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三江源

2017-09-19 13页 doc 71KB 23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三江源摘 要 三江源区地质历史古老而又年轻,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生物物种丰富而又易遭破坏,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特别是草原过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式日益严峻。特别是草地大面积的退化与沙化,使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衰退和栖息地破碎化,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加强江河源头自然环境保护与恢复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
三江源
摘 要 三江源区地质历史古老而又年轻,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生物物种丰富而又易遭破坏,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特别是草原过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式日益严峻。特别是草地大面积的退化与沙化,使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衰退和栖息地破碎化,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加强江河源头自然环境保护与恢复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三江源区      生态环境      建设      社会       经济      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geologic history of Three Rivers District, old and young, complex and fragile ecosystems, species rich and easily damaged, with more frequent human activities in recent years, especially in grassland overgrazing, and other non-Unchecked Excavation rational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the sourc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eterioration growing,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ever growing contradiction between the prote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natural resources in the form of increasingly severe. In particular, large areas of grassland degradation and desertification, to peasants and herdsmen to production and daily life had been seriously affected. The quality of wildlife habitat decline and fragmentation of habitat, reduce biodiversity.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restoration of the natural sources of river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important part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s major problem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Keywords: Three Rivers District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ocial    economic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三江源区的严峻形势引起了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就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问题,2003年九三学社中央考察团通过考察和调研,提出了“关于加大‘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的建议”,得到了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注并作了重要批示。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按照“以人为本、调整结构、发展特色”的总方针,以生态保护为主线,充分依靠当地牧民群众,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个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采取综合措施,把三江源地区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民族团结的新牧区。 就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如何走可持续发展方面,我大胆的谈了自己的看法。本文内容共四章:第一章—三江源区基本概述,第二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第三章—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第四章—三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写过程中参阅的主要著作有:《世界屋脊—青海游》(张忠孝,2008),《青海地理》(张忠孝,2004),《环境学》(左玉辉,2002),《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青海省咨询中心,2005),《人文地理学》(陆林,2003)等。同时,多次得到沙占江教授的点拨和帮助,在此,对他表示衷心的感谢! 1三江源区基本概述 1.1地理位置 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西部,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青海省南部,为孕育中华民族、中南半岛悠久文明历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地理位置为北纬31°39'~36°12'东经89°45'~102°23',行政区域涉及包括玉树、果洛、海南、黄南四个藏族自治州的16个县和格尔木市的唐古拉乡,总面积为30.25万K㎡,约占青海省总面积的43%,现有人口55.6万人,其中藏族人口占90%以上,其他还有汉,回,撒拉,蒙古等民族。 