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接待李宗仁回国二三事

接待李宗仁回国二三事

2011-11-21 2页 pdf 174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65679

暂无简介

举报
接待李宗仁回国二三事 9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9”是上上卦的意思。那一 年他刚刚32岁。 1949年 10月 23日 “海辽”轮全体起义人员给 毛泽东主席发去致敬电, 同时发表“海辽”轮全体船 员 《告国民党招商局台湾 航业公司和各官僚资本轮 船公司的海员书》。第二 天,10月 24日,毛主席电 复嘉勉。 “海辽”号起义成功 , 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 政权。因为它是国民党官 办机构整建制起义的第一 个,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 应。紧接着 1949年 11月9 日,就发生了国民党的 “两 航’公司在香港...
接待李宗仁回国二三事
9时。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9”是上上卦的意思。那一 年他刚刚32岁。 1949年 10月 23日 “海辽”轮全体起义人员给 毛泽东主席发去致敬电, 同时发“海辽”轮全体船 员 《告国民党招商局台湾 航业公司和各官僚资本轮 船公司的海员》。第二 天,10月 24日,毛主席电 复嘉勉。 “海辽”号起义成功 , 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 政权。因为它是国民党官 办机构整建制起义的第一 个,引起了一连串的连锁反 应。紧接着 1949年 11月9 日,就发生了国民党的 “两 航’公司在香港的4000余员 工通电起义,1950年 1月 15 日国民党招商局 13艘轮船 起义的事件。 “海辽”轮起义归来 后被编人大连轮船公司船 队,命名为“东方一号”轮, 一 直航行到 20世纪 70年 代退役。新中国发行的第 二套人民币伍分钱上的轮 船图案,就是“海辽”轮。方 枕流在起义成功后加入了 中国共产党,历任中波轮 船公司航运处处长、中国 远洋运输总公司黄埔办事 处主任、广州远洋运输公 司和大连远洋运输公司总 经理。1991年 6月 12日 在北京病逝,享年 75岁。 责任编辑:贾晓明 接待李 宗仁 ’I一 1965年 7月 20日,前“国民政府 代总统”李宗仁偕夫人郭德洁从海外归 来抵达北京。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到机场 迎接。随同李宗仁归国的还有李宗仁的 秘书程思远。当晚周恩来宴请李宗仁一 行,并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政协全国委 员会对李宗仁毅然归来表示热烈欢迎。 27日,毛泽东主席接见了李宗仁夫妇 和程思远,并建议李宗仁到全国各地看 看。按照毛主席的指示,中央对李宗仁 的归来活动做了一系列安排,其间在政 协礼堂便举行多场活动迎接李宗仁先 生,世界为之瞩 目。 那年我 刚 从部 队转业到 政协机关工作 不 到 1年 ,正 赶上 “社会主 义教育”运动 , 受“左”的思想 的影响,机关 一 些 干 部 被 “挂起来”了, 礼堂干部非常 匮乏 ,工作人 员也很少。我 在礼堂当协理 员,负责礼堂 工作 ,很多工 回 国 ●_-I●____ ■■■●_ ●-●__I■■-__I 童 司 耿忠良口述 郑燕军整理 作尚在熟悉中。当我接受任务后,感到 压力很大,但是组织安排的任务没二 话,全身心地投入,认真准备每一项活 动。 电影招待会 李宗仁先生回国后,中央安排了一 场电影招待会 ,由政协礼堂承办。为了 这场电影招待会 ,中央作了精心的准 备。首先由电影局确定放映影片名单, 经过仔细挑选最后确定放映新中国第 一 部音乐风光片《刘三姐》。放映地 点安排在第二会议室(即东南厅)。放映 前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和他的夫人郭德洁女士从海外归来 当天我第一次亲眼看到了李宗仁 先生和夫人郭德洁。李宗仁从影片 中看到 自己阔别已久的故乡—— 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 ,听到动听的 乡音民歌 ,十分高兴 ,兴奋得不得 了。 宴请李宗仁一行 全国政协在政协礼堂宴请李 宗仁一行。宴会安排在礼堂东厅 , 一 共有三桌。周总理为这次宴会还 自己带来了酱肘子。宴会由徐冰同 志主持,宴会上周总理与李宗仁等 宾客谈笑风生,大家都很愉快。徐 冰同志在宴会前指着我向周总理 介绍说:“这是新来的负责礼堂工 作的耿忠良同志。”总理端详着我, 笑着说:“好啊。”我是第一次亲眼 见到周总理,心情激动极了。40多 年过去了,那份激动到现在都不能 平复。 文艺演出 为了欢迎李宗仁回国,在人民 大会堂西大厅举办了一场文艺演 出。节目由国家有关部门和部队各 大文艺团体承担。周总理在节目开 始前,逐项检查准备工作。我把节 目单递给总理,上面的安排是 :郭 兰英唱《白毛女》选段,王昆唱《南 泥湾》。总理看后问:“怎么她们调 换着唱?”我赶忙回答:“这是各个 歌舞团安排的。”总理要求马上调 换。在正式演出开始前,新的节 目 单被印制出来 ,节 目安排是:郭兰 英唱《南泥湾》,王昆唱《白毛女》。 规模空前的记者招待会 李宗仁回国后,到祖国各地参 qI纵蓝 ~ 埘二I20o9年第 09期 观访问。参观 回来后李宗仁 提出要召开一 次 记 者 招 待 会 ,得到总理 当面肯定的答 复。招待会确 定在政协礼堂 三 楼 大 厅 举 行。这次记者 招待会当时是 新中国成立以 来规模最大的 一 次中外记者 招待会 之一 。 但是那时的礼 毛泽东与李宗仁亲切握手 堂硬件条件还不十分完善,而且很 多干部都去搞“四清”了,人员也很 紧张。为此我十分着急。最大的问 题是当时人们认识还跟不上形势, 认为接待外国记者是为 “敌人”服 务。为此召开了礼堂全体人员会 议,进行思想动员 ,阐明举办这项 活动的意义。思想问题解决了,大 家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 想办法,提出多种解决会议面 临的问题。大家把会议现场的安排 分成区域 ,画成图,按照图上的位 置安排工作人员。当时礼堂的下水 道都是暗道 ,公安部进行安全检 查 ,工作人员每天都弓背弯腰,一 丝不苟地配合做好安全检查工作。 招待会举办的日子正是北京很热 的时候 ,三楼是楼顶,当时礼堂没 有冷风设备,准备工作在高温中进 行。为了降温,大家拉来了冰块放 在大的搪瓷盆中,用电扇吹,吹好 久温度才降下 1度。根据会议要 求,在记者招待会上要让李宗仁的 位置明显突出出来,这给灯光 带来很大的难度。人的智慧是无穷 的,大家把房顶天花板拆下一块 , 加一个灯照射在李宗仁座位上方, 礼堂工作人员对灯光强度角度作 了精心的调试 ,达到灯光局部聚光 增亮但又不刺眼。像这样的例子不 胜枚举 ,大家集思广益想了很多办 法 ,让各项工作的细节做到尽善尽 美。9月 26日下午 3时,李宗仁在 全国政协礼堂三楼举行盛大的中 外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李宗 仁深情地畅谈他回国两个多月来 的观感 ,并且发表了对时局的看 法,表达了他对祖国的向往之情和 对新中国的赞美。记者招待会取得 了巨大的成功,对祖国统一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党统战史上的 一 段佳话。 责任编辑:张建安
/
本文档为【接待李宗仁回国二三事】,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