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沙漠旅游资源.doc

2018-04-03 16页 doc 34KB 30阅读

用户头像

is_751406

暂无简介

举报
沙漠旅游资源.doc沙漠旅游资源.doc 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 2009年8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颇出人意料,因为这是至今全球唯一的以沙漠为主题的世界地质公园,而且从中国提出申报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历时不到一年。过去国内评上“世界遗产”或“世界地质公园”的项目,一般是先评上“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而这次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却一步到位,直接升格“世界级”。 一、 良好的区位优势 二、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西部,东接银川市,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国相 邻,距银川市仅11...
沙漠旅游资源.doc
沙漠旅游资源.doc 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 2009年8月2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宣布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国家沙漠地质公园入选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名录。这颇出人意料,因为这是至今全球唯一的以沙漠为主的世界地质公园,而且从中国提出申报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历时不到一年。过去国内评上“世界遗产”或“世界地质公园”的项目,一般是先评上“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而这次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却一步到位,直接升格“世界级”。 一、 良好的区位优势 二、 阿拉善盟地处内蒙西部,东接银川市,南邻甘肃省,北与蒙古国相 邻,距银川市仅114km,距乌海市150km,距酒泉397km,路面均 为柏油路。公园外围有银川河东机场、嘉峪关机场、乌海机场。在 阿拉善盟境内还有鼎新机场,规划中拟在阿拉善右旗巴丹吉林园区 新建巴丹吉林机场。阿拉善盟内部公路网络四通八达,各个园区之 间均为公路相连接,交通、通信方便快捷。 二、 拥有世界著名的沙漠地质景观资源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和丰富的沙漠地质景观资源,具有全国乃至世界的知名度。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内的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的沙漠地质景观资源极为丰富,有堪称“沙漠珠穆朗玛峰”的世界最高沙山,而这里的鸣沙由于面积极大而被誉为“世界响沙王国”;在沙漠中还分布有大大小小的湖泊近600个,具有独特的沙漠湖泊景观。险峻奇特的沙山、神奇的鸣沙和数以百计的沙漠湖泊,世界著名的沙漠地质景观资源,使这里成为研究沙漠地质的理想区域。 三、 拥有独特地域性的少数民族风情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在阿拉善这片神奇富饶的土地上,孕育了多个民族,这里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尤其是蒙古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在阿拉善盟辽阔的土地上孕育了彪悍勇敢的马背上的民族,浸润了浓厚的民族风情。在公园内,蒙古族的民族风情随处可见,如典型的游牧蒙古包、系满红丝带的敖包等。 阿拉善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区。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地质遗迹、丰富优美的自然风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还保存有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在黑城出土的居延汉简,是《史记》、《汉书》之外,现存数量最大的汉代历史文献。在曼德拉山还保存有6000多幅栩栩如生的岩画,向世人讲述阿拉善悠久的历史文化。 四、 拥有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 在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中,一些已开发的景区拥有良好的旅游服务设施。