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2017-10-15 16页 doc 35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219945

暂无简介

举报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 乌镇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2011-09-17 17:08:49) 2011年09月17日 乌镇——客运站 无论身处何方,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这是有素养的人最基本的宗旨。9时45分,客运站准时出发,11时10分,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乌镇客运站。一下车,三轮车车夫们蜂拥而上拉客,把乘客的路围得水泄不通,我顾不得车夫的纠缠,四处张望搜寻黑色别克的踪影。车夫为求生计,对我纠缠不休,我也只能忍,干脆直接告诉他,我已有人来接应...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 乌镇 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 (2011-09-17 17:08:49) 2011年09月17日 乌镇——客运站 无论身处何方,尊重别人等于尊重自己,这是有素养的人最基本的宗旨。9时45分,客运站准时出发,11时10分,约1个半小时的车程来到乌镇客运站。一下车,三轮车车夫们蜂拥而上拉客,把乘客的路围得水泄不通,我顾不得车夫的纠缠,四处张望搜寻黑色别克的踪影。车夫为求生计,对我纠缠不休,我也只能忍,干脆直接告诉他,我已有人来接应,但车夫没有罢休,依然喋喋不休,为了撇开车夫的缠绕,我向着眼前的那辆黑色豪华房车狂奔,同时与车夫客气地互相话别。当我还没跑到那辆黑色豪华房车跟前,就被离我几米远的一个中年男人叫住,只见那个男人身后停放着一辆布满灰尘又残旧的黑色小车,我纳闷地走上去,经过几番查问、核对车牌后四位号码之后,确定了他就是那位姚掌柜,刚才那高涨、兴奋的心情顿时荡然无存,姚掌柜客气地让我把行李放到车后尾箱里,坐上小车,等待姚掌柜另外三位女游客(心想:还有三位女游客,嗯,我安全了,不会有事,也不用再怕),人齐后开车一起到四合院住宿。 入住四合院客栈 四合院客栈位于东栅(注:“栅”的普通话是读“诈zha”,不是读“珊shan”),与东栅售票处相距仅几米之隔,是乌镇最大、最漂亮的客栈。客栈是由姚老板一户人家创办,无论是老板、老板娘还是老大伯、几个小孩,对住客都总是笑脸迎人、彬彬有礼。在办理入住手续前,我要求先参观住房,姚老板毫不犹豫,恭敬地引领我到二楼,先参观古典式雕花大床的单间,再参观时尚的双人套间(房号218)。两间住房都有独立的洗手间,其设计基 本一致,都是透明玻璃滚轴拉门,里有洁白的座便器,一块洁净的大镜,两条不钢管挂着浴巾,洁白的洗手盆、香皂、沐浴露、洗发水、电热水器一应俱全,设备、设施与正规的酒店、宾馆差不多,床铺、家具、用品都摆设得井井有条,院内首层还在装修、增设客房,给人一种崭新、干净的感觉,与杭州相比,如同从地狱走上人间,简直就是天渊之别。时尚双人套间的装修,很有归属感, 两间住房各有特色,一时三刻都难以取舍。 明明当初说好两个套间同价,120/天,当我决定选择雕花大床标准单间时,姚老板突然话峰一转,原来的雕花大床变成,130/天,双人套间,120/天,明天中午12时前退房。