三江源区境内昆仑山脉的巴颜喀拉山、可可西里山、阿尼玛卿山及唐古拉山脉横贯其间,这些山普遍在海拔5000~6000米左右,高大山脉的雪线以上分布有终年不化的积雪,雪山冰川广布,是中国冰川集中分布地之一,河流密布,湖泊、沼泽众多,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湿地类型最丰富的地区,使这里成为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素有“江河源”、“中华水塔”、“亚洲水塔”之称。 1.2环境概述 三江源区气候属青藏高原气候系统,为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表现为冷热两季交替、干湿两季分明、年温差小、日湿差大、日照时间长、辐射强烈、无四季区分的气候特征。 历史上,三江源曾是水草丰美、湖泊星罗密布、野生动植物种群繁多的高原草甸区,被称为生态和生命的“净土” [1]。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令人惊醒。近几十年来,由于天灾人祸等许多自然和人为的因素,整个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已在明显恶化,形势日益严峻。目前,位于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随着全球气候的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众多江河、湖泊和湿地缩小、干涸;沙化、水土流失的面积仍在不断扩大;荒漠化和草地退化问题日益突出;长期的滥垦乱伐使大面积的草地和近一半的森林遭到严重破坏;虫鼠害肆虐;珍稀野生动物盗猎严重;无序的黄金开采及冬虫夏草的采挖屡禁不止;部分地区的人类已难以生存,被迫搬迁他乡。 1.3区域生态特征 长江源是世界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特点最显著的地区,被誉为高寒生物自然种质资源库。三江源地区具有独特而典型的高寒生态系统,为中亚高原高寒环境和世界高寒草原的典型代表。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草甸、草原、沼泽及水生植被、垫状植被和稀疏植被等9个植被型,区内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有油麦吊云杉、红花绿绒蒿、虫草3种,列入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的兰科植物31种;青海省级重点保护植物34种。野生动物有兽类85种,鸟类237种(含亚种为263种),两栖爬行类48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69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有藏羚、野牦牛、雪豹等16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岩羊、藏原羚等35种。另外,还有省级保护动物艾虎、沙狐、斑头雁、赤麻鸭等32种。  2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状况 2.1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概况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是在三江源区范围内由相对完整的6个区域组成的自然保护区网络。保护区总面积15.23万k㎡,占青海省总面积的21%,占三江源地区总面积的42%。 近年来,保护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区内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进度。 2.2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2.2.1草场退化与沙化加剧 据调查,保护区所在的三江源区的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1996年退化草场面积达250万k㎡,占本区可利用草场面积的17%。同50年代相比,单位面积产草量下降了30~50%,有毒有害类杂草增加了20~30%。仅黄河源头80~90年代平均草场退化速率比70年代增加了一倍以上。三江源区“黑土滩”面积已达119万,占土地总面积的4%,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7%,占全省“黑土滩”面积的80%。而沙化面积也已达253万k㎡,每年仍以5200 k㎡的速度在扩大。荒漠化平均增加速率由70~80年代的3.9%,增至80~90年代的20%。原生生态景观破碎化,植被演替呈高寒草甸→退化高寒草甸→荒漠化地区的逆向演替趋势。 2.2.2水土流失日趋严重 三江源区是全国最严重的土壤风蚀、水蚀、冻融地区之一,其中极强度、强度和中度侵蚀面积达659万k㎡。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754万k㎡,多年平均输沙量达8814万吨;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321万k㎡,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303万吨;澜沧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也达240万 k㎡。既损失了土壤,加快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下游的河道淤塞、水利设施的危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2.3草原鼠害猖獗 三江源区发生鼠害面积约503万k㎡,占三江源区总面积的17%,占可利用草场面积的28%,高原鼠兔、鼢鼠、田鼠数量急剧增多。黄河源区有50%多的黑土型退化草场是因鼠害所致。严重地区有效鼠洞密度高达1334个/ k㎡ ,鼠兔密度高达为412只/ k㎡。 2.2.4源头来水量逐年减少    近年来源区来水量逐年减少,黄河流域的形势更为严峻。源头来水量减少不仅制约了源区社会经济发展和农牧民的生产生活,还由于黄河青海出境水量占到黄河总流量的49%,源头水量的持续减少致使下游断流频率不断增加,断流历时和河段不断延长,下游地区人口的生产生活发生严重困难。 2.2.5生物多样性急剧萎缩 青藏高原部分生物及其种群数量呈现锐减状态,生物多样性已经遭到并将持续面临巨大的破坏与威胁。一是生境破碎化、岛屿化和多样性的丧失;二是物种多样性面临严峻形势;三是高原生物具有强大的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随着高寒生物物种资源的灭绝与濒危,这种适应高寒生境的遗传基因优势也受到了威胁。 2.2.6生态难民逐年增加 由于冰川退缩、湖泊萎缩,使得地下水位下降、湿地退化。由此,一方面使地表水径流减少,引起一些居民点(包括一些城镇)水资源危机,到了守着源头没水喝的尴尬境地。另一方面草场退化,可放牧草原资源减少,牧民为了维持生活,只得增加牧压,引起草原退化加剧,草原退化的最终结果是牧民搬家。再是自然灾害加剧。