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2017-09-30 9页 doc 25KB 15阅读

用户头像

is_209869

暂无简介

举报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喻晓静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语篇布局、语篇联结、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以及及物性等宏观层面上分析了Roger McGough的《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特点。首先站在语域、情景语境的理论角度上考察了全诗,然后在微观的层次上探讨了诗中各小句的逻辑-语义特点所引起的前景化效果;最后,就诗句的主位-述位信息组合...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 喻晓静 (安徽工程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摘 要:本文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在语篇布局、语篇联结、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以及及物性等宏观层面上了Roger McGough的《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特点。首先站在语域、情景语境的理论角度上考察了全诗,然后在微观的层次上探讨了诗中各小句的逻辑-语义特点所引起的前景化效果;最后,就诗句的主位-述位信息组合、及物性、时间关联成分、代词的照应、时和体形式的选择、排比结构的使用等手段的使用分析它们对实现全诗前景化特点的作用。 关键词:功能文体学;情景语境;前景化;语篇特征;及物性 中图分类号:I561.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1)08-0181-04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体裁具有其独特的文体特点。它通过给人以音乐美、视觉美、意象美和寓意美从而体现其欣赏功能和喻世功能[1]。正是由于诗歌有其超乎寻常的特点,每一个诗人在创作中都努力使自己的作品打破常规显出特色。与众不同才能引人注目,偏离常规才能体现风格,造成一种突出。“突出”就是“前景化”(foregrounding),就是不同寻常,不落俗套,引人注目。一首诗中的“前景化”部分是读者最注意的不同寻常的部分,它是通过语言的变异实现的。这一变异可以多角度体现诗作者的风格。“风格是对常规的变异”[2]。因此,诗人如何在诗歌文体中创造性地使用语言,选择自己独特的前景化方式去创造诗的意境和抒发感情是诗歌研究的切入点之一。传统上,人们对诗歌的研究多以语音和格律为着眼点,辅以作者介绍和创作背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分析诗的语言特征,包括诗的整体结构、词、句法特点、语音对烘托和加强语义的功能、音韵的表达效果、以及修辞手法等等,从而去探讨诗的文体特征[3]。本文尝试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从功能文体学的角度分析《关于太阳溜走并贴上告示》一诗的前景化文体特点: 这是诗人Roger McGough的一首诗。Roger McGough于1937年生于利物浦,他曾在Hull大学接受高等教育。在进入利物浦诗人圈(Liverpool poets’ scene)之前,他曾教过3年书。之后他主要从事舞台剧本和电视剧本的写作。本文将以功能文体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这首诗的语言结构所产生的前景化文体特征,通过语域、情景语境理论分析诗歌的语篇布局、诗句的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诗句的及物性分别对诗歌前景化文体特征的作用,以探讨这首诗带给读者的各种“美”的所在。 一、语域、情景语境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任何语篇的产生都与一定的情景语境相关联。Halliday把与语篇相关的情景因素归纳为3个变项:语场、基调、语式。这3种情景变项组合在一起形成语篇的“语域”,即“情景构型”(situational configuration)。它决定着语篇所表达的意义,决定了语义系统的功能成分,决定了与语境有密切联系的意义潜势,并体现在语篇里。