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红楼十二钗

2017-09-02 16页 doc 35KB 7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31942

暂无简介

举报
红楼十二钗红楼十二钗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最爱,也是贾宝玉的知音,与贾宝玉是木石姻缘。与之相对应的丫头—晴雯 人物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也证明钗黛其实是同一个人。 暗喻品格的诗词:“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林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有着天然的仙子出世般超脱。古人以女子的“病、弱、怜、愁”为美,另外也赞赏女子的聪慧,这些特点都能在黛玉...
红楼十二钗
红楼十二钗 林黛玉 金陵十二钗之首,贾宝玉的最爱,也是贾宝玉的知音,与贾宝玉是木石姻缘。与之相对应的丫头—晴雯 人物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这一首即是写林黛玉和薛宝钗的,也证明钗黛其实是同一个人。 暗喻品格的诗词:“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孤标傲世俗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林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有着天然的仙子出世般超脱。古人以女子的“病、弱、怜、愁”为美,另外也赞赏女子的聪慧,这些特点都能在黛玉身上找到,可以说冰雪玉人般的黛玉是极美的代。可以看出曹雪芹对林黛玉这个人物是相当爱惜的,达到了“爱的最高境界”,至始至终爱着一个人而不产生占有她的想法,让其“质本洁来还洁去。” 花语:芙蓉。芙蓉是一种同仙界有缘的花,常出现在神仙的手中也是佛家的法器。黛玉是天上美艳的仙子,仙子终究要回到天上去,香魂归处,一抔净土掩风流。 签上的谶语:“莫怨东风当自嗟”。直接翻译的话就是不要埋怨他人,要怨就怨自己。 也就是说在曹雪芹的构思中,宝、黛最终不能结合,并非外力强制干涉所致,悲剧却完全是他们自己的原因~林黛玉本是天上的绛珠仙子,为了还神瑛侍者浇灌她的眼泪而来,因宝黛前世的缘分之故而生就的黛玉也就天生弱质,受不了人间烟火,“从吃饭起就开始吃药”。黛玉和宝玉都是性情中人,他们活着都是为着个情字。钱仲先生说:“若木石姻缘侥幸成就,喜将变忧,佳偶终成怨偶”,“遥相望则相思相慕,习近前则渐疏渐厌,男女乖合,非初一律”。黛玉的“心病”始终是医不好的。石头有“无才补天,枉入人世”之恨,绛珠是从不为石头无才补天而落泪的,只为惜其石而落。“风露清愁”的黛玉虽眼泪“至死不干”,却“万苦不怨”。弱质颦颦的林黛玉注定不能陪贾宝玉走完这一生。因此说最爱只能存在于精神上,而不能在现实中真正走到一起。 薜宝钗 金陵十二钗中排名仅次于林黛玉,和贾宝玉有夫妻的名分,与贾宝玉是金玉良缘。与之相对应的丫头—花袭人 人物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暗喻品格的诗词:“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知玉无痕。”“好风借我力,送我上青云。” 金锁是假的,宝玉却更是假的,原来所谓的宝玉不过是一块无用的石头。“品格端方、博学多识、容貌美丽”的薜宝钗“罕言寡语、人谓装愚、随分从时、自云守拙”。 这个人物的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她忠诚地信奉传统礼教,特别是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封建道德。薜宝钗是个品格高洁而且有志向的姑娘,但她高洁的品格终被世俗埋没,她的志向最终沦落于滚滚红尘之中。曹雪芹对宝钗亦是非常爱惜的,不管贾宝玉最后的去向如何,薜宝钗终是成为贾宝玉在现实中唯一的被称作是“妻子”的人。 花语:牡丹。牡丹是花中之王,代表人间富贵。宝钗是人世间的极品女子,世间的奇女子因为志向得不到伸展,最终埋没孤独一生。 签上的谶语:“任是无情也动人”。 对薜宝钗最大的非议就在于她的“无情”上。