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已论证)

2017-09-01 50页 doc 265KB 29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3423

暂无简介

举报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已论证)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已论证) 天津地铁5号线R3合同段 中医一附院站模板与支架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5号线R3合同段中医一附院站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已论证)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已论证) 天津地铁5号线R3段 中医一附院站模板与支架施工方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天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地铁5号线R3合同段中医一附院站项目经理部 2014年7月25日 目录 第一章 编制依据 ............................................................................................................. 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 2.1工程概况........................................................................................................... 2 2.2周边建筑物情况 ............................................................................................... 3 2.3主体结构概况 ................................................................................................... 3 2.4预留孔洞........................................................................................................... 4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 9 3.1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 9 3.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 9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 12 4.1模板与支架施工概述.............................................................................. 12 4.2主体结构施工分段 ......................................................................................... 12 4.3主体结构施工步骤 ......................................................................................... 15 19 4.4施工方法.........................................................................................................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 44 5.1、组织管理机构 .............................................................................................. 44 5.2、架体搭设人员要求 ...................................................................................... 44 5.3、临边防护措施 .............................................................................................. 45 5.4、架体搭设的安全要求................................................................................... 49 5.5、架体、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 50 5.6钢筋焊接......................................................................................................... 52 第六章混凝土浇筑.......................................................................................................... 52 第七章监测措施 ............................................................................................................. 57 7.1 监测项目 ....................................................................................................... 57 7.2 监测点的布设 ................................................................................................ 57 7.3 监测频率 ....................................................................................................... 58 第八章应急预案 ............................................................................................................. 