语篇的环境是情景语境,情景语境的3个变量(语场、基调、语式)分别与意义系统的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发生联系。这样,情景构型激活了意义构型,使对意义系统的选择有了动因。语义系统又激活了词汇语法系统,使对词汇语法系统的选择有了动因。具体地讲,对概念意义的选择使对及物系统的选择有了动因;对人际意义的选择使对语气和情态的选择有了动因;对语篇意义的选择则对主位系统和衔接系统的选择有了动因。作者对各种意义的选择最后以书面符号的形式体现在诗篇中。 然而,对情景语境的理解是因人而异的。情景语境决定了可供选择的意义构型,从而产生 了对语篇的不同理解。换言之,越是趋于抽象的情景语境可供选择的意义范围就越大。诗歌的灵魂在于其产生的意象,诗歌的意象功能在于它能刺激人的感官,从而唤起某种感觉并暗示某种感情色彩,使读者沿着意象所指引的方向迅速进入诗的意境。因此,鉴赏诗歌时,应重视它带给人的联想和意象。 Roger McGough这首诗的魅力在于它“前景化”的情景语境创造了许多意义潜势。这具体表现在诗的词汇语法层及其谋篇布局上。 二、谋篇布局与前景化特征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安静平和的自然落日图景,在从黄昏到夜幕这一系列景色变幻过程的描写中,我们在诗的韵律和节奏中充分感受到了自然的美、诗的美。全诗共一节,以the sun开头,且两个单词都以常规的小写出现,首字母虽位于诗首却没有大写;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诗节以MOON结尾,整个单词的各个字母全部大写。这种布局巧妙地告诉读者“日落”是诗前半部分所要表达的内容,而“月升”是诗后半部分所要传达的信息;the sun小写似乎暗示落日的辉煌终将不会长久,凸显的MOON昭示了明镜高悬,当空主宰的绝对地位。一常规化的开头,一前景化的结尾,这种对比不禁让人浮想联翩,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落日的美,更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随着阳光的隐去,所有的事物都安静下来,天地之间只有这一轮明月悬在中天。这种由远及近,由动到静的前景化过程不会让人觉得一切都走向了终结,却会让我们自然而又满怀希望地想着:今天圆满地结束之后,我们将会看见明日的晨曦…… 在谋篇布局方面,除开头语与结尾符形成强烈对比产生前景化效果之外,整首诗最前景化的一部分是它那富于变化的表现形式。在几句平常的诗歌式的散句之后,诗作者突然罗列出一段整齐的句式,让人耳目一新: that grass is green and skies are blue and color is king hey ding a ding ding 这种整齐的给人以超乎想象的稳重感,一种稳定且不易变动的平静。这是在落日发生之前一切都处于正常状态下的情景。然而落日带给周围的影响已经开始出现:诗人用6个渐次下沉的词语描绘了夕阳一步步向下沉去,最终不知潜向何方的景象。这里,诗人并非故弄玄虚,而是以图示诗,以前景化的书写形式带领读者去联想、去身临其境地感受诗的绘画性,从而达到既定的交际效果。 三、语篇联结与前景化特征 语篇联结的方式多种多样,重要的有词汇语法手段以及逻辑联系语。这首诗在表达落日西沉明月渐起这一美丽过程时,作者综合运用了词汇语法以及逻辑联系语等多种前景化手段。 (一)词汇的选择与前景化特征的表现 在词汇层方面,诗作者通过使用上、下义词和词汇同现来使表现对象前景化。从色彩的变幻来说,诗人通过使用上坐标词color将前文中的green与blue以及后文中的golden联结起来,这种上、下义词的词汇关系使诗篇内部紧密衔接,也使诗句获得一定的文体效果。颜色的变幻也正反映出落日下沉的过程:最初的天蓝与草绿是阳光下的正常色彩。随着夕阳的出现,所有的事物都被染成金黄色。而当太阳完全隐去的时候,一轮明月又使这首诗呈现出深蓝的冷色调。 另外,从声响的效果来看,诗人巧妙地使用词汇同现来表达音乐的效果。同现关系指的是词汇共同出现的倾向性,因为在语言实践中,人们发现有些在意义上相互联系的词语常常同时出现在同一语篇中,这些词属于同一词汇集。诗中,“the sun”,“MOON”共属一词汇集,分别居于诗节的节首和节尾,隐喻着日落月起这一自然现象;“you”,“grass”,“skies”,“color”归于一词汇集,是天地人的合一,是一幅祥和多彩的自然图画所应有的内容;“hey”,“ding”,“ding ding”与“pinning up”虽然一为拟声名词,一为动名词短语,但从声响这一主来看,它们可以粗划为一个词汇集。在“嘿 叮哟叮叮”(hey ding a ding ding)响起之后,仿佛提示读者一般,所有的一切开始从平凡戏剧般的跃动到绚丽多彩的状态中。