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2019-05-18 3页 doc 42KB 294阅读

用户头像

is_531654

暂无简介

举报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标识 中文名: 一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分子式:CO 分子量:28.01 CAS号:630-08-0 危险化学品顺序号:2563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199.1 沸点(℃):-191.4 相对密度(水=1):0.79 临界温...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 标识 中文名: 一氧化碳 英文名:carbon monoxide 分子式:CO 分子量:28.01 CAS号:630-08-0 危险化学品顺序号:2563 理化性质 性状:无色无臭气体。 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苯等多数有机溶剂。 熔点(℃):-199.1 沸点(℃):-191.4 相对密度(水=1):0.79 临界温度(℃):-140.2 临界压力(MPa):3.50 相对密度(空气=1):0.97 燃烧热(KJ/mol): 最小点火能(mJ): 饱和蒸汽压(KPa):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燃烧分解产物: 二氧化碳 闪点(℃):<-50 聚合危害: 爆炸下限(%):12.5 稳定性: 爆炸上限(%):74.2 最大爆炸压力(MPa): 引燃温度(℃):610 禁忌物: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本品易燃。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 LD50:无资料LC50:2069mg/m3,4小时(大鼠吸入) 对人体危害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 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 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急救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贮运 包装标志: UN编号:1016 包装分类: 包装方法:钢质气瓶。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应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采用刚瓶运输时必须戴好钢瓶上的安全帽。钢瓶一般平放,并应将瓶口朝同一方向,不可交叉;高度不得超过车辆的防护栏板,并用三角木垫卡牢,防止滚动。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严禁与氧化剂、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禁止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
本文档为【一氧化碳理化性质危险有害特性及应急防护措施】,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