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劳动经济学笔记

2017-09-26 50页 doc 756KB 87阅读

用户头像

is_977556

暂无简介

举报
劳动经济学笔记劳动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产导言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背景 工业革命资木主义生产方式劳工问题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1886年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925年布卢姆((劳动经济学》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需要劳动经济学。 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 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_劳动...
劳动经济学笔记
劳动经济学笔记 第一章产导言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劳动经济学的研究特点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一劳动经济学的形成 背景 工业革命资木主义生产方式劳工问 劳动经济学的形成:1886年埃利?里查德《美国劳工运动》1925年布卢姆((劳动经济学》 1936年凯恩斯《就业利息货币通论》 我国经济体制的变化与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需要劳动经济学。 劳动的定义:在有些情况下,劳动是指“劳动力”。而在其他情况下,它可能指劳动过程或 一种有目的的工作或活动。_劳动在劳动经济学中的含义更多的是涉及劳动力。 劳动力的定义:传统或者早期的概念是指从事体力劳动为主的“劳工”,即“工人阶级”或产业工人。 马克思理论把劳动力划分为生产部门的劳动者和非生产部门的劳动者。\\ 知识经济时代脑力与体力劳动者的差别已不表现在劳动的本质特征上。 “员工”这一范畴被企业以及各类组织广泛使用。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一:强调劳动经济学涉及到人的行为的特征“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者的经济行为的科学. —朱通九 “劳动经济学研究劳动力市场的运行和结果。确切地说,劳动经济学研究雇主和员对工资、价格、利润以及雇佣关系的非货币因素(如工作条件)的行为反应”。—伊兰伯格和史密斯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角度二:强调劳动力的市场特征或劳动的投入和产出“劳动经济学是关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的经济学问。它涉及到影响劳动参与率、工资谈判、培训、工作 小时和劳动条件、以及有关雇佣、劳动力流动、移民和退 休年龄等的实践活动的各种因素。”—《牛津经济学辞典, “劳动力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其价格及配置是由哪些因素 决定的?这就是劳动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大卫.桑锌斯福特 ?角度三:强调劳动力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和实现这些作用的条件。 “劳动经济学分析和设法探讨个人作为劳动力的经济活动。正如消费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职能的性质和作用一样,劳动经济学是探讨在经济生活中的劳动力的性质,以及其作用的环境。” —《英汉劳动辞典》 劳动经济学的定义: 劳动经济学是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活动过程中的劳动力需求和供给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和研究。—曾湘泉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实证方法: 解决“是什么”的方法,描述事物本来的面貌。 两个基本前提:稀缺性;人是有理性的 实证研究的现状: 实证研究的数据资料和信息分享的平台没有搭建起来。从事劳动经济的研究队伍很小,论文大多采用的是事实归纳,或者一般的概念演绎,停留在劳动问题和哲学层面的二般议论上。 劳动经济学研究方法 规范方法:“应该是什么问题”的方法,带有一定的价值价值尺度:互惠原则 含义:在市场交易行为活动中各方都受益:或一些人受益,而无人遭受损失;或收益者收益 的程度或数量超过损失者损失的程度和数量。妨碍互惠活动的因索:“不知情”、“交易障碍” “市场缺位”“价格扭曲。 劳动经济学研究特点 ?劳动经济学与普通经济学有所不同,前者将问题的注意力投向了人们工作的范围,后者学主要是将人从消费者的角度加以观察和认识的。 ?和劳动力市场的特性联系在一起。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是一种派生需求,是对产品需求所产生的需求,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波动变化将影响劳动力劳动经济学研究应注意的问题,应加强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应结合产品市场和资本市场来研究和处理劳动力市场的问题。 ?不能脱离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劳动力市场上的制度和全球化及网络经济发展的背景。 ?注意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相结合。如运用经济学的工具分析企业内部组织结构变 化与企业兼并和收购带来的人力资源问题。 ?劳动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劳动经济学与人口经济学 人口经济学研究人口的生产与再生产的经济问题。自然人口的增长的经济规律,特别是人口对物质资源消费的影响是其集中要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它更多地将人作为消费者来看待。劳动经济学的核心命题是劳动力市场中的“劳动力”和“劳动”。它研究处于市场活动中的劳动或工作的人,将人作为生产者而非消费者来研究。 劳动经济学与产业关系或劳工关系劳动经济学与产业关系是不同的学科领域。劳动经济学更强调经济分析,如人力资本和效率工资模型等。 产业关系或劳动关系学科,早期在北美更多地强调劳动经济学的“劳动”这一方面。20世纪50年代后,除吸收劳动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分析之外,借鉴社会学、法学、组织行为学和政治科学等学科领域成果,成为了一个跨学科训练的领域。 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 劳动经济学与人力资源管理之间有着天然的本质的联系,由于劳动经济学主要研究劳动力的市场,研究企业和人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反应。它不仅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个主要的理论基础和分析工具,而且已开始深入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内进行研究。 ?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 劳动经济学与理论经济学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理论经济学是研究资源配置的一般机理和市场上供求的变动行为的科学。劳动经济学是研究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的变动行为的科学。 第二章劳动需求分析 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完全竞争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劳动需求弹性 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派生需求与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派生需求原理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 派生需求原理 生产要素市场与产品布场的不同性质:在产品市场上,需求来自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是所谓“直接”需求,即满足“效用”。在生产要素市场上,需求是来自厂商,满足“利润”的需求。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需求中派生出来的,因此被称为“派生需求”或“引致需求”。劳动的需求是一种生产要素需求。 \影响劳动需求的因素: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含有劳动和资本两种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常被用来分析技术对劳动需求的影响,即:Q二f (L, K),它表明了生产中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技术系数的概念反映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投入之间的配合比例关系,它可以划分为固定技术系数和可变技术系数。固定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彼此之间不能替代。,{{ 可变技术系数是指生产某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是可以变动的。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了 ?时间长短对劳动需求的影响是通过其对技术即生产函数的影响体现出来的。它可以划分为短期、长期与超长期。每一时期内,劳动、资本与技术变化的步伐不一样。 ???????????????????????? ?时间范围?变化的要素 ?固定不变的要素? ???????????????????????? ?短期 ? 劳动 ?资本和技术 ? ???????????????????????? ?长期一 ?一劳动和资木 ?{’技术 ? ???????????????????????? ?超长期 ?劳动、资本而后技术?/ ? ???????????????????????? 企业目标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在生产技术既定的条件下,企业的劳动需求还受到企业目标的影响。 1、企业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其目标。 2、企业以就业作为目标。 3、一企业以管理效用最大化和销售收入最大化作为目标。 社会制度安排对劳动需求的影响 社会制度分为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 ?正式制度,即一定的经济体制及其相应的 就业制度、用人制度、_工资制度、福利制度等各项制度安排。 ?非正式制度,即对人们的意识和行为有潜在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道德、习惯等。 两种经济体制下企业劳动用工特点经济体制下企业只有接受和服从国家劳动计划的义务,没有自主决定劳动用工的权利,它们无法严格按照企业技术特征的要求来确定劳动力需求数量和结构,也无法根据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动严格按效率原则裁减职工。市场经济体制下 企业的劳动用工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目标而进行的自主行为但也受到政府的影响,政府通过法律形式确立的制度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I ,最低劳动 2、最低生活保障、 3、对工会组织和雇主权力在法律上的确认 4、对市场垄断和市场歧视的限制或利用 二、完全竞争下的企业劳动需求分析 ?完全竞争的企业是指企业所处的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也就是说,在产品市场 和要素市场上供求的双方人数都很多,产品与产品之间、要素与要素之间没有任何区别,产品和要素的供求双方都具有完全的信息,产品和要素可以充分自由的流动,等等。 1、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2、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3、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 完全竞争下的短期劳动需求 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 ‘利润最大化,即增加一单位劳动的使用所带来的“边际收益”即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和“边际成木”即劳动价格相等。.