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纤维素对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2012-08-11 7页 pdf 195KB 45阅读

用户头像

is_833902

暂无简介

举报
纤维素对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纤维素对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枝 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对一7)婶 墼堕 三 李园喜 \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武汉,430074) 设 弓 3 研究了以高锰酸钾 为引发剂 .加入纤维紊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 。考察 了淀粉与 纤维素的配 比、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舟质 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 讨论了纤维素促进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量 苤鐾反应 塑 茎 里! 壁 1 前 言 淀粉、纤维素等乙烯基单体(主要是丙烯 酰胺等水溶...
纤维素对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纤维素对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枝 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 对一7)婶 墼堕 三 李园喜 \ (湖北省化学研究所 ,武汉,430074) 设 弓 3 研究了以高锰酸钾 为引发剂 .加入纤维紊的淀粉 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 。考察 了淀粉与 纤维素的配 比、引发剂用量、单体浓度、舟质 p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并 讨论了纤维素促进淀粉一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的机理 关键词:量 苤鐾反应 塑 茎 里! 壁 1 前 言 淀粉、纤维素等乙烯基单体(主要是丙烯 酰胺等水溶性单体)的接枝共聚物可用作絮 凝剂、吸水剂、造纸助剂、分散剂等,具有广阔 的 应 用 前 景。 。因 此 受 到 了人 们 的重 视 。 自1962年井本稔发现淀粉在水中能促进 某些单体发生接枝共聚以来⋯’,研究者先后 发现 ,在有淀粉存在下,丙烯酰胺的接枝速率 是均聚的三倍“ ,在无淀粉存在下,铈铵盐 不能引发丙烯腈聚合 ,有淀粉时则可迅速引 发聚合。 。 在淀粉与纤维素同时存在下与丙烯酰胺 接枝共聚的研究迄今未见报道。作者研究了 在有纤维素存在下,淀粉与丙烯酰胺接枝共 聚的反应规律 。 2 实验部分 2.1 原 料 丙烯酰胺:CP.江苏临海化工厂 (AM); 木薯淀粉 :用前在烘箱中干燥,保存于干燥器 中备用;纤维素:汉阳造纸厂提供;高锰酸钾 : 配成0.05M溶液备用;硫酸:0.05M溶液。 2.2 实验方法 将所需量的试料与40m r蒸馏水加到水 浴上的三颈烧瓶中,搅拌分散 ,用 N 置换后, 在 N 保护下,先后加入高锰酸钾溶液及l0m r 丙烯酰胺溶液 ,调节 pH值,反 应至预 定时 间。然后将反应物滴人大量快速搅拌的丙酮 中,得到白色沉淀 ,晾干后干燥至恒重 ,得粗 产品,计算丙烯酰胺的转化率(c)。用己二醇 冰醋酸混合物6;4( ),在索氏抽提器中抽提 粗产品中的均聚物 ,分离出接枝共聚物.用丙 酮洗涤.晾干后于5ou真空干燥箱巾烘至恒 重 .得精产品 称重后计算出共聚物的接技率 (G)与丙烯酰胺 的接杖效率(E)。