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2011-05-17 49页 pdf 1MB 25阅读

用户头像

is_657871

暂无简介

举报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姓名:江建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指导教师:刘玲 20061120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rCBF EAA SOD NO 13.EP ET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全称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脑缺血中心区局部血流量 excitatoryamineacid 兴奋性氨基酸 superoxidedismutase 超氧化物歧化酶 nitricoxide B—endorphin endo...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湖北中医学院 硕士学位 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 姓名:江建清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 指导教师:刘玲 20061120 英文缩写 英文全称 rCBF EAA SOD NO 13.EP ET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全称 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脑缺血中心区局部血流量 excitatoryamineacid 兴奋性氨基酸 superoxidedismutase 超氧化物歧化酶 nitricoxide B—endorphin endothelin 一氧化氮 13.内啡肽 内皮素 MCAO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大脑中动脉栓塞 TXA2 SEP MDA thromboxaneA2 血栓素A2 sensationevokedpotential 体感诱发电位 malondiadehyde 丙二醛 GsH—P)(glutathioneperocidase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bFGF 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郑重声明 本人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指导F独立撰写并完成的,学位论文没 有剽窃、抄袭、造假等违反学术道德、学术和侵权行为,本人愿 意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后果,特此郑重声明。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z翱 玩年(产月S日 钟药鲒合话疗齄梗死的临束研究 中文摘要 目的: 脑血管疾病是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与致残率均高,它与心脏病,恶 性肿瘤构成多数国家的三大致死疾病。我国近年来统计表明,脑血管病在死 因顺位中居第二位,仅次于恶性肿瘤,北方一些城市上升为第一位。目前, 针对脑梗死的治疗,西医缺乏一个单一的特效的治疗,现多采用综合治 疗的方法。祖国医学在中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目前临床上多 应用于恢复期患者,而中风早期治疗非常重要,这已达成共识。因此,为了 进一步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在脑梗死急性期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 上,加用针灸与中药补阳还五汤,并以单纯西医综合治疗作为对照,以观察 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 方法: 1.将住院85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使用 单纯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45例)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针灸,并 口服补阳还五汤。头针以28号2.0寸毫针沿百会向前透刺曲鬓,皮刺入1.5~ 2寸。体针取患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三阴交、丰隆、太冲等。手法 平补平泻,并用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每日1次,每次30min。 2.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作为安全性指标 3.观察治疗前后的症状、体征,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l临床 疗效评定,并作统计学处理,比较其疗效。 结果: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 度评分分别为20.9±8.9,7.9±6.3;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 硕士拳住论吏 度评分分别为20.7±8.5,12.6±7.6。治疗前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标准
