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2018-02-20 50页 doc 105KB 2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852287

暂无简介

举报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1、相关定义 1.1、叙事的概念 事情,与讲故事相类似,叙述一个故事可以包含两 个基本方面:一为故事的情节,二为讲故事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表 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具备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叙事”一词在拉丁语中 的本意是: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行为体验。叙事的内容是无限的,但必 定是体现同一种设计理念或精神主旨的事件的集合。而叙事的方法更是 多种多样,这其中包括了表述的语言和表达过程的结构这两个方面。首 先,叙事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这里的”语言”并非一般意义的语 言文字,而是泛指一切可以传达信息的载体...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 1、相关定义 1.1、叙事的概念 事情,与讲故事相类似,叙述一个故事可以包含两 个基本方面:一为故事的情节,二为讲故事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表 达的内容和表达的方式具备了多样性和复杂性。”叙事”一词在拉丁语中 的本意是:行为和具有连续性的行为体验。叙事的内容是无限的,但必 定是体现同一种理念或精神主旨的事件的集合。而叙事的方法更是 多种多样,这其中包括了表述的语言和表达过程的结构这两个方面。首 先,叙事是通过”语言”来进行的,这里的”语言”并非一般意义的语 言文字,而是泛指一切可以传达信息的载体,也就是传达设计理念的表 现方式。这里存在两个互相关联的过程,即设计者对不同理念所采取的 表达方式的选择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所体现的表意功能,因此,不同的表 达方式直接影响表达的效果,同时也决定了不同的表达意向。无论如何, 叙述一件事情必定会包含某个特定的时间因素,所以叙事意味着一个动 态的表意过程。 叙事是人类传达信息的基本方式之一,同时也是人们解读外部世界的 基本途径之一。叙事具有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双重意义,所谓物质性指的 是它通过介质和载体表达出一系列现实的事件,而通过对这些事件的组 织与编排则引发了观者对一系列精神世界的体验,这便是所谓的精神性 意义。在设计领域的叙事研究很大程度上伴随着后现代主义设计理论的 兴起,应该说,叙事研究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也就是把设计作品作为 3 一种表意的载体和联系人 类内心与外部世界的媒介。人们通过对设计作 品的体验来形成对环境的自我诠释。当然,这种体验涉及到文化认知, 记忆和场所精神等等方面。因此,从设计理论的角度来探讨叙事,意在 一方面建立对设计本体的深刻认识,另一方面从人对环境的体验机制上 探讨设计的方法论。 4 1.2、叙事的定义 现代叙事学诞生于二十世纪的法国,关于叙事学的解释各种各样,但它主要受到结构 主义和俄国形式主义的双重影响。这种叙事主要研究的是文学领域。它主张每一作品都是 一个自足的体系,它并不关注具体的叙事内容,而是研究这些内容后的抽象结构[10]。例如 列维 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将叙事立足现代语言学的结构主义理论,关注作品 的共性而非具体的艺术成就。罗兰 巴特(Roland Barthes) 将叙事作品分成三个层次:叙 述层、功能层、行为层。任何语言单位都可以结合到每层中产生意义。此外,也有人从时 间、语态、语式等语法范畴出发来总结文学叙事的规律。这种研究将作品抽离出具体的社 会背景,虽然开发了一系列解析叙事作品复杂机制的手段,但却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叙事学在原有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开始注重读者及社 会、历史、文化语境的作用,并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学科拓展,如今的叙事学在秉承结构主 义传统的同时,主张进行跨学科与跨媒介的研究[10]。 叙事一词被引入景观领域是最近今年的事儿。景观叙事说明了景观与叙事体之间的相 互作用 和关系。景观作为一种视觉符号,反应了其背后所关联的一系列文化内涵,它们在 被表述的同时,便产生了叙事。 起初景观叙事仅仅用来建立形式与背景故事之间的联系。也就是在景观规划过程中将 景观元素作为一种诠释符号,来完成对故事体的塑造。但随后,这种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 展。如果景观是一种文化语言,这种语言的编织过程一定受到了其背后文化机制的决定性 影响,景观的价值并非仅仅记述一个事件,而是在描绘一种文化形态。 因此,景观实践作为一种文化叙事,反应出来的是知识结构。我们被这种知识结构所 支配,用景观来叙述着这种知识结构,却往往又难以意识到它的存在。就像农业社会创造 了农业社会的景观,工业社会创造了工业社会的景观——这才是我所要讲的叙事,一个诚 实的、不可能超越时间轴向,也不带有任何修辞的叙事。 14 对这种叙事的发掘也就是对景观所处时代的发掘。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出每 种景观范式背后所对应的文化机制,是为了在面对当今的景观时能够后退一步,在一个更 广阔的文化视野下来理解景观。 有了以上的论述,我想我可以对本文所指的”叙事”做一个定义。该”叙事”首先是 一个动词,所指的是人与自然之间建立关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此时此地的文化作为 一种机制。通过人对自然的操作,而形成我们普遍看到的人文景观。也就是说,如果打一 个关于文学的比喻,在我所阐述的景观叙事里,”文化”是作者,”人”是书写的笔(当然, 有极少数设计师没有失去作者身份),而景观则作为叙事的结果,是我们看到的被组织起来 的文章。 1.3、《孟子》的论说叙事和叙事论说的概念确认 (一) 论说叙事概念厘定 “论说叙事”不是”论说”与”叙事”的简单组合,而是从《孟子》论辩 哲学和叙事学角度以叙事话语形式进行的艺术展现过程。这也意味着《孟子》 的叙事特征和文化精神分析应建立在叙事了何样论说话语肌质和类型上。具体 言之,内涵有二:一是文学主题学范畴的指向,主题(motif)指”反复出现在 作品中的突出的题目要素和特点,特指占支配地位的思想或中心题目。”?以此 衍生出论说叙事,是将孟子陈说论辩王道仁政的主题学的内在深层核心凸现出 来,可以说,在论说话语肌质和论说话语类型的主题叙事深层都或隐或显存在 着”论说叙事”一层。同时在”论说叙事”和怎样进行”论说叙事”方面,分 析《孟子》的论说话语特色、论说话语主题和论说话语类型也就成为透析《孟 子》整体叙事论说特征和文化精神的核心所在。笔者认为,这样不仅抓住了《孟 子》文本的主体构成和内在核心,同时又从新颖的理论视角对《孟子》文本进 行了本质性、整体性、历史性的深入研究,以以点带面的横向联系形式实现对 儒家话语进行全局式评析和文学史意义上的定位。 (二) 叙事论说概念界定 “叙事论说”不是”叙事”与”论说”两个概念的简单叠加,也不是叙事 学和主题学理论体系两相拼凑而衍生出来的机械术语,它是一个具有自足内涵 的理论概念。它和论说主题学之间具有密切的指涉关系,在一个向度上预示着 什么样主题进入到作家的创作视野以及这种主题范围深层隐含的关系网络,总 5 绪 论 体体现为《孟子》”论说叙事”中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叙事笔法。同时,叙 事论说还是关涉文化学 的,它在论说文化学向度的阐释分析基础上建构和体现 出来;更为重要的是,叙事论说借助于《孟子》文本中论辩话语分析和文化诉 求,透析创作主体在论说叙事时秉持的叙事姿态、文化立场、道德价值判断、 艺术观念和美学风格诉求等叙事意旨性因素。叙事论说在”论说叙事”中建构 自身和彰显自身,是对”怎样进行叙事”和”为什么如此叙事”的阐释评价。 叙事论说偏重于《孟子》叙事艺术理论领域,在根本的意义上打破了”主题学” 和”叙事学”截然分立的对立研究方法,将其统一在皆体现了作家主体性的叙 事论辩层面进行互动性理解,象征着阐释学领域一个《孟子》批评范式的确立。 6 2、相关背景 2.1、影视背景下的音乐叙事 当人们产生了长期的、稳定的情感体验后,结合自己在影视作品中所看到的画面、 人物的视觉上的信息以及语言上的听觉信息都会进一步确认我们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和 认识。在当代解释学中语境的概念体现的是”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文本,置于其相 关环境——语境之中,不再仅仅视其为孤立的存在。” [14] 由此看来我们无法孤立地解释 文本,我们只能从文本及相关语境中去找寻文本的意义。在叙事学中,文本作为阅读过 程中的一极”对阅读有着广泛的制约作用,文本并不是一个泥娃娃,可以由读者的意识 任意摆弄,一些文本确定的语意规定读者只能对某一问题给予一种回答。” [15] “当我们 解释文本的意义时,我们无法摆脱自身携带的语境,而完全同一于文本原有的语 境,因 为解释活动,是一种必定有主体参与的活动,解释的任何结果必定打下解释者的痕迹。 在这一层意义上,我们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只能是一种‘视界融合’。” [16] 当我们在接收 影视音乐的信息时,是在一种特定的环境或者说是一种特定的”语境”中的,我们只有 在这种特定的语境中来接收这种信息,脱离了这种语境,我们所接收的信息就不再是先 前所要接收的那种特性了。这也就说明了,为什么影视作品中的音乐更容易形成一种叙 事的原因,除了音乐本身的一些会使人产生心理相应变化的情况这外,在一个文本之下 的特定”语境”中的音乐更能有针对性、有指向性的表述自己的”意思”。 音乐便是由这种听觉信息?情态活动,然后在特定的”语境”——画面、人声等因 素中?叙事形成的一个过程。”为了再现——进而能够产生——叙事,音乐就必须与某 些特殊类型的‘节目’结为一体,无论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 [17] 所以,在与画面、音 响、对话、文字共同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影视中的音乐是能够引发一种叙事的。这种音 乐的限定叙事拓展了视觉上的叙事,促成了影视视听的共同叙事。”伯纳德 赫尔曼说, 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方式来剪辑一段影片,‘但是,一段配上了音乐,就不可再更改剪 7 辑方式’;音乐给这段影片赋予了‘不可避免的开头和结尾’。前瞻的音乐进行设定了边 界,它量出、完成了单个的叙事事件,但是,更一般地,音乐自身内在的紧张之弧被用 于‘审视’事件过程。借助于音乐自身的结构,音乐构造了屏幕上的事件,把事件一个 一个地分开或联接,指示出联系和过渡,把某部分隔离开来并开启新的部分。” [18] 有时 我们会发现”声音会展现一些画面没有表现或者不能 表现的东西,可能是人物的潜意识、 隐藏的情绪或是突然的惊讶。” [19] 也就是说当这种声音的表现与画面等外在的视觉信息 结合在一起被人们所欣赏时,人们便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叙述事件。所以,音乐能够形成 一种叙事,这种叙事即是它自身的一种叙述又是和影视中其它因素合作的一种结果,更 为肯定的是在与其它影视手段结合后,它自身的这种叙述更加明了和清晰。 8 2.2、背景音乐呈现叙事性 背景音乐在如今的电影应用中已非常普遍,甚至成为影片不可或缺的重要元 素,张振华曾说过”音乐,是电影音声的主体之一,也是影象符号系统中的一个重 要的能指面。与其它电影元素相配合后,电影音乐可发挥概括主题,表达创作者对 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抒情,描绘景物,点染气氛,增添戏剧性效果和加强结构 上的连贯性、完整性等美学效用。”?由此可以看出背景音乐更倾向于暗示和扩展镜 头空间的方位与层面,从而使镜头更加富有层次感和立体感,它是对电影空间上的 延展,使影片的讲述更为丰富、曲折、复杂,更具有耐看性和故事性。正是背景音 乐为电影带来的良好视听效果,这种形式也被运用到微电影广告中,而这种有明显 叙事性的背景音乐很少出现在传统广告中,那么笔者仍以 MG3《为爱冲动》为例, 18 通过对每个镜头和所出现的音乐及歌词的对应情况来分析微电影广告在音乐方面 出现的叙事变化。 传统的电视广告音乐呈现单一化的叙事形式,即一首音乐只是作为烘托气氛的 辅助功能出现,但微电影广告中的音乐则会随着 电影情节的发展,在不同情节上呈 现不同的叙事效果,不难发现此时的音乐其本身已开始出现了叙事性,并作为一种 画外音引导着故事的发生发展,起到了解释说明的作用。以附录二为例,可以清楚 的看到每一个镜头在表达不同情感时音乐起到的巨大叙事作用,影片从头到尾没有 主人公的对白,所有的叙事与情感都集中在了音乐的歌词上,随着欢快的前奏将受 众迅速引向了一个浪漫的思念的夜晚场景,随后在主人公做每一个表情与动作的同 时都通过歌词准确传达出内心的情感。从影片中可以看出每一句歌词都与各个情节 与镜头紧密相连,当黑白 MG3 擦肩而过时,歌词唱着”可每次我们总是擦肩而过”, 正符合当时的情节境遇;当男女主人公每次在咖啡馆相遇并甜蜜微笑时,歌词也对 应的说着”你是否和我一样心存念想”,则指出两者以心仪彼此许久;当男女主人 公在白天各自为工作忙碌时,歌词却在提醒说”也许你并不知道我想念着你”,如 果单看镜头本身也许不能准确体会片中所叙事的情感,歌词则如娓娓道来的心声, 让受众更清楚的了解剧情,在忙碌的工作时,两者也在互相思念着对方;当男女主 人公各自下班准备回家时,歌词呼唤着”今晚跟我一起驾车游走吧”,则起到了强 烈的提示作用,似乎预示着二者就要相遇,也念出了彼此的心声;直到两人再次相 遇并回忆彼此见面的场景时,歌词在唱着”也许你并不知道我想念着你,可每次微 风轻触我脸颊时我就会想起你”,歌曲的副歌部分同样也是影片的高潮,歌曲推动 着情节的发展,也道出男女主人公此刻的心情,歌曲的委婉动听正唱出温柔的爱意。 每一段情节的发展都离不开背景音乐,随着它变换的曲调带受众步入一个个跌宕起 伏的情节中,更是通过歌词来唱出主人公的心声,叙事着不同的情节,这成为微电 影广告音乐的重要特征。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在情绪层面还是人的情感精神层面,微电影广告音乐都有所 起伏,构成了品牌精神的一种基调,唤起人们联想。正如附录二中所展现的画面情 节与音乐歌词的对应情况,可以看出音乐随着主人公的情绪起伏,音乐也表现了两 人相见时的心动,离别时的不舍,离开时的思念,以及相遇时的爱意,让影片的发 展如此心照不宣。同时这种甜蜜的暗恋,带有女生的小心动,随着跳动的音符表现 的淋漓尽致,甜美的女声更唱出一种绵绵温柔的爱意,这也正符合影片的主题,同 时歌曲与影片的完美结合,使人们一听到歌曲就会联想到心动、甜蜜、幸福、美好, 19 这也正符合 MG3 的品牌精神。