计算公式如 下 ; c 一 × l00 G 一 × 1 00 w 0 , E 一 × l00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5期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式中 wo~ 试料重: w ——单体重(丙烯酰胺); w 粗产品重 : w —— 精产品重 将精产品用蒸馏水抽提,除去未接枝的 纤维,把萃取液滴入大量丙酮中,沉淀出纯接 枝物 。 将纯接枝物、精产品、纯纤维、木薯淀粉 、 丙烯酰胺 ,用 KBf压片法在580B型红外光谱 仪上进行红外分析 见图1~图5。 l剖1 诧粉的 IR谱 2 纤维 素的 【R 图 3 l 烯 酰胺Cr:J iR f阵罔 { I L ——— — 40 011 3500 30l"I 250f} 2903 1800 1600】400 120o 10帅 8710 右00 400 20u f 1 图4 诧粉 纤维衰 丙烯酰胺粗产物的 1R谱图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5 纯接枝物的 【R谱 由图1~图3可见,木薯淀粉在570cm-。, 750cm 和850cm 处有特征吸收峰,纤维素 在900cm_。处出现特征吸收峰,丙烯酰胺在 l 650cm 处出现 >c—0 振动吸收峰。在图4 中,以上各处均有吸收峰,由此证实了丙烯酰 胺确实发生了接枝共聚。图5是除去未接枝纤 维素后产物的 IR谱图,在9 00cm 处出现纤 维素特征吸收峰,可见少量纤维素也发生了 接枝共聚,接上了聚丙烯酰胺。 5 对反应体系一般规律的考察 5.1 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由图 6可 见,当 固定 其 它 量,只 改 变 KMnO 浓度时,随着 KMnO 浓度增加.开始 转 化 率 与 接 枝 率 上 升 很 快 .但 达 到 0.48mmol/L以后 ,转化率增 幅减缓,接枝率 (G)、接枝效率 (E)则呈下降趋势 这是 由于 增加引发剂用量有利于增加活性 中心的数 目,所 以开始 阶段 C.G均上 升 。但 当 KMnO 过高时会产生过量游离基,加速链终止。同 时 ,过量的 Mn”能与 自由基反应终 止链增 长 ,所以G下降 ,C增幅减缓,E也 下降,说明 此时反应产物中均聚物增多。 圉6 引发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由此看来,控制引发剂浓度对提高接枝 率及丙烯酰胺的利用率是有利的 5.2 单体浓度对反应的影响 由图7可见 ,当单体(丙烯酰胺)浓度增加 时,转化率(c).接枝率 (G)呈直线上升,明 反应活性随单体浓度的增大而提高。到后期 . 当单体浓度较大时,随着反应进行 ,内部粘度 加大,大分子纠缠在一起 ,因而固定于团粒结 构表面的大分子游离基移动受到限制 .两个 自由基通过扩散碰撞到 起而偶合终止的阻 力加大,从而导致链终止速率常数 k 下降, 使链终止速度降低。由于单体分手体积小,运 动灵活,叉困单体浓度减少而使链增长速度 R 降低的幅度不明显,从而产生 自加速现 象 ,如式 : RP—k [M] 要 鹱 0 Ⅲ 图7 单 悼婊腰 对反应 的影响 但并不是单体浓度越高趣好,我们在实 验中发现 ,过高的单体浓度会产生反应不均 匀、局部交联等现象。 5.5 温度对反应的影响 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考察改变反应温度 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见图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5期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8 温 厦 对 反厘 If勺影 硐 从图8可以明显看出,在其它条件保持不 变的 情况 下,在 50"C左 右反 应 时,C(转化 率) G(接枝率)及 E(接枝效率)较高,60'C时 较低,而40C时更低。但它们随温度的变化幅 度却不同.其中 G随温度变化最敏感 ,40c 和60C的变化 比5O℃的小得多。而 C与 G和 E相 比,随温度变化比较平缓 ,即受温度的影 响小于后两者 。这是 因40C时由于不能产生 足够的游离基而使 C,G和 E均低 ,特别是 G 和 E,在6O℃时由于链转移、链终止等副反应 的增加而导致 G和 E的降低。 