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首页 > 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

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

2017-09-16 14页 doc 68KB 109阅读

用户头像

is_995397

暂无简介

举报
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 综述报告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 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 言 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 文 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表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
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
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 综述报告写作格式一般包括四部分 前言、正文、小结、参考文献 前 言 要用简明扼要的文字说明写作的目的、必要性、有关概念的定义,综述的范围,阐述有关问题的现状和动态,以及目前对主要问题争论的焦点等。前言一般200-300字为宜,不宜超过500字。 正 文 是综述的重点,写法上没有固定的格式,只要能较好地达综合的内容,作者可创造性采用诸多形式。正文主要包括论据和论证两个部分,通过提出问题、问题和解决问题,比较不同学者对同一问题的看法及其理论依据,进一步阐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和作者自己的见解。当名,作者也可从问题发生的历史背景、目前现状、发展方向等提出文献的不同观点。正文部分可根据内容的多少可分为若干个小标题分别论述。 小 结 是综述正文部分作扼要的,作者应对各种观点进行综合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指出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发展的方向和展望。内容单纯的综述也可不写小结。 参考文献 是综述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参考文献的多少可体现作者阅读文献的广度和深度。对综述类参考文献的数量不同杂志有不同的要求,一般以30条以内为宜,以最近3-5年内的最新文献为主。 撰写综述报告的几个注意事项: ?题目不宜过大。一般来说,题目过大,则不易把握论文的中心,不易得透彻。 ?参考文献太旧。综述一定要反映最新的他人研究情况,如果所引述文献都是若干所前的陈旧参考文献,则不能反映最新的研究动态。 ?引用文献不过多。文献综述的作者引用间接文献的现象时有所见。如果综述作者从他人引用的参考文献转引过来,这些文献在他人引用时是否恰当,有无谬误,综述作者是不知道的,所以最好不要间接转引文献。 ?综述篇幅太长。杂志编辑部对综述的字数一般都有一定数量的约定。作者在初写综述时,往往不注意这点,造成虚话、空话较多,重点不突出。综述不般宜超过4000字。 ?综述并不是简单的文献罗列,综述一定有作者自己的综合和归纳。有的综述只是将文献晚罗列,看上去像流水帐,没有作者自己的综合与分析,使人看后感到重复 运动生物化学专题讨论文献综述报告 专业: 体育教育 班级:2008-1班 姓名: X X X 学号: 8409011001 三羧酸循环化学反应与生理意义的讨论 前言部分 (一)三羧酸循环概述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是需氧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代谢途径~因为在这个循环中几个主要的中间代谢物是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所以叫做三羧酸循环~又称为柠檬酸循环,或者以发现者Hans Adolf Krebs,英195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命名为Krebs循环。三羧酸循环是三大营养素,糖类、脂类、氨基酸,的最终代谢通路~又是糖类、脂类、氨基酸代谢联系的枢纽。 柠檬酸循环(citric acid cycle,克雷布斯循环(Krebs cycle) 最先提出的定义为:”体内物质糖类、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柠檬酸(三羧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 (二)关于三羧酸循环的研究 1.