月亮的出现似乎也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影,“梆 梆”(pinning)一阵响后,交接的满月挂出来了,周围的一切又变得无声无息。词汇同现的使用让这首诗描绘的两大主题,即夕阳与明月,它们的“去”与“来”充满了音乐的质感。细细品味,我们会发现,如果说“hey”,“ding”,“pinning”共属一词集的话,“notice”(告示)显然无法跻身于它们所创造的情景语境。“notice”打破这一和谐局面的目的正是为了使自己处于前景化的地位,从而引人注目,而注目的目标正是告示(notice)的内容——MOON。诗人正是以如此前景化的形式彰显诗的表现对象之一明月。 (二)语法结构的选择与前景化特征的体现 在语法层面上,时间关联成分的使用,代词的照应技巧、富于变化的时和体、独具匠心的排比结构对前景化文体特征的体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值得读者关注的是两个时间关联成分 “just then”,“before”。在这首诗中,它们都是先时性时间关联成分,用来表示一(些)事件的发生在时间上先于另一事件或时间的词语。虽然这两个时间关联成分在诗中使用的具体位置跨度较大,但在语义的承接方面它们却彼此呼应:“正当 你开始觉得那 草是绿的……”(just then you’re beginning to believe that grass is green…),“不待你反应过来 它已不知溜向何方”(before you know where you arehe’s slunk off somewhere)。诗人借助这两个时间关联成分表现了落日西沉时各种变化发生的短暂性。 其次,在代词的照应方面,诗句“the sunhasn’t got me fooled”,“you’re beginning to believe”, “before you know where you are”, “he’s slunk off somewhere”包含了代词“he”,“me”,以及“you”。代词“he”与诗首的“the sun”是照应关系,是前照应也是内照应,是诗人描写对象的突出和重提,但它是一种隐遁意义上的突出。因为此时的 “he”已经站在退场的角色上。代词“me”照应的对象可以理解为诗人本人,也可理解为读者自己,表达的是作者或读者具体的、主观的体会和个人经验;而后文中的“you”表明,代词照应的对象在欣赏落日美景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被抽象,抽象为任何被落日余晖所笼罩的整体。“you”从相对客观的角度表达了现实。“me”和“you”都应属外照应。外照应指语言项目的意义解释直接依存于语篇外客观环境中的某个事物。代词由具体的照应对象“me”悄然转移到模糊指代对象“you”,这一前景化正是诗人在欣赏太阳溜走瞬间美景时达到的物我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的表达。另外,夕阳西下,光线暗淡,个体“me”逐渐淹没于苍茫夜色中,虽有明月渐至,但月色下,物我能清晰可辨么, 在时和体的形式方面,诗人采用了多种时体变化,它们在诗篇中前后配合不仅起到了衔接语篇的作用,而且使读者能够把握叙述的线索,分清不同的描述。如现在完成体的使用,“the sunhasn’t got me fooled”,“he’s slunk off somewhere”,它传达的意义是动作在过去某一时刻发生,持续到现在或是已经结束,强调对现在所造成的影响:“从未蒙蔽住我”,“它已不知溜向何方”。这一描述,虽在时和体上达成了统一,却在语义上造成了“失协”:没有被蒙蔽的我却不知太阳溜向何方~完成体的统一和语义上的前景化正是作者的匠心所在,以此展现夕阳的稍逊即逝。而现在进行时“you’re beginning to believe”和一般现在时“grass is green”, “skies are blue”, “color is king”等则表达了落日的余晖渲染出的即时美景。这样读者可以依靠动词的时态来区分作者对情景的描述和人物自己的思维活动。 本诗中的排比结构更是作者独具匠心的前景化设置。“that grass is green and skies are blue and color is king”,这一排比形式整齐匀称,内容联系紧密,读起来声调平缓。它虽没有明确指出例举事物的内在联系,却能创造一种均衡美,一种落日发生之前的平静美,从而产生前景化。 (三)逻辑联系语的运用与前景化特征的体现 在逻辑联系语层面,诗人使用的逻辑联系语数量虽少表达力却很凝练。根据Halliday和Hasan(1976)在讨论逻辑联系语时的分类,“and”在语义上表示增补关系。诗中有4处使用了“and”做语义连接的纽带,其中3处用于罗列日落前的平静美景,在整齐划一的句式中铺展出一种超常的均衡,使该部分的诗句在整首诗中前景化出来。