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

2017-11-17 50页 doc 211K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82581

暂无简介

举报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 第2章 商品与货币 2.1 考点难点精讲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存在着差别:(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许多不是劳动产品的自然物,如空气、阳光等,对...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
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 第2章 商品与货币 2.1 考点难点精讲 一、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1.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存在着差别:(1)它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因为使用价值并不是商品所特有的属性,许多不是劳动产品的自然物,如空气、阳光等,对人具有很大用处,却不是商品。(2)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针对生产者自己有用,而是针对他人、针对社会有用的。(3)商品作为社会使用价值,它必须通过交换让渡给他人才能进入消费,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而不是社会生产关系。因此,就使用价值本身来说,它的用途、性质等并不属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但是,作为交换价值物质承担者的商品使用价值,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又不能脱离它,需要从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去揭示商品及其运动规律。 2.交换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够通过买卖同其他商品相交换的属性,是商品的交换价值。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比例关系。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在质上相同,在量上能够比较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抛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指在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人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因此,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内在的、抽象的,自己不能表现出来,只有通过与另一种商品相交换,才能获得表现。交换价值则是外在的、具体的表现形式。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 3.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方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人们在其上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也是白费的。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因为既然人们在其上并未花费劳动,也就不存在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了。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首先,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对商品生产者来说,只是为了价值,才不得不关心使用价值。因而只要有可能,他就会不惜损害使用价值(如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以牟利。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在商品买卖中,双方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买卖结束,价值在卖方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在买方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以商品交换为条件。但由于使用价值(在质上或在量上)往往难以符合市场的需要,交换发生困难,以致商品的价值不能实现,使用价值也不能实现。只有把商品卖出去,才能使生产者实现其价值,使消费者得到其使用价值,从而使商品内部两个因素的矛盾获得解决。 4.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是人类社会最早出现的经济形式,由于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所获取的产品勉强糊口,没有多少剩余。在这种情况下,既无交换的必要,也无交换的可能,经济因而处于自给自足状态,即自然经济状态。可见,自然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而进行生产的—-种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统称。这是一种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社会经济形式。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有两个基本条件:第一,存在社会分工。在存在社会分工的条件下,人们的生产是单一的,而需要是 多种多样的,产生相互交换的必要性。可见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存在的一般基础。第二,生产资料和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这是商品经济存在的决定性条件。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生产出不同的产品,谁也不会无偿地把产品转让给别人,而必然要求遵循对等的原则即等价交换的原则交换自己的产品,这样劳动产品便采取了商品的形式,从而导致商品经济的产生。这个条件,是伴随着生产资料私有制的产生而出现的。 5.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与联系 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是同一类型的经济,其共同特征是都要同市场打交道,都离不开市场,它们有内在的一致性,两者具有密切的联系。这种密切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商品经济也就没有市场经济。 但两者也存在区别。固然可以说商品经济的存在,就意味着市场的存在;但存在商品、存在市场的经济,不一定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和经济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二者是两种迥然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计划经济是一种用计划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而市场经济则是用市场机制配置社会资源的方式。可见,商品经济并不就是市场经济,只有当商品经济发展到普遍化的阶段,商品经济才发展为市场经济。或者说,市场经济是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商品经济。 6.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商品交换关系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在漫长的原始社会中,人们不知商品为何物。商品关系是在人类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以及私有制的出现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次社会大分工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人类社会的初期,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人群内部只存在按性别和年龄划分的自然分工,没有社会分工。在生产力不断发展的推动下,出现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且每次大分工都推动着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发生在原始社会后期,指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在此以前,交换只是偶然的现象,游牧部落出现后,它所生产的生活资料不仅比其他原始部落多,而且种类也不同,从而使经常的交换成为可能。这次大分工,有力推动了商品交换的发展,也为私有制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指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金属工具的采用,当时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手工业生产,如纺织、榨油、酿酒、金属加工和武器制造等,它们逐渐从农业中分离出来。这次大分工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使直接以交换为目的商品生产开始出现,并使商品交换范围进一步扩大,从而加速了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社会的瓦解。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指原始社会瓦解、奴隶制社会形成时出现的一个不从事生产而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商人阶级。商人阶级的出现,缩短了商品买卖的时间,扩大了商品的销路,又一次推动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在资本主义以前的几个社会经济形态中,尽管发生了三次社会大分工,但从总体上说,自然经济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因而商品关系在经济生活中还只是处在补充和从属的地位。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存在的商品经济是小商品经济或称简单商品经济。这种商品经济是以小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个体手工业是典型的小商品经济。其特征是规模小而且分散,产量不大、市场只限于当地不大的范围。正是由于上述特点,小商品经济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并且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但对社会经济生活没有形成巨大的影响,而只是处于从属的地位。只是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和占统治地位以后,现代自然科学导致了机器代替人力的技术创新,而这种技术创新又导致机器体系的创新。机器生产所创造的手工劳动所无法比拟的生产率,横扫了一切自然经济的残余,将一切经济活动都纳入现代社会分工体系的巨大网络中,从而使商品关系渗透到社会经济的一切领域,成为人们发生经济联系的最普遍最一般的形式。 二、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 商品是由劳动创造的。商品的两要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属性:从一方面看它是具体劳动,从另一方面看它是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和 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 1.具体劳动 从劳动的具体形态看,生产商品的劳动在劳动目的、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操作方法、劳动成果上都各不相同。这种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称为具体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种类和形式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需要的改变相应地发生变化。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具体劳动只有同自然物质相结合,才能创造出使用价值来。具体劳动反映了人和自然的关系。具体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条件。 2.抽象劳动 从劳动的抽象形态看,如果抽象掉生产商品劳动的具体形式,则所有劳动都是人们的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即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撇开劳动的特定性质,即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称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3.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两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统一的,即不管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都同时是抽象劳动的支出。它们又是对立的,又有区别,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区别在于:第一,具体劳动是从劳动的有用效果来看的劳动,而抽象劳动则是抽去了劳动的有用性的一般人类劳动;第二,不同的具体劳动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而生产价值的抽象劳动在性质上没有差别,只有量的不同;第三,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反映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是不以一切社会形式为转移的永恒范畴,而形成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历史范畴;第四,具体劳动虽然是创造使用价值的劳动,但不是使用价值的惟一源泉,而抽象劳动则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自然物质的原子。 4. 劳动二重性学说的意义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马克思首先揭示并进行论证的。劳动二重性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什么样的劳动形成价值,为什么形成价值以及怎样形成价值”,阐明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在商品价值形成中的不同作用,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资本有机构成理论、资本积累理论、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等政治经济学的一系列重要理论的创立都同劳动二重性学说相关。 三、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 1.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客观条件,其中主要是劳动工具。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深化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认识。 马克思区分了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认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市场价格以价值为基础。马克思还提出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两种形态,第一种形态: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生产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第二种形态:在社会总量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如果这种商品的生产总量超过社会总量中它所应占的比重,就出现供过于求,生产能力闲置,库存积压增加,价格低于价值。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因此,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应有第三种形态,即按照国际市场技术水平、劳动效率、资源配置和供求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这里包含两个内容:一是正常生产条件要从世界市场来 看,如果一国生产条件不能达到世界市场的水平,其生产过程中耗费的超过世界市场正常生产条件的劳动,就不能形成价值。二是社会总劳动的分配也要从世界市场来看。 2.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 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差异,对于商品生产者至关重要,这可以从以下三种情况来看: (1)个别劳动时间大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部分补偿,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2)个别劳动时间小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超额补偿,企业盈利,有超额利润存在; (3)个别劳动时间等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他的劳动得到全部补偿。获得正常利润。 由以上三种情况可以看出,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是高于、等于还是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直接决定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地位和命运。 3.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然而,不同的生产劳动,其复杂程度很不相同,不能直接比较。例如,制造钟表的劳动就比砍柴的劳动复杂得多,同样是劳动1小时,并不能简单相等。所以,考察商品价值量的决定时,还要区分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 简单劳动是指简单劳动力的支出,即任何一个普通劳动者的头脑和肌体平均具有的劳动力的耗费。 复杂劳动则是指需要经过专门的学习和训练,具有一定的技能和知识的复杂劳动力的支出。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要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统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会变成或正在变成简单劳动。 由于存在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的差别,相应地产生复杂劳动者与简单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中的差别问题。恩格斯说:“在私人生产者的社会里,训练有学识的劳动者的费用是由私人或其家庭负担的,所以有学识的劳动力的较高的价格也首先归私人所有:熟练的奴隶卖的贵些,熟练的雇佣工人得到较高的工资。”这是因为:其一,复杂劳动者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必须付出相应的费用。而且复杂劳动者往往要掌握多门科技知识,需要不断地更新知识,其学习和训练的费用也会不断提高;其二,复杂劳动除消耗一定的体力外,还要比简单劳动消耗更多的智力。这就是说,由于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复杂劳动者的培养和教育费用也就不断增加,劳动者在学习中的脑力耗费也必然越多。这些培养教育费用和在学习过程中的脑力支出虽然不能直接形成商品的价值,但却必须在劳动者从事劳动之后得到补偿和承认。于是,复杂劳动是倍加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报酬要比简单劳动的报酬高一些,也就理所当然了。 4.价值量的决定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5.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单位时 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表明劳动生产率越低。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等。其中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程度越来越显得重要。 6.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 四、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内在的一对矛盾。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因此,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地出现剩余产品的交换,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表示就是 1只羊,2把斧子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了。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或处于等价形式;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公社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 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斧子, ,,80斤粮食,1只羊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从扩大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来看,它的价值表现在无数的其他商品体上,每一种其他商品体都成为反映它的价值镜子。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同时,商品价值表现的无限的系列商品表明,商品价值是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当然是一个质变,是一种进步。但是,也反映出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就商品全体来说,它们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扩大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斧子,, ,80斤粮食,, 1只羊,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这是又一次质变。因为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和它们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但是,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给商品交换带来新的困难。 4.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其等式为: 2=把斧子, ,80=斤粮食, 1克黄金,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原来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现在则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必然结果。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并具有价值;但它又和其他商品不同,它是惟一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形式及其发展 货币形式最初是采取金银条块的形式,后来发展成为铸币形式,到我国宋代和欧美近代出现了纸币,并相继出现了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是代替金属货币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信用证券。如银行券、支票、期票、汇票等,其中银行券是主要形式。信用货币是从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中产生的,但它产生以后,既可作为支付手段,又可在市场上流通,作为流通手段。信用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它的流通是以信用为基础,发行人的信用如何,对信用货币的流通影响极大。现代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信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比较大额的支付一般都使用信用货币,甚至在人们购买消费品时,大量使用信用卡。 银行券是信用货币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发行银行发行的用以代替商业票据的银行票据。银行券是不定期的,持票人可以随时向发行银行要求兑现。银行券主要是银行贴现商业票据而发行到流通中去的,它是为了解决商业票据流通的局限性和银行现金不能满足商业票据持有人贴现需求的矛盾,而由银行发行银行票据来代替私人票据。典型的银行券是一种不定期的债务证券,发行者必须保证随时可以兑现。银行券代替金属货币发挥流通手段的职能,从而节约了金属货币,方便了交易。 银行券和纸币虽然都是本身无内在价值的货币符号,但它们之间是有区别的。这主要是:(1)纸币是从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中产生的,是价值符号的完成形式;而银行券却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的基础上形成的。(2)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而银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而发行的。(3)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则可以随时兑现,它具有黄金和商业票据的双重保证。(4)纸币如发行过多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如果它停止兑现,就变成了纸币,并受纸币流通规律的支配。 银行券变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是资本主义国家20世纪以来的主要货币形式,因而称为现代纸币。银行券的纸币化,首先表现在银行券发行性质的改变上,它的发行不再是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是为了进行战争和国民经济军事化的需要,因而它的流通也主要靠国家支持而强制流通;其次,金本位制的崩溃,加速了银行券的纸币化;再次,贵金属的增长量不能满足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是银行券纸币化的经济原因;最后,银行券的兑换性,使国家的货币政策往往缺乏主动权和灵活性,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因而现代各国都相继使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即现代纸币。 现代纸币制度的主要特点是:(1)通过信用程序,由国家的中央银行垄断发行,而不是由政府直接发行;(2)它是一国流通中的合法通货,其发行数量与黄金准备没有联系;(3)国家对货币流通的管理和调节日益加强,各国都以加强宏观调控作为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重要手段。 现代纸币的形式主要有钞票和支票存款两种。钞票就是纸币,又称现金;支票存款也叫存款货币,是指存在银行使用支票可以随时提取的活期存款。由于现代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银行支票可以流通,具有通货的作用,因而银行活期存款余额应视为通货,故称之为存款货币。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和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货币形式的发展从有形到无形,现代纸币将逐渐发展到电子货币,即贮存于电子计算机中的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是一种纯粹观念性的货币,它不需要任何物质性的货币材料。这种无形的货币,既迅速又简便,可以节省银行处理大量票据的费用,电子货币汇兑系统最终可能导致现金和支票的消失。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的发展,货币作为世界货币职能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型的国际货币形式。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70年建立的集体结算单位——特别提款权,这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成员国之间标准信贷基金,并没有黄金作物质基础,却可以代替黄金起世界货币作用,故称作“纸币黄金”。 五、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1.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因此,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1)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2)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2.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从而使它代表的一定金属重量额面价值名称与实际包含的金属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但是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仍然可以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于是就逐渐出现了用贱金属铸造的辅币。既然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有可能用没有价值的铸币符号来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于 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它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3.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贮藏起来;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自动地加入到流通过程。 4. 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第一,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要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只要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形成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5.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货币执行这一职能时,必须脱去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域性外衣,以足值的金和银充当。 六、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 1.商品流通 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这种以货币为中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商品流通过程的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W—G—W)。这个公式的物质内容,是商品换商品,是社会劳动的物质变换。 2.货币流通 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它自身也不断地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这种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更换位置,就构成了货币流通。 3.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与区别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联系: (1)商品流通是货币流通的基础,货币流通是商品流通的表现。 (2)货币流通规律即货币流通同商品流通相适应的规律。其基本内容是:流通中的货币量必须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故也称作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流通和货币流通的区别: (1)形式上的区别:在商品—货币—商品流通公式中,货币在整个过程中起媒介作用;在货币——商品——货币流通公式中,货币是运动的起点和终点,而商品则是买卖连个行为的中介。 (2)内容上的区别: 首先,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为了追求使用价值;货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其次,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货币流通的两极是同质不同量的货币。 最后,运动限度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货币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 4.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流通规律的内容:流通手段的货币量,取决于需要流通的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速度。它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而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商品价格总额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所需货币量= 同名货币的流通速度 公式中的商品价格总额,是由待流通的商品数量与商品的价格水平的乘积决定的;公式中的同名货币流通速度,是指单位金属货币(例如1元)在一定时期内充当流通手段的平均次数。 上面的公式是在没有考虑货币支付手段条件下的数量关系。进一步考虑支付手段职能,上述公式需要作相应的修正。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情况下,一方面,货币的使用不仅有商品买卖,而且还有清偿债务、支付工资以及交纳税款等;另一方面,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不必都通过动用货币,由于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不少情况下,商品买卖采取赊购和各当事人债权、债务相抵消的办法。这样,货币流通量公式应修正为: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 流通中商品价格总额赊销商品价格总额到期支付总额互相抵消总额-+-= 同一货币单位的平均流通速度(次数) 公式表示,流通中货币需要量同到期需要支付总额成同方向变化,即成正比;同赊售商品价格总额和互相抵消支付总额成反方向变化,即成反比。 上面是金属货币下的货币流通规律。当纸币代替金属货币时,这个规律仍然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实现形式有了变化。