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_古代_官箴_述论

2012-08-07 7页 pdf 2MB 17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49066

暂无简介

举报
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_古代_官箴_述论 �绝、熟�二�悠二熟 人文杂志 � � � 年第 � 期 � �璧一璧���� �羹������ � � 公派关 ⋯�三��一一一一一�一����一 筑厂一�梦凡一�� 一���一一��一��⋯一�⋯��⋯� 洲一袱人咨‘ �扮户城二犷城二犷袱二�扩棍二犷桩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时运生 河北 省社会科学院 官是国家机关中有一定等级的公职 人员 � 咸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 。撰写官咸 的目的是劝诫 官员从政为善 。 中国从先秦开始 , 几乎各代都 有 官咸 , 官咸文献也十分丰富 。 本文拟就中国...
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_古代_官箴_述论
�绝、熟�二�悠二熟 人文杂志 � � � 年第 � 期 � �璧一璧���� �羹������ � � 公派关 ⋯�三��一一一一一�一����一 筑厂一�梦凡一�� 一���一一��一��⋯一�⋯��⋯� 洲一袱人咨‘ �扮户城二犷城二犷袱二�扩棍二犷桩二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时运生 河北 省社会科学院 官是国家机关中有一定等级的公职 人员 � 咸是古代 的一种文体 。撰写官咸 的目的是劝诫 官员从政为善 。 中国从先秦开始 , 几乎各代都 有 官咸 , 官咸文献也十分丰富 。 本文拟就中国 古代官咸 的产 生和发展 、 主 要内容和特征 , 及 其在今天 的借鉴价值诸问题加以探讨 。 一 、中国古代官簌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最早 的官哉 出现在周代 。当时实行世 卿世禄 , 不存在对新任官员的录 用 、 罢免 制度 , 因 而也不存在完善的行政法规 。 统治者 为 了减少君主 的失误 , 动员百 官撰写官咸 , 以 戒王过 。 最初的官咸称 “虞人之 咸” 。 据《左传 · 襄公 四年》载 , “昔周辛甲之为大史也 , 命 百 官官咸王 阀” , 这也是周文王 、周武王对百官的 要求 。文王 在“诏 牧”中称 , 不咸戒者要获罪 。虞 人是周代掌管田猎的官员 � “虞人之咸日 � ‘芒 芒禹迹 , 画为九州 , 经启九道 。民有寝 、庙 , 兽有 茂草 , 各有伙处 , 德用不扰 。 在帝夷界 � 冒于原 兽 , 忘其国恤 , 而 思其瘪牡 , 武不 可重 , 田不 恢 于夏家 , 兽 臣司原 , 敢告俊夫 。 ’虞蔑如是 , 可不 · 惩乎 � ” ��� 春秋左传注 》第三册 , 在这则官咸 中 , 讲 的是掌管 田猎 的官员劝告周王要吸 取 夏界 沉于 田猎 灭亡的教训 。周代的官咸主要是君 王 之诫 。 战国时期 , 是我国封建社会官吏制度孕 育 、萌芽 、产生期 。虽然这个时期有不 少 文人 墨 士游说君王 , 但至今还未有人将他们的这种游 说劝告作为官咸对待 。 《太平御览》卷 � �� 称 之 谓 “迄止春秋 , 微而未绝 ” , 战国 以来 , “ 谈文姜 绝 ” 。秦统一六 国后 , 建立 了统一 的中央集权政 权 。从秦开始 , “天下之事 无大小 皆决于上” 。但 并非由皇帝一 人管理国家 , 而是通过 百官管理 国家 。 为 了防止差错 , 统治者一方面建立 了官 员的任免 、奖惩制度 , 另一方面 , 统治者也没忘 记用职 业道德 , 包括官茂对官员进行劝勉 。 由 于秦代 以后 , 对君王 的劝告和谏净 , 已由言谏 机构承担 , 所以从此时起 , 君王 之诫就 变成 了 官吏之诫 了。 官咸 的作用 只是劝诫百 官 。 “古 者 百官官茂王 阀 , 然保 氏特 以谏净为职 , 今侍 中常侍 实处此位 , 择其正 色弼违 匡救不逮者 , 以兼此选 ” 。 ��� 晋书 · 卷 三 · 武帝纪 ��� 晋武帝 讲 的正是这种转变 。