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

2018-06-04 32页 doc 60KB 1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 散文类课后练习(12)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韩荆州书(节选)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 ?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 ?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 ?尺,而心...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
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 散文类课后练习(12)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与韩荆州(节选) 李 白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 ?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十 ?倍,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三十成文章,历抵卿相。虽长不满七 ?尺,而心雄万夫。王公大人,许与气义。此畴曩心迹,安敢不尽于君侯哉, ?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幸愿开张心颜,不以长揖见拒。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选自《古文观止新编》) 【注】 ?这是李白在襄阳时写给荆州长史韩朝宗的。?吐握:周公一饭三吐哺, u nǎnɡ):往日。?制作:一沐三握发。?龙盘凤逸:喻贤人在野或屈居下位。?畴曩(chó 指文章著述。侔(móu):相等,齐同。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愿一识韩荆州 但愿:只希望 B(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布衣:平民 C(必若接之以高宴,纵之以清谈 清谈:不切合实际的空话 D(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激昂:激励昂扬 2(与“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句中“而”字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 A(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 B(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夫 (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 C D(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 3(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部是李白表白自己才干的一组是( ) ?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白陇西布衣,流落楚汉 ?十五好剑术 ?三十成文章 ?王公大人,许与气义 ?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 A(???? B(???? C(???? D(???? 4(下面对原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 A(因为韩荆州善于发现人才,故而引起李白的倾慕。 B(李白凭着自己的才干,多年来游历四方,拜访各地的地方长官,希望出仕。 C(李白在信中对韩荆州的文章大加称颂,但又不亢不卑,毫无媚态。 D(李白才情很高,在自荐信中就不免流露出一些狂傲之气,让人感到不好接受。 5(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今 天 下 以 君 侯 为 文 章 之 司 命 人 物 之 权 衡 一 经 品 题 便 作 佳 士 而 君 侯 何 惜 阶 前 盈 尺 之 地 不 使 白 扬 眉 吐 气 激 昂 青 云 耶, (2)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题。 凡主将之道,知理而后可以举兵,知势而后可以加兵,知节而后可以用兵。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夫惟养技而自爱者,无敌于天下。故一忍可以支百勇,一静可以制百动。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敢问:“吾之所长,吾出而用之,彼将不与吾校;吾之所短,吾蔽而置之,彼将强与吾角,奈何,”曰:“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此用长短之术也。” 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无所顾,则知死之不足惜;有所恃,则知不至于必败。尺棰当猛虎,奋呼而操击;徒手遇蜥蜴,变色而却步,人之情也。知此者,可以将矣。