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2017-12-09 11页 doc 27KB 1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91137

暂无简介

举报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一、填空题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P.1) 2.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强调的是综合性,包括人、车、路、环境等诸方面的安全技术问题,一般均通过事故分析与对策进行研究。(P.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P.15) 4.典型的一维碰撞事故有汽车对刚体墙壁的正面碰撞、汽车对汽车的正面碰撞及汽车对汽车的追尾碰撞。(P.27) 5.在许多二维碰撞事故中,碰撞点的位置是连...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 一、填空题 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P.1) 2.道路交通安全技术研究强调的是综合性,包括人、车、路、环境等诸方面的安全技术问题,一般均通过事故分析与对策进行研究。(P.13) 3.《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P.15) 4.典型的一维碰撞事故有汽车对刚体墙壁的正面碰撞、汽车对汽车的正面碰撞及汽车对汽车的追尾碰撞。(P.27) 5.在许多二维碰撞事故中,碰撞点的位置是连续变动的,即两车之间存在着相对滑动。(P.37) 6.摩托车的驾驶者除头盔外一般没有其他的物理保护,事故发生后极易受到伤害。(P.44) 7.在所有的道路交通事故中,直接因人的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事故总数的90%,因道路和车辆原因引发的交通事故约占10%。(P.67—68) 8.据统计,在高速公路上驾驶员的各种违章行为中,因超速行驶引发的交通事故位于首位。(P.70) 9.道路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将道路交通事故现象按发生属地、发生时间、人员伤害程度、事故发生的原因、事故发生的形态、道路线形、道路类型、人员类型、行使状态、责任类型等划分为44大类。(P.83) 10.驾驶员在单一环境中行车,其紧张程度就会降低,注意力衰减幅度很大,从而增加了发生事故的可能性。(P.93) 11.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P.100) 12.人体的生物节律专指人的体力、智力和情绪的规律。(P.104) 13.我国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预防和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P.108) 14.为防止追尾撞车事故,驾驶员必须及时把握前车行驶状态的变化,同时又要注意提醒后续车辆注意本车的存在和行驶状态。(P.131) 15.汽车座椅安全带是重要的乘员保护约束设施之一,在减轻碰撞事故中乘员伤害程度方面起重要作用。(P.135) 16.汽车在弯道上进行时,会受离心力的作用,向圆弧外侧推移。该离心力的大小,与行车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与平曲线的半径成反比。(P.149) 17.进行道路绿化时,应处理好与道路照明、交通设施、地上杆线、地下管线等的关系,要综合考虑、协调配合。(P.165) 18.中央分隔带具有防眩和保证行车安全的功能,对改善道路景观环境亦具有显著作用。(P.183) 19.道路项目引发起土壤侵蚀主要在施工期,其原因是路基工程的填挖、取土、弃土和隧道弃物,造成大面积植被破坏或产生新的土壤侵蚀源。(P.184) 20.交通事故预测指标一般是对交通事故死亡人数或事故次数进行的预测。(P.187) 21.驾驶员观察路面障碍物的背景主要是车辆前方的路面,只有障碍物本身表面和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亮度对比,驾驶员才能觉察到障碍物。(P.215) 22.路钮是一种粘贴或锚固在路面上,用来警告、诱导或告知驾驶员道路轮廓或道路前进方向的装 置,可分为反光路钮和不反光路钮两大类。(P.219) 23.标志的颜色、形状和符号被称为交通标志的三要素。(P.223) 24.交通信号的作用是在时间上将互相冲突的交通流进行分离,使之能安全、迅速地通过交叉口。(P.233) 25.一个周期中,绿色信号灯时间占周期时间的比率称为绿信比。(P.235) 26.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安全意识是预防交通事故发生的根本措施。(P.243) 二、名词解释 1.