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2017-12-28 15页 doc 33KB 462阅读

用户头像

is_435706

暂无简介

举报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一)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抵------( ) 秉性------( ) 2.“一...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 (一)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抵------( ) 秉性------( ) 2.“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的正确意思是:( ) (3分) ?外祖父希望每个中国人都要有梅花坚强不屈的秉性。 ?外祖父希望“我”像梅花一样迎风傲雪,不畏艰难。 ?这句话是外祖父借梅花作比喻,表示他对“我”的殷切希望;希望“我”能在任何环境里,不忘自己是中国人,要做一个有骨气、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3.用“//”把片段分为四层,并写出层意。(4分) 第一层: 第二层: 第三层: 第四层: (二) 现在,我已经有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越来越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我有个慈祥的母亲,她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一个作家,应该说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源泉。但是仅有这个是不全面的,它可能会把人引入歧途。所以还需要警告的力量来平衡,需要有人时常提醒你:“小心,注意,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我少年时代听到的这两种声音一直交织在我的耳际:“精 彩极了”,“糟糕透了”;“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它们像两股风不断地向我吹来。我谨慎地把握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3分) 歧途: 谨慎: 2.从文中找出两对反义词。(2分) ( )------( ) ( )------( ) 3. 两种声音是 和 ,它们像 。这是一个 句,是把 比作 。(3分) 4. 读句子,选择正确答案。(4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句中的引号表示:( ) A(提示这是特别重要的词语;B.引用父母的话;C.反话;D.双重语 ?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 A(解释;B.话题的转换;C.语意的跃进;D.时间或声音的延续 5. “我谨慎地把我住我生活的小船,使它不被哪一股风刮倒。”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4分) 6. 你觉得拥有这样的母亲和父亲的“我”幸福吗,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4分) (三)伸出你充满善意的手(16分) ?深夜,一辆长途客车在贵州的深山中抛锚了,巨大的暴风雪一次又一次向旅客肆虐过来。尽管关紧了门,车上所有的人还是感觉到了浓浓的寒意。有人开始从旅行袋里取衣服,有人开始在车子里走来走去,试图驱除寒意。汽车的电力很快用完了,空调关闭,车里的温度一降再降,陌生的人们只好相互抱着取暖,然而还是无济于事。很多人在想:要是这时,有一团温暖的火那该多好。 ?终于有一束手电扫了过来,车上所有的人都( )地惊呼起来。来人是一个打扮非常普通的老人,他的背上还有一个篓子,里面是热腾腾的馒头。 ?有人开了门,老人把篓子放在车上,他指着车前不远处说,那里就是他的家,他真诚地邀请车上的人到他家去。然而让人意外的是,车上没有一个人起身,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老人只好把篓子放下,自己一个人回家了。 ?这时车上的温度已经是零下五度,热腾腾的馒头正在迅速变冷,有一个小男孩起了身,但迅速被身旁的母亲拉了回来:“你要干什么,那东西有毒,吃不得。”“就是,我们宁愿挨冷挨饿,也不去冒这个险。”车上不断有人附和。 ?半个小时后,老人再次来到车上,当他发现篓子里的馒头一个都没少时,只是轻轻叹了口气。他再次邀请,依然没有人反应。当他正准备下车时,车上终于有人说话了:“爷爷,我相信你,我跟你去。”说话的正是刚才那个被母亲拉住的小孩。 ?老人的眼圈红了 孩子 你不怕我是个坏人 孩子走上去 伸出他的手 挽住了老人说 爷爷 我相信你 ?在孩子的影响下,车上才不断有人下车,跟随老人而去。 ?第二天,所有人都安然无恙地上了车,面对送行的老人,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有记者问老人:“你的善意一次次被人拒绝和怀疑,你为什么还要坚持下去,” 老人告诉记者,在这座深山里,他经常能遇到抛锚的长途车,这已经是他做的第一百件善事了。老人语重心长地说,他只是希望能以自己充满善意的手,为这个陌生而隔阂的世界多添一点爱和温暖,让人心不再可畏。 1. 请在第?自然段的括号里填上一个合适的词语。(2分) 2. 给短文第?自然段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 读句子,填空。(4分) ?让人意外的是,车上没有一个人起身,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 ?“老人连续说了三次”说的是: ?“老人连续说了三次,唯一的反应还是沉默”,“沉默”的原因是: ?