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

2017-12-26 50页 doc 110KB 14阅读

用户头像

is_079973

暂无简介

举报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达地知根】谓根底清楚、明白。 【达官要人】犹言达官贵人。 【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达官贵要】犹言达官贵人。 【达官显宦】犹言达官贵人。 【打死老虎】见“打死虎”。 【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打成一片】不同的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 【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者打击强横的人。 【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 【打拱作揖...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 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txt你无法改变别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无法改变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无法改变生命长度,但你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达地知根】谓根底清楚、明白。 【达官要人】犹言达官贵人。 【达官贵人】地位高的官吏和尊贵显赫的人物。 【达官贵要】犹言达官贵人。 【达官显宦】犹言达官贵人。 【打死老虎】见“打死虎”。 【打死虎】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打成一片】不同的部分融合为一个整体。 【打抱不平】帮助受欺压者打击强横的人。 【打虎牢龙】犹言打凤牢龙。 【打拱作揖】见“打恭作揖”。 【打草蛇惊】见“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喻惩彼戒此。语本宋郑文宝《南唐近事》:“王鲁为当涂宰,颇以资产为务,会部民连状诉主簿贪贿于县尹,鲁乃判曰:‘汝虽打草,吾已 也惊。’为好事者口实焉。”《里语证实?打草惊蛇》引《续常谈》作“汝虽打草,吾已惊蛇”。注云:“言汝诉主簿贪贿如打草,则我为蛇之被惊知戒矣。”后用以喻作事泄密而惊动对方。 ?比喻中途退缩。 【打退堂鼓】?古时官吏打鼓退堂。 【打恭作揖】旧时礼节,弯身抱拳,上下摆动,表示恭敬。 【打破沙锅问到底】同“打破砂锅璺到底”。 【打破沙锅璺到底】亦作“打破砂锅璺到底”。璺,坼裂。谐声为“问”,今径改用“问”。比喻追根究底。语本宋黄庭坚《拙轩颂》:“觅巧了不可得,拙从何来,打破沙盆一问,狂子因此眼开,弄巧成拙,为蛇画足,何况头上安头,屋下安屋,毕竟巧者有馀,拙者不足。” 【打破砂锅问到底】见“打破沙锅问到底”。 【打破砂锅璺到底】见“打破沙锅璺到底”。 【打躬作揖】见“打恭作揖”。 【打家劫舍】亦作“打家截舍”。到人家里抢劫财物。 【打家截舍】见“打家劫舍”。 【打家截道】谓到人家里和在路上抢夺财物。 【打蛇打七寸】比喻做事把握住关键,才易于制胜。 【打情卖笑】犹打情骂俏。 【打情骂俏】带有亲昵或诱惑的相互嘲弄。多指男女调情。 【打情骂趣】?谓打是情,骂是趣。犹言打是亲,骂是爱。?犹打情骂俏。 【打落水狗】比喻继续打击那些已经失败了的敌人,不使死灰复燃。 【打富济贫】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打开天窗说亮话】直率而明白地讲出来。 【打凤牢龙】亦作“打凤捞龙”。?喻安排圈套使强有力的对手中计。?喻设法寻找合适的人选。 【打凤捞龙】见“打凤牢龙”。 【打鸭惊鸳】见“打鸭惊鸳鸯”。 【打鸭惊鸳鸯】比喻打此而惊彼。 【打击报复】对揭露自己缺点、错误的人进行压制陷害。 【打铁趁热】比喻做事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打鸡骂狗】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个人的不满。 【大人先生】旧时指有身分有地位的人。有时带讽刺意味。 【大刀阔斧】?形容军队威猛的气势。?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才榱槃】同“大才槃槃”。 【大才槃槃】谓有大才干。 【大千世界】佛教语。“三千大千世界”之省称。后亦以指广阔无边的世界。 【大手大脚】形容花钱、用东西没有节制。 【大公无私】?公平正直,不徇私情。?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大方之家】谓见多识广、明晓大道的人。 【大打出手】戏曲演武打时,由剧中一个角色同几个对手相互抛掷接踢武器,称为打出手。因以大打出手形容野蛮地打人逞凶或相互间的争斗、殴打。 【大巧若拙】谓真正灵巧的人,不自炫耀,外似笨拙。 【大功告成】语本《汉?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指巨大的工程或重要的任务宣告完成。 【大失所望】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语本《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大地回春】亦作“大地春回”。指冬尽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常比喻形势的好转。 【大地春回】见“大地回春”。 【大有人在】指某一类人为数很多。 【大有可为】事情很值得做,很有发展前途。 【大有作为】谓能充分发挥才能,做出很大成绩。 【大有迳庭】《庄子?逍遥游》:“大有迳庭,不近人情焉。”王先谦集解引宣颖云:“迳,门外路;庭,堂外地;大有,谓相远之甚。”后称彼此差异很大为“大有迳庭”。 【大而化之】?谓光大德业,以化万民。?做事情马虎,不细心。 【大而无当】?谓言辞夸大,不着边际。?指大而不切实用。 【大匠运斤】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后以“大匠运斤”称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大同小异】《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后指事物大体相同,略有差异为“大同小异”。 【大吃一惊】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大吆小喝】大声喊叫、谩骂。 【大廷广众】见“大庭广众”。 【大名鼎鼎】名气很大。 【大名难居】《史记?越王勾践世家》:“句践以霸,而范蠡称上将军。还反国,范蠡以为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乃装其轻宝珠玉,自与其私徒属乘舟浮海以行。”后称盛名之下不易自处为“大名难居”。 【大好河山】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大材小用】大的材料用于小处。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大杖则走】汉刘向《说苑?建本》:“舜之事父也,索而使之,未尝不在侧;求而杀之,未尝可得;小箠则待,大箠则走,以逃暴怒也。”谓父以大杖责子,或致伤,在父则为 伤慈,子宜避之,不陷父于不义。 【大步流星】形容走得很快。 【大旱望云】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赵岐注:“霓,虹也。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大吹大打】谓鼓乐齐作。 【大吹大擂】?鼓乐齐作。?比喻大肆宣扬。 僧道作法事用的乐器,是一种梭尾螺壳。《妙法莲华经?序品》:【大吹法螺】法螺, “今佛世主,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后以“大吹法螺”比喻说大话,大肆吹嘘。 【大言不惭】说大话而不觉羞愧。 【大快人心】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大直若屈】亦作“大直若诎”。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随和。 【大直若诎】见“大直若屈”。 【大呼小叫】谓大声叫呼。 【大呼小喝】同“大呼小叫”。 【大放厥词】见“大放厥辞”。 【大放厥辞】亦作“大放厥词”。?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大法小廉】谓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大相迳庭】谓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大相径庭】见“大相迳庭”。 问题。 【大是大非】指带有原则性、根本性的是非 【大风大浪】自然界的狂风巨浪。多比喻社会上的巨大动荡和激烈斗争。 【大庭广众】本谓在朝廷之上,面对群臣的公开场所,后指人数众多的公开场合。 【大音希声】《老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王弼注:“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魏源本义引吕惠卿曰:“以至音而希声,象而无形,名与实常若相反者也,然则道之实盖隐於无矣。”意谓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 【大逆不道】犹大逆无道。 【大逆无道】封建时代称犯上作乱等重大罪行。 【大红大紫】形容显赫、得意。 【大红大绿】谓颜色浓艳。 【大马金刀】?形容豪爽,气派大。?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大起大落】大幅度地起落。形容变化大。 【大气磅礴】形容气势盛大。 【大杀风景】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意思是损害景物,破坏人的兴致。今泛称败人兴致为大杀风景。 【大海捞针】比喻无从寻觅。 【大家风范】?出自高贵人家的特有气派。?借称大作家的风格气派。 【大家闺秀】旧指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女子。 【大书特书】谓对大事郑重地予以记述。 【大展宏图】谓放手实施宏伟的计划和设想。 【大处着眼】从大的、重要的方面观察、考虑问题。 【大处落墨】绘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的地方下工夫。比喻做事要在大处着眼。 【大败亏轮】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大动肝火】大怒。 【大张旗鼓】?比喻声势、规模很大。?比喻公开。 【大张挞伐】?大规模地用兵征讨。?指进行猛烈抨击或声讨。 【大塊文章】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语本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清黄景仁《砚铭》:“眉山苍苍,大塊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参见“大塊”。 