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2017-12-20 50页 doc 120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 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与文明发展同步,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是教育文化的历史。社会依赖教育得以发展,文明凭借教育得以传承。每一个体都是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份建构着人类文明与教育事业的历史,教育家则是显示教育事业的历史方向标。何为教育家,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称号,也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典型。李镇西在《中国呼唤教育家》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家的四个条件:“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追求”,“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从最朴素的观...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 第六章 中外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与文明发展同步,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历史也就是教育文化的历史。社会依赖教育得以发展,文明凭借教育得以传承。每一个体都是以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身份建构着人类文明与教育事业的历史,教育家则是显示教育事业的历史方向标。何为教育家,教育家是教育者的最高称号,也是教育者的最高境界和最高典型。李镇西在《中国呼唤教育家》一文中提出了教育家的四个条件:“有超越世俗的高远的追求”,“有属于自己的富有创见的教育思想”,“有百科全书式的学识素养”,“有长期的第一线教育实践”。从最朴素的观念讲,教育家就是从事教育工作的优秀分子。从事教育工作而成为教育家,就在于其教育事业成就斐然,其教育思想引领方向。 第一节 中国先秦诸子及其教育思想 (一)孔丘 教育事业成就 孔丘(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世界教育者的典范。 孔子大概在三十而立之年便开始聚徒讲学,此后四十多年一直从事教育活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把毕生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孔子首创私学,广收门徒,弟子多至三千人,身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据《史记?儒林列传序》所载:“自孔子卒后,七十子之徒散游诸侯,大者为师傅卿相,小者友教士大夫,或隐而不见。” 孔子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其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不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思想财富,而且在世界教育史上也有其崇高的地位。 教育思想理念 《大学》一书开宗明义确立了儒家教育的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之目的,即在于发明每个人与生俱有之明德,推己及人,爱民亲民,止于至善境界。“仁”作为儒家的核心理念和至善境界,正是孔子所开创的。 孔子以仁教人,仁不是某一个方面的德性,仁代表整体的品质德性。古礼中的“成人”是指成年人,而孔子则将“成人”的观念转变为人格的概念。具有知、不欲、勇、礼乐、艺多方面德性的人是“成人”,“见义思利,见危授命”的人是“成人”。 孔子确立起全人教育的理念,其教育基点是服务于一个人的全体的精神成长,服务于他的全部的德行生活。 教育的目标和理想是“仁”代表德性为中心的整全人格的塑造,这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教育的实践所始终强调的。以圣人奠定整体性的生活目标,用箴言和榜样进行感召教育,儒家以美德品质为教育的核心,要人自愿地忠于其品德责任,快乐地寻求学习圣人。 孔子所理解的教育不仅是教,更强调学,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人的自我追求的过程。因此,孔子主张“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人即给别人看,为己是为了自己的人格与精神的成长和完满。教育的主体性体现为由己之学,是为了自己而主动的学习,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主动地学习。“为仁由己,而由乎人哉,” 1 学习成为圣人的观念不仅在教育目标上界定了教育的人文性质,也使得“教育”的重点不在教,而在学。虽然“学”可能包括向老师学,即包括一些教的内容,但学更多强调的是学习者自己努力地去学习、实践、特别是这种学也是学习者自觉的为学,终身的追求,终身的教育。这种自觉自然要靠教育的启发,引导和榜样的召唤,但更要靠学习者自己。因此孔子教学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他认定掌握知识、形成道德观念,应该是一个主动探索领会的过程。 在教学中孔子特别重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孔子论学有一句名言:“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启发”一词即从此而来。孔子启发教育学生,启发的关键是从内在启发,所以其方法因人而异。在《论语?颜渊》篇中记载,樊迟、司马牛、仲弓、和颜渊均曾向孔子问仁,孔子做出了四种不同的回答。孔子不仅能做到因人施教,还能因时间、地点、环境的不同而施教,孔子之法被宋代朱熹在总结时归纳为“因材施教”。从教育实践看,孔子是世界上最早、也是最完整、最深入地把因材施教方法运用于教学过程的教育家。 教育经典格言 1. 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 有教无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4. 5.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 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墨翟 (二) 教育事业成就 墨翟(前468—前376)是墨家学派的开创者,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教育史上又一位从事大规模私人讲学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独树一帜,所创办教育集文、理、工、农和军事等学科于一体。 墨子敢于革弊立新,并在教育目的与方针、教学方法与内容等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墨子上说:“王公大人”,下教“匹夫徒步之士”,几乎“遍从人而说之”。《庄子•天下篇》称赞说:“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而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墨子开创的墨家学派也因之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与儒家教育异趣的墨子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教育思想理念 墨子教育的出发点是胸怀天下,“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他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救国济世功能,把教育事业与其“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政治理想的推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把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提升到国家治乱的高度上,充分肯定教育的政治与道德功能。为了救世的成功,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形成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染丝之说:“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故染不可不慎也。” 2 在墨子看来,教育就在于教人为“义”,要想实现“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社会政治主张,就要教育培养一批“贤才和贤良之士”。 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出发,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通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 所谓兼士就是“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厚乎德行是道德的要求,要求兼士有很好的内在品质;辩乎言谈则体现了墨家学说对兼士在思维辩论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要求兼士能言善辩,并通过他们的“上说下教”推行其主张;博乎道术则是对兼士在知识技能方面的要求,即要求兼士博通各种技能和知识,有完成墨家政治目标的实践能力。 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应该积极主动地去说教。墨子认为被动施教的弊病不仅是施教者之过,而且还可能危害社会。在《墨子》中记载有许多墨子主动施教的例子。如墨子听说鲁国南部有一位名叫吴虑的隐者,冬陶夏耕,自比于舜,就马上前去见他,与之辩论;当墨子发现自己的弟子有材质优秀,有培养前途的对象时,就主动地劝他去学习;当墨子听说禽滑厘这个人喜欢勇时,就亲自找上门告诉他什么是真正的勇。 教育经典格言 1. 天下匹夫徒步之士少知义,而教天下以义者功亦多。 2. 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 3.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故染不 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非独国有染也,士亦有染。 4.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 孟轲 (三) 教育事业成就 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公元前289)是儒家曾参、子思学派的继承人。他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起来称之为孔孟之道。孟子教育思想在中国古代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孟子主张“仁政、爱民”的王道政治学说,以“仁政”统一天下反对战争,提出“善政不如善教”。他自己就是一生为教,并且乐于“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他把性善论贯彻在他的教育主张和教育实践中。孟子晚年退而著书立说,与弟子公孙丑、万章等记述当年游说时的言论,编成《孟子》一书。 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教育思想理念 孟子从其“性善论”出发,提出了教育目标是“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强调智力的平等性,从“生知”、“良知”出发要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培养目标。 孟轲的性善论是他“仁政”学说的基础,也是他教育理论的根据。他认为人性是与生俱 3 来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端,也就是有为善的倾向与良知。孟轲认为人的本性虽然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但还必须通过教育,加强道德修养,尽量去扩充和发展这些善端。他主张只要人们不断地探索内心的善端,就会通过对人性的了解而达到对天命的认识。“存心”就是培养人皆有之的善端,“养性”是发展人的善性。孟子认为,人性是倾向于善的,重要的是把善性扩充起来。在孟子看来,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就在于“存心养性”,在于求其放心。 孟轲最强调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但他同时也不否认后天环境对人性的影响。他认为后天的环境可以改变先天的心性,后天的恶习,可以使人丧失善性。孟轲认为教育的作用比政治的作用更有效果。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 “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对个人而言: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固有的善端。对社会而言:教育的作用经过扩充人固有的善端进而达到国家的治理。“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若火之始燃,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不能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孟子采取“引而不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自己解疑。强调学习还需要坚持不懈,他用掘井作为例子,“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犹为废井也”。注重循序渐进,他用宋人拔苗助长的故事,生动地循序渐进的道理。孟子主张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类比论证,这都是启发学生思考,一步一步扎实前进。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其思想表现出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肯定,他对教育作用的阐发,对教学、德育原则与方法的论述,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作为儒家的亚圣,孟子教育思想对后世中华民族精神的激发、崇高精神境界的形成,有极重要的启蒙作用。 教育经典格言 1.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2.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学者亦必志于彀;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 3. 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 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4. 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 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5. 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 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 (四)荀况 教育事业成就 荀况(约公元前313,前238)是中国先秦时期最后一位儒家大师。他立足于儒道,汇通百家之学,成为集百家之大成的思想家、教育家。 荀子的一生是为师授业的一生,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度过的。他受学于稷下,成长于稷下,成熟于稷下,并最终成为稷下学宫中最负盛名的领袖人物,逐渐发展成主持学宫各项事务和活动的领导者。荀子游历于齐、秦、赵、楚等国,李斯、韩非子都 4 是他的学生。荀子不仅在学者中被尊为“最为老师”,而且受到齐国君主的尊宠礼待,授予学者“列大夫”头衔的宅第。齐襄王时,三次出任学宫“祭酒”。《史记孟子旬卿列传》记载:“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齐尚修列大夫之缺,而荀卿三为祭酒焉。” 荀子的《劝学》被认为是中国最早最全面的专论教育问题的专著,其中有些警句已成为勉励学习常用成语。 教育思想理念 与孔孟之教追求理想中的圣人境界不同,荀子着重于现实,注重于礼,强调礼的教育。他认为,礼者是强国之本,“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荀子所说的礼,已不同于孔孟之礼,不囿于个人的道德修养,而是与治国安邦、富国裕民的大事相结合的法律纲领和准则。 