第二天,所有的人都安然无恙地上了车,面对送行的老人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 ?“羞愧”的意思是: ?“很多人羞愧地低下了头”的原因是: 4.写出本文的主要内容。(3分) 5. 请对文章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作出你自己的评价。(4分) ?小男孩: ?老人: (四)顾炎武自督读书(20分) “天下兴亡(xīng xìng),匹夫有责。”这个家喻户晓的名言,是由明末清初的爱国主义思想家、著名学者顾炎武最先提出的。 顾炎武自幼勤学。他6岁启蒙,10岁开始读史书、文学名著。11岁那年,他的祖父蠡(lí)源公要求他读完《资治通鉴》,并告诫说:“现在有的人图省(shěng xǐng)事,只浏览一下《纲目》之类的书便以为万事皆了(le liǎo )了,我认为这是不足取的。”这番话使顾炎武领悟到,读书做学问是件老老实实的事,必须认真忠实地对待它。顾炎武勤奋治学,他采取了“自督读书”的措施:首先,他给自己规定每天必须读完的卷数;其次,他限定自己每天读完后把所读的书抄写一遍。他读完《资治通鉴》后,一部书就变成了两部书;再次,要求自己每读一本书都要做笔记,写下心得体会。他的一部分读书笔记,后来汇成了著名的《日知录》一书;最后,他在每年春秋两季,都要温习前半年读过的书籍,边默诵,边请人朗读,发现差(chà chā)异,立刻查对。他规定每天这样温课200页,温习不完,决不休息。 1.用“?”选出文中多音字的正确读音。(4分) 2.请你再写出一句像“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样表达爱国情感的名言。(3分) 3.用“ ”画出介绍顾炎武“自督读书”措施的句子,并谈谈你从他的措施中学到了什么读书方法.(4分) 4.将下列人物和他们勤学的故事连起来。(5分) 牛角挂书 催光 韦编三绝 匡衡 圆木警枕 李密 凿壁借光 司马光 昼拼夜诵 孔子 5.你能说说自己的读书方法吗,也可以借助自己搜集的资料,为同学们介绍一些名人的读书方法。(4分) (五)(15分) ?夜晚,我在灯下写稿,一只飞蛾不停地在我头顶上方飞来旋去,骚扰着我。我趁它停在眼前小憩时,一伸手抓住了它,我原想弄死它,但它鼓动双翅,极力挣扎,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这样一只小小的飞蛾,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再动了,可是那双翅膀在我手中挣扎,那种生之欲望令我震惊,使我忍不住放了它~ ?我常常想,生命是什么呢,墙角的砖缝中掉进一粒香瓜子,隔了几天,竟然冒出了一截小瓜苗。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了一种怎样的力量,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的向上,茁壮成长,昂然挺立。它仅仅活了几天,但是,那一股足以擎天撼地的生命力,令我肃然起敬~ ?许多年前,有一次,我借来医生的听诊器,静听自己的心跳,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我可以好好的使用它,也可以白白的糟蹋它;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一切全在我一念之间,我必须对自己负责。 ?虽然肉体的生命短暂,生老病死也往往令人无法捉摸,但是,让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使我们活得更加光彩有力,却在于我们自己掌握。 ?从那一刻起,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绝不让它从我手中白白流失。不管未来的命运如何,遇福遇祸,或喜或忧,我都愿意为它奋斗,勇敢的活下去。 1(解释第?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分) 擎天撼地: 肃然起劲: 2(“我”忍不住放了小飞蛾的原因是: 3. 小瓜苗才成活了几天为什么说它有擎天撼地的生命力,(2分) 4.???自然段的三个事例,分别从三个角度给了作者强烈的生命意识。这三个角度是(3分) ? ? ? 5.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可分为三个层次。仿照下面对第一层要点的概括,归纳出第二、第三层次的要点。(2分) 第一层次:要对自己负责,好好使用生命,让人生有意义。 第二层次: 第三层次: 6.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4分) A(作者呼唤“生命”,表达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B(写小飞蛾,是为了告诉人们:小飞蛾是一条生命,一切生命都有强烈的求生欲望。 C(心脏跳动,让“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强烈的生命意识震撼了“我”,让“我”严肃的思考人生。 D(文章呼唤人们珍视生命,坚强勇敢,让自己有限的人生活得光彩而有价值。 (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20分) “小小水滴,多可爱,一滴一滴,滴在石头上,滴出一个小洞洞,滴到太阳下山坡„„”欢快的歌声随着老师在电子琴上弹出的一串串动听的音符,在宁静的校园回荡。我们班“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主题队会在在欢快飞翔的音符中开始了。 “叮咚,叮咚„„”录音机放出了用古筝演奏的行云流水般又迭荡起伏的音乐。几个女同学在教室中间踏着古筝的节奏翩翩起舞。