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2018-01-05 22页 doc 45KB 8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篇一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出典]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注: 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注释: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张丞...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 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篇一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出典]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注: 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注释: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 .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 .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大部分淤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这句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示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 3、[韵译] 八月的傍晚,洞庭湖广阔而又平静, 月亮倒影在微微的波光里, 太阳的余热使湖面还留有淡淡的水雾, 远处的岳阳城便随着水雾的摇曳微微的颤动 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 想要修身隐居却怕辜负当今这圣明的皇上与开明的政治环境, 只有坐壁上观, 羡慕垂钓的人钓上一条条大鱼了 。 译文2: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4、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因而到长安寻觅机会。他的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可惜在仕途方面却阻碍重重,始 终得不到朝廷重视,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击,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门山,悠游山水间。之后虽有一、两次机会,但可惜都没能施展才能。 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龄来到襄阳,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己经快痊愈了,医生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饮酒聊天,无比欢乐,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病毒发作死亡。活到五十二岁。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5、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 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6、“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这里,“垂钓”者指得志的朝官;“羡鱼”者是诗人自指。尽管自己十分不情愿被置于“坐观”的位置,但失意者的“羡鱼”情终归是徒劳的。浩瀚激荡的洞庭湖水,似乎翻腾起了他压在脑中多年的郁闷,多少烦恼与失望,满腹的苦衷与牢骚,都 一齐诉说出来:早年曾怀有“欲济”的宏图伟愿,可是并末受到当朝的重视,因而不得不退隐。我是不甘心“坐观”的,可是既不能“执竿而钓”,那“羡鱼情”也就是徒然的了。这四句诗,既有自怨自艾之意,也有被世弃置的深沉哀叹。这种思想感情,对于当时被贬为荆州长史的张九龄是容易理解和易于接受的。 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在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中痛苦,然而只有少部分人,可以成为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和现实主义者。 大多数,都在中间挣扎,高不成低不就的,上不挨天下不着地,在这种难以调和的矛盾中努力挣扎。 我就是其中一个,也只不过是其中一个。 不比别人多什么,也不比别人少什么,或许唯一多的,就是我知道,我会在这种痛苦中,走向一个极端。 然而不过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而已。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生的羁绊太多,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自由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如此潇洒人生,快意人生。 