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八会穴 的作用

2018-03-29 10页 doc 24KB 98阅读

用户头像

is_105949

暂无简介

举报
八会穴 的作用八会穴 的作用 八会穴的作用2011-04-2410:11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 而取其相应的下合...
八会穴 的作用
八会穴 的作用 八会穴的作用2011-04-2410:11一、十二原穴 五脏及膏肓的十二个原穴。即肺之原太渊,左右各一;心之原大陵,左右各一;脾之原太白,左右各一;肾之原太溪,左右各一;肝之原太冲,左右各一;膏之原鸠尾;肓之原气海。十二原穴主治五脏六腑的疾病。出《灵枢?九针十二原》。 二、下合穴 六腑在下肢足三阳经的合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下合穴共有6个,其中胃、胆、膀胱的下合穴位于本经,大肠、小肠的下合穴同位于胃经,三焦的下合穴位于膀胱经。从"合治内腑"的治疗原则出发,按疾病所属内 而取其相应的下合穴治疗。如胃病取三里,大肠病取上巨虚等。 腑的不同, 小肠:下巨虚;大肠:上巨虚;三焦:委阳;膀胱:委中;胃:足三里;胆:阳陵泉。 三、八会穴 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的精气分别所会聚之处的八个腧穴。八会穴首载于《难经》,它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的生理功能有着密切关系,并与经穴中的某些特定穴有重复。如章门为脏之会穴,因五脏皆禀于脾,为脾之募穴;中脘为腑之会穴,因六腑皆禀于胃,为胃之募穴,膻中为气之会穴,因其为宗气之所聚,为心包之募穴等。 在临床方面凡与此八者有关的病证,均可选用八会穴治疗。如脏病取章门,腑病取中脘,各种出血病证取血会膈俞。另外,八会穴还能治疗某些热病。 八会穴:脏会章门、腑会中脘、气会膻中、血会膈俞、筋会阳陵泉、脉会太渊、骨会大杼、髓会绝骨(又名悬钟)。 四、八脉交会穴 奇经八脉与十二正经脉经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均分布在肘膝以下。因这八个穴是金元时代窦汉卿常用的有效穴位,故又称窦氏八穴。结合天干、地支、九宫、八卦等应用,称为飞腾八法和灵龟八法,是一种按时取穴治疗疾病的。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通过八穴相会通,所以此八穴既能治奇经病,又能治正经病。如公孙通冲脉(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血海,通治血病,治疗妇科病效著),故公孙既能治足太阴脾经的病,又能治冲脉的病。 在临床上常采取上下相应的配穴法。如公孙配内关治心、胸和胃部疾患;后 临泣配外关治目外眦、溪配申脉治目内眦、颈项、耳、肩膊、小肠、膀胱部疾患; 耳后、颊、颈、肩、缺盆、胸膈部疾患;列缺配照海治咽喉、胸膈部疾患。 五、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六、手足十二针(合谷曲池三里阳陵内关三阴交) 主治:?半身不遂?高血压?瘫痪?痹症 七、十全大补方 组方:合谷、曲池、内关、足三里、阳陵泉、中脘、太冲、三阴交、章门、关元 主治:心脾两虚、脾肾两虚、肝肾两虚、神经衰弱、久病体弱。 八、胃家病验方 主穴:中脘、足三里 组方:上脘、中脘、下脘、气海、天枢、内关、足三里 范围:胃痛、腹痛、食滞、腹泻、便秘。 九、四大系统调节主穴 血液循环系统:内关 消化系统:承浆、足三里、中脘 神经系统:风池、率谷 大椎、足三里、合谷 免疫系统: 十、常用配穴 手颤:少海 五指不伸:中渚 指痛:少商 臂痹:肩髃 吐血:尺泽 流涎:地仓 男蛊女孕:涌泉 鬼邪妖癫:神门、人中、间使 冷风湿痹:环跳、阳陵泉 头面病:曲池、合谷 鼻渊:合谷、太冲 泄泻:足三里、内庭、申脉、中脘 五痫(如五畜叫):劳宫、涌泉 心肾不交:神门、太溪 心力衰竭:内关、膻中 注:自《杂病穴法歌》《灵光赋》《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常见病信息穴一 针疗法》。 十一、常见病一针疗法 退热穴:曲池 胸闷穴:膻中 调心穴:内关 急救穴:人中 神衰穴:脐中 精神病穴:百会 癔瘫穴:涌泉 面瘫穴:下关 偏瘫穴:率谷 脑缺血穴:风池 前头痛穴:中脘 偏头痛穴:太冲 后头痛穴:至阴 失眠穴:大陵 失眠2穴:风池 胃痛穴:中脘 止泻穴:申脉 肾痛(结石)穴:精灵 利尿穴:三阴交 :悬钟 落枕穴 腕痛穴:太溪 肘痛穴:阴陵泉 腰肌扭伤穴:后溪 髋痛穴:合谷 肋痛穴:阳陵泉 膝痛穴:曲池 踝痛穴:合谷 足跟痛穴:大陵 手麻穴:后溪 催乳穴:涌泉 上牙痛穴:下关 下牙痛穴:合谷 鼻炎穴:下关 眩晕穴:百会 耳聋穴:听宫 耳鸣穴:听会 十二、千金十一穴歌 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 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 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 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 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 可补即留久,当泻即疏泄。 