货币流通规律对纸币流通的制约作用在于:纸币的发行只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只能从纸币是金的代表这种关系中产生。这一规律简单说来就是: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就是说,不管纸币发行多少,流通纸币总量必须同它所代表的流通金量相等。既然如此,单位纸币所能代表的货币金属量就应该是: 流通中所必要的货币金属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货币金属量, 流通中的纸币总额 纸币流通规律是货币流通规律的特殊表现形式,纸币所代表的价值和购买力同它发行的数量成反比,这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家发行强制通用的纸币„„似乎把经济规律废除了。„„国家似乎用自己的印记的魔术点纸成金。„„可是,国家的这种权力纯粹是假象。国家固然可以把印有任意的铸币名称的任意数量的纸票投入流通,可是它的控制同这个机械动作一起结束。价值符号或纸币一旦进入流通,就受流通的内在规律的支配。”所以,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必须以货币流通量的规律为基础,发行并调节纸币的流通量,保证宏观经济顺利运转。 违背货币流通规律发行货币所产生的宏观结果是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这是宏观经济失衡的两种主要表现。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都是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符号发行失去控制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货币现象。因此,通货膨胀是与纸币流通有密切联系的经济现象,只有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才可能出现。 通货紧缩是一种与通货膨胀相反的经济现象,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从本质上说,通货紧缩是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而引发的一种货币现象。 5.货币的层次 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范围不断扩展,人们对货币的认识也逐步发展,货币概念的界定也发生着变化。由于信用工具或流动资产种类繁多,各自具有一定程度的“货币性”,一定时期的货币量的构成比较复杂,从而使得货币的边界变得宽泛起来。于是,就出现了M、M、M、M、M„等边界不同的货币层次。 ol234 M,纸币和硬币 o M,M+所有金融机构的活期存款 10 M,M+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21 M,M+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 32 M,M+其他短期流动资产(如国库券、商业票据、短期公司债券、人寿保单等)。 43 M是边界最窄的货币界定,由流通中的纸币和硬币组成,通常称为现金。现金在流通o 过程中,无需办理手续,也无需时间的准备,就能完成商品的交易,因此,它具有很高的流动性。 M是由现金和活期存款组成的。这里的活期存款实际上指的是支票账户,是存款人的活1 期存款和其他可开支票的存款。虽然支票账户不能直接作为购买手段,但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很容易转化为现金执行购买手段的职能。不过,支票账户毕竟不同于现金,其流动性要低于现金,因此,M的流动性也就低于M。 1o 通常把M和M称为狭义货币,或称为交易货币,即主要是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货币。o1 从这个意义上说,狭义货币是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代表。狭义货币作为现实经济活动中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的载体,体现着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作用,因此,流通中的狭义货币的数量,直接影响着社会的货币供给量,进而对整个宏观经济运行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M是比M较广义的货币层次,是由M和商业银行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组成的,211 也就是说,是银行体系以外流通的现金和银行体系各种存款(活期储蓄和定期存款)之总和。由于M:中的定期存款在提现时,受到一定的时间限制,或者说,只有在接受一定的经济条件下才能体现,这样,定期存款的流动性低于活期存款和其他可开支票的存款。因此,M的流动性低于M和M。 201 M是比M更为宽泛的货币层次,是由M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定期存款和储蓄存款组成322 的。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以外的各种专业银行(如储蓄银行、工业银行、农业银行、发展银行)及接受存款的金融机构(如储蓄贷款公司、邮政储蓄系统)等,也不断出现和发展,这些金融机构也可以接受储蓄存款或各种不同期限的定期存款。不过,这些金融机构储蓄存款的流动性要低于商业银行,因此,M的流动性要低于M、M、M。 321o M是一个更为宽泛的货币层次,是由M和其他短期流动资产组成。这些流动资产包括43 政府或大企业所发行的短期债券、人寿保险公司保单、互惠基金及退休基金股份等,它们都具有程度不同的货币性和流动性。不过,它们的流动性要低于各种金融机构的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的流动性。 通常把M、M、M„称为广义货币,是对货币外延的扩大。广义货币除了包括狭义货234 币之外,还包括一些金融资产和可以代替现金或支票的替代物。广义货币与狭义货币的差别是非本质的差别,它们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流动性的程度上,随着货币层次的提高,其流动性呈递减态势。在一定条件下,广义货币可以转化为狭义货币,通常被称为一种潜在的购买能力或支付能力,需要经过一定时期(变现过程)才会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 货币层次的区分,不仅是货币运行中具体状况的客观反映,也是人们对经济和金融动态能够准确掌握和理解的主观需要。货币层次划分的目的,是为了把握流通中不同口径货币的特点、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货币层次的划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进行宏观调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不同流动性的货币层次对经济活动的影响程度不同,中央银行在控制时就不能同样对待,应选择流动性强、与经济活动最为密切的层次作为控制重点,从而便于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的实施。同时,中央银行对不同货币层次的监测和控制,也促使各种金融机构做出相应的反应。不同的经济理论对货币的界定是不同的,关于货币的界定还在不断发展着。不过,不论货币层次怎样划分,M是1货币界定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 不同货币层次存在的条件下的货币流通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根据前面的分析可知,货币层次的划分是随着信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出现的,因此,对不同货币层次存在条件下的货币流通的考察,实际上就是对信用货币流通的考察。从银行信用货币是价值符号、其单位价值决定于它的供给量的角度看,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具有等同的意义;而从银行信用货币能够被信用规模调节的角度看,信用货币流通规律与纸币流通规律又有不同的意义。信用货币凭借着银行信用关系而流通。银行信用货币的流通能够在银行体系外部进行,也能够在银行体系内部进行。信用货币提高了货币流通的速度,相对增加了一定时期内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从而节省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这是因为:首先,由于货币具有支付手段的职能,产生商业信用。商业信用的主要形式是汇票(即期 票)。汇票所代表的互相的债权,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结算互相对抵,从而使“流通手段的效力通过这种节约而提高了,因为单纯结算差额需要的流通量变小了”。其次,由于货币具有流通手段的职能,“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的流通速度(流通速度又节约流通手段),完全取决于买卖的不断进行,在支付依次以货币进行时,也取决于各种支付的衔接。但信用也会作为媒介,从而提高通货的速度”。可见,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的介入,加快了货币流通的速度。再次,由于银行信用能够按照交易的需要对银行券和存款进行调节,也就是说,银行信用货币的数量可以由银行调节,因此,当其过多时,就不会像纸币一样仍然充斥在流通过程中,导致贬值。 七、价值规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所谓基本规律,是指在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价值规律正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 首先,价值规律体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联系。商品经济不仅是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而且是商品生产者之间通过平等互利的商品交换来实现互为劳动的社会经济形式。每个人都具有独自的经济利益,在买者和卖者之间的商品交换中,“每一方都想占对方的便宜”,谁都不想吃亏,因而双方只能处于利益均等的地位,实行等价交换。这是商品经济与其他经济形式的本质区别。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体现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平等互利的本质联系,是调节商品生产者之间经济利益差别的规律。 其次,价值规律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各个阶段。在商品经济中,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是商品生产者最为关心的问题,它贯穿于商品经济运动的全过程,无论是简单商品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商品生产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受制于价值决定和价值实现,这是商品经济运转的轴心,是推动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的动力和源泉。因此,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一般的、基本的、普遍的规律。 再次,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规律体系中起支配作用的规律。商品经济是一个复杂的有机整体,存在着多种经济规律。除价值规律以外,还有供求规律、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竞争规律、货币流通规律等。这些经济规律自身都有其固有的运行机制和运动形式。但是,各个规律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在“总的隶属关系以内”来发挥自的作用,形成一个规律体系。其中,价值规律支配和规定着其他经济规律的运动。就拿供求规律来说,它是反映市场上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对立统一运动的规律。然而,这里的供给并不单纯是向市场投放商品的活动,由于商品具有二重性,社会供给的商品不仅是满足人们需要的使用价值,还是凝结一定量社会必要劳动的价值,供给就在以实现其价值为前提。社会需求的商品也不单纯是人们对这些商品使用价值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商品价值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因此,供给和需求都要由商品价值来规定,价值规律制约着供求规律,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价格从根本上是以价值为基础的。供求规律实际上不过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外部条件。再如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这一规律反映了占有生产资料的商品生产者对产品的所有权关系。别人要占有他的产品,必须进行等价交换,“因为互相对立的仅仅是权利平等的商品者,占有别人商品的手段只能是让渡自己的商品,而自己的商品又只能是由劳动创造的”。就是说,双方互相交换的商品,在价值量上要对等。而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正是价值规律所要求的。所以,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同样要受价值规律的支配。 2.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随着供给和需求关系的不断变化,商品价格不断地和价值发生着上下偏离。商品价格与价值偏离的现象,实质上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第一,商品价格的涨落,总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而进行的;第二,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期来看,同—-种商品的价格,时而高于价值,时而低于价值,其涨落部分可以相互抵消,因而它的平均价格同价值还是一致的;第三,从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的涨落 来看,无论价格怎样涨落,总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由此可见,价格背离价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向自发地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并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 3.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价值只能在商品同商品的社会关系即商品交换关系中表现出来,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也只能通过一种商品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比例表现出来。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产生了货币,一切商品的价值就都通过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 价格作为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不仅反映价值,以价值为基础;而且还反映商品的供求关系,受供求关系的影响。这是由于价格是以商品和货币交换的量的比例来相对表现商品价值的,这当中就必然存在着一种供求关系。在市场上,商品代表供给方面,货币则代表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方面。商品价格的这种规定性,决定了价格和价值有可能发生量的不一致。马克思写道:“商品的价值量表现着一种必然的、商品形成过程内在的同社会劳动时间的关系。随着价值量转化为价格,这种必然的关系就表现为商品同在它之外存在的货币商品的交换比例。这种交换比例既可以表现商品的价值量,也可以表现比它大或小的量。可见,价格和价值量之间的量的不一致的可能性,或者价格偏离价值量的可能性,已经包含在价格形式本身中。”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之间即商品的供给;和需求之间是经常不一致的。但是,价格偏离价值,不意味着破坏了价值规律。因为:第一,从一个孤立的交换过程来看,商品的价格有时高于价值,有时低于价值。而从长时期看,涨落部分会互相补偿,彼此抵消,“并且还原为平均价格”。商品的平均价格与价值是趋于相等的。第二,不同商品的不同价格,无论怎样涨落,都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比如,一台彩色电视机的价格无论怎样下跌,也不会低于一台黑白电视机的价格。这是由于彩色电视机的价值比黑白电视机高。 价值规律正是在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的运动中,作为一个平均数、一种倾向、一种趋势存在并贯彻下去的,价格以价值为中心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存在和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马克思指出:在商品经济中,在价格形式中,价格背离价值量,“并不是这种形式的缺点,相反地,却使这种形式成为这样一种生产方式的适当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下,规则只能作为没有规则性的盲目起作用的平均数规律来为自己开辟道路。” 4. 价值规律的作用 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 首先,价值规律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再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在任何社会形态中,为了进行生产和再生产,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必须按照一定的比例在各个部门之间进行分配,亦即资源的配置。在自然经济条件下,生产者根据自身不同需要的比例进行直接的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谁也不知道有多少人需要这种产品,有多少人生产这种产品,完全按照价格信号来决定自己是否生产这种产品。正是部门之间的竞争,供求关系的变动引起商品价格的变化,成为商品生产者决策的依据,从而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向价格高的因而也是供给小于需求的部门投入,实现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分配。 第二,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和管理,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部门内部的竞争,使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商品生产者,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这一激励作用,使商品生产者不断地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促使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和经济分化。部门内部的竞争,使那些生产条件好,能够采用先进技术,经营管理有方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从而不断发展壮大;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又不思改进或不能改进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从而逐步被淘汰。在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简单商品经济中,这一机制造成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并导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出现。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或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中,这一机制使企业破产和兼并时常发生,其结果是优胜劣汰和社会经济的各种分化。 5.市场机制与价值规律的作用 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 第一,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他们只有把生产的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发生社会接触时,通过市场价格这个“晴雨表”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商品的市场价格不仅传递、反馈经济信息,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切身物质利益。因此,商品生产者都十分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会从这种高价格上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会促使更多的商品生产者来生产经营这类商品。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跌落时,又会迫使商品生产者压缩原有的生产规模,乃至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价值规律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这样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不断得到调整。当然,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会使社会生产产生盲目性,往往重复生产,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第二,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要求按照这样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条件比较好,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在市场上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就可以得到较多的价值。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结果就会有一部分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而亏本。这一得一失之别,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要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促进了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是各不相同的。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竞争能力强,往往获得较多的收入,因而愈来愈富裕;而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无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能力差,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收入,甚至亏损,以至破产。这种两极分化,表面上看似乎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却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从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来看,其实质不过是各个生产者竭力使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以便获取更多的利益。从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来看,其实质也不过是各个生产最需要、最有利可图的商品。正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价值物质担当者的使用价值而展开的竞争,才造成了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2.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2.2.1 概念题 1(价值(武汉大学2003研) 2(价值形式(人大2000;人大2002研;浙江大学1999研) 3(内在价值量与相对价值量(浙江大学2000研)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人大1998研) 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深圳大学2005研) 6(社会劳动(浙江大学2003;研吉林大学2003研) 7(复杂劳动(吉林大学2003研;人大2000研) 8(抽象劳动(中央财经2000研) 9(商品拜物教(人大2001研) 2.2.2辨析题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这对他是不利的。(武大2004研) 2(供求规律也是价值规律作用过程中作为内在规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武大2004研) 2.2.3 简答题 1(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中央财大2004;南开大学1999研) 2(复杂劳动为什么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人大2002研) 3(价值规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武大2005研) 4(价值规律的涵义是什么,其发生作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浙江大学2000研) 5 6(既然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呈反比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还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武汉大学2001研) 7(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西南财经大学2000研;武汉大学2000研;四川大学2004研) 8(如何理解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西南财大2005研) 9(简要分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必然性。(南开大学2000研) 10(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北师大2003研) 1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武大2004研) (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武大2004研) 12 13(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人大2004研) 14(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人大2004研) 15(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南京大学2003研) 2.2.4 论述题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2001研) 2(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北大1998研) 3(从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武汉大学2001研) 4(试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5(如何理解公式“ 1只绵羊,2把石斧”中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6(试述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7(试论货币的本质。(北大2002研) 8(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工具,大机器生产对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的作用有无现代意义,(南大2003研) 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2.3.1 概念题 1.价值: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 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与商品相交换,在表面看来,是一种物品同另一种物品相交换,是物与物的交换,但实质上是人们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是劳动产品,但不是任何劳动产品都是商品,只有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交换 的内在基础价值是由抽象劳动形成的,但劳动本身并不就是价值,不是人类劳动的任何生产性支持,都会形成价值。只有在商品经济条件下,凝结在商品上的人类劳动才会形成价值。劳动形成价值,是商品经济关系赋予人类劳动的一种特殊社会形式。所以,价值是商品区别于其他劳动产品的决定性因素,是商品的本质属性,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价值是在物的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经济关系,是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基本点。 2.价值形式:指商品与商品相交换的关系和比例,即交换价值。价值形式分为四个阶段: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马克思对价值形式发展的考察,体现了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指出货币的出现和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内部的矛盾就转化为商品与商品、商品与货币的矛盾。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 3(内在价值量与相对价值量:内在价值量指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衡量价值量尺度是劳动时间,因此商品的内在价值量是由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同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体现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 相对价值量指一种商品和别的商品交换时实现的价值量。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相对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相互交换的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只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相对价值量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动。 4(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指货币被用来支付商品赊卖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支付债务、租金、利息、工资等职能。它的特点是:卖者先向买者提供商品,买者再经过一段时间后向卖者支付所购商品的货款。支付手段职能是随着商业信用的发展而产生的,卖者先向买者提供商品,卖者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向卖者支付所购商品的货款。这一职能的出现,一方面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另一方面,增加了商品经济中危机产生的可能性。 5(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商品经济是以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为内容,直接以交换为目的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市场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作为基础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形式,与之相区别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然而,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商品经济是在社会分工条件下,具有不同经济利益的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和进行经济联系的一种经济形式。作为劳动交换和经济联系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是与自然经济和产品交换经济相对应的。而市场经济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它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将社会资源配置到社会需要的部门。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是现代社会的两种资源配置方式。 (2)原始商品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虽然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形态,然而却不是市场经济。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 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在发达的商品交换中,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 (3)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不能搞封锁垄断,而应全面开放,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把自己融汇于世界经济之中。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6(社会劳动:指每个商品生产者又是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是为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而生产商品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具有社会性质的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必须通过商品交换才能实现,一旦商品卖不出去,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在商品经济条件中,社会劳动的分配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完全依靠价值规律的作用来实现;二是政府的干预,即有意识的分配。在当代,无论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还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都是实行的主要依靠价值规律的基础作用和政府干预相结合的劳动分配形式。 7(复杂劳动:指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的劳动。一定量的复杂劳动等于多倍的简单劳动。而相应的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每一个普通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等于自乘或多倍的简单劳动,少量的复杂劳动的产品可以和多量的简单劳动的产品相交换。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这种交换比例的折合,是在生产者背后,在无数次的竞争和交换活动过程中自发确定的。 8(抽象劳动:指撇开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或者说同一生产商品的劳动可以从抽象形态和具体形态两个方面进行考察。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因为“商品价值体现的是人类劳动本身,是一般人类劳动的耗费”。