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2021-02-04 2页 doc 28KB 6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精品文库

海霄科技有卓越的服务品质,为满足不同群体的用户需求,提供制作PPT材料、演讲幻灯片、图文设计制作等PPT及文档优质服务。

举报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第一章:社区与社区治理一、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该文件还明确指出了城市社区的范围,“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与社会的联系:(1)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2)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缩影,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的全部内涵。因为社会并不是众多社区...
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
第一章:社区与社区治理一、社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所谓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换言之,就是人们凭感官能感觉到的具体化了的社会。《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中指出:“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同时,该文件还明确指出了城市社区的范围,“目前城市社区的范围,一般是指经过社区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社区与社会的联系:(1)从范围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2)从内容上看,社区是社会的缩影。社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和社会的缩影,并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的全部内涵。因为社会并不是众多社区的简单拼凑,而是由各种社会单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有机结合而成的整体。所以社会具有超越各个具体社区的性质和特征,有着同社区不尽相同的发展规律和运行机制。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五个方面:地域要素、人口要素、生态要素、结构要素、社会心理要素。二、社区治理的含义及发展治理与统治不同:(1)治理与统治的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政府统治的权力运行是自上而下的方向,而治理则是一个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互动管理过程。(3)管理的范围不同。治理所涉及的范围要宽泛得多,由于治理的主体可以是政府,也可以是非政府的、跨国的公司、民间组织等,治理的范围可以超越特定领土内的民族国家,可以涉及国际领域和国际性问题。(4)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治理必须建立在多数人的共识和认同基础之上,没有多数人的认同,治理很难发挥作用。社区治理是治理理论在社区领域的实际运用,它是指对社区范围内公共事务所进行的治理。社区治理是社区范围内的多个政府、非政府组织机构,依据正式的法律、法规以及非正式社区规范、公约、约定等,通过协商谈判、协调互动、协同行动等对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有效管理,从而增强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成员社会福利,推进社区发展进步的过程。社区治理的现实发展:(1)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取得进展。(2)社区居民自治建设逐步推进。(3)民间组织发育加速。(4)社区承担的职能和功能得以扩展。社区治理的功能:(1)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经济的发展。(2)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文化的繁荣。(3)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环境的美化。(4)社区治理有助于社区治安状况的改善。第二章:社区治理的组织体系社区组织是依托社区而形成的各种社会组织。它包括三种类型:一是以社区为管理对象的组织,如社区党组织、街区行政组织以及政府下派在社区承担相关管理职能的组织;二是社区居民组成的自我管理的群众性、自治性组织,如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三是在社区内活动,并参加和承担某种社区管理事务的组织,如社区中介组织、非政府非营利组织、物业管理公司。一、社区党组织中共中央组织部1996年9月3日印发的《关于加强街道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等重要文件中,社区党组织被定位为“居民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社区党组织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宣传。(2)理论学习。(3)监督教育。(4)联系群众。是指经常了解社区群众对党员、社区党组织工作的批评和意见,维护群众的正当权利,采用群众易于接受的方式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5)发展培养。