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2017-09-21 26页 doc 51KB 88阅读

用户头像

is_954223

暂无简介

举报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人才需求 (二)我院专业办学现状 1、办学优势明显 2、初步建立了“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3、制订了与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4、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5、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6、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7、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发展目标 2、人才培养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创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二0一一年十月 目 录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人才需求 (二)我院专业办学现状 1、办学优势明显 2、初步建立了“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3、制订了与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4、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5、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6、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7、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专业发展目标 2、人才培养目标 三、建设内容 1、创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2、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3、完善“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 4、拓宽社会服务功能: 四、改革举措与 1、深化校院合作机制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 3、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 4、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5、师资队伍建设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 五、教学质量评价 1、学生评价 2、教师评价 3、校内及行业督导评价 4、用人单位评价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2、制度保障 3、经费保障 4、质量控制 七、年度执行计划、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 八、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3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 一、专业建设基础 (一)专业人才需求 康复治疗技术是一门促进病伤患者和残疾人身心功能康复的新的医学技术专业。伴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化,患者及医务人员都不再仅是满足于单纯治疗疾病和抢救生命,对于功能的恢复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使康复医学的重要性随之不断增加。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老龄化加剧,慢性病、老年病比例增加,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率增高,功能障碍者的康复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全国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而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占总残疾人数72.28%。在《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二五”发展纲要》中,我国政府明确提出了要加强残疾人康复和残疾预防工作,完善康复网络,初步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2009年在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也提出了“ 坚持统筹兼顾,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的结合”和“新型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服务功能,包括提供慢性病管理和康复服务”。2011年5月卫生部印发的《综合医院康复医学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应设康复科,明确了其床位数要求及床位数与康复治疗师的配备比。这一系列的文件明确了康复的地位,极大推动了康复医学的发展。我国的康复中 4 心、综合医院的康复科以及社区卫生康复服务机构不断涌现。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匮乏。根据以上医院及民政机构的需求,到2015年,中国至少需要35万康复技术人才。2010年一项对我国120个城市240家综合医院康复专业配备情况的调研显示,无论是在东部、中部还是中西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康复服务面临问题中最突出的就是康复专业人员数不足,目前人才培养规模无法满足社会对康复治疗技术人才快速增长的需求。专科层次的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与中专生相比在社会心理素质和对专业的理解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与本科生相比专业思想更稳定,在未来3,5年将成为各级医疗康复部门的主要人力资源。因此必须加快培养高端技能型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 (二)我院专业办学现状 自1999年起,我院即为江苏省全科医生进行社区康复岗位培训,至今已开办17期,累计培训五千余人。为了适应社会需求,我院经过论证调研,通过江苏省教育厅、卫生厅评审,于2006年开始举办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并于当年面向全省招生(2011年起面向全国招生)。自专业开办以来,我院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加大专业建设力度,积极探索“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教学科研、学生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已形成多方面的优势与特色。 