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进化论的社会含义

2017-12-26 45页 doc 70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37320

暂无简介

举报
进化论的社会含义进化论的社会含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短语捏造出一个形象,好象人类为了生存要做殊死的斗争,而 且好象社会达尔文论者提倡淘汰不适应者,并把这当作进步的一个必要步骤。通过理查 德?霍夫斯塔德的著作《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Hofstadter,新版,1959),我 们知道了,这种捏造出的幻觉经常与自由竞争时期产生的资本主义残酷竞争联系了起来。最 能说明这种形象的例证就是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时,那些“强盗式资本家”通过剥削人民进行残酷竞争,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看起来利用达尔文主义的隐喻来维护工业家们所鼓 吹的斗争准则似乎...
进化论的社会含义
进化论的社会含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这个短语捏造出一个形象,好象人类为了生存要做殊死的斗争,而 且好象社会达尔文论者提倡淘汰不适应者,并把这当作进步的一个必要步骤。通过理查 德?霍夫斯塔德的著作《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Hofstadter,新版,1959),我 们知道了,这种捏造出的幻觉经常与自由竞争时期产生的资本主义残酷竞争联系了起来。最 能说明这种形象的例证就是19世纪末期工业革命时,那些“强盗式资本家”通过剥削人民进行残酷竞争,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利润。看起来利用达尔文主义的隐喻来维护工业家们所鼓 吹的斗争准则似乎不可避免。如果自然界通过个体竞争的方式进步,那么适者生存肯定是人 类经济和社会进步的关键。当然,霍夫斯塔德的书还涉及到其他利用达尔文主义作类比的情 况。重要的斗争领域也许根本就不在个体之间,而在国家或种族之间,通过斗争来维护帝国 主义,殖民主义,以及奴隶。甚至就是在一种社会中,由于对于斗争论点的略微曲解, 导致生存斗争被优生学这种人工选择形式所取代。其作用是控制人口生育,从而阻止非适应 性个人的繁衍。##鉴于其内涵非常广泛,因此,毫不奇怪,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很难下一 个精确的定义(Ha lliday:1971;Rogers,1972)。最近在英国进行的一项对“社会达尔 文主义”的研究(Jo nes,1980)表明,即使是自由主义者和社会主义者,也能依照他们各自的目的,来改造自然选择的观点。不可能仅仅把社会达尔文主义视作达尔文主义在人类领 域的简单而明显的应用。人们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建立生物学与社会思想之间的联系,并且 在每一个情况下,有选择地强调了科学理论的某一方面。那些把战争鼓吹为进化动力的人确 信,个体竞争会消弱一个民族抵抗外部敌人的能力。与令人眩目的新社会倾向截然不同,生 物学思想观点被当作了使已有的意识形态地位合理化的手段。科学与意识形态之间的联系也 是双向的;科学理论在某种程度上受其提出时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如果无情的资本主义看起 来象是自然选择在经济上的直接应用的话,我们必须记住,常有人认为达尔文的理论本身就 建立在受马尔萨斯(第六章;Young,1969,1971b,1973)影响的意识形态基础上。 历史学家们一定知道许多在生物学基础上类比社会的方法,但是,如果他们把“社会达 尔文主义”扩展到覆盖如此众多的不同思想,以至于使“社会达尔文主义”变得实质上毫无 意义时,那也将一无所获。达尔文的名字经常被那些与社会进步有关的思想体系所使用,结 果使得达尔文的理论在公众中蒙受了理应由其他理论承担的坏名声。班尼斯特(Bannister, 1970,1979)对霍夫斯塔德所宣称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资本主义形式在19世纪后期美国思 想中很流行这一论点提出了挑战。他的攻击是双向的,既针对所谓流行的程度,也针对以达 尔文思想作类比的内在逻辑。他指出,自由主义历史学家们曾刻意地夸大了早一代人对斗争 含义的依赖,目的在于强调,他们的观点与这种经过雕琢的粗俗观点相比,要高明得多。“社 会达尔文主义”是备受反对自由竞争人指责的术语。工业家们使用达尔文主义语言的频度可 能被高估了,因为很多表面上看来是倡导自然竞争逻辑的见解,实际上是出于颇为不同的动 机。这就引发了关于赫伯特?斯宾塞个人主义哲学具有什么真实目的的争执。对霍夫斯塔德 来说,是斯宾塞把社会达尔文主义从英国散布到了美国。可是斯宾塞对拉马克主义的偏爱却 阻碍了他接受生物学上的自然选择观,也可以认为,他更多地把自由竞争看作对人们行为的 激发,而不是对不适者的淘汰。##从政治观念的另一个极端看,重要的是要弄清楚达尔文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Heyer,1982)。马克思之所以欢迎进化论的思想,是因为其中固有的唯物主义特点,但是从一开始,他就认为达尔文的机制反映出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义的 竞争氛围。现在清楚了,所谓马克思将一卷《资本论》献给达尔文的故事,根据的错误地 理解了他们之间的通信(Colp,1974;Feuer,1975;Fay,1978)。在达尔文的斗争概念与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是历史推动力的信仰之间,只能找到一点点类似,因为后者是起源于辨证 法哲学的。在革命后的俄罗斯,达尔文主义总是处于备受敌视的状态,比如在李森科案件中 (见第九章)。##马克思主义者排斥选择理论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不应因此而误入歧途, 去认为达尔文主义与资本主义的联系是勿庸置疑的。斯宾塞是拉马克主义者这个事实告诉我 们,为自由企业社会所提供模式的不只一种生物学的类比。斯宾塞的情况还证实了非达尔文 进化理论可能在社会争执中扮演相当的角色。大多数拉马克主义者选择的是以国家干涉作为 创造更好条件手段的社会政策。他们希望因此而导致的改善可以产生遗传效应,从而使种族 本身发生真正的生物学意义上的进步。优生学运动也主张国家调控,但目的却大相径庭,优 生学运动希望藉此限制不适应者的繁衍能力。当代大量关于这场运动的文献表明,存在着另 一个独立于达尔文主义的科学启发源泉。虽然优生学是在达尔文理论影响下的英国创立的, 但优生学在利用了孟德尔遗传学这门新科学后,却在美国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可是早期 的遗传学家们反对把自然选择看作进化机制。他们宣称,人类种族的“坏”基因必须经过人 工选择来淘汰,他们无视这样一种假想,即自然进化是通过更加快速地复制适应基因而实现 的。