特别是沙漠旅游的服务设施,既有高档的沙漠度假村,在这里,游客可以享 受到滑沙、动力三角翼和沙海冲浪等娱乐项目;又有独具特色的蒙古牧民,游客将体会到独特的蒙古族风情和牧民淳朴热情的接待。在沙漠中的主要交通工具为吉普车,在每个沙漠景区,均有配备较好的吉普车和技术高超娴熟的司机,使人在沙海冲浪时有惊无险。 良好的沙漠旅游服务设施和完善的沙漠旅游服务接待措施,是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一大特色。 1. 规划指导思想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以沙漠、戈壁、风蚀地貌、古生物化石及其它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主体,有效利用胡杨林、贺兰山森林等自然景观资源,充分挖掘居延文化、宗教文化、曼德拉山岩画、黑城遗址、蒙古族风情以及东风航天城等历史人文资源,在“保护第一”的前提下合理布局,高规格、高起点科学规划,充分利用资源及区位优势,以开发促保护,确定科学合理的保护开发目标,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开发建设,为人们提供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文化娱乐的场所。坚持对地质公园的自然与文化遗产实施有效保护,恢复自然生态系统自身功能,增进系统内部自然调节和发展能力的原则,协调旅游开发、生产开发与地质遗迹景观保护的关系,以积极、科学的开发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以区域经济的发展推动实质性的保护,使地质公园形成良性的生态发展机制,以保证旅游与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 2. 规划基本原则 地质公园规划必须坚持“严格保护、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的原则,使地质遗迹资源与人文景观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区域旅游业的发展能够相互协调。 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国家有关环境、国土、森林、文物、风景保护法规为依据,严格有效地保护公园内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和其它人文资源。科学合理地划定各个功能区,分别制定保护、建设及旅游发展规划,切实体现“保护第一,开发与保护有机结合”的宗旨,提高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景观与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2.2 统一协调原则 各园区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要服从公园总的保护与发展规划,而各景区的开发保护措施也应与园区的相协调。建立自上而下完善高效的管理机构网络体系,便于对公园的保护和开发进行统一协调和管理。 2.3 突出特色、打造精品原则 突出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独特的沙漠、戈壁、风蚀地貌等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特色,结合胡杨林、居延海、贺兰山等自然景观和居延文化、黑城、东风航天城、宗教民族风情等人文景观特色,因地制宜,发挥自身优势,形成地质风格独特、区域特色鲜明、主题形象突出的地质公园。规划中一定要有精品意识,突出公园景观特色,塑造公园品牌,以其获得更好的知名度。 2.4 系统优化原则 阿拉善具有多维多向的地缘优势,其与宁夏、甘肃、北部的蒙古国、内蒙的巴盟、鄂尔多斯市紧紧相依,所以在线路、客源市场上必须注重横向联合,优势互补,串联成线,共同构建成多层次、多功能的区域旅游网络体系。地质公园内,各园区要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发挥区域系统中龙头园区的优势,带动区域的旅游发展。 2.5创新原则 在公园的保护、建设和管理过程中,进行体制、管理、项目的创新。要用新的发展思路作为指导,积极引进资金和人才,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建立适应地质公园、遗产保护和有序发展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管理机构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充分发挥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自然条件与区位优势,合理策划引进休闲度假、沙漠探险、民族风情体察、会议等参与性特色旅游项目。 