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

2017-12-13 31页 doc 66KB 375阅读

用户头像

is_321575

暂无简介

举报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申丹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1、故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故事指“叙事文的内容即事件与存在”,包括了具体的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对它们的安排话(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或者依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它指的是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他建议“把‘所指’或叙述内容称作故事”(《叙事话语》);更简单地说,故事即“被讲述的全部事件”。(《新叙事话语》)詹姆斯?费伦也说,故事即“叙述的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 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 申丹 第一章 故事与话语 1、故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故事指“叙事文的内容即事件与存在”,包括了具体的事件、人物、背景,以及对它们的安排话(西摩.查特曼《故事与话语》)。或者依热拉尔?热奈特的说法,“它指的是真实或虚构的、作为话语对象的接连发生的事件,以及事件之间连贯、反衬、重复等等不同的关系”,他建议“把‘所指’或叙述内容称作故事”(《叙事话语》);更简单地说,故事即“被讲述的全部事件”。(《新叙事话语》)詹姆斯?费伦也说,故事即“叙述的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都是故事的组成部分;以编年顺序排列的事件构成了从话语中抽取出来的故事”。(《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2、话语:在叙事学中,话语指叙事作品的形式规律,例如茨维坦?托多洛夫《叙事作为话语》对叙事时间、叙事体态、叙事语式的研究,热拉尔?热奈特《叙事话语》对叙事作品的时序、时长、频率、语式、语态所作的系统阐述。因此詹姆斯?费伦说,话语是“用来讲故事的一套手法,包括视觉(谁在看),声音(谁在说话),持续时间(讲述某事所需的时间),频率(惟只一次讲述还是重复讲述)和速度(一段话语涵盖多少故事时间)。在结构主义叙事学中,话语被视为叙事的方法,以区别于内容——人物、事件和背景。”(《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 话语也可指叙述者与人物语言之间的各种模式。如由叙述者承担的讲述式引语和间接引语,由人物承担的直接引语以及叙述者与人物语言融合的自由间接引语。 话语的五个方面,三个范畴:时态范畴(顺序、时距、频率);语式范畴(通过控制距离或选择视角等来调节叙事信息:距离/详略和视点);语态范畴(叙述层次和叙述类型:语态是“说话者的风格、语气和价值的综合”。《作为修辞的叙事:技巧、读者、伦理、意识形态》:“谁在说,”,意图何为,) 3、叙述行为(从叙述话语中分裂出来):热拉尔?热奈特在《叙事话语》中指出:“叙述示生产叙事文的行为以及从广义上讲这个行为发生的真实或虚构的整个情境。”在《新叙事话语》中,热奈特将叙述与故事、叙事作了简要区别:“故事(被讲述的全部事件),叙事(讲述这些事件的口头或面话语,即读者所读到的文本),叙述(产生该话语的或真或假的行为,即讲述行为)。” 就书面文本而言,没有必要区分叙述行为和叙述话语。 第三节 故事与话语是否总是可以区分, 一、从现实主义小说到后现代派小说中的故事与话语之分 1、承认故事的独立性实际上也就承认了生活经验的首要性。 1 / 21 2、“话语”在某种意义上创造了一种新的“现实”,从而模糊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3、“故事”失去独立性,话语形式则得到增强。 4、消解叙述:事后否认事实 二、不同范畴所涉及的故事与话语之分 界面模糊的情况 1、人物话语的叙述化 A:我对杨维敏说:“我爱你。” B:我表达了我对杨维敏的爱。(A中直接引语转为了间接引语) 人物的话语或想法就会被叙述者的言词所覆盖,就很可能会发生对人物看法的各种歪曲。 2、人物视角 是人物在看,还是叙述者在看, 并不矛盾,“人物视角”:“叙述者在叙述层用于展示故事世界的人物感知。” 意识流小说,人物感知既属于故事层(人物的言行,过往),又属于话语层(叙述技巧)。 3、第一人称叙述中“我”的叙述者功能与人物功能的重合 过往的追忆;眼前所见;自我辩护、自我忏悔、自我谴责、自我审视 第二章 情节结构 一、普罗普《故事形态学》:31种功能;人物角色 二、格雷马斯:行动元 1、三组对立的行动元结构:主体/客体,发送者/接受者,帮助者/敌对者。 2、任何人物都具有这三组“行动元”中的一项或几项功能。如在一篇简单的爱情故事中:他,主体和接受者,她,客体和发送者。 3、“一个行动元可以由好几个角色表现,反之,一个角色可以同时代表好几个行动元。” 4、主体对客体产生欲望,二者处于发送者和接受者构成的交流情景中,主体与客体间的欲望关系受制于帮助者和反对者的关系。 第三章 人物性质和塑造手法 第一节 “功能型”人物观 聚焦于人物行动,重视行动对故事结构的意义 第二节 “心理型”人物观 从故事内容探讨人物与事件之间的关系,并且根据人物关系对人物进行分类。 解释人物内心世界与现实社会之间的矛盾与关系。 2 / 21 1、福斯特:扁平人物/圆整人物 扁平人物:“扁平人物在17世纪叫做‘谐趣’人物,现在有时叫做类型人物,有时叫做漫画人物。就最纯粹的概念来说,他们遵循着一个单一的观念或品质而被创造出来。”“真正的扁平人物可以用一句话说清楚,例如‘我永远不会抛弃密考伯先生。’那就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密考伯太太。”(E.M.佛斯特《小说面面观》) 圆整人物:哈姆雷特 第三节 直接塑造法与间接塑造法 1、直接塑造法:通过采用直接向读者点明人物特点的形容词、抽象名词、喻词勾勒人物主要特征的叙述方法; 2、间接法:未经叙述者阐明,需要读者仔细推测的人物塑造法。(行动、语言、外貌、环境) 我们需要同时关注叙述者如何展示人物的外在言行和内心活动。 第四章 叙事交流 隐含作者、隐含读者、叙述者、受述者、不可靠叙述 第一节 叙事交流模式 第二节 隐含作者与隐含读者 第三节 叙述者与受述者 一、叙述者的人格化问 二、叙述者与故事的关系:故事内叙述者、故事外叙述者、亚故事叙述者 三、不可靠叙述 1、叙述者的“可靠性”问题涉及的是叙述者的中介作用,故事事件时叙述对象,若因为叙述者的主观性而影响了对事件的客观再现,作为中介的叙述就是不可靠的。 