在微电影广告中让人们记住产品或品牌的不单单是故 事本身,还有营造故事氛围推动情节发展的音乐,音乐不单单成为故事的附庸品, 而成为与镜头语言同等重要的叙事要素。 2.3 叙事场景营造真实性 人们常说”广告都是在撒谎”,尽管此话有些偏颇,但也可发现无论是传统的 电视广告还是微电影广告其本质多为”伪叙事”,其叙事手段仍然是一种虚拟叙事 的方式,即在拍摄的镜头前仿真生活情境进行叙事,这些看似生活化的场景实际是 一组被精心挑选出并有序排列的片段组成的,正如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 品》中所指出的”众所周知,电影生产中的许多地方都是可以改动的,例如,一个 求救的呼喊声就被制成许多不同的样片,然后,剪辑师在这些样片中作出一个选择, 剪辑师仿佛是衡量这些样片出色与否的检验员,因此,在电影摄影棚中所展现的过 程和与之相应的真实过程是 有区别的。”?但微电影广告更着力于还原叙事场景的真 实性,在传播诉求信息时更为隐蔽,通过对生活场景细节的再现来引起受众情感共 鸣为首要目的,然后通过营造的情感氛围逐渐过渡到品牌和产品的精神层面,从而 达到最终的说服性。 在本文中所指的叙事场景是指在某一相对连续的时空中通过冲突表现出来的 一段动作,这段动作根据至少一个具有一定程度的可感知的重要性的价值改变了人 物生活中负荷着价值的情景?。这里的场景不单单指在影片片场构造出的道具布局 的现场场面,而是营造整个故事事件所包涵的所有元素,包括塑造的人物形象,拟 定的故事情节以及选取的场地与道具等。诚然,无论在电影中还是在微电影的拍摄 中影片与实际生活有着明显的分隔性,它是通过镜头,将演员对剧本的表演展现在 广大受众面前,其关键之处是在于演员是在机械面前自我表演,而不是在观众面前 为人表演,为此皮兰德娄这样描述电影演员”电影演员觉得自己仿佛是在流放一样, 他不仅从舞台流放了出来,也从其自身角色中流放出来...这种小装置用演员的 投影在观众面前表演,而演员本人则必须满足于在摄影机面前表演”?而这里的演 员则是由一个专业的团队共同打造而成,它包括制片人、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和 音响师共同努力的艺术成果,同样我们也可以说演员实际上是受以上的专业团队所 支配,这样一组专业性的组织,为了重塑影片的真实性,缩短镜头与现实生活的距 20 离感,则努力营造一种真实的氛围,在演员角色的塑造上,尽量选取贴近生活的角 色,挖掘生活中人物所经历的细小贴切的情节,从而使演员在机械面前所扮演的角 色仿佛是受众身边的一个 小人物,甚至是受众自己,通常会选取一些具有共同性的 话题,并将这些话题圈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如小资情调的暗恋情怀,怀旧主题的 爱情故事,迷茫状态下的自我突破等等。同时为了使场景设计的更为逼真,其对拍 摄场地的要求也更高,片场不再满足于单一的棚内拍摄,而是选取多个生活必经的 景点在场外进行录制,不但拓宽了电影的拍摄空间,更将受众每日的生活场景高仿 真性的搬入荧幕中。 微电影广告通过叙事营造了更为真实性的生活空间由此将镜头的分离性作用 淡出人们的意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体验性的广告艺术,这种体验性将远离电影制 作团队的受众犹如角色互换般的亲临制作现场,与故事情节中的主人公共同经历了 他们的悲与喜、爱与恨的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和使用了所诉求的品牌和产品, 并且以主人公对品牌和产品体验效果的判断为自己使用的依据,使人们产生一种虚 拟与真实难分彼此的错觉。 也正是这种场景的真实性,营造出的叙事话语也更容易被受众所理解,而最终 让受众记住并产生购买行为的正是那些与他们的生活情境高度吻合的微电影故事, 因为”读者(指的是看电视看电影玩游戏等人)对叙事的理解取决于他们是否有许 多的知识以便能够明白正在发生的事情”?,换而言之,就是受众所能够理解并在 内心深处有所触动的广告,必须是在他们自己理解的思维体系内,尽管不同的广告 所要面对的目标消费群体不同,但是微电影广告所营造的真实的叙事场景则正是此 目标消费群的认知范围,在这个公共认知领域中真实的叙事场景可能在模拟目标消 费群(也就是观看影片的受众)的身份、地位或者内心渴求的生活状态,由此看来 广 告如果能在公共认知领域与受众保持高度一致,将会达到更好的广告效果,而微 电影广告通过它周密的叙事以及场景的真实还原,较传统广告更好的做到了这一 点。 21 2.3、宏大叙事-游戏背景 宏大叙事是指为了叙事的完整性而采用较大的规模来表现宏观的历史内容或 者现实内容,由此赋予叙事一个上下文背景以使叙事更加完整,在强调写实的基 础上,追求叙事的真实性与艺术性的统一。在电子游戏中,宏大叙事大多表现为 一种对于历史进程的完整想象,这种想象带有强烈的科幻或神话色彩,然而却又 处处打着现实的烙印。这种世界观的架构往往通过两种方式完成,一种是参考已 有的神话传说并对其进行改造,例如《上古卷轴》的世界观设定与犹太教的教义 十分接近,甚至一度受到了犹太教国家的强烈抗议。另外一种方式是对当下时代 可能发生的重大事件进行评估,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相关内容不断丰富,以此作 为游戏的故事背景,例如《辐射》的故事背景就设定为核战争之后的人类变迁。 在这些游戏中,创作者为游戏设定了一整套关于游戏世界的发生与发展的时空架 构,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设定游戏内的场景、角色与剧情,而玩家在游戏的过程当 中并不能以参与者的身份去创造、发展这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但是却又时时刻刻 受其影响。我们以科幻类游戏《EVE Online》为例,简要分析电子游戏内的宏大叙 30 事。 《EVE Online》的开发者 CCP 公司将游戏背景放到了宏大的太空,玩家们不 但能够驾驶各式战舰在近六 千个星系中自由采矿、制造、贸易与战斗,更能尽情 探索数千年间隐秘的世界,而其完全不设定升级路线的特点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其世界观设定如下: 在遥远的未来,随着行星采矿业和真空制造业的发展,地球经济的不断繁荣, 人类在太空的触角也逐渐伸向太阳系深处,而曲线跃迁技术的发明彻底打破了恒 星之间以光年为单位的遥远距离,同时星门技术也使得太空间的瞬间移动成为可 能,人类全面开启了恒星系太空扩张的伟大时代,很快,人类在数百个星系中建 立了规模巨大的殖民地,然而当权者的贪婪也随着人类探索的脚步大肆扩张,几 乎所有的星球都在人类真正登陆之前就已经被当权者占有或者租赁,人们对新世 界的向往成为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然而转机降临的如此突然,人们在位于船底星座的老人星附近发现了一个天 然的虫洞,经过数年的探索人们发现一个遥远而巨大的平行宇宙就在虫洞的另一 边等待着人类的降临。经过整整 200 年的努力,人类在虫洞的两端建立了”EVE” 之门,并宣告”EVE”之门将永久性供所有人使用,而平行宇宙中的一切都将属于第 一个发现者。人类的热情被再次点燃,对新世界的探索再次开始。然而仅仅在 70 年之后,一场人类无法解释的灾难突然降临,”EVE 之门”永久性失效,任何靠近 的飞船都会被它的重力所摧毁。新世界中的殖民者们很快发现自己成为了宇宙的 孤儿,大部分殖民地因为不能自给自足而逐步衰亡,而其他侥幸保存下来的殖民 地也因为工业设施逐一失效而慢慢退化直至消亡。三千年过去了,宇宙中的流亡 者们在孤独中艰难求生,不同的环境以及意识形态给他们的外表带来了不同的影 响,而技术的重新繁荣,也完全超 越了人类的想象。 从上面的叙述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宏大叙事的特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其真实 性与艺术性的统一。真实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的真实,无论是曲线跃迁 技术还是星门技术都已经提出了相关的物理模型。以当下的科技作为出发点,极 大的增强了故事背景的真实性。二是人性的真实,《EVE》两个重大的主题就是战 争与掠夺,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当下的影子,开发者以人类的历史为蓝本,对 非技术性的内容进行细节的丰富与刻画,也使玩家仿佛处于一个真实的世界之中。 同时对宇宙的向往、对人类生死存亡的忧虑一直是文艺作品中屡见不鲜的命题, 如《星球大战》《2001 太空漫游》《人猿星球》等一直被看做电影史上的经典,而 这一游戏也极大满足了玩家的幻想,加之游戏天然的互动性,更使得玩家身临其 境的体验几千年间的时代变迁,从而展现出了与传统媒介相媲美的艺术性。 31 2.4、社会背景因素 唐代是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在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中,女性自觉地 从封建礼教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女性参政议政意识空前;婚姻意识和贞洁观念相对淡薄; 夫妻关系趋向于平等甚至”夫弱妻强”;凸显自我个性。女性在身心上都获得了自由和 解放,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这一切和当时的整个时代是密切相关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2.5、以传奇文为媒介——探究诗歌背景 唐代文人之间宴游成风,其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就是饮酒赋诗。歌吹宴饮的同 时也常常叙述一些离奇故事以博取同行的眼球,一方面既能为宴会增趣,另一方 面也彰显自身的博闻广志,因此大家常常以这些离奇故事为诗题而依次赋诗。与 此同时,当时也流行根据诗人及其创作的传闻和故事这一诗题逐次作诗,随着传 奇这种文体的兴盛,再加上传奇文本身可以承载多首诗歌的特点,人们就以传奇 文为媒介将众人围绕这类题材所赋之诗撰写加工成一篇出色的传奇作品。 这种类型的传奇作品作为诗歌的载体,是为记载某一离奇故事或记载某一个 诗人的传奇经历乃至记载某一首诗的创作灵感及过程,也就是说是为了探究诗歌 创作背景而创作的传奇文,因为迎合了当时某些人的需要和兴趣成为唐传奇创作 的另一题材。 唐代已经出现为探究诗歌创作背景而编写的集子,《本事诗》即为一例。关 于其作者孟棨,由于生平资料留存较少,因此籍贯家世均不可考证,仅知其字初 中,文宗时曾在广西梧州做过一小官吏,后登进士第。他在《本事诗序》中提到: “其间触事兴咏,尤所钟情。不有发挥,孰明厥义。因采为《本事诗》。”?许多 诗歌的产生都有一段饶有兴味的故事,孟棨作此书的目的就是要探究相关诗歌的 写作背景,并且记载与之相关的传闻轶事。 李景亮的《李章武传》,描写名章武字飞的一书生,去拜访朋友的路途中偶 遇美妇王氏,男有情女有意,彼此坠入爱河。章武顺势租住于王氏家,自此暗通 款曲,不久章武因要事离开华州,无奈与王氏分离。王氏在阔别的八、九年间对 16 其念念不忘,最后思念过度、茶饭不思,不幸而亡。八、九年后章武再次住于王 氏宅,夜间王氏魂魄相会于章武, 天明时留下世间罕见之宝,从此阴阳相隔。据 李宗为分析,李章武与王氏相遇确有此事,王氏逝世后,章武哀悼不已,希望能 再次相见以弥补多年相思之情,故而增加与其鬼魂相会一事,一方面满足风流才 子艳遇的心理,另一方面也可成为聚会吟咏的话题。此文的叙述中有李章武”至 贞元十一年”又至华州,与王氏魂幽会,而作者李景亮也为德宗贞元时人,可知 二人为同一时代之人。这篇传奇作品极有可能是好友李景亮根据李章武的怪异故 事及其他人依题所赋的诗敷衍而成的传奇故事。 《崔护》和《柳氏传》也属于此类作品,且这两篇传奇文皆出现在《本事诗》 中。《崔护》这篇传奇文就是为文中崔护所题于门扉上的诗而作的说明,介绍了 诗歌创作的缘由和隐藏在其中的故事,是友人依据诗人及其诗歌润色、加工而成 的传奇作品。《柳氏传》描写唐大历年间著名的诗人韩翊与柳氏的爱情故事,讲 述了二人由相依相伴到被迫分离,几经周折最终团聚,是友人讲述韩柳传奇故事 并且众人以此故事为题材赋诗,最后由许尧佐根据所赋之诗创作传奇文。 这种诗人及其传闻和故事的本事诗,是唐代士子们宴饮游冶风尚的产 物,也是唐代诗歌繁盛的见证,这一文学现象大大推动了唐传奇的繁荣昌盛。 3、研究意义 3.1、唐传奇”结构之眼”的意义 在上述这些”结构之眼”中,有的是男女定情、定婚的信物,如 玉柞臼、暖金合、梧桐叶等都是实物,有的则是能暗寓人物性格命运 的核 心意象,采取了谜语、词曲的形式来暗喻,如《谢小娥传》中的 十二字谜语、《柳氏传》中的((章台柳))词、《集异记 王维》中的《郁 轮袍》曲。这些实物或谜语、词曲在小说中主要起到了两个方面的作 用: 第一、具有象征意义,如《太平广记》卷三九六所引((j申异录 玉 龙子》中所写,在唐玄宗当政之时,玉龙子每求必应;到了玉龙子被 人偷去送给李辅国,唐玄宗己成太上皇,皇权落到了肃宗手里,玉龙 子则”己亡所在’夕。因此有人为此赋诗云:”圣运潜符瑞玉龙”。小说 作者正是以玉龙子作为国运兴衰、皇权更替的象征。另外,《长恨歌 传》中的”金钗锢合”也象征着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真挚的爱情,《本 事诗 杨素》中的破镜重圆象征着徐德言夫妇由分到合的辛酸经历。 第二、”结构之眼”在小说叙事上贯穿前后文,成为情节与情节 之间起衔接作用的重要枢纽,甚至直接推动着情节的步步发展。如《传 奇 裴航》中,裴航向仙女云英求婚,云英之母要裴航替她找到玉柞 臼,才愿许婚。裴航在百日之内,费尽周折,终于购得,如愿与云英 结为夫妇。《集异记 王维》中王维凭《郁轮袍》一曲而取悦于九公 主,一举夺得解元。《李茵》、《顾况》、《侯继图》里,男女双方以红 叶或梧桐叶题诗,表明姻缘早定。《崔尉子》中,崔氏县尉被人所害, 妻子被强盗霸占,县尉母亲凭孙子身上穿的、县尉生前的衣衫而认出 ? 郭沫若.文学的本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27? (瑞士)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高名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101-106? 张寅德.叙事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153—154 ? 乔纳森 卡勒.结构主义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19? 乔纳森 卡勒. 结构主义诗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313 ? 申丹.叙述学与小说文体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39 ? 里蒙.凯南.叙事虚构作品[M]姚锦清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239唐传奇叙事特征研究 不同的逻辑序列,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叙事的序列,从这个角度看, 叙事内容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读者的理解。着眼于故事内 容,唐传奇主要有劝诫式、觉悟式、复仇式、报恩式等具体模式,这 些模式都有自己的逻辑序列。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模式是从不同角度 考察故事的结果,其间不乏交叉现象。