贾宝玉来到这个世上只为一情字,因此对什么成功立业之类的人生理想是嗤之以鼻的,宝钗曾多次规劝宝玉走“仕途经济”、“立身扬名”之道,以至引起宝玉的极大反感,所以他认定黛玉才是他的知音,因为林妹妹“从不说这样的混账话。”在宝玉看来宝钗是个无情的人,她不懂得感情,只一味尊崇社会礼教,重实际,好功利,待时而飞,“好好的一个清白女子,也学的沽名钓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宝钗穿着“不见奢华,惟觉淡雅”,有“热症”的宝钗吃的药是冷香丸,所以被称为冷美人。薛宝钗性格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表现在她所具有的一些美好的品格。比如,她处事周到,办事公平,关心人,体贴人,帮助人。豪门闺秀的背景养就了她天然的贵族气质,自比普通人家姑娘超凡脱俗。 宝钗端庄大方盘儿靓,有杨贵妃之态,在所谓无情的非议下也掩饰不了她的美丽、她的才华、她的修养。因此,就算是无情也让人心动。 贾宝玉原本不是世俗中人,俗世中完美的薜宝钗终究不是他想要的那个人,因此虽然后来他们结合了,但宝玉的心不在这里,宝钗最终只落得个独守空房抱憾终生。 宝玉的“宝”,现实中分给了宝钗,宝玉的“玉” 精神上分给了黛玉。曹雪芹心中最爱的女子应是黛玉和宝钗的合体,也就是说宝钗和黛玉其实是指同一个人,曹雪芹将其一分为二,钗黛合一这样的女子究竟在现实中存不存在暂不探究,只说曹公将这个人物分裂开来,人物才有缺憾,才有既定的不完美的结局。钗黛合一从与钗黛相对应的丫头来就好解释了。 “袭为钗副,晴为黛影” 。宝玉尊重的是袭人,喜爱的是晴雯。书中暗示晴雯是林黛玉的另一种分身形象,袭人映衬的角色是薛宝钗。 晴雯,美丽出众,是大观园里面最漂亮的丫头,长得风流灵巧,又似个病西施,眉眼有点像林黛玉,又称“黛影”,她的死也就是黛玉的写照。晴雯在某些地方有林黛玉的作风,两个人的性格都非常直率、真诚、纯洁、宁折不弯。晴雯在说话方面,也像黛玉那样直来直去,无所顾忌,有时候说话就会比较尖刻,就容易得罪人。晴雯的性格当中最可宝贵的一面,和黛玉非常相像,就是她有一种比较自觉的人格意识和朦胧的平等意识。她从来没有摆正奴才的位置,即便要求宝玉爱自己,也是站在“人”这一个同样对等的高度上,不是奴颜婢膝,再用黛玉所说的便是“我为的是我的心”,是为了自己的心而活着的人。晴雯死后宝玉作《芙蓉女儿诔》以祭之。 晴雯与宝玉之间,是并没有肉体关系存在的,袭人可能是宝玉婚前唯一有肉体亲近的女孩子。 袭人,细挑身子,容长脸儿,长得也是美人一个。袭人和宝钗很相像,对人和气,处事稳重,工作认真,在大观园里众人是人前人后的夸奖她,是出了名的贤人。王夫人认为袭人深明大理,对其信任有加,将其提升为“准姨娘”。除了林黛玉,她是另一个贾宝玉视为愿意同生共死的女性(贾宝玉也曾对她说过要为她去当和尚)。袭人和宝钗的共同点是做人的准则都是牢牢把握着现实的利益,她们是具备传统美德的典范。她们俩都真诚地信奉封建道德,都很自觉地用封建道德来自己的言行,不仅规范自己,也这样地要求别人。袭人和宝玉在肉体上离得越近,精神上便离得越远,宝玉已经深深地刻入了她的生命和灵魂,但她从来走不进宝玉的精神深处,触不到他的灵魂。 黛玉在宝玉的心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当然胜过宝钗,可是晴雯在宝玉中心目的地位却并不如袭人,这也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关于晴、袭二人在宝玉心目中的地位,最直接的比较就是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袭人与晴雯起了争执,宝玉很旗帜鲜明地站在了袭人一边,甚至说出:“你也不用生气,我也猜着你的心事了,我回太太去,你也大了,打发你出去好不好,”宝玉只为二个人说过要出家做和尚,一次是为了黛玉,一次就是为了袭人,而对晴雯说要打发出去,却是由宝玉自己说了出来,而且不只说了一句,足见袭人在宝玉心中的地位是胜过晴雯的。这样看来曹雪芹通过宝玉在对待不同人物的态度上钗黛算是扯平了,分裂的人物也铸就了他们悲剧的结局,因此上贾宝玉只能 举报 回复 收藏 2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0:00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难忘世外仙株寂寞林。” 举报 回复 收藏 3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1:00 史湘云 十二钗主要人物之一,同贾宝玉是青梅竹马,她佩带的麒麟也可比喻为两小无猜的兄妹之恋。 