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性质与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优化社区资源的需要,从大的方面说,社区党建的功能可以归纳为社区的利益整合、政治社会化、社区居民行为导向各个方面。影响制约社区党组织作用发挥的因素:(1)社区党组织作用的发挥缺乏行政辅助手段和具体的权力依托。(2)社区党组织缺乏发挥领导作用的物质基础。(3)新形势下社区党务工作者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二、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社区自治并不意味着政府对社区撒手不管。政府应履行社区建设的“掌舵”功能,社区则应逐渐实践社区建设的“划桨”功能。社区自治并不是对政府的排斥,两者之间应是新型合作关系而非对立关系。新型合作关系就是在“行政归行政,自治归自治”的前提下分工协作,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实现“良治”。社区自治权的主要内容:(1)财产自治。(2)选举自治。(3)组织与管理自治。(4)教育自治。(5)服务自治。社区自治的特征:(1)民主选举程序。(2)民主决策事务。(3)民主监督管理。三、社区中介组织社区中介组织不是行政机关,不是企业,也不是事业单位,但行政机关、企业、社区都离不开社区中介组织。社区中介组织的具有如下基本功能:(1)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2)整合社区资源,协调社区关系。(3)培养公民精神,建设“参与社会”。社区中介组织的特征:(1)社区性。(2)独立性。(3)非营利性。(4)自愿性。(5)公正性。四、其他社区组织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志愿者组织。志愿服务泛指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向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营利、无偿、非职业化援助的行为。第三章:社区服务一、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1.1869年,在索里牧师的倡导下,英国伦敦出现了第一个社区服务组织,即以扶贫为主要功能的“慈善组织会社”,它将整个伦敦市划分为若干个区,在每个区设立一个分支机构和志愿委员会,主持本地区的救济分配工作。我国社区服务的兴起与发展:(1)酝酿产生阶段(1983年-1987年)。(2)普及推广阶段(1987年-1993年)。(3)巩固提高阶段(1993年至今)。二、社区服务的含义与内容我国的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指导和扶持下,在民政部门的倡导和组织下,以街道和居委会为依托,以社区居民的自助互助为基础,关注弱势群体,面向社区全体居民,以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为最终目的的社会福利服务。社区服务的内容:(1)面向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服务。这类服务对象主要包括老年人、残疾人、优抚对象、社会贫困户和儿童,服务内容以提供无偿或低偿的社会福利为主。(2)面向社区居民的便民利民服务。(3)面向社区单位的社会化服务。三、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与工作方法1.虽然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实现社区服务的途径各异,但是从工作主体、组织方式、资金来源等方面仍具有一些共性。(1)政府主导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规划、拨款、政策、监督和管理等方面。(2)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3)社会参与。2.我国社区服务的运作模式可以简单地归纳为“政府推动,基层组织主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其中,基层组织主办主要指:(1)街道主管。街道作为区政府的派出机构,是社区建设的直接实施者。街道办事处主管城市社区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履行行政职能。(2)居委会操作。中外社区服务运作模式的差别在于:国外社区服务的承担主体是社会中介组织,政府的作用在于对社区服务的指导、支持和管理;而在我国,社区服务的具体运作目前仍以政府为主。社区服务的基本方法:(1)社区服务规划的制定。社区服务规划的内容大致有:社区服务的现状分析。现状分析主要通过调查、统计与文献资料的分析,掌握社区服务现行的环境条件及其发展优势与不足,从而判定社区服务的发展阶段与发展水平,明确社区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为社区服务目标体系的提出和相关政策的制定奠定基础。社区服务的总体目标规划。社区服务的具体指标规划。社区服务的保障措施规划。社区服务发展规划要根据情况变化,及时对规划进行调整。(2)社区服务的制度建设。社区服务具有很强的弹性,因此在制度建设上要留有余地,使工作既能在规范下运作,又能在创造性发挥中更为完善。(3)社区服务的监督、检查与评比。A.社区服务评估的四个维度:参与率、受益率、满足率、满意率。B.全国社区服务示范城区考核评分表。四、社区服务的成就与不足1.我国社区服务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造了有利于社区服务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2)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服务投资机制、发展机制和内部运行机制。(3)加强了社区服务队伍建设,构筑了社区服务网络。(4)成功地走出了一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发展道路。2.我国社区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1)社区服务资金来源不足。