呵呵,我这次出行的目的是学习独立,而不是砍价,睡哪套我都无所谓,只是觉得姚老板有点不厚道。我选择了双人套间才恍然大悟,原来那雕花大床只是个噱头。既然如此,我不想争论太多,不想为这小事影响心情,只是喃喃自语:呵呵,如果下次旅行还是这样的话,我会据理力争到底,这次算你走运。选择双人套房后,姚老板把房牌向下直插入锁孔开门,然后拔出又直插入墙上的电源插座通电,离开房间时,拔起电源插座的房牌,房间里全断电,非常节能,姚老板示范后,立刻为我办理入住手续(租金,120/天,房牌押金,80,共200大洋),并再三催促我赶紧去买乌镇门票,而我还是慢条斯理地摆放行李。 乌镇——东栅 根据资料,我心里早有计划,早上看东栅,中午回宾馆休息,晚上再看西栅。在客栈做好琐碎的事情后,走到东栅售票处前,哇,天公作美,阳光普照,人如潮涌,心情特别开朗。我兴致勃勃地打电话回家,听见那熟悉、久违的声音,心里很温暖。我告诉家人,在杭州天气不怎么样,而乌镇的天朗气清,景色怡人,有很多旅行团在此驻足,无需担心,明天离开乌镇到苏州去„„虽然乌镇人气顶盛,喧哗不停,但与家人的通话依然清晰可闻,家人紧张、担心的心情,我深深感受到。 来到东栅,首先了解东栅的概况和西栅的方向,于是找了个广州靓仔导游,他很有礼地告诉了我,还特别告知我,西栅是看夜景的,这点我早就了解到了。从各导游的口中,我发现很多旅行社组团到乌镇,只走东栅,不走西 栅。其实,乌镇最值得欣赏的地方就是西栅的夜景,没去过西栅就等于没来过乌镇。 东栅,分左右两段。左段,修真观一带是免票景点;右段才是购票景点,购票景点有两个入口,两个入口只是一水之隔,旅行团从两个入口分流进入;而中间的通道“兴华路”是通往西栅的方向。东栅,主要是看蓝布印花染织坊、三白酒的酿酒窖、茅盾故居、典当行等景点。 购买了东栅和西栅的联票,150,从离售票处最近的入口走进去,工作人员拿着门票向着仪器扫了一下,发出嘀的一声,检好票、点好人数就可以进入乌镇东栅的景区。从这个入口走进去,主要是商业区,而另一个入口主要是民宅和景点区。通往东栅景区的主要通道很长、很窄,宽度最多可容纳5,7个人,一河两岸的民宅主要是木质结构,给人一种原始、质朴的感觉。 东栅——照相 刚走进入口不远处,有不少的游客坐在大树下小憩乘凉,有的还拿着相机向着对岸的民宅照相留念。这时一位摄影爱好者大叔向我走来,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然后请求给我照相,我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大方地答应了,毕竟从小遇到这种情况已经不是第一次。面对着镜头,我摆弄的姿势显得很不自然,有点生硬,大叔始终觉得效果不太理想,没有按下快门,于是我打开那把绿色的西湖伞,呵呵,意想不到这把伞子在乌镇有如此的吸引力,竟然吸引了另一位摄影爱好者。我同时面对着两个不同方向的镜头,显得有点为难,最后我还是把视线转移到大叔的镜头,那位摄影爱好者随意地抓拍了快门就离开了。看来我这个模特很不合格,面对镜头总显得很拘束、紧张,后来,大叔与我闲聊,指示我的视线离开镜头,分散我的注意力,大叔才满意地按下快门,拍下了我这次旅程中唯一的一张照片。我留下了邮箱地址给大叔,撑着伞,顶着烈日,继续走没走完的路。 东栅——商业区 走了没多久,一间小食店内绿色的面团勾起我的好奇,让我驻足门前,因为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东西,我好奇地指着问店员,才知道它的名字叫“青团”。由于时间尚早,没到午餐时间,且肚子不算饿,没有进入该小食店便一 个劲地继续向前走。