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福建省地方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报批稿

2019-09-18 5页 doc 3MB 153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7338

暂无简介

举报
(福建省地方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报批稿福建省工程建设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ConcreteMixedGabledFrames〔bent〕Structure福建省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2021.11前言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科〔2006〕38号文“福建省建设厅关于下达2006年度建设系统科技方案工程的通知〞的要求,由福建省建设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和福州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单层房屋结构...
(福建省地方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报批稿
福建省工程建设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Steel-ConcreteMixedGabledFrames〔bent〕Structure福建省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编制组2021.11前言本规程是根据福建省建设厅闽建科〔2006〕38号文“福建省建设厅关于下达2006年度建设系统科技工程的通知〞的要求,由福建省建设图审查中心和福州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而成。目前国内外还没有针对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单层房屋结构设计和施工的相关技术标准,但近十年来,省内外此类工程应用很多,特制定本规程标准其设计和施工。本规程的编制吸收了近年来有关单位以及本规程编制组对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的最新科研成果,总结了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单层房屋结构的工程实践和设计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经省建设厅组织专家审查定稿。本规程共八章一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那么、术语和符号、结构形式和布置、材料、根本设计规定、构件设计、连接和节点设计、施工与验收和风荷载计算等。本规程将来可能需要进行局部修订,有关局部修订的信息和条文内容将刊登在?福建建筑?杂志上。以下标准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发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凡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50068?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50083?建筑结构设计术语和符号标准?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7?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8?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0?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204?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T12755?建筑用压型钢板?JGJ81?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CECS1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为提高规程的质量,请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过程中,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并将意见和建议寄交福州市北大路242号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管理组〔为350001,E-mail为fjtszx@21cn或HYPERLINK"mailto:ffpeng@163"ffpeng@163〕。主编单位: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中心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参编单位: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州市建筑设计院福建省建筑业协会建筑钢结构专家组福建省建筑轻纺设计院厦门市合道施工图审查福建省机电建筑设计研究院福建省建筑科学研究院福建永盛钢结构士兴〔福建〕钢结构主要起草人:彭伙水郑云河魏潮文郑念屏卢伟煌林功丁许厦鹰郑斌洪方勇陈华端华飞许世骏游经团郑莲琼主审人员:蔡益燕〔函审〕柴昶〔函审〕陈友泉祁皑陶忠陈金昌彭兴黔曾志攀严立炎目次1总那么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2符号3结构形式和布置3.1结构形式3.2结构平面布置3.3墙架布置3.4支撑布置4材料4.1结构用钢材4.2压型钢板4.3钢筋和混凝土4.4砌体围护墙5根本设计规定5.1设计原那么5.2作用及作用效应计算5.3变形规定5.4构造要求6构件设计6.1混合排架设计6.2混合门式刚架设计6.3混凝土柱及其它混凝土构件设计6.4钢檩条设计6.5钢墙架构件设计6.6钢支撑构件设计6.7屋面板和墙板设计7连接和节点设计7.1焊接7.2节点设计8施工与验收8.1一般规定8.2钢构件的制作和安装、隔热和涂装附录A风荷载计算1总那么1.0.1为标准和指导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轻型钢屋盖单层房屋结构在福建省内工程中的应用,做到技术先进、平安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1.0.