(2)家庭购买力低下。(3)社区服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4)社区服务观念落后。进一步发展社区服务的对策与思路:(1)继续坚持社区服务的社会化与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社区服务的社会化意味着“社区服务社会办”,它强调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居民群众等各种力量共同参与,而不是政府包办。(2)进一步完善社区服务形式。邻里互助具有节约资金、节约场地、方便及时等优点,有助于增进邻里之间的友情,是社区服务的主要形式之一。(3)加强社区服务队伍建设。第四章:社区卫生一、社区卫生服务的兴起与发展1945年,英国议会正式批准《国家卫生服务法》。该法提出英国实行“医院专科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和全科医疗服务”三位一体的国家卫生服务制度。二、社区卫生服务的基本内容根据1999年卫生部等十部委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若干意见》,社区卫生服务应具备“六位一体”功能。“六位”是指社区预防、社区医疗、社区保健、社区康复、社区健康教育和社区生育技术服务。“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了上述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优质服务。社区预防。社区预防是社区卫生服务的内容之一,社区预防工作的重点是疫情报告、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疾病监测。社区医疗。慢性病防治、地方病防治和职业病防治是社区医疗工作的重点。社区保健。社区康复。内容包括残疾预防、残疾普查、康复训练、教育康复、职业康复、社会康复和独立生活指导。比如,依靠社区的力量,组织残疾人与非残疾人共同开展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或组织残疾人团体开展文体活动,这属于社会康复的内容之一。社区康复的工作重点是,在运用医学手段消除或减轻康复对象功能障碍的基础上,协调社会各种力量,帮助康复对象实施教育康复、职业康复和社会康复;同时,通过开展疾病预防,减少残疾和其他功能障碍的发生。社区健康教育。社区健康教育的方法是实现社区健康教育的手段。这些方法包括语言教育法、文字教育法、形象教育法和现代技术教育法。语言教育法又称口头教育法,包括个别教育、小型座谈、专题讲座等。常见的文字教育法有标语、小册子和墙报。常见的形象教育法主要是运用图画、照片、标本、模型、示范、演示等进行教育。现代技术教育法主要包括广播、幻灯片和电视。社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三、社区卫生服务的组织形式与工作方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既需要一定的组织形式,也需要一定的工作方法,社区动员、社区诊断、社区计划便是其三大方法。社区动员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医生与动员对象是否建立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社区医生应该学会人际交流技巧、传播艺术和公关技能。社区诊断的步骤是:收集信息——确定需要的信息——分析信息——作出诊断。社区计划一般要经过以下步骤:明确现存的卫生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定工作日程。第五章:社区文化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特点社区文化是社区成员精神活动、生活方式和的总和。社区文化与社会文化之间既有相似性,又有差异性。相似性表现在文化的时代性和相融性方面,差异性则表现在文化的地域性和传统性方面。社区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根据地域、人口、民俗的特点,发扬自己的传统特色,为社会文化培育出更诱人的奇花异草;同时,社区文化的发展要特别注重民族文化特色的保持,尤其是民俗文化的发扬光大。社区文化的特点有:(1)地域性。社区所在地区的特殊气候、特别地貌和特有生态都会对社区文化的形成产生影响。(2)群众性。社区文化是普通百姓的文化。(3)实用性。(4)分散性。二、社区文化的类型与功能根据内容、单元和年龄群等可把社区文化分成三个基本系列,即内容系列、单元系列和年龄系列。社区文化几乎涵盖了社会文化的所有内容,大致包括社区民俗文化、社区文艺文化、社区体育文化、社区教育文化、社区环境文化和社区精神文明六个方面。3.社区民俗文化是指社区居民的风俗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衣着、待人接物、节日庆典、婚丧嫁娶、宗教信仰等。社区文化的功能:娱乐和健身功能、认知和育智功能、传承和整合功能、审美和创造功能。三、社区文化的发展状况1.新中国成立后,民众文化(社区文化)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公社化、畸形化和百花型三个阶段。2.社区文化建设的成就:(1)社区文化观念不断更新。(2)社区文化经济投入不断增加。(3)社区文化工作者的素质有所提升。(4)社区文化活动日益丰富多彩。社区文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问题。(2)建设规划和活动场地问题。(3)工作者队伍和管理问题。四、社区文化的发展策略1.开展社区文化调查。社区文化调查包括两部分:一是社区文化资源调查;二是社区居民文化实践调查。2.制定社区文化规划。建设社区文化体制。开发社区文化资源。(1)培养文化人才。社区文化人才是社区文化的宝贵资源,是社区文化的骨干力量。(2)壮大群众性文化社团组织。群众文化社团组织是社区建设的骨干力量。(3)开发文化设施资源。文化设施资源的开发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增建新的文化设施;二是使现有文化设施实现最大化的资源共享。搞好社区文化市场。(1)有偿提供社区文化活动场地和服务设施。