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周瑜

2017-12-10 39页 doc 68KB 9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周瑜周瑜 个人简介 周瑜,东汉末年 东吴著名将领。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少年时即与孙 《三国志》11周瑜头像 坚之子 孙策交好,妻 小乔,有两子一女。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 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 巴丘(今 湖南省 岳阳市),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历史年表 熹平四年 175年 1岁 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 *初平元年 190年 16岁 周瑜从舒县到寿春,结交孙策;并将孙策...
周瑜
周瑜 个人简介 周瑜,东汉末年 东吴著名将领。出生于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少年时即与孙 《三国志》11周瑜头像 坚之子 孙策交好,妻 小乔,有两子一女。周瑜美姿容,精音律,多谋善断,精于军略,为人性度恢廓,雅量高致。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在 赤壁之战中打败曹军。后图进中原,不幸于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十二月病故于 巴丘(今 湖南省 岳阳市),英年早逝,年仅三十六岁。 历史年表 熹平四年 175年 1岁 周瑜出生于庐江郡舒县。 *初平元年 190年 16岁 周瑜从舒县到寿春,结交孙策;并将孙策一家接至舒县自己家中同住;周瑜与孙策 升堂拜母。 (按:三国志中记载,周瑜访孙策在其迁居舒城之前,孙策亦自述与周瑜有“总角之好”;儿童14岁以下为总角,故周瑜访孙策应在初平元年之前。) 初平二年 191年 17岁 孙策之父 孙坚身亡;孙策离开舒县,葬父曲阿,后迁往江都。(周瑜与孙策第一次分别) 兴平二年 195年 21岁 孙策受 袁术之命平定江东;周瑜带兵粮到历阳支助孙策,一同作战,攻下横江、当利(此两处均为军事要地,乃大功也),击退刘繇,进入曲阿。而后周瑜还镇丹杨。(周瑜与孙策第二次分别) 建安元年 196年 22岁 周瑜与伯父周尚回到寿春。 建安二年 197年 23岁 袁术在寿春称帝,孙策与袁术绝交,自立门户。袁术欲以周瑜为将,周瑜只请求作居巢县县长。 建安三年 198年 24岁 孙策获封吴侯、讨逆将军。周瑜到居巢县赴任,趁机东渡回吴,加入孙策旗下。孙策亲自迎接周瑜,授周瑜建威 中郎将。 建安四年 199年 25岁 袁术病逝。孙策授周瑜中护军,虚领江夏太守(江夏郡尚在 黄祖手中)。周瑜助孙策攻破皖城,夺得庐江郡。孙策、周瑜分纳大、小乔。同年于沙羡大破黄祖,还定豫章郡、庐陵郡。周瑜留镇庐陵巴丘。(周瑜与孙策第三次分别) 建安五年 200年 26岁 孙策遇刺身亡。 孙权继任。周瑜从巴丘回吴,以中护军的身份与长史 张昭共掌众事。周瑜向孙权举荐 鲁肃。 建安七年 202年 28岁 曹操下书令孙权送嗣子入朝当人质(此时孙权无子,欲送为人质者疑为孙策之子),张昭、秦松等犹豫不决,周瑜反对,遂不送质。 建安十一年 206年 32岁 周瑜与 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首领,俘获万余人。周瑜还备宫亭。 建安十二年 207年 33岁 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邓龙送吴。 建安十三年 208年 34岁 孙权再次征讨黄祖,周瑜为前部大督。黄祖战死。同年,孙权命周瑜 为左都督,带兵与刘备共同抗曹。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破曹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建安十四年 209年 35岁 曹操留 曹仁、 徐晃等驻守江陵。周瑜在南郡与曹仁对峙一年后,曹仁败退。孙权拜周瑜为 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 建安十五年 210年 36岁 周瑜女儿出生。周瑜进京见孙权,请求发兵取蜀,孙权同意。周瑜在去蜀途中病逝于巴陵巴丘。孙权素服举哀。鲁肃代周瑜领兵。 程普代领南郡太守。 [注]:标注*的年份为估算,仅供参考。 《三国志?周瑜传》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周瑜 图像 [1] 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亭)〔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 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 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 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 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 [2] 家族资料 妻:小乔 连襟:孙策 子女:两子( 周循、 周胤)一女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第四代 第五代 第六代 第七代 周荣 周兴 周景 周崇 周忠 周晖 周尚 周异 周瑜 周峻 周护 周循 周胤 周氏(女儿) 孙英 一 高祖父: 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官至尚书令。 