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正常的体验网站,请在浏览器设置里面开启Javascript功能!

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2017-03-31 6页 doc 11KB 533阅读

用户头像

is_562397

暂无简介

举报
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是什么?怎么进入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欢迎阅读参考!!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平台)于5月27日正式割接上线,标志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平台定位为一站式教学平台,为老师提供集备课、教学、测评、进修、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空间服务;为学生提供集上课、答疑、测评、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学习空间服务;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了解孩子成长的互动空间服务;为学校提供集学校信息发布、教学教务管理、资源...
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址是什么?怎么进入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欢迎阅读参考!!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人人通”平台)于5月27日正式割接上线,标志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初步形成。平台定位为一站式教学平台,为老师提供集备课、教学、测评、进修、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办公空间服务;为学生提供集上课、答疑、测评、交流为一体的一站式学习空间服务;为家长提供全方位了解孩子成长的互动空间服务;为学校提供集学校信息发布、教学教务管理、资源管理为一体的综合化管理空间服务。   平台正式上线后将有能力承载全市教师、学生、家长不同应用方向。   平台的定位:   1、建设开放平台,汇聚服务和资源, 促进教育产业健康持续发展;   2、充分发挥平台的公益性,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   3、引领教育变革,逐步实现教学过程和信息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4、为全市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提供个人空间,提供各种特色应用,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优质环境。   建设关键点:   1、空间互动社区是教育云服务最佳载体,是用户体验的着力点;   2、资源及应用通过平台汇聚在一起,为用户提供教学服务。采用开放方式,引入社会、互联网、教育机构关键合作伙伴资源以及用户内生资源,并为其提供界面整合、云存储、计费,搜索、数据分析等服务;   3、云端一体化,支持PC、平板电脑 、手机等智能终端,实现随时随地随需学习;   平台特点:   1、汇聚应用   基于社交网络的空间,构建内生资源的共建共享激励体系,聚合第三方资源和应用的互联开放教育平台   2、汇聚资源(资源超市)   通过构建完善用户激励体系,激励用户(老师、学生)创作资源。通过创作资源换取虚拟货币,虚拟货币可以换取其他资源。   3、社交网络(空间、社区)   构建老师、学生、家长、机构的强关系链;   用户(老师、学生、家长、机构)通过社交网络完成实时沟通与资源共享开放平台;   提供开放合作平台,平台为业务提供,安全接口,向业务提供平台能力;   开放合作伙伴为平台引入优质资源、应用;   沈阳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沈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的通知   沈教发〔2015〕5号   各区、县(市)教育局,各直属单位(学校):   现将《沈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5年—2017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沈阳市教育局   2015年1月15日   沈阳市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   为贯彻落实《沈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实施》(沈政办发[2014]62号)精神,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结合国家、省有关文件要求和我市实际,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以数字校园建设为抓手,坚持应用导向、创新驱动、协同共建、分步推进的总原则,加强信息化环境建设,狠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为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智慧沈阳提供有力支撑。   二、工作目标   经过三年努力,到2017年,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全市城乡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区县职教中心和市属中职学校全部达到数字校园二星级标准,部分学校达到三星级标准;全面实现国家“三通两平台”建设目标,建成全国领先的教育网络支撑环境、公共服务平台、资源共享系统、技术支持体系;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管理、教学、教科研、培训和学生学习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师生信息素养显著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进入副省级城市前列,半数以上区县、学校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三、重点工程及实施步骤   1.数字校园建设工程。建设数字校园,打造与全市教育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较高水准的数字化教育环境。