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2017-11-22 12页 doc 32KB 60阅读

用户头像

is_014457

暂无简介

举报
【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第11卷第2期 2009年4月 衡水学院 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 Vo1.11.No.2 Apr.2009 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林先建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董仲舒的华夷之辨思想以文化——特别是礼,义,信等德目作为划分华夷的标准,主张华夷可以互变,为民族 大融合扫除了种族上的障碍.他坚持华夷的等级性,强调华尊夷卑,但华夷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是王的 臣民,因此他提出"王者爱及...
【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第11卷第2期 2009年4月 衡水学院 JournalofHengshuiUniversity Vo1.11.No.2 Apr.2009 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 林先建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摘要:董仲舒的华夷之辨思想以文化——特别是礼,义,信等德目作为划分华夷的,主张华夷可以互变,为民族 大融合扫除了种族上的障碍.他坚持华夷的等级性,强调华尊夷卑,但华夷都是中华民族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都是王的 臣民,因此他提出"王者爱及四夷"的主张,注重以修文德的方式使四夷来归,反对武力征伐.其思想随着儒学的独 尊,成为汉朝主流的民族思想,影响着汉朝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关系的处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 关键词:董仲舒;华夷之辨;春秋繁露》 中图分类号:K234.I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065(2009)02—0023—05 华夷之辨亦称夷夏之辨,就是如何区辨华夏与 蛮夷,以及如何处理华夷关系的思想.这一观念出 现很早,西周时期,"中国""诸夏"与"四 夷"相对应的观念就已形成.春秋间,周王室衰 落,四夷纷纷进入中原,造成"南夷与北狄交, 中国不绝若线"的局面.在此形势下,夷夏内外有 别观念愈加强烈,诸侯纷纷打出"尊王攘夷旗 号.对华夷之辨思想特质的形成起关键作用的是孔 子及其儒家学派.孔子把华夷之辨引向文化之辨, 他高度评价管仲的攘夷之功保护了华夏文化,"微 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同时,他反驳了以 地域来区分华夷的观念,"子欲居九夷.或日: '陋,如之何?'子日:'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认为只要具备华夏文化礼仪的君子, 居住何处并不重要.孔子之后的孟子强调用夏变 夷,"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21125, 但这种认识只是单向的由夷变夏.《春秋公羊传》 注重微言大义,对华夷之辨思想的成型起了重要作 用,"《公羊传》这种以文化和道德区分'诸夏' '夷狄',视为可变概念的观点……是儒家思想宝 贵精华之一.经过《公羊传》的阐释,从文化上区 分'诸夏'和'夷狄',就成为《春秋》之义". 董仲舒是公羊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沿着《公羊 传》的认识路线,对《公羊传》的华夷之辨观点大 力表彰,并从理论上进行了阐释,提升,使华夷之 辨思想更加系统,明确. 然而我们对董仲舒的研究,历来只是关注其政 治,哲学,伦理等思想,而对其在日后产生重大影 响的华夷观未见有文章专门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 的基础上,研读《春秋繁露》,以期对董氏的华夷 之辨思想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剖析. 