59 8.1应急组织体系 ................................................................................................. 59 8.2 指挥机构及职责 ............................................................................................ 60 8.2信息报告与 ............................................................................................. 64 8.4事故报告的时间要求 ..................................................................................... 64 8.5预防及应急措施 ............................................................................................. 65 8.6火灾及雨季施工安全措施.............................................................................. 66 8.7应急逃生路线图 ............................................................................................. 66 第九章计算书................................................................................................................. 68 9.1板模板、架体计算 ......................................................................................... 68 9.2梁模板、支架计算 ......................................................................................... 86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 模板、支架施工专项方案 第一章 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 《建筑工程模板支撑系统安全技术规程》DB29-203-2010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29-54-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城市地铁工程质量检验标准》DB 29-54-200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JGJ80-199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质量安全管理》 《天津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条例》 《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危险源管理办法》(建质安总[2012]11号) 《天津市建设工程重大风险点位施工条件验收办法》(建质安总[2012]74号) 地铁5号线R3合同段施工组织设计 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主体框架结构设计图纸 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综合应急预案 1 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以及相关设计文件。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车站位于天津市西青区小倪庄村西侧,昌凌路与鑫通道交口,本站主体位于昌凌路下,沿昌凌路南北向布置。本站结构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箱型框架结构,结构外设置半外包防水层,地下两层岛式车站;车站起讫里程为右DK32+674.025,右DK32+875.625,车站中心里程DK32+754.600。车站主体结构长201.6m,端头段宽为24.7m,结构高度为15.11m;标准段宽19.7 m,结构高度为13.41m。站厅层高5.15m,站台层高4.65m,站台宽11m;车站底板沿车站纵向结构面坡度为2‰,坡向小里程方向。车站两端区间为盾构区间。车站东西侧共设置4个出入口和1个紧急疏散口,南北侧各1个风道。其中鑫通道与昌凌路交口为盖挖半逆做法。 2 2.2周边建筑物情况 中医一附院站位于规划的昌凌路,周围为荒地,距离基坑最近的建筑物为在建的中医一附属医院,距离基坑约114m。 2.3主体结构概况 中医一附院站为地下二层结构,车站标准段宽度为19.7m,端头井段宽度为24.7m,标准段结构总高度为13.41m;端头井处结构总高度为15.11m。 框架结构标准段;顶板厚0.8m、中板厚0.4m、底板厚0.9m、侧墙厚0.7m,最高梁为1.8m。 端头井;顶板厚0.8m、中板厚0.5mm、底板厚1m、侧墙厚0.8m,最高梁为1.8m。根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管理办法》关于对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规定要求,本工程中板梁、顶板、顶板梁均超限。 主体结构主要尺寸见下表: 车站主体主要结构断面尺寸表 截面尺寸(mm) 备 注 支架高序号 构件 度 标准段 盾构井段 1 顶 板 800 800 5.15m 超限 2 中板 400 500 6.16m 3 底 板 900 1000 4 侧 墙 700 800 4.8m 单次浇筑最大高度 5 顶纵梁 1200×1000 1000×1800 5.15m 超限 6 中纵梁 1000×1000 1300×800 5.56m 超限 7 底纵梁 1200×2500 1000×1800 3 2.4预留孔洞 预留孔洞最大为11.75m*4.9m。搭设高度最高为13.31m 部位 孔洞名称 尺寸(am*bm) 搭设高度(Hm) 顶板 中板 盾构井 11*7.2 有 有 吊装孔 4*3 有 有 13.31 电梯孔 11.75*4.9 无 有 11.710 4 5 6 7 端头井段 标准段 8 第三章 施工总体部署 3.1 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根据天津地铁5号线R3合同段的中医一附院站施工总体安排,中医一附院站主体结构结构分段施工,具体见附图。 