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下地区、混凝土柱上采用轻型钢屋盖、屋盖承重结构采用钢两铰直线拱与混凝土柱顶铰接组成的混合排架结构〔简称混合排架〕或混凝土边柱顶与钢斜梁刚接组成的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简称混合刚架或混合门式刚架〕;混合排架结构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可用于无桥式吊车或吊车起重量不大于20t的A1~A5级桥式吊车或3t悬挂式起重机的单层单跨或单层多跨房屋。1.0.3本规程设计原那么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制定的。按本规程设计和施工时,除本规程有明确规定者外,其它相关内容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以及行业标准?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和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等技术标准的相关规定,立足于我国混凝土结构和轻型钢屋盖设计和施工的具体条件、工程实践、科研成果编制而成。1.0.4在钢结构设计文件中,应注明建筑结构的使用年限、钢材牌号、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其他的附加保证工程。此外,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形式、焊缝质量等级、端面刨平顶紧部位及对施工的要求。1.0.5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要求。2术语和符号2.1术语2.1.1混合排架结构mixedbentstructure钢两铰直线拱两拱脚均与混凝土柱顶铰接组成的排架结构。2.1.2混合门式刚架结构mixedgabledFramesstructure混凝土边柱顶与钢斜梁刚接组成的单层门式刚架结构。2.1.3轻钢屋盖sheetingroof采用压型钢板屋面板和冷弯型钢檩条或高频焊薄壁型钢檩条的屋盖。2.1.4两铰直线拱two-hingearchwithgableroof两拱肋为直线、拱顶刚接、两拱脚均为与支承构件铰接组成的结构。2.1.5拱顶archcrown拱的顶点。2.1.6拱脚archspringing拱与支承构件连接处。2.1.7拱肋archrib两铰直线拱拱脚与拱顶之间的受力构件。2.2符号2.2.1作用和作用效应设计值H—水平力;M—弯矩;N—轴心力。S—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SE—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2.2.2计算指标E—钢材的弹性模量;Ec—混凝土的弹性模量;G—钢材的剪变模量;—一个锚栓的抗拉承载力设计值;—一个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承载力设计值;—钢材抗拉、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钢材抗剪强度设计值;—钢材屈服强度;普通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锚栓的抗拉强度设计值;—螺栓的抗拉、抗剪和承压强度设计值;—对接焊缝的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设计值;—角焊缝的抗拉、抗剪和抗压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压强度设计值;2.2.3几何参数A—截面毛面积;有效受风面积;An—净截面面积;Wc—截面最大受压纤维的截面模量;Wn—净截面模量;W—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对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B—建筑宽度;H—屋面至地面的平均高度;—参数,。2.2.4计算系数及其它—屋面坡角;—压弯构件稳定的等效弯矩系数;—结构的重要性系数;—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共同工作系数;—构件对x轴的长细比;—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梁的整体稳定系数;—用于计算风荷载的边缘带宽度。3结构形式和布置3.1结构形式3.1.1钢-混凝土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轻钢屋盖单层房屋结构中,屋盖宜采用压型钢板屋面板和冷弯型钢檩条或高频焊薄壁H型钢檩条;承重结构可采用铰接于混凝土柱顶的钢两铰直线拱组成的混合排架结构〔简称混合排架〕,亦可采用端跨钢斜梁刚接于混凝土边柱顶组成的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简称混合门式刚架或混合刚架〕。3.1.2混合排架宜为单层单跨结构,有带拱拉杆〔图3.1.2a〕或不带拱拉杆〔图3.1.2b〕两种形式,拱脚与混凝土柱顶铰接。亦可为单层双跨或单层多跨结构〔图3.1.2c、d〕。〔a〕带拉杆的混合排架(b)不带拱拉杆的混合排架〔c〕带拉杆的双跨混合排架(d)不带拱拉杆的双跨混合排架图3.1.2混合排架形式例如3.1.3混合门式刚架分为单跨〔图3.1.3a〕,双跨〔图3.1.3b〕、多跨〔图3.1.3c〕刚架以及带挑檐〔图3.1.3d〕、带毗屋的〔图3.1.3e〕和单坡〔图3.1.3f〕的刚架等形式。多跨刚架的混凝土中间柱与钢斜梁的连接可采用铰接或刚接。多跨刚架宜采用双坡屋盖〔图3.1.3a~c〕,当跨度不大于12m时可采用单坡屋盖〔图3.1.3f〕,必要时可采用由多个双坡屋盖组成的多跨刚架形式。〔a〕单跨刚架〔b〕双跨刚架〔c〕多跨刚架〔d〕带挑檐的刚架〔e〕带毗屋的刚架〔f〕单坡刚架图3.1.3混合门式刚架形式例如3.1.4混合排架的跨度不宜大于24m,混合门式刚架的跨度不宜大于30m,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的檐口高度不宜大于15m。3.1.5两铰直线拱的钢拱肋宜采用双轴对称的等截面构件:焊接或轧制H形截面、圆形或矩形管截面等。拱拉杆宜采用圆管或矩形管截面、双角钢组成的T形截面或双圆钢,采用圆钢拉杆时应设置花蓝螺栓张紧。3.1.6混合门式刚架的钢斜梁宜采用变截面或等截面的实腹焊接H形截面或轧制H形截面,跨度不大时亦可采用等截面蜂窝梁。3.1.7混合门式刚架的钢斜梁可根据运输条件划分为假设干个单元,单元构件之间通过端板以高强螺栓连接。邻接的安装单元可采用不同的翼缘截面,两相邻单元截面高度宜相等。3.1.8混合排架的屋面坡度宜取1/8~1/12。混合门式刚架的屋面坡度宜取1/8~1/20。雨水较多的地区宜取其中的较大值。3.1.9钢斜梁不需要计算刚架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的侧向支承点间的最大长度,可取钢斜梁受压翼缘宽度的倍。3.1.10挑檐长度可根据使用要求确定,一般不宜为大于1.2m,其上翼缘坡度宜与屋盖承重结构的坡度相同。