一 ,华夷之分与华夷互变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以文化区分华夏与夷狄 的思想,把公羊学划分华夷的标准明确化,强调华夷之间最重要的区分标准是礼,义,信. 西周初,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今山西翼城 西),建立晋国.若从种族角度看,晋国这样一个 政治显赫,血统纯正的姬姓诸侯国,毫无疑问归属 于华夏族,但董仲舒却因其无礼无信称其为夷狄. 明礼重信是儒家道德的一项重要内容,董仲舒提出 "信重于地,礼尊于身",并把礼,信当作判定贤 能与否的法则,"《春秋》贤而举之,以为天下 法,日礼日信.礼无不答,施无不报,天之数 也".用此标准衡量晋国,显然其有违于此,"今 我君臣同姓适女,女无良心,礼以不答.有恐畏 我,何其不夷狄"(《春秋繁露?楚庄王》).晋 对待同为姬姓的鲜虞所施的礼义不但不报答,反而 对其进行军事威胁.这种做法违背了礼义"亲亲" "答礼"的要求,不符合诸夏的行事原则和道德标 准,是一种夷狄的行为,因此把晋归为夷狄.显然 在董仲舒的观念中,礼,信是划分诸夏,夷狄的标 准.同为姬姓诸侯国的郑国也被董仲舒归为夷狄. 这是因为其行为违背诸夏重义,重信的道德原则, "卫侯邀卒,郑师侵之,是伐丧也.郑与诸侯盟于 收稿日期:2008.12—05 作者简介:林先建(1982一),男,山东崂山人,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历史系硕士研究生 24衡水学院第11卷 蜀,以盟而归,诸侯于是伐许,是叛盟也.伐丧无 义,叛盟无信,无信无义,故大恶之"(《春秋繁 露?竹林》).仲舒认为郑国伐丧,叛盟行为所表 现出的无义,无信是被《春秋》贬斥的原因.很显 然,董仲舒在此把义和信作为判定华夷的标准. 由上可以看出,董仲舒并没有把种族作为划分 华夷的标准,而是以礼,义,信为标准.有礼,有 义,有信就是华夏,而无礼,无义,无信则是夷 狄.礼,义,信的标准其实是一致的,都是儒家传 统思想文化的核心内容,所以总的来说董仲舒华夷 之辨思想的标准就是文化.当汉代确立儒学的正统 地位后,这一划分不同族群的文化标准成为影响中 国两千多年的民族划分标准.现代学者对华夷之辨 的整体认识都是以文化为主的.罗志田描绘出其发 展轨迹,"夷夏之辨由种族地域而文化,由文化而 政治……其主流是文化至上".有学者更是直接 指出"夷夏之辨,从本质而言,其实就是一个民族 文化认同问题". 用文化进行华夷区分,突破了以种族划分民族 的不可变性,消除了华夷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董 仲舒改变单向的"用夏变夷",认为华夷是可以互 变的.前面提到的晋,郑由诸夏变为夷狄的例子, 说明了诸夏如果无礼,无信,无义是可以归为夷狄 的.同样,如果夷狄接受中原文化,行为符合诸夏 的道德标准和行事原则,亦可变为诸夏. 在《春秋繁露》中,由夷变夏的典型是楚从夷 狄之国到诸夏之国的转变,仲舒对这一转变给予了 肯定.楚国在春秋时被认为是夷狄之国,想获得与 诸夏同等的待遇,楚武王曾说:"我蛮夷也.今诸 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 政,请王室尊吾号?."在仲舒看来楚的夷狄身 份在晋楚郑之战时发生了改变.《春秋繁露?竹 林》篇以这样一个问题开篇,"《春秋》之常辞 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J郎之战,偏然反 之,何也?"这个问题其实是问,按春秋笔法记述 夷狄不按礼义的规定对待,而只以礼义对待中原诸 夏,为什么在描述I邙之战时情况发生了转变,即楚 被以礼相待,而不以礼待晋. 董仲舒对这个问题作了回答,阐明了夷夏互变 的道理.他说:"《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今 晋变而为夷狄,楚变而为君子,故移其辞以从其 事."董伸舒认为《春秋》的用语并非一成不变, 而是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的,落实到夷狄与华夏认定 这一问题上,亦是根据其在实际活动中的表现来判 定的,夏可变夷,夷可变夏.他进一步指出了判断 晋变为夷狄,而楚变为诸夏的依据,"夫庄王之舍 郑,有可贵之美,晋人不知其善,而欲击之.所救 已解,如挑与之战,此无善善之心,而轻救民之意 也,是以贱之.而不使得与贤者为礼"(《春秋繁 露?竹林》).