下面我们就唐传奇的具体故事 内容展开解读,来寻找其中的叙事逻辑。 第一节、劝诫式的逻辑序歹lJ 劝诫式的逻辑序列着眼于某种观念、戒律组织故事来进行告诫。 这些观念、戒律在一般都和宗教有关。《宣室志 间丘子》虽然主要 是借助尘世中的门第观念来进行劝诫的,但和宗教仍有关联。《唐网 史 李可及戏三教》《宣室志 惠照》等则是直接借助宗教的戒律来 进行劝诫。重视门第是唐代的社会现实,这在唐传奇中有很多反映, 但单纯借助门第进行劝诫的并不多。《宣室志 间丘子》是比较突出 的一篇。郑右玄由于出身名门,所以看不起同门读书的贫贱的间丘子, 看不起同室而居的商人的儿子仇生,对不问门第观念的”黄老之道” 也无法坚持修行,后来在聪慧童子说明真相之后,忧惭而死。这个故 事共有四个叙事序列:骄间丘子—骄仇生—弃”黄老”—道真 相,前面三个是平行序列,这三个序列背后的原因都是”门第观念”, 最后一个序列是总结性的,总体上看,这个故事是采取分—总的叙 事逻辑。前面三个平行的序列己经将郑右玄的门第观念 形象地刻画出 来,最后总结性的序列就显得很有说服力。故事之所以是劝诫式的, 是由于其着眼点是最后一个序列,前面三个序列都是为最后的序列服 务的,多一个少一个都不影响整个故事;在最后一个序列里,郑右玄 忧惭而死是由于以门第自傲,这就告诫人们不能过分注重门第,否则 可能会和郑右玄有同样的下场。《唐网史 李可及戏三教》通过李可 及借助谐音将佛家的释迎如来、道家的太上老君、儒家的孔子统统说 成是妇人,戏谑三教。在小说中,这只是一个故事、一个由头,小说 硕士学位论文 的重心在于后半部分真实作者由此故事而生发的感慨。李可及戏三教 的故事和真实作者的感慨所占篇幅大致相当,而且在真实作者的感慨 中还夹杂着唐文宗纳谏不授予乐官官职的故事,这样,李可及戏三教 的故事和真实作者的感慨就形成前后紧密相关的两个序列:戏谑三 教—对戏谑行为的不满。这个序列如此简单,非常突出地显示出真 实作者的价值立场:一方面李可及”以不稽之词,非圣人之论,狐媚 于上,邃受崇秩”,这不应该;另一方面当时”非无谏官,竟不能证 引近例,抗疏论列”,让人痛惜。作者感慨的最后是一个”吁”字, 这个”吁”字既将作者的满腔悲愤和不满发泄出来,也暗示了这个故 事的序列安排最终要服务于这个”吁”字所包含的作者的意愿。说明 了这个故事是通过从反面批评对三教调侃来维护三教。 第二节、觉悟式的逻辑序列 觉悟式的逻辑序列以人物的觉悟为着眼点来组织情节。既然是觉 悟,人物一般首先都处在迷茫之中,这种迷茫是人物蟠然悔悟后才发 觉的,起初并不觉得这种迷茫,而认为是一种执着的追求。叙事逻辑 着重人物的觉悟,叙事时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 人物觉悟前后有巨大反 差。细究觉悟的具体情况,唐传奇中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人物在追 求失败后犹如醒酮灌顶,大彻大悟,往往通过人物梦境的幻灭来实现。 二是人物先前有过错,也为这过错承担着责任,后来在完成某种重大 举措后对先前的过错有新的认识。三是人物在苦苦追求之后突然觉得 自己的追求没有真正价值,从而放弃追求并表现出忏悔之情。沈既济 《枕中记》是第一种觉悟的代表。主人公卢生热衷于功名,对自己的 困顿发出‘性世不谐”之感慨。后来吕翁让他在黄粱梦中实现了自己 平生的愿望,但一觉醒来,一切成空,卢生由此而大悟”宠辱之道, 穷达之运,得丧之理,死生之情”。就整个故事看,卢生的梦想— 梦想在梦中的实现—梦醒后的觉悟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梦境和现实 的强烈对比使卢生的觉悟很容易让人理解。这种觉悟可称为明晰的觉 唐传奇叙事特征研究 悟。和《枕中记》明晰的觉悟不同,袁郊的《甘泽谣 红线》是一种 隐含的觉悟,是第二种觉悟的代表。红线是潞州节度史薛篙的侍女, 看到薛篙为魏博节度史田承嗣将侵犯自己的疆界而犯愁时,红线于一 夜之间往返七百里,盗取了田承嗣床头的”金合”,从而消除了一场 可能爆发的战争。到此为止,红线一直是侍女身份,红线的侠义行为 主要是巾帼不让须眉的胸襟和本领。但在完成这项壮举之后,红线要 别薛篙而去,并诉说了原委:她本来是男子,因误伤三条人命,”阴司 见诛,降为女子”,如今有功于世,可以恢复本来面目。就这一原委 看,红线的侠义行为多少有觉悟的成分在内。这种觉悟是一种隐含的 觉悟,原因有三:其一,红线先前一直以侍女身份行事,事情完成后 才醒悟到要回到男子身,在行事的过程中,红线对自 己的行为是否有 明晰的觉悟,我们不得而知。其二,即使红线有觉悟,也需要机会来 表现自己的觉悟,而这个机会是她自己所无法控制的,无法控制机会 就无法使觉悟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实现,一旦没有这个机会,也就 无法表现自己的觉悟,因而人物无法使这种觉悟明晰化。其三,即使 就红线本人而言,有非常明确的觉悟,要通过自己的侠义行为来为过 去赎罪,就小说叙述而言,这种觉悟仍然是隐含的。一方面,小说主 体是展示红线的勇敢和武艺超群,最后的辞别及其原因相对说来次要 得多,而且可以从侧面进一步反映出红线的功劳,这就大大冲淡了其 中的觉悟成分,使觉悟显得不那么明显,成为隐含的觉悟;另一方面, 后来的辞别可以说是主要事件以外的另一件事,没有它,小说仍然可 以成为一个整体。既然小说觉悟的部分不影响小说的大致面貌,这种 觉悟也就很难说是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可能在某个部分内是明晰 的,对小说的整体而言,只能是不明晰的。比较上文《枕中记》的觉 悟,这一点更清楚。着眼于觉悟,((红线》的叙事逻辑大致可归纳为: 事件的原因—事件的经过—事件的结束和另一事件的开始(后一 事件中包含有对前一事件的觉悟),觉悟中有强烈的男尊女卑观念。 明晰的觉悟和隐含的觉悟中虽然都有说教的成分在内,但小说中的觉 悟都可以让人理解,就是说,小说本身是合乎逻辑的。《枕中记》的 硕士学位论文 觉悟是故事发展的结局;《红线》的觉悟是对故事的解释和补充说明。 与此不同的是,唐传奇中的另一种情况是小说中的觉悟和其他部分之 间不协调:觉悟是一回事,其他部分显示的则是另一回事。这一不合 乎逻辑形式的典型的代表就是元棋的《莺莺传》。 《莺莺传》故事的主 体是写张生和崔莺莺之间的缠绵爱情,但张生却突然决定和莺莺断绝 关系,表现出对过去行为的某种觉悟,其理由是:”大凡天之所命尤 物也,不妖其身,必妖于人 予之德不足以胜妖孽,是用忍情。” 和张生前面的行为相比,这里的理由可以说是莫名其妙。张生一见到 莺莺,便”自是惑之,愿致以情”,和莺莺在西厢同居将近一个月, 然后又缠绵多日,临别之时,愁叹不已,十足一个情种形象。一个情 种是很难摆出”不妖其身,必妖于人”这类道学家的面孔的。如果说, 张生的觉悟有由于自己的科举落榜,他在落榜后还给莺莺写信,”以 广其意”,并将莺莺的回信告诉了很多人,从这些行为看,他不应该 陡然产生断绝关系的”觉悟”。就故事本身看,张生的行为前后矛盾, 其间又没有任何有力的说明,其觉悟毫无正当理由,可以说是一种无 理的觉悟。也许是顾忌到觉悟的无理性,小说的作者便用”夫使知者 不为,为之者不惑”为张生的觉悟做进一步补充,从而使这种无理的 觉悟又成为一种说教的觉悟。可以说,故事中的觉悟主要是为说教服 务的,是一种为觉悟而觉悟。从这种觉悟看,其叙事逻辑可概括为: 故事朝一个方向发展—故事朝相反的方向结束(觉悟的结果)—寻 找一些说教式的理由。就逻辑而言,本来应该着眼于故事的发展过程, 却突然将读者的注意力转到故事的说教上去,让人意外。 第三节、因果式的逻辑序列 在唐传奇中, 式的叙事逻辑序列 讲述复仇和报恩的故事都有不少,它们同属于因果 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解读。 3.2、叙事同一性的实践意义 叙事同一性概念的提出使利科对叙事性的研究从叙事性对时间性的塑造这 一问题域转移到叙事性对自身的塑造这一问题域。叙事性与自身的关系涉及到话 语与行动的关系。利科区分了话语和行动的三种关系:描述(d改rire),叙述 (raconter)和(Prescrire)。叙述介于描述和规范之间。叙事理论是从语言 哲学的行动理论到伦理学理论的转折点。叙事理论把实践领域向行动描述和伦理 规范的两头延伸。首先,从语启‘与行动的关系的角度来看,要使被描述的行动相 当于被叙述的行动,叙事理论必须把实践领域加以延伸。其次,从伦理要求的角 度来看,叙事理论如果能为伦理要求提供依据和准备,就要把情节和人物的关系 转变为行动和行动者的关系,这一转变也必须以实践领域的延伸为前提。 利科对叙事话语与行动之间的关系的分析仍然依据他在”叙事的诗学”中提 出的三重模仿。首先,实践活动(这里利科所说的”实践”是在英语的practice 意义上,它包括技艺、艺术和游戏)的组织都带有”前叙述”的性质(qualit6 Pr如arrative)’O’,这对应着第一种模仿,即叙事对行动的预塑。其次,实践领域 的构成是通过一种上下的双向运动来进行的,下边是最基本的行动和实践活动, 上边是在人类生命的统一性中被理解的理想和目标,这类似于解释学循环的双向 运动只能在叙事的塑形活动中展开。最后,对于每个行动的主体来说,要对自己 的生命作出伦理评价,就必须对整个一生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只有以叙事的方式 刁‘可能把握生命的同一性,这一把握正是通过叙事的重塑功能来完成的。 叙事同一性的实践意义也在于叙事是”道德判断的实验室”’02。利科指出, 虚构叙事的塑形活动中进行着 虚拟的价值评估活动。”我们在想象的大实验室中 进行的思维实验同时也是在善与恶的王国内开展的探索。价值转换,甚至价值贬 低,仍然是价值评估”’0,。在虚构叙事中,道德判断并没有被取消,而是服从于 虚构作品所特有的想象的变更。正是由于虚构作品中的价值评估活动,叙事才可 以在模仿的重塑阶段对读者的感受和行动起到发现和改变的作用。历史叙事中同 样存在这种作用。利科认为,从来没有价值中立的历史叙事。哪怕在看起来最中 立的历史编撰中,历史学家虽然没有流露出对某个时代的价值的个人偏好,并且 让自己更多地受好奇心而不是趣味的驱使,但就是他的好奇心使得他偏向于那个 时代的人所向往、获得或失去的那些用来构成他们真实生活的东西。历史学家至 少是在以想象和同情的方式使一些仍然属于最根本的人性的价值评估方式复活。 在作为”个性的持久”(la pe甲6tuation du earaet己re)的同一性和”自身的持续” (l emainiiendesoi)的自身性中,只有后者有伦理意义。叙事同一性则介于两者 之间。在文本中,叙事构成了人物的持久个性。在真实生活中,叙事把人物的可 爱或可敬的品质赋予生活的目标。因此,叙事同一性在把同一性和自身性联系在 一起的同时,也把叙事和行动联系在一起。 3.3、叙事设计的意义 关注细节—— 通过叙事的方法进行描述,能够将用户对象了解的更加深入, 将用户行为动作一步一步分解,对用户的需求会有更为深入。 赋予产品感情——叙事的方式赋予产品很深厚的情感,能够唤起 用户的先前 记忆等引发共鸣,加强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联系。 创新性—— 叙事中有很丰富的故事内容,激发设计师的想象灵感。 设计师与用户互动—— 设计师与用户共同完成设计的过程。 19 图 2.12 玩偶”小丸子的一天” 图片资料来源: 3.4、苦难叙事的意义 4.1 人生意义 从人类走出丛林,开始直立行走的那一刻,苦难就一直相伴左右直到今天。因此, 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最根本的解决道路并非是试图绕过苦难,而是应该承认苦难,接受 苦难,并且在对苦难的认同过程当中学会思考自身存在的人生价值,这才是苦难的价值 之所在。大部分哲学思想以及宗教精神都相当注重苦难对人的重塑作用,事实上,哲学 与宗教在原始起源上,是与苦难密切相关的。”宗教的出现以及传播都与人生当中的苦 难有着某种内在的关联,能够证明这一点就是:社会越黑暗,宗教就越光明。苦难的重 压之下,方显神明的仁爱。”[29]而马克思也说:”在那些被压迫者的叹息之下,于是宗教 就产生了”。 [30]所以,在那些密切关注人生苦难的各种学说当中,宗教学说始终都是占 据主要位置的。宗教能够正视人生的苦难,而且一直在寻求把人们从苦难中解脱出来的 道路。在基督教派的学说当中,认为人类苦难主要是源自于人类的堕落。而想要将自己 从苦难当中解脱出来,就必须信仰上帝。但是事实上,人是不可能完全脱离苦难的,对 此,上帝似乎也是无能为力。上帝能够做到的一点就是:与世人共同受 难,所以他被钉 到了十字架上。上帝,也就是耶稣的形象,也一直都是受难者的形象。所以在基督教中, 人生当中的苦难存在的价值,就是通过接受苦难来为自己赎罪,这样才会上天堂,远离 苦难。而佛教也将苦难当成人生的一种固有本质,苦难是人类命运存在的基础,同时也 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确切地说,就是人的生命、生存以及生活的本身都是一种痛苦,只 要还活在这一世,就需要接受苦难。想要摆脱苦难,只能脱离这一世,到达彼岸的世界, 幸福,就是彼岸花。 综上所述能够看出,这些宗教思想都是看似在对苦难作出肯定,实际上还是否定了 苦难,只有否定了苦难,才能让人们接受宗教的信仰,以应对苦难、摆脱苦难。但是, 在我国传统的文化当中,尤其是儒家的思想文化,却与宗教思想当中的对苦难的态度截 然不同,认为”君子固穷”,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儒家入世 的思想对于苦难有着明显的消解作用。传统文化认为,苦难的价值就是,能够激发对个 人功业的理想与追求,今时承受苦难,是为了能够在日后建立属于自己的功业,或者是 造福众生。范仲淹寄居寺庙读书,每日划糜而食,不可谓不苦,日后却高中金榜,才有 了庆历新政,造福万民。而即使不能够建立自己的功业,也应该乐观地接受苦难,所谓 28 “穷则独善其身”,孔子之所以最钟爱弟子颜回,称赞”贤哉,回也”,就是因为颜回能 够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而对于现当代的作家来说,他们更多的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同样 也是认为对苦难的肯定,应该是以人生价值为基本前提。他们承认苦难存在的必然性, 但也认为人应该在在苦难中追求自己的人生意义。近三四十年 以来的作家群体,他们对 于苦难的价值,做出过明显的膜拜,比如张洁的《沉重的翅膀》,阿来的《尘埃落定》、 《棋王》,这些作品中都描绘了人类在苦难境况下,所表现出的理想与激情。路遥同样 也不例外,他的思想也受到了儒家思想文化的深远影响,这在陕西作家群体当中是非常 正常的,比如贾平凹、陈忠实等,他们都有着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情结。路遥始终是将 苦难看作实现个人理想的试金石。苦难能够砥砺人,让其变得更加锋利,这样才能够在 人生的激流当中勇往直前。同时,人也能够在苦难中树立崇高的品格,这时路遥小说苦 难叙事的一大追求。路遥曾在公开场合说道:”贫困固然是可悲的,但是更可悲的是因 为贫困而失去了伟大的人格。”苦难可以抑制一个人的生命活力,但是却不能够抑制一 个人的思考精神,苦难可以让人更加懂得思考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在路遥小说的苦难叙 事中,大部分的苦难都可以转化成为独特的人生顿悟,也可以转化成为积极向上的人格 精神。别林斯基曾言:”人类只有先获取承受苦难的能力,才会获取享受幸福的能力。 没有品尝过苦难的人,也就不会真正体会到幸福的快乐。”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当中, 孙少平就是在苦难当中体会到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他的认知世界当中,生活在社会底层 的人并不代表着卑微与下贱,而苦难的生活虽然很可怕,但是也能够让人历经苦难之后 享受到真正的”生活之蜜”。路遥通过孙少平这个小说人物所表达的关于苦难的认知, 确实有着独特的哲学思想,这是和别林斯基关于苦难的认知比较相近的。