##生物学与社会思想的相互作用之所以复杂,是由于科学理论常常被卷入到当时的争论中,导致这些争论的各方,在基本观点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上面提到的政治分歧中都可 以看出在“先天与后天”中哪一个是决定人的品质的最重要因素这一问题上的对立态度 吗?(Past ore,1949;Cravens,1978)。那些相信先天——即遗传——是根本影响的人, 会反对认为条件改善和教育对人的品质能带来有益影响的观念。如果一个人继承了恶劣的品 质,那么没有什么可以帮助他,甚至任何尝试都只能是浪费金钱。这种倾向产生出建立在对 下层阶级的数量和影响需要进行限制基础上的保守政治思想,因为据认为生活在下层阶级的 人是恶劣品质的主要来源。可以通过自然或人工选择的方式来淘汰不适者,可以选择社会达 尔文主义或优生学的方法。达尔文主义和孟德尔主义都为优生学提供了科学基础,因为两者 都强调遗传对个体生物品质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相反,可以将拉马克主义者对“软继承”的 强调视为“人定胜天”信念的一种极端形式。拉马克主义相信,如果有更好的外部条件,人 性就〖HTH 〗可以〖HTSS〗得到改善,并且认为这种改善可以一代又一代地遗传下去。实际 上,对于“后天决定论”的支持者来说,并不需要倡导遗传效应,也可以主张更好的条件会 造就更好的人性。因此,尽管正逢拉马克主义的衰落,但是自由主义思想在20世纪还是继 续盛行。##还有一个比任何特定的生物学理论深刻得多的思想,倾向于从等级的角度来考虑 人的差异。优生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基础是对同一社会内部个人划分等级。一些人被假定 为生来就比其他人更能干,这种思想反映了社会被分成上层阶级和下层阶级的事实。按种族 的不同来分等级的倾向甚至更加流行。欧洲人几乎不可避免地认为,其它种族次于他们,其 低劣程度则由他们的技术与社会发展来衡量。很容易就会设想,“越低等”的种族对应着从 猿到人的最高形式这一过程中的“越早”阶段。理论上,达尔文主义应该是从根本上摧毁了 线性等级进步的概念,因为达尔文主义强调进化具有不断分支化的特点。可实质上所有的进 化论者都承认,人类的起源是一种线性图式,并且还用这种观点为盛行的种族歧偏见辨护。 拉马克主义应该更容易被那些从等级角度考虑进化的人所采纳,因为拉马克主义者更贴近将 进化比作胚胎向着最终目的进步式发育的信念。那些最执着地试图建立种族等级界定的生物 学家们,几乎一直在他们的生物学思想中融入相当可观的拉马克主义成分。通过非达尔文主 义的途径,更容易将一种社会偏见演绎成“科学”理论,只不过在这个案例中没有一种理论 能彻底逃避那种广泛存在的基本态度。 最为人熟知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就是根据“生存而斗争”来为维多利亚时期资本主 义竞争精神辩护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但是一些现代史学家们一直未能解决的问题是,当时在 多大程度上利用了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论点,即使对达尔文本人的信念理解上,也存在着同样 类似的差异。格林(Greene,1977)列举了各式各样的诠释,在一种极端,有人谴责达尔文主义助长了攻击性的个人主义(Harris,1968),在另一个极端,有人则否认达尔文同情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观点(Freeman,1974)。达尔文著述中的有些内容确实从哪个角度都能解释。格林指出,达尔文受到了维多利亚时期那种有益于经济竞争思潮的影响,并且对这种影响并 非毫无意识。达尔文看到了个体和部落竞争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作用,并且害怕文明群体中 宽松的选择会对种族会造成危害。同时,他又不情愿接受自由竞争政策的某些更极端的含义。 当他读到报纸上的一篇文章,宣称他的理论为拿破仑以及每一个奸商都提供了依据时,他感 到惊讶。虽然他觉得需要有些东西去阻止恶劣品质在种族内部的传播,但是他显然不想看到 建立在强权与狡诈基础上的竞争。 只要把达尔文与琼斯(Jones,1980)看作“达尔文理论首次在政治场合中有意义的使用”的运动联系起来,达尔文本身思想的自相矛盾是可以解决的。这不是攻击性的社会达尔 文主义形式,而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自由主义;它的根本目的是限制拥有土地的贵族的影响。 这些自由主义者们不反对统治阶级的存在,而仅仅是反对现有统治者的堕落。他们寄希望于 一种新的自然贵族,这种贵族以职业阶层的形式出现,应该允许他们在社会上占据主导地位。 对于达尔文主义与宗教之间的争吵,至少可以部分地解释为这个新阶级把进化理论当作了进 攻教堂的手段,而教堂是传统权威的标志(Turner,1978;Desmound,1982)。达尔文本人 就是一位庄园主,并且每天要处理位于唐恩乡下的事务。有些人,比如赫胥黎,也在国家一 级的公共事务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摩尔(Moore,1982)认为,达尔文的追随者通过 将达尔文葬在西敏士大教堂,来确立他们作为新统治阶级的地位,“在新的管理下”,抵抗 旧的社会等级制度。这场运动并不一定会产生出攻击性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因为这场运动本 身已经证实了新统治阶级所具有的优越地位。如果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不适应人数多到使整 个社会不堪重负的地步,解决的办法不会是任他们挨饿,而是通过政府的控制来限制他们的 繁衍。虽然达尔文对于针对人类的人工选择持怀疑态度,但是职业阶层在19世纪末却转而 越来越支持优生学运动。 一种更为极端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则在积极倡导实行彻底的自由竞争政策,其目的在 于摆脱对经济竞争的羁绊。国家必须放开对个人行动自由努力的限制,任由个人依其能力兴 衰。只有允许当最适者为在经济上占据主导地位而奋斗,同时那些不适者承受这种后果时, 才会出现进步。这就是霍夫斯塔德描述为资本主义伦理中不可或缺部分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形 象。在一些工厂主利用达尔文主义高调捍卫自由企业体系的同时,我们必须注意到班尼斯特 对这种观点的异议,他认为“生存斗争”宗旨的流行程度被高估了(又见Heyer,1982)。争 论不可避免地要集中在赫伯特?斯宾塞及其追随者们所推崇的极端形式的自由竞争个人主 义的真实性况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上。 从斯宾塞的早期著作,如《社会静力学》(Spencer,1851)中,以及晚期著作,如《人 与国家》(Spencer,1969年重印;Peel,1971;Kennedy,1978)中,都可以证明他对自由 竞争的支持。在他看来,自原始社会以降的发展中,从封建社会到现代资本主义,是人类进 化过程中关键的一步。对于经由众多个人努力的积累而达到的进步来说,自由是必需的。自 由也是使所有个人都与社会发展保持协调的必要手段。