在较高温度 C之所以会降低是因在较 高温度下,较短时间里会产生大量的游离基, 致使体系粘度瞬间增加很大,不少单体还没 来得及进行链增长反应就被“包裹 住了,致 使 C降低。 3 4 酸度对反应的影响 l962年,Palit曾指出,由于 KMnO 在 中 性或碱性溶液中会分离出棕黑色胶质 MnO。, 类似 O ,而强烈抑制聚合反应.故 KMnO 只 能在酸性溶液中引发丙烯酰胺聚合而不能在 碱性条件下引发。从图9可以看出.随酸度增 加 ,C,G,E均 有增 加 而 且 此反 应 对酸 度很 敏感。 酸能有效地催化聚合反应,但用量不宜 太多 据报道。”,过量的酸会猛烈降低分子 量 ,引起阻聚副反应 : MnO2十 2H — M _+ H20+ [0] 而且多余的酸会残留于产品中,在加热烘干 时,还会引起亚胺化交联,使产品溶解性变 差 。 毒苎 錾 pH 图9 酸度对 匣应的 影响 5.5、反应时间对接枝反应的影响 图1O表 明,加入酸后几分钟内C,G,E均 急剧增加,有时产生暴聚现象 ,但很快达到近 似稳态,反应进行一段时 间后,C,G,E增长 变缓慢。这主要是 由于单体浓度随反应的进 行而不断降低 ,从而使链增长速率降低 。同时 随着接枝链的加长 ,大分子凝胶效应也愈 明 显,阻碍了单体 向底物内部扩散。致使 G增 加缓慢 反应主要是在1.5h以前进行的 例】0 缸&H,J'lmi村缸 匣的影响 图11是纤维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保持 2B试料量不变 ,C一是0.6g纤维素与1.4g淀粉 的转化率,Cz是2g淀粉的转化率 。可见,有纤 维素的反应体系的反应速度,在反应初期明 显地快于无纤维素体系。 图l】 纤维索对反应速率的髟响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1993正 4 纤维素与淀粉对反应的影响 由上述讨论结果可以看出,淀粉在有纤 维素存在下,与丙烯酰胺的接枝共聚反应较 好地符合自由基聚合反应规律。 在保持试料量与单体 比例及其它条件不 变的条件下,加入少量纤维素,发现 c,G均 比纯淀粉有较犬提高 ,见表l。 表1 加人纤维素对反应的影响 KMnOlImm1 d,L KMnO J1 mmd/L KM O 0 5mmol/L AM jg AM 5g AM 5g pH 3 5 pH 3.5 T 50℃ T 50℃ T 50℃ c(% )一 80~ 90 c( )一 96.35 C( )一 98 G( )一 60~ 8O G( )一一1 d0.60 G C )=246 E )一{D~ 50 E( )一 58 37 E( )一 97 可见加纤维素后,淀粉体系的C.G,E均 有所提高,同时降低了5O 的引发剂用量。由 图12也可看出按纤维素:淀粉=l:7(m)加入 纤维素后活性提高,但继续加大纤维素的比 例 ,C,G均下降,E几乎不变。由此可见,纤维 素与淀粉的比例变化能改变反应体系的整体 活性 ;在提高单体转化率的同时也扩大 了单 体接枝的活性区(HA) 爨 U 图 I 2 矗芒粉 纤罐 幂比例变 化对反 应的 影响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考察了固定淀粉用 量.改变纤维素用量和固定纤维素用量,改变 淀粉用量的情况。 4.1 淀粉用量变化对反应的影响 Mccormick+Ranly等人认为.淀粉存在对 丙烯酰胺的聚合有促进作用,我们的实验结 果见图l3。从图l 3可看出,随着淀粉用量的增 加,在开始阶段 C,G,E均上升,但当淀粉用 量超过一定值时,部分丙烯酰胺被淀粉吸附, 单体浓度降低,从而造成 C,G.E降低。此结 果与 Mccormick,Ranly等的观点一致 I璺I13 促柑 用量 对反压 的影响 4.2 纤维素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据 近 年 来 有 关 纤 维 素 接 枝 的 文 献0 报道 ,纤维素对丙烯酰胺聚样 存在促进作用,而且其促进作用并不比淀粉 低。 。但聚合物是大量的均聚物,真正的接 枝率及接枝效率都比淀粉低,如潘松汉在用 KMnO 对纤维素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中 C可达80 ~9O ,而 G仅有60 ~8O ,E 只有40 ~5O 图l 4也表 明.