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大智度论白话译(60)_3925

大智度论白话译(60)_3925

2022-06-29 3页 doc 23KB 0阅读

用户头像 个人认证

is_138546

暂无简介

举报
大智度论白话译(60)_3925实用标准文案大智度论白话译(60)大智度论白话译(60)卷第十二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问道人译摘自中国佛教印经网问曰:何以说无我?一切人各各自身中生计我,不于他身中生我;若自身中无我,而妄见为我者,他身无我,亦应于他身而妄见为我。(问:为什么说无我?一切人各各自身中生计我想,不于他身中生我想;如果自身中无我,而妄见为我的话,他身无我,也应于他身而妄见为我。)复次,若内无我,色识念念生灭,云何分别知是色青、黄、赤、白?(又,如果内无我,色识念念生灭,怎么分别知道此色青、黄、赤、白?)复次,若无我,今现在人识,新新生灭,身命断时...
大智度论白话译(60)_3925
实用标准文案大智度论白话译(60)大智度论白话译(60)卷第十二释初品中檀波罗蜜法施之余问道人译摘自中国佛教印经网问曰:何以说无我?一切人各各自身中生计我,不于他身中生我;若自身中无我,而妄见为我者,他身无我,亦应于他身而妄见为我。(问:为什么说无我?一切人各各自身中生计我想,不于他身中生我想;如果自身中无我,而妄见为我的话,他身无我,也应于他身而妄见为我。)复次,若内无我,色识念念生灭,云何分别知是色青、黄、赤、白?(又,如果内无我,色识念念生灭,怎么分别知道此色青、黄、赤、白?)复次,若无我,今现在人识,新新生灭,身命断时亦尽,诸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行罪福,谁随谁受?谁受苦乐?谁解脱者?如是种种因缘故知有我。(又,如果无我,现在人的识,新新生灭,身命断时也消失了,众行罪福,谁随谁受?谁受苦乐?谁是解脱的?象这样种种因缘而知有我。)答曰:此俱有难!若于他身生计我者,复当言何以不自身中生计我?(答:这两种计我法都有说不通的地方!如果于他身生计是我想的话,又当问为什么不在自身中生计我想?)复次,五众因缘生故空无我,从无明因缘生二十身见,是我见,自于五阴相续生。以从此五众缘生故,即计此五众为我,不在他身,以其习故。(又,五众是因缘所生所以空无我,从无明因缘生二十种身见,此我见,从五阴相续而生起。因从此五众因缘生,即计此五众为我,我不在他身,因他的习气所致。)复次,若有神者,可有彼我,汝神有无未了,而问彼我!其犹人问兔角,答似马角。马角若实有,可以证兔角,马角犹尚未了,而欲以证兔角。(又,如果有神的话,可以有彼我,你说的神有没有还不确定,而问彼我!这犹如人问兔角啥样,答似马角。马角如果实有,可以证兔角,马角犹尚未明确,而想用它证兔角。)复次,自于身生我故,便自谓有神。汝言神遍,亦应计他身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为我。以是故,不应言自身中生计我心,于他身不生,故知有神。(又,因为于自身生我想,便自认为有神。你说神遍一切处,也应计他身为我。所以,不应说由自身中生计我心,于他身不生,所以知道有神。)复次,有人于他物中我心生,如外道坐禅人,用地一切入观时,见地则是我,我则是地,水、火、风、空,亦如是。颠倒故,于他身中亦计我。(又,有人于他物中生是我的心,如外道坐禅人,用地一切入观时,见地则是我,我则是地,水、火、风、空,也是这样。因为颠倒,于他身中也计是我。)复次,有时于他身生我。如有一人,受使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著其前,复有一鬼逐来,瞋骂前鬼:“是死人是我物,汝何以担来?”