荀子从人性本恶的观点出发,认为人之所以能尊尚道德,做出好事,就是由于加强对他们教育的结果,使他们变恶为善。荀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用“人无师法”和“人有师法”,说明为人的两种不同效果。“人无师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辩,则必为诞。人有师法而知,则速通。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辩,则速论。故有师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法者,人之大殃也。”人有师法和人无师法,其思想行为有如天壤之别,正是由于“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而礼义文理亡焉。” 人的恶性决不能任其发展,必须采用教育手段来改变它,引导人们走向正道。 教育除了能改变人性,而且能使人由贱而贵,由愚而智,由贫而富。因为教育使人获得知识和才能,使人懂得道德,明白礼让。荀子提出“无德不贵,无能不官”,这也是对教育的肯定。 荀子特别推崇教师这一崇高而伟大的职业,认为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才能承担。因此,他特别强调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荀子礼论》中说:“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可见,教师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因此他提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贱师而轻傅则人有快,人有快则法度坏。” 教育经典格言 1. 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 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 谓之伪,是性伪之分。 2.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 3. 言而不称师,谓之畔;教而不称师,谓之倍。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 涂不与言。 4. 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耄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 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 5 第二节、欧洲古代圣哲及其教育思想 一、苏格拉底 教育事业成就 苏格拉底(前470—前399年)是著名古希腊的哲学家,教育家。 苏格拉底生于雅典附近阿洛佩凯的一个手工业者家庭,早年学过雕刻技艺,也曾在他父亲选择的初等教师的指导下学习,熟读荷马等诗人的作品。他学习过数学、几何、天文学和音乐等多片面的知识,对哲学尤感兴趣。从30岁开始,苏格拉底大部分时间都在从事教育工作,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国家利益和公众利益上面。 苏格拉底教学没有一定的对象,更没有固定的地点场所,他的门人中既有贵族派,也有民主派;有本邦人,也有外邦人;有政治家,也有将军。从青年到老人,从富者到穷人,无论是普通的农民,还是手工业者都成了他教育的对象。他教无定时,体育馆、广场、街坊、商店成了自然的教室。 苏格拉底没有留下文字著作,他的哲学思想和教育观点主要是通过学生色诺芬和柏拉图的作品反映出来的。苏格拉底是世界古代中期哲学史和教育史上饶有趣味的人物,黑格尔曾说他是“具有世界史意义的人物”。苏格拉底死后,他的思想学说多由大弟子柏拉图继承和发展。 教育思想理念 苏格拉底的哲学就是:“我非智者,爱智而已”。哲学是Philosophy,Philos是爱,Sophia是智慧,所以哲学是爱智。在教育上,苏格拉底首先提出了什么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以及知识和智慧的关系问题。苏格拉底得出结论,认为那些所谓有智慧的人其实都不是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人在于“自知其无知”。人的智慧在于认识自己,从认识自己开始,达到认识的最高境界——善。苏格拉底的“自知其无知”的思想,提出了教师在教育和教学方面所应具有的重要的品质和态度,这一思想也恰恰成为苏格拉底教学方法的基础。 苏格拉底以培养造就有知识的治国人才为己任,他培养治国人才的目的是为了雅典国家和未来。苏格拉底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事业“对于人类有最大好处”。 “美德即知识”伦理问题是苏格拉底的哲学的主题,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主题,他一生都在以伦理的要求自励并以之教人。从“美德即知识”的观点出发,苏格拉底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这种主张不仅否定了当时盛行于希腊的道德天赋的观念,而且赋予道德以一种普遍的基础。由于强调知识与道德之间的内在联系,就肯定了知识的传授与道德教育之间直接相关;同时,由于认识到道德的知识基础,也就是为道德教育的进行找到了一条重要的途径。 苏格拉底的教育教学手段采用的是一种谈话的方法,即通过问答引导人们思考问题达到教育的目的,这在西方教育史上是最早的启发教学。后人将他的问答法教学形式称为“苏格拉底方法”。 苏格拉底这种谈话问答式的启发方法包括讽刺(不断提出问题使对方陷入矛盾之中,并迫使其承认自己的无知)、助产(启发、引导学生,便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得出结论)、归纳和定义(使学生逐步掌握明确的定义和概念)等步骤。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是“产婆术”。 6 苏格拉底就是这样和人们讨论各种人生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给予苏格拉底以及高的评价,他认为苏格拉底的最大贡献就是首次提出归纳法和定义的方法,指出:“有两样东西完全可以归功于苏格拉底,这就是归纳论证和一般定义。这两样都是科学的出发点。” 经典格言 1. 每个人身上都有太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 2. 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和方法。 3.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4. 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而是向他们提问。 5. 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 6. 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 7. 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望一样。 二、柏拉图 教育事业成就 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年)是古希腊的大哲学家、思想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柏拉图( 家。他既是苏格拉底的直接继承者,又是亚里士多德思想的重要影响者。 柏拉图出身于显贵之家,自幼受过良好的教育,擅长体操、音乐、诗文和哲学。20岁时师事苏格拉底,前后达8年之久。在四十岁时,他结束旅行返回雅典,并在雅典城外西北郊的圣城阿卡德米创立了自己的学校——阿卡德米学园(Academy)。阿卡德米坐落于一处曾为希腊传奇英雄阿卡得摩斯(Academus)住所的土地上,因而以此命名,后人称为希腊学园。柏拉图苦心经营这个学园,在这里讲学授徒达40年。柏拉图他逝世后,此学园仍然延续下去,成为古希腊历史最悠久的学园。学院成为西方文明最早的有完整组织的高等学府之一,后世的高等学术机构也因此而得名,也是中世纪时在西方发展起来的大学的前身。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论述教育的教育家,其教育思想建立在深厚的哲学和社会学基础上,对古希腊及后世的教育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想国》是西方古代世界一部经典性教育著作,成为西方教育思想重要渊源之一,在教育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教育思想理念 柏拉图依据其理念论的哲学观和理想国的政治思想,总结了古希腊特别是斯巴达和雅典的教育实际经验,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系统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国家教育作为实现和维持理想国的根本手段和根本保证。他主张教育事业是国家头等重要的大事业,应由国家举办。国家要制定统一的教育法规和政策,要给予充足的经费,建立公共教育机构,从育婴所到高等学校,从而有效培养为国家服务的优秀人才。国家办教育,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是柏拉图国家教育观的核心所在。 柏拉图提出了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工具,培养哲学家是教育的最高目的。柏拉图认为,人们灵魂在理念世界中所获得的理性和美德,由于降生时和肉体结合受到剧烈刺激,出生后又为情欲所蒙蔽,因而失去了效用。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先天的理性和德性发展起来。 7 柏拉图依据其理念世界的金字塔,了一个由执政者、卫国者和生产者组成的等级森严的理想国。由神用金子创造的极少数执政者,即哲学家,灵魂中理性部分最强,具有最高的美德——智慧,能透过变幻的现象世界洞悉理念世界的各种知识、掌握永恒的真理,最适于担任国家的最高的统治者,是社会的最高等级。柏拉图把发展理性,培养执政的哲学家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武士的培养次之,而农、工、商的训练则放在最轻微的地位。 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第一个提出了从学龄前教育以至高等教育无所不包的教育制度体系。其国家教育观一直影响到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乃至近代和现代,为世界各国的统治者和教育家所奉行。 经典格言 1. 我所谓教育就是指对儿童适当的习惯所给予善端的培养;——当把快乐、友谊、痛 苦和憎恨都适当地植根于儿童心灵中的时候,他们对这些性质固然还不能明白;但 一旦获得了理性,就会发观这些都是和谐的。这心灵的和谐达到完善的境地时,即 是道德;而那种依于快乐和痛苦的特殊训练,——就是在引导着你去恨你所应恨的, 爱你所爱的,——从始至终,是可以分开来的;我看这可以正确地称为教育。 2. 我认为一种适当的教育,只要保持下去,便会使一国中的人性得到改造,而具有健 全性格的人受到这种教育又变成更好的人。 3. 教育是约束和指导青少年,培养他们正当的理智。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感召的力量是不小的。 4. 5. 耐心是一切聪明才智的基础。 6. 凡具有知识者皆较诸缺少知识者为猛敢;且其人于既学习以后则较诸其在未学习以 前为更猛敢。 三、亚里士多德 教育事业成就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公元前322)是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亚里士多德进入阿卡德米学园,跟随柏拉图学习达20年。20年的求学生涯中,亚里士多德表现出惊人的求知欲,在各个学科上均显现出超凡的才华,柏拉图称他是“学园的精英”。 公元前343年,马其顿国王腓立慕亚里士多德之名,邀请他去担任时年13岁的王子亚历山大的老师。当亚历山大继承王位开始远征后,亚里士多德离开马其顿回到雅典,创办了吕克昂(Lyceum)学园,在此潜心著书立说13年之久。由于他所取得的杰出成就,使得该学园成为古希腊科学文化发展的中心之一。由于他经常与学生在学园的林阴道上边散步边讨论问题,他的学派又被人称为逍遥学派。 正如丹麦学者佩德森说,吕克昂是“古代第一所具有大学性质的学校。在这所学校中建立起的教学与研究之间的联系立即证明了它的效率,很快成为其他地方此类机构的榜样”。吕克昂后来逐渐演变成某类学校的名称,欧洲的许多学校就以吕克昂来命名。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既师承柏拉图,又有独创性的发展。他所提出的诸多教育理想仍是今天教育理论者和实践者孜孜以求的目标。 8 教育思想理念 在总结雅典教育实践和柏拉图等人的理论基础上,亚里士多德将体育、智育和德育整合在一起,同时,突出音乐教育在其中的价值,提出了更为系统的和谐教育观。 亚里士多德的体、德、智、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建立在他的灵魂学说之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人有植物灵魂、动物灵魂和理智灵魂的三种灵魂。前两者表现为人的营养、生长、发育及本能、情感、欲望等方面,是灵魂中的最低级和中级部分。灵魂的高级部分是理智灵魂,表现在思维、理解、判断等方面。人人都具备这三种灵魂,且从出生到成人依次呈现出植物灵魂、动物灵魂、理性灵魂。儿童出生前后主要是身体的发育、生长,到了稍大一点时就表现出他的本能需求及情感需要,到了成人时才有思维、理解、判断等能力的出现。在教育上,与之相应也有三方面的教育:体育、德育和智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这三方面,使之达到最高程度,使体、德、智得到和谐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指出:“首先要注意儿童的身体,挨次而留心他们的情欲境界,然后才及于他们的灵魂。”显然,亚里士多德希望通过教育,激励人的灵魂之主要功能——感觉和思维的运用,获得知识,洞察真理,最后使人的理性达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根据人的灵魂发展的三个层次,亚里士多德进而提出了教育的年龄划分,以7岁为一个自然阶段,将一个人受教育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内容都与相适应的灵魂发展层次相适应,有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2. 我爱我的老师,但我更爱真理。 3. 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实用、鉴别。 4.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5. 学问是富贵者的装饰,贫困者的避难所,老年人的粮食。 6. 教育应由法律规定,并且应是国家的事务。 7. 教育在顺境中是装饰品,在逆境中是避难所。 8. 教育是廉价的国防。 9. 教育并不能改变人性,只能改良人性。 10. 习惯能造就第二天性。 四、西赛罗 教育事业成就 西赛罗(前106—前43)是古罗马杰出的散文作家、政治活动家,他对于古代罗马的教育有着重要贡献。 西赛罗家道富有,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先后在著名的修辞学家、法学家以及斯多葛派哲学家所办的学校受教育。青年时期,按照传统习惯,他接受过军事训练,服过兵役,最后按当时的教育传统到雅典的哲学学校游学两年。他受完教育以后,便从事律师工作,不久便步入政界,凭其广博的知识、雄辩的天才与政治手腕而步步高升。公元前64年,在竞选 9 运动中,击败了著名的民主派首领卡提柯那,而当选为执政官,登上了国家政权的领导地位。 西塞罗是雄辩术教育的积极倡导者,《论雄辩家》是西塞罗论述教育的主要著作。西赛罗的雄辩家教育的理论不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不仅来源于现实生活,而且丰富了雄辩教育的内容,使其更加具有理论意义。 教育思想理念 西塞罗的教育理想是为人之道,其教育目标是培养雄辩家。西塞罗认为,雄辩家应拥有各种重要的知识和全部自由艺术。各种重要的知识指的是各国的政治、法律、军事等;全部自由艺术指的是文法、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等。除此之外,还有伦理学——有关人生和人的行为的哲学。西塞罗认为它比其他任何学科都重要,是哲学的中心和基础,雄辩家必须对它了若指掌。除了以广博的知识作为基础外,雄辩家还要有修辞学方面的特殊修养。要注意讲稿的文体结构,遣词造句等;在修辞上应有特殊的技巧和光泽,使文体优美雅致,有这些特点的讲稿才称得上是一篇好的演讲辞。演讲还应做到:表达准确,通俗易懂,优美生动,语言与主题相称。决定演讲效果的还有雄辩家的外在形象,雄辩家应有优美的举止和文雅的风度。此外,演说时,身体、手势、眼神以及声调的高低对演说本身影响也很大。 培养雄辩家的方法只有一个——练习。练习可以使有关的雄辩知识转化为演说效果,它既包括口头练习,也包括书面练习。口头练习即模拟演说,初学者应确定与在讲坛上演讲类似的一个题目,尽可能逼真地发表讲演;对讲题要做好准备,应深思熟虑;平时应注意训练自己的嗓音、肺活量、语言的准确性及流畅性等。书面练习也是演讲者所必备的,写作可以锻炼人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判断力等,这些能力可转移到演说中去;而且演说所要求的结构合理、布局匀称、富有韵律等特点,也只有经过写作才能得到。