在生命的过程中,芸芸众生都是垂钓者与被垂钓者:有的人垂钓情感,有的人垂钓权位名利,有的则希望充分实现自己。孟浩然“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告白,虽未能求得功名利禄,却钓得千古传诵的诗名。 7、清水、鲜鱼,这些都是“净”与“静”的和谐,是自然之美与心灵之美的约定。王维有诗:“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请留盘石上,垂钓将已矣。”孟浩然有诗:“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杜牧有诗:“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柳宗元有诗:“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姜夔有词:“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这都是一种心性与境界。 8、这个曾经吟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的落魄文人,天生的性格,注定了无法入世的人生际遇。其实做一个山野樵夫,江边渔者,何乐不为呢, 古人讲“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其实孟浩然的网不是已经织得很好了么,只是没有给他机会捕鱼罢了。 一直以来,都很想过属于自己的生活,追求属于我自己的诗意人生,我从有了自己的思想那天开始,就憧憬着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桃源生活,当然,我也一直在追求着。 “莫观垂钓者,毫无羡鱼情。”我的心声。何必去羡之呢,当然,退而结网,并非为了临渊求鱼,只不过觉得网都没有,活着也就没有诗情画意了。 所以,也就没有必要去观看垂钓者的期待与激动,垂钓者的一举一动,倒左右了旁观者,何必呢, 套用生活中的俗话“眼不见,心不烦”。不失为真理。 9、教师生活 班主任:1.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2.一年三百六十日,都是横戈马上行。 邂逅昔日门生: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邂逅昔日同窗: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公务员涨工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重返母校: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参加高中同学会: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教师安居工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接手新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对优等生:平生不解藏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 对后进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因材施教: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被学生难住: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工作十年: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迎接检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准备职评材料:这次第,怎一个忙字了得。 10、“学而优则仕”,文人总有一颗奔逐官场实现自我的进取心,封建时代尤甚。那个时候,文人除了搏击仕途这条华山险道之外,别无他途。但文人往往又缺乏厚黑之术,清高里携带着羞涩,矜持中写满了自尊。他们不屑于钻营,说那是蝇营狗苟;他们不齿于依附,说那是攀龙附凤。于是,他们常常选择隐居的方式,希望有伯乐慧眼识才,并最好有如刘备礼聘诸葛亮般的三顾之诚。那个时候,文人才施施然出山,以终南捷径直取卿相,去施展他的惊天之才。 然而,很多时候,那些当权者经常想不起还有“野有遗贤”这回事。于是,文人便只有守着寂寞在山中渐渐老去。这时节,有怨恨,有愤怒,有伤怀,也有些不甘心。就在这百感交集的虚度里,终于有人认识到了现实的无情与冷酷,并低下了那颗高昂的头。 但文人毕竟是文人,尽管心有所求,却不能有辱斯文。洞庭八月波 平浪宁,岳阳城楼海晏河清,茫茫秋色,没有孤舟可以横渡八百里洞庭。看,姜太公垂钓于渭水之滨,身后自有周文王的轻车候迎。想着古人,空怜自身,辜负了一身“济苍生”“安社稷”的雄才伟略,难道就只能拥有“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在这太平盛世,许多才不如己的人们都写下了人生的辉煌,我又怎能就此终了一生,文人所能说的,半遮半掩也就这么多了,话里话外表达的是渴望有一份知遇之恩。 也有一种羞涩,禀承的是屈原的“香草美人”。其实,中国文人心理具有一定程度的女性化倾向,最明显的表现是臣妾心态。他们常常自喻为美女,渴望得到公婆夫君等人的首肯。女为悦己者容,才为识己者显,文人如此,也是在人屋檐下,情非得已。“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妩媚的是新娘,无奈的是文人。还好也有一些文人之官,他们懂得文人求仕之艰难,也明白文人情怀之羞涩。他们不说破什么,也很含蓄地告诉登门者:“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就这样,琵琶半掩,文人完成了自己的干谒之举,长嘘一口气后等待下文。 千百年来,文人就这么焦虑地行走在得失之间。他们因为羞涩,常常游离于宦海之滨,把一颗自我的正常灵魂折磨成千疮百孔。