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

2017-09-27 12页 doc 56KB 43阅读

用户头像

is_792768

暂无简介

举报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目 录 1.豁然的性格    1 1.1独立    1 1.2朴实    2 1.3执着    2 1.4勤奋    2 1.5宽容    2 2.独特的爱情观    3 2.1安娜的悲剧    3 2.2列文的美满    4 3.艰难的人生探索    5 3.1人生的一大问题:生与死    5 3.2道德的自我完善    6 4、“自传式”的托尔斯泰    6 4.1相似的家庭背景    6 4.1.1家庭环境    6 4.1.2新家庭的结合    7 4.2相似的思想轨迹    7 4.3同样的尝试    7 4.3.1...
《安娜·卡列尼娜》分析
目 录 1.豁然的性格    1 1.1独立    1 1.2朴实    2 1.3执着    2 1.4勤奋    2 1.5宽容    2 2.独特的爱情观    3 2.1安娜的悲剧    3 2.2列文的美满    4 3.艰难的人生探索    5 3.1人生的一大问题:生与死    5 3.2道德的自我完善    6 4、“自传式”的托尔斯泰    6 4.1相似的家庭背景    6 4.1.1家庭环境    6 4.1.2新家庭的结合    7 4.2相似的思想轨迹    7 4.3同样的尝试    7 4.3.1对待农民如兄弟姐妹    8 4.3.2从农民改革中寻找出路    8 结 束 语    9 致 谢    10 参考文献    11 《安娜·卡列尼娜》是托尔斯泰转变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它描绘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生活的广阔画面。这一时期,彼得大帝实行了农奴制改革,俄国的经济开始由封建制经济转变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逐渐转型,资本主义的发展引起了宗法制俄国一切旧关系的急剧破败。这一现象的出现,使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开始转变:对贵族的态度也由先前肯定大部分贵族阶级,批判个别贵族转向全面否定城市贵族。《安娜·卡列尼娜》就根基一作家这一思想的转变,从城市贵族和乡村贵族两条平行的线索出发,以安娜和列文两人为情节线,这两条线索看似没有任何的联系,但是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意在宣扬以列文为代表的宗法式的家庭理想和道德原则,现实主义的描写,以小见大,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俄国的社会变革。 列文,作为与安娜线索对比的另一主角出现在小说的流程当中,他看似一个小人物,但却在整个小说中有着深刻的意义,不仅代表了作家托尔斯泰的思想轨迹,而且,反映了当时俄国这个大背景下人们的心理。从结构安排来看,列文的幸福家庭与安娜的不幸家庭互为对照,但从思想探索来看,列文婚后却产生了精神危机,他为贵族阶级自甘败落而忧心忡忡。他研究劳动力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制定“不流血的革命”,探讨人生的目的,但却毫无出路。罗曼·罗兰指出,列文不仅体现了托尔斯泰看待事物的既保守又民主的观点,而且“列文和吉提的恋爱,他俩婚后的头几年生活,就是作家自己家庭生活回忆的搬演”。同样,列文哥哥之死也是托尔斯泰的哥哥德米特里之死的痛苦追忆。而作品的尾声“则是作者本人趋向精神革命的过渡”。 列文他的身上具有矛盾的两个方面,这也正是再现了作家托尔斯泰思想轨迹的变化。列文既以出身世袭贵族而自豪,却又鄙视彼得堡的宫廷贵族;既不满于上流社会的荒淫和虚伪,却又认为奢侈是贵族的本分;既向往于贵族阶级的古风遗习,却又反对以农奴制的“棍子”压制农民;他不愿同商人握手,认为他们比仆役还要下贱,却又很尊重农民,并自命是人民的一分子。