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_现代教育学_函授教学大纲

_现代教育学_函授教学大纲

2011-07-25 10页 pdf 191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712988

暂无简介

举报
_现代教育学_函授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函授教学大纲 西江教育论丛 2009年第 4期 一 、课程性质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 , 是获取教师 资格的两大课程之一 。 它围绕着教育活动的要素 和过程就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概括性的探讨 ,主 要涉及教育的内涵 、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与社 会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 、教师与学生 、德育等方面 的内容 。 教育学是体现师范性 、 培养合格师资的一门 重要课程 ,也是学科教育 、教材教法与教育实习 等其它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 。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门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 理性素养...
_现代教育学_函授教学大纲
《现代教育学》函授教学大纲 西江教育论丛 2009年第 4期 一 、课程性质 教育学是教师教育的基础课程 , 是获取教师 资格的两大课程之一 。 它围绕着教育活动的要素 和过程就教育的基本问题进行概括性的探讨 ,主 要涉及教育的内涵 、教育与人的关系 、教育与社 会的关系 、教育的目的 、教师与学生 、德育等方面 的内容 。 教育学是体现师范性 、 培养合格师资的一门 重要课程 ,也是学科教育 、教材教法与教育实习 等其它教育系列课程的基础 。 二 、教学目标和要求 本门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教育 理性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 :掌握从事中教育 工作必需的教育基本理论 、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 ,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 提高教育的理论水平 ,增 强从事教育实践的能力 ;培养热爱教育的事业心 和责任感 ;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自觉性 ;为更进 一步的专业学习与研究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达到如下要求 : 1 .掌 握 教 育 、素 质 教 育 、人 的 发 展 、教 育 目 的 、教师 、教师专业化 、学生 、课程 、教学 、德育 、 班主任工作 、义务教育等基本概念的内涵 。 2 .理解教育与人 、教育与社会基本关系的具 体内容 ,懂得人 、社会 、教育三者相互制约的原理 及其现实意义 ,理解教育对人的作用及其有限性 。 3 .熟悉教育活动的构成要素 (教师 、学生 、课 程 )和活动过程 (教学 、德育 )的具体内涵 、规范 、 原则和方法等基本要求 ,树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 和教育观念 。 4 . 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有一定的认识 ,初 步形成运用教育理论独立地分析教育问题与解 决教育问题的基本能力 ,并能运用这些思想和观 念指导未来的教育实践 。 5 .养成热爱教育的思想感情 ,明确合格教育 者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 三 、教学方法建议 1 .坚持循序渐进的教学设计观 。 教学要沿着 教育活动过程和教育活动要素两条线索展开 。 2 .坚持学科相互联系的教学观 。 教学应结合 有关教育学课程的逻辑和知识综合 ,以及学生专 业的学科 、知识背景来进行 。 3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观 。 鲜活的教育 实践既是教育科学发展的源泉 ,也是促进理解教 育理论的重要 ,教师应努力联系社会生活与 教育实际 ,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 ,引导学生 运用所学理论去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 。 4 .在 传 授 科 学 知 识 的 同 时 , 要 注 意 科 学 立 场 、观点和方法的培养 ,加强教学的教育性 ,要指 导学生阅读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 ,以开阔视野 。 四 、选用教材 靳玉乐 .现代教育学 ( 08 修订版 ) .四川教育出 版社 2008 年 。 五 、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 起来 。 考核方式包括平时学习的考核与学习结束 时的考试 。 1 .平时成绩 :占总成绩的 30% 。 包含考勤 、作 业 、课堂讨论等 。 2 .结业考试 :占总成绩的 70% 。 主要考核学 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 六 、课程内容 (一 ) “导论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育学的历史发展 第二节 现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2 .教学要求 本部分作为现代教育学的入门内容 , 通过教 学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育学发展的基本阶段及 其特征 ;理解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 3 .问题思考 ( 1 )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 2 )教育学形成阶段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 ( 3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 4 .参考书籍 南京师大教育系编 : 《教育学 》 , 人民教育出 版社 1984 年版 ; 成 有 信 主 编 : 《教 育 学 原 理 》 , 大 象 出 版 社 1993 年版 ; 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 : 《教育学 》 ,人民教育出 版社 1988 年版 ; 郑金洲 : 《教育通论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版 ; 9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 : 《教育 学基础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 (二 ) “第一章 现代教育的本质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育的内涵与历史发展 一 、现代教育的含义 二 、教育的历史发展 三 、现代教育的属性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功能与价值 一 、现代教育的功能 二 、现代教育的价值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 了解教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每个 阶段教育的重要特征 ;正确理解 “教育 ”的概念及 其含义 ,并对教育功能与价值选择问题有一定的 理解 。 