但西塞罗同时也承认,虽然写作对培养演说家的能力很重要,但它浪费人的精力,故很少有人能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这也是雄辩家数量少的一个原因。从其自身的经历来看,西塞罗认为他本人由于勤奋写作,所以不仅是个出色的作家,而且是个杰出的雄辩家。 西塞罗的教育思想对昆体良很有影响,并被后者继承和发展。他的演说辞的文体结构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界和教育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以至于出现了“西塞罗主义”,人们对他的典丽的文体很崇尚,并尽力加以模仿。 教育经典格言 1. 无知是智慧的黑夜,没有月亮、没有星星的黑夜。 2. 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 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 3. 世界是本书,不从旅行获得充足,而是为了心灵获得休息。 4. 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犹如食物之于身体。 5. 理智可以说是生命的光和灯。 10 五、昆体良 教育事业成就 昆体良(约35—约95年)古罗马时期的著名律师和皇室委任的第一个修辞学教授,也是公元1世纪罗马最有成就的教育家。 昆体良少年时随父亲到罗马求学,受过雄辩术教育。他当过10年律师,公元70年被任命为一所国立拉丁语修辞学校的主持人。由于在雄辩术方面的造诣以及在办学上的卓越成就,当罗马帝国在公元78年设立由国家支付薪金的雄辩术讲座时,他成了该讲座的第一位教师。昆体良在拉丁语修辞学校工作了二十年左右,大约在公元90年左右退休。 昆体良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他的《雄辩术原理》大约写于公元90年前后,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1415年被发现。《雄辩术原理》比较系统地论述了有关儿童教育的问题,被称为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这部著作既是昆体良约二十年教育教学工作经验的总结,又是古代希腊、罗马教育经验的集大成者。 教育思想理念 昆体良的教学实践及其理论研究都以培养雄辩家为宗旨,环绕这个主题,昆体良在《雄辩术原理》中系统地讨论了教学论方面的有关问题。 昆体良认为,“教学要能培植各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的能力”,“一个高明的教师,当他接受托付给他的儿童时,首先要弄清他的能力和天赋素质。”“一个孩子宜于学习历史,另一个宜于学习诗歌,再有一个宜于学习法律,还有些也许最好打发到乡下去。”因此,教学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等具体情况,扬长避短,长善救失,因材施教。昆体良总是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进行训练,从而使其各得其所,学有所获。 昆体良认为,雄辩家应该是一名具有广博知识的人,他不仅要善于辞令、精通文学,还要满腹经纶、学富五车,能随时引经据典,使听者无懈可击。从这点出发,他为培养雄辩家的各教学阶段设置了广泛的课程。昆体良提出应该同时为学生安排多种课程。不同课业转换对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调剂,能提高其学习效率,可以使学生同时掌握多种知识。这种课程论观点,是对希腊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一个深化和发展。 昆体良是在希腊一罗马文化交融后西方涌现的第一位教学理论家。他对于教学工作有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卓越的见解。1500年后,夸美纽斯从昆体良那里受到启发,写出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名著《大教学论》。应当说,昆体良为文艺复兴以来西方教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学生。 2. 在纠正学生的过失时,既不能讽刺挖苦,也不应辱骂。有些教师在责备学生的过失 时好象是在嫌恶学生,这就会挫伤学生勤奋学习的积极性。 3. 对不同年龄的学生,纠正错误要用不同的方法。作业的分量和改正错误的标准应适 合学生的智力水平。 11 4. 教学要能培植各人的天赋特长,要沿着学生的自然倾向最有效地发展他的能力。 5. 明智的人,他应当深知教学方法,懂得俯就学生的能力。 第三节 中国儒学大师及其教育思想 一、董仲舒 教育事业成就 董仲舒(公元前179——前104年)是汉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教育家和儒学大师,有“汉代孔子”之称。 他生活在汉王朝极盛时代,早年刻苦习儒,“三年不窥园”,继之收徒授业,“下惟讲诵”。终于在几年刻苦学习后,学问愈加精深,在中、青年时,就成为当时学问渊博、兼通五经、擅长《公羊春秋》的专家,成了远近闻名的经学大师。由此收授门徒很多,他让学业有成的学生给教师作助教工作,同时也体现教学实习的意义。 董仲舒一生著述甚多,但现仅存《春秋繁露》82篇。其教育思想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的贤良对策中,他向汉武帝提出了文教政策建议,对两汉的学校教育及教育管理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教育思想理念 董仲舒鉴于秦王朝实行严刑峻法而迅速灭亡的教训,主张实行德教。他用天道“阳尊阴卑”的思想,为儒家的“德治”找到了“天意”的根据。他说:“天数右阳而不右阴,务德而不务刑”,王者应“承天意以从事,故任德教而不任刑”。又说:“教,政之本也;狱,政之末也。”从理论上论证了“任德教而不任刑罚”的治术主张。 董仲舒总结了先秦孟荀两人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认为人性只是“天”创造人类时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这种素质具有善的可能性,也具有恶的可能性,只有通过教育才能使它进而为善。他吸收了先秦以来关于人性差异论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性三品”说,把人性划分为“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三个不同的等级。“圣人之性”是绝对的善性不需教育;“斗筲之性”为天生的恶性,虽教难善。这两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都是比较罕见的。“中民之性”代表万民之性,方可“名性”。“中民之性”就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只有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因此,教育对绝大多数具有“中民之性”的人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这本书中,提出了三大文教政策,分别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兴教化,正万民”。“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他建议在中央设太学以培养贤士,造就符合国家需要的官吏。在地方设庠序以教化百姓子弟,授予以儒家纲常伦理之道,达到“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的目的。汉武帝采纳了这一建议,相继在京师和州郡设立了太学和庠序之学。 独尊儒术与兴学校、行选举三者紧密结合,有效地发挥了维持和巩固国家统治的作用。三大文教政策不仅指导着汉代教育,而且对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影响极为深刻。 12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化立而奸邪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奸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 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2. 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3. 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 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4. 夫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也。故养士之大者,莫大乎太学。太学 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数考问 以尽其材,则英俊宜可得矣。 5. 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二、朱熹 教育事业成就 朱熹(1130-1200年)是孔孟之后最杰出的儒学大师。他对宋代理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和发挥,成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和主要代表人物。 朱熹18岁就考中进士,担任过不少地方的官职。他一生致力于教育和学术研究,在地方任职时总是重视教化,曾重建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亲自参加书院的教学、管理工作。他亲撰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成为教规的范本。朱熹主要著作有《四书章句集注》、《近思录》、《朱文公文集》、《朱子语类》等。在南宋以后,其《周易本义》《诗集传》、《楚辞集注》、《资治通鉴纲目》和《四书》并为官学教材和科举考试用书,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朱熹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继孔丘之后的又一个大教育家。他的教育活动和教育思想,大大地丰富和充实了中国古代教育宝库,对于传统社会后期教育的发展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教育思想理念 朱熹认为教育作用在于改变人的气质,“为学乃变化气质耳。”在朱熹看来,气质之性,有清有浊,有善有不善。只有通过教育来澄浊为清,去不善而从善,才能变“气质之性”为“天地之性。”因此,朱熹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於“明天理,灭人欲”。“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学者须是革尽人欲,复尽天理,方始是学。”他指出古代圣王设小学、大学以教子弟,都是为了“去其气质之偏,物欲之蔽,以复其性,以尽其伦。”就是为了使士子革除那些“物欲之私”,回复“天理”,使其言行皆符合社会之伦理纲常的规定,成为儒家所宣扬的圣贤。 朱熹在总结古代教育的基础上,对小学和大学的教育阶段划分及教育内容作了系统论述。人生8岁入小学,15岁入大学。小学和大学是不可割裂的两个学习阶段,即都是为了体认天理的,只是内容程度有所不同:小学学其事,大学明其理。小学是为大学打基础,大学是小学的深化。 小学以教事为主,具体说,就是“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从具体的行为训练着手,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育与生长发育融为一体,就可以“习与智长,化与心成”。朱熹编写《小学》一书,汇集古代圣贤名儒的格言和典范事 13 例,对儿童进行生动形象的教育。又撰有《童蒙须知》,对儿童日常生活中应该遵守的礼仪、行为一一作了具体。大学阶段是在小学之上的深造,即“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是发明此事之理”。其纲领就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教材主要是《四书》和《五经》。 追求至高至上的天理是程朱理学的修养目标,朱熹强调读书穷理,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汇集他的训导,概括归纳出“朱子读书法”六条,即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紧用力、居敬持志。 朱子读书法是我国古代最系统的读书法,是集古代读书法之大成,对传统教育方法产生重大影响。 教育经典格言 1. 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3. 涵养、致知、力行三者,便是以涵养为首,致知次之,力行又次之。 4.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5. 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三、 王守仁 教育事业成就 王守仁(1472—1529)是中国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集陆王心学之大成,非但精通儒家、佛家、道家,而且能够统军征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 王守仁出身于士大夫家庭,其父官至南京吏部尚书。28岁王守仁举进士出身,34岁任兵部武选清吏司在事,是年开始授徒讲学至57岁寿终。在贵州的龙岗书院、文明书院、广西的南宁学校、江西的赣南和南昌书院、绍兴的阳明书院、嵇山书院和余姚的龙泉寺中天阁等处授徒讲学。 他从34岁开始,就从事讲学活动,直到去世。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立书院、兴办社学、建立学校,对明代中叶讲学之风的兴起和书院的勃兴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理学思想继承了南宋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另加以创新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心学中坚,留有三本传世之作《传习录》、《阳明全书》、《大学问》,开创了明代影响全国的姚江学派。 教育思想理念 王阳明肯定“圣人”和常人都有良知,其差别在于“圣人”的“良知”所在,天理纯全,而常人由于受习俗影响和私欲蒙蔽,“良知”被淹没,因而不知道“义理”。正因为“良知”人人都有,所以都有受教育的可能;也由于“良知”常被淹没,所以都有受教育的必要。通过教育,去人欲,求良知,这就是他的教育主张;从“致良知”人手,使常人“明人伦”,这就是他的教育目的。 14 所谓“致良知”,就是“无善无恶心之本,有善有恶心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王守仁继承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之思想,反对程颐朱熹通过事事物物追求“至理”的“格物致知”方法,因为事理无穷无尽,格之则未免烦累,故提倡从自己内心中去寻找“理”,认为“理”全在人“心”,“理”化生宇宙天地万物,人秉其秀气,故人心自秉其精要。在知与行的关系上,王守仁从“天地万物本吾一体”出发,强调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合一,互为表里。 所谓知行合一,不是一般的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知,主要指人的道德意识和思想意念。行,主要指人的道德践履和实际行动。因此,知行关系,也就是指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践履的关系,也包括一些思想意念和实际行动的关系。王守仁认为知行是一回事,不能分为两截, 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原是一个工夫。有知在即有行在,有行在即有知在,知不离行,行不离知,两者互为表里,"不可分离,不可分割。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工夫”。“只说一个知,己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己自有知在”。“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只为后世学者分作两截用功,失却知行本体,故有合一并进之说。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 教育经典格言 1. 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 2. 圣人之所以为圣,只是其心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杂。犹精金之所以为精,但以其 成色足而无铜铅之杂也。人到纯乎天理方是圣,金到足色方是精。 3. 学者学圣人,不过是去人欲而存天理耳,犹炼金而求其足色。 四、 王夫之 教育事业成就 王夫之(1619-1692年)是明清之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末三大学者。 