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

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

2018-03-10 32页 doc 161KB 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808

暂无简介

举报
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 地 理 学 报第 64 卷 第 7 期 Vol.64, No.7 2009 年 7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uly, 2009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4.54.0 ka BP-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1, 21341张广胜, 朱 , 诚 王吉 怀, 朱 光耀, 马 春梅, 75611朱金爱春 郑朝贵, 赵 兰会, 李 中轩, 青,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 京 (1. , 210093, 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 安 徽 六 安 2. ,...
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
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 地 理 学 报第 64 卷 第 7 期 Vol.64, No.7 2009 年 7 月 ACTA GEOGRAPHICA SINICA July, 2009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4.54.0 ka BP-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1, 21341张广胜, 朱 , 诚 王吉 怀, 朱 光耀, 马 春梅, 75611朱金爱春 郑朝贵, 赵 兰会, 李 中轩, 青,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南 京 (1. , 210093, 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 安 徽 六 安 2. , 237012,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北 京 3. , 100710, 安徽蚌埠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部 安 徽 蚌 埠 4. , 233000, 滁州学院国土信息工程系 安 徽 滁 州 5. , 239012; 蚌 埠 市 博 物 馆 安 徽 蚌 埠 6. , 233000;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南 京 7. , 210097) 摘要探 方 厚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安徽蚌埠禹会村典型龙山 文化时期遗址的 , ABYT2004 150 cm 剖 面 的 个样品的磁化率 粒度和重矿晶体形态等多环境代用指标 以 及 遗 址 周 围 27 、 R b/Sr、 , 14地貌形态演变 的 分 析 年 代 全 面 提 取 龙山文化时期的环境演变信 结 合 , AMSC 4.5-4.0 ka BP 息 探讨环境变迁对该区龙山文化发展的影响机制 气 候 湿 润 淮 河 流 域 处 于 , , (1 ) 4500 a BP , 高 水 位 遗址及周边被水淹没 遗址考古学文化尚未出现 开始气候趋向干旱 , , ,( 2 ) 4500 a BP , 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 龙山文化中后 期环境开始趋向暖 龙山文化开始出现和发展 , , (3) 湿 降 雨 量 增 加 河流水位开始上涨 洪 水 灾 害 频 发 至 4100 a BP 前后是淮河流域洪灾发 , , , , 生 的 高 峰 期 后 的 龙山文化晚期气候开始向冷 这是大禹治水史实的客观前提 , , (4) 4100 a BP 干 过 渡 河 流 水 位 下 降 遗址区农业生产受到制约 龙山文化迁移消失 , , , 。 关键词大 禹 治 水 禹 会 村 遗 址 淮 河 流 域 环 境 变 化 龙 山 文 化 , , 4. 5-4.0 ka BP, , , , 环 境 考 古 始终关注着自 然环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和 (Environmental archaeoloyg) 人类活动对周围环境的改造作用 也 越 来 越 重视不同区域的古环境与古代人类文明发展 , [1-3]的 关 系 研 究随着环境科学的发展和考古 学 研 究 的 深 入 环境考古已经在理论和方法 。 , [4-7]上 更 加 成 熟 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 为 大量典型考古遗址的发现和发掘的成果 , 。 , [8-11]环境考古奠定了基础进行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 恢 复 和 选择典型的考古遗址剖面 。 , , 重建区域自然环境的演化序列和人类活动的 信 息 探讨二者之间的耦合关系 揭 示 人 类, , [12-16]活动对区域环境变化的响应也是正在开展的 这是环境考古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 , 中 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文明化进程研究的重要环节 “” 。 收稿日期:2009-01-07; 修订日期:2009-03-30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6 BAK21B02);皖西学院人文地理学 重点学科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0701190); 高 等学校博士学科点新教师专项科研基金 (20070284067) 资 助 [National Foundation: TechnologyR& D Program, No.2006BAK21B02; The Key Subject Foundtiaon of Human Geographyin West Anhui University;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40701190; U niversity Doctoral New TeachersF' oundation, No.20070284067] 作者简介:张广胜 (1975-),男 , 安徽六安人, 讲师, 博士生, 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环境演变与环境考古。 E-mail: zhanggs@wxc.edu.cn 通讯作者:朱诚 (1954-),男 , 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地貌与第四纪、环境演变与全球变化等研究。 E-ma: zhuchengnj @yahoo.com.c nil 817-827页 [17]淮 河 流 域 是 历史上洪涝灾害比较严重的流域之一 淮河流域古代文明的发展对整 。 个中华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贡献 很 多 学 者对淮河文化发展的脉络和迁徙演化 特 别 是 , , [9, 18, 1]9对 淮 河 流 域 龙山文化兴衰环境背景的研究 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从 环 境 考 古 学 , 。角度用自然科学的方法对历史神话和传说 进行环境背景的考证研究 国内外有了很多成 ,[16, 20-22]功 的 典 范 这也是环境考古学 多学科发展融合进行科学问题研究的趋势 我 国 龙 山 ,。 [23, 文 化 晚 期 大 禹 治 水 的历史记载一 直 受 考 古 学 历 史 学 地理学等学科的关注近 “” 、 、 24] ,几 年 来 从历史地理和古环境角度的研究 有学者认为龙山文化晚期 大 禹 治 的 成 , ,“[25]水 ”另 外 史 书 功是区域环境向着干旱演变的结果为研究这一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 。 ,左《传 记 载 的 禹会诸侯于涂山 执 玉 帛 者 万 以 及 史 记 夏之兴也以涂中 》“ 、 《 》 “ 国 山 ””涂 山 的确切地理位置 一直也为人们所争论和关注 在 此 背 景 通 过 与 大 禹 “” , 。 “下 治 ,水 传说密切相关的禹会村遗址的环境考 古 研 从环境背景重建的角度来对禹会村遗 ” 究 , 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根本途径 址 与 大 禹 治 水 历史传说的渊源等进行考。“” 证 , 研究区概况1 oooo115E 116E 117E 118E 安 徽 淮河流域新石器 文 化 发 达 遗 址 数 量 众 、 多 是 中 华 文 明 孕 育 和 发 , 展 的 重 要 地 区 之 一 其 中 。 龙 山 文 化 时 期 是 安 徽 淮 河 o34N 流 域 新 石 器 文 化 的 鼎 盛 时 处 之遗 址 数 量 达 期 129 , 龙 山 文 化 遗 址 主 要 集多 , 中 在 三 个 地 区 一 是 六 安 , 市 周 围 二 是 寿 县 至 凤 台 , 一 线 三 是 蒙 城 尉 迟 寺 一 , o33N 带 分 布 的 广 度 和 密 度 都 , 是 其 它 文 化 遗 存 难 以 企 及 [18]的 其 中 禹 会 村 遗 址 是 。 分 布 濒 临 淮 河 主 河 道 最 近 的一处龙山文 化 时 期 遗 址 ( 图 1其 中 编 号 61 为 禹 , 会 村 遗 址)。 o32N 禹 会 村遗址位于安徽 图例 省 蚌 埠 市 西 郊 涂 山 南 麓 的龙山文化遗址点及编号 禹 会 村 村 南 东 与 天 河 接 , 壤 西 邻 淮 河 ( 图 2) 地 , , o 理 坐 标 为 11717'~ 注:底图采用淮河水利委员会 ooo11723'E3254'~3257'N , ,1988年编制的淮河流域图 o 31N 平 均 海 拔 高 度 32 m 气 ,图 安徽淮河流域龙山文化遗址分布图 1 候 属 暖温带半湿润季风 编 号 为 禹 会 村 遗 址 据 黄 润 等地 理 学 报改 绘 (61 , , , 2005, )年 均 气 温 气 候 区 15 ,Fig. 1 Distribution of the Longshan Culturesit es in Huaihe River Basin, Anhui, Serial oC 左年 降 雨 量 ,850 mm numberw ith 61 is YuhuicunS ite (Figure which has beenre vised from Acta Geographica 右 禹会村遗址所在的 Sinica, Huang Run eatl ., 2005) 。 张 广 胜 等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819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7 期 , 4.5-4.0 ka BP 淮河下游的涂山 (258 m) (338 m) 和 荆 山 , 夹 淮 河 而 相 对 岩性均为基性花岗岩 (图 3) , 。 禹会村的村名以 及涂山都与史书 左 传 记 《》 载 的 禹 会 诸 侯 于 涂 山 执 玉 帛 者 万 和“, 国 ”史 记 夏 之 兴 也 以 涂 山 记 载 相 吻 《 》 “ ” 合 , 当地也一直流传着大 禹凿开涂山和荆山疏浚 洪 水 的 传 说 遗 址 呈 南 北 狭 长 形 分 布 总 面 。 , 2 积 约 50 万 m。图例 禹 会 村遗址禹 会 村 遗 址 是 中 国 古代文明探源工 “ 程 在淮河流域确定的唯一 的一处重要的龙 ”图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位置示意图 山文化时期遗址 遗 址 文 化 层 较 完 整 为 单 2 , , Fig. 2 Location of YuhuicunS ite in Bengbu,A nhui 一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址 有 学 者 研 究 认 为 新 。 石器时代考古遗址的文化层堆积类 型 分 为 两 类 只包含一个类型文化堆积的单 一 型 遗 址 , 和包含不同类型文化堆积的叠置型遗址 叠 。 置型遗址是一种稳定的生活方式 连 续 的 文 、 化 传 承 居民长期生活在某处形成的 而 单 、 , 一 遗 址 的 形 成 与不稳定的自然条件密切相 , [18]关 2007年 4 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 究 所 王吉怀研究员主持的禹会村遗址考古发 掘工作正式启动 本 次 遗 址发掘除发掘近 。图 涂山和荆山地理位置图 3 2 150 m的 生 活 区 以 外 (图 4) 还 发 掘 出 了 大 ,Fig. 3 Location of TushanM ountain and Jingshan Mountain 型 人 工 堆 筑 的 T( 图 型 夯 土 台 其 功 “” 5) , 该遗迹可能与重大历史 能是大型祭祀场所 或者是为举办重要仪 式而人工堆筑的场地 , , 事 件 有 关 。 研究材料与方法2 选择禹会村遗址 ABYT2004 探方西壁作为研究材料 整 个 剖 面 可 分 为 四 个 层 (图 6) , 。 龙 山根据考古地层的划分 自上而下可划分为 (I) 灰 色 耕 土 层 (II) 灰 黄 色 扰 土 层 (III) , 、 、文 化 层 和 (IV) 褐 色 生 土 层 (未 见 底 )20 cm 开 始 到 100 cm (局 部 到 120 其 中 自 地 。 cm) 处的龙山文化层 厚 80 cm100 cm 最 厚 处 达 为 黑褐色夹红陶片层 其中禹会村遗址 , , , 。 红陶占陶片总数 龙山文化层的陶器以夹砂陶为主 陶 片 分 为 红 陶 灰陶和黑陶三大类 , 、 , [26] 的 62.66%20.82%16.52%灰陶占陶片总数的 黑陶占陶片总数的 , , 。 年 月对禹会村遗址包含自然和 文化信息较多的 探 方 西 壁 厚 2007 6 ABYT2004 150 cm 禹会村遗址发掘的大型夯土台 局 部图 5 () 图 4 禹会村遗址发掘的现场 Fig. 4 The sceneof excavaton at Yuhuicun S te Fig. 5 The arge puddlepl atorm at Yuhuicun S te iilfi 图 禹 会 村 遗 址 探方西壁采样剖面及剖面示意图 6 ABYT2004 Fig. 6 The constructed oprfile and photograph of the westernw all of quadraton ABYT2004 at Yuhuicun S ite 的 剖 面 以 5~10 cm 不等间距系进行系统采样 共 获 得 27 个 样 品 实验室进行环境代用指 , 。 标 的 选 择 分 析 和 鉴 定 主 要 包 括 沉 积 物 粒 度 (南京师范大学沉积学实验室 ) 磁 化 率 、 , , 、(南京大学区域环境演变研究所环境磁学 实 验 室 )RbSr 值 (南京大学现代分析中心 ) 以 、 、 及 重 矿 锆石晶体形态鉴定 (江苏省地质矿产调 查 局 ) 选择对应于龙山文化晚期地层的 、 。 1414遗 址 TAMSC 测 年 样 品 1 个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 究 所 C 实 验 型 台 上 炭 屑 “” 室 ) 。在此基础上开展遗址区地质 地貌等野外调查 考古遗址的空间分布调查 历 史 文 献 资 、 , ,料 收 集 和 整 理 结合遗址剖面样品环境代用 指标的实验室分析鉴定的结果并进行综合分 , 析 全面获得区域气候 洪水等古环境信息 建立安徽淮河流域 4500-4000 aBP的 龙 山 文 , 、 , 化时期的区域环境演变的序列 。 3 研究结果 和 元素含量 3.1 Rb Sr 铷 (Rb) 和 锶 (Sr) 是在地球化学行为方面既有明显差别又 有联系的微量元素 元 素 ,Rb 的离子半径大于 SrRb 具有很强的被吸附性能 且 被粘土矿物吸附而保留在原地或 , , 近 距 离 迁 移 Sr 则主要以游离态形式被地表 水或地下水带走 Rb/Sr 比值的大小反映了气 , 。 候 环境水热条件和化学风化的程度 进而可以灵敏地反映古气候环境的变化 一 般 来 说 , 。 ,湿热气候环境条件下 降 水 丰 富 化学风化作用强烈 离子半径较小的 Sr 则 主 要 以 游 离 , , , 态 形式被地表水或地下水带走 Sr 的淋溶丢失程度大 Rb/Sr 比 值 高 反 之 气 候 干 冷 , , 。 , , Sr 的 淋 溶 丢 失 程 度 小 Rb/Sr 比 值 低 Rb/Sr 值大小实际上指示了淋溶程度 反 映 了 气 候 , 。 ,[27] 降 雨 量 的 大 小。 