在牧区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还很欠缺的情况下,防灾抗灾能力有限,一旦遇上干旱、洪涝或雪灾,将给牧民造成很大的财产损失。 2.3生态环境主要影响因素 2.3.1自然因素 全球气候变化是三江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最根本的自然因素,使原本很脆弱的生态系统稳定性更低,恢复能力更弱。气候变暖、蒸发加大成为生态环境逆向演化的驱动力。 高原上的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冬季气温升幅较大,气温年较差逐年减小。由此,除造成冰川萎缩、雪线上移、湿沼旱化外,关键是导致高原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状态,表现为季节冻结深度变小,融化深度增大,在多年冻土区边缘地带及融区附近形成呈向上不衔接的具有融化夹层或深埋藏的多年冻土,尤其是高原东部大面积的岛状冻土区。气候转暖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地温,特别是20米以上的浅层地温最为明显。冻土退化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多年冻土层,更明显的是表现在季节融化层和天然地表层的恶化,如草场严重退化,土地冻融性沙化和荒漠化,地表景观变劣等[1]。 2.3.2人为因素 以及资源管理监督不力造成偷捕乱猎、乱采滥挖泛滥等是诱发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因素。 (1)草场超载过牧 三江源区少数民族占绝对优势,在观念上崇尚“多生孩子、多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过分依赖畜牧业和采矿业等资源开发型产业养牛羊”的习俗。自50年代以来,区域内人口增加,家畜数量也成倍增长,而每只羊单位占有的可利用草场逐渐下降,致使牧压成倍增加。草场的超载过牧直接导致草地生产力下降,迫使部分牧民迁往高海拔的山地放牧,使人为影响或破坏的范围更大。 (2)偷捕乱猎 青海是一个野生动物资源大省,分布着许多高原特有、经济价值极高的野生动物种群。大肆猎捕野生动物行为愈演愈烈,并且随着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偷猎对象也有明显的变化。从围捕麝类,使青海麝资源损失10万余只到掠夺鹿类,使区内鹿类急剧下降,乱杀猫科大型动物,使雪豹等珍稀动物已难觅踪迹。90年代中后期的大规模猎杀藏羚,几年内损失藏羚近3.2万只。当前的偷猎野牦牛、野驴,使珍稀和有经济价值的野生动物数量急剧减少。另外,保护区内的扎陵湖、鄂陵湖等高原湖泊中,盛产无鳞花斑裸鲤等经济鱼类,但因长期无大量捕捞,致使渔业资源和湖区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 (3)乱采滥挖 近年来,数以万计的人员受利益驱动,进驻三江源区无序采挖沙金、药材,当地政府也鼓励这种破坏生态、自杀式的短期经济行为,植被人为破坏极为严重。当地牧民的生活能源也以畜粪、茅柴占主导地位,使草原植被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 总之,自然因素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速度毕竟很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显现出来,因而,可以认为社会因素占有主导地位,即不当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口快速增加加剧了本已十分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恶化的程度,而牲畜超载、过度放牧则是在较大范围内破坏高原草地生态系统的主导因素。在载畜量过大的情况下,抑制了植物群落的繁衍和更新,草被高度和盖度明显下降,优良牧草比例逐年减少,有些地方还采用焚烧草地灌木林的来扩大草场,破坏了草地生态系统结构,使众多的鸟兽消失,虫鼠害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加剧了草地的退化[3]。 3三江源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3.1保护与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 三江源区地质历史古老而又年轻,生态系统复杂而又脆弱,生物物种丰富而又易遭破坏,随着近年来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特别是草原过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资源开发利用活动,源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加剧,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保护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形式日益严峻。特别是草地大面积的退化与沙化,使广大农牧民生产、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衰退和栖息地破碎化,使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严重的是,随着源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工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制约,并已直接威胁到了长江、黄河流域乃至东南亚诸国的生态安全。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江河是我国淡水资源的主要补给线,是一笔巨大而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命脉。因此,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优劣对我国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变化,影响到长江、黄河和澜沧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生态安全。 由于黄河上游产水量减少,而黄河流域用水量却逐年增大,使得黄河断流,而且断流时间越来越长,对沿黄流域省区的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虽然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断流有一定的影响,但人类活动过于频繁,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力度过大,使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能低估。由于天然植被遭到破坏,黄河流域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不断上升,植被破坏引起水土流失、水源涵养能力以及适应气候等生态环境因素变化的能力减少,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5] 大量科学考察证明,青藏高原对于全球生态分布的空间格局与生物多样性的地区划分和变化产生着极大 的作用,对于亚洲季风区和亚洲内陆气候变化的启动和波动不仅仅是一个关键区域而且还是一个重要的敏感区。