袒裼而按剑,则乌获不敢逼;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知节而后可以用兵 节:节制 B(知节则不穷 穷:贫穷 C(彼将不与吾校 校:通“较”,较量 D(使之疑而却 却:退却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以刀劈狼首 B(此用长短之术也 飞鸣而过我者,非子也耶 C(知理则不屈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D(无敌于天下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3(下列各个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说明作者主张用兵“心术”的一项是( ) ?知理则不屈,知势则不沮,知节则不穷 ?见小利不动,见小患不避„„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兵有长短,敌我一也 ?吾之所长,吾阴而养之,使之狎而堕其中 ?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冠胄衣甲,据兵而寝,则童子弯弓杀之矣 A(??? B(??? C(??? D(??? 4(对下列各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利小患不足以辱吾技也,夫然后可以支大利大患。 ——说明行军打仗要有全局战略眼光,不能贪小失大。 B(吾之所短,吾抗而暴之,使之疑而却。 ——意为要尽量掩盖自己的短处,使敌人发现不了而犹豫不决。 C(善用兵者,使之无所顾,有所恃。 ——用兵打仗既要无所顾忌,又要懂得利用外物。 D(故善用兵者以形固,夫能以形固,则力有余矣。 ——善于用兵的人懂得凭借和利用形势,那么就有多余的力量了。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送程龙峰郡博致仕序 (明)王慎中 ?嘉靖二十三年,制当黜陟天下。百司庶职报罢者凡若干人。而吾泉州儒学教授程君龙峰,名在有疾之籍,当致其事以去。 程君在学,方修废起坠,搜遗网失,以兴学成材为任。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非独其精爽有余,意气未衰,至于耳目之所营注,手中之所蹈持,该涉器数,而周旋仪等,纤烦劳惫,莫不究殚胜举。不知司枋者奚所考而名其为疾也。 黜步之典,固将论贤不肖,经驭废置。人之有疾与否,则有名焉。贤不肖之论,非可倚此为断也,况于名其为疾者,乃非疾乎~人之贤不肖,藏于心术,效于治行,其隐微难见,而形似易惑,故其论常至于失实。非若有疾与否,可以形决而体定也。今所谓疾者,其失若此;则于贤不肖之论,又可知矣~此余所以深有感也。 又有异焉。古者宪老而不乞言。师也者,所事也,非事人也。所谓以道得民者是也。责其筋力之强束,课其骸骨之武健,是所以待猥局冗司之末也。 程君之僚,与其所教诸生,皆恨程君之去,谓其非疾也。余故论今之失,而及古之谊,使知程君虽诚有疾,亦不可使去也。 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铄自喜。客倘有讶而问者:“君胡无疾也,”聊应之曰:“昔者疾,而今愈矣。”不亦可乎, 3 [注]?制:指皇帝的命令。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制当黜陟天下 陟:提拔 B(效于治行 效:表现 C(课其骸骨之武健 课:考核 D(皆恨程君之去 恨:怨恨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以兴学成材为任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 B(则有名焉 以予故,咸以愚辱焉 C(则于贤不肖之论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与其所教诸生 此无他,与民同乐也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学教授程龙峰耳聪目明,意气未衰,工作卖力,有点伤病但已痊愈,上司却把他当做病人,罢免了他的学官职务。 B(文章对当时社会的官吏作了尖锐的指摘,黜陟之典的标准应是贤或不肖而不是身体状况,何况程龙峰本身无病。 C(按照古代敬老尊师的传统,程龙峰即使真的有病,也不该受这样的待遇,老师毕竟是凭借懂得道理而获得人们尊重。 D(国子监博士程龙峰的上司借口程有病,让他“致仕”了,作者写了这篇别开生面的赠序来送别,议论透彻,文字畅快。 4(把文言文阅读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早作晏休,不少惰怠,耳聪目明,智长力给。 (2)君去矣,敛其所学,以教乡之子弟;徜徉山水之间,步履轻翔,放饭决肉,矍铄自喜。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小题。 尚节亭记 刘 基 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岂徒为玩好而已。故兰取其芳,谖草取其忘忧,莲取其出污而不染。不特卉木也,佩以玉,环以象,坐右之器以欹;或以之比德而自励,或以之惩志而自警,进德修业,于是乎有裨焉。 会稽黄中立,好植竹,取其节也,故为亭竹间,而名之曰“尚节之亭”,以为读书游艺之所,澹乎无营乎外之心也。予观而喜之。 夫竹之为物,柔体而虚中,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至于涉寒暑,蒙霜雪,而柯不改,叶不易,色苍苍而不变,有似乎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然则以节言竹,复何以尚之哉~ 世衰道微,能以节立身者鲜矣。中立抱材未用,而早以节立志,是诚有大过人者,吾又安得不喜之哉~ 4 夫节之时义,大易?备矣;无庸外而求也。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气之所聚,筋脉所凑。故得其中和,则畅茂条达,而为美植;反之,则为瞒为液,为瘿肿,为樛屈,而以害其生矣。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人道有变,其节乃见;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于是乎有中焉。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守死,大节也,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必有义焉,不可胶也。