1、办学优势明显 我院地处省会南京市,拥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南京医科大学、江苏省人民医院、中大医院、瑞海博康复医院、明基医院等丰厚的医疗资源、高 5 等教育资源和康复医学专家资源,为本专业优质的教学、实训指导、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学术交流、教科研合作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国家级学科带头人,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康复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励建安教授为我院康复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他亲自主持审定我院康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具体指导我院康复实训室建设,并承担部分专业课教学,使本专业在开办之初即站在了较高的起点。 表1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 姓名 委员会职务 性别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教授,主任医师,康复医学科主任; 中国康复医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励建安 主任委员 男 江苏省人民医院 长、江苏省康复医学会会长,国际物 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副主席 教授,主任医师 王彤 委员 女 江苏省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副主任医师 赵冀平 委员 女 解放军南京 414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 秦鸿云 委员 女 南京同仁医院 康复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江苏省王蓓蓓 委员 女 南京明基医院 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 教授,主任医师 江中立 委员 男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系主任,中国缪文玲 副主任委员 女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委员 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心理教研室主居晓靖 委员 女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任 副教授、医师,全科医学教研室主任 孙国庆 委员 男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张日新 委员 男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院长,教授,副主任中医师 曾庆琪 委员 男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讲师、中医师,医学技术系(中西医言枫 秘书 男 江苏建康职业学院 结合系)常务副主任 2、初步建立了“校院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自开办以来就以“校院合作”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 6 医院专家指导并参与我院康复治疗专业建设,聘请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及实训实习指导,建立了高质量的校外实训基地,完善了教学见习、课程实训相关制度及顶岗实习校院双重管理模式,校院合作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初步建立了“校院合作”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机制。 3、制订了与行业接轨的人才培养方案 我院针对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通过与康复治疗学专业教育密切相关的专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对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调研,围绕岗位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初步制定了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高素质的康复治疗技术人才打下了基础。我系缪文玲副教授主持的《delphi技术与三年制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研究》也因此获得省级高等教育优秀成果三等奖。 4、建立了“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训基地 功能评定实训室、作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现有运动疗法实训室、康复 疗法实训室、物理因子疗法实训室、传统康复疗法实训室、心理咨询及康 满足本专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复心理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6间,能够 需要。实训室业余时间向同学开放,并有专职老师辅导,以此不断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目前开辟了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徐州市中心医院等18个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聘请医院临床一线专家和双师型技术骨干担任实训指导教师,建立顶岗 7 实习校院双重等方式,为“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提供了基本保障。 表2 校外产学合作单位基地 序号 产学合作单位 合作开始时间 1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996-06 2 南京江北人民医院 1998-06 3 南京明基医院 2009-06 4 南京市脑科医院 2005-06 5 南京同仁医院 2010-06 6 连云港市中医院 2008-06 7 连云港市康复医院 2010-06 8 南京瑞海博康复医院 2008-06 9 南京市第一医院 1993-06 10 常熟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5-06 11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2008-06 12 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 2009-04 13 淮安市妇幼保健医院 2009-06 14 无锡市康复医院 2008-06 15 徐州市中心医院 2004-06 16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2004-06 17 昆山市康复医院 2011-03 18 苏州市立医院 2008-04 5、建立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学团队 在“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中,本专业的教师队伍得到了锻炼、整合、提高,校内现有担任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的专业任课教师11名,其中高级职称4名,均为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7名具备双师素质。学院非常重视康复专业教师的专业实践技能和理论培训,专业教师每年到医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专业实践,先后有4人次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香港复康会世界卫生组织复康协作中心培训项目,3人次参加全国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5人次参加亚洲和大洋洲地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以及参加小儿 8 脑瘫康复技术及新进展学习班、全国康复职业教育研讨会等,使我院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和专业水平始终跟随康复发展趋势,有4名教师被评为院级优秀指导教师。