诗尾“he’s slunk off somewhere and pinning up a notice saying MOON”中的逻辑联系语“and”隐喻了日落月升这一自然交替在瞬间同时进行,帮助了诗句描绘的情景语境的前景化。小句引导词“that”和拟声词“hey”在诗篇的排版上与“and”并列,在语义功能上也起到了信息的叠加增补作用,因此也可以把它们视为非传统的逻辑联系语。“that”,“hey”,“and”共同营造了夕照下的稳定静态美,使该部分成为诗篇中最前景化的部分。 四、主位系统、信息结构与前景化特征 从交际功能的角度来看,主位传递的常是已知信息,述位表达的常是新信息。对语篇主位系统的分析常是为了研究信息的分布情况。诗篇中的主位——述位选择都是根据情景语境来考虑的。分析和探讨诗中小句的主位——述位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语义意图和信息组织手段,从而更好地探索信息组合与信息内容之间的关系。 整个诗篇只有3个小句复合体,其主位——述位划分如下: 因此,本首诗的主位推进对象依次为the sun ? just then ? before you know where you are。从诗篇主位的连接和衔接的角度来看,它们表达的主要内容是叙述对象夕阳(“the sun”)在短时间内(“just then”)所带来的变化。从述位多表达新信息的角度来看,作者传达的信息中心是“清醒的我,余晖中的五彩世界,(太阳)溜走同时告示月亮升空”。由此看来,作者所构建的主位——述位系统恰好营造了诗的意象所要表达的情景语境,述位部分的信息组合正是诗人要前景化的信息内容,而诗人的语义意图也正是要带领读者去领略余晖中的五彩世界,去身临夕阳溜走月亮升空的一霎那。 五、及物性与前景化特征 我们首先来对诗中各小句的及物性进行分析: 以上是对诗中各小句及物性的分析。这8个小句中有3个小句是物质过程,3个是修饰型的关系过程,另外两个是认知型的心理过程。读者可以清楚地看到,位于诗首的第一个小句和位于诗尾的最后两个小句作者无一例外地选择了物质过程,这一前景化的给人以非常明确的提示:夕阳在西下。这是本诗最突出的一个主题。正如前文所述,诗篇中最前景化的部分是位于诗节中间且又被相对右置的关于夕阳余晖下景象的描述:“grass is green”,“skies are blue”,“color is king”。对景象的描述,诗作者使用的都是修饰型的关系过程。这一及物性的选择,从语法隐喻的角度上来讲是对客观景物的真实再现,是夕阳落山之前壮丽的山河之美的自然流露。而两个心理过程小句都是基于诗人或是景色欣赏者的情感认知的,这一及物性的选择,对于引领读者融入景色,与自然合为一体起着潜移默化的催化作用。由此可见,物质过程的选择是为了突出一个主题,关系过程和心理过程的使用是为了适应并强化一定的情景语境,从而为深化主题服务。 对一首诗的理解角度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因为诗的设计本身就包含了许多意义潜势[4]。“不容置疑的是,一首诗对读者的震撼力与诗的内容和表达密切相关”[5]。本文从功能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出发,对Roger McGough的这首诗进行了文体分析,通过分析诗篇的语域、情景语境、结构布局以及诗句的词汇语法特征、逻辑联系语、主位系统和信息结构、动词的及物性等,探讨了诗篇的前景化特点以及这些前景化特点所引发的意义潜势。功能语言学作为一种理论基础为语篇分析提供了一个有力的手段,为人们理解语篇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 对一诗篇的分析再次说明了这一点。 注 释: 本文采用的诗引自张莉推介于1999年第十二期的《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张德禄.语言的功能与文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3〕秦秀白.文体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4〕Widdowson, H.G. Practical Stylis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0. 〔5〕戴凡.对一首诗的功能文体学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 (编辑 孙国军)
/
本文档为【功能文体学视角下《关于太阳溜走……》一诗的前景化特点】,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