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惟一源泉,在价值中不包含任何一个 非劳动的自然物质的原子。只有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关系中,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才形成价值,具体劳动才需要还原为抽象劳动。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经济关系的理论概括,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人类劳动的质的同一性,决定了抽象劳动在商品交换中只能在量上起作用。 9(商品拜物教:指人的社会关系被物的关系所掩盖,人的关系被颠覆地表现为物的关系并反过来支配人们的命运的现象。商品的神秘性质是由商品形式本身所引起的。因为随着劳动产品取得了商品形式,人类劳动的同一性质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用时间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便表现为商品的价值量;而人们之间互相交换劳动的关系,则表现为商品与商品之间的物的关系。这样一来,商品形式就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为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反映成为存在于他们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东西,本来是人们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却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形成了物对人的统治关系。 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即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及其矛盾。 2.2.2辨析题 1.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因此,某生产者提高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他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量,这对他是不利的。(武大2004研) 答:该观点引用的原因是正确的,但得出的结论不正确。原因如下。 (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者要受价值规律的制约。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量来进行。价值规律是阐述价值如何决定和如何实现的规律。商品的价值不是由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个别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商品的交换是按社会价值进行的。商品要按照社会价值进行交换,就必须使社会生产这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总量时间和根据社会需要应当使用的必要劳动时间相适应,即表现在市场上对该种商品的总供给量与需求量大体一致。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和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就会减少,反之就会增加。 (3)但是某生产者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那么他的个别劳动时间就会小于社会平均的劳动时间,而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他的商品的价值量可能不变,所以他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会增加。如果其他厂商也提高劳动生产力率,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但由于一段时间内生产的商品的数量的增加也会使该厂商所生产的商品的价值总量增加。所以这对他是有利的。 2. 供求规律也是价值规律作用过程中作为内在规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武大2004研) 答:该观点表述不科学,原因如下。 (1)供求规律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条件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的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的变动。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依据商品的价值来进行。也就是说,价值规律既是价值如何决定的规律,也是价值如何实现的规律。 (2)商品的价值是用货币来表现的,价值的货币表现就是价格。因此,价格水平的高低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大小,价格水平的变动也是首先取决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可见,商品价值是价格的内容和客观基础,而价格则是价值和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价格表现价值,不仅取决于商品的价值量,而且取决于货币本身的价值量,取决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和生产货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当货币的价值量不变,只是商品的价值量发生变化时,则价格的变化能够恰好表现商品价值量的变化;如果货币的价值量与商品的价值量按不同方向、不同比例同时发生变化,价格就可能在现象形 态上或高或低地表现商品的价值量。关于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和货币价值量变动的规律是:价格水平与商品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与货币价值量的变动成反比。 (3)商品的价格水平不仅取决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量的变动,而且与商品的供求关系紧密相关。在供求一致的情况下,如果商品的价值和货币的价值不变,则价格水平应该是和价值保持一致的,供求关系对价格水平不会发生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市场交换中,供求一致的情况是极少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一致,或者供大于求,或者求大于供,这种供求关系就必然会影响价格水平的变动,产生价格与价值的背离。当供大于求时,商品价格会低于其价值;当求大于供时,商品价格会高于其价值。但是,反过来,当商品价格上升时,会引起供给增加需求减少,当商品价格下降时,会引起供给减少需求增加,从而引起供求关系向着相反的方向变化。正是价格变动对供求关系的这种反作用,使价格的偏离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即围绕价值这个中心上下波动。由此可见,价格围绕价值而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在价值实现中的表现形式。所以,供求规律不是直接表现价值规律,而是通过影响价格间接表现价值规律的。而且供求规律也是内在规律,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4)供求关系的变动,不仅受价格变动的影响,而且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商品 ( 生产者的投资能力,人们收人的水平,消费者的习惯和爱好,商品生产者对商品市场变化的预期,消费者对商品供应的未来估计,商品代用品变化情况,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 自然资源的情况等等。这些因素既然影响商品的供求,也必然影响商品的价格。这是我们在分析商品经济中的价格运动的规律时必须考虑的。 2.2.3 简答题 1(简述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和区别。(中央财经2004; 南开大学1999研) 答:(1)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这就是说,为了衡量各种商品价值量的大小,货币本身必须确定一个代表一定金属重量的计量单位,这个单位又分成若干等分,这种被确定的货币单位及其等分就叫价格标准,即用以计量商品价格的标准。例如,我国现行的货币单位为元,l元分为10角,l角分为10分;美国的货币单位也为元,l元分为100分;英国的货币单位为英镑,l镑分为10先令,l先令分为10便士等。 (2)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的联系主要体现货币作为价格标准是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体现。不同的价值量表现为不同的货币量,因此客观上要求货币本身确定计量单位,这就是价格标准。 (3)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 ?价值尺度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价格标准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 ?价值尺度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价格标准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 ?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2(复杂劳动为什么是简单劳动的倍加,(人大2002研) 答: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每一个普通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够胜任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经过专门学习和训练,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能够胜任的劳动。决定商品价值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简单劳动为计量单位的。 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是不相同的,复杂的劳动是多倍的简单劳动。这是因为,复杂劳动力比普通劳动力需要较高的教育费用,它的生产要花费较多的劳动时间,价值也就高些。既然这种劳动力的价值较高,它也就表现为较高级的劳动,也就在同样长的时间内物化为较多的价值。这样,为要交换,各种复杂程度不同的劳动还必须化作统一的简单劳动,作为共同的计量单位,来确定商品的价值量。因此,形成商品 价值实体的,是无差别的一般简单劳动。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社会必要的简单劳动时间。从质与量的统一来理解价值,它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的简单的抽象劳动。在商品经济中,复杂劳动还原为简单劳动的比例,不是人们主观直接计算的结果,而是在千万次的交换过程中自发形成的。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区分,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代是不相同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生产上的运用,随着文化教育的普及,过去的复杂劳动会变成或正在变成简单劳动。 3(价值规律是如何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的,(武大2005研) 答:(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按照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进行。这是贯穿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中的一种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价值规律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决定着商品经济活动的一切方面,贯穿于商品经济的整个发展过程。 (2)价值规律促进生产率提高途径 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所以价值规律也是通过市场机制来促进生产率的提高。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要求按照这样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条件比较好,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在市场上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就可以得到较多的价值。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仍按社会价值出售,结果就会有一部分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而亏本。这一得一失之别,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要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4.价值规律的涵义是什么,其发生作用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华中科技大学2003研) 答:(1)价值规律的涵义 在商品经济中存在着许多起作用的经济规律,但支配这些规律、支配商品生产和交换全过程的是价值规律。哪里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哪里就会有价值规律在起作用。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包括两重不可分割的含义: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交换以商品的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形式 市场机制和价值规律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价值规律是市场机制发挥其功能的基础,市场机制是价值规律得以贯彻的形式。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值规律正是通过市场机制来发挥作用的。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自发地调节着社会劳动在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根据自己的判断,独立地进行生产经营,他们只有把生产的商品拿到市场上进行交换,发生社会接触时,通过市场价格这个“晴雨表”才知道社会需要什么,需要多少。商品的市场价格不仅传递、反馈经济信息,而且直接关系到每个商品生产者的切身物质利益。因此,商品生产者都十分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时,生产者会从这种高价格上得到更多的好处,这会促使更多的商品生产者来生产经营这类商品。相反,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价格跌落时,又会迫使商品生产者压缩原有的生产规模,乃至放弃这种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价值规律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就是这样通过价格机制自发地调节着商品生产,使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各部门之间的配置不断得到调整。当然,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作用,会使社会生产产生盲目性,往往重复生产,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刺激商品生产者不断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并要求按照这样的价值量进行等价交换。如果某些商品生产者生产条件比较好,劳动生产率比较高,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在市场上仍按社会价值出售,就可以得到较多的价值。而那些生产条件差、劳动生产率低的生产者,其商品的个别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 仍按社会价值出售,结果就会有一部分劳动消耗得不到补偿而亏本。这一得一失之别,是由劳动生产率的差异造成的。商品生产者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必然要千方百计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在客观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价值规律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导致分配上的不公平,促进了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在私有制商品经济中,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是各不相同的。生产条件好的商品生产者,劳动生产率较高,竞争能力强,往往获得较多的收入,因而愈来愈富裕;而生产条件差的商品生产者,无力提高劳动生产率,竞争能力差,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收入,甚至亏损,以至破产。这种两极分化,表面上看似乎是竞争的结果,实际上却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因为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是受价值规律支配的。从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来看,其实质不过是各个生产者竭力使自己所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耗费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以便获取更多的利益。从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关系来看,其实质也不过是各个生产最需要、最有利可图的商品。正是围绕着商品的价值和作为价值物质担当者的使用价值而展开的竞争,才造成了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 5. 简述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必须具备的条件。(浙江大学2000研) 1)商品经济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的。商品交换答:( 在原始公社末期就出现了,在原始部落之间由于剩余产品的出现而出现了偶然的物物交换。由于生产力得到发展,有了少量剩余产品,于是在社会分工基础上,产生交换行为。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第二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与农业不同,手工业的生产目的不是为了生产者自身的直接消费,而是为了交换。因此,“便出现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生产,即商品生产,随之而来的是贸易,不仅有部落内部和部落边界的贸易,而且还有海外贸易”。商品生产和交换不再是偶然的,而是采取了经常化和扩大的形式,流通也随之从生产领域分离出来,从而产生了商人阶级,即出现了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人从社会生产部门中分离出来,专门经营商品交换,这样,商品经济逐步形成并不断发展。 (2)社会分工是商品经济产生的一个前提。社会分工是指各种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的部门或行业,各个生产者依照社会需要生产不同的产品。“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没有分工,就不存在产品交换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商品经济。因此,社会分工使生产专业化,生产者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每一个生产者成为社会分工体系的一员,从而形成了生产者之间的互相联系、互相依存,不同产品生产者之间需要互通有无,彼此需要对方的产品作为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这就产生了交换劳动产品的要求。随着人们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交换活动越来越频繁,商品经济也就越来越发展。 (3)剩余产品的出现及分属于不同的生产者所有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另一个前提。没有剩余产品的存在,不存在进行交换的对象,也就不存在交换的必要。只有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出现了经济性的剩余产品,特别是剩余产品的增加和经常性的交换,导致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生产资料所有者利用归自己所有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或支配他人劳动,作为劳动结果的物质产品也就归生产资料所有者占有和支配。马克思说:“使用物品成为商品,只是因为它们是彼此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又决定了交换的等价性,交换双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在彼此都同意的情况下用自己的产品等价交换对方的产品,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经济联系。商品交换实质上是实现所有权的转移。可见,社会分工使商品交换具有必要性,剩余产品归不同所有者所有则使商品交换成为现实。 (4)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的,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又称小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简单商品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初始形式,它是农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个体私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手工业劳动为技术特征的。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之中,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它存在于自然经济的夹缝之中,附属于居支配地位的经济形式。由简单商品经济发展为社会化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成为支配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市场机制成为调节全社会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机制,意味着商品经济发展到市场经济阶段。 6(既然单位商品价值的大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呈反比关系,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还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武汉大学2001研) 答:(1)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经济规律,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就是:商品价值由生产它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按照价值量等价交换。 (2)商品的价值量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的。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生产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它总是和具体劳动相联系的。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联系。商品的价值量却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同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同。但是对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它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少;反之,越大。 劳动生产率有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之分。因为商品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不是由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因此个别劳动生产率高或低,都不会影响单位商品价值量。 (3)个别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虽不影响商品价值量,但却直接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利益。因为,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生产率是和他在同一时间所创造的商品价值总量成正比。个别劳动生产率越高的商品生产者,在同一时间内所创造的价值总量就越多,因而在市场竞争中就会处于有利地位,获利多,发展快。反之,获利少,甚至因亏损而破产。因此,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各商品生产者竞相采用先进技术,以提高其劳动生产率。 7(简述商品二因素与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的关系。(北师大2002研;西南财经大学2000研;武汉大学2000研;四川大学2004研) 答:(1)商品的二因素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商品的二因素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就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它是包含在一切商品中的同质的东西,并决定着商品交换的比例。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其统一性表现在: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一方面,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即使人们在其上花费了大量的劳动,也是白费的。另一方面,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因为既然人们在其上并未花费劳动,也就不存在作为商品进行交换的必要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又是互相矛盾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两者相互排斥、相互对立。首先,生产使用价值的直接动机是为了实现价值。其次,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实现,是两者的分离,在商品买卖中,双方都不能同时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买卖结束,价值在卖方得到实现,使用价值在买方得到实现。 2)劳动的二重性 (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性质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其现象形态看,是各种不同形式的劳动。劳动的不同形式,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法、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以制造某种有用物为目的。在特定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千差万别的劳动,叫做具体劳动(亦称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具体劳动的多样性,形成了使用价值的多样性。“各种使用价值或商品体的总和,表现了同样多种的、按照属、种、科、亚种、变种分类的有用劳动的总和。即表现了社会分工。这种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 具体劳动具有永恒性。不论在任何社会制度下,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总需要不断地进行各种具体劳动,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以生产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来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因此,具体劳动作为使用价值的创造者这个根本性质,是不以社会形式的变化为转移的,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必然性。具体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惟一源泉。要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总要有一定的自然物质为条件。所以,当我们说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时候,总是以自然物质的存在当作前提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生产商品的劳动,从其内涵实质看,即撇开劳动千差万别的具体形式来看,都是人类劳动力(脑力、神经和筋肉等等)的消耗,都是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这种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叫做抽象劳动。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 创造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体现商品经济的社会关系。商品生产出现以后,在各自独立而又互相依赖的商品生产 者之间,劳动交换借助于劳动产品的交换间接地进行。正是因为交换劳动产品,要进行劳动量的比较,异质的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才在千百次的交换过程中,还原为同质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抽象劳动才表现为价值(是价值的实体),成为商品交换的共同基础。所以,创造商品价值的抽象劳动,是商品生产所特有的历史范畴。 (3)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的二重性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这是因为生产商品的劳动既是具体劳动优势抽象劳动才生产出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商品。另一方面,商品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同一劳动的两个方面。它们是统一的,即不管劳动的具体形式如何,都同时是抽象劳动的支出,都同时生产出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它们又是对立的,具体表现在:生产者从事具体劳动,只是为了能在交换中还原为抽象劳动,使抽象劳动的支出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得到实现和补偿,因而具体劳动只是作为能补偿抽象劳动的一个前提;交换一旦实现,买方得到各种具体劳动创造的使用价值,卖方得到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具体劳动就和抽象劳动相分离;当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同一单位时间里具体劳动创造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但抽象劳动形成的价值总量不变,单位使用价值的价值量下降,形成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最后,生产者的具体劳动不符合社会要求,或耗费的抽象劳动超过一般社会水平,致使商品卖不出或低价卖出,具体劳动不能实现或实现为较少的抽象劳动。 8(如何理解商品价值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西南财大2005研)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误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如何决定的问题。 (1)商品价值的质的规定性 商品交换的现实说明,商品交换不可能发生在相同的使用价值之间,只能发生在不同的使用价值之间。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够按一定比例相等,说明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马克思指出:“如果把商品体的使用价值撇开,商品体就只剩下—个属性,即劳动产品这个属性。”而且生产商品的劳动不是指体现在劳动产品中的各种有用性质的劳动,而是指共同的人类劳动,即抽象的人类劳动。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或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由此可见,两种商品之所以在量上可以互相比较,是由于它们之间存在着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价值,这是决定两种商品互相交换的比例的基础。因此,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两种商品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现在应当进一步指出: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而交换价值则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2)商品价值的量的规定性 商品价值不仅有其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即价值量的大小和多少的问题。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抽象劳动,因此价值量也就是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来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能否以他们各自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他们所生产商品的价值量呢?当然不能这样,因为这意味着鼓励落后和懒惰,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只是社会必要劳动量,或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该使用价值的价值量。”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客观条件,其中主要是劳动工具。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因此,马克思总结道:“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的量成正比,与这一劳动的生产力成反比。”“有用劳动成为较富或较贫的产品源泉与有用劳动的生产力的提高或降低成正比。相反地,生产力的变化本身丝毫也不会影响表现为价值的劳动。”可见,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所引起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运动,是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对立运动的表现形式。 9.