特大事故: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P.4)73字 2.现场勘察:现场勘察是指运用科学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将得到的结果完整、准确地下来的工作。(P.18)55字 3.调解终结:调解终结是在结案工作条件已经基本成熟,调节期满后,但一方、双方或多方持反对意见,拒绝接收处理意见,经过反复做工作后仍不接受时,事故处理机关不再调解而提出的一种结案方式,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P.52)101字 4.压印:汽车在制动过程中,随车轮制动力的不断增长,轮胎的滚动也不断增加滑移量。这种滑移现象,在坚硬的路面上则逐渐出现清晰的轮胎花纹印痕,称为压印。(P.112)69字 5.制动侧滑:制动侧滑是指汽车制动时,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车轮同时发生横向滑动的现象。(P.117)35字 6.四轮转向系统:四轮转向系统是由前后轮两套转向器组成,二者由中间轴连接,由前轮转角与车速或前轮转向力与车速作为后轮转向的控制信号。(P.124)57字 7.停车视距:驾驶员在行驶过程中,看到同一车道上的障碍物时,从开始刹车至到达障碍物前安全停车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P.155)52字 8.错车视距:汽车在行驶中同迎面车辆在同一车道上行驶,而从来车左边绕至另一边车道并与对面来车面上保持安全距离时,两车所行驶的最短距离,称为错车视距。(P.157)67字 9.超车视距:汽车绕道到相邻车道超车时,驾驶员在开始离开原行车路线能看到相邻车道上对向驶来的汽车,以便在碰到对向驶来车辆之前能超前并驶回原来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超车视距。(P.157)80字 10.动态事故强度法:由于在计算事故强度时,采用的是实际参与到交通系统中的人员、车辆和道路里程,而不是直接采用全部人口这一静态指标,所以称为动态事故强度法。(P.194—195)67字 11.交通事故预测:交通事故预测是对未来有可能发生的事故做出估计和推测,它是通过对交通事故的过去和现在状态的系统探讨,并考虑其相关因素的变化,分析未来事故的危险程度和发展趋势,而做出对交通事故未来状态描述的过程,以便能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P.201)110字 三、问答题 1.现场勘察的方法有哪几种,(P.19)197字 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勘察方法: ?顺序调查,即按照事故过程的先后顺序进行调查。 ?从中心(接触点)向外围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不大、痕迹及物体集中的现场。 ?从外围向中心调查,适用于现场范围较大、痕迹及物体分散、中心不明确的现场。 ?分片、分段的调查,适用于范围分散、散落物及痕迹凌乱的现场。 ?从最容易受到破坏的地方开始调查,适用于痕迹、物体容易受自然条件(风、雨)或过往人、车破坏的现场。 2.汽车碰撞事故在力学上有哪些特点,(P.26—27)116字 ?碰撞事故由三个不同且连续进行的过程构成; ?汽车碰撞接近塑性碰撞; ?碰撞过程中可将汽车当作刚体处理; ?两辆同型号汽车以相同速度正面相撞与其中一辆汽车对坚固墙壁的相撞等价; ?汽车碰撞时的减速度(或加速度)是造成车内人员伤亡的主要原因。 3.说明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原则,(P.48)331字 在查清了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后,便可运用交通法规去衡量当事人的行为,进而确定其是否应承担事故责任以及责任的大小。 1.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定性的原则 ?当事人无交通违章行为,不应负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交通违章行为但与事故发生无因果关系,不应负事故责任。 ?当事人有违章行为且与事故发生有因果关系,应负事故责任。 2.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定量的原则 ?违章行为扰乱了正常道路交通秩序,破坏了交通法规中有关各行其道和让行的原则,在引发事故方面起着主导的作用,即违章行为是交通事故的主要的直接的原因时,这个当事人的责任相对要大于对方当事人。 ?违章行为在事故的发生中只是促成因素并且起着被动的、或只起加重后果的作用,即违章行为是交通事故次要的、间接的原因时,这个当事人的责任就要小于对方当事人。 4.说明高速公路事故具有什么特点,(P.70—72)166字 1.事故严重程度高,特、重大事故多。 2.驾驶员的各种违章行为是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其中因违章超速行驶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最大。 