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

2017-09-25 16页 doc 38KB 149阅读

用户头像

is_005190

暂无简介

举报
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 世界遗产公约 申报文化遗产:中国 骆驼城遗址 甘肃省文物局 1 一、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地理位臵及遗存现状 (一)地理位臵 (二)遗存现状 1、骆驼城遗址 2、东南墓群 3、西南夯土台式墓群 4、五座窑遗址 二、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范围 三、历史沿革及文献记载 四、考古调查 五、申报理由 六、古遗址保护情况 七、保护和管理 (一)管理机构 1、高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2、高台县博物馆 3、高台县骆驼城文物管理所 4、高台县骆驼城乡文物管...
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
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 世界遗产公约 申报文化遗产:中国 骆驼城遗址 甘肃省文物局 1 一、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地理位臵及遗存现状 (一)地理位臵 (二)遗存现状 1、骆驼城遗址 2、东南墓群 3、西南夯土台式墓群 4、五座窑遗址 二、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保护范围 三、历史沿革及文献记载 四、考古调查 五、申报理由 六、古遗址保护情况 七、保护和管理 (一)管理机构 1、高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2、高台县博物馆 3、高台县骆驼城文物管理所 4、高台县骆驼城乡文物管理小组 5、高台县骆驼城乡业余文物保护员 (二)保护规划 2 (三)规章制度 (四)管理情况 一、高台县博物馆工作制度 二、骆驼城文管所田野文物 三、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重新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 四、甘肃省文物局关于转发《国务院关于公布第四批全国重点文 物保护单位的通知》的通知 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 围的通知 六、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与现有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合并项目的通知 七、高台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公布许三湾城及墓群、骆驼城墓群 两处国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报告 《骆驼城遗址保护范围区划图》 《骆驼城遗址地理位臵图》 骆驼城遗存现状图片 骆驼城北城西城墙残损状况图片 骆驼城西南小区北墙坍塌现状图片 骆驼城西南土墩墓图片 骆驼城南墓群图片 3 (一)地理位臵 骆驼城遗址及墓群位于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乡境内,东距高 台县城建区约29公里,位于古丝绸之路河西走廊中段,地理坐标 为北纬39010101011602"~392415",东径992401"~993120",海拔1414米。 (二)遗存现状 骆驼城遗址时代为汉至唐,距今2100~1200年。骆驼城故址在汉代为酒泉郡表是县地,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河西建康郡治,唐 代在此设立建康郡,是地处河西丝绸之路中部的大型汉唐古文化 遗址,具有保存完整、分布区域广泛、历史脉络清晰、文化内涵 丰富的特征。遗存种类包括古城、墓葬群、古窑址、农耕区、防 护工程等,呈现出以古城为中心、以周围墓群为重点的分布格局。 1、骆驼城遗址:位于高台县城西22公里的骆驼城乡西滩村。 古城城垣黄土夯筑,夯层12~15厘米,古城分南北二城。