在汉代 , 由于选官 、任 官制 度逐步完善 , 官员应具备什 么条件均有明确的 要求 , 尤其是董仲舒提 出的 ”罢黔百 家 , 独尊儒 术 ”的主张被采纳以后 , 以德为主 , 以刑为辅的 思想 已经确立 , 所以 , 与这种政治气候相适应 , 汉代官哉对百 官的劝诫更具体 、更详细 。据《汉 书 · 扬雄传 》载 , 西 汉哲学家扬雄爱“虞裁 ” , 遂 以仿之 , 作《十二州二十五 戌》。据《后 汉 书 · 胡 广传》载 � 东 汉史官胡广在前人官咸的基础上 , 著百 官咸 , “初 � 扬雄 依虞咸作 十二 州二 十五 咸 , 其九咸之 阀 � 后 琢郡崔 四及其子缓又 临邑 候 � 刘淘驻增补十六篇 , 广 复继 作四篇 。 后为 之 解释名 曰 百官咸 , 凡 四十八篇 ” 。今人收编的 《全上古 三 代秦汉 三 国六 朝文 》中载有 百 官咸 的详细 内容 。 隋唐以后 , 古代中国 的吏治更为 完善 。 尤其是唐代 , 高度 的中央集权政体 业 已 建二 , 庞大的官僚体系业 已形成 , 为 了控制官 一 � � 一 员 , 一方面制定了我国第一部较完善 的行政法 规—《唐六典》, 对各类官员的任命 以及才能和 品德要求 , 都十分明确 , 另一方面 , 也没有忘 记用 官咸 的形 式劝 诫 官员 , 武 则天 曾撰《臣 轨》。 唐欧阳询《艺文类聚》将各代官藏收集其 中 , 并出现了言咸 、行咸 、 目咸 、手咸等杂咸 。宋 代 以后 , 官咸 的数量不仅增多 , 而且内容亦发 生了变化 。 如果说秦代至宋代之前 , 中国古代 官咸的内容是为组织政权服务 的话 , 那么 , 宋 代 以后 , 官咸的内容则是从官员的从政品德和 技术两个 方面 , 对官员提出劝诫的 。 官咸的作 者多数是官员 , 有的是在职 官员 , 有 的是离职 官员 �有 的是得意官员 , 有 的是失宠官员。他们 通过撰写官咸 , 希望在职 官员和后代官员 , 能 从 中受到启发 , 精通为 官之道 , 为 国为 民多办 好 事 。 仅 台湾 出版 的清光绪年 间的《四库 全 书》史部职 官官属之篇 , 就有宋代陈古灵的《州 县提纲 》、许月卿 的《百 官咸》、胡太初 的《昼 帘 绪论》、李元弼 的《作 邑自咸》、 吕本忠的《官咸》 等 。此外有元代张养浩的《三事忠告》��� 牧民忠 告》、 《风宪忠告》、 《庙堂忠告��� 。 明清时期 , 由 于皇帝提倡官咸 , 各种官咸纷纷问世 。 如 明代 杨显的《牧鉴》, 就是如何当官的资料汇编 。 清 代 官咸 的内容集历史之 大成 , 除清世祖 的《御 定 人 臣傲心 录》从植 党、好名 、营私 、循利 、 骄 志 、作伪 、 附势 、 旷官等八个方面“训诫群 臣 , 律 其知纲鉴也 ”之外 , 还有收入《皇朝经世 文编续 编》中的《从政要言》等十多篇 。 清代陈弘谋所 撰《五种遗规 》中 , 设有《从政遗规 》等篇 , 专门 收集 了历史上从政者 的“嘉言彭行 ” , 列了“官 咸 ” 、 “官鉴 ”二 十余篇短文 。随着封建王朝的崩 溃灭 亡 , 官咸也就结束 了。 综上所述 , 可以看 出 , 每个朝代几 乎都有 官咸 , 不 同 时期 的官裁在 内容上有很 大的区 别 , 每个朝代 的官蔑 , 一般都在社会稳定时期 盛行 。 动乱时期 , 则不多见 。 二 、中国古代官蔑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 中国古代 官咸的内容十分丰富 , 它涉及官 员从政的思想 、 品德 、技术各个方面 。 其中 , 职 一 � � 一 业道德和从政技术 占相 当的比重 。概括起来有 以下三方面 的内容 。 第一 、论述了官员的从政原则 。 � � 忠君 。 官咸要求官员要忠于最高统治者 —君主 。 因为 , 在古代 中国 , 君权是核心 , 是国家政权集中和统一 的象征 。 因此 , 历代都要 求官员忠君 , 并以此维护封建的等级制度和特 权制度 。 孔子及其继承者适应这个要求 , 提出 了“君使臣以礼 , 臣事君以忠” �《论语 · 八份》� 的从政原则 。 孔子的这个思想 , 渗透在古代官 咸的字里行间 。 但一 般官咸中却很少专门论 述 。 唐代武则天的《臣轨》有“至忠”一 章 , 一方 面她要求官员公而忘私 , 为国效力“竭力尽势 , 而不望其报” , 另一 方面要求官员不计个人安 危 , 劝诫君主“娇君之过 ” , 以表示对君 的忠诚 。 元代张养浩在官蔑《牧 民忠告》中 , 提 出了“忠 以丰上 , 敬以持 己 , 仁以恤 民”的思想 。 这里的 忠以事上 , 就包括忠君 , 包括对君主的尊敬和 服从 , 包括一切以皇帝的旨意为行动指南的思 想 。 