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

2017-11-15 9页 doc 23KB 5阅读

用户头像

is_421808

暂无简介

举报
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 ——探析白马族的傩舞文化 王乐 内容摘要:白马藏族傩舞是其天才创造和历史文化的特殊记忆,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发展而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傩舞和火圈舞歌舞两类;表演形式原始古朴,风格独特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兼具祭祀性、仪式性,自娱性、民俗性等多重艺术特征,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氛;白马傩舞正是白马人寄托情感,抒发民族情怀的集中外化形式,是白马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需要我们大力保护与传承。 关 键 词:白马人 民俗文化 傩舞 民间舞蹈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也...
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
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 ——探析白马族的傩舞文化 王乐 内容摘要:白马藏族傩舞是其天才创造和历史文化的特殊记忆,在长期历史进程中不断积累发展而成;其表演形式主要有傩舞和火圈舞歌舞两类;表演形式原始古朴,风格独特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兼具祭祀性、仪式性,自娱性、民俗性等多重艺术特征,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氛;白马傩舞正是白马人寄托情感,抒发民族情怀的集中外化形式,是白马文化的“活化石”,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需要我们大力保护与传承。 关 键 词:白马人 民俗文化 傩舞 民间舞蹈 我国地大物博,拥有众多的少数民族,各民族也有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博大精深。在我国有这样一个最为独特的少数民族,“语不与中国同,姓为中国姓”,他们有自己的语言,没有自己的文字„„那就是白马藏族。白马人主要分布在甘肃省陇南文县和四川省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总人口2万余。由于史料的缺失,自20世纪50年代初暂定为藏族以来,白马人族属一直存在着纷争,至今悬而为决。但多数学者认为白马人是我国商周至隋唐以来活动在甘南川北一带“白马氐”的后裔。“白马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故其历史没有明确的文字记载,只是散落在 ?其传统、古朴的各种民俗文化的事象中”。 在甘肃文县县城的西面,白马河流淌过的山谷里坐落着铁楼藏族乡的十余个村寨,这里就居住着白马人。目前,铁楼乡共有3000多名白马藏族同胞。这一区域的白马村寨所处位置地势险峻、山大沟深、交通闭塞,与外界交流较少。在特殊的地理、文化、群居环境中,聚居此地的白马人保存了较多、较完整的民俗文化,民间舞蹈便是其中最具特色且不可多得的瑰宝。 一、文县白马人民间舞蹈的渊源 民间舞蹈是由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历史进程中集体创造,不断积累、发展而形成的,它直接反映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和其他舞蹈一样,民间舞蹈也是以人的肢体语言为物质载体的艺术形式,是劳动人民的天才创造和历史文化的特殊记忆。 根据有关学者研究,“白马人的语言、宗教和民俗不同于其他民族,很可能是古氐人的后裔,白马人也称为氐人后裔。从这个意义说,白马人应是古氐文化的 ? 黄布帆 张明慧.