2、韦恩?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认为不可靠性发生在事实(事件轴)或价值(伦理轴)上。(对事实不了解;评价错误) 3、詹姆斯?费伦和玛丽?帕特里夏?玛汀拓宽了布斯的定义,认为不可靠性不仅发生在事实,事件和价值,判断轴上,而且发生在知识,感知轴上:“如果一 3 / 21 个同故事叙述者是‘不可靠的’,那么他关于事件、人、思想、事物或叙事世界里其他事情的讲述就会偏离隐含作者可能提供的讲述。(严格地说,是偏离作者的读者所推断的隐含作者可能提供的讲述,除了隐含作者知道叙述者是一个虚构物这一点;这样说也许有些绕。)”(知识,感知:叙述者未能意识到) 他们将把叙述者与读者的活动结合起来,得到六种不可靠性类型:误报、误读、误评、不充分报道、不充分读解、不充分评价。 “‘误报’(misreporting)的不可靠性至少涉及事实,事件轴。说‘至少’,是因为错误报道典型地是叙述者不知情或价值错误的结果,它往往与误读或误评同时出现”。 “误读和误评可以单独发生,也可能与其他类型的不可靠性一起出现。‘误读’(misreading)的不可靠性至少发生在知识,感知轴上”。 “‘误评’(misevaluating)的不可靠性至少涉及伦理,评价轴”。 “不充分报道、不充分读解和不充分评价至少也分别发生在事件,事实、知识,感知和伦理/评价轴上。” 第五章 叙述视角 第一节 视角研究的发展过程 1、后经典叙述学家一直十分注重探讨视角与意识形态或认知过程的关联。 第二节 叙述者与感知者 1、“视角”指涉感知角度;“叙述”指叙述声音。(两者可混合,此时用“视角与叙述”) 第三节 不同的视角模式 1、“外视角”,即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外。 “外视角”主要可细分为以下五种: (1)全知视角:作为观察者的全知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因此可视为一种外视角。这是传统上最常用的一种视角模式,该模式的特点是全知叙述者既说又看,可从任何角度来观察事件,可以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也可以偶尔借用人物的内视角或佯装旁观者。 (2)选择性全知视角:全知叙述者选择限制自己的观察范围,往往仅揭示一位主要人物的内心活动。很多英美现当代短篇小说都选用这一模式,如乔伊斯的《一个惨痛的案例》和休斯的《在路上》。 (3)戏剧式或摄像式视角: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像是剧院里的一位观众或像是一部摄像机,客观观察和记录人物的言行。海明威的《杀人者》和《白象似的山丘》属于此类。 (4)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回顾性视角:作为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者 4 / 21 从自己目前的角度来观察往事。由于现在的“我”处于往事之外,因此这也是一种外视角。 (5)第一人称叙述中见证人的旁观视角,比如舍伍德?安德森的《森林中的死亡》中的“我”,他旁观了一个农村妇女悲惨的命运。因为他只是旁观这位妇女的故事,处于这位妇女的故事之外,因此也是一种外视角。 2、内视角:观察者处于故事之内 “内视角”则主要可细分为以下四种: (6)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可简称为“固定式内视角”或“固定式内聚焦”)。在《德伯维尔家的苔丝》的那一片段中,全知叙述者采用了苔丝这一故事内人物的视角来观察。苔丝的视角和叙述者的视角的一个根本区别是:叙述者无所不知,而作为人物的苔丝则不知道从帐篷里出来的人是谁。也就是说,跟上帝般的全知叙述者不同,人物的视角会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是一种“有限”视角。《德伯维尔家的苔丝》这种全知叙述一般只是短暂借用人物视角,但不少现当代第三人称小说则是从头到尾都固定地通过一个人物(往往是主要人物)的有限视角来叙述,因此可称为“固定式人物有限视角”,詹姆斯的《专使》、《梅齐知道什么》和乔伊斯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都是典型例证。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曼曾把这种视角称为“选择性全知”。这一术语被不少叙事研究者采纳,但这种视角的本质特征与“全知”模式相违,即用故事内人物的感知取代了故事外全知叙述者的感知,读者直接通过人物的“有限”感知来观察故事世界。毋庸置疑,用“选择性全知”来界定这一模式是错误的,但“选择性全知”可用于描述上面提到的第(2)种外视角模式。 (7)变换式人物有限视角(可简称为“变换式内视角”或“变换式内聚焦”)。典型例证是吴尔夫的《到灯塔去》,这一第三人称叙述的小说一直采用人物的有限视角。然而,与詹姆斯的《专使》相对照,《到灯塔去》采用了不同的人物来聚焦,从一个人物的有限感知转换到另一人物的有限感知。值得注意的是,弗里德曼曾把这种视角界定为“多重选择性全知”。但尽管观察角度在变化,这种视角的本质特征与“全知”模式也直接相违:观察者为故事内的不同人物,而全知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这一模式的本质特点也是用人物的感知取代了全知叙述者的感知。此外,“多重”这一形容词也带来问题,因为不同人物观察的往往是不同的事件,而不是反复观察同一事件,因此“变换”这一修饰词要强于“多重”。 (8)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可简称为“多重式内视角”或“多重式内聚焦”),即采用几个不同人物的眼光来反复观察同一事件。典型的例子是布朗宁的长篇叙事诗《指环与书》(1868—69),该诗共有十二篇,随着篇章的更换,聚焦者也在不断更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叙述同一个谋杀事件。与这一作品同期面世的威尔基?柯林斯的《月亮宝石》也从不同人物的角度观察了宝石被盗的事件。就电 5 / 21 影来说,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也采用了多重式人物有限视角来叙述同一个杀死武士的案件。电影从死者武士本人(借女巫之口)、武士的妻子、强盗、樵夫的不同观察角度叙述了同一案件,给出了四个大相径庭的案情版本。 (9)第一人称叙述中的体验视角:叙述者放弃目前的观察角度,转而采用当初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来聚焦。上引《呼啸山庄》那一片段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因为当时的“我”处于故事之内,因此构成一种内视角。