这种对待贵族的态度也反映了当时托尔斯泰的转变,面对资本主义的袭来,托尔斯泰只能将贵族的愿景深入到宗法制的世界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得到一席之地。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从性格、人生态度及对生活的追求等多方面对列文的形象进行了系统而又全面的描绘。对于生活,他不追求雍容华贵,而意在享受平淡闲怡的生活;对于爱情的态度,他一直在寻找那种纯洁而又温暖的爱,过多的是夹杂了对和美家庭的向往;对于他的农民,他亦是如此的宽容,不时地为农民担忧,关心他们,并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变他们贫苦的生活。通过种种事件,最后,列文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道路,并从一个农民那里得到了启示,找到了人生的答案:人活着为了灵魂,要记着上帝。也正是这样,托尔斯泰找到了他思想的正轨。 1.豁然的性格 从《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中,字字渗透着不同人物的性格,作家以其细微而独到的视角,把列文的整体形象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1.1独立 在这个古老的大家庭中,由于了这份丰厚的资产来由列文他们兄弟几个支撑经营,但是,哥哥尼古拉放荡的生活,笃信上帝和宗教,狂放的性格,根本就理睬这些家族琐碎的事情,而二哥谢尔盖整天钻研于他的哲学,对于农事也不是很在意,家族的事业也束缚不了他,所以掌管庄园的事业就落到了列文的身上,列文一个人独自经营着这个家族的生计,不管是庄园的田地耕作,还是到农事改革,虽然困难阻阻,但是他还是以自己的想法和主见维系着整个家族的生计,守候着祖辈们遗留下来的这部分财产。 1.2朴实 与其他的贵族相比,列文最大的性格特征就是质朴淳厚,从小就生活在农民当中,吮吸着农民的乳汁长大,所以在他的身上散发着农民质朴的气味。在他的庄园里,他和农民过着同样俭朴的生活,农忙时就和农民一起到田地里播种、收割,一点儿都没有贵族那种雍容的姿态,很随和,事事为农民着想,农事改革的实施,也是为了能够让农民从痛苦的泥淖中解脱出来。他宁可自己少获得点利益, 也从不会让他的农民朋友们吃半点亏。 1.3执着 在爱情上,列文执着的追求着一份安宁而又温暖的爱情,在谢尔巴茨基家他找到了这种“爱”的感觉,在大学期间,他爱上了大姐多丽,但是多丽却和好朋友奥布朗斯基结了婚。渐渐地,他又再次喜欢上了二姐娜塔莉,命运弄人,娜塔娅嫁给了外交官利沃夫,但他仍然对这个家庭存在着一份喜爱,谢尔巴茨基家三个女儿两个嫁,只剩下小女儿吉提,列文并没有放弃,继续追求着他这份安逸的爱情,并向吉提求婚,虽然第一次求婚遭到了拒绝,但是他还是很想得到吉提的消息,在痛苦的煎熬中度过每天,终于在奥布朗斯基那里得到了吉提在乡下疗养的消息,他再次鼓起勇气,得到了一份比较完美的结果。从而实现了他所希望的那份和睦与安宁。 1.4勤奋 不管是在生活还是知识的追求方面。列文可谓是一个勤劳积极的人,他经常用休息时间阅览各种书籍,从而增加自己的知识,提升自己办事的能力。农业是他的第一大事,所以对于农业方面的知识,他博览群书,并且曾经发表了一篇关于农事改革的论文,很有见地。平时,他经常,对于农事进行考察,并作出一些和设想。例如,在春季到来之时,他时常察看农场、畜栏和粮仓,并播种下一年之初的种子。不管是庄园的大事小事,他都关心的面面俱到,勤勤恳恳地从事着他生命这项平淡而又伟大的事业。 1.5宽容 在这个冷酷而又虚荣的社会里,那些地主贵族们整日寻欢作乐,留恋于舞会沙龙,而列文却独具一格,保持着一颗宽容的心灵关注着生活在这样社会的下层人们。例如,在他第一次看望哥哥尼古拉的时候,见到了刚被哥哥从窑子中解救出来的玛莎时,他表现出来的却与众不同,他尊重她,在别人看来,玛莎可能有辱他们高贵的身份,他们唾弃她,轻视她。而列文在得知她悲惨的生活之后,并没有觉得有玛莎的在场,会损害自己的颜面。