二)认识不清,重视不够基层里,对“文化”二字的内涵及其功效少有考究,也存在不少误区。有的将“文化”单纯地看作文化知识,认为公安民警的学历都很高,谁没有,有的将“文化”视为舞文弄墨或咏叹风月,认文秘杂写800002959132443908为公安机关担负着“三大历史使命”,不适宜搞这些事;有的认为文化就是娱乐活动或体育竞赛,属于“不务正业”范围;有的将文化视为“精英文化”,认为涉及不到基层,如果上级号召、组织了,派政工干部“秀一秀”就可以。这些思潮最终集中在一点:文化建设只是“面子”工程,不但与业务工作不搭调,反而有耽误工作之嫌。任何事情如果认识不清,当然不可能重视起来。从理论的层面来讲,公安文化的作用是滋养人的精神、提升人的素质,其核心是民警的价值观。公安文化能以其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念和,引导广大民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并通过强烈的文化舆论氛围,使民警产生一种自我心理约束和自我行为控制,从而使精神变物质,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本来,公安文化所具有的是潜移默化之功,最终是为中心工作服务,“磨刀”不但不会耽误“砍柴”,还会提高“砍柴”的效率质量。但因为属于“务虚”的范畴,难以直观地看到和直接利用,也非朝夕能成,基层便往往不作深究或者干脆气馁。(三)基层文化建设缺乏组织,难以有序展开目前,公安文联基本上成立到省级,部分成立到州(市)级,对于基层公安民警来讲,可以说遥不可及,有的民警甚至不知道有这样一个组织。县级公安机关的文化建设工作或由政工部门兼代,或由警察协会组织,或者干脆扯不清。而警察协会虽然成立到了县(区)级,但文化建设只是其职能之一。由于只是“之一”,其文化建设方面的作用本已打了折扣,加之县级警协组成人员名单虽然一大堆,其实“坐镇”的就一“秘书长”(甚至连这个都是兼职),下面连个“秘书”都没有,处理好日常事务就已经够呛,文化建设方面很难实现有序组织,难有自主和创新,更难取得突破。就县级公安机关而言,文化建设方面处于一种被动状态:上级推一下动一下,应付为主。基层科、队、所则更甚,有的放矢的文化活动基本没有,上级安排了而又实在推不掉、抹不开时,勉勉强强地临时敷衍一下,至于文化建设的目的及其意义,写总结时照搬一些口号标语就成,是名符其实的“重在参与”。笔者还认为,上级组织而非基层自愿、自发的文化活动,难以与地方风土人情、人文情愫结合,也不一定适合基层的自身特点,无法让民警扬长避短,有时还会打乱基层的,这也是基层不“感冒”、活动组织不起来的原因之一。(四)缺乏必要的环境条件和氛围近几年来,公安机关下决心、花力气开展“三基”建设,向基层警所、警队提出了建设“五小工程”等要求,应该说取得了一些成效。而现实中,有的基层队、所由于历史原因,警营面积狭小,基础设施建设难以扩展,连办公场所都拥挤不堪,所谓的“五小”只能一室多用——多标几只门牌,其实图书室、健身室、娱乐室、会议室、办公室等等就一间小屋子。逢上级检查时,往墙角楼廊里挂挂标语口号,民警们凑凑书放在书架上,简单添置些棋牌、锻炼器械等什么的,貌似什么“室”都沾了点边,似乎什么活动都在开展,其实只是一片“虚假繁荣”,“风头”之后又都恢复了原状。公安机关当中,最面向社会的无疑是基层民警,最富有文化活力的也当属年轻的基层民警。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民警的工作量与日俱增,经常被压得喘不气来。有的民警本有些才情,但日久天长地奔波于繁杂琐碎,渐渐被平凡的重复劳动消磨得干干净净,思想高地也渐渐被“躁”气、“怨”气、“压抑”之气甚至“怒”气占领,进而这些“气”还会相互交叉感染,大家看身边事、学身边人,一堆“小媳妇”便都变成了“婆婆”。对基层而言,文化建设先天条件不足,文化实践活动本就已经受限,加之缺乏“比、学、赶、帮”氛围,警营文化建设自然难以取得长足发展。(五)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当前,公安事业总体健康向前发展,但基层违法违纪事件甚至触犯刑律的案件也时有发生,百万民警辛辛苦苦挣来的“面子”,时不时会被个别“反面典型”一夜间抵消殆尽,甚至引发媒体“爆炒”和社会热议,倒赔不少。我们期盼并着力打造“警民和谐”,但大量不和谐因素依然客观存在,甚至退而求其次的“警营和谐”都越来越难。笔者认为,这些现象与警营文化的缺席以及基层对警营文化缺乏认同感、归属感不无关系。认真思考不难发现,当前的公安队伍教育管理特别是基层队伍管理存在着“举高走低”之势。一方面,提出了许多政治色彩浓厚、慷慨激昂的标语、口号教育民警,动辄给出问题的民警罩上“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拜金主义”、“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侵蚀”等等云遮雾锁的大帽。另一方面,内部每出一次问题,便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整风、整顿、整治运动,将基层民警视如小学生,制定出许多类似于“三要八不准”的行为准则,具体到“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让民警身背小卡片,日日诵读、时时对照检查。笔者认为,即便是犯了错的民警,也未必记不得警规警纪,其根源是“心魔”作祟,队伍教育“举高”和“走低”之间缺少的恰恰是“警营文化”这一中庸之道。为什么不用文化的熏陶、陶冶之功来解决“警营和谐”、促进“警民和谐”呢,为什么不对民警的“心灵软件”进行追根溯源呢,说到底,虽然大家表面上口口声声倡导警营文化建设,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谐”之果,实际上却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显得没什么信心和耐心。二、加强公安基层文化建设之我见(一)深化思想认识当前,党中央、国务院把文化当作“软实力”,提出了“整合文化资源,提升文化内涵”、“以文化复兴带动民族复兴”等战略构想,与经济、政治、军事、科技等列为同等重要的地位,文化建设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文化强国”已是大势所趋。