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学前儿童心理学

2017-09-30 8页 doc 20KB 36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学前儿童心理学学前儿童心理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纵向研究, 含义,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优点,可以比较系统、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和量变的规律。 缺点,费时较长,不易同时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由于研究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出现某些不易控制的因素和难以预料的变化。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会影响到研究的进行,甚至使研究中断。,被试流失...
学前儿童心理学
学前儿童心理学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个体心理的发生、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 2、纵向研究, 含义,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对某个或某些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查明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 优点,可以比较系统、详尽地了解儿童心理变化过程,揭示发展的连续性、顺序性和量变的规律。 缺点,费时较长,不易同时对大量对象进行研究,由于研究需要经历较长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可能出现某些不易控制的因素和难以预料的变化。一些意外情况的出现会影响到研究的进行,甚至使研究中断。,被试流失, 3、横向研究, 含义,是在同一时间内,研究某一年龄阶段或几个年龄阶段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点。 优点,取样较方便,可以在短时间内收集大量资源,完成研究课。 缺点,难以了解到某一研究对象心理发生的具体进程和特点。 4、跨文化研究,目的在于研究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这种主要是查明不同社会结构、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5、观察法, 含义,是研究学前儿童的基本方法,运用观察法了解儿童就是有目的、有地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言语、表情、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 表现,日记法或传记法。,达尔文的《一个婴儿的传略》陈鹤琴的《一个儿童发展的顺序》 梅钦斯卡娅的母亲日记》 研究范围确定的抽样方式,开放式抽样、封闭式抽样、时间抽样。,事件抽样, 注意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时必须充分考虑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儿童的影响,尽量使儿童保持自然状态,可采用局外观察或参与性观察。 ?观察要求详细、准确、客观,不仅要记录行为本身,还应记录行为的前因后果。 ?应反复进行。 6、问卷法 含义,把调查问题标准化,即请被调查者按拟定的问卷表作书面回答。 优点,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资料,所得资料便于统计,较易作出结论。 缺点,?问卷对象可能会出现一些主观意识造成数据偏差, ?问卷的设计者会出现一些问题。 7、无条件发射,吸吮、觅食、眨眼、怀抱、抓握、迈步、游泳、巴步金、蜷缩 巴宾斯基反射,物体轻轻地触及新生儿的脚掌时,他本能地竖起大脚趾,伸开小趾,五 个脚趾变成扇形。 惊跳反射,又称莫罗反射,突如其来的高噪声刺激,或者被人猛烈放到小床上,新生儿 立即把手臂伸直,张开手指,弓起背,头向后仰,双腿伸直。 击剑反射,又称强直性颈部反射,简称TNR反射。当新生儿仰卧时,把他的头转向一边, 他立即伸出该侧的手臂和腿,屈起对侧的手臂和腿,做出击剑的姿势。 8、形成反射基本条件 ?大脑皮质处于成熟健全的而正常的状态。 ?具备基本反射,无条件反射, ?条件刺激物设当的强度和出现的时间。 ?条件刺激物和无条件刺激物多次结合。 9、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时间,婴儿早期,1~6个月, 经历阶段, ?动作混乱阶段 ?无意抚摸阶段 ?无意抓握阶段 ?手眼不协调阶段 ?手眼协调的抓握,4~5个月, 10、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6~12个月, ?从整体动作到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动作。 ?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抬头、翻身、坐和爬,最后站和走,这种趋势称为首尾规律, ?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和边缘部分的动作,近远规律,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 ?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 11、学会直立行走,1~3,, 1~2岁孩子独步行走不自如原因, ?头大脚小,头重脚轻。 ?