【大喜过望】谓结果比原来希望的更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大惑不解】语本《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成玄英疏:“大愚惑者,凡俗也,心识闇鄙,触景生迷,所以竟世终身不觉悟也。”后多以“大惑不解”指对事物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厦将倾】见“大厦将颠”。 【大厦将颠】喻情势危急,频临崩溃。 【大智如愚】谓才智极高的人,不炫耀自己,表面上看来好象愚笨。 【大智若愚】见“大智如愚”。 【大笔如椽】语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后常以“大笔如椽”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 【大街小巷】指各处街巷。 【大发雷霆】比喻大发脾气。 【大肆厥辞】铺张辞藻,大展文才。 【大势已去】谓有利的局势已经丧失。 【大势所趋】整个局势发展的趋向。 【大摇大摆】形容满不在乎、大模大样地走动。 【大路椎轮】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 【大腹便便】?形容肚子肥大凸出。?今含贬义。 【大煞风景】同“大杀风景”。 【大煞风趣】同“大煞风景”。 【大义灭亲】春秋时卫大夫石碏之子石厚与公子州吁杀桓公,而立州吁为君。石碏因杀州吁、石厚,《左传》赞之为“大义灭亲”。见《左传?隐公四年》。本指为君臣大义而绝父子的私情。后泛指为维护正义而不顾亲属间的私情。今指为维护正义,对违反祖国人民利益的亲属不徇私情,使受国法制裁。 【大义凛然】形容为维护正义而显出严峻不可侵犯的样子。 【大慈大悲】佛教语。佛菩萨对众生广大的慈善心和怜悯心。《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后形容人心肠慈善。《云笈七签》卷四:“圣人兴,大慈大悲,爱若赤子,随时化生,随宜救拔。”现多含讽刺意。 【大经大法】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大模大样】?满不在乎或不害怕的样子。?傲慢的样子。 【大醇小疵】醇,纯。疵,病。谓大体纯正,略有欠缺。 【大彻大悟】谓彻底醒悟。 【大请大受】谓优厚的待遇。 【大澈大悟】见“大彻大悟”。 【大头小尾】犹虎头蛇尾。比喻作事前紧后松,有始无终。 【大器晚成】谓贵重器物需要长时间才能完成。常比喻大才之人成就往往较晚。 【大兴土木】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多指盖房子。 【大错特错】强调错误到极点。 【大声疾呼】大声呼喊,促使别人注意。语出唐韩愈《后十九日复上宰相书》:“蹈水火者之求免於人也,不惟其父兄子弟之慈爱,然后呼而望之也;将有介於其侧者,虽其所憎怨,苟不至乎欲其死者,则将大其声疾呼,而望其仁之也。” 【大胆包身】谓胆量极大。 【大缪不然】见“大谬不然”。 【大谬不然】谓大错特错,完全不是这样。 【大权旁落】重大权力落在别人手中。 【大惊小怪】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慌张或诧异。 【大惊失色】非常惊恐,变了脸色。 【大显身手】充分显露自己的本事。 【大显神通】充分显示出奇的本领。 【呆似木鸡】见“呆若木鸡”。 【呆如木鸡】见“呆若木鸡”。 【呆若木鸡】《庄子?达生》谓纪渻子为国君驯养斗鸡,凡四十日乃成,“望之似木鸡矣”。因以“呆似木鸡”或“呆若木鸡”形容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楞的样子。 【代马依风】比喻人心眷恋故土,不愿老死他乡。 不愿老死他乡。 【代马望北】比喻人心眷恋故土, 【代越庖俎】《庄子?逍遥游》:“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成玄英疏:“庖人,谓掌庖厨之人,则今之太官供膳是也。尸者,太庙中神主也。祝者,则今太常太祝是也,执祭版对尸而祝之,故谓之尸祝也。樽,酒器也。俎,肉器也。”后因以“代越庖俎”比喻越出本分,代行其事。 【带水拖泥】?形容泥泞难行。?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 【带月披星】形容早起晚睡,奔波不息。 【带金佩紫】古时三公等皆佩带金印紫绶。后用以指居高官显位。 【带减腰围】语本《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常用以形容病愁瘦损。 【待人接物】与人相处。 【待月西厢】唐元稹《莺莺传》载:莺莺约张生月夜会于花园,题《月明三五夜》诗一首,着红娘送去。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后因以“待月西厢”谓情人私相约会。 【待兔守株】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待贾而沽】亦作“待价而沽”。等待善价出售,亦比喻怀才待用或待时而行。语本《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於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待价而沽】见“待贾而沽”。 【戴天履地】顶天立地。犹言生于天地之间。 【戴天蹐地】犹戴天履地。 【戴日戴斗】犹言普天之下。 【戴月披星】顶着月亮和星星。谓起早落黑,辛勤地奔波或在野外劳动。 【戴玄履黄】犹戴天履地。 【戴盆望天】?《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亡家室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务一心营职,以求亲媚於主上”。李善注:“言人戴盆则不得望天,望天则不得戴盆,事不可兼施”。因以“戴盆望天”喻事难两全。?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戴眉含齿】见“戴发含齿”。 【戴高帽子】《北史?儒林传下?熊安生》:“道晖好着高翅帽、大屐,州将初临,辄服 拜于屐上,自言学士比三公”。后因以妄自尊大,冀人誉己为好戴高以谒见。仰头举肘, 帽子;而以吹捧、恭维别人为给人戴高帽子。 【戴高帽兒】见“戴高帽子”。 【戴笠故交】谓贫贱之交。 【戴笠乘车】古代越地风俗淳朴,凡初与人交,即封土坛,祭以鸡犬,祝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逢下车揖;我步行,君乘马,他日相逢君当下。”意即不以贵贱而使交情有所变易。见晋周处《风土记》。后以“戴笠乘车”喻贫贱之交或贵贱相逢,不忘旧交。 【戴清履浊】犹戴天履地。清指天,浊指地。 【戴罪立功】谓判了罪而给予立功赎罪的机会。也泛指犯罪后立功赎罪。 【戴圆履方】犹戴天履地。 【戴发含牙】见“戴发含齿”。 【戴发含齿】谓人的形状。亦以指人。 【戴头识脸】谓有面子,有身分。 【戴霜履冰】形容不怕严寒,奔波于外。 【戴鸡佩豚】雄鸡野猪皆好斗,古时以冠带像其形,表示好勇。 【丹书白马】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享有世袭爵位和免罪等特权的证件时,宰白马歃其血,以示坚守誓约,后人称为“丹书白马”。 【丹书铁券】丹书铁契。 【丹书铁契】古代帝王赐给功臣世袭的享有免罪等特权的证件。 【丹黄甲乙】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丹楹刻桷】红漆的柱子与刻有花纹的椽子。形容屋宇华丽精美。楹,柱。桷,椽。语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又《庄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桷,椽。语出《春秋?庄公二十三年》:“秋,丹桓宫楹。”又《庄公二十四年》:“春,王三月,刻桓宫桷。” 【丹铅甲乙】见“丹黄甲乙”。 【丹凤朝阳】《诗?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明朱善《诗解颐》卷三:“凤皇者,贤才之喻;高冈者,朝廷之喻;梧桐者,贤君之喻;朝阳者,明时之喻也。”后以“丹凤朝阳”喻贤才逢明时。 【丹漆随梦】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序志》:“齿在逾立,则尝梦执丹漆之礼器,随仲尼而南行。”后以“丹漆随梦”指追随前哲。 【单刀直入】?原为佛教语。喻认定目标,勇猛精进。?喻说话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单刀赴会】指三国蜀将关羽携带单刀独自往见吴将鲁肃的故事。后多喻指孤胆入敌,与之周旋。 【单文孤证】仅有的证据。意谓不足凭信。 【单见浅闻】见识短浅。 【单丝不成线】见“单丝不成线”。 【单枪匹马】亦作“单枪独马”。亦作“单鎗匹马”。?形容孤身奋战。?比喻孤身一人或单独行动。 【单忧极瘁】谓极尽忧虑辛劳之苦。单,通“殚”。 【担雪填井】见“担雪塞井”。 【担雪填河】见“担雪塞井”。 【担雪塞井】比喻白费力气,于事无补。 【担惊受怕】形容提心吊胆,十分害怕的状态。《水浒传》:“休听那算命的胡说,撇下海阔一个家业。担惊受怕,去虎穴龙潭里做买卖。” 【担惊受恐】见“担惊忍怕”。 【躭惊受怕】犹言担受惊吓。 【殚见洽闻】谓见闻、知识十分广博。 【殚思极虑】谓竭尽心力思考谋划。 【殚智竭力】竭尽智慧和力量。 【殚诚毕虑】竭尽忠诚与思虑。 【殚精毕力】尽心竭力。 【殚精极虑】犹殚思极虑。 【殚精竭力】犹殚精毕力。 【殚精竭虑】犹殚思极虑。 【殚谋戮力】竭尽智谋和精力。 【胆大心粗】谓做事胆子大,但粗疏鲁莽欠思考。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扑咚咚阶下升衙鼓,唬得我手忙脚乱,使不得胆大心粗。” 【胆大心细】勇于任事而又缜密谨慎。参见“胆大心小”。 【胆大心雄】胆子大,有雄心,做事无所畏惧。 【胆大心小】办事果断,考虑周全。《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 【胆大包天】极言胆子很大,不知畏惧。 【胆大妄为】形容无所忌惮地胡作非为。 【胆大如斗】《三国志?蜀志?姜维传》“维妻子皆伏诛”裴松之注引《世语》:“维死时见剖,胆如斗大。”后因称胆量极大为“胆大如斗”。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有一个赵子龙胆大如斗。”亦省作“胆如斗”。宋黄庭坚《再答明略》诗之二:“廖侯言如不出口,铨量古今胆如斗。”一说,“如斗”应作“如升”。 【胆大於身】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於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胆大泼天】同“胆大包天”。 【胆小如豆】极言胆子小。 【胆小如鼠】语本《魏书?汝阴王天赐传》:“言同百舌,胆若鼷鼠。”后以“胆小如鼠”或“胆小如鼷”形容胆量极小。 【胆小如鼷】见“胆小如鼠”。 【胆壮心雄】见“胆大心雄”。 【胆壮气粗】见“胆粗气壮”。 【胆粗气壮】谓胆大气盛,无所畏惧。 【胆丧魂消】同“胆裂魂飞”。 【胆丧魂惊】同“胆裂魂飞”。 【胆裂魂飞】极言恐惧之甚。 【胆寒发竖】形容恐怖之极。 【胆战心慌】同“胆战心惊”。 【胆战心寒】惊慌恐惧之极。 【胆战心摇】同“胆战心惊”。 【胆战心惊】形容非常害怕。 【胆颤心惊】同“胆战心惊”。 