元人《许鲁斋语录》称 � “为人臣者 , 常存心 于君 , 以君心为心 , 承顺不忘” ��� 五种遗规 》� , 就是忠君思想 。 � � 爱民 。 即办事要顺民意 。 “ 民惟邦本”是 古 代政治家的从政策略 。 它的墓本 要求是爱 民 。 《孟子 》讲 � “视 民如伤 ” 。 明代杨 星在《牧 鉴 》中讲 � “明道先生为令 , 视民如子 , 堂于座右 书 ‘视 民如伤 ’ 四字 , 云 , 某每 肖于此。 ”明代《薛 文清公要语》主张 官员亦要“视民如伤 ” , 就是 要像父母对待子女那样的感情对待民众 , 而不 应要民众像子女报答父母那样对待官员 。宋代 进 士 何 西 畴讲过 � “居 官不 可 存檄 福望 报 之 心 ” 。 ��� 五种遗规 · 何西 畴常言��� 那 么 , 如何爱 民呢 � 古代官咸按照孔子的思想 , 提 出要先顺 民 、富民而后教 民 。孔子主张 � “道之 以政 , 齐之 以刑 , 民免而 无耻 , 道之 以德 , 齐之以礼 , 有耻 且格 ” 。 因为只有这样 , 人 民才不会越轨 。 许多 古代官咸渗透了这个思想 , 明代兵部尚书于清 瑞在所撰官咸 中认为 , 要顺民意 , 亲民官必须 做到“ 自、省六戒” , 即 一 日 勤抚恤 , 二 日慎刑罚 , 三 日 绝贿赂 , 四 日杜私派 , 五 日严征收 , 六日 崇 节俭 。 ��� 五种遗规 · 于清瑞亲民官自省六戒》� 第二 , 论述了从政官员应具备的品德 。 中国古代统治者 十分重视官员的品德 。 因 为官员品德 的好坏 , 直接关系事业成败 。 孔子 讲 过 � “为政以德 , 譬如北辰 , 居其所而众星拱 之 。 ” �《论语 · 为政》�官咸的作者懂得 , 从政 的 过程 , 是官员价值观 、伦理观 �通过其行为 的表 现过程 。 在官员品德方面 , 古代官咸既重官员 个人的礼义 、情操 、修身 、人格 、律 己 , 又重视同 他人的仁爱关系 , 并赞扬社会关系方面的牺牲 精神 。 具体地讲 , 古代官咸论述 了如下方面 � � � 既要清正廉洁 , 又不能刻薄扣索 。 宋人 吕本忠在《官咸》中认为 , “当官之 法唯三 事 , 日 清 、 日慎、 日勤” 。宋人吕祖谦认为 , 为官三要之 一在倡廉戒贪 。他认为 , 有的官员虽有才华 , 但 平时患得患失 。 这样的官员不会有什么作为 。 因此 , 他主张官员要谨慎 、廉洁 。清代官员郭昆 寿在《论居 官十一则》中认为 , 官场有三 反 � ��� 有益于公之举 , 往往规避处分 , 照顾而 不敢为 及 � ��� 自营其私 , 虽千大典 冒严谴 , 亦毅然为 之 而不惧 � �� �丁役书吏倚之为复心 , 言必听 , 计必从 , 而于友朋绅士之 言未启 口 , 已格格不 能。 好生之说 , 百端开脱 , 曲法保全 , 至 良民之 株连 , 对民疾苦少动于心 。 ”古代官员重视廉洁 有两种考虑 , 一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 他们 认 一为 , 官员如果私心膨胀 , 为所欲为 , 见利就动天 资 , 或窃公 , 或贪污 , 或受贿 , 或以官价购于市 , 那么 , 一则会被猾吏钻空子 , 比如 , 吕本忠认为 “后生少年乍到官守 , 多为猾吏所饵 , 嗜利所得 甚少 , 而吏人所资很多” , 并且容易因小利重用 坏人 。 二则破坏法律规定 , 使社会秩序变得不 成样子 。 二 是考虑 自己的前途 。 他们认为 , 官 员若 能做到清正廉洁 , “就可以保禄位 , 可以远 耻辱 , 可 以得 上之 知 , 可 以得下 之援 。 ” � 吕本 忠 � 《官咸 ��� 否 则 , 就将“终身不能洗” �宋陈古 灵《州县提纲 ��� 。 如果能“各泯其贪心 , 而 安分 守节 , 则何 夺禄败家之有 。 ”��� 五种遗规 · 何西 畴常言》�所 以他 们提 出 , 宁可饥寒 , 也不 贿 、 贪 。宋人胡太初在《昼帘绪论 》中指出 , “往官之 要 , 日廉 与勤 ” , 若廉勤亏欠 , 那 么 , 害政甚 烈 。 并详细分析了一些官员由不贪变贪的原因 。他 们认为 , 一些官员由于深 知踏入仕途 的不 易 , 所以当官之初并不想贪 。 然而 , 后来发生了变 化 , 由不贪不 占, 变成 了既贪又 占的官员 。为什 么会发生这种变化 呢� 他认为 , 一是周 围环 境 的影响 , 比如 , 有人为子孙考虑而贪财 � 二是 自 己意志薄弱 。 当官员遇到家境贫穷 、妻子啼号 时 , 看到 富贵者有 口 体之福 时 , 婚男嫁女缺少 金钱 时 , 于是就逐渐 产 生了贪 占的动机 , 这些 意志薄弱的官员缺少慎独毅力 , 当他们认为别 人不知的条件成熟时 , 便会把贪 占的动机变为 贪 占的行动 。 