公式表示为:VMP =W .图形表示为: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劳动需求曲线 单个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与其边际产品价值曲线重合,并且向右下方倾斜。整个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可以看成是所有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的简单水平加总。该曲线仍然是向右下方倾斜的,但比边际产品价值曲线要陡峭。 完全竞争下的长期劳动需求 企业对劳动价格上升不仅可以通过调整其使用的劳动数量的方式,而且也可以通过调整其资本存量的方式以作出反应。 .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的区别: 短期劳动需求曲线相对更为陡峭,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则较为平坦。原因在于工资率变动对劳动需求的长期调整幅度要大于短期调整。 完全竞争企业的长期劳动需求曲线的推导 ?工资率的上升导致企业调整的两个效应,即替代效应和规模效应。 ?替代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企业如果仍然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上,则会采用增加资本,减少劳动的生产方法。 ?规模效应就是由于工资率的提高,劳动的边际成本将上升,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更少的产量,产量的下降将会导致使用的劳动数量下降。企业因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劳动需求的减少是这两 种效应的变化之和。长期劳动需求曲线与短期劳动需求一样也是向右下方倾斜。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下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在劳动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由于企业在劳动市场上为完全竞争者,故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成本”仍然等于不变的工资率。但由于企业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其产品价格不再是一个常数,而是取决于产量和销售量的一个变量。因此,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其边际产品价值。 卖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MRP=W 在卖方垄断条件下,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MRP等于产品的边际收益MR和劳动的边际产品MP的乘积MR*MP 使用劳动的边际成本为要素价格W。 MRP与VMP的区别: 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由于产品价格为常数P,故产品边际收益MR等于产品价格,从而边际收益产品MRP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 = MP"P;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产品价格是根据产品的需求函数得到的变动的价格,故产品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产品价格。企业使用劳动的边际收益不再等于边际产品价值VMP,、而是等于更加一般的边际收益产品MRP=MR"MP.、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卖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 劳动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于两个因素造成的,二是劳动的边际报酬递减。二是垄断企业产品的边际收 益曲线,由于该曲线也是递减的,故也影响了劳动需求曲线的形状。 结论:劳动的需求曲线与劳动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完全重合。 .卖方垄断企业的市场劳动需求曲线: 市场的劳动需求曲线就是n个卖方垄断企业的边际收益产品曲线的简单水平相加,前提是将劳动市场所有企业简化为卖方垄断企业。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买方垄断企业是指企业在劳动市场上是垄断者,而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者。 ?在产品市场上,产品的边际收益等于产品的价格,劳动的边际收益就等于劳动的边际产品价值:VMP=MP*P. 在劳动要素市场上劳动价格是变化的,因而使用劳动的边 际成本不再等于劳动的价格。.买方垄断企业使用劳动要素的原则:\VMP=MLC 在买方垄断条件下,VMP=MPP。 MLC为劳动的边际成本。它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就是必须支付给增加的那些工人的工资,第立部分是必须支付给所有其他工人现在己经变得较高的工资。(第二章 22 图)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分析 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供给与需求曲线 由于买方垄断企业是劳动市场上的唯一购买者,因此它所面临的劳动供给曲线与市场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一致的,而且劳动的 边际成木曲线位于劳动的供给曲线之上。买方垄断企业的劳动需求曲线是不存在的。 四、劳动需求弹性\ ?弹性的一般含义、 ?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 ?希克斯一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弹性的一般含义 一般用自变量变动的百分比所引起的因变量变动的百分比的比例来表示弹性。 公式: 弹性系数=变量的变动比例/自变量的变动比例 希克斯一马歇尔派生需求定理 ( 在保持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述情况将使得某类劳动需求曲线具有很高的劳动需求的工资弹性。(WORD补充内容) 1、劳动投入与其他生产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越大 2、对利用该类劳动要素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需求 弹性越大 3、其他生产要素的供给弹性越大 4、该类劳动成本占总生产成本的比重越大。 五、劳动需求理论在政策上的运用 ?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最低工资立法的经济学分析 ?背景: 最低工资立法是各国政府保护劳动者的一项重要法律,其中心目的是以法律形式来保证工薪劳动者通过劳动所获得的鼓低工资能够满足其自身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需要。19世纪末,新西兰和澳大利亚最早开始实行最低工资立法。尽管我国各地都制定了不同标准的址低工资标准,但还没有完善的址低工资立法。 (第二章 31图)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三个概念: 互补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对生产要素B的需求上升,则称生产要素A与生产要素B是互补。 替代性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A的价格下降,数量增加时.生产要素B的数量下降,则生产要素A是生产要素B的替代性生产要素. 独立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A价格的变化,数量的增加对生产要素B的价格及数量没有任何影响,这两种生产A素就被称为独立生产要素 生产要素的替代性和互补性与需求分析 __\ ?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的关系:技术工人同非技术工人是互补性生产要素的关系,因此,当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下降时,企业将增加雇佣技术工人,因而对非技术工人的数量也将增加,导致非技术工人的工资率上升。 ?女性进入劳动市场对男性工资率的影响: I、男女在不同的经济部门工作,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就是独立生产要素,故女性对劳动市场的参一与不会对男性的工资率造成影响。 2.男女劳动者在同一工作中,其中男性劳动者处于管理地位,女性劳动者受到男性劳动者 的管理和指挥,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为互补性生产要素。女性劳动者的进入将增加对男性劳动者的需求,提高了男性劳动者的工资率。 3、由于女性劳动者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是替代性生产要素,因此,女性劳动者的市场参与将降低男性青年劳动者和非熟练工人的工资率。 第三章劳动供给 一、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力参与率 二、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三、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四、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 一、劳动力范畴分类和劳动参与率 (一)劳动供给 1、劳动供给的含义 在一定时间内一定数量的劳动者为市场提供的劳动小时数。 影响劳动供给数量的因素:一是在市场上从事或正在寻找有酬工作的劳动者数,这为劳动力供给;二是每个劳动力愿意供给市场的工作时数。 (二)劳动力范畴的分类 3、我国劳动力统计的分类 (1)我国劳动力的实际统计中常用的概念 劳动力资源总数、经济活动人口、非经济活动人口、从业人员、失业人员、职工等。 (2)劳动力资源总数 指在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16周岁以上一55 或60周岁),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数。不包括,在押犯人,在劳动年龄内丧失能力的人员,及16岁以下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员 (二)劳动力的分类 (2)劳动力的构成 劳动力由就业者与失业者构成。 就业者:指正在受雇佣的劳动力,具体包括:“正在工作”与“有职业但并未工作”的人。 失业者:在调查周内没有工作,但在此以前4周内曾做过专门努力寻求工作,而在调查周内又适于工作的一切人:没 有工作又适于工作的临时解雇后正等待召回的人;没有工作 又适于工作,正在等待且等待时间达30天后,可到工资不同的新岗位上报到的人。 (3)经济活动人口 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从业人员和失业人员。 (4)从业人员 指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按就业身份分组包括: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私营业个体户主、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乡镇企业从业人、农村从业人员、其他从业人员(包括军人)。 (5)城镇失业人员 城镇常住人口,年龄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间无工作,当前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具体而言,符合下列条件的都是失业人员: —在调查期内未从事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的劳动.也未处于就业定义中的暂时未工作状态; —在某一特定时间内采取了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当前若有工作机会可以在一个特定期间内应聘就业或从事自营职业。 (6)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失业率 由城镇失业人员为基础计算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与城镇单位就业人数、 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比。 (7)职工 在国有企业、国有与其他所有制企业、合资或合营的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并由其支付工资的各种人员。