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2017-09-21 12页 doc 33KB 26阅读

用户头像

is_601191

暂无简介

举报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论文范文 题目: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 意义 编辑:司马小 作者:陈宏亮~丁文元~李宝俊~张英泽 【摘要】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导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 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认真总结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关节突退变 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是MRI表现国内相关报道 较少~旨在为国内学者今后进行相关领域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和参考。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 退...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 范文 目: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 意义 编辑:司马小 作者:陈宏亮~丁文元~李宝俊~张英泽 【摘要】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导致下腰痛(low back pain)的主要 原因之一~严重影响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本文认真总结近年来 国内外学者对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进展~概括了关节突退变 的X线、CT及MRI表现及其临床意义~尤其是MRI表现国内相关报道 较少~旨在为国内学者今后进行相关领域更深入的临床研究提供思路 和参考。 【关键词】 腰椎; 关节突; 退变; X线; CT; MRI Abstract:Degeneration of the lumbar facet joints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ain causes of low back pain, which severely impact the life quality of people. This article sums up the research advancement of the lumbar facet joints degener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recent years, and 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X-ray, CT and MRI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degeneration of articular process, of which the characteristic of MRI was rarely reported domesticly. The purpose is to provide ideas and references for domestic scholars aiming to further clinical research of related fields in the future. Key words:lumbar; facet joints; degeneration; X-ray; CT; MRI 下腰痛(Low back pain)是目前最困扰人类的常见疾病之一。流行 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有多达2/3的人一生中有过下腰痛的症状~它仅 次于普通感冒~是造成患者求医的位居第2位的原因。在美国~因下 腰痛而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的社会经济损失每年超过1 000亿美元。早 在1911年~Goldthwait就认识到腰椎小关节的疾患可能是导致下腰痛 的原因。Cavanaugh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腰椎小关节疾病发生率远高于 椎间盘源性疾病~支持腰椎小关节是导致下腰痛来源的观点。腰椎小 关节病的诊断条件为:?腰痛或腰腿痛~或突然出现腰椎关节嵌顿 征~腿痛患者多数不过膝部~主要是慢性反复腰部疼痛;?腰椎过伸试 验(+)~小关节部明显压痛;?1%利多卡因于小关节部封闭~症状得到 明显缓解。目前~关于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研究很多~本文就关节 突关节退变影像学方面的研究做如下综述。 1 关节突关节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腰椎关节突关节属滑膜关节~由位于椎弓根与椎板相连处的上下 关节突构成。上关节突的关节面朝向后内方~下关节突关节面朝向前 外方~关节面上覆有透明软骨。