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2017-09-29 50页 doc 819KB 2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 要点 ,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 四、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 ,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 区域经济学在国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古典区位 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益成熟。目 前,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 区域:区域经济学...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 第一章 导论 , 要点 ,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 四、中国区域经济问研究 , , 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基础 , 区域经济学在国外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的古典区位 论。在我国,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90年代以后日益成熟。目 前,区域经济学已成为我国经济学门类中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型应用经济学科之一。 ,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 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学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查,地理学 把地球空间按照其相互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区分,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 将其划分为各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 每一类区域不同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个区 域的内容更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个地域单元。 ,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各种不同的地点,根 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 的区域不但表示地理区域的概念,而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惯例认同、 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贡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个地方单元。 ,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 因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 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域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 林文化圈等; ,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 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 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 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 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 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根本的特点 • 非均衡性 • 阶段性和连续性 1 • 开放性 ,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 它要回答:一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相互 联系的;各个地区以及主要城市在全国劳动地域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该处 于什么样的地位,承担什么样的功能; , 区域经济学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需要熟悉其它相关的经济学知识,是一门应用性很 强的边缘科学。 , 1.区域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关关系的学科。 , 经济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区位(经济活动在什么区 位发生,为什么)、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自然、社会文 化、经济环境)。 , 区域经济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关系 , 区域经济学是在经济地理学基础上产生的一门应用经济学科。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 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 日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很难分清楚。 , 区域经济学与发展经济学的关系 概念和理论来源;区域概念;地理学基础。 , 区域经济学与产业经济学的关系 理论相互借鉴;区域的限定;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 , 区域经济学的地理学来源 , 通过地理学树立区域的概念 自从有了区域的概念,才有在此之上的与区域有关的各类学科。所以,我们应当把区域概念的建立作为区域经济学产生的起点。 , 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地理学认为,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但在某些地区,例如城市地区,人类的作用可能明显些,在另一些地区,例如极地、高原、海洋等,自然的作用可能更明显。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地理环境及资源条件就成为经济发展的初始条件。 , 区域经济学的区位论来源 区位理论是微观经济理论,它要解决的主要是厂商如何进行布局才能成本最低或利润最大的问题。 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它的许多理论和方法都成为区域经济学理论的组成部分。如:专业化生产理论,资源禀赋理论,规模经济理论,相互依存理论和区域贸易理论等。 从区位理论到区域经济学的飞跃,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艾萨德对区位论研究的内容进行了总结,出版了《区域科学导论》,标志着区域经济学的正式形成。 ,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 埃德加.胡佛构筑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 2 , (1)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自然禀赋的差异性)。 生产要素包含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自然资源的位置确定之后,或者不能被移动,如土地、森林、矿山、草原等,或者很难移动,如水资源等。社会经济资源当中最主要是人力资源、资本和技术,他们的流动虽然是正常的,但必须付出相应的流动成本。所以,任何一个地区都具有利用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必要。 , (2)生产要素的不完全可分性(经济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 由于集中和规模经济的存在,不可能将生产要素进行彻底的分割,并将其均衡地分布在所有的地区。必须考虑到规模经济和聚集的要求,在条件好的地方,集中布局各类产业。聚集区的形成又带来人口的增加,从而形成城市,成为地区的经济中心。 , (3)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所谓产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是指由于距离因素的影响,产品与服务的移动,必须支付相应的运输成本,否则就不可能流动。而为了减少距离成本,产品与服务生产的地方化就十分必要。 , 二、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1、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特定地理范围的经济学 , 应从人类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和空间组织来界定区域经济学 , 应根据研究的主要问题来界定 , 应把区域经济研究分为区内和区际两个层次 , 从宏观角度研究国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及其相互关系的决策性科学 ,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 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 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 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2、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 , 区域经济发展。要素禀赋问题、增长极问题、发展差距问题、区域贸易问题、梯度 转移问题。 , 区域经济关系研究。区域关系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区域内部的各组成部分之间 的关系,另一类是区域之间的关系。包括竞争关系和合作关系。 , 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仅研究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注重把这些规律运用于实践,探讨促进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途径。为此,必须把区域发展决策和政策作为重要研究内容。 , 怎样突出区域经济学的应用性呢, 3、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 ,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进程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已经有比较长的历史,而在最近40多年来,基本上围绕三个方向展开:第一,区域经济学的学科体系构建;第二,地区发展与区域规划问题研究;第三,区域经济研究方法。另外,区域经济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是由新经济地理学(空间经济学)的研究取得的。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 域政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 3 部的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 与其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 为研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 , 三、现代区域经济学的主要流派 , , 目前,区域经济学形成了三大流派:新经济地理学派、新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以克鲁格曼、Macha Fujita等学者为代表的新经济地理学派,形成于上个世纪90年代。 新经济地理学派的宗旨是将经济地理学,即区域经济学带进主流经济学的殿堂。正是从这点出发,其分析区域问题的模型框架,基本上是经济学的,其理论的基石建立在三个命题之上: , (1)收益递增。由于生产规模的扩大带来产出的增加,从而带来生产成本的下降。 各国或区域间通过发展专业化和贸易,提高其收益。集中是规模经济的反映,地理 上的集中形成大型的聚集地区,其规模优势远远大于某一个部门或产业的集中优势, 从而为地区获得竞争优势创造了前提。 , (2)不完全竞争模型。由于不完全竞争的存在,当某个地区的制造业发展起来之后, 形成工业地区,而另一个地区则仍处于农业地区,两者的角色将被固定下来,各自 的优势被“锁定”,从而形成中心区与外围区的关系。 , (3)运输成本。以保罗?萨缪尔森引入的“冰山”理论的运输成本计算方法为依据, 即任何制成品的价值在运输途中都将有一部分丢失。 , 由这三个基石,设计出区域经济的“中心——外围模型”。 , 新经济地理学派认为,区域经济学有五大传统,并依照这五个方面向前发展: , 第一,区位理论。克鲁格曼认为,它应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它分析的是厂商的区位决策问题。另一部分是中心地理论,由克里斯塔勒和廖什提 出,这个理论分析了制造业和市场营销中心的定位和作用,并认为中心地方论应当 是层级的。克鲁格曼认为,“中心地方理论”及其模型化是区域经济学今后研究的 方向之一。 , 第二,城市地理学。在城市地理学中,人们借助于物理学的公式,来描述城市地理 现象。 , 第三,积累因果关系。缪尔达尔、赫希曼等人提出来的一种发展经济学理论。克鲁 格曼认为,超发展理论的思想在区位问题中的应用比在发展经济学中更合适。 , 第四,外部经济。聚集——优势——聚集。外部经济对地区发展的作用很大,但人 们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它是区域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 第五,地租和土地利用。杜能环模型只揭示了从中心到外围的扩散效应,而没有揭 示同时存在从外围到中心的聚集效应,这方面也应是区域经济学要研究的重点方向。 , 2、新制度学派 新制度学派,或者是“区域政策”学派,其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所以,新制度学派的中心是研究区域政策问题。 , 区域政策的主要特征是积极的区域倾斜和集中化,因而区域政策的内容包括: , (1)通过政府的干预而导致生产的空间转移。政府可以选定可支持的部门,并由这 些部门的分布来影响空间结构,从而提高地区的经济竞争力,改善贸易平衡,发展 自身的R&D等。 4 , (2)产业和部门规划是区域政策的第二个部分。国家通过制定援助规划,促进某些 产业和部门的发展,或是延缓其衰退的过程。 , (3)缩小区域差距是区域政策的第三部分内容,也是最直接的内容。国家通过财政 政策、金融货币政策等,实现转移支付,帮助落后区域的发展,缩小地区差距,或 者抑制地区差距的扩大。 , 3、区域管理学派 ,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溶入管理学的内容后形成的新的学派,对于区域经济学从理论 到应用,起着一个桥梁的作用。 , 区域管理起源于人们对上世纪50~60年代区域发展和区域问题的认识,由于落后地 区和发达地区的对立,人口大量从落后地区流向发达地区,而发达地区的产业部门 却很难向落后地区转移,产业结构升级受到阻碍,要解决这一问题,人们认识到, 仅有政策和规划是不够的,还必须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为对象进行管理。 如日本的国土开发、美国的区域再开发等,都是著名的范例。 , 区域管理由三部分组成: , 第一,区域经济发展管理。面对的主要是宏观经济问题,面临的两大挑战是:经济 增长和充分就业。案例: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 , 第二,区域人口管理。它是区域管理的基本问题。包括适度人口、人力资源开发、 人口和劳动力迁移。 , , 第三,区域环境管理。 , 四、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 , 区域经济学的另一重要内容是研究区域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中国区域经济的发展正迎来一个新的时期,对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研究也必然是与 时俱进的。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 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 济学的新理论。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区域经济学是一个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尚未完全成熟,正好留给研究者相当大的 研究空间。目前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研究,是循着两条路径在向前发展: , 第一,理论经济学的路径。从理论分析、原理推导和模型化着手,建立一套规范的 区域经济学体系,其中心内容是: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石、区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分 析、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分析、区域经济的空间结构、区域经济理论模型等。 , 第二,应用经济学的路径。从实证分析的要求出发,形成一套适应实际应用的理论 5 体系。包括区域经济的影响条件、区域产业选择和优势分析、区域产业结构与布局、 区域空间结构、区域经济关系、区域合作、区域开发和区域经济政策等。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到目前为止仍在构建当中。 ,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 区域经济发展涉及到区域经济的增长方式、组织结构和发展过程,其核心内容是运 行的机制研究。 , 认为区域经济增长必须考虑资本积累、劳动投入技术要素和人力资本影响等,这些 要素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础。 , 在所有影响机制当中,体制或制度机制是研究的中心内容。区域发展与制度创新关 系的研究,由于地方政府实力的加强而显得更为重要。其中心点是分析区域经济增 长与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制度间的互动关系,探索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 展的途径,包括借鉴马歇尔之后的经济学理论的侧重历史过程分析的突进分析思路、 康芒斯的法律制度分析方法,并探索从新制度经济学当中为区域经济学寻找新的分 析工具。 ,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 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区域之间的合作、冲突与协调。区域分工的产生,带来 了区域合作的基础,但区域利益的增加,使区域冲突不可避免,在中国,最引人注 目的区域关系,就是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 首先要在理论上有所依据,然后才是实践中的应用方法。 , 区域合作是以横向经济联系为纽带、在自愿的基础上,按照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 原则,区域之间不同行为主体在某些领域进行联合的一种组织行为和经济行为。是 区域经济关系的中心内容。目前研究的重点是: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区域分工协作 问题,区域冲突的协调问题和区域贸易问题等。 , 基尼系数 , 4、区域经济政策 , 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对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目前存在两 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目前不存在区域经济政策,要构建中国区域经济政策体 系。所以,应当对区域经济政策概念,范畴进行理论的规范。 , 另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应当是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也就 是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制定专门的区域政策。整个经济政策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经济和产业政策制定时,必须充分考虑地方的特点,区域政策的实施是地方政府对 这些经济和产业政策的区域化处理和解释。 , 两种观点虽然有很大区别,但都认为中国目前的区域政策尚缺乏理论的基础。 , 5、区域开发与区域规划 , 进入新世纪之后,我国的区域开发掀起高潮,随着西部大开发的启动,对区域开发 的研究也进入到新的阶段。其中,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区域规划是研究的重点。 ,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要解决一个区域的发展方向、定位、结构、布局和政策等问题, 勾画一个地区的发展的宏观蓝图,把握一个地区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并进行发展当 中的调控。 , 区域规划是发展战略的具体化,解决具体的时间、地点,发展的部门、规模以及资 源的配置等问题,现代区域规划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解决发展的实施问题,即具体 的操作问题,这是区域经济学应用性的具体体现。 , 本章 ,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 6 关于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域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 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域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域单 元。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 区域经济是特定区域的经济特点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如果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 做是一个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断分解的结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是具有区域性、非均衡性、阶段性和连续性、开放性。 , 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之间关系的科学,它要回答的问题时:一 个区域是如何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在全 国劳动地域分工中的地位。区域经济学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地理学,一个是区位论。 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生产要素的不完全流动性、生产活动的不完全可分性和产 品与服务的不完全流动性。 ,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有两个部分:区域经济学的 理论体系和区域问题。区域经济学理论体系的研究要对在现实的区域经济运行中可 能产生的重大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释;区域问题的研究要为现实区域经济运行中问 题的解决,提供思路、方法和政策。 ,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区域发展理论、区域关系理论和区域政 策理论。区域发展理论以区域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内部的 发展问题;区域关系理论以区域专业化分工与区域贸易为基础,研究一个区域与其 他区域之间、若干区域之间的相互关系;区域政策理论以区域发展和区域关系为研 究对象,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政策与方法。区域经济学研究学派可划分为新经济地 理学派、区域政策学派和区域管理学派。 , 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的未来的总的趋势是:追踪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向,总 结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经验,提出解决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形成区域经 济学的新理论。 , 复习与思考 , 1、简述区域和区域经济的概念。 , 2、区域经济学的两个来源是什么, , 3、区域经济学的三个基石是什么, , 4、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5、简述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 6、区域政策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7 第二章 经济区位理论 要点 ,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理论 , 第四节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 , 第五节 廖什市场区位论 第一节 经济活动区位的基本概念 1.区位 , 区位的英文是location,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 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含义。需要注意的是,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 存和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即人类活动或人类行为。 , 区位既然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那么人类活动的领域和空间的扩展必然导致区 位的发展和变化。 , 在农业经济时代,人类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业生产活动,因而如何选择农业活动的 场所是整个社会经济面临的主要问题,由此产生了杜能的农业区位理论; , 随着工业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生产更多地受到市场的直接制约,市场因素备受关 注,因此产生了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二战”后,人类活动不仅在生产活动中,在消费和流通活动中的区位问题也越来越 受到重视,从而出现了反映作为人类生活基本场所的城市和聚落的空间配置规律的 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应运而生。 2.区位理论 ,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具体说来就是指关于人类活动所占有场所的理论。它 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 法则。 , 在人类活动中,有政治活动、文化活动和经济活动等,像这样的人类活动内容或实 体,称之为区位主体,它指区位中占有场所的事物。讨论经济活动的区位理论则称 为经济区位理论。 , 进一步区分经济活动的内容,则有农业区位理论、工业区位理论和商业区位理论。 ,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另一层是空间内人类活动 的有机组合。 , 前者是区位主体已知,根据区位主体本身固有的特征出发,来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 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 , 后者正好相反,大的区位空间已知,依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 素,来研究区位主体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 区位理论根据其产生和发展的先后,可以有古典和现代之分。一般而言,古典和现 代区位理论主要区别在于理论依据以及考虑问题的范围和内容的差异。 3.区位条件 , 区位条件是区位(或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 人类对自身活动场所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区位条件的好坏。 , 区位条件是相对于区位主体而言的,不同的区位主体,区位条件随之不同。 , 区位条件随时间而变化。 , 就区位条件而言,对区位主体的区位给予大的影响条件是主要区位条件,相对影响 8 比较小的为次要区位条件。 4.区位因子 , 区位因子(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艾萨德也把它称为区位力量。 , 最早提出区位因子的是韦伯,他将区位因子定义为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进行时所 得到的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 区位条件主要是说由于场所不同因而生产条件不同;而区位因子则是说,对于生产 者而言,由于场所不同将表现出生产费用或利益的差异。 , 区位因子不仅包含货币可度量的价值标准,也包含有不能用货币测算的非经济因子。 , 区位因子的分类: , , 在区位理论研究的传统思维中,考虑最多的区位因子是经济因子中的成本因子,也 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 , 尽管在区位决策过程中,经济因子中的成本以及收入因子都在起着重要的作用,但 有时与经济因子关系不大的非经济因子也起很大作用。 ,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 , 一、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 二、杜能农业区位论概要 , 三、杜能农业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 四、杜能农业区位论的评价 一、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一)背景: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 , 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度改革; , 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 1826,他发表了《孤立国》,认为当时流行的泰尔轮作式农业生产方式并非是合理农业经营的一般地域配置原则。 (二)目的 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出发,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 二、农业区位论概要 (一) 理论前提(“孤立国”的假定条件) 1、肥沃的平原中央只有一个城市; 2、不存在通航的河流与运河,马车是惟一的交通工具; 3、土质条件一样,任何地点都可以耕作(其他自然条件也是匀质的); 4、距城市50英里之外是荒野,与其它地区隔绝; 5、人工产品供应仅来源于中央城市,而城市的食物供给 则仅来源于周围平原; 6、矿山和食盐坑都在城市附近; 7、运费是运量和距离的函数,且由生产者承担。 此外,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其重要的前提条件。 于是产生了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在这样一种关系下,农业将呈现怎样的状态;第二,合理经营农业时,距离城市的远近将对农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换句话说,即为了从土地取得最大的纯收益,农场的经营随着距城市距离的增加将如何变化。 9 (二)地租形成机制 根据前述各种假设,以及运费与距离及重量成比例,运费率因作物不同而不同,农产 品的生产活动是追求地租收入最大的合理活动等前提条件,杜能给出的一般地租收入公式如 下: 1(地租的形成及影响因素 R,PQ,CQ,KtQ,(P,C,Kt)Q 式中:R—地租收入;P—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农产 品的生产费;Q——农产品的生产量(等同于销售量);K— 距城市(市场)的距离;t——农产品的运费率 , 两点结论: , 在“杜能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地租只与Kt(运费)有关; , 运费不能无限制增加,否则要改变经营方式(R不能为负值)。 2、地租曲线(注意斜率的不同) , 指在市场点(运费为零)的地租收入和耕作极限(范 围)连结的曲线。每种作物都有一条地租曲线,其斜率大 小由运费率所决定,不容易运输的地租曲线一般斜率较大, 相反则较小。由此,形成了经典的杜能圈层式农业土地利 用结构(如图2.1)。 图2.1 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 (三)杜能的农业生产空间配置模式 1、配置基本原理 在城市近处种植相对于其价格而言笨重而体积大的作物, 或生产易于腐烂或必须是新鲜产品。而随着距城市距离的 增加,则种植相对于农产品的价格而言运费少的作物。 2、配置模式 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 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 10 (1)自由式农业圈—距市场最近,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集约化程度高,如花卉、草莓、蔬菜、鲜奶等。 (2)林业圈—内层生产供城市用的薪炭木材;外层生产 建筑用材。 (3)轮作式农业圈——六年一轮回,没有休闲地(如下图) (4)谷草式农业圈——七年一轮回,有休闲地,生产较粗放(如下图) (5)三圃式农业——三年一轮回,休闲地增加,生产更粗放(如下图) (6)畜牧业圈——距城市远,运费高,生产不易腐烂或直接养活畜,谷物只能自给。以外则为无人荒地。 分析讨论:杜能带的分布说明土地利用、集约程度与谷物比重等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 11 结论——随着离市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 三、杜能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1、乔纳森的宏观尺度研究(如图2.2) 乔纳森综合欧洲的人口密度,各种农作物、家畜、水果的分布与农业景观,以西北欧为中心划分出七大地带。 2、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中观尺度研究 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五个圈域(如下图)。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 3、纳瓦佛等人的农村聚落环研究(如图3.3) 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从而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 12 四、杜能区位论的评价 (一)理论缺陷 1、地租取决于运费大小; 2、没有考虑自给性农业经营的空间问题; 3、追求最大地租收入的行为动机与现实不完全符合; 4、技术与交通的发展使得杜能理论中的距离因素决定性作用制约变小; 5、没有考虑到城市郊的城乡土地利用矛盾;(如图2.4) 6、假设条件过多,没有考虑土质、生产者行为决策差异,这些因素可能使杜能环增大或尖灭。 图2.4 城市蔓延与农业土地利用模式(辛克莱尔的逆杜能圈) (二)理论借鉴 1、农业地理学上的意义: 杜能农业区位论揭示了即使在同样的自然条件下,也能够出现农业的空间分异。除此之外,还从理论上揭示了农业生产布局的两个原理: , 第一,不存在对于所有地域而言的绝对优越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即只存在农业生产 方式的相对优越性; , 第二是距市场越近,单位面积收益越高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布局是合理的,由此形成 的农业生产方式布局,从农业地域总体上看收益最大。 , 总而言之,杜能农业区位论的重要贡献在于对农业地域空间分异现象进行的理论性、 系统性的总结。 , 2、经济区位研究上的意义: , 杜能农业区位论对经济区位研究而言,其孤立化的研究思维方法,最具重要意义。 这种方法对于韦伯以及克里斯塔勒等后来的区位理论研究者有很大影响与启发。同 时,杜能首次从理论上系统地阐明了空间摩擦对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成为土地利 13 用一般理论的基础。 , 3、修正后杜能模式考察了河流、其它小城市、谷物价格和土质对“孤立国”土地利 用的影响。 , 第三节 韦伯工业区位论 ,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 一、韦伯工业区位论的背景与目的 , 1、韦伯(Alfred Weber,1868-1958)是德国经济学家,他于1909年出版了《工业 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一书,从而创立了工业区位论。韦伯提出工业区位论的时 代,是德国在产业革命之后,近代工业有了较快发展,从而伴随着大规模人口的地 域间移动,尤其是产业与人口向大城市集中的现象极为显著的时代。 , 2、在这种背景之下,韦伯从经济区位的角度,探索资本、人口向大城市移动(大城 市产业与人口集聚现象)背后的空间机制。 , 在上述背景及目的下,韦伯在经济活动的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挑选 了工业生产活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探索工业生产活动的区位原理,试图解释人口 的地域间大规模移动以及城市的人口与产业的集聚原因。 , 韦伯假定了完全竞争条件,产品价格固定不变,工业活动的区位选择取决 于生产成本。如何找出工业区位产品的生产成本最低点,作为配置工业企业的理想 14 区位,是工业区位论的核心内容。 , 二、韦伯工业区位论概要 , (一) 基本概念与理论前提 , 1(基本概念 , (1)区位因子(locational factors)及其分类 , 区位因子概念:经济活动在某特定地点所进行时得到的利益。利益即费用的节约。 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即在特定区位进行特定产品生产可比别的场所用较少的费用。 , 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区位因子和特殊区位因子。前者与所有工业有关,如运费、劳动 力、地租等;而后者与特定工业有关,如空气湿度等。 , 在区位因子中,使工业企业向特定地点布局的区位因子,被称为区域性因子,它们 是形成企业区位基本格局的基础。而集聚、分散等因子对地域条件所决定的工业区 位基本格局,发生偏移作用。 , (2)韦伯的一般区位因子确定 , 方法与步骤(略) , 一般区位因子的确定,即在区位因子中寻求与所有工业均相关的区域性因子。 具体识别办法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 配的成本因素。 , 从工业产品的生产到分配过程中,主要成本包含如下方面: , A:布局场所的土地和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 B: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 C:制造过程中的加工费; , D:物品的运费。 , 在整个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中,都必须投入资本与劳动。因此与资本有关的利率、 固定资产折旧率,以及和劳动有关的劳动费也必须纳入生产与分配成本中去。因此, 一般成本因素如下: , A:布局场所的土地费; , B:固定资产(不动产与设备)费; , C:获取加工原料和动力燃料费; , D:劳动成本; , E:物品的运费; , F:资本的利率; , G:固定资产的折旧率。 , 在上述七种成本因素中,固定资产的折旧率以及利率没有区位意义;土地费(地租) 在考虑集聚、分散因素之前认为是一样的,因此不宜作为区域性区位因子;固定资 产费主要反映在购入价格上,一般不与区位发生直接关系;因此可以排除上述七种 成本因素中的四种,只剩下以下三种: , A:原料、燃料费 , B:劳动成本 , C:运费 , 由此可知,原料、燃料费,劳动成本,以及运费是三个影响所有工业的一般区 位因子。 , 出于理论研究以及便于处理,可将原料、燃料价格的地区差异用运费差异来替 代,这样,影响工业区位的一般区位因子分别为运费和劳动费。 , 2、理论的主要前提条件 15 , 韦伯工业区位论是建立在以下三个基本假定条件基础上的: , (1)已知原料供给地的地理分布; , (2)已知产品的消费地与规模; , (3)劳动力存在于多数的已知地点,不能移动;各地的劳动成本是固定的,在这种 劳动花费水平下可以得到劳动力的无限供应。 , 3、理论的构建步骤(三个阶段) , 在上述假定条件下,韦伯分三个阶段逐步构建其区位论。 , (1)由运费指向形成地理空间中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 , (2)劳动力成本指向,可以使在运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发生第一次偏 移; , (3)集聚指向,可以使运费指向与劳动费指向所决定的基本工业区位格局再次偏移。 , (二)运费指向论 , 1、主要观点: , 在给定原料产地和消费地下,如何确定仅考虑运费的工厂区位,即运费(吨. 公里)最小的区位。 , 2、工业原料的性质与重量 , 遍在原料 , (1)原材料, , 纯原料 , 局地原料, , 损重原料 , (2)原料指数与区位重量。运费指向论主要是使用原料指数来判断工业区位指向。 原料指数为局地原料重量与产品重量之比。区位重量为单位产品需要运送的总重量, 形式上等于原料指数+1。 , 3、运费最小企业区位的讨论 , (1)考虑一个市场和一个原料地时的区位: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原料地;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市场; , 原料指数=1(或区位质量=2)时,区位指向自由区位。 , (2)考虑两个原料地和一个市场时的区位: , 在生产过程不可分割,原料地为两个,且同市场不在一起时,其区位图形为三角形, 即区位三角形(图a);当原料地为多个,并不同市场在一起,其区位图形为一多边 形(区位多边形)(图b) , 韦伯对于区位的推求,采用了力学方法,即“范力农构架” (图)。 16 , , 二维坐标中的区位三角形(a)和区位多边形(b) , , 范力农构架(Varignnon Frame)注意:单位运费率相同 , 17 , 工厂区位的平面图解析 , 4、最小运费指向的图示分析(掌握概念) , (1)等费用线——运输费用相同的点的连线。 , (2)综合等费用线——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 , 综合等费用线示意图 , (三) 劳动费指向论 , 1、主要观点:工业区位由运费指向转为劳动费指向,仅限于节约劳动费大于因偏离 运费最低点而增加的运费,此时廉价劳动费指向占主导。(图) , 2、理解劳动费指向的几个概念 , (1)劳动费——指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工资部分。它不仅反映工资水平,同时也体现 了劳动能力的差距。 , (2)劳动费指数——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费。如果指数大,那么,从最小运 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 (3)劳动系数——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其值越大,则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 能性大;其值越小则运费最小区位的指向强。或者说,劳动系数越高,企业就会更 加向少数劳动廉价地集中。 , 劳动费用最低区位的图解 , (四)集聚指向论 18 , 理解集聚指向论的几个概念: , 集聚因子——因一定量的生产集中在特定场所带来的生产或销售成本降低,如政策 优惠、近市场地。 , 分散因子——分散因子是集聚的反作用力,是随着消除集中而带来的生产成本降低, 如地价高涨、生态成本增加。 , 集聚因子的作用分为两种形态: , 一是由经营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的生产集聚。 , 二是由多种企业在空间上集中产生的集聚。 , 集聚又可分为纯粹集聚和偶然集聚两种类型: , 纯粹集聚——由技术性和经济性的集聚利益产生的集聚,也称为技术性集聚。如为 了得到同种行业的集聚利益,而在已形成的区位空间内集聚(如消费地等)。 , 偶然集聚——纯粹集聚之外的集聚,如运费指向和劳动费指向的结果带来的原料供 给地或消费地的工业集中。 , 分散因子的作用是集聚结果所产生的,可以说是集聚的反作用。其作用主要是消除 由于集聚带来的地价上升造成的一般间接费、原料保管费和劳动费的上升。 , 主要观点:集聚节约额比运费(或劳动力成本)指向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 便会产生集聚。一般发生在多数工厂互相临近的区域。 , 三、韦伯区位论的应用研究 , 1、运费指向论的应用 , 2、劳动费指向论的应用 , 3、集聚指向论的应用 , (要求,具体了解韦伯分析的企业区位指向类型) , 四、韦伯区位论的评价 , (一)理论借鉴 , 如同农业区位论鼻祖杜能一样,韦伯是第一个系统地建立了工业区位论体系的 经济学者。他的区位论是经济区位论的重要基石之一。他的两部区位论著作不仅是 理论研究的经典著作,同时对现实工业布局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价值。 , 韦伯区位论具有以下特色: , (1)韦伯首次将抽象和演绎的方法运用于工业区位研究中,建立了完善的工业区位 理论体系,为他之后的区位论学者提供了研究工业区位的方法论和理论基础。 , (2)韦伯区位论的最大特点或贡献之一是最小费用区位原则,即费用最小点就是最 佳区位点。他之后的许多学者的理论仍然脱离不开这一经典法则的左右,仅仅是在 他的理论基础上的修补而已。 