3.2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组织机构图见下图: 3.3主体框架施工 3.3.1施工进度计划 中医一附院站全长201.6m,划分为9个结构段落,平均段 9 落长度22m,根据当前施工进展,车站主体施工时间为2014年5月15日~2014年12月10日。 3.3.2施工机械与劳动力、材料配置计划 主要机具设备表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型号 数量 状态 1 龙门吊 16T 2 良好 2 钢筋切断机 GQ40 2 良好 3 钢筋调直机 GT4-14 1 正常 4 钢筋弯曲机 GW40 2 良好 5 插入式振动器 20 良好 6 平板式振动器 2 良好 7 砼试件养护设备 1套 良好 8 水平仪 DSZ2 2 良好 9 经纬仪 TDJ2E 1 良好 10 全站仪 LeicaTCR1201 1 良好 11 电焊机 BX1-315 10 良好 12 潜水泵 50 良好 13 空压机 4 良好 14 木工圆盘锯 2 良好 15 车丝机 φ20~32 8 良好 16 发电机 120KVA 120KVA 良好 劳动力计划表 按工程施工阶段投入劳动力情况 工 种 2014年 备注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电工 2 2 2 2 2 2 2 起重工 4 4 4 4 4 4 2 司索指挥 4 4 4 4 4 4 4 架子工 0 25 30 30 30 30 20 木工 15 20 30 30 30 30 20 钢筋工 42 42 54 54 54 54 10 测工 3 4 6 6 6 6 3 砼工 20 20 20 20 20 20 15 合计 90 121 150 150 150 150 76 10 模板材料及使用部位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使用部位 木胶合板 1220mm×2440mm×15mm 墙、柱、梁、顶板、楼梯 木方 50mm×100mm 、100mm×150mm 次楞、主楞 直径×壁厚:Ф48mm×3.2mm 模板支架 钢管 直径×壁厚:Ф48mm×3.5mm 剪刀撑 对拉螺栓 长度根据实际情况;规格:M14 梁 11 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 4.1模板与支架施工方法概述 板、梁支撑体系架体均采用扣件式满堂支撑架。主体结构各层板底模采用15mm厚竹胶板,模板下方设主次楞方木,主楞采用0.1m*0.1m方木,主楞安放在架体顶托上,次楞方木采用0.1m*0.1m方木,次楞方木与主楞方木垂直,布置在主楞方木与模板之间。支撑钢管立杆采用规格为Φ48mm*3.5mm钢管进行搭设(计算时按壁厚3mm),具体布置见分段架体布置图。主体结构施工时,下层板混凝土浇筑完成,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底板上第一道钢支撑后搭设扣件式满堂支撑架,施工上层板、梁模板工程等。 4.2主体结构施工分段 本工程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采用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及三道钢支撑(大小里程端头井四道钢支撑)。根据土方开挖顺序及设计要求,主体结构施工段划分通过环向诱导缝5个位置进行确定:沿线路走向,以环向施工缝或诱导缝间为一个施工段,共设置9个施工段。环向施工缝布置在纵向柱距的1/3或者1/4处,详见“中医一附院站主体结构施工分段示意图”。长度为15m,32.6m,施工过程上可根据支撑位置等影响以及设计的要求进行微调。在结构施工时,先浇筑底板, 12 然后浇筑地下二层侧墙、中板、地下一层侧墙、最后浇筑顶板。 13 图4 14 4.3主体结构施工步骤 主体结构施工顺序、步骤如下(以标准段为例) 15 16 车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中医一附院站主体结构施工 工艺流程图 17 施工准备 施工底板垫层 敷设底板防水层及保护层 施工底板 拆除第三道钢支撑 敷设侧墙柔性防水层 砼强度达设计要求 站台层钢筋砼墙施工 倒撑及拆除第二道钢支撑 施作站厅层侧墙防水 施作中板及部分站台层边墙 拆除第一道钢支撑 施工站厅层侧墙 顶板施工 顶板防水及防水保护层施工 中医一附院站主体结构施工工艺流程框图 18 4.4施工方法 4.4.1板、梁模板及支架布设 (1)顶板板总荷载超标区模板、支架布设 顶板厚为0.8m(标准段),模板与支架布置设计计算均按照0.8m厚板进行设计计算,支架形式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体满堂搭设,模板形式采用15mm厚竹胶板面板,面板下设0.1×0.1m方木搁栅(次楞)0.1×0.1m方木主楞。支架布设为0.8m*0.7*0.7m。顶板结构见中医一附院站顶板结构横截面图。 方木、模板:本工程方木采用粗皮落叶松方木。立杆顶托上设置0.1×0.1m方木主楞沿基坑纵向布置,顶托边与主楞采用楔形块楔紧,主楞方木间距0.7m,跨度0.8m;沿基坑横向布置0.1×0.1m次楞方木间距0.2m,跨度0.7m;次楞方木上铺15mm厚竹 19 胶板面板,模板铺设过程中按照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 立杆、底托、顶托:立杆钢管规格为Φ48mm*3.5mm。钢管架体立杆横距0.8m(基坑的横向),立杆纵距0.7m(基坑的纵向),步距0.7m,立杆基础为400mm厚中板及中板以下支撑架体。站厅层中板至顶板净空为5.15m,顶板架体立杆长度为4.885m。顶板支撑系统如遇中板空洞处应加长立杆至底板面,间距同顶板架体布设间距,利用短钢管进行立杆步距的搭设,搭设高度同架体步高,空洞处步距可以适当的进行调节,不能大于0.7m,搭接应外延二排立杆。由于中板洞口处顶板支架的宽高比已经大于2,为保证中板处支撑架体的稳定性,在中板孔洞位置增设纵横向水平杆与0.4m厚的中板进行对顶加固,对顶钢管严谨搭接,采用对接的方式连接。孔洞加固图如下图 20 21 剪刀撑:剪刀撑采用φ48×3.5?钢管。在架体外侧及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4跨设置一道,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上下布设二道,第一道布设在水平扫地杆的标高位置,另二道与下层距离不超过6m,布设在架体封顶杆处。剪刀撑采用搭接方式,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并采用3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0.1m处进行固定,水平、横、纵剪刀撑连续布置。顶托下立杆端点到第一个节点距离为0.3m。为保证架体的稳定性,拆除侧模后,将侧顶托加方木重新顶紧,每段对支架横断面进行方木斜撑加固。模板支撑剪刀撑必须一杆到顶,保证顺直。 22 顶板底支架模板布设见中医一附院站顶板模板、支架布置图 23 在施工顶板支架时,中板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方可进行顶板支架的施工。