有人后悔,有人顿悟,但更多的人是重蹈覆辙。 感慨一声:何足道哉~可叹的文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译文] 洞庭湖八月水势大涨,与湖岸相平,包容着天空的倒影,远 处天水相连,混而难辩。 [出典] 孟浩然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注: 1、《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2注释: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张丞相,一说为张九龄,一说为张说。 .湖水上涨,与岸齐平。天水相连,混为一体。虚、太清:均指天空。 .古时云、梦为二泽,长江之南为梦泽,江北为云泽,后大部分淤为平地,唯存洞庭湖,人们习惯称云梦泽。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盖城据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这句以比喻的方式说:想做官却苦无门路,无人引荐。但不做官又有辱圣明的时代。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这句仍是表示希望入仕,企盼有人引荐。 3、[韵译] 八月的傍晚,洞庭湖广阔而又平静, 月亮倒影在微微的波光里, 太阳的余热使湖面还留有淡淡的水雾, 远处的岳阳城便随着水雾的摇曳微微的颤动 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 想要修身隐居却怕辜负当今这圣明的皇上与开明的政治环境, 只有坐壁上观, 羡慕垂钓的人钓上一条条大鱼了 。 译文2: 八月的湖水涨满,几乎与四岸齐平,无崖无端,似将万里长天包容。 水气蒸蒸,笼罩了这古老的大泽云梦;波光粼粼,雄浑的气势撼动了岳阳古城。 我想要涉河跋水,却没有舟帆载乘;若要闲居端坐,对不起这盛世清明。 只好坐下来观看那些垂钓之人,空怀着实现理想的激情。 译文3: 仲秋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整个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想要渡湖却没有船只,安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旁观垂钓的人,空有一厢羡慕之情。 4、孟浩然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以诗自适。曾隐居鹿门山。 隐居一段时间,又想有所作为,因而到长安寻觅机会。他的诗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名声一时传遍京师,可惜在仕途方面却阻碍重重,始终得不到朝廷重视,孟浩然受到莫大的打击,只得失意地回到鹿门山,悠游山水间。之后虽有一、两次机会,但可惜都没能施展才能。 公元740年,好朋友王昌龄来到襄阳,此时孟浩然背上生疽,己经快痊愈了,医生叮咛不可吃鱼虾等食物,可是老朋友相聚,饮酒聊天,无比欢乐,孟浩然竟忘了忌讳,吃了鲜鱼,结果病毒发作死亡。活到五十二岁。 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奇妙自得之趣。如《秋登万山寄张五》、《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但窜有别人作品。新、旧《唐书》有传。 5、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年张九龄为相时,孟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希望引荐。然有人说733年孟在长安时,张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孟此次未见到张九龄。二人之 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张丞相当指张说”。 这首诗前四句是写洞庭湖、岳阳楼景观的名句,写出了磅礴的气势,壮阔的境界。在历代岳阳楼诗中最为人们称道。《西清诗话》云:”洞庭天下壮观,骚人墨客题者众矣,然终未若此诗颔联一语气象”。后四句表露想入仕,希望张丞相引荐之意,气势略不如前。《诗源辩体》云:”前四句甚雄壮,后稍不称”。 这是一首“干禄”诗。所谓“干禄”,即是向达官贵人呈献诗文,以求引荐录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张九龄为丞相,作者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以求录用。诗前半泛写洞庭波澜壮阔,景色宏大,象征开元的清明政治。后半即景生情,抒发个人进身无路,闲居无聊的苦衷,表达了急于用世的决心。全诗颂对方,而不过分;乞录用,而不自贬,不亢不卑,十分得体。 6、唐玄宗开元二十五年,张九龄被李林甫排挤,由右丞相贬为荆州长史。这首诗是张九龄在荆州任上诗人写给他的。 前四句是写洞庭湖的名句。八月水涨,湖水几乎与岸平。向湖中看, 水天相接,水跟天混合一体,分不清彼此,所以称“混太清”,“太清”指天。但洞庭湖上的水天相混,与一般的水天相接不一样。水天相接,还是水是水、天是天,只是人的视力造成的错觉,这里的水天相混,是水与天混而不分,在水与天之间的一段虚空已包含在湖水里,所以是水和天相混了。 “气蒸云梦泽”,水面上有蒸发出来的水气,把虚空包含了,这个水气也把整个云梦泽都笼罩了。古代的云梦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江南为梦,江北为云,方圆八九百里,这里泛指围绕着洞庭湖一带。接着第四句写洞庭湖波浪的声势。宋范致明《岳阳风土记》,称洞庭“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故称“波撼岳阳城”。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北岸,那儿的岳阳楼是望洞庭湖的胜地。