3.车辆故障与交通事故具有同等的危险性,其中最多的故障是轮胎爆破。 4.撞固定物、追尾相撞及翻车是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形式。 5.不良的天气状况对行车安全影响较大。 6.因行人、非机动车违章上路而引发的交通事故仍有发生。 5.简述驾驶疲劳对安全行车有什么影响,(P.98)242字 疲劳会使驾驶员的驾驶机能失调、下降,对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驾驶员的疲劳主要是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疲劳。由于驾驶员在行车中要连续用脑来观察、判断和处理情况,脑部比其他器官需要更多的氧。长时间驾驶车辆,脑部会感到供氧不充分而产生疲劳,开始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感觉迟钝等症状。继续工作,感觉则会进一步钝化,注意力下降,注意范围缩小。这些症状是中枢神经系统在疲劳时出现的保护性反应,好像机械设备中的安全阀一样。驾驶员在这种状态下驾驶汽 车容易出现观察、判断和动作上的失误,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加。 6.说明儿童行人的行为特点,(P.106—107)125字 儿童行人的行为特点有: 1.儿童穿越道路,不懂得观察和确认是否安全。 2.儿童常常跑步穿越道路。 3.有成人带领时,儿童对成人有依赖性,认为有成人白狐可任意行动。 4.儿童身体矮小,眼睛距地面高度低,视野比成人狭窄,对交通状况的观察受到限制。 5.儿童经常在道路上玩耍。 7.说明老年行人的行为特点,(P.107—108)185字 老年行人的行为特点: 1.老年人生理机能衰退,感觉和行为都显得迟钝,发现和躲避车辆的能力下降。 2.对机动车辆和距离判断的误差大,有时因判断不清而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3.交通安全意识低,往往认为老年人应受到照顾,汽车应该停下来让老年人先走。 4.老年人喜欢穿深颜色的衣服,在夜间或傍晚时,不易被发现。 5.老年人在穿越道路时,有突然折回的现象,这种危险情况,常使驾驶员措手不及而造成事故。 8.说明女性行人的行为特点,(P.108)239字 女性行人的行为特点: 1.女性行人一般较男性心理,观察周围交通环境比较仔细,范围行为意识比较强烈,能自觉遵守交通。 2.女性行人的反应一般较男性慢,行动比较迟缓。 3.女性行人情绪一般不如男性稳定,应变能力较差,属于非稳定型的交通参与者。女性行人在正常情况下,比较细心,也有耐心,能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但在危险紧急情况下,往往惊恐万状,手忙脚乱,如横穿马路时,有是中途停顿,进退两难;有时盲目乱跑,不知所措。 4.女性行人喜欢穿比较艳丽的服饰。她们极易被驾驶员发现而避免不必要的行人交通事故。 9.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的主要内容和目的是什么,(P.109)207字 汽车驾驶员心理训练主要内容包括:心理准备训练、动机训练、情绪调节训练、能力迁移训练、人际交流训练、应激处理训练、事故后心理康复训练等。通过心理训练能提高个性特征的稳定性,使驾驶员善于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发掘身体潜力,保持最佳安全行车状态。在极度紧张、艰苦条件下,能调整适宜的情绪兴奋程度和情绪稳定性,使自己感觉、知觉、思维、记忆、想象、注意力和控制力,都处于高水平,有处置种种复杂情况的能力,以达到安全行车的目的。 10.请绘制汽车的制动过程图,并加以说明,(P.113)340字 一般汽车上装有液压式或气压式的行车制动装置。需要制动时,驾驶员用右脚踏下制动踏板,通过液压或气压机构的作用使制动器动作,利用制动器内部的摩擦和车轮与路面间的摩擦消耗汽车的动能,达到减速或停车的目的。汽车的制动过程:图中t1为驾驶员反应时间,即驾驶员发现危险情况后至开始出现反应动作将右脚移动到制动踏板上所需要的时间;t2为开始踏下踏板到汽车上出现制动力所经过的时间(制动滞后时间);t3为制动力增长时间;t4为制动力达到最大值以后的持续制动时间;t5为停车后到制动解除所需要的制动放松时间。图中:S—制动距离,P—制动 踏板,J—制动减速,Smin—在t4时间内最小制动距离,S1—在t1和t2时间内驶过的空驶距离,S2—在T3和T4时间内的实际制动距离,S3—在T2、T3和T4时间内的制动距离;S4—在T1、T2、T3和T4时间内的制动距离。 11.说明安全气囊的作用和工作原理,(P.136)164字 安全气囊的作用:是防止乘员在事故中与方向盘、仪表板等车内结构物接触,从而避免因二次碰撞而受伤。工作原理:安全气囊平时折叠收容于方向盘中央及仪表板下部。当车辆因发生事故而受到剧烈碰撞时,传感器触发气体发生器,后者产生大量气体充入气囊,使气囊迅速膨胀,挡在乘员与车内结构物之间,以缓和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从而达到减轻伤害程度的目的。 