3.1.11混凝土柱宜采用预制等截面工字形柱、矩形柱或现浇矩形截面柱,柱脚及其根底设计应满足固定端的要求。当为预制柱时,根底可采用杯口根底。3.1.12采用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的屋面可采用隔热卷材做屋面隔热和保温层,亦可采用带隔热层的板材做屋面。3.1.13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单层房屋的外墙,可采用砌体墙,也可采用压型钢板等轻质墙板。抗震设防烈度为七度时,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单层房屋的外墙宜采用压型钢板等轻质墙板,也可采用下部为砖砌围护墙、上部为压型钢板等轻质墙板的组合型式,下部砖砌围护墙的高度不应大于5m。3.2结构平面布置3.2.1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的温度区段长度〔伸缩缝间距〕应符合以下规定:横向温度区段不大于120m。纵向温度区段不大于220m。当需要设置伸缩缝时,可采用两种做法:在伸缩缝两侧设置双柱,伸缩缝两侧应布置屋盖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或在房屋纵向选取一个开间的一端设置伸缩缝,该端的系杆、吊车梁和搭接檩条与刚〔排〕架构件的螺栓连接处采用长圆孔,并使该处屋面板在构造上允许胀缩,在设置伸缩缝的开间两侧应布置屋盖横向水平支撑和柱间支撑。3.2.2抗震设计时,防震缝的设置及房屋平面布置的原那么可参照国家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第9.1节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有关规定。3.2.3沿纵向柱列有局部抽柱的情况时,应在该处布置托梁或托架。3.2.4屋面檩条的布置,应与天窗架、通风器、采光带、屋盖支撑、墙架等构件布置相协调,同时应考虑屋面材料以及檩条供货规格等因素的影响;其间距应按屋面板承载力及荷载条件计算确定,在局部不均匀积灰、积雪或者风吸力较大处宜适当加密间距,同时应相应布置合理的拉条和撑杆,保证檩条的整体稳定。屋面压型钢板的板型及其厚度、檩条规格及其间距应按计算确定。风吸力较大处,屋面压型钢板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檩条的连接。3.2.5抗震设防地区的房屋内局部设有夹层时,夹层结构宜尽可能与主结构脱开。3.2.6房屋端部应采用与中部相同的结构形式,不应采用承重山墙直接搁置檩条的结构形式。3.3墙架布置3.3.1墙梁的布置应与门窗、挑檐、雨篷等构件的布置和围护材料的要求相协调。3.3.2当房屋纵墙采用压型钢板等轻质墙板时,墙梁宜采用冷弯薄壁型钢或高频焊薄壁H型钢,并布置在混凝土柱的外侧,其间距应考虑门窗布置及墙板板型和规格,按计算确定;墙梁的跨度不宜大于9m。当为砌块墙体时,当房屋纵向采用柱间支撑体系时宜为贴砌外包墙,且混凝土墙梁的跨度不宜大于6m。混凝土边柱的间距不小于10m时,对于不是抽柱的柱间宜布置墙架柱。3.3.3山墙墙架结构布置的根本要求同3.3.2。当房屋需考虑从端部向外扩建或墙面较高时,墙面宜采用压型钢板等轻质板材、钢墙梁和钢墙架柱。当墙架柱较高且风荷载较大时,宜在墙架柱中部布置水平抗风桁架。3.3.4砌体围护墙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相关规定。3.4支撑布置3.4.1支撑布置应符合以下要求:1在每个温度区段或分期建设的区段中,应分别设置能独立构成空间稳定结构的支撑体系。2沿房屋纵向设置柱间支撑。3在设置柱间支撑的开间,应同时设置屋盖横向支撑,以组成几何不变体系。3.4.2柱间支撑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当建筑物宽度较大时,除边列柱设置柱间支撑外,内列柱宜适当增设柱间支撑,设有柱间支撑的柱列间距不应大于60m,各柱列支撑的刚度应接近。2柱间支撑宜对称布置于温度区段中部,其间距应根据房屋纵向柱距、受力情况和安装条件确定。当无吊车时宜取30~45m;当有吊车时宜设在温度区段中部,或当温度区段较长时宜设在三分点处,其中心距不宜大于60m。3当房屋高度大于9m或有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应分层设置。当有桥式吊车时,柱间支撑应以吊车梁为中间系杆同时设置上柱支撑与下柱支撑,但在每个温度区段的两端柱距内只设上柱支撑。4各柱列柱顶应沿纵向设置刚性系杆。5当不允许设置交叉式柱间支撑时,可设置门式支撑等其它形式的支撑;当不允许设置任何形式的柱间支撑时,可设置纵向框架。纵向框架梁采用混凝土梁时,同一柱列的纵向框架或纵向混凝土梁伸缩缝的最大间距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第9.1.1条的规定,当采取可靠构造措施和施工措施减少混凝土收缩和温度对结构的影响时,可适当放宽伸缩缝的间距;钢屋盖也应设缝断开;变形缝两侧宜采用双柱做法。3.4.3屋盖支撑和刚性系杆的布置应符合以下规定。1屋盖横向支撑一般设在温度区间端部的第一个开间;当端部支撑设在第二个开间时,在第一个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刚性系杆。2在设有带驾驶室且起重量不小于15t桥式吊车的跨间,应在屋盖边缘设置纵向水平支撑。3跨度不小于21m、或者檐口高度不小于12m时,宜在屋盖边缘设置纵向水平支撑。4交叉支撑与排架或刚架构件的夹角应在30°~60°范围内,宜接近45°。5在排架或刚架的转折处〔单跨房屋的钢拱脚或钢斜梁端部和屋脊处,多跨房屋钢拱脚或钢斜梁端部以及某些中间柱柱顶和屋脊处〕应沿房屋全长设置刚性系杆。6当屋盖设有悬挂吊车时,应沿其悬挂梁的一侧布置全长的纵向水平支撑。7沿纵向柱列有局部抽柱并布置有托梁或托架时,应在其两侧〔当抽柱为边柱时为一侧〕布置屋盖纵向水平支撑,并向两端各延伸一个开间。8由支撑斜杆等组成的屋盖水平支撑,其直腹杆应按刚性系杆设置。3.4.4屋盖支撑体系的刚性系杆可由檩条兼作,此时檩条应满足对压弯杆件的刚度和承载力要求,同时檩条连接节点应满足相应受力和构造要求。当不满足时,可在排架的两铰直线拱拱肋间或刚架斜梁间设置钢管、H型钢、双角钢或其它截面形式的杆件作刚性系杆。3.4.5混凝土柱上钢屋盖结构的支撑,可采用带张紧装置的十字交叉圆钢做成柔性支撑,圆钢支撑直径不应小于22mm;跨度不小于27m以及吊车吨位不小于15吨时,应采用型钢刚性支撑。柱间支撑应采用型钢支撑。4材料4.1结构用钢材4.1.1承重结构中钢构件的钢材选用应符合以下规定:1承重结构中钢构件的钢材应采用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700规定的Q235钢和?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规定的Q345钢。当有可靠依据时,亦可采用其它牌号的钢材,但应符合相应有关国家标准的要求。2钢屋盖及墙架承重钢构件宜选用Q235B或Q345A及以上等级的钢材;非焊接的檩条和墙梁等构件可采用Q235A钢。抗震设防地区,宜采用Q235B或Q345B及以上等级的钢材。3中选用Q235A或Q235B级钢时,宜选用镇静钢。4.1.2钢檩条和钢墙梁选用斜卷边Z形或卷边槽形冷弯薄壁型钢时,其规格宜符合?