(又,有时生他身是我想。如有一人,受使远行,独宿空舍。夜中有鬼担一死人来放在他的面前,又有一鬼追来,瞋骂先来的鬼:“这个死人是我的,你为什么担来?”)先鬼言:“是我物,我自持来。”(先来的鬼说:“是我的,我自持来。”)后鬼言:“是死人实我担来!”二鬼各捉一手争之。(后来的鬼说:“此死人实际上是我担来的!”二鬼各捉死人的一只手争这个死人。)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前鬼言:“此中有人可问。”(先来的鬼说:“在这里有人可以问问。”)后鬼即问:“是死人谁担来?”(后来的鬼即问:“这个死人谁担来的?”)是人思惟:“此二鬼力大,若实语亦当死,若妄语亦当死,俱不免死,何为妄语?”言:“前鬼担来。”(这个人思惟“这两个鬼力大,如果实语也是死,如果妄语也是死,都不免死,为什么要说妄语?”即说:“先来的鬼担来。”)后鬼大瞋,捉人手拔出著地,前鬼取死人一臂附之即著。如是两臂、两脚、头、胁,举身皆易。于是二鬼共食所易人身,拭口而去。(后来的鬼非常气愤,抓住那个人的手拔出扔到地上,先来的鬼取死人一只胳膊附上,立即就长好了。象这样两臂、两脚、头、胁,全身都换了一遍。于是二鬼一起吃所换下的人身,擦嘴而去。)其人思惟:“我父母生身,眼见二鬼食尽,今我此身尽是他肉。我今定有身耶?为无身耶?若以为有,尽是他身;若以为无,今现有身。”如是思惟,其心迷闷,譬如狂人。明朝寻路而去,到前国土,见有佛塔众僧,不论余事,但问己身为有为无?(那个人思惟:“我父母生的身体,眼见被二鬼吃完了,现在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我这个身体全是他人的肉。我现在是有身呢?是没有身呢?如果认为有,全是他人的身体;如果认为没有,现在有身。”象这样思惟,其心迷闷,譬如狂人。第二天早晨寻路而去,来到前面的国家,见有佛塔众僧,不问其他的事,但问自己的身体是有是无?)诸比丘问:“汝是何人?”(众比丘问:“你是什么人?”)答言:“我亦不自知是人非人?”即为众僧广说上事。(答:“我自己也不知是人不是人?”即给众僧详细说上面讲的事。)诸比丘言:“此人自知无我,易可得度。”而语之言:“汝身从本已来,恒自无我,非适今也。但以四大和合故,计为我身,如汝本身,与今无异。”诸比丘度之为道,断诸烦恼,即得阿罗汉。是为有时他身亦计为我。不可以有彼此故,谓有神。(众比丘说:“此人自知无我,容易得度。”而对他说:“你的身体从本已来,恒自无我,不是从现在啊。只因四大和合,计为我身,如你本来的身体,与现在的身体没有差别。”众比丘度他出家修道,断众烦恼,即得阿罗汉。这是有时他身也计是我。不可以因为有彼此,认为有神。)复次,是神实性,决定不可得。若常相、非常相,自在相、不自在相,作相、不作相,色相、非色相,如是等种种皆不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可得。若有相则有法,无相则无法,神今无相,则知无神。若神是常,不应有杀罪。何以故?身可杀,非常故;神不可杀,常故。(又,此神实性,决定不可得。是常相、不是常相,自在相、不自在相,作相、不作相,色相、不是色相,象这样等种种都不可得。如果有相则有法,无相则无法,神现在没有相,则知无神。如果神是常,不应该有杀罪。为什么?身可杀,因不是常;神不可杀,因神是常。)问曰:神虽常故不可杀,但杀身则有杀罪。(问:神虽然是常而不可杀,但杀身就有杀罪。)答曰:若杀身有杀罪者,毗尼中言:自杀无杀罪,罪福从恼他、益他生,非自供养身、自杀身故有罪有福。以是故毗尼中言:自杀身无杀罪,有愚痴、贪欲、瞋恚之咎。若神常者,不应死,不应生。(答:如果杀身有杀罪的话,律藏中说:自杀没有杀罪,罪福从恼他、利益他人生,不是自供养身、自杀身而有罪有福。