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2018-04-27 12页 doc 32KB 17阅读

用户头像

is_842972

暂无简介

举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报简介 | 规章制度| 编辑队伍 | 本期栏目 | 各期回顾 | 投稿征订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九大制约因素 发布日期 :2003-6-7 14:29:10 作者:刘 庸 刘 庸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本文认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九大制约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落后,信息不畅;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增长快;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商...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 学校首页 | 首页 | 学报简介 | 规章| 编辑队伍 | 本期栏目 | 各期回顾 | 投稿征订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九大制约因素 发布日期 :2003-6-7 14:29:10 作者:刘 庸 刘 庸 (兰州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20) 摘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成效。本文认为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有九大制约因素: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社会发育程度低;交通落后,信息不畅;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增长快;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改革滞后,软环境过“硬”。这九种因素相互作用,阻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族经济;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中图分类号:F12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83(2003)02-0055-05 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广西等12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总面积为691万平方公里,其中民族自治地方面积为596万平方公里,占西部大开发地区面积的86.3%,1,(4)。可见,西部大开发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少数民族居住地区的开发。所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决定着西部大开发的成败。怎样使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这是当前我国政治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民族学家等都热切关注并积极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首先应该分析有哪些因素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然后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那么制约因素都有哪些呢? 一、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民族地区大多位于我国自然地理结构的第一、二台阶的高原和山地上,自然条件差,生态环境恶劣。民族地区绝大部分是干旱或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西南地区稍多),而且西北多在200毫米以下,这样致使很多地区沙化严重。大部分地区年积温在4000?以下(西南地区稍高),以寒冷为主,不利于农业发展,而且整个青藏高原更在1600?以下。西南地区多是山地土壤,西北和北方则是黄土和沙漠,富含有机质少,不利于农作物生长。最后,民族地区很多是岩丕裸露,植物稀疏,森林覆盖率低。如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海拔高,多石山、峡谷,沼泽地、草地、雪山和石灰岩等地形面积大;青藏高原地面常年积雪;西北和北方地处内陆,远离海洋,因降水量少,沙漠面积大,地面沙化、碱化严重,森林覆盖率极低。据1996年统计,当年全国森林覆盖率为13.4%,而甘肃为4.2%,青海为0.3%,宁夏为0.9%,新疆为0.9%,内蒙古为2.1%,2,。另外,民族地区普遍地形复杂,气候多变,自然灾害频繁,风沙、风暴、滑坡、泥石流、雪灾、地震等较多,3,。这样的自然环境必然会制约该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往往主导着人们的行为方式,虽然它不是经济发展的直接原因,但它从深层影响着经济发展,而且往往是根本性的。落后保守的思想泯灭人们的进取心,使人们安于现状,不求进取,甚至阻碍进取,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极大。有这样一个事件是最好的例证。能源极缺是西藏经济发展的瓶颈,为消除它对经济的制约,政府在羊卓雍湖修建一座水电站。一些笃信宗教的藏民群众硬说那是个神湖,动不得,反对修建。考虑到民族团结的大局,在已投入3000万元资金后只好下马,4,。民族地区群众由于多居住在偏远地区,受现代思想,尤其是市场经济的价值准则影响较小,持有很多不利于现代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主要有:第一,宗教意识。宗教对民族地区影响较大,它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融化于民族意识之中,以致于人们生存的重心都放在宗教之上,一切围绕着宗教转。其表现如某些宗教信徒为对宗教表示虔诚常会倾其财力,甚至不惜贷款。这样,直接影响着扩大再生产的进行。第二,迷信宿命思想。民族地区群众多有神灵上帝等观念,认为一切都已被上帝安排好,自己的命运是无法摆脱的,致使他们处处循规守矩,凡事任命由天,不敢“犯规”。第三,重义轻利的观念。重义轻利本是一种值得推崇的价值观念,但在生活中过于看重传统的那种“义”,则会影响现行社会“利”的价值准则,与现代价值观念发生冲突。第四,平均主义消费观。民族地区普遍存在平均消费的观念,如在一些佤族地区,种的粮食、菜互相吃,所谓“山毛野味,见者有份”。在拉祜族、佤族、布朗族中还有这样的传统习俗,在杀猪宰羊时,要把全村人都请到家里,连吃带拿,二三百斤重的猪在一天就消费完了,5,。这样的消费观是对生产积极性的扼杀。第五,无积累财富观念。很多民族地区群众消费没有性,“有时大吃大喝,无时将就度日”。