对于孙少平而 言,如果没有经历过苦难,也就难以为自己的人生做出正确的抉择,也就不会成长为真 正的男子汉。从某种意 义上来说,是苦难成就了孙少平,也可以说是苦难成就了路遥。 路遥小说中的苦难叙事,是在告诉人们:”苦难是生活的不幸,但也是对人的一种砥砺”。 假如世界上苦难永远消失,那么人性里面最美好的那一部分也会一同消失,这个世界也 永远难以出现伟大的人、高尚的人、坚强的人,于是,这个世界也就是不完整的世界。 路遥小说中的苦难叙事,是在告诉人们:”苦难无法最终摆脱,但是可以克服”,只有在 成功地克服了苦难之后,才会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路遥没有经历过真正的苦难,那么也就不会有路遥小说中生动深入的苦难叙 29 事,其小说作品也就不会有如此深刻的人生意义,那么这些作品的艺术性也就会大打折 扣,同时也不可能成为一代又一代青年人手中的”圣书”。苦难的路遥,是在用一种发 自内心的神圣性情感来书写小说中的苦难。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路遥本身已经超越了苦 难,那么他的苦难叙事也就可以用一个成功者的姿态,来对已经逝去的苦难生活做出描 述,从而沥出那些值得我们珍惜的因素,那就是苦难的人生意义。 3.5、唐传奇在宋代传播的意义 前文是唐传奇在宋代传播的几种基本方式,所述皆为我们现在所见的书面方式。一可见 唐传奇在宋代曾经以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播,这种传播对我国小说和文学的创作 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6、佛教之外物象在唐传奇文本中的意义 佛教之外的物象可以分为四类:宝石,服饰,食物,动物。 一、宝石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宝石的物象有: 《柳毅传》:”谛视之,则人间珍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 以珊瑚,帘以水精,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1 《李章武传》:”章武不之识也。子妇曰:‘此所谓靺鞨宝,出昆仑玄圃中。 彼亦不可得??’??章武取白玉宝簪一以酬之??章武既事东平丞相府,因 闲,召玉工视所得靺鞨宝,工亦不知,不敢雕刻??奉使上京,每以此物贮怀 中。至市东街,偶见一胡僧,忽近马叩头云:‘君有宝玉在怀,乞一见尔。’乃 引于静处开视。僧捧玩移时,云:‘此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2 唐传奇《柳毅传》中,描写的是儒生柳毅与洞庭龙君的小女儿的爱情故事。 柳毅应举落第,在返回家乡之前赶赴泾阳去看望一个同乡,在赶赴泾阳的路途 中,偶遇一牧羊女——洞庭龙君的小女儿,她被自己的丈夫——泾川龙君的儿 子冷落,又被公婆惩罚来牧羊,并托柳毅帮自己给父母捎一封家书,柳毅在回 到家乡后,来到洞庭湖畔,按照洞庭龙君的小女儿告诉他的方法,进入了龙宫, 仔细观察,发现龙宫”台阁相向,门户千万,奇草珍木,无所不有”。那么,龙 宫之内的其他地方该是什么样子呢?柳毅被带到了”灵虚殿”,在这里,作者发 挥了奇特的想象,对”灵虚殿”进行了描写,”值得注意的是,这里使用的是骈 语” 3 :”人间至宝,毕尽于此。柱以白璧,砌以青玉,床以珊瑚,帘以水精, 雕琉璃于翠楣,饰琥珀于虹栋”。 4 在这段话之中,作者连用了白璧、青玉、珊 瑚、水精、琉璃与琥珀来对灵虚殿展开描写,”这些句子讲究对仗,句式工整,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53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66、67、68 页。 3李建国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第 253 页。 4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53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0 读来节奏铿锵,琅琅上口。” 1 这是一篇充满玄幻色彩的传奇,在这则传奇中, 有很多灵怪的故事,比如,柳毅在进入龙宫的时候,一闭眼的功夫,已经到了 龙宫;洞庭君在灵虚殿出现之时,”景从云合”;至于洞庭君的弟弟钱塘君,”昔 尧遭洪水九年者,乃此子一怒也” 2 ??在这一则传奇当中,如此的充满玄虚色 彩,那么这些神仙所居的地方该是什么样子的呢?作者用白璧、青玉、珊瑚、 琥珀这四个外来物象和水精、琉璃一起来对龙宫的灵虚殿进行描摹,使读者感 觉到一种极尽人间珍宝的感觉,不是在普通的凡间,而是在龙宫,与人间就是 如此的不同! 《李章武传》这则传奇,描写的是中山李章武与王氏之子妇的爱情故事。 李章武在华州巧遇一美人,此人便是王氏之子妇,于是李章武便”赁舍于美人 之家”,”悦而私焉”,一个多月之后,”两心克谐,情好弥切”。李章武因为有事 要回长安,终与美人分别。时隔八九年,当李章武再次回到华州之时,美人已 不再,询问东邻之妇,才得知美人已去世两年!阴阳相隔,东邻之妇将王氏之 子妇的遗言告诉李章武,于是有了李章武与美人的幽冥之会。相聚匆匆,分别 之时,两人依依不舍,互赠礼物,美人赠给李章武一个靺鞨宝,并互赠佳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个靺鞨宝出于昆仑山玄圃中,因为美人爱不释手,且对道家 学说有着精辟的见解,是在冥界与玉京夫人游西岳华山之时玉京 夫人赠给她的, 并且说一般人很难得到,洞天中的众仙子得到它,都会引以为傲!足见此靺鞨 宝之珍贵和贵重。在后文,当李章武到京城集市东街之时,遇到一个胡僧,此 胡僧告诉他,”君有宝玉在怀,乞一见尔”,已经让人感觉到很惊奇,看到靺鞨 宝之后,胡僧也不免惊叹:”此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先是说此靺鞨宝出昆 仑玄圃中,一般人不容易得到,就是洞天的诸仙子得到这样的宝物,也会引以 为豪,再有在李章武没有出示靺鞨宝的情形下,胡僧断然说出李章武有宝玉在 怀,然后对他说”此天上至物,非人间有也”,”又说靺鞨宝本是西岳玉京夫人 之物,胡僧辨其非人间所有,则又是作者一番神其物奇其人之意。” 3 在玄妙的 情境中,赋予靺鞨宝奇幻的色彩,更加显示出靺鞨宝的珍贵和稀有,引起读者 无尽的揣测和遐想。 1李建国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第 253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55 页。 3李建国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第 330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41 可能我们会提出疑问,在《李章武传》这则传奇之中,在李章武与美人第 二次分别之时,作为对美人馈赠靺鞨宝的回赠,李章武将一个白玉宝簪赠予了 美人,那么,李章武赠给美人的这个白玉宝簪,是否具有文学意义呢?需要指 出的是,原文中只提到:”章武取白玉宝簪一以酬之??” 1 再无其它的只言片 语,也没有任何对于白玉宝簪这个物象的烘托或者是渲染,因此,笔者认为, 白玉宝簪在这里没有任何的文学上的含义。 二、服饰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服饰的物象有: 《东城老父传》:”复言曰:‘??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 妖乎?’” 2 在唐传奇《东城老父传》中,主人公贾昌由于自己出色的斗鸡能力而获得 玄宗的赏识,由一个斗鸡童,青云直上,获得了无上的荣华富贵。后来国内出 现动乱,贾昌遁入空门,专心佛事,在颍川人陈鸿祖邀请朋友出外游玩时,来 到了舍利塔下,拜见了贾昌,并听他讲经到深夜,贾昌留宿陈鸿祖,向他谈及 了自己的身世和经历,谈到了一生所经历的唐朝前后的变化,并对当时的国家 政治等形势,表现出了深深的失望和痛心。最后谈到了”北胡”与”京师”即 京城的百姓杂居在一起,贾昌说道:因为胡人与汉人的杂处,”长安中少年有胡 心矣”,并说”吾子视首饰靴服之制,不与向同,得非物妖乎?”在作者的笔下, 由于安史之乱,产生对胡人的敌视,恨屋及乌,对于胡人的穿着——胡服,也 持有了戒备和敌对的态度,”得非物妖乎?”。”各国的音乐、装束、饮食、器物 等等也涌入唐朝,听胡乐,穿胡服,吃胡食,坐胡床乃至与胡人结婚生子都成 为时尚。这自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讨论,而安史之乱以后,人们也就很容易把 国家的理乱兴衰与这股‘胡风’联系在一起。把国家的盛衰归因于唐朝开放的 对外策略,甚至把胡服的流行视为‘物妖’”, 3 胡服成了汉人对于胡人的情绪的 宣泄手段和象征。 三、食物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食物的物象有: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67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22 页。 3李建国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第 343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42 《任氏传》:”既行,及里门,门扃未发。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 炉。” 1 《虬髯客传》:”客曰:‘饥。’公出市胡饼,客抽腰间匕首,切肉共食。” 2 在《任氏传》中,郑六在升平北门看到三个女子,其中有一个穿白衣服的, 即是任氏,容貌俊丽,郑六便上去挑逗。四人相互认识之后,一路有说有笑来 到了乐游园。路旁的一处宅院便是任氏的家,任氏请郑六进去坐坐。酒过数巡 之后,任氏挽留郑六住下。在这天晚上,任氏的天生丽质和柔情似水让郑六倾 倒。第二天早上,郑六离开任氏的宅院之后,来到了城门前,天色尚早,城门 还没有开,”门旁有胡人鬻饼之舍,方张灯炽炉。”于是,郑六便”憩其帘下, 坐以候鼓,因与主人言。”当胡饼店的主人告诉他昨天借宿的地方是一片废弃的 荒芜之地、没有人居住时,郑六回去一看,果然如这个胡人店主所言。在这则 传奇里,胡饼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客观的物出现的,胡人”张灯炽炉”,只为”鬻 饼”,是这个胡人店主赖以为继的生活方式,仅此而已。 《虬髯客传》中,李靖藏下了杨素的侍女张氏,离开西京,前往太原。当 在灵石的一家旅店投宿的时候,一个不速之客来到了旅馆里。三人相互认识之 后,这个来客说自己饿了。这时,作者写道:”公出市胡饼。”之后,三个人: 李靖、张氏、来客便切肉而食??因为来客肚子饥饿,李靖便外出买与来客胡 饼,一解来客的困顿与饥饿。”唐时流行胡饼,并成为一代饮食风尚。” 3 胡饼在 这里是解决来客饥饿的食物,是三人晚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有煮好的羊 肉),并没有被作者赋予文学上的意义。 四、动物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动物的物象有: 《李娃传》:”食顷,有一人控大宛,汗流驰至??” 4 《李娃传》中,李娃和 公子在去竹林神庙求子返回的路上,到李娃姨母的 家里前去拜访。见到了姨母,一阵寒暄过后,侍女献上了热茶和水果。刚吃完 水果,一个人骑着”大宛”来向李娃和公子谎报李娃的母亲得重病的消息。李 娃骑上这匹”大宛”回去看望母亲,而公子和姨母准备丧事用具及祭奠物品。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34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67 页。 3王赛时著,《唐代饮食》,济南:齐鲁书社,2003 年,第 4 页。 4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00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43 仆人赶来通报李娃的母亲得病的消息,骑的是”大宛”,而李娃之后返回去探望 母亲,骑的也是这匹”大宛”。在这里,”大宛”是从李娃家和李娃姨母家来回 路途上的一个交通工具,一个骑乘,没有特殊的文学意义在其中。 第四章 外来物象传入前后意义之转化及其规律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4 3.7、佛教物象在唐传奇文本中的意义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形式、体裁、技巧与语言等, 也输入了新的‘血液’,有助于中国传统文学新局面的开创。” 3 另外,陈华文先 1(清)曹寅著《全唐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年,第 78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00 页。 3孙景尧著,《简明比较文学——”自我”和”他者”的认知之道》,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年,第 23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 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31 生曾论及:”文化在传播过程中常常出现文化增殖这种现象,所谓的文化增殖就 是当一个文化从一地传向另一地,一人传向另一人时,人们除了按照这种文化 形态、内容进行传播之外,常常还加上自己对它的理解,掺进自己的是非、好 恶等等价值观念,从而使原来的文化形态,尤其是文化内容附加值大大地增加。” 1 本节即对佛教物象在唐传奇文本中的意义作出研究。 一、寺庙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为了便于下文的研究,我们再次将唐传奇中有关于寺庙物象的文字列于下 文,其他类物象皆是如此,不再赘述: (1)《任氏传》:”崟曰:‘昨日寒食,与二三子游于千福寺,见刁将军缅张 乐于殿堂??’”(沈既济) 2 (2)《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数日,遇盂兰大会,从驾同泰寺。录 示史官姚訾并诸学官,详议数月,无能知者。”(李吉甫) 3 (3)《柳氏传》:”天宝末,盗覆二京,士女奔骇。柳氏以艳独异,且惧不 免,乃剪发毁形,寄迹法灵寺。”(许尧佐) 4 (4)《南柯太守传》:”复有一女谓生曰:‘昨上巳日,吾从灵芝夫人过禅智 寺,于天竺院观右延舞婆罗门??又七月十六日,吾于孝感寺侍上真子,听契 玄法师讲《观音经》。吾于讲下舍金凤钗两只,上真子舍水犀合子一枚。”(李 公佐) 5 (5)《谢小娥传》:”因流转乞食至上元县,依妙果寺尼净悟之室??至元 和八年春,余罢江西从事,扁舟东下,淹泊建业,登瓦官寺阁??十三年四月, 始受具戒于泗州开元寺,竟以小娥为法号,不忘本也??其年夏月,余始归长 安,途径泗滨,过善义寺,谒大德尼令。操戒新见者数十,净发鲜帔,威仪雍 容,列侍师之左右。”(李公佐) 6 (6)《长恨传》:”元和元年冬十二月,太原白乐天自校 书郎尉于盩厔,鸿 与琅邪王质夫家于是邑,暇日相携游仙游寺,话及此事,相与感叹。”(陈鸿) 1陈华文著,《文化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年,第 172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38 页。 