不包括乡镇企业和农村集体所有制的劳动者,也不包括城镇个体和私营企业工作的员工。 (三)劳动力参与率 1劳动力参与率是劳动力占劳动年龄人口的百分比。测量队是一个国家从事经济活动的工作 年龄人口规模。 2、公式 劳动力参与率=劳动力/劳动年龄人口*100% 3、作用 这一指标在研究确定一个国家的人力资源规模与构成以及预测未来劳动力供给发展趋 势,有重要作用。了解不同类别的人口群体在劳动力市场上的行为特征 4、劳动力参与率的影响因素 (1)身体状况,营养不良、残疾、长期疾病(主要因素)。 (2)传统文化影响劳动力参与率 (3)经济发展水平影响劳动力参与率 (4)年龄,性别影响劳动力参与率 5、新中国劳动力参与率的变化 二、工作时间的决策理论 (一)劳动和闲暇 (二)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三)工资、收入和预算线 (四)均衡的工作时数的决定 (五)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六)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一)劳动和闲暇 1、供给的实质是劳动者对其拥有的既定时间资源的分配。 2、劳动者如何配置资源劳动者可以被看成是消费者,他们时既定时间在闲暇和劳动二种用 途之间就是在闲暇和劳动收入之间进行选择以满足自己效用最大化的愿望。 (二)偏好和无差异曲线 1、偏好 (1)含义 代表了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相对其他商品的心理愿望强度。 (2)属性 偏好从性质上说属于主观的东西, (3)影响因素 受到许多如种族、传统文化、社会经济地位、职业以及个人性格等因素的影响。 2、无差异曲线 (l)含义 指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或效用的所有闲暇和收入点的轨迹。 (五)工作时数与非劳动收入的变化 1、非劳动收入变化引起的预算线变化 非劳动收入变化引起预算线位移。收入水平提高使预算线外移。 2、非劳动收入变化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化 使闲暇时数延长,工作时数缩短。 3、非劳动收入变化引起的工作时数的变化被称谓:收入效用 (六)工作时数与工资率变动 1、工资率变动引的起的预算线的变动 围绕A点旋转,工资率上升,按顺时针旋转;工资率下降,按逆时针旋转。 2、均衡工作时数的变化 工作时数的变化取决于替代效用与收用的大小。 (六)收入效用与替代效用 1、收入效应:在保持工资不变(W)的条件下,收入变 动(?丫)所引起的工作时数变动(?H)的比例。如果闲暇是正常品,收入效应的符号为负。收入效应=?H/?yO 3、工资率与工作时数 工资率的变动既会产生收入效应又会产生替代效应工资增加时,工作时数实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增加还是减少依赖于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相对强度或大小。 (八)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个人劳动供给曲线 (1)含义 代表了工资率与个人供给市场的劳动时数之间的关系。 (2)劳动供给曲线的特征 劳动供给曲线很可能是一条既包含有正斜率部分又包含有负斜率部分的曲线。在低工资率下,劳动者希望额外增加收入的愿望很大以至于替代效应超过了收入效应。然而,当工资率超过某一数值以后,劳动者的收入足够高以至于他对更高工资率采取的反映愿意购买更多的闲暇而减少工作时数,,即收入效应超过了替代效应。 (八)个人与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2、市场劳动供给曲线 (1)含义 是单个劳动者供给曲线的加总。 (2)特征 由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劳动者可以自由进出,劳动市场,市场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3)原因: 劳动者进入,现有的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可能减少,也可以使市场的劳动供给量增加。 三、影响劳动供给的因素 (一)人的自然属性方面 1、人口规模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2、人口的自然结构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性别、年龄、民族 3、劳动者个人的身体条件 (二)经济方面 1劳动者对工作的偏好以及对工资的刺激反应—二战后的日本 2、经济周期的波动----经济高涨时,经济衰退时,劳动供给的不同。 (三)社会制度 1劳动制度—工作周、每天工作小时数、 2工资制度—付酬方式 3体制因素—福利制度 四、劳动供给理论在政策上的应用 (一)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 (二)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一)劳动力供给与福利制度 (3) AC段这个“钉子”造成了工作动机问题。原因有两点: 第一,处于C点(不工作点)的人重新工作时,发现因为工作其收入大幅度下降,工作产生的工资报酬将会被津贴的减少而抵消,造成负“净工资”,这一计划造成的替代效应显然妨碍人们工作。 第二,工人在C点比在f点(受伤前的工资与闲暇的组合)境况更好,因为他处于无差异曲线U2而非Ul上,这样,收益者不工作时的境况日工作时更好,产生了收入效应,阻碍收益人重返工作岗位。 (4)结论 略低于Ag的津贴既能保证最低的效用损失,能促使受伤者在康复之后尽快返回工作岗位。 (二)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1、税率和种类 比例税、累退税、累进税 2、所得税对劳动供给的影响 (l)边际税率与比例税率 边际税率,指对个人址后增加一单位货币所征收的税率。 平均税率,总税收与总收入的比率。 比例税率下,边际税率与平均税率相等。 累进税率下,边际税率大于平等税率。 边际税率适合评价替代效用; 平均税率适合评价收入效用。‘ 3、由于多数税收变化既影响边际税率也影响平均税率,因而会同时导致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4、如果税收增加,替代效应减少劳动供给(闲暇比较便宜些);收入效应将增加劳动供给(因为 比以前相对更穷了)。减税时的两个效应恰好相反。 5、减(增)税对边际税率的影响比对平均税率影响越大,就越可能增加(减少)劳动供给。 第四章人力资本投资 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2,教育投资的分析 3,在职培训 4,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5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6.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提出 7,人力资本的涵义与特征 8,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与内容 .9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简史 10.人力资本投资与经济增长 11.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厂) .为什么要研究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供给分析强调劳动者是否参加工作以及如何 进行I作选择方面的决策。传统的劳动供给曲线假定劳动是同质的,这不能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特点。在现代工业化社会,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年代,劳动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而且大量的劳动力供给选择要进行较大的初始投资。.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既包括个人人力资木投资行为,又包括个人终生收入在内的理论模型和框架。这是现代经济学和古典经济学的最大区别。 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提出 教育的属性 .传统上认为教育是一种纯粹的消费,它是消耗物质资源和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手段。 ?现代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不是纯粹的消费,尽管也非一种纯粹的投资,它既有消费,更具有显著的人力资本投资的特点和属性。 ,按照现代人力资本类型的划分,人力资本投资包括教育和培训、劳动力流动和迁徙、劳动力的健康等。其中教育和培训是最重要的部分。 人力资本投资问题的提出 .个人终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三个阶段: I,一早期的儿童阶段,取决于他人的决策: 一青少年和成年初期;在劳动力市场上所开展的业务培训和短期培训等。明塞尔认为人力资本投资的各种范畴可以按照生命周期年表来加以描述。 用于孩子抚养和儿童开发上的资源代表学前投资。这些投资将与随后而来的正规教育投 资相重迭。 在有关职业培训与学习、寻找工作与劳动流动和工作努力等方面的投资将发生在整个就业年龄段。 保健投资和其他维护健康的活动则要伴随人的终生。 人力资本的涵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的涵义:人力资本是一种非物质资本,它是体现在劳动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况。 人力资本的特征::是一种无形资本;.具有时效性;.具有收益递增性;.具有累积性;.具有无限的潜在创造性。 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几种表述 .人力资本是“隐含于人自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与技能的存量总和” —(The New Palgrave: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根据雅各布。明塞尔的观点,积累的技能,实际上是一个通常使用的有关人力资木的定义。、? .欧文一费希尔(IRVING FISHER, 1930)曾将资本定义为能够产生一个收入流的任何资产。积累的人类工作能力可以在与物质资木同样的意义上被视为一种资产,尽管它不能被买卖(当然可以被租让),并且对于此种资木的投资经常涉及像教育二类的非市场活动。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力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资源管理 .观点二:人力资本是与旧的物质资本相对应提出的二个范畴,而人力资源则是与传统的 人事管理的范畴相对应产生的一个概念。 人力资本投资的内容 各级正规教育; 在职培训活动; 健康水平的提高; 对孩子的培养; 寻找工作的活动; 劳动力迁移。 教育投资的成本与收益 教育投资的成本:包括货币成木与非货币成本,货币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或机会成本。直接成本是学杂费、书本费等,是接受大学教育直接发生的费用。 .间接成本,也称为机会成本,是由于上学而无法去工作而放弃的收入。 .非货币成本是指由于上大学所承受的心理成本。 教育投资的收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经济收益就是从终生收入来看,由于上大学的人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高于没有上大学的人一生得到的收入总量的部分。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所带来的生活兴趣的广泛等。 成本与收益的模型分析结论 ,1、其它条件不变,上大学的总成本降低,对上大学的需求将增加;反之,总成本上升,对 大学教育的需求下降。 .2、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 增加。即收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3.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影响评估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的因素: ,1、现实生活中,能力与学校教育在获取高报酬时都能发挥作用。 .2、人们时常忽略了构成报酬的福利部份,或者没有考虑某些工作的心理收益,而这些工作往往能给人愉悦的感受。 ,3、个人的职业选择问题 文凭的两种功能: ?第一种功能是接受高等教育能提高人们的生产效率,因此高学历的人能获得高报酬。 ?第二种认为学历只是一种发现哪些员工具有高生产效率的手段,即信号功能。 文凭的信号功能:如果企业主认为那些善于学习、能够用较低成本达到一定教育水平的人员 也是在工作中更有效率的人员,那么员工接收的教育年限可以起到这砂甄别的作用。 关于教育与培训需求的几点推论: ,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比目光远大者上大学的可能性小。 .2、大多数大学生都是年轻人。目光短浅者 .3、如果上大学的成本上升,、则大学入学人数会下降。 .4、如果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报酬与高中毕业生的工资报酬之间的差距扩大,则大学入学人数会增加。 在职培训 .在职培训的意义: ?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在职培训投资的主要模式 ?普通培训与特殊培训 .有关在职培训的总结 在职培训的意义: 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方面的快速变化、员工在各类岗位间的轮换变得普遍、在职培训的成本和收益。 在职培训的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 ,1、直接成本包括雇员在培训期间的工资和举办培训活动所需要的费用。 2、机会成本有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受训人员在参加培训要花一定的时间和精力所带来的成本。另一部分是利用有经验的员工和机器从事培训活动的成本。 ?德国模式:表现为所谓的双重学徒制,即由企业和员工个人共同投资,共同做出投资决策和个人取得培训证明。 ?日本模式:根植在生产制造系统内部,并在员工加入本企业后进行。 ?北欧模式:政府提供技能培训。- ?自由市场模式:‘政府培训项目涉及人数极少,主要目的在于帮助最困难的劳动力就业。其他项目都是由私营部门提供的。 普通培训: .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对多个雇主同样有用,例如教授基本阅读技能、指导秘书如何打字及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等。企业是不愿意为员工提供适用性很强的普通培训,这一类培训任务往往交给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完成。 ?如果企业提供普通培训,一般是员工在接受培训期间接受一个低于本来能获得的工资更低的起点工资。 特殊培训: 培训所获得的技能只对提供培训的企业有用,或者说能使提供培训的企业的生产率比其他企 业要高的多。在此条件下,员工的辞职率要低于普通培训条件下的员工的辞职率,因为受训员工承担了一部分培训成本,而且由此得到的特殊技能还不被其他企业所接受。同样,企业也不愿解聘员工,此类员工的离去会给企业带来损失。双方协商解决各自承担的成本与分享收益。 有关在职培训的总结 ?在职培训涉及成本和收益。在普通培训下,一个人既负担成本又在以后获得收益;而在特殊培训下,成本和收益由提供训练的企业和获得训练的工人分享。 ?在两种情况下,人们对训练的支付都是通过在培训期间接受一个比市场均衡工资为低的工 资来进行的,这种成本是接受培训的机会成本。 ?在有特殊训练的工作中,在训练期间,人们的所得大于其VMP,此后则少于VMP。在有一般训练中,工人的所得总是等于VMP,但其VMP随着训练时间增加而上升有风险存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不利因素可能会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教育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教育既有总量问题,也有结构方面的问题。总量问题表现在我国劳动力接受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国家教育投资数量的偏低。结构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滞后、地区教育投资水平的不平衡和教育所提供的劳动力供给与实际的劳动力需求发生脱节。 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及问题 ?企业职工培训在我国很不普及 .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产业间发展不平衡 .企业职工培训在不同经济类型企业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企业职工培训在地区间存在显著的差异 中国人力资本状况的总结 .中国的人力资本结构失衡: 1 人力资本存量不足 2 人力资本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重大差距、人力资本利用效率低下 人力资本现状形成的原因 ?认识上的误区,没有充分发挥市场在与人力资本有关的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资金的限制、体制上的障碍、外部因素的影响,主要是“智力外流”造成大量人力资本的损失 解决对策 ?转变观念,充分认识人力资本投资对高质量劳动力供给的意义 ?加大人力资木投资,调整投资结构,从根木上讲,是要加强人力资木投资的制度建设 第五章劳动力流动 、 ?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第二节劳动力流动模型 ?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第四节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 ?第五节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节劳动力流动的成因 .劳动力流动的概念:劳动力流动是指有一定劳动能力的人在空间上的位移和LL岗位上的变换。包括垂直流动和水平流动。垂直流动仅仅是指劳动力在企业内的工作岗位变换,如工作性质的调整,职位级别的升迁或下落等。水平流动是指劳动力在企业之间、部门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国 家之间的工作岗位的调换。劳动力流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即劳动力在本地更换行业职业; 劳动力在地区之间的流动;劳动力行业性流动(易地在其它 行业就业). 两点:. ?劳动力流动和人口流动有区别(如退休后的老年口迁移,考虑的可能是舒适的生活环境) .劳动力流动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影响。在改革开放前,我国国政府通过特定的工资和社会保障制度以及严格的行政控制手段,对劳动力在不同工作单位和经济部门之间的流动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因此,个人的职业流动率是很低的。 劳动力流动的成因可从三方面加以认识: 1、生产社会化和经济产业化运动,经济结构的不断变化使劳动力发生较大的流动 随着工农业生产社会化和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力必然要大规模地向工业和 第三产业转移。农业劳动力向上业的转移是两者作为前提条件的。一是人们消费需求的 变动,提出了转移的必要性.上是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它提出了转移的可能性。除 这两个条件之外,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说生产的社会化和阶层的变化决定了劳动力转 移的现实性。只有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化销售的情况下,流动力可能发生。 随着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市场化水平的提高,非农业部门之间的劳动力也不断要求发 生转移和流动.这主要表现为初有产品工业的劳动力向加工工业流动,加工工业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流动. 2、劳动者就来意向的变化,促使劳动力发生流动. 劳动者参加劳动后,会重新选择劳动就业,重新选择什么样的就业,最终将取决于他 们的就业意向,也即目前就意向的变化状态。如人们对教师等职业态度的变化。 3、经济体制改革所提出的要求?// “六多六少”的现象,即中央单位多,地方单位少;,军工单位多、民用单位少,重工业单位多,轻工业单位少;全民单位多,集体单位少;老单位多:新单位少;城市单位多,农村单位少. 第二节劳动力流动模型 .2. 1单个劳动者自愿流动的经济分析 ?2.2非法流动与移民:外来劳动力对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影响 2. 1单个劳动者自愿流动的经济分析 单个劳动者自愿流动的经济分析:劳动力的流动实质上是人力资本在地区之间的迁移。人力资本模型可以被用来理解和预测自发的劳动力流动。 劳动力迁移的公式:如果与流动相联系的收益现值超过了与之相联系的货币成本和心理成本的总和,那么劳动力的迁移就会发生。估计劳动力流动净收益的公式为: 净收益现值= 解释: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两种工作之间的效用差((Bjt-Bot)越大,净现值就越大,就越有可能流动。 2.2非法流动与移民 .当前主要的观点: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非法流民或移民剥夺了当地居民或合法移民的工作机会。另一个观点认为,非法流动和移民从事的工作是任何发达国家或地区公民所不愿干的。 .评述:上述两种观点都未免太简单化了,因为它们忽视了供给和需求曲线的斜率。 2.2非法流动与移民 移民的经济影响: ,由于移民有害于当地的体力劳动者,所以必然有害于全体本地人的结论却是错误的。 “廉价”劳动的移入显然有利于这类劳动的消费者。重体力劳动的雇主显然受益,至少短期如此。那些与非熟练移民没有密切替代性的劳动者,受益于移民。 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年龄:劳动力流动的高峰年龄是在20岁一24岁之间。因为首先一个人越年轻,那么他从人力资本投资中所能够获得的潜在收益也就会越高。其次,年轻人的心理迁移成本相对较低。 ,家庭:许多经验研究发现:未婚比已婚更容易流动;妻子就业阻碍流动:妻子就业时间越长,家庭越不容易流动:有学龄儿童的家庭不易流动。 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一 .教育:较高的教育水平确实有较高的迁移率。 30岁一34岁的美国公民的迁移率(%),1993-1994年 ??????????????????????????? ?效育水平 ?创司州内郎的各县 ?在各州刁可迁移的? ? (年) ?夕间汗移的人吕比例?人a廿.例 ? ??????????????????????????? ?9-11 ?3.9 ?2.7 ? ??????????????????????????? ?12 ? 4.4 ?2.6 ? ??????????????????????????? ?13-15‘ ? 4.8 ?3.3 ? ??????????????????????????? ?16 ? 4.9 ?4.4 ? ??????????????????????????? ?1,及习从上}?6., ?5 .0 ? ??????????????????????????? 第三节影响劳动力流动的诸因素分析 .迁移的距离: 距离弹性=流动量%变化/流动距离的%变化 随着流动成本的上升,流动的劳动者数量就会随之下降。原因如下 .距离越远,可能流动的劳动者获得工作机会的信息就越有限。与迁移木身以及迁移之后回去看望朋友、亲戚的交通问题有关的货币成木以及迁移的心理成本,都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上升。 第四节劳动力流动的形式和机制 "4.1劳动力流动的主要形式、:.地域之间、行业之间、职业之间、岗位之间。 " 4.2劳动力流动的合理性 "4. 2. 1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4.2.2劳动力流动的代价 "4.2.3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4.2. 1劳动力流动的意义 .流动能使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流动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能够保证劳动力市场的活力和效率 "4.2.2劳动力流动的代价 .当一个有经验的工人离职而由一个缺乏 经验的工人替代时,雇主就要支付训练费用,并在相当一个时期内承担新工人生产效率低所带来的损失。对雇员来说,某些流动可能会造成失业。 .4. 2. 3自愿流动的收益与评价 如果工人不是在消息非常闭塞的情况下,自愿流动的结果一般来说都能够提高工人对工作的整体满足程度。工作满足程度的提高是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经济收益的提高。雇主通常是对工人的自愿辞职持反对态度的。这是由于在高度竞争的市场条件下,流动频繁使得雇主难以对工人进行特殊的培训。 第五节我国劳动力流动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 1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5. 2一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分析 5. 1我国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有学者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共经历了四次人才大流动,将目前这轮正在进行的人才流动称为“第四波” ,第一次人才大流动 .时间:上世纪80年代中期 .政策:国家正式发文,鼓励人才流动。同时严格限定,流动必须“正向”,即从国企流向集体企业、从人城市流向中小城市、从内地流向边疆。