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变化,不仅影响高原本身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影响到周边地区。作为青藏高原一部分的三江源区,构成了我国最重要河流的上游关键区段,起着大江大河水循环初始作用,对中下游水温循环和水量都产生很大影响。近几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年年洪涝灾害、黄河断流频繁,均与三江源区生态退化、植被破坏密切相关。目前我国北方地区的多年持续干旱、日趋严重的生态退化及沙尘暴等灾害性气候增多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破坏有直接的因果关系。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改善,将使该地区下垫面植被覆盖度扩大,区域地表温度降低,海陆温差加大,季风加强,夏季雨带北移,有利于增强影响我国气候的东亚季风环流的稳定性,从而增多我国北方地区降水量,改善气候状况,减少灾害性气候发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全国生态退化的趋势。 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任务。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国家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把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是西部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加强江河源头自然环境保护与恢复是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这是关系到21世纪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3.2保护与建设中的主要国家生态工程 三江源地区的严峻形式引起了党和政府及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保护“中华水塔”,中央和青海省地方政府以及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的工作,开展了一批生态工程。 3.2.1长江、黄河中上游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 以1998年由青海省政府发布禁止天然林资源采伐的公告为标志,正式启动青海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天然林全面停止采伐,林业职工转岗分流。工程主要涉及保护区内的所有国有林场和玛可河林业局。 3.2.2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规划将区内的那些水土流失严重、产出水平低的25度以上陡坡耕地,干旱缺水、广种薄收、农作物保收率低的山旱地,不利于农作物生长的高寒耕地和毁林毁草新垦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包括玉树州的玉树、囊谦、称多、治多、杂多、曲麻来县和果洛州的班玛县,2000年开始了试点示范工作。 3.2.3“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1978年启动的“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包括保护区黄河流域的县,经过了三期工程建设,主要进行人工造林、封山育林和农田林网、四旁植树,使民用木材和薪炭材的供需矛盾得到了缓解。“三北”防护林体系四期建设工程规划列入了保护区内的兴海、同德二县。 3.2.4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 2000年,国家林业局已开始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进行投资建设,包括保护区碑址处造林绿化、4个管理站建设和鄂陵湖-扎陵湖核心区保护示范建设工程。 3.2.5休牧育草工程 从2001年开始,三江源地区10年规划休牧育草,草地建设内容包括草地改良、围栏封育、人工种草、“黑土滩”治理、鼠虫害治理。 3.2.6三江源生态保护与建设工程 2005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并实施《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工程主要包括生态保护与建设、农牧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保护支撑三大类、22个子项目。截至2008年底,已有20个子项目先后启动实施。 3.3保护建设工程评价及其环境成效 从调研情况看,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地退化趋势减缓,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水源涵养能力增强,生态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  退耕还林(草)项目已全面完成,封山育林、森林和草原防火、鼠害防治、建设养畜、能源建设、生态监测项目已基本完成。通过连续4年的实施,三江源局部地区生态开始恢复,草场逐渐恢复,草地生态环境趋向良性发展,江河径流量增加,水资源短缺状况有所改善,生态移民为主要内容的禁牧搬迁工程,以治理黑土滩、灭鼠为内容的生态建设、小城镇建设和能源建设等工程,以太阳灶、光伏电源、太阳取暖等内容的能源建设,以水、电、路、通迅、广播、电视为主要内容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使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将为该地区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条件,可有效地提高草原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能力,并为各种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良好的栖息环境,使三江源地区成为“野生动植物天然的庇护场所”和“生物物种基因库”。 3.4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4.1保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作为我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从保护区成立至今,省林业局在保护区筹建、规划、科学考察、立碑、绿化工程及管理机构建制和宣传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但从目前各项工作预期进展情况看,当前还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机构建设工作相对滞后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建设是保护区建设规划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保证保护区按计划先运作起来的必要条件之一。