而且,在与她的谈话当中,称呼她为“您”,在这个冷漠的社会当中,这个称呼只有是在平等的地位下才使用的,像他的哥哥所说的那样,只有在那些所谓公正的法官那里才能够听的到,而他这样称呼她,可见,他是如此的宽容,平等的对待别人。 列文豁然的性格造就了他喜剧性的结局,但是,不可否认,在他的性格当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在他向吉提求婚失败后,他整个人呈现出茫然,并为此而羞愧和恼怒,曾想过要放弃这个理想的家庭愿望。另外,他在农事改革中虽然很积极投入,但是失败后他并不去找寻原因,而是对之不管,放任其发展。等等消极悲观的性格特征,阻碍了他向前发展的进程。不过与安娜的悲惨命运相比,他很幸运,因为他是在充满温馨爱情的家庭中找到了属于他自己的世界。找到了属于自己人生的道路。 2.独特的爱情观 《安娜·卡列尼娜》这部小说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小说,不仅演绎了当时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俄国的现实生活,宗法制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矛盾冲突,而且从小的视角揭示社会的残酷与黑暗从贵族出发,展现了七个人的爱情经历,这七个人的爱情或喜或悲,从中体现了作家托尔斯泰的爱情观。安娜是奥布朗斯基的妹妹,是彼得堡上流社会一位美丽、纯洁而热情洋溢的贵妇人,她16岁时由其姑妈做主,下嫁给了一个比自己年长10岁的高官卡列宁。在这个没有爱情存在的家庭当中,安娜爱情的火焰一直处于冰封的状态,结婚十余年,她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柔情都倾注在儿子谢廖扎身上。但是,在去调解哥哥与嫂子多丽的婚姻矛盾当中邂逅了青年军官渥伦斯基,深深的被他所吸引,两个人一见钟情,冰封的火焰开始熊熊得燃烧起来,与此同时,列文向吉提求婚,但是吉提当时却爱上了渥伦斯基,这让列文和吉提这两个原本可以直接牵手的情人经受了一番波折,但最终走在了一起。而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却受不到当时社会的认同,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夫妻 多丽 奥布朗斯基 多丽 姐 妹 兄 妹 朋 友 夫 妻 安娜 吉提 列文 恋 人 夫 妻 最初恋人 渥伦斯基 卡列宁 在这几个人物的感情线索当中,其中安娜和列文的感情线索最为重要和突出。是小说爱情续写的主要依据。 2.1安娜的悲剧 安娜和渥伦斯基的爱情超脱世俗的排挤。虽然他们的爱情是在被人关注的社会圈中慢慢滋生蔓延的,很是受那些贵族妇人们的羡慕。例如安娜收到特韦尔斯卡娅公爵夫人观看槌球比赛的盛情邀请,在这些客人当中大多是社交界的新贵,其中安娜结实了一个叫做丽莎·梅尔卡洛娃的贵妇人,她在社交界也具有很高的名望,在她看来安娜是最幸福的女人。这些贵妇人们都以安娜自豪,,并且在社交界中被传为佳话。但是,就在他们想要结合在一起,建立一个美满家庭的时候,却遭到了世人的唾骂,尤其是在社交圈中摒弃安娜。在小说中描写的很是深刻。在安娜和渥伦斯基从欧洲回来后,一次渥伦斯基去戏剧院看表演却不带上安娜,安娜执意自己要去,在戏剧院里,安娜所在的包厢因安娜的到来有损贵族们所谓的尊严而纷纷离开那里,特别是渥伦斯基的哥哥的那一句“真卑鄙,真是十足的蠢婆娘”更深层次的在这个冷漠的黑暗现实中,安娜要想从这里得到幸福是很困难的,像她这种新时代的女性,在这个充满卑贱观念的社会寻找出路是不可能的。所以安娜的悲剧一方面是她性格因素所造成的,更多的是社会背景的残酷现实所不容许的。 2.2列文的美满 列文的爱情大多因素是建立在“家”的基础之上,家是什么?千万个人有千万个说法, 这决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准确无误地回答的问题。《安娜·卡列尼娜》的开头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小说的另外之意在于突出家的主题。 我们毫不怀疑列文对吉提怀有深深的感情,但引起我们兴趣的是列文为什么会选择吉提而不是别的少女如斯维亚日斯基的姨妹来组成家庭,“他的姨妹,列文非常喜欢的一个少女,住在他家里。