《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中国藏学》.1995 (2).第68页 1 直接传承者。青海省大通县孙家寨马家窑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上有舞蹈图案。舞者大头,身后拖尾,显然头戴傩面具、身穿长尾舞衣,手拉手,在跳祭祀舞蹈, ?学者们认为孙家寨遗址为氐羌文化”。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白马人舞蹈应该有很久远的历史。 白马人能歌善舞,是历代白马人在艰苦、封闭环境中,与上苍抗争、与自然抗争形成的民族个性,也是从祖先那里延续至今的又一独特习俗,白马人常年生活在山大沟深、自然灾害频繁、经济文化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中,坚强勤劳的白马人先祖,在特殊的地域中自强不息,用音乐鼓舞士气、磨练精神,用舞蹈抒发情感、记忆历史,将所有的生存感悟都融进他们原始淳朴的歌舞中。至今逢年过节、在家待客、上山劳动、谈情说爱、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白马人都会用歌声和舞蹈表达他们的生活、劳动、交流、娱乐、享受、放松和宣泄的情趣。丰富原始的白马人各类民间舞蹈正是他们寄托情感、抒发民族情怀的集中外化形式。 白马人的祭祀活动、傩舞和民俗歌舞都是从祖先那里沿袭至今的古老习俗,也正因如此,白马人的各类歌舞便有了民俗文化“活化石”的意义,是中华民俗文化百花园的一枝奇葩。 二、文县白马人民间舞蹈的表演形态 文县白马人民间舞蹈是在白马人特有的信仰习俗及生存背景下产生的。白马人能歌善舞,在他们的许多重大民俗节日中至今流传着众多丰富的民族歌舞形式,有独特的祭祀习俗和娱乐方式。每逢重大的祭祀场合,他们都会以跳傩的方式进行祭祀,池哥昼、麻昼、麻够池傩祭祀,就是他们从远古沿袭至今、每年正月必须进行的民族重大祭祀活动;每逢农闲、娱乐场合,白马人也有手拉手围篝火载歌载舞,欢跳火圈舞的习俗。“每年腊月间的烤街火民俗活动及正月间大型傩祭活 ?动中众多民族传统舞蹈更是聚结和展现白马人民族情怀的表达方式”。 其舞蹈表演形式丰富,民族气氛浓郁,许多舞蹈兼具祭祀性、仪式性、民族性、自娱性等多重艺术特征,给人以神秘、神圣的联想。从白马人现存舞蹈的表演形态而言,常见有傩舞和火圈舞歌舞两类表演形式,傩舞是白马人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原始图腾舞蹈,一般在白马人重大祭祀节日期间表演,表演结合祭祀仪式进行,舞蹈的动作和风格较为原始、古朴,具有祭祀、娱人娱神等多种功能;火 ?邱正保 邱雷生.《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舞蹈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第44-45页 ?龚浩 谢伟.《白马遗风》.装饰.2007 (1).第36页 2 圈舞歌舞是在白马人农闲、自娱自乐的场合表演,表演没有人数、性别、尊卑等限制,以手拉手围篝火载歌载舞转圈的方式进行,属于自娱性集体歌舞。 (一)傩舞 白马人的傩舞属于哑面傩舞,常见有两类:一类是以驱邪、纳吉为目的的祭祀傩舞,如:池哥昼、麻昼傩舞。池哥昼傩舞以驱邪纳福为目的,表演和祭祀议程、仪式相统一,自始至终在打击乐伴奏下以挨家串户跳傩方式表演;麻昼以娱神、祭神为目的,一般在较为开阔的场地以转圈摆阵、模拟动物翩翩起舞的跳傩方式表演。另一类是取材于原始信仰中的图腾神话、先祖狩猎、历史典故等题材的情景傩舞,如:麻沟池、秋昼、阿里改昼、拐疙瘩、甘昼、杀野猪、池母擀面等。“这类舞蹈包含了池哥昼、麻昼、麻沟池傩舞祭祀仪式中的各种傩舞表演形式,由傩舞表演者中的个别角色在傩祭祀仪式的一般场合随机进行表演,内容以展现白马先祖生存、创业、战斗等原始场景为基本素材,目的在于追述祖先功绩,凝 ?聚民族情结”。 文县白马人的各类傩舞都有各自不同的表演风格及形式。表演形态主要为集体舞,常见有二人舞、四人舞、六人舞和多人舞等多种形式。 1、池哥昼 属于男子集体傩舞。有固定的表演形式,按角色及其分工可分为男面相舞、女面相舞、知玛舞三部分。其中男面相由3位或4位男性装扮,舞者头戴木雕彩绘面具,反穿羊皮袄,后缀短尾巴,身挂铜铃,左手执兵器(木刀和木剑),右手执牛尾,表演池歌舞步,男面相傩面具隆鼻巨口、嗔目獠牙、狰狞恐怖,表演动作粗狂有力,起伏较大;女面相舞有由2位男性装扮 ,舞者头戴面具,身着女性民族服装,徒手表演池母舞步,女面相傩面具慈眉秀目,仪态可掬,表演动作柔婉细腻、敬畏可亲,起伏较小;知玛由3位男性(2大人1小孩)装扮,脸上涂抹锅墨—1人身着破烂的女性服装,身背象征婴儿的道具,手拿拐杖或讨饭碗扮演女性;1人身着破烂的民族服饰,手拿拐杖扮演男性;1男童手拿拐杖扮演小孩。