斯宾塞坚持认为,国家只需要关心外 部事务;至于内部事务,则无须对人们的生活和活动进行控制。不需要通过国家来控制卫生 医疗、教育以及对穷人救济等,而今天人们则认为国家理所应当做这些事。举例说,比如一 个人想成为一名医生或者教师,那么他就可以自由地去做这些事,而且只要他能使人们为他 提供的服务支付报酬,他就是成功的。如果他并不擅长所从事的职业,那么只需几个鲁莽顾 客的驱赶,就能使他失败。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所起到的对公众的最好维护,就是保护失败 者,以使他们摆脱由于自身的无能所带来的痛苦。 斯宾塞的追随者们,特别是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威廉?格莱汉姆?萨姆纳,倡导过类似 的看法。萨姆纳的哲学可以归纳为三个词:“根,贪婪或死亡。”他公开发出挑战,声称任 何一个人只要具有比他更强的执教能力,就可以取代他的位置。他对那些事业上失败的人丝 毫不屑于同情:懒惰者与无能者受到的是自然的惩罚,任何使挫折得以缓和的企图,都只会 为软弱的传播大开方便之门。工厂主们也吸收了斯宾塞的看法,或者至少宣称他们的行为依 据了他的哲学。安德鲁?卡内基自诩是斯宾塞的的信徒,同时,铁路大王詹姆斯?J?希尔 和约翰?D?洛克菲勒也用“适者生存”这个术语为毫无节制的竞争辨护。 现在,已经有人对霍夫斯塔德所宣称的存在过广泛使用选择作类比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甚至萨姆纳也不赞同斯宾塞提出的自由的企业行为能够带来真正进步的乐观看法。尽管可以 援引一些例证,但是还是有人提出,就是在商业界内部,也只是有限地接受了“适者生存” 的生活信条(Wyllie,1959;Bannister,1970,1979)。那些已成功地消除对手的人,或许要用这种观点来为他们的无情辨护,但是大部分普通商人都了解自身的弱点,因此不敢苟 同。在商业界外部,明显的非达尔文社会进化论享有一定的声誉。 即使我们承认斯宾塞 的哲学博得了一定的支持,但是我们也还是要问,在多大程度上,自由竞争就等于自然选择? 事实上,二者之间的联系至多能算的上有些相似。经济竞争的根本目的是建立垄断,而一旦 到达这个目的以后,自然竞争的所有益处都不复存在。一个成功的人会对他的追随者指手划 脚,并进而左右社会,但是如果他没有更多的继承他品质的后代,那么就不存在相应的生物 学效应。在很多情况下,尽管富有会转化成政治影响,但是继承了财富显然并不等于遗传了 能力。实际上,A?R?华莱士为社会主义申辩时就采用了这种观点(Durant,1979)。他提 出,如果没有于贫富差别,丈夫们和妻子们将会按照自然的意图,根据各自的生物学品性, 来相互选择。 把斯宾塞的社会哲学与其看作是自然选择的一种形式,不如看作是维多利亚时期对“自 立”精神信奉的表露,在萨缪尔?斯迈尔的书中(Smiles,1959),也可以找到不少这种观 点的子。这种观点后来又成了新教工作伦理的自然化,摩尔(Moore,1985a)指出,许多新 教的自由人士将斯宾塞的哲学看作是对他们传统道德观的拓展。自由竞争最重要的目的不是 消灭不适者,而且鼓励所有人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善自己。懒情被认为是比愚蠢更大的对进 步的障碍,对懒汉们的策略不是去消灭他们,而是迫使他们作出更多的努力。达到这个目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阻止一切企图旨在缓和自然惩罚失败者所带来的痛苦的行动。斯宾塞承认 自由竞争的一个结果就是,强者把弱者强有力地“撞倒在一边”,当他于1884年写作《人 与国家》时,无疑他已相信,到处蔓延的社会主义正在任由恶劣的品性在社会中四处滋生。 如果不是国家的支持,不适应的人绝不可能繁衍到成为负担的程度。然而在斯宾塞的哲学中, 真正的进步起源于由于对失败和贫穷的害怕而产生的对个人能动性的激励。社会主义不仅允 许不适者的生存,而且还破坏了对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自主品质。对痛苦的恐惧教育着每一 个人去如何调整自己,以运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下一代人又直接人他们的父母那里学习到这 一点。这种政策看来不象社会达尔文主义,而更象社会拉马克主义,由此也可以看出斯宾塞 在生物学上对拉马克主义的偏爱。可见,那些赋予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东西,事实上应该属于 斯宾塞主义,与自然选择不存在什么类似性。 到了19世纪末,斯宾塞的声望已经开始衰萎。他攻击许多国家正在风行的国家主义浪 潮是一种效率低下的军国主义;但是,后来证明国家主义比自由竞争个人主义更强有力。许 多对征服和殖民扩张抱有期望的人感觉到骄傲的震颤说明,存在着第二种水平的竞争,对于 这种竞争也可以称作社会达尔文主义。“适者生存”的信条不可避免地被用到了对民族斗争 的期望之中,每一个民族都确信自己经过证明是是最适应的民族。对未来战争的期望,导致 了对国家团结的渴望,这是与过去所重视的企业自由行为背道而驰。因此,虽然高唱的是达 尔文主义的高调,但是民族斗争的概念已经开始背离了生物学选择机制的根本特征——个体 竞争。 沃尔特?白芝浩在他的著作《物理学与政治》(Bagehot,1872)中,着重强调了民族凝 聚力的重要性。为了刻意明显地把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用于社会,白芝浩指出,在整个历史 进程中,最强大的民族一直支配着他们弱小的邻居,而且就强大民族就对文明发展所作的贡 献而言,他们也确实是最适者。处于从属地位的民族,如果未被消灭的话,也是受着压制, 并且知道了征服者有种种优势。白芝浩显然背离了选择理论的真实精神,因为他坚决主张不 断增长的政府力量才是地步的主要原动力。白芝浩并没有倡导个人竞争,他赞赏任何有助于 个人从属于社会意志的东西,包括宗教。教堂与国家应为民族的强大而团结一致,思想自由 则应受到压制。有史以来,那些率先达到更高组织水平的民族成了征服者;这就意味着相同 的因素一定也左右着国家的竞争。 在20世纪,仍然曾一度流行国家或种族竞争是人类进步核心的观点。导致优生学运动 (见下文)具有吸引力的观点基础是,白种人如果要想保持他们优越于其它种族的地位,一 定要防止他们自身出现生物学意义上的退化。这时一些考古人类学家试图提出,人类进化的 化石计录表明,发达的人一直在消灭着劣等的人(Bowler,1986)。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的消 失被看作如同白种人消灭美洲和澳洲土著人一样的过程,只不过发生在更早的时期。直到 1949年,阿瑟?基思建立了一个人类进化的理论,按照这个理论,部落与种族的斗争是进 化的主要推动力。有意义的是,基思和其他倡导种族斗争的人,对于通过自然选择来解释高 等种族的产生不感兴趣。选择仅仅是被动的过程,其作用是淘汰那些在进步中落伍的的种族。 斗争的概念已经有了自身的意义,其作用与生物学上的达尔文理论毫无关系。 达尔文主义在英语世界以外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有时其影响是矛盾的。在法国,生物 学上的达尔文主义影响不大,同时,那里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又很少强调个人斗争的概念 (Clark,1984)。在德国,意识形态背景不同的思想家们都接受了进化论,并愿意将自己 称作达尔文主义者(Kelly,1982)。