在一些地方还存在着严重的超常规消费,如粮不够吃也要买酒,甚至用国家救济粮换酒喝,6,。这样的消费怎么能够扩大再生产?第六,重农轻商思想。大多数的少数民族都地处偏僻,与外界交往不是很多,主要从事单一的农业生产,由于传统思想的影响,一般都重农轻商,视经商为耻、为不务正业。有人在云南某乡调查,结果显示有90%的民族群众耻于做生意。该乡每周五有一次集市贸易,各民族群众将货物分摆数堆,每堆一元钱。有的则是采取以物易物的简单交换形式。甚至个别村寨的群众则把东西放在路边,人躲在草丛里,等别人把东西换走后才出来,7,。现在一些民族地区这种观念尽管有所变化,但仍根深蒂固。第七,本土观念、排外意识强烈。少数民族多聚族而居,因地处偏僻,与外界交往少,长期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有着程度不同的封闭性,对于本民族或本地区有强烈的归附意识,而对外界则强烈排斥,显得封闭、狭隘、保守、目光短浅。由于有这样的心理,对外界的思想、生活方式、技术等怀着不自觉的抵触情绪。第八,安于现状的思想。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群众尽管很穷,但他们不是想方设法地挣钱以改变现状,而是安命于贫,不愿外出做工。1986年宁夏某县组织受灾户29名劳力挖煤,除去吃用,还可以挣一些钱,可半个月后只剩下3个人,8,(20)。这些思想观念在民族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它是落后的、保守的,与市场经济要求竞争、追求利润最大化、突出个人价值等是格格不入的。 三、社会发育程度低新中国建立前,有相当一部分民族仍处在原始社会末期,如独龙族、黎族、哈尼族等,共有十多个这样的民族,他们从事极其原始的耕作;居住在川滇交界处的彝族,处于从家长奴隶制向奴隶占有制过渡的阶段,其生产、生活方式都十分落后;还有一些民族实行封建农奴制或封建领主制,其生产力发展水平也相当低下;尽管大部分少数民族进入了封建地主制阶段,但总体水平发育并不高,且发展程度极不平衡,9,。新中国建立后,民族地区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些民族的部分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彻底改变了落后状况,但原有社会形态遗留的影响仍不同程度存在于一些民族之中,制约着他们的发展进步。而且大多数民族地区都普遍存在生产力低下,生产方式落后,社会分 工程度低,经济发展能力差,群众普遍素质低,对现代社会和外部世界了解少,常对外部世界怀有恐惧感,排斥外来事物,拒绝新的生活方式。 民族地区社会发育程度低,和前面已谈及的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一样,虽然它不能直接阻碍经济的发展,但它的影响是很严重的,而且在短期内很难根本改变。这样,就必然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制约民族地区的经济腾飞。 四、交通落后,信息不畅民族地区多在大山深处或草原腹地,自然地理条件十分复杂,各种交通运输方式都受到极大的限制,且发展严重滞后。民族地区交通基础设施规模偏小,目前还没有形成完善的交通运输网,依然存在交通闭塞死角,有些地段通行能力很差。铁路运程短,运量小,西藏、川西、滇西仍然没有铁路。民族广布的整个西部地区,铁路密度仅为东部地区的54.3%和中部地区的37.2%,10,(252)。公路不仅密度小,运量小,而且运输车辆少,路面质量差,高等级路面不多,相当里程为低等级或等外路,不能保证正常的运输,3,。内河航运河道处于自然状态,水浅流急,通航船舶吨位小,且碍航闸坝较多,干支流难以直达,通航少,水运能力低。航空运输机场、飞机和航线少,航运能力很有限。同时上述这些运输方式的载体,普遍存在性能差,状况参差不齐,效益低等问题。交通运输发展的落后,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它严重制约着民族经济的快速发展。 信息不通畅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另一重要因素。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在经济进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信息量取得和利用的多少,意味着经济竞争中获胜的可能性的大小。而目前民族地区普遍存在着邮电通讯布点密度小,设施落后,线路短,容量小,业务量少;广播电视覆盖区内信息量小;报刊杂志订阅量小。这种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是很大的。为什么信息如此不畅呢?这里有历史、自然地理状况、国家宏观发展布局、基础设施、经济发展水平、文明程度、思想观念等诸多原因,我们不再展开论述。但还有一个常为人们忽视的原因值得提出,即语言差异。民族地区语言差异很大,影响着民族间的经济联系,11,。在现代商品经济中,信息对生产和交换的影响越来越大,语言障碍将会大大阻碍民族间的横向经济联系,并削弱各少数民族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市场反应迟钝,即意味着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总之,民族地区交通通讯落后,信息不灵,阻碍了民族地区经济交往,必然要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五、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增长快民族地区教育落后,体现为基础教育办学条件差,学校布点分散,规模小,入学率低,效益差;在科技上,主要是专业技术人才少,科技力量薄弱,对科技的应用程度低,3,。在文化生活上,民族地区普遍存在文化事业落后,现代文化对群众影响小,人们仍生活在传统的文化氛围中,致使他们保守落后,漠视外界。由于落后的科学文化教育,直接造成民族人口素质低。 关于民族人口素质低,我们可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来说明。据统计,文盲率宁夏为13.40%,青海为18.03%,甘肃为14.34%,西藏为32.50%,云南为11.39%,它们都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数6.72%,12,(78)。而且应该指出的是,民族地区的非文盲人口中,绝大多数仅仅只是受过初等教育。这样,由于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因素——人的素质低下,必然要严重地制约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少数民族地区不仅人口整体素质低,而且增长快。据统计,从1978年到1997年的19年,西部民族地区总人口从24763万人增加到31623万人,净增人口为6860万 人,相当于统一后的德国总人口,年均自然增长率为14.58‰,高出东部沿海地区2.48个千分点。由于“人口分母效应”和经济“有增长无发展”,民族地区将进入“恶性贫困循环”的人口陷阱,2,。同时人口数量的急剧膨胀,加剧了人口与耕地、草地等的矛盾,使本已恶化的自然环境、脆弱的生态系统破坏更加严重,从而造成该地区的经济更难快速发展起来。 六、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国民经济仍停留在传统农业阶段,工业化水平低,规模和总量小,质量差。农业仍是劳动密集型,受耕地、灌溉条件、科技和人的素质低等因素制约,难以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经营,增长困难。