3 .问题思考 ( 1 )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有哪些 ? ( 2 )现代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 ( 3 )谈谈你对现代教育的价值及其选择的认识 ? 4 .参考书籍 孟宪承 : 《中国古代教育史资料 》 , 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 1961 年版 ; 吴式颖 : 《外国教育史教程 》 , 人民教育出版 社 1999 年版 ; 约 翰·杜 威 著 , 王 成 绪 译 : 《民 主 主 义 与 教 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 叶澜主编 : 《新编教育学教程 》 , 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 1991 年版 。 (三 )“第二章 现代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 、生产力发展水平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制约 二 、政治 、经济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制约 三 、文化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制约 四 、科学技术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制约 第二节 现代教育的社会功能 一 、现代教育的经济功能 二 、现代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 、现代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 、现代教育的科技功能 第三节 现代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一 、社会系统中的教育 二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 全面地认识经济 (生产力发展水 平 ) 、政治 、文化 、科技对现代教育的制约性影响 以及现代教育对政治 、经济 、文化 、科技等社会要 素的作用及其有限性 ;并结合实际理解教育的相 对独立性 。 3 .问题思考 ( 1 )现代教育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相互作用 表现在哪些方面 ? ( 2 )政治与现代教育的相互作用表现在哪些 方面 ? ( 3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 4 .参考书籍 颜泽贤 ,张铁明 : 《教育系统论 》 ,河南教育出 版社 1991 年版 ; 吴季松 : 《 21 世 纪 社 会 的 新 趋 势———知 识 经 济 》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1998 年版 ; [德 ]雅斯贝尔斯著 ,周晓亮等译 : 《现时代的 人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2 年版 ; 约 翰·杜 威 著 , 王 成 绪 译 : 《民 主 主 义 与 教 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年版 ; 袁振国主编 : 《当代教育学 》 , 教育科学出版 社 1998 年版 。 (四 ) “第三章 现代教育与人的发展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一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 二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 第二节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一 、遗传与人的发展 二 、环境与人的发展 三 、个体实践活动与人的发展 第三节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一 、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 二 、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 能够科学地认识人的身心发展特 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 辨证地分析遗传 、环 境 、教育和个体实践与人发展的关系 ,理解教育 与个体社会化 、个体个性化的关系 。 3 .问题思考 ( 1 )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特点 ,它们对教育有 什么影响作用 ? ( 2 )环境能决定人的发展吗 ? 为什么 ? ( 3 )遗传对人发展的影响是怎样的 ? 10 ( 4 )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 ( 5 )如何理解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 作用 ? 4 .参考书籍 [肯 ]理查德·利基著 ,吴汝康等译 : 《人类的 由来 》 ,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 年版 ; [英 ]恩斯特·卡西尔著 ,甘阳译 : 《人论 》 ,上 海译文出版社 1998 年版 ; [俄 ]O . F 博尔诺夫著 ,李其龙等译 : 《教育人 类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4 年版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23 卷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1979 年版 。 (五 ) “第四章 现代教育目的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育目的内涵 第二节 现代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与类型 一 、现代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 二 、现代教育目的的类型 第三节 我国教育目的 一 、我国教育目的的内容 二 、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 、教育目的的实现———素质教育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掌握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全面发 展教育等基本概念 ,理解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与 类型 ,能够理性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的问题 。 3 .