公安文化属于行业文化的范畴,在大的趋势下,公安机关理当顺应形势,上上下下树立起“文化强警”意识,动员广大民警积极参与文化建设,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发展。警营文化是整个公安文化的沃土和基石,它能用文明、健康的活动吸引民警、凝聚警心,用思想、理念影响和教育民警,塑造出良好的精神风貌。从队伍建设的角度而言,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是对公安队伍传统管理模式的衔接传承、深化提高。当前,基层公安工作一方面是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另一方面是民警面对的各类诱惑多,队伍素质、形象及队伍团结、稳定等方面均经受着严峻考验。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面对日新月异、七彩纷呈的社会,公安队伍建设应从基层基础工作做起。要使广大基层民警远离物欲横流的诱惑、远离牌桌酒桌,就必须用先进文化影响民警、教育民警,使他们打心底里认同“真”、“善”、“美”,拒绝“假”、“丑”、“恶”,这比出台什么规定都管用。笔者认为,“文化育警”与“政治建警”同样重要,应该同步展开。(二)建设警营文化,领导重视是关键古往今来,哪个领域充分重视和发挥文化之功,哪个领域的发展就会突飞猛进,进而对社会发展进步产生巨大的推动力,历史上的唐诗、宋词、元曲等文化精品都已证明了这一点。日常中不难发现,哪个单位的领导重视文化,创造了一个栓心留人的好氛围,哪个单位就风正、气顺、士气高昂,完成任务自然也就很出色,公安基层部门亦然。公安机关实行的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公安队伍是高度统一的纪律队伍,各项工作基本上都得围绕着领导的思路运转。文化活动也一样,开不开展、如何开展、多开展或少开展等都与领导的重视程度有关。领导重视了,才会建起制度、争取到经费、组建起班底,文化活动才能长盛不衰。这些年来,要说基层纯粹不搞文化也不客观,只不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领导的喜好:领导喜欢打篮球的大家便都打篮球,领导喜欢书法、摄影的大家也便跟着学、跟着上。不过,这些活动基本上都当被成娱乐而未被视为“文化”,随机程度比较高,更未站在公安和社会主义“大文化”的角度去筹办。当前,基层队伍管理经受着比较严峻的考验,基层部门的立足、发展环境也待改善,基层领导理应树立以“警营和谐”推动“警民和谐”的大局意识,抓好警营文化建设,不断拓宽发展空间,为队伍的长远发展作深谋远虑。(三)注重因地制宜和自主发展,加强上下沟通和纵横联系在提高了思想认识、重视起来的前提下,警营文化应该如何建设和打造呢,笔者认为,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有各地的文化传统、民族风尚、价值观念、风土人情、人文情愫等。就公安基层来说,甲地民警可能喜欢球类运动,乙地的可能喜欢搞文学、摄影、绘画,丙地的可能喜好唱歌跳舞等等,文化基础和自身条件都不尽相同,甚至有很大差异。因此,公安基层文化建设应结合地方实际和基层部门的自身特点,自主一些,不一定都等着上级公安机关安排。笔者认为,公安基层文化建设与地方文化紧密结合,有利于整合文化资源,易于被当地民众接受,有助于“警民和谐”,对警队的长远发展更是有利。当然,公安文化应有其独具的特色和魅力,也必须把握好政治方向和坚守政治底线,这是公安工作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基层文化建设在融入地方的同时,纵向应向上级加强请示、汇报,横向应与同行加强交流、沟通,既力求“各具特色”,又做到“全国一盘棋”。此外,基层公安部门可以与地方文化部门、文联等组织加强联系,积极参与地方的文学艺术创作和文体活动等,增强警营文化的辐射力,与地方文化实现互相促进、互依共融;可以根据民警喜好、特长设立一些“兴趣小组”,利用工作间隙开展交流和探讨,将民警的积极性调动起来,逐渐培养出文艺骨干,将文化活动倡导起来。(四)基层文化活动宜以鼓励、奖励为主近些年来,激励、奖惩机制贯穿到了基层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的各个环节,文化建设也不例外。文体活动多以县(区)或警种为单元展开角逐,然后通过评比排出名次,有的活动还与年底的考评、考核有所挂钩。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活动往往还未开展起来,基层的心思就先放到了“成绩”和“名次”上,谁愿意“赶鸭子”呢,或者说活动还未开始,基层的“动机”已先不纯。过分追求“争先创优”的结果是华而不实,并滋生一些不良风气,如体育竞技聘请“外援”上阵,文学艺术创作请人“捉刀”等。本该是灵魂、塑心工程的文化活动演变成了不正当竞争,背离了文化建设的初衷,枉费了上级一片苦心。笔者认为,目前的警营文化还是一株幼苗,需要更多的呵护和鼓励,先该考虑的是“铸剑”,下一步才是“亮剑”,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思想是大忌。因此,基层文化建设宜以鼓励和奖励为主:不搞排名和加减分,尽量不搞惩罚;鼓励基层民警多交流、多考察,以利于相互促进,实现共同提高;帮助基层建立健全相关文化建设制度,给予资金扶持;充分挖掘内部潜力,注意发现文艺骨干,对文化精品创作者进行奖励;对文化建设促进了中心工作的部门和团体进行表彰等。通过鼓励、奖励、扶持,上上下下营造出崇尚文化、重视文化、支持文化的良好氛围,“增活力”、“强实力”,将公安队伍创建成文化纪律队伍,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驾护航。
/
本文档为【公安文化建设经验交流材料(精简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