人物判词: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 暗喻品格的诗词:“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傲世也因同气味,看来唯有我知音。” 史湘云心意明媚,才思敏捷,身为女子却有男儿的疏朗与开阔胸怀。她不为女儿的皮囊所累,趁兴时 大块吃肉,忘形时挥拳拇战,憨态可鞠,顽皮可人。偶尔男儿装扮,豁达洒脱,顾盼间神采飞扬,须眉也须自拙,举手投足间显示出一种入世的情趣。史湘云的身世既富且贵,却也不端着贵族的空架子,虽因家道中落、不复为富,却依然乐观豁达,天真善良是她的天性。她既无视高低贵贱,又不拘于男女之别,与人相交一片本色,无功利之心,从未将儿女私情略萦于心上,“是真名士自风流”。许多人身边或许都出现过这样的女孩,或许她就是你记忆中的那个纯真而又可爱的邻家小妹,芳心谁人知的美丽女孩今又在何方。 花语:海棠花。海棠花是比较常见、雅俗共赏的一种妩媚动人的花。湘云是世间明媚可爱的少女,侠骨柔情的女子最终难免沦落红尘的命运。 暗示结局的谶语:“寒塘渡鹤影”。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是林黛玉和史湘云在月下吟诗时所对的诗句,暗示了人物的命运,湘云逐水漂流,黛玉魂归天上。有人说湘云适应能力强,是受过苦的,是受得了穷的,但是让她做歌妓是不对的,因为她的人格是高贵的,“傲世也因同气味,看来唯有我知音。”就能说明这一点。湘云漂流于江湖不假,但书中没有明示,具体做什么只能猜想,也可能是做了歌妓,也可能不是,但做歌妓也并不表示她就不傲世了,歌妓也是有歌妓的气节的,所以看来真是唯我有知音了。还有嫁给卫若兰是在什么时候也不详,总之和卫若兰在一起没有多久就分离了,可能是生离死别。侠义豪迈、明艳动人的无邪女子史湘云正如世间许许多多的儿女一样在风波里漂流。 妙玉 自称槛外人的带发修行尼姑,是贾宝玉的又一知己。 人物判词: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 比喻品格的诗词:“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天生成孤僻人皆罕。却不知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红》里有句话:“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需一个土馒头。”意思是不管你多么有钱有势,归宿仍然是一座坟墓~妙玉以为自己可以不受这个门槛所限,所以自称槛外人,但实际上她并未能迈出尘世的门槛儿。妙玉“为人孤癖,不合时宜。”她清高、不同流俗、不趋权势,她的一生都在抗争。妙玉出身读书仕宦之家,美丽、博学、聪颖、气质如兰,这使她秉承了一种雅洁之气。可是她尘心未断,或者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贾宝玉与妙玉,有着说不清的情谊,大观园内,人人心中有数。妙玉同黛玉一样也是一个高洁孤僻之人,因此妙玉才会视黛玉为知己,这样看来,宝玉也同是妙玉的知己。有洁癖的妙玉活于人世而不想食人间烟火,这世道却难以容得下她,最终还是难免沦落为凡夫俗子,未挣扎逃脱出这尘埃之世。 花语:梅花。梅花临寒不惧,品性孤傲,是高洁的象征。妙玉想做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奈何生于人间,唯有孤芳自赏,傲世独立,终被世间的尘垢所埋没。 结局的猜测:“无暇白玉遭泥陷”。 一种结局是在高鄂续写的后四十回中,妙玉在回乡的路上遭遇了强盗,被虏去遭强暴后又被杀死。一种结局猜测是妙玉为了救宝玉等人,屈身于某种权势,成为了权力交换的牺牲品。妙玉自认为是畸零之人,所以身为佛门子弟却对老庄之道研究颇深,身披袈裟却心有情爱,妙玉内心的炽热是那一袭袈裟遮掩不住的。她不合群,自愿在边缘生存,享受孤独。但因为她能与天、与宇宙、与自然达到和谐,她又觉得自己很有尊严,很有价值,不可轻亵,凛然莫犯。宝玉说妙玉:“她原不在我们这些人中算”。意思是她原不像我们大观园这些女孩子当中的一个,她原本是一般世人不理解的人,在世人意料之外的人。所以对妙玉的结局常人是很难猜测的,唯一能确定的是妙玉最后并未过上她真正想要的生活,她冰清玉洁的身躯最终沦陷为污浊的骨肉。 作者用不同人物的对比对林黛玉加以衬托。林黛玉形式上是闺阁中普通女子,实际上却是位隐逸的真仙子,妙玉形式上是庙中修持的仙子,其实却是假的,所以不能看人的表面如何,做与说的形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于其内在的本质。