简要分析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必然性。(南开大学2000研) 答:(1)这是由商品价值量的内在特点决定的。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即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量决定的。劳动量是由劳动时间来衡量的,劳动时间是劳动量衡量的天然尺度。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决定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的劳动时间成正比。 (2)个别劳动时间不能决定商品的价值量。社会任何一种商品都是由许多不同的生产者生产的。生产同种商品的生产者由于生产的主客观条件不同,所耗费的劳动时间也会不同。各个商品生产者实际耗费的劳动时间就是个别劳动时间。由个别劳动时间形成的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商品的价值量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如果商品的价值量是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那么,不仅会鼓励懒惰、落后,而且商品交换也不可能接受这种由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量。 (3)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有其不同于个别劳动时间的特点。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只能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因为形成商品价值实体的劳动作为人类无差别的劳动,本身具有一般性,因此,决定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只能是一般的劳动时间,即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否则,同种商品就不会有同一的价值量。 (4)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下,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量要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有另一种含义。这一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生产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形成的,它涉及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种商品上的分配。不同商品的供求状况会直接影响决定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生产条件,如果供给超过需要过大时,优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下降,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上移动;反之,如果需要超过供给过大时,劣等生产条件就会成为平均生产条件,引起商品价值上升,结果平均生产条件将向下移动。供求关系对价值的影响是通过生产条件的变化实现的,因此,决定价值的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10.劳动生产率与价值量的关系。(北师大2003研) 答: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生产某种使用价值的效率。劳动生产率的高低通常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二是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或者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表明劳动生产率越高;反之,表明劳动生产率越低。 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而劳动量是由劳动的自然尺度——劳动时间来计量的,所以价值量便决定于劳动时间。价值量分为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和价值总量。 由于各种原因,生产同一种商品的各个生产者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即个别劳动时间是不同的,因此,只能按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这里所说的生产条件,是指某一生产部门的劳动对象和劳动工具等客观条件,其中主要是劳动工具。这里所说的“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是指中等水平或部门平均水平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取决于许多因素。其中主要因素有: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及其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等等。其中科学技术及其应用程度越来越显得重要。 劳动生产率和商品价值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商品价值量取决于社会必要劳动的数量,同一社会必要劳动在同样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相等。但是,如果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来说,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越多,则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越少,从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小;反之,劳动生产率越低,则会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越高。两者的关系应根据具体的条件具体分析。 (1)劳动生产率与单位产品的价值量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则生产该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所以,单位商品的价值就能够会减小。 (2)个别厂商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则这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不会减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但该厂商的一定时间生产的价值总量会增加。 (3)劳动生产率与生产商品的价值总量不呈反比关系,劳动生产率提高后,整个部门生产的价值总量不变,即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不会影响价值总量的变化。 11.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武大2004研) 答:参见论述题第1题。 12.纸币流通规律与通货紧缩。(武大2004研) 1)纸币流通规律指纸币的发行量要以它所象征性代表的金属货币的数量为界限答:( 的一种规律。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纸币的流通要以金属货币的流通规律为基础。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地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纸币不同于金属货币,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只是价值的符号,如果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纸币就会贬值,物价就会上涨。因此,纸市发行量的界限就是它象征性地代表的金属货币的实际流通的数量。这就是纸币流通的特殊规律。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金属货币具有贮藏手段的职能,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使之同实际需要量相适应,一般不会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而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由于纸币只是价值符号,不能作为贮藏手段,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因此,它的过量发行,必然造成通货膨胀现象。 (2)通货紧缩指流通中的货币量(纸币)少于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物价下跌,纸币增值的现象。一般说来,通货紧缩有两个特征:一是货币供应量的下降;二是物价持续下跌。再就是它通常伴随着经济衰退的出现。通货紧缩往往表现在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这是在纸币流通下才出现的情况,例如,流通中需要100万的人民币,而现实中流通领域只有50万人民币,这时候,这50万人民的就要升值,其购买力要相当于100万人民币的购买力。这就是发生了通货紧缩,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应该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以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消除流通中的通货紧缩。 (3)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都是纸币流通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在贵金属流通情况下,货币市场会自发调节,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所以,纸币流通是通货紧缩出现的基础,通货紧缩也说明了在纸币流通的情况下,中央银行要采取及时的货币政策来调节货币的供应量。 13.说明劳动生产率的变化对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人大2004研) 答:产品比价是指国民经济不同部门所生产的不同种商品的价格之间的对比关系,实质是不同种商品的价值对比关系。 在平均利润率形成后,各个商品不是按照价值出卖,而是按照生产成本加平均利润出卖,也就是说生产价格成为商品交换的基础。生产价格形成以后,各部门之间的利润率趋于平均化,但是并没有排除各个资本家企业之间的利润率的差别。商品是按照部门平均生产条件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出卖的,因此在各部门利润率趋同的情况下,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取决于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而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又受劳动生产率变化的影响。 具体来说,当一个部门由于技术进步、管理优化等原因导致劳动生产率提高时,该部门生产一种产品的平均所需要的时间减少,部门的平均生产条件也得到优化,从而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产品销售价格降低。因此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导致该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于其他部门下降。相反,当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降低时,该部门产品的平均生产成本升高,在平均利润率一定的条件下,产品的销售价格上升,因此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的下降,会导致该部门产品价格的相对下降。 前面所分析的是其他部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一个部门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产品比价关系的影响。事实上,随着技术的进步,国民经济的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又提高的 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不同部门产品比价关系的变化取决于不同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快慢,劳动生产率提高较快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较快,劳动生产率提高较慢的部门的产品价格相对下降较慢,如果各部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相同,则这种劳动生产率变化对部门间的产品比价关系不会造成影响。 14.说明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理论与西方传统货币数量论的异同。(人大2004研) 答: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理论是以完全的金币流通为假设条件,他认为,商品价格取决于商品的价值和黄金的价值,而价值取决于生产过程,所以商品是带有价格进入流通的,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有多少金币来实现它,商品和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黄金却留在流通之中可以使另外的商品得以出售,从而实现一定数量的金,流通几次,就可使相应倍数价格的商品出售,因此有: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认为,一定时期内流通货币的平均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的乘积等于各类商品价格的加权平均数与各类商品的交易数量的乘积,物价水平的高低取决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即或。传统货币数量论认为,MVPT,PMVT,/ 由于货币流通速度和商品数量具有稳定性,所以物价水平取决于货币供给量的变化。同时,传统货币数量论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影响这方面考虑货币需求的决定,这反映在剑桥方程式中。 从对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的描述可以看出,两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其共同点主要体现在:(1)两者都从货币流通的领域分析了货币需求的决定,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本身就是货币流通理论,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从流通角度给出了货币数量和其他经济变量的关系;(2)两者对货币数量的决定具有相似之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认为,货币需求量决定于商品价格总额和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其商品价格总额和货 PT币数量论中的相似,其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和货币数量论中的货币流通速度相似。 马克思的货币流通理论和西方传统的货币数量论也存在很大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马克思货币流通理论侧重于对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的考察,因此其公式为: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货币数量论侧重于对物价水平的分析,其公式为,它认为物价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两者分PMVT,/ 析的侧重点不同。(2)传统货币数量论除了从流通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决定之外,还从微观主体对货币需求角度,也即从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考虑货币需求的角度分析了货币数量的决定。 15.货币天然是金银,金银天然不是货币。(南京大学2003研) 答:货币是从商品世界里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从货币的产生过程来看,金银最初也只是一种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并非天然就是货币。只有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金银才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从而成为货币。 一般等价物究竟固定在哪一种商品上,最初是偶然的。但总的说来,有两种情况起着决定的作用,即或是固定在最重要的外来交换物品上,或是固定在本地可让渡的财产的主要形式(某使用物品)上。在历史上有很多商品,如牲畜、盐、毛皮、贝壳、绸布等,都充当过最初的货币商品,最后才固定在贵金属(金、银)上。也只是从贵金属成为货币商品时起,货币形式才真正同一般等价形式区别开来。 金银之所以能最终夺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在于它的天然特性是最适合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具有价值、成色比较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携带和保存等特点,是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由于金银具有这些特性,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逐渐固定在金银上,金银成了货币商品,成了货币。因此,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的起源表明,货币不外乎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贵金属只是在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中才成为货币,它一旦作为货币,就成了特殊商品。 2.3.4 论述题 1.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本质是什么,(华中科技大学2001研) 答:(1)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是随着价值形式的发展而产生的。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反映了原始社会后期部落之间偶然地出现剩余产品的交换,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就是: 1只羊,2把斧子 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因此叫做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相对价值形式与等价形式是对立统一关系。二者的统一表现在:它们互相依存,谁也离不开谁,少了一方就不能成为价值形式了。二者的对立表现在:在同一价值关系表现中,处于等式两边的商品都只能或处于相对价值形式,或处于等价形式;而不能同时既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又处于等价形式。 ?扩大的价值形式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原始社会末期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公社之间以至公社内部的产品交换变得比较经常了,一种商品已经不是偶然地和另一种商品相交换了,而是与许多商品经常交换。这样一来,价值的表现也就由简单价值形式发展到扩大的价值 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斧子, ,,80斤粮食, 1只羊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从扩大价值形式中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来看,它的价值表现在无数的其他商品体上,每一种其他商品体都成为反映它的价值镜子。这样,商品的价值本身才真正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同时,商品价值表现的无限的系列商品表明,商品价值是同它借以表现的使用价值的特殊形式没有关系。 与简单价值形式相比较,扩大的价值形式价值表现的范围扩大了,从而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当然是一个质变,是一种进步。但是,也反映出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和局限性:就商品全体来说,它们的价值仍然没有一个共同的统一的表现, ?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的扩大和交换的发展,逐渐从无数商品中分离出一种商品来,其他一切商品都愿意和它相交换,通过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样一来,扩大价值形式便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用等式表示就是: 2把斧子,, ,80斤粮食,, 1只羊, 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从扩大价值形式过渡到一般价值形式,这是又一次质变。因为在一般价值形式上,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通过一种和它们分离出来的商品来表现,因此,它们的价值作为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这种性质,便完全地、充分地表现出来了。但是,由于一般等价物的不固定、不统一,给商品交换带来新的困难。 ?货币形式 货币形式是指用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固定地担当一切商品的一般等价物的价值形式。其等式为: 2=把斧子, ,80=斤粮食, 1克黄金,60=尺布, ,一定量其他商品=, 货币形式和一般价值形式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所不同的只是黄金处于固定地充当其他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地位,它排除了一切其他商品而取得了单独表现价值和抽象劳动以及直接代表社会劳动的独占权。 货币形式是价值形式的完成形式。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为两极:一极是各种各样的商品,它们都作为特殊的使用价值存在,要求转化为价值;另一极是货币,它直接作为价值的化身而存在,随时可以转化为任何一种有特殊使用价值的商品。于是,原来商品内部使用价值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关系,现在则变为商品与货币的对立统一关系。 从价值形式发展的四个阶段可以看出,货币的产生是商品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分工扩大的必然结果。 (2)货币的本质在于它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之所以能起一般等价物的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并具有价值;但它又和其他商品不同,它是惟一专门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职能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是货币本质的表现。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最基本的职能。 ?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是货币表现、衡量、计算商品价值的尺度。货币能够充当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本身也是商品,具有价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就是要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价格。商品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货币充当价值尺度时,只是表现价值,不是实现价值,因此,货币在执行此职能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货币作为价值尺度的职能,是通过价格标准来实现的。价格标准是包含一定贵金属重量的货币计量单位及其等分。货币作为价值尺度与货币本身的价格标准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1)前者是代表一定量的社会劳动,用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后者则是代表一定的金属重量,用来衡量货币本身的量。(2)前者是在商品经济中自发地发生的,它不依存于国家的权力;后者则通常是由国家以法律规定的。(3)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本身具有价值,其价值随着生产货币的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而作为价格标准则和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无关。 ?流通手段 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货币作为流通手段,打破了直接物物交换中存在的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商品交换中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的买卖脱节加深了商品的内在矛盾,隐含了商品流通中断、发生危机的可能性 铸币在流通中会不断磨损,从而使它代表的一定金属重量面额价值名称与实际包含的金属重量逐渐脱离,成为不足值的货币。但是这种不足值的铸币仍然可以和足值的铸币一样,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于是就逐渐出现了用贱金属铸造的辅币。既然不足值的铸币可以作为流通手段,也就有可能用没有价值的铸币符号来代替铸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于是就出现了纸币。纸币是由国家发行并强制流通的价值符号,它是金属货币的代表,它自身没有价值,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来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贮藏手段 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贮藏起来的职能。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既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也不能是价值符号,而必须是足值的金属货币。 货币贮藏能够自发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金属货币就会从流通中退出,贮藏起来;当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增加时,贮藏的货币就会自动地加入到流通过程。 ?支付手段 货币的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利息、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中赊账买卖的出现而产生的。 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第一,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第二,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可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要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职能出现后,一方面解决了现金交易中买者暂时不能支付货币的矛盾,从而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随着支付手段的发展,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之间会形成错综复杂的债权和债务关系,只要有一个债务人不能按期偿还债务,就会形成一系列连锁反应,从而加深了商品经济的矛盾,形成货币危机的可能性。 ?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它是在前几个职能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当商品流通越出国界产生国际贸易关系后,货币便在世界经济关系中发挥作用。货币执行这一职能时,必须脱去铸币、辅币和价值符号等地域性外衣,以足值的金和银充当。 2(马克思是如何从“20匹麻布=1件上衣”来分析相对价值形式的量的规定性的,(北大1998研) 答:“20匹麻布=1件上衣”是简单价值形式的表达。在这种价值形式中,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的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为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的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1)马克思在“20匹麻布,1件上衣”的式子中,是透过对相对价值量的质的揭露来分析其量的规定性的。相对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首先,从质的规定上考察,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麻布,其价值是通过上衣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的。上衣和麻布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同质的,是能够相比较的,而且是能够相等的。在麻布和上衣的价值关系中,上衣的使用价值成了麻布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而使麻布取得了一个与自己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即具有了相对价值形式。其次,从量的规定性上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表现出来的。这一表现的前提是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包含有等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从量的方面来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的商品的价值量相对地表现在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上;商品的相对价值量取决于相交换的两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之间的比例关系。例如在“20匹麻布,1件上衣”公式中,假定生产一只羊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100小时,生产一把斧子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50小时。如果生产一只羊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不变,而生产一把斧子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减少到25小时。这样,一只羊=四把斧子。可见,相对价值形式价值量的变化,取决于等价两边的商品价价值量的变化,因此这是一种相对的价值量,即价值量的相对表现,而不是其绝对的表现。 (2)随条件的变化对相对价值量的规定性可做具体的分析。凡是价值要被表现的商品,都是一定量的使用物品,如15蒲式耳小麦、100磅咖啡等等。这一定量的商品包含着一定量的人类劳动。因而,价值形式要表现一定量的价值,即价值量。“20匹麻布,1件上衣”这一等式的前提是:1件上衣和20匹麻布正好包含同样多的价值实体。就是说,20匹麻布或1件上衣耗费了同样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但是生产20匹麻布或1件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是随着织布和制衣的生产力的每一次变化而变化的。这种变化对价值量的相对表现的影响如下: ?麻布的价值起了变化,上衣的价值不变。如果生产麻布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那么麻布的价值也就增大一倍。这时不是20匹麻布,1件上衣,而是20匹麻布,2件上衣,因为现在1件上衣包含的劳动时间只有20匹麻布的一半。可见,在商品B的价值不变 时,商品A的相对价值量即它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量的增减,与商品A的价值量成正比。 ?麻布的价值不变,上衣的价值起了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生产上衣的必要劳动时间增加一倍,现在是20匹麻布,1/2件上衣。因此,在商品A的价值不变时,它的相对的、表现在商品B上的价值的增减,与商品B的价值变化成反比。 ?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必要劳动量可以按照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同时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不管这两种商品的价值发生什么变动,依旧是20匹麻布,1件上衣。只有把它们同价值不变的第三种商品比较,才会发现它们的价值的变化。如果所有商品的价值都按同一比例同时增减,它们的相对价值就保持不变。它们的实际的价值变化可以由以下这个事实看出:在同样的劳动时间内,现在提供的商品量都比过去多些或少些。 ?生产麻布和上衣的各自的必要劳动时间,从而它们的价值,可以按照同一方向但以不同的程度同时发生变化,或者按照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等等。 可见,价值量的实际变化不能明确地,也不能完全地反映在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即相对价值量上。即使商品的价值不变,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发生变化。即使商品的价值发生变化,它的相对价值也可能不变,最后,商品的价值量和这个价值量的相对表现同时发生的变化,完全不需要一致。 通过对这一简单价值形式量的分析还可以发现,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样,潜藏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对立,就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的对立表现出来。 3.从商品价值形式的演变过程说明货币产生的必然性。(武汉大学2001研) 答: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经济中,商品的价值是通过货币来表现的。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商品交换过程的发展而发展的。 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内在的一对矛盾。价值不能自我表现,必须在两种商品的交换中,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因此,商品交换中价值必然要求价值表现。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价值形式。价值形式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而发展的,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了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发展为货币形式。 (1)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是一种商品的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用公式表示:1只绵羊,2把斧子 这种价值形式虽然简单,却包含了一切价值形式的本质规定。等号左边的商品绵羊主动地要表现价值,并通过商品斧子相对地表现出来,处在相对价值形式的位置,起主动的作用。等号右边的商品斧子作为价值的表现材料,证明商品绵羊具有同自身相等的价值,处于等价形式的位置,起被动的作用。通过这种价值关系,商品斧子的自然形式成了商品绵羊的价值形式,也就是成为商品绵羊价值的镜子。 