开初不敢大犯 , 但随后就由小到 大 , 由少到多 , 逐步走上犯罪道路 。 所 以 , 他们 认为 , 要做到清正廉 洁 , 必须戒之在初 。 方法 是 � ��� 平时要谨慎 。 �� �除 自己戒贪外 , 还要约 束家人 , 不要接受和侵夺别人的财物 。 “居 官所 以不能清白者 , 率由家人喜奢好侈使然也 。 ”或 营利以侵 民 , ·或因讼而纳贿 , 或名假货 , 或托姻 属 , 宴馈征逐 , 通室无荣 ” , 由于家人侵夺别人 财物 , 官员也无法施威 。 ��� 张养浩《三事忠告》� 所 以“君子之 从政也 , 宁公而贫 , 不 私 而 富 , 宁 让 而损 己 , 不竟 而损人 ” �牧民忠告 · 受代 ��� 。 他认为 , 要像诸葛亮为垂相 二十年 , 无尺 守增 干家的榜样 。 �� �戒贪的思想境界要高 。 《薛文 清公从政录》分析官员的廉有三种情况 � “见理 明而不妄取 者 , 上也 � 尚名节 , 而不苟取者 , 其 次也 �畏法律而不敢取者 , 又其次也 。 ” 清代 的官咸还认为 , 当官不 仅要清 正廉 洁 , 而且还不能刻薄。 因为有 的人 以清白自居 而 刻薄扣索 , 该办的事不去办 。虽然清 白了 , 但 什么事也办不成 , 所 以要防止刻薄问题 。 � � 既要公正一又不触怒 。 张养浩的《三事忠 告》认为 , 官员“小 而为一 邑 , 大而为天 下 , 公家 之 务一 以 大公 而正 处之 ” , “ 只 要 正 以处事” 、 “公当无私 ” , “则不烦声色而威令 自行 ” 。 为官 公正处事是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 因为做官要处 理公 务 , 要评判是非曲直 , 所以必 须做 到公平 正直 。所谓公平正直 , 就是按原则办事 , 以法律 为准绳 , 把法规要求落到实处 。 绝对不能以权 谋私 。 吕本忠认为 � “ 当官之 法 , 直道为先 。 ”陈 一 � � 一 古 灵在《州 县提纲 》中认为 � “公平 可 以服人 心 ” , 吕祖廉认为 , 当亲属和上 司来找 的时候 , “有理无理 , 秉公而处 ” 。 同时 , 还应当正确对待 权贵 。 官员治事若遇权贵 , 若有理不可避嫌使 之无 礼 , 若无理 , 亦不可畏祸 曲使之有理 。处理 这样 的事 , 不要单独拈 出处理 , 应按寻常公事 程序办理 。 不然 , 越特殊照顾 , 越会遭来祸殃 � ��� 五 种遗规 · 吕东莱 官咸》�陈古灵在《州县提 纲 》中认为 , 要做到公平正直 , 就要防止不公平 现象 出现 � 一 要防止在豪强 面前屈法彻情 , 使 平 民百 姓受到损害 � 二 要防止 区分亲疏远 近 , 偏私 一 方 , 不能平心 用气 � 三要防止 以贫富看 人 , 而不分事理 曲直 。除 了上述几点以外 � 胡太 初还提出“平心还应不触怒” 。 因为 , 怒则心 气 不平 , 容易感情用事 , 不仅容易处事不公 � 还容 易使“吏民遭受其枉 ” 。 � � 既要做到勤 、实 、忍 、任怨 , 又不出纸缪 。 古代 官哉对勤有很多论述 。 什么是勤 � 有人认 为 , “鸡鸣听政 , 公而忘私 ” , 勤恳务政谓勤 。 勤 的重要性在于 “ 己劳则 民逸 , 己逸则民劳” 。 再 者 , 古代能为官者人数不多 , 既受命为官 , 而不 能尽职 , 这是不 自爱的行为 。 如何才能勤 � 张 养浩认为 , 首先应 明确 自己的职责 。 他讲 � “士 之仕也 , 有其任斯有其责 , 有其责斯有其忧 。 任 一县之 职 时忧 一县 , 任 一州之 责者则忧一 州 , 任 一路 之 责 , 天下之 责者则 以一路与天下为忧 也 。 ” ��� 牧 民忠告 · 闲居 ��� 其次 , 必须 抓紧时 间 , 得过且过不符合勤的要求 。 宋人胡太初认 为 , 为官要务有 四 � 一 日 崇学校 , 二 日 奖孝梯 , 三 曰 劝农桑 , 四 日 略势分 。历代官戌还认为 , 勤 要同少出纵缪联系起来 。 有 的人整 日忙碌 , 可 谓勤 , 但纸缪很多 , 漏洞和后遗症很多 ·这样的 结果 同不勤差不多 , 甚至 更坏 。要勤 , 必 须掌握 治政 的分寸 。宋人王 伯厚在官哉中认为 � “烹鱼 烦则碎 , 治民烦则乱 , 故以丛挫为戒 。 器久不用 则 蠢 , 政不 常修则坏 , 故以屡省为戒” � “ 多事 , 非也 。 ” ��� 五 种遗规 · 王 泊厚困学纪 闻》�勤还 要同实联系起来 。 所谓实就是要务实 。 勤还 要 同忍联系起来 。 