择之不精,处之不当,则不为畅茂条达,而为瞒液、瘿肿、樛屈矣,不亦远哉, 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注] ?大易:指《易经》。?传:在此指《礼记,中庸》的注。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坐右之器以欹 欹:倾斜,这里指“倾斜的物品” B(或以之比德而自励 比:比拟 C(至于涉寒暑,蒙霜雪 涉:经历 D(在子思则宜,在曾子则过 宜:应该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古人植卉木而有取义焉者 于是乎有裨焉 B(或以之惩志而自警 然则以节言竹 C(以为游艺读书之所 气之所聚之 D(予观而喜之 而不可夺之君子 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其中“节”字含义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草木之节,实枝叶之所生 ?是故春夏秋冬之分至,谓之节 ?节者,阴阳寒暑转移之机也 ?人道有变,其节乃见 ?节也者,人之所难处也 ?守死,大节也 ?好植竹,取其节也 ?婉婉焉而不为风雨摧折者,以其有节也 A(??? B(??? C(??? D(???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的人种植花草树木都是为了取其所蕴涵的精神,并不是只为了好玩。同样别的一些物什也能反映人的精神追求。 B(会稽的黄中立,就是因为竹子有节而喜欢种植竹子,并在竹林中修了一座“尚节之亭”。 5 作者看到以后很喜欢。 C(作者认为花草树木的节体现出阴阳寒暑的中和之道,而作为人的大节则体现为极难做到的中庸之道。 D(《礼记 中庸》的注书上说:为人处世,平时在家就开始讲究,他日必能做到应对自如。黄中立却不是这样的。 5(断句和翻译。 (1)用“/”给下列语句断句。 传 曰 行 前 定 则 不 困 平 居 而 讲 之 他 日 处 之 裕 如 也 然 则 中立之 取 诸 竹 以 名 其 亭 而 又 与吾 徒 游 岂 苟 然 哉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信乎有诸中,形于外,为能践其形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让国,大节也,在泰伯则是,在季子则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1——5题。 游三游洞记 刘 大 出夷陵州治,西北陆行二十里,濒大江之左,所谓下牢之关也。路狭不可行,舍舆登舟。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复舍舟登陆,循仄径曲折以上。穷山之巅,则又自上缒危滑以下。其下地渐平,有大石覆压当道,乃伛俯径石腹以出。出则豁然平旷,而石洞穹起,高六十余尺,广可十二丈。二石柱屹立其口,分为三门,如三楹之室焉。 中室如堂,右室如厨,左室如别馆。其中一石,乳而下垂,扣之,其声如钟。而左室外小石突立正方,扣之如磬。其地石杂以土,撞之则逄逄然鼓音。背有石如床,可坐。予与二三子浩歌其间,其声轰然,如钟磬助之响者。下视深溪,水声泠然出地底。溪之外翠壁千寻,其下有径,薪采者负薪行歌,缕缕不绝焉。 ??昔白乐天自江州司马徙为忠州剌史,而元微之适自通州将北还,乐天携其弟知退,与微之会于夷陵,饮酒欢甚,留连不忍别去,因共游此洞,洞以此三人得名。其后欧阳永叔暨黄鲁直二公皆以摈斥流离,相继而履其地,或为诗文以纪之。予自顾而嘻,谁摈斥予乎,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乎,偕予而来者,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予非陈公,虽欲至此无由,而陈公以守其官未能至,然则其至也,其又有幸有不幸邪, 夫乐天、微之辈,世俗之所谓伟人,能赫然取名位于一时,故凡其足迹所经,皆有以传于后世,而地得因人以显。若予者,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虽然,山川之胜, 6 使其生于通都大邑,则好游者踵相接也;顾乃置之于荒遐僻陋之区,美好不外见,而人亦无以亲炙其光。呜呼~此岂一人之不幸也哉~ 注解:?微之:白乐天(白居易)好友元稹的字。?知退:白乐天弟弟白行简的字。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广可十二丈 可:达到 B(适自通州将北还 适:刚好 C(山川之胜 胜:美景 D(美好不外见 见:显现 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古今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穷山之巅 B(留连不忍别去 C(相继而履其地 D(谁使予之流离而至于此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乳而下垂 ? 吾尝终日而思矣 B(? 洞以此三人得名 ? 以大中丞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C(? 而地得因人以显 ?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D(? 则好游者踵相接也 ?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篇游记,手法与一般的写景游记不同,它既生动记述了游历的经过,又在此基 础上用相当篇幅抒写了因游历而引起的感慨。 B(文中写景,先写三游洞的地点,次写外貌,续写地势,最后写内景,把岩洞的景 观写得特色鲜明,为后面的抒情议论铺垫。 C(文章以对三游洞得名原因的说明,作为第一部分记游和第二部分议论的过渡,颇 具匠心。它是记游必不可少的内容,对于阐发本文主旨尤其有着重要作用。 D(文章最后一句关于“不幸”的感慨,不仅仅是叹惜“美好不外见”的山川,也包 含着作者对自己和一切怀才不遇者的深深叹惋。 