关节周有关节囊附着于关节软骨周 缘~关节囊外层为由胶原纤维构成的致密结缔组织~且纤维在关节囊 上下部的走行方向不一~在关节囊底部的中层有大量的弹性纤维。关 节突关节的这种复杂的解剖和组织结构有利于关节突关节抵抗各方向 的负荷。关节突关节参与构成椎管和椎间孔的后壁~关节突关节前方 与脊髓和脊神经相邻~其退变增生可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关节突关节 由脊神经后分支支配~神经受压或被牵拉损伤可引起腰背痛。腰椎关 节突的关节面与水平面成直角~与冠状面成45?角~各腰椎关节突关节与正中矢状面的夹角大小不一~T12,L2矢状角度在25.89?,33.87?之间~L3,L5与矢状角度在40.40?,50.30?之间。 在关节突关节结构中~上关节突关节面是承重和椎体稳定性主要载体~其朝向有3种:(1)矢状位~上4个腰椎中占多数;(2)中间位~L5最多;(3)冠状位~与冠状面接近。在下腰椎~小关节面逐渐转向额面位~所以上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关节突关节角的大小所起的机械阻挡作用~在下腰椎的稳定性和椎体运动中作用最大~所受的应力也最大。同时关节突关节角度增大时~其机械阻挡作用也增大~椎体稳定性相应增加;当关节突关节角度减小时~其机械阻挡作用也减小~椎体稳定性相应降低。 2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研究表明:腰椎间盘及小关节的退变是脊柱功能单位(SFU)退变的基础。椎间盘和两侧的小关节构成的三点稳定框架相互支撑~缺一不可。腰脊柱运动是多方向活动的耦合或共轭(coupling)。椎间盘高度改变或者小关节角度的异常~势必导致共轭效应~从而导致腰椎应力分布不均~造成应力集中区结构损坏~以至发生形态的改变。腰椎小关节在同节段椎间隙高度变窄的长期影响或累积性劳损之下~造成腰椎间小关节的关节软骨剥脱、骨质软化、表面凸凹不平。关节增生变厚~导致关节的方向走行异常~咬合关系失常~从而发生关节的椎体滑移~甚至小关节的半脱位。小关节角的方向性与其维持腰椎的旋转和剪切力有关~矢状位的小关节角所受压力明显增加~稳定性减弱~易发生关节退变。 3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 腰椎关节突关节位于椎体后方~位臵较隐蔽~常规正侧位X线片只能观察到关节突的部分边缘~不能显示其全貌。周承涛等在取得了大量关节突关节角度值的基础上~设计出关节突关节位~使关节突关节清晰可见。对经CT、椎管造影及MRI检查证实无椎间盘突出等其他疾病的53例下腰痛病人进行观察~关节突关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硬化、错位及假关节形成等改变。既往报道~关节突关节间隙一般不小于2 mm。周承涛等还发现:(1)在下腰痛患者关节突关节位片上均出现 不同程度关节间隙变窄;(2)通过上关节突内缘距与椎弓根间距比值(IFD/IPD值)的测量~能客观评价上关节突向内侧增生的程度(衡量椎管狭窄的之一);(3)测量上关节突高度与椎弓根高度比值(ZH/PH值)改变可反映上关节突向上增生的程度~尤其是判断对神经根鞘的压迫(衡量椎间孔狭窄的标准之一)。 4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表现及临床意义 4.1 CT平扫观察和测量关节突形态及关节角 一般情况下~主要通过CT平扫来观察和测量腰椎关节突关节面形态及关节突关节角度的大小。目前~临床上较为常用的CT诊断由Grobler推荐~即经过相应的椎间隙的下位椎体~平行于下位椎体终板的扫描层面。此面经过上关节面的基部~层面上可以观察到最大的关节经线~这对研究小关节具有代表性[8]。在下腰椎CT片椎间隙层面上~腰椎下关节突关节面前后两端点连线与同椎体正中矢状线的夹角称为关节突关节角。多数学者认为~当双侧关节突关节角的差值大于10?时即视为关节突关节角不对称~而有的作者定义为5?。据上下关节突关节面的形态和相互关系~刘旭林等[9]将关节突关节分为4种类型~I型:平行型~上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直线平行;?型:环抱型~上关节突关节面呈弧形且凹面较大~下关节突关节面呈相应的弧形凸面~为上关节突所环抱;?型:反环抱型~与?型相反~下关节突包绕上关节突;?型:双环抱型~上下关节突均分为内外两部分~一部分环抱相应的关节突~而另一部分则被相应的关节突所环抱~关节突关节间隙呈“S”形弯曲状。 4.2 腰椎关节突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系目前仍没有达成共识。一种观点认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腰椎间盘退变有显著的相关性。Park等[10]的研究发现~在腰椎极外侧型和后外侧型椎间盘突出中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程度和椎间盘退变程度有明显差异~他们认为关节突关节不对称的程度和椎间盘退变的程度差异可能是椎间盘从极外侧或后外侧突出的关键因素。Karacan等[11]在测量了61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体质量、身高、体质量指数等体形指标和关节突关节角后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及矢状方向的关节 面发生率较高~在身材较高的患者中这种改变更为明显。Okuda等[12]在回顾性分析了因L4退变性滑脱而行L4,5后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患者发现:L3椎板的水平方向和L3,4关节突关节的不对称同时存在有可能是术后L3、4椎间盘加速退变所引起的神经症状加剧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与椎间盘退变不存在相关性[13]。