【诞幻不经】怪诞虚幻,不合常理。 【诞妄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诞罔不经】见“诞妄不经”。 【诞谩不经】荒诞虚妄,不合常理。 【淡水交情】不以势利为基础的友情。指君子之交。语本《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 若水。” 【淡而不厌】?指诗文恬淡而不乏味。?犹漫不经心。 【淡而无味】?没趣味。?没味道。 【淡妆浓抹】见“淡妆浓抹”。 【淡扫蛾眉】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 【淡饭黄齑】泛指很差的饭菜。 【淡妆轻抹】略加妆饰打扮。 【淡写轻描】犹细写细描。谓描写细致。 【弹丸黑子】亦作“弹丸黑志”。喻极小。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 丸。” 【弹丸黑志】见“弹丸黑子”。 。形容战斗剧烈。 【弹雨枪林】弹下如雨,枪立如林 【弹丸脱手】比喻作诗圆润精美、敏捷流暢。 【弹空说嘴】犹言唱高调说空话。 【弹斤估两】形容掂量轻重。 【弹冠相庆】《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 取舍同也。”本谓王吉(王阳)、贡禹友善,王吉做官,贡禹也准备出仕。后以“弹冠相 庆”指互相庆贺。多用作贬义。 【弹冠振衣】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 以喻将欲出仕。 【弹冠振衿】见“弹冠振衣。” 【弹冠结绶】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儋石之储】犹言少量的财富。 【党邪陷正】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党邪丑正】犹言党邪陷正。 【党同伐异】与自己观点相同的就袒护,与自己观点不同就加以攻击。 【党同妒异】犹言党同伐异。 【党坚势盛】谓团结紧、势力盛大。 【党恶佑奸】偏护奸恶。 【刀山火海】喻极险恶的境地。 【刀山剑树】?佛教语。地狱酷刑之一。?为古代酷刑。?喻极危险的境地。 【刀光血影】形容血腥的杀戮。 【刀光剑影】形容激烈的厮杀、搏斗或杀气腾腾的气势。 【刀俎馀生】犹虎口余生。 【刀耕火耘】犹刀耕火种。 【刀耕火种】古代山地的耕种方法。亦泛指原始的耕种方法。 【刀耕火耨】刀耕火种。 【刀枪剑戟】泛指武器。 【刀头剑首】极喻危险的境遇。 【刀头燕尾】喻笔锋劲利。 【刀锯斧钺】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严刑。 【刀锯鼎镬】四者皆古代刑具。借指酷刑。 【岛瘦郊寒】指唐贾岛和孟郊的风格。岛郊诗作多清切凄苦,因以并举。 【捣虚批吭】同“批亢捣虚”。乘虚攻击敌方要害。 【倒凤颠鸾】?喻男女间的性行为。?指织品上的花纹图案。 【倒三颠四】犹颠三倒四。谓说话、做事颠倒错乱。 【倒山倾海】形容摧毁破坏极大。 【倒冠落珮】亦作“倒冠落佩”。?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指隐者装束。 【倒冠落佩】见“倒冠落珮”。 【倒海翻江】?原谓波涛汹涌,水势浩大。亦用以形容雨暴风狂。?形容山势绵延起伏。?形容心情无比激动。 【倒街卧巷】谓露宿街头。 【倒箧倾筐】形容倾其所有。 【倒箧倾囊】倾囊倒箧。形容倾尽其所有。 【倒打一瓦】犹言倒打一耙。 【倒打一耙】《西游记》中猪八戒以钉耙作武器,后来俗语有“猪八戒倒打一耙”的说法,多指不仅不接受对方的意见,反而指摘对方。 【倒因为果】颠倒因果关系,把原因说成结果。 【倒行逆施】做事违反常规或违背情理。语本《史记?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司马贞索隐:“譬如人行,前途尚远,而日势已莫,其在颠倒疾行,逆理施事,何得责吾顺理乎~” 【倒果为因】颠倒因果关系,把结果当作原因。 【倒持干戈】犹言倒持泰阿。干、戈,皆兵器。 【倒持太阿】见“倒2持泰阿”。 【倒持戈矛】犹言倒持泰阿。戈、矛,皆兵器。 【倒持手板】见“倒执手版”。 【倒持泰阿】倒持宝剑,将剑把交给别人。比喻轻率地授人权柄,自己反受其害。 【倒背如流】把文章倒过来背诵,能象流水一样顺暢。形容书读得极熟。 【倒峡泻河】比喻文笔酣暢,气势磅礴。 【倒执手版】古代官员持手版以朝。倒执手版,谓惊惶失态。 【倒戢干戈】见“倒载干戈”。 【倒载干戈】倒着藏放兵器,表示不再打仗。 【倒置干戈】见“倒载干戈”。 【倒绷孩儿】接生婆把婴孩包扎倒了,比喻多年老手,对平素熟习之事一时失误。《事文类聚前集》卷二十七:“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孩儿者乎,”《聊斋志异?念秧》(清?蒲松龄):“作老娘三十年,今日,,亦复何说~” 【倒廪倾囷】倾倒出粮仓中全部储藏。比喻罄其所有、尽其所知。 【蹈仁履义】遵循仁义之道。 【蹈火赴汤】同“蹈汤赴火”。 【蹈火探汤】同“蹈汤赴火”。 【蹈赴汤火】同“蹈汤赴火”。 【蹈故習常】见“蹈常習故”。 【蹈矩循规】遵守规矩。 【蹈矩循彟】同“蹈矩循规”。 【蹈矩践墨】同“蹈矩循规”。 【蹈规循矩】同“蹈矩循规”。 【蹈常習故】谓按照老规矩和老办法办事。 【蹈常袭故】见“蹈常習故”。 【蹈汤赴火】比喻不避艰险。 【蹈锋饮血】形容勇敢,不怕牺牲。 【蹈机握杼】脚踩布机,手握筘梭。比喻掌握着事物发展变化的枢键。 【蹈刃不旋】面临危险而不返回。《孙膑兵法?善者》:“故民见进而不见退,蹈白刃而不旋踵。” 【悼心失图】谓内心哀痛而失去主张。《左传?昭公七年》:“孤与其二三臣悼心失图,社稷之不皇,况能怀思君德~”杜预注:“在哀丧故。”一说悼通“掉”,悼心失图,谓心中摇摆而失去主张。 【悼心疾首】心里伤感,头部疼痛。形容悲痛到了极点。 【道山学海】形容学识渊博。 【道不相谋】谓思想志向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语本《论语?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道不拾遗】谓路有失物,无人拾取。古时用以形容刑法严峻或民风淳厚。 【道不掇遗】同“道不拾遗”。 【道不举遗】同“道不拾遗”。 【道西说东】谓乱加谈论。 【道在人为】犹言事在人为。 【道在屎溺】喻道之无所不在。 【道存目击】语出《庄子?田子方》:“子路曰:‘吾子欲见温伯雪子久矣,见之而不言,何邪,’仲尼曰:‘若夫人者,目击而道存矣,亦不可以容声矣。’”王先谦集解引宣颖曰:“目触之而知道在其身,复何所容其言说邪,”谓一个人具有深厚的道德修养,人们只在略一顾瞻之中便能感受得到。 【道而不径】谓走路不走小路,以免危险。 【道同志合】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契合】犹言道合志同。 【道同义合】犹言道合志同。 【道合志同】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 【道弟称兄】朋友间以兄弟相称,表示关系亲密。 【道长争短】见“道长论短”。 【道长论短】谓评论好坏是非。 【道东说西】见“道西说东”。 【道骨仙风】谓有得道者及仙人的气质神采。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原为佛教语,告诫修行者警惕外界诱惑。谓正气难以修得,而邪气容易高过正气。?比喻一事物兴起,又有一事物超越其上。?比喻一方的力量超过与 之敌对的另一方。 【道高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道高德重】道德高尚,很有威信。 【道高魔重】形容法力高强。 【道旁苦李】同“道边苦李”。 【道无拾遗】同“道不拾遗”。 【道傍之筑】喻无法成功的事。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 于成。”郑玄笺:“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 【道傍苦李】同“道边苦李”。 【道傍筑室】语出《诗?小雅?小旻》:“如彼筑室于道谋,是用不溃于成。”郑玄笺: “如当路筑室,得人而与之谋所为,路人之意不同。故不得遂成也。”后比喻杂采各家之 说。 【道远知骥】路远才知道马的好坏。 【道路以目】路上相见,以目示意,不敢交谈。多表示政治黑暗暴虐。 【道微德薄】道行和才能都很差。多作谦辞。 【道貌岸然】容色神态庄严的样子。 【道貌凛然】犹道貌岸然。 【道貌俨然】见“道貌岸然”。 【道寡称孤】谓自封为王,称霸一方。 【道尽途殚】同“道尽涂穷”。 【道尽途穷】同“道尽涂穷”。 【道尽涂殚】见“道尽涂穷”。 【道尽涂穷】谓无路可走,陷于绝境。 【道殣相枕】见“道殣相望”。 【道殣相望】谓路上饿死的人很多。 【道殣相属】见“道殣相望”。 【道头知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 【道头会尾】见“道头知尾”。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兒游,看道 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兒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 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道听耳食】对传闻之辞不加去取,盲目轻信。 【道听涂说】同“道听涂说”。 【道听涂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听途说】同“道听涂说”。 【道听涂说】从道路上听到,在道路上传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得寸得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 也。”谓或多或少皆有所得。后亦谓能得多少就得多少。 【得寸进尺】比喻贪得无厌。 【得天独厚】独具特殊优越的条件。 【得不补失】见“得不偿失”。 【得不酬失】见“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所得到的不足以补偿所失去的。 【得不偿丧】见“得不偿失”。 【得手应心】见“得心应手”。 【得未曾有】谓前所未有,今始得之。 【得未尝有】见“得未曾有”。 【得步进步】犹言得寸进尺。 【得其所哉】亦省作“得其所”。?谓得到合适的处所或位置。语出《孟子?万章上》:“昔者有馈生鱼於郑子产,子产使校人畜之池。校人烹之,反命曰:‘始舍之,圉圉焉; ’子产曰:‘得其所哉~得其所哉~’”?形容十分得意。 少则洋洋焉;攸然而逝。 【得兔忘蹄】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得马生灾】《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后以“得马生灾”谓因福而得祸。 【得马失马】谓世事多变,得失无常。典出《淮南子?人间训》。 【得马折足】见“得马生灾”。 【得过且过】?谓但能度日,即勿他求。元无名氏《小孙屠》戏文第四出:“孩兒,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后谓安于现状,敷衍度日。?指办事马虎。敷衍塞责。 【得鱼忘荃】比喻已达目的,即忘其凭借。“荃”亦作“筌”。 【得鱼忘筌】见“得鱼忘荃”。 【得胜回朝】?打了胜仗后返回朝廷向皇帝报功。?泛指胜利而归,每含贬义。 【得胜头迴】见“德胜头迴”。 【得道多助】谓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语出《孟子?