所以律藏中说:自杀身没有杀罪,有愚痴、贪欲、瞋恚的错误。如果神是常的话,不应该死,不应该生。)何以故?汝等法神常,一切遍满五道中,云何有死生?死名此处失,生名彼处出。以是故,不得言神常。若神常者,亦应不受苦乐。(为什么?你们的法说神是常,遍满五道中,为何有死生?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死是此处消失,生是彼处出生。所以,不得说神是常。如果神是常的话,也应该不受苦乐。)何以故?苦来则忧,乐至则喜,若为忧喜所变者,则非常也,若常应如虚空,雨不能湿,热不能干,亦无今世、后世,不应有后世生、今世死。若神常者,则常有我见,不应得涅槃。若神常者,则无起无灭,不应有忘失;以其无神,识无常故,有忘有失,是故神非常也!(为什么?苦来就忧,乐至就喜,如果被忧喜所变动,就不是常啊,如果是常应如虚空,雨不能湿,热不能干,也没有今世、后世,不应有后世生、今世死。如果神是常,则常有我见,不应该得涅槃。如果神是常,则无起无灭,不应有忘失;因众生无神,识无常,有忘有失,所以神不是常啊!)如是等种种因缘,可知神非常相。若神无常相者,亦无罪无福。若身无常,神亦无常,二事俱灭,则堕断灭边。堕断灭,则无到后世受罪福者。若断灭,则得涅槃不须断结,亦不用后世罪福因缘。(象这样种种因缘,可知神不是常相。如果神没有常相,也没有罪福。如果身是无常,神也是无常,身神一起灭去,则堕断灭的一边。堕断灭,就没有到后世受罪福的。如果断灭,则得涅槃不须断结,也不用后世的罪福因缘。)如是等种种因缘,可知神非无常。若神自在相、作相者,则应随所欲得皆得;今所欲更不得,非所欲更得。若神自在,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亦不应有作恶行,堕畜生恶道中。(象这样种种因缘,可知神不是无常。如果神是自在相(想咋着就咋着这是自在的意思)、作相的意思,则应该随神想要的都能得到;现在想要的反而得不到,不想要的反而得到了。如果神得自在,也不应该有作恶行,堕畜生恶道中这样的事情。)复次,一切众生皆不乐苦,谁当好乐而更得苦?以是故,知神不自在,亦不自作。又如人畏罪故,自强行善;若自在者,何以畏罪而自强修福?(又,一切众生都不喜欢苦,谁会好乐反而得苦?所以知道神不自在,也不自作。又如人畏罪而强迫自己行善;如果自在的话,为什么畏罪而自强修福?)又诸众生不得如意,常为烦恼爱缚所牵。如是等种种因缘,知神不自在,不自作。若神不自在、不自作者,是为无神相,汝言我者,即是识,更无异事。(又众生不得如意,常被烦恼爱缚所牵引。象这样种种因缘,知道神不自在,不能自作。如果神不自在、不自作的话,这是无神相,你说的我,即是识,并没有其他的东西。)复次,若不作者,云何阎罗王问罪人:“谁使汝作此罪者?”(又,如果不作的话,为什么阎罗王问罪人:“谁是使你作这些罪的人?”)罪人答言:“是我自作。”以是故,知非不自作。若神色相者,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是事不然。何以故?一切色无常故。(罪人答:“是我自作。”因为这知道不是不自作。如果神是色相的话,这事不然。为什么?因为一切色无常。)问曰:人云何言色是我相?(问:人为什么说色是我相?)答曰:有人言:“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名为净色身。”更有人言如麦,有言如豆,有言半寸,有言一寸。初受身时,最在前受,譬如像骨;及其成身,如像已庄。(答:有人说:“神在心中,微细如芥子,清净叫作净色身。”更有人说如麦,有说如豆,有说半寸,有说一寸。刚受身的时侯,最在前面受胎,譬如塑像的骨架,在塑像前先立起来;人的长成,如像已塑完装饰好。)