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视角是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的一种修辞技巧,往往只是局部采用。在《狄更斯》的《远大前程》和很多其他第一人称小说中,均可不时看到这种内视角。 第四节 不同视角的实例分析 一、分析文本 (一)第一人称体验视角 看着哈里大大咧咧地一头扎进报上的体育新闻里,我明白解脱自己的时刻已经到了。我必须说出来,我必须跟他说“再见”。他让我把果酱递给他,我机械地递了过去。他注意到了我的手在颤抖吗,他看到了我放在门厅里的箱子正在向我招手吗,我猛地把椅子往后一推,一边吃着最后一口烤面包,一边从喉头里挤出了微弱的几个字:“哈里,再见。”跌跌撞撞地奔过去,拿起我的箱子出了大门。当我开车离开围栏时,最后看了房子一眼——恰好看到突如其来的一阵风把仍开着的门猛地给关上了。 (二)选择性全知叙述 哈里很快地瞥了一眼幼兽棒球队的得分,却失望地发现这次又输了。他们已经写道:“等到明年再说。”他本来就在为麦克威一事焦虑不安,这下真是雪上加霜。他想告诉艾丽斯自己有可能失去工作,但只有气无力地说了句:“把果酱给我。”他没有注意到艾丽斯的手在颤抖,也没有听到她用微弱的声音说出的话。当门突然砰的一声关上时,他纳闷地抬起了头,不知道谁会早上七点就来串门。“嗳,那女人哪去了,”他一边问自己,一边步履沉重地走过去开门。但空虚已随风闯了进来,不知不觉地飘过了他的身旁,进到了内屋深处。 (三)摄像式外视角 一位男人和一位女人面对面地坐在一张铬黄塑料餐桌旁。桌子中间摆着一壶咖啡、一盘烤面包以及一点黄油和果酱。靠近门的地方放着一只箱子。晨报的体育新闻将男人的脸遮去了一半。女人忐忑不安地坐在那里,凝视着丈夫露出来的半张脸。他说:“把果酱递过来。”她把果酱递了过去,手在颤颤发抖。突然间,她把椅子往后一推,用几乎听不见的声音说了句:“哈里,再见。”然后快步过去拿起箱子,走了出去,把门敞在那里。一阵突如其来的风猛地把门给刮闭了,这时哈里抬起了头,脸上露出疑惑不解的神情。 (四)全知模式 6 / 21 有时候,在一个看来不起眼的时刻,我们日常生活中累积起来的各种矛盾会突然爆发。对于哈里和艾丽斯来说,那天早晨他们坐在餐桌旁喝咖啡、吃烤面包时,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形。这对夫妇看上去十分相配,但实际上,他们只是通过回避一切不愉快的事,才维持了表面上的和谐。哈里没有告诉艾丽斯他面临被解雇的危险,艾丽斯也没跟哈里说,她觉得有必要独自离开一段时间,以寻求真正的自我。当哈里瞥见报上登的幼兽棒球队的得分时,心想:“该死~连棒球也让人心里不痛快,他们又输了。我真希望能够告诉艾丽斯自己失去了麦克威合同——也许还会丢了饭碗~”然而,他仅仅说了句“把果酱递过来。”艾丽斯递果酱时,看到自己的手在颤抖。她不知哈里是否也注意到了。“不管怎样,”她心想,“跟他说再见的时候到了,该自由了。”她站起来,低声说了句:“哈里,再见。”然后过去拿起箱子,走了出去,把门敞在那里。当风把门刮闭时,两人都不知道,倘若那天早晨稍向对方敞开一点心房,他们的生活道路就会大不相同。 2、分析 第一人称体验式 第一片段属于第一人称主人公叙述中的体验视角,这种视角将读者直接引入“我”正在经历事件时的内心世界。它具有直接生动、主观片面、较易激发同情心和造成悬念等特点。这种模式一般能让读者直接接触人物的想法。“我必须说出来,我必须跟他说‘再见’。„„他注意到了我的手在颤抖吗,„„”这里采用的“自由间接引语”是这种视角中一种表达人物内心想法的典型方式。由于没有“我当时心想”这一类引导句,叙述语与人物想法之间不存在任何过渡,因此读者可直接进入人物的内心。人物想法中体现情感因素的各种主观性成分(如重复、疑问句式等)均能在自由间接引语中得到保留(在间接引语中则不然)。如果我们将第一与第四片段中艾丽斯的想法作一比较,不难发现第一段中的想法更好地反映了艾丽斯充满矛盾的内心活动。她一方面密切关注丈夫的一举一动,希望他能注意自己(也许潜意识中还希望他能阻止自己),另一方面又觉得整好的行李正在向自己“招手”,发出奔向自由的呼唤。诚然,全知叙述也能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在第一人称体验视角叙述中,由于我们通过人物正在经历事件时的眼光来观察体验,因此可以更自然地直接接触人物细致、复杂的内心活动。 如果我们以旁观者的眼光来冷静地审视这一片段,不难发现艾丽斯的看法不乏主观偏见。在一些西方国家的早餐桌旁,丈夫看报的情景屡见不鲜,妻子一般习以为常。然而在艾丽斯眼里,哈里是“大大咧咧地一头扎进”新闻里,简直令人难以忍受。与之相对照,在另外三种视角模式中,由故事外的叙述者观察到的哈里看报一事显得平常自然,没有令人厌恶之感。在第一片段中,由于读者通过艾丽斯的眼光来观察一切,直接深切地感受到她内心的痛苦,因此容易对她产生同情,倾向于站在她的立场上去观察她丈夫。已婚的女性读者,若丈夫自我中心, 7 / 21 对自己漠不关心,更是容易对哈里感到不满。然而,已婚的男性读者。若妻子敏感自私,总是要求关注和照顾,则有可能对艾丽斯的视角持审视和批评的态度。即便抛开这些个人因素,有的读者也可能会敏锐地觉察到艾丽斯视角中的主观性,意识到她不仅是受害者,而且也可能对这场婚姻危机负有责任。通过艾丽斯的主观视角,我们能窥见这一人物敏感、柔弱而又坚强的性格。事实上,人物视角与其说是观察他人的手段,不如说是揭示聚焦人物自己性格的窗口。读者在阐释这种带有一定偏见的视角时,需要积极投入阐释过程,做出自己的判断。 第一人称体验视角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其局限性,读者仅能看到聚焦人物视野之内的事物,这样就容易产生悬念。读者只能随着艾丽斯来观察哈里的外在言行,对他的内心想法和情感仅能进行种种猜测。这也要求读者积极投入阐释过程,尽量做出较为合理的推断。 在第三人称有限视角叙述中,人物的感知替代了叙述者的感知,因此仅有一种视角,即人物的体验视角,而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无论“我”是主人公还是旁观者),通常有两种视角在交替作用:一为叙述者“我”追忆往事的眼光,另一为被追忆的“我”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我们在前面比较的《呼啸山庄》的那段原文和改写版就分别展现出“我”的体验眼光和回顾眼光。从中不难看出,“我”回顾往事的视角为常规视角,体验视角则构成一种修辞手段,用于短暂隐瞒特定信息,以制造悬念,加强戏剧性。 第六章 叙事时间 第二节 时序 倒叙;预叙;插叙 第三节 时距 概述;场景;省略;停顿 第四节 频率 单一叙述;重复叙述;概括叙述 第七章 叙事空间 第一节 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 1、查特曼《故事与话语》 故事空间:事件发生的场所或地点; 话语空间:叙述行为发生的场所或环境。 2、话语空间与作品主题之间可能存在某些寓意关系:隐喻、象征 第二节 故事空间与视角 1、“故事空间”是展示人物心理活动、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作品题旨的重要方式。 