南城面 积为238000平方米(560×425米),北城面积69700平方米(164×425米)。南北二城蝉联,总面积30.77万平方米。现存遗迹为 城墙、马面、瓮城、腰墩、角墩、古井、夯土台基等。现存遗址 轮廓清晰、结构完整。南城东墙现存225米,高6米,坍塌335 4 米,残高2~3.5米;西墙较完整,除有二处4米左右的豁口外,绝大部分高度在6~7.5米;南墙长425米,高7米,除1处人为挖掘的豁口外,墙体基本完整;西墙有一洪水冲断的豁口,现存 153米,高8米,北墙因城北白水河冲刷,大部倒塌,残高0.5~1.5米。南北二城之间筑有腰墙,长425米,高7.5~8米,保存基本完整。古城四角有角墩,其中东南、西南角墩基本完整,边 长各6米,高7.5米,西北、东北角墩遭洪水冲刷已坍塌。腰墙 东西两端有腰墩,东端腰墩底边长5米,高6.5米,西腰墩底边长6米,高7米。南北二城东、西墙外约10米各有2座墩台,边长5米,高7.5米,其中南城东西两座有夯土台与城墙相连,北 城东、西两座则完全与城分离。南城有三门,其中东西两门相对, 皆设瓮城。东瓮城坍塌,残高2~4米,无门顶,城门内东西两侧 马面残迹可辨。腰墙正中开门,设瓮城,高7米,无门顶,墙北 侧东西马面残。北城北墙残损严重,城门不辨。南城西南角有一 独立割开的小区,东西长122米,南北长77米,面积9394平方米,小区内有建筑遗迹,北侧有一夯土台基,周长71.6米,高3.3米,土台南侧台级可辨。古城外东南部有3处夯土台基,,其中东南部1座临近山水河,边长5.5米,高7米;另外2座已坍塌,残高3.5米,附近有几处高出地面1~2米的土丘遗迹,上面 遗落厚实的陶瓦片。南城内西侧有干涸古井1眼,径长2.5米,深10米。 2、东南墓群:位于骆驼城遗址东南1500米处,该墓群东西 长约6000米,南北长约9000米,占地面积50平方公里,经高台 5 县博物馆几年内全面考察,该墓群有可见封土的墓葬2100座,还有部分墓葬因年久遭洪水冲刷或人为挖取砂石,封土已不甚明显。 现存封土多为圆丘状,也有少量覆斗形封土,高度在1.5~4米不等。从清理的早期被盗墓葬看,有斜坡墓道土洞墓、斜坡墓道砖 室墓等形制,1996年清理的一座砖室墓,出土彩绘壁画砖54块,出土木尺、木质猴形纽“王平”印等珍贵文物。在1997、1998和2002年的建设施工工地上发掘墓葬10余座,出土有汉代铜镜、 木车马、陶鼎、陶灶、陶仓和汉、晋简牍等。 3、西南夯土台式墓群:现分布在骆驼城遗址西南1.5公里处的骆驼城乡西滩村和国营亚盛集团高台农场的农田内,大致呈西 南至东北一线,分布面积约2平方公里,现存34座,有16座较完整;夯土台式封土底边周长40米,高5~6.5米;另有18座封土有程度不同的坍塌,残高2~4米不等。该墓群在过去地方旧志 中称“点将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经有关专家考证为墓葬。 4、五座窑遗址:位于骆驼城遗址北2公里处的骆驼城乡骆驼 城村农田内。该地旧称“九个窑”、“五个窑”,今名“五座窑”, 窑址现存9座,呈弧形排列,大部分已坍塌,底径6~8米,残高5~7.5米,周围多散落砖、瓦、陶片,未发掘。 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的通知》(甘政发[1999]22号),骆驼城遗址的保护范围 和建设控制地带为: 骆驼城遗址保护范围:从四面墙基外沿起,东至山水河,长 6 340米;西至防洪坝,长295米;南至西滩村公路,长200米;北延伸至200米处。 骆驼城遗址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以外各延伸50米。 根据《高台县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公布许三湾城及墓群、骆驼 城墓群两处“国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报告》(高政 发[2003]148号),骆驼城墓群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为: 骆驼城南墓群:北起西干渠防洪坝,南至国道312线9000米,东起宣骆公路,西至高台农场公路6000米。 骆驼城西南夯土台式墓群:分布在高台农场、西滩村农田内, 每座以夯土台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界。 五座窑遗址:每座古窑址以四周向外延伸20米为界。 骆驼城遗址位于甘肃省高台县骆驼城乡西滩村、骆驼城村东 南部。“骆驼城”一名始见于清雍正十三年至乾隆二年(1735~1737)编撰的《重修肃州新志》:“骆驼城,在城西南四十里”,“按 此即建康故城,骆驼城乃俗名耳”。 