公孙丑下》:“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得意忘形】?《晋书?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谓因高兴而物我两忘。后以“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常态,忘乎所以。?谓取其精神而舍其形式。 【得意忘言】?谓既已领会其意旨,则不再需要表意之言词。语出《庄子?外物》:“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引申为彼此默喻,心照不宣。 【得意忘象】谓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 【得意洋洋】亦作“得意扬扬”。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语本《史记?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得意扬扬】见“得意洋洋”。 【得陇望蜀】《东观汉记?隗嚣传》:“西城若下,便可将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后遂以“得陇望蜀”喻贪心不足。 【德才兼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能力才干两者都具备。宋?许月卿《先天集?人邑道中三首》:“天涵地育王公旦,德备才全范仲淹。” 【德本财末】谓治国平天下,德为根本,财由德致,故理财为末。语本《礼记?大学》:“德者,本也;财者,末也。”孔颖达疏:“德能致财,财由德有,故德为本财为末也。” 【德薄才疏】品行和才能均差。常作谦辞。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八回:“小弟德疏才薄,怎敢承当此位~若得居末,尚自过分。” 【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常作谦辞。宋?欧阳修《泷冈阡表》:“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鲜,遭时窃位,而幸全大节不辱其先者,其来有自。” 【德言工容】见“德言容功”。 【德言工貌】见“德言容功”。 【德言容功】指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具备的四种德行。语本《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郑玄注:“妇德,贞顺也;妇言,辞令也;妇容,婉娩也;妇功,丝麻也。”亦作“德容言功”、“德言工貌”、“德言工容”。明?李昌祺《剪灯余话?琼奴传》:“后十四,雅善歌辞,兼通音律,,,四者咸备。” 【德厚流光】谓德泽深厚则影响深远,子孙得福。语本《穀梁传?僖公十五年》:“天子 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锺文烝补注:“光与广同。”七庙,诸侯五, 唐?韩愈《褅袷议》:“今国家,,创立九庙。” 【德洋恩普】谓德泽优渥普及。 【德配天地】谓道德可与天地匹配。极言道德之高尚盛大。 【德高望重】道德高尚,名望很大。多用于称年长而名位高的人。《晋书?简文三子传》:“元显因讽礼官下仪,称已德隆望重,既录百揆,内外群僚皆应尽敬。”曹禺《王昭君》第三幕:“我们家,,呼韩邪单于保护我们、信任我们。” 【德容言功】见“德言容功”。 【德隆望重】犹言德高望重。 【德隆望尊】见“德隆望重”。 【德胜头迴】德,通“得”。迴,同“回”。宋明话本、通俗小说的引首。 【德尊望重】见“德高望重”。 【德輶如毛】德轻得象羽毛一样。谓施行仁德并不困难,而在于其志向有否。 【德輶如羽】见“德輶如毛”。 【德艺双馨】形容一个人的德行和技艺都有良好声誉。 【德音莫违】别人的善言不要不听。《诗经?邶风?谷风》:“德音莫为,及尔同死。” 【德重恩弘】道德高尚,恩惠广大。形容普施恩德。唐?韩愈《袁州刺史谢上表》:“显荣频烦,称效寂蔑,又蒙赦其罪累,授以方州,德重恩弘。” 【灯红酒绿】?形容夜宴之盛。?以形容奢糜华丽的生活。 【灯蛾扑火】比喻自惹祸害。 【低三下四】?形容社会地位低下。?形容卑贱恭顺,阿谀逢迎。 【低心下意】谓小心谨慎、专注不移。 【低首下心】形容屈服顺从。 【低眉垂眼】害羞貌。 【低眉顺眼】驯良恭顺貌。 【低唱浅斟】谓听人曼声歌唱,并自在地缓缓饮酒。形容一种安乐自适的情态。语出《绿窗新话》卷二引宋无名氏《湘江近事》:“陶穀学士,尝买得党太尉家故妓。过定陶,取雪水烹团茶,谓妓曰:‘党太尉家应不识此。’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销金暖帐下,浅斟低唱,饮羊羔美酒耳。’穀愧其言。” 【低情曲意】谓对不住,不得已。 【低头耷脑】形容惶恐或无精打彩的样子。 【低头哈腰】谦卑恭顺貌。 【低头搭脑】见“低头耷脑”。 【低头丧气】失意颓丧貌。 【低声下气】形容恭顺小心的样子。 【低声哑气】犹言低声下气。 【低声细语】形容小声说话。 【底死谩生】竭尽全力,想尽办法。底,通“抵”。 【隄溃蚁孔】堤坝因蚂蚁洞而崩溃。《韩非子?喻老》:“千丈之隄,以蝼蚁之穴溃。” 后因以“隄溃蚁孔”比喻小处疏忽,会酿成大祸。汉?陈宠《清盗源疏》:“臣闻轻者重 之端,小者大之源,故堤溃蚁孔。” 【滴水不漏】比喻严密。 【滴水不羼】形容十分纯正。 【滴水成冰】形容气候十分寒冷。 【滴水成河】比喻积少成多。 【滴水穿石】喻坚持不懈则事必有成。 【滴水难消】谓虽菲薄之物也不能受用。 【滴露研朱】亦作“滴露研朱”。滴水研磨朱砂。指用朱笔评校书籍。 【滴露研朱】见“滴露研珠”。 【滴露研珠】指滴水磨墨。 【滴露研朱】见“滴露研珠”。 【敌力角气】以力气相斗。 【敌王所忾】谓把天子所痛恨的人作为自己的敌人而加以讨伐。 【敌不可假】谓不可宽容敌人。 【敌不可纵】对敌人不能放纵。 【敌国外患】指来自敌对国家的侵略骚扰。 【敌国通舟】同船的人都成了敌人。比喻众叛亲离。 【敌惠敌怨】犹言报德报怨。 》:“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左传?文公四年》:“诸【敌忾同仇】《诗?秦风?无衣 侯敌王所忾,而献其功”。杜预注:“敌,犹当也;忾,恨怒也”。后以“敌忾同仇”指 抱着无比仇恨和愤怒共同一致地对付敌人。 【涤地无类】荡涤无遗。形容清除得彻底。 【涤故更新】清除旧的,改换新的。 【涤瑕荡垢】见“涤瑕荡秽”。 【涤瑕荡秽】清除缺点过失;清除污泥浊水。 【涤秽布新】清除陈旧的,建立新的。 【涤秽荡瑕】同“涤瑕荡秽”。 【抵死漫生】犹言竭尽思虑;千方百计。 【抵死瞒生】见“抵死漫生”。 【抵死谩生】见“抵死漫生”。 【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 【砥身砺行】犹言砥节砺行。 【砥柱中流】砥柱山屹立在黄河急流之中。比喻能负重任,支危局。 【砥节厉行】见“砥节励行”。 【砥节励行】砥砺操守和品行。 【砥节砺行】见“砥节励行”。 【砥廉峻隅】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砥厉名号】见“砥砺名号”。 【砥厉廉隅】谓磨练节操。廉隅,棱角,喻指方正的操守。 【砥锋挺锷】磨刀拔剑。谓以武力反抗。 【砥砺名号】亦作“砥厉名号”。谓自修品节,以保令名。 【砥砺名节】砥砺磨练,立名立节。 【砥砺廉隅】见“砥厉廉隅”。 【地下修文】据晋王隐《晋书》载,中牟令苏韶死后现形,对其堂弟苏节说,颜渊、卜商现为地下修文郎;修文郎凡八人,皆鬼之圣者。韶今亦守其职。见《太平御览》卷八八三引。后因以“地下修文”为文士死亡的典故。 【地大物博】谓国家疆土辽阔,物产丰富。 【地上天宫】比喻富庶华美的地方。 【地久天长】?形容历时悠久。?形容爱情永久不变。犹言白头到老。 【地平天成】比喻上下相称,万事妥帖。 【地北天南】谓四处,到处。 【地主之谊】《左传?哀公十二年》:“子服景伯谓子财曰:‘夫诸侯之会,事既毕矣,侯伯致礼,地主归饩,以相辞也。’”杜预注:“侯伯致礼以礼宾也。地主,所会主人也。饩,生物。”孔颖达疏:“致礼礼宾,当谓有以礼之,或设饮食与之宴也。”后因以“地主之谊”谓当地的主人对来客接待的礼节和饮食馈赠等情谊。 【地主之仪】见“地主之谊”。 【地老天昏】形容变化剧烈。 【地老天荒】?形容经历的时间长久。?犹言地为之老,天为之荒。形容极其感人。?谓改朝换代。 【地角天涯】形容极远的地方或彼此相隔很远。 【地负海涵】谓大地负载万物,海洋容纳百川。形容包罗万象,含蕴丰富。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统纪。” 其富若生蓄,万物必具,海含地负,放恣横从,无所语本唐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 统纪。” 【地动山摧】见“地动山摇”。 【地棘天荆】谓到处布满荆棘。比喻环境恶劣。 【地塌天荒】犹言天塌地陷。形容盛怒。 【地广人希】见“地广人稀”。 【地广人稀】亦作“地广人希”。亦作“地旷人稀”。谓土地广大,人烟稀少。 【地瘠民贫】土地瘠薄,人民贫穷。 【地丑力敌】谓土地相似,力量相当。 【地丑德齐】土地相似,德教齐等。谓彼此不相上下。 【地覆天翻】形容变化巨大。 【地旷人稀】见“地广人稀”。 【地灵人杰】谓人物杰出,盖因地之灵秀。 【弟男子侄】泛指晚辈男子。 【帝辇之下】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 【递胜递负】谓胜负交替。 【递兴递废】谓有兴有废。 【谛分审布】仔细察看分布状况。 【掂斤估两】犹言掂斤播两。 【掂斤抹两】犹言掂斤播两。 【掂斤播两】估量轻重。亦以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过分计较。 【掂梢折本】垫钱亏本。梢,钱的市语。 【颠三倒四】形容神智不清或说话、做事没有次序,错误百出。 【颠毛种种】语本《左传?昭公三年》:“余发如此种种,余奚能为,”杜预注:“种 种,短也。自言衰老,不能复为害。”后因以“颠毛种种”谓衰老。 【颠仆流离】同“颠沛流离”。 【颠斤播两】较量轻重。常用以比喻品评优劣或形容计较微细之事。 【颠衣到裳】同“颠倒衣裳”。到,通“倒”。 【颠沛流离】动荡不安,四处流浪,困顿窘迫。 【颠来倒去】翻过来倒过去。来回重复。 【颠来播去】见“颠来簸去”。 【颠来簸去】连续、反覆地颠簸。 【颠脣簸嘴】谓搬弄口舌。 【颠倒衣裳】?谓急促惶遽中不暇整衣。《诗?齐风?东方未明》:“东方未明,颠倒衣裳。颠之倒之,自公召之。”毛传:“上曰衣,下曰裳。”郑玄笺:“絜壶氏失漏刻之节,东方未明而以为明,故群臣促遽颠倒衣裳。”孔颖达疏:“传:上曰衣,下曰裳。此其相对定称,散则通名曰衣„„传言此,解其颠倒之意,以裳为衣,今上者在下,是谓颠倒也。”本意是讽刺朝廷兴居无节,号令不时,使小官吏忙忙碌碌,后多以比喻伦常失秩。?谓匆忙情急之中举止失措。 【颠倒是非】把对的说成错的,把错的说成对的。 【颠倒黑白】语本《楚辞?九章?怀沙》:“变白以为黑兮,倒上以为下。”王逸注:“世以浊为清也;俗人以愚为贤也。”后世多作“颠倒黑白”,形容故意歪曲事实,混淆是非。 【颠乾倒坤】使天地颠倒。比喻本领十分高强。 【颠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言论、学说牢固可靠,不可推翻、驳倒。 【颠扑不磨】见“颠扑不破”。 【颠簸不破】同“颠扑不破”。 【颠鸾倒凤】?比喻颠倒失次。?比喻男女交欢。 【攧扑不破】无论怎样摔打都不破。比喻道理正确,推翻不了。 【点水不漏】形容十分周到、严密,毫无差失漏洞。 【点手莋脚】形容说话时兼用手势示意。多形容说话放任不拘,或轻率地指点、批评。 【点石成金】同“点铁成金”。 【点石为金】同“点铁成金”。 【点金乏术】谓无点金成铁的法术。比喻没有办法筹措钱财。 【点金成铁】?禅门喻开示不对机,增人惑乱。《景德传灯录?