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

2017-11-14 6页 doc 26KB 1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提案表 NO:01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副召集人 提案人 霧台鄉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 委員 包基成 事由 因應八八水災所帶來對魯凱族的空前災難,請 以大格局大思維規劃西魯凱霧台鄉八個部落,谷川、神山、霧台、吉露、阿禮、大武、佳暮、好茶,從災難中重建再起,復興族群文化之道。 說明 一、 規劃理念,「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 觀諸當今政府之重建政策,皆以劃定特地區域,令族人放棄原鄉 土地,迫使遷居平地為優先考量。族人當以「原鄉不棄,文化不 滅,魯凱...
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
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提案 NO:01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副召集人 提案人 霧台鄉阿禮部落自救委員會 委員 包基成 事由 因應八八水災所帶來對魯凱族的空前災難,請 以大格局大思維規劃西魯凱霧台鄉八個部落,谷川、神山、霧台、吉露、阿禮、大武、佳暮、好茶,從災難中重建再起,復興族群文化之道。 說明 一、 規劃理念,「原鄉不棄,文化不滅,魯凱永續。」 觀諸當今政府之重建政策,皆以劃定特地區域,令族人放棄原鄉 土地,迫使遷居平地為優先考量。族人當以「原鄉不棄,文化不 滅,魯凱永續。」為基礎,凝聚共識,思考對我族人子孫最有利 的永續營生之道。 二、 重建型態,「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 霧台鄉傳統領域是西魯凱族人的母親,八個部落當中,有三個部 落,神山、霧台、大武,留在原地繼續發展,其餘五個部落中, 好茶村確定將重建於瑪家農場,另外四個部落,阿禮、谷川、佳 暮、吉露,是否遷居鄉外或留居鄉內,尚有許多可能性。無論居 於何處,各部落與霧台鄉先祖傳來土地之間仍為「母子臍帶相連 之生命共同體」關係不變。 三、 空間軸劃分,「重整復育圈」與「中繼生活圈」 ,一,重整復育圈,留在原鄉傳統領域部落之重建目標,設定為 「重整復育圈」。 ,二,中繼生活圈,離開原鄉另尋新居地部落之重建目標,設定 為「中繼生活圈」。 四、 時間軸劃分,「颱風汛期」,6~10月,與「平常時期」,11~5月, ,一,當颱風汛期來臨,位居「中繼生活圈」之部落可提供「重 整復育圈」避難照顧之功能。 平常時期,位居「中繼生活圈」之部落將成為「重整復育圈」部 落之生計產品的包裝、展示與對外聯繫窗口。 ,二,「重整復育圈」又可規劃為「自然生態復育區」、「傳統產 業復振區」以及「文化資產保護區」。平常時期,位居「重整復 1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育圈」部落將照顧看守在「中繼生活圈」部落族人之土地家園, 利其仍可回鄉工作。如此方可兼顧族人安全與復育,生計與文化 雙贏。 辦法 一、重整復育圈, ,一,三生一體, 1.自然生態復育區,生態,,配合農委會林務局與部落居民共管機制, 規劃以工代賑再造「山林守護天使」的就業新,擬定「治山、 防洪、造林、疏濬等國土保育專案」,解決當地居民生活安置就業 與原鄉部落自然生態復育的兩大問題。 2.文化資產保護區,生活或文化,,原鄉部落不乏千百年古蹟古物,建 請文建會與原民會調查現有文化遺產列管,寬列預算派駐專業人員 或居住地保管,擁有,者,妥善維護與保存,進而結合自然生態深 度的旅遊網絡。 3.傳統產業復振區,生產,,生產之農特產品,諸如,小米、甘藷、芋 頭、紅藜、紅肉李、愛玉子、龍鬚菜(佛手瓜)、咖啡……等傳統產 業,該生產區原生態工法列為安全區者持續經營維護,不再大面積 濫墾、濫伐,列為不安全區者嚴禁復耕或栽植。 ,二,配套, 1.嚴密控管機制,制定部落公約對原鄉部落之居民,尤以工代賑方案 之工作人員採績效責任淘汰與激勵制,強化復育工作效能。另對濫 墾、濫伐者依據相關法令處以嚴厲之處分。重大公共工程發包修建, 2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應成立「災後環境勘查與環境工程監測驗收」委員會,成員包括部落大頭目、部落長老、幹部代表、專家學者與政府代表一干人組成,為社區安全與工程品質,此委員會應以公正超然的立場審慎勘驗,且公部門應予法律公權力,杜絕偷工減料之弊端。 2.