吕本 忠认为 , “ 当官者先以暴怒 为戒 , 事有不可 , 当详处之 , 必 无不 中 � 若 先暴 一 � � 一 怒 , 只能 自害 , 岂能害人 ” 。书经上讲 � “必有 忍 , 其乃有济 � 有容 , 德乃大” 。因为 , 有些事不能立 即分清是非 , 或者不能立 时拿出解决办法 , 可 以“忍” , 即放一个时期 。 在这个时期 内勤于思 考此事 , 定能找出妥善的解决办法 。因此 , 他们 认为 , “忍之事 , 众妙之门 , 当官处事尤是先务 。 若能清 、慎 、勤 , 更能忍 , 何事不成� ” � � 既要做到懊思 、慎行 , 又不畏缩 。古代官 成认为 , 慎的好处很多 。 “忧于身者不拘于人 , 畏于 己者不制于彼 , 慎于小者不惧于大 , 戒于 近者 , 不侈于远 , 如此 , 则人事毕矣 , 实 当官之 要也 。 ”慎 , 不仅能防止错事 由小 变大 , 而且 能 防止 自身受坏人的中伤 。 在如何做到谨慎方 面 , 古代 官藏主要提出三 点 � 一是君主处事不 要触怒人民 。 因为民能载舟 , 亦能覆舟 。 要有 “如临深渊 , 如履薄冰”的谨慎心 情处事 。 二 是 臣属对君王 要谨慎 , 以防止获罪 � 三是授权要 谨慎 , 防止搜权不规 。 为此 , �� �要慎思 。 每遇 难事 , 要沉思 , 静虑数 日 , 可辨是非 。 �� �要慎 言 。 要以危害极大的暴怒为戒事 。 �� �要慎行 。 凡事都要考虑对百姓是否有利 。接触人员要慎 重 。 同女姓和异色人打交道都要清心为本 , 防 止交通关节之 谤 。 处理亲朋故旧 的事务要慎 重 , 防止出现有别百姓的不公平事情 。 第三 , 论述了官员从政 的职 责和技术 。 为官尽 职 , 需要有方法和技 术 , 这是古代 官咸论述的重要 内容 。有的官咸是按照官员上 任 、在任 、卸任 的顺序 , 论述处事 艺术和 方法 的 。 有 的官咸 内容是从碰到的主要问题 , 论述 统治艺术和方法的 。 有的官咸从常碰到 的临 民 、事上 、寮采 、御吏 、 听讼 、治狱 、催科 、理财 、 差 役、 贩恤 、行刑 、期 限 、远嫌等方面论述艺术 和 方法的 。 � � 为官上任的技术和方法 。元代张养浩的 《三 事忠告》对官员如何上任十分重视 。 认为 , 这是形成好印象 的重要 一环 。 主要有 以下几 点 � �� �上任前要 “拜命 ” , 即感谢对 自己的任命 和将要承担的使命 。 要考虑如何报效 国家 , 如 何善待百姓 。 从接受任命的第一天起 , 就要坚 定戒贪 、爱民 、 以法律为师 的决心和信念。 ��� 上任时 , 要做好三件事 � 第一 , 要调查研究 , “事 不预知 , 难 以应卒” 。 如何调查呢 � “ 比入其境 , 民痪轻重 , 吏弊深浅 , 前官良否 , 强宗有无 , 控 诉人之多与寡 , 皆须尽心询访也 。 ⋯⋯先得其 情 , 下 车之 日 , 参考 以断。 ”第二 , 不可轻率表 态 , 使民失望 。 第三 , 上任后 , 在拜见前任和部 下 时要告诉部下 , 梦涤虑洗心 , 以宣大化 ” , “不 可蒙发 邪念 ” , 不然 , “ 国有常宪 , 非所敢私 , 。 ��� 上任之后 , 取得信任最重要 。所以务必要处 理好第一件率 。 明代汤子在官咸《遗书》中称 � “老 成之 人 , 一入仕 途 , 建 立 一 二 事 , 促足 千 古” 。为此 , 要做三方面的工作 � 第一 , 要以身作 则 , 带头搞好公务 。 第二 , 审旧制 。 对过去的规 章制度 , 上任伊始 , 不可 自出意见 , 以防止不合 实际 。如行之宜 , 不必改 � �对不便使用 的 , “要熟 察而徐更之�� 何 西畴语 � � 对不完善的要加 以 完善 � 对不合 时宜的取消不用 , 在审旧制时 , 对 顶风违纪者 , 要当众严决 。只有这样 , 才能立 收 效果 。 在整个任职 期间 , 都要不断革除旧弊 。 “天 下不能常治 , 有弊所 当常革也 。尤人身不 能 常安 , 有疾所 当治也 。 ” �何西 畴语 �第三 , 明纲 常 。 即重 申和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 � � 处理上下左右关系的技术和方法 。古代 官员上任 后 的第一件率 , 不是考虑如何立 即着 手工作 , 而是考虑如何处理好上下左右 的关 系 。 多数官咸有事上 、御吏的内容 。 那 么 , 如何 事上呢 � 有的官咸认为 , 官员要受上级的制约 和考察 , 所 以要忠诚 、尊敬 。 上官若有过错 , 应 当委婉加 以劝告 。 同时 , 自己要谨慎 。 一要在 经济上谨慎 , 不要有贪污 、受贿行为 � 二要在提 点刑狱时谨慎 。