楚庄王因郑国与晋国结盟而讨伐郑 国,在郑国国君屈服后引兵而退,但这时前来救郑 的晋军未因楚的退兵而班师回国,反而与楚进行了 另一场战争——J郎之战.庄王结束对郑国的征伐, 使人民摆脱战争,无疑是符合礼义要求的;而晋在 这种情况下仍以救郑为由坚持与楚作战,其做法无 疑是违背礼义要求的.因此以礼义为标准,庄王合 于诸夏,而晋被贱为夷狄.在此发生了华夷互变的 情况,根据"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的规则,楚 被以诸夏礼义对待,而晋国不享受诸夏礼义. 在夷夏互变的过程中,董仲舒鼓励由夷变夏. 潞子欲摆脱夷狄身份成为诸夏一员,虽然最终没有 成功,但董仲舒认为"潞子离狄而归,党以得亡, 《春秋》谓之子,以领其意"(《春秋繁露?观 德》).潞国是赤狄建立的小国,作为夷狄之国, 其领袖本无资格称"子",但仲舒认为正是因他由 夷变夏的努力,《春秋》才称其潞子给予鼓励和肯 定.他对夷狄亲近中原诸夏的行为予以表彰,"诸 侯来朝者得褒,邾娄仪父称字,滕薛称侯,荆得 人,介葛卢得名"(《春秋繁露?王道》).邾 娄,滕,荆,介国被认为是夷狄之邦,在注重"深 察名号"的董仲舒看来,因他们亲近诸夏的行动, 《春秋》才对其国君称字,称侯,得人,得名. 在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中,夷夏是可以互变 的,互变的条件是其遵守礼义的程度,而且这一互 变过程具有明确价值取向,肯定用夏变夷,贬斥由 夏变夷.从表征与本相的观点来看,董仲舒所处的 时代有"一个宏大的社会现实本相的形成,那便是 华夏认同与华夏帝国"…,而华夷互变及其价值取 向是华夏认同的反映.正是有了这种华夷互变,才 使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潮流成为可能,其特点和价 值取向也使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更多的表现为 汉化或儒化,可以说华夷互变观的产生,是民族大 融合的思想前提和影响民族融合特点的重要因素. 二,强调华尊夷卑 用夏变夷的价值取向明确,在等级关系上强调 华尊夷卑.等级性贯穿中国传统道德的各个方面, "从总体上看,传统道德理念的基本特征就是等级 性以及与之相伴生的奴役性".董仲舒思想体系 第2期林先建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25 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深察名号",严格确定和维 护尊卑,长幼等级秩序.董仲舒对等级严格的划分 具体运用到华夷关系上,主张华尊夷卑,表现在: 1)严格用辞,以用辞的不同来体现尊卑关系. 华夷之间,大小夷之间的用辞是不同的,如关于战 争的用辞,华夷,大小夷之间的区别是"小夷言伐 而不得言战,大夷言战而不得言获,中国言获而不 得言执,各有辞也.有小夷避大夷而不得言战,大 夷避中国而不得言获,中国避天子而不得言执,名 伦弗予,嫌于相臣之辞也"(《春秋繁露?精 华》).这种严格的用辞规定了各自的等级,体现 了华夷之间的尊卑关系——华尊夷卑. 2)诸夏独具统治天下的资格.董仲舒政治思想 的一大创造是提出了"三统说",这是一种黑, 白,赤三统循环的神秘主义历史观.每个相继的朝 代都要改正朔,易服色,自成一统,以应天命.三 统配以五行实际是秉承天意取得统治天下合法地位 的象征,而在董仲舒看来三统的变化和五行秩序只 存在于中原,"三统之变,近夷遐方无有,生煞者 独中国.然而三代改正,必以三统天下".三统五 行是统治的象征,而作为中国诸夏的专有,实际上 就点出了只有诸夏中原之国才能接受天命对天下进 行统治,而夷狄之国是没有资格的,夷狄都在中国 的统治之下.这种承天统治特权的归属明显体现出 华尊夷卑的状况.这种特权在礼制上亦有明显反 映,"是以朝正之义,天子纯统色衣,诸侯统衣缠 缘纽,大夫士以冠参,近夷以绥,遐方各衣其服而 朝,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春秋繁露?三代改 制质文》).从天子到遐方衣服的不同反映了天统 的规定,是一种从近至远,由尊到卑秩序的体现. 3)夷夏配阴阳.董仲舒对儒家思想的一大发展 是引入阴阳五行,把世上万物配以阴阳,在夷夏关 系上,以华夏代表阳,以夷狄代表阴,此为董仲舒 华夷观的一个新特点.日食这一自然现象是"阴灭 阳者,卑胜尊也"(《春秋繁露?精华》),董仲 舒把其看作夷狄乱华的先兆,这在《汉?五行 志》中多处体现,如对鲁严公二十五年"六月辛未 朔,日有食之"的现象,"董仲舒以为宿在毕,主 边兵夷狄相也.后狄灭邢,卫"[911484;对鲁襄公二 十四年"八月癸巳朔,日有食之"天文现象,"董 仲舒以为比食又既,象阳将绝,夷狄主上国之象 也"[911490.