主要经营混沌、饺子、面条、青团等地方特色小吃,由于时间尚早,肚子还没饿,还是没走进店内,继续向前走。 我边看着对岸的民宅,边不时走上小桥,欣赏水道上的风景。对岸的照相机不时在闪动,就连我撑伞时最平凡的背影也成为被闪动的对象。只见水中偶然有一两艘小船轻轻划过,船夫在小船上轻轻摇曳,承载着游客观赏闻名远播的江南水乡。乌镇最引人入胜的就是这份原始和纯朴之情。 顺着之前的道路继续往前走,来到一家卖芝麻的小店。城市人来到异地,对食物安全比较敏感,总会带着一种怀疑的态度进入店内巡视一番。只见店主脸色一沉,嘴里吐出一句“做生意最重要是厚道”。呵呵,也许所见所闻的负面信息实在太多,也许当时我对乌镇人了解并不多,用那份保留的眼光看待如此纯朴的乌镇人,确实有点不雅。我对店主的那份“厚道”示赞赏,对店主当时的反应表示理解,正因如此,我与店主成功交易,购买了一包黑芝麻,20/斤。 再向前没多远,一间手绘店吸引了我,里面有手绘的纸扇、字画等等,我一度在旁欣赏。 手绘画坊不远处,有一间竹制品,有竹筒、勺子、木桶、、筷子、单车摆件、牙签盒等各式各样的竹制生活用品,非常别致。我拿起其中一个牙签盒,拉开盖子看,里面的设计非常独特,只要把盒盖推入,盖就能顶着里面竖向的小桶子改变为横向,小桶子中间穿插着一支竹签,可使小桶子摇摆,改变小桶子的方向。正是这种独特的设计吸引了我的眼球,提升了我的购买欲。店主阿伯很有性格,一分钱都不肯减价,即使我假装走人,他都不愿减价,一听见减价,都宁愿不做你生意,呵呵,这里的人做生意真的很有个性。无奈之下,我只好按价照付(,12)。 这里四周都有很多别致、吸引的商品,我越走越怕,怕自己没能节制,越买越狂,再考虑到自己的体质,我决定不再走太多商铺了,再走再买我就背不动了,我轻声地对自己说,就在这一刻开始,我不会象在杭州那样“疯狂”。 东栅——高竿船表演(中午14:30分开始) 闲逛了商铺一带之后,来到转弯处的长廊,我真的很累很累,脚很痛很痛,坐下歇息一会。望着水中央的平台处插有一支高挺的竹竿,正想着它的用意时,正好听闻中午2点30分就在这位置有表演。我坐等了差不多一个小时,表演开始了。一位黑实的大叔站在长廊,用木板向那平台处搭起通道,另一位黑瘦的大叔便从这块木板上走到平台,奋力爬上竹竿,然后手握竹竿顶端,纵身坠向空中半悬,竹竿由180度转为90度的位置,周围的人群一片哗然,大叔有时用脚勾住竹竿,松开双臂,做个“倒挂金勾”的高难度动作,有时在空中打翻,有时做出蜻蜓点水,黑瘦大叔的各种高难度动作表现得娴熟、精彩,引来不少热烈的掌声。我边看着大叔精彩的表演,边看着黑乎乎的两位大叔,让我感觉到乌镇人的勤劳与勇敢。 东栅——民居 看完高竿船表演之后,沿着长廊拐到对岸的民居。乌镇的民居几乎每家都大门紧闭,似乎不愿意让游客看到民居里面的一切。突然,一阵阵很响亮的喇叭声飘荡到各游客的耳边,好奇的游客们都纷纷探头看着这家民居,原来是一位十多二十岁的男孩在看着电视。民居里面很小,家具也不多,门只有半身高,难怪这是唯一可以清楚地看到民居生活的民宿。从这家民宿可以了解到,乌镇的民居生活并不富裕。 东栅——著名景点 顺着狭窄的弄走下去,便是染织坊、酿酒窖、茅盾故居等东栅的著名景点,而每个景点只能进入一次,进入后便有工作人员在联票上的对应位置打孔作记号。 走进染织坊,可以看到很多高矮不一的竹架,是把漂染后的织布挂到竹架上晾干,香港某部电视剧就是在这里取景的,亲眼所见的与剧中的情景一模一样。在乌镇最有名气的莫过于这蓝白印花布,走进染织坊室内,可以了解染织的过程。染织时,先用石膏粉及某豆粉混合到水中搅拌成浆,把将要漂染的布匹平放在桌面,然后把搅拌后的白色水浆倒入各种不同的特制的印花模具里面,把印花模里的印花拍在布匹上待干,织布就可以拿去漂染成蓝色,染色后可除去粘在织布上的白色印花粒,最后晾干即可。