由于商品交换是偶然的,等价物是个别的,这种简单价值形式既不完全,也不充分。随着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出现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增加了,商品交换的种类和范围都得到了发展,简单价值形式便发展为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2)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是指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在扩大的价值形式上,一种商品的价值已不是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取得了扩大的相对价值形式。作为等价形式的已经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系列的特殊等价物。这时,特殊等价物价值就能够比较充分地表现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凝结,它已经不是偶然地同某一种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相等,而是和各种具体劳动所创造的商品相等。各种商品相交换的比例就自然地和它们各自的价值更为接近。这样,商品的价值量能够更为正确地反映出来。 虽然扩大的价值形式中的商品价值的表现比简单价值形式更加充分,但仍存在许多缺陷。从相对价值形式方面看,商品的价值表现是一个无穷的系列,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表现;从等价形式方面看,没有形成一个大家公认的统一等价物。商品交换仍然是物物交 换。这些缺陷使交换经常发生困难。因此,扩大的价值形式必然逐渐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随着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的进一步发展,逐渐从许多商品中分离出公认的一般等价物,人们可以用它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交换中所有商品的价值都由这一商品来表现,从而使扩大的价值形式发展为一般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的出现,是价值形式的重要发展。这个变化不是简单的等式位移,而是反映价值形式发生了质的飞跃。商品的交换方式已由物物直接交换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间接交换。商品生产者只要把自己的产品换成一般等价物,他的劳动就获得了社会承认,就可以用它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任何商品。实际上,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已经开始起着货币的作用。 不过,一般价值形式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一般等价物还没有固定在某一种商品上,它因时因地而异。在历史上,贝壳、盐、兽皮等都曾充当过一般等价物。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等价物终于固定在最具优势的贵金属—金银身上,由金银来固定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这就是货币价值形式,于是货币便产生了。 (4)货币形式 当某种商品(主要是金和银)固定地起一般等价物作用时,这种商品就成了货币商品,这种价值形式就是货币形式。用公式表示: 40公斤小麦, 2把斧子, 1克黄金 2匹布, 1只绵羊, 一定量其他商品, 货币形式替代一般的价值形式并没有发生本质的变化,惟一的区别只是一般等价物固定于金银商品上。金银之所以能够取得货币商品的特权地位,是由于它的自然属性,使它最适宜充当货币的材料。金银质地均匀,便于分割计算;质地坚固,不易损坏,宜于长期保存;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所以“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货币形式是最发达的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4.试述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商品生产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这些矛盾的根源,在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指商品经济中生产商品的劳动所具有的私人性质和社会性质。具体说来,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地、分散地进行生产,生产什么,生产多少,怎样生产,是他们个人的私事,由他们自己决定;生产出来的产品归自己所有;商品能否卖出去,是赔还是赚,也由他们个人承担风险。这就使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即私人劳动。 但是,商品生产者是在社会分工体系中从事生产的,他们生产的商品都是用来满足社会需要的,他们的劳动又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因而他们的劳动又具有社会性,属于社会劳动。生产商品劳动的私人性和社会性,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是相互排斥和矛盾着的。私人劳动要转化为社会劳动,但私人劳动不能直接转化为社会劳动,只有通过生产者将各自私有的产品作为商品进行交换,才能间接地实现这种转化,而在这当中,又有着重重困难。 要实现交换,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就必须同时取得两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必须在对社会有用的形式上支出,生产出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只有这样,这些商品才能适销对路,才能完成交换。另一方面,生产商品的劳动还必须具备社会均等性。商品都是由千差万别的具体劳动生产出来的,要使这些商品能够相互交换,使完 全不同的劳动能够相互比较并相等,就必须抽掉劳动的具体形式,把它们还原为同一的人类劳动力耗费,还原为抽象劳动,还原为形成商品价值的“社会实体”。只有这样,私人劳动才会转化为社会劳动。 但是,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能否同时取得两重社会性,即商品能否交换成功?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运行中,下列情况是经常发生的:(1)商品虽然是为了出卖,为了满足社会需要而生产的,但却是按照商品生产者的私人打算进行的,生产的产品如果在花色、品种、质量、规模上不对路,生产商品的劳动往往就不具备社会有用性;(2)即使商品的使用价值是社会所需要的,但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也可能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或者是其个别劳动耗费多于社会必要劳动耗费,或者是生产商品的劳动总耗费超过了社会需要的限度,从而生产商品的劳动又往往不符合“社会实体”的客观规定。在上述情况下,私人劳动都不能全部得到社会的承认,从而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结果,具体劳动也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商品也就难以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因此,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后者反映着前者,前者通过后者表现出来;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又是通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出来的。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这一矛盾对商品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第一,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通过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当商品交换成功,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矛盾得以解决时,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劳动就能得到社会承认,耗费在这种商品生产中的抽象劳动就能得到补偿,由这种劳动形成的价值也就能得到实现,就会增加收入;反之,私人劳动就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生产商品耗费的劳动得不到补偿,就有可能赔本,以至破产。 第二,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阶段,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发展为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取代简单商品经济以后,商品就不再是独立进行的私人劳动的产品,而是许多人共同劳动的成果。商品生产也由分散的个体小生产变为许多人在一起协同劳动的社会化大生产,各企业、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日益紧密,但生产资料却掌握在资本家个人或资本家集团手里,生产的商品也全部归资本家占有。于是,形成了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矛盾。这一矛盾贯穿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过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5.如何理解公式“ 1只绵羊,2把石斧”中的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 答:马克思从公式“ 1只绵羊,2把石斧”中分析出相对价值形式和等价形式。等式两端的商品所处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其中左边的商品处于主动地位,要求把自己的价值相对地变现在另一种商品上,因此叫相对价值形式;而右边的商品则处于被动地位,它是等价物,起着表现左边商品价值的作用,因此叫等价形式。 (1)相对价值形式是商品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得到相对表现的形式。首先,从质的规定上考察,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绵羊,其价值是通过石斧的使用价值来表现的。石斧和羊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是同质的,是能够相比较的,而且是能够相等的。在绵羊和石斧的价值关系中,石斧的使用价值成了绵羊价值的表现形式,从而使绵羊取得了一个与自己的自然形式不同的价值形式。即具有了相对价值形式。其次,从量的规定性上考察,处于相对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量是通过处于等价形式商品的使用价值量相对表现出来的。这一表现的前提是价值形式两极的商品包含有等同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由于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商品价值量的相对表现也会发生变化。这可能有四种情况。 ?当绵羊的价值变化而石斧价值不变时,则绵羊的相对价值同其自身的价值变化成正比。 ?绵羊价值不变而石斧价值变化时,绵羊的相对价值同石斧价值的变化成反比 。 ?绵羊的价值和石斧的价值按同一方向和同一比例同时变化时,绵羊的相对价值不变。 ?绵羊和石斧的价值按同一方向但不同程度或者相反方向变化时,绵羊的相对价值的变化可能有多种组合,可以根据上述三种情况进行推算。 (2)等价形式是一种商品能够与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的形式。当商品绵羊通过商品石斧的使用价值表现自己的价值时,它就使商品石斧取得了等价形式。石斧既然被社会所承认,被绵羊的所有者所接受,成为等价物,那么它就可以直接同绵羊相交换,而且可以用自己的一定量来直接交换其他商品的一定量。等价形式的直接交换的性质决定了它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使用价值成为它的对立面,即价值的表现形式。在两种商品的价值关系中,充当等价物的商品的自然形式总是作为价值形式显示出来。在一只绵羊与两把石斧的等式中,石斧是以自己的可以捉摸的自然形式来表现绵羊价值的。这样,石斧的使用价值就成为绵羊价值的体现物了。 ?具体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充当等价物的商品体,本来是某种具体劳动的产品,但它在价值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却使它以抽象劳动的化身而显示出来。石斧作为绵羊的等价物,生产石斧的具体劳动也就成了作为绵羊价值实体的抽象人类劳动的表现形式。 ?私人劳动成为它的对立面,即直接的社会形式的劳动。由于充当等价物的商品的具体劳动已作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显示出来,取得了与其他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等同的形式,具有直接交换的性质,因而,尽管它同其他一切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样,具有私人劳动的性质,但实际上这一私人劳动已被社会承认,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3)对简单价值形式的考察,使我们看到,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使用价值,它的价值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而处在等价形式上的商品,只是当作价值,它的使用价值成了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材料。这样,潜藏在商品中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内部对立,就通过两种商品之间的外部的对立表现出来。 6.试述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区别。 答:商品经济是商品生产与商品交换的总称,它是与自然经济相区别的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方式;而市场经济则是一种以市场机制作为基础性的资源配置机制的经济体制形式,与之相区别的是计划经济体制。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与发达商品经济之分;市场经济有早期市场经济与现代市场经济之分,但市场经济的这两种具体形式,并非与商品经济的两种形式对应的。商品经济关系的存在和发展,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而市场经济本身,则是商品经济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客观要求。 市场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是市场发展的基础,而市场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展是商品经济发展的条件。正是在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形成市场经济。因而,从一般意义上讲,市场经济当然也是商品经济。但是,不能反过来说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就如同商品和商品经济有联系也有区别一样。商品经济当然要有商品,但不能说只要有商品就有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商品流通则是指一系列以货币为媒介的相互联系的商品交换总体。从历史上看,商品交换出现在先,商品生产产生在后,至于金充当一般等价物而成为货币,更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历史发展上看,商品经济形成在先,市场经济形成在后。如上述,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商品经济就出现了。但直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市场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了,市场经济才形成。 (2)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最主要、最根本的区别在于,它们属于不同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内涵,产生和发展要求具有不同的前提条件。 ?商品经济的侧重点在于,它是一种经济形式,主要表现在产品要作为商品来生产和交换;简单商品经济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虽然有本质区别,但从形式上看,它们都是商品经济,只是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商品经济更加发达,占了统治地位而已。而市场经济的侧重点则在于经济的运行,主要体现在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机制。可见,商品经济反映的问题是浅层次的,市场经济则是深层次的。 ?商品经济虽然也离不开市场,但对于一般的商品经济来说,市场的地位和作用还没有达到十分突出的程度,而且商品经济之成为商品经济也并不取决于市场的地位和作用。市场经济则不然,在这里,市场的地位和作用突出了,市场成了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导 向,成为组织社会经济运行的中心和手段,起着亚当?斯密所说的“看不见的手”自发地调节社会生产、配置社会资源的作用。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一是,生产资料和产品私有,或者属于不同所有者所有,或者产权有明晰的界定;二是,社会分工及其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扩大和加深。而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除去与商品经济相同的条件以外,还需要市场的充分发展,一方面,要求市场体系的形成和不断完善;另一方面,要求市场范围不断扩大,而且形成一个统一的市场。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功能,充分发挥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具备了这些条件,因而才形成市场经济。可见,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以市场作为社会经济的组织和运行的中心和手段,发挥着调节社会生产和配置社会资源的基础作用的一种经济形式。 (3)市场经济是一中经济运行机制,是商品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它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对应的。而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活动方式,它是与自然经济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有早期市场经济和现代市场经济之分,而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和发达商品经济之分,但是商品经济的这两种具体形式并非与商品经济的两种形式相对应。 7(试论货币的本质。(北大2002研) 答:(1)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必须结果。从货币的起源看,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它是一个历史范畴。货币产生以后,整个商品世界分成了两极:一极是商品,一是货币一极是货币。商品的内在矛盾发展为商品和货币的外部的对立。 (2)货币的本质体现在货币的职能上。货币有以下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这是货币的首要职能。货币价值尺度的职能是指用货币作为尺度来衡量和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货币之所以能起这个作用,是因为它本身也是商品,也具有价值,所以能够用来衡量和表现其他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通过一定量货币表现出来,就是商品的价格。商品的价格或货币形式,同商品的所有价值形式一样,只是观念的或想象的形式;因此,用货币来表现商品的价值时,可以是想象的或观念的货币。 ?流通手段。这一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当货币出现以后,商品交换就通过货币这个中介来进行,商品交换过程分为卖和买两个阶段,即商品所有者先把商品换成货币,再用货币去购买商品。这种以货币为中介的、包括卖和买两个阶段的商品交换,就叫商品流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货币不断地作为流通手段实现商品的价值,同时它自身也不断地从买者手中转到卖者手中,这种不断地作为购买手段与各种商品更换位置,就构成了货币流通。作为流通手段,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一定时期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流通中商品的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的流通速度。 ?贮藏手段。指货币退出流通,当作独立的价值形式和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保存起来。货币之所以能成为贮藏手段,是因为它是一般等价物,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因而可以贮藏起来,并可以随时变成其他商品。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是金属货币。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货币贮藏好比是一个蓄水池,可以自发地调节货币流量。 ?支付手段。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或在商品买卖过程中延期支付,就是货币支付手段的职能。货币在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时,首先要完成两种职能。第一,对所卖商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由买卖双方商品的价格,计量买者的债务额;第二,执行观念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因为交换时买者并未支付现金,只是对卖者作出了支付货币的承诺,但是它却使商品的转手实现了。只是当支付日期到来时,货币作为支付手段才真正进入流通,从买者手里转到卖者手里。可见,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要以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货币越出国内流通领域,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于是货币便具有了世界货币的职能。这实际上是货币其他职能在世界范围内的延伸。作为世界货币的货币,在很长时期中一般只限于贵金属(金和银)。 (3)货币的五种职能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它们共同表现了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随着一般等价形式转变为货币形式同时形成的,而后才顺次出现了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职能。从各个职能之间的关系来看,货币必须首先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才能进而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只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发展了,才会出现贮藏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的产生, 不仅是流通手段职能发展的结果,而且是以贮藏手段职能的存在为前提;至于世界货币职能,显然是以货币的前四个职能在国内的存在和发展为前提的。 8.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工具,大机器生产对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的作用有无现代意义,(南大2003研) 答: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是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的理论,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这里所说的“当时”,不是说劳动价值理论只适用于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期,今天已经过时了;而是说从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根据他们“当时”所处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不同时期的新情况、新特点,运用和发展劳动价值论,揭示“当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运行特点和基本矛盾。我们同样要运用和发展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结合现今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新情况,做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解释。 马克思分析的劳动工具大机器生产不仅真实地反映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技术特征,透过经济现象的分析逐渐深入到资本主义的内部以揭露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而且这种对生产工具尤其是机器大生产的分析对当今生产力、对劳动价值的分析仍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从对生产力的作用角度分析 (1)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主要标志。无论是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期还是当今竞争更为激烈的市场经济时代,生产工具的变革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对生产力的巨大推动作用都是毋庸置疑的,生产工具的变革始终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马克思从对劳动工具分析中,不仅看到劳动工具对资本主义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性,更透过经济现象分析出生产工具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作用,而且得出一个经济规律即生产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进步的主要标志。这个规律对当今社会的市场经济依然适用,在激烈的竞争形势下,各个部门、各个企业都竞相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提高技术水平,以增强产品的竞争力提高经济效率。 (2)马克思通过生产工具分析生产力是和分析生产关系结合在一起的。这种分析方法对当今社会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不是单纯的对生产工具进行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他不仅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生产力,而且透过经济现象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剥削的实质。而且揭露了另一个经济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这种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有机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当今社会我们对经济现象的分析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求生产的发展而忽视其他方面例如生态环境的破坏,发展生产力应该站在整个社会的角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实现社会经济健康、稳定、协调和平衡发展。 从对劳动价值的作用角度分析 (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面对的新情况。时代的变化和实践的发展,尤其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新的现象。面对新的情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包括劳动价值理论也必然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 首先,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的出发点发生了变化。马克思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通过对价值源泉的分析,为创立剩余价值理论奠定基础,最终揭示资本对劳动剥削的秘密,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和历史局限性,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我们今天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是要更科学地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各种经济关系,为制定各项改革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并在深化认识的基础上更好地处理各种经济问题。 其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处的经济环境发生了变化。马克思是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如机器大生产阶段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的,是在劳动与资本相对立的环境中来分析价值问题的。我们今天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来研究劳动价值理论,总的说,人与人之间不再是对立的经济关系。我们是在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但同时又存在着多种经济成分的经济环境下来研究价值问题的。对价值问题的研究是为了使我们的改革和各项措施更好地符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再次,我们今天研究和认识劳动价值理论所具有的生产力基础发生了变化。马克思当时研究劳动价值理论,生产的社会化和劳动分工还处在机器大工业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 低下,在这一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还不可能是非常充分的。我们今天是在生产高度社会化,劳动分工有了深刻变化的条件下进一步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在这样的生产力水平下,对许多问题的认识要深刻得多。我们应该以更宽广的视野来研究。 (2)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与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有所不同,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必须深化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重点是要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研究和认识。这种深化研究和认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要拓展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种类的认识。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多样化。生产日益突破单个工人的局限,由许多的劳动者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已成为当今生产发展的基本状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中价值的创造也突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并且,随着社会分工的发展,这种“总体工人”的范围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生产劳动的分离,把创造价值的劳动只是局限在直接生产工人的认识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足。从“总体工人”的角度来认识价值创造的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要我们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企业内部向企业外部拓展。在今天,创造价值的劳动无论从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都要比以前丰富得多。 二是要拓展创造价值的领域。价值是与财富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的存在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迅速增加的同时,精神财富也以更快的速度增长。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形态的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部分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同创造物质财富的劳动一样,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因此,在今天,不能再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必须把非物质生产领域中创造精神财富的劳动也视为创造价值的劳动。这实际上是要我们根据社会发展的变化,把创造价值的劳动从物质生产领域向一些非物质生产领域拓展。第 3章 资本和剩余价值 3.1 考点难点精讲 一、货币转化为资本 1.资本的含义 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起着重要作用。 2.资本的特点 无论资本是在何种社会制度条件下运行,也无论其采取何种具体形态,资本都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的特点: (1)资本的增殖性。不断地和无限地追求自身的价值增殖,是资本区别于一般货币的根本特征。一般商品和货币,在等价交换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发生价值增殖的。一旦资本停止了增殖,资本也就丧失了它的基本职能。 (2)资本的运动性。资本的生命在于运动。资本只有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的运动过程中才可能增殖。任何形态的资本,一旦停止运动,也就不会带来价值的增殖;而资本运动的速度的快慢,也同时反映了资本增殖能力的强弱和形成一定时期内资本增殖量的多少。 (3)资本的返还性。资本的运动和增殖,是以预付一定量的货币资本为起点的。投资者在开始投入资本的时候,就蓄意要回收它(当然包括增殖额)。在做出投资决策的时候,资本所有者往往要把预期的资本增殖率的高低和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结合起来考虑。 资本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具有反映生产力要素和生产关系特点的二重性。一方面,资本是近现代社会生产的一般要素,是市场经济中生产的逻辑起点,是组合生产力和驱动市场运行的一种关键性要素。另一方面,资本是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它的社会属性首先表现为资本所有权的归属。各单个资本都是社会资本的有机组成部分,单个资本的运动 被纳入社会总资本的运动中,资本的增殖与风险受社会资本的构成及社会资本运动的质量所制约。 