从 禹 会 村 遗 址 ABYT2004 探 方 剖 面 RbSr 及 Rb/Sr 随 深 度 变 化 看 ( 图 7)150~120 、 , cm 处 Rb/Sr 呈总体升高趋势 但变化幅度不大 反映环境的连续稳定性 从 距 地 表 , , 。 98~55cm 120~98cm 处 Rb/Sr 便逐渐开始持续下降 并 在 98 cm 处 Rb 的含量达到峰值 , 。处 Rb/Sr 维 持 稳 定 并在后期有升高 在 约 55 cm 处 达 到 峰 值 55~25cm 处 开 始 下 , , , 降 , 但 幅 度 很 小 这 与 Rb 的含量的下降有关 并在此后很长时间维持稳定 在 约 距 地 表 , , 。 25 cm 处开始直到地表 Rb/Sr 开始一直持续波动下降 , 。 张 广 胜 等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821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7 期 , 4.5-4.0 ka BP 粒度磁化率测试、 3.2 Sr/μg/g Rb/SrRb/μg/g 岩性 深度 示意粒 度指标也是一种 重 要 的 环 境 代 用 指 标 [28-32] 禹 会 村 遗 址 。 剖 面 主 要 选ABYT2004 择 中值粒径和平均粒径 作 为环境代用指标 图 ( 相对于其它环 境 代 8) 。 用 指 标 来 说 粒 度 的 变 , 化 不 是 太 明 显 可 能 与 , 遗 址剖面的人类干扰活 动 有 关 但 就 遗 址 剖 面 。 某 一特定时期而言 粒 , 度 也 能 指 示 环 境 的 变 化 , 别 是 对 ABYT2004 探 方 无 人类活动的生土层 , 灰黄色扰土层 黑褐色龙山文化层 灰色耕土层 褐色生土层 粒 度可以作为重要的环 图 禹 会 村 遗 址 探 方 剖 面 及 曲 线 图7 ABYT2004 Rb、 Sr Rb/Sr 境 代 用 指标反映区域环 Fig. 7 The curveof Rb, Sr and Rb/Sinr the constructed oprfile on ABYT2004 quadrat 境 的 变 化 at Yuhuicun S ite 禹 会 村 遗 址 。 ABYT2004 探方剖面粒度的变化 可以反映龙山文化的早期和晚期的环境 ,。 从粒度随深度变化曲线来看总体有下降的趋势 变 化 幅 度 不 大 反映环境的连续稳 , , 粒 度 开 始 逐从 定 性 其 中 从 距 地 表 150~140cm 处 粒 度 有 一 个连续升高的过程 140 cm , , 渐 呈 缓 慢 下 降 这与淮河流域水动力下降有关 在 25 cm 处有较大的波动 有 一 个 短 暂 , , , 20 cm 处 急 剧 波 动 下 降 与该处环境发生变 之 后 在 突 然 升 高 在 约 20 cm 处 达 到 峰 值 ,, , 化和现代人类活动有关 -8 3 深度 中值粒径 /质量磁化率 /10 kg/m Rb/Sr准 平均粒径 /准 磁 化 率 测 试 结 果 能 敏 岩性 /cm 示意 感 地 反 映 其中磁性矿物特 别 是 铁 磁 性矿物含量的变 化 一 定 程度上反映了该 , 沉 积 物 的 来 源 搬 运 营 力 、 [28, 29] 和成土作用等 过 程 而 。 以 上 过 程 在很大程度上是 受 气 候 变 化 驱 动 的 磁 化 。 率 作 为 表 征物质磁学特征 的 物 理 量 能 够 判 断 样 品 , 记 载 的 环 境 变 化 信 息 分 、 析 古 气 候 变化规律及其细 节 推 断 样品形成过程的 、 环 境 条 件 为 古 环 境 研 究 , [30]提供可靠的磁性证据 。 从 禹 会 村 遗 址灰黄色扰土层 灰色耕土层 黑褐色龙山文化层 褐色生土层 探 方 剖 面 磁 化 ABYT2004 图 禹 会 村 遗 址 探 方 剖 面 粒 度 磁 化 率 及 曲 线 图8 ABYT2004 、 Rb/Sr 率 随 深 度 变 化 看 图8) ( ,Fig. 8 The curveof grain size,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Rb/Srin the constructed 磁 化 率 保 持 稳150~120cm profile on ABYT2004 quadrat at Yuhuicun Sit e 定 低 值 从 距 地 表 120 cm 处 磁 化率便逐渐开始上升 并 在 98 cm 处 达 到 峰 值 299.6245 , , ,自 98 cm 处 开 始 的 98~75cm 段 磁化率开始下降 在 约 75cm 处 达 到 低 值 之 后 的 , , ,75~25cm 并在此后很长时间维持在稳定的低值 其 中 在 55 cm 处有小的升高的波动 在 , , 距 地 表 25 cm 处开始直到地表 磁化率一直处于持续升高的趋势 , 。 锆石晶体形态鉴定结果3.3 锆 石 (ZrSiO) 原生形态主要为四方双锥形 硬 度 7.54.68~4.7 比 重 主 要 产 在 酸 性 , , ,4 和碱性火成岩与片麻岩中 因化学性能稳定 耐酸耐磨损程度高于石英 故 常 见 于 河 流, , ,沉 积 物 中 由于锆石比重较大 硬 度 较 高 抗磨损相对较强 其表面微形态的比较是判 。 、 , , 断沉积物沉积性质的重要依据 锆 石 的 磨 圆 度与河流的冲刷有密切的关系 进 而 反 映 水 。 ,[33][34, 35]动 力 的 变 化 朱 诚 等在对中坝遗址古代洪水层和现代洪水层中的锆石形态研究后发 。 现 洪水层中的锆石形态都有很好的磨圆形态 多 为 半 浑 圆 状 有些已由四方双锥形被 , , , 磨 至 近 浑 圆 状, 表明均具有被流水长途搬运后留下的磨圆特征 。 选取禹会村遗址 ABYT2004 探方剖面样品的 7 个样品作锆石晶体形态分析(表 1) 。 表 禹会村遗址 探方锆石晶体形态鉴定统计结果1 ABYT2004 Tab. 1 The result of identification and statistic with zircon crystals shape in the constructed profile on ABYT2004 quadrat at Yuhuicun Site % ?†‰ ?†‰ ?† ? (cm) (%) (%) (%) (%) (%) (%) ( ) W -20 8 35.42 4.17 51.04 4.17 5.21 100.10 96 W -17 20 34.02 3.09 54.64 3.09 5.15 99.99 97 W -15 30 36.19 2.86 51.43 4.76 4.76 100.00 105 W -12 65 36.63 2.97 49.50 4.95 5.94 99.99 101 W -8 105 40.86 3.23 47.31 3.23 5.38 100.01 93 W? -5 130 37.00 3.00 50.00 4.00 6.00 100.00 100 150 38.64 2.27 50.00 3.41 5.68 100.00 88 W? -1 禹会村遗址地层中的锆石在显微镜下观察主要呈浑圆柱状 四 方 双 锥 状 浑 圆 状 、、 、 复四方双锥和四方柱状 而由于其特有的原 生四方双锥体形态 其在被冲刷搬运磨蚀后 , , 呈浑圆状的仍然偏少(表 1) 棱角度高的锆石与磨圆度较 好的锆石颗粒同时出 晶 形 较 好 。 , 现 表明河流线状水流沉积物来源的多样性 130 cm 以 下 的生土层所在的 W?-1 层 和 W , 。 ?-5 层 的 四 方 双 锥 复 四 方 双 锥 四方柱等有棱角的所占的比例 普 遍 较 高 反 映 龙 山 文 、 、 ,化之前该区域环境的整 体 稳 定 也为龙山文化的出现创造了条件 但 在 W?-8 层 即 距 , 。 ,离 地 表 105 cm 处却出现了锆石晶体形态浑圆柱状和浑圆状的最高值 分 别 为 40.86% 和 , 3.23%这些锆石已由四 方双锥形态被磨至近于浑圆状 表明均具有被流水长途搬运后留 , , 下的一定程度的磨圆特征 在 W?-15 层 也就是距离地表约 30 cm 处 浑 圆 柱 状 锆 石 晶 。 , ,体 形 态 开 始 下 降 到 W?-17 层 也 就 距 离 地 表 20 cm 处 下 降 到 最 低 仅 为 , , , , 34.02% , 而四方双锥状锆石晶体形态上升最大值 54.64%。 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的考古年代 4 [36]龙山文化是指 中 国 黄 河 中 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大 量 的 发 、 。掘 和 研 究 表 明 龙山文化的系统和来源并不单一 不能把它视为只是一个考古学文化 , , 。我国考古专家根据几个地区不同的文化面貌 分别给予文化名称作为区别 如 山 东 龙 山 , 。文 化 放射性碳素断代并 经 校 正 年 代 为 2500 BC 至 2000 BC 放 射 性 河 南 龙 山 文 化 , , , ,[36, 37]碳 素 断 代 并 经 校 正 年 代 为 2600 BC 至 2000 BC 因此山东龙山文化的开始在 , 。