由于石膏水浆不会着色, 所以漂染后留下印花的位置依然是白色。蓝色印花布曾经被认为老土,但后来人们也开始逐渐接受使用。看来,乌镇人也有他们的智慧。 观看染织坊后,便来到了酿酒窖,酿酒窖里一股浓烈的发酵味道扑鼻而来,乌镇的三白酒也挺有名气,吸引了不少游客的购买,我本来都想买一两瓶回来,但细心想想,酒可能不能带入机场,便打消了买三白酒的念头。呵呵,坐飞机真的很麻烦,有太多太多的限制,令旅客失去很多有纪念价值的东西。 走过酿酒窖后,前面就是乌镇博物馆及茅盾故居,主要是讲述乌镇的历史文化,以及茅盾13岁离乡求学后名成利就、衣锦还乡。 茅盾故居不远处就是出口,依然依依不舍,看到时间尚早,还是要在东栅里多走一圈才甘心,于是我往回走,当我想再次进入各景点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景点只限一次进入,我的景点门票上早已在列明各景点的位置打孔记认。无奈,我只好在弄上走。 东栅——竹质结构店铺 乌镇的民居及店铺的结构多以木为主,而正好让我遇到了唯一一间是以竹为主的店铺,可谓别树一格,于是我坐在近河水的窗口位置歇息、喝水。中午的太阳很猛烈,热浪逼人。我向窗外看着水上的风景,看着川流不息的游客,再叹上一支冰冻的红豆冰棒,冰冻舒适的感觉滑落到我身体每个部分。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静静地坐下来,看看身边的一切,其实这种简单的生活就是一种享受。 东栅——特色小吃 歇息后,沿着店旁的小桥走到对岸,恰好是刚才经过的那间小食店,呵呵,不见由自可,一见就开始觉得饿。于是走进店内,指着青团,询问泡面的工作人员:“请问这是甜的还是咸的,”其实,无论是甜的还是咸的,我都会买来试试,因为我从来都没吃过这东西,总想尝试一下它的滋味。接着,我环视店内的游客,看到一位游客在吃馄饨,于是我向收银员,指着那碗馄饨,“那是什么来的,”“馄饨。”“多少钱,”“5块。”“青团多少钱,”“2块。”“青团为什么是绿色的,”“它是用艾叶作的。”看来我可变成了问 美女咧。旁边的几名游客听到我的口音,便问道“你是哪里人,”“你猜。”“广东的,”“是的”“你们呢,”“台湾的。”“哦„„”„„怎么他们的口音一点都不象台湾人,反而比较象广东人,我心里想着。来到各景区,什么 人都可以遇到。 美餐上桌了,我可以享受我的美餐了。我奇怪地问收款人:“怎么没有面条的,”“这是净馄饨,是没有面条的。”啊,原来刚才那个人吃的是净馄饨。馄饨,小时候就吃过了,所以吃上去没什么特别之处;青团,吃上去软绵绵的,很缠绵的样子,很好吃,青团,在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都属于特色小吃之一。 在我享受我的美餐的时候,也有外国游客走进店内,其中一名外国游客颈上还挂着个“长枪短炮”,原来外国人对这玩意也感兴趣。那位外国游客看了看店员在泡面,再看了看我吃的东西,便走了。随后,又有几名游客看着我吃东西,向收银员指明要拿一碗馄饨,看来我都做了店里的生招牌了。没多久,刚才那几名外国游客又回来了,到处找收银台,然后向收款人指着我吃的馄饨,点了几碗。其中那位外国游客就在工作人员泡馄饨的时候,不断着拿出那个“长枪短炮”,把泡馄饨的整个过程拍摄下来。外面的天气很热,这位外国拍摄“发烧友”更热。 吃完小吃后我离开凭票景点,来到了免费景点区。 东栅免费景区——修真观(皮影戏) 修真观,就在售票处近十米不到的地方,修真观的高台离地面比较高,人们都要抬头看。修真观,原来是看皮影戏的,但皮影戏已到世博去了,皮影戏暂停,今天做的是大戏,中午15时开始。 