列文知道斯维亚日斯基夫妇非常希望这个姑娘和他结婚。他确切地知道这个,并且他也知道,虽然他很想结婚,虽然无论从哪方面看来,这位极有魅力的少女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妻子,但是他要和她结婚,纵令他没有爱上吉提·谢尔巴茨卡娅,也还是和飞上天一样不可能”。[2]有以下几个理由使我们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第一,列文非常喜欢这个少女;第二,无论从哪方面看来,这位少女一定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妻子;第三,她的家庭对此持赞成意见;第四,列文已经遭到吉提的拒绝。如果说是对吉提的爱使得列文不能同其他女人结合,然而原文中特别指出“纵令他没有爱上吉提·谢尔巴茨卡娅,也还是和飞上天一样不可能”。为什么会如此强调?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看看列文向吉提求婚的原因吧。 列文大学时差一点爱上大姐多莉,但不久多莉就嫁给了奥布朗斯基。后来他开始钟情于二姐。他似乎觉得,他应该爱上三姊妹中的一个,只是他弄不清楚究竟该爱哪一个。娜塔莉也是刚进入社交界不久,就嫁给了外交官利沃夫。列文大学毕业时吉提还是个孩子。年轻的谢尔巴茨基投身海军后,在波罗的海淹死了。虽然列文和奥布朗斯基是朋友,但他与谢尔巴茨基家的关系就此变得疏远了。今年初冬,列文在乡下住了一年后,再次来到莫斯科。他见到了谢尔巴茨基一家人,这时他终于明白了,三姊妹中他注定要爱的究竟是哪一个。 这一段话使我们有理由对列文与吉提的爱情提出疑问,列文先去爱大女儿多莉,再去爱二女儿娜塔莉,最后才去爱吉提,这说明列文爱的不是吉提,而是“谢尔巴茨基家的女儿”。但新的问题随之而来,列文为什么一定要和谢尔巴茨基家的女儿结婚呢?在列文看来,他不能撇开结婚来设想对于女性的爱情,他首先想象家庭,其次才想象能给予他家庭的女性。列文的爱情观是如此得清晰,家庭、女性,最后才是爱情。而列文一定要和谢尔巴茨基家的女儿结婚,就是因为他的童年印象,“他第一次看到有教养而正直的名门望族家庭内部的生活,那种因为他父母双亡而失去了的生活,是在谢尔巴茨基家里。那个家庭的每个成员,特别是女性,在他看来好像都笼罩在一层神秘的诗意的帷幕里,他不仅在她们身上看不出缺点,而且在包藏她们的诗意的帷幕之下,他设想着最崇高的感情和应有尽有的完美。他确信在那里所做的每件事都是美好的,而他爱的就是这些事情的神秘 ”, [3]谢尔巴茨基一家人的生活给了列文强烈的神秘感和幸福感,列文以为自己所追求的正是这种生活。因此,列文爱的不是吉提而是一种充满爱和温情的完整的家庭生活,列文想要得到的不是吉提而是这种对他来说充满了神秘感的家庭生活,他要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而这一切,都来自托尔斯泰不幸的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痛苦的童年生活经历。吉提不是列文的终极对象,只不过是他用以到达幸福彼岸的渡船而已。 与安娜所追求的幸福爱情相比,列文是幸运的,他追求的是一种宗法制社会的生活,不去想太多的社会形势的变化,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宗法制的生活方式是人们稳定安静生活的基础。在爱情上列文追求一种大众所向往的那种充满家庭温暖的幸福,而安娜追求个人幸福在当时肯定不可能实现。列文在爱情上有了归属感,可在精神探索的领域中需要他更加艰辛的探索历程。 3.艰难的人生探索 列文的探索广泛而深刻,贵族地主的经济日益濒临破产的困境,农奴制虽己改革多年但整个农村却日益凋弊,农村的劳动力问题仍时时无法解决。但愈是探索,列文却愈是陷入没有头绪的苦恼之中,以至于这个“幸福的,有了家庭的,身强力壮的人好几次濒于自杀的境地”。在列文与安娜的“个人世界”里,他们的探索无疑是失败的,因为他们的探索是一种理性的探索,他们的探索仅仅停留在欲望与理想的层面。