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2017-10-24 21页 doc 40KB 1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477730

暂无简介

举报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精品文档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课时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分析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精品文档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 课时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 一、教学内容和设计: ?信息及其特征?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初中《信息技术》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由于这个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只是由教师来讲,学生可能会觉得枯燥,所以我准备在教师的引导下,举出现象,让学生进行探讨,然后归纳获得知识。有不足之处由教师或学生来补充。这样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活跃课堂气氛,既让学生学到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的习惯和自主学习的习惯。 二、教学对象分析: 知识的获取者是刚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按照人的成长认知规律,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开始由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对于?信息?这一事物的认识,可以让他们从大量存在的现象中,发现并归纳出他们应该获得的知识。老师在此过程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1 / 25 精品文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四、教学重点: 1、信息特征的认识。 五、教学难点: 信息的含义。 六、教学方法 本节概念性强,实践性弱。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谈话引入:同学们,信息技术这门课程,我们在初中阶段就已经学习。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什么是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 生1:校园里铃声响,可以告诉我们信息:上课或下课。 生2:观看校运会,可以获得很多运动会赛场上的信息。 生3:从网上可以获得很多信息,如:学习资料、娱乐、新闻报导等。 生4:在报纸上可以了解国内外的信息。 „„师:同学们举的例子非常好。 2 / 25 精品文档 其实信息在我们日常生活周围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当然,信息不仅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同样可以在我们身体内部找到它的影子,如,医生通过听诊器来感知我们的身体内部的变化以确定病因,因此我们可以说信息是用文字、数字、符号、图像、图形、声音、情景、状态等方式传播的内容。 师: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信息的存在多种多样,作为万物中的一种,它们同样有着其固有的特性,也就相同的本质。下面我们通过所获取到的信息,找出它们共同的特性。 师:在我们周围存在的信息中,书刊上的文字依附于纸张,颜色依附于物体的表面,老师讲课的声音依附于空气。还有很多的信息,同学们能举出其他的现象吗, 生:我们的体重依附于身体,CD音乐依附于光盘,„„ 师:有没有信息是不依附于任何载体而存在呢, 生:找不到。 师:这说明了什么, 生: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信息依附的物体多种多样。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知道信息是必须依附某一媒体进行传播的,所以不能独立存在;文字既可以印刷在书本上,也可以存储到电脑中;信息可以转换成不同的载体形式而被存储下来和传播出去,供更多的人分享,而?分享?的同时也 3 / 25 精品文档 说明信息可传递、可存储。 师: 1、载体依附性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需要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媒体。 载体的依附性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特点。 师:老师讲课中传授的信息能增长同学们的知识,广播传出的音乐能给大家带来快乐,下课的铃声能给大家带来兴奋。还有很多的信息,他们的存在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作用呢, 生:信息的存在有一定的价值性。 师: 2.信息的价值性。 信息不能直接提供给人们物质需要,体现在两方面: ? 能满足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 ?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信息可以增值;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有价值。 生1:信息可以增值,怎么理解呢, 生2:人们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重组、分析等方式处理,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使原有信息增值。 4 / 25 精品文档 师:商场上某种产品供不应求,而产家知道信息后他们会大量生产该产品,说明信息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师:台风?维达?给我们带来的伤痕依然存在,有关台风?维达?的天气预报当时对我们十分有用,但是现在对我们还有用吗, 生:信息的价值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就如:今天来讲,神六的圆满成功远比神一给我们带来的兴奋多。今天的报纸总比昨日的报纸好卖,„„ 生:书本中的科学知识会随时间的流失而变得贬值吗, 师:如果是理论知识几乎不会贬值,但如果是技术知识同样会随时间而变化,但所花的时间会比一般的信息长很多。 师: 3.信息的时效性 信息的时效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信息的时效性必须与价值性联系在一起。 师:因为信息如果不被人们利用就不会体现出它的价值,那也就谈不上所谓的时效性。也就是说信息的时效性是通过价值性来体现的。 师:老师讲课的声音只是一位同学听到吗,电视台播 5 / 25 精品文档 出的新闻只会被一位观众知道吗, 生:不是。 师:大家想一想,我们的周围还有那些信息是能够被大家所共同知道的, 生:每位同学的相貌、教学楼的形状、树叶的颜色、汽车的形状、„„ 看来所有的信息都是可以共享的,除非它不为人所知。 师: 4.信息可以共享 萧伯纳名言 信息资源共享。 信息可以被一次、多次、同时利用。 信息共享不会丢失、改变。 思考: 1、师:同学们对以上的信息形态分析得很透切、独特。