东栅免费景区——典当行 免费景区人气比较少,来到东栅都不要错过每个参观景点。跟随着旅行团,来到典当行,听导游的解说,看看典当行里的布置。经过典当行某一个位置,导游突然问道:“你可以猜到这是什么东西吗,”团友只有那么两三个 人,大家都说那是门,呵呵,原来不是,如果想知道是什么,你去到了解下就知道了。 由典当行走出来,走过一条小弄,恰好看到一位老婆婆在院子里摆卖着一些纪念品,婆婆卖的东西比外面的便宜一点,也许这里并不显眼的缘故吧。于是我向婆婆购买了一把蓝布白印花的小扇子和一条印有乌镇特色的围裙。婆婆很耐心地帮我逐把逐把扇子挑,虽然把把扇子的图案差不多,但婆婆还是一眼可以看出我选的扇子的花样,婆婆很细心,她还告诉我,如果有破损的,婆婆可以拿去批发的地方退回。在婆婆的身上,我再次发现到乌镇人的厚道和纯洁。 东栅——回到客栈 东栅基本上游览完毕,大概中午4点就回到客栈里休息。客栈里的老板、孩子见我回来,都会问同一句说话:“回来了,”,很有礼貌、有亲切感。不知道是否兴奋过度,可以眠的时候就无法入眠,只好洗个澡、洗个头,但热水器怎么没有热水的呢,原来热水器要5点半之后才开放。在杭州穿过的所有衣服都没时间洗,趁这个时间洗净,待明天可以晾干,我是这样计划着的。衣柜里的衣架数量太少,只有4个,我只好再向客栈老板多拿几个,老伯只给了4个都是不够用,毕竟杭州3天换了好几套衣服,只好再向老板娘借,老板娘不情愿地把两个4夹的衣架借给我,并叮嘱退房时一定要归还。所有衣服洗净后,搜索整个房间,除了厕所,没什么地方可以晾衣服,衣服只好挂在厕所里面待干。 东栅——西栅 大概黄昏5时45分,我离开客栈,开始向西栅的方向走去,选择黄昏出发的目的,就是想看看西栅由白天逐渐入夜的美。 由东栅步行至西栅,也只不过20分钟左右。为什么我会选择步行而不是坐车呢,因为我考虑到游览完西栅之后一定会很晚,且人生地不熟,只怕司机载我到哪都懵然不知,步行一次至少心里有个底,不会有错。沿着兴华路,向售票亭的方向一直走下去,走到路口向右拐,走上北花桥,经好又多、工商, 再向右拐一直走,沿途有很多商铺、地摊贩子,向前继续走,看到马路中央有个圆形花圃,再向前走十几米就看到西栅东南门的牌坊。 西栅比东栅大很多,绕过停车场,按指示走到西栅的服务区,服务区里面很大,墙上还挂着西栅的服务明细。从西栅服务区走到入口处,我递过联票,走到渡头候船,大概15分钟一班,渡船后走到西栅景区的入口。 乌镇——西栅景区 西栅景区的地形与东栅差不多,两边的景区都是一河之隔,不同的是,西栅的屋苑和晚上的灯饰华丽很多。西栅通道两侧不是客栈就是食肆,这里的消费比东栅要贵。这个时段走进西栅有很多店铺都陆续结束营业,除了食肆之外。 一走进西栅,第一间仍然营业的店铺就是卖东坡肉的,一块东坡肉,3,东坡肉很香,但看似肥腻,不敢恭维。前面有几间食肆,里面很大、很热闹,聚满了不少的食客,看来这里的食肆很红火。 走没多远,可以看到两座建筑物之间都有一条弄,墙上挂着景点的名称,看到“三寸金连馆”的字样,便急不及待地跟随着前面几名游客,朝该指示方向走去。穿过那条弄,来到一个草坪,这里人烟稀少,根本看不到什么“三寸金连馆”的影子。这时,眼前的几位游客开始朦胧,只能隐约看到彼此步行的身影,这才意识到——天开始黑了。顺着草坪旁的通道走去,似乎没什么景色可言,只好穿过另一条弄走到刚才那条主干通道,只见身边四周的建筑物都不约而同地亮起了灯,星点般的霓虹灯点缀着具有古典气色的建筑物别有一番风味。 细看周围的建筑物,似乎超越了刚才一直走过来的路线,看来前面还有一段路没走过,只好迂回观看。