2.6 产业联动原则 通过建立和开发阿拉善沙漠地质公园,推动旅游住宿、旅游购物、旅游商贸、绿色食品加工业、旅游娱乐业、传统手工艺、交通运输业等其它行业的全面发展,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产业体系。同时通过建立地质公园改善区域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和口岸贸易,促进招商引资,以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7 注重自然风光和文化旅游、科普教育相结合等内容有机结合的原则 规划中,不仅要突出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特色,还要注重其与自然风光、历史民族文化的有机结合,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提高地质公园内景观的科学内涵和品味,使游客在休闲度假之时,还能体会到文化和科学的趣味。 3. 功能分区规划 3.1 古生物化石保护区 该区以保护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为主要目的,按照《地质遗迹保护管理规定》,在不破坏化石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条件下,保护区可开展由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科学试验、教学实习、标本采集及有限的旅游活动,配置必要的科学研究和防护性设施。该区应限制游客进入,严禁搞任何建筑设施和机动车辆的进入。 公园内包括了两个古生物化石地质遗迹保护区,分别是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区和额济纳旗马鬃山古生物化石自治区级保护区。“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恐龙化石地质遗迹保护区”属阿拉善左旗乌力吉苏木,本区保护的主要对象是白垩纪恐龙生物群化石;“额济纳旗马鬃山古生物化石自治区级保护区”地属额济纳旗西北部的马鬃山苏木,是以保护白垩纪地层中的恐龙骨架化石、恐龙足迹化石及其蛋化石;龟鳖类化石、鳄类化石等古脊椎动物化石及钙化木森林为主,同时还包括石炭纪的古无脊椎动物化石的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3.2 游览区 3.2.1科普游览区 科普游览区是在保护资源的前提下开展各种科普游览活动的功能区。该区域一般拥有较好的开发基础,交通方便,科研程度较高,地质地貌特征突出,具有较为成熟的科教条件。在科普游览区内,通过地质公园管理机构和上级主管部门的统一部署,可以进行适当的资源开发利用行为,适当安排各种科普科教游览项目,分级限制机动车交通及旅游设施的配置以及当地居民活动。 公园内共设立8个科普游览区,分别为:腾格里园区的腾格里沙漠科普游览区、乌兰布和沙漠科普游览区、贺兰山前构造台地科普游览区、敖伦布拉格大峡谷科普游览区,巴丹吉林园区的红墩子大峡谷科普游览区、海森楚鲁风蚀地貌科普游览区,以及居延海园区的居延海科普游览区、东风航天城科普游览区等等。游览区内主要开展地质基础知识科普旅游、地质遗迹观光科教旅游、高端科技科普旅游等项目,游客在观赏美丽风光的同时,还可以收获丰富的科学知识。 3.2.2探险旅游区 探险旅游区是以科学探险、科普科研为主要游览活动的功能区。该区域开发基础较科普游览区薄弱,但其地质遗迹特征典型、突出,具有极高的游览观赏价值。在探险游览区,必须严格遵守地质公园管理部门的游客安全保护条例,在安全第一的前提下进行观光游览活动。 地质公园内设立巴丹吉林沙漠腹地探险旅游区。该功能区位于阿拉善右旗的巴丹吉林沙漠境内,以骆驼和吉普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神秘的巴丹吉林沙漠为 广大的科考者和探险爱好者提供了一个绝好的场所,这里不仅可领略美丽的大漠风光和沙漠奇观,同时还可以体会浓厚淳朴的民族风情。 3.2.3生态观光游览区 生态观光游览区是公园内具有良好生态环境或治理环境取得很好成效的区域。该区域内主要开展自然生态旅游,禁止一切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游览项目。 公园内设立2个生态观光游览区,分别为:胡杨林及红柳生态观光游览区、贺兰山森林生态观光游览区。胡杨林生态观光游览区位于额济纳旗境内,该游览区交通条件便捷,风光优美迷人,是进行生态观光旅游绝佳场所和进行生态环境治理研究的典型地区。贺兰山森林生态观光游览区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属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范围。该游览区的森林资源是内蒙古贺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物资源的主体,具有较强的生态功能及景观效果,其森林覆被率一般在50,左右,森林景观区的森林覆盖率甚至达到80,以上。 3.2.4历史文化游览区 历史文化游览区是以宗教寺庙、古城遗址、历史岩画及民族文化等为主要游览内容的功能区。