问题思考 ( 1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有哪些 ? ( 2 )简述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教育目的观 。 ( 3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 4 )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 ( 5 )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 ( 6 )谈谈你所理解的 “素质教育 ” ? 4 .参考书籍 王天一等编 : 《外国教育史 》 , 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 1984 年版 ; [法 ]涂尔干 : 《教育及其性质与作用 》 , 《国外 教 育 社 会 学 基 本 文 选 》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 版 社 1989 年版 ; 黄 葳 : 《主 体 性 教 育 论 》 , 贵 州 人 民 出 版 社 1997 年版 ;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 23 卷 ) ,人民教育 出版社 1979 年版 ; 陈磊 : 《素质教育新论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 (六 ) “第五章 教师与学生 ”的教学 1 .教育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师 一 、现代教师的内涵 、角色 二 、现代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二节 现代学生 一 、现代学生的内涵 二 、现代学生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现代师生关系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正确理解现代教师的内涵 、角色 , 认识现代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启发意义 ;认识现 代学生的内涵及传统学生观的弊病 ;认识现代师 生关系的基本内容 ,思考建设良好师生关系的方法 。 3 .问题思考 ( 1 )合格教师的基本素质要求有哪些 ? ( 2 )当前新课改下的教师角色如何定位 ? ( 3 )我们应该确立怎样的现代学生观 ? ( 4 )现代师生关系的内容有哪些 ? ( 5 )你如何看待我国当前学校教育中师生关 系存在的问题 ? 4 .参考书籍 叶澜 :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 》 , 教育科 学出版社 2001 版 ; [苏 ]苏霍姆林斯基著 ,杜殿坤译 : 《给教师的 建议 》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 年版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 《学会生存 》 , 教育科学 出版社 1996 年版 ; 阮新伟 : 《批判诠释与知识重建 》 , 社会科学 文献出版社 1999 年版 ; 孙 孔 懿 : 《教 育 失 误 论 》 , 江 苏 教 育 出 版 社 1997 年版 。 (七 ) “第六章 现代课程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课程的本质 一 、关于课程的几种认识 二 、现代课程的内涵 第二节 现代课程理论 一 、知识中心课程理论 二 、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三 、社会中心课程理论 第三节 现代课程的类型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 二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11 2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课程的 概念 ,了解关于课程的几种认识 ,掌握现代课程 三大理论的基本主张 ,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现实意义 。 3 .问题思考 ( 1 )说说你对现代课程内涵的认识 。 ( 2 )从对学生的影响方式来看 ,现代课程可分 为哪些类型 ? ( 3 )三大现代课程理论的基本主张有哪些 ? ( 4 )如何认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意义 ? 4 .参考书籍 顾明远 : 《教育大辞典第 1 卷 》 , 上海教育出 版社 1990 年版 ; 靳玉乐 : 《现代课程论 》 ,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 社 1995 年版 ; 瞿 葆 奎 : 《教 育 学 文 集 》 , 人 民 教 育 出 版 社 1988 年版 。 (八 ) “第七章 现代教学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教学过程 一 、现代教学过程的本质 二 、现代教学过程的规律 第二节 现代教学原则 第三节 现代教学方法 一 、教学方法的分类 二 、教学方法的运用 2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教学的 概念 ,了解现代教学过程的规律 ;了解现代教学 原则体系与基本要求 ;熟悉现代教学方法 。 3 .问题思考 ( 1 )什么叫教学 、教学原则 ? ( 2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有哪些 ? ( 3 )为什么说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 ? ( 4 )教师在运用循序渐进原则时应注意什么 ? 4 .参考书籍 刘 良 华 : 《有 效 教 学 论 》 , 广 东 教 育 出 版 社 2004 年版 ; 袁振国 : 《当代国外教学理论 》 , 教育科学出 版社 2004 年版 ; [美 ] Lynda Fielstein , Patricia Phelps : 《教学导论 》 (影印版 )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年版 ; [美 ]乔伊斯 : 《教学模式 》 ,中国轻工出版社 2004 年版 。 (九 ) “第八章 现代德育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德育观 一 、德育的概念 二 、现代德育观中的几种界说 三 、现代德育观的再认识 第二节 现代德育过程 一 、现代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 二 、现代德育过程的特点 第三节 现代德育方法 2 .教学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 ,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德育的 概念 ,了解现代德育观中的几种界说 ,理解学生 品德结构的形成 ,理解道德认识教育 、道德情感 教育和道德行为教育在德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掌 握现代德育活动的基本环节和现代德育过程的 特点 ,了解现代德育的方法 。 3 .问题思考 ( 1 )评述现代德育观的几种界说 ,说说你对现 代德育的认识 。 ( 2 )现代德育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 ( 3 )中小学德育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 ( 4 )现代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 4 .参考书籍 袁桂林 : 《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 》 , 福建教 育出版社 1995 年版 ; 魏超贤 : 《现代德育理论与实践 》 , 杭州大学 出版社 1994 年版 ; 高德胜 : 《知性德育及其超越———现代德育困 境研究 》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年版 ; 王 坤 庆 : 《精 神 与 教 育 》 , 上 海 教 育 出 版 社 2002 年版 ; 苏霍姆林斯基 : 《要相信孩子 》 , 教育科学出 版社 1981 年版 。 (十 ) “第九章 班主任工作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班主任工作的内容 第二节 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2 .教学要求 通 过 教 学 ,了 解 现 代 班 主 任 的 主 要 工 作 内 容 ,掌握现代班主任工作开展的基本要求和注意 事项 。 3 .问题思考 ( 1 ) 班主任的工作内容主要有哪些 ? ( 2 ) 班主任如何了解与研究学生 ? 12 ( 3 ) 班主任如何选拔 、使用班干部 ? ( 4 ) 班主任如何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 4 .参考书籍 周达章 、 金莹主编 : 《 21 世纪班主任工作案 例精粹 》 ,宁波出版社 2004 年版 ; 魏书生著 : 《班主任工作漫谈 》 , 漓江出版社 2004 年版 ; 万玮著 : 《班主任兵法 》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 2004 年版 ; 季诚钧主编 : 《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训练 》 , 杭州大学出版社 1995 年版 。 (十一 ) “第十章 现代教育制度 ”的教学 1 .教学纲目 第一节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概述 第二节 义务教育 2 .教学要求 通过教学 ,掌握现代学校教育制度 、义务教 育的概念 ,了解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 义务教育的特点 ,能理论联系实际 ,分析当前教 育制度改革中的问题 。 3 .问题思考 ( 1 )何谓义务教育 ? 它有哪些特点 ? ( 2 )什么是学校教育制度 ? 4 .参考书籍 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 : 《教育学 》 (新编本 ) ,人 民教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吴文侃 杨汉清主编 : 《比较教育学 》 ,人民教 育出版社 1999 年版 ; [瑞典 ]胡森主编 : 《国际教育百科全书 (第十 卷 ) 》 ,贵州教育出版社 1990 年 ; [美 ]欧文斯著 ,窦卫霖等译 : 《教育组织行为 学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年版 ; [美 ]马克·汉森著 ,冯大鸣等译 : 《教育管理 与组织行为 》 ,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3 年版 。 七 、 《现代教育学 》有关概念 、观点辨析及理 论阐述测 (一 )概念解释 1 .终身教育———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 格朗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 ,指出接受教育应当 是人一生不断 、反复的过程 ;提出把工作与学习 交替起来 ,把学校与社会 、家庭联系起来 ,把各种 正规教育与非正规形式教育联系 ,在人们需要教 育的时候 ,能以最好的形式为人们提供最好的教 育 ,使教育能贯穿全人生 ,从出生 (甚至生命的形 成时 )到坟墓 。 2 . “产婆术 ”———“产婆术 ” 是希腊大哲学家 、 教育家苏格拉底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方法 。 他认为 教育即为施教者对受教者的引导 ,施教者只不过 是学生新思想的 “助产 ”者 。 教师就是 “产婆 ” ,其 任务在于帮助学生 “生产 ”———新思想 、观念的产生 。 3 .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 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 ,是培养人才 的规格与标准 ,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与归宿 。 4 .全面发展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指教育 者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 ,有 目的 、有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旨在 促进人的素质结构全面 、和谐 、充分发展的系统 教育 。 5 .个体本位论———个体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 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 ,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 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 育活动 。 6 .社会本位论———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 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 ,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 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 7 .应 试 教 育———应 试 教 育 是 一 种 “考 什 么 、 教什么 、学什么 ”的教育 ,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 教育质量的标准 ,突出教育的筛选 、甄别功能 ,是 一种 “选拔适合于教育的学生 ”的教育 。 8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发展和 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 9 .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 生涯中 ,通过终身专业训练 ,习得教育专业知识 技能 ,实施专业自主 ,表现专业道德 ,并逐步提高 自身从教素质 ,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专业工作者 的专业成长过程 。 10 .现代德 育———教 育 者 根 据 现 代 社 会 的 要 求 ,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现 代社会的政治 、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 ,并通 过其品德内部矛盾运动 ,以使其养成与现代民主 政治 、市场经济及现代法制等现代社会相契合及 所期望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 是现代政治教育 、思 想教育和道德教育等方面的总称 。 