8 / 21 2、人物视角显现的故事空间既可以是故事中真实的空间,也可以是与人物心理活动、价值取向密切相关的想象空间。 3、思维风格:代表个人思想和价值体系的言语使用特征。思维风格源于叙述者通过语言方式,以某种隐含的方法模仿人物在思维方式上表现的我。(叙述者通过限定观察角度、模仿观察者思维的方式,并采用相应的语言来展现人物眼中的具体环境。如运用人物眼光对故事空间进行描述。) 第三节 故事空间与情节 1、依照人物行动和事件时序展现的故事空间常常作为情节发展的一个个必然环节逐一展现在读者眼前。 2、虚构世界中的地理空间并非“无生命的一个容器”,而是一种“富有能动作用的力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并且塑造着作品的形态。”这里的“形态”主要指情节结构。(140) 第四节 故事空间的阐释 空间隐喻:呼啸山庄;画眉山庄 第八章 人物话语的不同表达形式及其功能 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注意人物主体意识与叙述主体意识之间的关系。比如,注意叙述者在何种程度上总结了人物的话语;叙述者是否用自己的视角取代了人物的视角,是否用自己冷静客观的言辞替代了具有人物个性特征或情感特征的语言成分;注意叙述者是否在转述人物话语的同时流露了自己的态度。 (2)注意叙述语境对人物话语的客观压力(人物话语是出现在主句中还是出现在从句中,有无引导句,其位置如何,引导词为何种性质等)。 (3)注意叙述语流是否连贯、顺畅、简洁、紧凑。 (4)注意人物话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第一人称和现在时具有直接性、即时性,而且第一人称代词“我”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第三人称和过去时则容易产生一种疏远的效果)。 (5)注意人物话语之间的明暗度及不同的音响效果等。 第二节 不同形式的不同审美功能 一、自由直接引语的直接性、生动性与可混合性 这是叙述干预最轻、叙述距离最近的一种形式。由于没有叙述语境的压力,作者能完全保留人物话语的内涵、风格和语气。当然直接引语也有同样的优势,但自由直接引语使读者能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直接接触人物的“原话”。如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中的一段:(1)在门前的台阶上,他掏了掏裤子 9 / 21 的后袋找碰簧锁的钥匙。(2)没在里面。在我脱下来的那条裤子里。必须拿到它。我有钱。嘎吱作响的衣柜。打搅她也不管用。上次她满带睡意地翻了个身。(3)他悄无声响地将身后门厅的门拉上了„„ 这部小说里多次出现了像第(2)小段这样不带引导句也不带引号的人物(内在)话语。与直接引语相比,这一形式使人物的话语能更自然巧妙地与叙述话语(1)与(3)小段交织在一起,使叙述流能更顺畅地向前发展。此外,与直接引语相比,它的自我意识感减弱了,更适于表达潜意识的心理活动。以乔伊斯为首的一些现代派作家常采用自由直接引语来表达意识流。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康拉德《黑暗的心》第一章中的一段: 船行驶时,看着岸边的景物悄然闪过,就像在解一个谜。眼前的海岸在微笑,皱着眉头,令人神往,尊贵威严,枯燥无奇或荒凉崎岖,在一如既往的缄默中又带有某种低语的神态,来这里探求吧(Come and find out)。这片海岸几乎没有什么特征„„(黑体为引者所加) 这是第一人称叙述者马洛对自己驶向非洲腹地的航程的一段描写。在马洛的叙述语流中,出现了一句生动的自由直接引语“来这里探求吧”。这是海岸发出的呼唤,但海岸却是“一如既往的缄默”(always mute)。倘若这里采用带引号的直接引语,引号带来的音响效果和言语意识会跟“缄默”一词产生明显的冲突。而采用不带引号的自由直接引语,则能较好地体现出这仅仅是沉寂的海岸的一种“低语的神态”,同时也使叙述语与海岸发出的信息之间的转换显得较为自然。二、直接引语的音响效果 在传统小说中,直接引语是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它具有直接性与生动性,对通过人物的特定话语塑造人物性格起很重要的作用。由于它带有引号和引导句,故不能像自由直接引语那样自然地与叙述语相衔接,但它的引号所产生的音响效果有时却不可或缺。在约翰?福尔斯的《收藏家》中,身为普通职员的第一人称叙述者绑架了他崇拜得五体投地的漂亮姑娘——一位出身高贵的艺术专业的学生。他在姑娘面前十分自卑、理亏。姑娘向他发出一连串咄咄逼人的问题,而他的回答却“听起来软弱无力”。在对话中,作者给两人配备的都是直接式,但第一人称叙述者的话语没有引号,而被绑架的姑娘的话语则都有引号。这是第一章中的一段对话: 我说,我希望你睡了个好觉。 “这是什么地方,你是谁,为什么把我弄到这里来,”„„ 我不能告诉你。 她说,“我要求马上放了我。简直是岂有此理。” 这里,有引号与无引号的对比,对于表现绑架者的自卑与被绑架者的居高临下、理直气壮起了很微妙的作用。 10 / 21 小说家常常利用直接式和间接式的对比来控制对话中的“明暗度”。在狄更斯《双城记》的“失望”一章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这种对比。此章开始几页,说话的均为反面人物和反面证人,所采用的均为间接引语。当正面证人出场说话时,作者则完全采用直接引语。间接引语的第三人称加上过去时产生了一种疏远的效果,扩大了反面人物与读者的距离。而基本无中介、生动有力的直接引语则使读者更为同情与支持正面证人。 一般来说,直接引语的音响效果需要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体现出来。如果文本中的人物话语基本都以直接引语的形式出现,则没什么音响效果可言。在詹姆斯?乔伊斯的短篇小说《一个惨痛的案例》中,在第一叙述层上通篇仅出现了下面这一例直接引语: 一个黄昏,他坐在萝堂达剧院里,旁边有两位女士。剧场里观众零零落落、十分冷清,痛苦地预示着演出的失败。紧挨着他的那位女士环顾了剧场一、两次之后,说: “今晚人这么少真令人遗憾~不得不对着空椅子演唱太叫入难受了。” 他觉得这是邀他谈话。她跟他说话时十分自然,令他感到惊讶。他们交谈时,他努力把她的样子牢牢地刻印在脑海里„„ 这段文字中出现的直接引语看起来十分平常,但在其特定的上下文中,却具有非同凡响的效果。乔伊斯的这一作品叙述的是都柏林的一个银行职员达非先生的故事。他过着封闭孤独、机械沉闷的独身生活,除了圣诞节访亲和参加亲戚的葬礼之外,不与任何人交往。然而,剧场里坐在他身旁的辛尼科太太的这句评论,打破了他完全封闭的世界,他们开始发展一种亲密无间的友谊。可是,当这位已婚女士爱上他之后,他却墨守成规,中断了与她的交往,这不仅使他自己回到了孤独苦闷的精神瘫痪之中,而且葬送了她的生命。该作品中,除了上面引的这一例直接引语之外,第一叙述层的人物言辞均以“言语行为的叙述体”、“间接引语”以及“自由直接的形式出现。