近3年来,本专业教师主持省级课题1项、院级教学改革课题3项、指导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院级教学成果奖1项。副主编规划教材1部,参编规划教材2部。同时,本专业还聘请了7位行业专家、10名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分别承担课程教学和实训实习指导,基本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双师”为主的高素质教学团队。 表3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团队 专业带头人 曾庆琪 缪文玲、张日新、孙国庆、曾庆琪、居晓靖、瞿礼华、朱日、言枫、丁雪芹、校内教学团队 赵露、朱杰 励建安(江苏省人民医院)、王蓓蓓(南京明基医院)、秦鸿云(南京同仁校外教学团队 医院)、潘化平(南京江北人民医院)、陈丽萍(连云港市中医院)、 张跃 (南京市儿童医院)、高晶(淮安市妇幼保健院,儿童脑瘫康复) 6、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我院不断深化“校院合作”,突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在校生连续多届获得国家奖学金,多人次在省级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及演讲大赛中获奖,2008年,我院两名实习生被实习医院选派赴四川绵竹地震灾区进行康复援助,是康复志愿服务队中仅有的两名专科生。在2011年由教育部高职高专相关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全国首届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技能竞赛中,我院代表队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娴熟的专业技能在全国13个省市26个代表队中脱颖而出,获得团体总分一等奖,三位选手获得了多个个人奖项。 9 表4 首届全国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获奖名单 比赛项目 姓名 奖项 郝婷娟 一等奖 个人总成绩 姚卓娅 一等奖 蒋玉雪 二等奖 郝婷娟 一等奖 理论考试 姚卓娅 一等奖 蒋玉雪 二等奖 姚卓娅 一等奖 肌力评定与训郝婷娟 一等奖 练 蒋玉雪 三等奖 蒋玉雪 二等奖 PNF 郝婷娟 二等奖 毕业生综合素质好,三年来平均就业率达到97% ,专业对口就业率为83.2%。不少毕业生已成为单位骨干,根据跟踪调查及人才信息反馈资料,社会各单位对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毕业生普遍非常满意,特别是对其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7、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我院自2006年开办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以来,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在康复医学专家的具体指导下,经过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专业社会影响力也不断提升。我院张日新副院长为中国康复学会康复医学教育委员会常务理事,我院为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和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我院还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和技术指导,每年面向全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康复适宜技能,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和专业教师进社区义务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10 1、专业发展目标 通过对康复治疗技术职业岗位调研,以岗位知识、技能、素质要求的分析为依据,创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建成拥有校内校外双学科带头人及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优秀教学团队,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推进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加强校内实训室及校外实训基地软硬件建设,积极拓宽社会服务与辐射功能,培养高端技能型的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 2、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一定的创新精神,掌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医院康复医学科、各类康复中心和社会福利机构等单位从事康复治疗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三、建设内容 1、创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逐步探索“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校院合作模式,建立校院深度融合和相对稳定的长效机制,探索校院合作的多元化办学途径,不断创新“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调研,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确立并建设优质核心课程,编制课程标准。按照“工学结合”的原则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使教学内容和从业资格要求、岗位能力要求相一致。创新“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实现 11 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编写基于工作过程的校本实训指导教材,建立专业教学资源库,逐步实现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康复治疗岗位工作任务的高度统一,从顶层设计上保障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质量。 2、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实行双学科带头人制度,内培外聘专业带头人各1名,培养“双师”骨干教师,聘请医院临床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使教师和康复治疗师素质与能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建设成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3、完善“教学做一体”的实训基地建设:改建扩建校内仿真职业环境实训室,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使其既满足本专业“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又具备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加强内涵建设,以满足教学见习、课程实训和顶岗实习以及师资培训的需要;开发社区实训基地,以适应社区康复发展的需要。 