欲望与理想的存在不是建立在它的满足之上,而是建立在空虚的基础之上;正如一个在沙漠中行走的人渴望有一汪清泉出现在他面前,但当他喝过水之后终究要离开一样,欲望与理想一旦得到满足与实现,它们便不再是欲望与理想,人生的探索从而又失去了目标和方向。托尔斯泰明确地告诉我们,理性不能给生命以答案。要想寻求人生的意义,就要到个体生存的第三个层面———宗教信仰的层面。“回顾人类关于自身的思考,我们会发现离开神圣性或宗教这一独特的语义背景,将导致我们对自身认识的极大的偏差,它使人类对自身存在的沉思呈露出一个很大的盲区”。 安娜始终没有走出二元对立的误区,她至死也没能明白人生的意义,这才是安娜真正的悲剧!列文从劳动人民中间,从劳动中间受到启示,特别是农民费奥多尔的话如醍醐灌顶,使他看到了“理智不能发现的”东西,那就是信仰。列文由此得到了新生。信仰使他得到了上帝的引导,在人生问题上,他不断地在迷茫的道路中寻找摸索。 3.1人生的一大问题:生与死 列文渴望为自己,也为贵族们重新找到生活的立足点,他一方面醉心于农业劳动,一方面著书立说,试图通过改良,自身实践去缓和地主与农民的矛盾,以便抵御资本主义的入侵并且他像宗法制农民那样,过一种勤劳而纯洁的道德生活,以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中实现他所追求的那种人生价值,他看到了农民和自己在收益上的不平等,庄园四周那么的贫困状况折磨着他饿良心,使他再也不能心安理得的享受他的家庭幸福,同时使列文心忧如焚使资本主义势力饿发展猛烈的冲击着宗法制的农村,连某些地主的祖传产业,田地,森林也都由于不善经营而廉价的转到农村资产阶级手中,贵族地主势力日渐衰弱,他出席贵族会议,看到的是一幕幕尔虞我诈的丑剧,使他深深的意识到资产阶级的垂死与腐朽性,列文所探索的问题表现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农村所面临的根本问题,他的苦闷代表了当时大多数人由于找不到社会出路而表现的苦闷,正是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反映,现实的发展使列文对社会及人类命运的种种探索终以失败而告终。 列文在同兄长尼古拉·列文的两次接触中,感到死亡将至,尤其是第二次,他携妻去照料病重的尼古拉。在整部小说终这是唯一有标题的一章。标题就是死亡。有一段描写到: 哥哥的模样和死亡的临近,使列文心里重又出现了那种对令人费解的、近在咫尺和不可避免的死亡的恐惧感,在哥哥来他家的那个秋天的晚上,他心里所充满的就是这种恐惧感。现在,这种感觉比从前更强烈了。他还觉得自己对死亡含义的理解能力比从前更差了,死亡的不可避免在他看来也就更可怕了。多亏现在妻子在他身边,,这种感觉喜爱没有使他陷入绝望,尽管面对着死亡,他仍觉得自己必须活下去,必须有爱心。他觉得,是爱把他从绝望中救出来,能够这份爱在绝望的威胁下变得更强烈和更纯洁了。 死亡过程尚未在他面前告终,仍然是令人费解的奥秘,而另一个同样费解的奥秘又冒了出来,呼吁人们要相亲相爱,要活下去。 在这一章里,托尔斯泰不厌其烦的描述了尼古拉死的过程,以及康斯坦丁和其他人对这一过程的感受,接着妻子的生产又给列文以更为强烈的刺激,于是以前所有曾使他激动不已的东西,都归结到生的不可思议和死的不可避免这个神秘莫测的问题上来。列文被逼到了精神的绝境,既然死摆在面前,那么为何要生,生存的意义究竟何在,在小说结尾处列文从一个农夫的话中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要为上帝活着,在这里上帝和善是同位词。 生死问题使他有所感悟,在探索过程中,他渐渐的发现,精神探索并不仅仅如此,在这个社会中能够生存下来,还有在道德上充实自己。使自己能够在这个混乱的社会中得到发展的途径。 3.2道德的自我完善 在《安娜卡列宁娜》中,通过青年贵族列文的精神探索表现出来。怎样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这是列文苦苦思索的问题,也是托尔斯泰所探求的问题。 作为一个小地主,列文把宗法制当作理想的社会制度,赞美自给自足的经济,但对农民的苦难、贵族的衰落又颇感忧虑,而且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富足和农民的贫困是不公正的现象。