迂回的路上,突然隐约看到一座建筑物上端挂着“三寸金连馆”的字样,呵呵,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才明白原来一开始的那个指示牌误导了游客,走了好一段冤枉路。可是,“三寸金连馆”大门紧闭,我莫名奇妙地询问“三寸金连馆”正对面的一间小食肆的老板,才知道原来“三寸金连馆”黄昏5点半关门,看来西栅里面的景点是有时间限制的,要欣赏就得把握好时间。 迂回的路线终于走完,天已经黑了,由于晚饭时间,在西栅步行的游客开始稀少。虽然西栅的路只是走了一部分,但我意识到西栅的商铺、客栈、食肆居多,反而民居并不多,这里有着很浓厚的商业味道。 乌镇——西栅食店 我走到一所食肆门前,看着门前摆放着一锅黑乎乎、香喷喷的羊肉,肚子开始打鼓,于是走进店里,召来老板,点了个红烧羊肉面(,25)。这里的老板还年轻,待客有礼,还主动地为客人奉茶。红烧羊肉面上桌了,哇,真的很香很香,我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地吃着,还请求老板拿一壶茶,老板开始听不清,轻声地问道:“怎么了,不好吃吗,”“不,很好吃。”老板看了我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他的表情告诉我,他最希望的是看到客人满意的样子。老板上前细心地告诉我,吃羊肉面喝些蜜茶(不记得是什么茶)比较好,于是给我端了一壶过来。这时,店里走进来了一伙男女,大概六七个人,他们都是说广州话的,也许是这个原因,我特别留意他们的交谈,他们也不时地留意我吃的羊肉面。我吃的又快又急,吃得满头大汗,这时,站在小店外的一个摄影爱好者把镜头对准了我,我只好用菜牌挡住了自己的脸,让他无法拍摄。说实在点,一个人旅游,点菜吃饭不是很划算,而这里的快餐基本没有,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不是那么容易。 乌镇——西栅古镇风貎 填了肚子,继续欣赏这个驰名中外的江南水乡古镇的风貌。 忽然,不远处传来阵阵清脆的琵琶声,就是这把声音吸引我走进了老街馆子,原来晚上7点正,这里会有琵琶的演奏。只见一位穿着传统的女士手执琵琶,坐在馆子的演台上轻柔地弹奏着,边弹边唱,台下有的茶客还津津乐道地品尝着清茶,我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到从前。 从琵琶馆子里走出来,有一块空地,看到一位大叔正忙于拉电线,经了解,才知道这里8点正(准确的时间忘记了)播放电影。久等好一阵子,电影准时开播。只见放映机齿轮上的映带正咔咔声地不停转动,映像被放射到墙上,我坐在最老式的乔木凳上观看着最老式的电影,黑白影片中的影像偶尔有条纹的闪烁。增添了几分老式电影的味道。我好奇地走向放映机前,留意放映 机的转动,用手触摸着这台难得一见的老式放映机,好好地想象从前的艰苦岁月,回味、怀旧从前的那份纯真。 我抬头望向星空,天空一片漆黑,月亮弯得象眉梢,月亮旁边点缀着几颗璀璨的星星,正是这几颗璀璨的星星,月亮并不感到寂寞。这一刻,我很兴奋、很轻松、很自由自在,边蹦跳边展开双臂轻声地唱着歌:“„„我终于看到所有梦想都开花„„”,这时的心情难以形容,身边的一切似乎都非常美好。 我走出老街,继续来到河岸上欣赏两岸的夜景。我情不自禁地走上横贯东西两岸的古石桥,看着悠悠的流水,看着优雅的游船,看着柔和的灯饰的倒影,看着漂流的莲花灯,吹着微风,西栅的美景尽收眼底,这种悠然自得的生活实在令人向往,可惜这种向往的享受,身边似乎少了些什么。 晚上20:28时,手机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乐不思蜀啦,玩得开心吗,„„”呵呵,我还以为是谁呢,原来是一位同事,她非常羡慕我可以这样自由自在。