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河西黑河中游地区设 表是、乐涫、绥弥县,同隶酒泉郡,今骆驼城遗址所在区域大多 属表是县。《重修肃州新志》载:“表是故城,在县西,汉臵,后 汉曰表氏”。 东汉灵帝光和三年(180)“酒泉表氏地八十余动,涌水出, 城中官寺民舍皆顿,县易处,更筑城郭”(《后汉书•五行志》)。这座易地而建的新表是县城就是今天的骆驼城。 7 魏晋时期,骆驼城为酒泉郡表是县治,出土于遗址南墓群西 晋墓葬的彩帛铭旌纪有:“元康元年(291)晋故凉州酒泉表是”等字,确证骆驼城为汉末以来的表是县无疑。 东晋十六国时期,永和元年(345)十二月,“(前凉)张骏伐焉耆降之。是岁,骏分武威等十一郡为凉州”。(《资治通鉴》卷九 十七),又据《魏书•张寔传》:“张骏分武威、武兴、西平、张掖、 建康、西海、湟河、晋兴、广武合十一郡为凉州”。据《晋书•张 轨传》载:“永和元年,以世子张重华为五民中郎将、凉州刺史”。 可证在东晋永和元年(345),前凉张骏将酒泉郡表是县升格为建 康郡,隶凉州。又据遗址南墓群前秦出土木牍纪述:“建元十八年 (382)正月丁卯朔廿六日壬辰,建康郡表是县都乡杨下里……” 可证骆驼城乃该时期建康郡治,并下辖县、乡、里等地方行政组 织。 397年,后凉建康郡太守段业在后凉大将沮渠蒙逊的鼓动下以 建康郡割据,自署凉州牧、建康公,翌年自称“凉王”,史称“北 凉”。骆驼城是为北凉政权的发祥地。 400年,北凉晋昌太守唐瑶移檄敦煌、酒泉、晋昌、凉兴、建 康、祁连六郡,推李暠为凉公,史称西凉。 晋义熙元年(405),北凉“沮渠蒙逊来侵,至于建康,掠三 千余户而归。玄盛大怒,率骑追之,及于弥安,大败之,尽收所 掠之户”。(《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据此,建康郡在当时有 近2万人,可谓人口繁盛。 晋义熙十三年(417),北凉沮渠蒙逊攻西凉李歆,夺建康, 8 并计诱李歆,歆觉引去,蒙逊追之,战于鲜之涧,蒙逊败,不得 已,“城建康,臵戌而还”(《晋书•沮渠蒙逊载记》),这是史书中有关修筑建康郡的记载。沮渠氏亡于北魏后,建康郡属北魏。其 时,北凉沮渠无讳率残部西度流沙,曾将大批建康人口带往高昌, 吐鲁番出土砖志见载。南北朝后期,建康郡人口骤减,土地荒芜。 《隋书•地理志》已不载建康郡。 唐证圣元年(695),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在骆驼城臵建康军。《新 唐书•地理志》甘州张掖郡下记云:“西北百九十里,祁连山北有 建康军,证圣元年王孝杰以甘、肃二州相距回远,臵军”。《通典• 州郡二》载:“建康军,张掖郡西二百里,证圣初,王孝杰臵,管 军五千三百人,马五百匹,东去理所(武威)七百里”。开元初, 盛唐名将张守珪曾任建康军使。据《唐六典》载,“其时建康郡有 田一十五屯。安史之乱后,代宗大历元年(766),甘州、肃州并 陷吐蕃,建康军随而陷,废。” 宋为西夏地,元代属甘州路总管府,明代,骆驼城一带隶属 于高台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三年(1725)裁所设县,属高台县管辖至今。 20世纪50年代,高台县在骆驼城遗址北部开荒,建立几处农 场,古城内也曾整地造田,开地农民在城内拣得大量的古钱币、 箭镞,因无水灌溉而弃耕,后陆续从高台县新坝乡、红崖子乡等 地移民在古城周围垦荒。1984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骆驼城乡,与骆驼城遗址临近的是该乡所属的西滩村、骆驼城村 和属于国营亚盛集团的高台农场。 9 1981年9月1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甘政发[1981]266号)公布“骆驼城故址及墓葬”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1年3月,高台县博物馆成立,有专职人员负责骆驼城遗 址的安全保护与管理。 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骆驼城遗址为第四批全国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骆驼城墓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归入骆驼城遗址。 