2500 BC2600B C2000BC前 后 河南龙山文化开始为 两处龙山文化的结束都在 , , 。 张 广 胜 等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823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7 期 , 4.5-4.0 ka BP 淮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从考古年代学上来说应与上述两个地 点的龙山文化起源具有流 [18]域 性 的 相 似 性 黄 润 等通过前人考古工作者的调查 发 掘 和 研 究 建立本区新石器时代 。 、 , 石 山 子 文 化 (8.0-6.5 ka BP)(6.5-4.5 ka BP)(4.5-4.0 ka BP) 发 展 大 汶 口 文 化 龙 山 文 化 ——[9]序 列 马 春 梅 等就 同 属 于 淮河流域的蒙城尉迟寺遗址的环境考古研究 确定该处的龙山 。 ,文化阶段大约为 4500-4000 BaP 其特征为龙山文化时期该区农业 生产以水稻为主 水 , , 田的种植面积广泛 。 禹 会 村 遗 址 ABYT2004 探方西壁采样剖面包含的龙山文化时期的器物形态 也 应 该 ,2很好的包含了龙山文化的各个时期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 遗址中存在总面积约 1500 m 。 , ,呈 T规 模 宏 大 工 艺 考 究 中部有红色红烧土遗迹型台状的大型堆筑遗迹 明 显 “” , , , 层 ,T是该处龙山文化晚期大型的聚会或祭祀场所 通过对该龙山晚期的大型人 工 堆 筑 的 “。14 型夯土台遗迹上采集的木炭样品 经 中 国 社 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C 实 验 室 测 定 (半 衰 期 ”, [9, 18, 38, 3]95568 a)并 经 树 轮 校 正 其 年 代 为 219040B C 结 因 此 根据前人研究的成果, , ?。 , ,14 合遗址考古发掘的文化层晚期样品的 同属于淮河流域的禹会村遗址龙 C 测 年 结 果 推 断 , 山文化年代大致跨越 4500-4000 BaP 。 结论与讨论 5 禹 会 村 遗 址 ABYT2004 探方剖面样品的多环境代用指标分析显示 该 地 区 (1) ,4500 a BP以 前 龙山文化出现到中期 龙山文化中期到后期 4100 a BP之后龙山文 化 晚 期 等 、 、 、 四个阶段该地区的环 境总体趋势大致经历了暖湿 冷 干 暖 湿 冷干的气候变化过程 ———,其中有气候的波动和环境突变事件 禹 会 村 遗址龙山文化的出现和消失是与淮河流域气 。 [27]候因素中的降水有很大关系 黄 润 等对淮河流域中游的天堂寨沼泽泥炭剖面的大别 。 山 北 亚 热带地区全新世中晚期以来气候变化进行研究 表明气候环境经历了湿热 暖 , —[27, 40]干 冷 湿 暖 干 冷 干 的 变 化 过 程 与中国东部气温变化大体上一致 并 在 ———, ,4600-4500 a BP和4100 a BP期间本区曾出现剧烈的气候变 化 发生过极端气候事件 , 。 之前龙山文化尚未出现的很长 禹 会 村 遗 址 (2) 多环境代用指标研究表明 4500 aBP , 时 间 即 距 地 表 150~120cm 处 的 生 土 层 磁 化 率 处 于 极 低 值 且 相 对 稳 定 Rb/Sr 值 , , , , 升 高 综合各种环境代用指标显示 该 时 期 气 候 湿 润 丰富的降水使淮河及其支流处于高 。 , , 水 位 甚 至 泛 滥 成 灾 遗址所在地或周边被 水 淹 没 遗址所在地没有人类活动 这 是 这 , , , 。一时期的一个重要环境事件 也是该遗址成为一个单一型遗址的重要气候环境原因 , 。 (3) 4500-4000 BPa 的龙山文化时期 即 距 地 表 120~25cm 处 包括了禹会村遗址的 , , 整个龙山文化时期 1) 龙 山文化出现之初 (4500 aBP 前 后)Rb/Sr 等 环 境 磁 化 率 指 标 , , 、 待用指标的变化都显示了气候趋向干旱方向 发 展 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下降 河 漫 滩 , ,等 陆 地 出 现 由于早期的大量的河流冲积物 堆积了肥沃的土壤 使得以农业生产为主的 。 , 龙山文化得以发展 其 中 在 95 cm 处的磁化率出现了 极 大 值 反映了龙山时期以农耕文 。 , 化 的 繁 荣 阶 段 此处的磁化率的极高值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龙山文化的出现到 。 。2) 中 期 即 从 55 cm 处 开 始 粒 度 磁 化 率 和 Rb/Sr 值等多环境代用指标显示 淮 河 流 域 , , 、 ,开始向暖湿的方向发展 淮河及其支流水位开始上涨 但此时的温暖湿润比 4500 aBP 前 , , 后 的 程 度 要 低 淮河流域水位还不至于构成 对先人生活的威胁 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继 , , 续得以存在和发展 3) 龙山文化的中期到后期 (4100 a BP前 后)一 系 列环境代用指标如 。 , Rb/Sr 比 值 的 峰 值 锆石的磨圆形态 沉积物较小的平均粒径等都表明了气候的湿润 降 、 、 , 长雨 量 增 加 说明当时的气候还没有稳定下来 洪 水 泛 滥 在 4100 a BP前 后 达 到 顶 峰 , , , 。时间的高水位的影响 淮河及其支流河道淤塞 水 位 继 续 抬 高 导致淮河流域全流域的 , , , 洪 水 灾 害 禹会村遗址的周围被洪水淹没 龙山文化的农业生产受到影响 这 一 时 期 也 , , 。 [15,41] 时 期正是历史上传说的 大 禹 治 但从发掘的禹会村遗址龙山文化层没 有 加 积 新 。“ 水 ”的 文 化 层 也没有接受自然沉积层 可 能 与 先人选择高的居住地有关 遗址今天仍处于 , , ,相 对 较 高 位 置 可以看出这个时期的洪水还没有对该区龙山文化的产生根本影响 , 。 4100 a BP 后的龙山文化的晚期 即 距 地 表 25 cm 以 上 磁化率开始上升 (4) , , ,Rb/Sr 值 开 始 下 降 锆石晶体形态在 W?-15 层 也就是距离地表约 35 cm 处 浑 圆 柱 状 , , ,锆石晶体形态开始下降 到 W?-17 层 处 也 就 距 离 地 表 20 cm 处 下 降 到 最 低 仅 为 , , , ,34.02% 而 四方双锥状锆石晶体形态上升最大值 54.64% 持续的高磁化率和低 Rb/Sr , 。 , 锆石的磨圆度变差 四方双锥的含量显著增加 表明了水动力的减弱 指 示 了 4100 aBP , , , 之后该地区气候逐渐向冷干时期过渡 4100 aBP 左 右 的 降 温 事件在世界各地都有表现 。 ,[42-45]是历史时期以来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小冰期这次降温事件给中国带来了南涝北旱的大 。 致 环 境 格 局 即与降温相联系的环境响应北方主要表现为干旱 南方地区则表现为洪涝 , , 。 禹 会 村 遗 址现在的海拔为 而遗址附近的淮河现在的洪水位也仅大约为海拔 32 m, 18 m。因此安徽淮河流域在 4100 a BP后气候趋向干 旱 使得禹会村遗址逐渐远离水源 农 业 生 , , 产 受 到 制 约 食 物 来 源 减 少 从而使以农业 为主的龙山文化发展受到制约 人 们 被 迫 迁, , , 徙 至 4000 a BP前后的龙山文化晚 期 禹会村遗址基本被遗弃 从禹会村遗址研 究 的 结 。 , 。 果 来 看 历史上大禹治水的成功是区域环境向着干旱变化的结果 , 。 (5) 禹会村遗址是研究大禹治 水与区域环境变迁关系的重要材料 禹会村遗址是淮河 。 流 域 一处较大型的龙山文化遗址 也是中国古代文明探源工程中关键时期的关键遗址 , 。通过对禹会村遗址 ABYT2004 探方剖面的多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显示 禹会村遗址所在 , 的 淮 河 流 域 在 4100 a BP前 后 即龙山文化后期 是淮河流域甚至全球温暖湿润时期 而 , , ,且相对比较稳定 淮河流域处于温暖湿润的 高 水 位 期 洪 灾 发 生 频 繁 无论从禹会村的 , , 。村 名 的 由 来 涂山山名的史料记载 还 是 发 掘的为举办大型祭祀和重要仪式而人工堆筑 、 、 的 T型 夯 土 台 以 及 安 徽 淮河流域一带流传的与大禹治水有关的历史典故和后人为“” , 纪 念大禹修建并现存的相关建筑 都 表 明 禹 会 村遗址可能是与大禹治水密切相关的重要治 , [28]水 发 生 地因 此 禹会村遗址是研究中华文明早期在淮河流域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环境 。 , 关 系 求证大禹在淮河流域治水史绩 探索江淮地区文明起源的进程的重要资料 、 、 。致谢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王富葆 教 授 感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周昆叔研究员 , 、 、 皖西学院城市建设与环境系黄润教授对的指导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李兰参加野外采样 , 。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Zhu Cheng, Zhang iQang, Zhang Yun et 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nd nainture the north part of the Yangtze Deta snce the Holocene.S centa GeographicaS nica, 2003, 23(6): 705-712. 朱 诚 , 张 强 , 张 芸 等 . 长江三角洲长江 liiii[ 以北地区全新世以来人地关系的环境考古研究. 地 理 科 学, 2003, 23(6)705: -712.] [2] Mo Duowen, WangH ui, Li Shuicheng. ffEects of Holocenee nvironmental changeson the development of archaeological cultures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 China. QuaternarySc iences, 2003, 23(2): 200-210.[ 莫 多 闻 , 王 辉 , 李 水 城 . 华 北 不同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对古文化发展的影响. 第 四 纪 研 究, 2003, 23(2)200: -210.] [3] An Chengban, Feng Zhaodong, TaLng ing yu. Envronmenta changes and cult ura transton at 4 ca. kaBP in centrailliill Gansu. Acta GeographiSciani ca, 2003, 58(5): 743-748.[ 安 成 邦 , 冯 兆 东 , 唐 领 余 . 甘 肃 中 部 4000 年前环境变化和古 文 化 变 迁. 地 理 学 报, 2003, 58(5)743: -748.] [4] Wu Wenxiang,L iu Dungsheng.V ariations in EastA sia Monsoon around 4000aBP athend collapse of Neolithic cultures around Central Plain. QuaternaryS ciences, 2004, 24(3): 278-28[4吴. 文 祥, 刘 东 生. 4000aBP前后东亚季风变迁与中 原 周围地区新石器文化的衰落. 第 四 纪 研 究, 2004, 24(3)278: -284] [5] Jin Guiyun, Liu Dungsheng. C old event and the ancient culture changedurings the mid-Holocene in the north of northern China. ChineSscei ence Bulletin, 2001, 46(20): 1725-173[ 0靳. 桂 云 , 刘 东 生 . 华北北部中全新世降温 气 候 事 件与古文化变迁. 科 学 通 报, 2001, 46(20)1725: -1730.] [6] Zhu Cheng, Zheng ChaoguMi,a Chunmei et al. New idea on the high seal evel since 10 kaB.P.in the Changjiang Delta 张 广 胜 等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825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7 期 , 4.5-4.0 ka BP and Ningshao plai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03 ,48(23): 2428-2438 .[ 朱 诚 , 郑 朝 贵 , 马 春 梅 等 . 对长江三角洲和 宁绍平原一万年来高海面问题的新认识. 科 学 通 报, 2003, 48(23)2428: -2438.] [7] Gao Huazhong,Z hu Cheng, CaGou angji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cult ural response around 2000 BC in the Yishu River Basin, Shandong. Acta GeographiScinia ca, 2006, 61(3): 255-261.[ 高 华 中 , 朱 诚 , 曹 光 杰 . 山东沂沭河流域前后 古文化兴衰的环境考古. 地 理 学 报, 2006, 61(3)255: -261.] [8] Zhang Qiang, Zhu Cheng, Jiang Fengqing et a l.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ical exploration in Zhangjiawan Site, Chongqing since 2kaBP. Acta GeographiScian ica, 2001, 56(3): 353-362.[ 张 强 , 朱 诚 , 姜 逢 清 等 . 重 庆 巫 山 张 家 湾 遗 址 2000年来的环境考 古. 地 理 学 报, 2001, 56(3)353: -362.] [9] Ma Chunmei, Zhu Cheng, Z hu Guangyao ealt .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e lemental geochemistry analysis of the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at the Yuchisi Site, Anhui. Journal of Stratigraphy, 2006, 30(2): 124-130.[ 马 春 梅 , 朱 诚 , 朱 光 耀 等. 安徽蒙城尉迟寺遗址地层的磁化率与元素地球化学记录研究. 地 层 学 杂 志, 2006, 30(2)124: -130.] [10] Jiang Qinhua, Song Y uqin, Li Yadong et a l.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of Longshan P eriod at Yangzhuang Si te, Zhumadian, Henan Province. Archaeology andult Cural Relics, 1998,( 2): 34-40.[ 姜 钦 华 , 宋 豫 秦 , 李 亚 东 等 . 河 南 驻 马店杨庄遗址龙山时代环境考古. 考 古 与 文 物, 1998,( 2): 34-40.] [11] Sun X iongwei, Xia Zhengkai. Paleoenvironment changes si nce mid-Holocene revealed by a palynological sequence from Sihenan Profile in Luoyang, HenaPnr ovince. Universitatis Pekinensis (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2005, 41 (2): 289-294.[ 孙 雄 伟 , 夏 正 楷 . 河南洛阳寺河南剖面中全新世以来的孢粉分析及环境变化 . 北 京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 2005, 41(2)289: -294.] [12] Zhang Yulan, ZhangMinbi n, SongJ ian et al. Development of ancestorsc'ult ivation revealed in phytolith assmeblages from Guangfulin relics. Chinese cSience Bulletin, 2003, 48(1): 96-99.