空气中传达着我舍意的旅游生活。 这正是人潮密集的时候,我顺着人潮,绕过西栅内的酒吧街,来到了古塔(听闻古塔17时闭馆)前,古塔由上而下,四周都亮着彩灯,虽然大门紧闭,欠缺人气,但在这个夜空中,它亮丽迷人的色彩一点都不逊色,同样迷人。 在古塔前四周参观后来到了酒吧街,酒吧街里人气鼎盛,热闹非凡,有着浓郁的商业味道和城市的繁嚣。在这里,聚集着五湖四海的人,其中,里面有不少的外国人,酒吧里传出了清脆响亮的摇滚音乐。原来,这个夜空并不宁静,这里的游人并不寂寞。 约21时许,人潮渐散。我沿着酒吧街的古石桥向前走,没走多远便发觉人烟稀少,我只好选择折返。在折返的老街上,走在我身旁的正是两个说纯正广州话的中年男人,只要听到广州话,我都倍感亲切。我聆听着他们之间的对话,还不时偷瞄他们,看看他们的表情,而身旁其中的一个男人,也不时看一看我的表情反应,他们并不知道我听得懂他们所说的话,当其中一个男人说到回去洗澡的时候,我突然偷笑,他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开始怀疑我能听得懂他们的说话。我没有再理会那两个男人,继续向前走自己想走的路。 乌镇——西栅独立商铺 穿过西栅内的青年旅舍,我来到了西栅老街对岸的另一端。这条老街,商铺临立,展示的多以工艺品、纪念品为主,由于时间关系,许多店铺、游览区都已大门紧闭。 我跟随几丁游客走到一间小食店,还不时和身旁的游人搭讪,意想不到身旁一个说普通话的年青男子,竟然借机向我搭讪,我见状不妙,便离开小食店。刚才向我搭讪的那名男子也离开小食店,走在我的前方,他的步伐走得越来越慢,好象是在等人,我并没意识到什么,对他不以为然。天色已经很晚,当我开始意识到他在等候我时,我的心扑通扑通的跳得很快,我对这个来历不明的男人产生了恐惧感,心里很压抑地对自己说:我不能怕,我绝不能怕。我一直都走在他的后面,不敢超越他,更不敢和他同行。当他走到一条古石桥上时,他突然停下脚步等我,我的心跳突然加速,我犹豫了一会儿,便从他的身旁迅速走过,他竟然又主动向我搭讪,我表示礼貌,一边回应,一边疾步如飞地走,直至让他消失在夜幕里,我的心才能平静。只要走得比他快,我才会安全,我是这样想的。 来到渡头,刚开出了一艘渡船,下一轮渡船必须要等15分钟。时间已经很晚了,为了争取时间,我按照工作人员的指示,跟随前面两三个游客,通过栈道走出西栅服务区。 离开西栅 天空一片漆黑,我已经分不清东南西北,也记不清当初哪个入口,我绕过停车场,左猜右度地走出了西栅大门,离开西栅。西栅门前停靠着几辆车,有私家小轿车,也有人力三轮车,估计是在兜客。我婉拒了那些向我招手的拉客仔,凭着依稀的印象,一步一步走向东栅客栈。 西栅——东栅 走过北花桥,来到一个丁字路口,只见这里商铺众多,车水马龙,一带还有不少地贩子,但如果继续向前走,前面一盏路灯也没有,一片漆黑,又担心迷路,不知道如何是好,问了几家店铺内的人都问不出结果,我开始迷茫 了,最后,我在一名地贩男子口中才得知东栅的正确方向。看来,问对人才是最重要的。我从背囊中拿出小手电筒,穿过漆黑的道路,回到了东栅四合院客栈。回到客栈已经很晚了,我洗澡后马上关好门窗,灭掉室内的灯,呼噜呼噜 地大睡一顿。这是我出游几天来睡得最香、最舒服的一晚。 东栅四合院客栈 2010年05月20日星期四 躺下床好象没多久,天就亮了。早上6时,我准时地睁开眼睛环顾四周,从床上爬起来,把被铺都叠得整整齐齐。我暗自自嘲着:在广州,日照三杆的时候还躺在床上,在异地,我可以很积极地准时起床,连闹钟的钱也可省了,在家里的被子也没有叠得那么整齐。独立的生活没有任何依赖的机会,这是我脱离城市生活的一种感悟。 