4、拓宽社会服务功能:通过面向基层进行社区康复培训、申报省或国家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组织教师与学生下基层进行康复治疗服务与康复教育等活动,不断拓宽社会服务功能,增强专业影响力。 四、改革举措与方法 1、深化校院合作机制:根据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指导思想,聘请医院专家共同参与我院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聘请医院临床一线专家与技术骨干担任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指导兼职教师,逐步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见习、课程实训相关制度及顶岗实习校院双重管理模式,校院双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逐步探索“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形式多样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校院合作长效机制,探索校 12 院合作的多元化办学途径,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为建立“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制订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围绕“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素养为出发点,针对康复治疗师的工作岗位和工作过程,通过文献分析、问卷调查、专家咨询等方法对行业专家、各级医院康复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残疾康复机构等进行调研,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岗位对人才的核心要求,与行业专家共同制订与职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 ?构建课程体系:围绕岗位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参照职业资格标准,构建基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明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课程标准等,都须经由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论证通过。根据毕业生跟踪调查与访谈、教学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座谈等形式,了解反馈信息,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等进行修正与完善。 ?创新教学方法:不断加强能力本位教学研究,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重视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创新“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建立情境模拟、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教学方法体系,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教学研究,以教研成果促进和推动教学改革。 3、优质核心课程与教材建设:通过调研岗位核心能力确定康复治疗 13 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组建专兼职教师组成课程建设团队,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职业岗位能力与素质的需要,重点建设具有工学结合特点的优质核心课程。以核心课程引导教学方法改革,建设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大纲、课程讲解、、习题测试、操作视频、教学研究、学习参考等,实现课程上网,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表5 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课程建设规划表 课程名称 课程性质 课程负责建设标准 完成时主要措施 人 间 *《康复功能评工学结合王蓓蓓、院级优质核2012年1、与行业专家、技术骨干合作, 定》课程 丁雪芹 心课程 底 明确设计思路、规划课程内容与 *课程标准。 《物理因子疗工学结合秦鸿云、院级优质核2012年 法》课程 朱杰 心课程底 2、基于工作过程设计教学情境, 创新教学和考核方法。 《作业治疗技工学结合朱杰 院级优质核2013年 3、建立相关教学资源库,开发术》课程心课程底 校本实训指导教材 《运动疗法技工学结合赵露 院级优质核2013年 4、实行课程负责人责任制和奖术》 课程心课程底 惩制 《疾病康复》 丁雪芹 院级优质核2013年 5、提供经费支持 心课程底 注:打*号者为校外专家 “校院合作”开发5本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校本实训指导教材:《康复功能评定技术》、《物理因子疗法》、《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和《康复护理》,合作开发《康复护理》校本教材,逐渐形成紧贴 岗位要求、优化配套的实训教材体系。 4、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室建设:根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发展趋势、就业方向、工作任务和岗位技能的具体要求,与康复临床一线的专家共同论证校内实训室建设规划,根据效益原则、导向性原则、可持续性原则及动态发展性原则,扩建更新康复功能评定、运动疗法技术、作业疗法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实训室设备,新建言语治疗技术实训室。使其既满足本专业“教、 14 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又具备社会培训、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建立并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拓宽校外实训基地,完善校外实训基地的评估和管理办法,培训实训基地师资,以满足“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以及对“双师”素质教师培训的要求。着重进行制度建设,建立深度融合和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开发社区实训基地,培养学生掌握社区康复治疗适宜技术,以满足社区卫生发展的需要,拓宽就业渠道。 5、师资队伍建设:在现有的师资队伍基础上,逐步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学团队。 ?实行双学科带头人制度:外聘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在行业内具有的一定影响力的专家1名,作为校外专业带头人指导我院专业建设。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通过国内外进修与学习,使其能站在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前沿,把握专业建设发展方向。专业带头人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并组织实施,主持建设优质核心课程、主持校本教材及实训指导教材的编写,在国家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在国内的专业建设中逐渐具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力。 ?