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附录B的规定。当跨度较大或有较大的吊挂荷载时,亦可选用高频焊薄壁H型钢,其尺寸规格和检验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结构用高频焊薄壁H型钢?JG/T137的规定。因使用要求采用镀锌檩条和墙梁时,应采用热浸镀锌钢板或钢带的结构级钢板作为基板,其性能级别为结构250级或350级,材质应符合现行推荐性国家标准?连续热镀锌薄钢板和钢带?GB/T2518的规定,其双面镀锌量不应小于220g/m2。4.1.3钢材设计指标应符合以下规定:1钢材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1.3-1采用。表4.1.3-1钢材强度设计值〔N/mm2〕牌号钢材厚度或直径(mm)抗拉、压、弯抗剪端面承压〔刨平顶紧〕Q235钢≤16215〔205〕125〔120〕325〔310〕>16~40205120Q345钢≤16310〔300〕180〔175〕400>16~35295170注:1〕钢材屈服强度:对Q235钢取;对Q345钢取。2〕括号中的数字用于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规定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当冷弯薄壁型钢构件全截面有效时,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附录C规定的考虑冷弯效应的强度设计值计算构件的强度。2焊缝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1.3-2采用。表4.1.3-2焊缝强度设计值〔N/mm2〕焊接类型和焊条型号牌号钢材厚度或直径(mm)对接焊缝角焊缝抗压抗拉抗剪抗拉、压、剪一、二级焊缝三级焊缝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43型焊条的手工焊Q235钢≤16215〔205〕215〔205〕185〔175〕125〔120〕160〔140〕>16~40205205175120自动焊、半自动焊和E50型焊条的手工焊Q345钢≤16310〔300〕310〔300〕265〔255〕180〔175〕200〔195〕>16~35295295250170注:1)自动焊和半自动焊采用的焊丝和焊剂,应保证其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不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埋孤焊用碳钢焊丝和焊剂?GB/T5293和?低合金钢埋孤焊用焊剂?GB/T12470中相关的规定。2)焊缝质量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规定。其中厚度小于8mm的对接焊缝,可参照?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GJ/T3034.1-1996的相应规定作超声波探伤。3)对接焊缝抗弯受压区强度设计值取〔〕,抗弯受拉区强度设计值取〔〕。4)表中厚度系指计算点钢材的厚度,对轴心受力构件系指截面中较厚板件的厚度。5〕括号中的数字用于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规定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3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应按表4.1.3-3采用。表4.1.3-3螺栓连接强度设计值〔N/mm2〕螺栓性能等级或构件钢材牌号普通螺栓锚栓承压型连接高强螺栓C级螺栓A级、B级螺栓抗拉抗剪承压抗拉抗剪承压抗拉抗拉抗剪承压普通螺栓4.6级170〔165〕140〔125〕--------4.8级5.6级---210190-----8.8级---400320-----锚栓Q235钢------140---Q345钢------180---承压型连接高强螺栓8.8级40025010.9级500310构件Q235钢305〔290〕405470Q345钢385〔370〕510590注:1〕A级螺栓用于d≤24mm和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B级螺栓用于d>24mm和l>10d或l>150mm〔按较小值〕的螺栓。d为公称直径,l为螺杆公称长度。2〕A、B螺栓孔的精度和孔壁外表粗糙度,C级螺栓孔的允许偏差和孔壁外表粗糙度,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的要求。3〕括号中的数字用于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规定的冷弯薄壁型钢构件。4每个高强螺栓的预拉力、承载力计算以及摩擦面处理等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及?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的规定。5冷弯薄壁型钢采用电子点焊时,每个焊点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的规定。6当计算以下结构和构件时,本规程表4.1.3-1、表4.1.3-2、表4.1.3-3规定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相应的折减系数:1〕单面连接的角钢按轴心受力计算强度和连接时0.85按轴心受压计算稳定性时等边角钢0.6+0.0015λ.但不大于1.0短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5+0.0025λ.但不大于1.0长边相连的不等边角钢0.70注:λ为长细比,对中间无联系的单角钢压杆,应按最小回转半径计算确定。当λ<20时,取λ=20。2〕无垫板的单面施焊对接焊缝0.853〕施工条件较差的高空安装焊缝0.904〕两构件采用搭接连接或其间填有垫板的连接以及单盖板的不对称连接0.90当以上几种情况同时存在时,相应的折减系数应连乘。7钢材的物理性能指标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4.2压型钢板4.2.1压型钢板所用基板和彩涂板的牌号、性能、质量及技术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彩色涂层板及钢带?GB/T12754、?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规定。4.2.2压型钢板所用基材应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T12754中牌号TS250GD+Z(相当于Q235强度等级)、TS350GD+Z〔相当于Q345强度等级〕的热镀锌基板或牌号TS250GD+AZ、TS350GD+AZ的热镀铝锌合金基板。不应采用电镀锌钢板及冷轧钢板。当压型钢板为扣合板时,其基材应采用TS550钢材;当压型钢板为咬合板或搭接板时,其基材应采用TS250或TS350钢材。