清晨,我打开窗,微风吹送,空气清新怡人,随着太阳徐徐升起,阳光逐渐送进光亮的房间。我倚靠窗前,望向东栅集市,集市并不大,人烟稀少,两旁的商铺陆续开门,还有几辆人力三轮车停靠集市中央,车夫不断向途人招手拉客,偶然和附近的商铺的店员闲聊。 挂在洗手间里的衣服依然没干,计划今天就要离开乌镇,考虑衣服的替换和重量问题,我只好把部分衣服挂在一个敞开式的衣柜里晾,但衣服没能晒太阳、吹风,始终不容易干透,我深思熟虑后终于想出了晾干衣服的办法,就是把部分衣服分别挂在三个窗户把手的圆坏上,把部分衣服分别挂在两盏壁灯的支架上,透过风和阳光,把衣服吹干、晒干。在遇到问题上,我总喜欢想办法,喜欢各种尝试。 解决了晾衣服之后,我简易收拾行李便走到市集里买早餐。市集里有饭店、超市、蛋糕屋专卖店(类似雪贝尔之类)、面包店、手信店等,我在市集里流连,盘算着早餐的开支,走到一家价钱合理的面包店,买了几块蛋糕(蛋糕2元/3个和蛋糕2元/个),再去了一家手信店,买了2斤长三角的特产——姑嫂饼等(6元/斤),打算用来惠劳几十位同事。 早餐和同事的手信基本解决,我可以安心回到客栈里休息吃早餐。每次出入客栈,客栈里的老板、老板娘、老大伯、几个小孩和其他服务员,都很客气地向我打招呼,他们这种待客之道得到了不少网友的认可,这次我可以见 识得到。 在房间里,衣服仍然没干透,我收拾好部分行装,准备出发,下一站是苏州。我倚靠窗前,一边观察衣服的干度,一边看着窗外的集市。市集里的人潮随着旅行团渐进渐散,市集也随着旅行团的人气由宁静变得一片喧哗。 离开乌镇 接近中午12时,衣服已干得七七八八,为赶在12时之前退房,我赶紧收拾所有行装,拿着押金单和房牌,走到客栈的服务台前进行结算,办理退 (东栅景点的房、退押金的手续。根据姚掌柜的指引,我向着农业银行的方向相反方向)走去,站在农业银行对面的报亭前等候开往桃源的车辆。 我从报亭里的人口中得知,这里开往桃源的车很多,每15分钟一班车,非常方便。眼前开来一辆开往桃源的车,为赶时间,我马上向其招手。车停下,我向靠近车窗的一名男子问询价格(,5),我表示可以接受便走上了这辆车。上车后,我再次向一名正在售票的男子确认票价,,5成交接过车票放进行囊里。由于我的行李很重、很多,我选择坐在车里的最后一排。坐了没多久,原本坐在车厢里最前头的一个中年男人,突然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还不时望过来留意我,穿着短牛仔裙的我,心又开始颤抖,请求身旁的另一个男子和我换位,让我坐在车窗旁,那位男子没多声地站起来,坐到前面另一个座位上,车厢里的最后座就只剩下我和那个中年男人,我的心颤抖得更厉害,把身体移靠车窗,与那个中年男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坐在下车门前座位上的售票男孩,偶然看一看那个男人,也看一看我,他似乎也意识到了什么,看到那个售票男孩偶然留意我的安全,我的心才开始有点定下来。车还没来到桃源,那个中年男人就下车了,我的心才完完全全地淡定下来。 特别声明: 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 2:资料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 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
/
本文档为【杭州、乌镇、苏州、南京旅游日志——乌镇】,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