这四句勾勒出了洞庭湖的壮阔景象和湖波的声势。 后四句是感怀。“欲济无舟楫”,《书?说命上》: “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面对洞庭湖,要渡过去却没有舟楫,暗喻自己想出仕建功,没有人引荐。“端居耻圣明”,端居指平居闲处,在圣明时即太平时,闲着不做事是可耻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末联表示空有羡鱼的感情,希望对方推荐。 这首诗的感怀部分,写得含蓄,不直白求荐。所用典故,与望洞庭湖密切结合,极为自然,而融化无迹。 这首诗仅用四句话就概括出洞庭湖的浩渺气势,写出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抒怀里又要结合写景,含蓄不露,虽有所求,但不露求乞相。在写景上,诗人抓住洞庭湖水势大的季节,用“八月”来点明,用“湖水平”说明水势的浩大,开头朴实而有力。第二句就奇峰突起,概括出洞庭湖的气魄。洞庭湖的浩渺,不同一般的水天相接,原来是“含虚混太清”,湖上的水气把天和空都包含进去了。这才捕捉住了它的特点,写出了它的浩渺的气势。如此还不够,再加上“气蒸云梦泽”,水气的蒸腾把江南江北的云梦泽都笼罩了。这样写,还没有写足洞庭湖波涛汹涌的声势,于是再加上“波撼岳阳城”,使人感到波涛的声势使岳阳城都受到震动似的,这才把洞庭湖的特点写足了。 在抒怀方面,明明是求人引荐,却没有一句求荐的话,而是结合洞庭湖的描写,用“欲济无舟楫”来暗示,并说自己不出来做事对不起这个时代。对方原是宰相,“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 7、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 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 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这几句话,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的古语,另翻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是他要求援引的心情是不难体味的。 作为干谒诗,最重要的是要写得得体,称颂对方要有分寸,不失身分。措辞要不卑不亢,不露寒乞相,才是第一等文字。这首诗委婉含蓄,不落俗套,艺术上自有特色。 8、作为唐代第一位以山水诗见长的诗人,孟浩然不仅以创作大量的山水田园诗丰富了诗歌的题材,而且以清淡旷远的风格闪烁着夺目的光彩。纵观他的山水田园诗,我们不难发现,那里寄托了孟浩然的诸多情怀。其中之一就是寄托了强烈的出仕愿望。 在盛唐诗人中,孟浩然是唯一一位终身不仕的诗人。在他人眼里, 孟浩然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隐逸诗人。李白就曾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这是诗人李白心目中的孟浩然,也是一般唐人心目中的孟浩然——一位多么倜傥而又飘然出尘的逸士~其实,孟浩然并非无意进仕,年轻时候的他,虽然生活在家乡的山清水秀之中,但他的内心怀着积极的抱负。与盛唐其他的诗人一样,他也怀有济时用世的强烈愿望,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前四句写洞庭湖的壮美景色,气势雄伟,意境开阔。后四句即景抒情,“临渊羡鱼”而坐观垂钓,孟浩然希望能够通过张丞相的引荐而进入仕途。诗歌中含有一种不甘寂寞的豪逸之气,从中反映出孟浩然的雄心壮志。他在《田园作》一诗中写道,“粤余任推迁,三十犹未遇”,“冲天羡鸿鹄,争食嗟鸡鹜”。诗人写自己年已三十却还居于田园,叹息无人举荐,岁月流逝,徒有鸿鹄之志却无法实现。从这些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追求仕途的心愿是多么强烈的。 毕竟,孟浩然处于初盛唐之交的时代,他的社交活动和文学创作则主要在盛唐时期。这是一个士人要求摆脱各种传统束缚,渴望建功立业、获取功名富贵并进入社会上层的时期。在这样的时代里,一身才华的孟浩然又何能例外呢,之所以会让他人误会孟浩然是一位隐逸诗人,是因为他受着佛禅思想的濡染,并不像时人那样热衷于应举考试,而是一般都过着隐居的生活,只不过他的隐居是“养望待时”,“其 求仕过程的表现,颇有点走‘终南捷径’的味道”。在孟浩然的很多山水田园诗中,细细品味,我们其实是可以看到他迫切要求入仕的心态的。古人一般都喜欢把自己的失意之情融进山水田园中,以此来消融和减少自己的伤感和抑郁之情。作为失意文人之一的孟浩然自然也不例外,他的山水田园诗就寄托了自己的许多情怀。吟读孟浩然的山水田园诗,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他那颗敏感而多情的心,可以感受到他解不开的仕隐情结。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盛唐时代的社会风貌和认识到当时的社会黑暗。 9、”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特写湖水声势。该句句式对仗工整,意境灵动飞扬,读之使人倍感大气磅礴,心胸激荡。一个“蒸”字给人以云蒸霞蔚、龙腾虎跃、万马奔驰之势;一个“撼”字,笔力千钧,读者仿佛看到巨澜飞动,“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场景。然而“岳阳城”又似乎被壮阔的湖水所拥护。这不禁让人比物联类:一座古城与浩淼的湖水相比尚且如此渺小,更何况一个人的力量与蝼蚁又有何异,如果没有湖的涵养、滋润,怎么能有百草丰茂,万树花开的美景,弦外之音:假如没有皇恩浩荡,人们何来受享恩泽,此处妙笔生花,一语惊人,很好地将下文引出,不愧为千古名句。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唐代诗人孟浩然这两句诗,写尽了洞庭湖 与古城岳阳的关系. 