该区域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能让游客在游览观光的同时领略古老文化的无穷魅力。 公园内共设立4个历史文化游览区,分别为:南寺历史文化游览区、北寺历史文化游览区、曼德拉岩画历史文化游览区、居延文化游览区。南寺和北寺历史文化游览区都位于阿拉善左旗境内,依贺兰山而建,寺内珍藏了大量的佛像、佛经和佛教文物及艺术品。曼德拉岩画历史文化游览区位于阿拉善右旗的曼德拉山中,该游览区内存有6000多幅数千年前的古代岩画,其年限可上溯到原始社会晚期和元、明、清各代,同时这里还保存有古人类遗存。居延历史文化游览区位于额济纳旗境内,包括黑城、红城、绿城等古城遗址及各种居延文化的文物等。 3.2.5休闲度假区 休闲度假区是拥有较好旅游服务设施、交通基础条件,可供游客进行休闲娱乐的功能区。度假区内主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景观资源,开发一些别具特色的休闲娱乐项目。 公园内设立有月亮湖旅游度假区,它位于阿拉善左旗的腾格里沙漠境内。该度假区结合沙漠景观资源,开发了许多沙漠特色娱乐项目,如滑沙、沙海冲浪、卡丁车、滑翔机、沙湖游泳等等。度假区主要针对高消费的客户群,基础服务设施品味高、条件好,许多著名会议都曾在这里召开。 4. 发展控制区 发展控制区是用于旅游服务接待及当地居民日常生活的功能区,包括接待服务区、行政管理区、居民生活区等等,是地质公园内宾馆、饭店、购物、娱乐、医疗以及居民居住、耕地、牲畜放牧相对较集中的地区。若发展控制区不能完全容纳园内现有居民时,地方政府应考虑园内过剩人口的搬迁问题。在发展控制区内,可以允许原有土地利用方式与形态有限度地改变,可以安排同公园性质与容量一致的各项旅游设施及用地,可以安排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等设施,但应分别控制各项设施的规模和内容,注意地质遗迹的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5 旅游综合服务区 旅游综合服务区是用于相对集中的建设宾馆、饭店、购物、娱乐、医疗、行政管理等接待服务及其它配套设施的功能区。公园内规划出巴丹吉林、腾格里、居延海三个旅游综合服务区,各综合服务区再在各景区所在的苏木分设旅游接待服务点。 6 居民生活区 居民生活区是用于居民生活、工农业及其它生产经营、接待服务等配套设施建设的区域。由于公园地域面积广阔及区域地理条件的特点,使得公园内居民居住较为分散,通常以各旗、各苏木的政府所在地为集中点,并且多分布在道路两侧。 7外围生态恢复区 生态恢复区是指具有连续的无人区和相对独立而易于进行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自然区域。采取严格适当的保护措施对恢复区实施保护,在规划期限内不作开发。区域内主要进行种树、植草等治理生态环境的活动,以期在生态环境系统恢复后,寻求一种人类与自然协调的开发利用方式。公园内沙漠、戈壁的周边外围区域都规划为外围生态恢复区,在恢复区内重点进行沙漠、戈壁生态环境恶化的防治。 第二部分 地质科普活动规划 一、 规划建设沙漠地质公园博物馆 规划在阿拉善新的旅游服务区内,并与游客服务中心等服务设施结合,建设沙漠地质博物馆。博物馆应利用图片、文字、模型、实物、影视等形式,介绍公园的地理和社会环境概况、主要地质遗迹和地质景观介绍、主要地质景观的科学知识背景和成因、公园的地质演化历史、公园的地学发现史、科学研究史及研究成果、公园的保护、建设、发展、公园的动植物资源和民俗风情。 由于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面积大,各园区又相对分散,考虑到公园主碑的建设,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博物馆拟建在巴丹吉林园区。腾格里园区和居延海园区分别建立沙漠地质公园陈列馆,展览内容和陈列内容同地质公园博物馆,但规模相对要小一些。 博物馆的展示品包括:公园的模型,如公园的三维实体模型以及各个园区分布模型等;公园的系列地学图件,如地质图、遥感图、导游图、交通位置图及总体规划图等;主要地质景观的图片及文字说明,介绍主要地质景观成因的模型、示意图或三维动画演示;重要的地质遗迹标本,并注明产地与时间;相关科学文献及出版物,以及领导专家考察资料,并有向游客免费提供的宣传资料;人文历史资料与出土文物;向游客播放或提供交互式查看的影像显示设备和场所;沙漠地质公园的触摸屏演示。 二、规划建设沙漠地质公园标示系统 说明系统是一个面向游客的信息传递服务系统,它是信息传递、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展示公园科学内涵和服务内容的媒介。标示系统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展现了公园的魅力,同时也发挥了教育、游览的功能。地质公园的标示说明系统重点突出地质公园的特色,不仅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更具有深邃的地质科学意义。地质公园是一所天然的博物馆,标示说明向游客展现大自然在历史长河中做出的“丰功伟绩”。 l 地质公园标志碑 它是沙漠地质公园的主体形象标识。公园标志碑包括沙漠地质公园主碑和地质公园副碑。公园主碑是该公园的主体形象,是国家地质公园被批准以后进行开园揭碑的园区。