二 曾祖父:周兴,周荣之子,官至尚书郎。 三 祖父:周兴之子,名不详。 从祖父: 周景,周兴之子,字仲飨,官至司空、太尉,追封安阳乡侯。 四 父:周异,周兴之孙,官至洛阳令。 从父:周尚,周兴之孙,周异之兄,官至丹杨太守。 再从父:周崇,周景长子,周异从兄,嗣安阳乡侯。 周忠,周景之子,周崇之弟,官至太尉、录尚书事。 五 自己:周瑜,周异之子,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 兄:周异之子,名不详 再从兄:周晖,周忠之子,官至洛阳令。 六 子女:周循,周瑜长子,官至骑都尉,娶公主 孙鲁班(孙权与 步夫人之女) 周胤,周瑜次子,官至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因罪免。娶孙氏宗室女。 周氏,周瑜之女,名不详,嫁太子 孙登(孙权长子)。 侄: 周峻,周瑜兄子。官至偏将军。 七 侄孙:周护,周峻之子。 外孙*:孙?,早卒 孙希,早卒 孙英,封吴侯。 *[注]: (1) 孙?、孙希、孙英为孙登之子,《三国志》中虽未记其母亲是谁,但为孙登嫡子的可能 性极大,故这里推测他们的母亲是孙登的正妃,即周瑜之女。 (2) 周瑜长子周循早卒,无子。按周氏家谱,周瑜应有子女,但未见史书明确记载。 (3) 现有湘乡柳家湾(今湖南双峰)周氏家谱上记载,这一族就是周瑜次子周胤的后裔。 周瑜家族详细内容请看《周氏族谱》(在江西省 新余市 凤阳乡焦木村内)大约是756页。 历史评价 ?《 三国志》 陈寿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 诸葛瑾、 步骘连名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 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三国 孙权 ?吾得卿,谐也。――三国 孙策 ?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 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三国 孙策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 程普 ?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三国 王朗 ?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 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西晋 陆机 ?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东晋 袁宏《三国名臣赞序》 ?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南宋 陈亮《史论 酌古论 吕蒙》 ?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南宋 洪迈《 容斋随笔》卷五 ?孙策攻打 刘繇之时,济于横江,大破之于牛渚(即 采石矶)。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南宋 萧常 ?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元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清 李安溪《 三国志集解》 ?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清 李安溪《三国志集解》 ?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民国 卢弼《三国志集解》 ?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 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宋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生平详述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 汉 太尉。其父 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瑜长壮有姿貌”《三国志》;“美姿貌”《吴地记》),志向远大。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 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 周瑜题跋像 [3] 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 周尚为丹阳 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 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当利(今 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接着挥师渡江,进攻 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 笮融、 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 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 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 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 