19 , (3)韦伯的理论不仅限于工业布局,对其他产业布局也具有指导意义。特别是他的 指向理论已超越了原有仅仅论及工业区位的范围,而发展成为了经济区位布局的一 般理论。 , (二)理论与现实差距 , 1、单纯的运费是重量与距离的函数且成比例增加是不现实的,而现实中运费率因物 品、交通方式、地形条件而不同; , 2、完全竞争条件不存在,企业除关注成本外,可能还有利润或某种满足程度; , 3、工厂经营存在生计性和企业性的不同。即使后者,与其说关注成本最小,不如说 关注利润最大的区位。 , 4、既使是个别企业区位分析,也是较为简单,还有许多经济与非经济因子没有分析。 如忽视了决策者的差异、技术变化、交通以及政策因子等对企业区位的影响。 , 第四节 克里斯塔勒中心地理论 , 一、中心地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 二、中心地理论的基本概念 ,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 四、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 一、理论产生的背景与目的 , 1、背景 , 20世纪开始,经济活动加速了集聚的进程; , 城市(聚落)在区域社会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 , 2、目的 , 探索“决定城市的数量、规模以及分布的规律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么又是怎样 的规律”这一课题。 , 克氏在探究其理论时,曾说过:“我们探索这个原因,为什么城市有大有小,我们相 信,城市一定有什么安排它的原则在支配着,仅仅是我们仍然不知道而已。” , 二、基本概念 , 1、中心商品——在少数的地点(中心地)生产、供给,而在多数的地点消费的商品。 中心地职能——供给中心商品的职能。 , 2、中心地——供给中心商品职能(中心地职能)的布局场所。 , 3、中心性——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性或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常用中心 地供给自身中心商品后的剩余表示(总供给量与自身消耗量之差)。 , 4、补充区域(市场区域、中心地区域)——指从中心地接受中心商品供给的周围区 域。当中心与周围的供给和需求均衡时的区域范围成为补充区域的范围。 , 5、商品服务范围(上限与下限) , 上限是由对中心商品的需求所限定的,为中心地的某种中心商品能够到达消费者手 中的空间边界。 , 下限是由中心商品的供给所规定的边界。中心地为供给某种中心商品而必须达到的 该商品的最小限度的需要量,也称门槛人口或最小经济许可空间。 20 , , 特别提示: , 当商品服务距离大于商品服务上限时,商品服务可能超越自身职能;当服务距离等 于服务下限时,企业获取正常利润;当服务距离小于服务下限时,商品不可能以正 常方式提供。 , 6、中心商品与中心地职能的等级 , 根据中心商品服务范围的大小可分为高级中心商品和低级中心商品。高级中心商品 是指商品服务范围的上限和下限都大的中心商品。低级中心商品则是商品服务范围 的上限和下限都小的中心商品。 , 供给高级中心商品的中心地职能为高级中心地职能,反之为低级中心地职能。 , 7、中心地的等级——具有高级中心地职能布局的中心地为高级中心地,反之为低级 中心地。在两者之间还存在着一些中级中心地,其供应的商品和服务范围介于两者 之间。 , 中心地的等级性表现在每个高级中心地都附属有几个中级中心地和更多的低级中心 地。 , 不同规模等级的中心地之间的分布秩序和空间结构是中心地理论研究的中心课题。 , 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最大特征之一是中心地的等级和中心职能是相互对应的, 而且只能向下兼容。中心地等级与其分布数量呈反比例关系。 , 8、经济距离 , 决定各级中心地商品和服务供给范围大小的重要因子是经济距离。经济距离为用货 币价值换算后的地理距离。是主要由费用、时间、劳动力3要素所决定的距离,但 消费者的行为也影响到经济距离的大小。因此,交通发达程度如何对于中心地的形 成与发展意义重大。 , 三、中心地三原则与中心地系统的空间模型 , 克氏认为中心地的空间分布形态,受市场因素、交通因素和行政因素的制约, 形成不同的中心地系统空间模型。 , (一)假设条件 , 1、孤立平原的地表是个“理想地表”; , 2、人口均匀地分布,且居民的收入和需求以及消费方式都相同。企业可自由布局。 , 3、生产与消费均为“经济人”行为; , 4、消费者均为就近消费原则; , 5、相同商品与服务的价格在任何中心地相同,且消费价格等于销售价格与交通费之 和。从而,中心地职能在同一中心地集聚。 , (二)满足六边形空间结构的原则 , 1、各级中心地服务必须达到其门槛值,以使商人有利可图(面积最大原则); 21 , 2、中心地区域所有消费者都应得到每种商品或服务的提供(弥合原则)。 , , 4.2 单一中心商品的中心地分布结构的形成 , 满足原则1,则构成农村聚落的三角形格网,而中心地的等位圈是相切的,可有部 分区域得不到供给;如是同时满足原则2,则构成中心地(市场区域)呈六边形格 网。 , 小知识:至于为何选择六边形结构,据 说克氏曾经考察过蜂窝的结构,事实上,只有六边形结构才能更好的满足两个原则。 , (三)三种中心地等级体系 , 1、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K=3系统) , 22 , 图4.3 市场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的形成 , (1)基本原则:每一个次一级中心地位于三个较高一级中心地形成的三角形中央, 有利于与较高一级中心地展开错位竞争。显然, 1, K,1,,6,33 , (2)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3,9,27,81,…。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 3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2,6,18,54,…。即从区域内次级中心地开始,中心 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3倍。 , (4)各中心地间的距离关系 , , 图4.4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的数量和距离 , (5)特点: , 中心地具有等级性,且各级的中心地与中心职能相对应。 , 中心地按照一定的分布,一般是三个中心地构成的三角形的重心是低一级中心 地布局的区位点。 , 各等级间的中心地数量、距离和市场区域面积呈几何数变化。 , (6)应用: , 由于次一级中心地位于较高一级中心市场区的顶点上,而不在两个较高等级中心地 的连结通道上,因而效率并不高。适用于市场发育初期。 , 2、交通原则中心地系统(K=4系统) 23 , , 特点: , 各个中心地布局在两个比自己高一级的中心地的交通线的中点。因此,如果同一级 的中心地间铺设一条交通线,那么在这条交通线上布局着比它等级低的所有中心地。 , 中心地市场区体系为1,4,16,64,256,…。从这一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4 的倍数在变化。 , 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3,12,48,192,…。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地数量 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4倍。 , 应用: , 该系统是被认为效率最高的一种,适合于交通大发展时期、新开发地区、交通过境 和聚落呈线状分布的区域,特别是高等级中心的布局。 , 3、行政原则中心地系统(K=7系统) , 1)特点:在行政原则基础上形成的中心地系统中,低级中心地从属于一个高级中心 地。原因是在行政区域划分时,尽量不把低级行政区域分割开,使它完整地属于一 个高级行政区域。 , 2)中心地市场区为市场区体系为:1,7,49,343,…。以7的倍数增加。从这一 数字排列关系可看出,是按7的倍数在变化。 , 3)中心地等级体系为:1,6,42,294,2 058,…。中心地的数量关系为低级中心 地数量为其上一级中心地的7倍。 , 4)应用:该系统是行政管理最优,而经济效率最低的一种。适用于行政统治较绝对 时代、自给性强或区域与城市分离的相对封闭区域。 , 图4.6 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系统 , 四、评价 24 , (一)理论借鉴 , (,) 引入演绎的思维方法,研究空间法则和原理,带来地理研究思维方法大革命。 , (,) 该理论是城市地理学和商业地理学的理论基础。如城市等级划分、中心地影响 (市场)区域、中心地之间的关系、中心地地位和规模及空间关系及零售业区位布 局等。 , (,) 中心地理论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之一。 , (二)理论的不足 , 1、只重视商品供给范围的上限分析,缺乏对供给下限的详细分析。 , ,、K值在一个系统中固定不变。 , ,、把消费者看作 “经济人”,认为其首先是利用离自己最近的中心地。 , ,、忽视了集聚利益。 , ,、没有研究商品需求增加、交通发展和人口移动带来的中心地系统的变化。 , 复习与思考 ,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 第五节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 ,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 , 二、廖什市场区位论概要 , 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 , 一、廖什市场区位论的产生 , 德国经济学家廖什在1940出版了《经济空间秩序》一书,独立地提出了与 中心地理论相似的市场区位理论。 , 廖什认为大多数工业区位是选择在能够获取最大利润的市场区域。他 提出区位的最终目标是寻取最大利润地点。 , 廖什第一个把需求作为空间变量,从需求出发,认为最佳区位不是费 用最小点,也不是收入最大点,而是收入和费用之差的最大点即利润最大点。 , 二、廖什市场区位论的概要 , (一)假设前提 , 1、平原地区,区域内资源和自然条件均质分布,进行生产必要的原料充足,且均等 分布。 , 2、区域内农业人口也均匀分布,最初他们的生产是自给自足,且具有共同的消费行 为。 , 3、所有的工业生产方法都是公开的,技术知识可以到处传播。 , 4、区域内各个方向上具有相同的运输条件。 , 5、区域内所有的人都可以获得进行生产的机会。 , (二)要获得均衡,廖什空间经济须满足的条件: , 1、每一个体的区位,必须是尽可能有利的。 , 2、生产区位必须是多数的,而且占据整个空间。 , 3、只有正常的利润,而无超额利润。 , 4、供应、生产和销售的地区必须尽可能得小,只有如此,许多企业在达到其市场最 大界限时仍继续生存。 , 5、在市场范围界限上的消费者没有什么不同。 25 , (三)主要观点 ,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假设有某个农户开始生产啤酒。当他生产的啤酒超出了自 己的需要之后,其剩余部分将用来销售。 , , 图2 廖什的市场区组织的发展过程(引自:最近的地理学,p.48,图1-20 ) , 我们可以把这一过程表述为三个发展阶段: , 第一阶段:单一生产者在P点,而其需求曲线为QF。价格(P)是距离的函数,沿 PF随运输成本而增加,其市场范围将是一个由F点的位置界定的圆形的地区,即每 个单一企业产品的销售范围即市场区都是一个圆。而总销售额则是由PQF所旋转形 成的圆锥形体积。 , 第二阶段:许多工厂在区域内产生,都在自己的圆形销售市场范围内经营,但仍无 法供给所有潜在市场。 , 第三阶段:在存在其他竞争企业的情况下,圆形的市场区是不能持久的,因为圆与 圆之间的空当会被新的竞争者所占领,将圆挤在一起,最后形成了一个蜂房结构、 呈六边形的市场结构,并将充满整个区域空间。这时,各生产区位都没有超额利润, 只有正常利润。 , 特点: , 1、企业最佳区位是利润(收入-费用)最大化点; , 2、需求附着价格变化与市场区大小不同而变化; , 3、单个企业的市场区域围绕市场中心呈圆形区域,需求曲线围绕价格变化轴旋转而 成的需求圆锥体为需求总量; (图 1) , 4、多个企业市场区域的均衡空间呈蜂窝状的六边形市场结构。(图 2) , 三、廖什市场区位论的简要评析 , 借鉴之处:将空间经济思想带入区位理论并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廖什区位论的特征 在于确定理论上的能够获取最大收益的地域。 , 廖什的市场区位理论,也存在许多缺陷和局限性,但他的经济景观符合资本主义地 域结构的现实情况,如工商业聚集形成大城市;距离城市越远,经济活动越分散, 受中心城市的影响越小,符合距离衰减法则。因此,他的理论受到了以后许多经济 26 学者的高度评价。 , 现代区位理论 , 背景:1950年代以来,工业化、城市化浪潮,产生了 , 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区域经济问题,特别是宏观方 , 面的问题。因此,这一时期的区位研究对象扩大为区 , 域的国民经济体系,区位布局的目的是寻求经济活动 , 的部门结构和空间布局最优化,区域经济的发展必须 , 与社会、生态相协调,从而逐步形成了有别于传统区 , 位理论的空间区位理论和方法,使区位理论研究进入 , 到现代区位理论研究阶段。 , 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 , 运输区位论学派 , 市场学派 , 成本-市场学派 , 行为学派 , 计量学派 , 社会学派 , 历史学派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 运输区位论学派 , 运输区位论学派十分重视运输因素。 , 胡佛提出运输成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是线路运营费用;二是站场费用。前者是距离 的函数,后者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常数。此项研究奠定了运输区位论的理论基础。 , 胡佛根据运输本身的经济特点,指出:第一,若企业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在 一个市场出售,且在原料与市场之间有直达运输线,则企业布局在交通线的起点或 终点最佳,因为在中间设厂将增加站场费用。这就是胡佛的“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 位理论”。他认为这是大城市工业集中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二,如果原料地和市场之间无直达运输线,原料又是地方失重原料,则港口或其 他转运点是最小运输成本区位。 , 运输区位论的建立对区位论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仅仅用运费来说明产业 布局的指向,存在很多问题。运输区位论建立以后,引出了人们对市场区的研究, 加速了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 市场学派 , 市场学派出现在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其理论核心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 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该理论关注的主要问题可分为市场划分与市场 网络合理结构安排两类。 , 成本—市场学派 , 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主张通过综合 分析区位因素 确定合理的布局,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俄林、弗农等。 , 成本—市场学派建立了一般均衡理论,不仅研究了企业布局问题,而且探讨了区域 产业布局和总体产业布局。 , 行为学派 , 行为学派的主要思想是把人的主观态度和由其决定的人的行为当做影响产业布局的 重要因素。这一学派重视心理文化、消费者偏好等因素对产业空间活动的影响,主 27 张寻求最满意的区位而非最佳的区位。 , 计量学派 , 计量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区位选择研究,以保证工业区位选择的可 能性和精确性。计量学派的基本特征体现在其研究方法上。 , 社会学派 , 社会学派的理论核心是政府干预区域经济发展,其特征是把政府及其政策作为区位 选择的核心因素。 , 历史学派 , 历史学派的理论核心是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其特征是把时间因素与空间因素相 结合,从历史演化的角度分析区位的选择。 , 其基本思想是:前一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现代区域经济的 发展,使其具有非常明显的空间结构特征。 , 新经济地理学中的区位理论 , 迪克斯特与斯蒂格利茨主张的新贸易理论及相应的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运输成本的 降低及由此引起的聚集经济、递增收益、规模经济性、外部性或者说溢出效应(如 技术的溢出效应)等角度探讨企业区位的选择及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等。 , 传统的区位理论侧重于工业区位,而新经济地理理论则将工业区位理论延伸到办公 区位、零售区位等。 , 本章小结 , 本章主要介绍了区位理论。区位理论是区域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在区域 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区域经济学中重要的学习部分。 , 区位是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 合,主要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 区位条件是区位(场所)所持有的属性或资质。 , 区位因子或称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 古典区位理论主要指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和韦伯的工业区位论,两种近代区位理论 主要指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和廖什的市场区位论,现代区位理论的主要学派包 括运输区位论学派、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行为学派、计量学派、社会学派、 历史学派等,随着外部性、聚集经济、规模经济等概念的引入,新经济地理理论形 成。 , 复习与思考 , 1、弄清区位论产生的背景; , 2、弄清区位论的假设条件; , 3、弄清区位论的主要观点; , 4、辩证地分析区位论的理论与现实。 , 5、简述古典、近代和现代区位论的区别。 28 第三章 区域经济发展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3.2 区域分工和比较优势 基本概念 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 , “经济增长”意味着更多的产出,简单地说就是指区域经济活动总量的增长。 , “经济发展”则是伴随着经济结构、社会文化和政治体制变革的经济增长,即不仅意 味着产出增长,还意味着随着产出增加而出现的产出与收入结构上的变化以及经济 条件、政治条件、文化条件等的变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 , 经济发展就是经济进步。对区域经济而言,有意义的经济进步基本是如下5个方面: , 生产的增长 , 技术进步 , 产业结构的改进 , 资本积累 , 与外界经济关系的改善 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式 , (一)量的扩张 , 描述经济规模的指标 • 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土范围内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增加值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 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生产的最终成果——所创造的增加值之和。 国内某一地区的增加值称为地区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私人消费+投资+政府消费支出+出口-进口 • 国民生产总值(GNP):以国民国籍或户籍计,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民财富增加值 的简称。它是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一定时期(如一年)内初次分配的最 终成果,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富裕程度的标志。 • GDP与GNP之间的关系 • GDP是生产的概念,也是经济繁荣的标志,它反映该地区经济活动的规模与效益。 因此,要反映一个地区的经济繁荣程度,最好用人均GDP或单位面积国土所创造的 GDP。 • GNP是收入或分配的概念,是富裕程度的标志。因此,要反映一个地区居民富裕与 否,最好用人均GNP。考虑到GNP中包括很大部分的政府支出,所以,要确切反 映居民富裕程度,应该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来分别说 明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富裕程度。 • GDP和GNP都有意义 • GNP=GDP+来自国(区)外的劳动者报酬和财产收入-付给国(区)外的劳动者报酬 和财产收入 • 对于一个较大或外向性不强的国家和地区来说,GDP与GNP相差不大;对于吸引 外资、劳务很多,或资本、劳务输出很多的地区来说,GDP与GNP可能相差很大。 • 思考:差异在哪里, • GDP和GNP都有意义 • GDP对于地方政府很有意义,因为GDP的扩大,就意味着税收和财政收入的提高; 29 对于居民来说,虽然GDP也有意义,如增加就业机会等,但比较而言,GNP意义 更大。 • 如四川省外出打工者数以千万计,每年拿回的劳务输出收入数以百亿计,就很有意 义。正因为如此,完全可以不求所在,只求所有。 • 更应关注GNP • GNP与GDP之差额,在宏观经济分析中,称为国外或区外净要素收入,用来反映 劳务收入和投资收益的净流向,特别是投资收益的净流向。这一差额的正负既反映 经济发展的利益流向,又反映一定时期一国家/区域经济活动的性质和国家经济地位 的状况: • 当差额为正时——老板型经济 • 当差额为负时——打工型经济 , 描述经济增长的指标 • 增长的幅度 • 增长的速度:同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 •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的变化 , (二)质的改善 • 经济学就是研究资源配置,追求效益极大化。这包括如下几种情况: • 1、费用一定,产出最大——量的扩张 • 2、产出一定,费用最小——质的改善 • 3、费用、效益都不定,但效益与费用之差最大,或效益除以费用最大——量的扩张 +质的改善 • 质的改善包括资本的积累、生产条件的改善、投入要素的节约、产出质量的提高, 以及与周边地区关系、与环境关系的改善等。 , (三)结构的优化 , 经济结构包括: • 产业结构 • 空间结构 • 技术结构:合理化、高级化 • 所有制结构 • 消费-积累结构 3.1 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区域经济理论,是研究生产资源在一定空间(区域)优化配置和组合,以获得最大产出的的 学说。 3.1.1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 , 平衡发展或平衡增长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方式。区域平衡发展理论是从发展经济 学的有关理论引进并发展形成的。 ,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均衡增长理论)实际上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低水平均 衡的描述,第二部分是打破低水平均衡战略的理论设计。 