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主碑建立在公园的主园区(巴丹吉林园区),腾格里园区和居延海园区也可分别建立相应的地质公园园区碑。 l 界域标识牌 主要是对公园、园区以及保护区、功能区的界域标识 l 区域说明牌 在公园、各景区、各功能区的入口处设置介绍该区域的文字说明及图示的说明牌。 l 景观说明牌 包括景观的名称;地质景观的类型;基本科学数据和描述;其所在海拔高度;科学成因与说明及传说、故事等说明。同时,还应附有景观类型标徽;其所在位置示意图、照片;并标明其所处的地质年代。 l 交通引导牌 交通引导牌设在通往地质公园各园区及景区道路的岔路口,进入公园的主要交通线上,以及通往各个景区、游览区、景点的旅游线上。交通引导牌可以帮助游客识别进入公园各园区、景区的道路。引导牌上必须有国家地质公园徽标,标牌分别用中文、英文和蒙文说明 l 服务系统说明牌 服务系统说明牌是对景区内有关管理和服务事宜的提示,为游客提供游览与服务的便利。 l 标识系统数据库 建立标识系统的数据库,以便于地质公园内数据资料的维护、管理及更换,也为查询服务提供便利。 第三部分 地质公园的宣传及出版物 一、 地质公园光盘 地质公园光盘属于公园的风光片,是集影像、图片、动画、解说于一体的宣传媒体。主要包括沙漠地质公园所在区域的宏观地学环境的图像资料及说明,公园主要地质景观的图像资料及解说;用二维或三维动画表现的主要地质景观的科学知识背景和地质成因;用模拟的动画表现公园所在区域的地质演化历史;公园的地学发现史、研究史及主要研究成果的图像记录;公园的保护、建设与发展的影像资料等。 二、 地质公园画册 编辑出版具有较高艺术性、科学性及美学性的公园画册,全面展现公园内主要地质景观的优美以及人文历史的差异。 三、 地质公园的宣传材料 编辑出版具有地学特色,富有科学趣味,表现形式生动新颖的宣传册以及导游手册,扩大公园的宣传面。 四、 地质公园导游 编辑出版旅游景观突出、交通位置清晰的导游指南。导游指南通俗易懂,使游客全面了解沙漠地质公园的各类地质遗迹和地质作用。沙漠地质公园是一种特殊的公园,景点说明牌不便于建立,因此,地质公园的导游指南就显得尤为重要。导游指南用中文、英文两种文字编写。 五、 建立青少年地质科普夏令营 开展对沙漠地质景观、戈壁景观以及丹霞、雅丹地貌、花岗岩地貌等的学习和研究,使之成为青少年地学知识普及的基地。 六、 地质公园导游员的地质科学知识培训 导游员必须接受关于地质公园科学解释的培训,编制公园的地质景观导游解说词,从地学的角度去审视与讲解公园内的地质景观。 第四部分 地质科研活动规划 一、 国家地质公园地理信息管理系统 建立公园的地质、地理、旅游、生物等方面的数字化图库和属性数据库,并形成实时进行数据采集和更新的工作系统。并以此作为平台,加强与国内外地质公园的信息交流。 二、 国家地质公园演示系统 建立地质公园的触摸屏演示系统,图文并茂地展现公园内的景观及各项服务设施。在为游客服务的同时,更使公园内地质景观及民俗风情得到了很好的宣传。 三、 成立沙漠地质公园研究中心 建立沙漠地质公园科学研究中心,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大专院校、科学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对沙漠进行长期观察和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 四、 建立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科考区 为了对沙漠的深入的科学研究,分别在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腹地建立沙漠科学考察站,方便国内外科学工作者来此进行科学考察和研究,考察站以活动的蒙古包形式建立,提供必要的物质、医疗和科学资料。 五、 建立沙漠地质公园资料中心(室) 建立沙漠地质公园典型地质剖面,科学形象的解释沙漠、戈壁等景观的地质成因和发展演化,沙漠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和远景规划。 地质遗迹游览体系规划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线路设计是以规划的巴丹吉林、腾格里和居延海园区为主体,同时兼顾地质公园规划以外的其他景点(区),既考虑到呼和浩特、银川、酒泉、敦煌等西部重点旅游城市的良好连接,又考虑到与经济发达的京津唐、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关系。阿拉善沙漠的旅游线路设计是一个开放性的旅游中枢系统,是一个把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的旅游线路纳入到国内、国际旅游路线的网络系统。可以预见,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建成后,随着公园内基础设施和管理的不断完善,阿拉善的旅游事业必将越来越兴盛。 第五部分 游览活动方式及类型 一、 巴丹吉林科考与探险游 巴丹吉林以其独具特色的沙山湖泊景观及其科学内涵闻名于世。观光探险旅游按照现有的格局,进一步完善,提高接待能力。