对于骆驼城遗址的调查、发掘,基本上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 1975年,张掖地区组织的文物普查队,在北京大学考古系教 授马世长、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刘玉权指导下对骆驼城遗址进行 考古调查。 1981年7月,西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新疆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组成丝绸之路考察队,聘请北京 大学宿白、王永兴教授为顾问,沿丝绸之路考察到骆驼城遗址, 考证骆驼城为汉唐遗址。 1987年夏,甘肃省博物馆考古队张珑等人实地赴骆驼城考察, 对遗址现状做了详细记录。 10 1989年秋,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王北辰先生等一行考察骆驼 城,考察课题为《古丝绸之路沿线地理变迁研究》,后著有《甘肃 河西古城骆驼城考》论文,刊登在《西北史地》1991年第2期。 1998年8月,高台县博物馆在遗址东南墓群黑河西总干渠建 设工地发掘清理了一座西晋墓葬,清理出土彩绘木板画和帛质旌 铭,后被《文物》杂志列为“199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之一”。 1999年12月~2000年3月,高台县博物馆对骆驼城墓群早 年被盗和被洪水冲陷的一些墓葬进行了清理回填,清理出陶器、 木器、纪年简牍、棺板画、丝织品、彩绘壁画砖等文物共300余件。 2001年夏,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台县博物馆在骆驼城 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在遗址北城揭露面积1300平方米,在西南夯 土台式墓群发掘一座大型彩绘壁画砖墓,该为砖砌三室墓,前、 中室镶有彩绘壁画砖,内容为神话、农牧等题材。部分墓葬的发 掘简报刊登在《考古》2003年第六期。 2003年夏,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高台县博物馆在遗址南 防洪工地发掘墓葬8座,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发掘简报刊登在《敦煌研究》2006年第三期。 11 骆驼城遗址符合《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规定的列 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第5条:“可作为传统的人类居住地或使用 的杰出范例,代表一种(或几种)文化,尤其在不可逆转之变化 的影响下变得易于损坏”。 骆驼城地区在秦汉以前为羌、月氏、匈奴等民族的聚居地, 西汉武帝臵河西四郡为酒泉郡下辖的表是县,是河西地区最早开 发的绿洲农业区之一。 魏晋十六国时期,前凉张骏在此臵建康郡,是丝绸之路上重 要的军事重镇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融汇地。公元397年,建康郡太守段业在匈奴沮渠氏的拥戴下,割据建康郡成立“大凉”政权, 史称北凉,骆驼城成为北凉政权的发祥地。据史籍和出土文献资 料证明,魏晋至隋唐,这里活跃着一支豪门著姓——建康史氏。 公元4世纪以来,自西域迁徙而来的许多粟特部落落籍河西建康 郡,东徙粟特史国人融合为建康史氏的一部分。《周书•史宁传》 中的史宁,吐鲁番出土文书所载的史祐孝,《两唐书》中的史宪诚,宁夏固原出土墓志记载的史射勿、史索岩,是魏晋至隋唐时期建 康史氏的代表人物。 唐证圣元年(695),武威道总管王孝杰在骆驼城臵建康军。 开元初,盛唐名将张守珪曾任建康军使。其时建康郡有田一十五 屯。安史之乱后,代宗大历元年(766),甘州、肃州并陷吐蕃,建康军随而陷,废。此后史记无载。自河西陷蕃至明代700余年, 该地先后被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占据,绿洲农业 遭到毁坏。 12 骆驼城遗址及墓群地处河西走廊中部,是我国古丝绸之路交 通要道上的一处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汉唐古城遗址,周围的墓群是 目前国内分布最密集、保存最完好的大墓群。骆驼城遗址保存完 整,是典型的汉唐边郡城池,军事防戌设施十分齐备。遗址周围 分布相对集中的几处墓葬群出土文物丰厚,是研究河西开发史宝 贵的实物资料。