下面我们一起来思考: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2、信息的众多特征中,相对于物质能源,哪些是信息独有的, 实践题:课本第5页,作完后把上交到教师机: 6 / 25 精品文档 网上邻居——>teacher——>所在班级文件夹。 教学反思 这节课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参与讨论活动,教师引导来达到教学目标。从教学的过程来看,学生回答问题很积极、主动,课堂气氛较好。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精神,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觉到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变化,不再是以前的传统教学方式。通过实践题巩固这节课所学过的知识点。因为这是高一第一堂课,所以是很关键的一节课,如果这节课上好了对下面课程的学习会使到一个促进的作用。 课时二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 一、 教学目标分析: ?信息与信息技术?是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模块第一章内容。作为本书的第一章,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做进一步的提高,目的是使学生能从宏观上把握信息和信息技术,并形成整体认识,为后面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准备。通过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列举出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能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能够说出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够体会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体验信息技术发展的变化,认识到信息技术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二、 教学内容分析: 7 / 25 精品文档 本章主要包括两大块:1、丰富多彩的信息和信息的一般特征,前者是铺垫性内容,与学生们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简单易懂,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后者是重点内容,理论性较强,是教学的难点;2、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主要是描述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则从信息文化的角度来描述信息技术的大众化和人性化,将技术的发展寓于信息文化的发展之中;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主要是让学生知道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都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影响。这一块的内容都是教学重点,后两者的内容也是本章的难点。 三、 学生学习状态分析: 初中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对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已经比较强。这一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是比较成熟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思维也是比较活跃,能够和同学一起来进行一些问题的探讨、交流。他们有着广阔的视野、强烈的使命感,关注信息技术在生活及其周边的影响。 四、 教学重点: 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 教学难点: 8 / 25 精品文档 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六、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 新课导入 教师活动: 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首先,请大家阅读本节开头的一则新闻: 问题:上面的故事说明了什么, 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 教师活动: IT 信息技术: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等有关的技术都可以称为信息技术。可以说有了人类就有了信息技术,在人类历史上发生过了五次的信息技术革命: 教师活动:给学生3分钟看书第6页,要求尽可能记住?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 9 / 25 精品文档 第一次:语言的使用 第二次:文字的创造 第三次:印刷术的发明 第四次: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第五次:计算机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1、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 教师活动: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实际上是从操作系统这个成面上来讲的。讲解DOS和WINDOWS的区别。 DOS: DOS实际上是DiskOperationSystem的简称。顾名思义,这是一个基于磁盘管理的操作系统。它是命令行形式的,靠输入命令来进行人机对话,并通过命令的形式把指令传给计算机,让计算机实现操作的。因此,作为用户的我们要记忆大量繁锁的命令,那样才能用好计算机。WINDOWS:用的是GUI——鼠标/图形用户界面 人机交互图形化用户界面设计,以可视化的图形方式来呈现交互。 举例子:查看文件,复制文件,删除文件 WINDOWS如何实现 DOS下如何实现 10 / 25 精品文档 通过讲解、分析,让学生逐步感受到从DOS到WINDOWS 是越来越好的人机界面。 ?虚拟现实技术 应用:建筑领域、外科医生、军事领域 ?语音技术 语音识别技术,语音合成技术 应用:语音输入法、无人值守电话服务、专用语音直接翻译机。 ?智能代理技术 OFFICE助手 可通过网络进一步了解相关概念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 壁纸、个性化签名、个性化铃声 认真看书上第九页资料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 教师活动:请同学注意观察教材第九页的表。 学生活动:认真看书上的表 教师活动:从本张表你看出了什么问题,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师生小结: 11 / 25 精品文档 年份越来越来大,性能越来越来好,价格越来越来低。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辩论:信息技术的利与弊 解释三种观点: 做作业时,我从网上拷贝别人文章,不就是自己的了吗, 上网就是聊天、灌水,还能做些什么, 在网上,谁也不会知道我是谁,我说什么或做什么都无关紧要。 实践: 利用因特网,查找有关?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代理技术?等的相关资料,下节课提问。 