真觉大师灵照》:“问:‘还丹一粒,点铁成金;至理一言,点凡成圣。请师一点。’师曰:‘还知齐云点金成铁吗,’曰:‘点金成铁,未之前闻。至理一言,敢希垂示~’”后用以比喻把好文章改坏。?比喻把好事办坏。 【点金作铁】见“点金成铁”。 【点金无术】见“点金乏术”。 【点指画字】指在合同文约或供词上按手印签字画押。 【点指莋脚】见“点手莋脚”。 【点胸洗眼】指一洗尘俗,使人豁然明朗。 【点纸画字】指在契约或供词上捺指模和签押。 【点头之交】谓交情甚浅,见了面只不过点点头而已。 【点头咂嘴】表示同意、赞赏。 【点头哈腰】形容恭顺或过分客气。 【点头会意】?形容机灵乖觉。?表示允可、赞许。 【点铁成金】?旧谓仙道点铁石而成黄金。?比喻修改文章,化腐朽为神奇。 【典身卖命】典当身体,出卖性命。极言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典妻鬻子】典卖妻子兒女。形容生活极其困苦。 【典则俊雅】端庄高雅而标致。 【典谟训诰】?《尚书》中《尧典》、《大禹谟》、《汤诰》、《伊训》等篇的并称。?泛指经典之文。 【电光石火】?佛教语。语本《五灯会元?雪峰存禅师法嗣?保福从展禅师》:“师曰:‘瞌睡汉出去~’上堂:‘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搆得搆不得,未免丧身失命。’”后以“电光石火”比喻稍纵即逝或稍纵即逝的事物。?喻极迅速地。 【电流星散】比喻迅速消散。 【电闪雷鸣】闪电飞光,雷声轰鸣。?比喻快速有力。杜鹏程《在和平的日子里》第五章:“是英明的主意,这主意通过电话就电闪雷鸣一样传遍工地。”?比喻轰轰烈烈。郭小川《痛悼敬爱的周总理》诗:“我们的总理,回答得最为铿锵有力;不用语言,而用电闪雷鸣般的一生的经历。” 【电掣星驰】如闪电和流星似的掠过。比喻迅疾。 【电掣风驰】形容像闪电刮风一样迅速。 【电照风行】如电光之照耀,如风之流动。比喻影响甚大。 【钿合金钗】?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间之信物。 【刁钻古怪】?狡诈。?古怪,怪僻。?机灵,乖巧。 【刁钻促狭】亦作“刁钻促搯”。狡猾而好捉弄人。 【刁钻促搯】见“刁钻促狭”。 【貂不足,狗尾续】?谓授官太滥。?指美中不足或以次充好。 【貂狗相属】指真伪或优劣混杂在一起。 【貂裘换酒】《西京杂记》卷二载,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还成都,以所著鹔霜裘向市人贳酒。又《晋书?阮孚传》谓阮孚尝以金貂换酒。后世即以“貂裘换酒”形容名士或富贵者的风流豪纵。 【雕文刻镂】谓在器物上刻镂花纹图案,以为文饰。 【雕文织采】比喻词藻华丽。 【雕心刻肾】同“雕肝琢肾”。 【雕心鹰爪】喻凶残狠毒。 【雕肝掐肾】同“雕肝琢肾”。 【雕肝琢肾】比喻写作时用尽心思,反覆推敲,刻意求工。语本唐韩愈《赠崔立之评事》诗:“劝君韬养待徵招,不用雕琢愁肝肾。” 【彫肝琢肾】形容苦心琢磨。 【雕肝琢膂】同“雕肝琢肾”。 【雕肝镂肾】同“雕肝琢肾”。 【雕虎焦原】《尸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谿,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以“雕虎焦原”谓壮士履险。 【雕心雁爪】比喻外表善良而内心狠毒。 【雕心鹰爪】比喻心肠残忍,手段毒辣。 【雕风镂月】刻意吟风弄月。 【雕章琢句】见“雕章镂句”。 【雕章缛彩】比喻文彩绚烂。 【雕章镂句】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彫章镂句】谓刻意雕琢词章。 【雕章绘句】见“雕章镂句”。 【雕梁画栋】雕花、彩绘的栋梁。亦借指有彩绘装饰的富丽堂皇的房屋。 【雕楹碧槛】雕镂彩绘的柱子和碧色栏杆。 【雕盘绮食】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雕龙画凤】刻绘龙凤;刻绘的龙凤。 【雕墙峻宇】同“峻宇雕墙”。 【雕虫小巧】犹言雕虫小技。 【雕虫小技】比喻微末的技能。多指刻意雕琢词章的技能。 【彫虫小技】指刻意雕琢词章的微小技能。 【雕虫小事】犹言雕虫小技。 【雕虫小艺】犹言雕虫小技。 【雕虫末伎】见“雕虫末技”。 【雕虫末技】亦作“雕虫末伎”。犹言雕虫小技。 【雕虫刻篆】见“雕虫篆刻”。 【雕虫篆刻】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按,“虫”指虫书,“刻”指刻符,各为一种字体。后以“雕虫篆刻”喻词章小技。南朝梁沈约《答陆厥问声韵书》:“是以子云譬之雕虫篆刻,云壮夫不为。”宋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然而不肖者,苟能雕虫篆刻之 蕙风词话》卷五:“適承元明词敝甚,欲推尊斯道,一学,以此进至乎公卿。”况周颐《 洗雕虫篆刻之讥。”亦作“雕虫刻篆”。明高濂《玉簪记?下第》:“不须泪涟。有日眉扬额点,且自雕虫刻篆,我这里侭清閒。”一说,“雕虫”犹“虫镂”(“彤镂”),“篆刻”犹“?刻”。参阅蒋礼鸿《义府续貂》。 【彫虫篆刻】虫书、刻符分别为秦书八体之一,西汉时蒙童所习。因以“彫虫篆刻”喻词章小技。 【雕虫薄技】犹言雕虫小技。 【雕镂藻绘】比喻刻意修饰文辞。 【吊民伐罪】慰问受害的百姓,讨伐有罪的人。 【吊死扶伤】吊祭死者,扶救伤者。 【吊死问疾】吊祭死者,慰问病人。 【吊形吊影】犹言形影相吊。喻孤独寂寞。 【吊胆惊心】犹言吊胆提心。 【钓名沽誉】同“沽名钓誉”。 【钓名要誉】见“钓名沽誉”。 【钓名欺世】作伪求取虚名,欺骗世人。 【钓誉沽名】见“钓名沽誉”。 【调三惑四】见“调三斡四”。 【调三窝四】见“调三斡四”。 【调三斡四】挑拨是非。 【调朱弄粉】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调朱傅粉】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调舌弄脣】犹言调脣弄舌。 【调良稳泛】马匹调良,行船稳泛。谓路途平安。 【调和阴阳】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调和鼎鼐】调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调风弄月】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调风变俗】犹言移风易俗。 【调神暢情】使精神顺适,情绪欢暢。 【调脣弄舌】见“调脣弄舌”。 【调脣弄舌】亦作“调脣弄舌”。?耍嘴皮子,纵谈。?搬弄是非。 【调脂弄粉】?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调理阴阳】犹言调和阴阳。 【调脣弄舌】亦作“调脣弄舌”。?耍嘴皮子,纵谈。?搬弄是非。 【调停两用】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调词架讼】调唆他人诉讼。 【调丝品竹】吹弹乐器。 【调墨弄笔】谓玩弄文字技巧。 【调嘴弄舌】耍嘴皮子,搬弄是非。 【调嘴调舌】见“调嘴弄舌”。 【调嘴学舌】犹言调嘴弄舌。 【调兵遣将】调动兵马,派遣将领。引申为调动布置人力。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设法引诱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 【掉以轻心】轻率,不重视。语本唐柳完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故吾每为文章,未 尝敢以轻心掉之。” 【跌宕不羁】放逸不受拘束。 【跌宕昭彰】谓文章的气势纵放不拘,文意鲜明。 【跌宕风流】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 【跌脚捶胸】见“跌脚搥胸”。 【跌脚绊手】谓受到阻碍或牵制。 【跌脚搥胸】以足跺地,以拳敲胸。表示气愤、着急、悲痛等感情。 【跌脚槌胸】见“跌脚搥胸”。 【跌荡不拘】见“跌荡不羁”。 【跌荡不羁】同“跌宕不羁”。 【跌荡风流】见“跌宕风流”。 【跌弹斑鸠】谓中弹落地的斑鸠。喻指失意落寞或受挫神伤的人。 【喋喋不休】唠唠叨叨,说个没完。 【蹀躞不下】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 【鲽离鹣背】喻夫妻或恋人分离。 【丁一卯二】?确实;实在。?谓认真;仔细。 【丁一确二】明白;确实。 【丁公凿井】春秋时,宋人丁某家中无井,常派一人出外汲水,后来家中挖了井,不须外 出挑水,节省一人力,于是对人说:“吾穿井得一人。”听者误传成从井中挖得一人。见 《吕氏春秋?察传》。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於井中。 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后用以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钉嘴铁舌】形容嘴哽,嘴犟。 【顶天立地】?头顶青天,脚踏大地。谓生存于天地间。?形容身躯魁伟。?形容堂堂正 正,志向远大,气概不凡。 【顶天踵地】犹言顶天立地。 【顶名冒姓】谓冒充他人。 【顶名替身】犹言顶名冒姓。 【顶门立户】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顶门壮户】谓支撑门户,光耀门第。 【顶踵捐糜】谓捐躯,牺牲。 【顶踵尽捐】犹言顶踵捐糜。 【顶礼膜拜】?谓虔诚地跪拜。是佛教徒拜佛时的最敬礼。?形容崇拜得五体投地。 【鼎分三足】见“鼎足三分”。 【鼎玉龟符】旧指传国之宝及受命之符箓。 【鼎成龙升】见“鼎成龙去”。 【鼎成龙去】《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於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曈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以“鼎成龙去”指帝王去世。 【鼎折餗覆】见“鼎折覆餗”。 【鼎折覆餗】《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於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鼎足三分】如鼎之三足,各据一方。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势。 【鼎足而三】谓像鼎足一样,三方面并立。 【鼎足而立】像鼎的三只脚一样,三者各立一方。常比喻三方面分立相持的局面。 【鼎食鸣锺】见“鼎食鸣钟”。 【鼎食鸣钟】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鼎鱼幕燕】《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於沸鼎之中,燕巢於飞幕之上,不亦惑乎。”李善注:“袁崧《后汉书》:‘朱穆上疏曰:养鱼沸鼎之中,栖鸟烈火之上,用之不时,必也燋烂。’《左氏传》曰:‘吴季札曰:夫子之在此也,犹燕巢于幕之上。’”后以“鼎鱼幕燕”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鼎湖龙去】同“鼎成龙去”。 【鼎鼎大名】形容名声极大。 【鼎鼎有名】见“鼎鼎大名”。 【鼎新革故】《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旧时多以“鼎新革故”指朝政变革或改朝换代。后泛指事物的破旧立新。 【鼎鼐调和】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鼎镬刀锯】古代四种酷刑的刑具。泛指最残酷的刑罚。 