遗址区分布以古城为中心,南部戈壁地带分布有 汉晋十六国时期的墓葬,北部冲积黄土地带为古代农耕区,集中 地反映了古代丝绸之路沿线经济开发、文化交流、民族融合的历 史事实。历史上,这里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聚集地,骆驼城遗址周 围出土的大量彩绘壁画砖、木板画和彩绘木器,栩栩如生的反映 了该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繁荣景象。尤其是骆驼城遗址近年经文 物考古界研究考证,历史文化脉络逐渐清晰,是研究和展示汉唐 河西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历史遗迹。 骆驼城遗址、墓群以及其中出土文物,突出反映了五凉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俗等方面正史无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现已出土的数百块彩绘壁画砖,全景式的反映了汉唐时期绿洲屯 垦,西塞牧猎,交通出行,歌舞宴乐,远古神话等多方面的社会 生活,是一部图画式的河西开发史。出土的“胡俑牵马木雕”、“西 晋车马出行木板画”、“牵马猎犬图”壁画砖、“牧马骆驼图”壁画 砖和大量的纪年木牍,字迹清晰,色彩如新,保存完整。为研究 古代河西丝绸之路的历史、为研究五凉时期河西地区政治、经济、 文化、军事和民族融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具有重要的 历史文化价值。骆驼城遗址是西北地区现存汉唐时期的大型综合 13 古文化遗址,遗址群以遗存丰富、保存完整、分布广泛而著称, 对研究汉唐时期西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民族融合具有重 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骆驼城遗址地处戈壁沙漠地带,自然条件差,遗址常年受到 风沙剥蚀,风化、雨蚀、洪水危害, 从90年代开始,随着移民 迁入开荒,古遗址和墓群又存在人为因素的破坏,主要是农村生 产、生活活动,古墓葬盗掘,采矿、取土等。1998年6月,省文物局领导到骆驼城检查文物保护工作,发现以上问题后,与县上 共同研究了具体的保护。1998年秋,省文物局支持资金在遗 址西南建起文管所,解决了巡查保护的车辆。同年12月,县上批准成立骆驼城文管所,并充实了工作人员,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 级文物保护网络,有效的遏制了人为因素对古遗址和古墓葬的破 坏。近年来,在上级部门的支持下,在文管所西、南侧打井2眼,在骆驼城古遗址周围种植林带13公里,植树120000株,在古遗址西南重点保护区外绿化600亩,遗址周围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改 善,有效缓解了风沙对古城的损害。2003年6月,投资400.89万元建成骆驼城遗址防洪工程,从根本上消除了古遗址洪灾隐患。 (一)管理机构 1、高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 高台县文物管理委员会:1989年8月成立,高台县委、县政 府分管领导任正、副主任,有宣传、文化、公安、财政、交通、 14 城建、水务等部门为成员单位,负责协调、指导文物保护工作, 办公室设在高台县文物局。 2、高台县博物馆 高台县博物馆:1993年3月成立,选派专职人员负责对骆驼城遗址的安全巡查工作。具体负责对骆驼城遗址的保护、调查、 管理、研究和利用等工作。 3、高台县骆驼城文物管理所 高台县骆驼城文物管理所:成立于1998年12月,隶属于高 台县博物馆,负责骆驼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的文物管理工作, 实行对古城址和墓葬区的保护巡查制度,作到分片定点、到 人。 4、高台县骆驼城乡文物管理小组 高台县骆驼城乡文物管理小组:由乡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 在乡政府的领导下由乡文化站负责对骆驼城遗址等文物保护单位 的文物保护工作。 5、高台县骆驼城乡业余文物保护员 1989年开始,由高台县博物馆具体负责在骆驼城遗址附近的 西滩村聘请首批“业余文物保护员”2名。后逐步发展,现有业余文保员4名,并建立了业余文保员定期汇报制度。高台县博物 馆负责与文保员签定责任书,季度检查,年度考核,年终兑现补 助。 