经计算中板承载能力满足要求。 (2)顶板梁线荷载超标区模板、支架布设 顶板梁线荷载超限的梁为,顶板纵向1m*1.8上下翻中纵梁,顶板端头井1m*1.8m上翻中纵梁,风亭出入口0.9m*1.8m和0.6m*1m上翻边纵梁,0.7m*1.6m上翻边纵梁,顶板上所有梁均按照顶板纵向1m*1.8m下翻中纵梁支架进行布置,设计和计算时按照1m*2m进行。 梁高1.8m,上翻1米;梁高1.6m,上下翻0.8m;出入口横梁0.6m*1m上翻0.2米;0.7m*1.6m上翻0.8米。梁底支架布设为0.25m*0.7*0.7m。 梁底模、侧模模板均为0.015m厚竹胶膜板。梁底、梁侧次楞采用0.1m*0.1m方木,纵向间距0.2m,跨度为0.25m,梁底主楞方木尺寸为0.1m*0.1m,间距0.25m,跨度0.7m。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次楞后采用双拼钢管(Φ48mm壁厚3.5mm)利用对拉螺杆及蝴蝶卡进行侧模的固定,下翻梁时利用横撑和对拉螺栓同时进行加固。梁侧模板加固设置二道Φ14mm对拉螺栓,对拉螺栓沿梁长度方向间距0.6m,梁高方向对拉螺栓间距0.3m~0.4m。双拼钢管纵向布设,顺梁方向间距0.5m~0.6m,梁最上面第一道对拉螺栓间隔0.6m,第二道对拉螺栓间距0.5m。上翻梁侧模采用与钢筋骨架焊接螺栓托住梁侧模,间距0.6m,后利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倒角模板采用与钢筋骨架焊接螺杆进行加固与支撑,每个断面焊接2个,顺梁方向间距0.6m,加固采用双拼钢管与蝴蝶卡进行加固,模板拆除后割断焊接螺栓,掏出塑料塞,用微膨胀水泥进行堵补。 24 考虑梁高较高,梁底架体受力较大,因此对梁高度超过1.5m的,梁底支架设置独立纵、横向及水平剪刀撑。梁底5根立杆两边格外延1根,7根立杆搭设剪刀撑,剪刀撑宽度6跨,高度为2步,每间隔一排搭设一面剪刀撑。在梁两侧边立杆面每跨每2个立杆间隔搭设剪刀撑,宽度为2跨,高度为2步,每跨不得低于2道剪刀撑。水平剪刀撑上下布设2道。 25 26 27 顶板梁模板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3)中板板总荷载超标区模板、支架布设 中板厚为0.4m,模板与支架布置设计算按照0.4m厚板进行 设计计算,支架形式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体满堂搭设,模板形式采 用0.015m厚竹胶板,面板下设0.1×0.1m方木搁栅(次楞),0.1×0.1m方木主楞。支架布设为1.1m*0.8*0.7m。 28 顶板结构见中医一附院站顶板结构横截面图。 29 方木、模板:本工程模板采用顶板模板。主楞方木间距0.8m,跨度1.1m;沿基坑横向布置0.1×0.1m次楞方木间距0.2m,跨度0.8m;次楞方木上铺0.015m厚竹胶板面板,模板铺设过程中按照全跨长度的1/1000,3/1000起拱。 立杆、底托、顶托:立杆钢管规格为Φ48mm*3.5mm。钢管架体立杆横距1.1m(基坑宽度方向),立杆纵距0.8m(基坑的纵向),步距0.7m,立杆基础为0.9m~1m厚底板。站台层中板至底板净空为7.160m(盾构井),6.16m(标准段),顶板架体立杆长度为6.895m(盾构井),5.895m(标准段)。 水平杆:水平杆布设与顶板水平杆布设相同。 剪刀撑:剪刀撑横向间隔3跨布设一道外,其余剪刀撑布设与顶板剪刀撑布设相同。 30 中板板底支架布设见下图 31 (4)中板梁线荷载超标区模板、支架布设 中板梁线荷载超限的梁为:中板纵向1m*1m上下翻中纵梁,中板端头井1.8m*1m下翻边纵梁,0.7m*1.5m下翻暗梁,0.9m*1m下翻梁,0.6m*1m下翻梁,设计和计算时按照1m*1m进行。 梁高1m,下翻0.6m,中板梁结构见中医一附院站顶板梁横断面图。 梁底模、侧模模板均为0.015m厚竹胶膜板。梁底、梁侧次楞采用0.1m*0.1m方木,纵向间距0.2m,跨度为0.5m,梁底主楞方木尺寸为0.1m*0.1m,间距0.5m,跨度0.8m。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杆进行加固,次楞后采用双拼钢管(Φ48mm壁厚3.5mm)利用对拉螺杆及蝴蝶卡进行侧模的固定,下翻梁时利用横撑和对拉螺栓同时进行加固。梁侧模板加固设置二道Φ14mm对拉螺栓,对拉螺栓沿梁长度方向间距0.6m,梁高方向对拉螺栓间距0.4m。双拼钢管纵向布设,顺梁方向间距0.5m~0.6m,梁最上面第一道对拉螺栓间隔0.6m,第二道对拉螺栓间距0.5m。上翻梁侧模采用与钢筋骨架焊接螺栓托住梁侧 32 模,上面第一道焊接螺栓间距0.6m,第二道焊接螺栓间距0.5m。加固采用双拼钢管与蝴蝶卡进行加固,模板拆除后割断焊接螺栓,掏出塑料塞,用微膨胀水泥进行堵补。每段梁端和板端模采用斜撑进加固。梁底模板采用立杆进行加固。支架布置间距为0.5m*0.8m*0.7m 33 34 1m*1m的上下翻梁同样布置, 35 中板梁模板平面布置图见下图 中医一附院站中板梁模板平面布置图 (5)腋角架体施工措施 本工程结构在顶板下返梁及顶板侧墙,中板与侧墙,底板上返梁及底板与侧墙链接处出现大量的腋角,顶板腋角为a*h=0.9m*0.3m。中板腋角为a*h=0.6m*0.3m,a*h=0.3m*0.3m。底板腋角为a*h=0.9m*0.3m。腋角均为车站纵向。腋角下立杆顶拖底拖与腋角面接触位置采用三角木楔将力传递给立杆或底板,大样见下图 36 本工程有三种形式的腋角及倒角,三角木楔采用0.15*0.2的方木制作,并用铁钉与主楞方木链接。 腋角处支撑斜杆底部同样采用三角木块,木块背后采用预埋Φ12的钢筋头进行固定,防止支点产生位移。 立杆底部底托下加设厚30mm,宽300mm的通长垫板,以增大立杆底部的承压面积,提高支撑楼板的承载能力。 37 (6)板架体施工要点 (1)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不得大于0.5m。 (2)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 (3)剪刀撑的斜杠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至60度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模板顶端和底部必须设置水平剪刀撑,中间水平剪刀撑设置间距应小于或等于6米。 (5)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 (6)在地下二层端头井部位架体搭建时,在相邻两竖向连续式剪刀撑之间增加之字斜撑。 (7)严格按照立杆平面布置图布置立杆,对于梁底模板支撑方木避免出现大于300mm的悬挑情况,严禁出现大于450mm的悬挑。 (8)由受立杆排布影响,出现梁底模板支撑方木悬挑超过300mm情况,应对梁底支撑方木加强,在6米长度范围内将支撑方木距离调整成150mm。 (7)梁模板、架体施工要点 针对不同的梁截面采取不同的模板支设形式。 本工程顶板最大截面的梁为纵向主梁 (1m×1.8m),中板最大截 38 面的梁为1m×1m中板中横梁,对上述梁模板的支设采取重点控制。 垂直梁跨度方向,加密支撑立杆,沿梁中对称布置。