骨干教师培养: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等途径培养具有“双师”素质骨干教师3名,能够独立执教1,2门核心课程,有一定科研能力,能够独立指导学生实习实训,带领专业教学团队完成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制定教师培训与进修办法,要求骨干教师每年到医院进行为期2个月的顶岗实践。 15 ?完善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制度:聘请来自于医院临床一线的专家和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教学,与顶岗实习单位共同聘任行业技术骨干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完善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制度,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参与核心课程建设和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编写。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开展教学和临床科研项目合作。通过教学资源共享、教学过程共管,缩小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之间的实用技能差距。 6、社会服务能力建设:通过每年面向全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社区康复适宜技能、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和专业教师进社区义务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教育活动等方式,逐步拓宽社会服务功能,同时争取面向西部招生计划,开拓服务西部功能。 五、教学质量评价 在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坚持“以生为本,能力为长,就业为上”的教育教学质量方针,把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作为重要评价指标,在教学中强调职业素质和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我院已经实行的教学督导制度、教师评价、学生评教制度的基础上,引入第三方评价制度,构建一个由社会、医院、学院、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与反馈体系,通过实施对本专业各教学环节的全程监控,形成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能力变化之间的动态反馈和校正机制,提高学生的适岗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体方法如下: 1、学生评价:通过学生网评、反馈意见表、座谈等方式对任课教师 16 授课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态度等进行评价。 2、教师评价:通过听课、反馈意见表等进行教师互评,对任课教师的教材、授课内容、组织、教学方法和手段、知识先进性、实训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校内及行业督导评价:对教师课堂教学文件的审查、听课等,综合各方意见对教师教学给予评价。 4、用人单位评价: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对医院、康复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用人单位的毕业生进行知识、能力、素质综合评价,把学生在工作岗位的适应情况及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率作为重要监测指标。 六、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为了保证本专业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成立重点专业建设小组,编制符合学院实际的专业建设方案,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与实施,保证专业建设的质量和进度。专业建设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会议,检查各项工作进度,协商解决建设中的问题。 2、制度保障:根据教育部、财政部重点建设专业要求,学院将为重点专业建设制订出一系列监督措施、管理制度与实施方法,如“专业带头人选拔培养实施办法”、“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教师培训与进修办法”、“教师考核评价办法”等,通过完善的管理制度来确保专业建设的顺利实施。 3、经费保障: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通知》的要求,制订“重点专业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专业教学改 17 革、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制度与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设立专项经费,并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和审计,保证项目资金完全用于项目建设,并产生最大效用。 4、质量控制:加强专业建设项目的过程管理,保证建设项目按期完成。制定专业建设目标责任制,对于每项建设内容,由专人负责制,并鉴定责任保证书。专业建设小组组织年度自查,主动接受教育、财政部门领导的阶段性过程检查和项目验收。 七、年度执行计划、预期效果与考核指标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医院康复专家参与指导我院康复治疗专?校院双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业建设。 ?完善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见习、课 ?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教学见习、课程实训相程实训相关制度,逐步完善顶岗实 关制度及顶岗实习校院双重管理模式。 习校院双重管理模式。 ?学院医院双方共同开发教学资源。 ?校院双方共同培养“双师”素质 ?校院双方共同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教师。 ?聘请医院临床一线专家与技术骨干为兼?和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和临床 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和实践指导。 科研活动。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学能力培训。 预期效果: 深化校院合预期效果: 逐步完善校院深度融合和相对稳定 作 逐步探索合作内容全方位,合作形式多样的长效机制,探索校院合作的多元 化、合作层次高水平的校院合作长效机制,化办学途径。逐渐形成资源共享、 建立并完善“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格局。 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 ?校院合作协议相关材料。 ?学校与医院专家共同参与专业建设相关?校院合作共同开发的教学资源。 材料。 ?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科研的相关 ?校院合作协议相关材料。 材料。 ?校院合作共同开发的教学资源。 ?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办法及相关资料。 ?兼职教师教学能力培训相关记录。