3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43 页。 4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48 页。 5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83 页。 6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93、95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2 1 (7)《东城老父传》:”昌变姓名,依于佛舍,除地击钟,施力于佛??明 日,复出长安南门,道见妻儿于招国里,菜色黯焉。儿荷薪,妻负故絮,昌聚 哭,诀于道。遂长逝息长安佛寺,学大师佛旨。大历元年,依资圣寺大德僧运 平住东市海池,立陀罗尼石幢??服礼毕,奉舍利塔与长安东门外镇国寺东偏, 手植松柏百株??顺宗在东宫,舍钱三十万,为昌立大师影堂及斋舍??”(陈 鸿) 2 (8)《开元升平源》:”又曰:‘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上皇造金仙 玉真观,皆废钜百万,耗蠹生灵。凡寺观宫殿,臣请止绝建造,可乎?’上曰: ‘朕每睹之,心即不安,而况敢为者哉!’”(吴兢) 3 (9)《三梦记》:”未及家十余里,适有佛堂院,路出其侧??诣慈恩佛舍, 偏历僧院,淹留移时??窦梦至华岳祠,见一女巫,黑而长,青裙素襦,迎路 拜揖,请为之祝神。”(白行简) 4 (10)《东阳夜怪录》:”去驿不三四里,有下坞,林月依微,略辨佛庙??” (佚名) 5 (11)《霍小玉传》:”生与同辈五六人诣崇敬寺玩牡丹花,步于西廊,递吟 诗句。”(蒋防) 6 那么,唐传奇中所出 现的寺庙物象,是否都具备文学意义呢?具备文学意 义的那些物象,是否一如上文所述,是突出了寺庙的传授教义之功能呢? 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不具备文学意义的寺庙物象排除掉,以便于继续地 探讨和研究。(1)中的千福寺,(2)中的同泰寺,(5)中的瓦官寺,都不具备 文学上的意义,其他的寺庙物象具备的文学意义下文将一一论述。 我们先来详细说明如上的三个物象,为什么不具备文学上的意义: 《任氏传》中,任氏的一切生活所需都是韦崟所提供,而且韦崟对于任氏 照顾得也是无微不至,是既喜爱又敬重,饮食和起居也照顾得很周到,为了报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14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20 页。 3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25 页。 4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08、109 页。 5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76、180 页。 6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75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33 答韦崟,任氏承诺帮助韦崟得到他喜欢的女子,起初是帮助韦崟得到了卖衣服 的张十五娘,因为其”肌体凝洁”,几个月后,韦崟因为厌倦了张十五娘,两人 便分手了,这时,任氏又要帮韦崟追求他喜爱的女子,并说”市人易致”,愿意 帮助韦崟寻得”幽绝之难谋者”,韦崟便告诉任氏:在寒食节,他与两三个朋友 一起游览千福寺时,看见刁缅将军在寺内大殿设下法乐,而在乐队之中一个吹 笙的女子,他非常喜欢??在这里,千福寺是韦崟遇到这个吹笙的 女子即”宠 奴”的地方,并让任氏帮助自己牵线搭桥。就文学意义而言,”任氏先后为韦崟 引致十五娘、智取刁将军宠奴,这一些与冶游生活相关的场景,人物的性格也 在这些场景的展现中得到初步的塑造。” 1 但千福寺仅仅是韦崟一个艳遇的发生 地,所以,没有什么文学意义。 《编次郑钦悦辨大同古铭论》中,任升之写信给右补阙一封信,在信中, 任升之告诉他,自己的五世先祖曾在梁朝为官,官至太常,任职于南阳王麾下 时,在钟山悬崖绝壁下一座废弃的古墓里,意外遇得一个无名氏的墓志铭,几 天后,即是盂兰大会,因为在这天要陪梁武帝到同泰寺去,先祖便把铭文抄录 下来,盂兰大会那天拿给当时的史官姚訾和一些学识渊博的学官看,几个月过 去了,结果无人破解此墓志铭。意外遇得墓志铭,却不知铭文什么意思,然后 作者说道,任升之的先祖把铭文抄录下来,在盂兰大会这天拿给大臣们看,这 里的同泰寺是任升之的先祖陪同梁武帝去参加佛教的传统节日盂兰大会的地 方,也是任升之的先祖在盂兰大会将抄录的墓志铭拿给众大臣看的地方,只是 一个文本中客观的佛教寺庙物象,没有被赋予任何的文学意义。 《谢小娥传》中,谢小娥的父亲,丈夫以及其他家人遇难之后,小娥侥幸 获救,辗转漂泊,小娥最终寄身到妙果寺的净悟尼姑那里。之后作者叙述道, 小娥的父亲以及丈夫托梦给自己,说出了杀死全家的仇人的名字,杀死父亲的 仇人是”车中猴,门东草”,杀死丈夫的仇人是”禾中走,一日夫”。这时,作 者写道:自己在唐宪宗元和八年春天的时候,被免去江西从事的职务,到了建 业,作者停下来,游览瓦官寺。在瓦官寺中,作者为小娥解出了小娥的父亲和 丈夫给她说出的仇家的名字。这里,瓦 官寺是作者到了建业的时候停下来游览 的一个寺庙——”登瓦官寺阁”,也是在这里,作者为小娥解出了小娥的父亲和 1李建国著,《唐宋传奇品读辞典》,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 年,第 175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4 丈夫给她出的关于仇家名字的字谜。可以看出,瓦官寺仅仅是作为一个客观的 物象存在于文本中,作者在瓦官寺这个物象上,没有加以其他的主观意义,即 是说,瓦官寺这个物象,在这则传奇之中,没有文学意义。 作为具有文学意义的寺庙物象,大体可以分为四类: (一)安身立命之所的寺庙 《柳氏传》中,昌黎人士韩翊善于作诗,很有才华,但生活很贫困,他的 一个朋友李公子生活富足,为人仗义疏财。李公子有一个爱妾,叫做柳氏,美 丽、能言善辩且善于作诗。李公子为自己的爱妾柳氏买了一处住宅,并把韩翊 安排在了柳氏所居住的住宅附近。就是这样,柳氏有机会见到了韩翊。在自己 的婢女面前,柳氏难掩自己对韩翊的欣赏和爱慕之心,称韩翊绝对不可能是永 远寄人篱下的人。这话传到了李公子的耳朵之中,本来李公子就已经对韩翊的 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大力相助,毫不吝啬;当李公子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 他便安排了一个酒席,在酒席上,李公子将柳氏许配给了韩翊。后来,韩翊外 出回到父母的家中等待官府的召用,而柳氏一个人独守着他们二人的家。天宝 末年,安史之乱爆发了。美丽的女子柳氏因为安史之乱,”以艳独异,且惧不免”, 于是”寄迹法灵寺”。可以看出,在这里,因为战乱的关系,柳氏担心因为自己 容貌出众,遭到伤害,而韩翊又不在家,”家无男主”,这个时候,她选择了”寄 迹法灵寺”,法灵寺就 是柳氏避难和安身的场所,成了安身立命之地。在这则传 奇中,”天宝末,盗覆二京,士女奔骇。柳氏以艳独异,且惧不免,乃剪发毁形, 寄迹法灵寺。” 1 小娥有家却不能回,作者也通过寺庙,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动荡 的社会,她和韩翊爱情与生活的波折,不能说与此无关。在这里,寺庙是带有 对于社会的贬义而出现的。 《谢小娥传》中,小娥因父亲及丈夫被杀,财物被抢,自己也受伤,漂流 水中,被他人所救,”因流转乞食至上元县,依妙果寺尼净悟之室” 2 ,在这里, 妙果寺成了无家可归的小娥的暂住和依靠之地。后来,小娥得到李判官的帮助, 破解了父亲和丈夫在梦里给自己出的字谜,得出自己的仇人就是申兰和申春。 之后,小娥女扮男装,游走于江湖,给别人家里做佣人。一年多后,小娥来到 了浔阳郡,一家人门前贴着招佣人的招贴,小娥走进去一打听,原来是自己的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48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93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35 仇家申兰的宅院。在被申兰招下做佣人之后,小娥得知申春就住在长江北岸的 独树浦,并且和申兰来往十分密切。在申兰家里,小娥一直伺机报仇。终于有 一天,申春带着鲤鱼和酒来到了申兰家。那天晚上,申春大醉不醒,醉倒在屋 子里,申兰醉倒在院子里,小娥把申春锁在屋子里,拿刀割下申兰的头,然后 喊人抓起来申春。而小娥因为浔阳太守张公请求表彰小娥的奏报,被免去了死 罪。”一切看破红尘的人在还没有别的办法超凡脱俗以前,唯一的,可以表示他 们不同凡响的方式就是离群索居地隐于某个风景秀丽的 圣地,然后道法自然, 获得解脱。” 1 小娥报得深仇大恨,手刃仇人,便毅然决然剪去头发,穿上粗布 衣,到牛头山拜尼姑释将法师为师,专心修行,冒着雨水打柴,冒着酷寒舂米。 最终,小娥在泗州开元寺受戒,后来,当”我”返回长安,因为路过泗水一带, 便顺便拜访善义寺的尼姑释令法师,”我”在这里才得知小娥此时正在善义寺出 家。在这则传奇之中,开元寺和善义寺成了看破红尘之后的落脚地。 《东城老父传》中,贾昌以擅长斗鸡而得宠于唐玄宗,之后青云直上,得 到了莫大的礼遇。时人以艳羡的口吻传诵着:”生儿不用识文字,斗鸡走马胜读 书。贾家小儿年十三,富贵荣华代不如。” 2 贾昌在骊山独领风骚、技压群雄的 场面以及唐玄宗为其娶妻、夫妇二人席宠于宫廷是贾昌得宠的最高潮。安史之 乱爆发后,安禄山在长安、洛阳两地悬赏千金,寻找贾昌。贾昌因为不愿应召 出山而变姓名,辗转于各个寺庙之间,在这里,佛庙,长安佛寺,资圣寺,镇 国寺等一系列寺庙成了贾昌的避世保身之所。表面上,贾昌遁身佛门,是因为 他看破了红尘;实质上,更深层的原因是其深深的自责。作者在写贾昌夫妇盛 极一时之后,紧接着写道:”上生于乙酉鸡辰,使人朝服斗鸡,兆乱于太平矣。 上心不悟。” 3 表面看来作者将安史之乱归因于谶纬预兆,进一步讲则是由于斗 鸡之类的淫乐活动,致使君王荒政误国。在作者向贾昌问及”开元之理乱”时, 他说:”老人少时,以斗鸡求媚于上。上倡优畜之,家于外宫,安足以知朝廷之 事。” 4 值得注意的是与寺庙相关的影堂成了供奉僧运平大师的地方,而影堂本 来是佛教徒供奉释迦摩尼的地方,寺庙及其相关的建筑改变了原有的意义,经 过改造,具有了中国化的宗教含义。 1段玉明著, 《中国寺庙文化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390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18 页。 3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19 页。 4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121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6 (二)奇闻异象的寺庙 《南柯太守传》中,主人公淳于棼一次在他家门前的古槐下喝醉酒之后, 被他的两个酒友搀扶到屋外的庑廊下休息,迷迷糊糊中,淳于棼进入了梦乡?? 淳于棼被两个紫衣使者带走,通过古槐树下面的一个洞穴,来到了一个陌生的 国度——槐安国,在这里,淳于棼被槐安国王招为女婿,即日完婚,当天晚上, 在宫里,美丽的女子们争先恐后地和淳于棼狎昵,其中一个女子对淳于棼讲起 了之前两人的相见之缘,提到了两人之前的相遇就是在禅智寺和孝感寺,此女 子是神怪之人,这个女子出现的地点也是在这两个寺庙,以及其他的一些神异 之事,也是发生在这两个寺庙之中,这两寺便成为了神怪奇异出现的地方。 《三梦记》中,这个故事讲述了一系列奇异的现象,而这些现象发生在”佛 堂院”、”慈恩佛舍”、”华岳祠”,在这里,寺庙又成了一系列奇异的现象发生的 场所,被赋予了奇幻的色彩。 《东阳夜怪录》中,成自虚夜宿于”佛庙”,遇到了诸多人等,并与之交谈, 天亮一声钟响,与自己交谈的那些人突然不见了,成自虚意识到自己遇到了怪 异的东西,想找出来,最终才发现这些人原来是诸如黑驴,老鸡之类的东西。 寺庙成了各种奇闻异象的发生之地。 (三)文人雅士游览之地的寺庙 “我们看到的常常不是在寺庙中举 行宗教活动,而是从事文化活动。当时 的文人学子前往寺庙常常不是为了宗教的需要,而是为了赏花会友、消闲度时。” 1 《长恨传》中,白居易携友游览仙游寺,在这里,仙游寺成了文人雅士的 游览之地,与文人的清心寡欲,超凡脱俗的品格相合。 《霍小玉传》中,李益与同辈五六人,到崇敬寺赏牡丹,散步,吟诗作曲。 这里,寺庙成了文人雅士休闲,游玩之地,成了高雅的文人的光顾之地。 (四)被敌视的寺庙 《开元升平源》中,姚元崇在唐睿宗时因为触怒太平公主而被贬为申州刺 史,然而,因为这件事,唐玄宗却很器重他。唐玄宗即位后,有心要任用姚元 崇做宰相,于是,先调姚元崇做同州刺史。又一次,玄宗到渭河边打猎,在行 1段玉明著,《中国寺庙文化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第 394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37 宫召见姚元崇,在行宫里,唐玄宗要求姚元崇到宰相队伍里伴驾,和他聊一些 事务,姚元崇奏报唐玄宗,称自己官职低下,不应该在宰相的行列里,于是, 玄宗命他做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而这时,姚元崇并无答谢。玄宗因此十分惊 讶。在休息的时候,玄宗赐宰相大人们侍坐,姚元崇上前奏报,称自己被赐予 辅弼之任却没有答谢是因为有十件事情奏明玄宗,如果玄宗不予采纳,他将不 敢接受这个官职。在姚元崇奏报的十件事情之中,其中有一个建议,谈到了寺 庙:太上皇(睿宗李旦)造金仙玉真观,太后造福先寺,中宗造圣善寺,于是 姚元崇请求玄宗诏告天下,禁止建造寺观宫殿。而唐玄宗对于福先寺和圣善寺 的态度是”朕每睹之,心即不安”。寺庙成了令人不安甚至是敌视的对象,因为 其”皆废钜百万,耗蠹生灵”。 《开 源升平源》描写玄宗朝事,而这则传奇的作者吴兢死于 749 年,此传 奇当写于玄宗朝。唐玄宗时,批判造佛造寺,”玄宗接纳姚崇的,于开元二 年(714)正月丙寅七日,首先下令检括僧尼,让一万两千多人,或称两万多人 的伪滥僧还俗。接着在第二年二月丁未十九日,又发布了‘禁创造寺观诏’?? 随后在七月,下发了两个关于整顿佛教的诏敕。” 1 此则传奇中对于寺庙的敌视 情绪,不能说与此无关。 二、天界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天界的物象有: 《开河记》:”我是大金仙,死来一千年。数满一千年,背下有流泉。得逢 麻叔谋,葬我在高原。发长至泥丸。更候一千年,方登兜率天。” 2 “兜率天”,这个物象,出现在了《开河记》这一则传奇之中:麻叔谋作 为隋炀帝开凿运河的开河都护,负责运河的开凿,开河工程刚刚开始,开河的 民工便在一丈多深的地方发现了一座古墓,这座古墓有几间屋子那么大,宽敞 明亮,”漆灯晶煌,照耀如昼”。并且在墓室的正中间放置着一个灵棺。棺材里 面,死者就像一个大活人一样,白白胖胖,肌肤温润洁白如玉,头发很长,从 身体的前端一直到脚部,在脚上缠绕几圈又一直到后背才见到头发的发梢。此 时,已经足够引起读者的惊奇,更惊奇的还在这个墓室里面的墓志铭,墓志铭 1(日)砺波护著,韩昇编,韩昇、刘建英译,《隋唐佛教文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年,第 72 ——73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234 页。