体内物质糖、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过程 糖、脂肪或氨基酸有氧氧化的主要过程是通过生成的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生成三羧酸,柠檬酸,开始~再通过一系列氧化步骤产生CO2、NADH及FADH2~最后仍生成草酰乙酸~进行再循环~从而为细胞提供了降解乙酰基而提供产生能量的基础。由克雷布斯,Krebs,于20世纪30年代最先提出。 2.柠檬酸循环 柠檬酸循环,tricarboxylicacidcycle,既三羧酸循环是用于乙酰—CoA中的乙酰基氧化成CO2的酶促反应的循环系统~该循环的第一步是由乙酰CoA与草酰乙酸缩合形成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反应物葡萄糖或者脂肪酸会变成乙酰辅酶A(cetyl-CoA)。这种"活化醋酸"(一分子辅酶和一个乙酰基相连)~会在循环中分解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并脱氢~质子将传递给辅酶--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 和黄素腺嘌呤,FAD,~使之成为NADH + H+和FADH2。 NADH + H+ 和 FADH2 会继续在呼吸链中被氧化成NAD+ 和FAD~生成水。这种受调节的"燃烧"会生成ATP~提供能量。 3.三羧酸循环的场所 真核生物的线粒体和原核生物的细胞质是三羧酸循环的场所。它是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步~但在需氧型生物中~它先于呼吸链发生。厌氧型生物则首先遵循同样的途径分解高能有机化合物~例如糖酵解~但之后并不进行三羧酸循环~而是进行不需要氧气参与的发酵过程。 正文部分 (一) 三羧酸循环的发现过程 克雷布斯博士也许一辈子就是一位普通的医生。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他受到纳粹的迫害~不得不逃往英国。在德国~他是位非常优秀的医生~但是在英国~由于没有行医许可证~得不到社会的承认。他只好打消当一名每天给患者看病的医生的念头~转而从事基础医学的研究。 1(课题选择 刚开始选择课题时~仅仅出于对食物在体内究竟是如何变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现象充满了兴趣~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个课题~并且着手调查前人研究这一课题的各种材料。 有的学者报告说:“A物质经过氧化变成了B物质。”有的学者说:“C物质经过氧化变成了D物质~然后又进一步变成E物质。”还有的学者认为:“C物质是从B物质中得到的。或者可以说~是F物质变成了G物质。”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是“G物质经过氧化变成A物质”等等。看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研究报告~克雷布斯想~如果把这些零散的数据整理出来~说不定可以发现食物代谢的结构。 2. 食物的循环链 就像玩解谜游戏那样~克雷布斯将这些数据仔细整理了一番~结果发现食物在体内是按F、G、A、B、C、D、E这样一个顺序变化的。再仔细了解从A到F这些化学物质~发现E和F之间断了链。如果E和F之间存在一种X物质~那么~这条食物循环反应链就完整了。马上集中精力~全力寻找X物质。4年后终于查明~X物质就是如今放在饮料中作为酸味添加剂的柠檬酸。他完成了食物的循环链~并且将它命名为柠檬酸循环。 3. 几个化学物质的变化 克雷布斯的循环理论解释了食物在体内进入柠檬酸循环后~按照A、B、C、D、E、X、F、G的顺序循环反应~最终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他的伟大不仅仅是发现了几个化学物质的变化~而且在于将每一个活的变化整理出来~找出了可以解释动态生命现象的结构。由于这一业绩~他在195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柠檬酸循环也叫三羧酸循环或TCA循环。进入体内的营养成分在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传递系统等一系列呼吸作用下得到分解~产生能量。 乙酰辅酶A在循环中出现:柠檬酸(I)是循环中第一个产物~它是通过草酰乙酸(X)和乙酰辅酶A(XI)的乙酰基间的缩合反应生成的。如上所述~乙酰辅酶A是早先进行的糖酵解~蛋白质代谢或脂肪酸代谢的一个产物。 化学反应 ,二,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1(三大营养素的最终代谢通路 ,1,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 糖、脂肪和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都先生成乙酰辅酶A~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进入三竣酸循环而彻底氧化。