与林黛玉相对应的还有薜宝钗,林黛玉是天外真仙,薜宝钗是世间高人,二人相互矛盾,又相互呼应。再有史湘云,对比黛玉和宝薜来说,湘云既不是芳华绝代的佳人也不是光芒四射的淑媛,她是真实可爱女孩的代表。 举报 回复 收藏 4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2:00 《红缕梦》惯用隐喻暗示的手法来描写其中的人和事,将中国人特有的的含蓄发挥得淋漓尽致。曹雪芹在塑造贾宝玉的姐妹时也是暗示了贾宝玉自身的由来。“春”本身就有情的含义,以“春”字命名贾宝玉的姐妹正是说明这一切故事都是因情而生的,只不过这一切原来都应该是深深地叹息。 贾元春 人物判词: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外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兕相逢大梦归。 元春身为皇妃,位极尊贵,又具有贤良淑德的美好品格,是典型贵族女子的代表。榴花也是一种富贵之花,代表多子多福。元妃虽给贾家带来了“烈火烹油,鲜花著锦之盛”,但她却被幽闭在皇家深宫内。省亲时,她说一句,哭一句,把皇宫大内说成是“终无意趣”的“不得见人的去处”,她的日子也仿佛过得一年不如一年了。可见地位虽高,人虽尊贵不见得就活得快乐。元春的早逝说明了人世间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的。 代表事物:爆烛 花语:昙花。形容事物一出现就很快消失。 贾迎春 人物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 迎春为人老实木讷,懦弱无能,有“二木头”的诨名。古人有“女子无才便是德”一说,按说缺乏才气和气顺从的迎春应该是有福之人了,应该受到男人的爱护,可她偏偏是最没福气的,结婚仅一年就被丈夫折磨死。迎春还有一首诗,就是元妃省亲时,不得不写的一首“颂圣诗”,她写的那首叫《旷性怡情》:“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她的生活理想,非常单纯,就是希望能在安静中,舒畅一下自己的神思,别无所求;她绝不犯人,只求人莫犯她,能够稍微待她好点,她就心旷神怡了。但是,连这样低的一个要求,命运的算盘也终于还是没有赐予她。她这样一个与世无争淡泊宁静安分守己的人早早便被邪恶的势力所吃掉了。 代表事物:算盘 花语:迎春花。宋代刘敞一首咏迎春花的诗:“秾李繁桃刮眼明,东风先入九重城。黄花翠蔓无人顾,浪得迎春世上名。”有徒有其名的含义。 贾探春 人物判词: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 探春精明能干,勇于探索,是富有改革精神的杰出女性,有“玫瑰花”的诨名。有认为探春最大的缺点是她不孝,有句话“儿不嫌母丑”。赵姨娘再如何不受人欢迎,也不是探春蔑视她亲生母亲的理由,由此可见封建的等级观念对人的思想毒害得有多么深,以至没了骨肉亲情。探春的才能在她协助治理大观园时可见一斑,在抄检大观园时探春的表现更让人屏息侧目。探春有生不逢时之嫌,但她并不屈从于老天的安排,勇于抗争敢于挑战命运的探春最后被迫骨肉分离,远嫁异国他乡。探春咏菊花的诗:“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代表事物:风筝 花语:玫瑰花。玫瑰花是爱情的象征,这里指探春个性鲜明,因花带刺的缘故。也有用菊花代表探春的。 贾惜春 人物判词: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惜春为人孤僻冷漠,自私麻木。她出家不是因为看破红尘,而是为了逃避红尘。她曾说“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够了,不管你们”。又说“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 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为自己 的未来担忧,现实的一切既对她失去了吸引力,她便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到头来只有几尊麻木不仁的雕像和一盏孤灯伴随着这位心冷无情的女孩。 代表事物:佛前海灯 花语:曼陀罗花。是一种与佛家有缘的花,传说在西方佛界里满天撒落这种花,这里用来借指惜春出家。 