王夫之自幼聪明过人,,岁入私塾, 7岁就读完了《十三经》,10岁从父亲王朝聘学习五经经义,广泛阅读古代哲学和史学书籍。14岁考中秀才,24岁考中举人。公元1636年,他效法“东林”和“复社”,与郭季林等青年朋友组织了“匡社”。明亡后,为阻止清兵南下,他曾与好友管嗣裘等“举义兵于衡山,战败兵溃”。失败后隐姓埋名,遁迹荒山野岭,隐居山野,始终没有投降清朝,专事学术研究和教育活动长达40多年。公元1675年移居石船山下,筑一茅舍,取名“湘西草堂”,潜心著述,教授生徒,度过了一生最后17个春秋。 王夫之学识极其渊博,举凡经学、小学、子学、史学、文学、政法、伦理等各门学术,造诣无不精深,天文、历数、医理、兵法乃至卜筮、星象,亦旁涉兼通,且留心当时传入的西学。他的著述极丰,在《读四书大全说》、《思问录》等书中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 15 教育思想理念 从先秦诸子至宋明诸儒,在人性问题上都立足于先验论,纠缠于善恶的分辨。而王夫之的论述则完全不同,他主张:“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王夫之把人“性”分为“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明确提出人性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不断的生长变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日生则日成”、“继善成性”的。人的知识才能、道德观念“非性之本然”,而是后天教育与学习的结果。“人之性随习迁”,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因此,王夫之反对“生而知之”,主张“学而知之”。并且主张在教学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主张行先知后,知行并进,相互为用。他说:“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君子之学,未尝离行以为知也。”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着重力行实践,即“教必著行”。 王夫之考察社会发展的历史经验,以为在一个国家中,除了政治之外,教育是最重要的。他说:“王者之以天下,不外乎政教之二端。语其本末,则教本也,政末也。”他认为明王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化日衰”,学校教育“名存实亡”,由此他希望“谋国者”能记取这个教训,对百姓除了“宽养”以外,还要施以“教化”。 同时,王夫之在教育目的上并不是一般性地主张“学为圣贤”,而提出要造就能“救人道于乱世”的“豪杰”。王夫之期望通过教育造就一批具有新的精神风貌的经世致用人才,承担起“救人道于乱世”的历史重任。他把“豪杰之士”看作是社会的补天之才,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儒家学者关于人才规格的传统观念。 教育经典格言 1. 性者,生理也,日生则日成也。 2. 学非有碍于思,而学愈博则思愈远;思正有功于学,而思之困则学必勤。 3. 人之初生,不食则死;人之幼稚,不学则愚。 4. 善教者必有善学者,而后其教之益大。教者但能示以所进之善,而进之之功,在人 之自悟。 第四节 西欧近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一、夸美纽斯 教育事业成就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杰出的捷克教育家,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的先驱。 16 夸美纽斯1592年出生于捷克一个磨坊主家庭,12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在捷克新教教派“兄弟会”的资助下完成中高等教育。从17世纪30年代初开始,他从事“泛智”的研究。1642年,他应瑞典政府邀请,编写拉丁文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前后达六年之久。1650年,他又应邀到匈牙利,受聘担任沙洛斯—波托克地方的长年教育顾问,并创建一所“泛智学校”,以实验他的泛智教育思想。这几年他的主要著作有《世界图解》、《泛智学校》、《论天赋才能的培养》等。《世界图解》是儿童看图识字课本,此书被译成欧亚各国十几种文字,保持其教科书地位近二百年。1654年,夸美纽斯再返黎撒。两年后,黎撒毁于战火,他的住宅和书稿被焚。最后,他定居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并从1657年起在此出版他的《教育论著全集》。 作为古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集大成者和近代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的奠基者,夸美纽斯给后世学校教育实践和诸多教育家的教育思想予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其《大教学论》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部体系完整的教育学著作,《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专著。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德国教育家劳默尔称他是“教育科学的真正奠基人”。而美国教育史学家卡伯莱则指出,“在夸美纽斯的著作中,可以发现几乎所有18世纪及19世纪教育理论的萌芽”。 教育思想理念 夸美纽斯从17世纪30年代起就开始研究泛智问题。所谓泛智,在夸美纽斯看来,是指广泛的、全面的智慧。所谓“泛智”,是一种百科全书式的能为一切人所掌握的各种自然和社会知识的大全。而泛智教育则是实现泛智理想的工具。泛智教育强调两点,一是普及教育,一切男女儿童,不论贫富贵贱,“人人均应受教育”;二是“人人均需学习一切”。对此,夸美纽斯作了明确的说明:“我们希望有一种智慧的学校,而且是全面智慧的学校即泛智学校,也就是泛智工场。在那里,人人许可受教育,在那里可以学习当前和将来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学科,并且学得十分完善。” 夸美纽斯又把泛智教育称作“周全的教育”,进一步阐明其泛智教育主张。他强调周全的教育旨在借助学校做到,“(1)通过科学与艺术的研究来培植我们的才能;(2)学会语文;(3)形成诚笃的德行;(4)虔诚地崇拜上帝。”夸美纽斯倡导的泛智教育和泛智学校是对旧的教育和旧的学校的一种否定和改革。夸美纽斯强调说:“改良学校是可能的。”但这种可能性是建立在新的教育原则,,教育适应自然基础之上的。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原则强调教育要遵循自然秩序、教育要依据儿童天性。 在《大教学论》中,夸美纽斯对教学内容,方法及其艺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说明,提出了一套教学原则,奠定了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大教学论》副题为《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的艺术》,为“使男女青年,毫无例外地、全都迅速地、愉快地、彻底地懂得科学,纯于德行,习于虔敬”,夸美纽斯提出了便易性、彻底性、简明性与迅速性的教学原则。 教育经典格言 1. 书是传播智慧的工具。 2. 合理安排儿童每天的生活,使之总是忙于有益的事情避免无事生非或虚度时光。 3. 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 4.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5. 一切教学的科目都应加以排列,使其适合学生的年龄,凡是超过了他们的理解的东 西,就不要给他们去学习。 17 二、 卢梭 教育事业成就 卢梭(1712—1778)是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卢梭13岁即开始自谋生计。他当过学徒、杂役,为人抄写过乐谱,做过家庭教师。寄人篱下所遭受的屈辱和冷遇,长期漂泊不定的贫困生活,培育了卢梭对于“残暴和不正义”的反抗意识。1741年,卢梭到达巴黎,靠抄写乐谱为生。不久,他结识了伏尔泰、狄德罗等学识渊博者和思想家,并参加了《百科全书》的撰写工作。 1749年,法国第戎学院悬赏征文,题目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卢梭在论文中认定,科学与艺术只是为少数人所享有,助长了贵族的骄奢和对弱者的掠夺,因而败坏了社会风气,并给人民带来了灾难。这篇论文被选为首奖,卢梭由此博得声誉。1754年,卢梭又发表了第二篇应征文章《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在这篇文章里,卢梭明确指出,私有财产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1762年,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出版,在这部不朽的社会名著中,他进一步阐明了自己的民主主义政治思想,同年,长篇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问世。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对当时法国腐朽的政治、宗教特别是教育进行了猛烈抨击,无情地揭露了其压抑儿童个性的种种弊端,要求加以根本改造。他提出培养真正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人的构想,描绘了一幅培养新人的蓝图。这部讨伐传统教育的长篇檄文,刚一发表,就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英国大哲学家休谟在1765年说:“法兰西那样举国称赞卢梭的热情,是无法形容或想象的。”欧洲大陆的哲学家、教育家竞相阅读,眼界为之一新。德国大哲学家康德就因阅读了《爱弥儿》,而打破了他行之多年不曾改变的生活规律。 教育思想理念 自然教育是卢梭教育理论的根本思想,是《爱弥儿》一书的主线。卢梭反对中世纪宗教教育和封建教育对儿童个性的压抑,主张教育要遵循儿童的自然本性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实施自然教育。 卢梭认为,自然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必须遵循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他在《爱弥儿》开卷即写道,“出自造物主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变坏了。”“如果你想永远按照正确的方向前进,你就要始终遵循大自然的指引。”在卢梭看来,人的教育有三种来源:一是自然;二是人;三是事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他认为顺应自然的教育必然也是自由的教育,因为人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卢梭声称:“真正自由的人只想他能够得到的东西,只做他喜欢做的事情,这就是我的第一基本原理。只要把这个原理应用于儿童,就可源源得出各种教育原理。”因此,他要求要尊重儿童的自由,让儿童享有充分自由活动的可能和条件,并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自然的、自由的教学方法以适应儿童的身心发育水平和个别差异。所谓教育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历程,就 18 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特征。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反复强调“要按照你的学生的年龄去对待他”。 卢梭所憧憬的“自然人”具有以下特征:第一,不受传统(等级、阶段、职业)的束缚,按本性发展;第二,不依附于他人,能够自食其力,具有独立性;第三,具有社会适应性,能够 承当社会责任;第四,体脑发达,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思考能力。 卢梭从“回归自然”的理论出发,提出了与封建教育完全不同的培养自然人的目标,扭转了教育的方向,把教育目的纳入资产阶级的轨道,是教育目的上的革命,有着巨大的反封建意义。 教育经典格言 1. 尽管有许多人著书立说,其目的,据说,完全是为了有益大众,然而在所有一切有 益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即教育人的事业,却被人们忽视了。 2. 在我们中间,谁最能容忍生活中的幸福和忧患,我认为就是受了最好教育的人。由 此可以得出结论: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 3. 教育的最大的秘诀是:使身体锻炼和思想锻炼互相调剂。 4. 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三、 裴斯泰洛齐 教育事业成就 裴斯泰洛齐(1746,1827)是瑞士伟大的民主主义教育家,他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创立了爱的教育理论,是要素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裴斯泰洛齐早年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放弃神学研究,38岁开始从事一项教育贫苦儿童的计划。他让学童一面纺织一面学习,以培养他们的自立能力。他深信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发展机能和受教育的平等权利。1780年出版的《一位隐士的夜晚时刻》概括了他的“教育必须顺乎自然”的理论。在《格特鲁德是如何教育她的学生们的》一书中,详细讨论的虽然是智育的主要原理,但他却认为德育最为重要。法国大革命后,年过半百的裴斯泰洛齐才有了实践自己教育理想的机会,开始致力于儿童教育。他收养了许多战后孤儿;为了增强学生们的道德品质,他竭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充满家庭气氛的环境。他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愉快的时期。他还主办过两个学校作为教学实验基地,以证实他在德育、智育和体育三方面的教学法。 裴斯泰洛齐的贫民学校闻名世界,吸引了许多外国人前往参观。其教学法旨在培养学生自给、自立、自助和助人能力。当时这一教学法为教育界广泛接受,并促进了教师培训工作,他的很多教学原理贯注在现代初等教育中。 教育思想理念 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要素教育”。在裴斯泰洛齐看来,要素教育的基本含义 19 是:教育过程要从一些最简单的、为儿童所理解的、易于儿童接受的要素开始,再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要素,以促进儿童各种天赋能力的全面和谐发展。 裴斯泰洛齐分析了各方面教育的基本要素,体育的最简单的要素是各种关节运动。它表现为最简单的搬、推、捡、摇等基本动作。这些基本动作结合起来,可以构成各种复杂的动作。这是自然赋予儿童的能力,是儿童体力发展的基础,也是进行体力活动和体育运动的基础。 裴斯泰洛齐要素教育的思想,在智育上的贡献是非常突出的。他认为数目、形状和语言是教学的最初的最简单的要素。他用了极大的精力探究了教学过程的心理化。他说:“我长期地寻找一个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共同心理根源,”他的结论是:“使感觉得来的一切知识清楚起来的手段是数目、形状和语言”。为此,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具备以下三种能力:按照外形来认识不同的物体,并认清它们的内涵的能力;说出这些事物的数目,指出它们是一个还是多个的能力;用语言表达物体,表达它们的数目和形状,并在记忆里保持它们的能力。 为了贯彻这种要素教学思想,裴斯泰洛齐认为,“首先应该致力于以一切从感觉得到的事物的确切知识为基础的计算、测量和说话的基本能力。我们应该以最严格的心理学的艺术来培养它们,竭力加强这些能力,并且作为发展和培养的一种手段,应该使他们达到朴实、一贯、和谐的最高境地”。应该指出,“要素教育”的方法不仅是为了使教学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同时,也是为了使教学简单化,有利于知识的普及,“使人们能在每个家庭中使用这些方法”。 教育经典格言 1. 坦白是使人心地轻松的妙药。 2. 脑力心力,要放在适当的地方,莫贪多而纷乱,要常常集中思想。 3. 一生的生活是否幸福、平安、吉祥,则要看他的处世为人是否道德无亏,能否作社 会的表率。因此,修身的教育,也成为他的学校工作的主要部分。 4. 实践和行动是人生的基本任务;学问和知识不过是手段、方法,通过这些才能做好 主要工作。所以,人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应该按实践和行动的需要来决定。 四、 赫尔巴特 教育事业成就 赫尔巴特(1776—1841年)是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赫尔巴特12岁进入拉丁学校,后来又转入古典文科中学。毕业后,他升入耶拿大学学习哲学。大学毕业后他往瑞士担任家庭教师。在教学3年中,每个月他要写给家长关于他教学的方法和成就的报告,这段教学经验深深地影响了他的教学理论。后来,他返回德国在哥丁根大学和哥尼斯堡大学任教,讲授哲学、教育学、心理学,并且创办一个师范研究班。