也就是说,这是第一叙述层唯一出现引号的地方。该作品的第二叙述层由晚报对辛尼科太太死于非命的一篇报导构成。这篇报导也一反常规,基本上完全采用间接引语。在这一语境中,上引的那一例直接引语的音响效果显得十分突出。此外,因为它单独占据了一个段落,所以看起来格外引人注目。辛尼科太太的这句评论,就像一记响鼓,震撼了达非先生的心灵,把他从精神瘫痪的状态中唤醒。为了更好地理解乔伊斯突出这句话的音响效果的用意,我们不妨看看这篇作品的结尾几句话: 他在黑暗中感受不到她在身旁,也听不到她的声音。他等了好几分钟,静静地听着,却什么也听不到:这是个十分沉寂的夜晚。他又听了一听:万籁俱寂。他感到自己很孤单。 作品的结尾强调达非先生努力捕捉辛尼科太太的声音,因捕捉不到而陷入孤 11 / 21 单的绝望之中,从而反衬出了辛尼科太太那句“振聋发聩”的评论的作用。正是这句貌似平常的评论,当初使达非先生从精神麻痹、完全封闭的状态中走了出来。不难看出,在第一叙述层上,乔伊斯单在这一处采用直接引语是独具匠心的巧妙选择。 三、间接引语的优势 间接引语是小说特有的表达方式。但在中国古典小说中,间接引语极为少见,这是因为当时没有标点符号,为了把人物话语与叙述语分开,需要频繁使用“某某道”,还需尽量使用直接式,以便使两者能在人称和语气上有所不同。此外,中国古典小说由话本发展而来,说书人一般喜好摹仿人物原话,这对古典小说的叙述特征颇有影响。在《红楼梦》中,曹雪芹采用的就几乎全是直接引语。杨宪益、戴乃迭以及戴维?霍克斯在翻译《红楼梦》时,将原文中的一些直接引语改成了间接引语。通过这些变动我们或许能更好地看到间接引语的一些优势,请看下例: 黛玉便忖度着:“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便答道:“我没有玉。你那玉件也是件稀罕物儿,岂能人人皆有,”(第三章) (A)Imagining that he had his own jade in mind,she answered,“No。I haven’t(I suppose it’s too rare for everybody to have one”((Yang and Yang译) (B)Dai-yu at once divined that he was asking her if she too had a jade like the one he was born with(“No,”said Dai-yu(“That jade of yours„(”(Hawkes译) 原文中,黛玉的想法和言语均用直接引语表达,故显得同样响亮和突出。而在译文中,通过用间接引语来表达黛玉的想法,形成了一种对比:本为暗自忖度的想法显得平暗,衬托出直接讲出的话语。这一“亮暗”分明的层次是较为理想的。此外,与直接引语相比,间接引语为叙述者提供了总结人物话语的机会,故具有一定的节俭性,可加快叙述速度(上引Yang and Yang译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一特点)。再次,与直接引语相比,人称、时态跟叙述语完全一致的间接引语能使叙述流更为顺畅地向前发展。这也是《红楼梦》的译者有时改用间接式的原因之一。翻译与塑造人物性格有关的重要话语时,他们一般保留直接式。而翻译主要人物的某些日常套话、次要人物无关紧要的回话时,则经常改用间接引语,以便使叙述更轻快地向前发展。 四、“言语行为的叙述体”的高度节俭和掩盖作用 叙述者可以在间接引语的基础上再向前走一步,行使更大的干预权,把人物话语作为言语行为来叙述。叙述者可以概略地报导人物之间的对话: 贝内特太太在五个女儿的协助下,一个劲地追问丈夫有关宾格利先生的情况,然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她们采用各种方式围攻他,包括直截了当的提问、巧妙的推测、不着边际的瞎猜,但他却机智地回避了她们的所有伎俩。最后, 12 / 21 她们不得不转而接受了邻居卢卡斯爵士夫人的第二手信息„„(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第一卷第三章) 若将贝内特太太和她的五个女儿的一连串问话都一一细细道来,不仅会显得哕唆繁琐,而且会显得杂乱无章。由叙述者提纲挈领地进行总结性概述,则既简略经济,又让读者一目了然。这样的节俭在电影和戏剧中均难以达到,它体现了小说这一叙事体裁的优势。此外,叙述者还可以借助 第九章 修辞性叙事学 第一节 布思的小说修辞学 1、布思感兴趣的是作者(通过叙述者、人物)与读者交流的种种技巧,影响控制读者的种种手段。修辞方法聚焦于作者如何通过文本作用于读者,因此不仅旨在阐明文本的结构和形式,而且旨在阐明阅读经验。(隐含作者/人物/读者,或隐含作者与读者/人物等之间在价值、理智、伦理、情感等方面的距离。) 第二节 查特曼的叙事修辞学 1、查特曼区分了出于美学目的的修辞和出于意识形态的修辞。 第三节 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 1、“三维度”人物观 “模仿性”(人物像真人);“主题性”(人物为表达主题服务);“虚构性”(人物是人工建构物) 2、“四维度”读者观 有血有肉的读者;作者的读者;叙述读者;理想的叙述读者(完全相信叙述者的读者) 第十章 女性主义叙事学 第四节 “话语”研究模式 一、叙述声音 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的主体部分集中对三种叙述声音展开了探讨:作者型叙述声音(传统全知叙述)、个人型叙述声音(故事主人公的第一人称叙述)和集体型叙述声音(如叙述者为“我们”)。这三种叙述模式都可依据受述者的结构位置分为“公开的”和“私下的”。所谓“公开的”,指的是叙述者对处于故事之外的叙述对象(即广大读者)讲故事。《红楼梦》中叙述者对“看官”的叙述属于此类;叙述者对未言明的故事外听众的叙述也属于此类。“私下的”叙述指的则是对故事内的某个人物进行叙述。倘若《红楼梦》的第三人称叙述者直接对贾宝玉说话,就构成一种“私下型”叙述;第一人称叙述者对故事中某个人物的叙述也属于此类。兰瑟以这种模式区分为基础,对18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英、 13 / 21 美、法等国一些女作家作品中的叙述声音进行了很有深度和富有新意的探讨。与经典叙事学批评相比,兰瑟的后经典叙事学批评有以下几个相互关联的主要特点: 1、是性别权威而不是结构权威 兰瑟的探讨紧紧围绕叙述权威展开。经典叙事学也关注不同叙述模式的不同权威性,譬如居于故事世界之上的全知叙述者要比处于故事之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更有权威性,这种结构上的权威性实际上构成兰瑟所探讨的意识形态权威性的一种基础。结构主义学者在探讨叙述权威时,一般仅关注模式本身的结构特点和美学效果。与此相对照,兰瑟将叙述模式与社会身份相结合,关注性别化的作者权威,着力探讨女作家如何套用、批判、抵制、颠覆男性权威,如何建构自我权威。兰瑟认为女作家采用的“公开的作者型叙述”(全知叙述)可以建构并公开表述女性主体性和重新定义女子气质,而女作家采用的“个人型叙述”(第一人称叙述)则可以建构某种以女性身体为形式的女性主体的权威。