举报 回复 收藏 5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3:00 王熙风 人物判词: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 王熙凤这个艺术形象具有丰富性和复杂性,她有女强人的一面,满身锦绣,珠光宝气,“恍若神妃仙子”。“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但是她是面艳心狠,王熙凤的心机深沉,“无时无刻都在算计别人”。凤姐算是一个“能人”,这样的人在对人对事上重在一个利字,似乎对谁都很热心是个自来熟,和任何人都能像是好朋友,她待人接物的第一本能反应就是看是否有利可图。王熙凤平日和她侄子的妻子秦可卿关系最好,这在平常人看来凤姐也是很热心的一个人,对于姐妹们也很有爱。可各位是否知道秦可卿的真实身份并非同一般,她原本是一位公主,贾家原以为隐藏秦可卿是件好事,一旦秦可卿的家族在权利斗争中获胜,她就可以亮明公主身份,而藏匿她的贾家,也一定会荣华富贵。可最终秦可卿的家族失败,而且没到最后失败,就要秦可卿先死。曹雪芹在这里也埋下了一个伏笔,贾家的败落同秦可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而凤姐又是其中的关键人物。凤姐原以为有着这样的一个靠山不怕日后会有许多想不到的好处,谁知后来贾家因秦可卿家族的事受到株连,元妃也可能因秦可卿之事而死,这结交的不是福反而成祸了,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秦可卿死后托梦给凤姐说:“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最后又道:“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王熙凤攻于心计,虽然文化不深,却有主见、有胆识,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束带顶冠的男子也不能及。人把王熙凤叫做“女曹操”,认为她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具有管理才能的王熙凤明的暗的都有,就是会运用潜规则和显规则,势利,善于钻营,在处世应对中,感觉王熙凤像一个高明的心理学家,她非常善于察言观色,辨风测向,常常是对方还没有说出口呢,她已经猜到了。凤姐表面刚强,最亲近的平儿也知她是死撑,辣手”常常是形之于外的,机心则深藏于内,当然这两者是有联系的,尽管“机心”深藏于内,但同样有迹可循。人们常常说王熙凤少说“有一万个心眼子”,是形容她的心计之多,机变之速。 王熙凤的机心固然是用于聚钱敛财,但是更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上。王熙凤接济刘姥姥,不是因为凤姐有心刻意去帮助穷人,而是因为凤姐本身的性格也是有豪爽的一面,刘姥姥在受到了她的恩惠后连声的感谢使她很有成就感,凤姐也乐得做这样的好人,一点微不足道的施舍,既帮助了别人又博得个好形象,何乐不为。因为会做人,用现在的话就是情商高,懂得人情世故,王熙凤这个人物角色具有很强的社会性一面,很生活化和现实化,从根本上与贾宝玉和林黛玉那种虚拟化的人物相对称。生活中,贾宝玉和林黛玉是难找到的,而王熙凤却到处都是,这也是笔者在这篇文章里独对这个人物着重加大些许笔墨的原因。 王熙凤精明干练、处事得体、敢做担当、有女子的尖锐和男子的豪迈,但是当事情触及自己的利益的时候会变得很具有防备性,并由此做出一些心狠手辣的事情。所以“恨凤姐,骂凤姐,不见凤姐想凤姐。”王熙凤的“辣手”在更多的情况更多场合表现为逞威弄权、滥施刑罚,极尽残忍阴毒之能事。她这个辣手到了赶尽杀绝,不留后路的地步。所谓“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王熙凤和其他的妇女,和王夫人比起来,她没有什么“妇人之仁”,没有什么“恻隐之心”,她作了事以后,从来不后悔,而且她要斩草除根。王熙凤这个人对人的优势不只于金钱权势,在心理状态上,她也常常保持一种强者的优胜地位,这是一种重要的优势。口才与威势是她谄上欺下的武器,攫取权力与窃积财富是她的目的,因为缺少更深的传统伦理熏陶,更显得有胆识。她公然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凤姐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在打击敌人排除异己的手段也相当狠,且看她对尤二姐,即“一从”理解为“纵容”,即先假同意其夫贾琏娶尤二姐。