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幻灭 肖光琰.doc

幻灭 肖光琰.doc

2018-03-30 5页 doc 16KB 92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幻灭 肖光琰.doc幻灭 肖光琰.doc 幻灭 肖光琰 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作者本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名叫《幻灭》。小说描写了心怀梦想的知识分子怎样被残酷的时代所摧残,青年人的才能和幻想如何遭受彻底毁灭,而文学界又是怎样从圣殿变成了污秽肮脏的地狱。这部现实主义小说里的虚构情节,在我国特殊的时代里,以更加残酷的方式上演了整整十年。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和巴尔扎克笔下正直宽厚的发明家大卫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他的真实命运,远比那个虚构的主人公来得更加悲惨。 知识分子的天真 “中国版大卫”名叫肖光琰,1920年出生于日本。在响应国家号...
幻灭 肖光琰.doc
幻灭 肖光琰.doc 幻灭 肖光琰 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中,作者本人最满意的一部作品,名叫《幻灭》。小说描写了心怀梦想的知识分子怎样被残酷的时代所摧残,青年人的才能和幻想如何遭受彻底毁灭,而文学界又是怎样从圣殿变成了污秽肮脏的地狱。这部现实主义小说里的虚构情节,在我国特殊的时代里,以更加残酷的方式上演了整整十年。而今天故事的主人公,和巴尔扎克笔下正直宽厚的发明家大卫有着很多相似之处,只不过,他的真实命运,远比那个虚构的主人公来得更加悲惨。 知识分子的天真 “中国版大卫”名叫肖光琰,1920年出生于日本。在响应国家号召回国之前,他还从未踏足过自己的祖国。 和大卫一样,年轻的肖光琰淳朴善良,没有想要飞黄腾达的野心,却有满身的才华和抱负。即使人在国外,他也积极参加爱国活动,更希望为百废待兴的祖国做点贡献。时值建国初期,中国政府广招人才,并成立了“留美科技工作者协会”,动员留美人才回国参加建设。很多中国留学生响应号召,纷纷回国报效国家,热情浪漫的肖光琰也受到了感染。 年轻人做事总是凭借热情而不计后果,在肖光琰这个搞科学的人看来,能把美国最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内,就是为祖国做出了贡献。至于回国后的工作和生活,他没有想太多。肖光琰说服了一直反对回国的妻子甄素辉,带着与石油相关的大批资料和图书,回到了没有朋友、没有亲人的祖 国。 对于从小接受西方教育的肖光琰夫妇来说,祖国的一切都是陌生的。肖光琰爱打网球,热爱音乐,喜欢绘画,思想自由开放,十分注重生活品质。而建国初期的中国,还处在贫困落后的状态。到处是凋零破败的景象,到处都是口号和标语,到处都在卖领袖的头像„„这样巨大的反差,夫妻二人适应了很久。 肖光琰在北京做了短暂的停留后,就被分配到了东北科学研究所大连分所(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听说自己带回来的资料对中国落后的石油工业有重大的贡献,肖光琰深感欣慰。作为一个技术人员,他在中国受到了在美国不曾有过的重视,生活待遇也相当不错。他怀着极大的热情,开始了对石油工业技术的研究工作。他主张发展的催化铂重整技术,成为我国炼油工业新技术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他在我国首次开展了天然硅酸铝的催化裂化性能评价研究,后来得到广泛引用;他负责的加氢裂化催化剂研制工作,解除了当时苏联停止供应我国喷气燃料的威胁„„肖光琰的科研生涯虽然并不算长,却为我国石油工业和国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本以为自己会自始至终坚持在科研岗位上并大有作为,继续为祖国建设发光发热,却没想到,一向并不关心政治的自己,最终却毁于政治的漩涡。 时代撕裂的梦幻 早在肖光琰回国仅九个月的时候,他就经历了第一次打击。1951年,中国开始了大规模的思想改造运动,主要是针对“美国文化帝国主义”培 养的高级知识分子,批判他们崇美、恐美的思想。大批德高望重的科学家、艺术家、知识分子受到迫害,很快,批判的矛头就指向了肖光琰。