在董仲舒看来,"阳贵而阴贱,天之制 么华尊夷卑 也"(《春秋繁露?天辨在人》),那 也就更具有了逻辑上的合理性. 另外,阴阳是相对的,能如四季般相互转化, "春出阳而入阴,秋出阴而入阳,夏右阳而左阴, 冬右阴而左阳.阴出则阳入,阳出则阴入"(《春 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既然如此,配以阴阳 的夷夏自然也能相互转化,这就为董仲舒华夷互变 的思想从哲学高度上提供了理论依据. 4)夷狄和诸夏不能享受平等待遇,即使客观看 来是同功的,也不能以相同的礼遇对待,夷狄总要 矮诸夏一等,这体现了华尊夷卑的思想.吴国自建 立之始便被定性为蛮夷之国,吴太伯"乃辑荆蛮, 文身断发"[611445,这明显是夷狄习俗.因此,吴国 遭遇到相比于诸夏的不公待遇,虽做出同样贡献, 但不得称君,不能受战胜之礼,只被记载爵位而不 记吴子之名,"是故吴鲁同姓也,钟离之会,不得 序而称君,殊鲁而会之,为其夷狄之行也;鸡父之 战,吴不得与中国为礼;至于伯莒黄池之行,变而 反道,乃爵而不殊"(《春秋繁露?观德》).这 无疑是由华夷尊卑差异所引起的. 三,王者爱及四夷 关于古代天下观,最为人们熟知的莫过于"普 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表述.这 种天下观认为无论是诸夏还是四夷,都是王统治下 的臣民.按照《尚书?禹贡》的记载,诸夏与四夷 都处于"甸,侯,宾,要,荒"五服的系统中.他 们之间没有归属的差异,都在王的五服统治秩序之 中,有的只是亲疏远近关系的差异.诸夏由于地域 接近,文化认同,更亲近一些,而四夷由于大多处 于边缘地区,加上文化差异,显得更疏远一些,但 这些都影响不了其归属于王的统治这一客观事实. 在这样一种天下观的大背景下,董仲舒提出 "王者爱及四夷"的主张.首先,他认为四方归附 是成为王的重要条件.在董仲舒看来,成为王要满 足五个条件,"深察王号之大意,其中有五科:皇 科,方科,匡科,黄科,往科;合此五科以一言, 谓之王",而其中往科就是要让四方归附.这5条 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成王,"是故王意不 普大而皇,则道不能正直而方;道不能正直而方, 则德不能匡运周遍;德不能匡运周遍,则美不能 黄;美不能黄,则四方不能往;四方不能往,则不 全于王"(《春秋繁露?深察名号》).要成为一 个真正的王,从"王意"开端,贯穿以德,最终以 四方归附为落脚点.其次,广泛施仁."仁者,爱 人",广泛施仁,也就是广泛的爱人,而施仁爱人 的范围则是判断贤与不肖的标准,"远而愈贤,近 26衡水学院第11卷 而愈不肖者,爱也.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 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 身"(《春秋繁露?仁义法》).王者,霸者,安 者,危者,亡者的贤与不肖一目了然,而其施仁爱 人的范围也是从贤到不肖逐渐缩小."爱及独身" 者摆脱不了灭亡的结局,"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 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如此者,莫之 亡而自亡也".由此可看出,董仲舒主张统治者要 广泛的施仁爱民,不仅要爱诸夏,还要爱四夷,在 施仁爱民方面,诸夏,四夷一视同仁,"故日:天 覆无外,地载兼爱,风行令而一其威,雨布施而均 其德,王术之谓也"(《春秋繁露?深察名 号》).但王者的爱是有层次性的,董仲舒继承 《春秋公羊传》"异内外"的思想,明亲属关系, 遵循由近及远的原则,"故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 夏而外夷狄,言自近者始也"(《春秋繁露?王 道》).这种内外关系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春 秋》……于诸夏也,引之鲁则谓之外,引之夷狄则 谓之内"(《春秋繁露?竹林》),实际是把天下 分成国都,诸侯所在之外土和周边夷狄三个区域, 而王者对其的治理必须先内后外,由近及远. 董仲舒"王者爱及四夷"的理想冲破了华夷的 界限,强调无论华夷都要广泛施爱,这其实也是董 氏"春秋大一统"思想的反映.董氏的大一统思 想,强调政治上统一于王,就是要使自王侯至于庶 人,自诸夏至于四夷的人类社会,以及自然的山 川,万物统统置于天子的治理之下.