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2018-03-18 11页 doc 25KB 13阅读

用户头像

is_348501

暂无简介

举报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刘 翔 050120073 【内容摘要】:封建社会的种种危机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魏源思索救亡图存 之道。魏源不仅对传统教育体制提出置疑,而且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 内容。尽管这些教育理念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其教育思想的一些新观念、新内 容,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特殊的位置,对当代教育工作亦有一定的启 迪价值。 【关键词】:魏源;教育;思想 以五经为宗、八股为试,以书艺工敏、辞章应对为高下的科举考试及其人才 模式,构成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腐 朽没落、西方...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魏源教育思想浅析 刘 翔 050120073 【摘要】:封建社会的种种危机和西方列强的入侵,促使魏源思索救亡图存 之道。魏源不仅对传统教育体制提出置疑,而且提出了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 内容。尽管这些教育理念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其教育思想的一些新观念、新内 容,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特殊的位置,对当代教育工作亦有一定的启 迪价值。 【关键词】:魏源;教育;思想 以五经为宗、八股为试,以书艺工敏、辞章应对为高下的科举考试及其人才 模式,构成了我国封建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核心内容。生活在我国封建社会腐 朽没落、西方列强相继崛起扩张时期的思想家魏源,为实现警唤国人“睁眼看世 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提出应从观念上改变我国人才培养模式,更新 教育内容,改变教育制度的主张。尽管这一理想在当时并没有实现,但其教育思 想的一些新观念、新内容,在我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位置,对当代教 育工作亦有一定的启迪价值。 湖湘文化源远流长,上接以屈原为代表的楚文化,中经宋代湖湘学派创始人 胡安国、胡宏父子奠基,又由胡宏高足张栻广为传播,继由明末清初大思想家王 夫之承接发展,经过一代代湖湘士人的吐故纳新,逐渐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学术传 统和基本特征。而魏源自小居家便受曾经肄业于岳麓书院的二叔魏辅邦的熏陶, 1813年魏源又负笈岳麓书院,师从山长袁名曜习湖湘文化。可以说,魏源教育 思想的形成是以深厚的湖湘文化内涵为文化底蕴的。 首先,湖湘文化一个最鲜明的特征就是有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魏源 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魏源正是以这种执着的爱国热情冲破顽固派的阻 挠,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师夷呼声。赤诚的爱国主义使魏源对中华民族的前途充满 ?了信心,他认为“中国智慧,无所不有”,只要中国厉精淬志,奋起直追,必 ?定会“风气日开,智慧日出,方见东海之民,犹西海之民。” 第二,湖湘文化自湖湘学派创立起还有一突出特征——提倡重践履务实学的 经世致用学风,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空谈心性,空谈玄理。从屈原的“路漫 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胡宏的“学也,行也,行之行之而又行之”再 到张栻的“知行并发”“贵实用而耻空言”,湖湘学子历来留心经济之学。尔后的 王夫之更是把经世之学推上一个新的高度。他从思想文化层面对明亡原因进行了 深刻反思,提出了通经致用的主张,要求把研习经史和通晓时务结合起来。到了 近代,这种经世学风继续被湖湘弟子传承。魏源在京求学期间除了师从刘逢禄习 公羊外,也结交了大批师友,其中就有陶贺等人。魏源后来又长期担任陶澍与贺 长龄的幕僚,深受二人经世思想影响。如果说魏源教育思想在求学岳麓时已萌发, 那么其正式形成的标志则是在江苏为贺长龄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这一经世著作, 并在参与陶贺二人的经世改革中予以实践而完善。由此可见,湖湘文化经世致用 传统是魏源经世教育思想形成的基石。 此外,湖湘文化中求新求异与时俱进的变革思想也非常突出。湖湘文化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不同地域文化、不同学派之间相互交融形成的,自形成伊始就广 纳百家、博采众长,因而具有一种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变革精神。历代湖湘士人都 有一种“无所依傍,浩然独往”的创新精神。魏源高举王船山主变旗帜,冲破顽 固派叫喊的“天地之理不可变”“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束缚,提出师夷变革主张, 指出发展变化是事物的本质属性,“气化无一息不变者也,其不变者道而已,势 ?应该说,湖湘文化的变革精神是魏源教育改革思想的力则日变而不可复者也。” 量之源。 魏源生活的年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激烈,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深厚的湖湘文化的熏陶下,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成为近代 启蒙思想家的先驱者。