3.1.1.1 来宾斯坦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是1957年美国经济学家哈维.来宾斯坦在《经济落后和经济增长》 一书中提出的,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努力使经济达到一定水平,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以取得 长期持续的经济增长。 , 来宾斯坦认为,不发达经济中既存在着提高人均收入的力量,也存在着使人均收入 30 下降的因素和力量。如果经济发展的努力达不到一定水平,提高人均收入的刺激小 于临界规模,那么,就不能克服经济发展的障碍,冲破低水平均衡状态。 , 来宾斯坦的命题建立在这样一个经验证据上面,即人口增长率是人均收入水平的一 个函数。 , 一国的经济从落后状态向较发达的状态转变,就必须在一定的时期受到大于临界最 小规模增长的刺激。 3.1.1.2 纳尔逊的“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主要内容:不发达经济的痼疾表现为人均实际收入处于仅够糊口的或接近于维持生 命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很低的居民收入使居民储蓄和投资收到很大的限制;如果以 增大国民收入来提高储蓄率和投资,又通常导致人口的增加,从而又将人均收入推 回到低水平稳定均衡状态之中。 , 持续的经济增长要求打破低水平均衡陷阱,在可动员经济资源不变和没有外部刺激 的情况下,要走出陷阱,必须使人均收入增长率超过人口增长率。 3.1.1.3 纳克斯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1953年美国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撰写了《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一书,书 中提出了著名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认为资本稀缺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 决定性因素。 , 纳克斯从需求与供给的关系方面,论证同一个问题。 , 从供给的角度看:不发达地区的低收入意味着低储蓄力,低储蓄则资本形成不足, 于是生产率低下,又造成低收入。 , 从需求的角度看:低收入则购买力低,低购买力无法吸引资本的进入,投资不足生 产率难以提高,又会引起低收入。 , 如此循环往复,贫困恶性循环。 3.1.1.4 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罗森斯坦—罗丹提出了著名的“大推进”理论,主张发展中国家在 投资上以一定的速度和规模持续作用于众多产业从而冲破其发展瓶颈。 , 罗森斯坦—罗丹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活动中存在着三种“不可分性”: • 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 储蓄的不可分性 • 需求的不可分性 , 要形成广大的市场,使多种多样的商品都各有所需,就必须广泛地、大规模地在各 个部门和各个行业中同时进行必要的投资。 3.1.2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 , 不平衡发展或非均衡增长主张首先发展某一类或几类有带动作用的部门,通过这几 类部门的发展,带动其他部门的发展。 ,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区别,就在于认为由于落后地区资本的有限,不可能大规 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而只能集中起来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这样可以更有效 地解决资本不足的问题。 3.1.2.1 艾尔伯特?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 , “不平衡增长”理论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埃尔伯特.赫希曼在《经济发展的战略》一书 中提出的,主张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应有选择地在某些部门进行,其他部门通过其外 部经济作用而逐步得到发展的经济战略。 , 赫希曼认为,发展的路径好比一个链条,从主导部门通向其他部门,从一个产业通 向另一个产业,从一个企业通向另一个企业。 31 , 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战略就是选择若干战略部门投资,创造发展机会。 , 赫希曼指出,如果是政府投资,则应选择公共部门,特别是基础设施,造成良好的 发展的外部环境;如果是私人资本,则应投入到具有带动作用的制造业部门。 3.1.2.1 冈纳?缪尔达尔的“循环累积因果”理论 , “循环累积因果”理论是经济学家冈纳?缪尔达尔于1944年在其《美国的两难处境》 中首次提出的。 , 他把社会经济制度看成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认为导致这种演进的技术、社会、 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互为因果的。如果这些因 素中的某一个发生了变化,就会引起另一个相关因素也发生变化,后者的变化反过 来又推动最初的那个因素继续变化,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最初的那个变化所确定的 方向发展。 1957年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在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存在着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并存在的“二元经济结构”,将其作用的机理称为“循环积累因果关系原理”,这一循环具有初始的变化、第二级的强化和最后的上升或下降过程3个基本环节。 他发现在聚集经济效应的存在,发达地区在市场的自发作用下持续增长,并产生了“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所以他认为市场的力量的作用通常倾向于增加而不是减少地区差异,为了防止积累性因果循环造成的的贫富差距的无限的扩大,所以主张政府的介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促进不发达地区的发展。从而也克服了佩鲁对“增长极”只存在正效应的理论缺陷。 3.1.2.1 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 , 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区域差异逐渐扩大,但在经济发展的成熟阶段,这一差异 趋于收敛。据此,威廉姆森认为区域差异遵循“全国增长轨迹上的倒„U?型曲线”。 威廉姆逊首先收集1950年24国区域人均收入、人口资料,通过断面分析比较发现: , 发达阶段的国家(美、英、瑞典),其区域间不平衡程度较小; , 发展中期阶段的国家(巴西、哥伦比亚、西班牙)因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区域不 平衡程度极大; , 发展初期的国家(南斯拉夫、日本、菲律宾、印度),除菲律宾外,区域差异也比较 小。 然后,分析单个国家区域收入差异变化趋势,对10个国家进行时间序列分析,结果发现,大多数已开发国家,其区域不平衡程度多经历了递增、稳定、下降三个阶段。 , 根据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经济活动的空间集中式极化是国家经济发展初期不 32 可避免的现象,但由此而产生的区域差异将随着经济发展的成熟而最终消失。 3.1.2.1 诺思的“输出基础”理论 , 输出基础模型将经济部门划分为两个部分,即一个输出基础部门和一个自给性部门。 在这种模型中,通常假定自给性部门不具备自发增长的能力。但是,随着外部需求 的扩大,输出基础部门不断扩张并为地方经济带来额外收入时,这些部门也会随之 相应扩张。 , 按照诺思的观点,一个区域能否求得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在该区域建立起输出基础 产业,而特定区域能否成功地建立起输出基础产业,又将根据它在生产和销售成本 等方面对其它区域所拥有的比较利益而定。 3.2 区域分工与比较优势 区域分工概述 一、 区域分工的概念 区域分工也称为区际分工,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地理分工等。关于区域分工的定义: 张敦富认为:区域分工,是指以国内各区域在充分利用区内优势的基础上实行区域专门化生产,并通过区际交换实现其专门化部门生产的产品价值与满足自身对本区域不能生产或生产不利的产品的需求,从而扩大区域的生产能力,增进区域利益。——张敦富《区域经济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3年6月,第161页。 郝守义认为:区域分工是社会经济活动依据一定规则在地域空间上的有机组合。社会分工或劳动分工首先表现在部门分工上,而部门分工又要落实到空间上,这种按地域的分工就是地域分工。 上述观点中可以看出,区域分工是社会分工的一种形式,它是在区域之间展开的,主要体现在部门分工层次上,即依靠发展专业化部门来体现分工;区域分工的实现途径是区域之间的贸易;区域分工能够促进区域的经济发展。 区域分工的含义: 区域分工是指各区域为了获得资源配置的高效益,进行专业化生产,通过区际贸易而实现专业化利益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方式。这个定义反映了区域分工的实质。 第一,区域分工的目的是每个区域为了获得更高的资源配置收益,表明区域分工是出于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一种主观上的利他行为。 第二,区域分工的形式是区域的专业化生产。没有专业化生产,也就不可能产生区域分工。 第三,区域分工利益必须通过区际贸易来实现。同时,区际贸易也是促进区域分工产生的前提条件。 第四,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活动的一种空间组织方式。因此,需要用空间组织的基本原理分析区域分工。 二、区域分工的意义 1、区域分工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 2、区域分工产生了区域的专业化效益。 3、区域分工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竞争力。 4、区域分工有利于实现区域之间的资源有效配置。 5、区域分工有利于增强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 6、区域分工为国家调控区域经济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三、区域分工的形式 1、区域的垂直分工 区域垂直分工是相关区域在同一个生产过程的不同生产阶段进行专业化生产,彼此联系而产生的区域分工。一般而言,一个完整的生产过程由初级产品生产,中间产品生产,最终产品 33 生产三个阶段构成,同时还需要有关的配套服务。 区域垂直分工与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条件和水平关系密切。常见的情况时,发达区域多生产最终产品,中等发达区域多生产中间产品,欠发达区域以初级产品、配套服务为主。 2、区域水平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是相关区域发展不同的经济部门、或者生产具有差异的同类产品所形成的分工。 区域水平分工存在两种主要形式: (1)区域之间选择不同的经济部门进行专业化生产,所生产出的商品或劳务是不相同的 (2)各区域都选择生产同类产品,但具体生产的产品也是有差异的。 区域分工的内在机制 一、 区域分工的影响因素 1、区域要素禀赋差异 区域之间的要素禀赋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是区域分工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 例如,玉米区、小麦区、水稻区、畜牧区、林业区等。资本密集型产业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区、技术密集型产业区等。 2、区际要素流动 一认为,要素在区域之间的不完全流动性是区域分工形成的一个重要前提。要素的不完全流动能够保持区域之间在要素禀赋差异上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因此,才能够在要素差异的基础上形成分工。 有些要素是不能够流动的,如土地等。 事实上,区域之间是存在要素流动的,它不仅没有削弱区域分工,对于促进区域分工产生和发展也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1)区际要素流动能够供给区域发展某种产业所缺乏的要素,甚至是关键的要素,从而使区域发展某种产业成为可能。 例如,我国东西部地区,西部劳动力资源较多,而资本较少,西部的劳动力流向东部,实现了资本和劳动力的结合,西部引进东部资本、技术,使资本和劳动力、土地等廉价要素结合,都将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2)区际要素流动可以提高区域要素的丰度(丰裕程度),从而强化区域在相关产业发展方面的能力,并形成新的分工。要素流动受收益率高低支配。要素总是从收益率低的区域流向收益率高的区域,表现出惯性和积累性。其结果,在收益率高的区域,这种要素供给充足,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为其他产业利用这种要素创造了条件,形成新的区域分工。 例如,劳动力向某个区域的流动,最初可能受某个产业劳动收益率高的吸引,当劳动力资源不断流入该区域后,不一定完全进入这个产业,也可能经过选择而进入了其他产业,促其发展,形成新的专业化部门。资金的流动也是一样。 3、市场的差异 市场是区域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区域分工能否实现从根本上讲是由市场决定的。 要素禀赋是区域分工的供给约束,市场则是需求约束。 市场对区域分工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市场结构和层次实现的。 (1)受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区域之间的市场结构存在着差异。 (2)同类商品或劳务的市场在区域之间还有多个层次。 4、区际贸易 (1)区际贸易首先决定了区域分工是否能够发生。 (2)区际贸易对区域分工的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3)区际贸易的长期开展使得区域之间的分工关系趋于稳定,从而促进区域分工的深化。 34 5、企业组织结构 随着企业的跨部门、跨区域发展,企业的组织结构对区域分工影响越来越大。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区域分工的具体形式也呈现出差异性。 例如,现代企业集团内部的管理活动、研发活动、生产活动经常是空间分离的。企业总部、研发部门在发达区域,生产部门则在欠发达区域,于是,发达区域与欠发达区域因某个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而形成了分工关系。 6、利益诱导 区域分工能够产生专业化效益。区域在专业化效益的诱导下,在经济发展决策中会有意识地去发展专业化生产,在没有区域专业化生产条件的区域,也会创造条件发展专业化生产。虽然专业化效益不是区域分工产生的初始原因,但是,区域对专业化效益的追求则会使原有的区域分工得以强化,并有意识地发展新的区域分工。 区域分工理论 1、绝对成本学说 亚当•斯密在《国家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绝对成本学说,用以解释国际分工产生的原因、方式及其效用。 绝对成本学说是从区域之间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异揭示区域分工是如何发生的,以及区域之间应该怎样开展分工才能够对双方都有利。 表8.1 绝对优势比较 英国有生产布匹的成本优势,葡萄牙有生产红酒的成本优势。 1个单位的布匹换1个单位的红酒,即英国4个劳动力相当于葡萄牙3个劳动力(生产率)。 (英国劳动力全部生产布匹,共生产3个单位布匹。葡萄牙劳动力全部生产红酒,共生产3单位红酒。专业化分工后,多生产了1个单位的布匹和1个单位的红酒。) 在英国用生产1个单位红酒的劳动力(8个)用来生产布匹,可生产2个单位的布匹,和葡萄牙进行贸易,则可得到2个单位的红酒。 葡萄牙用生产1个单位布匹的劳动力可生产2个单位的红酒,如果和英国进行贸易,也可得到2个单位的布匹。这就是国际分工的经济理论基础。 2、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英)于1817年提出比较成本学说,认为:如果在进行两国优势比较时,一个国家各个产地的产品成本都高于另一个国家时,贸易仍然能使双方得到好处。 表8.2 李嘉图的比较成本学说 英国生产酒的成本是葡萄牙的1.5(120/80)倍,呢绒是1.1(100/90)倍,因此,英国具有生产呢绒的比较优势;葡萄牙生产酒的成本是英国的2/3(80/120),呢绒的成本是90% 35 (90/100),因此,葡萄牙生产酒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如果两国进行合理分工,英国生产呢绒{呢绒是2.2[(100+120)/100]个单位},葡萄牙生产酒{就是2.125[(80+90)/80]个单位},就可以增加商品生产总量,通过贸易,双方都可以获得利益。 李嘉图国际贸易理论的核心是比较利益。 比较成本学说弥补了绝对成本学说的不足,对于区域分工的重要意义在于:区域分工并不要去各区域具有绝对成本的优势,主要是对区域相对成本优势的利用。 3、要素禀赋学说 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提出了“区域贸易”理论,1933年他的学生俄林出版了《区域贸易与国际贸易》,他们共同创立了“要素禀赋学说”,后人称之为“赫克歇尔—俄林模型”或“H—O学说”。 要素禀赋是指一个国家所有的生产资源状况。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是指生产要素的绝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而是指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量在两个国家不同。 要素禀赋的有关论点指出,比较成本出现差异有两个前提条件,即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禀赋存在差异,不同商品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组合存在差异。 要素禀赋学说认为,区域分工和贸易取决于区域之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要素禀赋不一样,区域之间同类要素的价格就存在差异。生产不同的商品所需要的要素种类和数量不相同。因此,一个区域应该使用当地大量拥有、价格便宜且在生产总成本中占比例大的要素生产商品,并用于出口;进口那些用当地缺少、价格高的要素所生产的商品。 中心观点:发生贸易的各国应生产并出口本国生产要素供给丰裕的商品,进口本国生产要素稀缺所生产的商品。 要素丰裕或要素稀缺程度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他与一个国家实际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量有很大区别。 要素丰裕是指一国的生产要素禀赋中某种要素供给的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其相对价格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价格。 衡量要素丰裕的程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一是以生产要素的供给总量来衡量,若一国某要素的供给比例大于别国的同种要素供给比例,则该国相对于别国而言,该要素丰裕; 二是以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来衡量。总量法只考虑要素的供给,而相对价格法考虑了要素的供给和需求,相比来说,相对价格法较为科学。 例如:假设有两个国家A、B,如果两国资本——劳动的禀赋比例分别为KA/LA和KB/LB,而且有KB/LB>KA/LA,就可以人为相对于A国而言,B国是资本丰裕国家;相对于B国而言,A国是劳动力丰裕国家,既A国劳动力丰裕而资本稀缺,B国资本丰裕而劳动力稀缺。 如图,在EA点,A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A、劳动力总量为LA, 36 相对量为KA/LA。在EB点,B国拥有资本总量为KB、劳动力总量为LB,相对量为KB/LB。由于假设有KB/LB>KA/LA,所以图中OEB斜率大于OEA斜率。OEB斜率值与OEA斜率值分别为A、B两国的要素禀赋状况。 表8.4 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要素禀赋 不同角度的衡量,结果不一。美国是资本拥有量最多的国家,但是如果以资本/劳动的比率衡量,加拿大的资本要素比美国更丰裕;如果以资本/土地的比率来衡量,香港地区的资本丰裕度远远高于美国。 4.要素替代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只考虑区域的要素禀赋对区域分工的影响。但是,区域分工的形成除了与要素禀赋有关之外,还与要素的组合有关。实际生产活动中存在要素替代的情况,因此,通过要素替代,同一种生产活动的要素使用情况就可能不一样。 因此,分析一个区域的生产优势,需要根据其最有利的要素投入组合来进行比较,而不能简单地按统一的成本项目进行比较。 5.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作为一项重要的生产要素对区域分工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波纳斯于1961年提出的技术差距理论认为,如果一个区域在某项技术上进行创新,那么,在该项技术没有被其他区域使用之前,这个区域在生产上将保持技术领先优势,并因此而获得生产和出口优势,甚至处于市场的垄断地位。然而,随着技术传播,区域之间由于技术差距而形成的分工格局也随之而发生变化。 但是,区域之间一项技术差距的消失是一个时间的过程。这个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一是需求滞后期,二是仿造滞后期或模仿滞后期。 随后,技术创新区域的技术和生产优势消失,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区域分工格局也发生了变化。 6.产品周期理论 美国学者弗农1966年提出了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他把一项产品的生产根据其生产技术变化分为三个时期: , 新产品的开发期,新产品市场处于培育阶段。 , 产品成长阶段,新产品市场形成,生产技术逐渐标准化,开始向其他区域扩散。 , 产品成熟期或标准化生产期,标准化技术,且产品市场全面形成,生产向欠发达区 域输出。 7.条件相似的区域分工理论 上述各种区域分工理论的建立都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就是区域之间的生产条件存在差异,包括要素禀赋、要素组合、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然而,在现实中,有不少区域在这些方面 37 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它们之间的分工却很突出。对于这种现象的研究,发展起了条件相似的区域分工理论。这方面,有不同的学术观点。 瑞典学者A.林德提出了偏好相似理论。根据偏好相似理论,区域分工所进行的专业化生产必须有市场的支持。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越相近,其消费结构也就越相似。所以,在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相近的区域之间,需求结构和需求偏好越相近,相互之间的贸易量就越大,因而越有利于区域分工的形成。 日本学者小岛清提出了分工理论。该理论认为,尽管区域之间不存在比较成本差距或要素禀赋比率相同,区域之间仍然可以进行分工。