有言:“大小随人身,死坏时,此亦前出。”如此事,皆不尔也!何以故?一切色,四大所造,因缘生故无常。若神是色,色无常,神亦无常。若无常者,如上所说。(有人说:“大小随人身,死坏时,此神也先从身体里出来。”象这些事事,都不是事实啊!为什么?一切色,四大所造,因缘生所以无常。如果神是色,色是无常,神也是无常。如果无常的话,如上面所说的。)问曰:身有二种:粗身及细身。粗身无常,细身是神,世世常去入五道中。(问:身有二种:粗身及细身。粗身无常,细身是神,世世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常去入五道中。)答曰:此细身不可得。若有细身,应有处所可得,如五藏、四体一一处中求,皆不可得。(答:此细身不可得。如果有细身,应有地方可以找到它,如五藏、四体一一地方中寻找,都找不到。)问曰:此细身微细,初死时已去,若活时则不可得求,汝云何能见?又此细身,非五情能见能知,唯有神通圣人,乃能得见。(问:此细身微细,初死时已去,如果活时就没法找,你如何能见?又此细身,不是五根能见能知的,唯有神通圣人,才能看得见。)答曰:若尔者,与无无异。如人死时,舍此生阴,入中阴中。是时,今世身灭,受中阴身,此无前后,灭时即生。譬如蜡印印泥,泥中受印,印即时坏,成坏一时,亦无前后。是时,受中阴中有,舍此中阴,受生阴有。汝言细身,即此中阴,中阴身无出无入。(答:如果是那样的话,与没有没有差别。如人死时,舍此生阴,入中阴中。这时,今世身灭,受中阴身,灭受没有前后,灭时即生。譬如蜡印印泥,泥中受印,印即时坏,成坏一时,也没有前后。这时,受中阴、中有,舍此中阴,受生阴有。你说细身,即是此中阴,中阴身无出无入。)譬如燃灯,生灭相续,不常不断。佛言:“一切色众,若过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去、未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皆悉无常。”汝神微细色者,亦应无常断灭。如是等种种因缘,可知非色相。神非无色相,无色者,四众及无为。四众无常故,不自在故,属因缘故,不应是神。(譬如燃灯,生灭相续,不常不断。佛说:“一切众色,不论是过去、未来、现在,不论是内、不论是外,不论是粗、不论是细,全是无常。”你说的神是微细色,也应该无常断灭。象这样种种因缘,可以知道神不是色相。神也不是无色相,无色包括,四众及无为。因四众无常,不自在,属因缘,不应该是神。)三无为中,不计有神,无所受故。如是等种种因缘,知神非无色相。如是天地间,若内若外,三世十方,求神不可得。但十二入和合生六识,三事和合名触,触生受、想、思等心数法。是法中,无明力故身见生,身见生故谓有神。是身见,见苦谛,苦法智及苦比智则断,断时则不见有神。(三无为中,不说有神,因无所受。象这样种种因缘,知道神不是无色相。这样天地间,无论是内无论是外,三世十方,找神找不到。只是十二入和合生六识,三事和合名触,触生受、想、思等心数法。这些法中,因无明力而身见生,因身见生而认为有神。此身见,见苦谛,苦法智及苦比智则断,断时就不见有神了。)汝先言,若内无神,色识念念生灭,云何分别知色青、黄、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赤、白?汝若有神,亦不能独知,要依眼识故能知。若尔者,神无用也。眼识知色,色生灭,相似生,相似灭,然后心中有法生,名为念。(你前面说,如果身内没有神,色识念念生灭,怎么分别知道色青、黄、赤、白?像你说的有神,也不能独知,要依眼识而能知。如果是这样的话,神无用啊。眼识知道色,色生灭,色相似生,相似灭,然后心中有法生,称为念。)是念相有为法,虽灭过去而能知。如圣人智慧力,能知未来世事。念念亦如是,能知过去法。若前眼识灭,生后眼识,后眼识转利有力。