作为一个精神探索者,列文并不沉溺于追求个人的幸福,而是致力于寻求人民的普遍幸福和社会出路,经过探索,他认为,只有通过地主和农民的农事改革,才能改善农民生活,调和阶级矛盾。但列文最初的改革,还不具备天降大任于斯人的理性自觉,更无挽救衰败俄国命运的决心,他只是从道德良知出发,希望自己的地位所带来的种种享受要达到问心无愧,即以自身的劳动,去争取较高的生活水准。因此,在看到农民与贵族之间的差距后,进行思索,实行改革,但最终没有得到支持,以失败而告终。托尔斯泰以不放弃贵族特权为前提,始终以血脉纯正,道德完美自居,以救世主的身份教训他人的欲望追求和一些不尽人意的价值观念,这既是托尔斯泰的悲哀,也是观念转型时期的必然结果。我们可以从列文的形象中看,更无助于人心的求真向善,最后让列文的个人生活充满良知和真理意义,不再祈求他人仿效,只走独善其身之路。在农事改革失败后,又寻求新的道德自我完善之路,最后,列文皈依了上帝,接受了“爱人如己”的思想,把希望寄托在宗教和上帝的“博爱”上。列文认为,只要人们心里充满了仁爱之心,就可以达到道德上的完善,以一致来代替互相敌视,逐渐达到个体和社会的完善。可见,在中期创作中,道德完善的色彩已明显加强。 不管是在生活、情感追求,还是在思想探索上,列文以其独到的方式向读者诉说着俄国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故事,在这个比较喜剧性的人物当中,让我们看到了作家托尔斯泰的“影子”,生活上的牵绊,思想上的困惑,正是当时作家托尔斯泰思想激变下的表现,托尔斯泰用其自传性的叙写,使小说带上了双层色彩。 4、“自传式”的托尔斯泰 在列夫·托尔斯泰的众多作品中,不时可以看到托尔斯泰的影子,在《安娜·卡列尼娜》这部作品中,主人公列文则明显是托尔斯泰的化身,与其说是以托尔斯泰自己为模特的,毋宁说是托尔斯泰本人走进了小说,进行人生的探索。在列文身上艺术地再现了作家世界观激变前期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感悟。 在小说中作家借列文之身对人生进行了探索,这一点与《战争与和平》截然不同。列文的高度修养,对农事的改革,爱情及其哥哥尼古拉的死等等,这一切都原原本本地反映了托尔斯泰的生活经历。 4.1相似的家庭背景 4.1.1家庭环境 托尔斯泰出身显赫,从小就生活在雅斯纳雅·波良纳庄园的一个贵族家庭当中,早期因父母的离古而跟随姑妈生活,他的家族是比较古老的贵族。列文形象的设置也选择了一个古老而又悠久的贵族家庭,庄园是他们成长活动的主要场所,所以对于农民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托尔斯泰就用自己的兄弟之名大哥尼古拉,二哥谢尔盖两个人物形象出现在小说的故事情节当中,同样的人物,同样的生活经历,使读者在阅读《安娜·卡列尼娜》的同时,了解到作家的生活圈子,一举两得,更有助于作家在作品中展现个人的思想变化。 4.1.2新家庭的结合 列文中年才得到他所想要的幸福家庭,并且是与他关系密切的谢尔巴茨基这个古老的贵族世家结为亲家,并且得到了吉提父亲谢尔巴茨基公爵的支持。事实上,托尔斯泰的家庭也是如此,托尔斯泰在其34岁终与其交往甚密的莫斯科名医、宫廷事务所的医生一家的二女儿索菲娅完婚,并且和吉提一样有着花季般的年龄,得到了其母亲柳波芙的鼓励和促进。家庭的成立都是由得到了对方父(母)亲的赞同和支持,而且他们都得到了各自的幸福。 4.2相似的思想轨迹 作家受启蒙思想的影响,热衷于对哲学问题的思考,产生了“返璞归真”的思想,乐于回到简朴的乡下庄园里去。他一生都在不断的学习探索之中,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充满了矛盾与困惑,想要改变现状,却又无能为力。在他创作这部小说时,正是他思想的转变时期,对于贵族的态度发生了很大的转变,全面否定城市贵族,肯定宗法制的乡村贵族生活方式。所以说作家本身就是矛盾的结合体,在人物的塑造方面不可避免的夹杂了自己思想的矛盾性。最重要的自传性表现在列文对精神世界的探索和道德的自我完善方面。在《安娜·卡列尼娜》即将结尾时,托尔斯泰正面临着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次思想转变和精神危机,这一点在列文身上体现出来,比如列文对简朴的农民生活的追求,对农业劳动的重视,尤其是灵魂的不安,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描写: 天色已完全黑了,在他眺望的南方上空没有乌云。