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殉情现象的文学表现及剖析

2017-12-05 9页 doc 24KB 68阅读

用户头像

is_266065

暂无简介

举报
殉情现象的文学表现及剖析殉情现象的文学表现及剖析 张馨元 摘要:殉情有多种类型,也有不同的对象,但本文谈及的殉情专指为爱情而死,表现的就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爱情的忠贞和矢志不渝。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的殉情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以及外国殉情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蕾莉与马杰农》、《菲亚美达的故事》,探究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导致殉情悲剧的原因。最后还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为例,通过殉情现象剖析了中外环境、思想及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殉情;殉情文学;作品分析;中西差异 殉情,可以是为忠义而...
殉情现象的文学表现及剖析
殉情现象的文学现及剖析 张馨元 摘要:殉情有多种类型,也有不同的对象,但本文谈及的殉情专指为爱情而死,表现的就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爱情的忠贞和矢志不渝。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国的殉情文学作品《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以及外国殉情文学《罗密欧与朱丽叶》、《蕾莉与马杰农》、《菲亚美达的故事》,探究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导致殉情悲剧的原因。最后还以《梁山伯与祝英台》和《罗密欧与朱丽叶》两部作品为例,通过殉情现象剖析了中外环境、思想及文化的差异。 关键词:殉情;殉情文学;作品分析;中西差异 殉情,可以是为忠义而死,可以是为国家而死,甚至可以是为文化而死。但是笔者这里所谈论的殉情,是专指为爱情而死。确切地说就是相互爱恋的男女在极度消极心理的支配下,以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对待爱人逝去或对待婚恋阻力的行为。殉情表现的就是一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对爱情的忠贞和矢志不渝。 而殉情这一现象的原始胚胎,应当追溯到关于舜帝的两个妃子——娥皇女英的传说。在《水经注?湘水》中,传说舜帝的两个妃子是溺水而亡的,“大舜之 ?陟方也,二妃从征,溺于湘江,神游洞庭之渊,出入潇湘之浦。”在《群芳谱》 ?中则有如下文字:“世传二妃将沉湘水,望苍梧而泣,洒泪成斑。”可见二妃是伤心欲绝,含泪殉情的。西晋张华《博物志?史补》云:“尧之二女,舜之二妃, ?曰湘夫人。帝崩,二妃啼,以涕挥竹,竹尽斑。”湘妃竹正是由此得名。 殉情的基础是深爱对方,为对方的死悲痛不已,才会最终殉情而死,但笔者认为殉情也应当分为三种。第一种类型是像我们从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中得知般,男女双方在本是拥有幸福美满的爱情的前提下,深爱的对方是因为或主观或客观的原因死去,留下另一半为了爱情生死相随;第二种类型是,殉情不单只是纯粹意义上的为爱情而死,有时候是可以更确切地表述为为了封建礼教、家族仇怨等这些压抑人性和自由恋爱的枷锁而选择了殉情的方式。当深爱的男女怀抱的爱情得不到认可、理解和支持,甚至遭到恶意排斥的的时候,其中一方或因情病死、或被陷害致死,另一方选择了殉情;第三种是男女双方在身体都健全的情况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4页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6页 ?袁珂:《古神话选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254页 下,本着“生不同眠,死时共穴”的想法,相约在风景优美的地方殉情自杀。这种现象以纳西族的殉情为典型,纳西族青年男女殉情的举动也让纳西族成被称为“悲剧的民族”,纳西人所在的丽江也得名“殉情之都”。后两种类型都是男女双方以一种为爱情殉道的方式,祈求在天堂让痛苦解脱,让爱情永恒。所以说这两种情况下的殉情并不是男女渴望追求的常态,只是一种拒绝爱情被摧毁的无常性或是理所当然性的极端行为。对于这样的男女来说,“情”不可轻视,也不可被亵渎和冒犯。 爱情是文学永恒的主题,从古代的《诗经》到现代的《伤逝》,无一例外。而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浩如烟海的名著,它们为我们留下了太多如凄如怨的爱情诉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凄惨悲壮的殉情画面。