在开展观光探险及野外生存旅游的同时开展科学考察游,挖掘巴丹吉林沙漠的形成、演化机制,湖泊及其地下水的变迁,找出该区环境恶化之源,为沙漠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同时进一步提升巴丹吉林沙漠的知名度。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是进行地质科考科研、沙漠植物类型、水文水资源研究、生态环境研究、宗教历史文化研究的理想场所。 二、 腾格里月亮湖休闲度假游 休闲度假与会议游是国内旅游的重点产品之一。腾格里月亮湖是一个秀美、神奇的天然湖泊,湖面积4.5km2,东望其状如月亮,西瞰似中国版图。湖内碧波荡漾、芦苇摇曳,天鹅野鸭嬉戏。豪华蒙古包群、“俄罗斯”式别墅、别具一格的综合娱乐城、木质长廊,气势壮观,服务功能齐全,一派“漠中江南”景象。主要的旅游项目有六轮越野车、吉普车、摩托车、卡丁车,冲沙,滑沙,游泳,骑马,骑骆驼,黑沙理疗,动力滑翔伞,沙滩球类等。 腾格里月亮湖度假村远离尘嚣,一切都变得沉静与美好,是休闲度假与会议游的绝佳选择。 三、 蒙古民族文化与风情游 独特的民族,特殊的发展历史和生活环境,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别具特色的文化习俗、宗教信仰、生活方式、风味饮食、居住环境、服装服饰及歌舞娱乐,具有深刻的自然、人文内涵。作为以蒙古族风情为特色的阿拉善盟,要充分发掘和保留完好的习俗风情,如可以让游客参加极具民族风情的蒙古族婚礼,也可以让游客参观蒙古族原始的手工艺制品加工过程等等。 四、 居延生态环境游 由于居延海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几乎历代都把它当作了战略要地来开发和建设,这使居延海及其周围地区成为北方文明的一块昌盛之地。正是由于其自身生态的脆弱,由于人类、特别是战争的破坏,致使弱水改道,居延海迁移。现在所说的居延海指的是西居延海嘎顺诺尔,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北缘。 1995年,国家八部委组成联合考察工作组,同年中科院七院士专家组实际调研,此后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多次听取关于居延海地区生态情况汇报。随黑河治理的全面竣工,东居延海已经开始蓄水,恢复了往日的波光粼粼,水鸟集翔,毡包顶顶、羊群片片的塞外江南景色。 黑河流域现有的胡杨林是世界仅存的三大片胡杨林之一,深秋时节,胡杨枝叶一片金黄,是摄影家和旅游者的天堂。 五、 东风航天城科技游 东风航天城是中国自力更生,发奋图强依靠自己的科学技术力量建设的高科技航天基地。这里创造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九个第一。这里拥有中国最先进的发射架、监控室、检测室及航天博物馆,革命烈士陵园等,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高科技旅游的理想之地。 六、 科学普及教育游 阿拉善沙漠国家地质公园沙漠地貌景观具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组织以沙漠为主体的学术研讨会和科学考察活动,使阿拉善成为沙漠专题研究的基地,使科学考察成为一个长期的游览项目。 科普教育是今后渐热的旅游项目,特别是与暑假相结合,具有很大的潜力,也符合国家对提高公民科普、环保及道德教育的倡导。 居延海生态园区和东风航天城是科学普及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丝绸之路古城,黑城文化遗址对于一些旅游者有很大的吸引力,特别是国外一些旅行者,可以定期开展研究研讨会,吸引部分休闲旅游者参与。 第六部分 旅游产品的开发 l 民族风情 在突出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能歌善舞之余,增加一些游客参与性活动,让旅游者摆脱看客的地位,穿上民族服装,真正地当一天蒙古人,做一回蒙古族新郎(新娘),当一天牧马人,当一回主人…… l 风味小吃 蒙古族风味的肉、酒、茶、奶以及沙漠风味的沙葱、沙芥等野菜。 l 大漠活动 开展各种各样的沙漠娱乐活动,如卡丁车、滑沙、排球、足球、沙疗、钓鱼等。 l 植树种草 开辟沙漠生态绿化区,让游客为生态建设出一份力。把植树种草列为沙漠参与性项目,可以在绿化区栽下纪念树,植下生态林,景区服务人员帮助维护 l 自助牧场 在绿洲中最重要的是要有各种有生命的动物,点缀其间。开辟一个三亩大小的牧场饲养奶牛、山羊、骆驼等动物,供游客放养、挤奶和租赁认养。每年繁殖期的时候可以让游客来为小动物接生,认养小动物,既能拉近游客和沙漠的亲近感,还能培养一部分回头客。 澳洲爱丽斯泉沙漠公园 爱丽斯泉沙漠公园的爬虫类中心收藏著全北领的最大的爬虫类展览. 从小如手臂到大如树干的蟒蛇, 加上形形色色种类不同的蜥蜴一定让您感到不虚此行. 以超出传统的动物园为理念而建立的爱丽斯泉沙漠公园, 它的整体设计是以动物的栖息地为蓝图来做成的环境, 用故事来带动参观者, 让人仿佛置身于野外. 所有园内的景色, 植物, 风格, 都是由在澳洲当地居住, 了解大自然的原住民一手管理及维持.
/
本文档为【沙漠旅游资源.doc】,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