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 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 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 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 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 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 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 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 大乔,周瑜娶小乔。(注:大乔、小乔本姓桥,后桥、乔二姓不分,都作乔,通称二乔。演义中为了抬高二乔身份,把她们的父亲叫做 乔国老。)孙策对周瑜说:“桥公之女,虽经战乱流离之苦,但得我们二人作女婿,也足可庆幸了。”(策自纳大乔,瑜纳小乔。策从容戏瑜曰:“桥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也有说法,流离做光彩焕发貌讲。)接着进攻寻阳,败 刘勋,然后讨江夏,又回兵平定豫章(今江西南昌)、 庐陵(今江西吉安)。周瑜留下来镇守巴丘(今江西峡江县,并非病逝之巴丘)。 建安五年(200年)四月,孙策遇刺身亡,时年26岁,临终把军国大事托付孙权。时孙 权只有 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数郡,其偏远险要之处也尚未全附。天下英雄豪杰散在各个州郡,他们只注意个人安危去就,并未和孙氏建立起君臣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关键时刻,首先出面支持孙权的是张昭、周瑜、 吕范、程普等人。周瑜从外地带兵前来奔丧,留在吴郡孙权身边任中护军。他握有重兵,用君臣之礼对待孙权,同 长史张昭共同掌管军政大事。 曹操在 官渡之战打败 袁绍后,兵威日盛,志得意满,以为天下可运于掌。于是,在建安七年 周郎顾曲 (202年),下书责令孙权,让他把儿子送到自己这里来做人质。孙权亦是人英,当然不愿如此受制于人,便召集群臣会商。臣下众说纷纭,张昭、 秦松等重臣,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孙权本意虽不想送人质,但由于没有得到强有力的支持,也有点举棋不定。于是,他只带周瑜一人到母亲面前议定此事。周瑜立场坚定,坚决反对送人质,他给孙权分析利害说:“当年楚君刚被封到荆山之侧时,地方不够百里。他的后辈既贤且能,扩张土地,开拓疆宇,在郢都建立根基,占据荆扬之地,直到南海。子孙代代相传,延续九百多年。现在将军您继承父兄的余威旧业,统御六郡,兵精粮足,战士们士气旺盛。而且,铸山为铜,煮海为盐,人心安定,士风强劲,可以说 所向无敌,为什么要送质于人呢?人质一到曹操手下,我们就不得不与曹操相呼应,也就必然受制于曹氏。那时,我们所能得到的最大的利益,也不过就是一方侯印、十数仆从、几辆车、几匹马罢了,哪能跟我们自己创建功业称孤道寡相提并论呢?为今之计,最好是不送人质,先静观曹操的动向和变化。如果曹操能遵行道义,整饬天下,那时我们再归附也不晚;如果曹操骄纵,图谋生乱,那么玩兵如玩火,玩火必自焚,将军您只要静待天命即可,为何要送质于人呢?” 周瑜这番话,说到了孙权心里。孙权的母亲也认为该这样做,她对孙权说:“公瑾的话有道理,他比你哥哥只小一个月,我一向把他当儿子对待,你该把他当成兄长才是。”孙权便没给曹操送人质。 对于孙氏,周瑜说得上忠贞不二。《 江表传》记载,曹操曾派人去游说,想使周瑜为自己所用,所派的人是 九江蒋干。 蒋干仪容过人,很有才气,善于辩说,江淮人士,无人能比。 这次受命后,他头戴葛巾,身着布衣,装作闲游,去见周瑜。 周瑜猜出了他的来意,出来迎接,劈头便问:“子翼真是用心良苦,居然远涉江湖,不是来替曹操来做说客的吧,”蒋干被周瑜开口便道破机关,颇为尴尬。勉强自解:“我和您本是州里乡亲,这次来,不过是来拜访您,顺便看看您的部队罢了。您却说我是说客,岂不过分?”周瑜笑道:“我虽不及夔与师旷,称不上知音,但闻韶赏乐,足知雅曲。”言下之意,你的心理,我是清清楚楚。 于是请蒋干进入营帐,摆设酒宴,盛情款待,酒罢,对他说:“我有军机密事,您先到外面客馆住下,等事办完,我去请您。”三天之后,周瑜又把蒋干请人营中。这次,先领着他遍观军营,检视仓库和军资器仗,然后,仍然置酒高会。席间,周瑜向蒋干展示了自己的侍从、服饰珍宝,并对他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忠臣之义,内结骨肉之亲,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即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瑜既已表示得十分坚决,蒋干也就无话可说,只好微笑。 蒋干回见曹操,对曹操说,周瑜器量端雅,趣致高卓,言词说他不动。 天下之士,因此愈加佩服周瑜。 建安十一年(206年),周瑜率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斩其首领,俘万余人。江夏太守黄祖遣部将 邓龙率数千人入 柴桑,周瑜率军击之,生俘邓龙。 曹操基本统一北方后,第一个战略目标便是荆州。时刘备中原逐鹿失败,正寄居在荆州 刘表那里。孙权也早看中了荆州之地。建安十三年(208年)春,孙权讨江夏,周瑜为前部大督,打败了盘踞在那里的黄祖。 曹操恐孙权占了先手,在同年九月,大举挥师南下。时刘表病死, 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力孤,无法与曹操争衡,率众南逃。曹操顺利占领荆州,骄横益甚,扬 言要顺流而下,席卷江东。行前,曹操写信给孙权,信中说:“我奉旨南征,刘琮束手就擒。