标志性事件:1983年3月,全国第一家人才流动服务机构—一沈阳人才公司诞生.象:1986年,人才流动出现异常高峰,许多人不辞而别,成为没有档案的“黑户”;抢夺人才的恶性事件也频频发生,有关部门随即出台强硬措施,流动戛然而止。 .第二次人才大流动.时间:1988年至1989年 ,政策:中央鼓励知识分子从体制内到体制外,可以辞职、兼职、停薪留职、创办和领办乡镇企业,同时也支持三资企业的用人自主权。 ?现象:百万大军下广东,赴苏南,乙时蔚为壮观。这次人才流动是全民性的,规模大、有组织,‘下海’一词出现人才服务业务也发生了变化。随着三资企业、乡镇企业涌现,为保证这些不具备管理档案权限企业能够用人,各地的人才交流中心诞生了挂靠档案的业务。 ?标志性事件:二位年轻人毅然脱离了科研机构,签订了北京第一份人才流动协议,该协议编号厂94 003",成为北京现存最早的一份人才档案管理协议,己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第三次大规模流动/时间: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后 现象:人才流动空前活跃,仅1992年7月一个月,(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等10多家报纸刊登重金招聘人才的广告185个。山东省第一个以省委省政府的名义向全国、全世界招聘人才。市场在人才‘调配中开始发挥重要作用,许多单位把人才的进出管理交给中介机构,大学毕业生就业开始实行双向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儿大人才服务中心空前火爆。 第四次大流动.时间:目前进行中 .背景:国企改制、产业结构调整、户籍制度改革、 国际人才市场进入、跨国公司大量空降及迅速本土化 ?预测:国际性的人才价格、、理念,国际性的评价标准,将前所未有地影响中国人才配置的既有格局。第四次人才流动的流量和流速都会超过前三次,流动的人数也将呈几何数增长,第四冲击波的影响,绝不亚于前三次。 我国劳动力流动的四大流向:.1、从农村、小城镇向大中城市流动 2、由内地落后城市向沿海发达城市流/3、由各地传统经济部门向新技术、新产业开发区流/4、由技术力量雄厚的部门和单位流向技术力量薄弱的部门和单位或技术雄厚部门或单位之间的流动。 4、从农村向城市的流动对我国具有特殊意义,并将在长时期内在我国多种劳动力流动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我国城乡劳动力流动是研究的重点。 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障碍: .农村进城劳动力与城市剩余劳动力之间争夺就业岗位的冲突。 .农村进城劳动力成为社会管理体系中最薄弱的环节。 A,户籍障碍 b.信息障碍 c.成本障碍 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工业以及第三产业的流动转移受阻,导致了我国三大产业间比较劳动生产率状况不合理的格局。 5.2改善我国劳动力流动机制的对策 a,应降低劳动者偏高的流动成本 b,将劳动力流动作为一种投资行为看待 c,强化劳动者的流动激励,通过财政援助推动劳动者的流动 d,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第六章工资的确定及制度设计 ?第一节工资的历史、本质和形式 ?第二节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第三节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 ?第四节报酬制度和水平设计与员工激励 第一节工资的历史、本质和形式 ,1.1工资的演变历史 .1.2工资的本质 ,1.3工资的形式 " 1.4一国内对工资的结构理解 工资的本质 工资是雇佣劳动的报酬。强调工资与“雇佣”联系的木质特性。 现代意义上的雇佣劳动的货币报酬形式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工业革命导致了分工、产生工 厂制度、劳动者与资本和土地等生产资料分离。雇佣劳动成为工业革命后所产生的一种的社 会经济现象。工资成为给雇佣者支付的劳动报酬方式。 /广义工资与狭义工资 ?广义工资: .广义工资指劳动者因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所有报酬收入。它包括固定工资、奖金、津贴以及其它货币的,或者是非货币的福利收入。劳动所得、薪酬、劳动成本等都是广义概念的不同形式的表达。从国际比较来看,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大都使用广义范畴,诸如pay,wage,sa一a叮,earnings,reward,eomPensation等。 狭义工资 .狭义工资(b asic pay)是指员工因从事雇佣劳动而获得的仅仅限于固定货币报酬收入的部分。即不包括奖金、津贴以及其它福利性收入。 ?在下述两种情况下,狭义的划分和使用有着存在的价值。 一就薪酬管理,特别是薪酬设计的角度上讲,可以借助薪酬结构设计解决员工的行为导向 ?对传统的国有计划经济体制而言,工资是国有资产的所有者实施对国有企业的控制所借助的手段之一。 第二节影响工资确定的主要因素 .2.1影响工资确定的内在要素 .内在因素是指与工作特性及状况有关的因素包括8个方面. .2.2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要素、 外在要素是指与工作特性及状况无关,但又同时构成对工资本身确定具有重大影响的一 些市场经济因素,包括6个方面员工的劳动和工作努力程度,个人的努力程度是工资水平调整和变动的基本原因薪酬设计便是对员工这种劳动及其工作努力程度的报酬的一种制度安排。实践证明,在同样职位的情况下,工资水平有所不同,来源于工作努力程度以及由此所决定的劳动成果或工作绩效的不同。 我国对收入分配差距现状过大的批评大多源于对工资与劳动或工作不相关的因素,诸如垄断、限制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寻租等。而拉开体现劳动或工作的工资差距,仍是我国工资改革的主要方向。 ?职务高低与权力大小 ?国际劳工组织1956年的‘旧内瓦范本”将劳动定义为四大类要素,职务和权力归结为劳动责任。权力是由责任而来,责任是由判断或决定问题的能力而产生,对于权责重的人给予较高的工资,实际上是因为权责重的人其决定和判断的正误对于组织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的品质、市场、信誉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以职位为基础的薪酬制度设计中,国际上使用的海氏(Hay)等几种不同的工作评价方法,都包含有“问题产生的后果”这一指标。 技术和训练水平‘ ?较高的工资包含有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的成分,即补偿学习技术所耗费的,由直接成本,以 及机会成本构成的人力资本投资。 ?工作评价中的知识的要素的选择,和国际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流行的技能工资制度,都 充分体现了技术和训练水平对工资确定的影响。 ?从管理学的角度,体现技能要素的工资制度包含积极性的激励。 工作的时间性 工作不稳定的人的按单位工作时间核算的工资名义上较高,补偿工作的不稳定性 ?一是这些人过了期有可能失去工作,即可能处于失业的状态,失业期间将无收入; ?二是这些人在劳动期间没有社会保障,企业没有为他们支付保险等费用; ?三是这些人没有福利享受如年终分红、法定休假和一定天数的带薪病假等。 劳动条件,特别是工作的危险性在工业化的早期,劳动条件比较恶劣,在同样的劳动技能要求的条件下,工作的危险性导致了工资的差别。 ?在现代社会,‘工作的危险性对工资的影响仍然存在,具体体现在补偿性的工资理论中附加福利 ?附加福利可以被定义是一种正常工资的补充是另外一种职工乐意接受的报酬或福利,是 雇主在劳动力费用之外的一种支付。 ?包括不工作时间的支付(节假日);社会保险费用;企业补充保险或提供的住房,或住房补贴等。 风俗习惯 ?比如,受社会观念的影响,女性获的工资要比男性要低,一些技术学徒工在学徒期间的工资很低。/ 年龄和工龄 工龄在工资中起作用的原因: ?第一、补偿员工过去的贡献 ?第二、平滑年龄收入曲线(见下页) ?第三、减少劳动力流动 工龄工资政策使得频繁的跳槽给员工成较高的机会成本和一定的经济损失。 一‘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工龄和年龄的作用都在淡化。工龄对工资的正向的影响作用主要通过两个方而表现出来,一是管理和技术职位的工作能力和工作业绩都与工作经验有关,二是工资中体现工龄的表现方式间接化。 2.2影响工资确定的外在要素 生活费用或物价水平 ?保证员工及其家庭获得维持生活费用的工资,是制订工资率的基本考虑。决定生活费用的是物价水平,故企业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必须考虑地区物价状况。 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或企业的负担能力 ?企业负担工资的能力,涉及到企业的利润和员工的工资分配关系,在我国还包括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 ?地区或行业的工资水平 ?确保薪酬具有外部竞争力,需要广泛开展劳动力市场价位调查。了解当地劳动力市场价 位有助于更好地吸纳、维系和激励优秀的人才,有助于减少人工成本。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例如,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年薪高达千万,普通劳动力员工的工资年薪则不足万元;新工 业区的劳动力工资比旧工业区的工资要高。 劳动力的潜在替代物\. ?潜在替代物可能是机器,也可能是人。例如,用机器来代替劳动力;以愿意接受低工资的妇女或临时、工作者代替在职工人。 产品需求弹性 ?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变化对企业的产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这种产量的变化最终影响到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产品需求弹性越大,产量受需求影响程度就越大,由此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也就越强烈。在需求大的企业一般都实行浮动性的工资制度。 第三节 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 \ 3 .1工作的非货币特征 3.2补偿性工资理论分析 ?补偿性工资理论的三个前提 ?偏好相同的补偿性工资的影响 ?偏好不相同的补偿性工资的影响 ?工人偏好不同时不存在补偿性差别的可能 ?非货币特征变化的效应 3.1工作的非货币特征、 / 工作的非货币特征:就是工作的社会声誉特征,如工作者的社会地位、名声的高低,它是一 种工作评价要素 。劳动条件不仅包括工作的危险性,还包括工作的重复性,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枯燥和单调;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等。 ?社会地位、名声等难以通过一些工具和技术测量,对工作效用满足的非货币特征,或社会声誉特征现象的分析,最早可追述到亚当斯密在18世:纪对补偿性工资理论的讨论。 /3.2补偿性工资理论分析 / 3.2.1补偿性工资理论的三个前提: ?员工追求效用(而不是收入)址大化 ?员工了解对他们十分重要的工作特征信息 .、员工具有可流动性,_员工可以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工作机会 第四节报酬制度和水平设计与员工激励 ?4.1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 ,4.2委托代理关系与报酬制度设计 ?道德风险的产生原因与解决办法- ,生产人员的报酬支付方式:计时工资制与计件工资制 ,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工资制度、 ?4.3效率工资理论的内容 4.1一工资与生产率的关系 一个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因为人力资木所导致的能力不同而产生了不同的生产率。组织对员工的激励影响生产率的浮动。报酬制度的设计的焦点是员工激励目标及其实现手段的研究。 一个员工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工作环境下的生产率是可变的,这取决于对其的激励机制。对人的管理其要点在于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这取决于管理的技巧和行之有效的报酬激励制度。 组织为达到对员工的最大的激励,必须选择适当的管理战略和报酬决策。 4.2.1道德风险的产生与解决办法 .产生背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雇主和雇员关系是一种委托和代理的合同关系。由于两者目标有不一致之处,就有可能摆脱雇主控制的倾向,产生机会主义的行为,所谓“道德风险”的问题。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 .信息的非对称性 雇员的很多行为难以观测,工作的实际努力程度是其私人信息 .合同的不完全性 契约缔约过程中,考虑到完整信息、谈判、执行皆需要交易成本,为节约成本,合同肯定是不完全的,雇主不可能事先通过明确的契约来规定雇员的所有行为。.