4.2.3压型钢板板型的展开宽度〔基板宽度〕宜符合600mm、1000mm或1200mm系列根本尺寸的要求,常用宽度尺寸为1000mm。4.2.4工程中墙面压型钢板基板的公称厚度不宜小于0.5mm,屋面压型钢板基板的外板公称厚度不宜小于0.6mm,屋面压型钢板基板的内板公称厚度不得小于0.375mm,基板的公称厚度不包括彩涂层厚度。4.2.5压型钢板用基板的镀层〔锌、铝锌〕应采用热浸镀,重量应按需方要求作为供货条件予以保证,并在订货合同中注明。当需方无要求时,镀层重量〔双面〕应分别不小于Z180〔热镀锌基板〕、AZ100〔热镀铝锌合金基板〕及ZA130〔热镀锌铝合金基板〕。对不同腐蚀介质环境中应用时的镀层推荐使用厚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B/T12754的规定。4.2.6压型钢板用彩涂板的涂层类别、性能、质量等技术要求及检验方法等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彩色涂层板及钢带?GB/T12754、?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规定。涂层面漆种类与涂层结构应按需方要求作为供货条件予以保证,并在订货合同中约定与明示。当需方无要求时,涂层结构可按面漆正面二层,反面一层的做法作为交货条件。4.3钢筋和混凝土4.3.1刚架柱或排架柱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用于柱顶二次浇捣的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刚架柱或排架柱提高一个等级。4.3.2对钢筋和混凝土材料的选用及其设计指标,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要求。4.4砌体围护墙4.4.1对砌体围护墙材料的选用及其设计指标,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要求。5根本设计规定5.1设计原那么5.1.1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根底的极限状态设计法,按分项系数设计表达式进行计算。5.1.2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的承重构件,应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进行设计。5.1.3当结构构件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的规定采用荷载效应的根本组合计算,并符合以下要求:〔5.1.3〕式中——结构重要性系数。对一般的钢两铰直线拱与混凝土柱组成的排架结构或钢斜梁以混凝土柱组成的混合门式刚架钢结构构件平安等级取二级,当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时,结构重要性系数取不小于1.0;当设计使用年限为25年时,取不小于0.95;S——不考虑地震作用时,荷载效应组合的设计值;R——结构构件承载力的设计值。5.1.4在抗震设防地区,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进行抗震验算,并符合以下要求:〔5.1.4〕式中——考虑多遇地震作用时,荷载和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5.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按表5.1.5的规定采用:表5.1.5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构件或连接梁柱支撑节点螺栓焊缝0.750.75〔轴压比<0.15〕0.80〔轴压比≥0.15〕0.800.850.850.905.1.6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的地震作用效应可采用底部剪力法确定。抗震验算时,结构的阻尼比可取0.05。5.1.7当结构构件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规定采用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变形,并符合本规程第5.3节的要求。5.1.8钢构件的受拉强度应按净截面计算,受压强度应按有效净截面计算,稳定性应按有效截面计算,变形和各种稳定系数均可按毛截面计算。5.2作用及作用效应计算5.2.1结构自重、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屋面雪荷载、积灰荷载和吊车荷载,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的规定采用。悬挂荷载和吊车荷载应按实际情况取用。5.2.2当采用压型钢板轻型屋面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应取0.5kN/m2。注:对受荷水平投影面积大于60m2的排架或刚架构件,屋面竖向均布活荷载的标准值可取不小于0.3kN/m2。5.2.3垂直于建筑物外表的风荷载标准值,应按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计算。对于符合附录A.0.2的规定的多脊多坡的单层房屋,其每个双坡屋顶的分区和体型系数参照附录A的规定。对于门窗在台风或瞬时阵风来临时无法关闭的情况,应根据门窗实际面积,按开敞或半开敞式结构计算风荷载。5.2.4在抗震设防地区,应分别对排架〔或刚架〕方向和垂直于排架〔或刚架〕的纵向按本规程第5.1.6条和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计算地震作用。5.2.5荷载效应组合应符合以下原那么:1屋面均布活荷载不与雪荷载同时考虑,应取两者中的较大值;2积灰荷载与雪荷载或屋面均布活荷载中的较大值同时考虑;3施工或检修集中荷载不与屋面材料或檩条自重以外的其它荷载同时考虑;4多台吊车的组合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的规定;5风荷载不与地震作用同时考虑;6风荷载与雪荷载考虑两种组合:“0.5风+雪〞和“0.5雪+风〞;7风荷载与吊车刹车力按“0.5风荷载+吊车刹车力〞考虑;8吊车荷载与雪荷载应同时考虑。5.2.6结构计算时,应根据结构及其受力特点,采用合理的计算模型,一般可按平面结构体系进行结构横向与纵向的计算分析。5.2.7计算混合刚〔排〕架可采用一阶弹性分析方法,一般不考虑P-△效应;其构件刚度应分别按构件所用材料的弹性模量确定。5.3变形规定5.3.1混合门式刚架的钢斜梁和混合排架的钢拱肋以及轻型钢屋盖受弯构件的计算挠度与其跨度的比值,不应大于表5.3.1规定的限值。由于柱顶位移和屋脊的竖向位移〔计算值〕产生的屋面坡度改变值,不应大于坡度设计值的1/3。