11 .榜样教育法———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 、 模范行为 、优秀品德和卓越成就来教育 、影响学 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榜样包括直接榜样和间接榜样。 12 .陶冶教 育 法———教 育 者 自 觉 创 设 有 教 育 意义的情境和组织有教育意义的活动 ,使学生潜 移默化地在思想 、道德 、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感染 和熏陶 。 13 13 .义务教育———义务 教 育 是 国 家 依 据 法 律 规定实施的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 。 义务教育具有 普及性 、强制性 、免费性 。 (二 )观点辨析 1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 ,早在人 类出现之前 ,自觉的教育 、指导和学习就已经普 遍地存在于动物界 。 从动物界分化出来以后 ,人 类只不过继承和改进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 形式 ,使其获得了一些新的性质而已 。 参考答案 :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 虽然看到 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 性 , 但其没有把握人类教育的目的性和社会性 , 没能区分出人类教育行为与动物类教育行为之 间的差别 ,把动物为适应环境 、求得生存而进行 的本能性活动作为人的教育的基础 ,把复杂的社 会现象简单地 、机械地还原为生物现象 ,忽视了 人的教育与动物的本能性生物行为之间客观存 在的本质区别 ,否认了人与动物的区别 ,否认了 教育的社会性 。 2 .甲说 : “教育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 ! ”乙说 : “教育就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 ”你认为呢 ? 参考答案 : 这两种说法都不完全正确 。 在论 及教育的功能时首先是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基本 功能 ,即发挥教育对人的促进功能 ,即在目标上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内容上实施全面的教育内 容 , 在过程中完成个体社会化与社会个体化过 程 ,使人趋向真 、善 、美的境地 。 其次是要重视教 育的扩展功能 。 即发挥教育培养社会人才 ,通过 所 培 养 人 才 的 社 会 活 动 而 促 进 社 会 的 政 治 、经 济 、文化 、科技 、道德 、人口等方面的全面进步 ;并 充分发挥教育对社会的科技支撑与文化服务的 功能 ,使社会朝着文明 、富裕 、和谐的方向前进 。 3 .古人讲 “半部 《论语 》治天下 ” , 《论语 》中提 出了 “教学相长 ” 、 “因材施教 ”等教育思想 ,对中 国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 。 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部 较为完善的教育学论著 。 参考答案 :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 。 《论语 》中 虽然有众多对教育的论述 ,对教育的认识有一定 的概括和总结 ,但这种概括和总结还没有形成系 统的理论体系 。 在前教育学阶段 ,虽然对教育活 动的论述已经不少 ,但是在论述教育问题时往往 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 、形象的比喻和简单形式 逻辑的推理上 ,即使有些论述比较深刻 ,也显得 比较零散 ,没有系统的理论论述 ,并不是真正意 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 4 .我们对待应试教育应该全盘否定 ,而对待 素质教育应该全盘接受 。 参考答案 : 此观点错误 。 应试教育有很多弊 病和危害 ,素质教育有很多优点和好处 ,但我们 要辨证的认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 。 素质教育不 是万能的 ,因为教育本身就不是万能的 。 影响人 的发展有多方面的因素 ,教育仅仅是其中之一而 已 。 此外 ,我国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 , 走入实践没多久 ,素质教育理论尚有所欠缺 。 应 试是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 学生具有应试能力 ,也 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之一 ,也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之 一 。 此外 ,教育离不开考试手段 ,考试具有选拔和 评价功能 ,素质教育的结果同样需要考试进行衡 量 ,高素质的人才也需要考试来选拔 。 5 .龙生龙 ,凤生凤 ,老鼠生儿会打洞 。 参考答案 : 此种说法有一定合理性 。 它集中 体现了生物特征 DNA 的遗传是父辈通过基因遗 传素质是非获得性素质 ,是一种基因的本能遗传 现象 。 遗传是指人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特点 , 如机体的结构 、形态 、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点等 , 也俗称天资 、天赋 、禀赋 ,是人与生俱来的特征 , 人生长发育最基本的前提 。 6 .强制性是义务教育的最基本的特点 。 参考答案 : 这种说法正确 。 义务教育是国家 依据法律规定实施的强制的国民基础教育 。 它具 有三个特点 :强制性 、普及性 、免费性 。 其中强制 性是最基本的特点 。 义务教育制度是国家通过立 法的形式规定适龄儿童必须接受规定年限的基 础教育 ,强制性直接来自于法律的权威 。 免除学 费是实施义务教育的保障 ,而普及基础教育是最 终追求的结果 。 (三 )问题简答 1 .原始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参考答案 : 原始社会的教育具有如下特征 : 第一 ,基于低下生产力水平 ,教育具有原始性 。 第 二 ,教育与宗教等活动密切联系 ,教育具有宗教 性。 第三,教育对象没有等级的区分,教育无阶级性。 2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 参考答案 : 古代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有 :第 一 ,出现了学校教育 ,教育目标狭窄 。 第二 ,教育 为统治阶级服务 ,教育性质具有阶级性 。 第三 ,以 伦理道德 / 宗 教 经 典 为 主 要 内 容 , 教 育 内 容 封 闭 。 第四 ,呆板的知识传授 、强迫的道德灌输 ,教 育方法机械 。 第五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获得 了逐步的科学教育认识 。 3 .教育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 参 考 答 案 : 根 据 对 现 有 的 研 究 材 料 总 结 发 14 现 ,人们从教育的历史事实 、现实存在中抽象出 诸多教育属性 。 