色虽暂有不住,以念力利故能知。以是事故,虽念念生灭无常,能分别知色。(这念相是有为法,虽然消失过去了而能知道。如圣人智慧力,能知未来世事。念念也是这样,能知道过去的法。如果前面的眼识灭,生后眼识,后面的眼识转利有力。色虽然暂有不住,因念力利而能知道。所以,虽念念生灭无常,能分别知色。)又汝言,今现在人识新新生灭,身命断时亦尽,诸行罪福,谁随谁受?谁受苦乐?谁解脱者?今当答汝:今未得实道,是人诸烦恼覆心,作生因缘业,死时次第相续五阴生,譬如一灯更燃一灯。(又你说,现在人识新新生灭,身命断时也没有了,众行造作的罪福,谁谁受?谁受苦乐?谁是解脱的主人?现在当答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你:现在没有得实道,此人众烦恼覆心,作生因缘业,死时次第相续五阴生,譬如一灯更燃一灯。)又如谷子生,有三因缘:地、水、种子。后世身生,亦复如是。有身,有漏业,有结使,三事故后身生。是中身、业因缘,不可断,不可破,但诸结使可断。结使断时,虽有残身、残业,可得解脱。(又如谷子生,有三种因缘:地、水、种子。后世身生,也是这样。有身,有漏业,有结使,因三事而后身生。此中身、业因缘,不可断,不可破,只是各种结使可断。结使断时,虽然有残身、残业,可得解脱。)如有谷子、有地,无水故不生。如是虽有身、有业,无爱结水润则不生。是名虽无神,亦名得解脱。无明故缚,智慧故解,则神无用。(如有谷子、有地,没有水所以不生长。这样虽然有身、有业,没有爱结水润则不生。这叫虽然没有神,也叫得解脱。因无明所以缚,智慧所以解,则神无用。)复次,是名色和合,假名为人。是人为诸结所系,得无漏智慧爪,解此诸结,是时,名人得解脱。如绳结、绳解,绳即是结,结无异法,世界中说结绳、解绳。名色亦如是,名色二法和合,假名为人。是结使与名色不异,但名为名色结、名色解。(又,是名色和合,假名为人。此人为众结所系,得无漏智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慧手,解此众结,这时,叫人得解脱。如绳结、绳解,绳即是结,结不是离开绳另外有法,世界中说结绳、解绳。名色也是这样,名色二法和合,假称为人。此结使与名色不异,只是叫作名色结、名色解。)受罪福亦如是,虽无一法为人空,名色故受罪福果,而人得名。譬如车载物,一一推之,竟无车实,然车受载物之名。人受罪福亦如是,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其名。受苦乐亦如是。如是种种因缘,神不可得。(受罪福也是这样,虽然没有一法为人空,因名色所以受罪福果,而人得受罪福的名称。譬如车装载东西,一一推求分析,竟然没有车的实体,然而车受装载东西的名称。人受罪福也是这样,名色受罪福,而人受受罪福的名字。受苦乐也是这样。这样种种因缘,神不可得。)神即是施者,受者亦如是。汝以神为人,以是故,施人不可得,受人不可得。如是种种因缘,是名财物、施人、受人不可得。(神即是布施的主人,受布施的人也是这样,你把神当人。所以,施人不可得,受人不可得。这样种种因缘,说明财物、施人、受人不可得。)问曰:若诸佛但说如实法相于诸法,无所破、无所灭、无所生、无所作,何以故言三事破析不可得?(问:如果众佛只说如实法相,对于一切法无所破、无所灭、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无所生、无所作,为什么说三事破析不可得?)答曰:如凡夫人见施人,见受人,见财物,是为颠倒妄见,生世间受乐,福尽转还。是故佛欲令菩萨行实道,得实果报,实果报则是佛道。佛为破妄见故,言三事不可得,实无所破。何以故?诸法从本已来,毕竟空故。如是等种种无量因缘,不可得故,名为檀波罗蜜具足满。(答:如凡夫人见施人,见受施人,见财物,这是颠倒妄见,生到世间受乐,福享尽了还会受苦。