【鼎铛玉石】谓视鼎如铛,视玉如石。形容奢侈。 【丢人现眼】丢脸;出丑。 【丢三忘四】见“丢三落四”。 【丢三拉四】见“丢三落四”。 【丢三落四】形容马虎或记忆力不好而顾此失彼。 【丢卒保车】原为棋术用语。后多用以比喻丢掉次要的,保住主要的。 【丢盔抛甲】见“丢盔卸甲”。 【丢盔卸甲】形容打了大败仗时的狼狈相。亦比喻事情的失败。 【丢盔弃甲】见“丢盔卸甲”。 【丢魂失魄】?形容非常惊慌。?谓没头脑,无主见。 【丢魂丢魄】见“丢魂失魄”。 【丢魂丧胆】形容非常惊慌。 【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 【东山再起】《晋书?谢安传》载:安少有重名,“初辟司徒府,除佐著作郎,并以疾 ,年逾四十复出为桓温司马,累迁中书令、司徒等要职,晋室赖以转辞。”隐居会稽东山 危为安。后以“东山再起”指退隐复仕或失势后重新得势。 【东山高卧】谓安然隐居。 【东山复起】同“东山再起”。 【东支西吾】谓说话办事含糊敷衍。 【东方千骑】?《玉台新咏?古乐府〈日出东南隅行〉》:“东方千馀骑,夫壻居上头。”本为诗中女主人公罗敷夸其夫婿显贵出众之词,后因以“东方千骑”、“东方骑”指代新婿。?泛指身分煊赫者。 【东方不亮西方亮】比喻这里行不通,别的地方尚有回旋余地。 【东央西告】谓到处恳求。 【东央西浼】谓到处恳求请托。 【东市朝衣】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被谗,“衣朝衣斩东市。”事见《史记?吴王濞列传》、《汉书?晁错传》。后因以“东市朝衣”为朝臣被杀之典。 【东西易面】谓东西方向颠倒。汉贾谊《新书?审微》:“事之適乱,如地形之惑人也, 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后机渐而往, 以喻是非颠倒,视听淆乱。 【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到处,处处。?指普天下。?谓飘流在外,居处无定。?指分散四方。?指方向。 【东西南北人】《礼记?檀弓上》:“孔子既得合葬於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於是封之,崇四尺。”郑玄注:“东西南北,言居无常处也。”后因以“东西南北人”谓居处无定之人。 【东西南北客】见“东西南北人”。 【东西南朔】见“东西南北”。 【东向而望,不见西墙】《吕氏春秋?去尤》:“东面望者,不见西墙;南乡视者,不睹北方:意有所在也。”后因以“东向而望,不见西墙”比喻主观片面,顾此失彼。 【东扶西倒】形容力不能支,扶不起来。 【东扯西拉】形容说话离题,没有中心。 【东扯西拽】?谓事情互相纠缠。?犹言拆东补西。 【东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走西顾】谓边跑边回顾。表示念旧。 【东抄西袭】胡乱抄袭别人的文章。 【东投西窜】同“东奔西走”。 【东完西缺】谓短缺,不完备。 【东抹西涂】见“东涂西抹”。 【东拉西扯】?东凑一言,西凑一语。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杂乱无章。?谓从各处拾取得来。 【东奔西向】谓各奔东西,互不相关。 【东奔西走】谓到处奔波。 【东奔西逃】同“东逃西窜”。 【东奔西跑】同“东奔西走”。 【东奔西撞】形容无固定目标,到处乱闯。 【东奔西窜】同“东逃西窜”。 【东来西去】谓行人来来往往。 【东征西怨】语本《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本谓商汤向一方征伐,则另一方人民埋怨他不先来解 谓帝王兴仁义之师为民除害,深受百姓拥戴。 救自己。后因以“东征西怨” 【东征西讨】谓四处征伐。 【东兔西乌】谓月亮东升,太阳西落,表示时光不断流逝。古代神话中说太阳中有三足金乌,月亮中有玉兔,因以乌、兔代指日月。 【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 【东门黄犬】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事见《史记?李斯列传》。后以“东门黄犬”作为官遭祸,抽身悔迟之典。 【东床之选】谓佳婿的人选。 【东床坦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郄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壻。丞相语郄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郄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壻,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郄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按,《晋书?王羲之传》述此事,作“惟一人在东床坦腹食”。后因以“东床坦腹”代指女婿。 【东床佳婿】同“东床娇婿”。 【东床姣婿】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客】同“东床娇婿”。 【东床娇婿】对女婿的美称。 【东床择对】谓择婿。 【东拼西凑】?同“东挪西凑”。?谓从多方把零星事物拼凑在一起。 【东挪西借】同“东挪西凑”。 【东挪西凑】谓各处挪借,凑集款项。 【东挪西撮】同“东挪西凑”。 【东南之秀】谓东南地方的杰出人才。 【东南之美】谓东南人物中之佼佼者。 【东南之宝】谓东南地区的杰出人才。 【东南竹箭】《尔雅?释地》:“东南之美者,有会稽之竹箭焉。”后因以“东南竹箭”比喻优秀人才。 【东歪西倒】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 【东砍西斫】谓四面激战。 【东逃西窜】四处逃亡;四处逃避。 【东食西宿】《艺文类聚》卷四十引汉应劭《风俗通》:“齐人有女,二人求之。东家子丑而富,西家子好而贫。父母疑不能决,问其女,定所欲適„„女云:‘欲东家食,西家宿。’”后因以“东食西宿”比喻贪得之人唯利是图。 【东风人面】谓一年一度的春风依旧,而当年邂逅含情之人却不得重见。有唐崔护《题都城南庄》诗典。 【东风入律】谓春风和暢,律吕调协。常用以称颂盛世。 【东风吹马耳】见“东风射马耳”。 【东风射马耳】东风吹过马耳边。比喻充耳不闻,无动于衷。 【东风过耳】见“东风射马耳”。 【东怨西怒】谓任意指责别人。 【东施效颦】《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成玄英疏:“西施,越之美女也,貌极妍丽。既病心痛,嚬眉苦之。而端正之人,体多宜便,因其嚬 是以闾里见之,弥加爱重。邻里丑人见而学之,不病强嚬,倍增其丑。”后蹙,更益其美。 因以“东施效颦”嘲讽不顾本身条件而一味模仿,以致效果很坏的人。亦为模仿别人的谦语。颦,同“矉”,蹙眉。 【东差西误】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差池、错误。形容办事不得力。 【东穿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挨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倒西歪】?形容身不由己,倾斜不稳。?有的倒,有的歪。形容建筑物等破旧不牢固。 【东讨西伐】同“东征西讨”。 【东讨西征】同“东征西讨”。 【东郭先生】小说《中山狼传》中的人物。其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后常用以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参阅明马中锡《中山狼传》。 【东海逝波】东逝大海的波涛。比喻大势已去,无法挽回。 【东海扬尘】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於往者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皆言 ’”后因以“东海扬尘”喻世事巨变。 海中复扬尘也。 【东海捞针】犹言大海捞针。形容极难达到目的。 【东海鲸波】东海上的汹涌波涛。比喻来自东方的侵略。 【东流西落】见“东播西流”。 【东家西舍】犹言左邻右舍。 【东家效颦】见“东施效颦”。 【东闪西挪】形容有所畏惧,躲躲闪闪。 【东捱西问】谓四处探问、打听。 【东掩西遮】谓左右遮掩,隐瞒真相。 【东偷西摸】谓暗中干不正当的事。 【东徙西迁】同“东迁西徙”。 【东猜西揣】谓多方猜测。 【东猜西疑】谓胡乱猜疑。 【东望西观】同“东张西望”。 【东张西望】向四处张望。 【东张西张】同“东张西望”。 【东张西觑】同“东张西望”。 【东扬西荡】谓飘泊无定。 【东搜西罗】到处寻找搜集。 【东睃西望】同“东张西望”。 【东跑西颠】同“东奔西走”。 【东道主】春秋时,晋秦合兵围郑,郑文公使烛之武说秦穆公,曰:“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事见《左传?僖公三十年》。郑在秦东,接待秦国出使东方的使节,故称“东道主”。后因以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又可参见“北道 主人”。 【东道主人】见“东道主”。 【东劳西燕】喻离别。劳,伯劳。鸟名。语本《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后亦以“东劳西燕”比喻来自不同方向的同路人。 【东游西逛】同“东游西荡”。 【东游西荡】谓到处游荡。亦以形容不务正业。 【东窗事犯】见“东窗事发”。 【东窗事发】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佞倖盘荒》载,宋元间传说,秦桧欲杀岳飞时,曾与妻子王氏在东窗下密谋。后桧游西湖,舟中得疾,见一人披发厉声曰:“汝误国害民,吾已诉天,得请矣。”桧死后,在地狱备受诸苦。王氏给他做道场,并派道士去探望他,他对道士说:“可烦传语夫人,东窗事发矣。”后因以“东窗事发”或“东窗事犯”概指此事。亦用以喻阴谋败露,自食恶果。 【东窗计】谓谋害忠良的阴谋诡计。 【东窗消息】见“东窗计”。 【东补西凑】同“东挪西凑”。 【东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驰西骋】同“东奔西走”。 【东驰西击】谓指挥不统一,几路军队各自行动。 【东碰西撞】同“东奔西撞”。 【东零西散】形容零落分散。 【东零西落】零散稀疏。形容衰败。 【东零西碎】谓零碎,分散,不集中。 【东躲西藏】谓到处躲避藏匿。 【东诓西骗】指到处说谎欺骗。 【东涂西抹】?谓妇女用脂粉打扮。?唐薛逢晚年宦途失意,曾策瘦马赴朝。值新科进士列队而出,前导责逢回避,逢笑,遣人答曰:“报道莫贫相~阿婆三五少年时,也曾东涂西抹来。”见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本以妇女装饰为喻,谓自己少年时亦曾凭文章取进士。后用为自己写作或绘画的谦词。?胡写乱涂;轻率下笔。?比喻不从根本着手。 【东滚西爬】形容溃逃时的狼狈相。 【东踅西倒】形容行走艰难。 【东鸣西应】谓各方面互有联系,互相影响。 【东敲西逼】各处敲诈逼迫。 【东邻西舍】见“东家西舍”。 【东播西流】谓流落四方。 【东撙西节】谓从各方面节省。 【东捞西摸】谓盲目地四处求索。 【东挦西撦】谓到处张罗。 【东荡西除】犹言东征西讨。 【东荡西驰】犹言东征西讨。 【东横西倒】形容杂乱。 【东迁西徙】谓四处迁移,居止不定。 【东磕西撞】犹言东奔西撞。 【东箭南金】比喻优秀的人才。 【东冲西决】形容洪水四处冲决泛滥。 【东冲西突】谓四处冲锋突击。 【东冲西撞】谓无把握地四处奔走寻找。 【东谈西说】谓议论的面很宽。 