透过古筝的声音和优美的舞蹈,我仿佛看见了洁白的雪花纷纷扬扬,把大地妆扮成粉妆玉砌的世界;仿佛看见了高耸的冰山在暖暖的阳光下,化着一缕缕清泉,融入祖国大地迁回曲折,汇成江河,融入大海;仿佛看见了水平如镜的西湖,碧波荡漾的漓江,飞流直下的瀑布„„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 “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主持人的话打断了我的遐想,“接下来要展示的是第二部分——生命的水”。 人称“博士后”的张×走上讲台。“水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体的75%是水,血浆中90%是水,眼睛的99%是水,骨骼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 的水。可以说,水在人体中无处不在;水是生命的源泉。”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热烈持久的掌声。这掌声一半是给张×的,另一半则是给生命的源泉——水的。 讲台上的电视屏幕上出现了主题班会的第三部分——“呻吟的水”。画面上只见工厂的工业废水,黄土高原的泥沙,城市的废弃污水油液、居民的垃圾浩浩荡荡地向江水涌去。画外音是水的呻吟:“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我们对人类忠心耿耿,人类为什么却如此对待我们呢„„” 主题班会结束前,班主任老师沉重地说:“同学们,珍惜水吧~珍惜水就是珍惜我们自己。同学们,为了大地的丰收,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保护和珍惜水资源,让生命的源泉长流不息~” 1.短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找出关键词语写下来。(3分) 、 、 、 、 。 2.画一画。(4分) ?用“ ”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2分) ?用“ ”画出表明短文的主题意思的句子。(2分) 3.填空。(5分) ?“刚才是主题班会的第一部分---美丽的水”中,破折号的作用是 ?“我们从绿变黑,从甜变涩,从清变浊,从美丽变成丑陋。”用了 修辞手法。 ?“人的75,是水,血浆中99,是水,骨骼中也有20,的水,连牙齿中都有10,的水。”用了 说明方法。 ?“这些美难道不是水给我们带来的吗,”是一个 句(反问、设问、疑问) ?文中水受到的污染主要来自于 4(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5.现在,我们生活的环境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你有什么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 境,(至少四条)(4分) (七)(14分)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 )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 )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 )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 )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 )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 )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要求填写词语。(3分) 叽叽喳喳(AABB式): 、 、 津津乐道(AABC式): 、 、 2.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词语。(3分) ( )的山泉 ( )的溪流 ( )的瀑布 ( )的悬崖 ( )的白云 ( )的云雀 3.文中的画线的句子是 句,请将它变为陈述句。(2分) 4.选文采用了 、 的修辞手法,依次写了 、 、 、 、 等景物,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6分 (八)(14分 和田地处大漠边缘,那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扼杀维吾尔人爱美的天性。他们天生爱花。花儿不仅盛开在南疆的沙土里,还盛开在维吾尔的门框边、房梁上、墙壁的挂毯上。巴扎的闹市里,那一顶顶鲜亮的绣花“都帕”,那一团团飘然而过的“艾得来斯”,犹如天幕上朵朵亮艳的彩云,又似花园里一片片随风摇曳的花儿,真是美不胜收。 维吾尔姑娘更是漂亮得叫人不敢正视。密密的眼帘,深邃的的眼睛,妩媚的笑容,像花儿般绽放在风沙里。那里的小伙,热情俊郎,浪漫风趣。维吾尔的姑娘小伙不单漂亮,能歌善舞也是出了名的。没有歌舞,维吾尔的生活就不完整,歌舞已成了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这种歌舞从来不受人员、场地和时间的限制,不论什么人,什么地方,什么时候,想跳就跳。 1.分别从两个自然段中直接找出语句概括各段的意思。(6分) 第一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 2.文中画“ ”的句子采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请写出哪些是虚写,哪些是实写。(4分) 实写: 虚写: 3.在第二自然段中紧接上文,起过渡作用的词语是 (2分) 4.从文中可以看出维吾尔人具有怎样的特点,(2分) (九) (18分) 敦煌鸣沙山位于祖国西北,是丝绸之路上神奇瑰丽的旅游胜地之一。 出敦煌城向南6公里,一眼就看到连绵起伏的鸣沙山。它东枕西北明珠莫高窟,西至党河口,延绵40千米,南北宽20千米,高度100米左右,最高峰170多米。 鸣沙山全由细沙聚积而成,沙粒有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沙山形态各异:有的像月芽儿,弯弯相连,组成沙链;有的像金字塔,高高耸起,有棱有角;有的像蟒蛇,长长而卧,延至天边;有的像鱼鳞,丘丘相接,排列整齐。