5(把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舟行里许,闻水声汤汤,出于两崖之间。 译文: ?乃伛俯径石腹以出。 译文: ?虽其穷幽陟险,与虫鸟之适去适来何异, 译文: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太子悝患之,募左右曰“孰能说王之意止剑士者,赐之千金。”左 7 右曰“庄子当能。” 天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与使者俱往,见太子曰“闻太子所欲用周者,欲绝王之喜好也。使臣上说大王而逆王意,下不当太子,则身刑而死,周尚安所事金乎,使臣上说大王,下当太子。赵国何求而不得也~”太子曰“然。吾王所见,唯剑士也。”庄子曰“诺,周善为剑。”太子曰“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事必大逆。”庄子曰“请治剑服。”治剑服三日,乃见太子。太子乃与见王。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王曰“子欲何以教寡人,”曰“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王曰“子之剑何能禁制,”曰“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王大悦之,曰“天下无敌矣~”庄子曰“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愿得试之。”王曰“夫子休,就舍待命。令设戏请夫子。” 王乃校剑士七日,死伤者六十余人,得五六人,使奉剑于殿下,乃召庄子。王曰“今日试使士敦剑。”庄子曰“望之久矣。”王曰“夫子所御杖,长短何如,”曰“臣之所奉皆可。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王曰“愿闻三剑。”曰“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曰“天子之剑何如。”曰“天子之剑,以燕谿石城为锋,齐岱为锷;包以四夷,襄以四时;制以五行,论以刑德;上决浮云,下绝地纪。此剑一用,匡诸侯,天下服矣。”文王芒然自失,曰“诸侯之剑何如,”曰“诸侯之剑,以知勇士为锋,以清廉士为锷;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中和民意以安四乡。此剑一用,四封之内,无不宾服而听从君命者矣。”王曰“庶人之剑何如。”曰“庶人之剑,蓬头突鬓垂冠,嗔目而语难。相击于前,上斩颈领,下决肝肺,无异于斗鸡,一旦命已绝矣,无所用于国事。今大王有天子之位而好庶人之剑,臣窃为大王薄之。” 王乃牵而上殿。宰人上食,王三环之。庄子曰“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于是文王不出宫三月,剑士皆服毙其处也。 (选自《庄子?说剑》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三年,国衰,诸侯谋之 谋:为„„谋划 B(请治剑服 治:备办 C(庄子入殿门不趋 趋:小步快走 D(王乃校剑士七日 校:使„„较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日夜相击于前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B(死伤者岁百余人,好之不厌 甚矣,汝之不惠 C(今夫子必儒服而见王 8 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D(太子乃与见王 与赢而不助五国也 3.下列句子中直接记述庄子言行机智的一组是( ) ?“庄子当能。” ?太子乃使人以千金奉庄子,庄子弗受 ?庄子入殿门不趋,见王不拜 ?“臣闻大王喜剑,故以剑见王。” ?“然臣有三剑,唯王所用,请先言而后试。” ?“大王安坐定气,剑事已毕奏矣。” A(??? B.??? C(??? D.??? 4.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剑术高超,能做到不出十步击杀一人,奔走千里锐不可当,因此赵文王称之为“天下无敌”。 (庄子采用比喻、夸张、对比等方法迂回巧妙地劝谏赵文王。 B C(庄子说,剑有天子剑、诸侯剑、庶人剑三种,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天子之剑,而不是庶人之剑。 D(《说剑》这篇文章,主旨是劝说赵文王不要争斗,反映了庄子清静无为的思想。 7( 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 9 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 1(下列各组划线词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袜材当萃于子矣 鸟何萃兮蘋中 B(月落庭空影许长 塞上长城空自许 C(近语士大夫 有车过腹痛之语 D(投诸地而骂曰 告诸往而知来者 2(下列各组划线字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 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 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 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C(因以所画筼筼筜谷偃竹遗予 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D(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彼有食可守,以待终丧,则待终丧而取以来 3(下列对此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文中作者所记之事中,我们可以看出,文与可是一个漠视名利,恬淡、狂放且为官清廉的人。 B(文与可在画竹方面,主张尊重生活、师法自然,重视创作灵感的捕捉与整体形象的把握,追求神似。 