乌云聚在天空的另一边。那里雷电闪闪,远远传来隆隆声。列文侧耳倾听着花园里椴树匀称的滴水声,仰望着他所熟悉的、呈三角形的星群和贯穿星群的银河及其河汊。雷电一闪,不仅银河,就连最耀眼的星星也会立即消失,但是闪电一灭,那些星星仿佛被神投手又抛了出来,在原来的地方显现出来。 “哦,究竟是什么搅得我心神不定?”列文喃喃自语,他预感到心中已有解开疑问的答案吗,虽说知道得还不很清楚。 “是的,神的十分明显、不可怀疑的表现形式就是启示的方法向天下的人宣示善的法则。这些法则我觉得就在我心中,承认这些法则,那我就要与其他人结成一个信教的人的团体,叫做教会,不管请我是自愿的还是被迫的。那么犹太人、伊斯兰教徒、儒教徒,他们究竟是什么人呢?”他对自己提了这个在他看来是危险的问题。“难道这几亿人就被剥夺了生活中缺少它就毫无意义的那种分美好的幸福吗?”他陷入了沉思,但马上就纠正自己。“可我究竟在探求些什么?”他自言自语。“我在探究人类各式各样的信仰与神的关系。我在探究上帝在这个充满这些模模糊糊的斑点的世界面前的普遍表现形式。我究竟在干些什么?一种凭理智无法到达的认识对我个人、对我的心灵毫无疑问已经揭示,可是我老是固执地想用理智和语言来表达这种认识。 4.3同样的尝试 他们都有着一颗温暖而又善解人意的心,他们都是那样心甘情愿地为他们服务,替他们着想,但是他们却曲解他们,怀疑他们。 4.3.1对待农民如兄弟姐妹 列文,从小生活在乡村庄园,对于庄园有着深厚的情感,正是由于他所生长的环境,使他与农民之间的距离很近,正如他的奴仆所说的他是一个“完全没有架子的老爷”,处处为农民所想,完全没有城市贵族的骄横,把农民视为自己的兄弟姐妹。他没事的时候就跟着农民们一起到庄园里刈干草。他们和睦的生活在一起,如同一家人。在托尔斯泰的生活当中亦是如此,如他的自传体三部曲的《一个地主的早晨》中所写到:他一大早巡视庄园的结果,见到农奴如此赤贫和困苦,极表同情,便着手改善他们的处境,先是许诺要给木料、柱子和板条让他们修房子。可见,托尔斯泰对农民的态度是如此的恳切,关心农民的疾苦,他看到农民的困境极愿意加以改变,力图从自身和自己的庄园做起。 4.3.2从农民改革中寻找出路 列宁曾说:“一八六一年诞生了一九○五年。”[4]这就是说,一八六一年沙皇政府企图用极不彻底的资产阶级改良——自上而下废除农奴制——来阻止革命的企图失败了。作为对一八六一年的回答,一九○五年终于爆发了俄国第一次资产阶级革命。所以,整个十九世纪下半叶是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准备时期。列宁在讲到这段时期是说:“托尔斯泰借列文之口‘非常明显地表现出这个世纪中俄国历史的转移在什么地方’”。“对于1861——1905这个时期,很难想象得出比这更恰当的说明了。”[5]究竟怎样安排俄国的未来?这是托尔斯泰这个时期所探索的重要问题,也是他通过列文形象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列文,作为追求和探索型的贵族形象,作为一个拥有三千亩土地的大地主,他不同于当时的一般贵族地主。他个性顽强,严肃正派,善于管理自己的田庄,思想上也有改革的愿望,但毕竟是保守的。他对农奴制改革后农村的经济状况忧心忡忡。他最关心农民的命运,认为农民没有土地,却在养活整个俄国是不合理的。长期生活在农村的他,亲眼看到农民紧张而辛勤的劳动。他们毫无间歇地工作,一天就睡不上两三个小时,但生活却十分艰苦,喝的是克瓦斯,吃的是葱和黑面包。农奴制改革后农民的命运并没有多少改变,正如他的哥哥尼古拉所言:“农民还跟以前一样是奴隶”。[6]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地主,他常常感到自己在农民面前是有罪的。列文始终觉得自己的富裕和农民的贫困相比是不公平的,他苦苦地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为把自己和农民的利益协调起来,他决心从近以后更勤快更俭朴。可他感到自己虽然被农民们称为“朴素的老爷”,但是自己的利益不仅与农民有关,而且是和他们相抵触的。