教育的永恒性 ,教育的生产性 ,教 育的历史性 ,教育的继承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 教育的长期性 ,教育的民族性 ,此外 ,在阶级社会 中 ,教育具有阶级性 。 4 .确立教育目的有哪些客观依据 ? 参考答案 : 确立教育目的有以下三个客观依 据 :第一 ,生产力的影响 。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是制约教育目的的最终决定因素 。 第二 ,生产关 系的影响 。 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 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起着直 接的决定性的影响 。 第三 ,受教育者身心的制约 。 首先 ,我们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身心特点 ;其次 ,我 们要考虑受教育者的自身发展的需要 。 5 .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有何区别 ? 参考答案 : 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有以下四个 方面的区别 :教育价值观不同 。 应试教育的价值 观深受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影响 ;素质教育的 价值观是以现代社会的期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 面和谐发展为取向和尺度的 。 教育内容不同 。 应试教育的内容以应试和升学为中心来设置课 程安排教学内容 ;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全 面提高 ,以完整的素质结构为核心设置课程 。 教 育方法不同 。 应试教育是一种 “授之以鱼 ”的方 法 ;素质教育是一种 “授之以渔 ”的方法 。 教育评 价不同 。 应试教育仅以考分为尺度来评价学生 , 以学生的考分和升学率为标准来评价老师 ;素质 教育以全体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作为对学校教 育工作的评价标准 。 6 .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 参考答案 : 我国教育目的所规定的全面发展 教育由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五 个方面所组成 。 德育 :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 ,是教 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有目的 、有计划地对 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 点 、社会意识 、道德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 教育 。 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 、技 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 体育 :体育是指向学 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与技能 ,发展学生身 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 美 育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 ,发展他们感 受美 、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培养学生 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 劳动技术教育 : 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 能 , 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教育 的 。 劳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 方面 。 7 .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是什么 ? 应试教育的存在基础有以下三个方面 : 应试 教育是中国传统考试制度的产物 。 应试教育也是 当前我国生产力的不发达 、 就业岗位有限的产 物 。 教育机会竞争激烈 。 应试教育是我国教育思 想和教育实践偏差的产物 。 8 .简述影响人发展的各种因素 。 参考答案 : 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因素包括遗 传 、环境 、教育和个体的实践四个方面 。 其中遗传 是生物基础 ;环境是外在的因素 ,它包括自然环 境 、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 ;教育影响人 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 ;而个体实践是人最终走向 社会必不可少的 ,也是人要发展的最主要动力 。 9 .简述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 参考答案 : 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 文化水平影 响教育发展水平 ; 文化传统制约教育活动过程 ; 文化变迁影响教育发展变革 。 教育对文化的影 响 :现代教育有利于对社会主流文化的批判与继 承 ;现代教育有利于多元文化的发展 ;现代教育 有利于文化创新 。 10 .我们应该确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 参考答案 : 学生是主体性的人 ; 学生是发展 性的人 ;学生是具有潜能的人 ;学生是完整性的 人 ;学生是个性化的人 。 11 .教师劳动的特点 ? 参考答案 :教师劳动的复杂性 ; 劳动内容的 再创性 、重组性 ;劳动手段的示范性 、多样性 ; 劳 动效果的迟效性 、长效性 (四 )理论阐述 1 .试述现代教育的共同特征 。 参考答案 : 当大机器生产替代手工生产 、工 业经济替代农业经济 、 民主政治替代宗法专制 , 以及由此而引起的社会系统的全面变革时 ,世界 教育也表现出许多共同性 。 第一 ,不断提高普及教育 ,教育对象具有广 泛性 。 现代教育面向全体公民 ,培养具有相应智 能与品格的劳动者是现代社会对教育提出的必 然要求 。 同时 ,现代社会教育还重视教育的公平 性 , 为每一位受教育者提供同样的机会和服务 , 努力做到受教育的机会均等 ,把传统教育目的观 由精英教育转变到精英教育与大众并重 。 第二 ,教育密切联系社会 ,教育性质具有生 产性 。 现代社会急剧变化的教育挑战与现代教育 的社会人才培养 、社会服务功能 ,使得教育与社 会紧密联系起来 。 教育功能在与社会高度联系中 15 得到体现 ,现代教育的生产性日渐强大 。 第三 ,学习内容极为丰富 ,教育内容具有开 放性 。 现代社会的教育内容 ,无论是从教育内容 的时代分类 ,还是教育内容种类划分 ,都是十分 广泛的 ,为古代社会教育所不能比的 。 现代教育 的内容富于变革性 ,不断地调整课程 、编写新教 材 ,删去或压缩原有课程 、教材中陈旧的部分 ,把 当代科技的新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 。 第四 ,重视教育立法 ,教育具有法制性 。 民主 政治 、以法治国 、教育的生产性 、普及教育等因素 促使了教育立法的发展 、以法治教的实施 。 重视 教育立法是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 。 