C(苏辙从与可的绘画中,看出了一种精妙、深邃的道理。但苏轼并不赞同苏辙的看法。 D(此文中,作者的叙述并不拘泥于时间的顺序,全文所涉及的内容都像任意信笔写出的,实则形散而神不散。 4(将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 (2)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 8(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既以安顿,复杀牲开酒,请十人过宿流连。皆曰:“当请问十八兄。”即过对门,与未冠者道主人意。未冠人云:“醉饱熟睡,莫负殷勤。少有动静,两刀有血吃也。”十人更到肆中剧醉,携酒对门楼上,十八兄自饮,计酒肉略当五人。复出银笊篱,举火烘煎饼自啖。夜中独出, 10 黎明重到对门。终不至东山家,亦不与十人言笑。东山微叩:“十八兄是何人,”众客大笑,且高咏曰:“杨柳桃花相间出,不知若个是春风。”至三日而别。 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既以安顿 既:已经 B(即过对门 即:于是 C(东山微叩 微:慢慢地 D(莫负殷勤 负:辜负 2(对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解释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与未冠者道主人意 ?亦不与十人言笑 ?复出银笊篱 ?杨柳桃花相间出 A(??相同,??也相同 B(??相同,??不同 C(??不同,??相同 D(??不同,??也不同 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十八兄“特立独行”的一组是( ) ?醉饱熟睡,莫负殷勤 ?携酒对门楼上,十八兄自饮,计酒肉略当五人 ?少有动静,两刀有血吃也 ?复出银笊篱,举火烘煎饼自啖 ?终不至东山家,亦不与十人言笑 A(??? B(??? C(??? D(??? 4(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以安顿,复杀牲开酒,请十人过宿流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即过对门,与未冠者道主人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文化经典阅读。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尽心上》 ?用原文词语填空。 孟子认为正人君子不管人家是否理解,不管自己处境如何,都能固守 11 和 ,外在因素不会影响他们的内心追求,所以他们时刻自得其乐。 “ ”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孔子说:“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结合选文,简要阐述孔子和孟子认为君子在“穷” 时,应该如何自处。 1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题 游天平山记 柳开 至道元年,开寓汤阴。未几,桂林僧惟深者,自五台山归,惠然见过,曰:“昔公守桂林,尝与公论衡岳山水之秀,为湖岭胜绝,今惟深自上党入于相州,至林虑,过天平山明教院,寻幽穷胜,纵观泉石,过衡岳远甚。”予矍然曰:“予从先御史居汤阴二年,汤阴与林虑接境,平居未尝有言者。今师诒我,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越明日,惟深告辞,予因留惟深,曰:“前言未果不妄,敢同游乎,”惟深曰:“诺。” 初自马岭入龙山,小径崎岖,有倦意。又数里,入龙口谷,山色回合,林木苍翠,绕观俯览,遂忘箠辔之劳。翊日,饭于林虑,亭午抵桃林村,乃山麓也,泉声夹道,怪石奇花,不可胜数。山回转,平地数寻,曰槐林。坐石弄泉,不觉日将晡,憩环翠亭,四顾气象潇洒,恍然疑在物外,留连徐步。薄暮,至明教院,夜宿于连云阁。 明旦,惟深约寺僧契园从予游,东过通胜桥,至苍龙洞,又至菩萨洞,下而南观长老岩、水帘洞,周行岩径,下瞰白龙潭而归。 翊日,西游长老庵,上观珍珠泉,穿舞兽石,休于道者庵下,至于忘归桥。由涧而转至于昆阆溪、仙人献花台,出九曲滩,南会于白龙潭。扪萝西山,沿候樵径,望风云谷而归。 明日,契园煮黄精、苍术苗,请予饭于佛殿之北,回望峰峦,秀若围屏。契园曰:“居艮而首出者,倚屏峰也。”予曰:“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契园曰:“大峰之名有六,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皆先师之传。又其西二峰,一曰紫霄峰,上有秀士壁,次曰罗汉峰,上有居士壁,以其所肖得名也。又六峰之外,其南隐然者,士民呼为扑猪岭。又其次曰熨斗峰。”诸峰皆于茂林乔松间拔出石壁数千尺,回环连接,崭岩峭崒,虽善工亦不可图画。 予留观凡五日,不欲去,始知惟深之言不妄。又嗟数年之间,居处相去方百里之远,绝胜之景,耳所不闻,对惟深诚有愧色。明日将去,惟深、契园固请予留题。予惧景胜而才不敌,不敢形于吟咏,因述数日之间所见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言果不妄 妄:错误的,虚假的 B(小峰之名有五,著名已久 著名:闻名 C(诸峰大率如围屏,何独此峰得名 大率:大概 D(扪萝西山,沿候樵经 扪:摸,攀援 12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 ) A(?予矍然曰 ?其南隐然者 B(?下瞰白龙潭而归 ?下而南观长老岩 C(?桂林僧惟深者 ?其南隐然者 D(?以其所肖得名也 ?是将以我为魏人,而且欲佞予耶 13 参考答案: 1( 答案: 1( 选C。清谈:清谈高论。 2( 选A。A项与所给例句中的“而”字都是连词,表顺承关系。B项是转折关系,C项因果关系,D项表转折关系。 3( 选B。?不是有关李白的,?是李白说明自己身份的,不能表现其才干。排除这两项即可。 4( 选D。D项分析错误,“狂傲”之说不当。 5( (1)今天下以君侯为文章之司命/人物之权衡/一经品题/便作佳士/而君侯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2)?