并经头颅CT确 诊,无严重心、肺、肾等并发症的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为观察对象。治疗组45 例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39~75岁,平均年龄58.3±12.2岁;发病4 小时~7天入院,其中基底节区19例,丘脑ll例,额顶叶8例,多发性梗塞 7例;伴高血压病史3l例,伴冠心病病史27例,有糖尿病病史14例。对照 组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38~74岁,平均年龄57.9±11.8岁;发 病3小时~6天入院,其中基底节区17例,丘脑10例,额顶叶5例,多发性 梗塞8例;伴高血压病史29例,伴冠心病病史25例,有糖尿病病史12例。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表1 各组病人一般情况 注:※组间比较,p>O.05,无显著性差异。 磺士拳往静支 表2各组病人病变部位 注:※组间比较,p>O.05,无显著性差异。 表3各组病人伴随疾病 注:※组间比较,p>O.05,无显著性差异。 2 病例诊断标准 符合第四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中动脉粥样硬 化性脑梗死: (1)常于安静状态下发病; (2)大多发病时无明显头痛和呕吐; (3)发病较缓慢,多逐渐进展,或呈阶段性进行,多与脑动脉粥样硬化 有关,也可见于动脉炎,血液病; (4)一般发病后1~2天内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 (5)有颈内动脉系统和(或)椎一基底动脉系统症状和体征; (6)应作CT检查; (7)腰穿脑脊液一般不应含血。 3 ·病例入选标准 (1)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 封薅枯合治疗稿梗死的辖牵拜宄 (2)年龄35岁以上75岁以下,男女均可; (3)所有患者均经过CT证实: (4)意识清楚或意识障碍轻,未昏迷者; (5)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按照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 分标准评分在10—40分之间。 4 排除标准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2)昏迷; (3)蛛网膜下腔出血; (4)发病前有影响功能恢复的神经或肌肉骨骼疾病; (5)有严重的心、肝、肾合并症; (6)脑栓塞。 二.疗效的评定方法和标准 疗效的评定在患者入院时(24小时内)及治疗4周后各评定一次,通 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评定。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采用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见附表1) 2、临床疗效评定评分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 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见附表2) 三.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原则是调整血压,防治并发症,防止血 栓进展及减少梗塞范围。对大面积梗塞应减轻脑水肿,防治脑疝形成。 一般处理 是脑血管病人的基础治疗,不可忽视,否则可发生合并症导 致死亡。病人需卧床休息,注意防治呼吸道感染,应激性溃疡及褥疮,维持 硕士擘住论炙 水,电解质平衡及保护心肾功能。无肠胃出血者常规口服阿斯匹林肠溶片 lOOmg,一天一次,晨服。 调整血压 脑血栓病人急性期的血压应维持在发病前平时所测的或患 者年龄应有的稍高水平。 控制血糖 对合并糖尿病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必要时加用胰岛素。 防治脑水肿 用于梗塞面积大病情严重时,常用功20%甘露醇125~ 250ml静滴,每日2~4次,连用7~10天,后逐渐减量至停用。心肾功能不良 者应慎用。 脑代谢活化剂 给予5%葡萄糖250ml,胞二磷胆碱0.759,静脉点滴.每日 一次,10天为一疗程。 治疗组:西药药味用量及用法同对照组,另加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及行针 灸治疗。 中药饮片由武汉市新洲区中医医院中药房提供。参照补阳还五汤原方用 量,药用生黄芪30~509,当归尾39,赤芍59,JJl-q39,桃仁39,红花39, 地龙39。由电脑自动煎药机煎药,每剂煎取浓缩为200ml,分装两袋,每袋 lOOml。用法:每次lOOml,每日两次。方中重用生黄芪,大补脾胃之元气, 令气旺血行,瘀去络通,为君药。当归尾长于活血,且有化瘀而不伤正之妙, 是为臣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均 为佐药。本方的配伍特点是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使气旺则血行, 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 针灸治疗方法是头针体针并用。头针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常规 皮肤消毒。