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8 是篆文,麻叔谋命人解读出了篆体的铭文,即是我们前文所提到的:”我是大金 仙,死来一千年。数满一千年,背下有流泉。得逢麻 叔谋,葬我在高原。发长 至泥丸,更候一千年,方登兜率天。” 1 墓室的死者已经死去足足一千年!并且 毫发无损!而且在死去之时已经预见到麻叔谋会找到他的墓室,而且准准确确 地说出麻叔谋的名字! 《开河记》是一则有着浪漫主义色彩的传奇,这则传奇之中,出现了很多 的奇异之事,麻叔谋发现这座古墓便是其中之一。墓室的主人是大金仙,预见 麻叔谋会发现他的墓穴,自称会上到兜率天。原本作为佛教的一个物象,在这 里被赋予了奇异和瑰丽的想象,为这则传奇奠定了”传奇”的色彩。在这里, 作者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作为意外发现之一的”大金仙”,会登上佛教天界之 一的”兜率天”,原本奇异的想象,因为兜率天,显得更加的瑰丽和奇异。 三、七宝物象在文本中的意义 关于七宝的物象有: 《开河记》:”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至大梁,又别加修饰,砌以七宝 金玉之类。” 2 《开河记》中,麻叔谋奉命将运河开通之后,隋炀帝又极尽奢侈,下诏命 江、淮各州制造龙舟。龙舟造好之后,沿着淮河进入汴渠,最后到了大梁,在 大梁,工匠又对龙舟大加装饰,饰以”七宝金玉”之类;并在民间征集”殿脚 女”,这些殿脚女和羊一起拉龙舟,龙舟上共有十条彩缆,每条彩缆用十名”殿 脚女”和十头羊来拉,然后在运河的两旁栽上柳树。 骄奢淫逸而亡国的隋炀帝为了个人的一己之私,极尽奢侈,开了运河,又 造龙舟,征集殿脚女去为他拉龙舟。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装饰龙舟的时候, 用的是七宝。在这里,七宝成了华丽和豪奢的象征。本来已经极尽奢侈的运河 和龙舟,因为七宝的点缀,让人觉得倍加奢侈,可能是因为七宝是来自异域的 一个概念和词汇,唐代人对它充满了期待和向往,还有幻想,并认为七宝是奢 侈 的、贵重的,所以作者选择了”七宝”作为装饰龙舟的物象,并赋予它极具 个性的意义:七宝在这里成了极尽奢侈的象征,并带有作者强烈贬斥隋炀帝的 感情色彩,这样一来,更加突显了隋炀帝的骄奢淫逸,使本来已经出色的对于 1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234 页。 2鲁迅著,《唐宋传奇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6 年,第 242 页。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三章外来物象传入时之文化意义及其在唐传奇文本中之意义 39 隋炀帝修运河造龙舟的描写更加锦上添花。 4、研究目的 4.1、叙事教学的目的与原则 传统的教学方式占领教学领域多年,虽然其弊端日益显现,但并不能对传统 完全否定,只有继承传统教学方法的优点,才能不犯以往同样的错误。我们所说 的叙事教学不是对传统的完全颠覆,尤其是这种教学方法在我国还是新生事物, 所以我们只能把叙事教学作为一种对以往教学方法的补充,弥补以往教学方法的 不足,满足当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因而,叙事教学不是要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 的所有问题,而是有其自身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原则,下面将对这两个问题将分别 加以论述。 (一)叙事教学的目的 1.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质量 基础年级的学生都处于好奇心强、想象力旺盛、探索欲望强、交际愿望强烈 等等的年龄阶段,并且他们有较强的模仿能力以及探索新生事物的新鲜感,由此 可见,叙事教学正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些要求,符合学 生的身心特点。叙事教学主 要由故事构成,不但学生不能抵挡故事的吸引力,即使是教师也会被故事中的情 节牵引着,教师和学生共同向着既定的学习目标迈进,而故事完成的过程也是满 足学生好奇心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处于身心愉悦的学习情境中,故而故事本身 的趣味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有关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 成正比例关系,也有学者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感兴趣的知识学习 起来轻松自如,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相关知识,而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就只能 机械的学习,就是现在我们面临的”灌输”,学生成了学习的工具,两相比较, 有趣味性的课堂教学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叙事教学就是一种饱含趣味性的教学方 法,它可以做到”寓教于乐”,提高教学质量及课堂教学效率。 2.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目前,”减负”口号提的愈加响亮,然而,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学生的书包 却并没有减轻。究其原因,就是教学仍然使用”题海战术”,要求学生不断的做 4.2、相互毁谤以达政治目的 在唐传奇中,有这样一类作品值得我们注意:文中的主人公通常是当朝代的 政界人物,但这些人物的形象一般说来却是负面的。如果真的相信了文中所说, 那无疑会对此人产生极坏的影响,甚者可能会引来杀身之祸。但经过考证,或者 说当时一些明事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其实确无其事。由此说来,此类作品的 作者在创作时,动机是不单纯的,应该是出于某种目的而进行毁谤。举几例为证: 34 3.2.1《补江总白 猿传》 这篇传奇的作者,从古至今已经有不少人对此进行过推论,卞孝萱对各种考 证进行了一下整合,得出:”《补江总白猿传》是‘恶询者’、‘忌者’所作,这个 意见是一致的,也是正确的,但此人是谁?欧阳询何以遭人‘恶’、‘忌’,‘致此 无妄之谤’?尚未有答案。”91作品讲的是梁副将欧阳纥的妻子被白猿掳走,欧阳 纥历尽艰险将妻救出,后来妻子生下一子貌似猿,取名为欧阳询。 《直斋书录解题传》云:”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类弥猿,盖尝与长孙无 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92欧阳询是唐初的一个名臣。唐 代关于他的体貌酷似猿猴的记载非常多,比如《隋唐嘉话》卷中提到:”太宗宴 近臣,戏以嘲谑,赵公无忌嘲欧阳率更曰:‘耸髀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 阁上,画此一猕猴?’询应声曰:‘缩头连背暖,俒裆畏肚寒。只由心混混,所 以面团团。’帝改容曰:‘欧阳询岂不畏皇后闻?’赵公,后之兄也。”93《白猿传》 显然是在欧阳询传说的基础上,利用志怪形式进行了再创作。把志怪故事与具体 人事相连结,便产生了现实作用。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指出:”是知 小说以施诬蔑之风,其由来亦颇古矣。”94 至于为什么会有人写文章毁谤欧阳询,一种说法就是唐武德时期,欧阳询奉 命撰、书”开元通宝”的钱文,还主编《艺文类聚》,且修陈史,这三件事足以 反映出他的红极一时,这必然会遭到争名夺利者的嫉妒,于是此文产生。但是由 于高祖对欧阳询的亲信,作者还不敢冒险公开自己的姓名,因而我们至今也不知 道此文作者为谁。 3.2.2《霍小玉传》 作者蒋防,此文讲述的是李益看中沦落为娼妓的霍小玉,两年之后,李益要 做官,承诺对小玉不离不弃,离开后却还是将其 抛弃。一位侠客抱不平,将其拖 至小玉住处,小玉发誓报复,怀恨身亡。后来李益妻妾都遭到李益的怀疑,终日 不安,负心汉遭到了报应。 这篇传奇是朋党之争的产物。首先我们理一下其中的朋党关系:元稹、李绅 属于李德裕集团,而令狐楚、李益属于李逢吉集团及李宗闵、牛僧孺集团。(关 于”牛李党争”后文会详细论述) “元和末、长庆初,元稹、李绅借令狐楚贬 35 谪在外、李益孤立无援的机会,排挤李益,是可能的。采取什么方法呢?用文艺 作品,攻击李益‘重色’而又‘负心’,使他声名狼藉,不就是一种巧妙的方法 吗?与元稹、李绅关系密切的蒋防,承担起这一任务。”95蒋防笔下的李益,由于 “重色”,竟与同姓的”霍王小女”同居并”盟约”;又是因为”负心”,他竟然 撕毁”盟约”,抛弃霍小玉,使她”饮恨而终”。灵魂这样丑恶的李益,能不受到 人们的唾骂吗? 然而这也是一个捏造的故事,毫无根据。当时李翱曾写过一篇文章:”近见 当使采石副使刘侍御说,朝廷公议,皆云:李尚书性猜忌,甚于李益,而出其 妻, 即性猜忌,不甚于河南李少尹详矣。”(《论故度支李尚书事状》)文中的 “李尚书”是李元素,河南府少尹就是李益。两《唐书》中都提到”然少有痴病, 而多猜忌,防闲妻妾,过为苛酷,而有散灰扃户之谭闻于时,故时谓妒痴为‘李 益疾’。”96可见根据时人和后世的记载,都只说到李益”猜忌”,并没有重色、负 心之事。但是《霍小玉传》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打击李益的作用:长庆年间, 李益从右散骑常侍降为太子宾客。这一仕途上的挫折,或许与《霍小玉传》对他 的攻击有关吧。 3.2.3《周秦行纪》、《上清传》等 唐代中后期政治上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党争不断,其中以”牛李党争”最为 严重。《中国小说史 略》中有这样的记载:”牛僧孺在朝,与李德裕各立门户,为 党争,以其好作小说,李之门客遂托僧孺名撰《周秦行纪》以诬之。”97由此看来, 唐传奇成了党派之间相互攻击的政治舆论工具,并借此互相攻击,互相毁谤,促 成奇特的谤书现象;同时这些传奇作者之间也自然而然的分属于不同的党派关 系。属于牛党的主要有卢言《卢氏杂说》;属于李党的主要有李德裕门人韦瓘的 《周秦行纪》、刘轲的《牛羊日历》、皇甫松的《续牛羊日历》、无名氏的《珍珠 叙录》和《玉泉子》等。 具体来看:《周秦行纪》伪造牛僧孺所作,说他在贞元年间进士落第,在回 乡的路上误入了汉文帝母亲薄太后庙,与戚夫人、杨玉环、石崇的爱妾绿珠等人 花天酒地,并且以昭君侍寝。文中将唐德宗称为”沈婆儿”,这无疑是大不敬, 其用心之歹毒昭然可见。幸好皇帝并没有轻信,而是”览之,笑日:‘此必假名, 僧孺是贞元中进土,岂敢呼德宗为沈婆儿也。’事遂寝。”98 在这之前署名刘珂的《牛羊日历》也是以攻击牛僧孺为主,说他与杨承和勾 36 结,与王守澄敌对;《周秦行纪》之后,又有《续牛羊日历》,该文通过沈后不幸 两度失身于胡人,以此来影射牛僧孺的父亲死后寡母改嫁这一事件 类似毁谤 的传奇还有很多,像上文中提到的《霍小玉传》以及接下来要讲的《上清传》都 是牛李党争的产物,这些思想及行为便构成了一部分作家的创作动机。 《上清传》作者柳珵,处于唐德宗时期,时值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统 治阶级内部矛盾非常尖锐。该传奇正是以窦参与陆贽的矛盾为背景展开,讲述了 窦参的一个名叫上清的婢女为主沉冤昭雪的故事。文中提到陆贽因为想要争夺窦 参的宰相之位,就派人夜里藏在窦参家的树上, 被发现后述说家里穷,办不起丧 礼,希望窦参能周济一下。后又诬告窦参私自养侠行刺以至窦参被贬,又被刺死。 上清被没收到宫中伺候皇上时,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皇上,窦参的冤案得以 昭雪。 卞孝萱先生在《唐传奇新探》中推断出,这篇文章是作者柳珵奉世交李德裕 之命而杜撰,目的就是污蔑陆贽,为窦参翻案。但这是不近人情的:”信如此说, 则参为人所劫,德宗岂得反云‘蓄养侠刺’!况陆贽贤相,安肯为此!就使欲陷参, 其术固多,岂肯为此儿戏!全不近人情。今不取。”99不过虽然作者把传奇当成了 攻击政敌的工具,但在客观上也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统治阶级的内部矛 盾以及少数人的专权,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5、国内外研究现状 5.1、国内外报纸民生新闻叙事研究现状 随着叙事学的发展,现在,运用叙事理 论研究新闻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尤其是随着后经典叙事理论的兴盛,国 外一些学者把新闻叙述与社会语境相联系,强调新闻意义的建构。如荷兰学者 樊 迪克的著作《作为话语的新闻》,不仅将报纸新闻文本作了系统的话语分析, 提出”文本宏观结构”、”新闻图式”等新概念,还系统地关注了新闻制作的意 识形态影响。目前,对新闻进行意识形态和话语学等的研究兴趣,在西方学术界 正日益高涨。 对于新闻叙事学的研究,国内关注的学者较少,论文方面有黄挺的《学好新 闻叙事学》(《军事记者》2003年第1期)、何纯的《关于新闻叙事学研究的构想》 (《湘潭大 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4期)、蔡之国的《新闻叙事学 刍议》(《青年记者》2005年第10期)、齐爱军的《关于新闻叙事学理论框架的 思考》(《现代传播》2006年第4期)等,专著方面有曾庆香的《新闻叙事学》(中 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5年版)和何纯的《新闻叙事学》(岳麓书社,2006年版), 几位学者结合中外”叙事学”、”叙述学”的有关理论,初步搭建起了新闻叙事 学的研究框架。 2002年《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引发了电视民生新闻潮的兴起,学术界、 2 理论界对民生新闻的研究也是逐渐增多了。先是对民生新闻的背景、特征、涵义 及本质的探讨,如对民生新闻的界定有”新闻样式”说(李舒《”民生新闻”现 象探析》),”新闻体裁”说(路璐《解析电视民生新闻的资源优势》),”社 会新闻范畴”说(程前《望诊电视民生新闻》)。目前,趋于认同的是”价值取 向”说,此观点认为”民生新闻体现的是一种针对新闻媒介和记者的实践活动的 价值取向”(陆晔等《从”民生新闻”开始—— 与地方电视新闻发展前 瞻》)。同时,对民生新闻中出现的”媚俗化、平庸化、娱乐化、同质化”等现象 进行研究的如王猛的《避免电视”民生新闻”误区》等,把”民生新闻”与”公 共新闻”等对比研究的如张恩超的《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等,还有谈到民生 新闻的发展与改革,从报纸、广播、网络角度,从传播学角度等方面解读、审视 民生新闻的更是层出不穷,一浪高过一浪。等等,不一而足。 从叙事学角度研究民生新闻的论文也日趋增多了起来,如《电视民生新闻文 本的叙事学分析》(何国平,《现代视听》2005年第6期)、《浅谈民生新闻的叙 事特征》(李峡,《新闻传播》2007年第3期)和《略论电视民生 新闻节目”亲民 化”的叙事误区及其改进》(赖微,《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等。 