3.资本的形态 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和普通商品一样,资本的价值也需要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作为其运动的载体。在使用价值上,资本可以采取设备、原料等物的要素和劳动力的要素等有形的形式,也可以采取专利、商标、信誉等无形资产的形式;而货币,一方面是资本价值量的代表,另一方面,作为其可以交换其他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效用同样成为资本运动的重要载体。因此,从资本这一特殊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来看,资本在其运动中可以有多种形态。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资本的主要形态有以下数种: (1)货币资本形态 货币资本采取资金形式,即以货币形态表现的资本,它是资本最一般的和初始的形态。投资者可以拿自有货币或借入货币作为资本来使用。在资本的运动过程中,货币资本主要存在于资本的购买阶段,用于购买其他生产要素。货币单位同时也是计量资本额的一般计量单位。 (2)实物资本形态 实物资本是以物质形态表现的资本,包括投入商品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一切物的要素和待售的产出品,亦称物质资本。实物资本有两大类:一类是以生产资料形态表现的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物质生产要素,它们是通过投资而由货币资本转化而来,属于生产资本;另一类是以商品形态表现的包含资本增殖额在内的待实现的产出品,即商品资本。对实物资本的,不仅要看它的量,更要看它的质,如设备的性能、效率,原材料的优劣,商品的质量和销售潜力等。 (3)无形资产形态 无形资产也是资本的一种形态。无形资产是指进入市场生产和交换的主体所占有和使用的以知识形态存在的特有经济资源,它可以较长期地为该主体提供一定的特殊权利或有助于该主体取得较高的收益,通常包括专利权、商标权、版权、著作权、特许经营权、商誉、技术秘密等,一般称为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主要特点是:非实物形态;它的存在使占有者或使用者借以取得单凭有形资产无法获得的收益;可有偿转让。 4.资本流通总公式 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Gˊ(更多货币)。 5. 资本流通和商品流通的异同点 相同点: (1)它们都是以商品货币形式进行运动,表现形式有相似之处。 (2)两种流通都有卖和买两阶段,都是买和卖两阶段的统一, (3)都有卖者、买者和既卖又买三种当事人。 不同点: (1)运动形式有区别,起点和终点不同,流通的媒介不同。 (2)流通的目的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目的是为了消费,是为了追求使用价值资本流通的目的是为了追求交换价值本身。 (3)流通的内容不同:简单商品流通的两极是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资本流通的两极是同质不同量的货币。 (4)流通的运动限度不同:简单商品流通是为买而卖,目的是为了占有某种使用价值,其运动以满足某种需要为限度。资本流通是为卖而买,目的是获取交换价值,试图通过量的不断增大获取最多的财富,运动没有限度。 (5)价值运动情况不同:在简单商品流通中,流通过程一结束,价值的运动也就消失了,在资本流通中,价值运动永不消失,资本价值成为自动的主体,在运动中保存自己,增大自己,不断地进行增殖。 6.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7.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可以分析出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8.劳动力 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是指“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9.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要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有完全的人身自由。这样他才能够像任何商品所有者那样,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商品,并且在买卖中仅仅让渡这种商品的使用权,而保留着它的所有权,否则就是卖身为奴隶了。二是劳动力所有者除了自身劳动力这一商品以外,一无所有,既没有生产资料,也没有现存的生活资料,只有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为生。历史表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这两个基本条件,是在封建社会的末期,小商品生产者日益两极分化,最终沦落为无产者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可见,在任何社会里,劳动力都是存在的,但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劳动力才成为要卖给资本家的商品。 10.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各国纳入劳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是不同的。但是,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 与其他商品相比,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具有特殊性。一般商品被消费或使用,随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而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1.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的特点 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首先是劳动过程。不论在什么社会形态下,劳动过程都是劳动者运用劳动资料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具有使用价值的产品的过程。 劳动过程必然与一定社会经济形态相联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过程有两个特点:(1)劳动者的劳动力归资本家使用,劳动者在资本家监督下为资本家的利益而生产;(2)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生产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生产,任何商品生产过程都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在劳动过程中,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价值形成过程中,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资本家让工人在劳动过程中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不是其目的,他所以要工人生产商品使用价值,在于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资本家生产商品,目的也不是价值,而是价值增殖,即生产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3.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是指劳动者用以实现劳动力再生产而付出的有效劳动。而劳动力再生产的内容包括劳动力所有者即劳动者自身的生存、享受、发展等各方面的需要。由于劳动力再生产具有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必要劳动的范围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扩大。 剩余劳动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者付出的有效劳动中超出必要劳动的部分。 4.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让我们首先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劳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形成的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变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呢?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殖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价值就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 ?深化对必要劳动的认识 马克思把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相当于劳动力价值,即维持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子女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和一定的教育费用。除此之外的劳动都是剩余劳动,都被资本家剥削了。从实践看,马克思讲的必要劳动,只是必要劳动的第一部分。在现代社会,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至少有五部分。第一部分:维持直接生产过程中的劳动者本人及其家属子女的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二部分:维持包括经理人员、科学技术人员以及企业服务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正常生产和再生产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三部分:维持社会生产正常进行所需要的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价值。例如宏观经济管理、中介机构、金融保险、信息服务等活动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价值。第四部分:维持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第五部分:维持社会生活正常运行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价值,其中包括从事国家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政府机关的经费。因此,必要劳动包括的范围应当加以拓展。 5.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 在一个社 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都是以能不能获得剩余价值以及取得多少剩余价值为转移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工具。他们的个人消费,只有在保证生产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是资本主义所需要的。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动力。 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资本主义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等主要方面和主要过程,都是以获取剩余价值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剩余价值的创造过程;资本主义的流通过程是剩余价值生产的准备过程和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资本主义的分配过程实质上是分割剩余价值的过程;资本家的个人消费是消费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雇佣工人的个人消费是劳动力的再生产过程,它是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劳动的必要条件。 剩余价值规律还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及其历史趋势。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总要设法进行技术创新,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和销售市场,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同时,正是由于资产阶级为了追求剩余价值,不断扩大和加强对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群众的剥削,从而不断激化和深化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而这种矛盾的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终必然被更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方式所代替 6. 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但是,资本的现象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原材料、机器、厂房等,这使人们误以为这些物天然就是资本。这是把物的自然属性和物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混同起来了。资本不能离开物而存在,正如价值不能脱离使用价值而存在一样。但是,生产资料等物成为资本,不是由它们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是因为它们能用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是由于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资本只有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获得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 )。 叫做可变资本(v 7.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惟一源泉。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 8.剩余价值率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商品价值包括三个构成部分:第一,作为不变资本的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转移过来的部分,用C表示;第二,新价值中补偿可变资本的部分,用V表示;第三,新价值中的剩余价值部分,用m表示。 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例关系叫做剩余价值率,它表现了资本价值增殖程度或资本 m,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因而又叫剥削率。以m′代表剩余价值率,则。 m,v 剩余价值率还可以用剩余劳动与必要劳动的比率来表示。工人全部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劳动时间,叫必要劳动时间,这个时间中支出的劳动叫必要劳动;另一部分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叫剩余劳动时间,这个时间中支出的劳动叫 剩余劳动,m,剩余劳动。 必要劳动 9.绝对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延长工作日的方法所生产的剩余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分为两部分: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也就越高。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资本家总是力图通过延长工人的工作时间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此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来榨取剩余价值。提高劳动强度,意味着工人在同样工作日时间内支出了更多的劳动量,实际上等于延长了工作日。这是一种延长工作日时间的隐蔽的形式。 工作日的最低界限不能少于或等于必要劳动时间。若没有剩余劳动时间去生产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不复存在。因此,工人的工作日时间必须多于必要劳动时间。工作日的最高界限受这样两个因素制约:一是劳动时间的生理界限,工人必须每天有一部分时间用于休息、吃饭等,以便恢复劳动力;二是道德的界限,工人在一天内总需要一定的时间用于家务活动、社会活动及文化生活(这种需要的范围和数量取决于社会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在这两个因素的制约下,工作日的现实长度取决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力量对比。 10.相对剩余价值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情况下,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是通过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改变工作日两个组成部分的比例,即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这种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称为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 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的方法:由于必要劳动时间是再生产工人劳动力价值所必要的时间,因而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假定资本家是根据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工人的工资。现在,要使劳动力价值降低,就要降低再生产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而要降低生活资料的价值,就必须提高整个社会生活资料生产部门和与之相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只有这些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生活资料价值才会普遍降低,劳动力价值才可能下降,从而必要劳动时间才能够缩短,剩余劳动时间才能够相应延长。 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而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众多的个别资本家为追逐超额剩余价值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综合反映。 11.超额剩余价值 超额剩余价值是单个企业的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单个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个别资本家保留超额剩余价值的状况是暂时的。因为,其他资本家为了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也会设法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生产率普遍提高后,商品社会价值就会降低,商品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会消失。在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过程中,与工人生活资料相关的部门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降低劳动力价值,整个社会再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就会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1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 这两种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其联系表现在:从资本家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看,这两种方法是一致的。无论是绝对剩余价值还是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都是靠延长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进行的。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资本主义剥削无论在什么时候都必须将工人的劳动时间绝对地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否则就不可能生产出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方法常常是结合使用的。 两种方法的主要区别在于物质技术基础不同,从而在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起着不同的作用。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初期,生产工具没有重大变化,生产力发展比较缓慢,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提高剥削的主要方法。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科学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生产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作用日益突出,就逐渐成为主要的提高剥削的方法,实现着价值增殖的资本。 13.当代剩余价值生产的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资本主义生产自动化的条件下,由电子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或“仿人机”等生产自动化装置不断投人到生产线,使生产现场的工人人数相对或绝对减少,甚至出现了所谓“无人车间”、“无人工厂”,而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也迅猛增加。按照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的观点,这种现象完全可以得到科学说明。 首先,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概念扩大了,价值和剩余价值是由总体工人的劳动创造的。因为,在使用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的过程中,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不仅是生产现场直接操纵自动化装置的普通工人,而且还包括间接参加生产的科技人员和管理人员在内的“总体工人”或“总体劳动者”。 其次,在生产自动化条件下,生产工人的劳动变得更加复杂。复杂劳动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生产自动化带来了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比例的变化,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比例的变化。这些变化都可归结为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比例的变化。 再次,包括“机器人”在内的生产资料,它自身的价值是作为产品生产时就已确定了的,以后在生产过程中只能按照磨损程度,由工人的具体劳动把它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其价值丝毫不会增加。它只能影响到商品使用价值量的增加,不能成为形成商品新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生产自动化代表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如果个别企业率先采用自动化生产,就在同一生产部门内有比其他企业高得多的劳动生产率,它所生产的商品个别价值就大大低于社会价值,这样,资本家就可以获得较多的超额剩余价值。一旦社会各主要生产部门都使用自动化生产,个别企业获得的超额剩余价值虽然消失了,但由于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致使劳动力价值降低,整个资本家阶级便能获得比过去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 三、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及其形式 1. 劳动不是商品 在资本家同工人的买卖关系中,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能成为商品的是劳动力,劳动根本不能成为商品。这是因为:第一,如果劳动是商品,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而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如果说劳动是商品,具有价值,那就等于说劳动的价值是由劳动决定的,这种同义反复不能说明任何问题。第二,如果说劳动是商品,那么它就应该同其他商品一样,在出卖之前就独立存在。但雇佣工人的劳动不能独立存在,劳动要取得存在的形式,就只有和生产资料相结合,而这只有在生产过程中才能实现。第三,如果劳动是商品,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会导致违反价值规律,或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础。因为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资本家应该支付给工人全部劳动形成的价值。这样一来,资本家就得不到任何剩余价值。没有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就会停滞。 2. 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 3. 工资的基本形式及派生形式 资本主义工资的基本形式有两种,即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一定的劳动时间来支付的工资,其实质是劳动力的月价值、周价值、日价值的转化形式。 计件工资则是按工人完成的产品数量或完成的工作量来支付的工资,它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一些派生的新工资形式,其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刺激工资。它是以劳动者的劳动效率为基础计算的工资。以个人劳动效率确定工资额,叫个人刺激工资;以集体劳动效率确定工资额,然后分配给个人,叫集体刺激工资。 (2)雇员利润分成。它是资本家按一定比例从利润中提成,分配给职工,作为工资的补充。其支付方法有三种:一是现金支付;二是延期支付;三是以上两种方法合并运用的混合支付。 (3)福利金。这是一种补充性工资,它的数额是通过劳资谈判来规定的,具体包括工作时间内的额外报酬,工作时间外的额外报酬,以及代职工缴纳部分社会保险金等。 4.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 名义工资即货币工资,是指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到的货币数量。 实际工资是指工人用货币工资实际买到的各类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两者的变动是一致的,即名义工资越高,实际工资也就越高,反之亦然。但两者也常常不一致,即名义工资虽然不变甚至提高,实际工资却可能降低。这是因为,实际工资的多少不仅取决于名义工资的高低,而且还取决于物价的高低。 5. 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 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工资水平及其变动趋势,主要应该看实际工资水平的高低、相对工资和工资的国民差异问题。 相对工资是与资本家获得的剩余价值相比较的工资,也叫比较工资。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相对工资有下降趋势。工资和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新价值的两部分,在新价值已定的条件下,剩余价值部分增加,工资部分就会相应减少。这种剩余价值和工资水平此消彼长的关系,反映了资本家和工人之间的利益对立。 工资的国民差异,是指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资水平存在的差别。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工资水平之所以存在差异,是由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引起的。在比较各国的工资水平时,必须先把不同国家同一行业的平均日工资和同样长度的劳动日相比较。因为只有同样长度的劳动日的工资才能比较。同时,计时工资要换算成计件工资,才能测量出劳动强度和劳动生产率的情况。还要看到,在世界市场上,由于价值规律的作用,商品的国际价值是按世界范围的平均必要劳动时间来计量的。由于计量单位是国际平均劳动,劳动生产率较高的国家的国民劳动,在世界市场上也被算作倍加的劳动,表现为高的货币工资水平。 资本主义工资的变动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名义工资一般呈增加趋势。因为,货币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而资本主义国家的货币由于存在通货膨胀而不断贬值,致使物价不断上涨,从而使名义工资不能不有所增加。 第二,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来看,实际工资则有时降低有时提高。在经济危机和战争时期,实际工资是下降的;在经济高涨时期,则有所提高。 3.2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 3.2.1 概念题 1. 相对剩余价值(人大2003研;浙江大学2001研;中央财经2000研) 2. 超额剩余价值(北京理工大学2003研;中央财经2002研;人大2002研;浙江大学2000研;浙江大学1999研;华南师大2004研;武大2005研) 3.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武汉大学2000;武汉大学2003研) 4. 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北师大2002研;财政部2004研) 5. 必要产品(浙江大学2000研) 6. 价值增殖过程(人大2002;人大2003研) 7. 可变资本(人大2000研) 8. 相对过剩人口(浙江大学1999研) 9. 劳动力与劳动(中南财经2002研;华中师大2003研) 3.2.2 简答题 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中央财经1999研;浙江大学1998研) 2.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时,为什么要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人大2003研) 3(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有何主要区别,(南开大学2000研) 4.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中央财经2003研;人大1999研) 5. 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是如何论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北大2001研) 6.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中央财经1999研;人大1998研;深圳大学2005研) 7. 比较说明商品生产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占有权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南开大学2000研) 8.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厦门大学2002研) 9. 为什么说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吉林大学2003研) 10. 简述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怎样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之间的关系。(西南财经2002研) 12. 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武大2004研) 13. 为什么说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华中师大2004研) 14(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南京大学2003研;厦门大学2003研) 3.2.3 论述题 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首都经贸大学2001研) 2.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马克思当年无法预料和估计的现象。那么现在学3 习研究《资本论》有无当代意义,(南京大学2004研) 4. 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并说明劳动力价值降低与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提高同时存在的原因。(北师大2004研) 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 3.3.1 概念题 1.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必须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以超额价值的生产为条件。超额剩余价值,是生产条件优越的资本主义企业由于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获得的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的生产,是由于采用先进技术的个别企业的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和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创造的。所以,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资本家首先采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而相对剩余价值则是全社会资本主义企业普遍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2. 超额剩余价值: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3. 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劳动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使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所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基本方法之一,相对剩余价值额生产构成了资本主义剥削的一个重要特点。 个别资本家拼命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不是为了降低劳动力价值,而是为了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以便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因为追求剩余价值的内在冲动与竞争的外在压力,迫使其他资本家也必须不断改进技术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到整个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以后,商品的社会价值降低,原来由商品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差额形成的超额剩余价值就会消失。