[ 张 玉 兰 , 张 敏 斌 , 宋 健 等 . 从广富林遗址中的 植硅体组合特征看先民农耕发展. 科 学 通 报, 2003,48(1)96: -99.] [13] Zhu Cheng, SongJia n, You Kunyuan eta l. Study of the causes of cultural fault of Maqiao site, Shanghai.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1996, 41(2): 148-152.[ 朱 诚 , 宋 建 , 尤 坤 元 等 . 上海马桥遗址文化断层成因研究 . 科 学 通 报 , 1996, 41(2):148 -152.] [14] Xia Zhengkai, Chen Fuyou, Chen Ge ael.t The environment setting i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aleolithic Period to the Neolithic Age in the Nihewan basin, China.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 2001, 31(5): 393-400.[ 夏 正 楷 , 陈 福 友 , 陈 戈 等. 我国北方泥河湾盆地新 - 旧石器文化过渡的环境背景. 中 国 科 学(D 辑), 2001, 31(5)393: -400.] [15] Wu Wenxiang,L iu Tungsheng . 4000 aB.P. events aindts implications for the origin of ancient Chinesec ivilization. QuaternaryS ciences, 2001, 21(5): 443-451.[ 吴 文 祥 , 刘 东 生 . 4000aB.P.前后降温事件与中华文 明 的 诞 生 . 第 四 纪 研 究, 2001, 21(5)443: -451.] [16] Zhang Dian, Zhan Zhiyong, Lin Chusheng eat l. The 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on wars, conulvsions and d ynasty supersessions in China. ChinesSec ience Bulletin, 2004, 49(23): 2467-247[章4. 典, 詹 志 勇 , 林 初 升 等 . 气 候 变 化 与 中 国 的 战 争 社会动乱和朝代变迁科 学 通 报、 . , 2004, 49(23): 2467247- 4.] [17] Yang Dayuan, WangYun fei. On changeof geographice nvironment and flood damagea long the Huaihe River Basin during the last 2000 years.Jour nal of Lake Sciences, 1995, 7(1): 1-7. [杨 达 源, 王 云 飞. 近 2000 年淮河流域地理环境 的 变 化 与 洪 灾: 淮河中游的洪灾与洪泽湖的变化. 湖 泊 科 学, 1995, 7(1): 1-7.] [18] Huang RunZ, hu Cheng, Zheng Chaogui ael.t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sites and environmental changein Huaihe River Basin, Anhui Province. Acta GeographicSai nica, 2005, 60(9): 742-750.[ 黄 润 , 朱 诚 , 郑 朝 贵 等 . 安 徽 淮 河 流 域 全 新 世环境演变对新石器遗址分布的影响. 地 理 学 报, 2005, 60(9)742: -750.] [19] Yang Y ubin, Sun Guangqing. A ncient culture in Huaihe River Basin and Chinesce iv ilization. Dong Yue Tribune, 2006, 27(2): 49-5[3杨. 育 彬, 孙 广 清. 淮河流域古文化与中华文明. 东 岳 论 丛, 2006, 27(2)49: -53.][20] Hong Y T, Hong B, Lin Q H et al. Correlation betweenI ndian Ocean summer monsoon N orthand Atlantic climate during the Holocene. Earth aPndla netary Science Letters, 2003, 211(3/4371): -380. [21] Weiss H, Courty M A, Wetterstrom W et al. The genesis and c ollapse of third millennium North Mesopotamian civilization. Science, 1993, 261(20)995: -1004. [22] Dalfes N, Kukla G, Weiss H et al. Third Millennium B. C. Climate Change and Old World Collapse. NATO ASI Series 1-49. Berlin: Springer-Verlag, 1997.1 -723. 考 索 ( 外 三 种 ). 明 清 小 说 研 究 , 2002, (3): 禹 会 涂 山 记 [23] CQhingen DGynuiasstheeng. s NTheo ve esxplor, 200a2tory , (3): r230esea-23rcof7h . [ the 陈 桂 ess 声a .y on Yuhui and TushaMn ount an. The Research on Ming and ili《 》 230-237.] [24] Li Yaguang. t 's a new hope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 vzaton with Dayu's f lood control. Colected Papers of Iiiliil History Studies, 2003(,3 ): 84-88.[ 李 亚 光. 大禹治水是中华文明史的曙光. 史 学 集 刊, 2003, (3): 84-88.][25] Wu Wenxiang, Ge Quansheng.The possibility of occurring of the extraordinaryfloods on the eve of establishment of the Xia Dynasty andthe historical truth of Dayu'ss uccessful regulating of floodwaters. QuaternaryS ciences, 2005, 25 (6): 741-749.[ 吴 文 祥, 葛 全 胜. 夏朝前夕洪水发生的可能性及大禹治水真相. 第 四 纪 研 究, 2005, 25(6)741: -749.] [26] Wang Jihuai, Zhao Lanhui. The harvest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Yuhuicun site excavation. SoutheasCt ult ure, 2008, 201(1): 20-2[5王. 吉 怀, 赵 兰 会. 禹会村遗址的发掘收获及学术意义. 东 南 文 化, 2008, 201(1)20: -25.][27] Huang RunZ, hu Cheng, Wang Shengtang.Ma gnetic susceptibility and Rb/Srr atio of peat stratum in Tiantangzhai and its significance of palaeoclimate. Scientia GeographicaS inica, 2007, 27(3): 385-389.[ 黄 润 , 朱 诚 , 王 升 堂 . 天 堂 寨 泥 炭地层的磁化率 值及其反映的古气候意义地 理 科 学、R b/Sr . , 2007, 27(3)385: -389.] [28] Hu Shouyun, Wang Sum in, Appel E et al.