他们认为~下腰椎高发椎间盘突出是应力所致~这是由脊柱特殊结构和人体特殊体位所决定的~与关节突关节方向性无关。 4.3 腰椎关节突不对称与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关系 根据小关节角的大小可区分不同的腰椎小关节类型~?52?者为矢状型~52?,35?者为中间型~?36?为冠状行。随着脊柱退变增加~小关节呈矢状型改变增加~势必造成脊柱稳定性下降。Fujiwara等[14]研究了44例脊柱尸体标本发现腰椎关节突关节不对称可直接或间接地引起相应节段的椎间不稳而诱发退变性腰椎滑脱的发生。顾洪生等[15]研究表明:退性行腰椎滑脱的小关节角增大~这是椎体存在矢状位的不稳定性的解剖基础。小关节冠状部分减小了前向的阻挡力~出现小关节的半脱位~这种半脱位是一种失代偿的表现~是变性不稳定的重要表现之一。关节突可向前或向后移位~移位明显者导致相应的椎管狭窄或椎管变形。 4.4 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CT表现 正常腰椎小关节CT表现为关节面彼此平行~关节间隙为2.5,4 mm;软骨下密度均匀~皮质骨与松质骨界限分明~关节面边缘光滑。Carrera等[16]描述腰椎退变的小关节的表现:(1)骨刺形成;(2)关节间隙狭窄不平(关节软骨变薄);(3)关节突增生肥大;(4)关节真空现象;(5)关节囊钙化;(6)小关节半脱位;(7)小关节矢向变化;(8)关节软骨下骨骨质疏松或硬化。贺瑞等[16]研究55例腰椎不稳患者的CT发现~关节间隙狭窄不平占96.36%~真空现象占72.72%~关节面矢向变化和小关节半脱位各占35%和52.72%。关节间隙的狭窄意味着软骨的剥脱~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骨赘的增生、关节突的增生肥大产生侧隐窝狭窄~合并椎间孔缩小而神经根受压。根据Wollff定理:正常或异常的骨~其形成的结构都适用于拮抗作用于其上的外力。因此小关节顺应力方向的骨质增生和硬化。而非应力区则出现骨质疏松或囊变; 暴露的软骨下骨可使气体进入小关节腔~出现关节真空现象。继而出现小关节关节囊的松弛、不稳和钙化。甚至出现小关节面的微小骨折。进而骨折在顺应力方向的愈合中发生了更接近矢状面的重新塑形。 近年来~随着SCT多平面成像(muitiplanar reformation~MPR)技术的进步~多排螺旋CT扫描基础上的曲面重组成像技术应该有望成为显示椎小关节病变的重要手段。它不仅丰富了图像显示效果~同时还通过不同的MPR显示椎小关节全貌、椎间小关节比邻关系~为临床诊断及手术提供条件。当然~SCT的MPR技术标准有待于进一步。 5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MRI表现及临床意义 MRI能根据需要采集矢状位、冠状位及横断位图像~定性定位诊断准确。尤其在矢状位上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滑脱的程度~横断位上椎间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凹凸不平~关节边缘部骨质增生及关节半脱位。MRI虽然对骨结构~钙化显示不如CT~但可通过软组织与骨信号的差别发现峡部裂~可以清晰显示椎间盘、椎间关节、椎管、椎间孔和硬膜囊的改变。Carrino等[17]研究证实MRI诊断腰椎退行性疾病正确性相当高。 5.1 腰椎不稳与关节突和椎间盘退变的关系 腰椎不稳主要是椎间盘和椎小关节的退变引起。腰椎间盘变性使维系腰椎稳定性的韧带与周围软组织随之发生变性~致中央及侧方椎管容积变小而压迫其内的硬膜囊与神经根~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如下腰痛与间歇性跛行[18]。MRI信号有助于定量评估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为间盘退变所致腰椎管狭窄提供一定的诊断价值。方国华等[19]将椎间盘退变程度分为~0度:正常髓核图像~信号均匀~形态正常;1度退变:信号强度不均~形态不规则扩大;2度退变:退变范围接近椎边缘;3度退变:椎间隙变窄~髓核信号消失或部分残留~退变范围达到或超过椎体边缘。顾洪生等[15]研究认为:腰椎小关节与椎间盘退变之间密不可分。张宏军等[20]发现腰椎运动节段的不稳定多集中在轻、中度退变的椎间盘~严重的椎间盘退变反而恢复了稳定性。贺瑞等[16]亦发现腰椎不稳定患者的椎间盘退变60%以上是在1度和2度以内~虽然腰椎间盘的退变程度和临床症状无正相关~但MRI检查对腰 椎不稳定患者还是很重要的。Madsen等[21]认为硬膜囊横断面积及其轴向承受力的大小与椎管的直径并无直接关联~而与体位有一定关系。Ferreiro等[22]发现对于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和脊柱滑脱病人~直立位MRI检查结果的准确性优于仰卧位MRI~原因可能为由于脊柱承重导致椎间盘突出扩大和椎体前移加重。Don等[23]通过对患者MRI影像研究发现退行性脊柱滑脱多发生于关节突处于矢状面的节段~而真性滑脱多发生于关节突处于冠状面的节段。另外~很多关于关节突平面方向在MRI上表现的研究显示~关节突平面的矢状位和屈度的增加与椎间盘和退变性腰椎滑脱严重程度呈正相关[8]。 5.2 关节突含水量在MRI像上变化的最新研究 目前~很少有关于腰椎关节突退变MRI表现的报道。Mailleux等[24]建议~关节突含水量在MRI像上的变化应该提高对腰椎不稳的怀疑~但是~这个建议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近~Fujiwara等[14]以MRI表现为基础~通过研究椎间盘与关节突退变和发展的关系~设立了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分级体系。