所以三梭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分解的共同通路。 ,2,糖、脂肪和氨基酸代谢的联系通路 三梭酸循环另一重要功能是为其他合成代谢提供小分子前体。α-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分别是合成谷氨酸和天冬氨酸的前体,草酰乙酸先转变成丙酮酸再合成丙氨酸,许多氨基酸通过草酰乙酸可异生成糖。所以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酸(不能异生成糖)和某些氨基酸相互转变的代谢枢纽。 乙酰-CoA进入由一连串反应构成的循环体系~被氧化生成H?O和CO?。由于这个循环反应开始于乙酰CoA与草酰乙酸(oxaloaceticacid)缩合生成的含有三个羧基的柠檬酸~因此称之为三羧酸循环或柠檬酸循环(citratecycle)。在三羧 酸循环中~柠檬酸合成酶催化的反应是关键步骤~草酰乙酸的供应有利于循环顺利进行。 2( 乙酰-CoA进入三羧酸循环 ,1,乙酰CoA具有硫酯键 乙酰基有足够能量与草酰乙酸的羧基进行醛醇型缩合。首先柠檬酸合酶的组氨酸残基作为碱基与乙酰-CoA作用~使乙酰-CoA的甲基上失去一个h+~生成的碳阴离子对草酰乙酸的羰基碳进行亲核攻击~生成柠檬酰-CoA中间体~然后高能硫酯键水解放出游离的柠檬酸~使反应不可逆地向右进行。该反应由柠檬酸合成酶(citratesynthase)催化~是很强的放能反应。由草酰乙酸和乙酰-CoA合成柠檬酸是三羧酸循环的重要调节点~柠檬酸合成酶是一个变构酶~ATP是柠檬酸合成酶的变构抑制剂~此外~α-酮戊二酸、NADH能变构抑制其活性~长链脂酰-CoA也可抑制它的活性~AMP可对抗ATP的抑制而起激活作用。 ,2,异柠檬酸形成 柠檬酸的叔醇基不易氧化~转变成异柠檬酸而使叔醇变成仲醇~就易于氧化~此反应由顺乌头酸酶催化~为一可逆反应。 ,3,第一次氧化脱羧 在异柠檬酸脱氢酶作用下~异柠檬酸的仲醇氧化成羰基~生成草酰琥珀酸(oxalosuccinicacid)的中间产物~后者在同一酶表面~快速脱羧生成α-酮戊二酸(α-ketoglutarate)、NADH和CO2~此反应为β-氧化脱羧~此酶需要镁离子作为激活剂。此反应是不可逆的~是三羧酸循环中的限速步骤~ADP是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激活剂~而ATP~NADH是此酶的抑制剂。 ,4,第二次氧化脱羧 在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作用下~α-酮戊二酸氧化脱羧生成琥珀酰-CoA、NADH〃H+和CO?~反应过程完全类似于丙酮酸脱氢酶系催化的氧化脱羧~属于α?氧化脱羧~氧化产生的能量中一部分储存于琥珀酰coa的高能硫酯键中。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也由三个酶(α-酮戊二酸脱羧酶、硫辛酸琥珀酰基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和五个辅酶(tpp、硫辛酸、hscoa、NAD+、FAD)组成。此反应也是不可逆的。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受ATP、GTP、NADH和琥珀酰-CoA抑制~但其不受磷酸化/去磷酸化的调控。 ,5,底物磷酸化生成ATP 在琥珀酸硫激酶(succinatethiokinase)的作用下~琥珀酰-CoA的硫酯键水解~释放的自由能用于合成gtp~在细菌和高等生物可直接生成ATP~在哺乳动物中~先生成GTP~再生成ATP~此时~琥珀酰-CoA生成琥珀酸和辅酶A。 ,6,琥珀酸脱氢 琥珀酸脱氢酶(succinatedehydrogenase)催化琥珀酸氧化成为延胡索酸。该酶结合在线粒体内膜上~而其他三羧酸循环的酶则都是存在线粒体基质中的~这酶含有铁硫中心和共价结合的fad~来自琥珀酸的电子通过fad和铁硫中心~然后进入电子传递链到O?~丙二酸是琥珀酸的类似物~是琥珀酸脱氢酶强有力的竞争性抑制物~所以可以阻断三羧酸循环。 ,7,延胡索酸的水化 延胡索酸酶仅对延胡索酸的反式双键起作用~而对顺丁烯二酸(马来酸)则无催化作用~因而是高度立体特异性的。 ,8,草酰乙酸再生 在苹果酸脱氢酶(malicdehydrogenase)作用下~苹果酸仲醇基脱氢氧化成羰基~生成草酰乙酸(oxalocetate)~NAD+是脱氢酶的辅酶~接受氢成为NADH〃H+(图4-5)。 在此循环中~最初草酰乙酸因参加反应而消耗~但经过循环又重新生成。所以每循环一次~净结果为1个乙酰基通过两次脱羧而被消耗。循环中有机酸脱羧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机体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在三羧酸循环中~共有4次脱氢反应~脱下的氢原子以NADH+H+和FADH2的形式进入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以合成ATP。乙酰辅酶A不仅来自糖的分解~也可由脂肪酸和氨基酸的分解代谢中产生~都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并且~凡是能转变成三羧酸循环中任何一种中间代谢物的物质都能通过三羧酸循环而被氧化。