工业方面,据统计,1996年,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总数为798.65万个,工业总产值为99595.33亿元,东部沿海拥有工业企业单位总数为309.36万个,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总数38.74%,工业产值63198.33亿元,占全国工业产值的63.46%,而同期西部民族地区拥有工业企业单位总数为145.37万个,工业产值10629.09亿元,分别仅占全国工业企业单位总数的18.20%和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67%。另外,在基础设施方面,如交通、通讯、城乡公共设施等,也都很薄弱。这些基础设施方面的薄弱对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是直接的。 民族地区的经济结构不合理。首先,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较小,第三产业增长缓慢。在第一产业中,粮油种植比重很大,占绝对地位,其他经营比重小,是以粮食为主的单一结构。其中牧区也是以牧业为主要的经济收入,且为粗放型,集约化程度很低。第二、三产业中,轻重比例失调,提供社会服务的部门严重滞后。工业又主要是为中东部地区提供原材料、能源等初级产品,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轻工业产品大多是从外部调入,“马太效应”所谓“马太效应”,本源于《马太福音》中的一句话:“让富有者更富有,让没有的更没有”。此指西部民族地区和中东部地区之间,因商品交换的不同,在经济发展中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的作用非常明显。这样的经济结构构成,使民族地区事实上处于一种非常不利的地位。其次,在经济的成分之中,国有经济比重大,非国有经济(如股份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等)比重小;在各类生产企业中,劳动密集型比重大,资金、技术密集型比重小。总体上看,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产业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关联度低,协调性差,无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七、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对外界要求低,交换少,这样就造成了其社会的封闭性和自我循环状态。大部分民族群众只知从事传统的农牧业生产,而若从事其他行业则被视为不务正业,对现代商品经济的商品、价值、市场、效益、竞争等不理解,甚至排斥之,商品经济在民族地区的发育程度相当有限。 在民族地区,由于商品经济的不发达,影响到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其功能,市场影响度低。“具体表现是:其一,市场体系不健全,即市场空间规模小,商品市场门类较少,与之相配套的金融、劳力、技术、信息和房地产等要素市场也严重滞后,这就使得通过市场手段有效配置资源、促进生产要素流动与重组的目标难以实现,同时,也使市场覆盖缺乏广度和深度。其二,市场主体发育慢,即工商业基础薄弱,生产规模狭小,上市商品有限,管理水平较低,特别是现有大中型企业生产设备陈旧和经营落后,技术消化吸收能力差,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其三,市场环境差,即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配套的政策、法规和措施跟不上,对市场经济的经营管理水平低,指令性计划约束多,市场调节作用弱,竞争机制和保障机制不完善等,这就使地区封闭、行业分割等现象不断出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9,民族地区商品经济不发达,使其市场发育严重不足,又造成市场机制不健全,从 而影响着民族地区经济的长足发展。 八、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增长乏力民族地区发展资金的来源途径主要是:中央政府的划拨和直接投资,国家银行的政策性信贷,引进的外资,东部和中部流入的投资,自身积累的资金等。在改革开放后,国家更多关注东部,而对西部民族地区事实上采取了一种后发展的做法,各种资金量相对减少,甚至有的途径受阻,使原本就发展资金不足的西部民族地区显得更加缺乏资金了。国家在实行市场开放和各项政策时,没有根据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市场发育的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客观上阻碍了民族地区资本市场的培育、形成和有效扩张,民族地区在经济基础、发展水平、社会环境、生态环境、劳动力素质、交通通讯、市场机制等很多方面都较东部有很大差距,而市场需求和价值法则决定资本总是要向投资收益率高的地区流动,所以投资者更偏好各种基本条件完备、回报率较高的东部。在金融的货币管理上,国家实行统一的存贷利率和法定准备率,在边际利率东高西低的情况下,民族地区不仅很难吸引外部的资金流入,而且连区内的资金也会大量流向东部,事实上用于支撑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资金比起东部是非常少的。在此情况下,即使民族地区地方政府尽其所能地提供各种优惠政策,也难以吸引流动性大的资金投向他们的辖区。另外,民族地区各项改革滞后,也阻碍资本市场的发展。整个民族地区资本市场总量少,规模小,吸引外部资金能力差,金融创新能力落后于发达地区。外部资金流入的短缺和本地区资金积累能力弱等多种因素叠加,导致了民族地区发展资金长期严重不足,成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乏力,长期在低水平循环,1,。 九、改革滞后,软环境过“硬”由于国家总体发展布局和改革步骤的影响,民族地区改革开放滞后于东部。在全国改革开放初期,认为民族地区不具备开放的条件,实行的是先东后西梯度的策略。在实际的操作中,重视东部,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采取近似于“听之任之”的政策。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开发区比东部晚10年,90年代中期还曾在比较低的行政级别上实行“自费改革”的试验。其次,国家实行“一刀切”的政策,没能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区别对待,使民族地区在外部环境不利的挤压下,发展速度减慢。再者,国家以计划经济的手段、扭曲的价格调出民族地区原材料和能源支持东部沿海地区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发展经济。另外,国家给西部类似东部的政策少,更没有制定和享有类似的特区政策,出口优惠政策,保税区政策等,13,(191)。地方政府在中央计划经济的指挥棒下支持东部搞市场经济,致使自己缺乏发展地方经济的自主权和主动权。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宏观上体制趋紧,外部压力增强,发展成本增大。这样,对于本来各种经济条件就比较差的民族地区来说,发展区域经济就更难了。 