历史学家们极为关注军国主义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 按照这种形式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战争誉为强大民族施展权威的手段(Zmarzlik,1972)。 倡导最适者统治的观点,并不仅仅是贵族军团对达尔文主义的曲解。相反,这种观点得到了 德国权威的达尔文主义者之一恩斯特?海克尔的鼓励(Gasman,1971)。海克尔把进化变成 了他的近似宗教的哲学——一元论的基石,这种哲学的根本论点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Holt, 1971)。一个叫作“一元论者联盟”的组织把一元论传播到全德国。虽然海克尔对当时的德 国是靠军事而非中产阶级联合起来的感到沮丧,但是,他和他的追随者们很快就赞同要有一 个强大的中央政府。进化论使他们知道,有史以来进步都是依靠优越种族对近邻的控制取得 的。斗争必须继续下去,才能确保有不断的进步,而在下一个阶段,德国将以世界统治者的 形式出现。在一次大战期间,海克尔是一个狂热的国家主义者,他对德国最后的失败感到极 度的失望。“一元论者联盟”在接下来的纳粹意识形态出现过程中担当了角色,它们强调德 国人具有天生的优势,鼓吹他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海克尔坚持认为,一个民族要强大,就必须要统一和实行中央集权。这与斯宾塞所倡导 的个人主义腔调正好相反,在德国,人们讥讽斯宾塞的思想是可怜的英国商业主义的反映。 一个强大的民族不能容忍这种令国家四分五裂的内部争吵,而应该让所有人都团结在一起, 遵循统治者指引的目标。令人奇怪的是,海克尔像斯宾塞一样,在对物种与社会内部发展问 题的看法上,也是一个拉马克主义者。但是斯宾塞赞成从军国主义到资本主义的转变,而海 克尔则坚持民族竞争仍然是推动进步的更重要力量。因此,国家一定要提高所有公民的素质, 将他们铸造成奔向一个明确目标的群体。斯宾塞相信必须任由自然界的控制,因为人类不可 能控制进步的方向;海克尔则相信人类能够把握自身的能动性,并在他们自己对未来的展望, 建立起强有力的新民族。 除却纯粹的通过斗争取得进步的概念,德国意识形态中几乎没有什么东西与选择的机制 类似。不可否认,达尔文承认国家的征服在人类进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从生物学的起源看, 纳粹主义与斯宾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达尔文主义与拉马克主义结合物。纳粹主义者吸收了德 国思想的其它方面,其中包括诸如像民族性比周围的人强这样的种族情感,对尼采的“超 人”概念的曲解,以及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国家哲学。公民服从于国家,以及伟大领袖的抱负 代表了国家目标这样的信念,显然是唯心主义的特征,而不是达尔文主义的特征。 倡导国家有责任控制不适应公民繁衍的观点是优生学运动的基础。达尔文本人曾指出过 文明社会当中自然选择的宽松性所带来的问题,因为在文明社会里无法对不适者进行严格的 淘汰。倡导自由竞争的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弱点在于,社会中最不适应者很少完全消失;确实, 当时大都市的贫民区已经越来越被认为是恶劣人品的滋生地。人们会很自然地认为,社会中 最贫穷的阶级中含有数量最多的品质低劣的人,因为可以认为贫穷会直接造成人的能力低 下。达尔文的侄子弗朗西斯?高尔顿最先呼吁,这个问题正变得越来越失去控制,国家必须 担当起到积极的作用,控制适者与不适者的相对比例。生活在贫民区的劣种人的大量繁衍, 会使整个种族堕落,同时也会造成公共资源的流失。与之相反的是,具备最高水平能力的职 业人员则倾向于拥有比较少的孩子。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通过政府的介入,达到逆转这种自 然倾向的目的。在高尔顿看来,从效果上看,利用人工选择作为手段来改善种族特征的动机, 似乎具有宗教意义。他的著作后来为整个优生学运动奠定了基础。(关于优生学的综合论述, 参见Blacker,1952;Allen,1975b,1976;Bajema,1977;Farrall,1979,Kevles,1985)。 直到1883年,高尔顿才发明出“优生学”这个词,但在此之前很早的时候,他就已经开始尝试建立一个基本的遗传观点——能力是遗传的,而不是靠教育产生出来的。他在1869 年出版的《天才的遗传》一书中,通过对许多名门望族的研究,得出证据表明,儿子可以遗 传父亲的能力。他宣称,从中可以知道,通过确保高能力的人拥有更多孩子,才能维持种族 的生物学水准。后来将这种观点称为“正优生”,即可以利用向拥有孩子的职业阶层人士减 税的方式来达到正优生的目的。同时,高尔顿还大致描绘了那场运动最有影响力的一个方面: “负优生”;负优生的目的是限制那些能力上低于平均水平父母的生育数量。对于贫穷阶级 中最差的成员,那些据认为智能低下的人,就不应该治疗他们的疾病。因此,在高尔顿的心 中,已经基本形成了优生学的基本纲领(Forrest,1974;Buss,1976;Cowan,1977;Fancher, 1983)。 一开始,高尔顿的提议没有博得积极的反应。很多人对他的人工控制生育的思想感到震 惊。人们对高尔顿的遗传观点也非常怀疑。再者,因为出身名门的孩子通常能比普通人受到 更好的教育,所以怎么肯定他们的能力就是天生的呢?后来,高尔顿花了很多的精力,提出 一种生物学上的统计技术,以直接回应最初出现的怀疑态度(Cowan,1972b)。他更加详细 地表明,遗传控制了人口的性质。他将统计学方法应用于变异的研究,这也为生物统计学派 的研究道路奠定了基础,后来,他的学生卡尔?皮尔孙利用生物统计学来捍卫达尔文主义。 可以认为,皮尔孙定量技术的真实结构反映出他想为优生学政策提供明确科学证据的欲望 (Mack enzie,1982)。在皮尔孙的学生R?A?费舍尔那里也发现同样的观点(Bennett, 1983;No rton,1983)。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高尔顿和皮尔孙终于看到他们的运动开始在英国凝聚起强大 的冲击力(Mackenzie,1976,1982;Searle,1976,1979;Jones,1986)。皮尔孙指出, 在布尔战争中英国军队中补充的许多新兵来自于贫穷的劳动阶级,这就是种族退化的证据。 高尔顿于1904年创建了优生学国家实验室,不久以后又创立了优生学教育协会,出版了《优 生学评论》杂志。在新世纪的前几十年里,优生学成为一个颇有影响、但还不是格外强大的 政治派系。同时,在其它地方也有相应的发展。在德国,纳粹上台以前很久,就开始普遍实 行对不适者的生育进行限制(Weiss,1986)。在美国,优生学在整个20世纪早期也非常繁 荣(M.Haller,1963;Dickens,1968;Ludmerer,1972)。美国生育协会,一个孟德尔主义团体,于1906年建立了优生学委员会,后来又于1910年建立了优生学统计局(Allen, 1986)。1912年举行了首次国际优生学会议。将不同国家的优生学运动团结起来的原因是, 人们相信遗传控制提供了一个科学管理人类种族的方法。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优生学——虽 然一般与政治权利有关——偶而也得到左翼思想家的支持(Paul,1984)。 