以28号2.0寸毫针沿百会向前透刺曲鬓,皮刺入1.5~2寸。头针 进针后,以拇指掌侧面和食指桡侧面夹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 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速度为200次/分左右。进针后持续捻针3分钟,留 钟药结告涪磅赫梗死的临皋研究 针30min,抽针前再行针一次。每日一次,lO天为一疗程。体针治疗方法: 取患侧曲池、内关、合谷、阳陵泉、三阴交、丰隆、太冲。手法平补平泻。 10次后,取穴改为患侧肩髑、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环跳、委中、承山、 足三里、悬钟、太冲等,并用电针治疗仪(G6805-2A),选连续波,每次30min, 每日1次。 四.统计学处理 数据分析采用t检验,疗效比较采用Ridit分析,百分率比较采用X2 检验。 五.结果 1、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 治疗前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20.9+8.9和 20.7±8.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O.05)。 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分别为7.9±6.3和 12.6±7.6,两组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计划
根据不同中医证型辨证论治、不同时间窗治疗时机的选择等方 面再进一步深入的探讨,从而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改善其预后。 参考文献 [1]吴绪平,韩肖华,王亚文,刘又香.头穴透刺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脑组 织中9吨P与cAMP含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 志,2003.9(1):47~49 [2]倪光夏,王立,陈道文,等.不同时期针刺对脑梗塞患者疗效、超氧化物 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影响比较阴.中医杂志,2004,45(9):668670. [3]杨树德.中西医结合对中风理论与治则的新认识.中国中西医结合杂 志,1992,12(2):111- [4]李泓,等.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的研究进展.中成药,1997,19(1):42 硕士擘往凳爻 [5]何熹延,何吟绵,方蕴春.黄芪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现代研究.南京:南京 大学出版社,1998.64. [6]查良伦,等.补阳还五汤冲剂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中国中西医 结合杂志,1994,14(2):74. [7]李济春.益气化瘀法治疗中风偏瘫300例临床观察.中医药研 究,1993,17(5):16. [8]陈国俊,秦震.黄芪皂甙对大鼠MCAO/IR模型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一活体 微透析研究[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8,11(2):67 [9]崔树德.中药大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492 [10]黄泰康.常用中药成分与药物手册.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912 [11]林华,黄树连,陈学芬,等.加味补阳还五汤对大鼠活血化瘀作用[J].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4):239---240 [12]王晓霞.补阳还五汤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的 影响[J].山东中医杂志,1998,17(6):255 [13]解建国,宋任龄.补阳还五汤对脑卒中兔颅脑内细胞生物学机制的保 护作用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1997,13(6):16 [14]邓常青,邓奕晖,贺福元,等.补阳还五汤和有效部位组方对沙土鼠缺 血再灌注后海马CAl区超微结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3):7~9 [15]刘志龙,宋含平,邓常青,等.补阳还五汤对沙鼠血损伤细胞凋亡的影 响及机理研究[J].广州中医学院学报,2000,17(4):318~322 [16]曲宏达,佟丽,沈剑刚,等.补阳还五汤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元 缺氧凋亡的影响[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35~38 [17]佟丽,曲宏达,陈育尧等.补阳还五汤对大鼠脑神经元生长的影响[J].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8):711-一712 钎药簟合治疗弦梗死的穆瘩研究 [18]吴玉生,李士林,张道杰,等.补阳还五汤对早期脑梗塞患者的治疗效 果[J].中西医结合实用临床急救,1996,3(8):343 [19]邓常青,刘志龙,葛金文,等.