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2017-09-29 8页 doc 22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方法的探讨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1.2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统计法、文献资料法。 关键。正手后场高远球是后场击球中最基本的动作,因此非常的关键。 专项运动员由于基本功扎实,不易出现明显的错误动作,而在非专项羽 1.3 条件控制: 羽毛球普修课 18 周课,共 36 学时。观察与统计安排 毛球教学中发现,正手后场高远球的错误动作非常多:握拍不正确、没 在教学第 6 周进行,内容为正手后场高远球技术动作。(以右手持拍为 有侧身引拍动作、没有鞭打动作、手腕僵硬不能发力等等。这些错误动例) 作的出现,严重影响正手后场高远球基...
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方法的探讨
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的探讨 1.2 研究方法:观察法、调查统计法、文献资料法。 关键。正手后场高远球是后场击球中最基本的动作,因此非常的关键。 专项运动员由于基本功扎实,不易出现明显的错误动作,而在非专项羽 1.3 条件控制: 羽毛球普修课 18 周课,共 36 学时。观察与统计安排 毛球教学中发现,正手后场高远球的错误动作非常多:握拍不正确、没 在教学第 6 周进行,内容为正手后场高远球技术动作。(以右手持拍为 有侧身引拍动作、没有鞭打动作、手腕僵硬不能发力等等。这些错误动例) 作的出现,严重影响正手后场高远球基本动作的形成与掌握。因此,要 调研中,对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进行了技术指标的观察与统计,其 提高基本技术和教学质量,就要对错误动作的产生进行,找出原 中几个主要指标数据,见表 1: 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错误动作纠正。本文就教学实践中常见错误动作 表 1 学生正手后场高远球技术动作 握拍法错误 无侧身引拍动作 击球落点掌握不好 手腕僵硬无发力动作 总人数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人数 百分比(,) 04 级 120 72 60 51 42.5 39 32.5 42 35 05 级 200 160 80 85 42.5 61 30.5 74 37 总计 320 232 72.5 136 42.5 100 31.25 116 36.25 2、分析与讨论 为后面的击球动作做好充分的准备。但初学的学生们往往就忽略了这 个侧身引拍动作,直接就是举拍挥打击球,这样就不能充分地利用腰部 2.1 握拍法的错误是影响正手后场高远球技术的主要原因从表 1 中得到的数据可以看出,由于握拍法错误影响正手后场高 的力量去击球,只是一味得靠手臂的力量将球击出。 远球技术动作的人最多,有 232 人占 72.5,。初学者都认为学习羽毛球 2.3 击球落点掌握不好31.25,的学生击球落点掌握不好,不是 从表 1 中的数据显示,有 技术主要是后场击球、网前球,往往忽略了最基本的羽毛球握拍。其实 羽毛球的握拍是否正确直接关系到其他羽毛球技术。例如:反手网前推偏后就是偏低。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1)球感较差,对球飞行路线不 熟,造成在后退中没有退到击球的有利位置,这时击球的落点偏后,击 球动作就是要运用反手握拍动作,利用大拇指的指腹顶住球拍的宽面 出的球见高不见远;(2)引拍动作慢,挥臂击球时手臂没有充分伸直,等 带动手腕发力将球拍推出击球。所以,掌握正确的握拍动作是很重要 球落下后才击球,击球落点降低了,造成击不到球或击在拍框上。的。 正确的正手握拍方法是:将持拍手的虎口对准拍柄窄面内侧斜棱, 2.4 击球时,手腕僵硬无发力动作 拇指和食指在拍柄的两个宽面上,食指和中指稍分开,中指、无名指并 从 表 1 中 可 以 看 到 , 有 116 位学生手腕僵硬无发力动作占 拢握住球拍柄,掌心不要贴紧,拍柄底端与手部的小鱼际肌持平,拍面36.25,。击球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击球的效果,虽然大多数学生的绝 对力量是可以满足击球需要的,而在现实中很多学生由于发力不正确 基本与地面垂直。这种握拍法要求握拍时掌心要空出,要灵活、放松。有 造成击球无力,击球效果差,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了正确的握拍方法,通过手指、手腕动作与球拍协调配合,就能很好地 控制拍形,给后面的挥拍击球创造有力的条件。握拍动作的正确与否关 果。学生在击球时没有用手腕发力的概念,认为是用手臂力量击球,所 以握拍时比较紧张,导致手腕僵硬没有弹动的动作。 系到正手后场高远球技术能否很好的完成,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一 3、教学教法建议 总结过去的教学经验,根据所得数据及调查资料个难点,特别对于球感较差的初学者,掌握起来就更难了。从观察情况 表明,学生们主要的握拍法错误有: 的分析,羽毛球正 手后场高远球技术的整个教学可以分为以下步骤进行:拳握法握拍时五指并拢死劲的一把抓住拍柄,掌心紧贴拍“” 柄, (1)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没有空隙,握拍过死,拇指和食指没有一定的距离,拍柄没有在虎口上 (2)教会学生正确的握拍动作。进行调节,使得各个手指的肌肉都同时处于相对的紧张状态,故必然会 (3)强化击球前的引拍动作。影响手腕、手指本身的灵活性,影响各手指之间的协调配合。 “苍蝇 (4)反复练习挥拍击球动作,使学生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拍握法握拍时虎口对着拍柄宽面上,给后场击球时屈腕动 ” (5)定点球练习能使初学者清楚地掌握击球的落点。作造成了困难,影响击球时拍面角度的自由控制。 “反握法” 学 (6)完善击球后的还原动作。生在击球时,特别是一些力气比较小的女生,用大拇 3.1 帮助学生建立完善、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指顶住拍柄的宽面将球击出。