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18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针对康复治疗师工作岗位,面向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级医院康复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论证。 残疾康复机构等就业单位进行专业建?近三年的毕业生跟踪调查与访谈,了解设调研,了解所需人才知识、技能和他们的成长经历及任职情况、现任岗位及职业素质能力的要求。 能力、对学校专业课程设置和教育教学建?通过信息平台了解国内其它同类院议等。 校本专业基本建设情况及特点,比较?教学实习医院与用人单位座谈,了解其异同。 对学生的评价和反馈。 人才培养方 案修订 ?进行专家咨询访谈提纲的设计。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正与完善。 ?对问卷进行统计分析。 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使其更具有可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修订人才培行性。 养方案。 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 ?人才需求的调查与分析相关材料。 ?毕业生调查表。 ?人才培养方案。 ?相关座谈记录。 ?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依据专业建设调研结果,从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对课程体系、教学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出发,构建课程体计划、课程标准进行论证。 系,优化教学内容。 ?通过毕业生访谈和实习医院、用人?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反复论证,在论证单位座谈,完善课程体系。 的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 ?完善专业课教学内容、教学计划与?行业专家参与,共同制定专业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课程体系改围绕岗位对人才的核心要求,参照职业资格完善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计革 标准,初步构建从岗位工作过程和工作任务划与课程标准。 出发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制定课程考核指标: 标准。 ?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 考核指标: ?毕业生调查表与分析资料。 ?调研、考察、专家咨询相关资料。 ?毕业生、实习医院、用人单位座谈?专业指导委员会会议记录。 相关记录。 ?课程体系方案、专业课教学计划、课程标?课程体系方案、专业课教学计划、准。 课程标准。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19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明确《康复功能评定》、《物理因子疗?明确《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法》两门专业核心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技术》、《疾病康复》三门专业核心课位及开发设计思路。 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及开发设计思?基于工作过程选取、组织教学内容,设路。 计教学情境。 ?基于工作过程选取、组织教学内容,?研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方设计教学情境。 法、手段。确立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 ?研讨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建立《康复功能评定》、《物理因子疗方法、手段。确立课程考核的内容和方法》教学资源库。 法。 ?相关网上资源建设。 ?建立《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预期效果: 技术》、《疾病康复》教学资源库。 优质核心课将《康复功能评定》、《物理因子疗法》?相关网上资源建设。 程建设 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预期效果: 考核指标: 将《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建设团队组成名单和任务分配。 《疾病康复》建成优质核心课程。 ?《康复功能评定》、《物理因子疗法》考核指标: 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电子教案、课件、?建设团队组成名单和任务分配。 实训指导教材、实训考核手册、考核标准、?《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试题库等。 《疾病康复》的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康复功能评定》、《物理因子疗法》电子教案、课件、实训指导手册、实训课程网站。 考核手册、考核标准、试题库等。 ?学生反馈意见记录。 ?《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 《疾病康复》课程网站。 ?学生反馈意见记录。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编写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出发的《康复功能?编写《康复护理》校本教材。 评定技术》和《物理因子疗法》校本实训?编写《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指导教材。 技术》、《康复护理》校本实训指导教预期效果: 材。 完成《康复功能评定技术》和《物理因子预期效果: 疗法》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编写。 ?完成《康复护理》校本教材的编写。 教材建设 考核指标: ?完成《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康复医学评定技术》(校本实训指导技术》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的编写。 教材)。 考核指标: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校本实训指导?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教材)。 ?编委会会议记录。 ?专业指导、编委会组成人员名单。 ?《康复护理》校本教材。 ?编委会会议记录。 ?《作业治疗技术》、《运动疗法技术》、 《康复护理》校本实训指导教材。 20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扩建康复功能评定、运动疗法技术、作进一步建设康复功能评定、运动疗法业疗法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技术实训室。 技术、作业疗法技术、物理因子治疗?新建言语治疗技术实训室。 技术实训室、言语治疗技术实训室。 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完成上述实训室软硬件建设,满足实训教完成符合康复发展需求,满足实训教1(校内 实训室学要求。 学要求实训室软硬件建设。 建设 考核指标: 考核指标: ?实训室规划专家论证材料。 ?实训室规划专家论证材料。 ?新添设备购置清单。 ?新添设备购置清单。 ?实践教学相关记录。 ?实践教学相关记录。 ?实训室管理制度。 ?完善实训室管理制度。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实训 ?加强校外实训基地的内涵建设,巩固深?进一步完善校外教学见习、顶岗实基地 度合作的关系。 习基地的内涵建设与制度建设。 建设 ?拓宽校外教学医院作为教学见习、课程?开发社区实训基地。 实训、顶岗实习基地。 