他们发现椎间盘和关节突退变均与腰椎不稳存在密切关联。Longmuir等[25]研究也证实关节突退变和椎间盘退变之间存在密切关联而且MRI T2像上关节突表现的信号强度及范围可以做为关节突退变的诊断依据。 最近~Jeffrey等[26]报道了关于关节突含水量MRI表现与腰椎不稳X线表现之间关系的研究~他们认为通过观察关节突含水量在MRI像上的变化也可以判断腰椎不稳的存在与否。研究证实腰椎关节突退变与脊柱节段不稳存在密切关联~这与先前发表的生物力学和临床影像学研究结果相一致[14]~这也是首次明确证实腰椎关节突含水量和节段不稳之间存在关联。研究显示~MRI上腰椎关节突含水量值与X线上的下腰椎不稳存在密切的线性正相关~关节突含水量值和X线片上腰椎不稳的总量均能够被测算出来~而且拥有很高的可信度~关节液相对高的阳性预测值的存在暗示X线片上存在腰椎不稳。尽管如此~Jeffrey等[26]研究数据也表明MRI不能单独诊断腰椎不稳~因为X线上存在腰椎不稳的患者中~15%在MRI像上未出现关节突含水量的变化。而且~MRI像上存在关节突含水量变化的患者中~19%在X线片上未出现腰椎不稳。因此~动力位X线片对于准确诊断腰椎不稳仍然是必需的。Jeffrey等[26]最后指出~其研究的患者很有可能存在腰椎不稳而在腰椎动力位X线片中没有相应征象~但是在CT、动态MRI或CT 三维重建[27]检查中能够被发现。哪种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腰椎不稳中 最可靠尚无定论。将来分析关节突含水量和腰椎不稳关系的前瞻性研 究应该包括其他更准确反映腰椎不稳的诊断和量化指标的影像学技 术。 综上所述~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是下腰痛的病因之一~也是腰椎 不稳的关键因素~与椎间盘退变存在紧密关联。进一步深入研究腰椎 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特点对于预防和诊断腰椎不稳具有重要的临 床价值。 【参考文献】 Katz JN. Lumbar disc disorders and low-back pain: socioeconomic factors and consequences[J].J Bone Joint Surg Am, 2006, 88:21-24. Cavanaugh JM, Lu Y, Chen C,et al.Pain generation in lumbar and cervical facet joints[J].J Bone Joint Surg Am, 2006, 88:63-67. Schuetz U, Richter M, Dreinhoefer K,et al.Diagnostic validity of fluoroscopically controlled lumbar facet joint injection in degenerative lumbar spine syndrome [J]. J Bone Joint Surg Br,2006, 88:151. Masharawi Y, Rothschild B, Dar G,et al.Facet orientation in the thoracolumbar spine :three dimensional anatomic and biomechanical analysis[J]. Spine, 2004,16 :1755-1763. Cohen SP, Raja SN. Pathogenesis,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umbar zygapophysial (facet) joint pain [J]. Anesthesiology,2007,3:591-614. Carrera OF, Haughton VM, Syvertsen A,et al.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lumbar facet joints[J].Radiology, 1980,134:145-158. 周承涛~刘红~李守旭~等.腰椎关节突关节的X线基础研究及 临床意义[J].中华骨科杂志~1996~7:438-440. [8] Fujiwara A, Tamai K, An HS,et al.Orientation and osteoarthritis of the lumbar facet joint[J]. Clin Orthop Relat Res, 2001,385:88-94. [9] 刘旭林~李淑玲~李文乐.下腰椎关节突关节形态和关节角的 CT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2:805-806. [10]Park JB, Chang H, Kim KW,et al.Facet tropism:a comparison between far lateral and posterolateral lumbar disc herniations[J]. Spine, 2001,6:677-679. [11]Karacan I,Aydin T,Sahin Z,et al.Facet angles in lumbar disc herniation :their relation to anthropometric features[J]. Spine,2004,10:1132-1136. [12]Okuda S, Iwasaki M, Miyauchi A,et al.Risk factors fo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 after