至于兰瑟所关注的女性的“集体型叙述”(女性叙述者为“我们”),则是以女性社群或社区的存在为前提的(如《克兰福德镇》)。女性可以用集体型叙述制定出她们能借以活跃在这种生活空间里的“定率”的权威。兰瑟指出,每一种权威叙述形式都编制出自己的权威虚构话语,明确表达出某些意义而让其他意义保持沉默。 值得注意的是,兰瑟的探讨也有别于女性主义批评。后者质疑父权社会中产生权威的机制,强调女作家如何逃避和抵制权威。兰瑟则敏锐地看到女作家“也不得不采用正统的叙述声音规约,以便对权威进行具有权威性的批判,结果她们的文本使权威得以续存”。 2、是政治工具而不是形式技巧 兰瑟不是像结构主义学者那样,将叙述模式视为形式技巧,而是将其视为政治斗争的场所或政治斗争的工具。结构主义批评将叙述者、受述者和所述对象之间的关系仅仅视为结构形式关系,兰瑟却将之视为权力斗争关系。这在第二章对玛丽埃-让?里柯博尼的《朱丽埃特?盖兹比》(简称)的分析中得到突出体现。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谁是叙述者,谁是受述者,谁是叙述对象成为一种权力之争,这种人物之间的叙述权之争又是男女社会斗争的体现。兰瑟指出,“叙述声音成了朱丽埃特为了免遭‘送上[奥塞雷]门的女人’的厄运而必须争夺的阵地,叙述权威成了女性不愿沦为无个性身份的性工具而抵御男性欲望的保护屏障”。由于故事情节也是体现性别政治的重要层面,因此兰瑟十分关注叙述与情节之间的相互作用。她指出在有的小说中,以男权胜利为既定结局的婚姻情节限制了女性叙述声音的作用,而叙述声音又为情节造成开放自由的假象。 3、是语境制约的文本而不是独立自足的文本 形式主义批评将文学文本视为独立自足的艺术品,割断了文本与社会历史语 14 / 21 境的关联,只看叙述模式在文本中的结构特点和美学作用。诚然,结构主义也关注“互文性”,但这种关注仅限于文本之间的结构联系和文学规约的作用。相比之下,女性主义叙事学批评关注的是历史语境中的文本。兰瑟在《虚构的权威》一书的绪论中说:“我的友人,生物化学家艾伦?亨德森曾告诉我说,‘怎样,’(How,)提出的问题是科学问题,而‘为什么,’(Why,)提出的问题就不是科学问题。受此启发,我在本书自始至终都努力论述这样一个问题:具体的作家和文本是怎样采用具体的叙事策略的。”事实上,兰瑟这本书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较好地回答了处于社会历史语境中的女作家“为什么”选择特定的叙述模式。形式主义批评家一般不探讨“为什么,”,因为他们对追寻作者意图持怀疑态度,对历史语境漠不关心;他们仅仅关注叙述模式在文本中是“怎样”运作的,这与他们对科学性的追求密切相关。但兰瑟追求的并非科学性,而是结构技巧的社会意识形态意义,这势必涉及“为什么,”的问题。这一“为什么,”牵涉面很广,包括真实作者的个人经历和家庭背景(阶级、种族)。可以说,兰瑟最为关注的是包括文学传统在内的社会历史文化语境对作者选择的制约。兰瑟以开阔的视野和广博的学识对方方面面的语境制约因素进行了富有洞见的深入探讨。正如兰瑟在书中所揭示的,社会历史文化环境不仅制约女作家对叙述模式的选择,而且也影响女作家在作品中对叙述模式的运用。其实,兰瑟之研究的一大长处就在于将对“为什么,”和“怎样,”的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既探讨作者为何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选择特定的叙述模式,又探讨作者在文中怎样运用选定的模式来达到特定的意识形态目的。 就这三种特点而言,后两种较有代表性: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均将话语结构视为政治斗争的场所,也往往关注作者和文本所处的历史环境。第一种特点也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并非所有女性主义叙事学家都关注叙述的权威性。比如沃霍尔在《性别化的介入》一书中对“吸引型叙述”和“疏远型叙述”的对比着眼于作者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揭示的是19世纪中期的现实主义女作家如何利用特定的叙述模式来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以图藉此影响社会,改造现实。霍曼斯在《女性主义小说与女性主义叙事理论》一文中对叙述的探讨则聚焦于叙述是否能较好地表达女性经验。深受兰瑟影响的谢拉德在探讨叙述模式与性别政治之关联时,也更更为关注叙述者的不可靠性。值得一提的是,“权威”一词在不同的批评语境中有不同的重点或不同的含义。在《“捕捉潜流”:小说中的权威、社会性别与叙述策略》一书中,特蕾西也探讨了叙述模式的权威性问题,但由于她同时从精神分析学和女性主义的角度切入,因此比兰瑟更为关注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近年来,审美兴趣在西方有所回归,“叙述权威”的结构性研究也有所抬头,即便在涉及女作家的作品时也是如此。比如,美国《叙事》杂志2004年第一期登载了一篇题为《<爱玛>中的自由间接引语与叙述权威》的文章,该文涉及的叙述权 15 / 21 威是结构与审美性质的,与性别政治无关。 兰瑟的研究也体现出女性主义叙事学的某些局限性。兰瑟集中关注性别政治,聚焦于男女之间的权威之争,主体性之争,这难免以偏概全。文学作品毕竟不是政治、社会文献,作者对叙述模式的选择和应用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既有意识形态方面的考虑,也有美学效果方面的考虑,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形式主义批评仅仅关注美学原则和美学效果,女性主义叙事学则倾向于一味关注性别政治,两者都有其片面性。要对文本做出较为全面的阐释,必须综合考察各方面的因素,关注这些因素之问的相互制约和交互作用。 二、“反常的”省略 美国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凯斯采用了费伦提出的“反常的”省叙这一概念来阐释狄更斯《荒凉山庄》中埃丝特•萨默森的第一人称叙述。 “省叙”是热奈特在《叙述话语》中提出的经典叙事学概念,指的是叙述者(对相关事件)所讲的比自己所知的要少。所谓“反常的”省叙就是第一人称叙述者进行回顾性叙述时,略去或歪曲某些信息,这看上去与叙述者目前的判断不相吻合。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中,有两种不同的“我”的眼光,一是作为叙述者的“我”目前的眼光,另一是作为人物的“我”当年正在体验事件时的眼光,前者往往较为成熟,具有较强的判断力,而后者往往较为天真,缺乏判断力。在反常的省叙中,这一差距被遮蔽,其结果,作为叙述者的“我”的感知和判断看上去与当年作为人物的“我”的并无二致,比如,在回顾性叙述的前面阶段,叙述者将曾经接触过的一个人物描述为令人钦佩或值得信赖,尽管叙述者后来已经发现这个人物不可信赖、卑鄙无耻。