如今我训练了大军八十万,准备与您会猎江东。” 面对这种形势,东吴的谋臣将士十分惊恐。孙权召集他们商讨对策,以张昭为首的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迎曹”。他们说:“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 蒙冲 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只有鲁肃等少数人力主“抗曹”,然而不足以扭转局势。鲁肃建议孙权把周瑜从外地召回。 周瑜归来,便针对“迎曹”派的观点向孙权指出:“不然。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 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耶,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场,又能与我校胜负于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揖,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 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擒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孙权闻言大喜,对周瑜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陡忌二袁、 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 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台,此天以君授孤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当夜,周瑜为了坚定孙权的信心,消除他的疑虑,又单独进谒。他对孙权说:“大臣们一见曹操的战书上写有水步兵八十万,心中恐惧,也不认真推测一下虚实,就提出了降敌的见解,这是没道理的。现在,我们可以认真地估算一下,曹操所带的中原士兵,最多十五、六万,而且是经过长途跋涉、疲惫不堪之众;收降刘表的人马,最多不过七、八万,而且这部分人尚心怀观望、怀疑,并未一心一德。曹操统御着这些疲惫病弱、狐疑观望的士兵,人数虽多,何足畏惧?我们只要有精兵五万就完全可以战胜他。请您不要迟疑,不要有所顾忌。”孙权听了,大受感动,拍着周瑜的背说:“公瑾之言,大合我心~张昭等人,顾惜家人妻小,只为小我考虑,真让我失望。只有你与鲁肃的看法跟我一致,这是老天让你们二人来辅助我的!五万人,一时难以凑全。但我已选好三万人马,船只粮草和各种战具也已准备妥当,你和鲁肃、程普马上就可以带兵出发。我会继续调发人众、粮草,做你的后援。你能一战破曹,当然好,假如遇到挫折,就回来找我,我将与曹操决一死战!” 那时,刘备欲率军渡江,与鲁肃在当阳相遇,共图计策,刘备于是进住夏口,派 诸葛亮谒见孙权,孙权与刘备遂结成联盟,共同抗曹。孙权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统兵三万。鲁肃为 赞军校尉,协助周瑜。周瑜及程普等和刘备部队会师,与曹军在赤壁相遇。此时曹军中已有疾病流行,刚一接战,立即败退,只好驻扎在江北。周瑜所部驻扎在南岸。 而后,周瑜部下 黄盖献计:“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从黄盖计。便选蒙冲斗舰数十艘,里面装满柴草,浇上油脂,外面用帐幕包裹,插上牙旗,做好火攻的准备。 黄盖欲诈降,于是先派人送信给曹操,信中说:“我世受孙氏厚恩,地位待遇本不低卑,但是,为人当识时务。孙氏要用江东六郡山越之人与中原百万之众对抗,众寡悬殊,胜负已定。 江东士吏,不分贤愚,均知此理。只有周瑜、鲁肃执意如此。”他还在信中表示:“交锋之日,盖为前部,当因事变化,效命在近。” 交战之日东南风急,黄盖带领数十艘战船,乘风向曹营进发。曹军以为黄盖真来投降,毫不防备,只是指点观看。船队行到距离曹军水寨二里有余,黄盖下令各船同时点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曹操留曹仁守江陵,自己返回北方。 周瑜又与程普进军 南郡,和曹仁隔江相持。两军尚未交锋,周瑜先派 甘宁前去占据 夷陵。曹仁分出五六千兵马包围了甘宁,甘宁向周瑜告急。周瑜采用了 吕蒙的计谋,留下 凌统守卫后方,亲带吕蒙去救甘宁,解除了甘宁之围。周瑜率兵屯驻北岸,约定日期大战曹仁。周瑜亲自骑马督战,被飞箭射中右胁,伤势严重,退兵回营。曹仁闻周瑜卧病在床,亲自督帅士兵上阵攻击吴兵。周瑜奋身而起,巡视各营,激励将士,曹仁于是退走。 孙权任命周瑜为偏将军、南郡太守,并把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作为他的奉邑,让他屯兵于 江陵。 游戏图片 赤壁之战,让曹操统一 中国的进程遭到严重挫折,使三足鼎立的局面初露端倪。周瑜亦凭借此战声威大震,名扬天下。赤壁战后,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并于战时趁机攻占了武陵、长沙、零陵、桂阳四郡,驻在 公安。刘表旧部多附刘备。刘备为了进一步扩大地盘,到 京口去见孙权,以江南四郡地少,不能安民为理由,请求孙权把南郡借给他,使他得以控制荆州地区的局面。 周瑜上书给孙权,书中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 张飞 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但孙权认为曹操在北方势力太大,应该广泛招揽英雄人物才能与之抗衡;而刘备又绝非可以轻易制服之人,所以,没有采纳周瑜的建策。 时 刘璋任 益州牧,张鲁不断生事滋扰。