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解析: 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使人敬仰爱慕,竟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我是陇西平民,流落于楚汉。十五岁时爱好剑术,谒见了许多地方长官;三十岁时文章成就,拜见了很多卿相显贵。虽然身长不满七尺,但志气雄壮,胜于万人。王公大人都赞许我有气概,讲道义。这是我往日的心事行迹,怎敢不尽情向您表露呢, 您的著作堪与神明相比,您的德行感动天地,文章与自然造化同功,学问穷极天道人事。希望您度量宽宏,和颜悦色,不因我长揖不拜而拒绝我。如若肯用盛宴来接待我,任凭我清谈高论,那请您再以日写万言试我,我将手不停挥,顷刻可就。如今天下人认为您是决定文章命运、衡量人物高下的权威,一经您的品评,便被认作美士,您何必舍不得阶前的区区一尺之地接待我。而使我不能扬眉吐气、激励昂扬、气概凌云呢, 2( 答案: 1( B 2( A 3( C 4( B 1( 穷:困窘。 2( A项,介词,用。B项,语气词,表陈述语气/语气词,表疑问语气;C项,副词,表示承接,就/副词,表判断,就是;D项,介词,表处所,在/介词,表比较,比。 14 3( ?为将须“知己”的好处,?敌我互有优势劣势,?无所恃的害处。 4( 暴:暴露,显示给人看。 3( 答案: 1(D (D(恨—遗憾) 2(B(语气词,不译,代词,它。A(介词,把;C(介词,对于;D(连词,和。) 3(A(“有点伤病但已痊愈”错,程君没有生病。) 4((1)(每天)很早起来(工作)很晚睡觉,没有一点懒惰松懈;耳聪目明,智慧增长,体力充沛。 (2)程君离职后,倾尽(用尽)你的所学,来教育家乡的年轻人。在山水之间徜徉,步履轻快,敞开肚子吃饭吃肉,精神抖擞,自得其乐。 解析: 【参考译文】 嘉靖二十三年,按照皇帝命令在全国罢免、提拔官员。各官府许多官员被宣布免去官职,而我泉州儒学教授程龙峰,名字列在生病的官员名册上,应当交还官职离任。 程君在学术上,正在对已经荒废的事情加以整治,把趋于衰落的事业振兴起来。他到处寻找、搜罗散失的文献,把振兴学术、培养人才作为自己的责任。(每天)很早起来(工作)很晚睡觉,没有一点懒惰松懈;耳聪目明,智慧增长,体力充沛。不仅精壮爽朗有余,意志和情绪没有衰减,而且耳目之所专注的地方,手足之所接触的地方,都全面考察形形色色的礼器,普遍接触各种各样的礼仪,事情细小而繁多,工作勤劳而疲困,无不研究得很完尽、做得很彻底的。不知掌权的人是怎么考察的说他有病啊~ 罢免、提拔的制度,本来是考察贤能与否,以决定免退不贤者和进用贤者。人有病与否,却是有原因的。考察贤能与否,不能依此作为根据,何况说他有病,竟然不是真的有病啊~人贤能与否,藏在思想深处,表现在任期间办事的成绩上,其奥妙难以发现,而表面上相似,容易迷惑人,所以考察常常出现失实。不像有病与否,可以从形体外表上断定。现在所谓有病(与否),其考察的错误尚且如此,那么对于贤能与否的考察,就可以知道了~这就是我深有感触的原因啊。 还有让人奇怪的。古代尊重老人而不要求说好话。作为老师,是要大家去侍奉他,而不是要他来侍奉大家。这就是所说的他是用道理得到人民的好感和拥护。(现在)要求他筋骨强壮,考核他体力武勇,这就是他一直待在多余无用的杂流官员之末的缘故啊。 程君的同事,和他所教的学生,都为程君的离开感到遗憾,说他没有病。我特意考察当今的错误,而提到古代合宜的道理,让人知道程君即使真的有病,也不应该让他离开啊。 程君离职后,倾尽(用尽)你的所学,来教育家乡的年轻人。在山水之间徜徉,步履轻快,敞开肚子吃饭吃肉,精神抖擞,自得其乐。倘若有客人惊讶地问起:“您怎么没病啊,”姑且回答他:“过去有病,现在已经好了。”不也是可以的么, 4( 答案: 1.D 1.B 15 3.C 4.D 5.(1)传曰/行前定则不困/平居而讲之/他日处之裕如也/然则中立之取诸竹以名其亭/而又与吾徒游/岂苟然哉 (2)?的确,里面有什么就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本性)能够表现在形体上。(注意“信”“为”“践”的翻译) ?所以辞让国君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于泰伯就做对了,在于季子就没有做对。(注意“让”“是”的翻译及判断句式) 1(D项,宜:适宜。 2.B项“以”,均为介词,用、拿。A项“焉”,兼词“于之”,从花草树木中/语气词,无义。C项“之”,助词,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而”,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却。 3.????中“节”取实义,???中“节”取象征义,句?二者兼而有之。 4.D项,《礼记 中庸》的注书上是说:在做事前预先好,就不致发生困惑。另外,在作者看来,黄中立正是这样的。 参考译文: 古人栽种花草树木是想从中获得深义的,难道仅仅是为了玩赏爱好吗,所以兰花是取它的芬芳之义,谖草是取它忘忧之义,莲花是取它生长在污泥里,却不染污秽之义。不只是花草树木,(其他如)用玉石做佩饰,用象牙做环圈,用倾斜的器具做座位右边的摆设(也是这个意思);有的人拿它来比拟美好的德行而借以自勉,有的人拿它来警戒不良的想法而借以自警;这样做,在提高道德修养方面是有好处的。 会稽人黄中立,喜欢种竹子,取竹有节的意思,因此他在竹林间建了一座亭子,起名叫“尚节之亭”,作为读书游玩的地方,淡泊而无向外营谋的念头。我见了,很喜欢。 竹子作为一种植物,体质柔弱,当中还是空的,柔美却不会被风雨摧残折断,因为它有节。至于经历冬天的严寒、夏天的酷热,遭受霜雪的侵袭,而枝干不改,叶子不变,颜色依旧青青的,像是守住大节而不可以使他改变的君子一般。的确,里面有什么就会表现在外面,因为(天赋的本性)能够表现在形体上。这样,就拿节来说明竹子,(否则)又能拿什么崇尚竹呢~ 世风衰败,道德沦丧,能够凭借节操立身的人很少了。中立有才能还没有开始施展就早早地因崇尚节操而立下志向,这的确具有大大超过常人的地方,我又怎能不高兴呢, 关于“节”字比较适宜的含义,《易经》已解释得十分完备了,用不着到外面去寻求解释。花草树木的节,其实是枝叶所生的地方,生气聚集在那里,筋脉也聚合在那里。