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in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of Hulun Lake sediments.c iSence in China (Series D), 1998, 28(4): 334-33[9胡. 守 云 , 王 苏 民 , Appel E 等 . 呼伦湖湖泊沉积物磁化 率变化的环境磁学机制. 中 国 科 学(D 辑), 1998, 28(4)334: -339.] [29] Deng Chenglong, Yuan Baoyin, Hu Shouyun eat l. A review in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Marine Geology a nd Quaternary Geology, 2000, 20(2): 93-101. [邓 成 龙, 袁 宝 印, 胡 守 云 等 . 环境磁学某些研究进展评述 . 海 洋 地 质 与 第 四 纪 地 质, 2000, 20(2)93: -101.] [30] Xu Xin, He Caihua, ShenZ hida et al. Research Methods of the Quaternary nEvironment. Guiyang: GuizhouSc 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 1992. 1-37[ 徐7. 馨 , 何 才 华 , 沈 志 达 . 第四纪环境研究方法 . 贵 阳 : 贵州科技出版社 , 1992. 1-377.] [31] The Geology Team of Chengdu College of Geology. Sediment r aGin Size Analysis and I ts Application. Beijing: Geological Publishing House, 1978. 55-66[ 成都地质学. 院 陕 北 队 . 沉 积 岩 ( 物 ) 粒度分析及其应用 . 北 京 : 地 质 出 版 社, 1978. 55-66.] [32] Chen Jing'an, Wan Guojiang, Zhang Feng ael.t Environmental recordsof lacustrine sedimentsin different time scales: Sediment rgansze as an example. c eSnce in China (Seres D), 2004, 34(10): 954-960 陈. 敬 安 , 万 国 江 , 张 峰 等 . 不 iiii[ 同时间尺度下的湖泊沉积物环境记录: 以沉积物粒度为例. 中 国 科 学(D 辑), 2003, 33(6)563: -568.] [33] Xu Maoquan,L i Chao. Characteristics of heavy mineral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in sedimentf rom Jiulong River Estuary.M arine Science Bulletin, 2003, 22(4): 32-40.[ 徐 茂 泉 , 李 超 . 九龙江口沉积物中重矿物组成及其分布特征 . 海 洋 通 报, 2003, 22(4)32: -40.] [34] Zhu Cheng, Z heng Chaogui, M a Chunmei et al. The study on ancient flood sediment act ent ral dam ruins in the reservoir areofa Three Gorgesof the Yangtze Rver. Chinese cSence Buletn, 2005, 50(20): 2240-225 0朱. 诚 , 郑 朝 iili[ 贵, 马 春 梅 等. 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地层古洪水沉积判别研究. 科 学 通 报, 2005, 50(20)2240: -2250.] [35] Zhu Cheng,Y u Shiyong,L u Chuncheng.The study of Holocenee nvironmental archaeology and extremeflood disaster in the Three Gorgesof the Changjiang River and the Jianghan Plain. Acta GeographicSai nica, 1997, 52(3): 268-278 . [朱 诚 , 于 世 永 , 卢 春 成 . 长江三峡及江汉平原 地区全新世环境考古与异常洪涝灾害研究 . 地 理 学 报 , 1997, 52(3): 268-278.] [36] Jin Song'anZ, hao Xinping. Historical position and the causeof fading with Longshan Culture, Shandong.Jour nal of ZhengzhouU niversity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1994, (4): 1-7. [ 靳 松 安 , 赵 新 平 . 试论山东龙山文化 的历史地位及其衰落原因. 郑 州 大 学 学 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 4): 1-7.] [37] Jin Guiyun, Yu Haiguang, Luan Fengshi eatl . Climate significance of wood samplesfrom Liangchengzhen Longshan Culture Site (4600-4000 aB.P.),i zRhao, Shandong. QuarternaSry ci ences, 2006, 26(4): 571-579.[ 靳 桂 云 , 于 海 广 , 栾 丰 实 等 . 山东日照两城镇龙山文化 (4600-4000aB.P.遗址出土木材的古气候意) 义 . 第 四 纪 研 究 , 2006, 26 (4): 571-579.] [38] Zhu Guangyao,Z hu Cheng,L ing Shanjin et al.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Neolithic and Xia-Shang-Zhou dynasties sites and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aendnvi ronment in Anhui Province. Scientia GeographicaS inica, 2005, 25 (3): 346-352.[ 朱 光 耀 , 朱 诚 , 凌 善 金 等 . 安徽省新石器和夏商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与人地关系的初步研究 . 地 理 科 学 , 2005, 25(3)346: -352.] [39] Wang Jihuai. Primary discussion on the settlement of Yuchisi Site. Archaeology andult Cural Relics, 2001, (4): 20-28. [王 吉 怀. 尉迟寺聚落遗址的初步探讨. 考 古 与 文 物, 2001, (4): 20-28.] [40] Wang X inyuan, Zhang Guangsheng, Wu Li et al. Environmental changes during early- middle Holocene from the sediment recordof the Chaohu LakeA, nhui Province. Chinese cSience Bulletin, 2008, 53(suppl.1): 153-16[ 0王. 心 源 , 张 广 胜吴 立 等巢湖湖泊沉积记录的早 中全新世环境演化研究科 学 通 报增 刊 , . — . , 2008, 53(1): 132-138.] [41] Shi Yafeng, Kong Zhaochen, WangSum in. Basic features of climates and environments during HoloceneM egathermal in China. In: Shi Yafeng (ed.). The Climates and Environments of HoloceneM egathermal in China. Beijing: China Ocean Press, 1992. 1[-施18 雅. 风, 孔 昭 辰 , 王 苏 民 .