梁底投影范围外至少一跨垂直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也加密成250mm。支撑立杆沿梁跨度方向间距同所在结构层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 梁侧模采用对拉螺栓加双拼钢管加固方式,加固采用上下两道拉杆,沿梁纵向方向间距0.5m~0.6m进行布设。 (8)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底板?弹线?搭设立杆?横杆?斜撑?施工侧墙?拆除侧墙模板?拆除三层纵向水平杆?施工倒撑?搭设拆除的三层纵向水平杆?施工中板?搭设站厅层支架?施工站厅层侧墙?拆除站厅层侧墙模板?施工顶板?拆除支架。 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9)注意事项 (1)直墙与支护结构的接触面要平整、洁净、无凸角或凹坑,平整度和基面要符合设计要求。 (2)敷设外防水层前由人工将接触面清理平整、洁净。 (3)墙面所有漏水、渗水点必须进行堵漏处理。对少量渗水使用水泥砂浆抹面;明显漏水在围护结构外侧进行地面注浆堵漏;发现有特别严重漏水现象,由专业防水施工队处理后才能进行侧墙砼的施工。为保证砼的施工质量及防水效果,在下次立模之前应把施工缝面的砼凿毛并清洗干净。 (4)立内模前对隐蔽工程须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并签证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39 (5)顶板是地下结构最容易出现裂缝部位,要严格按照设计规定而设置变形缝;做好顶面砼在终凝前的压实、收浆、抹光及养生工作。必须在砼强度达到100% 时才能拆除顶模,顶板砼强度未达设计强度前不得停放设备及堆放材料等。 (6)做好底板与墙体接缝处的防水工作。 (7)模板用木胶板厚度为15mm。 (8)支撑架搭设前对支撑面应详细检查,准确调整支撑面顶部标高并复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搭设。 (9)支撑架拼装到3-4层应检查每根立杆是否浮动,否则应旋紧下托 (10)施工过程中,楼板内的物料(架子钢管、加工好的钢筋)要均匀码放,不允许集中堆放,施工过程中安全员、施工员对物料码放情况进行管理。 (11)高梁在支撑架搭设时,沿梁跨度方向,在两立柱之间的跨中预留1cm预拱度,其余位置按2次抛物线方程给出。 (10)检查与验收 1、架子的验收要求 1.1、架子的材料检验 (1)进场的构配件应有产品标识及产品质量合格证。 (2)供应商应配套提供钢管、零件、铸件、冲压件等材质、产品性能检验报告。 (3)构配件进场应重点检查以下部位质量: A、钢管壁厚、焊接质量、外观质量; B、可调底座和可调托撑材质及丝杆直径、与螺母配合间隙等。 40 (4)主要采用外观检测方法,构件检测频率为 钢管:钢管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每750根为1批,每批抽检一根。钢管外观全数进行目测,钢管壁厚检测不能小于3%。扣件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每280个为1批,每批抽检8个。可调拖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不能小于0.3%,其它项不小于3%,支架板、螺母有裂缝的严谨使用、全数检测。 (5)相关检验标准参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4-1) 表4-1支架构配件允许偏差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查工具 焊接钢管尺寸(mm) ?0.5 1 外径48.3 游标卡尺 ?0.36 壁厚3.6 塞尺 2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0 拐角尺 3 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 ?0.18 游标卡尺 钢管的端部弯曲 ?1.5 L?1.5m 立杆弯曲 ?12 4 3m,L?4m 钢板尺 ?20 4m,L?6.5m 水平、斜杆弯曲 ?30 L?6.5m 顶、地拖钢板 ?12 L?4m 5 ?14 L,4m 板面扭曲(任一角翘起) ?5 6 可调拖撑支拖变形 1.0 钢板尺、塞尺 1.2、架体搭设检验 (1)架体搭设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 A、基础的沉降,立杆底座与基础面得接触情况 B、立杆垂直度、横距、纵距,水平杆顺直度步距 C、直角、旋转、对接扣件拧紧情况 D、立杆对接扣件拧紧程度 41 E、架体结构是否合规 (2)把好验收关。搭设过程中的架体,每搭设一个施工层高度必须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技术、安全与搭设班组、工长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上人使用。架体未经检查、验收,除架子工外,严禁其他人员攀登。验收合格的架子任何人不得擅自拆改,需局部拆改时,要经设计负责人同意,由架子工操作。 (3)工程的施工负责人,必须按架体方案的要求,拟定书面操作要求,向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班组必须严格按操作要求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 (4)基础、卸荷措施和架子分段完成后,应分层由制定架体方案及安全、技术、施工、使用等有关人员,按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单,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使用。 (5)使用按3kN,m2考虑,因此架体上不准堆放成批材料,零星材料可适当堆放。 (6)架体搭好后要派专人管理,未经安质部同意,不得改动, 不得任意解掉架子与柱连接的拉杆和扣件。 (7)架子上不准有任何活动材料,如扣件、活动钢管、钢筋,一旦发现应及时清除。 (8)雨后要检查架子的下沉情况,发现地基沉降或立杆悬空要马上用木板将立杆楔紧。 (9)在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和大雨天气下不得进行架体作业,雨后上架前要防滑措施。 42 表4-1支撑架安装要点 项 目 注 意 要 点 根据设计制作安装 支撑架应根据设计安装,对支撑架应进行强度和稳定性验算。 为保证结构竣工后尺寸准确,对支撑架应预留预沉量预留施工沉落 值参考数据见下表。 分项内容 参考数据 预沉量的设置 木与木 每个接头的顺纹2mm,横纹3mm 接头承压非弹性变 形 木与钢 每个接头2mm 支撑架搭设前对支撑面应详细检查,准确调整支撑面顶部标高并复支撑架搭设前的检验 测无误后方可进行搭设。 (1)支撑架拼装到3—4层时应检查每根立杆下托是否浮放松动, 否则应、旋紧下托。 