12.为了减少城市道路交通组成不合理而造成交通事故必须采取哪些管理措施,(P.144—145)255字 要减少城市道路因交通组成不合理而造成的交通事故,可以采取以下的管理措施: 1.对城市部分道路实施货车禁行措施。货车既会影响城市道路的行车安全,也会影响城市景观,因此应对货车实施限时(多为白天)、限地(多为城市中心区)的禁行措施。 2.合理地对城市部分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城市道路白天交通量大,当货车被实施禁行后,主要的大型车就是大客车,其中尤其以公交车为主,因此设置公交专用道,将公交车与其他车型分离,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大型车对交通流的影响。 3.减少摩托车许可牌照的发放。摩托车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显著,应适当降低其数量。 13.控制交通噪声有哪些措施,请举例说明,(P.179)105字 控制交通噪声措施有: 1.控制道路沿线距环境敏感点的距离; 2.合理利用障碍物对噪声传播的附加衰减 ?利用土丘、山岗降低噪声; ?利用路堑边坡降低噪声; ?利用构筑物或建筑物降低噪声; ?利用林带降低噪声; ?改善城市道路设施。 14.说明交通事故预测的作用,(P.202)157字 交通事故预测的作用主要有: 1.预测交通事故的发展趋势,为制定预防交通事故对策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2.预测交通事故的变化特点,为制定针对性防范措施和交通法规提供依据。 3.预测交通事故的近期状态特征,为制定合理的交通安全管理目标提供依据。 4.预测控制条件下的交通事故状态,对交通安全措施的可行性和实施效果进行合理。 15.请说明如何进行植树防眩,(P.216—217)231字 中央分隔带的宽度满足植树需要时,可采用植树作为防眩设施,一般有间距型和密集型两种栽植方式。分隔带宽度须大于3M,一般采用间距型栽植,间距6M(种三棵,树冠宽1.2M)或2M(种一株,树冠0.6M),树高1.5M。灌木丛亦具有遮光防眩作用。北京市实试验观测结果表明,树距1.7M时遮光效果良好,无眩光感;树距2.5M时树挡间有瞬间眩光。故完全植树时,间距以小于2M, 树干直径大于20CM为宜。植树间距5M时,应在树间植常青树丛,可起防眩作用。若树种为落地松,树冠直径不小于1.5M,则树间不植树丛亦可有一定防眩效果。 16.说明我国国家安全色的含义及用途,(P.223)212字 颜色、含义、用途;红色、蓝色、黄色、绿色;禁停、禁止,指令,必须遵守的规定。警告,注意。提示,安全状态,通行;禁止标志;停止信号;机器车辆上的紧急停止手柄或按纽,以及禁止人们触动的部位;指令标志;必须佩带的个人防护工具;交通上指引车辆和行人行使方向;警告标志;警戒标志;如厂内危险机器和坑池边周围的警戒线;行车道中线;安全帽;机械上齿轮箱内部;提示标志;车间内安全行道;行人和车辆通行标志;消防设备和其它安全防护设备的位置。 17.说明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原则,(P.242)262字 自行车停车场的设计原则如下: 1.城市自行车的用地总面积可按规划城市人口每人0.08—0.02M计算,服务半径宜为50—100M,并不得大于200M。 2.自行车停车场的规模应根据所服务的公共建筑性质、平均高峰日吸引车次总量、平均停放时间、每日场地有效周转次数及停车不均匀系数等确定。 3.自行车停车场出入口不应少于两个。出入口宽度应满足两辆车同时进出,一般为2.5—3.5M。场地停车区应分组安排,每组场地长度为15-20M为宜。 4.场地铺装应平整、坚实、防滑。坡度不宜大于4%,最小坡度为0.3%。停车区宜有车棚、存架等设施。 5.自行车停车场应结合道路、广场和公共建筑布置,划定专门用地,合理安排。 18.说明交通事故现场救护要求,(P.245)387字 发生交通事故时,伤员的生死往往取决于几个简单动作。动作不当,可加重伤员的损伤,造成伤员立即死亡或终生残废。 1.保持冷静,阻止目击者采取一些危险或不必要的动作;尽量少挪动伤员,必要挪动时,应注意头部、颈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防止受伤部位的伤情加剧。 2.伤员处于侧卧安全状态,以仿吸进血液或呕吐而窒息。 3.确定伤员是否存在阻碍呼吸的情况,观察嘴内是否有异物(如糖果、假牙、血块)等,如不能呼吸,应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4.避免给伤员吃喝东西,如出现伤员休克时,在确定伤员消化道没有损伤时可给予食盐的饮料少量饮用。 5.不应当把骑摩托车伤员的安全头盔脱掉,除非有呕吐现象或呼吸停止。 6.保护现场。设置安全警告并对出事车辆应熄火停机,不应抽烟,排除在原现场再次出现车辆 油而发生火灾等二次事故。 7.绝对避免把似乎已死亡的伤员丢下不管。 8.急救报警。现场救护人员实施正确的搬运和急救,能减少伤者继发损伤。
/
本文档为【1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