解决的关键:建立‘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促使雇员采取 适当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增进雇主的利益‘井中最重要的是 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 4.2.1道德风险的产生与解决办法 .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对员工的监督将导致成木高,还存在着监督者本人需要被监督的激励问题。将员工的报酬与工作业绩相挂钩时难以解决山于不可控制的原因导致的工作业绩浮动;难以衡量雇主所提出的工作目标和雇员所努力的结果、公平问题:如果员工感到不公平,将会采取辞职、降低努力水平等一系列行为,以便使自己的努力与报酬对等,所谓“按酬付劳”。 .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以及员工对该组织在社会上的相对地位的感觉等问题.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研究员工激励问题的焦点:不同报酬支付方式对工作效率影响。 4.2.2生产人员的报酬支付方式 ,计件工资制 .概念:以完成工作数量或产品件数为计算报酬标准的一种制度。 ?优点:能使员工感觉公平,易于计算单位产品的人工成本,减少监督人员等。 ,缺点:产品质量不能保证,’团队精神不易形成,对机器设备的过度使用等作用:接受激励性的计件工资计划的员工比根据工时支付工资的同类员工所获得的工资要高,激励作用要大。 2生产人员的报酬支付方式 ,计时工资制度: .优点:计时工资数额确定,计算简便;预算容易,员工收入稳定;员工可专心提高产品质量。 .缺点:是一种过程管理,监督成本太大,存在着明显的激励不足 .解决办法:强化对工作的考核,实行成就工资制度,激励性工资制度等,.并辅之于多种多样的奖励制度,包括集体激励制度,以解决个人激励不足的问题。 4.2.3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 高层管理人员:重点是鼓励他们创新、创造以及对企业的成长和发育承担必要的风险。因此针对不同管理者的行为,决定其所应得的奖酬。 ?中层管理人员:重点在和企业内其他人员的合作关系与协调方面,将他们的个人成绩和其部门的成绩结合,既保留了基本的工资结构,又保留了一部分富有弹性的奖酬。 ?基层的管理人员:一以衡量为主。衡量标准包括部门总产量;品质率;生产如期完成的情况;生产按部门预算完成情况等,报酬,特别是奖励可按其成绩衡量标准分别给予支付。 4.2.3管理人员的工资制度 ?近年,高层管理人员激励问题成为报酬领域一个 热门话题,主要原因为: ?CEO薪酬大幅度的增长。 ?CEO的高工资增长,伴随着企业倒闭和公司规模的缩小以及员工解雇。 ?在整个201让纪90年代,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直接报酬部分,在企业薪酬总额中所占比例己渐降低,而股票期权等延期性报酬支付方式在不断上升。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制度的讨论:股票期权等长期激励制度;MBO,即管理者对企业产权的收购。 4.3效率工资理论的内容 .效率工资理论的核心观点:员工的生产率取决于工作效率,工资提高将会导致员工工作效率的提高,故有效劳动单位成本(工资、福利、培训费用)反而可能下降。 ,目的和要求:通过高的工资,达到了高的生产率,即通过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工资)相等的提升达到了利润最大化,获得了效率的提升。 4.3一效率工资理论的内容 ?效率工资理论的成立依据 ?工资提升会产生刺激效应和惩罚机制:高工资意味着被解雇的代价增大,刺激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逆向选择效应和筛选机制:高生产率的工人退出低工资企业,向高工资的企业求职。 ?流动效应和效率机制:提高工资,降低了辞职率,避免准固定成本(如培训和雇用成本)的增加,最终降低总劳动成本 ?社会伦理效应和认可机制:使员工相信他们自己受到公正的优待,增加对企业的忠诚度并努力 ?效率工资的适应性:在员工与企业保持长期的雇佣关系的情况下才会有效 第八章 收入分配差距变化的 第一节收入不平等侧量及变化的趋势 ,1.1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1 .2收入不平等测量的含义及难点 .1.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1.4我国城镇职工工资差距的变化 /1.1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库兹涅茨的倒U型曲线: ?主要观点: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的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决定收入分配不平等 程度的主要因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起初上升,继而下降。 ?影响:引起发展经济学家的广泛关注,激发了关于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差距变动的长期趋势的研究。、? /1.1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对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的检验: ?横截面经验性检验 尸假设: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相当于一国处在不同发展阶段,利用当代同一时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别资料进行分析。结论:广泛地支持了倒U假说 ?纵向时序论证 .发达国家:基本支持倒u假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高的经济增长率,并非以社会收入分 配不平等程度的扩大和恶化作为条件,像台湾、伊朗和韩国,低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与社会收入分配不平等改善没有必然的联系,如印度、秘鲁和菲律宾/斯里兰卡、萨尔瓦多等国。 1国际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动 全球的收入差距扩大: ?美国:从1968年以来美闲的收入差距变动改变了方向,从过去的趋势性下降,改变为趋势性上升。男性的基尼系数从1967年的0.314,上升到1999年的0.408。女性的基尼系数从1967年的0.298上升到1999的0.344。 ,全球:基尼系数也发生了剧烈变动。根据世界银行专家布兰科?米兰诺维奇基于各国居民家庭收入和消费数据进行的测算,全球基尼系数从1988年的0.625上升到1993年的0.659,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 1.2收入不平等侧量的含义及难点 .测量的对象:家庭的个人收入 ?要考虑两个因素:一是收入的来源,劳动的 收入或非劳动的收入;,二是家庭人口的数量。.测量的难点:报酬涵盖的范围难以确定 改革前,收入来源几乎全部来源于劳动收入,收入来源单一范围清楚。 改革后,报酬收入水平提高很快,而且报酬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制度外的收入急剧 增长,测量困难。 .3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 ?改革前: ?总体上:我国居民个人收入分配状况表现为较为严重的平均主义格局。 ?城镇居民收入分配主要表现为低水平下的高度平均,1978年,城镇基尼系数在0.16一0.17之间。 ?农村居民的收入分配主要表现为地区(社区)内部高度平均主义和地区(社区)之间的明显的收入差距并存的特点。1979年省际之间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14,相当于当年全国人均收入的基尼系数的65%。 ?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分配主要表现为显著的收入差距的特点。1978年城镇居民的人均货币收入为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的2.4倍。 ?改革后: ?总体:居民个人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城镇内部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表现为1984年前的相对稳定和1984年后的跳跃式上升。从 978年到1984年,城镇荃尼系数基木稳定在0.16的水平上。从1984年开始,基尼系数已升到1999年的0.295。 ?农村内部居民收入差距除了个别年份有所下降,表现为持续平缓上升。 ?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上升的趋势。城镇农村人均名义收入比率1988和1995年的全国基尼系数分别为0.382和0.452。 改革前,城镇职工的工资差别经历了一个不断下降的过对改革后,工资差距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布业、地区、产权属性、职业和员上个人之间工资的差距习显扩大。{ 行业工资差距变化:山1978年的2.16倍,上升到2001的2.86倍。 1.4我国城镇职共工资差距的变化 /./ .不同所有制企业之间的工资差别变动:1984一2001年间,集体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一直低于国有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并且国有企业职工与非国有企业职工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工资差别。 .不同职位或不同岗位工资差距的变化: .国有企业:制度工资同一等级内标准工资由3倍降到2.7倍,但由于“制度外收入”的影响,总体差距实际在不断扩大。 入 ,非国有领域:员工的薪资差异呈现随职位上升而拉大 的趋势 ,第二节收入差了距扩大的原因 .2.1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2.2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2.1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产业结构的变动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来,美国不仅进入了“产值的服务业化”,而且进入了“劳动力的服务业化”,从工资水平来看,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而言,其平均工资要低于制造部门(可变工资高于制造部门),故服务部门就业增加也就加剧了收入的不平等。 ?争论:服务部门的兴起而产生的这种就业的变化,仅能解释整个收入不平等加剧的一小部分。 2.1对国际收入差距扩大变动的解释 .对技术劳动力需求的增长 .由于对技术劳动力的需求的增长,大学生的工资在20世纪80年代后稳定增长,导致技术雇员 和非技术雇员工资差距逐步拉大,扩大了收入的不平等。.技术雇员需求不断增长的主要原因: ?第一,新技术出现后,行业内对于新技术的需求上升,必然需要那些相对来讲受过更.高教育的人。 ,第二,产品需求在不同行业之间发生变动。对劳动力派生需求的移动,有利于雇佣高比例的技术雇员的行业的劳动力需求水平的上升。 ,国际贸易和工会主义 .从80年代开始,关国面临着激烈的进口竞争,大大减少了一些高工资、工会化行业的劳动力雇佣,由于工会会员的工资很难下降,所以在工会化行业劳动需求出现了大面积的缩减, 转移出来的雇员增加了低工资行业的劳动供给。出现了工资向下的压力,家庭组成的变化 .例如离婚、分居、婚外恋和结婚年龄的推迟,导致了单亲家庭的出现和转变,而这些家庭很显然收入要低。同时,高收入男性和高收入女性的结合比例也在增加,这更加剧了高收入与低收入家庭之间的差距。 人口统计学方面的变化’ ,美国技能雇员和非技能雇员在劳动力供给组成中的变化,主要与201让纪70一80年代婴儿高峰期出生的劳动力,以及妇女劳动力涌入劳动力市场有关。“缺乏经验和技术的工人数目的上升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联系,可以从两个方面观察和认识。 第一,这一数量上升会提高所有产业的低工资雇员相对于高工资雇员的比例。、 第二,在各个低工资劳动力市场中,年轻雇员和缺乏经验的女工的增加,会降低这些市场中雇员的相对收入。 全球化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由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资本流动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发达国家的高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拥有者从经济全球化中受益,‘而非熟练技术工人因受到来白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而受到损害。 ?、发展中国家的高人力资本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得利益,其收入在较低的起点上得到增长,国内的一些技术和非技术工人由于其较低的劳动力成本而获得收益。但农业部门很难分享经济全球化的利益。 小结:劳动力市场上的供求关系是影响工资和就业的基本力量 ?