这时,只有那些劳动生产率更高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由于资本家普遍热衷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取超额剩余价值,会导致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结果使与工人生活资料的生产相关的商品价值降低,劳动力价值下降,从而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无数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而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4. 相对剩余价值与绝对剩余价值:剩余价值按其生产的方法不同可以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两种。 绝对剩余价值就是在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工作日的绝对延长和劳动强度提高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就是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家提高剥削程度的两种基本方法,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就二者的联系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本质上都是靠增加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来增加剩余价值。无论是延长工作日,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结果都延长了工人的剩余劳动时间,提高了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增加了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剥削的一般基础,也是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这是因为,只有工作日分割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才能以此为出发点,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相对剩余价值。 就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区别来看:?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靠绝对延长工作日从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行剩余价值的生产,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工作日不变,靠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进行的剩余价值生产。?两种生产方法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绝对剩余价价值生产可以在生产技术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要以生产技术条件从变革为基础。?两种方法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各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5. 必要产品: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及其家属的正常消费支出,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消费支出,是劳动者在必要劳动时间里制造的产品。必要产品用于生产者自身再生产,制造必要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必要产品价值,简称必要价值,又称劳动力价值。与之对应的概念是剩余产品。制造剩余产品的抽象劳动时间,称为剩余产品价值,简称剩余价值。必要产品是必要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必要产品,就没有必要价值,同样剩余产品是剩余价值的承担者,没有剩余产品,就谈不上剩余价值。 6. 价值增殖过程:指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指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的形成过程。在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中,价值形成过程同时就是价值增殖过程。所以资本主义生产时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姿势厂自身劳动力价值的时间,称作必要劳动时间;另一部分时间是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的时间,称为剩余劳动时间。 7.可变资本:指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资本。根据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作用的不同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不变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以v表示。不变资本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只转移自己的价值,不发生价值量的变化,以c表示;将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以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为划分依据。 8. 相对过剩人口:指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商品的供给超过了资本对它的需求,形成多余的过剩人口,它表现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工人。相对过剩人口是资本积累的必然结果。随着资本积累的进展,资本有机构成在不断提高,这必须造成两种对立的趋势:资本对劳动力需求的相对减少,社会上劳动力的供给在绝对增多。两种趋势的发展,会使劳动力商品供过于求,形成相对过剩人口。 9. 劳动力与劳动:劳动力是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 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简单说,劳动力就是劳动者潜在的劳动能力。这种潜在的劳动能力不仅天然属于劳动者所有,而且须臾不可离开活的人体出卖给他人。从劳动力的特性看,它只能依附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存在,并由劳动者个人占有、支配和使用, 不可能独立于劳动者的人体而出卖给他人。 当劳动者除了人身自由一无所有时,劳动力就被作为商品出卖给资本家。 劳动指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从事商品生产的过程,是劳动者的一种耗费,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一切劳动,从一方面看, 是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作为相同 的或抽象的劳动,它形成商品的价值。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的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 3.3.2 简答题 1.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关系。(中央财经1997研;浙江大学1998研) 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而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2)两者的联系。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是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 另一方面,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也提高了资本家扩大生产,提高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促使资本家进一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争取获得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 (3)两者的区别。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后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前者是个别企业获得的,后者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的;前者是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后者是各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2. 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时,为什么要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人大2003研) 答: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量。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马克思在分析剩余价值生产时区分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原因如下。 (1)划分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是因为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在分析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中,要区分这些发生不同作用的资本,必须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2)只有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资本的划分,才能进一步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科学的揭示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3)只有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才能深化资本的本质,剩余价值不是全部资本的产物,而只是由可变资本带来的。 (4)只有划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才能揭示出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实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资本家无休止的榨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而个人不占有任何生产资料。 3(超额利润和垄断利润有何主要区别,(南开大学2000研) 答:(1)含义的区别。超额利润指个别生产价格和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是由于个别资本家率先采取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社会生产价格,从而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利润。超额利润也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垄断利润是指垄断资本凭借其在生产和流通中的地位而获得的大大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它主要是通过垄断组织制定垄断价格来实现,其源泉归根结底是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甚至包括一部分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2)获得方式的区别。超额利润是通过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获得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由于技术进步、管理科学使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而获得的,各企业在追逐超额利润的过程中,提高了社会的生产效率,是有利于社会进步的。 而垄断利润就是以利用某种特权或者是政府上的特权,或者是经济上的特权,或者是世袭的特权占据某一方面的垄断。这种情况不仅是一种短期行为,而且会助长腐败,会使企业不去创新,不去进行公平竞争,不去改善自己的管理,不去推进技术的进步,就靠垄断取得利润。对整个社会发展是不利的,而且企业也不能长期维持这种垄断利润。 (3)影响的区别。一般超额利润的存在有利于加剧竞争,从而促进资本的转移,最终超额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而垄断利润的存在一般是以牺牲消费者的利益为代价的,减少了社会福利,不利于公平竞争。 4. 简述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中央财经2003研;人大1999研) 答: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要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任何商品,首先必须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即具有某种使用价值。这种东西就是抛开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也就是指在产品生产中所耗费的人的体力和脑力。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凝结就是价值。任何有用物品都具有使用价值,但只有当这种有用物品作为商品时,它才具有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价值必须以使用价值为物质承担者,无用之物不能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必须具有价值,无价值之物也不会成为商品。 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一样,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劳动力商品是特殊商品,它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有其特殊性。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所以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可以还原为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这包括:?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价值,这用于再生产劳动力;?劳动者繁育后代所必需的价值,这用于延续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这用于提供适合资本主义再生产需要的劳动力。 与其他商品比较,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具有特殊性,即它包含着历史和道德的因素,即劳动者所在国家的社会经济文化水平、历史传统习惯以及自然条件等。由于自然条件和历史条件的差异,各国纳入劳动者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质量和范围是不同的。但是,从一个较长的历史时期来看,在一个国家的一定时期内,劳动者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数量和范围还是相对稳定的。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是劳动,是形成价值的源泉。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更具有特殊性。一般商品被消费或使用,随着它的使用价值的消失,它的价值也随之丧失或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发生价值增殖。而劳动力这种商品则不同,劳动力的使用或消费就是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创造新价值,而且还能够创造出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其超出原有价值的那部分就是剩余价值。 5(在马克思的经济理论中,是如何论述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北大2001研) 答:(1)商品所有权规律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有两种形式,即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是统一的,他的所有权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要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就 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商品等价交换,这样就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就是商品所有权规律。 (2)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与劳动成果的所有权相分离,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产品,却不能占有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资本表现为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力。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3)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使得资本家能够不断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把它资本化。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结果,同时也是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买卖劳动力虽然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等价交换,但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仅仅在外表上是等价交换,因为 ?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劳动的一部分。 ?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必须提供新的剩余价值。 ?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只是其劳动力的价值,因而他必须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权利;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须结果。 ?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的。只要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6. 相对剩余价值是怎样生产出来的? (中央财经1999研;人大1998研) 答:(1)相对剩余价值的涵义。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提高剥削程度,叫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假定原工作日为10小时,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5小时,剥削程度为100%,如果工作日10小时不变,必要劳动时间由5小时缩短到4小时,剩余劳动时间就由5小时延长到6小时,剥削程度随之提高到150%。可见,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必要劳动时间越短,剩余劳动时间就越长,生产的剩余价值就越多。 (2)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因而就需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 (3)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的竞争,争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4)超额剩余价值对个别资本家来说,是一种暂时的现象,但从整个社会来看,却是经常存在的。我们知道,只有技术先进的企业才能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先进技术被同行业的多数企业采用时,个别的生产条件就变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的差额不复存在,从而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了。整个社会的情况则不同。社会上任何时候总有少数企业掌握了先进技术,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个别价值、获得超额剩余价值。 7. 比较说明商品生产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占有权的主要区别和联系。(南开大学2000研) 答:(1)商品生产所有权 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有两种形式,即简单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在简单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和劳动成果的所有权是统一的,他的所有权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所有权掌握在商品生产者的手中。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占有自己生产的产品,而要占有他人的劳动产品就必须让渡自己的劳动产品,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实行商品等价交换,这样就发生了所有权的转移。这就是商品所有权规律。 (2)资本主义占有权 资本主义占有权指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对生产资料和凭借队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的权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劳动与劳动成果的所有权相分离,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生产产品,却不能占有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而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资本表现为无偿占有他人劳动的权力。这就是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 (3)两者的主要区别 后者的范围更广,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不仅占有生产资料,而且也拥有商品生产的所有权。同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无偿占有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前,商品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占有权是分离的,是两个独立的范畴。而且商品所有权的出现要早于资本主义占有权。 (4)两者的联系 劳动力成为商品以后,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资本主义的占有规律使得资本家能够不断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并把它资本化。资本积累不仅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结果,同时也是资本家扩大剥削的手段。资本家和工人之间买卖劳动力虽然是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等价交换,但这仅仅是一种表面现象,仅仅在外表上是等价交换,因为:?用来交换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本身,只是不付等价物而占有的别人劳动的一部分;?这部分资本不仅必须由它的生产者即工人来补偿,而且在补偿时还必须提供新的剩余价值;?劳动者获得的工资只是其劳动力的价值,因而他必须不断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所有权对于资本家来说,表现为占有别人无酬劳动的权利;对工人来说,则表现为不能占有自己的产品。所有权和劳动的分离,成了似乎是一个以它们的统一为出发点的规律的必须结果。?商品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条件的。只要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所有权规律必然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8. 资本的本质是什么,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有什么意义,(厦门大学2002研) 答:(1)资本的本质。 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剩余价值是由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创造的。资本在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下掩盖的一种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无偿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成果。但是,资本的现象形态掩盖着它的本质。在现实生活中,资本总是表现为一定的物,如原材料、机器、厂房等,这使人们误以为这些物天然就是资本。这是把物的自然属性和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混同起来了。资本不能离开物而存在,正如价值不能脱离使用价值而存在一样。但是,生产资料等物成为资本,不是由它们的自然属性决定的,不是因为它们能用于生产一定的使用价值,而是由于它们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货币转化为资本,关键是劳动力成为了商品,资本只有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劳动,才能获得剩余价值。所以,在资本主义经济中,资本在本质上体现了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关系。 (2)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就必须先垫付资本,一部分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另一部分用于购买劳动力。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或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可以把它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它在生产过程中被消耗,生产出新产品。生产资料的价值是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被转移到新产品中,其转移的价值量不会大于它原有的晕。尽管转移的方式不同,有的是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全部转移,有的是在多次生产过程中逐渐转移,但转移的总是生产资料原有的价值量。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资本在生产过程中不改变自己的价值量,所以叫做不变资本(c)。 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可变资本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因为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支付的价值被工人用于购买生活资料,在生产过程以外消费掉了。劳动力的价值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新价值的一部分来补偿的。而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结果,不仅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而且生产出剩余价值。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这部分资本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量的变化,即发生了价值增殖,所以叫做可变资本(v)。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具有重要的意义。意义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它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产生的,而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即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惟一源泉。 第二,它为确定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正确反映剥削程度的概念是剩余价值率。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为剩余价值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的比率,即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9. 为什么说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范畴,(吉林大学2003研) 答:(1)相对剩余价值,是在工作日长度不变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由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引起的,而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 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那些首先采用新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个别劳动时间的企业,就会使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其所生产的商品仍按照社会价值出售,因而多得一部分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也是由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3)从个别资本家来看,出于对更多的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他必须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但当所有的资本家都仿效这一做法,都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时,个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差额就消失了,超额剩余价值也就不存在了。但是,这时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劳动力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所以,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超额剩余价值消失了,但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结果。 (4)相对剩余价值和超额剩余价值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个别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后者是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前者是个别企业获得的,后者是所有企业都能获得的;前者是各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后者是各企业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 (5)超额剩余价值属于相对剩余价值的范畴是从其产生过程来说的,二者都是生产效率提高的结果,只不过前者是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后者是全社会生产率提高的结果;个别资本家在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同时促进了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10(简述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克思在阐明剩余价值理论的同时,建立了工资理论。马克思工资理论的主要内容: (1)工资形成的基础。资本主义工资是劳动力价值的转化形式,因此劳动力价值的决定构成工资的基础。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来决定的。此外,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的决定,还包含一个历史的、道德的因素。劳动力的价值构成工资的基础,它的变动是工资变动的基础。 (2)区分了劳动力和劳动,说明了工人出卖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劳动不是商品,没有价值,也没有价格。工资不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劳动力价值或价格采取工资形式,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 (3)工资的形式。资本主义工资形式,包括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马克思还分析了计件工资的一些特点,说明了它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的作用。 (4)揭示了工资运动的趋势和工资量的变动规律,说明了资本主义工资制度是建立在雇佣劳动制度基础上的,只有消灭雇佣劳动制度,才能消灭资本主义工资制度。 11(怎样理解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之间的关系。(西南财大2002研) 答:资本是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殖的价值。资本不仅是一种生产要素,而且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一种基本要素,它的运动对其他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起着重要作用。劳动力商品指作为买卖对象的劳动力,它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货币转化为资本与劳动力成为商品有着密切的联系。 (1)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资本家为了进行生产经营,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货币,以便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但是,货币本身并不就是资本。作为资本的货币与作为商品流通媒介的货币是有区别的。 资本流通公式是:G(货币)——W(商品)——Gˊ(更多货币)。 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是同价值规律相矛盾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交换按照等价原则 进行,因而交换的结果只会使价值的表现形式发生变化,而价值量不会发生变化。