社区文化服务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由过去单一的无偿服务向部分有偿或完全市场化服务转变。提供场地和设施设备,开展各种文化培训班,是社区文化有偿服务的主要方式。(2)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运作和管理要逐步规范化、法制化,要完全按市场经济方式运行——由文化企业提供服务,其服务原则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顾。(3)加强社区文化市场管理。发展社区文化事业。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由于种种原因不一定能很快成为文化产业,或者不太可能成为文化产业,但是,这些优秀文化是极其宝贵的,必须加以保护,如京剧、大鼓书等曲艺项目和泥人、面人、剪纸等民间艺术。从更广、更高、更长远的视角来看,这些优秀文化不是只具有社会价值而没有经济价值,其实,它们的经济价值常常是隐形的或间接的。因此,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既是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事业性需要,也是发展地方经济和国家经济的产业性需要。第六章:社区环境一、社区环境的含义与内容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主要是指围绕着人类的空间,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总和。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部分内容。广义的社区环境包括:(1)自然环境。气候适宜居住的地带往往人口密度高,社区分布也相应稠密。无论在城市规划还是乡村规划中,都要考虑风向的问题,将居住区安排在盛行风向的上风口,而将工业区安排在下风口,以避免工业排放有害气体危及居民居住区的生活环境。农村社区的节日、庙会、物资交流会等集体活动往往安排在农闲时间进行,这也反映了自然因素对社区生活的影响。2)经济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是社区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文化环境。狭义的社区环境包括:(1)自然环境。(2)人文环境。(3)社会环境。主要是指社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治安状况。二、社区环境的污染及其防治社区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此外,还包括视觉污染和嗅觉污染。环境问题通常包括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两个方面。所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在生产、生活和一切社会活动中将产生的废弃物和有害物质排入环境,导致环境质量下降,从而对人类生存、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危害的现象。大气污染一般不可能进行统一处理,因此,对于已经进入大气的污染物质,只能考虑尽可能利用大气的自我净化能力和植物的净化能力。因此,防治大气污染的根本办法是在污染物进入大气之前对其进行处理,使之不能进入大气,以保证大气的环境质量。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是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三、社区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社区环境保护实质上是社区环境的管理,其具有以下特点:(1)综合性。(2)整体性。(3)持久性。社区环境保护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社区环境保护的原则:(1)“三同时”原则。又称“三同步”原则,是指在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区域自然资源开发项目中,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2)协调发展原则。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要注意使社区的经济建设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要坚决反对那种“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3)“谁污染谁付费”原则。也称“谁污染谁治理”原则,是指凡造成社区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单位与个人,都要承担治理环境污染的责任,并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缴纳排污费。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原则,不但明确了治理环境污染的主体,而且还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加快了治理环境污染的速度。第七章:社区治安一、社区治安的含义与特点社区治安是在一定地域内对社会治安问题的治理。是指社区政府和自治组织依靠社区群众,协同公安、司法机关,对涉及社区社会秩序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问题依法进行治理的公务活动。社区治安的特征:(1)区域性。(2)法律性。社区治安的法律性是指,社区治安活动是一定区域内的行政执法活动。(3)综合性。(4)群众性。二、社区治安的基本任务与组织机构社区治安的基本任务:(1)协助公安机关、政法机关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是社区治安的首要环节和重要保障。(2)做好社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工作。(3)积极开展人民调解工作。(4)做好流动人口的管理工作。