他感到俄国的农业普遍经营不善,他认为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使农民对自己的劳动成果感兴趣,于是他想:“把收成平分,一半给劳动者,那么剩下的就会多些,劳动者所得到的也会多些。”[7]他把这一结果宣布给农民,可是受尽地主欺压的农民们是绝不会相信这是为他们着想的。列文因此而感到苦恼,于是他从树中找寻心中许多问题的答案。当他从外国考察回来,对奥布隆斯基谈到解决劳工问题的意见是说:“在俄国,问题在于农民与土地的关系。” 怎样才能解决农民和地主之间的关系,这也是一直困扰着托尔斯泰的重大问题。农奴制废除后,地主和农民之间的关系能不能解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是托尔斯泰通过列文所解决的问题。列文为了这个问题,紧张而艰苦地四处求索,很少出去打猎,甚至没有给多莉回信。他一遍遍地读书,但都没有告诉他如何处理农民和地主的关系的答案,“甚至连一点暗示都没有。”但列文没有放弃,主动积极的去改善和农民的关系。他尽量接近农民,甚至和他们一起劳动,吃农民简陋的食物,喝他们自己酿的酒。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探索,他天真的认为,农民和地主的矛盾只有通过合作的方式才能解决。于是“主张和农民同样以股东资格参加经营。”他认为这样能调动双方的积极性,不仅能使农民摆脱贫苦,而且贵族地主也不致于没落,即“不流血的革命”。 结 束 语 列文,这个拥有三千亩土地的庄园贵族地主,虽然没有什么明确的社会地位,不担当任何的官职,但是他愿与农村美好的大自然风光和乡村恬静而充满活力的生活为伴,把土地、农事、打猎这一切寄托于他生活的全部情趣。他爱农村的大自然,也爱在那里劳动和憩息的人们。他追求“平民化”,过安逸而又稳定的生活。但是,地主与农民之间的矛盾,他们之间存在的怀疑,使他农事改革不能够有限的进行下去。他否定资本主义的发展,幻想阶级调和,要回到宗法制的社会,这些思想或理想是唯心的,违背历史潮流的前进发展,因此注定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归于破灭。 致 谢 在本论文的选材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陈秀娟老师的悉心指导,陈老师百忙之中为我指导论文写作思路,并多次为我的论文提出了很多建议,使我的论文能够很快得到认可,陈老师三年来的谆谆教诲,使我懂得了很多知识,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让我在三年短暂的时光中长大了很多。对陈老师的感激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感谢宋云海老师、张在中老师、谭泽宁老师、易成俊老师等对我的教育培养。他们细心指导我的学习,在此,我要向诸位老师深深地表示感谢。 感谢我的同学段孟华、王娟、杨彩艳、李青等同学三年来对我的关心和帮助,是她们给予我在学习和生活上支持和鼓励。 最后,我要向养育我的父母致谢,因为他们的包容和理解,使我在人生的道路更加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2】《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3】《安娜·卡列尼娜》[俄]托尔斯泰著,高惠群、石国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1年 【4】《“农民改革”和无产阶级农民革命》载《列宁全集》,第17卷 【5】《列尼托尔斯泰和他的时代》载《列宁全集》,第17卷,人民出版社,1959年版 【6】《安娜卡列宁娜》[俄]列夫托尔斯泰著,郭军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 【7】《安娜卡列宁娜》[俄]列夫托尔斯泰著,郭军等译,北京燕山出版社,2004年版
/
本文档为【《安娜·卡列尼娜》分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