第五 ,教育贯穿人的一生 ,教育呈现终身化 。 由于科技创新速度加快 、社会急剧变革 ,要求人 们不断地接受教育训练 ,因而终身教育越来越成 为普遍的观念 。 法国成人教育专家保罗·朗格朗 最早提出终身教育理论 。 当然 ,终身学习是受教 育者个人的认识 、态度问题 ;终身教育是实现个 人终身学习的教育保证 ,而学习化社会则是实现 终身教育的社会保障 。 第六 , 重视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 教育具有国 际性 。 现代教育的国际性是指现代教育应该从态 度 、知识 、情感 、技能等方面培养受教者从小就为 一个国际化的时代做准备 , 也就是要面向世界 。 现代教育在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和爱国主 义精神的同时 ,也要使他们具备从事国际业务的 意识 、知识 、情感和技能 。 第七 ,重视教育科学研究 ,教育具有科学性 。 同历史以经验指导教育相比 ,现代教育则注重科 学指导 ,由此使得教育科学研究获得重视 。 总之 ,从总体看 ,现代教育比之于古代教育 , 富于高度的革命性 。 2 .谈谈你所理解的 “素质教育 ” 。 参考答案 : 素质教育是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和 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 质水准为宗旨的教育 。 它是凸现以提高学生创新 力为核心的主体教育 ,在教育与人的关系上坚持 以学生为中心 ,它是 “造就适合于学生的教育 ”它 是一种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它包括学 生的身体素质 、心理素质 、思想道德素质 、科学文 化素质 、创新素质等等 。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 素质为目标的教育 ,其终极目标是以个体素质和 全民素质的提高为基础的人的现代化 ,即在发展 个性的基础上 ,促进人的现代化 ,以增强个人适 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改造社会的创造能力 。 素质 教育是体现教育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强调学前经 验和学校学习的结合 ,学校和学校后实践活动的 结合 ,强调各级教育在组织和内容上的一体化 , 体现家庭 、学校 、社会的一体化 ,体现教育与生产 生活的密切结合的教育 。 3 .我 国 当 前 学 校 教 育 中 师 生 关 系 存 在 的 问 题 、原因分析以及可能途径 ? 参考答案 : 现存问题 : 师生关系的疏远与冷 漠 ;师生关系的实用与功利 ;师生关系的对立与 冲突 。 原因分析 :历史文化因素 ;受社会环境的影 响 ;教师自身主观的因素 ;教师不良的教育手段 ; 个别教师师德滑坡 。 可能途径 :确立生命教育理 念 ;改革教育方式 ;加强师德建设 ;与学生携手共 建师生关系 。 (五 )案例分析 1 .阅读材料 :一位教师教 “因式分解 ”这一单 元时 ,发现学生的基础差异大 ,于是对几位成绩 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让他们自学课外读 物 ,同时让他们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 题 。 教师把有关内容有选择性地分别介绍给其他 同学 , 并让学生分组学习和讨论 , 使该班提前 5 个课时完成了 “因式分解 ”这一单元的教学任务 。 这位老师的做法符合或违背了哪些教学原则 ? 答案要点 :遵循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按照不 同 学 生 的 知 识 结 构 的 不 同 ,采 取 不 同 的 教 学 方 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指导 ,接收到不 同深度的知识 。 2 .阅读材料 :在一项家 庭 调 查 中 发 现 ,家 庭 和睦以及父母有较多时间陪同孩子学习和娱乐 的家庭 , 大多数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为尊敬师长 、 团结同学 、乐于助人 ,而家庭中父母不合 ,多有争 吵的家庭以及父母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与子女 的亲子活动的家庭中出来的孩子中 ,有很大一部 分对集体漠不关心 ,对他人的事事不关己 。 请问 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 ,家庭 的重要性有哪些 ? 参考答案 : 家庭环境与人的发展 。 家庭是人 生的第一所学校 ,是个体的启蒙教育地 。 它对个 体身心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 由于家庭是 以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特殊单位 , 既是生产单 位 ,又是生活单位 ,同时又是教育单位 。 它对个体 身心发展的意义是重大的 。 家庭作为人生的起步 地 ,它的教育具有启蒙性特点 ;家庭作为基本的 常存教育单位 ,教育的时间具有开放性 ,能满足 孩子学习的随机性要求 ;家庭的血缘性使得家庭 教育中父母与子女可以是无所不谈 。 当然 ,家庭 中的许多元素也影响家庭教育的结果 ,如父母的 16 学历和职业 、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庭 的气氛 、 物质条件等等都影响着儿童的身心发 展 。 因此 , “家庭是孩子第一所学校 ”才具有概括 力 ,才具有感召力 。 3 .阅读材料 :材料 1 :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 动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应当是有机地联系 在一起的 ,在融合中不失其相对独立 ,在对峙中 体现超越 。 因此 ,不难看出 ,教育既可成为阻碍社 会进步的樊篱 , 也可以成为社会发展的驱动器 , 归根结蒂要看教育的性质及其表现形式 ,但不管 怎样 ,教育地位的合法性是显而易见的 。 材料 2 :教育是促进学生成长的自觉实践 ,是 一种独特的社会活动 ,说它独特 ,是因为世界上 再也找不到另外一种活动像教育这样以明确的 目的 、精选的内容 、系统的方法去培养人的 ,人才 的成长有自身规律 ;知识的掌握 、能力的形成 、品 德的提高 、身心的健康必须遵从认识活动的规律 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 “教育科学 ”作为一个学 科群 , 就是探讨教育活动的内外规律性特征的 。 承认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就是把教育作为一项特 殊的社会活动来看待 ,它有相对独立的 “问题域 ” 与观念系统 ,因此 ,必须遵循自身发展的规律 。 前 几年关于市场经济与教育的讨论中 , 有一种观 点 ,就是要让经济规律来取代教育规律 ,让教育 在市场经济的洪流中自生自灭 ,持这种观点的人 如果不是有预谋地残害教育 ,也是出于对教育的 无知 。 材料 3 :教师是一种职业 ,教师有自己的职业 规范 、职业知识技能 、职业道德 。 他们依靠对学生 知识 、思想的影响 ,主导着社会的智力状况和思 想走向 ,是一股特殊的不客忽视的力量 ;学生是 社会上一种特殊的群层 ,并有着独特的文化 ;教 育设施是标志教育存在状态的一类独特存在 ;教 育活动是一类独特的社会实践活动 ,它有自身运 行的规律 ; 学校中的课程虽来源于社会文化 ,但 自有内在规律 ,并自成体系 。 上述材料表达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 ? 