该保护区由于管辖区域面积大,涉及不同地区、不同保护对象类别,管理机构设置点多面广、承担的保护管理职责任务重大,加之目前正处在全省州、县级行政管理机构改革的关键阶段。因此,在客观上给三江源保护区机构建设带来了一定困难和障碍。 (2)保护区建设经费筹措难度大。 三江源保护区建设按照总体规划和预算需要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自然保护区建设资金投入的有关规定和政策,三江源保护区建设属国家公益性事业,在资金投入上,应以国家和省各级政府投入为主。但由于我省财政困难,目前很难完全保证前期工作和今后建设所需的项目建设资金和配套资金。另外青海目前的融资投资环境尚无法在短期内形成新的融资投资方式纳入保护区建设。因此,保护区建设经费困难仍是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存在的主要问题。 (3)技术力量相对薄弱。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及保护区管理是一项需要多学科、多专业及高科技技术的科学工作,建成如此大规模的保护区,进行有效运作和科学管理,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力量做支撑。科研技术落后,专业管理人才匮乏,技术保障设施、措施相对滞后,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4)移民遇到各种麻烦和困难 为了人类的家园,世代以草原为家,以放牧为业,世居在三江源的主人们,为相应国家号召,他们处理了终生为伴的羊群、牛马,告别了世代养育的草原河流,举家迁徙,走进了三江源移民行列。牧民变成了移民,生活从此改变,传统习俗面临着挑战,他们将重新面对生产生活,世代相传的游牧文化也将从此改写…… 搬迁的移民们都住进了政府给予的免费住房,各方面条件也很不错,但习惯了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这些藏族牧民如今还面临着语言不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又因为民族间文化差异和生活习惯的不同,他们在各个方面都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麻烦。 3.4.2搞好保护建设工作的对策 (1)加强领导,建立健全自然保护区组织管理机构。健全的组织机构、有力的领导是自然保护区建设及管理的根本保证。因此,要尽快建立健全机构。从目前实际出发,选择那些已有基础,易见功效容易推广的技术,作为项目建设的新始点,进行试点,形成多样技术模式,并把具有显著效益,操作简单,容易被广大牧民接受的新技术,加大力度推广。 (2)加强宣传,提高认识。为了提高全社会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认识,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宣传教育,以大量生动、形象的事实说明建立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激励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和各行各业人士投入到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来,为广泛吸取各种建设资金开拓新渠道。 (3)对三江源地区出台一些优惠政策。由于三江源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又处在特殊的高原自然环境之中,交通、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差,自然条件十分恶劣,各种自然灾害频繁,是影响和限制了本区的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国家大力投资建设的同时,省财政应给予一定资金扶持。如对保护区生态环境治理,实施休牧育草、减畜育草、停止采金和开矿等造成的群众减收应予补偿;为了解决生态移民的后续发展问题,政府部门应设立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基金,用于鼓励和扶持他们自主创业;为搬迁牧民子女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专门制定减免学费等优惠政策,并组织多种形式的技能培训。 4三江源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4.1治理三江源区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青藏高原被称为仅次于南北极的世界第三极,其特殊的地理条件蕴育了独特的高寒干旱环境,以草地生态为主的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脆弱的系统,它的稳定与否,直接影响着青海乃至全国的气候环境。青海西南部又是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长江及其澜沧江的发源地,长期以来,由于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区草地退化,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程度加剧,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不但制约了本地乃至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而且对全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2]。 4.1.1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为重点,大力开展宣传工作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生态保护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的生命线,人与自然、生态与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提高广大牧民群众以法治草、以法管草的意识,树立预防为主、保护为先的草场使用新观念,使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家喻户晓,形成干部职工自觉研究治理生态环境、积极争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项目,牧民群众积极配合政府实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项目的良好氛围,为彻底治理好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当前,首要解决的问题是教育群众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观念,彻底摒弃草地只是为了发展牲畜的狭隘观念,重新认识草地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坚决克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眼前利益的“小农经济”意识,杜绝新一轮破坏草场资源的行为,这是一项重要工作。