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学校,接入带宽达到千兆以上,骨干网到二级站带宽达到万兆以上,所有学校建成有线、无线全覆盖的校园网络,所有教室和有需要的实验室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实现数字资源全覆盖。市里负责统筹规划、出台标准、提供培训、资金扶持、技术指导、过程监督、组织验收。区县作为建设主体,负责制定区域建设计划、筹集资金并组织实施,指导学校建设与应用,提升学校信息化水平,并着力培养推出一批应用典型。   2015年,全市公办中小学和各区县职教中心完成一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二星级;市属10所中职学校(含市艺术幼儿师范学校)部分达到数字校园二星级标准。   2016年,全市50%以上的公办中小学、公办幼儿园和全部市属学校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部分学校达到三星级;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完成20所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   2017年,全市中小学(含自有校舍的民办学校)、公办幼儿园、区县职教中心,全面完成二星级数字校园建设,不少于100所学校建成三星级数字校园,启动普惠性幼儿园(自有园舍)数字校园建设,实现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2.环境与资源支撑工程。优化信息化支撑环境,提高城域网、应用平台、资源及技术支持服务质量。推进沈阳教育城域网升级改造,打造服务型的云数据中心,完善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成覆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强化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市里负责骨干网改造与维护,搭建市级统一服务平台,开发共性资源,提供关键技术服务。区县负责接入网的建设与维护,做好区域平台与市级平台对接,建设区域个性化开放资源库并实现区域之间共享,建立区域技术支持中心。学校要充分利用市、区资源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鼓励开发个性化校本资源。   2015年,寻求社会资金投入,更新教育城域网线路达到1/5;改造骨干网络,骨干网全网带宽实现万兆;全市独立建制学校接入带宽达到百兆以上;升级教育城域网核心网络安全系统;完成数据中心设备更新和节能化改造;构建市本级技术支持体系,建立至少5个区县级技术支持中心;继续建好沈阳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完成与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对接和数据互通,实现国家倡导的“人人有空间”与资源平台有机一体;正式推出“公益学堂”项目,通过整合、完善、开发,本年度完成8大类2000节网络课程。   2016年,继续更新教育城域网线路,累计完成2/5;农村教学点通过运营商以十兆以上带宽接入城域网,50%以上的独立建制学校接入带宽达到千兆以上;建成市、区两级网络安全体系;建立4个虚拟数据中心;累计建立至少10个区县级技术支持中心;扩展市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第三方应用;继续丰富“公益学堂”课程,打造“沈阳公益学堂”品牌;推出网上家长学校。   2017年,完成郊县教育城域网线路更新改造,累计完成3/5;千兆宽带网络覆盖全部学校(包括公办、民办中小学,中职学校,区县职教中心);整合学校网络安全系统,形成市、区、校三级全方位网络安全体系;虚拟数据中心具有为150所学校提供虚拟服务器和网络存储空间的能力;完成各级教育机构的信息化运行维护和技术支持体系建设,组建信息技术专业服务队伍;继续丰富“公益学堂”课程,开发离线学习课程资源,实现基础教育阶段教学资源全覆盖;推出沈阳市教育公共服务平台,面向社会提供教育公共服务。   3.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工程。加强服务与管理平台建设,提升公共服务与管理水平。市里统筹规划,重点建设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统筹规划电子学生证融合平台、终端建设,建好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教育行政管理系统等。区县负责建设网上办公、学校管理、教学管理等相关服务管理系统,打造具有行政管理、信息发布和公共服务等功能的区域教育门户网站,做好电子学生证终端设备管理、提供服务场地、拓展深度应用等工作。   2015年,完成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市级层面的基本架构;完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一期工作;建设市级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做好新版沈阳教育网的建设与维护;建立电子学生证市级融合平台;区域建成功能齐全的教育门户网站,建立电子学生证区域中心,发放电子学生证,构建基础应用;建立大数据采集与处理试点。   2016年,整合现有应用,与相关业务平台实现数据对接共享,实现覆盖全市各区县的教育远程跟踪管理;做好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相关数据的管理与应用;完成教育信息化评估系统二期建设;完善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实现市、区两级应用。区县指导和完善学校网站建设与管理,实现学校网站整体升级。   2017年,普及一生一号一证,完善成长轨迹、综合素质等拓展应用;完善教育管理与决策支持服务系统,设立热点追踪和社会关注的专项内容;形成较完善的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价体系,建立市、区、校三级联动的评价机制;教育行政管理系统在市、区、校普遍应用。   4.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工程。利用良好的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加快提升教师和学生的信息素养,加快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加大教育信息化培训力度,全面实施中小学(含幼儿园)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建立市、区、校三级培训体系;应用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以“一师一优课”活动为抓手,建立市、区、校三级研究和推动机制,形成行政主导、教研指导、电教支撑的工作机制,推动教师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升,推动教研方式、备课方式、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的变革;引导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创新学习,并提升信息素养。