“二令”即害死二命,指凤姐先 用恶毒手段害死尤二姐的胎儿,后又用毒计害死尤二姐,即害死二命,“三入木”即是指死后装入棺木,其意是最后凤姐连自己的命都赔上了。如果说,“杀伐决断”表现她的阳而威的一面,那么她的机心谋略则表现她阴而狠的一面。炙手可热、专横跋扈的王熙凤一毡破席一丘荒土成为了她最后的归宿。 花语:罂粟花。这个华贵艳丽,具有复杂性格的王熙凤恰似毒品与良药的混合物,比之于罂粟花就再恰当不过了。 贾巧姐 人物判词: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金陵十二钗中只有贾巧姐是未成年人,而且出场次数也非常少,最大的表现就是当她的家族落难时她被母亲以前接济过的刘姥姥救下,从而逢凶化吉。有置疑说十二钗中各个都是身份很重的角色,为什么还要有这么一个小孩子,比如说比巧姐更有资格加入正十二钗的就有薜宝琴。红楼梦中很多都是用对比衬托的手法来描写人物的,巧姐这个人物的设计就是为了来衬托她母亲王熙凤。王熙凤最亲最爱的人也只有巧姐这么一个,所以巧姐就等于是凤姐的希望,是凤姐生命的延续。机关算尽太聪明的凤姐强弩易折,终究没有好下场,但是因为她偶然的一丝善念,获得了好报,使巧姐遇到了恩人,从而获得了新生。凤有涅槃之意,巧姐就是女强人王熙凤的重生。所以劝世人做任何事都不要把事情做绝,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留有余地,给自己一个出路,是谓善恶到头终有报。 李纨 人物判词: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 李纨年纪轻轻就守寡,心如槁木死灰,从此一心将儿子养大。她是封建淑女,是节妇烈女的代表,是妇德妇功的化身,是“三从四德”的忠实信徒。 李纨是在她的儿子贾兰“爵禄高登”的时候去世的。李纨死守封建节操,品行如冰清水洁,但是不值得羡慕,像她这样早年守寡,为儿子操心一辈子,待到儿子荣达,自以为可享晚福的时候,却已“昏惨惨,黄泉路近了”,结果只是白白地作了人家谈笑的材料。李纨的儿子贾兰,成人之后,参军立功,修成正果,不料也竟然早逝了。 李纨有不完美的一面,比如吝啬、无能,虽则“无常性命”没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机会,但她毕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这正可以用来作为天道无私、含辛茹苦贞节自守者必有善报的证明。虽然她阴骘积儿孙,虽然儿子好容易“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却“昏惨惨黄泉路近”,因此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含辛茹苦一生的执着,也只不过是担着个虚名,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李纨的悲剧,是彻头彻尾的,从内到外的,留给人们无限的感叹~ 花语:兰花。兰幽香飘远,喻示人的气节。 秦可卿 人物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袅娜风流、鲜艳妩媚的秦可卿是情欲的化身。“都只为风月情浓”,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代表了淫情荡妇,秦可卿的“淫”即是作者指斥的“皮肤滥淫”的“情爱”。曹雪芹起初写的秦可卿是一个淫妇形象,可后来作了较大改动,不过随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删去,秦可卿的养父秦业这个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用秦业这个 举报 回复 收藏 6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5:00 秦可卿 人物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袅娜风流、鲜艳妩媚的秦可卿是情欲的化身。“都只为风月情浓”,幻化出一个象征着风月之情的女身,代表了淫情荡妇,秦可卿的“淫”即是作者指斥的“皮肤滥淫”的“情爱”。曹雪芹起初写的秦可卿是一个淫妇 形象,可后来作了较大改动,不过随着“秦可卿淫丧天香楼”被删去,秦可卿的养父秦业这个形象也发生了变化,一开始用秦业这个名字是有喻淫的含义,后又改为秦邦业。