这里分析了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九大制约因素。其中自然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保守落后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发育程度低,是影响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三种根本性因素。接下来考察的交通落后、信息不畅和科学文化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增长快两个因素,是制约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硬件”和“软件”,两者一明一暗互为表里共同发生作用。再接下来谈的经济基础薄弱,结构不合理;商品经济不发达,市场机制不健全;发展资金不足,经济增长乏力等三个因素直接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最后一个论及的是制度构成的软环境影响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民族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些因素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起阻碍作用。当然具体到某个地区或某个民族的经济发展,起作用的因素可能不一样。但从民族地区总体上看,主要是上述这九种因素在制约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注释: ?一般情况下,当日平均气温稳定升到10?以上时,大多数农作物才能 活跃生长。农学上把高于10?持续期视为作物的生长期,把高于10?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 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温度总和叫积温。 参考文献: ,1,赵显人主编.西部大开发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研究,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2,黄保勤.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现状与发展研究,J,.民族研究, 1999(5). ,3,王存教.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对策,J,.西北民族学 院学报,1998(1). ,4,王天津.温州人和西藏藏族现代商品经济观念对比研究,J,.西藏 经济探索,1986(4). ,5,张百如.更新观念是边疆民族地区实现小康的一项紧迫性工程,J,. 创造,1998(4). ,6,周毅.从文化角度探讨少数民族贫困问题,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1998(2). ,7,李明文.非经济因素对边疆多民族贫困地区发展的影响和对策—— 云南澜沧江拉祜族自治县竹塘乡调查研究,J,.思想战线,1997(6). ,8,田广.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与经济发展,M,.北京:中国 展望出版社,1988. ,9,杨寿川.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的特质——兼论东西部经济发展差距,J,. 思想战线.1998(1). ,10,杜平.西部开发论,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 ,11,王尚银.论民族特点对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J,.贵州民族学院学 报,1995(3). ,12,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公室、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学统计司 编.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 ,13,王东京.中国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 【责任编辑丁明俊】 Nine Factors Constrain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LIU Yong (Northwest Minority Nationality Research Centre, Lanzhou University, Lanzhou 730000 China) Abstract: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is closely connected with the success of developing the west in China.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re are nine factors constrain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thnic areas, gradual deterioration of nat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ervative and behindthetimes ideas; poor sta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backward transportation;obstructed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backward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education;low quality of people and fast growth of population; poor economic basis as well as irrational economic structure;undeveloped commodity economy;unhealthy market mechanism; insufficient developing fund; slump economic growth; lagging reform and “stiff” soft environment. Those nine factors interact and hinder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thnic areas. Key words:ethnic areas;ethnic economy;economic development; constrainting factors 本网站由北方民族大学学报维护制作 All copyright © 2005
/
本文档为【北方民族大学学报】,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