因为 , 经济上不检点 , 上级要查 处 � 提点刑狱不慎重 , 家属要告状。无论上级查 处 , 还是家属告状 , 都会直接威胁到 官位的稳 定 。 三要勤恳工作 。 这三点 , 均从防止差错上 对待上级 , 我以为是有积极意义的。 当然在对 上方面 , 也有消极的东西 。主要是明哲保身 , 不 求有过 。无论积极 的 , 还是消极的 , 关键在于掌 握好分 寸。 明代薛文清在《从政录》中有 一条原 则 � “恭而不近于诀 , 和而 不至 于流 , 事上处众 之道 ” 。 在如何对下方面 , 有的官咸提出 � 一要 以严 , 以正率下 。 “所谓 自严者 , 非厉声色也 。绝 其馈遗而 已。 ” �《牧民忠告 · 御 下》�即要 自我 约束· , 不接受下级的财物 。 因为其身正 , 不令而 行 , 其身不正 , 虽令不从 。 二要既以恕存心 , 容 下 , 宽下 , 又要严格要求下属 。 他们认为 , 对下 应谦和 , 但又要严要求。 吏佐官治事 , 不可缺 。 因不 可缺 , 官与吏平 时最亲密 , “久而 必 至为 奸 ” , 所以治吏很难 。若想要吏畏 , 除 自严外 , 要 用规章制度约束 。 何西畴认为 , “ 张严之声 , 行 宽之实 , 政有纲 , 令有信 , 使人望风肃畏 ” 。 三要 赏罚分明 , 在如何对待同事方面 , 古代 官蔑强 调同舟相济 , 和睦相处 。为此 , ��� 要修诚立敬 , 积极配合 。 官员不可自恃高位 , 对同事颐指气 使 � 必须充分尊重 � 对其不妥 , 要有 忍耐之心 , 不可怒形于色 � 官员若无 协恭之诚 , 同事会心 离相叛 。 �� �要分谤 。 即分担毁义和罪责 。 若 同事因公 而犯错 , 为长者 应挺 身承担 责 任 。 �� �要律 己严 , 待人宽 。 自己有错 , 不能 自我原 谅 � 同事有错 , 应宽大为怀 , 只要不害政 , 闭一 只眼即可 � “ 同官有过 , 不致害政 , 宜为包容 。 ” �《牧民忠告 · 御下 》� �� �生活上肝胆相照 , 互 相照顾 。 总之 , 古代官咸对上下左右关系的处 理 , 字里行间渗透着儒 家的仁爱思想 。 � � 在政务活动中 , 要 “务本 ” �抓住根 本 � 。 墓层的政务活动包括理财 、 听讼 、 治狱 、催科 、 用人⋯⋯政务管理过程包括决策 、授权 、考核 、 监察等几个方面 。 从事政务活动的方法 , 包括 以法律为师 、纳言 、 示教 、应变等 。 官员应善于 在千头万绪 的工作 中抓住根本 。 这个根本包 括 � ��� 任百 官之智 , 用众人之力 � �� �操其要于 上 , 分其详于下 , 合 理分工 , 抓关键问题 � �� �革 人 之非要先革心 � �� �善用赏罚 。 元代官咸《许 鲁斋语录》称 � “孔子 日 , 政宽则 民慢 , 慢则纠之 以猛 � 猛则 民残 , 残则施之 以宽 , 宽 以济猛 , 猛 以济宽 , 政是以和 , 斯不 易之常道也” 。 ��� 五种 遗规��� 他主张宽猛相济 , 赏罚并用 , 赏必当功 , 罚必 当错 �罪 � � 亲疏远 近 , 一视 同仁 � 赏有 常 法 , 罚有准绳 � 不 以喜赏 , 不 以怒罚 � 赏不失信 , 罚不逾时 � 教育在先 , 惩戒在后 , 等等 。 �� �防止 号令数变 。 号令数变为喜怒不节之 故 。 为此 , 一 � � 一 应做到“审而后发 , 发无不 中” 。 � � 理财 、 催科 、 用人 、 听讼 、 贩恤 的技 术和 方法 。 许多官咸对地方官吏经 常处理 的事务 , 都一一提 出了处理 的技术和方法 。 比如理财的 方法 , 主要包括节用裕 民、 量入 为 出 、 强本 节 用 、禁奢照险 、举利除弊 、开源节流等 。 用人的 方法包括知人为先 、 唯才是举 、知人善任 。用人 的关键在全面看人 。官咸《王 朗川言行汇纂》中 讲 � “取人 之 直 , 恕其慈 � 取人 之 朴 , 恕其愚 � 听 人之介 , 恕其隘 � 取人 之敏 , 怒其疏 � 取 人之 辨 , 怒其肆 � 取人之信 , 恕其拘 。 所谓人有所长 , 必 有所短也 。 可 因短 , 以见长 , 不忌长以摘 短 。 ” ��� 五种遗规 ��� 用人不要凭主见 , 要听众人 的意 见 。听讼的方法包括 , 察案情 , 分 曲直 � 勿听谗 � 亲族讼宜缓 �分辨强弱 , 民病如 己病 。王 守仁认 为 , 要以政 防刑 , 不要以刑为政 。 “要动之 以天 良, 剖之 以情理 , 晓之 以利害 , 看待士 民如 家子 弟 , 推心置腹 , 朝勉备至 , 民各有心 , 宜各所感 动也 。 ” ��� 五种 遗规 · 王 文咸公谕 ��� 以上各项 事务 , 虽各有各 的方法 , 但都包括兼听 、 权衡 、 任法 、用贤 、督责等方面 的内容 。 � � 受人替代 �任满离职 �的技术和方法 。官 咸作者依据 自己的经验 , 对此有详细 的论述 。 元人 张养 浩在《三事忠告》中 , 提 出了 如 下 几 点 � �� �受人替代 时要外 出迎接 , 不 可 以病相 称 , 推脱不去 。 �� �要坚持有始有终 。 官 员为政 不难于始 , 而难于终 。 一 般官员往往是 � 到任初 期锐 , 到任 中期缓 、 到任末期废 。 因此 � 班持二 终最可称道 。 �� �不 竞 。 不 要为 了 自己�勺利益 跟别人争胜 。为此 , 要防止居住地该迁 的不迁 � 匿藏公物不交等现象的出现 。 张养浩 一�人为 “此 非善后之道 ” 。 还认为 , 君子从政宁公 而贫 � 不 私而富” , 这才是最高的 品德 。 �� �不可 自袋 。离 任 时不能 自吹 自擂在 华为成绩 。 ��� 离职 任后 , 坚持“不在位 , 不谋政 ” , 不 干预 继任者的政务 。 �� �保持风节 。 “爵只 , “ � 红节难保 ” , 离任后 要任其志 , 安其所 , 正确对侍荣辱和贫穷 , 保持 好的名声 。 第 四 , 论述了官 员应 当如何修身 。 古代官 成 以忠于 职 守为 目标 , 通过强调修养 � 使官 员 一 � � 一 的品德和从政的技术方法在官员身上 达到统 一 。 修身是官咸 的内容之一 。 修身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 一是 品德修 养 。 品德修养包括做人的修养和做 官的修养 。 在做人方面 , 古代官咸主张 , 在家庭里 , 官员要 父慈子孝 , 兄友弟恭 、 夫和妇随 、长惠幼顺 、勤 俭导家 , 谦和 以处理 乡里 关系 。 ��� 王 文公告 谕》�在处理乡里关系时 , 心 要平恕 , 毋怀险橘 , 贵含忍 , 毋轻争斗 , 否则影响不 好 。 在做官方 面 , 总的原则是忠君爱民 。 德目包括 以天下为 己任 , 先天下之 忧而 忧 , 后 天 下之乐而乐 。关键 是去私 。因为私 不去 , 则公不立 � 公不 立则不能 行 大义 。 在 去私 的基础上 , 要做到清 、勤 、慎 、 忍 � 还有 节 。 “节 义者 , 天 下之 大 闲 �基本 准 则 � ” 。 官员应 “不 荡于富贵 , 不 处于 贫贱 , 不摇 干威武 , 道之 所在 , 死 生以之 。 ” �《风宪忠告 · 全节� ��� 夫克 己之职 , 为国为民而得罪 , 君子不 以为辱 , 而 以为荣 , 虽螺继之 , 荆楚之 , 斧钱之 , 庸何愧哉 � ” �《风 宪忠告 · 临难 ��� 元代许鲁斋 认为 , 官员“人要宽厚包容 , 却要分限严 。 分限 不 严则事不可立 , 人得而侮之 炙 。 ,,�今 日宽厚 者 易犯威 , 严者 少容 , 于事 业之 际 , 皆有病 。 ” ��� 五种遗规 ��� 二是业务修养 。主要包括尽职尽 责 、职 业守密 , 不追 求分外利益 、 仪表端正 、业 精于勤。 修养方法主要包括 � ��� 勤于学习 。 学 习历 史 、法律 、治道 。 “凡学仕者 , 经史之余 , 若 国朝以来典 章 、 文物 , 亦须备考 详观 , 一 旦 入 官 , 庶 不为俗吏所迂也 。 ” ��� 牧民忠告 · 拜命 ��� 通过 学 习 , 增 长 知 识 , 掌握规 律 , 熟悉 治道 。 ��� 经常反省 。 只有不断反省 , 才能有针对性地 加 强修养 。 具体方是 � � 扮心 自省 。 � 克性之 偏 。要达到“廉不言贫 , 勤不 言劳 , 爱民不言惠 , 除强不言威 , 辜上致敬不言屈 己 , 礼 贤下士不 言忘势 ”的思想境 界 �清《熊勉庵盖 堂居 官格 言 ��� 。 � � �躬行实践 。 即要付诸行动。 在实践 中 , 要革除官场的积弊 。宋人龙图梅有五瘴说 , 元人张养浩赞同之 。他们认为 , 大几居 官 , 每每 计较地方苦乐 , 以为忧喜 。 只恐地方有累 自己 , 不 虑自己有负地方 。故要 以五瘴 自省 。五瘴是 � � 急征暴敛 , 剥下以奉上 , 租赋之瘴也 。� 深文 以逞 , 良恶不 白, 刑狱之瘴也 � � 晨昏荒宴 , 废 弛五章 , 饮食之瘴也 。 �侵牟民利 , 以实私储 , 货财之瘴 也。� 盛陈姬妾 , 以娱耳 目 , 帷薄之瘴 也 。为官常不 自·觉存在五瘴 , 把过错归咎地方 , 实在荒谬 。 �《五种遗规 · 龙图梅公五瘴说》�明 代户部尚书耿恭简提 出除不耐烦说 。 他认为 , 官员因政务繁多 , 有厌苦之心 , 便产生不耐烦 之意 。 