这个研究班附设了一所实习学校,赫尔巴特亲自在这所学校里讲授数学。1806年著《普通教育学》,并在哥尼斯堡大学创办第一所教育研究所,接任该校康德哲学教席,创办实验学校。他在这所大学一共任教25年,并1816年写了一本《心理学》教科书,1824年写了 《心理学是一种科学》等心理学方面的著作和其它哲学作品。 20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应该奠基于心理学以及伦理学,他被称为近代教育学之父。 教育思想理念 赫尔巴特是近代第一个试图把教育建立为一门科学的人。赫尔巴特试图在伦理学的基础上建立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教育方法论;他不仅指明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指出了它同其他学科的相互关系,而且提出了科学的术语、定义和分类。 赫尔巴特把整个教育过程分为管理、教学和道德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他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学都是不可能的。” 管理的方法,他认为第一是威吓;第二是监督以及与此相连的命令和禁止;第三是包括体罚在内的处罚。他还把威信和爱作为两种辅助的管理方法。 赫尔巴特把教学作为教育的最主要和基本的手段。没有教学,就没有教育,他认为教学都要发生教育作用。赫尔巴特以统觉来阐明教学过程,提出了教学阶段的理论。这就是把教学过程分为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四个阶段。明了就是向学生明确地讲述新的教材;联想就是通过教师和学生谈话,使学生把新旧观念联合起来;系统就是学生在新旧观念联系的基础上,去寻找结论、定义和规律;方法就是把已学得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培养学生有逻辑地、创造性思维的技能。赫尔巴特所规定的这些阶段,由他的学生齐勒修改为预备、提示、比较、总括、应用五段,称五段教学法。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是继夸纽斯《大教学论》之后对教学论进行全面综述的一部著作。在这部著作中,赫尔巴特所论述的教育性的教学和教学阶段论等,都是他总结教学经验而提出的规律性的东西。既反映了他长期对教学理论进行研究的心血所在,又反映了西方教学论在这个历史时期的进展。 教育经典格言 1. 道德普遍地被认为是人类的最高目的,因此也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2. 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 3. 有秩序的健康生活必须是教育的基础,同样也是教育的最初准备。 4. 美的必要性是原始的、实践的。有道德的个人,为了服从这种必要性,控制他的欲 望。 5. 使教育过程成为一种艺术的事业。 6. 人类的目的是多方面的,教师所关心的也应该是多方面的。 7. 教师本身对学生来说,也是经验的一个对象,这个对象是直接的,同样也是丰富的; 是的,在教学的时间中他们之间形成一种交际。 五、福禄培尔 教育事业成就 福禄倍尔(1782-1852)是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 福禄倍尔出生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地区一个名叫奥伯魏斯巴赫的村庄里。1799年考入耶拿大学,攻读自然科学,同时接受了唯心主义哲学、浪漫主义和进化论的影响,两年后因家 21 庭经济困难而被迫中途辍学。1805年到法兰克福,开始从事建筑业,后经格鲁纳博士推荐到一所模范学校担任教师。 1808年到1810年,他带领学生到伊佛车的裴斯泰洛齐学校学习。他自己一方面在学校里任课,钻研动物、植物、物理、化学、矿物等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又吸取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和经验。他对教师工作非常热爱,在此期间确定以教育为其终身事业。 1817年,福禄倍尔在自己的故乡为学龄儿童创办了一所学校,实验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原则。1826年,他写了《人的教育》一书,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教育与教学的主张。1837年,他勃兰根堡创立了一所试验学校,招收3至7岁的幼儿,开始专门研究幼儿教育问题,以实施他的幼儿教育理想。1846年,他正式命名这个学校为“幼儿园”,这也是世界上最早创立的幼儿园之一。同时他又开办了讲习班,训练了大批幼儿园教师。 福禄倍尔所创立的幼儿园及其幼儿教育理论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称他为“幼儿园之父”。 教育思想理念 “来吧,为我们的儿童生活吧~” 德国著名学前教育家福禄培尔墓碑上铭刻的这句名言,是他个人生活的写照,也是他向世界发出的召唤。 福禄培尔接受了裴斯泰洛齐的主张,认为儿童生而具有各种能力,儿童天赋能力的发展是有其内在规律的;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发展儿童的天赋;一切教育都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进行,既要适应儿童的内在发展规律,又要考虑儿童生长的自然环境。在福禄培尔看来,儿童好比花木,教师如同园丁,学校就是儿童自由活动的园地,教师要像园丁一样为儿童提供合适的生活环境,使其天性得到自然的发展。 福禄培尔进一步指出,儿童的生长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是由不同的阶段组成的。他把儿童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即婴儿期、幼儿期、少年期。福禄培尔强调指出,儿童的发展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前一阶段是后一阶段的基础,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的延续,儿童的发展必须循序渐进。儿童的自我活动是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这种自我活动是由儿童的个人兴趣、愿望所引起的,而不是来自外界的刺激。教师不应束缚、压制儿童的天性,而应唤起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地参与活动,充分表现自我。 福禄培尔认为三个时期的儿童应当接受不同的教育。他特别重视幼儿期的教育,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为幼儿教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福禄培尔极重视学前教育,与以前发教育家相比,他的功绩在于详细地研究了学前教育理论、体系和幼儿园的教学方法。 教育经典格言 1. 让我们与儿童一起生活吧~ 2. 一切教育、学习和教学的唯一最终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原有的神性,使他在自己的 生活中,从有限中体现出无限,从暂时中体现出永恒,从人间体现出天上,从人性 中体现出神情。 3. 教育必须遵循儿童的:内在生长法则,使之获得自然的、自由的发展。因此,教育、 教学和训练在根本原则上必须是被动的、顺应的,而不是命令的、绝对的、干涉的。 4. 儿童有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宗教的本能。教育要 追随活动的本能,就是要唤起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动性。我们应该抛弃 22 这种不正确的“论证”,但应该重视他的发展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自动性的主 张,这对我们的教育是有价值的。 六、洛克 教育事业成就 洛克(1632-1704)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是第一个全面阐述宪政民主思想的人,在哲学以及政治领域都有重要影响。在西方教育史上,洛克以其著名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而彪炳千秋。 洛克出身于一个乡村律师家庭,幼时受过严格的家庭教育。1646年进入威斯敏斯特中学接受古典主义教育。1652年,洛克进入牛津大学基督教会学院学习,1656年毕业后留校,曾先后担任过希腊文、修辞学和伦理学等科目的教师。当时学校教育的内容充斥着以往的那些陈旧的文法、修辞、道德哲学等传统课程。1665年,洛克离开了牛津大学,被任命为英驻德公使馆秘书,翌年归国后,结识了辉格党领袖艾希利勋爵(即后来的沙夫茨别利伯爵),担任其家庭教师和医生。洛克的主要著作都是在1688年以后发表的,其最著名的教育著作《教育漫话》发表于1693年。 《教育漫话》原为洛克与其友人爱德华•葛拉克讨论教育问题的通信。洛克曾先后担任过沙夫茨别利伯爵和爱德华•葛拉克的家庭教师,积累了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这为洛克绅士教育理论的提出奠定了一定的基础。1688年后,为了帮助英国上流社会家庭用“最容易,最简捷”的方法培养绅士,洛克将这些信札加以整理,于1693年公开出版了《教育漫话》一书。 教育思想理念 《教育漫话》一书集中反映了洛克的绅士教育思想体系,是洛克教育思想的最集中的表现。 洛克高度评价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把儿童天性喻为没有痕迹的白板或柔软的蜡块。在他看来,一个人所以成为这样或那样,决不是先天秉赋所决定的,而是后天教育的结果。“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他认为使自己的子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不仅是“一般做父母的人的责任”,而且关系到国家的幸福与繁荣。 良好的教育便是使儿童成长为绅士,教育的目的便是培养绅士。绅士必须是“有德行、有用、能干的人才”,必须具备“德行、智慧、礼仪和学问”等四种品质,“绅士需要的是事业家的知识,合乎他的地位的举止;同时要能按照自己的身份,使自己成为国内著名的和有益国家的一个人物”。 在绅士培养的途径上,洛克坚决主张绅士的培养决不能通过学校教育,而只能通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来进行。所以,洛克极力主张,凡是有经济能力请得起家庭教师的家庭,应不惜重金聘请具有良好品格,具有丰富的社会实际经验和良好的文化素养的人作为家庭教师,以便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洛克坚信:“导师较之学校里的任何人必定更能使他的儿子举止优雅,思想刚毅,同时又能知道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合适的,而且学习也更容易,成熟也更迅速。” 23 从其对绅士教育目的的理解出发,洛克《教育漫话》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将教育分为体育、德育、智育三部分,并作了详细论述。它强调环境与教育的巨大作用,强调在体魄与德行方面进行刻苦锻炼。这些思想对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特别是对18世纪的法国教育家影响很深。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育孩子的关键是要改变心性,而不是改变表面。 2. 我们教育孩子的主要技巧,就是把孩子应该去做的事都变得像游戏一样轻松有趣。 3. 心理的健全是教育所追求的唯一的一件大事。 4. 孩子的心是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收获行为;播上行动的种子,就 会收获习惯;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收获品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会收获命运。 第五节 中国近现代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教育事业成就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教育家。 蔡元培17岁考取秀才,18岁设馆教书。青年时期,连续中举人、取进士、点翰林、授编修。1898年弃官从教,后组织中国教育会并任会长,创立爱国学社、爱国女学,均曾被推为总理。1907年赴德国莱比锡大学研读哲学、心理学、美术史等。1912年1月就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后辞职赴德、法等国学习和考察。1916年回国,次年任北京大学校长。1927年成立大学院作为全国最高学术教育行政机关,蔡元培被任为大学院院长。1928年辞去各行政职务,专任国立中央研究院院长。还兼任交通大学、中法大学、国立西湖艺术院(后改为杭州艺专)等多所高等学校校长、院长以及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北平图书馆馆长等职。 蔡元培为发展中国近代文化教育事业、建立民主教育制度贡献了毕生的精力。在主政北京大学期间,他推行“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方针,提出大学的性质在于研究高深学问。他提倡学术自由,科学民主;主张学与术分校,文与理通科,校内实行学生自治,教授治校;并将“学年制”改为“学分制”,实行“选科制”,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他的这些主张和措施,在北京大学推行之后,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改变了北京大学的面貌,培育了一大批人才,造就了一代教育新风。 教育思想理念 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蔡元培认为尽管五育的各自作用不同,然而均是“养成共和国民健全之人格”所必需的,是统一的整体所缺一不可的。同时他又指出,这五种教育并不是平分秋色,没有重点的,而必须以公民道德教育为根本,“五者以公民道德为中坚,盖世界观及美育皆所以完成道德,而军国民教育及实利主义,则必以道德为根本”。 在蔡元培整个教育体系中,大学教育思想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他认为要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办好高等教育是关键。蔡元培认为大学应当成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学府,这是蔡元培 24 办学的指导思想,也是他大学教育思想的出发点。早在1912年5月16日,他以教育总长身份出席北京大学开学典礼,在演说中就提出“大学为研究高尚学问之地。”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后,他更是反复申述这一思想。因此他还提出,大学不能只是从事教学,还必须开展科学研究。他要求大学教员不是灌输固定知识,而是对学问有浓厚的研究兴趣,并能引起学生的研究兴趣;大学生也不是死记硬背教员的讲义,而是在教员的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为了使大学能承担起教学,科研双重任务,他极力主张“凡大学必有各种科学的研究所”。 实行教授治校是蔡元培关于大学行政管理的基本思想。他主张教授治校,是为了建立民主的管理体制,防止校长主观专断,任意办事,这是他民主思想的反映。更主要的是为了依靠真正懂得教育和学术的专家来管理学校。 教育经典格言 1. 国民教育方针,应该从受教育者本体上着想,有如何能力,方能尽如何责任;受如 何教育,始能具如何能力。 2. 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 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 应用。所以,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予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 派教会的影响。 3. 昔之教育,使儿童受教育成人;今之教育,乃使成人受教于儿童。何为成人受教于 儿童,谓成人不敢自存成见,立儿童之地位而体验之,以定教育之方法。民国之教 育依然。 4. 要有良好的社会,必先有良好的个人,要有良好的个人,就要先有良好的教育。 二、 陶行知 教育事业成就 陶行知(1891—1946)是中国现代教育家、思想家。 陶行知1914年到美国留学,是杜威的学生。1917年回国后,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教育系主任等职。20年代他抱着教育救国的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陶行知起草《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书》,提出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位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并在1927年春,与赵叔愚在南京和平门外晓庄,创办了南京市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后改名为晓庄学校。