随纤维素 用量的增加,G,E都下降,而C上升,但超过 一 定量后 C也开始下降 。 三薹 蕤 。 l剖l i ! 维 翥嗣量对 垃压的 影响 关于淀粉、纤维素促进丙烯酰胺聚合的 机理 ,井本稔认为是亲承高分子在承相形成 了一个“疏水区”(HA)+在此区内易引发烯类 单体聚合“ 。潘松汉通过研究进一步认为+ 共 存聚 合物的 O,N原子有共用 电子 ,能在 “HA 区形成“丙烯酰胺 共存聚合物一引发剂 水”的电子授受复合体系 这些共存聚合物提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 5期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供 了上述复合体排列模型的位子,使烯类单 体聚合顺利进行。 。Galyard认为纤维 素的 作用是活化受电子单体形成“单体一纤维一水 电子授受排列模型。 对于纯淀粉或纤维素 与单体共聚的反应,通常认为是通过以下几 步完成的 : ① 形成络合物后氧化分懈生成 自由基 s+Mn0 一 络台物——.s·+Mrt (淀粉) C+MnO?— 络台物— c· Mn。十 (纤维素) ② 链引发 s·+ M — —+SM · C + M — — -CM · ⑨ 链增长 SM ‘+M ——+sM + cM + M — cM I ④ 链终止 SM +sM 。一 —蚂M + ns CM + CM 一 ——cM⋯ C 我们在装有等量纤维素和淀粉的二支试 管中加入等量水,通 N ,在 N 保护下同时分 别加入等量的 KMnO 溶液 ,振荡后,二支试 管 中的溶液 由浅红色很快变成褐色;进一步 观察,装有纤维素溶液的试管 中褐色很快消 失,而变澄清 ,但装有淀粉溶液的试管中褐色 消褪却很缓慢 ,表明 MnO 难以转化为无色的 M n” 。 实验结果表明,纤维 素与 KMnO。络合 氧化形成 自由基的速率 比淀粉快,即纤维素 在 KMnO‘中形成 自由基 比淀粉容易。 进一步 由图1l可看出,在纤维索与淀粉 共存体系中,纤维素先与 KMnO 络合氧化生 成自由基,然后通 过“单体一淀粉一纤维素一引 发剂一水”的电子授受复合体 系,在淀粉提供 的 HA区内进行接枝共聚,并能在较低引发 剂用量下获得较理想的 C,G,E。不过在淀粉 接枝的同时纤维素也会有部分发生接枝。 5 结 论 5.1 淀粉在有纤维素存在下的接枝反应具 有 自由基反应的一般规律。 5.2 纤维素与淀粉共存体系的接枝反应有 比淀粉或纤维素单独存在下更高的反应活 性 。 5.5 纤维素与淀粉在一定比例条件下才具 有促进作用。 参 考 文 献 1 惠斯特勒 R 1l_等编,《诧粉的化学与工 艺 ·中 国食品出版社,1987 2 Ⅸ R N、M.,H . Lg 3 2l3~ 225 3 巫拱生等,《吉林大学 自然科学学报》.1986.(】]. 1吨 ~ 110 4 平野橱 等,《工业化学杂志》.1971,74(3).556~ s6D 5 US 40D496 6 Mccormick C L , d , J. 脚 . . poem al踟 .,Ed. 1981.9(9),2229~ 224l 7 Pl~lger Jf H., d ., J. 1∞ . 一£ m -. 1985.A22(4).415~ 136 8 蔡紫芸等 .f造纸化学品》,】988.1(1j).|l~|6 9 潘松沮等,《广州化学》,199O.(4).63~68 10 巫拱生.《丰青细化工 》.1989,(6).16~21 1l 井 本稔. .oy c 1 J叩龋.1962.35(12) 2D12~ 2 DI9 12 井车稔 等.《日车化学杂志》,1980,99(3).333~ 驺 7 13 Varrns1.K., , ,】983. 119.183~ 192 1 4 Gayla— N.G .H .3. 脚 . 轴 part B. 1g72,1 0(4),285~ 294 15 Reyes1.. .,d.R . port c1,lg66一{01 16 Brc~ way c_L , ., 脚 1. Part A1. 1963,1925 17 Fanta G—F·,d 一,J 却 .P。 一Sc/.,19T1, 2651 18 (' n旺 R-t d ,船 岛姊 岫 施 .m 白f楷 ,Ne Yo ,1977.245 19 吴 平平等,《中国科学 技术大 学学报 .1981.1_ ({).7O~ 76 2O 谱栓汉等,《广l州化学》,1990,(1),3l~37 21 潘松沮等,《高分子材料与工程,.1991.