【东趋西步】谓相背而行。 【东声西击】犹言声东击西。扬言要攻此方,实际却攻彼方。 【东藏西躲】见“东躲西藏”。 【东瞧西望】同“东张西望”。 【东猎西渔】谓处处涉猎而不专精。 【东闯西踱】谓盲目地四处闯荡。 【东拦西阻】谓极力阻拦。 【东飘西泊】谓四处漂泊,行踪无定。 【东飘西徙】谓到处漂流,迁徙无定。 【东飘西荡】?谓不固定,没有着落。?谓无定向地漂浮。 【东鳞西爪】谓画龙时,这边画片龙鳞,那边画只龙爪,只见一点,不见全身。比喻零碎,不全面。 【冬扇夏炉】汉王充《论衡?逢遇》:“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何福祐之有乎。”后因以“冬扇夏炉”比喻不合时宜。 【冬温夏凊】?亦讹作“冬温夏清”。冬温被使暖,夏扇席使凉。谓事亲无微不至。语出 ”?冬暖夏凉。 《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冬温夏清】见“冬温夏凊”。 【冬箑夏裘】语出《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后因以“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 【动人心弦】形容使人十分激动。 【动人心魄】形容使人感动或震惊。 【动心忍性】《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赵岐注:“所以惊动其心,坚忍其性,使不违仁。”后多指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动地惊天】惊天动地。形容令人十分震动。 【动辄得咎】谓做事往往获罪或受到责怪。咎,罪过,过失。 【动魄惊心】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冻浦鱼惊】指晋王祥卧冰求鲤事。《晋书?王祥传》:“王祥字休徵,琅邪临沂人„„父母有疾,衣不解带,汤药必亲尝。母常欲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后因以“冻浦鱼惊”为孝亲之典。 【冻解冰释】比喻困难和障碍象冰冻融解那样消释。 【栋朽榱崩】犹栋折榱崩。 【栋折榱崩】正梁折断,椽子崩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倾覆。 【栋折榱坏】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恫疑虚喝】谓虚张声势,恐吓威胁。喝,亦写作“猲”。 【恫疑虚猲】见“恫疑虚喝”。 【洞天福地】道教对神仙及道士所居的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的合称。后泛指名山胜境。 【洞心骇目】形容使人惊异。 【洞心骇耳】形容使人震惊。 【洞如观火】见“洞若观火”。 【洞若观火】形容观察事物非常清楚,好像看火一样。 【洞幽烛微】见“洞隐烛微”。 【洞幽烛远】形容目光犀利而深远。 【洞洞灟々】混沌无定形貌。 【洞隐烛微】形容目光犀利,观察事物深刻透彻。 【斗牙拌齿】犹言斗口齿。以戏言相挑逗。斗,通“逗”。 【斗而铸兵】见“斗而铸锥”。 【斗而铸锥】临打仗才去制造武器。比喻事到临头才想办法。 【斗色争妍】形容花盛开,竞相逞美。 【斗志昂扬】斗争意志高昂。 【斗怪争奇】谓以奇怪取胜。 【斗美讠夸丽】谓比赛美丽以争胜。 【斗脣合舌】犹言耍嘴皮子,卖弄口才。 【斗媚争妍】竞相比赛妩媚艳丽。 【斗霜傲雪】形容在严酷的环境中敢于斗争,不屈不挠。 【斗鸡走犬】同“斗鸡走狗”。 【斗鸡走狗】鸡与鸡相搏斗,狗与狗相竞走。古代的赌博游戏。 【斗鸡走马】斗鸡赛马。古代的赌博游戏。 【斗鸡养狗】同“斗鸡走狗”。 【斗丽争妍】竞相比赛艳丽。 【斗艳争妍】见“斗艳争妍”。 【斗鸡走狗】见“斗鸡走狗”。 【斗艳争芳】竞相比赛艳丽、散发芳香。 【斗艳争辉】竞相比赛美丽、焕发容光。 【斗艳争妍】亦作“斗艳争妍”。竞相比赛艳丽。 【斗水活鳞】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斗方名士】指自命风雅的无聊文人。 【斗米尺布】少量的粮、布。 【斗折蛇行】形容道路、河流等曲折蜿蜒。 【斗挹箕扬】比喻无实用。斗、箕皆星宿名,一象斗,一象箕,故以为名。语出《诗?小雅?大东》:“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孔颖达疏:“言维此天上,其南则有箕星,不可以簸扬米粟;维此天上,其北则有斗星,不可以挹,其酒浆。” 【斗酒百篇】饮一斗酒,作百篇诗。形容能诗善饮,文思敏捷,气概豪迈。语出唐杜甫《饮中八仙歌》:“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斗酒只鸡】?一斗酒一只鸡。泛指简便的酒食。?谓以鸡和酒祭奠。常用为悼亡友之辞。 【斗酒双柑】唐冯贽《云仙杂记?俗耳针砭诗肠鼓吹》引《高隐外书》:“戴颙春携双柑斗酒,人问何之,曰:‘往听黄鸝声。’”后因以“斗酒双柑”指春日胜游。 【斗量车载】用斗量,用车装。形容数量很多。 【斗量筲计】用斗量,用筲计。形容数量很多。 【斗绝一隅】孤悬边远之地;僻处边远之地。 【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横斜。表示天色将明。 【豆分瓜剖】见“豆剖瓜分”。 【豆剖瓜分】亦作“豆分瓜剖”。语出《晋书?地理志序》:“平王东迁,星离豆剖;当涂驭 ,瓜分鼎立。”后以喻疆土分裂。 【豆萁相煎】同“豆萁燃豆”。 【豆萁燃豆】三国魏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 豆萁燃豆”喻兄弟相残。 太急。”后以“ 【豆蔻年华】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都中纸贵】犹言洛阳纸贵。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晋左思以十年时间写成《三都赋》,开始不被人赏识,后得到名士皇甫谧的赞赏,亲自为之作序,张载、刘逵为之作注释,另一名流张华也大加赞叹称扬,“於是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见《晋书?文苑传?左思》。 【都俞吁咈】《书?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又《尧典》:“帝曰:‘吁,咈哉~’”都、俞、吁、咈均为叹词。以为可,则曰都、俞;以为否,则曰吁、咈。后因用“都俞吁咈”形容君臣论政问答,融洽雍睦。 【都头异姓】谓富贵至极。 【都俞吁咈】“吁”念xu1。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九:“公(赵泰安)亦以古大臣言期,-时吁咈都俞,朝野传为盛事。”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者。 【毒赋賸敛】横征暴敛。 【毒泷恶雾】恶劣的云雨雾气。比喻暴虐凶残的黑暗势力。 【毒魔狠怪】凶恶残忍的妖魔鬼怪。 【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没有可与相比的;唯一的。 【独夫民贼】谓祸国殃民、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独木不成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做不成大事。 【独木难支】谓一根木头支持不住高大的房屋。比喻个人力量不能维持全局。 【独占鰲头】科举时代称中状元。据说皇宫石阶前刻有鰲(大鳖)的头,状元及第时站此迎榜。后来比喻占首位或居第一名。 【独占鼇头】见“独占鰲头”。 【独立王国】原指主权完整的君主制国家。现用以比喻一个地区、单位或组织,不受上级或其他任何约束,自行其是者。 【独立自主】不依赖别人,也不受别人的支配或控制,按自己的主张和权利行事。 【独出心裁】原指诗文构思独到,别创一格。后亦泛指想出的办法与众不同。 【独出新裁】犹独出心裁。 【独行其是】只顾按自己的主张去做。 【独行踽踽】孤零零地一个人走路。 【独行独断】同“独断独行”。 【独来独往】独身来往,不与人为伍。亦比喻事事不与人同。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心思或创造性。 【独具只眼】“只眼”原指大自在天神(Mahe vara)的顶门眼,竖起双眉之上,功能卓异。见《大智度论》卷二。禅宗用其典,指别具能够“见性”之“眼”。语本《景德传灯 录?普愿禅师》:“师拈起球子,问僧云:‘那个何似遮个,’对云:‘不似。’„„师 云:‘许你具一只眼。’”亦泛指具有别人没有的眼光和见解。 【独往独来】?指特立独行的人,摆脱万物的挂碍,自由往来于天地间。?指人之思想、 行为、活动自由,无所阻碍。?一人自去自来。?指文章能推陈出新,独树一帜。 【独是独非】谓不采众议,凡事独断。 【独善一身】同“独善其身”。 【独善吾身】同“独善其身”。 【独善其身】本指注重自身修养,保持节操。后亦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身 外事。 【独竖一帜】同“独树一帜”。 【独当一面】?单独担当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重任。语出《史记?留侯世家》:“良进 曰:‘„„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特指单独迎战一面之敌。 【独树一帜】单独树立一面旗帜。比喻与众不同,自成一家。 【独胆英雄】指不畏强敌,英勇奋战,以少胜多的杰出人物。 【独茧抽丝】?喻诗文条理分明,脉络清晰。?喻单方思慕。 【独断专行】同“独断独行”。 【独断独行】只凭自己意志行事,不考虑他人的意见。 【独鹤鸡群】犹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才能或仪表出众。 【独辟蹊径】独自开辟一条新路。比喻独创一种新方法。 【读书君子】旧时称有志操有学问的人。 【读书种子】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犊牧采薪】喻指老而无妻的人。 【黩武穷兵】滥用兵力,任意征讨。 【睹始知终】谓看见事物的开始阶段就预见到它的最终结果。 【睹著知微】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赌长较短】谓比优劣。 【赌咒发誓】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赌神发咒】犹言对天发誓。 【赌彩一掷】犹言孤注一掷。 【赌誓发原】犹言赌咒发誓。 【杜口吞声】闭口不敢作声。形容极度害怕。 【杜口结舌】犹言杜口吞声。 【杜口绝言】犹言杜口无言。 【杜口无言】闭住嘴巴,不出一言。 【杜口裹足】闭口不言,停足不前。形容十分害怕。 【杜耳恶闻】塞住耳朵不愿听。 【杜门不出】关闭门户,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 【杜门自守】谓居家守其本分。 【杜门自绝】关闭大门,将自己与外界隔绝。 【杜门却扫】关闭大门,不再打扫庭院路径。意谓屏居谢客,清静自适。 【杜门面壁】谓闭门修养。 【杜门屏迹】见“杜门晦迹”。 【杜门绝迹】谓隐居不出。 【杜门绝客】同“杜门谢客”。 【杜门谢客】谓闭门不与外界交往。 【杜隙防微】同“杜渐防萌”。 【杜弊清源】杜绝弊端,廓清来源。 【杜渐防萌】杜绝乱源的开端,防备祸患的萌芽。把隐患消除在开端与萌芽状态中。即防 患于未然。 【杜渐防微】同“杜渐防萌”。 【杜渐除微】同“杜渐防萌”。 【杜断房谋】《新唐书?杜如晦传》:“每议事帝所,玄龄必曰:‘非如晦莫筹之。’及 如晦至,卒用玄龄策也。