1939年,月,陶行知在重庆创办了培养人才幼苗的育才学校,大大地丰富了“生活教育”理论,从而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陶行知有《中国教育改造》等大量著作,对改造中国的旧教育进行了伟大的尝试,创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 教育思想理念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陶先生认为生活教育包括三方面涵义:“一是给生活以教育,二是用生活来教育,三是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陶行知提出“生活即 25 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生活即教育”就其本质而言,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陶行知认为:“在一般的生活里,找出教育的特殊意义,发挥出教育的特殊力量。同时要在特殊的教育里,找出一般的生活联系,展开对一般生活的普遍而深刻的影响。把教育推广到生活所包括的领域,使生活提高到教育所瞄准的水平。”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陶行知一生献身教育事业,做过各个层次的教师,举办过多种形式的学校,不但以自己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尚师德的典范,而且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学识修养有深刻的认识和研究。他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条件,放弃了许多升官发财的机会,穿上布衣和草鞋,从事民众的教育事业。在屡屡受挫的情况下,他依然坚守着自己的教育信念,克服重重困难,实践着自己的教育主张,真正体现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育是立国之本。 2.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4. 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 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5.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6. 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 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7. 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8.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三、 晏阳初 教育事业成就 晏阳初(1890—1990)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的著名教育家,被称为“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 晏阳初出生于四川省巴中县,1916年夏,赴美国耶鲁大学半工半读。1918年,从耶鲁 26 大学毕业,赴法国为在欧洲战场上做苦力的华工服务,并开展华工教育。晏阳初回国后担任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总干事,1929年与平民教育会同仁迁居河北定县,开展了著名的定县实验。1950年起定居美国,并开始从事国际平民教育运动,曾经受聘为国际平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特别顾问。 晏阳初自1920年代开始致力于平民教育七十余年,他与爱因斯坦、杜威等人一同被美国百余所大学的学者推选为“现代世界最具革命性贡献的伟人”。 教育思想理念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实践性,他的教育思想与他的教育实验密不可分,试验即实践,实践即试验,离开了试验实践无所谓平民教育。 晏阳初认为,不仅自然科学工作需要试验,社会科学工作同样需要试验,只是两者的实验室不一样,社会科学的实验室“不是在屋子里,不是在图书馆,而要在社会实践中。”社会科学工作,包括教育工作,要切实有效,必须立足“人类社会实验室”。晏阳初在总结自己的教育经历时说,“国际乡村改造运动,漱其历史,源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法国战区的华工教育,后来演变为中国的平民教育运动,成熟于定县实验时期。”他根据中国农村社会的实际状况,主张以一个县为实验研究的基本单位。在进行广泛、深入、科学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最终选择河北省定县作为实验区。在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中,首创以一个县为基本单位从事乡村教育实验研究。 晏阳初认为中国农民问题的核心是“愚贫弱私”四大病,提出以“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三大方式结合并举,“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治穷,以卫生教育扶弱,以公民教育克私”四大教育连环并进的农村改造。 晏阳初的定县教育实验,为中国的教育事业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他一改近代以来简单照搬他国经验的教育发展模式,尝试着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模式,尤其注重把教育和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寻找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教育经典格言 1. 我向全世界提出这一个问题,请求解答。为什么不能团结所有国家、所有地区的人 民以共同打击我们的敌人——愚昧、贫困、疾病和腐败政府呢, 2. 如果你想在教育上或其他领域内提倡新思想和新制度,那就最好不要介入政治,这 样,你才有作实验的绝对自由,这是能充分发挥自己智慧的惟一方法,否则,你就 会由于放弃原则而失败。 3. 我们都希望有一个更好的世界,但其确切含义是什么,世界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什 么,是黄金还是钢铁,都不是,最基本的要素是人民~在谈及一个更好的世界时, 我们的确切含义是需要素质更好的人民。 4. “富有”的人民和“富有”的国家必须认识到,只有当“贫穷”的人民和“贫穷” 的国家满足了,你们才是安全的。你把这叫做明智的自身利益也可以。 27 四、吴玉章 教育事业成就 吴玉章(1878—1966)是中国现代教育家,中国人民大学的创始人。 吴玉章1900年在荣县城内教私塾,开始了教育生涯。1903年赴日本留学,参加了创建同盟会的活动。1911年回国参加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组建工作。1922年出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后赴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毕业后在苏联和法国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38年回国后在延安出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新文字干部学校校长和华北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吴玉章出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还兼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社会主义学院院长。 吴玉章创办和管理过许多著名的大学,他所从事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历程,即是中国高等教育事业从创立到发展壮大的过程。后人评论他:“其教育经历,时间长,方面广,经验多,成就大,可能说是当代中国革命文化教育事业的杰出代表。” 教育思想理念 吴玉章在长达50多年的高等教育实践生涯中,不断总结办学经验,深入探索并创造性地提出了一整套独具特色的高等教育理论和管理方法。 吴玉章主张高等教育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反对机械搬用外国经验;建立多种学制、多种规格、多种形式的办学体制,从速培养经济建设管理人才,尤其要关怀工农学员的成长;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要善于总结革命历史经验,教育后辈青年继承革命传统;同时提倡青年独立思考,发挥创造性,少年儿童要培养和发展才能,认真钻研科学。 吴玉章强调“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就要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是吴玉章教育思想中关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原则。吴玉章曾提出青年培养的目标是:“为了使新的一代能够担负起共产主义接班者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要培养他们成为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体魄健壮的、全面发展的新人。也就是说要把他们培养成为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护公共财物、健壮、活泼、勇敢、诚实、全面发展的新的一代。” 吴玉章在《和青年们谈谈学习问题》中指出:“正是为了人民的建设事业,青年们应该学习,并且应该自觉地把学习当作一种对祖国的义务。”他不仅要求青年们应该不断学习,还应该学会学习。他十分强调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敢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品质与精神。他经常鼓励学生不要怕说错,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见解,要独立思考。在他担任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时,就主张教学上采取“自学辅导主义”,即“凡对于一学科之基本原理,由教师讲授或实验后,由学生自行研究练习,以养成自动的理论为原则。其有研究不得解,实验无结果者,即向教师陈述,详为指导”。他还说:“学校不过给我们指一条路,还要我们自己去行动,才能达到目的。” 吴玉章一生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和学识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堪称老一辈教育家的楷模,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28 教育经典格言 1. 青年人首先要树雄心,立大志;其次要度衡量力,决心为国家、人民作一个有用的 人才;为此就要选择一个奋斗的目标来努力学习和实践。 2. 做学问要花功夫,持之以恒,日积月累。 3. 目标既定,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曲折都不灰心丧气,不轻易改 变自己决定的目标。 4. 能够献身于自己祖国的事业,为实现理想而斗争,这是最光荣不过的事情了。 五、叶圣陶 教育事业成就 叶圣陶(1894,1988)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和社会活动家。 叶圣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1921年起在上海、杭州、北京等地中学和大学任教,并与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组织“文学研究会”。1923年成为文学家开办的书室“朴社”的编辑。他主办的《中学生》杂志,是三、四十年代最受青年学生欢迎的读物,在社会上有广泛的影响。抗战期间,他内迁四川,先在中学、大学执教。1946年,叶圣陶回到上海后,积极投身爱国民主运动。他担任了中华全国文艺界协会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的日常工作,还担任了上海市小学教师联合进修会和中学教育研究会的顾问。 建国后叶圣陶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教育思想理念 “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叶圣陶认为,教育的宗旨不是别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 早在1932年,叶圣陶就向中学生们提出了“何所为而学习”的问题,他认为:“学习不能没有中心;换句话说,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要明白何所为。将趋向‘封建时代的权威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呢,还是趋向‘使人类的劳动力无限发展的集体主义’,对这个问题不作决定,学习就像盲人骑瞎马。”这是做人的方向,做人的根本。在现代社会,只有怀有集体主义广阔胸襟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其次,要懂得世间某些事物的道理和做法,即遇到问题和矛盾能“知”也能“行”。叶氏说:“做一个人必须与物跟事打交道,打交道必须凭藉知和能。你不懂得道理和做法,交道就打不成,你的生活必将一塌糊涂,这如何要得,”有知识,也有本领,这是做人的起码条件。 叶圣陶认为,在校学生说起来是在学做人,实际上,“学”的过程也必须是“做”的过程。“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成万的教师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换句话说,学生过的并不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所以一切行为,一切思虑,都遥遥地望着前面的将来,却抹杀了当前的现在。因此, 29 从初级小学以至高等大学校里的所有一个个生物只能算‘学生’,还不能算‘人’,他们只学了些‘科目’,还没有作‘事’。” 教育的宗旨在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教育的受益者必须是受教育者的全体。 “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人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叶圣陶呼吁“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时候,又强调:“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 叶圣陶不仅是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养成够格的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而且是在强调“养成”的关键就是要努力培养各种各样良好的习惯。“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作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他认为,养成好习惯,要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就是强调要抓“开端”,抓起始的第一步。叶氏说:“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渐渐的不大觉着勉强了,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可以行所无事了。这就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如果开端不怎么正当适宜,到后来就成了坏习惯。”叶圣陶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这样看来,在叶氏心目中,养成习惯和接受教育,是二而一的事。 对于教育,叶圣陶提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他强调说:“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补习、进修机构的主要职能,全都在引导来学的人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他竭力主张,教育工作“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 教育经典格言 1. 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2. 凡为教,目的在于达到不需要教。 3. 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4. 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 5. 