緊急應變指揮中心,每年雨季6~10月份訂為「封山重建月,或重整復振期,」,颱風警報「族安預警機制」啟動,勒令長居原鄉部落之族人全數撤退至「中繼生活圈」之住屋,設置「平地區急難指揮中心」與「部落緊急救援中心指揮站」,建置部落與都市雙向聯絡網,成立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相互支援、調度或提供救援物資,原鄉僅留緊急應變中心特定人員留守,以維持生命安全。 3.生態旅遊願景藍圖,為,實魯凱族「分享主義、共產文化」之理想,達到國家森,資源全民共有、共管、共享之願景,在原鄉部落重整的經營管,上,民宿經營業者建,民間企業或慈善團體認養制,,並草擬「原鄉部落生態環境認養要點」及『部落果園農場認養手冊』,讓慈善團體、民間企業得以順,執,其相關之認養工作,發展結合自然生態、人文關懷與文化探索的深度旅遊網絡,以維持民宿經營業者基本的收入,解決原鄉產業復振生計的難題。 二、中繼生活圈, ,一,基本需求, 1.安全第一,配合「永久屋」政策,建造安全、穩固、耐久的房舍。 3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2.就業為先,考量居民多元就業的發展,兼顧生計需求與生涯規劃。 3.部落機制,維持魯凱部落型態,避免分崩離析,散居異鄉,而遭致村毀、鄉滅、族亡之途。 ,二,配套措施, 1.型塑魯凱族語言巢,西魯凱霧台八個部落五分之四的人口幾乎在平地工作,魯凱共和村之興建,離鄉背景流離各地的族人必能匯聚在一起生活,自然型塑「魯凱族母語語言巢」,魯凱共和村內只要達成共識皆以母語交談,甚至鄰近的魯凱部落--三地門鄉的青葉部落、瑪家鄉的美園社區,也一併納入語言巢的教學系統,設立新小學或托兒所或幼稚園,實施三語(母語、英語、國語,教學之本位課程,深信母語可以復振且能永留傳,期達「母語不斷,文化不滅」的終極理想。 2.返鄉尋根探源之旅,配合年度三節(春節、小米祭、聖誕節),規劃返 鄉尋根探源之旅,融合部落文化、自然生態、傳統領域、傳統祭儀 宗教儀式等課題,舉辦多元親近原鄉、認識原鄉、關懷原鄉,進而 保護原鄉的具體行動方案,期使下一代的孩子不忘本--知道真正的 故鄉原來在這裡。 3.三合一返鄉重整運動,推動部落「文化、信仰、生活」三合一返鄉重整運動,在道路安全、氣候穩定的前提下,鼓勵在都會區工作者週休假日返鄉,帶領全家人回家整理住屋,清潔環境,蒔花、種草、 4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植樹,美化環境,一起參加主日崇拜,一起關心部落年邁的長輩,一起安慰鼓勵在地替我們看守整建家園的弟兄姊妹,並提供必要的協助與服務,此乃當下急迫該做的事。 4.共和村擬定「部落公約」,透過「部,公約」之建,,強化居民與部落生命共同體的使命感,不只是部落再造運動,,經由公約之建,發展部,之自治運動,保存優良傳承更是不斷革新進步的動力。 5.文化中心草擬「遊客守則」,中繼生活圈設立「遊客服務中心」,目的希望能經由,為管制,使要前往「重整復育圈」參加生態旅遊的遊客,做行前解說與訓練,達到原鄉部落自然恢,穩定之生態環境,同時限制遊客之破壞和干擾,教育自己也教育遊客,以深度的關懷,回鄉歸人的心情回饋部,,使其自發性地維護部,生態環境和傳統領域自然保護區。 6.單一窗口對外發聲,為增加部落與政府部門之互動與意,交,之功效,經由部落會議決議之事項,依據部落會議組織章程,委由「民意代表」對政府相關部門提出建議案,並由監督委員追蹤其發展結果與辦理成效。若為民間企業團體或社會慈善團體,則交由「公共關係」負責人與之接洽或提出建言。 7.重整經費籌措,經費拮据是部落發展最大的問題,應依據部落公約籌募資金,經費來源包括,居民奉獻、公益團體樂捐、擬計畫向公部門爭取、或部落公共營業收入盈餘………。如果有一天,「中繼生活圈」 5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也能設立諸如九族文化村或原住民文化園區的舞台,暫定名為「魯凱 文化園區」召回各地傑出的魯凱藝術家進駐本共和村,世界僅有的以 魯凱之名的文化村,發展魯凱本位的文化技藝節目表演或展示,結合 「重整復育圈」原鄉生態旅遊是否也可以自籌財源呢, 三、暢通交通路網, ,一,母子臍帶相連之生命共同體, 本提案「重整復育圈」一如重症病患,亟待療傷止痛的母親,而 「中繼生活圈」一如初成胚胎,更需哺育滋養的嬰兒,母子二體之間 的臍帶連絡網即是台24線公路及其支線, ,二,台24線公路務必保持暢通,聯絡「重整復育圈」與「中繼生活 圈」的重要交通幹線,台24線沿途之谷川、神山、霧台、吉露、和 阿禮五個部落的公路保持暢通,另支幹線通往大武、佳暮乃至舊好 茶的路網亦能修建搶通。 決議 備註 這是最黑暗的時代,也是最光明的時代,魯凱族人在世界上僅有一萬一 千人,如果大有為的政府,參與重建委員會掌握主導權的領導人,都無 法拯救正面臨亡族、毀鄉、滅村噩運的少數民族,我們還能期待什麼呢, 提案人 小米穗原住民文化基金會 董事 連署 魯凱族部落重建聯盟 顧問 黃智慧 6
/
本文档为【鲁凯族部落重建联盟】,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