他们着重从民生新闻的文本、叙事特征和叙事角度等方面对民生新闻进行研究, 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等。这些研究对推动电视民生新闻的健康发展起到了 积极的作用。但是,结合叙事学理论研究报纸民生新闻的论文,据笔者有限的了 解,目前只发现了湖南大学2006年度张涛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报纸新闻叙事研 究》。该文借鉴西方叙事学的有关理论,采用符号分析、话语分析等科学方法对报 纸新闻叙事进行研究,论述了由叙事到新闻叙事,再到报纸新闻叙事的演变路径 。 5.2、景观叙事的研究现状 3.2.1 研究现状3.2.1 研究现状 由于叙事是一个极为广泛的概念,只要涉及到符号跟表达都可以称之为叙事。因此对 景观叙事的研究涵盖了从方法到内容的各个层面,每一个层面又都可以不断地细分。况且 因为笔者阅读数量的有限,实在难以对景观叙事的研究现状做出一个面面俱到的概述,而 只能就其几个方向做一种解释性的说明。 叙事手法的研究:此类研究主要借鉴了语言学的方法论,涉及”能指”跟”所指”,目 的在于揭示这两者是如何建立起对应关系的,这些关系可以被称之为修辞。例如典故、悖 论、隐喻、留白等。此外,叙事手法还包含了对叙事顺序的研究,如倒序、插叙、并序、 跳序等。 手法也涉及到叙事的策略。因为景观虽然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符号,但是它跟文字有着 本质的差别,首先景观的意义是不具备确定性的,对于 同一个符号,不同文化圈的人可能 具有完全相反的理解。并且这种理解甚至是不可译的。另外,景观是一个具有空间属性的 东西,对空间的体验有着跟文字和图像完全不同的阅读方式。因此景观叙事便要求专门的 策略,例如对光、影和时间性的把握等等。总之,景观叙事手法主要是针对景观这样自成 一体的符号系统,研究它是如何与意义建立起关系的。 叙事内容的研究:一般认为,景观叙事的目的在于唤起人们所共有的知识结构或情感 结构,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将景观完全看作一种历史符号。像后现代主义,通过对各种物 质成分的符号化,直接建立起能指和所指间的对应关系。这种所谓的对历史情境的叙事方 16 式目前仍然被很多设计师采用。除了这种表面化的历史叙事外,其还可以通过保留历史街 区、设立博物馆等来唤起人们对过去的回忆。 另外,叙事的内容还可以针对具体的场所或概念。比如天安门广场便属于一种英雄主 义或国家主义的叙事。此类叙事的特点是通过空间塑造,来形成某种精神氛围。该叙事的 目的是为了制造一系列的具体经验,它已经摆脱了景观所具有的符号价值,并形成了一套 属于空间本身的语言。这套语言更多地依靠身体的感知来获取特定的意义。 5.3、研究现状 纵观库切的全部作品,他喜欢让每部作品都变换叙述套路,体现出文本 的个体特色,在漫长的写作生涯中不断创新讲故事的方式。尤其在移民澳大 利亚后,他在叙事视角、文本格局等方面的改变越来越大,其研究价值也越 来越丰富。 目前,国内对库切的相关研究比较单一, 对其作品的研究情况非常局限, 不仅针对作品的研究大多拘泥于《耻》和《等待野蛮人》这两部代表作,使用的 理论也几乎都属于后殖民主义,例如文化身份、种族制度、自我和他者等,而对 《伊丽莎白 科斯特洛:八堂课》、《慢人》和《凶年纪事》这三部后期作品的 研究寥寥无几,对运用后经典叙事学的理论阐释库切叙事特性也缺乏著述。在学 术期刊网上鲜有关于《伊丽莎白 科斯特洛:八堂课》、《慢人》的文章,它们 都只从后殖民主义或者传统叙事学的角度进行阐释,毫不涉及读者反应和后经典 叙事学领域。学界对《凶年纪事》的学术研究更是一片空白,在笔者写作本文之 前尚未有相关专著或硕博论文。在中国期刊网上关于《凶年纪事》的文章仅有两 篇书评:许志强的《老年C先生与”小故事”写作——读库切新作 》,(发 表于《中国图书评论》2009年第3期)和陆建德的《碎片中的政治与性情——读库 切新作 》(发表于《书城》2008年第10期)。它们只侧重于评析作品语 言和人物,梳理情节结构,完全不进行文本的叙事学解读。 综上所述,要深入了解库切目前的作品风格和主题思想,就必须开发研究库 切的”晚年三部曲”的处女地。为了突破这种局面,我们必须利用兼具系统性和 综合性的先进理论。后经典叙事学的多学科复合性正适用于研究库切不断推陈出 新的叙事技巧,填补当前库切作品研究的空白。 ?申丹.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09-210 9 5.4、国内研究现状 有关佛教与中国文学的关系,一向是研究的热点。迄今为止,以”禅宗与 诗文”以及”佛教与变文”等方面的成果最多,而在”佛教与古代小说”研究 领域,则专著甚少,仅仅见到《佛教文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释永祥,台湾佛 光出版社,1990)一书。至于对”佛教与唐传奇”之间关系的论述,只是散见 于某些论著之中,而且往往是东鳞西爪,极少有人做专门性的系统研究。鲁迅 的《中国小说史略》,张中行与孙昌武二人的同名著作《佛教与中国文学》等, 虽然从艺术、题材、思想等角度分析了佛教对中国小说的深远影响,并非常具 有启发意义,但也仅仅是其著作中的一部分,并未对佛教对唐传奇的影响作深 入的探讨。 单篇论文则以早期的陈寅J咯(基本都收在他的《金明馆丛稿二编}),上海古 籍出版社,1980)及季羡林(《印度文学在中国—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 三联书店,1982)等人的文章尤具影响力。20世纪下半叶,该领域中体现出新 方法、新模式的重要研究成果,也多是以单篇论文形式发表的。其中蒋述卓、 陈洪、孙逊、王立诸人的系列论文引人注目。硕博论文主要有四川大学秦丙坤 的《法华宗与隋唐文学》、上海师范大学俞晓红的《佛教与唐代白话文小说》 等,论述内容均为佛教对隋唐时期的诗歌与白话小说的影响。辽宁师范大学黄 艳燕的《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安徽大学范玉洁的《论唐人传奇之创 新》等,也仅仅是从某一角度论述佛教对唐传奇的影响。 综观国内学术界对佛教与中国小说乃至唐传奇关系的探讨,都是从古代文 学的角度进行的,虽有学者对佛教美学作了可贵的探索,但并未涉及佛教美学 论佛教美学对中国小说的影响 与唐传奇之间的关系,更未注意到 佛教在美学领域对唐传奇的影响。 5.5、唐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唐传奇中以女性为题材作品的研究成果颇多。通过在中国知网上查阅到的 85 篇期刊、近 20 篇论文以及相关书籍,笔者发现:国内对唐传奇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 在女性研究、作品中所展示的门阀观念和宗法制度研究、作品在时间纵向发展的脉络中 所处的地位作用等方面。 学者关注唐传奇中女性形象是从上世纪 30 年代开始,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女性的 爱情、婚姻、命运、地位以及由此所体现的社会、历史文化意义。上世纪 80 年代以后 学者专门针对女性形象进行了大量学术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尤其是台湾地区更是涌现 出可观的唐传奇研究队伍和大批角度新颖的优秀论文著作。 总结国内的研究现状,我们会看到学者有的尝试用自在的人性需求作参照,否定儒 学加于女性的约束和被动:如白军方《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就通过论述唐传奇中女性 形象的特点和生活层次,说明传奇一反志怪小说对女性的纯幻想的构思,对女性形象进 行了重塑,同时也指出传奇悲剧的必然性;也有的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女性形象的分 类上:如高爽就在其硕士论文中就借助分类形象表达了女权主义思想。 1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8 年 1 月第 44 页。 5.6、研究现状分析 对唐传奇的研究颇多,但专门去系统的对比唐传奇和元杂剧,特别是针对二 者在婚姻爱情剧方面的契合的论著较少。现今的研究论著主要归类为以下几个方 面: 1、对唐传奇或元杂剧内容的研究 有些学者只是分别就二者的模式、题材类型、叙事特色进行论述,他们都只 是片断地简略地述写,并没有历史地系统地论述。 2、对典型作品的研究 纵观对两代剧的研究,很多学者都将这些爱情婚姻体裁的戏剧分为不同的类 型,并对符合这些类型的戏剧对号入座,从而对具体的作品进行分析,这类论著 都是细小的微观的研究,缺少宏观的整体的把握。 3、对两代爱情剧中男女主人公身份、社会地位和性格的研究 由于在唐传奇和元代爱情剧中,男女双方的地位、在爱情婚姻的主动权,在 反抗外力上的阻挠以及争取婚姻自主的斗争中,所表现出的性格和精神是大不一 样的。因此很多学者将触角放在了人物的研究上,一些是单纯的对唐传奇或者元 杂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剖析,尤其是女性形象,还有一些是对两代男女主人公性 格的变化的研究。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 3 4、从文学和文化结合的角度对戏曲中所反映的民俗文化的研究 从剧作家笔下可以触摸到当时朝代民俗文化的脉络,而这些作品也为我们研 究民俗文化提供了一条捷径,为保留了民俗文化提供了一笔重大的财富,所以值 得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关于这方面的著作较多,内容比较全面丰富。涉及到了 婚恋观、节日择偶习俗以及婚姻习俗等方面。 6、研究方法、思路 6.1、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本论文涉及到技术理论、游戏理论、文学、心理学方面的内容,因此首先 需要阅读相关文献,进行全面学习;此外,多人角色游戏作为一类具有鲜明特 色的游戏,需要进行对游戏的亲身体验、分析、研究,从感性方面获得其游戏 方式、特征及玩家体验。进而总结出多人角色游戏交互叙事的构成元素、实现 策略和对游戏体验的增强,形成理论化的依据,进一步进行深化和提高。 论文撰写过程中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归纳法、举例论证法、比较论证法 和理论论证相结合的方法展开研究。第一部分通过搜集大量多人角色游戏的资 料,运用归纳法和理论论证方法得出多人角色游戏交互叙事的基础及构成;第 二部分通过举例论证法、比较论证法和理论论证相结合的方法阐释多人角色游 戏交互叙事的三大实现策略;第三部分通过调查问卷法、比较论证法、举例论 证法和理论论证相结合的方法论证多人角色游戏交互叙事为玩家带来怎样不同 于以往角色游戏的新的玩家体验。 最后,为检验以上理论论述成果的准确性,需要回到多人角色游戏素材和 理论体系中,把从以上两部分得到的理论依据重新进行检验,对出现的偏差和 错误进行修正,力求保证理论论证和实例分析的一致性和准确性。论文的研究 方法和思路如图 1-2 所示。 图 1-2 研究方法和思路 哈尔滨工业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论文 - 8 - 第 2 章 多人角色游戏交互叙事的基础及构成 多人角色游戏自产生之日起就吸引了大量游戏玩家,在游戏市场上取得了 巨大成功,这得益于交互叙事这一游戏设计元素。交互叙事理论既属于计算机 交互技术范畴,又属于叙事 文本范畴,本章将从技术系统和文本理论两个方面, 着重探讨多人角色游戏交互叙事的基础及构成。 6.2、研究思路与方法 4.1 研究思路4.1 研究思路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理论与实践、时间与空间、整 体与部分 ?理论与实践:在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论问题的基础 上,结合普通教师的发展现状、需求,以一名初中数学优秀教师为范本进行 小样本的叙事研究,对其专业发展的历程进行展现和分析,为一线的普通数 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案例。同时,也用小样本的研究验证教师专 业发展的相关理论。 ?时间与空间:教师专业化的可持续发展是教师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和 基础。在不同阶段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不同的问题,需要不 同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从普通教师到优秀教师的过渡阶段面临 的问题出发,以叙事研究的方法为依据。从发展的角度探讨教师专业发展阶 段内、外环境存在的问题,并用变化和发展的策略来分析这一系列问题。 ?整体与部分:即从整体上探讨现行教师专业发展及其研究所面临的主 要问题,又从教师专业发展及其不同需求阶段入手,深入细致地探究小样本 的优秀教师发展的过程和规律,以及如何在现存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促进 模式的基础上提高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发展能动性的问题。 6.3、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本文的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文献综述为基础结合文本 进行分析。在文本分析中,既有数据的支撑,也能作思辨的推理。最后运用归纳 演绎法对分析结果进行总结,得出研究结论。按照以内容分析为主的方法,抽样 四年内的”科讯杯”纪录片作品共235个作品进行文本分析。运用调查法取得相 关材料作为研究的有力依据;采用实例分析法对多个实例进行分析,获得研究过 程中的第一手资料。搜集文献并整理—分析文献—理论阐述—提出问题一 一研究分析—得出结论。 本文的研究思路是,通过DV纪录片与大学生创作群体的双向研究,依据叙 事学的理论通过文献分析法对最新资料进行归类整理、做出逻辑判断。对大学生 DV纪录片所具有的特点进行分析,综合分析.目前”科讯杯”大学生DV纪录片 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大学生DV纪录片有效的发展策略。 6.4、研究方法和研究价值 1.3.1 研究方法1.3.1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首先,收集整理现存的唐传奇篇目。所据唐传奇选集主要有:汪辟疆校录《唐人小说》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年版)、鲁迅校录《唐宋传奇集》(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9 年版)、 吴志达主编《唐五代传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1997 年版)、李时人编校《全唐五代小说》 5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98 年版)、周绍良的《唐传奇笺证》(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唐传奇研究专著主要有:吴志达的《唐人传奇》(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 年版)、李宗为的 《唐人传奇》(中华书局 1985 年版);唐传奇 书目整理主要有:程毅中的《古小说简目》(中 华书局 1981 年版)、袁行霈、侯忠义主编的《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 年版)、侯忠义的《中国文言小说参考资料》(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5 年版)《中国文言小说 史稿》(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0 年版)、李剑国的《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3 年版)、宁稼雨的《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齐鲁书社 1996 年版)、程国赋《隋唐五 代小说研究资料》(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5 年版)。 