表5.3.1计算挠度与跨度比的限值项次构件类别受弯构件挠度限值竖向挠度门式刚架钢斜梁和混合排架的钢拱肋仅支承压型钢板屋面和冷弯型钢檩条尚有吊顶有悬挂起重机L/200L/240L/400钢檩条仅支承压型钢板屋面尚有吊顶L/150L/240压型钢板屋面板L/150水平挠度钢墙板L/100钢墙梁仅支承压型钢板墙板支承砌体墙L/100L/180且≤50mm钢筋混凝土墙梁L/200注:1表中L对单坡房屋为斜梁跨度,对双坡房屋为一个坡面斜梁的长度,对于多跨门式刚架为相邻两柱之间斜梁一坡的坡面长度。2对悬臂梁,按悬臂伸长度的2倍计算受弯构件的跨度。5.3.2在风或地震水平力作用下,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的混凝土柱柱顶弹性位移计算值不宜超过表5.3.2规定的容许值。表5.3.2混凝土柱的柱顶弹性位移容许值项次类别弹性位移容许值房屋横向无桥式吊车H/300有桥式吊车H/400房屋纵向纵向框架H/550注:表中H为自根底顶面至柱顶的总高度。5.4构造要求5.4.1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中钢构件的构造要求,应符合以下规定:1用于檩条和墙梁的冷弯薄壁型钢,其壁厚不宜小于1.5mm〔热镀锌涂装〕和2.0mm〔油漆涂料涂装〕。用于焊接钢斜梁和钢拱肋腹板的钢板,其厚度不宜小于4mm当有依据时或采用高频焊薄壁H型钢时可不小于3mm。2冷弯薄壁型钢构件中受压板件的最大宽厚比,不得大于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规定的宽厚比限值;工字形截面构件受压翼缘板自由外伸宽度b与其厚度t之比,不应大于;腹板的计算高度与其厚度之比,不应大于。此处,为钢材屈服强度。5.4.2钢构件长细比应符合以下规定:1受压构件的长细比,不宜大于表5.4.2-1规定的限值。表5.4.2-1受压构件的长细比限值构件类别长细比限值主要构件〔如钢拱肋等〕180其他构件、支撑和隅撑2202受拉构件的长细比,不宜大于表5.4.2-2规定的限值。表5.4.2-2受拉构件的长细比限值构件类别承受静态荷载或间接承受动态荷载的结构钢桁架的杆件和钢拱肋350钢吊车梁或钢吊车桁架以下的柱间支撑300其他钢支撑(张紧的圆钢或钢铰线支撑除外)400注:1对承受静态荷载的结构,可仅计算受拉构件在竖向平面内的长细比;2对直接或间接承受动态荷载的结构,计算单角钢受拉构件的长细比时,应采用角钢的最小回转半径;在计算单角钢交叉受拉杆件平面外长细比时,应采用与角钢肢边平行轴的回转半径;3在永久荷载与风荷载组合作用下受压的构件,其长细比不宜大于250。5.4.3混合门式刚架的钢斜梁在刚架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由计算确定。钢斜梁不需要计算刚架平面外整体稳定性的侧向支承点间的最大长度,可取钢斜梁受压翼缘宽度的倍。其侧向支承点间的长度按隅撑间距确定;对于采用隅撑-冷弯薄壁型钢檩条体系作为钢斜梁受压翼缘侧向支承点的情况,当钢斜梁受压翼缘面积大于2000mm2时,其侧向支承点间的长度宜按2倍隅撑间距计算。与中间刚架斜梁连接的隅撑应双侧布置。5.4.4混凝土柱和墙体的构造要求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和?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的有关规定。6构件设计6.1混合排架设计6.1.1混凝土柱上采用两铰直线拱的混合排架,计算其作用效应时,对于钢拱肋应同时考虑弯曲变形和轴向变形对结构内力和位移的影响。6.1.2钢拱肋的设计计算可参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相关规定考虑拱肋腹板屈后强度的利用。6.1.3钢拱肋的强度应按下式验算:〔6.1.3-1〕钢拱肋应按压弯构件验算排架平面内的稳定性:〔6.1.3-2〕式中—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轴心压力;—参数,;—弯矩作用平面内的轴心受压构件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规定采用;—所计算构件段范围内的最大弯矩;—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对较大受压纤维的毛截面模量;—净截面模量;—毛截面面积;—净截面面积;—对x轴的、与截面模量相应的截面塑性开展系数;当受压翼缘的自由外伸宽度与其厚度之比大于而不超过时,取—等效弯矩系数,取;—构件对x轴的长细比,取计算长度为一坡长度;—钢材的抗拉、抗压和抗弯强度设计值。6.1.4钢拱肋在排架平面外的整体稳定性,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有关压弯构件弯矩作用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公式计算,计算长度取其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6.1.5拱拉杆应按轴心受拉构件验算强度:〔6.1.5〕式中—拱拉杆所受轴拉力;—共同工作系数,采用一根拱拉杆时,取;采用两根拱拉杆时,取;—拱拉杆的净截面面积,采用两根拱拉杆时为其净截面面积之和。6.2混合门式刚架设计6.2.1符合图7.2.2的构造规定的混合门式刚架的内力和位移计算,刚架柱的柱高可计算至梁、柱轴线相交处,节点按理想刚接计算。6.2.2钢斜梁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有关规定设计,平面外的稳定性计算时,计算长度取其侧向支承点间的距离。6.3混凝土柱及其它混凝土构件设计6.3.1混凝土柱及其它混凝土构件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的有关规定设计。6.3.2抗震设计时,混合排架结构中混凝土柱的计算和构造应符合?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第11.5节铰接排架柱的有关规定;混合门式刚架中混凝土柱的计算和构造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第9.1节单层钢筋混凝土柱厂房的有关规定;当纵向采用框架时,混凝土柱的计算和构造应符合?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中框架结构的有关规定。6.3.3地震区混凝土柱的抗震等级: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取四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取三级。6.4钢檩条设计6.4.1檩条跨度不大于10m时,宜优先采用实腹式构件,亦可采用格构式构件。6.4.2实腹式檩条宜采用卷边槽形或斜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亦可采用直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或高频焊薄壁H型钢构件。6.4.3格构式檩条可采用平面桁架式、空间桁架式或下撑式檩条。6.4.4跨度不大于6m的檩条可设计成两跨连续构件;跨度不大于4m的檩条可设计成三跨连续构件;有较大吊挂荷载或跨度不小于6m时,檩条可设计成多跨嵌套搭接连续构件,或多跨静定构件。多跨嵌套搭接连续檩条宜优先选用上下翼缘不等宽的斜卷边Z形冷弯薄壁型钢。