也就是说,在反常的省叙中,叙述者自己似乎认可他或她明知有误的判断。叙事学家之所以认为这种叙述现象“反常”,是因为叙述声音看上去违背了模仿逻辑。叙事学家往往从艺术效果的角度来看这种技巧:通过让叙述声音显得像早先的“我”那样天真无知,“反常的省叙”能让读者更为充分地体验后面的揭示或醒悟带来的震惊,从而增强作品的情感力量。但凯斯则旨在《荒凉山庄》中这一技巧的使用有一个不同的目的,即通过那一时期的性别化的文学代码,来加强埃丝特叙述声音中的女性气质。 凯斯通过比较《荒凉山庄》和《大卫?科波菲尔》这两部小说,较好地说明了采用截然不同的方法来再现先前幼稚的意识这一问题与性别问题密切相关。对狄更斯而言,有两件事同样重要:一是表明尽管埃丝特占据了回顾性的叙述位置,但依然缺乏掌控叙事的能力,二是表明大卫则具有这种能力。凯斯指出,倘若脱离历史语境,仅仅将“反常的省叙”视为有效的修辞手段,那就难以充分解释狄更斯在《荒凉山庄》中对这一技巧的应用,也难以说明他在《大卫?科波菲尔》中对这一技巧的回避,因为这种理解忽略了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文学规约,这 16 / 21 些规约不仅建构了小说的模仿权威,而且也使之性别化。 三、叙述视角 与性别政治的关联也是女性主义叙事学涉足较多的一个范畴。男作家与女作家为何在某一历史时期选择特定的视角模式构成一个关注焦点。叙述视角(聚焦者)与观察对象(聚焦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往往被视为一种意识形态关系。若聚焦者为男性,批评家一般会关注其眼光如何遮掩了性别政治,如何将女性客体化或加以扭曲。若聚焦者为女性,批评家则通常着眼于其观察过程如何体现女性经验和重申女性主体意识,或如何体现出父权制社会的影响。这种女性主义叙事学批评既有别于经典叙事学批评,又有别于女性主义批评。经典叙事学批评注重不同叙述视角的结构特点和美学效果,比如从一个特定的视角观察故事是否产生了悬念、逼真性和戏剧性。女性主义批评则往往聚焦于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女性人物如何成为周围男性的观察客体,对于叙述视角这一“话语”技巧关注不多。女性主义叙事学关注叙述视角所体现的性别政治,同时注意考察聚焦者的眼光与故事中人物的眼光之间互为加强或互为对照的关系。就这方面的研究而言,作为女性主义叙事学领军人物之一的沃霍尔的一篇论文较有代表性。该文题为《眼光、身体与<劝导>中的女主人公》。简?奥斯丁的《劝导》是以一位女性为主要人物的所谓“女主人公”文本。女性主义批评家认为这一时期的“女主人公”文本总是以女主人公的婚姻或死亡作为结局,落入了父权社会文学成规的圈套,《劝导》也不例外。沃霍尔对这一看法提出了挑战。她认为若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立场出发,不是将人物视为真人,而是视为“文本功能”,着重探讨作为叙述策略或叙述技巧的聚焦人物的意识形态作用,就可以将《劝导》读作一部女性主义的小说。沃霍尔首先区分了《劝导》中“故事”与“话语”这两个层次,指出尽管在“故事”层次,女主人公只是最终成为一个男人的妻子,但“话语”层次则具有颠覆传统权力关系的作用。奥斯丁在《劝导》中选择了女主人公安妮作为小说的“聚焦人物”,叙述者和读者都通过安妮这一“视角”来观察故事世界。沃霍尔对安妮“视角”的作用进行了详细深入的分析。作为叙事的“中心意识”,安妮的眼光对于叙事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安妮所处的社会阶层,各种礼仪规矩对语言表达形成了种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视觉观察和对他人眼光的阐释“成为安妮的另一种语言,一种不用文字的交流手段”。 沃霍尔指出,由于观察是一种身体器官的行为,因此对安妮观察的表述不断将注意力吸引到安妮的身体上来。安妮的身体不仅是观察工具,而且是其他人物的观察对象,尤其是男性人物的观察客体。文本逐渐展示了安妮观察的能量:作为其他人物的观察者和其他眼光的过滤器,安妮具有穿透力的眼光洞察出外在表象的内在含义,体现出在公共领域中对知识的占有和控制。同时,文本也展示了 17 / 21 安妮对自己的身体及其私下意义越来越多的欣赏。这样一来,文本解构了以下三种父权制的双重对立:外在表象与内在价值,看与被看,公共现实与私下现实。 沃霍尔仔细考察了作为“话语”技巧的安妮的“视角”与小说中其他人物眼光之间的区别,指出在《劝导》中,只有安妮这样的女性人物能够通过对身体外表的观察来阐释内在意义,解读男性人物的动机、反应和欲望。女性眼光构成一种恰当而有效的交流手段。与此相对照,男性人物或仅看外表(并将观察对象客体化)或对其他人物的身体视而不见。沃霍尔指出,作为叙述“视角”,安妮的眼光与故事外读者的凝视(gaze)往往合而为一。读者也通过安妮的眼光来观察故事,这是对英国18世纪感伤小说男权叙事传统的一种颠覆。沃霍尔还探讨了《劝导》中视觉权力的阶级性——安妮这一阶层的人对于下层阶级的人“视而不见”,不加区分,尽管后者可以“仰视”前者。这从一个侧面体现出女性主义叙事学对阶级、种族等相关问题的关注。近来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批评尤为关注人物不同身份、不同意识形态问题的交互作用。此外,通过揭示在《劝导》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主体性的人物也是身体成为叙事凝视对象的人物,沃霍尔的探讨挑战了女性主义批评的一个基本论点:成为凝视对象是受压迫的标志。的确,在很多文本中,作为凝视对象的女性人物受到压迫和客体化,但正如沃霍尔的探讨所揭示的,文本中的其他因素,尤其是叙述话语的作用,可能会改变凝视对象的权力位置。 总而言之,沃霍尔通过将注意力从女性主义批评集中关注的“故事”层转向叙事学批评较为关注的“话语”层,同时通过将注意力从经典叙事学关注的美学效果转向女性主义关注的性别政治,较好地揭示了《劝导》中的话语结构如何颠覆了故事层面的权利关系。 四、自由间接引语 “自由间接引语”是19世纪以来西方小说中十分重要的引语形式,也是近几十年西方叙事学界和文体学界的一大热门话题。我们在第八章中,已经详细介绍了这种引语形式的语言特征和表达优势。在女性主义叙事学兴起之前,批评家聚焦于这种表达方式的美学效果,但女性主义叙事学家则转而关注其意识形态意义。在《谁在这里说话,<爱玛>、<霍华德别业>和<黛洛维夫人>中的自由间接话语、社会性别与权威》一文中,凯西?梅齐认为在她所探讨的小说里,“自由间接引语”构成作者、叙述者和聚焦人物以及固定和变动的性别角色之间文本斗争的场所。梅齐所探讨的三部小说均属于兰瑟区分的第三人称“作者型”叙述,叙述者处于故事之外。梅齐十分关注叙述权威,但她对这一问题的探讨与兰瑟的探讨相去甚远。兰瑟关注的是女作家如何在挑战男性权威的同时建构女性的自我权威,而梅齐关注的则仅仅是对叙述权威的削弱和抵制。也就是说,梅齐将(传统)叙述权威仅仅视为父权制社会压迫妇女的手段,没有将之视为女作家在建构 18 / 21 自我权威时可加以利用的工具。从这一角度出发,梅齐聚焦于女性人物与叙述者的“文本斗争”。