所以三羧酸循环实际是糖、脂、蛋白质等有机物在生物体内末端氧化的共同途径。三羧酸循环既是分解代谢途径~但又为一些物质的生物合成提供了前体分子。如草酰乙酸是合成天冬氨酸的前体~α-酮戊二酸是合成谷氨酸的前体。一些氨基酸还可通过此途径转化成糖。 小结部分 ,一,三羧酸循环总结 乙酰-CoA+3NAD++FAD+GDP+Pi—?2Co2+3NADH+FADH2+GTP+2H++CoA-SH 1(CO?的生成 CO?的生成~循环中有两次脱羧基反应都同时有脱氢作用~但作用的机理不同~由异柠檬酸脱氢酶所催化的β?氧化脱羧~辅酶是nad+~它们先使底物脱氢生成草酰琥珀酸~然后在Mn2+或Mg2+的协同下~脱去羧基~生成α-酮戊二酸。α-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所催化的α?氧化脱羧反应和前述丙酮酸脱氢酶系所催经的反应基本相同。应当指出~通过脱羧作用生成CO?~是机体内产生CO?的普遍规律~由此可见~机体CO?的生成与体外燃烧生成Co2的过程截然不同。 2(三羧酸循环的四次脱氢 三羧酸循环的四次脱氢~其中三对氢原子以NAD+为受氢体~一对以FAD为受氢体~分别还原生成NA DH+H+和FADH2。它们又经线粒体内递氢体系传递~最终与氧结合生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来的能量使adp和pi结合生成ATP~凡NADH+H+参与的递氢体系~每2H氧化成一分子H?O~生成3分子ATP~而FADH2参与的递氢体系则生成2分子ATP~再加上三羧酸循环中有一次底物磷酸化产生一分子ATP~那么~一分子柠檬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直至循环终末共生成12分子ATP。 3(乙酰-CoA中乙酰基的碳原子 乙酰-CoA中乙酰基的碳原子~乙酰-CoA进入循环~与四碳受体分子草酰乙酸缩合~生成六碳的柠檬酸~在三羧酸循环中有二次脱羧生成2分子CO?~与进入循环的二碳乙酰基的碳原子数相等~但是~以Co2方式失去的碳并非来自乙酰基的两个碳原子~而是来自草酰乙酸。 4(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从理论上讲~可以循环不消耗~但是由于循环中的某些组成成分还可参与合成其他物质~而其他物质也可不断通过多种途径而生成中间产物~所以说三羧酸循环组成成分处于不断更新之中。? 例如草酰乙酸——?天门冬氨酸 α,酮戊二酸——?谷氨酸 草酰乙酸——?丙酮酸——?丙氨酸 其中丙酮酸羧化酶催化的生成草酰乙酸的反应最为重要。因为草酰乙酸的含量多少~直接影响循环的速度~因此不断补充草酰乙酸是使三羧酸循环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三羧酸循环中生成的苹果酸和草酰乙酸也可以脱羧生成丙酮酸~再参与合成许多其他物质或进一步氧化. ,二,三羧酸循环生理意义总结 1(三羧酸循环对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 三羧酸循环是了机体获取能量的主要方式。1个分子葡萄糖经无氧酵解仅净生成2个分子ATP~而有氧氧化可净生成38个ATP,不同生物化学书籍上数字不同~近年来大多数倾向于32个ATP,~其中三羧酸循环生成24个ATP~在一般生理条件下~ 许多组织细胞皆从糖的有氧氧化获得能量。糖的有氧氧化不但释能效率高~而且逐步释能~并逐步储存于ATP分子中~因此能的利用率也很高。? 2(糖~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 三羧酸循环是糖~脂肪和蛋白质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彻底氧化的共同代谢途径~三羧酸循环的起始物乙酰-CoA~不但是糖氧化分解产物~它也可来自脂肪的甘油、脂肪酸和来自蛋白质的某些氨基酸代谢~因此三羧酸循环实际上是三种主要有机物在体内氧化供能的共同通路~估计人体内2/3的有机物是通过三羧酸循环而被分解的。? 3(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络机构 ,1,互变的联络机构 三羧酸循环是体内三种主要有机物互变的联络机构~因糖和甘油在体内代谢可生成α-酮戊二酸及草酰乙酸等三羧酸循环的中间产物~这些中间产物可以转变成为某些氨基酸,而有些氨基酸又可通过不同途径变成α-酮戊二酸和草酰乙酸~再经糖异生的途径生成糖或转变成甘油~因此三羧酸循环不仅是三种主要的有机物分解代谢的最终共同途径~而且也是它们互变的联络机构。 ,2,糖有氧氧化分为两个阶段 糖有氧氧化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糖酵解途径的调节在糖酵解部分~第二阶段丙酸酸氧化脱羧生成乙酰-CoA并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一系列反应的调节。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体是这一过程的限速酶。 ,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受别构调控也受化学修饰调控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受别构调控也受化学修饰调控~该酶复合体受它的催化产物ATP、乙酰-CoA和NADH有力的抑制~这种别构抑制可被长链脂肪酸所增强~当进入三羧酸循环的乙酰-CoA减少~而AMP、CoA和NAD+堆积~酶复合体就被别构激活~除上述别位调节~在脊椎动物还有第二层次的调节~即酶蛋白的化学修饰~PDH含有两个亚基~其中一个亚基上特定的一个丝氨酸残基经磷酸化后~酶活性就受抑制~脱磷酸化活性就恢复~磷酸化-脱磷酸化作用是由特异的磷酸激酶和磷酸蛋白磷酸酶分别催化的~它们实际上也是丙酮酸酶复合体的组成~即前已述及的调节蛋白~激酶受ATP别构激活~当ATP高时~PDH就磷酸化而被激活~当ATP浓度下降~激酶活性也降低~而磷酸酶除去PDH上磷酸~PDH又被激活了。 ,4,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调节 对三羧酸循环中柠檬酸合成酶、异柠檬酸脱氢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的调节~主要通过产物的反馈抑制来实现的~而三羧酸循环是机体产能的主要方式。因此ATP/ADP与NADH/NAD+两者的比值是其主要调节物。ATP/ADP比值升高~抑制柠檬酸合成酶和异柠檬酶脱氢酶活性~反之ATP/ADP比值下降可激活上述两个酶。NADH/NAD+比值升高抑制柠檬酸合成酶和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除上述ATP/ADP与NADH/NAD+之外其它一些代谢产物对酶的活性也有影响~如柠檬酸抑制柠檬酸合成酶活性~而琥珀酰-CoA抑制α-酮戊二酸脱氢酶活性。总之~组织中代谢产物决定循环反应的速度~以便调节机体ATP和NADH浓度~保证机体能量供给。 参考文献 文立,张勇,李林江,时庆德;外源性补充辅酶Q对肝脏线粒体ATP合成能力的影响[J] 1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卢健,陈彩珍,许豪文,许永刚, 长期运动训练对老年小鼠心肌线粒体抗氧化能力的影响[J] 2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2期 刘擎,余龙,韩晓枫,傅强,张坚宣,唐华,赵寿元;人柠檬酸合成酶cDNA的克隆及其表达谱分析[J] 3 实验生物学报;2000年03期 4 杨建昌;运动与线粒体[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黄元汛,张钧牛磺酸对大鼠力喝运动时第二信使及心肌线粒体中钙离子含量变化的影响[J] 5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刘小红,包修风,冯慎远;不同强度训练后大鼠脊髓前角细胞线粒体的定量研究[J] 6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熊正英;曲洪刚;;补充核糖对大强度耐力训练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7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8年03期 8 张婧,熊正英;维生素B_2和运动的关系[J] 安康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宏强;;浅析足球运动员的疲劳恢复与运动营养[J] 安康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10 吴琳;;对鞍山市体校学生膳食、营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徐海鹰;郭英杰;姜莹;;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影响[J] 11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郭子渊;应用生理生化指标对备战第9届全运会散打运动员赛前训练控制的研究[J] 12 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卢文彪,徐晓阳;运动对鼠肝功能的影响(综述)[J] 13 安徽体育科技;2001年04期 14 陈敏雄;运动性疲劳及消除疲劳的特殊营养补充品[J] 安徽体育科技;2003年03期 郭子渊,王辉,李贵宝;对拳击运动员赛前训练期个体机能变化规律的研究[J] 15 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2期 16 袁青,郭子渊, 对皖韩跆拳道运动员部分生化参数的研究[J] 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S1期 17 陈照春, 部分生理生化指标在排球运动训练中的应用[J] 安徽体育科技;2005年03期
/
本文档为【三羧酸循环文献综述报告】,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