所以得到这个节的中和之道,就可以生长茂盛,枝条通达,而长成美好的植物;反过来,得不到这个中和之道,就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坏草木,从而残害了它的生命。因此一年中的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节气;所谓节气,就是阴阳寒暑转换的时机。在人生旅 16 途中遭到变故,人的节操就会显露出来;所谓节操,是人很难表现得恰到好处的,于是有了中庸(的标准)。所以辞让国君之位,这件事是大节,在于泰伯就做对了,在于季子就没有做对;用死来守住自己的节操,也是大节,在子思那里是适宜的,但在曾子那里就太过了。必定要看看怎样才能合乎义,不可固执。分辨得不精细,处理得不恰当,就不能畅达通顺,而变成流出汁液、生出赘瘤、枝干弯曲的花草树木了,这不就差太远了吗, 《礼记 中庸》的注书上说:“在做事前预先计划好,就不致产生困惑。”平日有所谋划,一旦某天遇到事情,处理起来就应对自如了。那么,黄中立取竹的含义来为他的亭子命名,又和我们这些人交游,难道随随便便就能这样吗, 5( 答案: 1(A 2(A 3(A 4(B 5((1)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从两崖之间发出的哗哗水声。 (2)(我们)便弯着腰从石头中间的空隙过去。 (3)(我)即使走遍幽奇的山水险峻的地方,和虫儿鸟儿到这个地方来又有什么不同呢 1((可:大约) 2.( A(穷山:古意(文中)是两个词,穷,穷尽(走到尽头),山,山峰;今意形容自然环境恶劣、生产条件极差的地方。 B(留连:舍不得离开。 C(相继:一个接一个。D(流离:流落。) 3.(??而:表修饰,地。B(?介词,因为;?介词,凭„„身份。C(?动词,凭借;?动词,趁着。D(?连词,那么;?副词,原来是。) 4.(次写地势,续写外貌。) 文言文参考译文: 从夷陵州的州府出发,向西北方向的走陆路二十里,在江的东面,就是下牢关了。路很窄,走不了,便下了车,上了船。坐船走了一里左右,就听见从两崖之间发出的哗哗水声。于是又下船从陆路,顺着窄窄的小路上去直至山顶,又从上面下去,下面的土地渐渐平了,有一块大石头当路挡住,便弯着腰从石头中间的空隙过去。一出去便见非常开阔平坦的一个大石洞,高六十多尺、有约十二丈宽。洞口有二根石柱,把门分为了三部分,就像三开门的房子一样。 中间的室像客厅,右边的室像厨房,左边的室像别馆。洞中间有一岩石像钟乳一样地下垂着,敲击它会发出像钟声一样清脆的声音。左室外有一块形状规则的小石突兀而立,敲击它就发出像磬声一般的声音。这地方还有些石头夹杂着土,撞它就发出“逢逢”的鼓音。后面还有一块石头像床,可以坐。我与二三个一同前来的朋友在洞内大声放歌,声音轰响,就像是钟磬等乐器加大了我们的音量。向下看是一条深溪,水声潺潺,就像是从地底传出来。深溪两 17 岸,是高达千寻的山壁,下面还有小路,山中樵夫的歌声缕缕不绝。 以前唐时白乐天(居易)从江州司马迁官为忠州剌史,而他的好友元微之(稹)也恰好从通州回北方,乐天携同弟弟知退,和元稹在夷陵相会,喝酒十分高兴,都不忍离别,所以一起来此洞游玩。三游洞因此得名。后来,宋朝时欧阳永叔(修)及黄鲁直(庭坚)两个人都先后被贬到夷陵,相继来此洞游,有的还写了诗文来纪这件事。此时我想到自己,不禁笑了,是谁斥责我赶走我的吗,谁把我贬到这里的吗,和我一起来游玩的,有本地学使陈公之子曰伯思、仲思。我不是陈公,即使想来这里,也没有上面说的那些原因,而陈公因为公务这次没有一起来,但是就算他来了,到底是有幸运还是有不幸呢, 像乐天、微之这样的人就是社会上(人世间)所说的伟人,名重一时,所以凡是他们到过的地方,都传到后世,这个地方也就有了名。像我这样的即使走遍幽奇的山水险峻的地方,和虫儿鸟儿到这个地方来又有什么不同呢,话是这样说,但山川之美,如果是在大的城市交通方便,则那些喜好游玩的人就会争先恐后地来游玩。而放在荒凉偏僻的地方,则美好的风景并没有显现,人们也不能亲自前来领略它的美好,唉,这哪里是一个人的不幸呢, 6( 答案: 1.A 2.C 3.D 4.B 1(谋:图谋。 2.A.前一个“在”,后一个 “到”,介词。B.前一个代词,代“自夜相击”的情况。后一个助同,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D.前一个“跟”,介词。后一个动词,“结交”。 3.?“庄子当能”是别人的看法。?句说的是庄子不接受贿赂。?所说的陈述对象是“大王”。 4.A.原文第三段“臣之剑,十步一人,千里不留行”说的是庄子的剑。C.委婉地指出赵文王所好实际是庶人之剑。D.主旨是劝说赵文王要在其位谋其政,做君主应做的事情。 参考译文: 从前赵文王喜欢剑术,剑士三千多人纷纷挤进门希望成为他的门客,在他面前,日夜搏击,每年死伤的多达一百多人,赵文王仍然喜好这件事不厌倦。像这样三年,国家日益衰弱,各诸侯都图谋他的国家,太子悝很是担心他,招募左右的人说:“哪个人能说服大王制止那些剑士,赏赐他千金。”左右的人说:“庄子应当行。” 太子就派人用千金送给庄子,庄子不接受。庄子和使者一同前往,见到太子说:“听说您想要用我的原因,是想终止大王对斗剑士的喜好。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却违备了大王的意图,向下不敢面对太子,那么自身也受刑而死,我还能安心接受金子吗,假使我向上说服大王,向下敢面对太子,在赵国想要什么而不能得到呢~”太子说:“对。我们大王见到的,只有剑士了。”庄子说:“对,我擅长舞剑。”太子说:“现在您如果穿读书人的衣服来见大王,事一定不会成功。”庄子说:“请允许我准备剑士的服装。”准备剑士服装三天,才拜见太子。太子才和他去拜见赵文王。 庄子进殿门不小步快走,看见文王也不下拜。文王说:“你想拿什么教育我,”庄子说:“我听说大王喜欢剑,所以拿剑来见大王。”王说:“你的剑为什么能进宫殿,”庄子说:“我的 18 剑,十步杀一人,千里也不留下行迹。”王非常高兴,说:“天下无敌了。”庄子说:“舞剑的人,故意把破绽露出来,用小利引诱对手,然后击发,反而能占得先机。希望能够试一试。”王说:“您歇着吧,到馆舍等待命令。等安排好斗剑的场面再来请您。” 王就让剑士较量七天,死伤的有六十多人,剩下五六个人,让他们捧剑到殿下,就召庄子。王说:“今天试着让那些剑士比剑。”庄子说:“我已经看很久了。”王说:“您抵御的武器,长短怎么样,”庄子说:“我捧的这把就可以。然而我有三把剑,只等大王用,请先说后试。” 王说:“希望听您说三剑。”