周瑜对孙权说:“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 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 襄阳以蹙操,北方可图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这一计划,非常有战略眼光。孙权当即表示同意。 周瑜想赶回江陵,做出征的准备工作。半途染病,死于巴丘(今湖南岳阳。一说死庐陵巴丘,今峡江县 巴邱镇),享年三十六岁。 《江表传》载周瑜临终前给孙权的上疏曰:“瑜以凡才,昔受讨逆殊特之遇,委以腹心。遂荷荣任, 统御兵马,志执鞭弭,自效戎行。 规定巴蜀,次取襄阳,凭赖威灵,谓若在握。至以不谨,道遇暴疾,昨自医疗,日加无损。人生有死,修短命矣,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奉教命耳。 方今曹公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天下之事未知终始,此朝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可以代瑜。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倘或可采,瑜死不朽矣。 ” 三国志正文则记载周瑜上疏为:“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原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 周瑜死后,孙权穿上丧服为他举哀,感动左右。周瑜的灵柩运回吴郡时,孙权到 芜湖亲迎,各项丧葬费用,全由国家支付。 周瑜精于音律,即使是酒后,仍能听出乐人演奏中很细微的疏失,每当这时,他总会回头一顾。所以当时有谣谚说:“曲有误,周郎顾。”(《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周瑜待人谦恭有礼。当时孙权只是将军,诸将及宾客对他礼仪并不全备,比较草率。只有周瑜对孙权 敬慎服事,完全按君臣之礼来对待。 周瑜雕像 周瑜心胸开阔,以德服人,只是曾经一度与程普不睦。程普认为自己年龄比周瑜大,多次欺辱周瑜。周瑜却始终折节容下,从不跟他计较。程普后来敬重佩服周瑜,曾对人说:“与周公瑾交往,如同啜饮美酒,不知不觉就醉了!”(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至于后人说周瑜气量狭小,忌贤妒能,被人气死,则纯是小说家言,不足为信。 对周瑜的才干,刘备、 曹操、孙权都非常清楚。刘备曾私下挑拨周瑜和孙权的关系。一次,孙权、张昭等人为刘备送行,张昭等人先离开了,孙权和刘备谈话。刘备叹息说:“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只是他器量太大,恐非久居人下者!”(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曹操则有意贬低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他写信给孙权说:“赤壁之战,正赶上我的将士们染病,于是,我自己烧船退却,没想到,这下倒使周瑜成了名。”(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烧船自退,横使周瑜虚获此名) 不过,不论别人怎样评论,孙权心中有数。周瑜去世,他痛哭流涕,说:“公瑾有王佐之才,如今短命而死,叫我以后依赖谁呢?”(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他称帝后,仍念念不忘周瑜,曾对公卿们说:“没有周公瑾,我哪能称尊称帝呢?”(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三国演义》中”三气周瑜“的故事人尽皆知,但在历史上,两人实际并无过节,也无正面交锋。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的主要工作是在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征调赋税以充军实,是否与周瑜见过面尚未可知。而周瑜病逝后,为他奔丧至吴的是周瑜的功曹庞统,也不是诸葛亮。 轶事典故 三国演义形象 《三国演义》由于为了突出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将诸葛亮塑造为正面形象,故对 周瑜的形象做了大量的扭曲贬低,在此将演义与正史不同之处进行对比,以正视听。 1、 诸葛亮 三气周瑜:历史上周瑜气量宽宏,三气之说为无稽之谈,周瑜与诸葛亮身为东吴蜀汉两集团臣子极少碰面,从赤壁之战结束到周瑜病逝的两年间,诸葛亮正在零陵一带做后勤工作,根 本没有和周瑜见过面。至于周瑜病逝后,送丧吊唁的是周瑜旧下属 庞统,而不是诸葛亮。 2 、 草船借箭:草船借箭的人正史上是孙权,演义描写周瑜嫉妒诸葛亮是彻头彻尾的捏造, 三国演义之祖《 三国志平话》中借箭的是周瑜。 3、 赔了夫人又折兵:历史上是孙权自己要把妹妹嫁给刘备,这是一场单纯的政治婚姻。 4 、智激周瑜:纯粹捏造,周瑜是东吴最有力的主战派人士,正是听了他的劝说才坚定了孙权抗曹的决心,继而有了赤壁之战。 5 、赤壁之战:诸葛亮并未参与指挥赤壁之战,赤壁之战乃周瑜等人之杰作。 6、气量狭小的周瑜:三气周瑜纯属 罗贯中为抬高他人而虚构,刘备评价周瑜“器量广大”,程普评价周瑜说:“与公瑾交,若饮 醇醪,不觉自醉”,陈寿评价周瑜“性度恢廓”,另外洪迈、苏东坡等古人,在周瑜的人品方面,也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孙权曾为其素服吊丧。周瑜性情开朗,气度宽宏,深得维恩显着。精通乐律,即使在醉酒时也能听出音律的错误。 周瑜受贬低的原因 宋神宗元丰五年,一代文豪苏轼兀立于滚滚奔流的长江之畔,“想公瑾之神”,“壮公瑾之业”,感慨万千,以一阕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出他对风流儒雅,功勋彪炳的周公瑾的无限向往和景仰。 