由于存在规模收益递增,因此,利用专业化生产,每个区域就可以从中获得规模收益。这说明,即使区域之间在相同生产领域没有比较优势,但是可以开展分工。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市场机制也可以促成区域之间形成分工,但是,需要付出较高的成本,引发地方保护和恶性竞争。所以,由政府出面,在区域之间进行协商来开展分工,就可以避免此问题。 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在条件相似的区域之间通过贸易形成分工,除了有规模收益递增规律的作用外,具体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历史的偶然性。但是,如果区域之间在偶然因素的作用下一旦形成分工,那么,就会产生路径依赖,促使这种分工格局在贸易的过程中不断强化。 8、竞争优势理论 9、马克思主义关于地域分工理论 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与选择 1、 区域优势产业的概念 对于什么是区域优势产业,目前学术界还少见对其进行科学的解释。从区域分工的角度理解,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通过对区域的各个产业进行比较所提出的概念。 对区域优势产业概念的认识应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比较的概念。 第二、区域优势产业具有相对性和层次性。 第三、区域优势产业存在多样性。 第四、区域优势产业与区域主导产业有相同之处,但也存在区别。 第五、区域优势产业是一个竞争的概念。 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联系和区别 相同之处:其商品和劳务都主要用于区际贸易,都要具有区外市场上的竞争力。属于外向型产业(市场在外,要有较强的竞争力)。 不同之处:区域主导产业还必须对区域其他产业的发展产生组织和带动作用,而优势产业则不要求一定具有这个功能。因此,区域主导产业是优势产业,但优势产业并不一定是区域主导产业。 2、区域优势产业的识别 (1)产品输出率方法 , pi,, pi,,pi ,pi,,式中, 为p区域产品i的输出率;, 位p区域产品i的输出产值; 位p区域产pipi 品i的全部产值。 (2)区位商方法 区位商的第一种表示形式:i地区j行业在本地区总产出中的份额与全国j行业占整个国民经济产出份额之比。 38 区位商的第二种表示形式: i地区j行业占全国同业的比重与i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之比。 3、区域优势产业的选择 第一、对区域已有产业进行分析,识别其具有优势特征的产业。 第二、根据要素禀赋和市场需求,选择区外市场需求潜力大,本区域又有要素优势的产业作为潜在的优势产业培养,给予其必要的扶持。 第三、对有创新能力的区域,一定要注重通过鼓励技术创新和推动技术成果的产业化来培养新的优势产业。 第四、选择优势产业不能只局限于大的产业层面上,而是要在技术、产品的层次上进行细分,在产业组织上,企业经营上进行创新,从而发现优势的源泉。 第五、选择优势产业一定要有动态的概念。 本章 小结 区域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临界最小努力”理论、“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贫困恶性循环”理论和“大推进”理论,论述一个区域内各个地区普遍增长的可能性。 区域不平衡发展理论包括“不平衡增长”理论、“循环累积因果”理论、“输出基础”理论等,说明一个区域内由于要素供给的不足和区域分布的不均衡,只能在条件好的地方首先发展。威廉姆森的“倒U型”理论是对区域关系发展轨迹的描述。 区域分工理论,主要是从古典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中发展演变而来的。区域分工理论的起源,一般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利益学说。从绝对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学说到要素禀赋理论,再到相似偏好理论、协议性分工理论、相似条件下的地域分工理论和新兴古典分工理论,区域分工理论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沿革过程。 比较优势存在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从存在的形式上看,它可以有四种分类:有形优势与无形优势,绝对优势与相对优势,局部优势与全局优势,空间优势与时间优势。从来源上看,主要有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环境优势三种。 思考题 1、区域平衡理论有哪些,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2、区域不平衡理论有哪些,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3、什么是区域分工,它的实质是什么, 4、绝对利益和比较利益是如何形成的, 5、简述绝对成本说、相对成本说、倒U形理论。 6、如何衡量比较优势,区位商的表示形式是什么, 7、结合具体区域,论述如何确定区域优势产业。 8、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的区别与何在, 39 第四章 区域发展模式与结构 , 本章结构安排 ,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一、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内涵 区域经济增长是指区域经济总量的增加,包括地区GDP的增长和人均GDP 的增加,“不 论采取何种办法,只要一个国家的商品产量和劳务量提高了,我们就可以把它看作是经济增 长” , [美]德怀特?H?帕金斯等:《发展经济学》,14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89 , 问题在于,仅仅保持高增长速度是不够的,对于发展中的大国而言,经济发展更加 重要。 , 区域经济发展则是指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以及社会进步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质量的提高。 区域经济发展包括三方面的含义: , 第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通常用人均GDP来衡量。这既是衡量经济增长的重要 指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准。所不同的是,仅仅有人均GDP的增长是不够 的,还需要有与此相伴随的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第二,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产业结构升级。有没有产业结构的升级是是否实现区域 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标准。产业结构的升级都是以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为前提条件 的,技术层次更高的产业逐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就意味着区域经济发展到 一个新的阶段。 , 第三,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经济发展意味着更多的民众参与到经济发展过程中来, 他们由传统的农民转化为现代产业工人,集聚到城镇中从事着效率更高的第二、第 三产业活动,从而带动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正因为如此,人们把工业化和城市 化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两条主旋律,缺一不可。 , 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理论 , 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对34个准工业国的经济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提出任何国家和地 区的经济发展都会规律性地经过6个阶段,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 跃迁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 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 第一阶段——传统社会: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绝大部分人口从事农业,没有或极 少有现代化工业,生产力水平很低。传统社会发展水平低,基础设施、技术水平都 比较落后。 , 第二阶段——工业化初期阶段:产业结构由以落后农业为主的传统结构逐步向以现 代工业为主的工业化结构转变,工业中则以食品、烟草、采掘、建材等初级产品的 生产为主。 , 第三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内部由轻型工业的迅速增长转向重型工业的 迅速增长,非农业劳动力开始占主体,第三产业开始迅速发展,这就是所谓的重化 40 工业阶段。 , 重化工业是规模经济效益最为显著的产业,制造业的大规模发展能够支持区域经济 增长达到较高的速度,因此,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也是区域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阶 段。 , 第四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在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第三产业开始由 平稳增长转入持续的高速增长,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 该阶段主要特征是在第一、第二产业获得较高水平发展的条件下,第三产业保持持 续高速发展,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这一时期发展最快的领域是第三产业, 特别是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信息、广告、公用事业、咨询服务等等。 , 第二、第三、第四阶段合称为工业化阶段,是一个地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 的阶段。 , 第五阶段——后工业化社会:制造业内部结构由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向以技术密 集型产业为主导转换,同时生活方式现代化,高档耐用消费品在广大群众中推广普 及。 , 技术密集型产业的迅速发展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所谓技术密集型产业通常可以 分为三大类: , 一是为生活服务的高档耐用消费品工业;二是改造、武装传统产业的新技术设备产 业;三是新兴产业和产品,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航天技术等等。 , 当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生产的专业化及社会分工已广泛发展,往往在 生产某一产品的过程中,需要在全国甚至于全世界寻求在该领域发展最好的合作伙 伴,以求质量的完美。正因为如此,同处于后工业化社会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协作的 需要,相互投资占很大比例。 , 第六阶段——现代化社会:第三产业开始分化,智能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开始 从服务业中分离出来,并占主导地位;人们消费的欲望呈现出多样性和多变性,追 求个性。 , 现代化社会是一个用知识和智能来追求个性发展的社会,其投资领域主要是知识密 集型产业和现代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多样化是其基本特征。 , 区域产业结构与区域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区域处于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具有 不同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的升级必然带来区域发展阶段的跃迁。换句话说,产业 结构升级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必要手段。 , 另一方面,各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区域同时具有前一阶段和 后一阶段产业结构所具备的某些特征。特别是当区域发展处于过渡时期时,产业结 构的演变和升级很快,这时必须加强研究其发展方向和变化速度,把握时机,把资 本投向即将获得高速发展的新产业。 , 另外,罗斯托的发展阶段的理论,也是比较通用的。 , 1、传统社会阶段 , 2、起飞前的准备阶段 , 3、起飞阶段 , 4、向成熟推进的阶段 , 5、高额群众消费阶段 ,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41 二、区域经济的发展模式 , 1、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组织模式指区域经济发展中区域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主要是与产权和管理相关。例如,“温州模式”、“苏州模式”。 , 2、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 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模式是指区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战略模式。 第一,初级产品生产和出口的产业模式。 第二,发展进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 第三,发展出口替代产品的产业模式。 第四,优先发展赶超部门的产业模式,即工业赶超战略。 , 3、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模式 , (1)增长极模式 区域空间开发的理论基础是增长极理论,并由此产生了增长极模式。增长极理论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佛朗索瓦?佩鲁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 佩鲁1950年在其论文《经济空间:理论与应用》中首先提出来了“增长极”概念,他 认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创新,而创新总倾向于集中在某些特殊的领头产业,这 种产业对其他产业具有很强的支配效应、连锁效应和推动效应,通过外部经济和产 业之间的关联乘数效应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 , 不过他所说的增长极出自“经济空间”而非“区域空间”;之后,法国经济学家J.R.布戴 维尔将“经济空间中的增长极”改造成“区域空间上的增长极”,此时的增长极被认为 是主导推进型产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体。 , 在一个广大的地域内,增长极只能是区域内各种条件优越,具有区位优势的少数地 点。一个增长极一经形成,它就要吸纳周围的生产要素,使本身日益壮大,并使周 围的区域成为极化区域。当这种极化作用达到一定程度,并且增长极已扩张到足够 强大时,会产生向周围地区的扩散作用,将生产要素扩散到周围的区域,从而带动 周围区域的增长。 , 实际上,任何一个增长极都同时存在着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两者的综合影响称为 溢出效应。 , 如果极化效应强于扩散效应,溢出效应为负值,表明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点的聚集作 用较强;反之,则溢出效应为正值,表明增长极已经具有了一定规模,生产要素产 生了向周围极化区域的回流。 , (2)发展轴模式 , 发展轴模式是增长极模式的扩展。由于增长极数量的增多,增长极之间也出现了相 互联结的交通线,这样,两个增长极及其中间的交通线就具有了样高于增长极的功 能,理论上称为发展轴(或称为“点轴”)。 发展轴理论在重视“点”(中心城镇或经济发展条件较好的区域)增长极作用的同时,还强调“点”与“点”之间的“轴”即交通干线的作用,认为随着重要交通干线如铁路、公路、河流航线的建立,连接地区的人流和物流迅速增加,生产和运输成本降低,形成了有利的区位条件和投资环境。产业和人口向交通干线聚集,使交通干线连接地区成为经济增长点,沿线成为经济增长轴。 , 发展轴同样存在着聚集和扩散效应,而且效应的强度更强,对周边的影响更大。发 展轴在不断地丰富之后,力量更强大,最后将成为一条发展地带。发展带是发展轴 的成长结果及其演化最后形式。 该理论十分看重地区发展的区位条件,强调交通条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认为点轴开发 42 对地区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大于单纯的增长极开发,也更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和区域经济开发基本上是按照点轴开发的战略模式逐步展开的。我国的点轴开发模式最初由中科院地理所陆大道提出并系统阐述,他主张我国应重点开发沿海轴线和长江沿岸轴线,以此形成“T”字形战略布局。 , (3)网络型模式 , 发展轴还有一种演化的结果,就是由若干个发展轴联合在一起,形成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的局面,从而形成增长的网络。 , 该理论认为,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一个地区形成了增长极即各类中心城镇和 增长轴即交通沿线,增长极和增长轴的影响范围不断扩大,在较大的区域内形成商 品、资金、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流动网及交通、通讯网。在此基础上, 网络开发理论强调加强增长极与整个区域之间生产要素交流的广度和密度,促进地 区经济一体化,特别是城乡一体化。 , 增长网络的形成,使极化效应产生的聚集规模经济在更大的范围内表现出来,而不 是仅仅从一个点上表现出来,对于网络所在的区域来说,意味的增长结果的分散化 和增长极点的分散化,而对于更大区域来说,则将整个网络区域视为一个巨大增长 极,所以其极化的效应可能更强,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也可能更大。 网络开发理论宜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应用。由于该理论注重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因此它的应用,更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三、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 , 1.克拉克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三次产业的划分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首先提出来的。1940年,克兰克在他发表的著名经济学著作《经济进步的条件》中,对三次产业作了详细划分,并总结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规律,从而开创了产业结构理论。克拉克关于三次产业的理论被经济学界普遍接受,并成为分析国家和地区产业发展的有力工具。 , 克拉克把区域的全部社会经济活动划分为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 习惯上,将第一次产业、第二次产业和第三次产业分别简称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和第三产业。 , 第一次产业包括一切直接取自于自然界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农业和矿业; , 第二次产业指一切对自然物进行加工的经济活动,主要有广义的工业和建筑业; , 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次产业以外的所有的社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是其主要 特性。 , 由于第三产业门类庞杂,人们在克拉克对三次产业划分的基础上,对第三产业作了 进一步的划分,将其划分为主要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主要为生活服务的第三产 业和社会性的基础设施产业。 , 如果说第一、二产业是有形物质财富的生产,那么第三产业则主要是服务并繁衍于 有形物质生产之上的无形财富的生产。 , 2.中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 , 1985年,国务院办公厅批转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规定 了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标准: ,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 筑业; ,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它各业,它又可分为两个部分:流通部门和服 务部门。 43 具体又分为四个层次: ,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 仓储业; ,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 地质勘探业、咨询服务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业、农业服务业、水利业、 公路及内河(湖)航道养护业等等; ,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文化、教育、广播电 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及社会福利事业等等。 ,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军 队、警察等。 , 3、三次产业的演化规律 , 配第,克拉克定律 , 克拉克主要研究劳动力在三次产业之间的转换规律。他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劳动力 转移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 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进而再向第三产业转移;从劳动力在三次 产业之间的分布状况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特别是第三产 业劳动力的比重则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这就是配第—克拉克定律。 , 库茨涅兹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研究的深化 , 克拉克主要总结了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变化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其变化的主要动 因是不同产业收入的差异。