概括起来,魏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批判封建教育制度,主张改革传统教育 魏源对科举制度基本上持“扬弃”的态度,从取士制度的历史发展来看,“乡举里选变而门望,门望变而考试”,“虽圣王复做,必不舍科举而复选举”。因为 “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与封建并起于上古,皆不公之大 者。虽古人教育有道其公卿 子多通六艺,岂能世世皆贤于草野之人”?“九品 中正之弊,至于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自唐以后,乃仿佛立贤无方之谊, 至宋、明而始尽变其辄焉,虽所以教之未尽其道,而其用人之制,则三代私而后 世公也”。科举以命考试为准,入选者无分氏族寒门,具有公平的竞争起点, 这是科举制度比氏族选举进步之所在。但是,魏源对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是不 满意的,认为“后世之养人用人也不然,其造之试之也,专以无益之画饼,无用 之雕虫,不识兵农礼乐工虞士师为何事;及一旦用之也,则又伊人而遍责以六宫 之职,或一岁而遍历四方民夷之风俗,”“所用非所养,所养非所用”。教育目的 与教育手段从体制上脱节,这是科举制度最大的弊端。就是说,在他看来,科举 考试的形式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是一种公平的社会竞争体制,执掌国家命运的将 相但科举考试的内容要改革,不能搞“书小楷,诗八韵,将相文武此中进”那一 套,执掌国家命运的将相文武应有实事实功的考绩。鸦片战争以后,他提出 中国要建立海军,海军军官的选拔不能“舍船械而空谈韬略”,更不能以八股时 文为选择标准,而应该于“武试增水师一科,有能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 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能驾驶飓涛,能熟风云沙线,能枪炮有准者, ?。这个虽然袭用了科举考试为行伍出身,否则由舵工,水手、炮手出身” 的形式,但其考试内容和方法却完全变了。彻底改变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方法,这 就是说,魏源对科举制度的态度是:取其形式,弃其内容,不是绝对肯定和否定, 而是“扬弃”。 (二)提出切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 封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维护封建统治的官僚士大夫,但在封建专制主义统 治之下,国家行政管理完全丧失了科学意义。各级官吏奉帝王“圣旨”办事,有 成绩归功于皇上,有错误则或碍于“圣旨”而自我弥缝,或诋为违背“圣旨”而 归咎于个人。维护封建自然经济和政治的稳定及秩序,是封建国家行政的最高要 求。所谓“年年五谷丰登,岁岁无事太平”,就是尧舜盛世之治。这种社会理想 所需要的人才,不是开拓性的专门人才,而是保守性的循规蹈矩之士。所循道的 最大规矩,就是维护封建宗法专制体系的“三纲五常”。因此,封建人才模式的 核心内容是“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教条。由此人才模式决 定的封建教育目的,就是教育等同于教化。如宋儒胡瑷所说,“致天下之治者在 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本者在学校”。王阳明进一步指出,学校教 化的根本内容,在“明伦而已”,“民伦之外,无学矣”。 对这种封建教育目的和人才模式,魏源没有提出正面的批评意见,但在他的 一些主张中,却显示了这种教育目的和人才培养模式相左的思想倾向。 第一,在国家对人才的总体需要和人才价值观念问题上,他继承可湖湘文化 质朴健行、内圣外王、重义轻利、无我务实、勇挑重担、维护团结、运筹决胜、 自强不息的优良传统,提出要培养“经世致用”之才,不能培养那种“口心性, 躬礼义”的腐儒和以“饾饤为圣学”的陋儒,而成才养士的目的九在于经邦治国, 以求民瘼,习吏治,卫疆防,而且还要把品德与才能的培养结合起来,对人才不 ?能“但取文采而不审其德”。据此,魏源提出在选人用人上这就需要有方面之才或专门之才,如“李长庚剿海贼,皆身自持舵,虽老于操舟者不及”。在海军选 才方面,“不以工匠、舵师视在骑射之下。”以专门技术作为选材标准,则“船厂、 火器局出身”者,“舵工、水手、炮手出身”者,都可以成为海军军官。这种选 材标准,已经具有“不问你不能干什么,只问你能干什么”的信任才价值观念。 第二,在德与才德关系问题上,他们还是注重“德”。但他讲德“德”的内 容,既完全不是“明伦守礼”那一套,也不同于我们时今提倡的“德育首位”中 ?的“德”。他认为,热德大德时“制国用”,“靖疆圉,“苏民困”。国家“以足 食足兵为治天下之具”,人德才能就效诸民物要在“效诸民物”德实践过程中显 示出来,离此则为“无用之王道”。所以,国家“造(教育)之试(选拔)之” 德人才,都要以经世致用为的 。 第三,魏源经世教育思想还体现在他的学习论和教化论上。魏源十分重视实 践在学习中的作用,反对“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主张通过“习”与“行” ?。为才能获得新知识。他以“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焉有不行而知者乎” 理论基础来说明脱离实践是不能获得真知,就如“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 樵夫之一足;谈沧溟之广,以为知海,不如估客之一瞥;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 ?不如疱丁之一啜”。为了避免闭门造车,他提出“夫士而欲任天下之重,必自 ?其勤访问始”。 第四,以“睁眼看世界”的目光注重吸引进自然科学,为实现“师夷长技以 制夷”的教育理想奠定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基础。