其实,早在三国时代,周瑜便以他的胆略兼人,气度恢宏和雍容大雅赢得了大家,甚至是敌人的仰慕。但遗憾的是,随着千年岁月的流浙,这样一位才华卓越,气度雍容的一代懦将却在百姓的心目中蜕变成一名妒贤忌能,器量狭小,目光短浅而又意气用事的青年将领。以至于虽然没有任何一部史籍提及那位诸葛孔明在赤壁人战开始后到底做了些什么,但在千年后的今天人们仍不得不花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争论苏轼词中那位“羽扇轮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的英雄到底是谁。由此,不禁令人感叹岁月待周公瑾太不公平。那么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原因使得他的雄才大略,他的儒雅雍容被岁月的洪流冲刷得面目全非呢, 陈迩冬在《闲话三分》一书中说周瑜“这个人对孙氏忠;对朋友谅;划策有绝招;风头足;名声好;加上人漂亮;夫人更是美人„那些碌碌之辈,自惭形秽之流,难免不生嫉妒之心。”这段话说得有一定道理,但周瑜受贬低,最主要的是周瑜投身的是孙吴集团。 从《三国志》到《汉晋春秋》,从《资治通鉴》到《通鉴纲目》,或以曹魏为正统,或以蜀汉为正统,反反复复,众说纷纭。而人物的善恶褒贬也随之潮起潮落,数度浮沉。身处夹缝中的东吴无论在哪一种正统观念下都处于颇为尴尬的地位。 周瑜虽然以他卓越的才华和崇高的人格在历代的史传文学中始终保持着、固有的稳定性。无论是“拥曹反刘”或是“帝蜀寇魏”,在这些熟读经史深受雅文化熏陶的士大夫们的字里行间依旧始终如一地充盈着对周瑜的无限崇敬和由衷钦佩,但任何一个民族都有雅俗两种文化,虽然以礼乐诗书为内核的雅文化系中,周瑜的形象没有发生多大变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以民间意识为内核的俗文化系统周瑜几成“妒才忌能、意气用事”代名词。 宋元之际出现的话本《三分事略》。在这部为适应市民娱乐需求而产生的话本中,周瑜的形象已经是一落千丈,出现了质的下跌,从作品中不难看出《三分事略》是完全把周瑜作为刘备集团的对立面来处理的,并且采用了一种低层次的单向、平面的手法来贬斥周瑜,以此来反衬出刘备集团人物的忠义智信。这种幼雅朴素的手法,使得周瑜的性格只能显现出单一而平面的狭隘与平庸,甚至是愚蠢,相当的脸谱化,简单化,不过这倒是颇为符合说唱文学易懂易唱,人物性格单纯而鲜明的特征。 元代社会废止了科举制度,读书人没有了进身之阶,由此一大批满腹诗书的文人放弃了儒业, 加入到市井文学的创作中来,使其创作日趋成熟。罗贯中,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不能否认,《演义》在塑造周瑜胆略兼人,雄姿英发的儒将风范时,作者广征博引各类史料,但小说毕竟是小说,光有历史的有实性,并不等于有一个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更何况指导全书的“拥刘”的思想倾向和小说的创作规律迫使作者必须具有鲜明的立物,于是,在作品中的刘备之仁关羽之义,张飞之猛,赵云之勇以及孔明之智,无不绚丽多资,闪烁着理想主义色彩的浓厚的古典浪温主义色调。对于其它人物,便只能以陪衬面日出现。 因此,无论在历史的舞台上周瑜如何叱咤风云,但在《演义》中去终究无法摆脱作为陪衬的命运,并且可能毫不夸旨地说他是诸葛孔明的头号陪衬人物。的确,《演义》的周瑜确是足智多谋,智勇双全,他的才略甚至可能盖过一世奸雄。但是,在与诸葛亮的交锋中却处处受制,屡屡败北。正如毛宗所说的“以周瑜之乖巧以衬托孔明倍乖巧”。 然而,作为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孔明需要的不仅仅是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还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宽宏大量的坦荡气度和觉着老练的雍容气的雍容气质,而这一切与史载的周瑜性格类型太相似,不易产生性格上的碰撞,那么故事情节将无法展开,诸葛亮的个性更无法得到充分的展示。 为了塑造那位人格近乎达到自我完善的贤相名臣,作为一名出色文学家的罗贯中不惜突破史料的束缚与限制,吸收民间文艺想象的空间,进行小说艺术的虚构,对周瑜的性格加以改造,并以他的心地偏狭反衬孔明的胸无芥蒂,以他的意气用事反衬孔明的觉着老练。周瑜的气量狭小,意气冲劝和孔明的宽宏大量,沉着光练都在对此中清晰地展现出来。其实,任何一部史书都没有提及瑜亮间的如此恩怨,诸葛亮的主要作为是在刘备死后,在此之前除了出使东吴余下的事,主要是为刘备管粮草后勤等,赤壁之战后周瑜给孙权上书告诫要谨防刘备时,提及的只是关、张二将,对孔明只字未提。由此可见,诸葛亮的才能与地位在当时都没有引到周瑜的重视,那么周瑜又怎么可能去与一个无名小辈为难呢,但是为了中心人物塑造的审美需求,这种对照性的描写还是始终贯穿着周瑜与孔明的交锋,以经改造了周瑜形象来仅衬出诸葛亮的性格魅力,而市井文学巾周瑜那偏狭冲动的个性经过小说家的妙竺笔生花便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越发地鲜明生动了。 周郎顾曲 “ 周郎顾曲”现在已经演变成对音乐的欣赏赞美,典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常被称为周郎,同样典出《三国志?周瑜传》,“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 《周瑜传》中提到的“曲有误,周郎顾”,是文学作品中一个常用典故。 魏晋的建安时期是文学史上重要时代。这一时期, 三曹、七子、蔡琰等人并出,诗风“慷惯以任气,磊落以使才,造怀指事,不求纤密之巧,驱词逐貌,唯取昭晰之能。” 这种风格被《文心雕龙》誉为“建安风骨”、“汉魏风骨”。具有鲜明爽朗、刚健有力的文风,风清骨俊里又含政治理想的飞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以及浓郁的悲剧色彩。 