只有四夷来 归,实现了这种政治上的大一统,王者的爱才能施 于四夷;而"王者爱及四夷"作为一种政治理想也 促使王采取各种手段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四,修文德,反征伐 四夷来归是成为一位合格的王的重要标准.如 何使四夷来归?董仲舒继承了儒家"修德以来远" 的观点,反对武力征伐.董仲舒对于文德的重视毋 庸多言,《春秋繁露》用大量篇幅对仁义礼信等德 目进行宣扬.在四夷来归的问题上,提出"亲近以 来远,未有不先近而致远者也"的主张(《春秋繁 露?王道》),结合"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 以来远"一句来看(《春秋繁露?竹林》),"亲 近"实际上就是德的体现,"来远"的手段就是文 德.同样,能够做到亲近来远,则说明王的文德达 到要求,"亲近来远,同民所欲,则仁恩达矣" (《春秋繁露?十指》).文德与四夷来归是相辅 相成的,修文德的结果是四夷来归,同时四夷来归 又是具有文德的根据.这一点在董仲舒的"天人三 策"中亦有体现,"今陛下并有天下,海内莫不率 服,广览兼听,极群下之知,尽天下之美,至德昭 然,施於方外.夜郎,康居,殊方万里,说德归 谊,此太平之致也"矾.他称赞武帝施德于方外 的功绩,又赞扬四夷"说德而归"的盛况.此处虽 有媚上之嫌,隐去武帝对外用兵的事实,但却清晰 地反映出仲舒不屑于武功,重文德以使四夷来归的 主张.修文德如何能使四夷来归?昌明美好的文化 和道德本身是具有魅力的,会使周边对其产生向往 之情,从而效仿,心中自然而生归服之意,"天子 大夫者,下民之所视效,远方之所四面而内望也. 近者视而放之,远者望而效之". 使四夷来归的另一种手段是武力征伐.董仲舒 从重民思想出发,对武力征伐持反对态度.董仲舒 认为《春秋》"敬贤重民","无劳民","且春 秋之法,凶年不修旧,意在无苦民尔.苦民尚恶 之,况伤民乎?伤民尚痛之,况杀民乎?故日:凶 年修旧则讥,造邑则讳.是害民之小者,恶之小 也;害民之大者,恶之大也".对于苦民,害民的 行为,《春秋》都予以贬斥.把"轻救民之意"的 晋国贱称为夷狄;对尽管违反君臣之义"废君命, 与敌情",而"不忍饿一国之民,使之相食"的楚 国大夫司马子反加以赞扬,"推恩者远之为大,为 仁者自然为美.今子反出己之心,矜宋之民,无计 大之也"(《春秋繁露?竹林》).这些 其问,故 都反映了董仲舒以民为重的思想. 战争既苦民,又伤民,杀民,因此董仲舒厌恶 战争,主张用文德,"今战伐之于民,其为害几 何?考意而观指,则《春秋》之所恶者,不任德而 任力,驱民而残贼之;其所好者,设而勿用,仁义 以服之也……夫德不足以亲近,而文不足以来远, 而断断以战伐为之者,此固《春秋》所甚疾已,皆 非义也".从这一角度出发,董仲舒认为《春秋》 虽然"恶战伐无辞",但处处体现反对战争的态 度,"会同之事,大者主小,战伐之事,后者主 先.苟不恶,何为使起之者居下?是其恶战伐之辞 已"(《春秋繁露?竹林》),此即是所谓的"春 秋无义战".这同样包括诸夏对夷狄发动的战争, 原本身为诸夏的晋与身为夷狄的楚在J郎之战中被贱 为夷狄就是一例.仲舒反对征伐四夷的主张在《董 仲舒传》中亦有体现.公孙弘武帝时官至丞相,参 与许多政策的制定,他主张积极的对外政策,征四 夷,设屯田.董仲舒对公孙弘的对外主张给予批 第2期林先建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27 评,"仲舒为人廉直.是时方外攘四夷,公孙弘治 《春秋》不如仲舒,而弘希世用事,位至公卿.仲 舒以弘为从谀,弘嫉之"[9]2525.从中可以看出,董 仲舒批评公孙弘违背春秋大义支持"方外攘四夷" 的政策,反映了其反对征伐四夷的主张. 在"春秋无义战"认识的基础上,董仲舒发挥 辩证的思维,用对比的方式,从不义的战争中寻找 义来说明有些战争的必要性.一些战争"比之诈 战,则谓之义;比之不战,则谓之不义.故盟不如 不盟,然而有所谓善盟;战不如不战,然而有所谓 善战;不义之中有义,义之中有不义"(《春秋繁 露?竹林》).善战的进行是非常必要的,我们需 要"伐有罪,讨不义",来使"百姓附亲,边境安 宁,寇贼不发,邑无狱讼,则亲安"(《春秋繁 露?五行相生》).对于四夷不能随意征伐,但对 于行不义的夷狄,如其内侵诸夏,扰乱边境,则应 该予以讨伐.从这也可以看出董伸舒思想中"从变 从义"的特性. 纵观董仲舒的华夷之辨思想,建立在"春秋大 一 统"思想的基础上,提出"王者爱及四夷"的理 想,超越了种族的血缘差异,实质上成为文化之 辨,即分辨华夏与夷狄的标准"在于有没有文化, 特别是有没有道德".这就使华夷互变成为可 能,为民族融合扫除了种族上的障碍.