虽说对洞庭湖长达一个多世纪的萎缩略有了解,但当要亲眼面对这样的现实时,心中的那份震撼还是难以言说.曾见过被洞庭湖分割成若干湖泊中的一个,满目所及茂密葱绿芦苇的面积,仿佛远远大于水域的面积. 10、水边的城市也多半美丽。俗云:“娇不娇,看吊桥;美不美,看秀水。”近水之人,往往更有爱美之心;滨水之城,也往往更加风姿绰约。“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是一种气象;“鹭江唱歌唱亮了渔火,南海唱歌唱落了繁星”,是另一种风韵。美丽总是令人向往的,这些城市也就因此而名扬天下。岳阳、厦门都是那几座最为美丽的滨海城市之一。 11、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总共选了三百一十首,其中竟然选了孟浩然十六首~ 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连现今幼儿园的小朋友尚能成诵,这是何等的殊荣;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与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就诗句的恢 弘和气派,公认是描写洞庭壮观的绝版双雄。 宋代史学家宋祁《新唐书--文艺列传》和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等典籍,都载有孟浩然巧遇唐玄宗的故事:“孟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命放还,终生不仕。” 一个天赐良机就这样被他这句“不合时宜”的诗给毁了,孟浩然于是被打发回家,做官的愿望化为泡影,只得隐居鹿门,潦倒一生。 估计当时孟浩然吓晕了,,背诵也不能背《岁暮归南山》,而应该背诵他的《望洞庭》:“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若雷估计,当皇帝听到“气蒸云梦泽”时,必然会有所聚神,听到“波撼岳阳城”时,皇帝肯定会为如此磅礴的排句而击节叫好,再听到“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时,皇帝差不多就会龙颜大开,封他一个弘文馆校书什么的了。 篇二 :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小题1:颔联中的“蒸”和“撼”两字带来的艺术效果。 答:。 小题2:最后两联体现了作者怎样复杂的内心活动, 答:。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难度:中档考点: 考点名称:古诗词阅读古诗词阅读: 古诗词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 1、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古体诗:包括古诗、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近体诗:与古体诗相对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分为两种,其字数、句数、平仄、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 ?一种称“绝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简称五绝,七言的简称七绝。 ?一种称“律诗”,每首八句,五言的简称五律,七言的简称七律,超过八句的称为排律。 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中调、小令。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阕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阕、上阕、上片,第二段叫后阕、下阕、下片。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两种。 2、按内容来分类: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物诗、悼亡诗、讽谕诗。 诗眼:“诗眼”一词最早见于北宋。苏轼诗云:“天工忽向背,诗眼巧增损。”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诗眼是理解诗歌的一把钥匙,抓住了诗眼,明白了主旨,可以有效地帮助解题。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增强了文章的形象性。 炼字:炼字,修辞方法之一,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其目的在于以最恰当的字词,贴切生动地表现人或事物。古人作诗,常常出现“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意境。 意象: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表现手法:表现手法从广义上来讲也就是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语句组织方式。分析一篇作品,具体地可以由点到面地来抓它的特殊表现方式。 注:又因为现代的语文已不太注重表现手法与表达技巧的区分,可认为二者是统一的。但如果要严格区分表现手法从属于表达技巧。托 物言志、写景抒情、叙事抒情、直抒胸臆、对比、衬托、烘托、卒章显志、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寓情于景、反衬、托物起兴、美景衬哀情、渲染、渲染环境、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以动衬静、伏笔照应、设置悬念、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直接抒情、间接抒情、修辞格、字词锤炼、以小见大、句式选择等。 