所有这些活动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游说政府,告诉它们应该通过立法来提高——或者至少 是维持——种族的生物学水平。有少数人鼓励职业阶级的人多要孩子,但是优生学运动逐渐 开始集中于限制底层社会成员的出生率上。一种更加悲观的思想倾向替代了高尔顿所倡导的 改善种族的观点,这种悲观思想的基础只是要防止种族的进一步堕落。疯子与弱智者成了最 常见的靶子,犯罪倾向也被看成是心理缺陷的副产物。为了提供必要而“准确”的甄别手段, 从事心理测试的科学家受到了鼓励,并且首次尝试确定一种衡量智力水平的标度。这种方法 是把心理年龄与实际年龄相比,于是就得出了智商,或称IQ。有人认为,很容易识别出天赋的智力,不过早期的测试并没有能够完全消除教育的影响,因此突出了底层阶级具有明显 较差的智力(Gould,1981;Evans and Waites,1981)。优生学运动坚持应该对那些智商水平最低的人加以管制,或者让他们与异性隔离,甚至采取绝育措施,防止他们的生育。美 国的一些州还通过了立法,要求智力上低于某个的人不能生育。人们还恐惧那些从东欧 移居来的“次等”种族群众的繁衍。20世纪30年代,在纳粹德国,开始了最大规模的绝育工程,并成为纯化“亚利安人种”努力的一部分(Harmsen,1955)。 20世纪早期,一些社会和科学的因素促进了优生学声誉的突然提高。社会工作者们渐 渐地转而相信虚伪和无能可以遗传很多代这种遗传观点。有人认为,这些现象表现出来的是 生物学的原因,而不是社会原因。那些负责管制疯子和弱智者的人也相信这种品质是通过遗 传因素传递的。中产阶级和职业阶级对心智低于平常水平的人在数目上的急剧增长,越来越 感到忧虑。中产阶级和职业阶级确信,他们在社会上获得的地位完全是依靠天赋的能力,而 且他们还希望能把这种能力传给他们的孩子。他们不想让自己的经济收入被大量用来作为帮 助人口不断增长的无能者和疯子的税收;他们的家庭变得越来越小这件事本身也说明了正优 生的普遍性正在下降。 从科学的角度看,优生学得益于孟德尔遗传学在1900年以后的迅速发展。高尔顿最初曾经形成自己的观点,来代替在人类中的自然选择,同时,他的英国追随者,特别是卡尔?皮 尔孙,也跟着提出了相似的看法。生物统计学上的定量技术不仅被用来证实自然选择的力量, 而且还作为研究人类特征遗传的手段,用来证实优生政策的必要性。无论如何,达尔文主义 不是遗传唯一的来源;事实上,高尔顿本人并不相信对有差异个体的选择是自然进化的动因。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为遗传观点奠定了全新的科学基础。这些规律恰好通过实验说明生物 特征能以完整单位的形式进行多代遗传。在美国,并没有以任何形式的高尔顿生物统计学, 但是新生的优生学组织却非常热情地支持孟德尔主义。有人认为,一个劣等的特征,比如弱 智,是某一个基因在人群中循环的产物。进而,这种观点似乎支持了迅速淘汰劣等特征的建 议,或许也支持了防止那些具有此种特征的人生育的建议。虽然大多数早期的遗传学家不相 信选择是生物进步的原因,但是他们的理论还是对那种认为有害特征可以传播的不太激进的 观点提供了思想基础。 优生学繁荣的环境表明,优生学只是达尔文主义的间接拓展。高尔顿可能已经向世人警 示自然选择的宽松性可能会导致种族没落,而英国的优生学者,比如皮尔孙,则一直认为自 然选择与他们推荐给人们的人工选择相似。然而高尔顿本人不是一个真正的达尔文主义者, 因为他坚持认为自然进化是通过短时间的突变,而不是通过对个体差别的选择。确切地说, 这也是早期遗传学家们采纳的立场。美国优生学家利用孟德尔主义这个事实表明,他们从根 本上是从遗传论的角度看待人类的性状,而不是沉醉于通过选择就能达到人类进步的想法。 在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中,优生学家明确地站在先天决定论一边,也就是说,相信遗传决定 论(Cravens,1978)。他们不愿意支付额外的税收来为穷人造福,理由是穷人不可能从改善的条件中获益,因为他们劣等性是由基因决定的。绝育则是一种更经济的办法,尤其是有 人提出可以通过这种办法来减少人群中的有害特征。 20世纪30年代,优生学运动开始衰落。尽管它的影响程度在逐渐下降,但它还在继续有影响。乍一看,衰落的原因好象从“负优生”立场出发的一些论点显露出科学上的弱点。 在20世纪20年代,人们已经认识到,把所有不适特征简单地描述为是由少数几个“坏”基 因造成的,这是对真实情况的歪曲。许多特征都是受到了一定数量的不同基因的影响,同时, 无论遗传潜力如何,环境都能对生命体的生长造成影响。群体遗传学家也表明,要使整个种 族的构成都发生明显的变化,是非常困难的。这一时期达尔文主义与遗传学的综合,阻碍而 不是推动了优生学的进程。但这些科学发展显然又不可能是从根本上摧毁这场运动的主要原 因。早在优生学出现明显的衰落之前,多数生物学家就已认识到事情的真实状态。他们中许 多人不再支持优生学,虽然少数几个人是例外,他们只是不去批评优生学,而任由一些优生 学的倡导者继续详细阐述那个过分简单化的灵丹妙药。随着科学家们疏离一个会引起争议的 问题,对人类基因的严格探索也开始一蹶不振。这仅仅是厌恶了公开争论?还是害怕直面一 场在公众中仍拥有广泛支持的运动(Ludmerer,1972;Provine,1973;Gould,1974a)? 到了1930年,优生学的主流已堕落成为一场伪科学游戏,然而仅仅在这以后,科学家们, 比如J?B ?S?霍尔丹(Haldane,1938),才开始公开指出优生学的缺陷。 促使优生学走向消亡的真实原因显然不是由于科学的发展,而是公众日益认识到了优生 学的危险性,尤其是德国纳粹的极端行为所带来的影响(Searle,1979)。纳粹的行为表明, 极权国家根据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去控制人口,会造成更具威胁的集权主义危害。这就揭示 出形式上不够严格的优生学所具有的道德危险。最初的时候,人们确实认为国家有责任去限 制不适者的生育,当时只是针对几种明显的缺陷类型;但是纳粹的行为表明,可以将“不适 者”的界定拓宽到整个人类。这时,人们对折中的态度开始重新审视了,而且随着科学家向 公众指出优生学的遗传学基础很脆弱,优生学便失去了支持。 优生学和社会达尔文主义所根据的观点都是认为社会中的某些成员,或者是种族,或者 是阶级,天生就要低人一等。他们社会地位之所以低下,是由于他们不能在现代社会中发挥 出正确的作用。因此,社会结构的改革不会使他们明显获益。这个观点中的意识形态很明显: 自然惠顾于那些占据了优越地位的人,并支持那些寻找借口谨防自己在人群中的优越地位被 剥夺的人。相反,寻求改革的人则相信社会背景和教育决定了一个人的品性;穷人不是因为 遗传而落伍,如果我们能改善他们的条件,他们也能成为更好的人。因为很难有办法将先天 效应和后天效应区分开来,所以这个争论一直持续到今天。最近几十年的改革似乎没有取得 什么效果,但这到底是由于改革的不深入?还是那些被提供了帮助的人未能受益(Gould, 1974a)?然而,根据一些社会学家的见解,遗传论的政策和环境论的政策都只是代表了通向 同一目标的不同道路而已。不管将不适者淘汰掉,还是吸纳到社会中,其目的仍然是为了维 持一种以职业阶级充当统治精英的社会结构(Werskey,1978)。 直到本世纪初的几十年,新拉马克主义在坍塌之前,在生物学中一直是与遗传论明显抗 衡的理论。历史学家们可能会低估新拉马克主义在社会思想中的作用,感到它缺乏牢固的生 物学基础。霍夫斯塔德(Hofstadter,1959)在莱斯特?