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2017-10-17 8页 doc 21KB 20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以图像为支架的探究式教学课例试教体会 一、教材分析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四课。从内容角度来看,本课是在认识了花、果实和种子的成长之后,关于植物生长进程中种子散播的介绍,其目标主要使学生认识种子散播的目的与方式,建立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对于植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认识提供素材。 整个课文设计了两大板块,即“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和“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基本思路是引领学生从油菜和凤仙花这些身边熟悉的植物传播种...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以图像为支架的探究式教学课例试教体会 一、教材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是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四课。从内容角度来看,本课是在认识了花、果实和种子的成长之后,关于植物生长进程中种子散播的介绍,其目标主要使学生认识种子散播的目的与方式,建立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种子的传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为学生进一步理解对于植物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科学认识提供素材。 整个课文设计了两大板块,即“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和“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基本思路是引领学生从油菜和凤仙花这些身边熟悉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介入,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特点决定了散播种子的方式各异,而后带着这种认识继续探究那些相对陌生或根本不熟悉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在整个探究过程中,始终围绕“该植物有什么样的特点,该用什么方式传播,”这一重点而展开。 这样的教材定位,其立意是高的,但教材在观察的材料上存在混乱的状态,对学生展开探究行为,认识植物的结构特点有一定的不足。如在“其他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板块,涉及的植物过多,且以验证的序列来编排就会变成一堂资料阅读课;再如课文都是一些静态的图片,学生对种子散播方式的感觉很难达成立体。 二、教学方式 关于《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这样的课文,一般的执教者很难上出探究意味,多数情况下是资料整理课,即在阅读书本资料的情况下,按照散播方式与植物名称进行格式的梳理,其实这样的教学充其量只能是科学知识介绍。 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让本课的学习充满探究意味呢,我想这一点关键要做实“图像”的文章,科学地处理书本中图像呈现的序列,充分发挥图像的“引领探究、助动推测、启发思维、培养兴趣”等功能。同时在学生借助图像探究的同时接入一些实物的观察,以加深学生对植物结构立体认识。 当然在建构图片、图像、实物间新的序列时,要把握一个核心问,那就是始终围绕促进学生建立“植物果实和种子结构特点和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认识而展开。 因此,我在教学中将本课设计为五个环节,一是借助图像,谈话引入,建立植物可能自己散播种子的想法;二是观看录像,验证推测,明晰几种常见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三是图像支架,引领探究,架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认识;四是借助图片,判断特点,进一步推测其它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五是录像演绎,验证推想,进一步修正和 1 扩充推测。 三、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传播种子有弹射、风力、水力、动物等不同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播的更远,有利于繁衍后代;种子和果实的外部特点、结构与种子散播方式是相适应的。 ?过程与:培养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让学生利用实验、观看录像的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兴趣,进而促发学生形成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好奇心。 四、教学重点:建立“种子和果实的外部特点、结构与种子散播方式是相适应的”科学认识。 五、教学难点:学生能认识到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是为了更有利于植物繁衍的观点。 六、教学准备:为小组准备凤仙花、蒲公英、苍耳、莲蓬等的果实和种子;有关植物种子散播方式的图片与视频。 七、教学过程 ?借助图像,谈话引入,建立植物可能自己散播种子的想法。 上课伊始,教师出示一张油菜图片,告诉学生自己小时候有一个问题百思不解,就是今年这块地种了油菜,明年自己家的另一块地也长了油菜,这是为什么呢,从而引导学生在帮助老师解答中认识到油菜种子是靠人的散播繁衍了后代。 而后教师进一步提问,前年老师在自家的老家门前种了1株凤仙花,过来两年,我回老家看见门前的凤仙花变成了12株,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植物在没有人类的帮助下也可能会自己传播种子,繁衍后代。 至此,教师设问:植物是否真能自己散播种子呢, ?观看录像,验证推测,明晰几种常见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教师播放录像,录像中呈现了蒲公英借助风力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苍耳借助动物散播种子;莲蓬借助水力散播种子;凤仙花借助弹力散播种子的动画情景。 学生边看录像边思考问题:什么植物采用什么方式散播种子,并在看完录像后填写下面的表格: 2 散播方式 植物名称 动物传播 风力传播 水力传播 弹力传播 采用录像的方式引出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比较有趣的,学生在动画的情境中调动了学习兴趣。 在进行反馈之后,教师提问:为什么这些植物在散播种子时,不采用同一种方式呢,而非要采用不同于其它植物的方式来散播种子呢,进而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植物的果实与种子的特点决定了散播的方式这一科学观念。 ?图像支架,引领探究,架构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认识。 