无论叙述者是男是女,这一斗争均被视为女性人物与(显性或隐性)男性权威之间的斗争。梅齐将简?奥斯丁笔下的爱玛与福楼拜笔下的爱玛相提并论:两位女主人公都敢于说出“她者”的声音,挑战叙述者的权威。这样的人物既可能在叙述者的控制下变得沉默,也可能通过“自由间接引语”继续作为颠覆性“她者”的声音而存在。 此外,与兰瑟的研究相对照,梅齐十分关注作者的自然性别与第三人称叙述者体现出来的社会性别之间的区分。处于故事外的第三人称叙述者往往无自然性别之分,其性别立场只能根据话语特征来加以建构。《爱玛》的作者简?奥斯丁为女性,但其第三人称叙述者在梅齐和霍夫等学者的眼里,则在男性和女性这两种社会性别之间摇摆不定。《霍华德别业》出自福斯特这位身为同性恋者的男作家之手,但其叙述者往往体现出异性恋中的男性立场。《黛洛维夫人》出自吴尔夫这位女作家之手,梅齐认为其叙述者的社会性别比《爱玛》中的更不确定,更为复杂。这位叙述者有时“披上男性话语的外衣,只是为了随后将其剥去,换上女性话语的外衣”。那么,同为女性主义叙事学家,梅齐和兰瑟为何会在这一方面出现差别呢?这很可能与她们对叙述权威的不同看法密切相关。与第一人称叙述者相比,第三人称叙述者在结构位置和结构功能上都与作者较为接近,但若仔细考察第三人称叙述者的意识形态立场,则有可能从一个特定角度发现其有别于作者之处。梅齐将叙述权威视为父权制权威的一种体现,因此十分注重考察女作家笔下的叙述者如何在叙述话语中体现出男权立场,或同性恋作者笔下的叙述者如何体现出异性恋中的男权立场。相比之下,兰瑟十分关注女作家对女性权威的建构,这一建构需要通过叙述者来进行。因此在考察女作家笔下的第三人称叙述者时,兰瑟聚焦于其在结构和功能上与作者的近似,将其视为作者的代言人。这里有以下五点值得注意:(1)即便属于同一学派,不同的研究目的也可以影响对某些话语结构的基本看法。(2)结构和功能上的相似不等于意识形态立场上的相似。(3)随着叙事的进程,同一文本中的同一叙述者可能会在社会性别立场上不断发生转换。(4)尽管结构主义叙事学注意区分作者、隐含作者和叙述者,但没有关注叙述者社会性别立场的变化。(5)不管作者的自然性别是什么,叙述者的社会性别立场是否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作者自己的社会性别立场, 正如第八章所介绍的,与“间接引语”相比,“自由间接引语”可以保留体现人物主体意识的语言成分,使人物享有更多的自主权。在梅齐看来,这一同时展示人物和叙述者声音的模式打破了叙述者“控制”人物话语的“等级制”。她认为“自由间接引语”构成以下双方争夺控制权的场所:叙述者和寻求独立的人物,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白人和黑人的声音),异性恋和同性恋,男人和女人,以及口头话语(方言)和正式写作。在奥斯丁的《爱玛》里,叙述者开始时居高 19 / 21 临下地对女主人公进行了不乏反讽意味的评论,但文中后来不断出现的自由间接引语较好地保留了爱玛的主体意识。梅齐认为这削弱了代表父权制的叙述控制,增强了女主人公的力量。但我们认为,梅齐有时走得太远。她写道:“奥斯丁显然鼓励爱玛抵制叙述者的话语和权威。”然而,爱玛与其叙述者属于两个不同的层次,爱玛处于故事世界之中,而叙述者则在故事之外的话语层面上运作,超出了爱玛的感知范畴。当然,梅齐的文字也有可能是一种隐喻,意在表达奥斯丁赋予了爱玛与叙述者相左的想法,当叙述者用自由间接引语来表达这些想法时,也就构成了对自己权威的一种挑战。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1)叙述者可以选择用任何引语方式来表达人物话语,采用自由间接引语是叙述者自己的选择。(2)即便我们从更高的层次观察,将叙述者和爱玛都视为奥斯丁的创造物,也应该看到叙述者的态度对自由间接引语的影响。自由间接引语是叙述者之声和人物之声的双声语。当叙述者与人物的态度相左时,叙述者的声音往往体现出对人物的反讽,也就是说,自由间接引语成了叙述者对人物话语进行戏仿的场所。这种戏仿往往增强叙述者的权威,削弱人物的权威。在《爱玛》中,不断用自由间接引语来表达爱玛的话语确实起到了增强其权威的作用,但这与爱玛的立场跟叙述者的立场越来越接近不无关联。 在《霍华德别业》这样的作品中,叙述者具有男性的社会性别,梅齐关心的问题是:叙述者“是否发出权威性或讽刺性的话语,从而使女性聚焦人物沦为男性叙述凝视的客体,这些女性聚焦人物是否有可能摆脱叙述控制,成为真正的说话主体,获得自主性,”梅齐剖析了文中的自由间接引语和叙述视角体现出来的性别斗争关系,并对作者的态度进行了推断。福斯特一方面采用马格雷特的眼光进行叙述聚焦,间接地表达了对这位“新女性”的同情,另一方面又通过叙述者的责备之声,用“社会上”的眼光来看这位女主人公。这种矛盾立场很可能体现的是作为同性恋者的福斯特对于社会性别角色的不确定态度。至于吴尔夫这位女作家,梅齐认为其主要叙述策略是通过采用多位聚焦者和自由间接引语来解构主体的中心和父权制的单声。 正如我们在前面所提到的,与“直接引语”和“自由直接引语”相对照,“自由间接引语”具有结构上的不确定性,在叙述者的声音和人物的声音之间摇摆不定。梅齐认为这种结构上的不确定性可遮掩和强调性别上不确定的形式,并同时指出,由于“自由间接引语”在叙述者和人物话语之间的不确定性和含混性,这一模式既突出了双重对立,又混淆和打破了两者之间的界限。 女性主义批评一般不关注“自由间接引语”这一话语技巧,十分关注这一话语技巧的形式主义批评又不考虑意识形态。女性主义叙事学聚焦于“自由间接引语”的性别政治意义,构成观察问题的一种新角度。但仅从这一立场出发,则难免以偏概全。我们不禁要问:叙述权威究竟是否总是代表父权制的权威,叙述者 20 / 21 与人物的关系是否总是构成父权制的等级关系,两者之间是否总是存在着有关社会权利的文本斗争,如何看待叙述者与男性人物之间的关系,叙述者与人物的声音之间的含混是否总是涉及性别政治,既然“自由间接引语”从美学角度来说,兼“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之长,作者选择这一话语技巧究竟是出于美学上的考虑,还是政治上的考虑,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总之,我们一方面不要忽 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走极端,避免视野的僵化和片面。 略话语结构的意识形态意义, 第十一章 认知叙事学 第一节 规约性语境与读者 第二节 普适认知模式 第三节 作为认知风格的叙事 第四节 认知地图与叙事空间的建构 第五节 三种方法并用 第十二章 非文字媒介叙事 第一节 电影叙事 第二节 绘画叙事 第三节 戏剧叙事 第十三章 叙事学与文体学的互补性 第一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 第二节 “话语”与“文体”的差异之源 第三节 跨越“话语”与“文体”的界限 第四节 跨学科实例分析 21 / 21
/
本文档为【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_申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