图6.4.5-1拉条系统的布置6.4.5拉条或撑杆的设置原那么:1、当檩条跨度大于4m时,宜在檩条间跨度中央位置设置拉条或撑杆;当檩条跨度大于6m时,应在檩条间跨中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图6.4.5-1〕;当檩条跨度大于9m时,应在檩条间跨中四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或撑杆。当采用扣合式或咬合式压型钢板作屋面板时,不宜考虑屋面板对檩条上翼缘的侧移和扭转的约束作用,拉条的设置应根据檩条的稳定性计算确定。2、檐口或屋脊处的檩条间应设置斜拉条和刚性撑杆〔图6.4.5-2〕;假设屋脊两侧单坡长度不大时,屋脊处可不设斜拉条,屋脊两侧的檩条用刚性撑杆相连〔图6.4.5-3〕,此时须在檐口处的檩条间设置斜拉条和刚性撑杆;假设单坡长度超过50m时,尚应在坡长中间增设斜拉条和刚性撑杆。(a)一道拉条(b)两道拉条(c)三道拉条图6.4.5-2在檐口处设置斜拉条和刚性撑杆图6.4.5-3屋脊处不设斜拉条时的做法a)上下两层拉条用螺母固定c)两檩条间用斜撑杆相连b)两两相隔用刚性撑杆相连图6.4.5-4檩条的侧向约束构造3、在距檩条上、下翼缘1/3腹板高度范围处宜各设置一层拉条〔图6.4.5-4a〕。当檩条上翼缘与屋面板通过自攻螺钉直接相连时,可取消上层拉条,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檩条施工时的稳定性;当檩条下翼缘与屋盖内衬板通过自攻螺钉直接相连时,可取消下层拉条;亦可不用上下两层拉条,而采用刚性系杆直接连在檩条的腹板中部,此时檩条可每两两相隔互相连接〔图6.4.5-4b〕;假设屋面板能保证充分约束檩条上翼缘的侧移和扭转时,亦可在两檩条间采用斜撑杆的连接方式〔图6.4.5-4c〕。6.4.6拉条的截面尺寸应按其承载力计算确定。当采用圆钢拉条时,圆钢直径不宜小于10mm。刚架斜梁和拱肋图6.4.7连续嵌套搭接Z型檩条构造作法L1L26.4.7连续嵌套搭接檩条的构造做法应符合图6.4.7的要求:应通过檩托板与钢拱肋〔或钢斜梁〕连接;搭接长度L1和L2不应小于邻跨跨度的5%,第一内支座的搭接长度宜按计算适当加大;连接螺栓可用普通螺栓,栓径不宜小于M12;4.Z型檩条上下两翼缘宜不等宽,卷边的内角θ不宜大于120°;5.各跨檩条的截面厚度应按计算结果确定。6.4.8嵌套搭接多跨连续Z型檩条的内力按多跨连续梁计算;荷载组合可考虑恒载、风载、雪载按各跨均匀分布;活荷载的一半按各跨均匀分布,另一半按最不利活荷载分布;同时应考虑支座处搭接的嵌套松动影响。6.4.9连续檩条可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规定验算其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截面特性及整体稳定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计算。嵌套搭接多跨连续Z型檩条强度验算位置应分别选取跨中弯矩最大处、搭接端和支座处,支座处截面特性可取双截面的截面特性代数和乘以0.9的系数。连续檩条宜采取构造措施保证其整体稳定性。需要计算整体稳定性时其计算长度取弯矩图上跨中两反弯点之间的距离。支座至反弯点之间的整体稳定性可不验算。6.4.10多跨静定檩条的模式见图6.4.10-1所示,在连接节点处应具有一定的抗扭能力,宜采用节点局部嵌套连接法〔图6.4.10-2〕,图中b和c不应大于螺栓孔径的4倍且不小于螺栓孔径的2倍;a由檩条高度减去b和c确定,且不小于螺栓孔径的3倍。卷边槽形截面可用内嵌套平接;Z型截面嵌套可采用上下翼缘不等宽搭接。多跨静定檩条应通过檩托板与钢拱肋〔或钢斜梁〕连接。图6.4.10-1多跨静定梁模式图6.4.10-2多跨静定檩条的连接节点〔a〕Z型嵌套搭接ccbab〔b〕C型内嵌套平接acc10ccbb6.4.11多跨静定檩条的计算多跨静定檩条的弯矩分布如图6.4.12所示,连接节点位置的选取应根本满足的条件。强度、挠度计算可参考简支梁的模式进行计算。风吸力作用下檩条跨中简支段的稳定性按下翼缘受压的弯扭失稳计算。图6.4.12多跨静定檩条的弯矩6.4.12连续檩条和多跨静定檩条的位移限值按本规程第5.3.2条的规定采用。嵌套搭接多跨连续Z形檩条的变形计算宜考虑嵌套松动的不利影响。6.5钢墙架构件设计6.5.1采用压型钢板作墙板的墙梁宜采用卷边槽形的冷弯薄壁型钢。6.5.2采用压型钢板作墙板的墙梁可设计成简支构件或采用冷弯薄壁Z型钢嵌套搭接设计成连续构件,两端支承在混凝土柱上。当墙梁有一定竖向承载力,墙板落地,且墙梁与墙板间有可靠连接时,可不设中间柱,并可不考虑自重引起的弯矩和剪力。假设有条形窗或房屋较高且墙梁跨度较大时,墙架柱的数量应由计算确定;当墙梁需承受墙板重及自重时,应按双向受弯构件计算。6.5.3采用压型钢板作墙板时,墙板的自重均宜依靠其下端支承在地面或矮墙上直接传递给根底或根底梁,板与板间应适当连接,否那么应设置拉条来承受其重量;拉条系统宜设在墙板一侧,对于没有内墙板的墙梁,仍应在靠近墙梁内翼缘处设置拉条系统,以提高墙梁在风吸力作用下的稳定承载力;当设有拉条时,应在墙面顶部以及通长窗底部设斜拉条和撑杆,将拉力传至承重柱或墙架柱。墙梁跨度为4~6m时,宜在跨中设一道拉条;墙梁跨度不小于6m时,宜在跨间三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墙梁跨度大于9m时,宜在跨间四分点处各设一道拉条。6.5.4采用压型钢板作墙板的墙梁,其强度和稳定性验算应符合?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有关规定;对于设置有内外墙板的墙梁只须验算其在风压力作用下的强度,而不需要验算其稳定性。6.6钢支撑构件设计6.6.1混合排架和混合门式刚架结构中的交叉支撑和柔性系杆可按拉杆设计,非交叉支撑中的受压杆件及刚性系杆应按压杆设计。6.6.2钢屋盖上横向水平支撑的内力,应根据纵向风荷载按支承于柱顶的水平桁架计算:对于交叉支撑可不计压杆的受力。6.6.3柱间支撑的内力,应根据该柱列所受纵向风荷载〔如有吊车,尚应计入吊车纵向制动力〕、纵向〔垂直于排架或刚架方向〕的地震力,按支承于柱脚根底上的竖向悬臂桁架计算;对于交叉支撑可不计压杆的受力。6.6.4支撑构件受拉或受压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或?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标准?GB50018关于轴心受拉或轴心受压构件的规定计算。6.6.5采用钢屋面板时,可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第7.2.14条的规定,在檐口位置的檩条设置隅撑。6.7屋面板和墙板设计6.7.1屋面板和墙板材料可选用建筑外用彩色镀锌或镀铝锌压型钢板、夹心压型复合板和玻璃纤维增强水泥外墙板〔GRC板〕等轻质材料。6.7.2一般建筑用压型钢板的厚度应符合本规程4.2.4条的规定。压型钢板的计算和构造应遵照现行国家标准?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程?GB50018、?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规定。6.7.3当在屋面板上开设直径大于300mm的圆洞和单边长度大于300mm的方洞时,宜根据计算采用次结构加强。