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GB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

GB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

2021-04-07 2页 pdf 509KB 85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用户2495156482

专业收集整理文档

举报
GB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犔苏氨酸20210222发布202108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书犌犅1886.343—20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犔苏氨酸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L2氨基3羟基丁酸2.2 分子式C4H9NO32.3 结构式H3CCOH HCHNH2C...
GB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
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犌犅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犔苏氨酸20210222发布20210822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书犌犅1886.343—202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犔苏氨酸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淀粉、糖质为主要原料,经发酵、提取、精制制得的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2 化学名称、分子式、结构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化学名称L2氨基3羟基丁酸2.2 分子式C4H9NO32.3 结构式H3CCOH HCHNH2COOH2.4 相对分子质量119.12(按2018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状态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气味无异味或具有淡淡的固有气味取适量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白瓷盘中,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嗅其气味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犌犅1886.343—20212 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L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狑/%98.5~101.5附录A中A.3干燥减量,狑/%≤0.2附录A中A.4pH(50g/L水溶液)5.0~6.5附录A中A.5比旋光度αm(20℃,D)/(°)·dm2·kg-1-26.0~-29.0附录A中A.6氯化物(以Cl计),狑/%≤0.02附录A中A.7灼烧残渣,狑/%≤0.1附录A中A.8铅(Pb)/(mg/kg)≤3.0GB5009.75或GB5009.12砷(As)/(mg/kg)≤1.0GB5009.76或GB5009.11犌犅1886.343—20213 附 录 犃检验方法犃.1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和制品在未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GB/T601、GB/T602、GB/T603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犃.2 鉴别试验犃.2.1 试剂和材料犃.2.1.1 茚三酮溶液:称取0.1g茚三酮,用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犃.2.1.2 石蕊试纸。犃.2.1.3 高碘酸钾。犃.2.2 分析步骤犃.2.2.1 茚三酮试验称取约0.1g试样,精确至0.01g,溶于100mL水中,取此溶液5mL,加1mL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沸一段时间后显紫色。犃.2.2.2 石蕊试纸显色试验取0.5g试样,加水5mL,再加入高碘酸钾0.5g,水浴加热,产生的气体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为蓝色。犃.2.3 红外光谱试验采用溴化钾涂片法,按照GB/T6040测定红外吸收光谱,测得的红外光谱应与L苏氨酸标准品谱图(见附录B)一致。犃.3 犔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犃.3.1 方法提要试样以甲酸为助溶剂,冰乙酸为溶剂,结晶紫作为指示剂,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根据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计算L苏氨酸的含量。犃.3.2 试剂和材料犃.3.2.1 无水甲酸。犃.3.2.2 冰乙酸。犃.3.2.3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犮(HClO4)=0.1mol/L。犌犅1886.343—20214 犃.3.2.4 结晶紫指示液:5g/L。犃.3.3 仪器和设备自动电位滴定仪或酸度计:以玻璃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或采用复合电极),并备有磁力搅拌器和滴定装置。犃.3.4 分析步骤犃.3.4.1 称取预先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试样约0.2g,精确至0.0001g,置于250mL干燥的锥形瓶中,加无水甲酸3mL和冰乙酸50mL溶解。用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用电位滴定仪滴定至终点。或选用指示剂,加结晶紫指示液2滴,溶液由蓝色变成绿色为滴定终点。犃.3.4.2 在测定的同时,按与测定相同的步骤,对不加试样而使用相同数量的试剂溶液做空白试验。犃.3.4.3 结果计算L苏氨酸含量(以干基计)的质量分数狑1按式(A.1)计算。