支撑架搭设中的检查 (2)沿支撑架四周(每4排)和在每层横杆上采用扣件式脚手设剪 刀撑,其夹角为45?。 支撑架搭设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联系及纵横支撑架搭设后的检查 向稳定性进行全面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表4-2 支撑架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项 目 容许偏差mm 1 上、下支座调整高度 ?300 2 侧墙支撑支座调整距离 ?200 3 立杆垂直偏差 <全高500 4 横杆水平偏差 <全长400 5 横杆,横、纵角度 <1? 43 第五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5.1、组织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 王世友 项目总工 王杰 工程部 安质部 试验室 物资设备部 测量组 王强 蒋志玉 练宏志 赵景楠 马志刚 现场质检 内业资料 计划、统计 刘旭 董长阔 王燕 钢 筋 木 工 混凝土 防水层施工 土方开挖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作业班组 架体管理组织机构 5.2、架体搭设人员要求 (1)高处作业人员必须年满18岁,两眼视力均不低于1.0,无色盲,无听觉障碍,无高血压、心脏病、癫痫、眩晕和突发性昏厥等疾病,无妨害登高架设作业的其他疾病和生理缺陷。 (2)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熟悉本作业的安全技术操作规 44 程。严禁酒后作业和作业中玩笑戏闹。 (3)明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和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在无可靠防护2m以上处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使用工具要放在工具套内。 (4)操作工必须经过培训教育,考试、体检合格,持证上岗,任何人不得安排未经培训的无证人员上岗作业。 (5)作业人员应定期进行体检(每年体检一次)。 (6)作业所用材料要堆放平稳,高处作业地面环境要整洁,不能杂乱无章,乱摆乱放,所用工具要全部清点回收,防止遗留在作业现场掉落伤人。 (7)模板支撑系统的所有检查、验收和整改工作必须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完成,浇筑混凝土过程中严禁人员进入支撑体内,并派专人负责看管架体内人员。 5.3、临边防护措施 5.3.1、安全防护 (1)安全帽 在工人进场接受入场教育时,统一发放由项目部组织从劳保商店或建筑防护专卖店购买的具备出厂合格证的安全帽,并示范正确的安全帽佩戴方法,严禁佩戴摩托车帽或不合格的安全帽。 采用韧性好、强度高,抗冲击性能优异,佩戴舒适的安全帽,符合中国GB28ll—2007标准。 安全帽必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项目部对到期的安全帽要进行抽查测试,合格后方可继续使用,以后每年抽检一次,抽检不合格则该批安全帽即作废。 正确使用安全帽并扣好帽带;不准把安全帽抛、扔或坐、垫; 45 不准使用缺衬、缺带及破损安全帽。 (2)安全带 a、安全带须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方能使用; b、安全带使用两年后,必须按规定抽验一次,对抽验不合格的,必须更换安全绳后才能使用; c、安全带储存在干燥、通风的仓库内,不准接触高温、明火、强碱酸或尖锐的坚硬物体; d、安全带高挂低用,不准将绳打结使用; e、安全带上的各种部件不得任意拆除,更换新绳要注意架绳套。 (3)预留洞口、坑井防护:预留洞口及坑井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措施进行防护: a、板与墙的洞口,必须设置盖板,防护栏杆、安全网或其它防坠落的防护设施。 b、施工现场通道附近的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示,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 c、中板、顶板和平台等面上短边尺寸小于25cm,但长边大于25cm 的孔口必须用坚实的盖板盖设,盖板应能防止挪动移位。 d、楼板面等处边长为25,50cm 的洞口,安装预制构件时的洞口以及临时形成的洞口,可用竹、木等作盖板、盖住洞口,盖板须能保持四周搁置均衡,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46 100mm洞口 20mm厚木夹板 L<500mm (200-500mm)100mm 1:3水泥砂浆填封 20mm厚木夹板 洞口 边长200-500mm的洞口防护设施示意图图5-2 边长200-500mm的洞口防护设施示意图 e、边长为50,150cm 的洞口,必须设置以钢筋焊接而成网格,并在其上铺满竹笆或脚手板,也可采用贯穿于混凝土板内的钢筋构成防护网,钢筋网格不得大于20cm。 f、边长在150cm 以上的洞口,四周设防护栏杆,洞口下张设安全平网。 Φ48×3.5mm钢管围栏 横杆栏杆立柱洞口 竹笆 下张挂密目安全网 竹笆栏杆立柱 上栏杆 下栏杆 600180洞口200mm200mm 边长1500-2000mm的洞口防护设施示意图图5-3 边长1500-2000mm的洞口防护设施示意图 g、对邻近的人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它竖向的孔、洞口,均应预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47 h、1.5×1.5 ?以下的孔洞,应预埋通长钢盘网或加固定盖板;1.5×1.5?以上的孔洞,四周须设两道护身拦杆(高度大于1m),中间挂设水平安全网; i、基坑临边防护必须设置1.2米高的双层围栏并搭设安全网。 ф30钢管挂密目安全网钢筋 180mm高挡脚板? 图5-4 临边防护示意图(未注明尺寸单位为mm) 临边防护示意图 (4)搭设临时防护栏杆时,必须符合下列要求: a、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 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 0.5~0.6m。斜屋面防护栏杆高 1.5m,并加挂安全立网,横杆长度大于 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b、栏杆柱的固定:当在基坑四周固定时,可采用钢管打入地面50~70cm 深,钢管离边口的距离,不应小于50cm。在混凝土楼面、屋面或墙面固定时,可用预埋件与钢管或钢筋焊牢。 (5)防护栏杆必须由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cm 的挡脚板或40cm 的挡脚笆,挡脚板或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 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 5.3.2、防护搭设、安装、拆卸注意事项 (1)进入现场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十大安全纪律。 48 (2)搭设人员必须跟随施工进度及时进行四口临边防护栏的搭设安装。 (3)安全网的搭设安装要求:安装时,在每个系结点上,边绳应与支撑物靠紧,并用一根独立的系绳连接,系结点沿网边均匀分面,其距离不得大于 75cm,系结应符合打结方便,连接牢固而又容易解开,受力后不会散脱的原则。多张网连接使用时相邻部分应重迭,连接绳与网相同。 (4)临边防护栏杆的搭设要求: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 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防护栏杆必须由上而下用安全立网封闭,或在栏杆下边设置严密固定的高度不低于 18cm的挡脚板或 40cm 的挡脚笆,挡脚板或挡脚笆上如有孔眼不应大于25mm,板与笆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10mm。 (5)拆卸要求:在被保护区域的作业停止后,方可拆除安全网或防护栏杆、盖板。拆除前必须经质安员批准,并必须在质安员的严密监督下进行。拆除时应自上而下,同时要根据现场条件采取其他防坠落物击措施。 5.4、架体搭设的安全要求 (1)底层纵、横向水平杆作为扫地杆,距地面高度应小于或等于200mm,立杆底部应设置可调底座或固定底座,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l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立杆上端包括可调螺杆伸出顶层水平杆长度不得大于0.5m。 (2)模板支撑架四周从底到顶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中间纵、 49 横向由底至顶连续设置剪刀撑,其间距小于等于4.5米。 (3)剪刀撑的斜杠与地面夹角应在45度至60度之间,斜杆应每步与立杆扣接。 (4)上下层支撑立杆应在同一轴线上。 (5)架体应按施工方案弹线定位,放置底座后应分别按先立杆后横杆再斜杆的顺序搭设。 (6)上一层架体施工前,作为架体基础的楼层结构板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100%。 (7)扣件螺栓应无松动,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应为40~65N.m。主楞方木应被顶拖顶死。垫的楔形方木无松动。 5.5、架体、模板拆除注意事项 5.5.1、架体拆除注意事项 每层楼板施工时,位于其下方基础楼板层的支架不进行拆除,当所有楼板施工完成后,顶板同期混凝土试件强度达到100%后,方可依次拆除楼板支撑。 拆除顺序应遵守由上到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拆栏杆、脚手架、剪刀撑、斜撑、而后横杆、立杆等,并按一步一清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工作。拆架子的高空作业人员应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义鞋上架作业,同时,周围没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并有专人指挥,以免发生伤亡事故。 应符合以下规定: (1)外架拆除前,工长要向拆架施工人员进行书面安全交底工作。交底有接受人签字。 (2)拆除前,班组要学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班组必须对拆架人员进行安全交底,交底要有记录,交底内容要有针对性,拆架 50 子的注意事项必须讲清楚。 (3)拆架前在地上用绳子或铁丝先拉好围栏,没有监护人,没有安全员工长在场,外架不准拆除。 (4)架子拆除程序应由上而下,按层按步拆除。先清理架上杂物,如脚手板上的混凝土、砂浆块、U型卡、活动杆子及材料。按拆架原则先拆后搭的杆子。剪刀撑、拉杆不准一次性全部拆除,要求杆拆到哪一层,剪刀撑、拉杆拆到哪一层。 (5)拆除工艺流程:拆护栏?拆脚手板?拆横杆?拆剪刀撑?拆立杆?拉杆传递至地面?清除扣件?按规格堆码。 (6)拆杆和放杆时必须由2--3人协同操作,拆大横杆时,应由站在中间的人将杆顺下传递,下方人员接到杆拿稳拿牢后,上方人员才准松手,严禁往下乱扔脚手料具。 (7)拆架人员必须系安全带,拆除过程中,应指派一个责任心强、技术水平高的工人担任指挥,负责拆除工作的全部安全作业。 (8)拆架时有管线阻碍不得任意割移,同时要注意扣件崩扣, 避免踩在滑动的杆件上操作。 (9)拆架时螺丝扣必须从钢管上拆除,不准螺丝扣在被拆下的钢管上。 (10)拆架人员应配备工具套,手上拿钢管时,不准同时拿板手,工具用后必须放在工具套内。 (11)拆架休息时不准坐在架子上或不安全的地方,严禁在拆架时嘻戏打闹。 (12)拆架人员要穿戴好个人劳保用品,不准穿胶底易滑鞋上架作业,衣服要轻便。 (13)拆除中途不得换人,如更换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技术交 51 底。 (14)拆下来的脚手杆要随拆、随清、随运,分类、分堆、分规格码放整齐,要有防水措施,以防雨后生锈。扣件要分型号装箱保管。 (15)拆下来的钢管要定期重新外刷一道防锈漆,刷一道调合漆。弯管要调直,扣件要上油润滑。 (16)严禁架子工在夜间进行架子搭拆工作。未尽事宜工长在安全技术交底中做详细的交底,施工中存在问题的地方应及时与技术部门联系,以便及时纠正。 5.6钢筋焊接 本工程严禁在架体顶模板面上焊接。如需要焊接钢筋必须在模板顶面放置铁皮,将模板与焊接钢筋隔离开。 第六章混凝土浇筑 A、混凝土浇筑前,先对模板及支架进行验收,按照以下标准验收。 1、安全技术交底、风险因素分析交底已经完成。施工专项方案(包括安全方案)经专家论证、审批完成; 2、基础为400mm厚C35钢筋混凝土中板,架体搭设前强度满足设计要求。 3、进场材料的规格、种类满足要求; 4、相应物资材料和应急物资准备就绪; 5、作业平台临边防护及时; 6、分包情况满足要求; 7、架体搭设人员操作证齐全; 8、配电箱的布设满足要求。 52 9、监测措施符合要求; B、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浇筑采用象泵泵送方式。并符合下列规定: 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搅拌站供应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到达现场后核对报码单,并在现场作坍落度核对,入泵塌落度控制在140?20mm,出厂塌落度与入模塌度差值不小于30mm,严禁在现场任意加水,并按规定留足抗压、抗渗试件。 