这种握拍法只能用于反手击球中。(1) 向学生介绍所学技术的特点和作用。(2)通过图片、录相给学生 2.2 击球时,准备不充分,无侧身动作,无引拍动作以正确的动作表象。(3)结合直观示范进行适当讲解,指出动作要领及击 从表 1 我们可以看到,两个的学生中有 136 人出现了这种错 球的动作方法。误,占 42.5,。在击正手后场高远球时,应该先做好准备动作,两脚稍分 3.2 教会学生正确的握拍动作 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明正确握拍的开,两脚前脚掌着地,微屈膝,正手握拍放于腹前,两眼注视来球做出正 重要性,并讲清握拍的方法、要 确的判断。但一些学生只是两腿笔直地站在场上,没有准备动作。两“ 领、要求。具体可采取以下教法:(1)采用讲解与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腿 的握拍法概念。(2)可按照技术动作的要求,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持正 直立,两脚全脚掌着地”不便于起动,没有蹬地的力量,影响后场移动手握拍向上拍球,或做“?”环绕动作。(3)做徒手模仿练习,以体会 的动作 速度;“拍子垂直于地下”影响了引拍动作,使得引拍动作慢,造成 部各环节。(5)对练中,不断强化正确的握拍法,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还原是指一个技术动作结束后,以最近的路线、最快的速度回到原 3.3 强化击球前的引拍动作 在教学中可采用以下教法:(1)运用讲来的准备姿势,以保证回击下一次来球。它包括手臂、身体及下肢的还 解与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 原。同时,还原是连续击球的重要保证,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 的引拍动作概念;(2)让学生做好正确的准备动作,在教师的指令下,反 节。(1)运用示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还原动作概念;(2)用口令或指示强 化还原,培养学生还原意识;(3)纠正附加动作,使还原动作简洁。 复练习右脚前脚掌蹬地转体侧身,同时上臂要随身体向右侧转体,稍作 回环上举,身体充分伸展的挥拍练习;(3)在正确掌握引拍动作的基础上,4、结束语 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产生错误动作是正常的。究其原因也是多方进行对练练习,练习中,首先注意不断强化正确的引拍动作,随时检查 面的。羽毛球运动是以突出技术因素为主的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上臂引拍位置,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错误动作主要来自对所学动作的概念的感知与理解;对动作要领在练习 3.4 反复练习挥拍击球动作,使学生形成牢固的动力定型 挥拍击 球是由侧身引拍、大臂后引、随势挥拍三部分组成。教学实 过程中的强化不足;对某些动作技术环节的细化不足等。笔者认为教学中应突出三方面的教法要求:(1)根据教学任务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 践表明,学生在徒手挥拍时,一般能按要求完成动作,但一旦有球练习 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正手后场高远球动作概念和身体的基本时大都动作变形。因此,反复进行徒手挥拍练习击球动作,为上场练习 要求;(2)羽毛球的技术动作是靠手腕的精细动作和身体各部位的相互配 打下基础。具体的教学方法如下:(1)原地挥拍练习:着重体会正确的握拍 合,其方法各有不同,但在击球动作结构方面却有共同的规律,在教基 法、正确的引拍动作及正手挥拍击球动作。(2)移动挥拍练习:着重体会 本技术之前,要注重选位、引拍、向前挥拍、球拍触球、随势挥拍、还原 后场击球技术与步法移动的相互配合。如此反复练习,使学生的正手后 位、用力方向等技术关键环节的练习。 场高远球技术动作形成动力定型。 3.5 定点球练习能使初学者清楚地掌握击球的落点 在教学中,向 参考文献学生讲明正手后场高远球的击球落点,使学生有稳定 的击球落点,有以下教法:(1)采用讲解和示范,明确正确的击球落点。,1,仲达.羽毛球教学中的一个关键和四个基础. “”“”(2)在固定位置悬挂一个球,学生在原地用正确的动作挥拍击球,反复 体育教学,练习,着重体会击球点。(3)做好侧身引拍动作后,一人可在其身边向上 2005.1 扔球,在教师的口令指挥下击球,对击球的落点有更深的掌握。(4)在正 ,2,段文义.论缩短羽毛球教学周期的有效途径.天水师范学院学报,确掌握固定球的基础上,进行移动中击球练习,在教师的口令下,指挥 2003.4 学生在正确的落点击球,使学生在移动击球中形成正确的击球落点概 ,3,袁野.球类实践课教法教程.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念。 ,4,谢耀良.普通高校羽毛球教学方法探讨.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 3.6 完善击球后的还原动作会科学版),2005.3 ,5,徐勤儿.大学体育教程.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9(上接第 250 页) 路、突出方法、强调运用”的思想,对基本功和基4 .结论与建议 本 4.1 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全面发展动作进行整合,删除套路中的重复动作,减少套路教学的时间,降低动 太极拳考核不能仅仅局限于对套路的考核,应发挥考核内容和方 作难度,加强太极拳基本技法练习,动作教学过程中突出捧、捋、“式的导向性作用,通过建立全面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引导学生形成正 挤、 确地健身观念,树立健康第一的终身体育思想。