除文学外,这也是音乐史上赫赫有名的时代,名曲《广陵散》就是失散在此时,此曲叙 聂政刺韩相 侠累(名傀)事,是琴曲中唯一有杀伐之气者, 嵇康一死,无人能奏。 与《广陵散》并称当时的《 长河吟》相传就是为周瑜所做,也有一说,《长河吟》为后人附会之作。 然而,《长河吟》是真是假且不提,周郎雅擅音乐造诣极高确证无疑。 三杯薄醉后,如果发现有人弹错了,就一定能听出来,听出来也罢了,还要一定回头看。至 于回头相顾,是为责备之意还只是本能反应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趣致典故很快被引入到诗词中,并且不断赋予新的含义。 魏晋之后的南北朝, 庾信就有诗,“悬知曲不误,无事畏周郎。”南朝陈也有江总诗,“弦心艳卓女,曲误动周郎。” 这里诗里的 顾曲周郎虽然出现的场合经常不对,但比较端正,一心一意想只要弹好曲,就不必怕周郎了。 但是到了唐朝不一样了, 李端的《 听筝》,“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从曲有误、周郎顾化作了误拂弦。 唐初释慧净与王绩则有相合诗,前者曰“ 早时歌扇薄,今日舞衫长。不应令曲误,持此试周郎。”,后者和“舞袖风前举。 歌声扇后骄。周郎不相顾。 今日管弦调。” 被动彻底成了主动,误拂弦原是为了试周郎。 刘禹锡也曾做《纥那曲》,“ 杨柳郁青青,竹枝无限情。周郎一回顾,听唱纥那声。 踏曲兴无穷,调同词不同。愿郎千万寿,长作主人翁。” 与他竹枝词一脉相通的清新可亲,心平气和的喜悦。 东坡居士的一阙 大江东去名垂千古,其中极赞英杰,被誉为豪放派词中之冠,“人道是、三国 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他也不曾忘记这个典故。苏胡子的天生诙谐小小发作一次。周郎的音乐金耳朵成了是不是变聋的小试探。 《次韵王都尉偶得耳疾》,“君知六凿皆为赘,我有一言能决疣。病客巧闻床下蚁,痴人强觑棘端猴。聪明不在根尘里,药饵空为婢仆忧。但试周郎看聋否,曲音小误已回头。” 东坡以下,南宋豪放派词家的领军人物辛稼轩出名的爱用典,自然不会放过这般的风流俊赏。 《 菩萨蛮》,“画楼影蘸清溪水。歌声响彻行云里。帘幕燕双双。绿杨低映窗。曲中特地误。要试周郎顾。醉里客魂消。春风大小乔。” 除此外,以梅子黄时雨著称的贺梅子贺铸也有名词《诉衷情》。“乔家深闭郁金堂。朝镜事梅妆。云鬟翠钿浮动,微步拥钗梁。情尚秘,色犹庄。递瞻相。弄丝调管,时误新声,翻试周郎。” “时误新声,翻试周郎”,说不尽的妩媚风情,《 诉衷情》的词牌从此又得别名《 试周郎》。 最别致潇洒,却是唐张祜的《 ?篥》。 “ 一管妙清商,纤红玉指长。雪藤新换束,霞锦旋抽囊。 并揭声犹远,深含曲未央。坐中知密顾,微笑是周郎。” 原来曲误回顾,非冷视相责,仅只会心微笑也。且这个回顾是“密顾”,曲中有误,悄然回头,顾盼间微微一笑。 妩媚可爱当属吴梅英的《 声声慢》,“曲中倚娇佯误,算只图、一顾周郎。花镇好,驻年华、长在琐窗。”非常的有邻家小妹娇憨态。 其实演变到这里,周郎顾曲早已不仅指对音乐的鉴赏,它即可能是男女间的思慕,甚至代指 情郎,也可以惺惺相惜,知音间不以言喻而以音传的韵事。 如果不能赏音鉴乐,当然不会有顾曲一说。 明确将顾曲与知音相连的诗词,最早见于唐湛贲的《伏览吕侍郎丘员外旧题十三代祖历山草堂诗》,“桑田代已变,池草春犹碧。识曲遇周郎,知音荷宗伯。” 苏轼对此亦有跟和,《送欧阳推官赴华州监酒》中有“知音如周郎,议论亦英发”的诗句,这个知音即指佳友,也许亦指数朝之后,他之欣赏周瑜“言论英发”的一文一武隔代知音。 范成大的《 临江仙》则道,“周郎去后赏音稀。为君持酒听,那肯带春归。” 知音再往后演变,周郎顾曲也成了怀才不遇的代指,曲误若有人顾,欣逢知音,若无人顾,则是知音难觅了。 少年时有段飞扬岁月,其后却处处受制主和派,力主抗金的 辛弃疾曾有《惜分飞》,“最是周郎顾。尊前几度歌声误。望断碧云空日暮。流水桃源何处。闻道春归去。更无人管飘红雨。 ”一派怅往伤怀。 元 邵亨贞另有《 贺新郎》,“顾曲周郎今已矣,满江南、谁是知音客。人世事,几圆缺。” 到此时,顾曲周郎早已全然成了诗词中的典故,不必对三国知道太多,对它的出处也无需溯本追源,不再是具体的人,具体的事,而是一种意象,一种表征,历史与文化彻底融合。 不过,在偶尔的时候,它也会还本来面目,而在那种时候,这个清丽明媚的典故总是会以比较忧伤的姿态出现。 王质的《八声甘州?事茫茫》。 “事茫茫、赤壁半帆风,四海忽三分。想苍烟金虎,碧云铜爵,恨满乾坤。郁郁秣陵王气,传到第三孙。风虎云龙会,自有其人。 朱颜二十有四,正锦帏秋梦,玉帐春声。望吴江楚汉,明月伴英魂。??小桥红浪湿,抚虚弦、何处得郎闻。雪堂老,千年一瞬,再击空明。” 正是周郎已去,何人顾曲, 最伤感的则属 郑板桥的《 周瑜宅》。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楼舻云崩,旌旗电扫, 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公瑾伯 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即是君臣又是挚友,江东双杰,周郎与孙郎,总角相交,“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孙策与周瑜同龄,死时年仅二十六岁。十年后,周瑜出征巴蜀时病卒于巴丘,庞统扶灵回返。孙权素服举哀。迎之芜湖。 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相关诗词 咏赤壁 (唐 李白) 魏吴争斗决雌雄,赤壁楼船一 黄维德版周瑜 (20张) 扫空。 烈火初张照云海,周瑜曾此破曹公。 念奴娇?赤壁怀古 (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 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 酹江月。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赤壁 (宋 戴复古) 千载周公瑾,如其在目前。 英风挥羽扇,烈火破楼船。 