沃德的案例中提到过拉马克主义曾作为替代理论,同时斯多京(Stocking,1962)对拉马克主义在美国获得广泛接受的事实作过论述;但是,人们对于社会拉马克主义的研究显然不能与对社会达尔文主义和优生学 的研究相比。我们现在认识到拉马克主义在1900年前后对生物科学的影响,而且还能认识到需要更加认真地去对待拉马克主义在社会中的影响。除了拉马克主义被斯宾塞用来捍卫自 由竞争以外,同时还存在过一种广为传播的信念,即获得性遗传足以使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方 式承担起他自己的进化。拉马克主义成了憧憬未来的哲学。同时,大多数拉马克主义者拒绝 以这种乐观主义的态度看待非白种人;实际上,他们的理论是种族可以按进化等级划分信念 的基础。 赫伯特?斯宾塞虽然也被标榜成社会达尔文主义者,但是至少可以从拉马克主义的角度 来解释他那完全主张个人自由的哲学。斯宾塞支持的个人主义建立在经验是最好的教师和自 然是进步唯一指南的信念基础上。但是对于多数新拉马克主义者来说,社会改革和国家教育 将会引导种族走向一个由人类自己选择的目标。然而,实际上两种立场在基本概念上都很含 混。如果人们学会了更有效的行为(无论用什么办法),我们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能够传给 下一代;但是,这种通过教育达到的文化继承,与生物学的遗传过程之间有逻辑联系吗?我 们的孩子能将事情做得更好是因为我们的教诲,还是因为在他们的体质构成中已经结合了更 好的处事方式,因此他们生而就具备了表现更好行为的先决条件?在前一种情况下,社会拉 马克主义与遗传论的立场没有什么区别,都认为如果条件更好的话,人也会有所改进;但如 果这种改进可以具有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作用的话,我们就开辟了一条新的社会政策之路, 这条道路的基础是希望这种改进的效应在几代中积累。通过教育塑造人类的行为,我们实际 上在控制着物种的进化。在先天还是后天的争论中,拉马克主义者支持后天决定论,但是他 们不止是简单地相信人类有能力自我改善,他们认为,这种改善可以通过遗传而累积。结果, 这种观点混淆了先天与后天之间的区别,其后果是拉马克主义者倾向于混淆生物学意义上的 进化与文化意义上的进化这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 有人可能会出于道德的考虑反对斯宾塞所提出的自然是进步唯一指南的观点。那些赞成 改革的人则认为自由竞争仅仅是一种维持精英阶级社会地位的新途径。斯宾塞希望最终会建 立一个完美的社会,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代人中的失败者都必须从痛苦中学到一些东西。 迅速进步是不可能的,因为斯宾塞相信进化是一个缓慢而复杂的过程,并非人类的力量所能 控制。他的反对者们想要加速这一过程,并且提出,只要人类能控制正规的教育体系,就能 够使进化的进程加快。我们可以选择我们的进化方向,并通过教育我们的孩子来决定这一过 程。获得性遗传将保证进化效果在每一代中积累,从而导致人类状况的长足变化。 首先是通过社会主义者莱斯特?沃德对萨姆纳极端个人主义的反对,拉马克主义者的乐 观看法传播到美国,并在那里特别流行(Hofstadter,1959;Scott,1976)。具有明显美 国特色的新拉马克主义学派对与约瑟夫?勒康特(LeConte,1899;Stephens,1976,1978) 的工作以及G.斯坦利?霍尔(Hall,1904;Gould,1977b)的心理学有明显的影响。在19 世纪与20世纪之交,伴随着新拉马克主义在生物学中取得的成功,所有这些人在当时都赢 得了名望。他们的思想是那些生物学家权威观点的直接拓展,其中有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 林克?科普。为了支持存在上帝的论点,科普坚持认为意识是哺乳动物的内在特点,意 识甚至还指导了更低等生物的进化(Cope,1887)。用尽废退式遗传逐渐发展着意识能力,直至达到人类心灵的水平,到了这一水平,就可以认识这一过程的性质并控制该过程。霍尔 所强调的教育在塑造孩子心灵中具有积极作用的看法,是这种观点的发展,其基础也是期待 经过几代人之后就能看到人类的状况得到积极的改善。人们显然为尽废退式遗传的观点所吸 引,而且这样便可以解释为什么到了20世纪,虽然许多科学家已经放弃了用尽废退式遗传,但是这种观点能幸存下来。人类不再被看作受盲目的机械力左右的奴隶,而是他本身迅速进 化的参与者。保罗?卡迈勒(Kammerer,1924)在美国访问时发展了这种观点,而且有关繁殖一种新的超人种族的文章依然可以上报纸的头版。 那些坚持拉马克主义是进化中唯一机制的人,可能认为人类未来的发展是自然进程的必 然延伸。但是,如果就此承认选择在进化中至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么也应该小心为好。 无论如何,如果选择和用尽废退式遗传都是自然过程,那么社会达尔文主义将会像社会拉马 克主义一样容易说的过去。沃德和勒康特这两个人都认识到了这一点,而且他们坚持认为, 如果利用教育来塑造未来的人,那将意味着与自然决裂。他们承认,人类在过去主要是通过 选择进化的,所以他们倡导的改革是一种超越大自然粗糙低效方式的努力。然而他们也相信 在进化中残存着一些拉马克主义的成分,可以将这些东西开发出来,用于人类有目的的发展。 虽然一个人在受教育过程中获得的技能和思想倾向不能遗传,但是,学习的能力可以通过用 尽废退式遗传加以改进,从而使整个种族受益。 拉马克主义者比社会达尔文主义者更不顾人们指责,倡导大自然会受到人类进步意愿影 响的概念。生物学家当然也掉入了这个陷井,比如阿尔丰斯?帕卡德,他在从专业的角度为 拉马克主义辩护时(Packard,1894)宣称,要么拉马克的理论一定站的住脚,要么就是文明不可能积累式的发展。他没能认识到,新思想是通过教育,而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遗传,传 递给后代的。甚至莱斯特?沃德也声称,如果拉马克主义不合理的话,我们为了确保进步所 作的种种努力都是浪费——虽然他早应该认识到这两者之间没有逻辑联系。大概这种带有向 往思想的最突出例子就是萧伯纳在《玛士撒拉归来》一书的前言中所表述的观点:如果自然 选择的理论是正确的,那么,“只有笨蛋和无赖能活下去。”这种认为宇宙一定依据萧伯纳 所赞同的拉马克主义式方式运行的狂妄设想,更加凸现出这是一种浮躁的思想,而且最终也 败坏了整个运动的声誉。 萧伯纳将拉马克主义当作对付唯物主义哲学的必要堡垒而捍卫着,今天仍有人赞成这种 观点(Koestler,1971)。在20世纪20年代,他试图重新振作拉马克理论的做法是非常徒劳的,因为这样做就得对拉马克主义在生物学中正沦落成声名狼藉的运动这一现实采取蔑视 (或者不理睬)的态度。然而,那些关心社会改革这一现实问题,并且坚持拉马克主义运动的 人,则充分地认识到,他们不能再指望种族的改善会遗传下去。实际上,20世纪中期繁荣 的自由主义思潮所依据的基础只不过是认为通过改善教育和生活条件,就能给人以帮助。可 能会有人认为,拉马克主义者所希望的种族遗传进步的观点是一种不必要的妨碍,从而使得 帮助穷人是我们现在就要做的事情——无论将来是否对穷人有利——这个必然的逻辑推导 变得模糊起来。事实上,拉马克主义者通过设想后天的影响可以转变成先天(遗传)的东西, 从而使得我们在重视改革的道德基础时必须搞清楚的东西,变得含混不清。 无论如何,即使在生物学界最后清除拉马克主义之前,社会科学家们就已经反对它了。 第一次大战期间,学院派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们对于整个进化研究已经有了越来越清楚的 认识。