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所以也正是这些殉情,换言之是爱情的悲剧,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个人渺小之力所带来的爱情的伟大力量和人类的无坚不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上存在的一些人性和制度的愚昧和丑陋。笔者接下来将 种殉情的类型。 会结合中外的殉情主题的文学作品着重谈谈第二 一 中国文学史上不乏许多殉情主题的作品。中国最家喻户晓的殉情民间传说并被改写成黄梅戏、京剧、越剧等不同剧种的就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我们在这之中感受到了父母之命的专横与残酷。祝公远的一句“岂不闻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一句“岂不知三从四德乃是天经地义”,一声“亲事已定,不必多言”,便硬生生地断送了女儿的幸福,断送了一对“情重如山深如海”,“志同道合相敬爱”的情侣的生命。这个根据民间传说而写成的悲剧,真实地反映了封建时代作为儿女意志的可怜处境以及青年男女在婚姻方面的不自由状况。“自从盘古开天地,哪有闺女自定亲,”祝英台的婚姻只能由祝公远做主,祝公远选婿,主要条件是要门当户对,甚至是能在金钱、权势上高祝家一等、能对祝家地位提升有所帮助的大户人家,因此马守备的儿子马文才自然是首选。此时的女儿只是他手中的一枚棋子,一种巴结攀爬的工具。自由和爱情,在那个时代是不被理解、允许和接受的。但是也许是中国人有着根深蒂固的大团圆思想和倾向,梁祝的殉情却有着一个美丽和动人的结局。生不能夫妻双双、相亲相爱,死则愿同冢同穴、永不分离。生不能朝夕相随,死则愿幻化成蝶、双双翩飞。《梁山伯与祝英台》最后一幕有个幕后合唱:“彩虹万里百花开,花间蝴蝶成双对,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虽然是不押韵也没诗意,但是却反映了人们的强烈愿望和美好祝福。在幻化成翩翩双飞的美丽蝴蝶的身上,这些把真爱作为生命真谛、作为最高信仰的爱情精灵,终于获得了爱情和自由的重生。 中国另一部经典的以殉情为主题的爱情文学作品自然是《孔雀东南飞》了。一句话概括,就是汉代“孝治天下”的道德伦理文化压力将焦仲卿、刘兰芝逼入了死地。他们的殉情必须回归到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探究。汉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视“孝”的朝代,以“孝治天下”而著名,提倡孝道、褒奖孝悌是“以孝治天 ?下”的重要标志之一。“夫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十一月,研冰 ? 班固:《汉书?艺文志?孝经类小序》 ?冻,命幼童读《孝经》、《论语》篇章。”从这些描述里我们可以发现“孝”在汉代所占据的地位以及幼儿的教育普及程度。汉代的许多著作都强调了子女绝对顺从父母的片面之孝。在家庭里,父母是子女尽孝的对象,父母可以斥责子女,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甚至可以处死子女,但是如果子女冒犯长辈,就是为社会所不容。所以在《孔雀东南飞》里,我们可以看见“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在遭到呵斥后,也是“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这些都不是出于懦弱,而是在孝文化下的正常反应而已。虽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兰芝的无子已是犯了“七出”,但是也不至于被焦母硬生生地拆散。面对焦母对刘兰芝的嫉妒和对儿子畸形的占有欲,焦仲卿选择的是盲目的顺从和接受,孝的观念已经压制了人正常的思想和情感需求。况且焦仲卿的跪告理论和刘兰芝的拒婚一次已经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刘兰芝和焦仲卿纵使有情,但是却不能违反孝悌,与整个社会的道德伦理相对立。他们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感情,又敌不过那个顶天立地的“孝”字,在两难境地的挣扎下,他们唯有放弃自己的生命,双双赴死。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即使是“孝之始也”,但他们仍亲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由此可见他们当时爱恋的强烈和对婚恋自由的渴望。他们用这种决绝的殉情方式来控诉了孝道杀人的残忍,也用自己的生命和微薄的力量向整个社会道德标准发出了无言的呐喊,“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在笔者看来,殉情对于他们来说也许不是爱情的尽头,而是新的开始,也许只有在共赴黄泉的路上,他们才能寻找到一个能卸下“孝道”的包袱,毫无顾虑、轰轰烈烈地爱一场的属于他们的人间天堂。 二 在外国经典文学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尽管一见钟情,但是由于家族的原因和一系列的误会,在得知罗密欧死去的消息后,朱丽叶也依然拔出匕首殉情。