其次,根据所收集的唐传奇篇目,梳理唐传奇在明代的流传状况。主要根据的材料有: 宋莉华的《明清时期的小说传播》(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 年版)、秦川的《中国古代 文言小说总集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 年版)、任明华的《中国小说选本研究》(博士 论文)。 最后,对散见于各选本中的唐传奇评点进行汇编和整理,列出明人评点唐传奇选本的 总目和篇目,尽可能完整地收集明代唐传奇评点的条目,对唐传奇评点进行汇编。在此基 础上,对评点文本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钩稽出明代唐传奇评点本形成的时间和流传的 区域,从中探求明代唐传奇评点兴盛的历史背景,探寻明唐传奇评点的价值。 二、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 谭帆在《中国小说评点研究》中对于评点的研究方法说道:”我们不能采用常规的以 文学或者文学批评为本位的研究方法,而应运用历史研究的方法,将其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加以探究,采用思想史、文化史和传播史等多种研究方法和研究视角,从发生、传播、接 受等角度全面梳理其历史文化价值。”[23]15对于评点的研究不能仅从文学批评的角度,而应 将其置身于更广阔的历史时空中,探求其价值。《明代唐传 奇评点研究》的研究横跨两个 时代,因此除了了解唐传奇产生和发展的概况之外,还要结合明代文学思潮和小说评点的 发展情况,将其置身与文学史、评点史、批评史、传播史等领域进行考察。 研究方法上,采用总体分析、要素分析、个案分析等,并辅以统计、列表等手段进行 研究。 6.5、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本论文主要通过阅读、统计不同版本的唐传奇选集,采用文献资料分析法、 比较研究法等并结合”诗笔”被提出的时代背景得出”诗笔”较为合理的解释。 尤其是对”诗笔”内涵较为重要的表现之一有关语辞层面骈体的运用,笔者采用 从史料入手探析,探寻支撑该论点的史实例证。 本论文的另一创新点就是对”诗笔”内涵文本层面的特征从体裁、出现方式、 作者来源、收录在《全唐诗》的情况以及与宋元话本中所嵌入的诗词歌赋进行比 较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且以表格的方式直观呈现,对唐传奇”诗笔”的内 涵、特征、原因、功用进行深入探析,力求对其有一个相对全面的把握。 6.6、研究方法、成果 1、研究方法: 找出权威的原文文本进行仔细阅读,遇到有缺字或缺文的地方注意结合上下 文猜测其中的意思。尽可能的充分理解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思,也要注意一些具 有代表性的细节之处。以科学的方法,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论文写作。在熟读 了每一篇需要研究的 佛经和唐传奇龙女故事之后,首先对每一篇作品尽可能的细 致分析,分别归纳总结各自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然后进行比较和综合,用事 实说话,将文本作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推论和猜测,最后得出中肯的结论。以图 8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书馆的相关参考书目为主要参考对象,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努力学习相关知 识,提高自己检索资料、选择资料、阅读材料、运用先分析后综合的方法,归纳 总结出自己对于这一课题的观点和看法。 2、预期的研究成果: 长期以来,许多前辈和研究者都热衷于探讨关于龙和龙女的故事,只是每个 人研究的角度和侧重点有所不同罢了。在前贤已有关于龙和龙女的论著中,总体 来说,龙和龙女的来源、龙女故事流变、龙女故事人物分析、龙在中国的特殊地 位和意义这四个方面的研究成果最为可观。对于我而言,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佛 教经文和唐宋传奇之后,我注意到了龙女这样一个半人半神的特殊角色。在她身 上集合了美丽女子和奇异神龙的共同特点。 在外形上,她的容貌、衣着、气质、谈吐都是无可挑剔的。在神力上,她常 常施展魔力来帮助穷人,惩罚仗势欺人的有钱人。让正义得到了伸张,让邪恶无 处可逃。这样一位极富正义感又有着倾国倾城容貌的奇女子谁人不爱?我也爱上 了这样一位神奇的龙女,是以打算以她作为我学习的主角,以汉译佛典和唐传奇 中的龙女故事为基本研究对象,写一篇合格的毕业论文。一切经验都来自于实践, 想要做好一篇论文,必须阅读大量相关的材料。对于我而言,汉译佛典和唐传奇 中所有的龙女故事都是我必须仔细阅读的对象。我打算用文学分析和比较文学的 方法来对这些故事进行一番深入细 致的探讨研究。我想了解龙女这种完美的人物 有着怎样的一种性格,她们是如何生活的,是如何面对困难的,又有着怎样的命 运? 毫无疑问的是,汉译佛典中的龙女故事在较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传奇龙女 故事的创作。然而这种影响又绝不是完全照搬,也不是全盘接受。而是由唐代文 人有选择性的进行了一番过滤和想象、美化之后产生的结果。汉译佛典影响了唐 传奇,反过来,唐传奇的作者们又受到了儒家、道家和佛教三家的共同影响,作 者将综合了的三教思想投影到自己的作品中去,使得此时的龙女故事也有了三种 各不相同的思想倾向。我希望弄清楚汉译佛典是如何影响唐传奇龙女故事的?或 者说弄清楚汉译佛典在哪些方面和细节影响了唐传奇龙女故事?我希望在论文 的写作过程中,逐步了解汉译佛典和唐传奇每一篇龙女故事所要表达的内容和思 想,分析每一篇作品中龙女的语言、个性和命运。总结出二者之间嬗变的原因和 9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影响,在探讨二者的区别和联系时表达自己的观点。 3、创新点: ?.我国本土的龙女故事从晋代干宝《搜神记》卷四《胡母班》?一文开始, 唐宋元明清五代均有数量不等、内容各异的龙女故事。本文仅仅只深入研究唐代 传奇这个小范围中的龙女故事,虽然将范围缩小到唐朝,但是必将深入细致的研 究这一时期龙女故事的全部内容,试图从这一个横切面去了解唐代龙女故事和汉 译佛典龙女故事的关联。 ?.我从这几个故事中,了解这类故事的基本内容和试图表达的思想观点, 解析龙女的艺术形象,探索汉译佛典龙女故事希望灌输给受众一种什么样的思想 观念,总结出佛教信众乃至广大向往佛教的百姓从中受 到的启示。他们所宣扬的 佛教观点和认识,以及某些和儒教如出一辙的诸如仁爱、行善积德、善恶有报之 类的观念。解读唐传奇承袭和发展汉译佛典中龙女故事的原因,同时也会给予汉 译佛典和唐传奇龙女故事所体现出来的不同思想以足够的关注。 ?.将佛经龙女故事和唐传奇龙女故事联系起来,分析这两种不同时代、不 同社会背景、不同作者、不同信仰的作家对于同样一类故事的创作和解读。其中 互相联系的地方甚多,然而在某些篇目中,却又十分明显的体现了各自的特色。 这就是佛教文化和儒家文化和而不同的地方,即看得出二者融合演变的痕迹,也 不难发现它们依旧保留着最能代表各自本质的东西。 10 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第一章汉译佛典和唐传奇中的龙女形象解析 第一章、汉译佛典和唐传奇中的龙女形象解析 7、相关技术 8、应用 8.1、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及应用 叙事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 一个是叙事结构的层面,研究的对象是叙述的性质、形式、功能等,着重研 究叙述的本质特征,考察叙事作品所具有的共同特征,试图归纳出叙述的能力。 另一个是叙述话语的层面,研究的是叙事文本中话语表现模式中的时序状况与事 件,集中于故事与叙述文本、叙述过程与叙述本文,以及故事与叙述过程之间可 能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考察时态、语式、语态等问题。 叙事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 文学 批评、影视批评等领域叙事学理论广泛应用。戴维 赫尔曼主编出版的《叙述学: 叙事分析的新视野》一书中说到”在互相渗透的年代里,单一的叙述学实际上已 经分支为多种叙述学;结构主义关于故事的理论构建发展成为叙事分析中的多重 模式。”过去单一的叙述学出现了诸如电影叙述学、音乐叙述学、社会叙述学、 女性主义叙述学、网络叙述学等分支,不仅丰富了叙述学,也增大了叙述学对现 6 第 2 章 我是谁——《新闻调查》节目概述 实生活的作用与贡献。 8.2、叙事设计的方法和应用 2.2.1 叙事的组成要素2.2.1 叙事的组成要素 叙事可以概括为三个要素:叙事者,媒介,接受者[16]。叙事设计思维志在信 息的传播,使叙述者把信息窗传播给接受者的过程,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扮演 了”叙事者”的角色,设计师对产品以及周围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组织,并建立一 种新的结构关系,以传达某种人文的内在意蕴,这一过程表现为对叙事对象和叙 述方式的选择,而产品的使用者则是叙事的”听众”(见图 2.1)。 12 图 2.1 叙事的组成要素与设计的对应关系 我们通常认为叙述性设计是一种流派或风格,事实上它是一种设计方法或者 说是设计思维模式,这种设计方法体现在设计的各个领域:舞台设计,展示设计, 景观设计的主题游园,博物馆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的研究,符号设计,广告设计, 服装设计等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建筑设计中,越来越多的人们也意识到建筑 同时也是一种表达的工具,西方建筑理论中,建筑师可以通过行的手段来体现”形 而上”的目的,这里”形” 的定义是对物质(包括材料,建造,结构,空间)的关注; “形而上”可以理解为对思维方式的研究,两者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产品设计 中,产品就成为设计师的语言,叙事性设计就成为设计师表达设计语言的一种手 段,而承载有”讲故事”这个特性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叙事性产品。 8.3、叙事学特征及其应用范围 叙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有其存在的价值和重要性,其自身的特征是区别于 以往其他学科或相似学科的基础和必要条件。 在叙事学产生之前,对文学文本占据统治地位的是以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 古希腊思想家发出的依靠”模仿”为根本原则的创作机制和理论体系,而叙事学作为有 反于传统叙述理论的地方首先在于,它否定了以内容”模仿”为主要原则的叙述原则, 而是提出了”关系论”。所谓关系论指的是叙事作品的产生不再是依靠对现实生活的模 仿和复制,它已经超越或脱离了现实生活,形成自身内在的、独立的规律和体系,而这 个体系就是叙事学。”关系论”重在说明叙事作品是叙事话语在一个特定的关系系统中 的配置与建构,它的意义并非现实生活的意义,而是通过叙事话语内在的体制重新建构 其自成规律的意义系统,而这种建构的意义与现实事物的本身意义无关。比如说,《大 红灯笼高高挂》中红色的运用重在突出其悲情色彩,只有在这个文本内部才具有这种意 义,而现实生活中的红色则可能是多种含义的,《大》通过在影视文本内部构建起这种 意义来完成影片整体内涵的表述。所以说,与传统叙述强调讲述了什么样的故事不同, 叙事学研究的是故 事讲述的一般规律,即语言,而非言语。 当代叙事学的第二大特征就是”本文论”。以往的叙述学理论将文学文本看成是创 作者个人意志的体现,作品是完全属于作者个人的,意义由个人创造,作品是作者个人 的本质体现。到了叙事学这里,由于叙事学重在分析文本,而非作者,因此叙事学抛开 了作者这一层面,完全将注意力转移到文本自身,探究文本自身规律,强调作品是叙事 规则的具体化操作,而非作者的本质性体现。也就是说,作者的创作离不开对叙事规则 的运用,后者对前者具有制约作用,作者的创作无论如何都要受到叙事规律的捆缚,反 过来也可以说,只要遵循了叙事规律任何人都可能成为文本的创作者。 传统的叙述和文学创作强调每个作品都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作品具有自身唯一性, 每位作者或作家都要为创作出独一无二的作品为目标和理想追求,保持文学的神圣地位 和高雅传统。当代叙事学的出现将这一理想彻底打破,它不再承认其独特性,而是将一 切作品都勾连在一起,强化了彼此的关联,而非独立。叙事学认为,任何作品都不是孤 立的单一文本,而是特定叙事系统中的产物,是叙事规则的具体运用和体现,因此提出 了叙事学的”互本文论”。这种互文性指的是每部作品之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即一 部作品其实是对另一部作品一定意义上的改写和重建,他们并非非此即彼的关系,同时 强调在文本生成的时候会出现”叙事偶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承认了叙事本身的多义 性。 当代叙事学也推翻了传统叙述理论将文本看做是意义自成体的观点,它认为作品的 5 意义不会在完成作品的那一刻自动生成,即不承认作品意义的先在性,这与传统的认为 作品自身是一个封闭 完整的系统背道而驰。传统文学理论认为,作品是作者个人意志和 本质的体现,作者创造了作品的意义和内涵,因此这种意义是事先被制定好的,读者无 权干涉和改变。当代叙事学则否定了这种认识,它认为作品的意义没有固化在作品之中, 而是在叙事接受、交流的过程中形成的,而且这种意义随着不同读者的阅读而产生不同 的意义,循环往复,没有终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种理论 的最好体现。 有关叙事学的应用范围可以从文本创作角度来看,一切需要文本的学科和领域皆会 涉及到叙事学,如文学创作、电视电视剧创作、电视节目制作、表演艺术、教育领域等 等都会有所涉及,随着社会发展,叙事学将日益发挥其巨大潜力,为更多学科和领域提 供智力支持和理论指导。
/
本文档为【浅论唐传奇的叙事特征】,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