梁朝伟版周瑜 (9张) 白鸟沧波上,黄州赤壁边。 长江酹明月,更忆老坡仙。 咏赤壁 (唐 胡曾) 烈火西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 交兵不假挥长剑,已破英雄百万师。 题周瑜将军庙 (唐 胡曾) 共说生前国步艰,山川龙战血漫漫。 交锋魏武旌旗退,委任君王社稷安。 庭际雨余春草长,庙前风起晚光残。 功勋碑碣今何在,不得当时一字看。 读三国志 (唐李九龄) 有国由来在得贤,莫言兴废是循环。 洪宇宙版周瑜 (10张) 武侯星落周瑜死,平蜀降吴似等闲。 偶书三首(之三)(宋 张耒) 周郎战处沧江回,鱼龙荡?山石摧。 荆州艨艟莫举楫,走君不劳一炬灰。 当年雄豪谁复在,乔木荒烟忽千载。 蕲州截竹作笛材,一写山川万古哀。 过赤壁偶成绝句二首 (明 王奉) 赤壁横岸瞰大江,周瑜于此破曹公。 天公已定三分势,可叹奸雄不自量。 赤壁石刻 (明 朱桢) 赤壁之山上摩空,三江之波浩无穷。 周瑜各类游戏图片 (23张) 峭壁穷峙江流东,当年鏖战乘天风。 百万北走无曹公,鼎立已成烟焰中。 大书石上莓苔封,千年不泯周郎功。 我今送客放舟去,江山如旧还英雄。 周瑜宅(清 郑燮) 周郎年少,正雄姿历落,江东人杰。 八十万军飞一炬,风卷滩前黄叶。 楼舻云崩,旌旗电扫,射江流血。 咸阳三月,火光无此横绝。 想他豪竹哀丝,回头顾曲,虎帐谈兵歇。 公瑾伯符天挺秀,中道君臣惜别。 吴蜀交疏,炎刘鼎沸,老魅成奸黠。 至今遗恨,秦淮夜夜幽咽。 菩萨蛮(宋 辛弃疾) 画楼影蘸清溪水。 歌声响彻行云里。 帘幕燕双双。 绿杨低映窗。 曲中特地误。 要试周郎顾。 醉里客魂消。 春风大小乔。 水调歌头 (南宋 张孝祥) 淮楚襟带地,云梦泽南州。 沧江翠壁佳处,突兀起红楼。 凭仗使君胸次,与问老仙何在,长啸俯清秋。 试遣吹箫看,骑鹤恐来游。 欲乘风,凌万顷,泛扁舟。 山高月小,霜露既降,凛凛不能留。 一吊周郎羽扇,尚想曹公横槊,兴废两悠悠。 此意无尽藏,分付水东流。 歇后语 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要饭----- 穷嘟嘟(都督) 周瑜谋荆州 -- 赔了夫人又折兵 诸葛亮哭周瑜----假戏真做 影视作品 播出时间 电视连续剧/电影 演员 1990 《关公》 陈道明 1994 《三国演义》 洪宇宙 1995 《三国英雄传之关公》 秦风(中国台湾) 1999 《一代枭雄曹操》 刘家辉(中国香港) 2008 《赤壁》(上)(下) 梁朝伟(中国香港) 2009 《终极三国》 黄少谷(中国台湾) 2010 《三国》(新版三国) 黄维德(中国台湾) 后世纪念 周瑜之墓 庐江周瑜墓 (13张) 周瑜之墓相传位于安徽 庐江县城东1公里处。墓为圆顶,高2米,封以灰色麻布纹大汉砖,墓门朝东,墓周松竹环绕,墓前有明刻“吴名将周公瑾之墓”石碑一块。为明正统七年(1442年)立。墓前有清代立《汉偏将军领南郡太守周瑜铭》。经修善后陵园总面积扩大到8648平方米。 周瑜城遗址 周瑜城位于安徽 舒城县城西南10公里处的干汊河镇瑜城村。此为24岁以前的周瑜在家乡修建的兵营,供练兵习武及驻军之用,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周瑜城为土城,正方形,长宽各296米,高10米,占地面积104亩,四周是土筑城墙,高城之上是平整的台地,东西南北各有一个相对称的宽六七米的城门。原建有兵营、养马场、周瑜井、拜母堂、净梵寺、古塔等。周瑜城的西北方向有呈鼎足之势的三个土墩,名曰“练三墩”,传为当年周郎练兵牧马处。周瑜城及练 三墩,古称牧马旧市,为昔日龙舒八景之一。 周郎桥 周瑜在南京有一处遗迹,即“周郎桥”。据明朝《万历上元县志》载:“周郎桥,在丹 阳乡。吴周瑜渡秣陵,破笮融,下湖熟,曾经此,故名。” 大都督 吴势力 三国杀中的周瑜 (2张) 3体力 画师: KayaK 编号:WU005 武将技: 英姿―― 摸牌阶段,在每一轮的摸牌阶段你可以额外摸一张牌。 反间――出 牌阶段,你可以指定一名目标角色:该角色选择一种花色,抽取你的一张手牌并亮出,若此 牌与所选花色不吻合,则你对该角色造成1点伤害,该角色获得此牌。若此牌与所选花色想 吻合,则该角色无损伤,该角色获得此牌。 基本信息 吴009 R周瑜 武将名 周瑜 ,公瑾, 断金の交 点数 2.0 属性 人 兵种 弓兵 能力 武力6 知力10 特技 伏兵 魅力 计略 赤壁の大火 给予范围内的敌军火伤害。伤害取决于智力的高低。 必要士?7 插画 : Wolfina 简介 孙策死后,支撑着吴军事的年轻天才。在那场有名的赤壁之战中,将逼近吴的曹操数十万水军,以火攻烧尽。之后提出吞并蜀然后消灭曹操来统一天下的“天下二分之计”,但临近实现的时候,病倒了。。。 “就算身体腐朽,也要让孙吴的大旗摇遍天下” 使用攻略&;心得 同Ver2.0xR的周瑜互换。美周郎的智力也从9升到了10。 高智力衍生出长射程的伤害计略,可无情的将敌人部队烧尽。 初期是高智力的伏兵,中期以后作为强力的伤害计略角色对于低~中智力的威压感是无法计算的。 攒到7士气的话,光其存在感就能逼迫对方散开行动。 在伏兵状态下突然放火的话,也是很凶猛的。在初期被敌方踩到的话也有可能让敌军一瞬崩坏。 但是作为点数2武力6的弓兵来说,在战力层面上是不太能接受的。 配合号令,释放“赤壁大火”也不能将敌方全烧尽,然后被敌方增援等反推的事也是不少的。 这种存在感要怎么封住敌方的行动,怎么运用控制R周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Ver3.59中计略的宽度变宽了,但是反过来射程变短了。 另外,虽计略伤害的随机幅度里智力3的武将中的话是很少能存活的,但另一方面智力6或7以上的武将中的话,剩7成的兵力后撤的状况也可能发生。 作为伤害计略来说,本来就带有很强的赌博要素,计略使用前,消弱敌方兵力等预先准备是非常重要的。 还有,采用R周瑜的话GSR周瑜当然就不能用了。 虽说Ver3.50中“极灭业炎”的伤害大幅度减弱了,但是其也是吴唯一的“兵力增援”奥义拥有者。 赤壁大火与增援虽然没什么结合点,不怎么困扰。总之,希望大家注意下吧。。
/
本文档为【周瑜】,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