业余文保员的职责主要是:切实负责骆驼城遗址的保护管理; 制止盗挖、倒卖文物和违章建设行为的发生;及时向文物主管部 15 门通报文物保护情况;向本行政区域内的群众传达上级文物管理 部门遗址保护的精神、意见;宣传各类文物保护法规。 (二)保护规划 根据国家文物局“文物保函〈2002〉677号”《关于申请编制骆驼城遗址群保护规划的批复》,高台县人民政府委托中国建筑研 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依据有关国家法律、法规与文件精神,制定 了《骆驼城遗址及墓群总体保护规划》,《规划》已于2005年11 月通过了省级专家论证。 (三)规章制度 博物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文物保护 法实施条例》和《甘肃省文物保护条例》,制定了《博物馆工作制 度》和《骆驼城文物管理所田野文物管理制度》。县政府根据文物 保护工作的实际制定了《高台县文物保护安全应急预案》等一系 列规章制度。 (四)管理情况 骆驼城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一级风险等级单 位。其日常的文物保护工作是在高台县文物局的领导下,由高台 县博物馆负责。博物馆下辖骆驼城文物管理所,调配了专职文保 人员3名,配备巡查专用摩托车2辆,吉普车1辆,与业余文保员配合在80平方公里的保护区范围内长年巡查,分人分片,节假 日不休,并记有详细的安全保卫工作日志。博物馆每周进行全面 安全检查,树立了文物保护标志,在部分有争议的保护区域界限 树立了界桩,编制了《骆驼城遗址记录档案》,逐步落实了“四有” 16 工作。 县政府与骆驼城乡政府签定文物安全责任书,强调文物安全 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实行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以确保保护区域 内安全无事故。 一、充分发挥对我县田野文物和馆藏文物实行科学管理,科 学保护、整理研究,公开展出的工作职能,弘扬优秀历史文化,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使文物工作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 用。 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文物保护网络,勘察田野文物分布 情况,健全田野文物档案,实现定期巡查制度,确保田野文物安 全,有重点地加强对骆驼城、许三湾遗址及周围古墓葬的管护工 作。 三、博物馆馆藏文物的保护工作必须做到制度健全,帐目清 楚、编目详明、档案完备、保管妥善、茶用方便。 四、博物馆实行轮流昼夜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应发扬死看硬 守的精神,确保馆藏文物万无一失。值班人员负责填写《值班日 志》。 五、积极开展文物征集工作,重视革命文物和民俗文物的收 集,动员社会力量捐赠文物。 17 六、加强政治学习,开展业务进修,提高业务人员素质。 七、开展文物研究工作,鼓励向社会公布研究成果,使之成 为对外宣传高台的窗口。 八、有专人管好管内文书档案,专业报刊、书籍等资料,以 备查用。 九、积极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工作,搞好单位的环境卫生。 一、负责对骆驼城、许三湾古城遗址及周围墓葬等田野文物 的管理、保护工作。 二、明确田野文物的保护范围,勘察并掌握保护区域内文物 分布状况,建立健全田野文物管理档案。 三、实行对古城遗址和墓葬区的保护检查制度,做到分片定 点,包干责任。 四、查禁非法盗掘古墓活动,禁止他人毁坏遗址城垣和在保 护区内取土、垦荒。若因工作不力造成上述事件发生,追究责任 人的责任。 五、填写《工作日志》,如实反映巡查、值班等工作情况。 六、配合上级部门做好骆驼城遗址保护开发利用工作,依据 规划具体实施保护区域绿化工程。 七、文物库房专人负责,不接待外人参观;文物出入库注有 详细记载。 18 八、管好所内财产,建立固定财产账。丢失财产由责任人负 责赔偿。 九、加强政治、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十、保持文管所为外的环境卫生。 19
/
本文档为【甘肃高台县骆驼城古遗址及墓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上报材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