但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资本在流通过程中发生了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在于说明剩余价值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它的来源是什么,也就是要阐明货币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怎样转化为特殊资本的。 在资本的总公式中,剩余价值表现为流通的结果。但是,剩余价值是不可能从流通领域中产生的。在商品流通中,无论是等价交换还是不等价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如果离开流通过程,即货币所有者把货币贮藏起来,不同其他商品所有者发生联系,价值和剩余价值既无从产生,也无法实现。由此可见,剩余价值不能产生于流通过程,但又离不开流通过程,它必须以流通过程为媒介。这就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 根据这个条件来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就要分析价值增殖究竟是从哪里发生的。首先,价值增殖不会发生在G—W阶段的货币上,因为此时货币作为购买手段或支付手段只是/实现商品的价格,其价值量没有增殖。其次,价值增殖也不可能发生在W—G阶段上,此时商品的价值是既定的,不会因商品的出卖而发生增殖。最后,价值增殖必然发生在G—W阶段的商品上。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某种特殊的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通过对它的使用能创造价值,而且能够创造比这种商品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就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成为商品并为资本家所雇佣,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2)货币向资本的转化也加速了劳动力向商品的转化。货币转化为资本后,资本家的积累进一步增多,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劳动力的需求,所以他们会在市场上增加对劳动力的购买,这样就加速了劳动力向商品的转化。 另一方面,资本积累的增加,使资本家占有了更多的生产资料,这样,劳动力所有逐渐失去生产资料,但是劳动力的所有者拥有充分的人身自由,这更为劳动力向商品的转化提供了条件。 12(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及其解决。(武大2004研) ,答:(1)资本的总公式是:货币——商品——更多的货币,即。这一公G,W,G式既适应厂商业资本,也适用于产业资本和借贷资本,因而,称为资本的总公式。 资本总公式表明,货币在运动中发生了价值增殖。从形式上看,资本总公式同价值规律相矛盾。其矛盾表现在:按照价值规律,商品交换应按其价值等价交换。在等价交换的 ,情况下,无论是G—W,还是,商品的价值量都不会变化,不会发生价值增殖。但W,G 是资本总公式表现出来的却是经过流通过程,资本价值量发生了变化,实现了价值增殖。这就是资本总公式的矛盾。 (2)要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关键是要说明价值增殖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和从哪里产生。 ?资本的最初表现形式常常是货币,但货币本身并不是资本。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就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成为商品解决了资本总公式形式上的矛盾。需要注意的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劳动者有人身自由,有权支配自己的劳动;二是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劳动力以外一无所有,只有 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谋生。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资本实现价值增殖的前提条件,那么价值增殖究竟是在哪里发生的呢,这需要进一步考察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劳动力的支配使用权归资本家所有,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二是劳动产品全部归资本家所有。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再生产自身的劳动力价值,在剩余劳动时间则生产剩余价值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生产过程就是价值增殖过程。 因此,资本本质上不是物,而是在物的外壳掩盖下的一种社会生产关系,即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剥削失去生产资料的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 13(为什么说相对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华中师大2004研) 答: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的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 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是个别企业首先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之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这样,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按社会价值出售商品,就能够比其他企业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超额剩余价值。 首先采用先进技术的企业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只是一种短暂的现象,因为当其他企业相继采用新技术后,原来先进的生产条件就成为一般的生产条件,社会价值和个别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从而他所得的超额剩余价值也随之消失。但这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普遍提高,所有的资本家都普遍地得到相对剩余价值。可见,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目的和动力是为了获得超额剩余价值。但所有企业都这样做的结果,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作为各个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结果而实现的,可以说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 14(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南京大学2003研;厦门大学2003研) 答:资本是指能够在运动中自行增值的价值。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这种自行增值表现为获取剩余价值。它是通过物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而在运动中使其自身的价值不断增值,则构成了资本最一般的属性和特征。所以此观点也可以表述为:剩余价值不能从流通领域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领域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1)资本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即剩余价值不在流通中产生。资本主义生产是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其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值过程。为了说明剩余价值是如何产生的,让我们首选把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作为价值形成过程来考察。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用具体劳动改变运动对象的物质形态,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商品中去;同时,劳动者的劳动作为抽象劳动,又形成商品的新价值。如果新价值恰好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那么在商品价值中,就只有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者新创造的等于劳动力价值的新价值,而没有剩余价值。但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实质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这种不赚钱的买卖资本家是断然不能接受的。 那么,价值形成过程是如何变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呢,价值增值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而延长了的价值形成过程。这个“一定点”就是雇佣工人的活劳动所创造的新价值等于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所以,价值增值过程,就是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新价值的形成过程。实际上,雇佣工人的劳动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必要劳动时间,用于再生产劳动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用于无偿地为资本家生产剩余价值。因此,剩余任何地方不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它是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支出的剩余劳动的凝结。所以,剩余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工人的剩余劳动生产的,即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在生产领域。在商品流通过程中,无论是等价物交换,还是不等价物交换,都不能产生剩余价值。 (2)资本又只能在流通中实现,即剩余价值的实现是在流通领域。只有包含剩余价值的产品在流通中卖出,产品的价值才得以实现。这个时候,生产商品的剩余价值随价值的 实现而得到实现。另一方面,剩余价值生产离不开流通过程,即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剩余价值生产做准备。所以剩余价值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 货币到资本的转化,必须在流通领域中,又必须不在流通领域中,这是解决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条件。所以,可以说资本不能从流通中产生,又不能不从流通中产生,它必然既在流通中又不在流通中产生。 3.3.3 论述题 1.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由什么决定,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什么变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1研) 答:(1)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或者说还原为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劳动力商品价值决定的特点在于,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劳动力的生产就是维持人们生存的生活过程,所以,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劳动时间可以转化为生产劳动者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或者说,化为维护劳动力所有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具体的说,包括:劳动力本人及其家属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以及劳动者所需要的教育和训练费用。劳动力商品的价值还包含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劳动者必要生活资料的种类和数量受各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自然历史条件的制约。 (2)劳动力再生产,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一代一代不断更替的过程。通常讲的劳动力再生产具有两种含义:一是指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能力(即体力和脑力的支出)的恢复和更新;二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的再生产。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 为了实现劳动力再生产,必须给劳动者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以保证劳动者除了维持自身的生活消费之外,还能供养家庭,繁衍后代,把子女培养成合乎生产需要的劳动者。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力再生产受剩余价值规律、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规律的支配,具有盲目的无政府状态的特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由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和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的作用,劳动力再生产则具有劳动力数量有计划增长、质量不断提高的特点。 劳动力再生产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必须与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相适应,也受着物质资料生产技术条件的制约。以手工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主要在于劳动力的数量,而以大机器生产为特征的经济发展对劳动力再生产的要求主要在于劳动力的质量。 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条件下,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劳动种类发生了变化,致使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也发生了变化。随着生产社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的劳动分工也越来越多样化。生产日益突破单个工人的局限,有许多的劳动者分工合作来共同完成生产过程,已成为当今生产发展的基本情况。这样在生产过程价值的创造也突破了单个劳动者的局限,是由“总体工人”共同创造价值。特别是科技劳动、管理劳动与直接劳动的分离,实际上也就要求我们把创造机制的劳动从企业内部向外部拓展。在这种条件下,劳动力的再生产需要与原来不同的条件,要求加强科学技术、劳动技能的进一步培训。 ?价值领域的拓展,也改变了劳动力再生产的条件。价值式和财富联系在一起的。今天,不仅财富的数量迅速增长,而且财富存在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物质财富增加的同时,精神财富也已更快的速度增加。特别是科技劳动创造的非物质财富。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全面进步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样,为劳动力再生产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基础。 ?劳动力的再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劳动者知识的创新和积累。为了适应现代化大生产的需要,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投资以开发人们的智力,才能为社会提供新的合乎要求的劳动力。劳动力再生产的周期,要比物质资料再生产周期长,因此制订劳动力再生产计划时,必须具有长远的战略观点,这是促使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如何理解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北大2003研) 答:(1)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二重性,一方面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另一方面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2)资本主义的劳动过程就是资本家把购买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过程。虽然这一过程,也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但由于劳动过程的要素是 属于资本家的,劳动过程是资本家消费他所购买的劳动力商品的过程,因而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劳动者的劳动属于资本家,劳动者在资本家的监督下劳动;劳动产品归资本家所有。 (3)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并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而是要利用劳动力的特殊使用价值,生产价值和剩余价值。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作为具体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并把生产资料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作为抽象劳动,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新的价值。如果新创造出来的价值仅等于资本家支付的劳动力价值,并且以工资的形式支付给工人,那么这个过程就只是单纯的价值形成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就没有生产出剩余价值。要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就必须把工人的劳动时间延长到补偿劳动力价值所需要的时间以上,工人创造的超过劳动力的价值,价值形成过程就转变为价值增殖过程。因此,价值增殖过程不外是超过一定点的价值形成过程。 (4)在价值增殖过程中,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再生产劳力的价值;另一部分是剩余劳动时间,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就是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一部分价值。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动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 3. 资本主义发展到现在,出现了许多马克思当年无法预料和估计的现象。那么现在学习研究有无当代意义,(南京大学2004研) 答:(1)《资本论》是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它首先是一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著作。它把高度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结合在一起,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论》第一卷分析资本的生产过程,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三卷分析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它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细胞中所包含的矛盾分析起,一步一步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内部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体系。它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相互作用。在说明资本主义对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对历史进步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科学地揭示出由于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发展和越来越尖锐化,最终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的灭亡,进而让位于更高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资本论》自从出版以来,至今已经过去一百多年,在这期间现代资本主义经济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但《资本论》所揭示的基本原理并没有过时。今天,我们应当以这些基本原理为指导,从当代客观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资本论》在主要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规律的同时,还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规律,如社会化大生产的共同规律,经济全球化和世界市场的规律,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律等等。《资本论》同时还科学地预见了社会主义经济必须遵循的某些经济规律。凡此种种,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有着直接和间接的指导意义。 (2)与马克思在世的时候相比,当今时代的确已经有了许多重大变化。有许多变化是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因而想在《资本论》中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现成答案,肯定是行不通的。但是,发达国家的经济仍属于资本主义经济,这一点并没有变,因此,《资本论》并没有过时,《资本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仍具有现实意义,《资本论》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预见仍有价值。在马克思所未曾料到的社会变化中,有许多变化本身是对《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的论述做出反应的结果。由于《资本论》有关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矛盾和运动规律论述的深度和广度,不管人们对《资本论》抱有何种态度,都必须对《资本论》揭示的这些矛盾和规律做出反应。可以肯定地说,如果没有《资本论》,就没有今天的世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经历了20世纪的整个危机与不安、进步与希望之后,重新理解《资本论》的当代性,阐述其当代意义,乃成为一项重大的任务。在二十世纪行将结束之际,英国的BBC在一次关于“千年伟人”的评选中马克思名列榜首,这确实是意味深长的;但是它根本不应该导致无责任能力的自夸自狂,相反,它倒是意味着一项艰巨任务的开端,意味着坚决地而且内在巩固地对马克思主义的当代意义有所阐明,有所述说。而我 们之所以把这一阐述理解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问题,不仅是由于它从根本上来说的重要性,而且还由于这一阐述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基点上。 (3)《资本论》的当代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理论方面而言,《资本论》当代意义的阐述,必定在其哲学的根基处表明并且呈现自身的原则高度。 虽说自马克思去世之后几乎所有重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都了解此点的重要性,但他们却往往局限于现代性的原则内部来解说和把握马克思的哲学基础,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延宕了对这一基础的澄清,低估并遮蔽了马克思的哲学革命及其最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第二国际的理论家(所谓“梅林——普列汉诺夫正统”)从一个方面来说,“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另一方面,在哲学上丧失了这样的原则高度,并从而限制了他们那些值得高度赞许的努力的意义,因此,二十世纪已然获致的成绩与教训将提示这样一点:当由哲学的根基处——存在论意义上的根基处——来阐述马克思主义之有原则高度的当代性。 ?《资本论》中的很多具体理论对当代经济建设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例如以下几个理论: 马克思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的重要基石。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中,劳动始终处于中心、本源和至高无上的地位,任何其他生产要素都不过是其衍生物。人类劳动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也是任何其他要素所不具备的。劳动价值理论不仅是经济理论,也是伟大的社会理论,是唯物辩证法、唯物历史观与经济学说的结合,是关于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基本规律的最抽象的理论,具有普遍的意义。马克思的劳动二重性的学说,从根本上解决了物质财富生产与价值生产的辩证关系,也从根本上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矛盾和发展规律。劳动价值论的真谛在于揭示劳动的本质,揭示其对社会以及人自身发展所起的至高无上的作用,是要维护劳动者的利益、反对劳动者的剥削,倡导人类全面解放和发展。 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和再生产的理论,不仅是对资本主义固有矛盾的进一步揭露,而且也是对社会化大生产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概括,撇开生产的资本主义形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国家宏观调控与企业经营管理也是适应的。 资本循环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物质生产和价值运动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条件。社会主义企业同样要遵循这些规律和条件,合理安排各种资本的比例,人才物合理配置,供产销紧密衔接,做到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三种资本循环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良性循环和均衡持续发展。 资本周转理论对于社会主义企业增强市场观念,坚持市场导向,改善经营管理,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节约投资,提高资本利用率,增强企业素质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再生产理论中,关于社会生产分为生产资料生产和消费资料生产的原理,关于第一部类和第二部类之间比例关系的原理,关于剩余产品是积累源泉的原理,以及关于积累是扩大再生产重要源泉的原理等,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的方法论对当今社会经济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这部巨著中多次运用抽象到具体,具体到抽象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法对我们当今的经济理论研究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而且马克思详加运用了三大规律即矛盾的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质变和量变规律。这些规律对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探索国有企业改革的道路,对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以及步入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资本论》之当代意义的阐述本质上取决于它对现实生活世界的关切、它对现实之重大问题的深入程度和应答机制。如果丧失了这一点,也就根本谈不上马克思主义,更不要论其当代意义了。席美尔曾经说过,由整部哲学史根本看不到人类的苦难,这正是就整个哲学的理论态度及基本建制之脱离生活而言的。马克思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一点,并且从 原则高度上提示了实践批判的基本立场。因此,对于马克思主义来说,其当代意义性命攸关地关联于它对重大现实问题的应答、解决和筹划。进而言之,由于上述机制本身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主义之当代意义的阐述理所当然地将由我们的实践,将通过我们当下作为民族复兴事业的实践,获得其最为切近并且也最为深入的意义。 4. 论述相对剩余价值理论并说明劳动力价值降低与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提高同时存在原因。(北师大2004研) 答:(1)相对剩余价值理论的内容 ?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用这种方法提高剥削程度,叫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条件的。生产相对剩余价值,关键是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需要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由维持劳动力再生产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构成,因而就需要提高生活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及与生活资料生产有关的生产资料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所以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的前提条件。 ?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在现实生活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首先是从个别企业开始的。个别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目的是追求超额剩余价值。超额剩余价值是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为了获取超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进行激烈的竞争,争相采用新技术。当先进的生产技术普及以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位商品的价值下降,劳动力价值随之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应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追求超额剩余价值是每个资本家改进生产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直接动机;而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是使资本家普遍获得相对剩余价值。可见,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在各个资本家追求超额剩余价值的过程中实现的。 (2)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并同时导致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提高的原因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键是在总劳动时间不变的情况下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而劳动力价值又是劳动者及其家属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因此,劳动者的生活资料价值变动就会使劳动力价值变动,从而必要劳动时间也会随之变动。在工人所需生活资料的价值中,还包含着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所费的生产资料的价值,这类生产资料的价值变动,也会影响劳动力价值和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动。由于商品的价值取决于生产商品所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又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水平相关,只要同劳动力再生产相关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劳动力价值就会降低,必要劳动时间便会相应缩短,剩余劳动时间就会相对延长,从而生产出相对剩余价值。 所以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将导致劳动力价值的降低,但是劳动力价值的降低并不意味着劳动者生活水平的下降,由于工人所需要的生活资料的价值降低,个人就能在同样的货币收入下购买到等多的生活资料,所以个人的生活水平将得到提高。 ?工资量的变动在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差别上表现最明显,名义工资是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即货币工资。实际工资是工人用货币工资能买到的生活资料和服务的数量。 因为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对技术的要求比较高,所以资本家对工人的要求也会比较高,要对工人进行培训,这种形势会促使在职工人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如果在职工人流失到其他的部门或行业,资本家就会有很大的损失,招纳新的工人要花费一定的培训费用。所以资本家一般会增加在职工人的工资。这样,个人的名义工资就会提高。 由于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伴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也即生产工人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减少,这样,个人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会减少,也就是说工人的名义工资的购买力会提高,所以工人的实际工资也提高了。 工人的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提高是从资本主义社会总体上说的,从总体上看,由于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再加上整体上的劳动者素质的提高,使得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在总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同时劳动生产率也越来越高,这就使得工人的劳动力价值降低的同时其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都得到提高。但是,这并不排 除工资本事具有的历史和道德的因素,所以尽管工资水平在总体上得到了提高,并不排除 有些国家或地区工人的工资下降的趋势。
/
本文档为【政治经济学商品与货币复习资料】,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