(5)做好失足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6)做好居民的治安防范工作。(7)做好社区消防工作。(8)做好社区交通安全管理。目前,在城市社区中,同社区治安有直接关系的机构主要有:(1)公安派出所。它是社区治安最主要的责任主体。公安派出所的社区治安任务可归纳为:A.治安管理。B.预防违法犯罪行为、治安灾害事故和群众性治安事件的发生。群众性治安事件,是指一定数量的人为了某种目的或利益集合在一起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如聚众械斗、聚众哄抢、球迷闹事、聚众打砸抢等。C.打击犯罪。(2)街道办事处。(3)居民委员会。(4)物业管理公司。三、社区治安的综合治理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指导原则有:(1)依法治理。依法治理是社区治安工作总的指导原则。(2)群防群治。是指发动和依靠群众做好犯罪预防和治理工作(3)专群结合。是指在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秩序稳定方面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主动精神结合起来,做好各项防范工作。(4)打防结合。(5)标本兼治。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基本措施包括:(1)打击。打击是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条件。(2)防范。(3)教育。(4)管理。(5)建设。(6)改造。社区治安综合治理的实践:综合治理是解决社区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1)创建安全小区活动。(2)建立治安联防队。(3)加强社区治安巡逻。(4)完善综合治理网络。第八章:社区教育一、社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社区教育在各个国家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思路和模式。如美国的社区学院模式、日本的“公民馆”模式、德国的社区成人教育模式、北欧的现代民众教育模式。早在民国初期,我国社区教育的雏形就已形成。20世纪二三十年代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运动”、晏阳初的“平民教育”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无疑为当时乃至后来的社区教育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重要启示。具有现代意义的中国社区教育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现代社区教育在我国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社区教育的兴起阶段(1986——1992年),这一时期的社区教育以中小学生为主。(2)社区教育的形成阶段(1993——1998年),社区教育对象从中小学生向社区居民拓展。(3)社区教育的发展阶段(1999年至今),社区教育的主体是成人教育。建立社区学院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二、社区教育的含义与特点1.社区教育是指以社区为范围,以社区全体成员为对象,旨在发展社区和提高其成员素质与生活质量的教育综合体。()2.社区教育的特点有:(1)地域性。(2)多样性。(3)实体性。(4)开放性。社区教育面向全体社区居民,具有开放性。社区教育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经济功能、协调功能、辐射功三、社区教育的模式英国社区教育模式有广泛模式、激进模式和改革模式。我国社区教育的模式主要有:(1)以街道为中心的地域型社区教育模式。(2)以学校为中心的辐射型社区教育模式。(3)以社区学院为载体进行的综合型社区教育模式。(4)以地域为边界进行的自治型社区教育模式。同我国社区教育模式相适应,我国社区教育体系的构建应从社区正规教育体系、社区非正规教育体系和社区非正式教育体系三方面入手。四、社区教育的管理与实施1.社区教育管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地缘整合性。(2)时空广延性。(3)立体开放性。2.社区教育管理活动的目标是建立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组织的结构要素:(1)目标。(2)机构。(3)职位。(4)人员。人员是社区教育管理组织赖以有效活动的主体性要素。(5)财务。(6)时空。(7)信息。(8)文化。(9)法规。社区教育组织的管理功能:(1)社区教育管理的导向功能。社区教育组织通过建立社区教育管理目标与教育目标,把社区成员组织起来,沿着预定的目标轨道向前发展。(2)社区教育管理的整合功能。(3)社区教育管理的控制功能。(4)社区教育管理的沟通功能。(5)社区教育管理的激励功能。五、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我国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1)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与教育需求的冲突。(2)传统的小农生产观与社区教育所要求的合作、整合的冲突。(3)社区教育的多样性与轻视非正规教育的冲突。(4)社区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与教育投入不足的冲突。解决我国社区教育问题的对策:(1)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原则,更新观念。(2)建立促进我国社区教育发展的有效运行机制。(3)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社区教育中的龙头作用。(4)积极构建农村社区教育网络。(5)加强对社区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的研究。第九章:社区物业一、物业和物业管理的含义1.