董仲舒的华 夷之辨思想随着儒学的独尊,成为汉朝主流的民族 思想,影响着汉朝民族政策的制定和民族关系的处 理,促进了民族大融合的发展,其思想内涵和影响 贯穿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以致我们从明末清初的王 夫之的论述中仍能找到董氏思想的影子,"辨夷夏 人禽之维者礼也,楚以僭王夷,吴以被发文身夷. 君子以夏治楚,而退夷之;以禽治吴,而进夷之, 而大维清.所恶于夷者,无君臣父子之伦也.以大 伦故而别夷夏.不以夷故而废大伦".这种华夷 观的思想传承使中国的民族思想具有不同于西方的 特点,正如徐复观所说"而中国之所谓民族主义, 不同于西方与军国主义帝国主义相同的民族主义, 其根源在此".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2]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125. [3】陈其泰.儒家公羊学派夷夏观及其影响[J].史学集 刊,2008(3):3-7. [4]罗志田.夷夏之辨的开放与封闭….中国文化,1996 (2):213-224. [5]汪高鑫.论汉代公羊学的夷夏之辨[J].南开哲学社会 科学版'2006(1):87-92. [6]司马迁.史记?楚世家[M]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王明珂.反思性研究与当代中国民族认同【J].南京大学学 报2008(1):55—67. [8】刘忠世.析传统道德理念的等级性[J]J.齐鲁学 刊,2001(6):50—62. [9】班固.汉书?董仲舒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2. [1O】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新编:中卷[M】.北京:人民出版 社,1998:55-56. [11】王夫之船山全书:第五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8:334. [12]徐复现两汉思想史:第二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1:223. AnAnalyticalStudyontheSinocentrismIdeaofDongZhongshu LINXian-jian (TeachersCollege,Qingdao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071,China) Abstract:TheSinocentrismideaofDongZhongshutakesculture…especiallyrites , righteousnessandfidelityasthe standardindistinguishingHansfromotherbarbarianraces.ItadvocatesthatHansandotherbarbaria]n1.acescantautomerize andclearstheracialbarriersf0rthenationalfusion.Ononehand,heholdsontheideaofgradesbetweenHansandother barbarianraces,emphasizesonthatHansissuperiorthanotherbarbarianraces. Ontheotherhand.hethinksbothHansaIld otherbarbarianracesareindispensabletoChinesenation.So,heclaims''Kingmustloveallhispeople''andupholdsthe nationalfusionbycultureandvirtuenotbysword.Theideaof"Sinocentrism',becomesthemainsn.eamnationa1ideaof HanDynastywiththedominanceofConfucianism.Itinfluencestheestablishmentofnationalpolicyandthehandlingofthe ethnicrelationsofHanDynastyandpromotesthedevelopmentofnationa1fusion. Keywords:DongZhongshu;Sinocentrism;ChunQiuFanLu (责任编校:耿春红英文校对:杨敏)
/
本文档为【【doc】董仲舒华夷之辨思想探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