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建议

2020-12-02 1页 doc 25KB 0阅读

用户头像 机构认证

is_505960

暂无简介

举报
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建议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建议摘要分析了棉花品种、施肥、密度、灌溉、化控以及气象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椐此提出减轻棉铃虫发生的建议。关键词棉花;栽培模式;棉铃虫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虫害最严重的作物。据统计,棉花一生要受到上百种害虫的为害,尤其以棉铃虫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可造成棉花减产量15%~20%,且棉铃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经过多年高密度的栽培实践证明,棉花品种布局、施肥、密度、灌溉、化控、气象等因素与棉铃虫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1)棉花品种布局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近年来,在博州...
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建议
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摘要分析了棉花品种、施肥、密度、灌溉、化控以及气象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椐此提出减轻棉铃虫发生的建议。关键词棉花;栽培模式;棉铃虫棉花是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受虫害最严重的作物。据统计,棉花一生要受到上百种害虫的为害,尤其以棉铃虫的危害最为严重,每年可造成棉花减产量15%~20%,且棉铃虫的抗药性逐年增强。经过多年高密度的栽培实践证明,棉花品种布局、施肥、密度、灌溉、化控、气象等因素与棉铃虫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1)棉花品种布局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近年来,在博州棉区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新陆早12号、33号,博陆早1、2号等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23~135d左右,其中晚熟品种已占棉田总面积的90%以上。这类棉田生育期长,中后期棉株嫩绿,幼蕾和嫩铃较多,有利于2代、3代棉铃虫发生。例如2008年7月27日在新疆博州精河县托里乡棉田,全乡共调查了38个点,每个点百株平均卵粒数达33.3粒,其中博陆早1号(81-3)品种的百株卵量35~50粒,而且由于宽膜小三膜高密度技术的迅速大面积推广,晚熟品种替换早熟品种,秋翻冬灌面积少,致使大部分棉铃虫能安全越冬,为棉铃虫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虫源。(2)棉花施肥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为追求棉花增产,当前化肥用量比20世纪90年代初1hm2增加300~600个标肥,尤其是氮肥用量增加。据调查,氮素肥料的增加使棉株含氮量增多,棉花长势旺盛,叶片越来越嫩,十分有利于棉铃虫的生长发育。据调查,用氮肥较多的棉田百株卵量40~80粒,高的达100粒以上;而氮肥使用量较少的棉田,棉花生长稳健,百株卵量20~30粒,幼虫6~12头,降低60%以上。磷钾肥施用量大幅度增加,加上有利的灌溉条件和气候条件,6~8月棉田土壤保持湿润状态,有利于棉铃虫的化蛹和羽化,为棉铃虫发生危害提供了条件。(3)棉花密度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博州棉花在矮、密、早栽培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宽膜小三膜(1.3m)高密度栽培模式,即把原来的宽膜1膜4行,理论密度由19.5万株/hm2增加到27万株/hm2,甚至30万株/hm2以上。通过多年试验示范研究,棉株密度在15~30万株/hm2,产量随密度增大而增加;但根据在博州棉区密度试验,收获株数为21~24万株/hm2时产量最高,效益好;超过24万株/hm2,棉田通风透光不良,同时使2代、3代棉铃虫的食料质量、数量提高,为棉铃虫发生提供了足够的虫源,从而造成减产。(4)棉花化控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的核心技术是化控。上密度,降高度,低密度下多留果枝,高密度下少留果枝;低密度主攻单株结铃,高密度主攻单株成铃率。目前,棉田最大的问题是棉植密度增加而化控技术跟不上,不但造成产量下降,而且虫害加剧,棉田荫蔽,通风透光性差,使虫口基数增大,为棉铃虫发生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5)棉花灌溉方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根据多年的实践明,目前,棉花灌水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严格按照棉花生长发育及需水规律进行合理灌溉,常出现由于灌水造成的大面积叶片发黄和淹死苗现象,高肥力棉田灌水渗透力较大,后期棉花贪青晚熟叶片青绿,为3代棉铃虫幼虫钻蛀棉铃内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膜下滴灌全生育期根据土壤结构、棉花生长期滴8~10次水,适时、适量滴水可使棉花长势稳健,棉田通风透光性好,为防止棉铃虫进入棉田危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气象因素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据气象资料分析2代、3代棉铃虫的发生程度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6月下旬干燥度、6月中旬和7月上旬平均气温为影响棉铃虫发生程度的主要因素,7月中旬度干燥度与2代棉铃虫发生程度的关系程度最高。因此,夏季干旱少雨和气温偏高是棉铃虫大发生的重要条件。降水量偏少、无重大天气过程、暖而无雪、气温的升高,可为棉铃虫种群越冬提供优越的自然环境。2建议(1)加强科技培训,提高技术措施到位率,通过培训提高广大棉农对棉铃虫防治的认识。(2)选好抗虫能力强的抗虫棉品种。棉花品种的选定是实现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前提,应选择高产、优质、抗病、抗虫能力较强的早熟、株型紧凑、果枝短、叶片适中、叶柄较短、油条不易发生、结铃性强、结铃集中、单铃重且大、衣分率高、纤维品质好的品种,如冀958、标杂A1等。(3)大力推广秋翻冬灌、测土配方、全层施肥、膜下滴灌等技术。在棉花收获后、封冻前,做好秋翻冬灌、残膜回收、秸杆清理等工作,以降低越冬棉铃虫基数。要采用测土配方全层施肥,以疏松土壤、改变土攘的理化性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高产田建立合理的群体结构,把密度控制在21~24万株/hm2,保证铃数达到120~150万个/hm2;同时在棉田打顶前后喷施过磷酸钙溶液1500~2250g/hm2,以减少棉铃虫进入棉田产卵。(4)采用棉花化控、打顶、整枝和灌溉等技术。棉花化控打顶、整枝等技术是高密度栽培的核心技术。要坚持化控、水控、人控的原则合理化控;打顶坚持时到不等枝、枝到不等时的原则,灌溉采用膜下滴灌。以促进棉花稳健生长,防止棉铃虫进入棉田产卵。(5)抓好棉铃虫的防治工作。在植保工作中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坚持“农业、生态、生物、化防”四结合,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坚持预测预报,搞好田间棉铃虫的调查、监测,牢牢掌握防治的主动权,保证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夺取高产。3参考文献[1]贾中和,刘新梅,金凤.棉铃虫发生特点及控制对策[J].新疆农业科技,2004(2):17-18.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
本文档为【棉花栽培模式与棉铃虫发生的关系及建议】,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