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进一步建立与医院、康复中心深度2、校外 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能够满足“校院合作、融合和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善实训、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校院合作、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顶岗实式的要求以及对“双师型”教师培训的要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习基地求。 ?开发社区实训基地,培养学生掌握 建设 考核指标: 社区康复治疗适宜技术,以满足社区?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书#。 卫生发展的需要,拓宽就业渠道。 ?校外顶岗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制度。 考核指标: ?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 ?校外实训基地相关管理制度。 ?社区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书。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遴选并确定校内专业带头人1名,通过?完成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提高其业进修、学习培训加以培养,提高业务素质务素质和能力水平。 和能力水平。 ?专业带头人完善专业建设方案并组?聘请具有一定学术水平,在行业内具有织实施,继续主持专业建设。 的一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专业带头人,指预期效果: 专业师资导专业建设。 通过培养使专业带头人能够站在康复带头队伍人培?专业带头人组织制定专业建设方案并医学领域前沿,把握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 养 组织实施,主持专业建设。 发展方向,具有一定学术地位和影响预期效果: 力。 考核指标: ?确定校内专业带头人。 ?专业带头人进修、学习的证明材料。 ?外聘校外专业带头人。 ?校内专业带头人的培养总结材料。 ?制定专业带头人培养方案。 ?专业带头人主持、实施的专业建设方考核指标: 21 ?学院有关专业带头人任职资格的文件。 案。 ?校外专业带头人相关材料、聘书。 ?专业带头人主持教科研项目的有关?专业带头人进修、学习培训的证明材材料。 料。 ?以专业带头人为第一作者发表的国?专业带头人制定的专业建设方案。 家级学术刊物论文1篇。 ?专业带头人帮带青年教师的相关材 料。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确定3名骨干教师培养人选。 ?完成骨干教师培养计划,提高“双师”?制定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素质。 ?通过国内外进修、学习等途径培养具有?骨干教师主持核心课程建设。 “双师”素质骨干教师。 ?骨干教师主持校本教实训指导教材?骨干教师主持核心课程建设。 编写。 ?骨干教师主持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编写。 预期效果: 骨干预期效果: 完成3名骨干教师培养。 教师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名,明确职责,考核指标: 培养 制定培养计划。 ?提供国内、外进修学习的证明材料。 考核指标: ?培养对象总结材料。 ?确定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的相关文件。 ?相关部门对骨干教师的审定意见。 ?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核心课程的建设资料。 ?进修、学习培训证明材料。 ?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编写资料。 ?承担核心课程的建设相关。 ?骨干教师承担教科研任务的证明材?校本实训指导教材编写材料。 料。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制定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兼职教师的聘任制度。 ?聘请来自于医院临床一线的专家和技?与兼职教师开展教学和临床科研项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担任专业课教学和目合作。 实践教学。 预期效果: ?与顶岗实习单位共同聘任行业技术骨完善兼职教师管理,建设专兼结合的干指导学生实践和毕业顶岗实习。 “双师型”教学团队。 ?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培训。 考核指标: ?兼职教师参与核心课程建设与校本实?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制度。 兼职 教师训指导教材编写。 ?专兼职教师共同开展教学与科研项 队伍 预期效果: 目合作。 逐步建设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兼职教师?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记录。 队伍。 ?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资料。 考核指标: ?兼职教师聘任管理制度。 ?兼职教师资料与任课情况。 ?兼职教师参与教研室活动记录。 ?兼职教师参与课程建设资料。 ?兼职教师培训相关资料。 建设项目 2012年 2013年 22 建设内容: 建设内容: ?每年面向全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社?继续面向全省基层全科医生培训社 区康复适宜技能。 区康复适宜技能。 ?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继?完成省级或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继 续教育项目。 续教育项目。 ?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和专?继续组织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学生 业教师进社区义务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和专业教师进社区义务进行康复治疗 复教育活动。 和康复教育活动。 社会服务与辐射 能力建设 预期效果: 预期效果: 逐步拓宽社会服务功能。 进一步拓宽社会服务功能,增强辐射 考核指标: 能力。 ?全科医生社区康复培训相关资料。 考核指标: ?省级或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继续教?全科医生社区康复培训相关资料。 育项目申报材料。 ?省级或国家级社区康复医学继续教 ?志愿者服务相关资料。 育项目相关材料。 ?志愿者服务相关资料。 八、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建设经费来源及预算 建设内容 地方财政 行业企业 其他 合计 申请中央财政 252525(来源:省财政) (来源: ) (来源:学院)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总计(万元) 480 200 200 80 专业人才培养 方案制定与实30 10 70 30 施 课程建设与教20 10 70 20 学资源建设 实训实习条件80 50 20 150 改善 现代信息技术 应用与数字校50 20 10 20 园建设 校企合作制度 与管理运行机10 10 10 30 制建设 25 指投入建设经费的单位名称 23 师资队伍与服90 50 20 20 务能力建设 实训实习耗材30 10 20 0 补贴 实习意外伤害10 0 10 0 保险 24
/
本文档为【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建设方案】,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