除了必需在屋脊处设置气楼、通风机外,不宜在屋脊开洞。屋面板上应防止通长大面积开孔〔含采光孔〕,开孔宜分块均匀布置。6.7.4当采用砌体结构作为围护墙板时,其强度和稳定性验算,以及墙身、圈梁、构造柱和墙柱间拉结钢筋的设计,应符合?砌体结构设计标准?GB50003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有关规定。7连接和节点设计7.1焊接7.1.1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中7.1节的有关规定执行。7.2节点设计7.2.1混合排架的钢拱脚与混凝土柱顶的连接节点应采用铰接节点;不带拉杆的两铰直线拱,可采用图7.2.1的连接做法;带拉杆的两铰直线拱可参照图7.2.1的连接做法,但不需要设置抗剪键。图7.2.1中,剖面1-1和2-2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拱肋的截面尺寸,设置斜加劲肋后,其腹板厚度可与拱肋腹板厚度相同,不需计算;预留的细石混凝土二次浇捣的构造尺寸L1不宜大于50mm;拱脚底板厚度不应小于16mm;锚栓直径不应小于24mm;抗剪键可采用角钢、槽钢或H型钢,抗剪键的长度不宜小于150mm。构造的其它要求,可参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有关平板式铰接柱脚的相关规定执行。图7.2.1不带拉杆两铰直线拱的拱脚做法7.2.2混凝土柱、钢斜梁混合门式刚架中,斜梁端部与柱顶的连接应采用刚接节点〔图7.2.2〕,当刚架跨度较大、高度较大或者风荷载较大时宜采用图7.2.2〔b〕、(c)、〔d〕的做法,其构造要求按以下规定:1钢斜梁端部1-1、2-2、3-3、4-4剖面的截面尺寸不应小于斜梁加腋端大头截面尺寸;2节点域设置斜加劲肋后,其腹板厚度可与斜梁加腋端腹板厚度相同,不需计算;3斜梁端部与柱顶连接的底板厚度不应小于18mm,混凝土柱顶预埋钢板的厚度一般可与斜梁端部底板厚度相同;4锚栓直径不应小于24mm,锚筋直径不宜小于20mm,锚筋在混凝土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的有关规定;5抗剪键可采用角钢、槽钢或H型钢,抗剪键的长度不宜小于200mm;6图7.2.2(a)中L1为考虑拧紧锚栓的双螺帽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隙,空隙尺寸不宜大于100mmm;图7.2.2(b)中的L1为考虑斜梁端部底板与柱顶预留钢板焊接需要留有一定的空隙,可取为50mmm;7预留二次浇捣的细石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刚架柱混凝土高一个强度等级,二次浇捣的细石混凝土厚度L2不宜大于100mm;8构造的其它要求,可参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有关平板式刚接柱脚的相关规定执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参照?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的相关规定执行,预埋件的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的相关规定执行。图7.2.2混合刚架梁柱刚接节点做法示意7.2.3钢筋混凝土柱顶纵筋和箍筋构造应采取加强措施〔图7.2.3〕。1柱纵筋可在柱顶弯折,并互相搭接焊,搭接焊的焊缝长度双面焊不应小于柱纵筋直径的5倍、单面焊不应小于柱纵筋直径的10倍。焊缝及焊接的其它要求应符合?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及?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中的有关规定。2钢筋混凝土柱顶应设置箍筋加密区,加密区高度不小于柱截面高度的两倍,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箍筋肢距不应大于200mm。地震区加密区箍筋的设置尚应满足?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要求。3纵向钢筋每隔一根应有箍筋约束,加密区箍筋可采用由矩形、多边形或拉筋组成的复合箍筋〔图7.2.3中的1-1剖面〕。4构造的其它要求,应遵照?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相关规定执行。图7.2.3混凝土柱顶纵筋和箍筋构造做法拉杆与拱脚的连接节点可参照图7.2.4的做法。图7.2.4拉杆与拱脚的连接节点拉杆与吊杆的连接节点可参照图7.2.5的做法。图7.2.5拉杆与吊杆的连接节点7.2.6图7.2.1相当于钢门式刚架的铰接柱脚,图7.2.2相当于钢门式刚架的刚接柱脚,分别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中的平板式铰接柱脚和平板式刚接柱脚进行设计计算。对于图7.2.1和图7.2.2的混凝土柱顶应按照本规程7.2.3条的规定设置箍筋加密区。7.2.7图7.2.2〔b〕的锚筋,根据节点承受的拉力,按?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和?建筑抗震设计标准?GB50011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计算。7.2.8图7.2.1和图7.2.2中的抗剪键,按节点承受的水平力进行设计计算。7.2.9锚栓在混凝土柱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的有关规定。当不能满足锚固长度要求时,应在锚栓端部设置锚板。7.2.10屋脊节点采用端板连接,其构造和设计计算按?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有关规定执行。7.2.11脊檩间的连接做法、隅撑的连接、圆钢支撑的连接、屋面板间的连接以及面板与檩条或墙梁的连接等,按照?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的有关规定进行设计。8施工与验收8.1一般规定8.1.1钢构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门式刚架房屋钢构件?GJ144-2002和?建筑用压型钢板?GB/T12755的有关规定执行;混凝土构件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砌体围护墙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50203的有关规定执行。8.1.2建筑工程和钢结构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具有相应的施工资质。施工单位应根据批准的施工图设计文
/
本文档为【(福建省地方标准)钢混凝土混合刚(排)架单层房屋结构技术规程报批稿】,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