秦就是谐音感情的这个情,业就是谐孽,就是因为有感情而造成罪恶。高如天、深如海的柔情变幻出来的身躯,与滥情人相遇一定会出现越轨的行为。佛教认为男女的情爱也是一种罪孽,世人的一切苦恼都缘于欲望,所以称我们这个因男女间情爱而衍生出来的现实世界为“孽海情天”。佛教是否定现世的,认为原本干净无色无相的世界因为有情而生出了无限烦恼,男女情爱是罪恶的根源,现世之人所处的这个有情界苦海无边,只有回头是岸。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这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姑写的一篇赋。脂砚斋对此赋加批曰:“前有宝玉二词,今复见此一赋,何也,盖此二人,乃通部大纲。”所以更证明了石头记的故事就是因情而生的一个梦,而引宝玉入梦的正是秦可卿。秦氏是宝玉情欲故事的开始,最后宝玉看破红尘,看透了人情世事而出家。秦氏引宝玉入梦,也使宝玉参悟透其中谜局从而出梦。 秦可卿仅在书中出现过二回,而且都是在别人的梦中出现的。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在梦中以警幻仙子之妹的身份许配给了宝玉。如果说林黛玉是贾宝玉爱的寄托,那么秦可卿才是贾宝玉情的寄托。宝玉在听说可卿死了以后,“„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警幻说贾宝玉是“天下古今第一淫人”,让贾宝玉纠结的是究竟是情可性,还是性可情,这始终是他难言的隐晦,这种暧昧也只能埋在心底排在最后了。有爱无情空留遗憾,有情无爱难免陷入滥情的境地,唯有爱情合一才是至美。可卿预言暗示金陵总三十六钗,这三十六个女子在贾府衰败之后,死的死、散的散,结局是“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花语:仙客来。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从仙界来的花,暗示可卿非凡人。仙客来美丽,嫉妒,已纤美缄默的姿态证明着被爱的高雅。日本人认为此花乃爱之圣花。 举报 回复 收藏 7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6:00 春来人间百花芳,情牵一梦入尘坊。 花气袭人群香艳,大观园里恋红妆。 相思血泪滴不尽,花谢花飞愁断肠。 三春勘破身后事,终是红楼梦一场。 十二钗代表的意义以及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排名。 金陵十二钗排名: 林黛玉、薜宝钗(曹雪芹最爱的人) 贾元春、贾探春(富贵权势、追求进取,积极的家族) 史湘云、妙 玉 (曹雪芹喜爱的人) 贾迎春、贾惜春(懦弱无能、冷漠无情,消极的家族) 王熙凤(逞威弄权的女强人) 贾巧姐(逞强世人的出路) 李 纨(节妇) 秦可卿(情妇) 举报 回复 收藏 8楼 楼主:singfairy 时间:2011-11-05 22:07:00 附:从《红楼梦》中看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阶级体制 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体制。红楼梦中的人物性格刻划同其所处的社会阶层密不可分。封建社会的等级划分就好比金字塔一样,最顶级的就是高高在上皇帝了,平民百姓是在最底层的人数最多的地基。四大家族是属于权贵阶层,他们的顶头上级是王侯将相,这样的大家族在老百姓眼里是高不可攀的,而皇帝的一句话却可以决定家族的生死。在大家族里面也分出好几个等级,在贾府中最 有权力的就是贾母,是塔尖人物;之后就是贾母的几个子女,都是实权人物,如贾政,王夫人;然后就是再小一辈的主子,如王熙凤,李纨,贾宝玉等;接下来就是比主子身份低又比奴才身份高的妾之类,如赵姨娘;妾往下就是管家和相等于侍妾的大丫头,如平儿,王保善家的,贾宝玉的四个大丫环,鸳鸯等。大丫环下面还有小丫环,大丫环也可以决定小丫环的命运,同是奴才,小丫环不仅是主子的奴才,还是大丫环的奴才。这样在这个大家族的内部也形成了一个塔型结构,一级压一级,等级森严,层层制约,上级的意见就是最高指示,不容冒犯。人物的身份不同待遇和遭遇也就不同,才会作出同其身份相符的行为,也就有了一段谁解其中味的故事。
/
本文档为【红楼十二钗】,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