自己摸索得来比向别人学更重要。 6.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7. 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六、陈鹤琴 教育事业成就 陈鹤琴(1892-1982年)是中国现代幼儿教育事业的开拓者,二十世纪中国杰出的教育家,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 陈鹤琴1892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 30 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兼教务主任。在此期间,他致力于研究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学和幼儿教育学。 陈鹤琴对自己儿子一鸣和女儿秀霞成长发育过程作了长达808天的连续观察。他以自己的观察、实验结果和亲身经历、体会为例,对儿童心理特点进行归纳,提出共计101条教导原则。陶行知评价说:“陈先生得了这个实验中心,于是可以把别人的学说在一鸣身上印证,自己的学说在一鸣身上归纳。”1927年,他在东南大学任教期间,在南京建立教育实验区,为推广小学教育作实验。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乡村师范学校时,陈鹤琴担任校董会董事并兼任该校第二院院长,为推广乡村幼儿园进行实验,并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陈鹤年的《儿童心理之研究》是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其教育著作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庭教育》、《活教育的教学原则》等。 教育思想理念 陈鹤琴自1940年在江西办幼师时开始提出“活教育”思想,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直到1947年他在上海逐步整理出“活教育”的思想体系。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陈鹤琴认为做一个人、做一个中国人、做一个现代中国人是要有条件的。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便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身体、建设的能力、创造的能力、合作的态度、服务的精神。他说:“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 。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他认为活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教育儿童知道应该帮助别人,知道为大众服务,具备服务的精神。 陈鹤琴主张活教育的教学方法原则就是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他提出了“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应当让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够想的,应当让他自己想”、“你要儿童怎样做,就应当教儿童怎样学”、“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等等教学方法。 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是针对旧中国旧教育传统的弊病提出的。陈鹤琴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后来又提出“做人,做中国人,做世界人”,体现了他具有世界的眼光。 教育经典格言 1. 活教育的目的就是在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 2. 如果我们训练的儿童,熟设各种知识和技能,可是不知服务,不知如何去帮助人, 那这种教育可以说全无意义。 3.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 4. 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 5. 教育目标首先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通过教育,培养出的人应该具有协作 精神,同情心和服务他人的精神;应有健康的体格,养成卫生的习惯,并有相当的 运动技能;应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表意的潜力;应能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 养成欢天喜地的快乐精神,消泯惧怕情绪。 31 第六节 欧美现当代教育家与教育思潮 杜威 一、 教育事业成就 杜威 (1859—1952)是美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立者。 杜威生于美国佛蒙特州的农业小镇柏林顿,1879年从佛蒙特大学毕业后,在乡间任教两年。1884年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后任教于密执安大学。1894年,杜威任芝加哥大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系教授、系主任。1896—1906年在芝加哥创办的“芝加哥实验学校”。1904年,他转到哥伦比亚大学任教,一直到1930年退休。在任教的25年中,吸引了国内外成千上万的学生,成为美国最闻名和最有影响的教师。 杜威先后担任过美国心理学联合会会长、美国大学教授联合会第一任会长、人民座谈会主席、独立政治联盟全国主席等职。1919年—1928年,他曾到过日本、中国、土耳其、墨西哥和苏联等国,考察教育状况,宣传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杜威是现代教育史上的巨人,在现代乃至当代教育史上,其影响之大,无人堪与媲美。杜威的教育理论是一个庞大的理论大厦,不仅在美国推进了“进步教育运动”,而且在世界上各种社会制度的30多个国家内,都在引进杜威的教育理论基础上,实施了时代所提出的教育要求。 教育思想理念 杜威批判了传统的学校教育,并就教育本质提出了他的基本观点:“教育即生活”和“学校即社会”。 杜威强调教育的本质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改造经验的过程和儿童的生活过程是一致的。他反对以获取和积累知识为目的,认为这是成人按自己的标准强加给学生的,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个人经验,限制了他们的主动活动,对思维的发展起破坏作用。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他说:“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最好的教育就是从生活中学习、从经验中学习。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杜威认为,既然教育是一种社会生活过程,那么学校就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他强调说,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在学校里,应该把现实的社会生活简化到一个雏形的状态,应该呈现儿重现在的社会生活。就“学校即社会”的具体要求来说,杜威提出,一是学校本身必须是一种社会生活,具有社会生活的全部含义;二是校内学习应该与校外学习连接起来,两者之间应有自由的相互影响 。 杜威主张“从做中学”,即把获取主观经验作为确定教材、教法和教学过程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应教学生去“做”,而不是去“学” 。杜威认为,“从做中学”也就是“从活动中学”,使得学校里知识的获得与生活过程中的活动联系了起来。由于儿童能从那些真正有教育意义和有兴趣的活动中进行学习,那就有助于儿童的生长和发展。在杜威看来,这也许标志着对 32 于儿童一生有益的一个转折点。杜威指出,贯彻“从做中学”的原则,会使学校所施加于它的成员的影响更加生动、更加持久并含有更多的文化意义。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育是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2. 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改组、不断改造和不断转化的过程。 3. 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 4. 学校科目联系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不是地理,而是儿童本 身的社会活动。 5. 教育有大小两种。小的一种是学校所提供的;大的一种,既具有最后的影响力的教 育,是各种实际生活条件所提供的,特别是家庭和周围环境的条件。 二、布鲁纳 教育事业成就 杰罗姆?布鲁纳(1915年——)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当代认知心理学派和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 布鲁纳1937年在杜克大学获文学学土学位,后到哈佛大学心理学系获博士学位。20世纪60 年代初期,积极参加美国教育改革的领导和指导工作。1960年,他与米勒一起创办了哈佛认知研究中心, 1961年起任该中心主任直至1972年。1972年至1980年在英国牛津大学任实验心理学瓦茨教席。1980年返回美国任纽约大学的人文学科新学院院长之职。布鲁纳在众多领域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是一位在西方心理学界和教育界都享有声誉的学者,他在1959年任美国科学院科学教育委员会主席,主持了著名的伍兹霍尔中小学课程改革会议。 布鲁纳主要因为对教育作出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他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这在美国引起了一场课程改革运动。 教育思想理念 布鲁纳十分重视认知发展的研究,他强调说:“一个教学理论实际上就是关于怎样利用各种手段帮助人成长和发展的理论。”在他看来,认知发展是讨论教学问题的基础。 布鲁纳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在表演式再现表象期,儿童主要是借助于动作去学习。它是以学会作出某种反应和形成习惯的动作为基础的。布鲁纳强调说:“对于年龄最小的儿童来说,各种主要的事情或客观事实的定义是按照他的面前展现的动作来解决的。„„一个客观事物就是人对之有所动作的东西。” 在映像式再现表象期,儿童开始具有一种表象系统。它依靠视觉或其他感觉组织和各种概括化映像的作用。布鲁纳强调说:“映像发展成了一种有独立状态的东西,它们成了动 33 作的高度概括者。”在他看来,这一时期儿童最为突出的特点是无力透过事物表面变化来认识教育守恒现象。 在象征式再现表象期,儿童的认知带有符号的性质,即具有符号系统的一些特征。布鲁纳强调说:“一种语言或任何符号系统都有形成的变换方式的各种规则,它们能超越动作或映像所可达到的范围而在最大程度上反映出现实的东西。”在他看来,语言或符号为儿童提供了一种可以不用形象作为唯一判断根据的手段。 布鲁纳强调指出,以上三种再现表象期是相互联系的。人的智力发展始终会沿着这三种表象系统的顺序前进。但是,儿童的认知发展并不是受年龄的绝对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教育条件会影响儿童的认知发展。教育过程的核心在于创造条件和提供帮助,使儿童的认知发展从表演式再现表象到映像式再现表象,到象征式再现表象。 布鲁纳强调说:“任何概念或问题或知识,都可以用一种极其简单的形式来表示,以便使任何一个学习者都可以用某种可以认识的形式来理解它。”在他看来,任何学科的内容都可以用更为经济的和富有活力的简便方式表达出来。布鲁纳提出了“学科基本结构”的思想。每门学科都存在一系列的基本结构。所谓的“学科基本结构”,就是指某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则。在他看来,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结构”应该是学习知识方面的最低要求。学生如果掌握了“学科基本结构”,就能更好地掌握整个学科。 在教学方法上,布鲁纳提倡“发现学习”,他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去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于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去发现事物。布鲁纳强调说,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来说,布鲁纳强调“发现教学”。“发现教学” 所包含的,与其说是引导学生去发现“那里发生” 的事情的过程,不如说是他们发现他们自己头脑里的想法的过程。 教育经典格言 学习中经常取得成功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学习兴趣,并改善学生作为学习的自我概1. 念。 2. 要让儿童学习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教育应促进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注重儿童的 早期教育;“发现法”是儿童的主要学习方法。 3. 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这是在运用知识方面 的最低要求,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解决在课堂外所遇到的问题和事件,或者日后课堂 训练中所遇到的问题。经典的迁移问题的中心,与其说是单纯地掌握事实和技巧, 不如说是教授和学习结构。 4.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 5. 教一门学科,不是建立一个小型的图书馆,而是要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获得知 识的过程中去。 34 三、赞可夫 教育事业成就 赞可夫(1901——1977年)是苏联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 赞可夫在乡村担任过小学教师、儿童教养员。他莫斯科大学毕业以后,从事过缺陷儿童学习特点和心理学的研究。从1950年开始,他专门从事普通教育的研究。赞可夫一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从 1957年至1977年他以“教育与发展”为课题,进行长达20年的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验。 赞可夫的实验教学,就其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影响之深远,可算得上是教育史上著名的教育实验之一。1975年出版的《教学与发展》一书,是赞科夫的实验研究的比较全面的总结。赞科夫先后发表的著作有一百五十种,其中他写的《教学与发展》、《和教师的谈话》、《教学论与生活》等书在苏联被誉为“教师必备书”。在国际上,赞可夫被誉为与布鲁纳、瓦根舍因齐名的当代教学论三大流派的代表。 教育思想理念 赞科夫致力于探求新的途径,“以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来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 所谓“一般发展”是指的是由各门学科引起的共同一致的发展,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全面发展,即包括了智力发展,情感、意志、道德品质、个性特点和集体主义精神的发展及身体的发育等各个方面,是所有这些方面“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运动,由旧的质状态到新的 更高的质状态的上升运动、更新过程及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死亡。” 在教学理论方面,他主张教学应推动发展前进,“只有当教学走在发展前面的时候,这才是好的教学”。赞科夫根据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把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发展水平,即学生已经达到的,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区,即在教师的引导和帮助下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它介于学生潜在的发展水平和现有发展水平之间。他认为教学应为学生发展创造“最近发展区”,然后使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转化为它的现有发展水平。他认为“教学结构是学生一般发展的一定过程发生的原因”,强调“教学的结构是因,学生的发展是果。这种因果联系很重要,因为它能决定学生的发展进程”。 