作为完整的物业,至少应包括以下四个基本要素。(1)建筑物。(2)设备。(3)设施。(4)场地2.物业的属性:(1)自然属性。主要有:物业的二元性、物业的固定性、物业的久远性、物业的差异性和多样性、物业的有限性。(2)经济属性。主要有:物业的商品性、物业的保值增值性、物业的固定投资性、物业的地段性。(3)法律属性。主要有:物业的权属性、物业的相邻性。物业管理的特征:(1)物业管理的社会化。是指物业管理将分散的社会分工汇集起来统一管理,如房屋、水电、清洁、保安、绿化等等。每位业主只需面对物业服务企业一家,就能将所有关于房屋和居住(工作)环境的日常事宜办妥,不必分别面对各个不同部门,犹如为各业主找到了一个“总管家”,而对政府各职能部门来说,犹如找到了一个总代理。(2)物业管理的专业化。(3)物业管理的企业化。(4)物业管理的经营化。(5)物业管理形式的规范化。物业管理的模式:(1)委托服务型。(2)自主经营型。自主经营型物业管理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建成物业后并不出售或出租,而是交由下属的物业管理部门进行出租或出售以及售后管理服务。(3)社会经营型。二、业主自治1.根据《物业管理条例》,业主是指房屋的所有权人。包括拥有物业的所有权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业主最基本的权利就是依法享有所拥有物业的各项权利和参与物业管理、要求物业服务企业依据物业服务提供相应的管理和服务的权力。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享有的权利:(1)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2)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3)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4)参加业主大会会议,行使投票权。(5)选举业主委员会成员,并享有被选举权。(6)监督业主委员会的工作。(7)监督物业服务企业履行物业服务合同。(8)对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和相关场地使用情况享有知情权和监督权。(9)监督物业共用部位、共用设施设备专项维修资金的管理和使用。(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业主在物业管理活动中应履行的义务:(1)遵守管理规约和业主大会议事规则。(2)遵守物业管理区域内物业共用部位和共用设施设备的使用、公共秩序和环境卫生的维护等方面的规章制度。(3)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和业主大会授权业主委员会作出的决定。(4)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交纳专项维修资金。(5)按时交纳物业管理服务费用。业主因迟交或欠交物业管理服务费用而引起其他业主损失的,要负赔偿责任(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义务。业主委员会是经业主大会选举产生并经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在物业管理活动中代表和维护全体业主合法权益的组织。三、社区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的关系1.在实际工作的操作中,许多地方的社区居委会,采取支持具有业主身份的居委会成员竞选业主委员会成员,使其既在社区居委会中任职,又同时是业主委员会中的成员,交叉任职。使居委会干部在业主委员会成员中占据多数,如此一来,居民委员会就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更直接地发挥指导、监督乃至解聘物业服务企业的作用。2.社区居委会一般不直接参与物业服务企业的具体工作,但是有权监督物业服务企业的工作。作为企业的物业管理机构无法取代居委会的地位作用。依据相关法规,居民委员会指导、监督业主大会和业主委员会,而业主大会则有权选聘或解聘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和物业服务企业是一种委托与受委托的关系。四、城市社区物业管理的主要内容(1)住宅小区的管理。(2)收益性物业管理。(3)房屋维修管理。(4)房屋设备管理。(5)供暖管理。(6)环境管理。(7)安全管理。在国外,物业保安管理一般是由专业的保安机构负责。在我国,物业保安管理工作主要是由物业服务企业自行负责。第十章:社区保障一、社区保障的基础: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的基本特点:(1)强制性。强制性是与商业保险相比较而言,它要求政策范围内的社会成员必须强制参加。(2)福利性。(3)互济性。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集体投保、个人投保、国家资助、强制储蓄的办法筹集资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为社会成员提供了可靠的“安全网”,而且为整个社会的平稳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稳定器”和“减震器”。社会保障制度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工业社会,1601年英国女王颁行了世界上第一部《济贫法》,实行了“从摇篮到坟墓”或“从胎儿到天堂”的福利政策,这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萌芽。德国世界上第一个实行社会保险制度的国家。19世纪80年代,当时执政的俾斯麦政府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令:1883年颁布了《疾病社会保险法》;1884年颁布了《工伤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老年和残障社会保险法》。这些法令的颁布标志着世界上第一个最完整的社会保险体系的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由此产生。