美国劳动力市场上报酬差距扩大的主要现象,有三个基本的经济模型能够对此加以解释: 一是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供给较之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供给要快,这使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走低。 二是制度力量的变化。比如,在美国,工会化程度的下降,使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特别是生产工人的报酬减少。 .三是对受高等教育的劳动力的需求比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劳动力需求增加更多。 2.2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 ,经济增长和发展 A?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明显的扩大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业和非农业劳动人口之间收入的差距上。 B,在城镇经济中,国有经济本身由于发展而引起的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要远远小于非国有经济由于制度和政策因素所引起的差距扩大。非国有经济的发展,极大扩大了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国民经济不同产业发展不平衡,也是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地区工资差别与地区间在经济增长速度(可以用地区人均国民收入衡量)、制造业的发展程度(制造业中的就业人数)、与地区人力资本存量(地区平均教育水平)等有关。\ C,制度或体制性因素 ,主要集中表现在行业性垄断经营、制度外收入按生产要素分配这三个方面对工资水平的影响上。 .行业垄断性经营的形成,既有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的原因,也有制度障碍的原因。 .从1959年开始,行业工资差别基木上保持升幅。在竞争性的市场条件下,行业间工资差别是由行业的产品供求状况、劳动力供求状况、行业资木构成的不同、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等主要因素所引起的。 但是在非竞争性市场,垄断利润往往是行业工资差别的主要来源。 D.政策性因素 .主要涉及到税收、农副产品价格调整、住房改革、灵活的工资体制、事业单位创收等方面的政策的制定与出台,对收入分配差距的扩大有着重要的影响。 ,税收政策: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低于城镇居民,而税收远高于城镇居民,强化了收入不均等程度。 ,国家对农副产品价格的控制会直接影响到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幅度。 ,、公有住房的分配在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单位职工之间、不同地区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不均等问题。 ?20世纪80年代中期政府为调动单位和个人积极性的创收政策,鼓励行政事业单位增加单位收入。 “制度外收入”有效解释了单位间职工收入的差距。 劳动力市场因素\、 主要涉及到劳动力供求状况、 劳动力流动以及教育和人力资 本投资收益率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对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劳动力供求状况:高级管理人才和高新技术人才稀缺,普通劳动力,出现“无限供给”的局面,普通劳动者的市场价格出现向下竟争态势,加剧了劳动力市场.L的收入的两极分化。 ,劳动力流动:农村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向城镇的流动,会有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同时,这种流动增加了城镇劳动力市场中非技术劳动力的供给,压低了工资率,从而扩大了与技术工人间的收入差距。 .教育收益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收益率在劳动力收入中的作用,通常是通过受教一仃年限和“工作经验”体现的。 第三节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 ,3.1平等与效率的认识 .3.2美国和世界的收入分配差距调节 ,3.3关于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程度的判断 .3.4国内调节收入差距的主要政策 一3.1平等与效率的认识 制定收入分配政策的难点,首先要涉及到有关公平和效率问题的认识。 公平可以从下述角度来理解:结果的公平:起点的公平;过程的公平。 ?结果的公平,国际上认可的综合的衡量尺度是基尼系数。一般而言,在0.2之下,人们认为这种收入分配就是高度的平等,而0.2一0.4是低度的不平等,0.4以上就是高度的不平等了。 倡导结果公平的原因:涉及到“价值的价值观”问题,收入分配和收入的再分配建立在效率和平等这一价值的理念之上,收入差距不能太大所隐含的价值准则是一种人道主义的社会准则。 机会公平 .机会不平等细分为自然天生的机会不平等和后天外部环境公因造成的机会不平等. ?解决起点的不平等较之解决结果的不公平的更为复杂而困难关注结果的不平等问题的解决,有助于未来更好地解决起力的不平等。缓解后天外部环境原因所带来的机会不平等,甚 至也有助于缓解自然天生的机会不平等。 ?在人们的经济活动过程中,经济生活规则或者人们的行为方式对最终社会及个人的经济和社会状况的平等影响。 .通过社会保障制度的构造,社会收入的再分配,夕少至于社会加大对弱势群体的人力资本投资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机制,则会使穷者不再变穷。 3.2美国和世界的收入分配差距调 ?美国 政府立法,间接加以调节 ?承认和维护工人工资的集体交涉权利,有利于改变工人在又企业中的弱势地位,提高工资水平。 ?建立址低工资法规,并依照市场生活费用等指标定期进行调整。 ?规定对超过所谓“正常”工作小时的劳动,需付额外工资。通过税收、加大对低收入者的转移支付等直接的管理措施实施控制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政府调节收入差距措施的主要有两个特点: .一是广泛运用税收手段对个人收入进行调节。 ,二是广泛行使社会保障职能。 3?3关于我国收入差距扩大程度 ?“两极分化论”:两极分化正开始在我国出 现。 ,“两极未分化论”: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而言杯基尼系数要达到0.5以上的水平才算得上是两极分化,实际上我国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因此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并没有出现两极分化。 ?‘两极未分化论”者对收入分配差距的度的评价 “适当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总体状况大致是适当的。 “失当论”:有的从静态的横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分配差距的失当表述为“过高”;有的从动态的纵向比较角度,把收入分配差距的失当表述为“恶化”。 “价值判断论”:从收入分配差距的大小来测度收入分配的公平与否,一必须引入价值判断标准,而基尼系数只是对收入分配状况的客观判断。 .原则: /,在初次分配领域,应坚持在公平基础上的以效率为主的分配原则,主要由市场调节;在再分配过程中,坚持效率基础上的以公平为土的分配原则,强化政府调节。 ,具体措施: .注重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加速推进城镇化。 推进市场化的改革,如打破不必要的行政垄断和市场垄断,建立规范的市场竞争机制。 完善和加强我国的税收政策。加快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的改革,开征遗产税与赠与税等。 救助社会贫困层,保障贫困家庭 ?促进公平竞争,完善劳动力市场‘ 第九章/失业 .第一节失业的存量一流量模型 ,第二节失业的测量 .第三节失业类型 .第四节失业原因 .第五节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第~.节失业的存量一流量模型 / ?模型的目的与意义: ?分析不同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量,了解劳动力市场中哪一种流量是造成高失业率的主要原因,从而了解一国经济的真实失业水平及决定失业水平的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来降低失业率。 ?国家或地区的总体失业水平,或者某一群体的失月k水平,取决于各种劳动力市场状态之间的流量的相对流动比率,是各种流量之间综合作用的结果。社会对任何既定失业水平的关注都应当集中在失业的影响范围以及失业的持续时间这两个方面。 第一节失业的存量一流量模型 函数表示: +一一++一 U=F(P en Pne Pun Pnu Peu Pue) u为F中各种流量的函数, Pen: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nc: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并且找到了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un:失业者中脱离劳动力队伍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nu:非劳动力中进入劳动力队伍但尚未找到工作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eu:就业者中成为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Puc:失业者中成为就业者的人员所占的比例 各变量顶部的加号意味着该变量的增加将提高失业率,而减号则意味着该变量的增加将降 失业率。 第二节失业的侧量 ?国际上的定义 ?就业者:在调查周内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付酬工作或在家庭企业中每周工作最低15小时的无酬劳动者。一个人有工作但因为休假、疾病、天.气或罢工而暂时离开也被认为是就业者。 ?失业者:二个人必须满足以下主个标准:(l)他没有工作(2)如果提供工作,他愿意并且有能力工作(3)、他在调查周的前4周内积极寻找过工作。 第二节失业的侧量 ?人们对政府有关就业、失业量的测量的批评意见 .失业量中不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丧失信心的工人就是指那些想得到工作,在过去的一年中找过工作但没有在近四周内寻找工作,或者是由于缺乏上作机会或只是由于个人因素如年龄、种族及缺乏技能而找不着土作的人。 ?失业率不能反映潜在的就业者。 ?官方失业率夸大了失业而造成的经济成本,失业保险的接受者可以因接受失业保险而不工作,、并能够维持较长时间的生活。 .劳动力人口统计构成发生变化。比如,青少年与妇女频繁地进出劳动力市场,这两个群体所占比重的增长导致所测量的失业率上升。 第二节失业的侧量 我国关于失业现象的统计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经济运行中实际的劳动就业状况。反映在以下 几方面: ?第一,统计上有两个失业率。 .、登记失业率:统计的失业人员指有非农户口,在一定劳动年龄内(男50岁以下,女45岁以下),有劳动能力,无业且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业登记的人。 ‘城镇调查失业率:城镇常住人口中16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在调查期问无工作,有就业可能并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员。 ?第二,我国失业人员的范围是不考虑农村的。 第二节失业的侧量 ?第三,失业与就业概念范畴交叉 1.登记失业者中有相当部分人员正在打工或从事其它有酬的临时工作,并不是真正的失业者,存在着所谓“隐性就业”的情况; \.国有、集体企业在册职工中有一部分人员并未从事劳动,如一些下岗及内退人员等扩但仍被作为从业人员统计; ?国有、集体企业存在大量的冗余人员,他们处于隐性失业或就业不足状态; ?农村的大量的隐性失业人员。 第三一节失业类型 ?3.1摩擦性失业 ?3.2结构性失业 ?3.3周期性失业 ?3.4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3.1摩擦性失业 // ?特征: 。它影响了跨越所有人口群体、行业和地区中相对大的数目的人。 ?倾向于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 ?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不可避免的。 ?摩擦失业不仅仅带来经济成本,还会带来一些明显的经济利益。 。对单个工人而言,如果短期失业使它能进行更大范围的工作搜寻,,那失业就是一项值得的投资:对整个经济而言,如果劳动力流动过程是为了在地区和企业间进行合理有效的劳动力分配,那一定量的摩擦失业是必要的。 