当时故事发生在文艺复兴前期,虽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但是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密欧与朱丽叶为追求个人的自由爱情与封建家族发生的冲突,也是反映了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人文主义精神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灵魂,这个剧本之所以有那么长久的艺术魅力,就是因为其中灌注了饱满的人文主义精神。罗密欧出身于封建大家庭,但却没有继承封建传统的的思想,而是顺应时代发展,背叛了封建家庭,成为了一个坚定的人文主义者。他真诚、勇敢、有文化、有能力,还有一颗博爱之心。他追求一种民主、自由、美好的爱情,哪怕是“错爱”了仇人的女儿,也毫不退缩。朱丽叶虽然只是一个14岁的贵族小姐,但是她勇敢、坚强、智慧,她冲破大家族的重重束缚,大胆地爱上了罗密欧,将自己的一生托付给了情人。在得知罗密欧被放逐回归无望时,她还是不愿与别人再结姻缘;她几次靠智谋瞒过父亲,甚至冒着生命危险服下安眠药,都只是为了实现她的美好爱情,用自己的力量去捍卫自己所爱。这个把爱情看得比自己生命还重的女孩,罗密欧一死,她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是一个经典的外国殉情故事,但是也引发了我们的沉思:男女之间的爱最为自然了,为何罗密欧与朱丽叶竟付出如此代价,主人公们遭遇到的是来自外部的、社会、违背自然的强大的力量,弱小的他们无力抗衡,只能最后 ? 崔实:《四民月令》 以死亡来殉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家族的“累世宿怨”已经注定了他们的命运,面对家族的整体利益与意愿,个人的牺牲是必然的,也是不会引起族人同情的。 在外国的另一部作品内扎米的《蕾莉与马杰农》中,蕾莉说她是殉情之人,她死后尸布要染成鲜红,像她的喜期一样彩色纷纭,好让马杰农赶来奔丧时,看到她像嫁娘那样簇新。她要母亲告诉他,她自始至终在心上铭刻着他的爱情。马杰农对蕾莉说:“她若是美酒,让它永远盛在我这杯子,她若是金币,币面上永远刻着我的名字。我愿献出生命,为了她美丽的容颜,我日日愁肠百结,但我心甘情愿。”他们的爱情受到两方面的阻力。第一,蕾莉的父亲扬言说女儿要嫁给马杰农,就把她的头砍下来喂狗。虽然蕾莉和马杰农的父亲都对自己的孩子万分宠爱,但是两代人之间缺少精神的沟通,他们履行的是长辈的意志,却没有遵循儿女的意愿,这是来自家人的不理解;第二,蕾莉和马杰农在恋爱的初期,就遭到世人的飞短流长的议论,他们把男女自由恋爱看成大逆不道,把一对青年恋人活活拆散,他们无法理解倾心的爱根本无法替代。主人公所面对的则是一种更不自然因而也许是最不人道的力量——自我封闭、自我保护的部族禁令,不同部族的人不应通婚。在这样的禁令面前,虽然马杰农有着“我为爱情而生,没有爱情,我的生命也就告终”的执着,虽然蕾莉有着“我为理想而死的信念”,但是结果也只能是走一条殉情的道路,似乎这样才是一种爱情的圆满和解脱,就像那句“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我们往往会觉得这个社会是矛盾的,社会原本从自然中产生,但是它的潜规则、禁令和文明却常常是违背自然压制人性的;社会本是人的集合,是一个理性的、人道的集合,但是常常却表现出鲁迅所说的“吃人”。 最后,笔者还想谈谈《十日谈》中的《菲亚美达的故事》。丈夫早逝的绮思梦达与宫廷里的侍卫纪斯卡多情投意合,在私下幽会中被父亲发现,父亲唐克烈杀了纪斯卡多,绮思梦达也随后服毒自尽了。绮思梦达的殉情深为人感动,虽然我们读不出“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凄烈,但是看到盛入金杯的心脏和含泪饮下毒液的行为,我们可以体会“十年生死两茫茫”、“同来何事不同归”的遗憾和痛心疾首。菲亚美达的故事就是一首爱情的挽歌,也是一出毁灭美的悲剧。它凄婉哀怨,但却响彻天地,振聋发聩,强烈地抨击了西方中世纪的愚昧和狠毒,也像《罗密欧与朱丽叶》一样凸显着“人文”的底蕴。它同时还体现了人性真爱,肯定人的价值与欲求的世俗生活态度。与中国古典爱情文学作品中体现人的信念、道德、人格、义务所不同,西方的爱情文学则比较凸显人的个性、尊严、自由和平等。可以说《菲亚美达的故事》以东方古典魅释西方爱情故事,恰恰是东方古典与中世纪西方文学者的共性之间的个性外现。 三 两者同样是以爱情为主线,《罗密欧与朱丽叶》和《梁山伯与祝英台》都表现了男女在追求自由恋爱的过程中,与封建势力、家族势力的反抗和斗争,最后都以男女主角的殉情为结局。在让读者赞叹他们追求自由恋爱的勇气和精神的同时,也对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感到深深的遗憾。但东西方文化底蕴、思想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孕育出的两部经典殉情作品也从四个细节方面体现出中西文化的差异。 第一,主人公所生长的环境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生长的西方文化背景是以希腊文化为源头的。著名的金苹果之争中,帕里斯在财富、智慧和美之间选择了 美,这是典型的希腊式的选择。希腊人的神是感性的神,希腊人的宗教是感性的宗教。这种感性主义和现实生活的融合就形成了希腊民族特有的生活观,即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但同时,希腊思想也是彰显个人主义的,而人文主义者就是以追求个人自由和个人幸福为己任。