补阳还五汤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机 理的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8,4(8):32~35. [20]毛小平,陈秀芳,张玲,等.补阳还五汤提取物对脑缺血再灌注后一氧 化氮合酶活性的影响[J].卒中与神经疾病,2001.8(2):103. ‘ [21]邓常青,邓奕晖,贺福元等.补阳还五汤和有效单位组方对沙土鼠脑 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EAA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1,7(6):24~ 27 [22]刘玲.补阳还五汤加味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 究.2004. [23]刘超,吴基良.补阳还五汤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为和病 理改变的保护.[J]湖北中医杂志,2004,26(4):10~12 碰壬擎往论文 文献综述1 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的研究概况 一、补阳还五汤的文献研究 活血化瘀药是指能疏通血脉,祛除血瘀的药物,临床用于血瘀证。近年 来,对于血瘀的实质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研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血瘀证 是一个与血液循环有关的病理过程,它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密切的关系,主要 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血液流变学异常。血瘀证的临床表现各异,涉及病种很多,但一般均有 血液“浓,粘,凝,聚”的倾向。浓,指血液的浓度增高,表现为血球压积 增加,血浆蛋白,血脂等浓度增高等。粘,指血液粘稠,表现为全血和血浆 比粘度增加。凝,指血液的凝固性增加,表现为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增加,凝 血速度加快。聚,指血细胞聚集性增加,表现为红细胞和血小板在血浆中电 泳缓慢,血小板对各种因素(如二磷酸腺苷等)诱导的凝集性增高,红细胞 沉降率加快等。由于上述种种变化,故血瘀患者血液运行不畅,易致血栓形 成,血管栓塞。 微循环障碍。微循环一般是指微动脉与微静脉间的微血管血液循环。祖 国医学早有“久病入络为血瘀”的理论,现代研究表明,血瘀患者一般均有 微循环障碍的表现,如微血流缓慢和瘀滞,甚至血管内凝血,微血管变形(管 襻扭曲,畸形,顶端扩张等);微血管周围渗血和出血;微血管缩窄或闭塞等。 血流动力学异常。血瘀患者大多出现血流动力学变化,表现为某个器官 或部位的循环障碍,血管狭窄或闭塞,血流量降低,如冠心病患者冠脉循环 障碍;缺血性中风的血瘀患者脑循环障碍。 (一)单药的药理研究 23 舒鹤姑合治疗齄梗死的舔采研究 黄芪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l 对心脏的影响 黄芪具有强心的作用,使心脏收缩振幅增大,排血 量增加,对中毒或疲劳衰竭心脏更为明显。其机理系抑制心肌细胞内钙调蛋 白的活性,使磷酸二酯酶活性降低所致。APS可明显保护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 性心肌缺血,对抗BaCl:诱发大鼠心律失常和CHCI。诱发小鼠室颤,降低心率。 黄芪皂甙AMS高浓度时抑制Na+,K*-ATP酶,对离体鼠心呈正性肌力作用,低 浓度时则兴奋该酶而呈负性肌力作用。 2对血管的影响 黄芪能明显扩张外周,冠状,脑,肠及肾血管,大 剂量因血压下降可引起反射性肾血管收缩。黄芪还可改善微循环,增加毛细 血管抵抗力,防止理化因素所致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的增加。 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益气则活血。黄芪能明显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其机 理是通过抑制血小板钙调蛋白而使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下降,使血小板内cAMP 含量增加所致。 川芎 l扩血管作用 川芎对于缓解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从川芎 中提取的川芎生物碱及酚性部分可以较明显地扩张冠脉,增加冠脉流量及心 肌营养血流量,使心肌供氧量增加,另一方面,川芎生物碱能提高实验动物 的耐缺氧能力,川芎也可扩张脑血管和肢体血管。此外,川芎嗪能扩张脑血 管,药动学研究证明,川芎嗪可迅速透过血脑屏障,在脑干分布较多。有利 于在脑部发挥扩血管作用,改善微循环和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这是川芎 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药理学基础。 2抗血栓形成作用 川芎体外实验均表现抗血栓形成作用。川芎能缩短 血栓长度,减轻血栓的干重和湿重。川芎的这一作用同其他具有抗血栓形成 作用的中药配伍时更为明显,如川芎,红花,丹参,赤芍和降香均有抑制血 栓形成的作用,体外实验证明,其抗血栓形成作用各有特点,降香在实验中 硕|擘往论文 丰要表现为血栓重量减轻,红花和川芎一样,既缩短血栓长度,又减轻血栓 重量,丹参和赤芍则还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由上述五昧中药组成的复方, 兼有上述各种作用,且均较各单昧药为强。 