市里负责平台搭建、环境支撑,区县、学校组织教师进行平台注册,开展教学、教研、培训活动。   2015年,建设沈阳市教师网络研修平台,依托网络研修社区,开展网络培训及教师研修,实施学分管理;建设本土培训课程,引进优质课程资源;建立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及测评体系;推行网络培训、校本研修与教学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模式,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学科教学能力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完成全市20%的教师培训任务;全部教师和城区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个人学习空间;启动“一师一优课”活动,完成2万名教师网上晒课;创建30个“名师空间”;评选3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加强与外部科研机构合作,探索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与学方式变革,建立10个智慧课堂试点。   2016年加强对信息技术应用培训的测评监管工作,继续以活动促应用。通过测评确保选学过程真实有效,推进教师按需培训。完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以评促学,激发教师持续学习动力,完成全市60%的教师培训任务;继续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3万名教师网上晒课;网络教研的创新模式和优秀成果;累计创建50个“名师空间”;评选60个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扩大智慧课堂的试点数量;全部初中以上学生开通网上学习空间。   2017年完善教师主动应用信息技术的长效机制,积极推广应用成果,激发教师持续学习与应用动力。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工作中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形成常态,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取得新突破;全面完成我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师生利用个人学习空间开展各种教与学活动;“一师一优课”活动累计完成全部教师的网上晒课;累计建成100个名师空间;优秀专题教育社区数量累计达到100个;累计建成50个智慧课堂;形成一批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果与典型,总结推广。   四、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市级负责统筹规划、顶层设计,制定全市教育信息化行动计划和工作,开展各项骨干培训和培训者培训,进行督导评估等工作。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区、县(市)要做好本区域的规划设计,提供资金保障,组织建设与推进应用,做好教研与技术支持工作,开展本区域教师全员培训。区、县(市)电教馆作为具体实施部门要加强自身建设,明确职责、健全队伍、配齐设施。中小学校要重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负责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管理和应用能力测评,积极参加与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各项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   2.保障经费投入。按照“政府主导、分级多渠道投入”的原则,建立教育信息化经费保障机制,在教育投入中加大对教育信息化的倾斜,保障教育信息化发展需求,加强对农村、落后地区教育信息化的经费支持。鼓励多方投入,倡导用市场化的办法,拓宽经费筹措渠道,吸引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与服务。   3.抓好典型引路。抓好教育信息化示范区和数字校园示范校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区域率先达标通过验收。培养和发掘特色应用学校。建立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表彰制度,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教学案例和信息化应用先进个人的评选表彰,对优秀成果进行奖励。   4.强化过程管理。市、区县(市)和学校都要重视和强化过程管理。4项重点工程要分年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细化建设内容、明确时间节点、设定考核指标。从规划、立项、可研报告论证审批,到形成建设方案、落实资金、招标、施工、监理、验收等环节,明确责任主体和责任人,加强过程监管,设立项目建设档案,建立市和区县(市)良好沟通协调机制,保障项目科学有序按时推进。   5.做好评估验收。市里除了将各项教育信息化工作列入年度市级教育督导内容外,还要组建专家库,对数字校园等信息化建设项目逐一进行评估验收,对使用效果达不到设计要求的项目,从设计、建设、管理、应用等环节实行问责,查找问题,总结教训,强化整改,确保信息化项目达到设计要求,发挥出应有的使用效益。各区、县(市)也应建立信息化建设、运行和应用的长效管理机制,对学校实施及时指导和有效监督。
/
本文档为【沈阳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网址】,请使用软件OFFICE或WPS软件打开。作品中的文字与图均可以修改和编辑, 图片更改请在作品中右键图片并更换,文字修改请直接点击文字进行修改,也可以新增和删除文档中的内容。
[版权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为用户分享产生,若发现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客服邮件isharekefu@iask.cn,我们尽快处理。 本作品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 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历史搜索

    清空历史搜索