由于山势陡峭,攀登只能缓缓而上。下山时,沙粒会随人流动,发出管弦鼓乐般的隆隆声响,真是扣人心弦。 1.给短文加个题目。第1自然段在全文起到了 的作用。(3分) 2.仔细阅读第1自然段,将四处地名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填进下面的示意图中。(4分) 3.第2自然段用了 说明方法,作用是 。 4.简要概括敦煌鸣沙山的三个特点: 、 、 。(3分) 5.画线部分的句子是用 修辞手法,是围绕句中“ ”这 个词写的。(4分) (十)故乡(节选)(20分)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摇动 ( ) 空闲 ( ) 悠闲 ( ) 悄悄 ( ) 2.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4分) 无法自已: 轻纱薄冀: 3. 画线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2分) 4. 找出文中的一处比喻句写在下面。(3分) 5.第?自然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 乡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我们学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诵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见明月想起“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4分) (十一)原则(18分) 我曾经是一个漫不经心的人,对生活的态度是“不必太认真”,凡事过得去就行,无论对人还是对己。我一直把它看成优点,认为可以免生许多闲气。但那短短几分钟的经历,竟改变了我的这个看法。 那是1993年的除夕之夜,我在德国的明斯特参加留学生的春节晚会。晚会结束时,整个城市已经睡熟了,在这种时候,谁不想早点儿到家呢?我和先生走得飞快,只差跑起来了。 刚走到路口,红绿灯就变了。迎向我们的行人灯转成了“止步”:灯里那个 小小的人影从绿色的、甩手迈步的形象变成了红色的、双臂悬垂的立正形象。 如果在另外的时候,我们肯定停下来等绿灯。可这会儿是深夜了,马路上没有一辆车,即使有车驶来,500米外就能看见。我们没有犹豫,走向马路„„ “站住。”身后,飘过来一个苍老的声音,打破了沉寂的黑暗。我的心悚然一惊,原来是一对老夫妻。 我们转过身,歉然地望着那对老人。 老先生说:“现在是红灯,不能走,要等绿灯亮了才能走。” 我的脸忽地烧了起来。我喃喃地道:“对不起,我们看现在没车„„” 老先生说:“交通规则就是原则,不是看有没有车。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从那一刻起,我再没有闯过红灯。我也一直记着老先生的话:“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遵守原则。” 1.读了这篇文章,我们会想起以前学过的《钓鱼的启示》,你认为这两篇文章有哪些相似的地方,请你分别从时间、地点、事件的起因、结果、相似之处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12分) 文章 《原则》 《钓鱼的启示》 时间 地点 起因 结果 相似之处 2.读画线句子,说说“另外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3分) 3.短文中有一句话直接揭示了主题,请用“ ”画出来。(3分) (十二)换一扇窗,风景更美(16分 一个美国的小男孩天生就有一只奇丑无比的大鼻子,因为这只大鼻子,他在学校几乎成了每个同学嘲笑的对象。他因此而成天闷闷不乐,不爱和同学打交道,不愿参加班上的集体活动,只是常常趴在教室的最后一扇窗户看风景。 他的老师玛丽亚发现了小男孩的忧郁。一次课后,她走到小男孩身边问:“你在什么呢,” “我看见一些人正在埋葬那条可爱的小狗。”男孩子悲伤不已。 “那我们到前面的一扇窗户边去看看吧。”玛利亚牵着小男孩的手到另外一扇窗户边,“孩子,你看到了什么?” 窗外是一大片玫瑰花,开得芬芳而灿烂,小男孩的悲伤顿时一扫而光。 “孩子,你开错了窗户了。”玛丽亚抚摸着小男孩的头说,“你知道吗?在老师的心目中,你的鼻子是最可爱的。” “但大家都笑我啊。”小男孩深感委屈。 “那是因为你没有换一扇窗户(把你鼻子最可爱的一面展示给大家看啊。” 恰好学校有一个小型话剧演出,一个角色很符合小男孩。在玛丽亚的指导下,小男孩鼓起勇气参加了,并获得了成功。因为他的大鼻子,人人都记住了这个校园里的小明星。后来,小男孩参加美国在线节目的演出,也名声大振。再后来,他进入好莱坞,成了最受欢迎的明星之一。 这个小男孩叫斯格特,20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滑稽明星之一。 是的,当我们因某些缺陷而愁闷苦恼时,我们是否想到要换一扇窗,换一扇窗,你会看到别样的风景。换一种思考和行动方式,你将开启的是成功的大门。 1.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4分) 一扫而光: 名声大振: 2.根据短文内容想一想,填一填。(4分) 小男孩在最后一扇窗看到的是 ,心情 。(2分) 玛利亚老师带他在另外一扇窗里看到的是 ,小男孩的悲伤顿时 。(2分) 3.短文最后一段话中的“换一扇窗”指的是 ,“别样的风景”指的是 。最后一句是短文的 句,起到 的作用。(4分) 4.短文讲述了 的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道理。(4分)
/
本文档为【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阅读练习附参考答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