川芎嗪能提高血小板中cAMP含量,对血栓烷h:(TXA。)的活性和生物合 成有抑制作用,可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抑制血小板聚集,且能使己聚集的 血小板解除聚。电镜观察表明,冠心病人表面活性高的血小板⋯扩大型血小 板含量显著超过正常人,因而易于聚集,经川芎嗪治疗后,扩大型血小板减 少,接近正常值,其血小板聚集数也见明显减少。并可见到,川芎嗪不仅抑 制血小板聚集,且可使已聚集的血小板解聚。体外实验以ADP诱导血小板聚 集,在加入川芎嗪后,血小板聚集即受到明显抑制。 阿魏酸钠也有类似作用,对大鼠实验性血栓形成有明显抑制作用,按 0.39/kg体重静注时,其抑制率为50%.现已证明,阿魏酸钠是一种TXAz合成酶 抑制剂。由于该酶的活性受到抑制,由花生四烯酸转化为TXA。的量明显减少, 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川芎对血液凝固也有抑制作用。川芎总碱能明显延长特异性血栓形成时 间。后者为血小板血栓形成之后,纤维蛋白血栓形成开始所需时间。 红花 1扩血管作用 红花对血管有扩张作用,红花注射液能对抗上肾 上腺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对血管的收缩作用(如离体豚鼠后肢及兔耳)。研究证 明,这一作用于部分是由于阻断了Q一肾上腺素受体所致。 红花可降低冠脉阻力,增加冠脉血流量,且提高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对 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自鼠心肌缺血及结扎犬冠脉左降支形成的急性实验性心 肌梗塞有明显保护作用。红花的这一作用,已证明同红花黄色素有关。 2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作用红花可使全血凝固时间及血浆(缺血小板) 复钙时间显著延长。红花和红花黄色素有明显的抗血栓形成作用。实验证明, 锋秘姑舍治卉驻梗死的祷摩研览 红花可使血栓形成时间延长,血栓长度缩短,重量减轻。红花的这一作用, 主要是由于所含成分红花黄色素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纤溶酶活性所 致,如以胶原或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红花黄色素有明显拮抗作用,其中以 黄一III作用最为显著。 桃仁 l扩血管作用 桃仁提取液静脉注射于家兔,可使脑血管及外周 血管扩张。以22种活血化瘀药分别给狗作股动脉注射,比较对股动脉的影响, 包括下肢血管阻力和股动脉血流量等,发现桃仁等破血药降低血管阻力和增 加血流量作用比较显著。 2抗血栓形成桃仁可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这一作用与其 提高血小板内cAMP有关。桃仁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强于当归,赤芍,红花, 益母草等。 (二)复方的药理研究 补阳还五汤 1 对脑血管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对脑血管有明显扩张作 用。补阳还五汤注射剂(1.5ml/kg)给家兔静脉注射后5~30分钟,家兔脑电 阻图,肢体电阻图波幅均明显增高,与给药前相比有非常显著的差异,且有 对抗去甲肾上腺素收缩脑血管和外周肢体血管的作用。电磁流量计直接测量 颈总动脉血流量,也表明本方有持久地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 2对血液系统的作用 体外实验观察,以水醇法制备的补阳还五汤对 于家兔血小板聚集作用的影响,发现其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抑制 作用。这一作用,并不完全是方中黄芪的作用,因含黄芪和去黄芪的补阳还 五汤均具有相似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表明方中川芎,赤芍,当归等也起着 重要作用。 临床观察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明显降低全血和血浆粘度。且使红细胞电 泳速度加速,提示可增加红细胞表面电荷。 硕士擘4论i 3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作用 以豚鼠背部相当于第五腰椎处造成脊 髓损伤,引起后肢瘫痪作为动物模型。补阳还五汤灌胃,病理组织学观察证 明,给药豚鼠尼氏小体损伤数明显低于不给药的对照组动物,提示补阳还五 汤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损伤后神经原的变性坏死,并促进其修复。⋯ (三)补阳还五汤的现代药理研究的文献研究 补阳还五汤系清代医家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创立的治疗半身不遂辨 证属气虚血瘀证的方剂。历代医家采用本方加减治疗各期缺血性中风病,疗 效显著。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作用,大剂量黄芪能改 善脑水肿,增强全身营养状态瞳1,并能扩张脑血管,改善神经组织局部缺血, 缺氧,从而改善循环,黄芪皂甙能降低脑组织梗塞灶的含水量。”;地龙有活 络作用,双胸蚯蚓溶栓酶能降低沙土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脑组织C∥+含量,保 护额叶皮质神经元“1。现就其在脑梗塞方面的现代药理研究简单做一论述。 