A?L?克鲁伯(Kroeber,1917)在一篇批评沃德及其他人的著名文章中,指责他们盲 目地认为自然的变化一定符合人类的预想。克鲁伯提出,人类文化属于一个独特的活动领域, 他称之为“超生命“领域。我们独有的心理特征确保了我们的心理过程与当初创造出人类的 生物进化过程无关,无论这种进化过程是达尔文主义式的,还是拉马克主义式的。因为思想 和行为的模式传递是通过习得,而不时通过生物的遗传,所以文化发展不需要依赖种族脑力 上的增加。这种观点的含义是,环境和遗传对个人品质的影响是一样的。这样就为社会改革 政策作了必要的辩护。这种新的社会科学的另一个同样重要的特征是,它们同样反对19世 纪提出来的可以将不同种族排列成人类进步不同等级阶段的设想。 早在达尔文普及进化论之前,就已经出现了种族可以划分成等级且白人为最高等级的概 念(第四章)。欧洲人想当然地相信,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自己比那些被自己以武力征服的 种族优越。达尔文主义似乎也涉及到种族之间的亲缘关系很密切的问题,但是事实上,有可 能利用达尔文的观点来表述任何先验的观念。适者生存机制会被用来替以残暴手段征服他人 辩护,说明灭绝是劣等人的标志和结局。没有什么人力图发展达尔文动摇线性存在链条基础 的倾向。进化论者常常简单地接受低等种族是联系猿和人的最高等形态的中间纽带这一传统 看法。人们将低等种族蔑视为停滞在从猿向上进步早期阶段的遗留物。有人将进化与胚胎学 联系起来,用以支持这种这种线性发展的设想,尽管这种观点更像拉马克的发展观,而不像 达尔文的发展观。 欧洲人向全球的扩张致使其人民有机会接触那些技术水平远比他们低下的社会。最初他 们蔑视一些原始人,认为他们不比动物高等多少,只不过到了19世经初期,这种论据才站 不住脚了。如果人类属于一个物种,种族仅仅是地区性变种,那么其中一些可能因为生活在 不适宜的环境中,发生了退化。这是“一元发生说”,即相信尽管存在着种族之间的差异, 但是人类属于一个物种,具有单一的起源。然而,有些博物学家则过于看重种族之间的差异, 因此,他们采纳的是“多元发生说“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不同的种族有不同起源。路易 斯?阿加西相信黑人和白人是作为不同的类型而被分别创造出来的,那些认为奴隶制是劣等 种族必然下场的美国人很容易接受这个观点。 按照进化论,可以明确认为种族是具有显著特征的变种,它们来自共同的祖先,但在后 来的分离过程中,获得了许多不同的性状。看来种族必然要归为同一物种,因为种族之间仍 然能够相互配育。尽管如此,人们广泛认为杂交后代体质虚弱,从而证实种族之间已经发生 很大的分化。在德国,恩斯特?海克尔声称,除了可以相互配育外,所有其他方面都表明, 种族之间的差别足以将种族视为不同的物种。关键的问题是,从多远的过去,人类开始分化 为不同的分支。如果所有种族的共同祖先距今十分遥远,那么就可以认为,人类的分化已经 达到使变异类型之间的差别明显到能够将变异类型视为真正物种的程度。 达尔文主义对于斗争的刻意强调也影响了已有的种族关系观。人们用所谓黑人劣等的观 点来为奴役他们辩护,但是在美国印地安人的情况中,白人显然是要清除,而不止是压迫另 一个种族。达尔文主义似乎暗示,这是生存斗争的必然结果,《物种起源》的副标题就有此 含义:“在生存斗争中保存有利族”。纵观历史,在任何有优等种族和劣等种族混居的地区, 优等种族总是试图消灭劣等种族。由于欧洲人在全球的扩张,这种斗争也遍布整个世界。在 热带地区,[自然]条件或许限制了白人统治黑人,但是在其他劣等种族居住的地方,只要 白人也适宜居住,白人就会取而代之。人们曾经甚至相信黑人会在美国灭绝,因为他们只能 在奴隶制保护下才可以生存,如果置身于公开的竞争中,黑人就会像红色人种一样灭绝。“适 者生存”说明所有这些都是进步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在20世纪,纳粹将这种种族形式的达 尔文主义发展到了极点。雅利安人被视为人类的最高类型,注定要统治这个世界,而其他种 族则被蔑视为次等的人,只能受到奴役,或者遭到灭绝(Tennenbaum,1956;Poliakov,1970; Mosse,1978)。 虽然达尔文和斯宾塞都相信种族斗争在人类进化中起到过作用,但是那些支持帝国主义 政策的人则不赞成在现代社会〖HTH〗内〖HTSS〗发生人与人的竞争。卡尔?皮尔孙虽然也 标榜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但他却公开预言低等种族会灭绝(Pearson,1894)。因此他认为,如果国家要想在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中获胜,就必须要有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 (Semmel,1960)。这就意味着,国家的主要职责之一,是通过优生学来保持其人民的生物 学水平。皮尔孙尤其尤其害怕外国的劣等人迁入到发达国家后会导致人种混合。如果盎格鲁 -撒克逊人的身上混有被他们征服者的血统,那么就会消弱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力量。皮尔 孙研究了生活在伦敦贫民窟中的孩子,他试图证明移民比英国本土居民更具先天不足的特 点,而且智力更迟钝。美国的移民现象更为严重,正是出于类似的恐惧,确定了优生学运动 最普遍的目标。白人社团提醒大家要警惕“低等”的东方和东欧移民迅速增多的前景。在旧 金山,成立了排斥亚洲人同盟(《会刊》,1907-1913),许多独立作家也反复宣扬同一观点(Schultz,1908;Grant,1918;Burr,1922;Fairchild,1926;Ross,1927)。很多人认为,排斥这些可以繁衍的劣等种类,要比消除白色种族内部有缺陷的人,更加至关重要。 他们的运动最后获得成功,1924年通过了《移民限制法案》。 要求限制移民反映出白人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悲观思想。新一代种族主义者并不是把 欧洲人当作世界的征服者,相反,他们认为自己是温室里的花朵,不久就可能会被更富生物 学意义上生机的种族所粗暴践踏。对于“黄祸”——中国人的快速繁衍——的恐惧表明,他 们认识到,事实上,在种族的生存斗争中,白人自诩的文明不会保存很多。目标不再是扩张, 而是巩固,以确保当欧洲人在争取到立足点后,不会被其种族的特征所吞噬。这种态度至少 从相反的角度认识到达尔文主义的真正含义。在生存斗争中,不可能确定某一类型是“最高 等”的,在任何情况下都会绝对统治其他类型。成功属于那些在新环境中最适应和最突出的 类型,而且智力可能还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种族优生学的拥护者虽然仍旧确信白人在精神 和道德方面具有优越性,但是他们不得不面生存斗争的严酷性。纳粹可能也有类似的不安全 感,他们害怕那些被他们贬低为次等人的种族会给他们背后一击,这样导致的可怕结果是, 消灭其他种族的工作不再借助不可信赖的自然,而是借助于国家本身更有效的死亡机器。 这种更加悲观的态度,并没有摧毁一个传统信念,即,从道德的角度看,白种人是人类 进化的最高产物。尽管达尔文强调发展是分支过程,不是线性过程,但是绝大多数追随他的 人仍旧相信人类的进化是从猿的直线上升过程。从18世纪发展起来,并且到了19世纪早期仍旧流行的一种想法(见第四章;Priest,1843)认为,“低等”种族可能属于这个存在链条 上的中间阶段。