魏源尽管不是专职的教育家,但 他所著的《海国图志》却是一部划时代的巨著,他涵盖了世界地理、历史、政治、 经济、民族、文物、历法、数学、机械、军事等方面的丰富知识,不仅材料收集 详密,而且宏篇巨制,图文并茂,堪称为一部百科全书式的著作。《海国图志》 写成后风行海内外,成为当时关心时务的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在日本一些地方的 教馆,《海国图志》被作为教材。魏源逝世以后的咸丰八年(1858年),兵部左侍郎王茂荫上奏,要求将《海国图志》“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 ?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即将《海国图志》作为皇家子弟的教材。此奏虽 未获准,但《海国图志》中崇尚近代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所传播的近代自然科学知 识,也算得上使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教材内容得一次革命性变革。 《海国图志》所介绍的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其深度和广度从以下天文学和地 理学中可见一斑。 天文学:《海国图志》第九十六至一百卷,魏源辑录了玛吉士 等人纂的《地球天文合论》五篇,介绍了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包括:1、哥白尼太阳中心说;2、五星运行轨道;3、月球运行规律、晦明望朔的成因;4、天体运行规律,日月蚀成因;5、彗星成因;6、恒星与行星的区别;7、银河成因。 地理学:1、地球全图;2、世界各国地理合沿革;3、地球论;4、空气论;5、风论,风乃空气流动所致;6、潮论,海潮与月球吸引力有关;7、地震论,地政乃地内“硫磺各石类燃烧”所致;8、火山论,火山及地内之火喷发所致。此外, 《海国图志》在介绍西洋奇器和船炮制造方法时,涉及到物理学方面的光学、热 力学、铸造学、电子等知识;还介绍了化学、测绘学印刷技术、西洋历法、国际 法和外国文学等方面的知识等。 可见,《海国图志》中的近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大开时人和后来者 的眼界,为后继者探索救国救民途径提供了知识结构方面的要求,更为变革封建 的教育内容开辟了新的可行途径。 同处社会历史的宏阔“转型”时期,尽管“转型”的根本社会性质不一样, 但从其形式上的结构变换和内在价值要求的层面上说,又具有某种相似性或共同 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魏源的教育思想,尤其是其“德才并重、因才施教,量 才录用,各尽其才”的教育思想,对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我国教育工作和人 才培养方面,仍然具有非常大的借鉴作用。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至关重要 的是要兼施教育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人才模式的无产阶级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 的标准。在这个前提下,应大力扶持各级各类学校发展,培养大量各种规格类别 的人才,使所培养出的“新人”品学兼优、身心完美,既有历史眼光,又了国际 大势,既晓自然社会科学,又备创新思维方法,既有理论胆识,又勤实践探究, 既通科技经济,又握各种才干等。既重智力素质,又涵非智力素质等,只有当这 样一批批德、才、识、学、体、美、劳齐备德“通才、帅才”和“一专多能”德 “专才”、“将才”如洪流般涌现出来时,才能聚集起来推进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 发展,使我国早日建成一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舍此之外,要真正 挫败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战略”图谋,实现魏源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教 育遗训,达到中华民族强盛发展并雄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恐无他途。 注释: ? 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29. ? 杨毓麟.新湖南.湖南历史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1959.31.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48. ? 魏源.海国图志[M].长沙.岳麓书社,1998.29.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36.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36.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7.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7. ? 魏源.魏源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6.36. ? 筹办夷务始末?咸丰朝[C].北京:中华书局,1979.149. 龚自珍、魏源教育思想的特色。 (1)、主张“经世致用”,揭露和批判封建衰世政治和教育存在的种种弊端,把改革教育作为 实现他们变法改制政治主张的重要手段。强调学和治统一,养和用结合,教育应从实际出发, 人才必须德才兼备。 (2)、提倡学习“西学”,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主张。通过学习西方的科技和军备等长处 来抵制外来侵略。
/
本文档为【魏源教育思想浅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