1 改善血流动力学和血液流变性,抗血栓形成 动物实验证实补阳还 五汤能降低血细胞压积,缩短红细胞电泳时间,改善血小板功能,抑制ADP 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及大鼠的实验性血栓形成,显著延长凝血酶时间和白 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溶解和预防血栓再发瞄1;能扩张脑血管,降低脑血管 阻力,显著持久地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血循环和微循环。该方可明显降低 全血和血浆粘度,血小板粘附率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嗍。 2提高免疫系统功能解建国等订1对大白兔造成脑栓塞模型12h后,分设 活血化瘀方(丹参,红花各等量)组,补阳还五汤组,单纯模型组及正常对 照组,以血中13:一微球蛋白(Bz-mC)含量为观察指标。结果活血化瘀组及补 阳还五汤组B:_mC都明显低于模型组而接近正常组,且补阳还五汤又优于活 血化瘀组。提示补阳还五汤可以有效调节和纠正脑缺血所造成的神经一内分泌 一免疫之间网络调节的紊乱,在中风早期(8~24小时内)有提高免疫系统功 幸}羲锫寺治疗稿梗死酶箍摩研宽 能的作用. 3对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可对抗沙鼠缺血 再灌渡江损伤后海马CA.区神经细胞凋亡聃~。实验表明本方能显著抑制缺氧 导致的神经元凋亡“⋯,有促进体外培养神经元细胞生长的作用,并与含药血 清浓度呈正相关㈣,并减少神经元缺氧过程中NO,OFR(氧自由基)的生成, 上调bcl一2基因的表达。 4改善血管内环境吴玉生等“外以补阳还五汤(中药组)及706代血浆 和肠溶阿司匹林(西药组)治疗脑梗死各35例,观察治疗前,后ET和CGRP 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两组ET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CGRP显著低于 对照组;治疗后两组ET,CGRP均显著改善(p<0.01),且以中药组改善更为 明显。 5 改善脑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邓常青等”31对沙土鼠,家兔脑缺血再灌注 损伤前后的MDA,SOD,GSH—Px活性进行对照,结果补阳还五汤可抑制再灌注损 伤后脑MDA的升高,提高GStt—Px活性,表明该方通过抑制自由基的脂质过氧化 反应,保护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自由基的清除而发挥作用.毛小平等“们建立大 鼠中动脉栓塞及再灌注模型,利用组织化学检测补阳还五汤提取物治疗后大 鼠大脑皮质神经元内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结果补阳还五汤组一氧化氮合成 酶活性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其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 作用。邓常青等“神采用沙土鼠双侧颈总动脉夹闭造成脑缺血及再灌注模型, 观察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组方对脑缺血压计15分钟及再灌注48小时后, 脑组织Gls,Asp等含量。结果,补阳还五汤能使缺血及再灌注后脑组织Gls 含量降低,有效部位组方能使脑组织Gls,Asp含量均降低,从而得出结论: 补阳还五汤及有效部位组方抗脑缺血及再灌注损伤的机理与降低EAA含量有 关。刘玲“田认为,大鼠脑组织有少量bFGF蛋白表达,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 磋士擘住论吏 其梗死灶周围皮层,海马,软脑膜,室管膜,脉络丛的bFGF表达增强,梗死 灶中心仅见少量bFGF表达;bFGF表达增高于再灌注24小时;较72小时更明 显。并认为补阳还五汤能促进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bFGF的高度表 达,并使表达时间延长;同时抑制细胞凋亡。此可能为其抗脑缺血再灌注损 伤的部分机制。刘超“71等认为,实验表明,补阳还五汤可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 能障碍,减轻脑水肿,减少缺血再灌注脑梗死范围和病理损害,表明补阳还五 汤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二、问题与策略 总之,近年来对缺血性中风的临床与实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总结 所见文献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探讨。 1.纳中西医治疗方法之所长,寻求新的高效的治疗方法现代医学己逐渐 认识到抗凝治疗会使脑出血的危险性增加,甚至引起出血性梗塞,可使缺血再 灌后脑自由基产生增多,引起缺血后再灌注损伤,因而对抗凝治疗持不肯定态 度,而代之以钙通道阻滞剂、自由基清除剂、神经细胞保护剂或应用基因工程 技术进行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研究,但目前仍未取得令人振奋的疗效。然多数中 医学者认为,瘀血是本病的基本病机,贯穿于疾病之始终,因此活血化瘀法成为 治疗本病的基本治法,而备受众医家之青睐。多数报道认为
/
本文档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相关资料
热门搜索
你可能还喜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