人们无法理解他为什么放弃美国优越的环境回到贫困的中国,他平时偶尔谈及在美国的工作生活情况,也被人们当成崇洋媚外。大家都躲着他、指责他、批判他。在批判大会上,根本无法理解批判内容的肖光琰甚至气得连眼镜都摔了。 肖光琰一遍遍给领导写信,给个“说法”。得不到“说法”后,他就自行罢工、不去工作。年轻气盛的肖光琰无法理解,自己的满腔热情和报国心愿,究竟为什么就会变成“别有用心的阴谋诡计”。他用头撞暖气片的方式发泄愤怒,用频繁吃安眠药的方法来让自己安静下来。他变得更加形单影只、少言寡语。 虽然受到了很大的伤害,但在运动结束、领导向他表示了歉意后,天真的肖光琰又马上不计前嫌,重振情绪,开始继续努力工作。而女儿小洛洛的出生,也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更多的色彩。肖光琰夫妇本以为风波已过,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没想到,等待他们的是更加残酷的暴风雨。 “文革”前夕的“拔白旗,插红旗”运动,肖光琰又被当成了靶子,各种关于他的大字报铺天盖地:有的批判他学阀作风,在研究工作中不能平等待人,主奴关系,要求苛刻,经常训斥助理人员;有的批判他养尊处优的生活方式,爱跳舞,喜欢音乐,醉心于贵族运动――网球。有的大字报写着:你拿着高额工资,几年来没有任何成果,你执行的是挂羊头卖狗肉、唯有理论高的白旗路线。在新年晚会上,人们甚至把他变成小丑模样,使用侮辱性的语言和动作来嘲讽他。 “文革”开始后,他又被戴上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连仅仅十四岁的女儿洛洛也被划成了“黑五类”。随着“文革”的愈演愈烈,肖光琰的生存状况也更加恶化。1968年,肖光琰被抓进了“牛棚”,家里一切值钱的东西都被抄了。人们给他安上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努力证明他是美国派来的特务。拳打脚踢是家常便饭,“三角带”等特制的刑具也派上了用场。肖光琰不断地写检查,写揭发材料,回答他永远找不到答案的问题。“你在美国挣那么多钱,生活那么好,为什么回到中国,”“你能把美国的资料弄到中国来,一定也能把中国的资料弄到美国去,你为美帝国主义搞了多少情报,”这种审讯永无止境,对他的折磨也从无休止。 1950年12月,肖光琰几经辗转终于抵达香港,踏上了他梦想中“报效祖国”的征程。刚回国时,他被人们怀疑和误解。而在他于中国生活的18年、奉献的18年里,这种怀疑却从未停止。“牛棚”中的他反复寻找出路而不得,苦苦思考也没有找到活下去的理由。最终的答案,似乎只剩下死亡。 为了不连累妻子和女儿,1968年12月11日,肖光琰被发现服用过量安眠药“畏罪自杀”,时年48岁。 同生共死的爱情 肖光琰和甄素辉夫妇,算得上是恩爱夫妻的典范。甄素辉的父亲曾做过孙中山先生的秘书,后来被派往美国为国民政府做侨民工作,而肖光琰的父亲则是汪精卫政府的一个部长。两人不仅门当户对,婚后更是感情甜蜜、相敬如宾。甄素辉性格温顺,非常美丽、有气质,十分爱慕并崇拜着自己的丈夫。从小在美国长大的她并不会讲中文,因此,在肖光琰想要回 国的时候,甄素辉是不太同意的。在她看来,回国后不仅生活有诸多不便,没有为共产党做过贡献的他们也未必受人欢迎。然而,在肖光琰的一再坚持下,最终她还是让步了。 在美国,甄素辉已经有了非常稳定的工作,随着丈夫回到国内,就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她要克服语言不通的障碍,要天天挤公共汽车到大连海运学院去教英文,要安慰、照顾内心苦闷的丈夫,还要辅导女儿的功课。贤惠的她并没有抱怨,更是花了很长时间将他们的小家布置得温馨而富有艺术感。在丈夫受到批判和误解时,甄素辉总是温柔地安慰、开导他,两人就这样相扶相携,共同度过了18年的苦难岁月。 肖光琰去世时,甄素辉正在农场接受“劳动改造”,十几岁的洛洛更是孤身一人、无人照料。当天下午,“工宣队”的人找到她,严肃地宣布:“反革命特务分子肖光琰畏罪自杀,他的问题是敌我性质的,你要继续交待。”甄素辉并没有哭,只是请了两天假,称要照顾一下多日不见的女儿。 几天后,人们发现了母女二人的尸体,她们紧紧地相拥,凄惨地告别了这个永远无法理解的悲凉世界。小洛洛生前还把自己的一张照片留给了同学,照片背面,工工整整地写着――永久的纪念。
/
本文档为【幻灭 肖光琰.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