而研究产业结构演进规律,不仅需要知道各产业吸收劳 动力的状况,更重要的是要揭示三次产业结构演变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在 国民经济发展中,三次产业各自的贡献及其变化规律。 ,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库茨涅兹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他的著作《各国的经 济增长》一书中,从国民收入和劳动力这两个方面,对伴随经济发展而出现的产业 结构演变规律作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 , 第一,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区域内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在整个国民收入中的 比重与第一产业劳动力在全部劳动力中的比重一样,处于不断下降之中。 , 第二,在工业化阶段(中、前期),第二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 都会提高,其中前者上升的速度会快于后者。在工业化后期特别是后工业化时期, 第二产业的国民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不同程度的下降。 , 第三,第三产业创造国民收入的比重及占用劳动力比重会持续地处于上升状态,其 中在工业化中、前期阶段,其劳动力比重的上升速度会快于国民收入的比重。 , 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给我们的启示 , 只靠农业,是不能维持和促进大国、大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 , 无工不富 , 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劳动力就业的最重要出路。 , 贫国变富国,首先要实现“农业革命”,然后进行工业革命。 , 就工业化而言,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工业主导产业也不一样。 四、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变规律 , 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和矿业,其中建筑业和矿业性质单一,这里主要阐述 制造业内部的演化规律。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内部结构的演化可分为三个 过程: , 1. 重工业化过程,即工业结构由以轻工业为主逐步向以重工业为主转换。 , 与重工业相比,轻工业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吸收劳动力多,原材料可以 44 从传统产业农业中以较低的价格取得,因此通常成为区域工业化起步的首选产业。 ,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重工业的比重逐步增加。 , 这是因为轻工业的进一步发展需要重工业提供更加先进的技术装备;制造业是一个 产业链长、前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特别是任何机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都需要矿业、 原材料工业作基础,庞大的重工业体系一旦建立起来,就替代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 主导力量。 , 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Walther Hoffmann)对重工业化的研究非常深入。他用消 费资料工业净产值与资本品工业的净产值之比来反映重工业化程度,后来人们称此 为霍夫曼比例或霍夫曼系数,即: , 霍夫曼系数,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生产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 霍夫曼认为:在工业化进程中,霍夫曼系数是不断下降的。这就是著名的霍夫曼定 理。 霍夫曼的工业化阶段理论 霍夫曼将工业化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 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业中占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不发达,霍夫曼 指数为5左右。智利、印度、新西兰等国。 , 第二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增长速度高于消费资料工业,但消费资料工业在制造 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大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霍夫曼指数为2.5左右。日本、 荷兰、丹麦、加拿大、匈牙利、澳大利亚等国。 , 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所占比重与资本资料工业比重大致相同,霍夫曼指数约 为1。英国、瑞士、美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 , 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所占比重大于消费资料工业霍夫曼指数小于1。没有国 家。 , 2.深加工化过程,即在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工业比重不断提高。 , 在重工业化过程中,制造业结构又表现为由以原材料工业为主逐步转向以深加工工 业和组装工业为主,这就是工业结构中的深加工化进程。制造业结构的深加工化反 映了工业增长对能源、原材料依赖程度逐步下降的趋势,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地依 赖于资本和技术投入。 , 3. 技术集约化过程,即在制造业结构深加工化的过程中,进一步表现出高技术化的 趋势。 , 技术集约化不仅表现为所有制造业部门都采用越来越高的技术、越来越先进的工艺, 并实现自动化,而且表现为大批以技术密集为特征的高技术产业得以兴起和发展, 并逐步成为工业的主体。技术集约化过程中,科学技术将日益成为工业发展中最重 要的资源。 , 技术集约化规律: , (1)工业化初期,劳动力数量在工业中的地位突出,劳动集约型工业为主; , (2)随着工业结构的重工业化,工业资源结构中的资本积累居突出地位,以资本集 约型工业为主; , (3)随着工业精加工化,技术和劳动力质量将成为工业资源结构中最为重要的因素, 成为技术集约型工业化阶段。 五、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发展 , 地区主导产业是指以地区资源优势为基础,能够代表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并且在一 定程度上能够支撑、主宰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以地区生产专 业化为基本前提。 45 , 1、地区生产专业化 , 地区生产专业化是生产在空间上高度集中的表现形式,它是指按照劳动地域分工规 律,利用特定区域某类产业或产品生产的特殊有利条件,大规模集中地发展某个行 业或某类产品,然后向区外输出,以求最大经济效益。 , 地区生产专业化部门是指一个地区内那些直接或间接为外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部 门。 , 地区专业化部门具有特定的区域属性,一个县的专业化产品对于一个省来说就不一 定是专业化产品,甚至还需要输入。对于一个省、一个大区来说,也是一样。 , 在区域经济学中,通常用区位商来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区位商 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地区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 全国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之间的比值。 , 区位商的计算公式是: e/eiji, q,ij, E/Ej, , 式中:为i地区j部门的区位商; , 为i地区j部门的产值; , 为i地区工业总产值; , 为全国j部门的总产值; , 为全国工业总产值。 , 当,1,可以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专业化部门,值越大,专业化水平越高;当?1 时,则认为j产业是i地区的自给性部门。 , 2、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 所有的专业化部门在地区经济中都起重要作用,但只有主导专业化部门也即主导产 业才能在地区经济中起主宰作用,能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 一个专业化部门要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备如下4个条件: , (1)有较高的区位商或专业化水平,一般q值在2以上或专业化系数在0.5以上, 该产业的生产主要为区外服务; , (2)产业规模足够大,在地区生产中占有较大比重,能在一定程度上主宰地区经济 发展。 , (3)与区内其它主要产业关联度高,二者之间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刻,越能通过乘 数效应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发展。 , (4)能够代表区域产业发展方向,富有生命力的产业。 , 主导产业是在较长时间内支撑、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产业,因而必须是有发展前途 的,代表区域发展方向的产业。 , 3、主导产业选择的一般趋势 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和水平相适应。 , (1)区域经济发展初期,主导产业以农业、矿业、农产品加工和纺织业为主,并开 始生产为这些产业服务的较复杂的技术的制造业,如纺织机械、农用机械。 , (2)快速发展阶段,主导产业采取先进技术的制造业、组装业。 , (3)成熟期,以高新技术产业、信息服务业为主。 , 4、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 区域经济发展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的,主导产业是区域产业的核心,主导产 业的升级是实现区域整体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动力。 46 , 主导产业的升级可以通过两个途径来实现: , 第一,以全新的、更高技术层次的产业来替代原有产业成为新的主导产业。一般而 言,新主导产业是根据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演进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的,比如以 工业替代农业,以重工业替代轻工业,以深加工工业替代原材料工业,以技术密集 型的产业替代资金密集型产业,以第三产业替代第二产业等等。 , 第二,在同一产业内部,通过技术进步实现产品结构的升级,或通过制度创新实现 生产组织方式的重大进步,使原有主导产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重新焕发出巨大 的生命力和活力。 47 第五章 区域产业布局 , 本章结构安排 ,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 二、产业布局的指向 , 三、地域合理规模 , 四、产业集群 , 五、新产业区布局 , 一、产业布局的区位选择 , 1、区位选择的标准 , (1)成本最低 , 区位选择要达到成本最低,首先考虑的是寻求运费的最低点。在一个市场和多个原 料、燃料来源地的情况下,运费的最低点可以从区位三角形和区位多边形当中去寻 找。其次是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因为劳动费对某些产品的生产成本的影响,超过 了运费的影响。因此,当劳动费的影响增大时,企业可能会离开运费的最低点,转 向去寻求劳动费的最低点。 , (2)市场份额最大 , 把占有市场作为生产的目的,区位选择为占有市场服务,是实现生产的利润最大的 原则。这种市场区位的理论,是廖什最早提出来的。他认为,影响企业区位选择的 因素除了原材料运输费用因素之外,市场因素、竞争因素、历史因素和政府作用等 都十分重要。后来的学者的研究,丰富了廖什的观点。 , (3)聚集效益 , 聚集是成本和市场两个要素的综合反映。韦伯对聚集和分散因素的定义为:“聚集因 素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集中到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 或造成的节约,分散因素则是因为把生产分散(分布到多个点上)进行而带来的利 益或造成的节约。” , 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生产者聚集在一个特定区位有许多优势,这些优势反 过来又可以解释这种聚集现象。外部经济产生的纯粹的溢出效应,使一个巨大的本 地市场能够支持达到有效规模的中间投入的发展,形成劳动市场的优势,产生规模 报酬的递增。 , 2、区位选择的基本要素 , (1)自然环境 , 气候条件:雨量、空气湿度、光照、风、各种自然灾害。 , 地质条件:地面坚实程度、地震、地磁。 , 植被条件:风景、休闲去处。 , 河流、山脉等。 , 包括自然条件在内的自然环境,对三次产业的布局都有很大影响。 , 对农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直接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 , 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自然条件对工业布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工业企业对用水、用 地及一些特殊环境的要求上。 , 对城市建设和第三产业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人 类对城市建设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除了满足城市建设中的用地用水等必备条件外, 优雅的环境、清澈的河流、美丽的山峦,都成为城市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48 , (2)自然资源 , 土地状况 , 水源条件 , 矿产资源 , 能源状况 , 在一定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产业布局不论是地区组合,还是企业规模,无不受地 区资源禀赋的制约。 , 第一产业的产品直接取自于自然资源,它的分布必须与自然资源完全一致。农业的 发展,主要取决于土地的情况;矿业则取决于矿产资源的分布。 ,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 , 原因 , (1)交通运输业发展,使得运费率降低。 , (2)产业结构高级化,产品中自然资源含量减少,科技含量提高。 , (3)劳动力成本越来越高。 , (4)生产成本在市场价格中的比重减少。 越是发展初期和落后地区,对于资源的依赖程度就越高。 , 自然资源对于布局的影响越来越小的结果 结果: (1)产业布局自由度增加: (2)工业布局在市场或交通枢纽。 例如:钢铁企业的布局 , 初期是移铁就煤——用煤比较多; , 中期是移煤就铁——能耗降低; , 后期是全部移动,就市场、劳动和聚集——劳动力和市场越来越重要。 , (3)人口和劳动力 , 企业必须有最低的劳动力数量。 , 高新技术产业对科技人员的要求也有一个门坎数量。 , 劳动力价格差异。 , (4)资金 , 资金因素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增长是资金投入的函数,对于一 个地区来说,其资金来源可能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可分为内部积累资金和外部 投入资金。 , (5)市场 , 市场因素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产业部门最终确定布局地点的重要依据。市场 的需求量和产品的市场价格,决定了市场容量的大小。任何市场的任何产品,都有 一个“门槛”需求量,低于这个值,就无法进行规模生产。而需求量的变化,对生 产企业产品的数量和品种都会产生新的需求。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价格,是工业企业 区位选择的宏观前提。 , 市场因素的集中表现是消费区成为产业区位选择的首选地。 , 第一,由于距离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减弱,运输的制约性在降低,那么市场就成 为对农业和工业指向性最大的因素。 , 第二,市场因素是对第三产业影响最大的因素。目前第三产业越来越发达,发达国 家的第三产业产值高达GDP的70%。第三产业也是目前发展最快的产业。第三产业 是消费区产业,它的发展是由人口数量和人均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它的大部分行业 49 对区位没有任何特殊要求,同时它对环境的污染小,地区容量大,布局的自由度大, 因此,第三产业布局是随着市场的扩大而增加的。 , (6)运输 , 在农业区位理论和工业区位理论中,距离因素是产业区位选择的最大因素,传统工 业运量大,单位重量的价值低,降低运费是降低产品成本的关键,因此距离因素是 最主要的区位因素。 , 但是,目前运费在产品成本中的作用仍然是很重要的。运输线路的构成、走向和站 场的位置仍然影响厂址的选择。运输货物的特性,亳无疑问会影响运费的构成。 , 除此之外,我们至少还应强调两点:由于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运输手段的日益现 代化,运送货物的速度加快,相对成本降低。站场和港口附近对企业区位选择的吸 引力加大,说明运输因素本身仍然是吸引企业布局的一个重要因素。 , (7)技术 , 技术对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是通过技术进步来体现的。包括: , 技术的进步改变了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扩展了产业布局的地域范围,改善了各类 矿物资源的平衡状况及其地理分布,从而改变了产业布局的自由度。 , 技术进步改善了产业本身的分布状况,由于生产工艺、运输技术、输电技术等的进 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扩展了时空范围,从而改变了产业分布的面貌。 , 技术进步改变了产业内部的结构,新的工业部门不断涌现,老的工业部门在新技术 武装下被赋予了新内涵,它们所消耗的能源、原材料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在 产业区位选择上也出现了有别于以前的情况。 , (8)智力资源 , 知识经济时代,是知识产品生产和脑力劳动在整个社会生产系统中居于主导地位的 时代。知识经济以知识为核心,以知识劳动为主要形式,以知识人才为生命载体。 , 二、 产业布局的指向 , 1、产业布局指向的内涵 , 产业布局指向给出了一个产业区位选择的趋向,地区对产业的吸引,是将产业引到 一个具体的地点。 , 有些地区发展生产的条件比较优越,资源集中,环境容易大,供电、供水及交通等 基础设施均较好,这样的地区,可能对多种产业的布局来说,都是理想的地点。特 别是这个地点如果能够集市场与原燃料地于一体,那么各类指向型企业都可能向此 地集中。 , 2、产业布局指向的类型 , (1)能源指向 , 这类部门包括:火电站,铝、镁、铜等有色属冶炼,电冶合金,稀有金属生产,合 成橡胶以及石油化工等。另外,重型机械制造、水泥、玻璃、造纸业等在有些情况 下也属于燃料、动力指向型产业。在这类部门中,燃料、动力的耗费在生产成本中 占有很高的比重,一般在35%-60%。 , 能源的供应量、价格和潜在的保证程度是决定布局的重要因素。 , (2)原料地指向 , 这类部门包括:采掘工业部门,原料用量大或可运性小的部门。如原料开采、化纤、 人造树脂、塑料、水力发电、钢铁、建材、森林工业、机械制造(部分),以及轻纺 工业的制糖、罐头、肉类加工、水产加工和茶业、棉花、毛皮等的粗加工业。 , 原料地指向型产业大多是物耗高的产业部门,一般要考虑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开采 的年限,还要考虑运输的能力等。 50 , (3)消费地指向 , 主要包括为当地消费服务的部门,以及产品易腐变质、不耐用、不易储存的部门。 如重型机械、大型机械和特种机械的制造,建筑构件制造,面包、糖果、缝纫以及 各类副食品生产部门。 , 布局的要点是考虑产品本身的特性、产品就近销售的比重、以及消费地所能够提供 的产业间的协作规模。 , (4)劳动力指向 , 在这一类部门中,劳动力费用的支出在产品成本构成中占有很大的比重,超过其他 费用项目的支出。如仪器制造、纺织、缝纫、制鞋、制药、塑料制品以及工艺美术 品等。 , 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布局,往往考虑地区劳动力的供应情况。 , (5)交通运输枢纽指向 , 由于交通运输枢纽兼有原、燃料地和消费地指向的优点,因此,对布局条件要求不 甚严格的那些部门,其布局指向将移向交通运输枢纽。另外,产品耐运性较强、运 费在产品成本中所占比重很高的部门,也属于此列。 , (6)高科技指向 , 高新技术产业如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航天工业、机器人工业、新材料、新能源 等,要求运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研发能力强、设备先进、劳动力素质高,多布局 在科研单位和大学聚集区附近,如日本的筑波、我国的中关村等。 , 三、地域合理规模 , 1、地域合理规模的构成 , 具有节约效益的企业在地域上的相互协作,又可以带来更大的规模效益,这种能够 带来大规模节约效益的企业在某个地方聚集规模,我们称之为地域合理规模。 , ——企业的合理规模 ,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是以企业的合理规模为基础的。企业生产装置和设备的 最佳组合,会使生产能力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品成本下降,从而带来大规模的节 约效益。 , 企业的规模效益,一般分为两类: , 第一,单项设备的经济合理规模。 , 任何企业都有其关键设备,关键设备能否达到合理规模,对企业的合理规模影响很 大。通常以企业工人人数、固定资产价值和产品产量三项指标来衡量企业的规模。 , 有些工业部门的企业,还处在规模出效益的阶段。例如,年产1200万吨钢的钢铁厂, 比年产500万-800万吨的钢铁厂在吨钢设备投资上节省10%-15%,产品成本降低 5%-10%。然而,企业的规模过大,会增加大量的运量和运费,增加各种相关投资, 延长基建的时间,造成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环境问题增多等。 , 第二,联合企业的合理规模。 把彼此有联系的企业的生产联合在一起。 , (1)可以减少原料和能源消耗; , (2)节约运费和运输时间; , (3)节约储备,减少仓储和其他流通费用; , (4)充分利用废料,减少污染。 , ——地域合理规模 , 地域合理规模体现在两个层面:地域内每个企业的合理规模,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 的合理规模。后者是以前者为基础。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单个企业的合理规模表现 51 出适当聚集的态势,并不是越大越好。 , 同时,在市场全球化的今天,由于通讯的便利和市场指向的加强,跨国公司可以把 生产的各个环节布局在不同的地域,各个分厂分工协作,生产不同的零配件,同样 的产品可以在接近不同的市场地域生产;一个公司,其管理和研发总部、生产产品 的工厂、销售部可以布局在不同的地方,并且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 , 地域内整体产业布局的合理规模,表现为某一产业的合理规模和第一、第二、第三 产业的结构和规模,其规模是否合理。 , 一个地区的原材料、能源的供给,资金、劳动力的供给、基础设施承受能力、环境 的排污能力、管理水平等在特定时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这个限度内聚集,就能产 生节约,实现规模效益,但是,聚集效益服从边际效益递减规律,聚集超过一定界 限,程度越强,其效益越低。 , 2、地域合理规模的类型 , 从产业聚集的方式上讲,地域合理规模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 第一,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相互联系,这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 域产业聚集。 , 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说,都有产前联系产业、产后联系产业和旁侧联系产业。它的生 产过程要消耗其他企业生产的产品,同时又有另外的企业消耗它的产品,更有一些 企业与之有着这样或那样生产过程或产品消耗的联系。这些企业聚集在同一地域, 可以减少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增强生产过程的联系,取得好的经济效益。 , 第二,为了共同使用基础设施,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 聚集。 , 基础设施一般分为三部分: , 生产性基础设施,指为产业生产服务的诸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能源供给、物资 供应及金融等; , 生活性基础设施,指为生活服务的诸如商业、服务业、公用事业、住宅及公共设施 等; , 社会性基础设施,指为社会大众服务的诸如教育、科研、卫生、环保、治安,等等。 , 如果许多企业共同使用这些较为齐全的基础设施,企业本身可省掉许多非生产性投 资,增加企业的投资效益。 , 第三,为了管理上的方便,一些企业共同布局在某一个地域,形成地域产业的聚集。 今天的管理,其含义已经大为扩展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内容外,信息的传递、 科技的普及、企业间的协调等,都已经成为企业发展中必不可少的条件。一群企业 聚集在一个地域,可以加快信息传递,减少管理成本,增加企业效益。 , 3、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 , 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的评价标准为: , 第一,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否最好。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一个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人, 追逐利润是其天生的本性,一个企业之所以布局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就要看它 是否在这里能获取最大的利润; , 第二,地区产业结构是否最优。区域产业结构是全国经济空间布局在特定区域的组 合的结果,产业结构包括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产业的功能结构,还包括第一 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之间的产值结构。 , 产业结构的优劣决定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知识经济条件下,一方面第三产业空 前发展,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为主导产业。 , 第三,社会效益是否最大。从这方面评价产业布局的效益,主要指对地区发展所作 52 的贡献,产业布局在特定地区,对于该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并不是唯一的,但是, 能为该地区提供税收、安置就业、提高该地区的人均国民收入等等都很重要。 , 另一方面,有的企业布局在特定地区,产生很大的环境污染,那么,虽然它能产生 很大的经济效益,也不能考虑。 , 实现产业布局的地域合理规模,既是企业的自主选择,也是政府部门的规划决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要通过区域产业政策来调整。 , 四、 产业集群 , 集群的概念来源于生态学,原意是指共生关系生活在同一栖所的不同族群。当把集 群引入到经济发展,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中,则用来定义在某一特定领域中,大量 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结构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强劲、持续竞争 优势的现象。 , 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1990年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正式提出了 产业集群的概念。 , 产业集群定义 , 对于产业集群,学术界目前仍然没有统一的定义,综合已有研究,产业集群可定义 为:大量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在空间上集聚,并形成强劲、持续竞争 优势的现象。 , 1、产业集群理论概述 , 18世纪末产业革命后,集群的趋势开始出现。此后的一两个世纪里这一趋势更加明 显。典型代表有美国东北部的芝加哥、匹兹堡和波士顿,英国的英格兰和苏格兰南 部区域,德国莱茵河沿岸和鲁尔区等。 , 20世纪后期集群的方式和动力机制与工业革命时期相比有了非常大的不同,并成为 当代工业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现象之一。 , 近50年来,交通与通信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使以往许多具有限制生产活动 区位选择的本地化生产要素丧失了固有的垄断性,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降低了资本 流通的障碍,标准化生产减少了对工人特殊技能的依赖,在这样的背景下,企业的 生产过程被分割成不同的阶段,生产企业依据各个阶段对生产要素的不同要求以及 投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寻求不同的生产区位,并在自己生产、对外转包等不同组 织形式间进行抉择。 , 同时,一些产业或部门在参与全球范围内组织和配置资源的过程中,选择了某些特 定的地域来集聚和发展,从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产业区或产业集群。 , 在这些新产业区内,产业内部的专业化程度比较高,区内专业化企业之间的协作程 度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不断提高,进而使整个区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并取得较强 的竞争优势。 , 这种区域不是封闭的系统而是对外开放的,这类集群的形成既有本地社区的历史根 源,又取决于本地企业之间的既竞争又合作的互动关系。高效的本地企业网络、快 速的信息扩散和专业技术的传输,使得这些区域的经济取得了成功。 , 区内企业之间的信息和知识交流,在地理区位接近的情况下得到增加,社区的创新 文化将各种创新机会变成了现实,从而使这一区域表现出非凡的经济活力与创新活 动。 , 典型的如意大利的东北部和中部地区(“第三意大利”)、德国的南部地区、美国的硅 谷和128公路地区、英国的剑桥工业园、印度的班加罗尔地区、法国的安蒂普利斯 地区等等。 , 产业集群理论的形成和发展,最早是马歇尔从合作的角度来论述,并首次提出了“产 53 业空间聚集”问题开始的。马歇尔在1920年《经济学原理》一书中首次分析描述和 分析了大量专业化中小企业的地域集中和发展的情况,并形成产业区理论。 , 他指出,大量具有专业化特征的中小企业聚集在一定的区域内,他们之间的合作是 柔性的、动态的,新思想、新信息、新技术在区域内的各企业之间快速流动和传播, 这些新知识和信息流动的渠道,主要依赖于本地拥有共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当地居民 之间的非正式交流活动。马歇尔强调,区域内企业在分工与交易过程中、在相互信 任的基础上实现外部规模经济,进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 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从新熊彼特主义的观点出发,将创新、技术变化与经济增长 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研究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 , 克鲁格曼应用不完全竞争经济学、递增收益、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 业的空间聚集。迈克尔?波特从战略管理和竞争的角度描述和分析了集群,提出了地 区竞争力著名的“钻石”模型,他特别强调产业集群对一定地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 作用。这标志着产业聚集理论研究的第三次高潮的出现。 , 钻石模型 , 产业集群理论有: , 第一,外部经济理论。外部经济理论是马歇尔从古典经济学的角度首先提出的,解释 了基于外部经济的企业在同一区位集中的现象。他发现了外部经济与产业集群的密 切关系,认为产业集群是外部性导致的。产业集群有利于集群内的企业享受更多的 外部经济,包括外部规模经济与外部范围经济。 , 马歇尔把这种产业聚集区称为“产业区”。克鲁格曼发展了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 提出了“规模报酬递增”模型,他实证考察了报酬递增对制造业地理集聚的作用机 理,提出制造业支出占总支出的份额、产品之间的替代弹性、运输成本三个参数是 决定制造业企业地理集聚的关键性因素。 , 第二,交易费用理论。科斯于1937年在《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提出了交易费用的概 念。他认为,由于产业集群内企业众多,可以增加交易频率,降低区位成本,使交 易的空间范围和交易对象相对稳定,因此有助于减少环境的不确定性,从而减少企 业的交易费用。 , 第三,竞争理论。波特于1998年出版了《产业集群与新竞争经济学》一书,从竞争 54 优势的角度系统提出了产业集群理论。他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产业集群竞争优 势的形成: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 的持续创新能力;产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产业集群种类: 按集群的产业性质,可以将产业集群分为三种类型: , 第一,传统产业集群。 , 第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 第三,资本与技术结合型产业集群。 , 产业集群的其他分类: , 第一,Markusen(1996)则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种类型:?马歇尔式产业区,意大利式产 业区为其变体形式;?轮轴式产业区,其地域结构围绕一种或几种工业的一个或多 个主要企业;?卫星平台式产业区,主要由跨国公司的分支工厂组成;?国家力量 依赖型产业区。 , 第二,以市场导向和协作方为基础来分类,可将产业集群分为四类:?手工艺/传统 工业产业群(如意大利的制鞋业);?组装的生产网络如(韩国的消费电子装配);?高 技术综合体(或园区);?基于大企业的工业中心。 , 第三,1998年,联合国贸发组织秘书处(UNCTAD)根据网络化中的每个企业的技术 水平、市场的扩展和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将产业集群分为五种类型:?非正式的 合作网络;?有组织的合作;?创新型集群;?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等。 , 国内关于产业集群的分类研究大约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产业集群的分类则显示了 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地区。基于产业关联度、区位优势,等,将 产业集群分为以下几类:?纵向集群,这是由产业的纵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横向集群,是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区位指向集群,由区位优势 指向形成的产业集群。 , 2.产业集群的特征: , 具有明显的产业特性、地域特性与网络特性,即产业集群首先是某产业的企业;其 次是该产业的企业落户在某地;再次落户在该地的某产业的企业与其它单位构成了 一个网络组织。因此产业集群实际上是某产业以网络形式而落户于某地,形成了产 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 , 其中,产业是区域的经济增长极,区域是产业的栖息地,正是产业集群的网络化把 大小不等的各厂商和各类机构联成一个有效的网络,面对市场的首先是产业集群本 身,其次才是具体企业,由于产业集群整体的规模很大,集群内的人才丰富、信息 多、资源共享,因而市场势力很强,从而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 3 、产业集群的形成 , (1)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 , 产业集群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形成: , 第一,关键性企业的衍生。产业链的形成一般都有一个关键性企业,通过该关键性 企业的衍生、裂变、创新与被模仿而逐步形成产业集群; , 第二,中小企业的集中。由于某种共同的低成本和某种特定的地域条件,使得某种 类型的中小企业集中分布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从而形成了具有共生性的中小企业 群体。 , 第三,政府引导。产业集群在形成之初基本上都是企业在市场力量的驱动下自发形 成的,一旦产业集群的雏形出现后,地方政府往往都会积极参与,通过相应的产业 政策热情扶持,对本地产业集群的跃升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55 , 第四,城镇化的推动。除了一些大的专业性开发园区演变为产业集群外,我国大部 分地区的产业集群都是在农村与小城镇开始兴起的,这缘于城市化快速推进的结果。 , (2)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 , 第一,市场机制。 , 市场扩张--生产专业化/产品细分--外部经济加强--厂商集聚--市场扩张 , 第二,成本机制 企业聚集--专业化分工--区域经济外部性增强--企业成本降低--企业集聚 , 第三,社会动力机制。 , 4、产业集聚区 , 从大尺度的地域上看,产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产业集聚,可形 成产业集聚区,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 产业发展呈现区域集聚的态势,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亮点。从世界范围看,区域 经济的集聚化已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国际上有竞争力的产业大多是集群模式。 , 五、新产业区布局 , 新产业区是产业布局的一种新的形式,往往是一些具有较强创新性的小企业形成的 空间聚集。这类小企业多是新出现的IT产业或规模小、易于分散的咨询等新兴产业, 它们是现代产业全球化和生产网络化的新兴事物,在空间上容易呈集聚状分布。因 此,很多人将这种产业聚集类型称为新产业区。不言而喻,新产业区往往是高新技 术产业集中的地方,同时也是技术创新的前沿地带。 , 1、 技术要素及其区域流动 , 新产业区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技术要素。区域间的技术流动,也称为技术转移,是指 某一区域的技术持有者将技术的使用权转让给另一区域的使用者的过程,这样也就 使得新产业区逐步扩散。 , (1)技术要素流动的原因 , 技术是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知识和技巧。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意味着以较 低的生产成本生产出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通过技术改进,可以缩短生产时间、 提高现存的劳动量和资本量的生产率。 , 技术要素扩散的原因可以通过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予以解释。 , (2)技术要素流动的形式 , 技术的空间扩散一般有三种形式 , 第一,近邻扩散。这种扩散过程遵循“距离衰减规律”,即随着扩散源距离的增加, 扩散强度会依次递减。 , 第二,等级扩散。等级扩散指以创新源地为起点,依照一定的等级顺序扩散。等级 扩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许多事物的扩散往往需要相对类似的空间。 , 第三,位移扩散。位移扩散指扩散随时间产生非均衡的位移。在这种扩散中,新技 术往往是通过传播者自身的移动,将新技术带到新的地方。 , (3)技术要素流动对新产业区的影响 , 技术要素流动对于技术输出地和接受地来说,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对于接受地来说, 技术要素流动是缩小区际技术和经济差距重要契机。一般而言,技术创新总是先发 生于技术基础好经济发达的地区,并且逐步向技术基础较差的经济落后地区转移。 因此,落后区域可以通过引进现有的先进技术,减少研发成本,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和技术进步步伐,从而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增强区域经济实力。 , 梯度技术扩散主张应该让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发达地区掌握先进技术,建立新产业 区,然后再将技术按梯度依次扩散到其他地区,而跳跃技术扩散则认为,低梯度区 56 并不需要等待高梯度区传递技术和信息,而是应该直接采用和引进新技术,也就是 说,技术的扩散不一定要按梯度等级顺序进行,而是可以跨越先进地区直接到次发 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在现实中,要依照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技术 扩散理论。 , 2、新产业区 , 国际学者在研究新产业区的过程中,对新产业区含义的理解不同,在新产业区的概 念、类型划分和形成与发展的作用机制方面仍然存在着许多争论,甚至至今尚无统 一认识。 , 弹性专精区域。 , 皮埃尔和塞伯将新产业区看作是弹性专精的区域。他们强调新产业区的共同特征在 于:专业化小企业之间广而精细的合作;手工业技术与现代微处理技术的混合使用; 公共和私立部门广泛提供的商业服务;强有力的非正式或制度化的结构,以调节企 业间的合作与竞争;与区内外的大企业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 , 其次,地域网络。 , 斯科特将新产业区定义为基于合理劳动分工的生产商在地域上结成的网络(生产商 和客户、供应商以及竞争对手等的合作与链接),这些网络与本地的劳动力市场密切 联系。 , 再次,地域系统。 , 派克和圣根伯格认为,新产业区是指有地理边界的生产系统,大量的企业在不同阶 段、以不同的生产方式生产同一种产品,实现专业化分工。格罗佛里认为新产业区 本质上是一个中小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更准确地讲,是一个地理上有界的中小 企业群组成的地域系统。 新产业区建立的条件: , 第一,政府的优惠政策。 , 第二,企业的技术联系。 , 第三,企业协作的环境。 , , 3、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原则: , 第一,要求靠近市场。在技术日新月异、企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只有靠近市场, 靠近用户,才能及时发现需要,开发新产品,加快产品更新换代,并做好售后服务 工作。 , 第二,要求靠近科研机构和大学。可就近聘请到高级科技人才,最快获得最新的科 技成果,可与科研机构和大学共享先进设备和实验设施,这样能保证强大的产品研 发能力,保证技术人才的提供。 , 第三,要求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力。因为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激烈, 只有高级的企业管理人才才能正确领导企业;同时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设备先进, 只有高素质、受过训练的的劳动力才能胜任。 , 第四,要求优良的基础设施。水、电、气、通讯设施方便,靠近国际机场或海港, 靠近高速公路,离中心城市的距离不能太远,方便职工上下班。 , 第五,要求具有完备的辅助工业和发达的第三产业支撑。要能保证高新技术产业所 需要的设备、材料等上游产业和服务部门,综合配套能力强。因此,一般高新技术 产业都设在较发达地区。 , 第六,要求有优良的投资软环境。即优惠的地方政策、优良的法律、财务、专利、 工商及进出口服务。 57 , 第七,要求能靠近投资机构。由于高新技术产业属于资金和技术密集性产业,高产 出、高风险,需要充足的风险投资。因此,不仅要能提供资金,还要能帮助企业进 行管理,传授经营管理经验。 , 第八,要求该地区具有创业精神的城市气氛。如旅游城市就不适合布局高新技术产 业,因为那里的城市气氛过于轻松散漫,不适合高度紧张、竞争激烈的高科技创业 精神。 , 第九,要求聚集性。高新技术有聚集效应,不同的高新技术企业在一起,可以在共 享和竞争中相互利用和促进,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多布局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第十,要求良好的周边环境和生活质量。由于高新技术产业的从业人员素质高、收 入高,因此,要求环境优美、空气清新、子女上学方便、交通便利、住房条件优越、 水质良好、气候适宜等。 , 因此,高新技术产业容易形成产业集群,也需要产业集群为其提供发展环境。我国 高新技术园区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引资而忽视了园区内企业之间的联系、 创新性和产业集群所带来的竞争优势,在促进园区内产业集群形成的过程中错失了 不少良机。 , 本章小结 , 产业布局的实现受到诸如自然、运输、劳动力、聚集、市场、技术、社会、行为等 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考虑问题侧重点不同,形成不同的布局理论。 , 在各种因素和布局机制共同作用下的产业布局,往往反映出对某一类地区的倾向, 我们将其称为布局指向。产业布局指向通常有六种类型:能源指向、原料指向、消 费地指向、劳动力指向、交通运输枢纽指向,高科技指向。 , 有关产业集群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马歇尔关于外部经济理论的研究。到 目前为止,对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形成了诸多流派。产业集群的形式多种多样,从 不同的角度,对产业 集群进行多样化的分类。 , 产业集聚区是产业布局的最新发展,对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提高生态化程度,作用 明显。 , 以高新技术产业集中为重要特征的新产业区是技术创新的前沿地带,也是产业集群 发展的重要依托空间,在世界很多国家的产业发展中都有成功的范例。 , 复习思考 , 1、产业布局有哪些指向, , 2、什么是地域合理规模, , 3、产业集群的定义是什么, , 4、产业集群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 5、产业集群形成的动力机制是哪些, , 6、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 7、影响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因素有哪些? , 8、高新技术产业布局的原则, 58 第六章 城市化与区域城镇体系 本章结构安排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第二节 城市化的规律、动力机制与城镇体系 学习重点 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的规律 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城镇体系的结构 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城市与城市化 一、城市的概念 不同的学科对城市的定义有着较大的差别。 城市地理学: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言的一种相对永久性的大型聚落(settlement)。 城市经济学: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经济密集的社会有机体,是区域发展的中心。 城市是指一定规模及密度的非农业人口聚集地方和一定层级地域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中心。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 ? 居民所从事的职业活动差异 ? 人口规模及密度不同 ? 景观差异 ? 物质生活条件差异 ? 职能差异 ? 生活方式差异 二、城市的产生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批城市,在公元前35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间,诞生于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两河流域(美索不达米亚)。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黄河流域也是世界上城市出现最早的地区之一。据考古发现,中国的原始城市产生于公元前2500年以前。 尼罗河畔 两河流域 在城市产生的过程中,人类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直接导致固定交换场所的出现,这就是人类社会集市的萌芽。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之后,出现了集市与城郭相结合的趋势。 第三次社会大分工(商业的出现),是早期城市产生的重要条件和标志。 欧洲最早城市产生:防卫和宗教需要 公元前3000年,在肥沃的河谷地区出现了第一批城市。在米索不达米亚河谷里发展起来了城邦,包括瑞都、厄尔、拉格希和克希。 希腊城市:贸易需要 公元前7世纪,金银币的使用促使了贸易的发展。公元前500年,希腊出现了许多独立城邦。雅典是最大的城市。作为贸易活动的中心,用自己的手工品和橄榄换取其他国家的食物和原材料。 罗马城市:征服和索贡 建立在征服和索贡的基础上。战争破坏了征集体系,城市衰落。 59 封建城市:庄园和贸易 从11世纪到14世纪,地中海贸易增长,形成了以地中海为中心的贸易城市。封建经济主要是建立在庄园领地和有城墙的小城上。最初是防卫性城市,后发展为市场城市,专门从事贸易和手工艺品贸易 商业城市 15世纪,欧洲出现了大的商业城市。军事技术革新消除了封建城堡的防卫优势,职业军人打败了封建地主。由此导致了权利日益集中,从而出现了商业城市。权利的集中导致了行政城市的出现。同时权利的集中打破了贸易壁垒,促使了贸易的发展。高效的海洋航运的发展开拓和扩展了新市场。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 工业革命和与之相关的农业、交通运输和制造业的技术革新导致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迅速城市化。 A(农民用机器取代人力,农业生产力提高了,促使人口从事非农活动。交通运输的成本下降,区域专门化增加,生产力提高。 B(由于生产中规模经济的实现和交通运输成本的降低,工业品的相对成本下降,工厂就业人数增加,城市围绕工厂发展。 三、城市化的概念 城市化也有的学者称之为城镇化、都市化。 不同的学科从不同的角度对之有不同的解释,就目前来说,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化的概念分别从人口学、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角度予以了阐述。 经济学从工业化的角度来定义城市化,既认为城市化就是农村经济转化为城市化大生产的过程。 地理学所研究的城市化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在城镇和城市相对集中的过程。城市化也意味着城镇用地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过程。 人口学把城市化定义为农村人口逐渐转变为城市人口的现象和过程。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化就是农村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生活方式的过程。 城市化是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 。 城市化的本质 城市人口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 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的含义 物化了的城市化,即物化上和形态上的城市化,主要反映在人口的集中、空间形态 的改变和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无形的城市化,即精神、意识、生活方式上的城市化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化的内容包括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这三个方面,城市化过程就是经济城市化、空间城市化和人口城市化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过程。 城市化并不仅仅是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也不仅仅是城市数量的增加,它还应该包括人们的道德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各方面向城市的逐渐转变。 四、城市化的测度 60 (1)城市的测度 城市规模就是城市的大小,又可分为人口规模、用地规模和经济规模等。一般是根据城市市区的常住人口和建成区范围分别标识城市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 反映城市规模的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人口的多少;二是建成区的范围。 世界主要国家城市确定的标准分为以下几类: 人口集聚规模 人口规模和人口密度 人口规模和产业人员结构 行政级别 城镇的特征 国际通行的城市确定方法,就是确定城市人口的下限。 联合国区域开发中心规定,设市(city)的人口数最低为2万人,设镇(town) 的标准为2000人; 中国设市标准为8万人,设镇标准为2000人; 日本设施标准为5万人,乌干达则为100人。 我国国务院1993年关于设立县级市的标准 中国建制镇设置标准 我国1955年国务院规定可以设镇,1963年下达《关于调整市镇建制、缩小城市郊区的指示》,1984年在《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的通知》。 规定:“总人口在二万以下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超过2千的,可以建镇;总人口在万以上的乡,乡政府驻地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也可以建镇”。 (2)城市化的测度 城市化水平(城镇化率),(城镇人口,总人口)×100, 平均城市化速度,(报告期城市化水平,基期城市化水平),间隔年数 城市成长力系数:S,1时为强增长;S?1时为弱增长; 61 S——城市成长力系数; Xi——城市第i项指标的年平均增长率; yi——全国第i项指标年均增长率; xi / yi——城市第i项指标的增长指数; 五、城市规模分布理论 (1)城市首位度理论 城市首位度是马克•杰弗逊(M.Jefferson)在1939年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规律性现象,就是一个国家的第一大城市,即首位城市(primate city),一般要比该国的第二大城市在规模上大得多,从而使得首位城市集中体现了国家和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精华,在国家中发挥异常突出的作用和影响。 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值,称为城市首位度,上述规律被称为城市首位度规律。虽然杰弗逊所发现的规律并不适合于所有的国家,但他提出的城市首位度概念已被广泛采用,成为衡量城市规模分布状况的常用的简单指标。 首位城市:区域内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 城市首位度:首位城市与第二位城市的人口比,反映该国或该地区城市的规模结构和人口聚集程度。 城市首位度<2 :表明结构正常 >2 : 结构失衡、过度集中 阿根廷的城市首位度是10.2,秘鲁是10.1,都是过度城市化的结果。 (2)城市指数 为了更全面反映城镇规模与顺序关系,学者们提出了四城市指数和十一城市指数。 四城市指数: S=P/(P+P+P) 41234 按顺序—规模法则, P、P、 P三城市人口总量与P 城市人口总是基本相等,即大约S 23414=1十一城市指数; S=P/(P+P+P+……+P)=大约1 11123411 P、P、P、P、……、P:指按照人口数自大而小排列的第n位次城镇的人口数量。 123411 城市位序—规模、城市指数理论与现实有一定背离。20世纪60年代贝利进行了检验,38个国家的城市中只有13个国家的比较接近这一情况。 (3)城市金字塔理论 在一个相当广阔的区域范围内,不同规模的城市数量是不同的,一般规律是城市规模由小到大,其数量逐渐减少,即规模等级越大的城市数量越少,规模等级越小的城市数量越多。这种变动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就是一个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金字塔的基础是大量的小城市,塔的顶端是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城市。 (4)位序—规模律 一个城市的规模和该城市在国家所有城市按人口规模排序中的位序关系所存在的规律,称为位序—规模律(rank-size rule)。最早在1913年由F.奥尔巴克提出。他研究5个欧洲国家和美国的人口资料时发现了以下规律:Pi×Ri=K 式中,P为一个区域内按人口排序第i个城市的人口数, R为第个i城市的排序位次,Kii 为常数。也就是说,某一城镇的人口规模与排序位序的乘积不变。 更简洁的计算公式是: P=P/ r r1 式中,P是指区域内人口规模排序中第r位的人口数, P是指区域内第1位城镇的人口数,rr1 是P城镇的排列位序。 r 这一规则反映了城镇的数量随着城镇规模的增加而减少。在已知最大城镇人口数量之后,即可推算出某一位序城镇的合理人口数量。 以q为参数,修正后的公式: 62 P=P/(R*q) 1 当q=1时,与上述公式相同。经济发达国家,自然增长。 当q>1时,第一位城市比其他城市规模大得多,是首位型城市体系。墨西哥,贫富差距显著。 当q<1时,城市人口分布较均匀。幅员辽阔的国家,中国。 城市化发展的倒S形曲线 六、城市的职能 城市职能是指一个城市在地区、国家乃至全球事务中所起的作用、所承担的分工。城市一般都具有居住、政治、经济、文化四大职能。 政治职能:首都,首府。 军事职能:军事重镇,要塞,边防。 文化职能:大学城,艺术城,宗教圣地。 第二节 城市化的规律、影响机制与城镇体系 一、城市化的规律 (1)城市化进程的阶段性规律 城市化的发展过程规律性地经过若干阶段,全过程呈现出一条被拉平的倒S形曲线。一般认为,随着经济社会水平的提高,城市化大体要经过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处于工业化的前期,城市化水平30,以下; 腾飞阶段:区域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以后,城市化快速增长,城市化水平为30, ,70,; 成熟阶段:区域经济进入工业化后期,城市化速度减缓,城市人口比重稳定在80, -90%之间。 城市化发展的倒S形曲线 (2)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双向互促共进规律 初期 中期 后期 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1851年为6.5,,1950年为28.4,,1997年为46,。其中高 收入国家78,,低收入国家28,。 我国1950年城市化水平为11.2,,1978年为17.92,,2000年为36.09,,2009年 46.6%; 2000年,我国沿海地区城市化率44.6,,中部地区33.5,,西部地区为27.7,。 城市化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与经济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正相关关系。 第二,城市化率明显超过工业化率。 第三,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时发生变化。 (3)城市文明普及的阶段性加速规律 当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时,城市文明普及程度高于城市化程度。 当城市化水平低于10%时,城市文明的辐射能力很弱;当城市化水平达20%-30%时,城市 63 文明普及加速,普及率为25%-35%;当城市化水平达30%-4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为40%-50%;当城市化水平超过5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达70%以上,这个阶段是城市辐射力最强,城市文明普及最快的时期;当城市化水平超过70%时,城市文明普及率达90%以上。 二、城市化的影响机制 1、城市化推力机制 所谓城市化的推力机制是指随着技术进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再为农业所需要,而被游离或者“推”出去,流向收益更高的地方,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力量。 2、城市化拉力机制 所谓城市化的拉力机制是指城市聚集了一定地域范围内的物质、资金和技术等,具有大量的就业机会、较高的经济收入、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它所表现出的巨大吸引力,不仅拉动着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刺激了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地流向城市和非农产业。 3、城市化的辐射效应机制 辐射效应是指以城市为经济发展的基点,通过其较强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资源优势,带动周围乡村的经济、文化、科技和教育等的进一步发展。 三、我国城镇化与城市化的发展 (1)城镇化的兴起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曾出现了一轮以农村工业化为主要支撑、以小城镇建设为载体的城镇化热潮。城镇化就是原来的乡村居民向中心城镇转移,形成一个一个的建制镇,在镇上生活的居民基本不再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在中国,农村走上城镇化道路具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由乡镇企业发展所带动的城镇化,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过也正在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2)城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冲突 乡镇企业集中的小城镇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乡镇企业的污染使我国的环境问题 由城市向农村扩散,形成当今最难治理的大范围、区域性的污染。 不利于节约土地。农村土地价格低廉,工业化、城镇化加速了对土地的占用,使人 均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地矛盾日益尖锐。 不能产生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益。 公共设施的低层次重复建设。 (3)目前我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006年6月14日,在首届中国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年会上,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同志讲话中指出了我国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宜居土地和水资源稀缺,人地矛盾尖锐; 候鸟式农民工迁移规模巨大,流向分布失调; 能源存量结构失衡,建筑能耗过快增长; 机动化与城市化同步发生,城市蔓延趋势初显; 城市化推动力失调,污染排放失控; 自然和历史文化遗产受到破坏,城市风貌类同;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社会冲突增加和城市区域化加速来临,城市间恶性竞 争加剧。 四、城镇体系的特征与结构 1、城镇体系的特征 城镇体系: 美国地理学家邓肯在1960年第一次提出城镇体系的概念。城镇体系,是指在一 64 定区域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职能各异、规模不等、经济社会密切联系的城镇群体所组成的空间体系。 城镇体系特征: 关连性:合理分工,经济社会联系,职能分工; 整体性:基础设施连接; 层次性:行政级别层次和规模层次 2、城镇体系的结构 (1)行政级别层次 按行政级别层次划分,我国城镇体系可分为五级,即省级城市(4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15个)——地级市(244个)——县级市(400个)——建制镇(19,692个),以上均为2000年统计数字。 15个副省级城市包括5个计划单列市(大连、宁波、厦门、青岛、深圳)和10个省会城市(沈阳、长春、哈尔滨、南京、杭州、济南、武汉、广州、成都、西安)。 (2)规模层次 城镇类型:城镇规模按户籍注册的非农人口数划分 超大型城市: 200万以上 特大城市: 100万以上 大城市: 50-100万 中等城市: 20-50万 小城市: 少于20万 建制镇: 2000以上 (3)职能体系 我国的城镇职能体系一般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政治中心体系:首都,省会城市,地区中心,县级市和县城 交通中心城市体系:铁路枢纽城市;港口城市;公路枢纽城市 工矿业城市体系:能源;原材料及重加工业工业城市;(如机械、化学工业城市)轻 加工工业城市体系(纺织、食品等) 旅游中心城市体系 (4)空间结构体系 城镇宏观结构是指全国性的城镇地域分布状态。这种空间结构是由人口、政治、文化、经济、环境、资源、技术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世界范围:城镇分布集中在中纬度平原地带。 美国:东北大西洋沿岸巨型城市带(Boswash)、五大湖沿岸巨型城市群(Chipitts); 日本:太平洋沿岸巨型城市带; 欧洲:西北部巨型城市带 英国:英格兰巨型城市群 3、我国城镇体系的主要特征 1)1999年我国城镇体系结构 建制镇:20000多个,小城市:365个,中等城市:216个, 大城市:49个,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7个, 城市金字塔模型从上到下比例约为:1:1.32:5.84:9.86:540 我国城镇宏观空间结构差异 65 (2)我国城镇体系结构的特征 城镇规模等级体系呈现出显著的金字塔现状分布,基本符合世界城镇规模等级体系 发展的一般规律; 建制镇数量众多,具有强大的发展潜力,是联系城市与其腹地的重要纽带; 特大、超大城市数量过大,大中城市发展不足; 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分布和城市经济实力相差较大。我国城镇体系沿着沿海地带 和长江沿岸构成的 T 形分布。东中西三大地带空间结构明显,以东部为1 ,则为1: 0.37:0.10。 出现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分离的趋势:沈阳与大连,济南与青岛,福州与厦门,南 京与苏锡常。 五、城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1、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形成 城市化发展在空间上的分布总是不平衡的,首先是以不同的强度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依据经济活动强度和密度的不同,逐渐形成了区域的核心区,城市,以及其外围区,农村。这种二元的地域结构有时演化成核心区,城乡边缘区,外围区的三元结构 城镇空间聚集的阶段 A. 聚集向心发展阶段。城镇发展的早期,二、三产业和人口不断向城镇集中,城镇的性质不断变化。 B.分散离心型阶段。生产要素聚集向心发展的结果,城市规模越来越大,边缘地区距离市中心越来越远,交通、生活费也随之提高,城镇的向心力相对减弱。城镇的工业、教育、居住等功能向城市郊区扩散,出现卫星城镇。 C.区域性城镇连绵带。卫星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可能出现与母城距离较远、实力相当的反吸引中心。最后在地域上与母城相连,形成区域性城镇连绵带。 区域空间结构的演变 66 2、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发展 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的发展,可以从多个方面获得推动力,形成不同的空间结构模式。 (1)原材料出口模式 原材料出口模式,是指区域空间结构由边境地区向内地推进,各城市分布多取决于原材料资源区的分布,城市体系为等级传递型,发展动力来自于外部市场对原材料的需求,与外界联系频繁,经济专门化程度很高。 (2)工业化专门模式 工业专门化模式,是指工业化要求发挥集聚优势,空间结构呈群状集聚体,交通便捷,区内协作高于区外,经济专门化程度高,城市规模分布无固定型式,城市发展次序取决于市场传播的速度和方式。 (3)外缘-商业模式 外缘-商业推进模式:由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推进,由核心至边缘的梯度变化,商业成为城镇的主要职能,经济专门化程度很低,核心区占支配地位的资金和劳动力的流动,在城市规模分布上呈现出突出的首位城市型城市。 思考题: 1、什么是城市化,如何衡量城市化的水平, 2、城市化发展有哪些规律, 3、城市化的影响机制是什么, 4、如何认识城市化与城镇化的差异, 5、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发展有哪些模式, 6、如何认识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67
/
本文档为【河南大学经济学院 区域经济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