因此,源区干部群众要在观念上进行革命性变革,挖掘、发扬地方绿色文化,自上而下确立人与自然的和协共存,协调发展的文明意识,平等地善待自然、关心自然、体贴自然,更要认识和了解自然,自觉地按自然规律办事,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使人们的活动不仅有利于生态效益畜牧业的发展,还有利于土地、草原、水等自然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 4.1.2合理利用现有草场资源,努力发展高效畜牧业 在海拔较低,气候温和,草场植被生长良好,适宜种植饲草的地区,充分利用天然草场的同时,有计划地建立饲草料基地,种植饲草、饲料,并在饲草料基地周围大力营造防护林和进行水利建设,确保饲草料稳产、高产的同时,灌溉现有草场,提高单位草场的产出率。加强饲草的打贮力度,特别是青干草的打贮力度,结合饲料贮备体系建设,促进畜牧业向舍饲、半舍饲方向发展,给省内外的市场提供反季节产品,发展高效畜牧业。同时,建立健全保护,实行以草定畜、划区轮牧等制度,从根本上遏制现有草场继续退化的不利局面,逐步实现草场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4.2三江源区如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三江源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治理工作在全省乃至全国的生态建设和经济协调发展工作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统领,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发展意识,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治理为先导,以体制创新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标,从青海省生态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出发,治理解决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三江源地区地处高寒,自然条件特别严酷,生态环境一旦遭到破坏,短期内难以恢复的实际,三江源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应坚持建设和保护并重,合理利用和综合整治并重,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在具体工作中,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草场状况、草原建设水平确定相应的政策,从根本上改变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4.2.1调整结构,增强经济实力 积极推进农牧业和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向市场提供优质多样的农牧产品,是现阶段提高农牧民收入的基本途径。结构调整必须与农牧业产业化、农牧区城镇化和区域化生产有机结合起来,以城镇化为载体,以产业化为主导,以区域化生产为支撑,增强三江源地区的经济实力。促进畜牧业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畜牧业是三江源的主体产业,也是优势产业,把畜牧业作为三江源地区农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充分利用高原牦牛和藏羊的优势,研究开发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绿色食品和无公害畜产品,着重培育一批具有高原特色的农畜产品和名牌产品,提高产品质量,满足市场优质化、多样化需求,坚持畜牧业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提高农牧业的综合效益。绿色食品是安全、优质、无污染的食品,将成为21世纪全球性的主导食品,而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的腹地,境内污染环境的因素很少,其得天独厚的草场资源和社会经济以及适应当地环境的畜种资源,都是发展绿色食品的优势条件。今后结合生态建设工程,抓住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机遇,大力发展“种子”工程,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畜牧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推广生长快、肉质好、饲料利用率高的优良品种,并注重犊牛和羔羊肉的生产加工。全方位地培育和扶持一批起点高、机制新、效益好、辐射带动力强的畜产品加工企业,使畜牧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共同促进高原特色的畜牧业持续、高效、稳定发展。 4.2.2大力开发利用具有高原特色的动植物和水利资源。 首先,三江源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高藏高原特有种,合理开发利用这些动植物资源,积极发展具有青藏高原的保健绿色食品、中藏药以及各类标本制品等产品,即可以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拉长农牧业生产链,又可以宣传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产业,为三江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开启新的产业空间。 其次,水利资源是“三江源”地区的另一大优势资源,三江源地区水利资源比较丰富,地质结构较好,人员分布密度小,自然形成一种淹没损失小、项目造价低的天然优势,特别是黄河流域长,水流落差大,更具有开发利用价值。据有关资料显示,在我省境内黄河段已规划的发电能力达1900多万千瓦,目前开发利用的不足400万千瓦,其发展潜力很大。因此,争取水电开发和长江南水北调等水利项目,加快水利资源开发,提高水利资源的利用率是提高青海经济势力的一大途径。 4.2.3开发三江源区生态、民族风情、宗教文化旅游业 三江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是青海省极具号召力的品牌,可以塑造出“中华脉源”形象,是青海旅游资源的十五大景观之一,在全省三个旅游品牌中(顶级品牌、特级品牌、重要品牌)中属于顶级品牌,是青海省形象的载体。 青藏高原是一个全球独特的生态类型分布区,是高原生物物种的基因库,而三江源地区作为青藏高原的一部分,以特色鲜明的自然地理景观、严峻的气候环境、复杂的生物区系、丰富的自然资源、神秘的人文景观扬誉国内外,特别是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是一种取之不竭的旅游资源。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一步加大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以旅游资源的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把旅游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使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结合旅游产业开发,加快小集镇建设,积极推进城镇化进程。