危害极大 , 应在实践中革除 。 ��� 五种遗 规 · 耿恭简公耐烦说》� �二 �古代官咸的特征 纵观古代官藏的历史发展和主要内容 , 主 要有如下基本特点 � � � 古代官咸历史悠久 , 连绵不断 , 均 以儒 家思想为基础 。 � � 官敲 曾与古代的官法 、 官刑相配 合 , 但 不具备约束力 。 不能做奖惩官员的依据 。 �� 官咸形式繁多 , 详密 , 自成体 系 。有 的官咸属经验式的 , 有 的是作者 的见闻 , 有 的是失意的感受。 从体裁形式看 , 有的是概 论 式的 , 如宋代胡太初的《昼帘绪论 》� 有的是 语 录式的 , 如 吕本 忠的《官咸》�有 的是汇编式 的 , 如《牧鉴》、《五种遗规 · 从政遗规》� 有的是 专论 式的 , 如元人张养浩 的《三率忠告》等 。 从 内容看 , 有的按照从上任到卸任的顺序撰写 � 有 的只讲品德和从政技术 �有 的把两者结合起 来等等 。 从 官咸产生到官咸的结束 , 可以 自成 体系 。 � � 中心 明确 , 内容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 官 咸均 以职 官为对象 , 首先劝告官员做官要先做 人 , 其次要求官员立志做大事 , 再次要求官员 做 清官。 然而不 同时期 , 侧重点不 同 � 秦汉 至 宋 , 官茂多鼓励官员具备职 业道德 � 宋代以后 , 除职 业道德外 , 更多的是在从政 的技术和方法 上对 官员提出劝告 。清代的官咸多从去除官场 腐败方 面对官员提出劝告 。 � � 文风朴实 , 注 重实践 。 �官咸文风不玄不 奥 , 紧密联系实际 。 每篇官咸都是从官 员日常 碰到的问题提出劝告 , 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 因 此 , 影响很大 。明清时期 , 连皇帝都十分重视官 咸 的劝诫作用 , 所以各种各样的官藏便涌现 出 来 。 � � 具有 民族特色 。 中国古代 的官咸 , 产生 发展在中华文化 的沃土 中 , 具有民族特色 。 当 然 , 它所讲 的内容 , 同时可以为世界从政者借 鉴 , 亦具有世界共性的特征 。 三 、正确古代官咸 , 借鉴有价值的古 代经验 历史是一 面镜子 。历 代官员在从政中有许 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 可以为今天所借 鉴 。然而 , 在相 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 我们对包括 官咸在内的古代文化持否定态度 。过 去的批判 有简单化 的倾向 。我们 只看到 了现代社会和古 代社会 的不同 , 没有看到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 在某些方面的相 同 、相通之处 。 我国的古代文 化 , 包括官咸在 内 , 并非没有可借鉴之处 。 那 么 , 我们应 当如何 对待 中国古代 官咸 呢 � 第一 , 我们首先要看 到古代官咸的阶级性 和局限性 。 主要是 � � �� 古代官裁虽崇尚理想 , 但缺少切实的保证 。官茂 的内容都带理想期待 的性质 。 由于 官场斗争激烈 , 加上没有监督体 制的保证 , 所以很难变为现实 。 ��� 古代官茂 因 为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 所 以讲协调 、适应 、不触 犯统治者要求多 , 讲开拓 、进取 、创新少 。 因而 具有消极影响 。 �� � 古代 官裁为维护封建统治 秩序服务 。 它虽然有时也提尊重民众 、爱民的 口 号 , 但它只是一种陪衬 , 它的根本 目的 , 要么 是保持 自己的官位 , 要么是为统治者培养接班 人 , 因此 , 阶级性和局限性都十分突 出 。这是需 要我们鉴别的 。 第二 , 要在分析批判的基础上 , 加以借鉴 。 � �� 发掘这份文化遗产 , 丰富当今领导学、行政 管理学 、伦理学的内容 。 � �� 古代官咸 中阐述的 如何清 、勤 、慎 , 以及如何从政 的技术和 方法 , 是人类的共同财富 , 可以为今天 官员所借鉴 。 因此 , 我认为 , 我们 应 当深 入研究古代 官 茂 , 通过这种研究 , 去其糟粕 , 取其精华 , 做到 古 为今用 。 � 责任编辑 � 黄 伟 � 一 �� 一
/
本文档为【中国古代的为官之道_古代_官箴_述论】,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