({).99~ 101 22 潘槛汉等,《广州化学》,1991 (1).6O~67 23 王贞等,f广_州化学》,1990.(1j.39~d5 2 黄继才 等,《化学通 讯 》,1987,(1),l8~ 27 25 黄继才等,(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1991,({), 99~ 】O】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精 细 石 油 化 工 26 巫拱生等 .《吉 大学学报}(自科版).1983.(1) 90~ 10| 17 巫拱生等.《吉林大学学报》(自科版).1985,【1) 99~ i 02 28 潘橙汉等,《化学通讯 ,1983,(2)·23~30 29 黄继才等译,《化学通讯 ,1986.(81t 75~100 (收修改稿日期:1999—06—12 A STUDY ON THE EFFECT OF CELLULOSE ON GRAFI'COPOLYMEI~IZATION OF ACRYLAMIDE W ITH STARCH U bliangui,W an Gang andⅡ Yuanchun fttNx*~CIJe~ ,WaMa) Abslrad The graft copolym~rization of acrylamide with starch in the presence of cellulose by KMnO~initiation has been stud— ied.Theinfluence ofthe ratio of celluloseto starch.amount ofinitiator,amount ofmonomer,pl4 value,reactiontern peralure.reaction time ere.on the graft copolymerlzation were investigated.The mechanism about this graft co@olymer Ization were discussed also Keywards:Aerylamidef Cellulose;Starch;Graft Copolymcrization 【I-接 第88页 1 小,以免损伤导线和影响发光效率;②密封性 好.以防止潮气进入;③杂质如卤素、碱的含 量很少;④透 明度和折射率高。 这种显示器已用于立体声收音机和电视 机上作为指示灯 ,以及用于制文字或数字显 示器。目前又研制成功 GaAIAs,提高了辉光 度,正在向车辆尾灯和信号灯方面推广;另外 用 CaN SiC能 发出蓝光,有可能实现彩色 化,正在研制大型的彩色显示装置 6.5.6 透明导电薄膜 过去用玻璃制造透明电极,方法是将氯 化锡、氯化锑与有机溶剂混合后涂于玻璃上, 然后在500C左右加热。但玻璃不柔软 ,易碎, 加工性能差.重量大 ,而且下易大面积化 。为 了克服这些缺点,现 已改用涤纶或其它工程 塑料的薄膜作为基体 ,上面的导电层有两种, 一 种是氧化铟、碘化铜等半导体层,另一种是 铂,金,铝等金属层。加工方法也有两种,一种 是涂布.另一种是真空蒸镀或溅射 下面以在 涤纶薄膜上真空蒸镀氧化物导电层为例 ,简 要介绍其制法 。 先在涤纶薄膜上涂好有机金属化合物的 底涂层,然后在真空下蒸镀氧化铟或氧化锡 。 但在真空中加热 ,可能有一部分高价的氧化 物分解成为低价的氧化物 ,影响透明度和导 电性 ,因此还需要在空气中再加热一次 ,使低 价的氧化物再氧化成高价的氧化物 这样制 得的薄膜 .可见光透过率在85 以上 .表面电 阻为500~l0sQ,并且可以调节。 既要透 明,又要导电,从物性学来说.这 是一大矛盾 因而也是一大难题。但 目前在信 息记录和显示等方面 ,要求利用光和电子相 互作用的越来越多,因此开发高性能的透明 导电材料的活动正在 日趋活跃 (未完待续) 本站 孙履厚 供稿 (收稿日期 :1093—92—09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本文档为【纤维素对淀粉—丙烯酰胺接枝共聚反应影响的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