制定考核的内容和方式按、采、挒、肘、靠以及进、退、顾、盼、定等基本技法的领会与运时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运动技 ”“” 用,通能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在进行动作教学中,不仅要提高学生技术技能水 过假设性攻防练习或者教师与学生交互攻防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 平,还要注重学生运动能力和自学能力的发展,使学生能够充分运用太握动作的劲道和意念。 极拳作为终身体育的锻炼手段。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要根据其专业和 3.3 合理运用太极器材,突出劲力发展 今后的岗位特点制定不同考核内容,促进学生职业实用性体育的发展。 太极拳之妙,全在于劲力, 劲力及其应用是太极拳的精髓和灵魂。4.2 加强武德教育,构建和谐的习练环境 太极拳论曰一力降十会,一巧破千斤,可见劲力在技击与实战中“”武术界自古就有“未曾习艺先识礼,未曾习武先明德”的古训,具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正所谓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不管套“”可见 武德教育在武术课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武德是武术路练得如 育人的 何赏心悦目,它也只是太极拳的外在表现形式,劲力的发展才是练好太关键,太极拳教学应把武德教育放在首要位置,把武德教育贯穿于教学 极拳的根本。例如:螺旋劲和缠丝劲是太极拳的劲力主要表现形式,这 始终,通过对“德、技”双修的武术前辈事迹的事迹介绍和教师的言些劲力不但实用而且复杂多变、奥妙无穷,掌握发力的时空特点,是练 传身 教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构建一好这些劲力的关键。如何练? 这就必须合理有效地借助太极器材。教学 个有礼 中通过合理地练习太极球、太极大杆、太极柔力球等器材,使学生理解 有节、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和谐习练环参考文献“”并掌握太极拳的劲力,借助揉球、抖大杆等器械持重行功训练,发展学 境。生的劲力,增加螺旋缠丝劲的爆发力、耐力及强度。 ,1,李永辉,包磊.普通高校武术选修课教学内容教学改革与思考3.4 穿插游戏教学,寓教于乐 体育游戏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形成了,J,.搏击.武术科学,2008,5(4)67 较为完整的功能体系,因其具 ,2,李力,李余生.对高校武术教学改革策略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有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以及观赏性等特点,极大的调动了学生进行 学,2008,5(8)60 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太极拳教学中穿插符合太极拳特点的游戏,将太极 ,3,邱丕相,杨建营.武术套路教学改革新思路,J,.体育学刊,2007,14拳动作和器材与游戏结合起来,如两人一组原地手搭手的较力游戏等, (7):66-6 7 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社会适应能力,塑造学生胜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品质;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对太极拳动作的掌握程度 和对器械的控制能力。 (上接第 251 页) 学对中学体育教学目标的确定及教学效果均 ,3,于秀.对建国以来我国体育教学理论发展的初步研究J,,.体育 具有直接影响。该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以及课程设置的原则等方 科学,1997(2:)6- 9. 面不仅要考虑学科发展及专业建设,同时也要考虑专业学生今后的就 ,4,秦中梅.高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初探J,,.西南师范 业趋向,特别是中学体育教学这个目标市场。 大学学报,2007,02. ,5,邓飞.论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趋势与目标J,,.南京体育学院学 4.2 当前中学体育教学现状及教师和学生对体育教学的认可度,呼 唤着中学体育教学应在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进 报,1997,20(3):45- 50. ,6,王鲁克.体育专业学生教学技能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体育学 行改革,把一个充满活力、生机勃勃且兴趣盎然的体育课还给学生,使 学生们对体育教学的感觉不再是枯燥无味和兴趣索然,而是通过体育 刊,2000,7(2):68- 72. 教学这种教育形式,强身健体、掌握知识技能、接触自然与环境,学会生 ,7,黄汉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J,,.体 育科学,1998,18(6):1- 4.活和生存、塑造个性与品格等,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8,马力.努力开创师范教育的新局面,R,.沈阳师范学院学术讲座 参考文献报告,2001,9. ,1,邹继豪,季克异,林志超.面向 21 世纪中国学校体育,M,.大连 ,9,卢元镇.浅谈体育教学大纲与体育教学改革J,,.中国学校体育, 199(63):64- 66. 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年版. ,2,申立,兰自力.高校体育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及其培养途径的,10,刘绍曾,张孟林.关于培养新型体育教师的研究,J,.北京体育 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2.学院学报1997,,20(3):45- 50.
/
本文档为【羽毛球正手后场高远球教学方法的探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