参考答案 :教育存在是合法的 、合理的 ;教育 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 ,具有独立的观念系统及运 行规律 ;教 育 受 社 会 因 素 影 响 ,与 社 会 政 治 、经 济 、文化等紧密相联 ,教育是相对独立的 。 4 .阅读材料 :一位青年教师讲秦牧的 《土地 》 一文时 ,对其中精彩段落动情地高声朗诵 。 教师 : “骑着思想的野马 , 奔驰到很远的地方 , 收起缰 绳 ,回到眼前灿烂的现实 。 ”话音刚落 ,一位学生 站起来说 : “老师 ,野马怎么会有缰绳 ? ”教师毫无 准备 ,不耐烦地说 : “你总钻些牛角尖 ,学习成绩 会好吗 ? ”学生脸胀得通红 ,自尊心受到打击 ,欲 言又止 。 请运用学过的课程与教学原理分析该教 师的行为是否妥当 ? 并为他设计处理办法 ? 参考答案 : 从课程与教学原理的角度分析 , 该案例中教师表现出的行为存在以下问题 :教师 的处理方法简单粗暴 ,伤害学生自尊 ;教师仍然 把自己视为教学活动中唯一的权威 ;教师把传授 教材内容当作教学唯一取向 , 忽视学生反思 、批 判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培养 。 建议处理策略 :鼓 励学生爱思考的习惯 ;以此为契机与学生探讨文 学语言的特点 、比喻的特点 ;运用教学的语言艺 术启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全面人格的发展 。 5 .阅读材料 :某农村小学所在地盛产水果 。 当地老百姓经常向学校反映 ,说学生在上学和放 学的途中 ,有偷盗水果的现象 。 学校德育老师对 此非常重视 ,专门对个别学生进行批评教育 ,指 出偷盗的恶劣性 ,进行了严厉的处罚 。 但是收效 甚微 ,学生偷盗行为还是屡禁不止 。 于是德育教 师决定改变教育方式 ,分班级进行了一项比赛活 动 。 活动内容与要求如下 :参与者分成几个小组 , 向当地的老百姓家里要水果 。 在规定的时间里 , 得到水果数量最多者为胜 。 由于活动设计新颖 , 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活动结束后 ,给获得 优 胜 的 小 组 颁 发 奖 品 ,并 要 求 各 小 组 派 代 表 发 言 ,谈谈对此次活动的感受和想法 ,总结本小组 获胜或者是失败的原因 。 其中有的小组在总结失 败的原因时 ,提到了由于平时养成了随意摘取水 果的习惯 ,导致老百姓不给自己水果 ,声称以后 将改正这一行为 。 老师对各组进行简要的评价 后 ,就各组的总结提出改进建议 ,帮助他们制定 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 此次活动以后 ,学校很少再 听到关于学生偷盗水果的反映 。 请结合材料中学 生行为改变的情况 ,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有关现 代德育原理 。 参考答案 : ( 1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进行社会活动与交 往的过程 ,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很强的实践性 , 德育不能单纯地依靠批评教育 。 ( 2 )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道德认识 、道德 情感 、道德行为发展的过程 ,即培养学生品德的 过程 ,它具有侧重性和同时性 ,要想真正改变学 生的行为 ,需要从以上三个方面同时进行 。 ( 3 )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过程 ,具 有塑造性和能动性 ,德育的效果落到实处 ,需要 学生深刻的自我教育和内在的价值反省 。 17 6 .阅读材料 :不久前 ,阜成 路 中 学 的 一 场 德 育课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德育课上播放剖腹 产录像 ,几乎所有看到录像的学生都在课堂上失 声痛哭———长期被忽视的现实被重新审视后 ,学 生才第一次亲身感受到母爱的伟大 。 记者在现场采访的时候 , 看到一些学生流着 眼泪后悔地反省 : “以前我和妈妈吵架 ,她说生我 的时候疼得直想死 ,我还不信 ,以为她在骗我 。 没 想 到 生 孩 子 真 的 这 么 不 容 易 ,我 不 该 那 样 对 我 妈 , 以 后 回 家 我 要 天 天 帮 她 干 活 , 不 让 她 那 么 累 。 ” “我也是剖腹产生下来的 ,可长这么大 ,我从 来没孝敬过我妈 ,太不应该了 ,以后我再也不能 在家当 ‘少爷 ’了 。 ”……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悔悟 引起了学校不少同龄人的共鸣 ,一些学生回家后 特意为妈妈买了鲜花 ,有些学生还主动请缨每天 帮妈妈洗碗 。 请结合所学习的有关德育模式理 论 ,分析该案例所体现的基本假设 。 参考答案 : 该案例与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一 脉相承 ,体现出体谅模式的特点 。 体谅模式强调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 强调为学生创设一些能够培养理解人 、 体谅人 、 关心人的道德情境 ,使学生在此情境中理解他人 的需要 、考虑别人的利益 ,觉察别人的感觉 ,体谅 别人的冷暖 ,关心别人的疾苦 ,从而培养对人际 关系的敏感性和人道性 。 这一模式十分重视情感教育 , 强调尊重学生 的人格 ,注重理解他人 、体谅他人 ,使学生在动态 的人际关系情境中受教育 。 [教育小贴士 ] 日行一善 老师问两位学生 : “你们今天有没有日行一 善啊 ? ” 两位学生齐声答到 : “有啊 ! ” 老师问 : “做了什么事 ? ” 学生 : “我们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 。 ” 老师 : “嗯 ,很好 ,但是扶一位老太太过马路 , 为什么要两个人呢 ? ” 学生 : “因为那位老太太本来不想过马路的 。 ” 抽象画 向美术教师交作业时 , 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 白纸 。 老师问 : “画呢 ? ” 学生答 : “这儿 ? ”他指着白纸说 。 老师 : “你画的是什么 ? ” 学生 : “牛吃草 。 ” 老师 : “草呢 ? ” 学生 : “牛吃光了 。 ” 老师 : “牛呢 ? ” 学生 : “草吃光了 ,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 ? ” 上课睡觉 某生上课时睡觉 ,被老师发现 。 老师 :你为什么在上课时睡觉 ? 某生 :我没睡觉哇 ! 老师 :那你为什么闭上眼睛 ? 某生 :我在闭目沉思 ! 老师 :那你为什么直点头 ? 某生 :您刚才讲得很有道理 ! 老师 :那你为什么直流口水 ? 某生 :老师您说得津津有味 ! 童言无忌 自然老师问道 : “我们从大自然认识到许多 事实 ,许多例子 ,比如说 :由于直觉的性能 ,一种 动物不喜欢另一种动物 , 或者仇恨另一种动物 , 例如说 ,狗不喜欢猫 ,狐狸追捉母鸡 ,蜘蛛是苍蝇 的敌人等等……有谁还能给我们举些例子呢 ? ” 小安娜举手回答 : “例如学生和老师…… ” 原来如此 甲 : “新搬来的邻居好可恶 ,昨天晚上三更半 夜 、夜深人静之时突然跑来猛按我家的门铃 。 ” 乙 : “的确可恶 ! 你有没有马上报警 ? ” 甲 : “没有 。 我当他们是疯子 ,继续吹我的小 喇叭 。 ” 理由 父亲 : “皮埃罗 ,今天不要去上课了 。 昨晚 ,妈 妈给你生了两个小弟弟 。 明天 ,你给老师解释一 下就是了 。 ” 儿子 : “爸爸 ,明天我只说生了一个 ,另一个 , 我想留着下星期不想上学时再说 。 ” 供稿单位 :广东肇庆学院教育学院 。 (责任编辑 :黄 雷 ) 18
/
本文档为【_现代教育学_函授教学大纲】,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