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的基本特征 . 见 :施 雅 风 主 编 . 中 国全新世大暖期气候与环境北 京海 洋 出 版 社 . : , 1992.1 -18.] [42] Yao Tandong, ThompsLon G. The temperature flu ctuation during 5 kaBP recordedby Dunde ice core. S cience in C辑hina), 199 (Se2r,i (e1s0 B):) ,1089 1992-109,( 103]) :. 1089-1093[. 姚 檀 栋, ThompsonL G. 敦德冰心记录与过去 5 ka 温 度 变 化 . 中 国 科 学 (B 张 广 胜 等 龙山文化的环境考古 827 安徽蚌埠禹会村遗址 7 期 , 4.5-4.0 ka BP [43] Shi Yafeng, Kong Zhaochen, WangSum in. Major eventsof the climate variations during the megathermal of Holocene in China.S cience in China (Series B), 1992, 22(12): 1300-130[ 8施. 雅 风 , 孔 昭 宸 , 王 苏 民 . 中国全新世大暖期的气 候波动与重要事件. 中 国 科 学(B 辑), 1992, 22(12)1300: -1308.] [44] An Z S, Porter C,S Kutzbach EJ et al. Asynchronous Holoceneoptimum of the East A sian monsoon. Quaternary Science Reviews, 2000, 19(8)743: -762. [45] Bond G, Showers W , Cheseby M et al. A pervasive millennial-scale cycle in North Atlantic Holocene and l agcial climates. Science, 1997, 278: 1257-1266. Environmental Archaeologyof Longshan Culture Period on Yuhuicun Site from 4.5 ka to 4.0 ka BP, Bengbu, Anhui 1, 21341ZHANG Guangsheng, ZHU Cheng, WANG Jihuai, ZHU Guangyao, MA Chunmei, 56117ZHENG Chaogui, ZHAO Lanhui, LI Zhongxua, n ZHU Qing, JIN Aichun (1. ;, , 210093, Schoolof Geographic and Oceanographic SciencesNanjing UniversityNanjing China 2. ;, , '237012, , Departmentof Urban Construction and EnvironmenAnhuitWest Universit yLuan AnhuiChin a 3. ;, , 100710, Instituteof Archaeological StudiesChinese Academyof Social SciencesBeijing Chin a 4. ;, , 233000, , Department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Bengbu CollegeBengbu ChinaAnhu i 5. ;, , 239012, , Departmentof L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Chuzhou UniversityChuzhou Anhu iChina 6. ;, 233000, , The Museumof BengbuBengbu AnhuiChin a 7. ), , 210097, Schoolof Geography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China Basedon the samplesf rom the west wall of the ABYT2004 at Yuhuicun Site, theAbstract: environmental substitute indexes such the as grain-size, Rb/ Sr, heavy-mineral (Zircon) and magnetics usceptibility were analyzed.The age of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was determined 14by the AMSC. The results re veal that the environment e volution induced to the climate changesfrom 4.5kaBPto 4.0kaBP, Longshan Culture Period. Bethesides, information of the ancient humanacti vities and the cultural heritage data withdrawfromn the LongshanCulture archaeological stratigraphy, shothat thews Longshan culture development an w asinf luenced mechanism.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thesho fwollos wing in the study area(:1 ) In the period before 4500aBP,from 4500aBPto the middle of the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to, the later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 and to 4000aBP, mo st parts of the region experienced climate change such was arm and wet, cold and dry, warm and wet, cold and dry. (2) Before 4500aBP of the wet period, the Huaihe River water reached va ery high level so that the Yuhuicun Site andthe surrounding area were submerged and peoplecould not live in the area aroundthe site. From 4500aBPof the dry period, the water level in the Huaihe River and its branches startedto descend(3. ) Around 4100aBP,in the later period of Longshan cultureit , again becamecold and dry, and the river waterf looded the land again.D uring this period, the agricultural activity was destroyedand, Longshan Culture disappeare(4)d Th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in sedimentary strata andthe historical recordsf rom the literature confirmedeach other, which reveal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Yuhuicun Site and the "Dayu Controlling Flood" recordedin historical documents. environmental change; 4.5-4.0 kaBP; Longshan CulturDayue ; Controlling Flood; Key s: Yuhuicun Site; HuaiheRi ver
/
本文档为【安徽蚌埠_五河地区五河岩群地质特征及其时代浅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