3人共同表演带有故事情节的传统知玛舞步。知玛角色满脸黝黑,衣着简陋,代表传统故事中的人物原型,进行以纳福为内容的逗趣表演,动作自由灵活,诙谐滑稽,模仿力较强。 2、杀野猪 属于集体舞。是池哥昼傩祭祀仪式中情景性舞蹈表演形式。在较为空旷的场地里表演,表演由野猪表演者、池哥昼傩舞表演者和若干民众共同 ? 梁正海.《傩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南民族大学 .2007年.第85页 3 完成。表演时,由一个人头戴野猪头面具,在空旷的场地里随打击乐节奏转悠,作野猪啃庄稼的动作,池哥表演者全体成员和民众手拉手、肩并肩列队大声喊叫,围追野猪,野猪到处躲藏逃窜,随着鼓点节奏的逐步加快,围猎圈逐渐缩小,野猪被层层围堵,随着几声炮响,野猪倒下,人们开始肢解野猪,围猎大获成功。整场表演动作逼真,原始古朴,叙述了白马人先祖团结一致集体围猎的原生场景。 3、秋昼 属于傩舞二人舞。池哥昼傩祭祀队挨家串户进行驱邪仪式期间,由池哥扮演者中任意两位表演,是一种情景性双人舞,表演时两位池歌双手各持牛尾,伴随打击乐伴奏相向做弓步进退,斗肩,相互搂抱,背靠背,膝对膝,弓步推挤,相互挽肘作厮杀等动作,节奏明快夸张,动作坚实有力,体现出池歌的强健和威猛。 4、池母擀面 属于傩舞二人舞。是池哥昼祭祀活动中有情节的女面相傩舞,一般在池哥昼傩舞表演队进入村民家中驱邪期间,在较宽敞或寨中较有名望的村名家中进行表演,表演由池哥昼傩舞表演者中的两位池母完成,属于池母2人舞。整场表演由池哥昼傩舞中池母动作和情景表演动作两种贯穿形成,每种动作都有固定的表演程式和内涵。其中,情景动作主要有洗锅、舀水、烧水、和面、擀面、切面、捞面、敬天神、给池哥喂饭等动作。傩舞一般作为贯穿情景完成的连接动作,在入场、退场、每次情景动作表演前进行表演,动作同池哥昼傩舞中池母动作相同。整个表演过程动作流畅细腻,主要反映白马女性厨房劳动的原生场景。 5、甘昼 属于傩舞四人舞。一般在麻昼表演的间歇由四位男性,头戴阿里嘎面具,身着白色上衣,双手拿牛尾,伴随打击乐伴奏表演,传统固定的甘昼傩舞动作,舞步固定,动作干练、节奏明快、幅度夸张有力,体现了白马人力量与强悍的特质。 6、麻昼 属于傩舞六人舞。是由六位男性分别头戴狮、虎、鸡、牛、龙、猪头面相的面具,身着艳丽彩裙,手拿红、黄、绿色彩绸,跟随打击乐节奏以逆时针转圈的方式做模仿动物动作的舞步进行表演,表演有固定的套路和身法。“常见的套路有十二大套六小路六种标志型动作。转一圈为一路,每一小路开始和结束都有固定的节奏和舞步形式,由2至3个固定连接动作加一个专有的标志型动作交替表演构成,舞步为碎步、踢腿、搓步、踮步、扩胸、转身、开跨、晃手、左右拧身等,舞步时缓时急,动作复杂多变,轻而铿锵,盈而有力,具有一定的 ?象征意义”。 ? 于一 .《白马藏族“十二相”考略》.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9 (6) .第56页 4 7、阿里改昼 是池哥昼傩祭祀仪式中的一种情境性表演形式,一般在池哥昼傩舞表演队进入村民家中驱邪期间,由傩祭表演角色中的知玛表演,常见表演人数三人,其中一人扮演猎物,两人扮演狩猎者,表演动作以跑、跳、手拿左右甩动、单腿跨步、两人推挤、搂抱、按压动作,以及模仿生活中狩猎、围猎、捕获猎物、降服猎物、肢解猎物肢体、分享猎物等情景动作为主,所有动作较为夸张和滑稽,内容主要反映白马先祖原始的狩猎场面。 8、麻沟池 是麻沟池祭祀仪式中有情节的傩舞。由池哥昼傩舞表演者和民众共同表演。表演一般分为两队,每对均由一位首领、两位池哥和若干民众组成,表演结合祭祀过程进行,分为:山上(祭祀地)和山下(寨中开阔地)两处表演场地,山上作为祭祀、练兵场地,山下作为模拟白马人战争场景场地,整场表演过程动作较为固定,队形变换多样,以突出正反两军多次相遇、厮杀打斗的历史场景为主。 (二)火圈舞歌舞 关于火圈舞的来历,据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会成县分会会长、陇南师专蒲向明教授介绍,“相传在很久以前,白马人的先民在腊月被官兵追杀,被迫走上了迁徙之路,后被官兵围困在山岭上白马人坚守了七天七夜。到了第八天,即腊月初八,疲惫不堪的白马人在山岭上歇息,燃起熊熊篝火,以驱赶冬夜寒冷,并渐渐进入梦乡。