新人类学科学按照自然的等级序列排列从最原始到最文明的社会。巴罗 (Burrow,1966)提出,早在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出现之前,有一种进化观点就已经流行,按 照这种观点,社会沿着等级序列不断进步。社会进化理论还留下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为什 么直到现在还有一些种族保留着早期的社会形态?正如华莱士和阿盖尔曾表明的那样(见第 八章),没有必要将社会发展与人类天性的生物学改善联系起来。有一种回答认为,贫穷的 环境导致在一些种族中人类的潜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但是,种族之间存在着生物学意义 上的差异这一流行的信念,为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一条更有诱惑力的途径。 19世纪晚期提出的宇宙进化体系将生物和社会进步看作同一现象的完整方面。非欧洲 社会的在科技方面的落后,显示出他们文化上的劣势,而这一点又可以用来证明其他种族在 生物学上的劣等性。因为可以将不同的社会和种族都排列成完美程度不同的线性序列,因此, 通过认为文化发展是生物学意义上进步的展示,则自然就将两种序列联系了起来;非欧洲种 族还没有发展出使他们自身组织更有效率的相应智力,所以他们仍然停滞在社会发展的较初 级水平。可以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低等种族,就等同于白种人在进化历程中途经的早期阶段。 白种人之所以进一步发展了,是因为北欧富于挑战性的环境刺激了他们的进化发展。相反, 热带那令人虚弱的环境则妨碍了生活在那里的种族进步。这些不幸的人被人们与白种人过去 的进化阶段联系了起来,成为在心智和肉体上更贴近猿的活化石。 各个种族在进步的线性等级中占据不同位置的思想,最符合重演论所倡导的进化论形 式。拉马克论者尤其认为进化是一个线性过程,并反映在胚胎的定向发育过程中(第九章; Gould,1977b)。当达尔文主义在倡导分支进化的概念时,很多新拉马克论者则认为,每一 个类群按照线性的图景,向着预定的目标进化;后续的阶段是通过胚胎发育过程添加上去的。 据信,不同的现代类型可以占据同一个等级序列中的不同位置。如果应用这种思想来解释人 类的起源,那么就可以认为存在过从猿到人类最高级种族的等级;劣等种族滞留在进步的低 级阶段。低等种族没有经历过达到最高级形式的所有阶段,未能使其发展的阶段有所增加, 直到现在仍然保留着类似孩子(或类似猿)的性状。G?斯坦利?霍尔认为,较低等的种族像是长不大的孩子(Muschinske,1977),许多拉马克论者从低等种族的心智和体质中寻找类猿的性状。 这种观点不止限于说明种族问题。意大利人C.隆布罗索创建了一门“犯罪人类学”科学,按照这门科学,犯罪类型被视为是退回到进化的较早阶段,原因是由于未能进一步发展 (Nye,1976)。甚至有人认为,女性尚处在男性发展的较低阶段。但是拉马克论主义的线 性进化模式还是在种族领域得到最广泛的应用。美国的一些新拉马克主义者,比如E?D?科 普(Co pe,1887),列举了大量特征,用来说明黑色人种“发展停滞”(J.S.Haller,1975)。 德国人海克尔也沿袭了同样的思路(Gasman,1971)。海克尔是倡导重演论和线性进化概念的领袖。虽然他利用达尔文主义来说明种族之间的斗争,他还是根据拉马克主义来解释新的 种族性状的起源。通过他的著作,从等级序列的角度解释人类的起源慢慢变成了19世纪进 化论中带有普遍性的观点。如果说后来的纳粹将其他种族贬斥为次等人有什么生物学理论依 据的话,那就是海克尔利用唯心主义改造了的拉马克主义和达尔文主义。 图23.达尔文和拉马克论点中的种族 图中描绘了不同人种间的两种可能关系,左图相当于达尔文论点,右图相当于拉马克论 点。达尔文的进化概念是分支进化:种族间完全不同,不能按彼此亲缘关系的远近划分等级, 也不能认为有的种族更接近猿。在另一个体系中,则把最高级人的进化看成是一个线性的过 程,由于获得性遗传而重演在现代胚胎的生长中。该过程象胚胎的发育过程一样,是定向的。 因为某些原因,致使有些人类的变异类型不能攀升到接下来的进化阶段,不能赶上进化的步 伐,从而滞留于进化过程的一个中间阶段。因此,不存在真正的分支进化,只有一系列平行 线,它们代表着远古类型向现代类型的延续,现代的一些种族相当于从猿进化到人这个等级 序列中的各种类型。 拉马克主义有能力淡化种族理论中最糟糕的一些方面。一方面,拉马克主义不会动摇欧 洲人的优越感,另一方面,它使人感到,其他种族通过教育和条件改善的累计效应,也有希 望最终上升到[和白种人]同样的水平。在F?J?特纳有关美国发展的“边疆假说”中, 可以看到拉马克主义的这种潜能(Coleman,1966)。按照特纳的看法,不管开拓者来自何方,边远地区富于刺激的环境直接影响了开拓者的体质构成,从而产生出更强壮的人类种族。一 旦利用同样的原理来说明世界其他地方的种族,就会有人提出,条件改善也会导致类似的生 物学意义上的进步。因卷入产婆蛙事件而败坏了拉马克主义名声的保罗?卡迈勒的确为人类 所有种族的进步提供了希望。然而大多数拉马克主义者则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他们认为低等 种族在恶劣的环境中生活得太久了,这些种族在不久的将来不会有明显的改进。英国胚胎学 家E?W ?迈克布利德赞同卡迈勒所倡导的拉马克主义,但是却鼓吹了一种极端形式的优生 学,目的是对爱尔兰种族中的“劣等”成员实行绝育(MacBride,1924;Bowler,1984)。不管拉马克主义者是否对白种人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但是他们还是受到自己所处时代局 限性的限制,对他们的理论作出另一种解释,否认其他种族的发展也有这样的前景。 种族进化论的破产并不是因为它未能得到科学的证实,而是因为20世纪早期的社会科学反对整个进化观(Harris,1968;Hatch,1973;Cravens,1978)。在欧洲,马克斯?韦 伯和爱弥尔?杜克海姆首先将每一个社会或文化当作一个功能整体来对待,并认为不能根据 任何其他社会的标志来评价它。人们放弃了所有行为一定具有理性基础(或至少具有比较原始社会水平的理性基础)的设想,而根据那样的基础才会将所有社会划分成等级序列,其中 欧洲人或美国人位于顶端。弗朗茨?博奥斯及其学生将类似的文化相对主义引入到美国的人 类学中。如果社会不能排列成完美程度不同的等级,那么就不存在任何理由认定其他种族从 生物学的角度看是低等的,不能沿着欧洲人的路线发展。仅仅根据文化力量就可以解释这些 差异;而且,正如A.L.克鲁伯在他有关“超生物体”的文章中所宣称的那样(Kroeber,1917),这些力量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无关。现代社会科学背弃的不仅是按等级划分种族 和文化的做法,而且是用生物进化论来说明文化发展的思想(Greenwood,1984)。如果仍旧使用进化的概念,那也意味着文化发展过程无需生物学过程的指导(Ingold,1987)。事实上,社会科学对生物学的背弃已经达到相当的程度,以致于当现代生物学家重新站出来打算 估价人类行为时,便爆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比如关于社会生物学争论。
/
本文档为【进化论的社会含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