PLIF[J]. Spine,2004,14:1535-1540. [13]Lee DY, Ahn Y, Lee SH.The influence of facet tropismon herniation of the lumbar disc in adolescents and adults [J].J Bone Joint Surg Br,2006,4:520-523. [14]Fujiwara A, Lim TH, An HS,et al.The effect of disc degeneration and 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 on the segmental flexibility of the lumbar spine[J]. Spine, 2000,23 :3036-3044. [15]顾洪生~李振宇~肖建德~等.腰椎退行性滑脱与小关节形态 之间关系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7~3:341-343. [16]贺瑞~尚希福~童元~等.腰椎不稳的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 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8~3:230-231. [17]Carrino JA, Lurie JD, Tosteson AN,et al.Lumbar spine: reliability of MR imaging findings[J].Radiology, 2009,1:161-170. [18]Peng B, Hao J, Hou S,et al.Possible pathogenesis of painful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J].Spine,2006,5:560-566. [19]方国华~曾青东~骆剑敏~等.腰椎不稳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 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2:82-84. [20]张宏军~范顺武~方向前~等.腰椎退变与不稳的影像学研究 [J].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2006~3:279-282. [21]Madsen R, Jensen TS, Pope M,et al.The effect of body position and axial load on spinal canal morphology: an MRI study of central spinal stenosis[J]. Spine, 2008,1:61-70. [22]Ferreiro PA, Garcia IM, Ayerbe E,et al.Evaluation of intervertebral disc'herniation and hypermobile intersegmental instability in symptomatic adult patients undergoing recumbent and upright MRI of the cervical or lumbosacral spines[J]. Eur J Radiol,2007,3:444-448. [23]Don AS, Robertson PA. Facet joint orientation in spondylolysis and isthmic spondylolisthesis[J]. J Spinal Disord Tech, 2008,2:112-115. [24]Mailleux P, Ghosez JP, Bosschaert P,et al.Distension of the inter-facet joints in MRI and indirect sign of an existing underestimation of spondylolisthesis and canal stenosis[J].J Beige Radiol,1998,81:283-285. [25]Longmuir GA, Conley RN. Interexaminer reliability of T2-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or lumbar bright facet sign [J]. J Manipulative Physiol Ther, 2008,8:593-601. [26]Jeffrey A, Rihn MD, Joon Y,et al. Does lumbar facet fluid detected 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correlate with radiographic inst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degenerative lumbar disease[J]. Spine, 2007,32: 1555-1560. [27]Ochia RS, Inoue N, Renner SM,et al. Three-dimensional in vivo measurement of lumbar spine segmental motion[J]. Spine, 2006, 31: 2073-2078.
/
本文档为【腰椎关节突关节退变的影像学改变及意义】,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