庄子说:“有天子剑、有诸侯剑、有庶人剑。”王说:“天子剑怎么样,”庄子说:“天子的剑,用燕谿石城,齐岱做锋口,包容四方,囊括四季,按五行控制,凭奖惩决断,向上能砍断天上的浮云,向下能穿越大地。这把剑一使用,制服诸侯,天下都臣服了。”文王茫然像失去自我一样,说:“诸侯的剑怎么样,”庄子说:“诸侯的剑,把了解勇士和清廉的人作为锋口,向上顺应自然规律,向下顺应四时规律,切中百姓利益来使四乡百姓安定。这剑一用,四境之内,没有不诚心服从听从您的命令的”。王说:“平民的剑怎么样,”庄子说:“平民的剑,像蓬乱着头发突出鬓角垂下的帽子,互相怒目而视却都说不出话,在前面互相搏击,向上斩颈项,向下杀肺肝,和斗鸡没什么区别,一早晨命就没了,没有办法用在国事上。现在大王有天子之位却喜好平民的剑,我私下认为大王看不起自己。” 王就牵他走上宫殿,宰割的人送上食物,王围绕他看三次。庄子说:“大王安心坐下稳定心气,剑的事情已经陈述完了。”于是文王三个月不离开宫殿,剑士都穿剑服死在他们的住处。 7( 答案: 1(A 2(D 3(C 4((1)所以,常常是对事情心里了解而不能熟练地去做,平时自以为很清楚,但事到临头却忽然不明白了,难道只有画竹才是如此吗, (2)与可那天正和他的妻子在谷中游赏,烧笋当晚饭吃,打开信封看到诗,禁不住大笑,把嘴里的饭喷了满桌子。 1(聚集;B如此的,这样的/赞许;C告诉/话,言语;D兼词,相当于“之于”/之,代子贡 2(连词,表承接,就;A连词,表修饰/连词,表转折;B代词/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C于是,就/依照 3(“不赞同苏辙的看法”错。苏轼并非不赞同苏辙的看法,只是认为苏辙“独得其意”罢了,而自己“并得其法” 4(本题考查翻译文言文中句子的能力。关键点为:(1)凡、焉、岂各一分。(2)是、游、省略句式各一分。 8( 答案: 1.C 2.B 3.C 19 4.(1)安顿完毕,又宰杀牲畜开坛饮酒,请那十人住下玩耍。 (2)于是到了对门去,同少年说主人的美意。 1(微:小心。 2.??都为同,?拿出,?开放。 3.??都是对兄弟们警告。 9( 答案: ?道 义 达则兼善天下 ?孔子认为君子在“穷” 时应该固守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安贫乐道(1分);孟子认为君子在困顿不得志时,一方面要安之若素不失道义,一方面要修养自身以待时机(2分)。 解析: 参考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君主吗,我和你说说游说的事。别人了解你的用意,你要自得其乐;别人不了解你的用意,你也要自得其乐。” 宋勾践问道:“怎么做才能够自得其乐呢,” 孟子回答说:“尊崇德,喜欢义,就能够自得其乐了。因此,士人困窘时,不会失去义;得意时,不会背离道。困窘时不失去义,得意时不背离道,因此百姓不会对他感到失望。古时的人,得志时,施恩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显现于世间。困窘时便独善其身;得志时便兼善天下。” 10( 答案: 1.B 2.A 1(著名:写上名字。 2.A项两个“然”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表修饰关系的连词;?表顺承关系的连词。C?表停顿的助词;?助词,与前文构成名词性短语“„„的山峰”。D?连词,因为;?介词,把。 参考译文: 至道元年的时候,我住在汤阴。没多久,桂林的和尚惟深,从五台山回来了,承蒙他惠赐肯来访问我,他说:“从前你掌管桂林,我曾经和你一起谈论南岳衡山山水的秀丽,可以说是南方名胜之中最突出的。现在我惟深从上党进入到相州,经过林虑,路过天平山明教院,寻觅幽深之处,穷尽名胜之地,总的观赏这里的山水,远远地超过南岳的衡山。”我吃惊地说:“我跟随父亲居住在汤阴一带已经两年了,汤阴和林虑接壤,平时我不曾听到有人有这种税法。现在师傅你是欺骗我呢,还是认为我是魏地之人,想要讨好我呢,”过了第二天,惟深告辞,我于是劝留惟深,说:“你以前说的话确实不假,你敢和我一起游览吗,”惟深说:“好吧。” 我们一开始从马林进入龙山,山上小路崎岖,我有了疲倦之意。又接着走了几里,进入了龙口谷,山上树木苍翠,我们环视俯瞰,景色优美竟然让我们忘了骑马的辛劳。第二天,我们在林虑吃早饭,正午到达桃林村,这里是龙山的山脚。沿途的泉水,嶙峋的山石奇花异草,真是数都数不过来。转过山来,只见几尺见方的平地,这里叫作槐林。坐在这里的山石上, 20 玩弄着泉水,不知不觉时间已到申时,我们在环翠亭休息四下里欣赏这里景色的清秀脱俗。我(陶醉其中),恍惚好像在世外桃源慢慢地在这里走来走去。接近傍晚时分,我们到达明教院,夜里就留宿在连云阁。第三天早上,惟深约寺里的和尚契圆跟从我们一起游览,我们向东走过通胜桥,到达苍龙洞,又到达菩萨洞;往下向南游览了长老岩,水帘亭,环行山路,向下俯瞰了白龙洞就回去了。第四天,我们向西游览了长老庵,向上观赏了珍珠泉,穿过了舞兽石,在路边的庙宇休息,最后到达忘归桥。顺着山洞宛转到达昆阆溪、仙人献花台,走出九曲滩,向南到达白龙潭,攀缘西山,沿着候桥径,望着风云谷而回。 第五天,契圆煮黄精、苍术苗汤,请我们在北佛殿吃饭,回头我们看这里的山峰,环境优美像环绕的屏风,契圆说:“位于东北方最突出的就是倚屏峰了。”我说:“各个山峰大概都如环绕的屏风,为什么只是这座山峰有名字,”契圆说:“大的山峰的名字有六个,小的山峰的名字有五个,有名字已经很久了,这些都是先师口传的。向西有两座山峰,一座叫紫霄峰,向上有秀士壁,另一座叫罗汉峰,上面有居士壁,因为它们非常像秀士居士而得名。六座山峰之外,向南隐隐约约的山峰,老百姓叫它扑猪岭。还有一座叫熨斗峰。”各个山峰都在茂密的乔树松树间超出一般石壁几千尺,环绕相连,险峻的岩石,陡峭高耸。即使是高明的画师也不能画出。 我留下来观赏美景共五天,我不想离开这里了,这才知道了惟深的话没有错。接着我又感叹我几年之间,住处与天平山相距才百里远,又是极优美的景色,我却没有耳闻,对惟深确实有歉意。明天我将要离开这里,惟深契圆坚决请我在游览这里名胜时留下题咏。我害怕风景优美,而自己的才能不相应,不敢表现于诗,于是我就记述下这几天所见到的景色。 21
/
本文档为【江苏省2018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 散文类练习(1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