三百六十名,十一千金穴。 十三、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十四、禁针穴歌 脑户囱会及神庭,玉枕络却到承灵, 颅息角孙承泣穴,神道灵台膻中明。 水分神阙会阴上,横骨气冲针莫行, 箕门承筋手五里,三阳络穴到青灵。 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 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 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 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 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 海泉颧髎乳头上,脊间中髓伛偻形。 手鱼腹陷阴股内,膝髌筋会及肾经, 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十五、针灸取穴要诀 病在上,取肺大肠经;病在中,取脾胃经;病在下,取肝肾。 宁失其穴,不失其经,离穴不离经。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按压穴位处胀痛感比非穴位处明显。 以痛为腧。 八脉交会穴 1.概念 八脉交会穴,是十二正经脉气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特定经穴,又称交经八 穴、流注八穴,均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 公孙:足太阴络穴,入腹,会关元,与冲脉通; 内关:手厥阴络穴,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临泣:足少阳胆经,经季胁,与带脉相通,交会于带脉、五枢、维道三穴; 外关:手少阳络穴,上肩,经天髎、肩井,与阳维脉相通; 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交肩膀上,会于大杼、大椎,与督脉通; 申脉:属足太阳膀胱经,阳蹻脉由此分出; 列缺:手太阴络穴,出肺系,经别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属足少阴肾经,阴蹻脉由此分出。 照海 八脉交会穴 经属八穴通八脉会合部位 足太阴公孙冲脉胃、心、胸 手劂阴内关阴维 手少阳外关阳维目外眦、颊、颈、耳后、肩 足少阳足临泣带脉 手太阳后溪督脉目内眦、颈耳、肩胛 足太阳申脉阳蹻 手太阴列缺任脉胸、肺、膈、喉咙 足少阴照海阴蹻2.作用 八穴所属的经脉通过八脉交会穴而通向奇经八脉,因此八脉交会穴除能治 疗本经病症外,还能治疗与之相通的奇经八脉的病症。 八穴中,列缺、公孙、内关、外关原为络穴,可表里同治;后溪、临泣原为 输穴,可主体重节痛;而申脉、照海又分出阴阳跷脉,临床应用广泛,被金元时 期窦汉卿〈标幽赋〉推举为"针道之要""流注八穴"和"交经八穴"。 四总穴歌 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 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 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 通里并列缺。合担用法担,合截用法截,三百六十穴,不出十二诀。 井荥输原经合歌 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 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 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 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 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 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 十二经治症主客原络 肺之主大肠客 太阴多气而少血,心胸气胀掌发热,喘咳缺盆痛莫禁,咽肿喉干身汗越, 肩内前廉两乳疼,痰结膈中气如缺,所生病者何穴求,太渊偏历与君说。 