八、教学反思: 1、教材所涉及面广,内容多,如果不进行取舍,就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况:老师滔滔不绝,学生不知所云。因此,精心的备课,有目的的取舍。对老师而言,不会疲惫于没完没了的讲解,学生也不会有那么大的压力,这是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例如,在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时,我只讲了?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和?性价比?,而其它的则要求学生在下节通过因特网来辅助完成。 2、如何将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起来,在讲到?如何合理使用信息技术?这一内容,我将全 12 / 25 精品文档 班同学分成两组,以辩论的形式,分别列举信息技术的优,缺点,学生能将大部分的优,缺点叙述出来,但本节课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明辨是非,真正合理使用信息资源。这还需要从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对学生加以正确指导。 课时三 信息与信息技术——信息的编码 教学目标:了解数制的基本概念 了解二进制的基本特点与应用 认识知识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掌握二进制的原理 教学难点:二进制的运算和原理 教学方法: 讲解法,分组谈论学习法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1?,要求学生回答这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回答:11或者3。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内容为课本“信息技术入门”中“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初步认识,教材以两个活动主题为基础,然后以“知识与技能”的形式详细介绍了关于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问题,旨在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充分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了解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方法,这部 13 / 25 精品文档 分内容在全书中占据了主要地位,是培养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兴趣的基石,是引导学生走进信息技术殿堂的一块敲门砖。 信息技术的宗旨是让学生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去获取、加工处理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所以本节不仅是简单的将书本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教学内容与其他学科及爱国主义相结合,将一些世界名曲、名画、名作放于多媒体教学中,用一些相关的活动让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获取信息,亲自体会信息的传递及获取,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增加了常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初一新同学在小学已接触到计算机,并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操作,学习兴致较高,但基于他们年龄的特点,他们对理论性强的知识点不易理解,认识较为直观,另外由于个性差异,也使他们的认知能力、实际操作能力以及知识水平各不相同,形成了不同的层次。 三、学习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含义,了解信息的呈现形式,主要特征及的发展与应用。 2、技能目标:通过对信息的了解,能掌握信息的采集处理方法,并能以简单的方式获取和加工信息,提高个人的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使对学习技术产 14 / 25 精品文档 生浓厚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互助学习的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信息与技术的含义 五、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分层推进教学模式 六、教学手段:采多媒体教学网 七、教学策略设计: 根据教材分析及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分析,在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探索,在任务的驱动下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触摸知识,教师总结指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以鼓励为主,分层教学,激发其学习兴趣。 1、情境设计:乐学、想学 生动、直观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醒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表象,提高学生积极性,使学生想学乐学。 实例:在宋祖英的“爱我中华“歌曲旋律中走进课堂,不仅是一种享受,同时会产生疑问,声音从哪里来,为什么计算机会播放出声音,这样不仅会产生一种想学计算机的冲动,同时也会在歌曲的旋律中产生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产生一种爱国感,达到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 2、任务设计——使学生会学 通过任务设计,诱导学生思维,启发学生观察思考,促使学生自学教材,解决问题。任务分层设计,由浅及深,先易 15 / 25 精品文档 后难,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并注意与多学科的整合。 3、学习设计 分组:教师按知识水平将学生分为4人一组,各组中有不同层次的 ,这样可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完成不同层次的任务。 交流:小组之间,师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汇报自己任务完成情况,相互评价。教学流程: 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交流、讨论、总结——教师归纳——巩固 练习——师生评价——作业 八、教学设计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学生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问题: 1、同学们听到了什么? 2、同学们看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听到了“爱我中华”的歌曲 看到了一张讽刺漫画,对学习产生兴趣 为什么上课会这样,我们要学什么? 16 / 25 精品文档 导出本节课的任务是:信息与信息技术 设计意图:采用任务驱动,明确学习目标 明确学习目标: 1、理解信息、技术含义 2、学会收集、处理的方法 激发兴趣分组、分层自学 信息的含义 自学课本活动1,并思考: 1、你在哪些地方见过这些它们? 