教师出示苍耳、凤仙花、莲蓬、蒲公英等四种学生熟悉的植物,并结合幻灯片的提示,鼓励学生边观察边思考讨论:这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有什么特点,这样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吗, 在学生观察之后,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上述两个问题,并共同完成以下表格的填写。 散播方式 植物名称 果实、种子的特点 动物传播 苍耳 果实上有刺、有钩 风力传播 蒲公英 种子很轻~上面长毛 水力传播 莲蓬 果实能浮在水面上~种子外面包裹着一层~不 易腐烂 弹力传播 凤仙花 果荚干燥~会弹裂~种子轻~很光滑 经历了上述观察和讨论后,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果实、种子特点和散播方式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呢,是怎样的关系呢,对于后者,学生是很难描述清楚的,他们一般会比较具象的来回答这个问题,即像蒲公英那样种子很轻,上面长毛,那就用风力传播等。 此时教师要在学生具象陈述的基础上,总结概括出“相对应”或“相适应”等关键词汇,而后教师帮助描述清楚“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科学认识。 ?借助图片,判断特点,进一步推测其它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教师借助幻灯片出示学生不熟悉的一些植物图片,主要包括鬼针草、蒺藜、蓟、臭椿、 3 槭树、枫杨、葡萄、山楂、椰子、喷瓜等。学生根据果实和种子结构特点判断其散播方式。 此时图片以一种循环播放的方式呈现在大屏幕上,学生则在观看的基础上轻轻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完成下表的填写。 散播方式 植物名称 果实、种子的特点 补充栏 植物补充 特点补充 动物传播 苍耳 果实上有刺、有钩 风力传播 蒲公英 种子很轻~上面长毛 水力传播 莲蓬 果实能浮在水面上~种子 外面包裹着一层~不易腐烂 弹力传播 凤仙花 果荚干燥~会弹裂~种子 轻~很光滑 其它传播 为确保学生能充满热情地完成探究,教师一则要多去关注那些弱势学生,与其讨论;二则采用作业卡法,收集学生的课堂作业表来评价学生的参与成绩。 ?录像演绎,验证推想,进一步修正和扩充推测。 在学生完成上述探究后,教师问学生:这些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不是和大家推想的是一样的呢,让我们来走进拍摄到的大自然中亲身感受一下,想一想,自己的那些推断是和真实的状况是一样的,那些是不同的, 整个视频以夸张的手法、拟人化的方式,再现了自然状态下自然界植物散播种子的场景,植物散播种子那生动、美妙、神秘的情景深刻揭示了植物本身的结构和功能要相适应的特点,修正和扩充了学生大脑中关于植物散播种子原有的静态的认识,提升了学生探究植物散播种子奥秘的兴趣。 在学生看完了视频之后,教师引导在讨论上述问题的基础上,修正自己填写的表格,并表达自己的感受。教师则再此引导学生进一步总结: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总是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 最后,教师出示蒲公英种子散播距离远近不同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妈妈把种子散播出去,让种子有了新的生长空间了,将来是离开妈妈远的孩子生长的更好,还是离在身边的孩子长的更好呢,这一问题的探讨重点不在获得一种清晰的认识,而是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探究。 4 八、教后反思 这堂课是基于“以图像为支架的探究式教学”理念为指导的一堂课,课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图片、图像、表格等支架探究的作用,其中图片重在给学生的探究种子或果实的特点提供一种提示(或暗示),提供一种直观的认识;图像则起到了验证的功能,同时那些动态的画面也带动了学生关于传播方式的认识;表格则起到了梳理学生思维的功能,它的设计与完成分为三个阶段,为学生关于“种子和果实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观点探究提升了认识。具体来说,有以下三点优势。 ?整堂课是一场盛大的视觉体验。 完美的、夸张的植物散播种子的画面,给学生的第一印象是科学是美丽的。如此美丽的科学,怎么能不喜欢、没有兴趣呢,我想整堂课都充满了情感态度的教育,除了5个学生表现不积极外,其它学生的学习热情都非常高,特别是在探究几种常见植物种子散播方式和在观看植物散播种子大揭秘录像环节,学生的热情非常高涨,通过视频看到枫杨、星果藤等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时,学生不经发出“呀、啊”的赞叹声。 ?整课堂以图像链的形式建构了一个真实的探究情境。 探究是一个集行动、思维、情感于一体的参与过程,它是理性的。对于小学生而言,不能就理性而展开探究,他需要以事实为基点,才能发展自己的观念。在本堂课中,图像链的出现就为学生探究“种子和果实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提供了肥袄的土壤。 在探究中,用视频的方式呈现学生熟悉的事物,并形成认识,然后再运用图片引领、实物观察等手段引导学生加深认识,提升到科学观念,接着运用所学的观念解决更复杂的图像情境,从而扩充和修正学生的科学观念,最后,以蒲公英种子是散播的离妈妈远些,还是近些,生长的更好图像为背景引发学生继续探究植物散播种子的秘密。 这种有层次的探究,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分析、推理及归纳概括能力的发展。本来对于“种子和果实的特点与散播方式相适应”的观念的描述、对于果实和种子特点的描述都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学生在图像的支架下,生成的语言都比较有特点,比如学生说他们采用不同的方式散播种子是因为他们的样子不同;再如槭树的种子和星果藤的种子时一样的,张了翅膀,像我们的滑翔机;还有学生说凤仙花的果荚是脆的,莲蓬的果实很松软、像水葫芦等等。这些都说明了图像给学生的探究铺设了一条捷径。 ?整堂课是一场“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真实写照。 图片资源怎么用,才能体现探究的意味,我想首先要把握呈现的时机与方式,即教学中应在“反馈、解释、例举、验证”等时机呈现图像;其次图像呈现时应把握 “突出主要特 5 征;注意层级分配;隐含问题情境;配合文字表征”四大原则,其中在层级分配中可以“填补、分类、对比、囊括”等方式出现。 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从网络中找寻了很多的图片来替代书本中的图片,特别注意放大了一些细节,同时找寻一些动态的视频来弥补图片资源的不足,采用表格的形式来约束学生过于放松的心境等等。 总之这样的教学比较适合探究教学理念,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值得去尝试与开发。在试教中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主要就是学生在分组学习过程中某些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有心智懒堕者出现,我想这关键还是没有建立一种好的评价手段或教师的监督不够。 6
/
本文档为【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