狑1=(犞1-犞2)×犮×犕犿×1000×100%…………………………(A.1)  式中:犞1 ———试样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犞2———空白溶液消耗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犮———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犕———L苏氨酸的摩尔质量,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犕=119.12);犿———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000———体积换算系数。若滴定试样时高氯酸标准滴定液的温度与标定时的温度差别超过10℃,则应重新标定;若未超过10℃,则应根据式(A.2)校正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犮,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犮=犮01+0.0011×(狋-狋0)…………………………(A.2)  式中:犮0  ———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浓度,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0.0011———冰乙酸的膨胀系数;狋———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试样时的实际温度,单位为摄氏度(℃);狋0———高氯酸标准滴定溶液标定时的温度,单位为摄氏度(℃)。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0.3%。犃.4 干燥减量的测定犃.4.1 仪器和设备犃.4.1.1 电热干燥箱。犃.4.1.2 称量瓶。犃.4.1.3 干燥器。犃.4.2 分析步骤用烘干至恒重的称量瓶称取试样1g~2g,精确至0.0001g,置于105℃±2℃电热干燥箱中,烘犌犅1886.343—20215 干3h,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约30min),称量。犃.4.3 结果计算试样中干燥减量的质量分数狑2按式(A.3)计算。狑2=犿1-犿2犿1-犿0×100%…………………………(A.3)  式中:犿1———干燥前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2———干燥后称量瓶加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0———称量瓶的质量,单位为克(g)。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犃.5 狆犎的测定(50犵/犔水溶液)犃.5.1 试剂和材料磷酸盐标准缓冲溶液(pH6.86):称取预先于120℃烘干2h的磷酸二氢钾(KH2PO4)3.40g和磷酸氢二钠(Na2HPO4)3.55g,加入不含二氧化碳的水溶解并定容至1000mL,摇匀。犃.5.2 仪器和设备pH计(酸度计):精度±0.02pH。犃.5.3 分析步骤犃.5.3.1 狆犎计校准用磷酸盐标准缓冲液(或采用同等的标准缓冲溶液),在25℃下,校正pH计的pH为6.86,定位,用水冲洗电极。犃.5.3.2 样品溶液制备称取试样5g,精确至0.01g,置于烧杯中,加入去二氧化碳水溶解并定容至100mL,摇匀。用样品溶液洗涤电极,然后将电极插入试样液中,调整pH计温度补偿旋钮至25℃,测定试样液的pH。重复操作,直至pH读数稳定1min,记录。犃.5.3.3 结果记录测定结果准确至小数点后第一位。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5。犃.6 比旋光度的测定犃.6.1 仪器和设备旋光仪:备有钠光灯(钠光谱D线589.3nm),精度±0.01°。犃.6.2 分析步骤称取105℃干燥至恒重试样6g,精确至0.0001g,加热水溶解,冷却后于100mL容量瓶中定容,犌犅1886.343—20216 摇匀。调节溶液的温度至20℃。用上述试样溶液洗涤旋光管3次,在旋光管中加入试样溶液(不得有气泡),观察并测定旋光度。犃.6.3 结果计算比旋光度αm(20℃,犇),单位为(°)·dm2·kg-1,按式(A.4)计算。αm(20℃,犇)=α犾×犮…………………………(A.4)  式中:α———在20℃时测得的旋光度,单位为度(°);犾———旋光管的长度,单位为分米(dm);犮———溶液中L苏氨酸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克每毫升(g/mL)。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2。犃.7 氯化物(以Cl计)的测定犃.7.1 试剂和材料犃.7.1.1 硝酸溶液:1+9。犃.7.1.2 硝酸银溶液:17g/L。犃.7.1.3 氯化物标准溶液:称取0.33g于500℃~600℃灼烧至恒重的氯化钠,溶于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犃.7.2 仪器和设备纳氏比色管。犃.7.3 分析步骤犃.7.3.1 试样溶液的制备称取1.0g试样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约至20mL,溶解,摇匀。犃.7.3.2 对照溶液的制备移取1.00mL氯化物标准溶液于纳氏比色管中,加水约至20mL,摇匀。犃.7.3.3 测定在试样溶液管与对照溶液管中分别加入硝酸溶液和硝酸银标准溶液各1mL,加水至25mL,摇匀,在暗处放置5min,同置黑色背景上,从比色管上方向下观察所产生的浑浊。犃.7.4 结果判定试样溶液的浑浊度浅于对照溶液,即为氯化物含量小于等于0.02%。犃.8 灼烧残渣的测定犃.8.1 试剂和材料犃.8.1.1 浓硫酸。犌犅1886.343—20217 犃.8.1.2 硫酸溶液:1+8。犃.8.2 仪器和设备犃.8.2.1 铂(或瓷)坩埚。犃.8.2.2 高温炉。犃.8.2.3 干燥器。犃.8.3 分析步骤称取试样约2g,精确至0.0001g,置于800℃±25℃灼烧至恒重后的坩埚中,缓慢滴加硫酸溶液1mL,使试样完全湿润。先在电炉上以小火加热至试样刚开始炭化,取下冷却。再滴加0.5mL浓硫酸,用上述方法加热至硫酸蒸汽逸尽,然后移入800℃±25℃高温炉中,灼烧45min。待炉温降至200℃时,取出加盖,放入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量。犃.8.4 结果计算试样中灼烧残渣的质量分数狑3按式(A.5)计算。狑3=犿5-犿3犿4-犿3×100%…………………………(A.5)  式中:犿5———灼烧后坩埚加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3———坩埚的质量,单位为克(g);犿4———坩埚和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第一位。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算术平均值的10%。犌犅1886.343—20218 附 录 犅犔苏氨酸标准品的参考红外光谱图  L苏氨酸标准品的参考红外光谱图见图B.1。图犅.1 犔苏氨酸标准品的参考红外光谱图
/
本文档为【GB1886.343-20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L-苏氨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