盖如晦长於断,而玄龄善谋,两人深相知,故能同心济谋,以佐 佑帝。”后因以谓多谋善断曰“杜断房谋”。 【妒贤疾能】见“妒贤嫉能”。 【妒贤嫉能】妒忌才德胜于己的人。 【度日如年】过一天象过一年那样长。形容困苦的日子长久难熬。 【度日如岁】同“度日如年”。 【度长絜大】谓比量长短大小。 【度长絜短】见“度长絜大”。 【度德量力】估量自己的德行和能力。语出《左传?隐公十一年》:“度德而处之,量力 而行之。” 【断子绝孙】?无后代,断绝后代。?詈词。 【断井颓垣】断了的井栏,倒塌的短墙。形容荒凉破败的景象。 【断木掘地】上古时代,断木为杵,掘地为臼。虽粗拙,亦适用。语出《易?系辞下》。 【断圭碎璧】亦作“断珪缺璧”。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断决如流】见“断决如流”。 【断决如流】处理事务果断,多而快。 【断羽绝鳞】断绝书信。羽鳞,犹鱼雁。 【断决如流】处理事务果断,多而快。 【断长补短】犹言截长补短。截取有馀以补不足。 【断长续短】断长补短。 【断雨残云】比喻男女恩爱中绝,欢情未能持续。 【断金零粉】断折的花钿和零散的铅粉。借指因遭横逆而结局不圆满的风流韵事。 【断怪除妖】谓铲除妖魔鬼怪。 【断垣残壁】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断香零玉】比喻女子的尸骸。 【断珪缺璧】见“断圭碎璧”。 【断纸馀墨】零星或残存的墨迹。 【断梗飞蓬】见“断梗飘蓬”。 【断梗浮萍】比喻漂泊不定。 【断梗飘萍】见“断梗浮萍”。 【断梗飘蓬】比喻漂泊不定。 【断脰决腹】砍头剖腹。形容死之壮烈。 【断章取意】见“断章取义”。 【断章取义】亦作“断章取意”。谓引用别人的诗文或谈话,只截取其片断而不顾全文和 原意。 【断章摘句】裁断章节,选用文句。 【断章截句】截取诗文的一章一句。 【断蛟刺虎】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高强,行为侠义。 【断管残瀋】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瀋,墨汁。 【断线风筝】见“断线风筝”。 【断发文身】古代吴越一带风俗,截短头发,身刺花纹,以避水中蛟龙之害。 【断发纹身】见“断发文身”。 【断墨残楮】指残缺不全的典籍。楮,纸。 【断线风筝】比喻一去不返的人或事物。 【断线鹞子】犹言断线风筝。鹞子,指纸鸢,鸟形风筝。 【断编残简】残缺不全的古籍。简,古时用以书写的竹片。编,穿简的皮条。 【断头将军】坚决抵抗、宁死不屈的将军。典出《三国志?蜀志?张飞传》:“至江州,破璋将巴郡太守严颜,生获颜。飞呵颜曰:‘大军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战,’颜答曰:‘卿等无状,侵夺我州,我州但有断头将军,无有降将军也。’” 【断壁残垣】见“断壁颓垣”。 【断壁颓垣】倒塌了的墙壁。形容残破的景象。 【断缣寸纸】残缺不全的书画。 【断缣尺楮】犹言断缣寸纸。 【断缣零璧】比喻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断简残编】犹言断编残简。 春秋》经的贬称。王安石以《春秋》多残缺,而解经者每遇【断烂朝报】?宋王安石对《 疑难之处,即指为阙文,故云。断烂,残缺不全。朝报,政府的公告。?谓事实记载凌乱芜杂。 【断鹤续凫】截下鹤的长腿接到野鸭的短腿上。比喻强做违反规律的事。语本《庄子?骈拇》:“长者不为有馀,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 【断齑画粥】形容贫苦力学。典出《五朝名臣言行录?参政范文正公》“公生二岁而孤”原注引宋魏泰《东轩笔录》:“公(范仲淹)少与刘某上长白僧舍脩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塊,早晚取二塊,断齑数十茎,„„入少盐,暖而啗之。如此者三年。” 【断齑塊粥】见“断齑画粥”。 【堆山积海】形容东西极多。 【堆金积玉】形容财富充裕。 【堆积如山】积聚成堆,如同小山。形容极多。 【对牛鼓簧】见“对牛弹琴”。 【对牛弹琴】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对床夜雨】风雨之夜,两人对床而眠。喻亲友相聚的欢悦。 【对床夜语】两人夜间对床共语。 【对床风雨】同“对床夜雨”。 【对客挥毫】喻文思敏捷。毫,毛笔。 【对症下药】亦作“对证下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问题,确定解决的办法。 【对症发药】同“对症下药”。 【对景挂画】比喻两相切合。 【对答如流】答话敏捷顺暢,象流水一样。形容口才好。 【对头冤家】仇人。 【对证下药】见“对症下药”。 【敦世厉俗】谓促使世俗风尚纯朴起来。 【敦本务实】崇尚根本,注重实际。 【敦默寡言】稳重而少言语。 【钝口拙腮】谓口才笨拙,说话不流利。 【顿口无言】形容张口结舌,说不出话。 【顿足捶胸】同“顿足搥胸”。 【顿足捩耳】形容束手无策的困态。 【顿足搥胸】边跺脚边击打胸脯。形容情绪激烈的样子。 【顿足搓手】着急惋惜的样子。 【顿足椎胸】同“顿足搥胸”。 【顿挫抑扬】形容诗文作品或音乐声响等高低起伏、停顿转折,和谐而有节奏。 【顿脚捶胸】同“顿足搥胸”。 【顿开茅塞】比喻闭塞的思路,由于受到启发,忽然开通,豁然领悟。 【顿腹之言】犹言肺腑之言。 【顿纲振纪】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遁入空门】谓避开尘世而入佛门。多指出家为僧尼。 【遁天之刑】谓违背自然规律所受的刑罚。 【遁天妄行】谓违背自然规律而胡作非为。 【遁天倍情】谓违背天然之性而加添流俗之情。一说,违背天性与真情。倍,通“背”。 【遁世长往】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遁世幽居】见“遁世隐居”。 【遁世无闷】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 【遁世绝俗】见“遁世离俗”。 【遁世遗荣】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遁世隐居】避世而深居不仕。 【遁世离俗】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遁世离群】犹言避世独处。 【遁名改作】窜改物名,改变作品。 【遁名匿迹】隐姓埋名,不露行迹。 【遁形远世】犹言避世隐居。 【遁身远迹】犹言避世隐居。 【遁俗无闷】见“遁世无闷”。 【遁迹空门】见“遁入空门”。 【遁迹销声】谓隐居不出。 【遁阴匿景】隐藏形迹。 【遁逸无闷】见“遁世无闷”。 【遁迹方外】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遁迹空门】见“遁入空门”。 【遁迹匿影】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遁迹桑门】谓避开尘世而出家为僧。桑门,即沙门。 【遁迹黄冠】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遁迹潜形】谓隐藏踪迹和身形。 【遁迹藏名】犹言隐居不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亦作“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谓少管事、少揽事可少风险、少麻烦。 【多一事不如省一事】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才多艺】亦作“多材多艺”。亦作“多艺多才”。亦作“多能多艺”。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多凶少吉】凶害多,吉利少。 【多方百计】想尽或用尽种种方法、计谋。 【多此一举】做不必要的、多余的事情。 【多多益善】亦作“多多益办”。越多越好。语本《史记?淮阴侯列传》:“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於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 【多多益办】见“多多益善”。 【多收并畜】谓一律收罗藏蓄。 【多材多艺】见“多才多艺”。 【多见广识】见闻多,知识广。 【多言多语】谓不该说而说。 【多灾多难】谓灾难深重。 【多事之秋】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多歧亡羊】《列子?说符》:“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竖追之。杨子 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曰:‘嘻~亡一羊, ‘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学者以多方丧生。’”后以“多歧亡羊”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而迷失方向,误入歧途。引申为泛而不专,终无所成。 【多故之秋】谓多事故多患难的时期。 【多财善贾】见“多钱善贾”。 【多能多艺】见“多才多艺”。 【多鱼之漏】《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於多鱼。”杜预注:“多鱼,地名„„《传》言貂於此始擅贵宠,漏洩桓公军事,为齐乱张本。”后以“多鱼之漏”指泄漏军事机密。 【多情多感】见“多情善感”。 【多情多义】重情谊。 【多情善感】亦作“多情多感”。重感情,易伤感。 【多愁多病】亦作“多愁善病”。时常忧愁,体弱多病。旧时多用以形容才子佳人的娇弱状态。 【多愁善病】见“多愁多病”。 【多愁善感】常发愁,易伤感。常形容人感情脆弱。 【多端寡要】头绪甚多而不知择要行事。 【多历年所】谓历时久远。 【多历年稔】谓历时久长。 【多嘴多舌】犹饶舌。不该说而说。 【多嘴献浅】谓胡乱说些没见识、不起好作用的话。 【多钱善贾】亦作“多财善贾”。谓钱多好作买卖。比喻具备充分条件,则事容易办成。 【多谋善虑】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多谋善断】能多方谋划而又善于决断。 【多藏厚亡】谓聚敛越多,则丧失越大。语出《老子》:“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王弼注:“甚爱不与物通,多藏不与物散,求之者多,攻之者众,为物所病,故大费厚亡也。” 【多艺多才】见“多才多艺”。 【多难兴邦】谓国家多遭患难,可以促使内部团结,因而兴盛起来。语出《左传?昭公四 不可虞也。或多难以固其国,启其疆土;或无难以丧其国,失其守宇。” 年》:“邻国之难, 【咄咄怪事】连声惊呼称怪。形容令人惊讶的怪事。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恆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咄咄书空】《晋书?殷浩传》载殷浩虽被黜放,口无怨言,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后以“咄咄书空”形容失志、懊恨之态。 【咄咄逼人】?形容出语伤人,使人难以忍受。?泛指出言盛气逼人。?形容本领趕上或超越前人,令人赞叹。 【掇青拾紫】谓获取高官显位。青、紫,古时公卿的服色。 【掇臀捧屁】形容巴结谄媚的丑态。 【夺眶而出】谓眼泪从眼眶涌出。 【堕溷飘茵】见“坠茵落溷”。 【囤积居奇】囤积大量货物,待机牟取暴利。
/
本文档为【d字头常用成语备查 (2)】,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