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尽快完善城镇功能,建立劳务市场,教育农牧民剩余劳动力离牧进镇,并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促进他们向二、三产业转化,拓宽农牧民收入渠道,增强区域经济实力[6]。4.2.4搞好商贸流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 把发展第三产业作为增加就业机会,增强资金积累,活跃城乡经济的重要产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促进市场建设,依托公路沿线、旅游热线、旅游景点。各县(市)县城以及区位、交通、物产等条件优越的乡镇为重点,分层次建设一批规模不等、分工合理、功能互补的专业化市场和商品交换集散地,盘活牧区商贸流通。积极鼓励和扶持个体、私营运输业的发展,为城乡交通提供便利条件。在发展传统第三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会计服务、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 4.2.5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经济社会发展基础 推进小康社会建设,难点在农牧区,主体是农牧民,三江源地区地处边远,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而优先发展基础设施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因此,今后三江源地区发展经济就必须立足长远,着眼全局,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突出重点,加大投入,加快交通、水利、能源、通信、小城镇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恢复自然草原植被为重点,组织实施各类生态建设项目,不断推动草原基础设施建设,尽快改善三江源地区的生产、生活和公共基础设施条件,促进三江源区域经济发展。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最大限度地争取国家对三江源地区的投资资金,不断改善招商引资条件,积极引进资金、技术、人才和现代的管理经营理念,按照市场运行,多渠道、多方位争取优惠政策,为三江源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修桥铺路。在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工作中要积极争取国际资金,青藏高原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重大社会问题之一,三江源作为该区破坏比较严重的地区,它的生态状况关系到全球性的生态安全,这已引起了世界许多环保组织的关注。因此,在三江源生态环境治理工作中,积极争取利用好国外资金,最大限度地促使其生态平衡尽快恢复,打牢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 4.2.6实施科技战略,为加快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教育是促进科学技术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基础。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改善教育系统人事分配制度,提高教育质量,在抓好普九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强成人教育,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抓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和农牧民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加大科技培训和科普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科技入户率,更新科技知识,并抓好科技示范项目,建立示范机制,以点带面的推广科学实用技术,如扶持建设畜菜两用暖棚示范户、食用菌生产示范户、中药材生产示范点、良种繁育示范点、牛羊育肥示范点等,使广大牧民亲眼看到高效畜牧业的好处,激发牧民群众自觉走科学养畜的道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带动高原畜牧业产业化、规模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 4.2.7采取坚决措施,搞好生态移民的工作 在实施生态移民工作中,一定要严格掌握政策,注意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注重换位思考,将心比心。移民群众离开故乡到他乡安置,无论从感情上,还是从生活习惯上讲,一时的确无法承受,对此我们要理解和尊重,要耐心地做群众工作。因为广大牧民群众是主要参与者和最终受益者,也是实施工程建设任务的直接承担者,退牧还草工程要由广大牧民群众来实施。如果离开了群众的支持,只能是纸上谈兵。如果没有群众的自愿参与,退牧还草工程就根本无法实施。因此,要在工作中紧紧依靠群众,广泛发动群众,时时刻刻从群众利益出发,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倾心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竭尽全力为广大牧民群众排忧解难。通过扎实的工作,赢得群众的认可和赞同,只有这样,退牧还草工作的阻力就小,反之会寸步难行。在安排和谋划工程建设项目时,也要以群众的需求为首选,在不与大局要求相悖的前提下,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群众答应不答应为衡量工作的标准。在确定工程建设时,既要考虑目前群众生活之所需,保障其生活水平逐年增长,还要考虑今后生产发展和生活出路之所求,使他们能够安居乐业,过上小康生活,同时也要充分考虑社会进步的因素,让他们普遍接受教育培训,以利整体素质和各方面技能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崔永红,《青海通史》,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9. [2]左玉辉,《环境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3]陆林,《人文地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2. [4]张忠孝,《青海地理》,青海人民出版社,2004.6. [5]青海省工程咨询中心,《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总体规划》,2005.8. [6]张忠孝,《世界屋脊—青海游》,青海人民出版社,2008.8.
/
本文档为【三江源】,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热门搜索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