3.1摩擦性失业 ?产生原因: ?因为职业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有职位空缺的雇主和寻找工作的人互相之间,需要花 时间去寻找,产生了在工作和进出劳动力之间的持续流动过程。 减少摩擦失业的公共政策 ?在劳动力市场上增大工作信息的流动 ?1993年实施的美国联邦家庭医疗假期法案,允许工人在一个有限时期内休假而不是要求 辞退这个人来减少摩擦失业。 3.2结构性失业 件生原因:一工作类型与导找工作的人的不匹配所产生的。 这种不匹配可能与个人的技能、学历、地理位置或年龄相关。 特点:?倾向于集中在确定的群体,即那些受技术改变,所在企业衰退或在整个国家内的工作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群体。 ?失业时间相对较长。 减少结构失业的儿种公共政策 ?政府对培训项目的提供或资助 ?通过提供再次安置津贴鼓励失业者流动,走出经济不景气地区。 。通过提供给长期失业者的公共服务工作,作为政府最后雇主的应对措施。 /_一3.3周期性失业 / ?产生原因:经济中总需求不足以为求职者创造足够的工作。与经济运动的上升和下降周期性变化有关,周期中上升时期,失业率下降,经济衰退期,失业率上升。 ?特点:随着经济的扩张与收缩而变化,倾向于整个经济的范围。 ?减少结构失业的公共政策 ?最直接的办法是调整财政和货币政策以确保持续健康稳定的经济增长率。 .另一个方法是增加基础设施建设,直接扩大就业。 (第九章 15 图) 3.4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贝弗里奇曲线: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如B1、B2,该曲线表明职位空缺与失业人数怎样在经济周期中的变化。从任一充分就业状态,如点J开始 ?在经济上升时期,整个经济状态在曲线B.上移至L点,L点的劳动需求大于劳动供给,说明职位空缺相对于失业过量, ?在经济衰退时,J点向右下方的移动,例如移到M点,M点的失业率为U2, ?如果整个经济是充分就业的(J点),‘那么失业率应该在U.点。 。因此,U2一U1.的差值就是测量的周期性失业量,其他的失业余值可归结于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 3.4失业类型的区别:贝弗里奇曲线 ?/若失业率随时间推移而增加,如何识别其原因? ,从J到M点的移动:周期性中失业人数的增加是山于失业者的增加而不是职位空缺的减少造成的。 ?点J向点K的移动:摩擦性失业或结构性失业的增加是由于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增加造成的。 如何确定该移动 是由于摩擦性失业还是结构性失业的原因造成的? \\.方法:考察职位空缺一与失业人数的分散度。在多个行业和地区中的职位空缺和失业人数的大范围上升将表明是摩擦性失业:而一个地IK的职位空缺集中,另一个地区的失业集中则表示是结构 性失业。 ?方法:看失业持续时间的统计情况,经历长时间失业人数的比例上升就愈味着结构性失业问题将变得更严重些。 ?点J向点N移动:可能来自需求不足和结构性失业的共同作用。 第四节 失业原因 工作搜寻理论 刚性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 4.1工作搜寻理论 .土作搜寻理论: ?对摩擦性失业和自愿性失业现象做出了解释。 ?分析了决定某一经济中的摩擦性失业水平是由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员流量和失业 者找到并接受工作的速度,和影响这种速度的因素。 ?包括斯蒂格勒模型和麦柯尔模型。 (第九章 20 图) 4 .1 ?麦柯尔模型: 工作搜寻理论 ?求职者常常按先后顺序做出工作搜寻决策,当遇到第一份超过其最低可接受工资时,求 职者就会接受该份工作。 ?最低可接受工资:‘求职者考虑从事某一工作时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求职者以前工作所 获得的工资水平、习惯的生活消费水平以及朋友或熟人的工作状况等因素会影响该求职者的最低可接受工资。这是麦柯尔模型的关键值的概念。 (第九章 22 图) Z 关于麦柯尔模型的分析/ ?求职者A用可接受工资作为标准做出接受或拒绝某项工作的决策,并预期在某一确定时间会得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如果该时间后求职者A没有找到工作,这种不一致将会导致工作搜寻者降低f(w)的估计值和最低的可接受工资。 .当可接受工资降低到某一点时,就会找到可接受的工作,但这种搜寻过程要比如果一开始就正确估计f(w)时所用的时问长得多。 ?工作搜寻模型关于失业的含义 ?工作搜寻在木质上是一种人力资木投资,即上人在劳动力市场上流动以改善他们的状况。 .解释了在劳动力市场中个人搜寻工作所需时间的不一致性和一些劳动力群体的失业率高于另一些群体的原因。 ?表明任何减少失业成本的因素(如失业补偿金)都会增加工作搜寻时间和失业期限。 ?对经济周期中失业的反周期运动提供了解释。随着经济周期上升或下降,工资频率分布曲线f(w)将向右或向左移动。失业人数或失业的持续时间都将变化。减少或增加。 (第九章 25 图) 对刚性工资存在原因的解释: .工会和最低工资法 ?隐含合同理论:从市场不存在工会的假定下解释工资刚性。工人和企业间存在着一份非书面的、心照不宣的或隐含合同,这种隐含合同要求企业和工人遵循工资削减政策优于辞退政策。在萧条时期,年轻和没有经验的工人首先被企业解雇。雇主优先保证有资历和有经验工人的稳定收入。 对刚性土资存在原因的解释(续) ?政府的转移项目:在实施失业保险和其他类似的项日以后,转移支付的增长将失业成本减少到一定程度时,工人将不愿意降低其可接受工资,并且也不愿意接受比其所希望的工资 低的工作。 .相对工资比较:工人对他们收入分布相对位置重要性的判断。根据凯恩斯的观点,当货币工资下降和价格水平上升都导致工人的实际工资下降时,工人更有可能抵制因货币工资下降 而引起的实际工资的减少。因为货币工资率决定每人在收入分布上的位置。 。流动和培训成本:当企业雇佣新工人并解雇原有工人时,会发生流动成本,企业不愿用失业者来代替现有工人。因此流动和培训成本使工资率的下降受到阻碍 4.3琴率工资理论 ?/关键假设:雇员的工作努力或“效率”是工资率的函数,雇主支付的工资越高,雇员工作就越努力。 ?前提条件:雇主无法对工人的工作绩效进行完全的监督。 ?生要观点: ?高工资可以促使雇员更加努力工作,因为雇员会更加看重工作的价值并有更高的道德责任感。 ?通过将工资增加到高于市场工资水平,企业提高了那些在工作中因偷懒而被解雇的工 人的成本,从而诱导工人付出更大的工作努力。 对现实问题的解释: ?从每个企业的角度来看,;一定程度的失业是有必要的,因为它可以对现有雇员的工作有激励作用。 。企业可以通过支付雇员高于市场供求决定的工资而获取更大的利润。 ?如果市场上所有企业在支付雇员高于市场供求工资的条件下,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可能产生一定的非自愿失业者。这种失业类型被称为“等待性失业”。 ?对货币工资率表面上的向下刚性提供了一个解释。 即使失业工人愿意以较低工资去工作,企业也可能会由于削减工资雇用这些失业工人而失去利润,因为雇员的努力和生产率将会下降。 4.3一效率工资理论 ?效率工资理论对结构性失业的解释 ?如果其他要素保持不变,不同地区的平均工资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反向关系,即地区失业率越高,平均工资率越低,反之则反是。 ?地区的平均工资率和失业率之间的反向关系可以用工资曲线来进行描述。 (第九章 31 图)效用工资理论 第五节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与失业问题 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 中国目前的失业原因分析 5.1一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 ?计划经济时期的就业特点: ?计划经济体制强调权力集中,排斥市场机制的作用,形成了统包统配、城乡分割、国家 就业工作重点在城镇的就业体制。 .由于户籍制度和单位制的控制,导致城乡分割、区域分割、部门分割现象,劳动力流动 性小。 ?城镇名义的就业率高,隐性失业率高,农村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无法转移,新增劳动力 规模大,总就业压力大。 5.1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 ?经济转型时期的就业政策: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扩大国民经济总量来拉动就业需求。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促进生产和就业规模的扩张 ?建立适合国情的培训就业制度 ?完善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 ?建设社会保障体系 ?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的中小企业 5 .2 中国目前的失业原因分析 5 .2.2 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 劳动力需求方面的原因 ?5.2.3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 5.2 .1劳动力供给方面的原因户人口数量 按收入组划分的世界劳动力供给人U数及比重 ???????????????????????????????? ?收入组别 ?劳动力供给〔百万人)一 ?白世界总数比重(%) ? ? ????????????????????????? ? ?1980年?1995年?2010年?1980年?1995年?2010年? ???????????????????????????????? ?低收入国家 ?IJ,6 ?157, ?2005 ?5亡.茜?5吕.4 ?59一6 ? ???????????????????????????????? ?中国 ?539 ?709 ?802 ?26.4 ?263 ?23_8 ? ???????????????????????????????? ?中等收入目家?513‘ ?688 ? 685 ?25.2 ? 25.5 ?20.3 ? ???????????????????????????????? ?高收入国家 ?368 ?432 ?465 ?18.1 ?16.0 ?13.8 ? ???????????????????????????????? ?全世界 ?2037 ?2695 ?3365 ?100,0?100.0 ?100,0? ???????????????????????????????? ?劳动力素质结构 .我国文盲人口比例持续明显下降, ?2000年文盲人口比例为6.7%,与1 982年相比己积累下降了16.1%个百分点; 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例明显增加,上升了17个百分点,达到总人口的l/3; 高中人口提高了4.5%,己经达到了11.1%:平均受教育年数由4.61年提高到7.11年。 .我国劳动力文化程度虽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高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年龄结构: 概念:劳动者的年龄结构是指在劳动适龄人口中各年龄组就业人口的分布状态。 我国劳动者的年龄结构特点: 。第一,就业人口的年龄结构构成比较年轻,24岁就业比例高,这反映了我国青年过早离开学校进入就业,加剧了劳动力之间的竞争。 第二,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过高,人为地加剧了就业竞争。 ?第三,我国妇女就业参与率过高,大大超过了经济发展阶段. 经济增长: ?改革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属于“资本驱动型,物质资本增长率大大超过劳动要索和人力资本要素增长率。 经济转型时期: ,在转型期间,国有经济占总就业人口比重下降,非国有经济比重开始上升,但还无法吸纳从国有经济中分离出来的全部失业人口,总失业率明显上升 资本有机构成: ?各生产部门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是由于竞争造成的技术进步的原因。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率高峰期。一我国正处于大规模结构调整过程中。 产业结构变动: ?农业部门由新增就业机会主渠道之一变为排斥劳动就业的主要部门。 ?就业结构变动呈加速过程。 ?制造业已由“短缺经济”向“供大于求”类型转变 5.2.3中国特殊的社会背景\, \ ?工业化,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 ?根据劳动保障部的统计,过去20年共有8000万到l亿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规模也在迅速扩大,80年代达每年儿百万,目前达每年1000万左右。据估计农民工占城镇劳动力的114左右。农村劳动力的大量转移,表现为城市劳动力的过剩。产业结构和所有制结构调整,涉及隐性失业显形化 ?在计划经济时期的大量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显现出来。 从1995一2000年全国国有单位在岗职工人数减少了3159万人,下降了28.1%;城镇集体单位减少了1648万人,下降了52.4%;两者合计减少了4807万人。
/
本文档为【劳动经济学笔记】,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