所以佛想使菩萨行实道,得实果报,实果报就是佛道。佛为了破除妄见,说三事不可得,实无所破。为什么?因一切法从本已来,毕竟空。象这样种种无量因缘,三事不可得,称为布施波罗蜜具足满。)复次,若菩萨行檀波罗蜜,能生六波罗蜜,是时,名为檀波罗蜜具足满。(又,如果菩萨行布施波罗蜜,能生六波罗蜜,这时,称为布施波罗蜜具足满。)云何布施生檀波罗蜜?檀有上、中、下:从下生中,从中生上。若以饮食粗物,软心布施,是名为下;习施转增,能以衣服宝物布施,是为从下生中;施心转增,无所爱惜,能以头目血肉、国财、妻子,尽用布施,是为从中生上。(为什么布施生布施波罗蜜?布施有上、中、下:从下生中,从中生上。如果用饮食粗物,软心布施,这称为下;习施转增,能用衣服宝物布施,这是从下生中;施心转增,无所爱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惜,能用头目血肉、国财、妻子,全部用来布施,这是从中生上。)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作大国王,名曰光明,求索佛道,少多布施。转受后身作陶师,能以澡浴之具及石蜜浆,布施异释迦牟尼佛及比丘僧。其后转身作大长者女,以灯供养憍陈若佛。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下布施。(如释迦牟尼佛初发心时,作大国王,名子叫光明,求索佛道,少多布施。转受后身作陶师,能用澡浴具及石蜜浆,布施另一位释迦牟尼佛及比丘僧。那以后转身作大长者的女儿,用灯供养憍陈若佛。象这样种种,称为菩萨下布施。)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长者子,以衣布施大音声佛;佛灭度后,起九十塔。后更转身作大国王,以七宝盖供养师子佛。后复受身作大长者,供养妙因佛上好房舍及七宝妙华。如是等种种,名为菩萨中布施。(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长者的儿子,用衣服布施大音声佛;佛灭度后,造九十座塔。后来再转身作大国王,用七宝盖供养师子佛。后来又受身作大长者,供养妙因佛上好房舍及七宝妙华。象这样种种,称为菩萨中布施。)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仙人,见憍陈若佛端正殊妙,便从高山上自投佛前,其身安隐,在一面立。又如众生喜见菩萨,以身为灯,供养日月光德佛。如是等种种,不惜身命,供养诸佛,是为菩萨上布施。是名菩萨三种布施。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如释迦文尼佛本身作仙人,见憍陈若佛端正殊妙,便从高山上自己向佛面前跳下来,他的身体没事,站在一面。又如众生喜见菩萨,用身作灯,供养日月光德佛。象这样种种,不惜身命,供养众佛,这是菩萨上布施。这叫菩萨三种布施。)若有初发佛心,布施众生,亦复如是;初以饮食布施,施心转增,能以身肉与之。先以种种好浆布施,后心转增,能以身血与之。(如果有初发心作佛的人,布施众生,也这是这样;开始用饮食布施,施心转增,能用身肉布施。先用种种好浆布施,后心转增,能用身血布施。)先以纸墨经书布施,及以衣服、饮食、四种供养,供养法师,后得法身,为无量众生说种种法,而为法施。如是等种种,从檀波罗蜜中生檀波罗蜜。(先用纸墨经书布施,及用衣服、饮食、四种供养,供养法师,后得法身,为无量众生说种种法,而为法施。这样种种,从布施波罗蜜中生布施波罗蜜。)文档
/
本文档为【大智度论白话译(60)_3925】,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