2、它们能告诉人们哪些内容? 3、这些内容可划分哪些方面? 4、这些内容是以什么方式表达出来的? 5、信息的含义是什么? 巡回观察,启发学生思考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情况布置不同层次的任务,要求学生自主学习,突出以为主体,教师为主体双主教学策略。 分组完成任务 以四人为一组,分层自学,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归纳 对的给予肯定和表扬,同时加以引导得出对的正确理解。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学习成果,使他们有 17 / 25 精品文档 一种成就感 每组代表发言 回答以上不同问题 模式结构设计 教师活动设计 活动设计 继续分层自学 信息的传递及获取 自学课本P5页,结合实践活动完成以下问题: 1、可通过哪些方式传递? 2、你是怎样获取? 第一单元 认识信息技术 一、信息与信息社会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信息与信息社会。 正确列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信息。 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区分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相关性和安全性。 18 / 25 精品文档 培养合理运用信息的习惯。 重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难点:信息与信息载体、信息源的区分。 用0.5个课时完成。 教材以外的生活中的信息 1(引入。 请学生介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信息实例。例如,每天电台中广播的天气预报;每位同学的名字、身高、体重;每次考试的成绩、名次;电视节目预告;各种新闻、消息等。 2(从学生的实例中引出信息和信息社会。说明信息的准确性和相关性。 3(信息、信息载体和信息源的区分。 教师提出“书、电视机是否是信息”的疑问,请学生讨论辨析,最后说明各种文字、数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等都是信息的载体,信息是数据的抽象,而知识是信息的高级组织形式。 4(介绍信息处理的整个过程。 19 / 25 精品文档 通过人体对事物的感应过程让学生更形象地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以及计算机是当今社会信息处理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信息技术 知道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2(过程与方法 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新技术的产生对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 重点: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和发展方向。 难点:主动探究信息科技和信息技术工具在日常生活、学习中的用途。 1个课时。 关于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 20 / 25 精品文档 1(复习信息处理的过程。 2(介绍信息技术的概念。 3(强调信息技术是信息处理过程中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说明信息技术包含的3个技术。 4(介绍信息技术的应用。 5(请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应用的领域,教师来总结归纳。 6(介绍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 7(举例说明多媒体技术、机器人技术、蓝牙技术在生活中的实例,请学生讨论分析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 三、信息时代的文化、道德和法律 1(知识与技能 了解知识产权保护问题。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了解,掌握防范计算机病毒的方法。 通过了解与技术有关的伦理、文化、社会问题,正确 21 / 25 精品文档 认识新技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 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树立网络安全防范、遵守网上公德的意识。 重点: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了解黑客、网络沉迷、网络陷阱及其危害。 知道网络管理的相关政策法规。 难点:防范计算机病毒。 辨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并认识到规范自己行为、负责任参与信息实践的重要性。 用1个课时完成。 寻找关于网络知识产权保护、电脑病毒、黑客、网络陷阱和网瘾的相关实例。 1(引入。 从学生周围抄作业的现象引入,说明保护知识产权的 22 / 25 精品文档 重要性,这是网络文化、道德的一部分。 2(介绍计算机病毒。 演示计算机中了某些病毒的症状,请学生尝试说出它们的名称和特点。介绍病毒概念及其特点,引导学生从特点出发,讨论防范病毒的方法和措施。 3(介绍黑客、网络陷阱 请学生列举身边中的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实例,感受黑客和网络陷阱的危害。 4(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通过各种报道中典型的事例和数据来说明网瘾的表现和危害。请学生讨论预防网瘾的方法。 5(讨论如何“健康上网、文明上网”。 简单介绍一些网络政策法规,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如何用实际行动实践《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讨论。 四、认识计算机 1(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和一般工作原理。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掌握存储器容量的单位换算。 知道计算机的特点与分类。 23 / 25 精品文档 知道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和发展趋势。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了解计算机的机构,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进行不同存储容量的单位换算。 通过对计算机发展历史的了解,把握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计算机的每个部分是智慧的结晶,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并能从中发现分析事物发展的趋势。 重点: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5个组成部分。 计算机软件的分类。 了解计算机的历史和发展。 难点:辨别计算机的不同组成部分。 不同存储容量单位间的相互换算。 把握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畅想未来的计算机。 建议3个课时。 24 / 25 精品文档 25 / 25
/
本文档为【初中信息技术课教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