这种个人主义在文艺复兴时期更是发展到了高峰,个人的地位及尊严至高无上。因此希腊文化中,既肯定神的威力,又肯定人为了美好事物与命运作斗争的崇高性,也因为这样,罗密欧和朱丽叶身上有种高度的生命自觉,也有着令人炫目的个性光辉。然而孕育梁祝这对悲剧人物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中心的。儒家思想的“仁”,更多的是强调人的社会性而非个人性,无论是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还是宋代的“存天理,灭人欲”,都是不顾个人意志和自由的,这就导致了中国人格普遍缺乏自主意识和个人生命自觉意识。也正是在这样的伦理和行为准则的压制下,梁祝也失去了罗朱身上所具有的个性光辉。 第二,主人公性格的差异。罗密欧朱丽叶性格热情奔放,朝气蓬勃而勇敢无畏,浑身散发着青春浪漫的气息,他们一旦相爱就毫不退缩。罗密欧可以为了见朱丽叶冒险潜入朱丽叶家的花园,朱丽叶也可以为了罗密欧放下贵族小姐的矜持直接向爱人表白。他们俩人勇往直前毫无顾虑,没有迟疑和动摇,紧紧跟随自己的自然本性毫不迁就,个性和风采展现得淋漓尽致。相比之下,梁山伯与祝英台的自然本性却总是不自觉和无意识地蜷缩在社会伦理的阴影下。梁山伯的木讷让自己跟祝英台同窗三年竟未发现对方是女儿身,祝英台虽然爱慕梁山伯却没有朱丽叶的大胆示爱,反而以封建社会道德压抑自己的感情。 第三,对悲剧命运抗争的差异。莎士比亚把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与实现自我的勇气结合起来,塑造出了罗密欧朱丽叶这一对面对厄运毫不屈服、不屈不挠地奋勇抗争的光辉形象。他们虽然双双以死殉情,但他们的精神力量,以及那种面对灾难的勇敢、坚毅、高尚的气魄却获得了胜利。西方文化笃信命运,但不失对命运进行斗争的崇尚。相反,中国人对命运的理解却与它大相径庭。“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些谚语都劝服人们接受服从命运,不去作徒劳的斗争而要学会知足常乐。所以梁山伯面对阻碍时只是空自懊悔怨天尤人,最终抑郁而终,也让祝英台为其殉情而死。 第四,悲剧的不同结尾。希腊人承认命运,但更多强调与命运的抗争,因此主人公会意识到生存处境的艰难,也常常会在激烈的冲突中以死亡而告终。在文艺复兴时期,西方美学出现了一种“再现说”,它作者真实地再现客观事物,因此莎士比亚更倾向于纯悲剧式结尾,因为这是剧烈冲突的真实结果,才有了剧本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尸体横列于墓地般的惨烈和凄凉。梁祝的悲剧以象征性的团圆收场,是受了儒家和谐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讲究“天人合一”和中庸,崇尚一种中和之美。因此中国的作家在写悲剧时很少把悲情推向极致,更倾向于一种柔性的悲。像祝英台这样与梁山伯同窗三年仍能保持贞节,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如果最终令其惨死或是一辈子委身做马文才的妻子与梁山伯终生不见,会令中国的读者感到万分遗憾,于是就有了作者在结尾让这对恋人化作翩翩蝴蝶的安排。 爱情一直是中外文学作品中的一个母题,而以殉情则是爱情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一个主题,正是因为有了殉情现象,才会让我们体会到爱情的珍贵,体会到为了追求爱情可以付出生命的那种执着。无论中外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有着 怎样的天壤之别,也不管中外的殉情文学作品怎样的大相径庭,但我们都能从中体会“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的意义。无论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孔雀东南飞》,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蕾莉与马杰农》、《菲亚美达的故事》,我们都可以从中剖析出当时的社会背景以及他们的爱情所受到的阻力。文学作品毕竟不完全是现实,即使是虚构的情节和人物,这些以殉情为主题的作品也一起向世人昭示的男女双方纯洁忠贞的爱情,并为人们所传唱。主人公对待爱情的执着,就算过了数百年,即使在现在这个恋爱婚姻自由的时代,也会一直为后人所仰慕和钦佩,成为鼓励青年男女勇敢追求真爱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王莉丽、麻雪冬:《反思中西方美学的比较方式》,2010年01期《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邓海军:《对中西比较美学的几点反思》,2005年4期《文艺理论研究》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南海校区09级汉语言文学1班 3450798014 联系电话:1 邮箱:454918612@qq.com 通讯地址: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湾仔街道办事处 张宏民转张馨元 519030 ) 邮编:
/
本文档为【殉情现象的文学表现及剖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