根据以教学促进发展的主导思想,赞可夫在长期的实践研究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指导各科教学工作的五条“教学原则”,即:以高难度进行教学的原则;以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的原则;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原则。以上这些原则各有其作用,同时又相互联系,形成了一个整体。这一体系的特点是强调培养学生学习的内部诱因,并在保证共同的思想方向性的前提下,给予个性以发挥作用的余地。 赞可夫打破了教学实际上只传授知识、技能和技巧相联系的旧模式,把教学同发展联系起来,建立了一套新的教学体系,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掌握知识和技巧的能力,把教学推上了一个新台阶,这是教学论中一次根本性的改革。 教育经典格言 1. 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最好的教学。 35 2. 只要学生掌握了已经学过的知识,就向前进,就教给他们越来越新的知识。 3. 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4. 教学的结构是“因”,而学生的发展进程是“果”。 5. 教学过程的特征之一是包括学生的活动和对学习的指导。 6. 只懂得传授知识,不懂得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师是不完全的教师。 四、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事业成就 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苏联著名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 苏霍姆林斯基从17岁即开始投身教育工作,1948年起一直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巴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苏霍姆林斯明确地提出了口号:到学生中去,到课堂中去,到教师中去。他身为校长,还兼了一个班的班主任,从一直跟到该班学生毕业。他坚持在教学第一线工作,担任一门课程的教学,像其他教师一样批改学生的作业。他把到教师中去,发现教师,帮助和培养他们,看作自己的主要任务之一。他把全校教师团结成一个优秀的教师集体。巴甫雷什中学原本是一所极普通的农村十年制学校,由于苏霍姆林斯基不懈地进行教育改革和试验,使之不仅成为苏联的优秀学校,而且被看作当代世界著名的实验学校之一。 苏霍姆林斯基以巴甫雷什中学为实验基地,同时也广泛研究其他学校的经验,孜孜不倦地钻研教育理论,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教育的新问题,提出自己的新观点并做出新的理论概括。他全面探讨了普通教育的各个领域,提出了使青少年全面和谐发展的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和青年校长的谈话》、《给教师的100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公民的诞生》、《给儿子的信》等等著作生动地反映了学校教育的真实情况,是对学校工作的高度艺术概括、提高和再现,因此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教育思想理念 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他主张青少年“应当获得自己精神生活的完满和幸福,享受劳动和创造的欢乐” ,学校教育和教学要重视和善于运用学生积极的精神生活,并不断充实和丰富它,使学生终生有正确的精神需要,能够享受丰富崇高的精神生活。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德育有全面发展的教育中是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份。他不同意只重视自然科学知识传授而轻视道德教育的观点,强调世界正进入一个 “人的世纪”。他强调要教育儿童,首先要了解儿童,研究儿童,要具有必要的教育科学理论的指导。他认为,没有不想成为好孩子的儿童, 要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儿童来到学校的第一天起,教师就应该善于发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从全面发展教育的高度出发,对智育提出一些精辟的见解。他认为“智育包括获得知识,形成科学世界观,发展认识能力和创造力,养成脑力劳动文明,培养在整个 36 一生中丰富自己智慧的需要和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需要。”他强调学生要掌握基本知识,但掌握知识不仅仅是为了劳动,更重要的是为了使学生具有丰富的精神生活,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 苏霍姆林斯基把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视为全面发展教育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他认为:“良好的健康状况、乐观向上、随时准备克服困难的最重要的条件。儿童的精神生活——他的智力的发展、思维、记忆、注意、想象、情感、意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体力的活跃程度。” 苏霍姆林斯基任校长长达二十多年,对学校领导可谓经验丰富,不乏独到见解。他强调学校管理“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的领导”。一个好的校长,必须通晓教育科学,是一个教学的能手、教育的行家,必须把“学校工作的最本职的东西——教学和教育、教师和儿童——摆在第一位。”因此,苏氏本人始终兼教一门语文课,并且坚持天天听教师的课,“我给自己定下一条规则:如果我每天不听两节课,就算我这一天什么也没做。” 教育经典格言 1.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2.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教师。 3. 任何人如果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别人。 4.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来走路。 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 5. 6. 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7. 领导学校,首先是教育思想上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领导 五、蒙台梭利 教育事业成就 玛丽亚?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自由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 1886年,中学毕业的蒙台梭利进入高等技术学院学习,1890年她又进入了罗马大学医学院,6年后成为意大利第一位医学女博士。此后,蒙台梭利担任罗马大学附属精神病诊所助理医生,并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智障儿童的神经与心理疾病的研究教育工作。1907年1月6日,她在罗马圣洛伦佐区成立了第一所“儿童之家”。由此,她进行了系统的教育实验,创立了闻名于世的蒙台梭利教育体系。1909年《蒙台梭利方法》一书出版后,她开始在国际上产生影响。为了进一步传播自己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她在意大利国内和许多国家开设了培训班,培养蒙台梭利学校的教师。1929年8月,由她本人担任主席的“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在丹麦成立,这个协会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和方法在世界范围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蒙台梭利的一生,也是对幼儿教育之谜的探索和解答的一生。由于她在幼儿教育方面所作的贡献,人们称她为“儿童世纪的代表”“是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最伟大的、科学的和进步的教育家之一”。“蒙台梭利教育法” 为世界教育带来革命性的变革,赢得各国教育同行的尊敬和崇高评价。 37 教育思想理念 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以儿童为中心,以自由为特色,她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出来的自由。她认为,儿童的自由应该包括智能和道德两个方面。智能方面的自由是给儿童以活动的自由,使其智力得到发展;道德方面的自由则是要防止儿童为满足自己活动的欲望而出现的对抗性,这种对抗性来自一种不明智的压制。她认为,如果儿童不用心学习,对学习感到厌倦,那是由于教育方法对儿童心理的自然功能起了不可克服的障碍作用。很多不正常的现象,例如,对克服障碍表现出畏缩,甚至懒散、依赖、顽皮、抗拒、对立等,往往是由于教育方法不当,对儿童干扰和压抑过多造成的。因此,儿童的教育,无论是身体方面的还是智力方面的,都必须以儿童的自由为前提。 尽管蒙台梭利强调自由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性,但她所说的自由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自由。她指出,在保证儿童自由的前提下,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在自由的基础上培养纪律性。蒙台梭利认为,自由和纪律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第二,通过独立达到自由。蒙台梭利认为,在正确情况下,儿重都有一种独立活动的欲望,教育应当促使儿童这种欲望的实现,以保证儿童的独立性。她说:“教育首先要引导儿童沿着独立的道路前进”。第三,在自由的练习活动中发展意志。蒙台梭利指出,儿童之所以选择某件事,而不做另一件事,是由内部的意志倾向来决定的。他的意志引导他前进,并发展他的力 量。儿童对于自己选择的工作,不仅不会使他感到疲劳,而且还会强化他的个性。第四,在自由的活动中培养社会性。蒙台梭利非常强调儿童的个性发展,但个性的发展并不排斥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因为学校本身就是个社会集体,可以通过有准备的环境、自由的作业、教师的引导和不同年龄的同伴的活动来培养儿童的集体观念。 蒙台梭利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强调儿童是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注重在教育过程中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蒙台梭利提出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她认为,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激发儿童的生命力,使儿童的自由和自发的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其个性,成为独立自主的人。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萌芽的尊严感。 教育经典格言 1. 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 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 高级的文明。 2. 我们必须培养属于生物因而也属于自然界的人适应社会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人的 特殊工作,所以它也必须符合人的自然活动的表现。 3. 儿童正是作为一种精神上的存在而不仅是肉体上的存在,才给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强 大的原动力。也正是儿童的精神,决定了人类发展的进程,并有可能把人类引向更 高级的文明。 4. 我们必须培养属于生物因而也属于自然界的人适应社会生活;因为社会生活是人的 特殊工作,所以它也必须符合人的自然活动的表现。 38 六、朗格朗 教育事业成就 保尔?朗格朗(1910—2003)是法国当代著名的成人教育家,终身教育理论的积极倡导者和理论奠基者。 朗格朗于1910年12月出生在法国加来的康普兰。他曾就读于巴黎大学,毕业后在中小学从教多年,并长期活跃在法国成人教育战线上,担任过法国职工教育中心主任,倡导成立了法国民众教育运动团体民众与文化会。1948年开始,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任职,60年代下半期担任终身教育科科长。1965年12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巴黎召开的国际成人教育会议上,朗格朗以终身教育为题做了学术报告。此后,朗格朗陆续撰写《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终身教育问题》等著作,配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力开展系列活动,促使终身教育由一种思想转为各国主导的教育政策和普遍的教育实践。终身教育已成为建立一个学习化社会的象征,世界各国普遍把“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重点。 教育思想理念 终身教育是一种旨在强调终身学习、教育整体化、教育民主化和教育革新,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国际教育思潮。朗格郎的主要著作是《终身教育引论》,被公认为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 朗格朗认为,一个人有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便可以终身应付自如的观念已经过时。教育的真正意义不在于获得一堆知识,而在于个人的发展和作为连续经验的结果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自我实现。由此,当前教育改革的目标,首先是组织适当的结构和方法帮助人在其一生中保持学习和训练的连续性,同时使每个人通过多种形式的自我教育真正和充分地成为自己发展的对象和手段。这也是终身教育的总的概念范畴。 朗格朗强调教育过程必须持续地贯穿在人的一生之中。因此,在人生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关键时期,教育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它可使人生的每个过渡时间都丰富充实并使之成为人生前进道路上的进步阶梯;而教育过程本身的生命力也来自与人生发展中的时间的这种积极联系。教育是贯穿人的整个一生以及人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因此,终身教育并不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伸,而是包括一切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以及非正式教育。 终身教育没有固定的内容,其重点就是要养成学习的习惯和获得继续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能力,即所谓“学会学习”。因而它没有固定的方法,而是提倡动用多种方法,并注重吸收校外环境中形成的经验。 终身教育贯穿于个性发展的始终,注重个性发展的统一性、全面性和连续性。它是由各个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校内外教育组成的统一的有机体。因此,它要求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必须进行一系列协调工作。 教育经典格言 1. 教育和训练的过程并不随学校学习的结束而结束,而是应该贯穿于生命的全过程。 39 2. 学校教育与整个教育过程相比,只占一个较短的时期。学校教育将成为充分的、完 整的教育过程中相当重要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序曲。 3. 一个人如果不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更新,那他就注定要落伍,切不要认为这条 规律仅适用于学者或高级技术人员。 4. 如果目标是要培养工程师使其能够适应明天的技术,那么主要的力量应放在教会学 生如何学习,因为学生将不得不活到老学到老。 5. 教育的真正对象是全面的人,是处在各种环境中的人,是担负着各种责任的人,简 言之,是具体的人。 杨红旗编撰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0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41
/
本文档为【中外教育家的教育思想.】,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