半夜时官兵偷袭,危难时一只白色雄鸡拍翅而鸣,惊醒了梦中的白马人,躲过了这一次劫难。为纪念腊月初八摆脱大劫难,白马人便把这一天定为 ?火圈舞的开始日,成了白马人的传统纪念日”。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频繁的征战和迁徙,使白马人时常处于高度警惕状态,因此刀剑不离身,以随时还击敌人。每当他们狩猎、与外村发生冲突、或去征战时,总要携带砍刀和弩箭,出发前对空鸣炮三声,全村集体口喊“噢喂”它在白马口语中称“够扎”,表示对天发誓,同仇敌忾。“噢噢噢”的呐喊,在战争中还起到壮军威的作用。据文县当地研究者考证,白马人为消除疲劳,通宵达旦以歌舞自娱,这便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现在的火圈舞。关于白马人的火圈舞始于哪个年代,文县当地各种史料中都少有记载。但从白马人发展的历史印记中,研究者们一个最统一的发现就是:火圈舞最早的雏形、演变过程和发展历史都与战争息息相关。 ?邱正保 邱雷生 .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 舞蹈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第78页 5 火圈舞属于自娱型集体歌舞,男女老少均可参与,人数多寡没有限制,具有很强的民族凝聚功能,现已演变成民俗歌舞。“火圈舞每年从农历腊月初八白马人的凑柴街火活动开始表演,正月十八日随整个春节祭祀活动而结束,历时四十天。火圈舞表演没有乐器伴奏,属于徒步歌舞,动作和速度较为平缓舒展,多以边跳边唱顺、逆时针围篝火转圈形式进行。火圈舞的舞步较为丰富,每种舞步都有固定的演唱曲调及对唱形式。演唱曲调、舞步动作从开始的平缓跳圆圈到结束时速 ?率渐快、曲线变换队形一气呵成,较为连贯”。常见舞步有横移步、前后交叉跨步、身后前俯后仰、跺脚、撅臀下蹲等。最具特色的白马人火圈舞是“跳火圈”,白马语称为“盖车”舞,或“越城”舞,一般参与者多为男子。表演时,人们手拉手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快速跳圆圈,比试参与者的力量和勇猛。传说在白马人的征战时代,就是用这种舞蹈的气势鼓舞了士气,击败了入侵者。 三、白马人民间舞蹈的保护 随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文化的逐步趋同,发展经济和独特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矛盾和困惑凸显出来。成渝铁路、文县天池、九寨沟旅游线路的开发,临洮罐子沟高速公路的修建,对白马人原生音乐文化生态环境构成极大影响。白马人生存环境、生活方式、劳动模式、审美情趣正在发生变化,白马人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2007年和2010年相比较,短短四年中,已有相当多的舞蹈元素消失;多数舞蹈的表演形式简化,趋于“敷衍”,表演失去了传统意义;大量白马人青壮年外出务工,白马舞蹈的传统态势不容乐观;各类舞蹈表演的原生态已大打折扣,保护盒挖掘在眉睫。 文县白马人民间舞蹈古朴原始、风格独特、内容丰富、品种多样,包含着极为丰富的民族舞蹈语汇及表演特色,也包含着白马人对历史的记忆及对人生、对生活、对未来的独特思考和态度,因而构成了独特民族特质的民间舞蹈文化样态,是具人类学、宗教学、民俗学、考古学、艺术学等多方面价值的珍贵历史文化遗产,是研究白马文化乃至古氐文化的“活化石”。 ?曾维益(《白马藏族研究文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内部印行 .第112页 6 参考文献: [1]黄布帆 张明慧.《白马话支属问题研究》.《中国藏学》.1995 (2) [2]邱正保 邱雷生. 《陇南白马人民俗文化研究?舞蹈卷》.甘肃人民出版社.2009 [3] 龚浩 谢伟.《白马遗风》.装饰.2007(1) [4] 梁正海.《傩文化的象征人类学阐释》.中南民族大学.2007年 [5] 于一. 《白马藏族“十二相”考略》. 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2.(6) [6]曾维益(《白马藏族研究文集》(四川省民族研究所内部印行 7
/
本文档为【白马傩舞 沧海遗珠】,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