全身的骨骼肌肉比较嫩弱。 ?脊柱的弯曲没有完全形成。 12、使用工具(1~3)过程 ?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 ?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 ?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 ?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 13、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1~3, 语言、表象、想象、思维在2岁左右形成。 ?语言发展历程, 0~1,语言发生的准备阶段 1~1.5,理解语言阶段 1.5~2似乎是突然开口的阶段,一下子说的很好。 2岁左右,虽然说话不成句,但总是喜欢叽里咕噜的说话,更喜欢模仿大人说话。 3岁,能够初步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 ?表象发展起来,特别是1.5~2岁左右,当事物不在眼前时儿童能够在大脑中出现该事 物的表象。 14、出现独立性,1~3, 它的出现是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的明显表现。是儿童心理发展上的非常重要的一部,也是人生头2~3年心理发展成绩的集中表现,表明儿童具备了人类的一切特点,真正形成人类的全部心理机能。 15、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 ?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例,小学生常常把两个形状相似的字混淆。, ?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1岁半的孩子常常按某个现眼的特征辨认事物,根据一个 扣子辨认心爱的玩具,而5~6岁幼儿则能通过物体多种特征的分析综合来认识它。 ?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主动性最初表现为选择性。,例,格林伯格和奥登耐尔 报告,对6周和11周婴儿的比较研究说明,较大的婴儿偏好复杂的模式,注视复杂 模式的时间较长,而注视简单模式的时间较短, ?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不但可以感知到以前不能感知到的事物及其特性,还能抓 住关键性特征减少多余动作,通过较少的感知动作获得更多的有效信息。 16、空间知觉,主要指对物体的空间关系的位置以及机身在空间所处位置的知觉。包括方位知觉和距离知觉。广义上空间知觉还可包括形状知觉和大小知觉。 17、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鼓励幼儿利用生活情境、利用游戏引导、床在开阔视野机会。 18、注意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作用,选择、维持、调节。 一、注意总是和儿童从心理过程相伴随。 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相伴随。 ?注意使儿童从环境中接受更多的信息。 ?注意使儿童能够发觉环境的变化。 二、注意与儿童知觉的发展。 注意与知觉的关系特别密切。 ?注意所指和集中的对象是最完全、最清晰、最突出的。 ?注意是研究幼小婴儿感知发展的指标。 三、注意与学期儿童记忆的发展。 注意使感知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注意发展水平低的儿童其记忆发展水平也低 四、注意与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注意能加强行动的力量,行动的坚持性和注意是不可分割的。幼儿只有在集中注意 时,才能坚持某一行动。 五、注意与学前儿童的学习。 儿童集中注意时,学习效果好,能力提高快。 19、习惯化,是对熟悉的刺激所发生的注意减退现象。 去习惯化,个体对某种刺激习惯后出现新刺激,个体对新刺激出现反射行为,将新旧刺 激加以区别,这种对新事物回复兴趣的行为。 20、婴儿注意选择性的特点, ?偏好复杂的刺激物 ?偏好曲线多于直线 ?偏好不规则的模式 ?偏好密度大的轮廓 ?偏好集中的刺激物 ?偏好对称的刺激物 21、3~6有意注意发展的特点, ?幼儿的有意注意受大脑发育水平的限制。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外界环境,特别是成人的要求下发展的。 成人的作用在于帮助产生有意注意的动机,用语言组织幼儿的有意注意。 ?幼儿逐渐学会一些注意方法。 ?幼儿的有意注意是在一定的活动中实现的。 20、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的发生 ,一,记忆发生的指标 记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回忆, 前语言时期儿童记忆发生时间测量指标,习惯化、条件反射、重学记忆。 ,二)记忆发生的时间。 新生儿出生后不久即对刺激物的习惯化就是原始的记忆因素。 传统的看法是以新生儿对喂奶姿势的再认作为第一个条件反射出现的标志,这种 条件反射,自然条件反射,发生于出生后10天左右。 人工条件反射,出生后1~3天的新生儿即可以形成由于出现铃声而把头向右转的 条件反射。最初的人工条件反射的建立早于自然条件反射。 因此,新生儿期已经出现了记忆。 二、学前儿童记忆发展的趋势。 ,一,、记忆保持的时间延长 儿童最初出现的记忆属于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出现和发展稍晚。这和儿童大脑发育即 记忆生理基础的成熟有关。 短时记忆的痕迹是机能性的,只能保持30秒,长时记忆的痕迹结构性的。 记忆的潜伏期是指从识记到能够再认或回忆之间的时间,儿童长时记忆保持的时间逐 渐延长,称为记忆潜伏期的延长。
/
本文档为【学前儿童心理学】,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