大肠主肺客 阳明大肠侠鼻孔,面痛齿疼腮颊肿,生疾目黄口亦干,鼻流清涕及血涌, 喉痹肩前痛莫当,大指次指为一统,合谷列缺取为奇,二穴针之居病总。 脾主胃客 脾经为病舌本强,呕吐胃翻疼腹脏,阴气上冲噫难廖,体重不摇心事妄, 疟生振粟兼体羸,秘结疸黄手执杖,股膝内肿厥而疼,太白丰隆取为尚。 胃主脾客 腹心闷意凄怆,恶人恶火恶灯光,耳闻响动心中惕,鼻衄唇喎疟又伤, 弃衣骤步身中热,痰多足痛与疮疡,气蛊胸腿疼难止,冲阳公孙一刺康。 真心主小肠客 少阴心痛并干嗌,渴欲饮兮为臂厥,生病目黄口亦干,胁臂疼兮掌发热, 若人欲治勿差求,专在医人心审察,惊悸呕血及怔忡,神门支正何堪缺。 小肠主真心客 小肠之病岂为良,颊肿肩疼两臂旁,项颈强疼难转侧,嗌颔肿痛甚非常, 肩似拔兮臑似折,生病耳聋及目黄,臑肘臂外后廉痛,腕骨通里取为详。 肾之主膀胱客 脸黑嗜卧不欲粮,目不明兮发热狂,腰痛足疼步艰履,若人捕获难躲藏, 心胆战兢气不足,更兼胸结与身黄,若欲除之无更法,太溪飞扬取最良。 膀胱主肾之客 膀胱颈病目中疼,项腰足腿痛男行,痢疟狂颠心胆热,背弓反手额眉棱, 鼻衄目黄筋骨缩,脱肛痔漏腹心膨,若要除之无别法,京骨大钟任显能。 三焦主包络客 三焦为病耳中聋,喉痹咽干目肿红,耳后肘疼并出汗,脊间心后痛相从, 肩背风生连膊肘,大便坚闭及遗癃,前病治之何穴愈,阳池内关法理同。 包络主三焦客 包络为病手挛急,臂不能伸痛如屈,胸膺胁满腋肿平,心中淡淡面色赤, 目黄善笑不肯休,心烦心痛掌热极,良医达士细推详,大陵外关病消释。 肝主胆客 气少血多肝之经,丈夫疝苦腰疼,妇人腹膨小腹肿,甚则嗌干面脱尘, 所生病者胸满呕,腹中泄泻痛无停,癃闭遗溺疝瘕痛,太、光二穴即安宁。 胆主肝客 胆经之穴何病主?胸胁肋疼足不举,面体不泽头目疼,缺盆腋肿汗如雨, 颈项瘿瘤坚似铁,疟生寒热连骨髓,以上病症欲除之,须向丘墟蠡沟取。 十五络穴歌 人身络穴一十五,我今逐一从头举,手太阴络为列缺,手少阴络即通里, 手厥阴络为内关,手太阳络支正是,手阳明络偏历当,手少阳络外关位, 足太阳络号飞扬,足阳明络丰隆记,足少阳络为光明,足太阴络公孙寄, 足少阴络名大钟,足厥阴络蠡沟配,阳督之络号长强,阴任之络号尾翳, 脾之大络为大包,十五络脉君须知。 八脉交会八穴歌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 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八脉八穴治症歌 公孙 九种心疼延闷,结胸番胃难停,酒食积聚胃肠鸣,水食气疾膈病。 脐痛腹痛胁胀,肠风疟疾心疼,胎衣不下血迷心,泄泻公孙立应。 内关 中满心胸痞胀,肠鸣泄泻脱肛,食难下膈酒来伤,积块坚横胁抢。 妇女胁疼心痛,结胸里急难当,伤寒不解结胸膛,疟疾内关独当。 后溪 手足拘挛战掉,中风不语痫癫,头疼眼肿泪涟涟,腿膝背腰痛遍。 项强伤寒不解,牙齿腮肿喉咽,手麻足麻破伤牵,盗汗后溪先砭。 申脉 腰背屈强腿肿,恶风自汗头疼,雷头赤目痛眉棱,手足麻挛臂冷。 吹乳耳聋鼻衄,痫癫肢节烦憎,遍身肿满汗头淋,申脉先针有应。 临泣 手足中风不举,痛麻发热拘挛,头风痛肿项腮连,眼肿赤疼头旋。 齿痛耳聋咽肿,浮风瘙痒筋牵,腿疼胁胀肋肢偏,临泣针时有验。 外关 肢节肿疼膝冷,四肢不遂头风,背胯内外骨筋攻,头项眉棱皆痛。 手足热麻盗汗,破伤眼肿睛红,伤寒自汗表烘烘,独会外关为重。 列缺 痔疟变肿泄痢,唾红溺血咳痰,牙疼喉肿小便难,心胸腹疼噎咽。 产后发强不语,腰痛血疾脐寒,死胎不下膈中寒,列缺乳痈多散。 照海 喉塞小便淋涩,膀胱气痛肠鸣,食黄酒积腹脐并,呕泻胃番便紧。 难产昏迷积块,肠风下血常频,膈中快气气核侵,照海有功必定。 十二原穴歌 肺渊包陵心神门,大肠合谷焦阳池,小肠之原腕骨穴, 足之三阴三原太,胃原冲阳胆丘墟,膀胱之原京骨取。 十二背俞穴歌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十二募穴歌 天枢大肠肺中府,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日月肝期门寻, 脾募章门为中脘,气化三焦石门针,心包募穴何处取?胸前膻中觅浅深。 八会穴歌 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俞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下合穴歌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当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 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十六郄穴歌 郄义即孔隙,本属气血集。肺向孔最取,大肠温溜别; 胃经是梁丘,脾属地机穴;心则取阴郄,小肠养老列; 膀胱金门守,肾向水泉施;心包郄门刺,三焦会宗持; 胆郄在外丘,肝经中都是;阳跷跗阳走,阴跷交信期; 阳维阳交穴,阴维筑宾知。
/
本文档为【八会穴 的作用】,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