古诗文阅读原则: 一、抓诗眼、抓意象、明意境 1、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2、意象诗作中作者所写之景、所示之物,这客观的“象”与作者借景抒情的“情”、咏物所言的“志”的完美结合。 古诗词中的意象往往是约定俗成,有规律可循的,例如:“梅花”是高洁品格的象征;“月亮”代表思乡之情;“鸿雁”是传书的信使等等。有时诗人还会创造一群意象,如马致远的《秋思》就创造了11个意象,用“断肠人”这一中心意象来表达思归怀远的秋思。 3、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 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二、掌握古诗词基本知识 诗歌分为古体诗、今体诗。 三、把握不同的诗作题材 就诗作题材内容的不同,古诗词可分为写景诗、记事诗、咏史诗、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等等。 诗歌鉴赏五步法: 先看一下诗歌是哪一类古诗一般选择唐诗宋词,以抒情诗居多,抒情诗可分写景抒情,借古感怀,托物言志。写景抒情诗主要把握景和情的关系;借古感怀诗,一般要把握古和今的关系,可以以古喻今,也可以古讽今;托物言志诗主要领悟物和志的关系,借何物显何志,这是第一步。 到诗词的后半部分去找诗的中心。 看诗词的前半部分,想一想,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什么画面,这些画面有什么特点,对诗歌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做到五必看: ?必看题目; ?必看作者; ?必看注释; ?必看名句; ?必看题干。 看一看诗歌运用了哪些手法,这样古诗鉴赏就很容易做了。组织成文时一般可用这样的表达程式:这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诗人摄取了哪些景物组成了怎样一幅画卷,从中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在艺术特色上,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或这样表述:这首诗采用了技法,写出了的特点,表现了思想、感情,起到了作用。 诗歌鉴赏六读: 一、读诗题。 古诗词,除一部分词、曲只有词牌、曲牌外,多数是有标题的,它们或标明写作对象,写作重点,或表现感情基调。如《春夜洛城闻笛》就交代了时间、地点及引发情感的事件。《听邻家吹笙》“凤吹声如隔彩霞”,扣“吹笙”;“不知墙外是谁家”,扣“邻家”;“疑是碧桃千树花”,仍是扣题,即笙声产生的幻觉,并非描写“庭院美景”。 二、读”明示”。 古诗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往往是蕴含在形象之中含而不露的。但也有些诗词中个别词句明示着思想情感倾向,阅读时对这些可贵的信息应圈点出来,结合全诗加以体会。如赵嘏《江楼旧感》“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起句“独上”,表现了诗人孤单的身影,孤独的情感,第三句“同来”与之呼应。“思渺然”,直接表露出茫然怅惘的情思。这种情思产生的原因就在三、 四句。再如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伤心”、“愁”触景伤怀,孤独生愁;表现全词感情基调;“空”表现苦等无果;“归程”明确表达思归之情。高考所选诗歌,大都是绝句律诗。绝句一般是“卒章显志”。第四句明示主旨,如《峨眉山月歌》“思君不见下渝州”,《春夜洛城闻笛》“何人不起故园情”等。律诗一般是一二联写景叙事,三四联议论抒情,如杜甫的《旅夜书怀》《登岳阳楼》等。 三、读形象。 诗歌形象包括物象和人物形象。古诗词中常用的意象往往有比较稳定的含义,如杨柳、春草、残荷、禾黍、菊、梅、竹、杜鹃、沙鸥等等。但又不能机械地理解,如“杨柳”一般用来抒写离情别绪,但在“杨柳青青江水平”“月上柳梢头”“柳暗花明又一村”等句中的“柳”则不谐音“留”,与离情别绪无联系。意象应联系起来看,多个意象组合起来,形成意境。如有的学生看到“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就将“无人见”、“傍母眠”片面地理解为杜甫的孤独寂寞。联系其它意象如“糁径杨花”、“点溪荷叶”等看,诗人描写的是暮春之景的生机和意趣,表现的是喜爱之情,并无孤独寂寞之感。人物形象,有的是描写客体的形象,如“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更多的是抒情主公的形象,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表现的是抒情主人公玉洁冰清的情怀。 四、读注释。 注释有交待写作背景的,有解释疑难字词的,有揭示典故含义的。它们对理解诗词具有一定的作用。 如:高考天津卷《听蜀僧濬弹琴》,提供了三条注释。“?绿绮:古代名琴。?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这三条注释分别写到了名琴,听者的感受以及琴声与钟声的交融。据此可推测理解本诗的基本内容。 五、读“有无”。 无中见有,有中见无。古诗词言简意赅,是浓缩的作品,有很多空间需要读者去合理填补。 如:“西出阳关无故人”, 无中见有:再见不到故人,只见到黄沙、西风、夕阳残照,只有绵绵无尽的思念之情……“唯见长江天际流”, 有中见无:只见流向天际的长江水,而极目远眺也望不到友人的船帆,友人随舟远逝,思念逐水而来。“山围故国周遭在”,“周遭在”,而城已空,往日的繁华已不复存在。类似的还有“国破山河在”,“空有姑苏台上月”等句。 六、读类型。 读诗时,根据题材了解所属类型,有助于对诗的理解。 如:写景诗、咏物诗、送别诗、边塞诗、咏史诗、游子思归诗、思妇怀人诗等等。
/
本文档为【[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