从搅拌运输车卸出的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否则重新搅拌后方可卸料。 砼输送泵车保持良好状态。 砼输送泵管路拐弯圆缓无硬弯,接头严密。输送混凝土过程中,接长管路时分段进行,接好一段,泵出混凝土后方可接长下一段。 输送泵间歇时间预计超过45min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时,立即冲洗管内残留混凝土。 输送混凝土过程中,受料斗内保持足够的混凝土。 冬季施工必需经过热工计算,确保砼的入模温度。 C、混凝土浇注及振捣: ?混凝土浇注时,控制其自由倾落高度,如因超高而使混凝土产生离析时,采用串桶、溜槽或振动流管下落。 ?混凝土采用振捣器振捣,振捣时间为10,30s,每段板、墙浇筑混凝土时配备4根振捣棒以及6-8个振捣人员。振捣以混凝土开始泛浆和不冒气泡,不下沉为准。 ?振捣器移距:插入式不大于作用半径的一倍,插入下层混凝土深度不小于50cm。振捣时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和止 53 水带等;表面振捣器移距与已振捣混凝土搭接的宽度不小于10cm。 ?混凝土从低处向高处分层连续灌注。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尽量缩短,并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注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混凝土凝结时间不超过下表的规定 混凝土标号 气温低于25? 气温高于25? C20以下 210min 180min C20以上 180min 150min ?混凝土每层灌注厚度,当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时,不超过其作用部分长的1.25倍,表面振捣器不超过200mm。 ?结构预埋件(管)和预留孔洞、钢筋密集以及其他特殊部位,必须事先制定措施,施工中加强振捣,不得漏振。 D、混凝土灌注地点采取防止曝晒和雨淋等措施。 E、混凝土灌注前对模板、钢筋、预埋件、预留孔洞、端头止水带等进行检查,清除模板内杂物,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方可灌注混凝土。 F、墙体和顶板混凝土连续灌注,并符合下列规定: ?墙体混凝土左右对称、水平、分层灌注。每层堆积高度不超过1.38m。具体计算见主体结构施工方案。 ?顶板混凝土连续水平、分台阶由边墙向板中方向进行灌筑。混凝土浇筑至标高初凝前,用表面振捣器振捣一遍后再作压实、收浆、抹面。 H、立柱混凝土单独施工,并水平、分层灌注。立柱混凝土浇筑完成,强度达到要求后铺设梁、板模板。 54 I、结构变形缝设置嵌入式止水带,混凝土灌注符合下列规定: ?灌注前校正止水带位置,将表面清理干净,修补止水带损坏处。并且安装好衬垫板。 ?顶底板结构止水带下侧混凝土振实,将止水带压紧至其表面后,方可继续灌注混凝土。 ?边墙处止水带固定牢固,内外侧混凝土均匀、水平灌注,保持止水带位置正确、平直、无卷曲现象。 G、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观测模板、支架、钢筋、预埋件和预留孔洞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K、混凝土终凝后及时养护,结构混凝土养护期不少于14天,混凝土养护采用湿麻袋、草袋、砂覆盖以及蓄水养护。 L、混凝土抗压、抗渗试件在灌注地点制作,同一配合比的留置组数符合下列规定: ?每段结构的底板、侧墙及顶板,车站主体各留置4组,附属建筑物结构各留置2组。 ?柱混凝土结构,每灌注10根留置一组,一次灌注不足10根者,也留置一组。 ?如需要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其留置组数根据需要确定。 ?抗渗强度试件每段结构,车站留置2组,附属建筑物留1组。 M、墙体混凝土浇筑和梁板混凝土浇筑每层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浇筑时先浇筑下翻梁梁,然后浇筑板,最后浇筑上翻梁。中板从中间向四周进行浇筑,先浇筑下翻梁部位,然后浇筑中板一次浇筑完成,后浇筑中板上翻梁。顶板浇筑先浇筑下翻梁分二层浇筑, 55 然后浇筑顶板,同样顶板分二次浇筑,最后浇筑上翻梁超出部分。顶板混凝土分层及浇筑进展图见顶板每段混凝土浇筑步骤图: 混凝土浇筑时注意安全,安全注意事项详见《天津地铁5号线 56 R3合同段安全质量施工组织设计》。 N、为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荷载,墙体混凝土浇筑和梁板混凝土浇筑每层堆积高度不得超过1m。浇筑时严谨混凝土泵车泵送管在一个位置泵送料,堆积高度不能超过板厚的0.1m。泵送管口不能距离板面过高泵料,高度不能大于0.4m。人员和施工工机械材料分开站立和堆放。振捣人员严谨利用振捣器通过钢筋、模板、架体进行传导震动混凝土。 第七章监测措施 本工程架体采用扣件式钢管架体,在搭设过程中,必须随时监测,本方案采取如下监测措施。 7.1 监测项目 支架的位移、变形。 7.2 监测点的布设 本车站主体结构全长201.6m,共分9个施工段,每个施工段布设两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布置不少于3个支架水平位移、观测点采用二级直径32mm钢筋,钢筋上口刻十字丝。钢筋与每段架体边立杆焊接,焊接高度为立杆顶下1m左右。钢筋与水平杆点焊,并保证钢筋尽量垂直,或对监测点利用钢筋下返或上翻引出监测点。架体搭设完成,板底模板铺设完成后测取初始值,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全程实时监测。监测过程中架体下严禁站人。监测点每段布设2个横断面(中间断面,未搭设支架的一边)监测点布置见监测点布置图 57 监测点均布设在未搭设支架的一边,中间位置的模板监测点直接布设于模板的顶面,支架监测点利用钢筋与监测点的立杆焊接引于未搭设支架的一边。 必须使用经纬仪、水准仪或全站仪等监测仪器进行监测。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监测仪器应定期经专业检测部门检定,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 7.3 监测频率 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实时监测,在混凝土初凝前后及混凝土终凝前后也应实时监测,监测时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架体使用开始至混凝土终凝后。 扣件式钢管架体搭设允许偏差及监测变形预警值 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 变形允许值 变形预警值 检查工具 1 立杆弯曲 / / 吊线、卷尺 3m
/
本文档为【天津地铁5号线中医一附院站模板支架施工方案&#40;已论证&#41;】,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