目前,社会保障制度已推行到全世界的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1)第一阶段(1978——1991年)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探索阶段。(2)第二阶段(1991——1997年)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展开阶段。(3)第三阶段(1997——2003年)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规范化阶段。(4)第四阶段(2003年至今)是城市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深化阶段。我国城市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1)社会保险。是国家通过立法手段对有工资收人的劳动者征缴社会保险税或费,使其在年老退休、身患疾病、失业、工伤和生育期间,能继续享有基本生活水平。(2)社会救济。社会救济虽然不像社会保险那样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核心部分,但它是保障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3)社会福利。(4)优抚安置。优抚安置是对军人的一种社会保障。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通过立法对现役军人、为国为公牺牲的烈士和他们的亲属给予优待和抚恤。我国明确提出,社会优抚是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内容和性质来说,社会优抚兼有社会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的多重性质,是一种面向特殊人群的综合性的社会保障制度。(5)社会互助。如我国农村建立的互助储金会,城镇由工会组织进行的大病保险、职工困难补助等。(6)个人储蓄积累保障。社会救济是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社会保险是基本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社会福利是最高层次的社会保障举措。社会保险的目标是预防风险,社会福利的目标是提高生活质量,而社会救济的目标则是克服贫困。二、社区保障概述1.社区保障的特点:(1)社区保障的对象是社区居民。国家社会保障的对象是全体社会成员,并不因为保障对象的流动或迁移而改变。而社区保障通常局限于社区内的户籍居民,保障对象会随着户籍居民的流动或迁移而改变。另外,目前我国的城市社区保障只包括在本社区内居住,并具有城市户籍的居民,外来流动人口即使在这个社区居住,也不在社区保障的正式工作范围之中。(2)社区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权利。(3)社区保障资金来源具有多样性。国家社会保障的资金来自企业和个人所缴纳的各种社会保障税费,通过财政进行拨付。社区保障的资金除了政府财政拨款和街道经济退税之外,还可以利用和挖掘自己独特的社区资源,如通过发展社区经济获得的公共积累,通过开展社区服务,直接满足社区居民多样化的保障需求。2.社区保障的功能:(1)完善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2)弥补当前我国城市各种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不足。(3)调节社区居民关系,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4)促进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的社会化进程。三、社区养老保障1.社区养老既不是家庭养老,也不是社会养老,而是将社会机构养老中的服务引入社区,实行社区的“在家养老”。2.目前日本有四种社区养老组织形式:(1)由政府和民政人员组成的组织。(2)得到政府资助的民间组织。(3)主要由家庭主妇和大学生构成的志愿者组织。(4)企业式的养老服务组织。英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社区照顾是英国养老的主要方式。我国社区养老存在的问题:(1)传统观念束缚,社区养老意识不强。(2)社区居委会行政性强,缺乏独立性。(3)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动力机制不稳定。(4)社区资金不足,来源不稳定。(5)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缺乏,供需不平衡。(6)缺乏专业人才和志愿者队伍。我国社区养老的发展对策:(1)注重宣传,在思想认识上重视老年问题。(2)理顺政府与社区的关系,居民委员会转换为自治组织。(3)强化政府责任,保证社区养老持续发展。(4)拓展资金来源渠道。(5)研究老年人需求,提供相关服务设施。(6)走专业化道路,培养专业人才,壮大志愿者队伍。四、城市社区社会救助1.最低生活保障只能是整个社会救助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民政部门只能起到保护贫困群体的“兜底”作用。2..现行的低保救助对城市低保家庭的改观并不大,或者说,单纯依靠现行的低保制度的低保救助,并不能帮助这些城市贫困家庭摆脱贫困,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仅仅只能是满足城市贫困家庭基本生存需要,这是这项制度的直接效果。五、城市社区就业援助社会援助也属于社会救助的范畴。但社会援助与社会救助还是有些具体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从主体来看,社会救助是政府主导的行为;而社会援助通常属于基层社区、民间组织乃至公民个人对弱势群体的一种支援和帮助行为。第二,从内容上看,社会救助主要是解决救助对象的生存问题,通常给予的是实物、现金和生活服务;而社会援助主要是提高援助对象的生存能力,维护他们的基本权利不受侵犯。在当前的城市社区援助中,最主要的社会援助是就业援助。
/
本文档为【漳州市中心城区总体规划】,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